焦作大学 乔磊
摘要: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由《水》、《木》、《风》、《光》、《石》五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水乐•禅境》,第二乐章《木乐•禅定》,第三乐章《风乐•禅武》,第四乐章《光乐•禅悟》,第五乐章《石乐•禅颂》。本文主要向大家介绍第一乐章《水乐•禅境》。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实景演出是音乐与表演的完美结合,《水乐•禅境》亦是如此。该乐章由两个乐段组成,一是《溪山坐禅》,二是《踏水行歌》。
“坐禅”梵语dhyana,音译“禅那”,简称“禅”,意谓思维修或静虑。坐禅,就是趺坐而修禅,是佛脚修持的主要方法之一。坐禅,同时也是民间爱好佛学者理疗、治病、修身、养性、养生、悟道的一种修炼方式。传说中国禅宗始祖达摩,即在嵩山坐禅凝思,面壁九年,终悟大道,成为一代宗师。《溪山坐禅》乐段,以叮咚作响、连续不断的泉水声为音乐,演示僧人听水声、悟禅境的坐禅场景。乐声中,僧人们或临水静坐、或和水起武,虽动静殊异,但禅思不二。水乐声中,僧人们齐声颂唱“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这是两首著名的禅宗诗偈,体现了修行者明心见性的不同境界。
少林寺位于我国河南省郑州市登封的嵩山,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禅宗祖庭,由于其坐落嵩山的腹地少室山下的茂密丛林中,所以取名“少林寺”。寺院周围不仅林木葱郁,而且溪流潺潺,自古有“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之说。少林寺是禅宗祖庭,禅宗因以“禅定”作为全部修习内容而得名,而“禅定”是长期坐禅后才能达到的境界。由此可知,若干年前,“溪山坐禅”当为少林僧人的生活常态,是每日必修之课,演出中的《溪山坐禅》只是再现了少林寺昔日的道场景况:林密花丛处,晨钟暮鼓间,溪流不断、虫鸟幽鸣、叶落无声;三五僧人寂然定坐,渐至超然景外、物我两忘;只有天地灵气、草木精华在不断升腾„„当然,演出是对“溪山坐禅”场景艺术的再现:在梵音、水声构成的音乐声中,通
过灯光的变幻,僧人们坐禅、习武的画面也变得“梦幻”起来,颇能引人入境,动人禅思~
在今人看来,盘腿端坐、凝神静思的坐禅姿势令人气血不畅、肢体酸疼,如此久坐很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我们不能理解历代高僧大德是如何在“坐禅”中忘我无物、明心见性直至转迷开悟、坐地成佛的~但体验着和研究者多认为,坐禅是发掘潜在于人类身心深处的最高智能和体能的最好方法。他们认为,透过禅的训练不难把普通人改造成杰出的人,将天赋低的人变优秀,体质差的人变强健,优秀者使之更优秀,强健者使之更强健,使人人皆有成为完人的可能。所以,坐禅是健全人生、建设社会、改善一切环境的最佳方法。对常人而言,坐禅可以坚强意志、改变气质;在生理方面,可以得到新的活力;在心理方面,可以得到新的希望;对周遭的一切环境方面,可以得到新的认识。因此,坐禅能使你获得一个崭新的生命,能使你发现你是多么的幸福、自由和生气蓬勃。事实上,现代一些研究也证明了这些说法的真实存在。
根据日本京都大学心理学教授佐藤幸治博士所著《禅》(禅的效验)中的报告,坐禅对人有十种心理方面的效果;忍耐心的增强、治疗各种过敏性的疾病、意志力的坚固、思考力的增进、形成更圆满的人格、迅速地使头脑冷静、情绪的安定、提高行动的兴趣和效率、使肉体上的种种疾病消失、达到开悟的境地。又根据日本的医学博士长谷卯三郎所著的《新医禅学》中提出了坐禅的十二种功效,即可治十二种疾病,包括神经过敏症、胃酸过多或过少症、鼓肠疾、结核病、失眠症、消化不良、慢性胃下垂、慢性便秘、下痢、胆结石、高血压等。事实上,坐禅的裨益岂止这些,坐禅还能让人愉悦、长寿、完美人格、心灵超脱等等。
我们由坐禅强体、祛病、启智、修身的种种功效可知,少林功夫博大精深,少林武术天下闻名,当与寺僧“坐禅”不无关系~也有高人说,禅是“静中思虑”之意,有为的“坐禅”法只是通向无为境界的钥匙,无论坐、卧、行、走,还是日常生活,如果能保持心的宁静,都是“禅”,而非一定要盘坐才能悟禅、才能享“禅”之妙用。这恐怕是一种至高的境界,非浅尝辄止、定力浅薄的参禅者所能企及~但至少通过欣赏《水乐•禅境》我们应当知道,生活中,不管多忙、多累,只要心平气和,就是“禅”,就会健康、快乐~
《水乐•禅境》的《踏水行歌》乐段,以宋代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为意境,
在欢快的乐曲声中,嬉戏的村童、洗衣的浣女、汲水的僧侣们相继登台,玩耍、欢歌、劳作,再现了嵩山欢快闲适的生活场景和僧侣对话的有趣画面。这段演出,画面色彩明艳、音乐曲调欢快、场景纯朴活泼,是整个演出中少有的“浓墨重彩”。演出乐曲中,浣女吟唱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诗。诗中描写的景物与演出画面、剧场景物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让游客宛如身在画里禅中。
《踏水行歌》乐段中,《山居秋暝》诗的优美意境,实际上是《音乐大典》实景演区景色的“禅意素描”。嵩山“地在天中,四海名山为第一”,分太室山、少室山两部分东西并峙,共七十二峰,峰状各异,群峰竞秀。实景演区位于少室山最高峰连天峰下,左有迎霞峰、右有玉华峰,中为待仙谷。三峰皆林木苍翠、悬崖壁立,山中谷深林密、石奇泉幽。若“空山雨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这里最平常的自然景色。即便不是秋高景明或空山雨后,峰谷间山光物态、水穷云起、返景入林、松风花香、峭壁沟壑等景色也让人留连忘返。
《踏水行歌》乐段演出中浣女顽童、僧俗互答等生活场景的表演,其实也是嵩山风土人情的“截图”。有人戏言河南各地特色时戏说“洛阳的花、濮阳的草、登封的和尚满街跑。”其实此言并非完全是戏言。也许是少林寺“禅宗祖庭”的佛门感召、抑或是嵩山“五岳之中”的文化吸引,登封大小寺庙道观星罗棋布,僧侣众多,当然“满街跑”。演出中村童戏水、浣女与和尚路遇也都是嵩山过往岁月的“镜头重放”。其中村姑与僧人在桥头相遇的一幕,让人很容易想起上世纪末曾流行的一首歌《女人是老虎》。也许是机缘巧合,后来这首歌的演唱者也皈依佛门了。一队队提着水桶在山路上奔跑的僧人,又让我们记忆起电影《少林寺》里的画面。艺术是源于生活的,这些经典艺术作品的点睛之笔,他们的生活基础就在嵩山、在少林寺、在《踏水行歌》乐段的表演中。
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已故老居士赵朴初曾为少林寺题下“天下称第一,是禅不是拳”之言,《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也不是生活剧或纪录片、她是一场表演“禅”的实景演出。《踏水行歌》中展现的这些明净的景色、艳丽的浣女和这些多姿多彩的生活片段,其中蕴含依然是禅思。禅宗讲“轮回”、讲“业报”,认为众生今世不同的行为在来世可以获得不同的果报,贪嗔痴等烦恼能造成恶业,由
恶业招致苦报。苦报之果,果上又起惑造新业,再感未来果报,这样往复流转、轮回不止。禅宗还认为世间众生之所以沦入苦海,受诸烦恼,不得解脱,都是因为后天习染贪嗔痴三毒所致。众生只有依佛法修炼身心、修戒、定、慧,才能“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于是有人为了更专心地学佛法和修行,便出家,所谓“悟”者吧。而更多的人则依然在滚滚红尘中过着凡夫俗子的生活,即所谓“迷”者。其实不管是僧侣还是凡夫,无论是庙宇还是田间,禅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只要有平和的心境、有觉悟的心态,不管是挑水还是洗衣,生活中是处处都可以领悟到禅机,处处可以证得禅的境界的。所谓“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是也~这其实也是现代倡导的“生活禅”的要义。
《水乐•禅境》的《溪山坐禅》和《踏水行歌》两个乐章,形式一静一动,内容一僧一俗,音乐一个梵音清响、一个浣女欢唱,画面一个色调清冷、一个光彩流动。两个乐章对立而又统一、变化而又和谐,充分体现了禅的动静不二与色空如一。《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之《水乐•禅境》,以水声、水乐的自然之声,演“溪山坐禅、踏水行歌”之境,其中有禅理,有自然、生命万物之理~因此,《水乐•禅境》虽画在“禅境”,而蕴意无穷„„
参考文献:
1、《俗语佛源》选摘(五) 赵朴初 佛教导航网
2、《禅的体验》 圣严法师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5月第一版 3、《禅的世界》 圣严法师 上海三联书店 2007年6月第一版 4、《佛学入门》 圣严法师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4月第一版
作者简介:乔磊,河南省新乡市人,1980年3月出生,2002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音乐系,现任焦作大学艺术学院舞蹈表演教研室主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