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古籍,可以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但凡智者,都希望自己“愚钝”些。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把自己住处附近的山叫做“愚山”,附近的水叫做“愚溪”;苏东坡老来得子,赋诗一首:“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为什么这些公认的智者都渴望自己“愚钝一点”?世人皆向往的“聪明”,有那么可怕吗?
明代思想家吕坤在《呻吟语》中写道:“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今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意思是说,聪明是个好事,但必须在淳朴敦厚中才能有用。古往今来,惹祸上身者,绝大多数都是自恃聪明的人,很少见到因为厚道淳朴给自己带来灾祸的。
《孟子·尽心章句下》记载:盆成括刚到齐国做官,孟子就断言他的死期到了。弟子问他:“先生怎么知道盆成括会被杀?”孟子说:“他为人有一点小聪明,但没有贤人的大智慧,自然会酿成杀身之祸。”果然,不久之后,盆成括就被杀了。
关于盆成括的死因,史书上并没有详细记载。但从孟子短短的几句话中可以知道,盆成括的死,与他的“小聪明”有直接关系。可以说,正是人人求之若渴的“聪明”,给盆成括招来了杀身之祸。如果他能够牢记孟子的警示,把聪明藏在“浑厚”里,可能就会是另一种结局。
《三国演义》中的杨修,也是因聪明而“得祸”的典型。曹操在花园门上写一“活”字,杨修便知其嫌门阔了;曹操怕有人暗害自己而故意梦中杀人,杨修偏偏指出“丞相非在梦中”……杨修终究因言获罪,以鸡肋之名,身死于刀斧之下,留给后人无尽的慨叹。
辅佐曹操的另一位谋士荀攸,虽然智慧超群、谋略过人,但始终谨言慎行、避招风雨,在朝二十余年,一直能够从容处理上下左右的复杂关系。曹操这样评价荀攸:“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
杨修与荀攸,都因才智过人而被曹操重用。他们之所以一个身首异处、一个得以善终,根本区别就在于对才智的运用:一个恃才放旷、一个外愚内智。
大智常常如愚,大巧往往若拙,修身者应当铭记。《菜根谭》有云:“聪明人宜敛藏,而反炫耀,是聪明而愚懵其病矣,如何不败?”意在告诫那些聪明有才华的人应该掩藏自己的才智,如果才智用错了地方,就跟愚蠢无知的人没有什么区别,也会成为招灾引祸的根源。
古语云:物极必反。聪明到极致,就是愚蠢。太过精明的人通常也是爱计较之人,容易钻进对一事一物的纠缠中,看重小利而忽视大利,斤斤计较却不知轻重,精于算计而本末倒置,而更重要的是,所谓聪明人,往往钝于谋公而精于谋私。好比《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所以说,聪明之过,不在聪明这一特质本身,而在于把聪明用错了地方。
当然,浑厚也分真假,不是所有的浑厚都不会得祸。从古代的和珅,到当今社会那些锒铛入狱的贪官们,往往表面上浑厚、内心里精明,人前装傻、人后使坏。他们以为凭借所谓的浑厚,即使干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也会神不知、鬼不觉。这样的“浑厚”,其实是假浑厚。一旦暴露真实面目,小则让人反感,大则身败名裂。
周恩来说过:“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如果说美的最高境界是“美而不自知”,那么聪明的最高境界就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修身之道,当牢记“未有浑厚而得祸者”,抱一份朴实、守一份拙计,以一身拙气养来浩然正气。唯此,方能守住事业名节,收获人生最美的风景。
(作者单位:北部战区陆军政治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