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美国股市大跌,引起全球波动。中国股市也未能幸免,连带上周一开始的调整,沪市从最高点3587.03到最低点3062.74,上下524.30点。收盘3129.85,按收盘点算,此前最高点为一月24日3559.47,上下429.62点。降幅为12%,与振幅14.5%若说是调整,幅度大了一些,可称得上一次小股灾。
美国股市下跌,不是经济数字差,而是好。人们认为经济周期已经到了峰值,美联储加息的言论,债券利息上升,开始抛售股票。计算机程序化助力,到了节点,止损盘一起涌出,加剧了下跌趋势。有人说,这次全球股市波动起源于中国股市率先调整,虽然牵强,也说明经济全球一体化的紧密联系,正像说中国股市波动由美国引起一样。有一点须说明,全球经济目前不在谷底位置,在峰值附近,未来处于下行风险。
2017年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优秀的成绩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271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GDP比上年增长6.9%,高于2016年GDP增长率,国民经济稳中向好、好于预期,经济活力、动力和潜力不断释放,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我们也面临许多难题。
首先美国特普朗政府,逐渐提高对中国产品的关税,甚至扬言到45%,加剧贸易摩擦。欧盟不接纳我国为市场经济体,关键还是在贸易上,在我国的出口商品上。随着经济下行风险增加,各国保护本国产品竞争力,提高本国就业机会,我国出口商品将受到威胁。
我国内需不是旺盛,原因是多方面。这两年环境整治,供给侧改革,也是需要代价的。短期还没达到目标,未来需要继续付出代价。房地产畸形发展,库存积累问题得到遏制,但与工业联系紧密,与地方财政问题关联在一起,能否良性发展有待观察。人口红利已经吃完,粗放经营,扩展投资的道路似乎不通。早期权钱交易,寻租方式破坏了正常生产流通秩序,难以形成持久的创新产业,只会形成低档的不正常竞争,反腐败使得这种方式暂时难以为继。中国现实存在哪些问题?
"中国每年宏观形式上的利息负担已经超过了每年名义GDP的增量;资本效率很有可能在下降。据估计,中国的平均融资利率为7%左右。2017年广义货币供应为168万亿人民币,对应的形式利息负担应该在12万亿人民币左右。相比之下,2017年中国名义GDP为82万亿人民币。以10%的名义增速计算,可以得出2017年的GDP增量为8-9万亿人民币。也就是说,沉重的债务负担使得中国的每年宏观形式上的利息负担高于每年名义GDP的增量。请注意:这里只是一个非常粗略的估算。"[作者简介:洪灏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策略师。CFA,毕业于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截至2017年底,全国地方政府债券规模为14.74万亿元,为全市场规模最大的债券品种;地方政府债券是地方政府债务的最主要构成形式,占比88.60%;地方债务水平中,江苏以1.2万亿金额高居榜首,广东、山东、贵州、四川债务规模均超8千亿。从债务率来看,有5个地区超警戒线,存在债务风险,中西部省份债务率明显高于东部。
在洪先生提供的数字基础上,我们在看一看下一个统计,全国地方财政只有十分之一没有赤字,地方财政30%-60%靠土地拍卖。把地方财政呆坏账计算进去,整体经济是否增长就得详细考究。虚拟经济货币聚集,这块收入最终来自于实体。以实体为分母,这分子加大,致使分母承受不起,这就是必须去杠杆的压力。但由于地方财政问题,很多经济组织与之有紧密联系,真正落实起来艰难,总不能让地方财政垮台。这就是喊去杠杆近三年,一直降不下来的原因。经济组织和居民个人账户杠杆致使广义货币增量持高不下,实体经济增长乏力。
供给侧改革带来的涨价红利
2015年底供给侧改革启动后,上中游传统产业产能收缩,价格暴涨,成为利润改善的最大动力。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长21%,时隔5年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再次回升至20%以上。其中原材料加工业和采矿业贡献了工业企业68.5%的利润增长,而下游的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对利润增速的贡献仅占三成。翻开A股的报表也是如此,钢铁、采掘、有色、建材等中上游行业利润激增,幅度远远超过下游行业。
由于这些行业中大部分是国企,所以国企私企的利润对比也成为一个有意思的佐证。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15年国企利润10944亿,私企利润23221.6亿。2017年国企利润16651.2亿,私企利润23753.1亿。两年时间,国企利润暴增52%,私企利润基本没动。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这一轮利润改善并非真正的需求复苏,只是供给侧收缩导致的利润再分配,而这显然是不可持续的。【来源于管清友文章《A股慢性病》2月8日新浪财经】
2017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双双打破历史纪录,分别为16.9亿平方米和13.4万亿元,较2016年分别增长7.7%和13.7%。库存降幅超过20.3%。销售增加和库存降低,对2017年经济做出了贡献,同时也意味着专项治理措施不是长久之计,总信贷资产增加已经凸显问题。人口红利消失,意味老年化,现有住房会逐渐腾空,住房刚需减缓,加上2017年房屋大面积售出,房地产不会像前两年那样有蓬勃的需求。这在2017年住房和租赁市场上已经有了反映。这种有效需求,不是降低利率,放杠杆可以解决的。今年我国经济形势依然严峻。
股市是政治经济晴雨表,反映全球经济的一部分,主要反映一国经济状况。2015年股灾是资金供给端扩张,投资者把货币聚集股市造成的。2018年小股灾是资产端扩张造成的。上市公司的股东和资本家利用信贷盲目扩张,实体经济的利润不足以抵消本息,被迫卖出股票,抵押的股票到了市场价格出买点,一有风吹草动引起投资蜂拥而逃,价格坍塌。
新浪财经上向小田先生是这么分析的: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的数据,2016年全年上市公司成立的产业并购基金出资总额达到了1073.55亿元,规模为8980.92亿元。到2017年,这一出资总额已经超过1万亿。许多上市公司以自身信用为基金兜底,尤其是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的,这几乎为必定选项。也就是说,与其说是产业投资基金,不如说是金融机构给上市公司或其股东的授信,是上市公司集体的信贷扩张/加杠杆,而这一加杠杆的痛苦的悲剧,直到最近才显现出来。【资产端加了杠杆】
对资本运作的盲目追求,对时局的错误理解,对暴利的渴望,最终让一些人或公司承担了超过其能力的负债。
2016年,是中国信贷狂欢的最后一年。···受到巨大鼓励的上市公司股东们,通过增发融资-质押股票融资-收购资产-再增发融资-减持股票偿还债务等循环的方式,迅速实现了上市公司体量的扩大(实际上是虚胖)。各种盈利能力强或弱的资产,一股脑全部证券化。股票质押融资的标准一再模糊化,从场内到场外,标准不一,金融创新大行其道。各种银行资金、信托资金、社会资金,都通过打包设计成产品的方式进入了这个游戏中。根据Wind数据的统计,截至2月5日,3800多家上市公司中,有3469家的股东进行了股票质押。其中,132家股份质押的比例在50%以上,568家质押的股份比例在30%-50%之间,780家公司质押股份比例在15%-30%之间。这些数据还不包括体外融资的。
管清友先生分析:
2015年股灾实现了资金端的去杠杆,2018年A股要面对的是资产端的去杠杆。当业绩红利逐步退潮的时候,资产端的杠杆风险会逐步暴露出来。一方面,上市公司本身的现金流会受到影响,自身的债务偿还能力变差。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的股价会受到影响,抵押融资能力会弱化,再加上整个货币金融环境的收缩,资金链可能会吃紧。
这是一种典型的金融加速器效应,也成为目前A股最不安定的基因,扩张的时候资产负债表正向循环,货币金融宽松-加杠杆-资产升值-抵押增值-放大杠杆-做大市值-进一步放杠杆,但金融收缩的时候资产负债表也会负向循环,货币金融紧缩-去杠杆-资产减值-抵押贬值-被迫降杠杆-股价萎缩-质押警戒-进一步降杠杆。
笔者认为中国股市从一块鲜肉朝烂肉毒瘤方向发展,比如社会上抢劫上万块钱是死刑,而在股市和资本市场上,踩在边沿夺取千万,上亿资金只能引起人们的羡慕和夸赞。法律对穷人和富人犯罪的处罚不是采用一个标准。
金融创新从上个世纪,给世界带来的是灾难多于福祉,混业经营只见弊端未见利益。狂风中飞沙走石,沙漠迁移,没听说小山搬家,这是根基和结构问题。金融和商业是经济的血管和血液,离开实体经济和基础产业,没办法生存,强行使其加速流转只会使得心力衰竭。必须对资本加强监管,尤其是不能让金融资本自由流动,否则金融资本会成为强盗抢劫弱者,为了利益出卖祖国。素罗斯狙击英镑,如果没有内应,他的杠杆资金也难以扩张。满清占领中原,没有山西八大商及汉奸们唯利是图,也难以很快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