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各地方人才大战的消息充斥耳目,似竟相攀比,各显疯狂。周边评论文章也多持批评,本人此前有文,但意犹未尽,今再表之。
人才者,人也。中国之人,何以至此?一切皆因人而生之政策所衍。如下:
一、计生政策后遗症
建政后,前二、三十年备战、备荒,鼓励生育,人口基数暴增。后三十年计生绝育,出现一、二代人断层,导致:
1、人口断层;
2、劳动力断层;
3、老龄化;
4、消费群体断层。
长期灌输,使生育观倒转,现独身、丁克、宁养宠物不养人等,非二胎政策和全放开即可解决,需待观念回归理性、人性与自然,而非极左极右。
二、二元城乡户籍隔离制后遗症
二元城乡户籍隔离制,在现代文明环境下,是文明返祖,是恶政和暴政,由其所致:
1、城乡和区域间的社会要素无法自由流动和自由配置,影响了人才、创新、经济和社会均衡发展,造成群体对立和无数矛盾冲突;
2、本次各地方的人才政策,是户籍制的强势方开始为隔制制与歧视买单,但部份的“好心”并不一定办得了好事;
3、弱势方依然弱势
在现有制度语境下,强势方可以出台人才政策,但弱势方如农村和外来人口则只能应和政策中的霸王条款,毫无议价能力和还手之力。强者仍强,弱者还弱,是人才政策不能改变的现实;
三、土地财政依赖后遗症
1、变相松绑救楼市
到底是抢人,还是抢人才,想必各地长官不言自明,二者兼而有之,当是心中共识。
本次政策甫一出台,聪明的人们立刻看出其中端倪:不就是变相救楼市吗?不就是找接盘侠吗?哪里是抢人才,分明是抢人、抢投资吗……
在楼市限购依然是政治正确的前提下,明目张胆的松绑显然不合时宜,于是变相以“人才”这个更符合“中国制造2025”的技术民族主义的新高度、新语境进行暗中消解---嘴上喊限购,两手真抢人,不失为一个中国式大智慧的以下应上之策。
于是乎,各地竟相祭出人才牌,不出数月,处处狼烟四起,一片乌烟瘴气。
人才来没来不重,人才留不留得住更不重要,重要的是,各个抢人才的城市,楼市家家火爆起来……
这一场面,在党中央还没有来得及关注和管制之前,似乎皆大欢喜。
2、楼市,中国经济的救世主和索命绳
楼市——前期土地出让金——各环节税收——财政收入——带动相关产业——解决就业——社会稳定。这是中国楼市的基本逻辑线条,是中国经济的救世主,当然,也是索命绳。
四、人才政策后遗症
1、远水解不了近渴
我国历史上对人才就不重视,但历史过于久远,只说当代人才政策。人们称大学为“工匠加工厂”,事实也证明,工科优先之下,人文必然式微,虽利于急功,取得近利,却不利于长久创新和发明。“中芯”无芯,即是明证;人文缺失,致道义荒芜,哲义不张,法治难行,社会根基不稳。
况且,抢人如同抢亲,必竟骨肉分离之状,纯属一相情愿。即便互惠互利,也属短期利益交换,缺乏长期互惠和依存关系,形不成良性循环。
2、嫌贫爱富,群体歧视
各地方无底限却有条件地抢人,从横向观察看似无底限,从纵向观察实则有条件,是因为抢人者如“王老虎”,天然占据了强势地位,单向条款而得以出台。看似无底限的人才政策,其实同样充满了对弱势群体的歧视。
不要忘了,一只手引进“人才”的同时,另一只手还在驱离所谓“底端人口”出城。嫌贫爱富式的人才观,导致只认得现在亿万身价的马云,而无视曾经到处推销大黄页的马云,是为悲剧。
窃以为,不能善待农民工和大黄页马云的地方,同样不会善待人才。
3、持羊头卖狗肉的人才大战,该收场了
中国从来不缺狗血剧式的花式新闻,一场场飓风般接踵而来,又一场场闹剧般收场。今天送房子、送户口,明天是不是就有可能送革命式的婚姻---送给“高级人才”们一位美丽的媳妇呢?
这几天之内最引人注目的人才政策闹剧,莫过于从来保守如初的天津了。据新闻显示,天津终于不甘寂寞,挟直辖市之威,草草出台自己的人才政策---“海河英才”计划。但因准备不足,一天之内有三十万人争抢天津户口,场景蔚为壮观,最终,被各种以人才之名行占据户口之实的真假人才们彻底攻陷。
做为应急政策之下的应急之策,天津在短短数日之内急急忙忙对政策进行数次变身,祭出各种急拐急刹车政策,意图用新补丁补旧补丁的方法挽回主动。最后,让各种真真假假的人才们跟着瞎忙了半天,被政策玩了个面目全非,顿感失望。天津人才闹剧,像一块试金石,让从政策方到人才方二者皆信用败露,一幅衰相。
人才政策,实是仓促间出台的拍脑们式急救跟风之策,没经过过科学论证和严谨法治程序的拍脑们政策,阵风过后,一地但鸡毛。而且,拍脑门下策决不仅仅是“一场游戏一场梦”那般轻松娱乐,除了政策后遗症之外,其间更可能夹杂着无数同样不经程序和监督的腐败行为和私欲。在腐败多发和依法治国的双重语境下,更应警惕新瓶装旧酒式的新滥尾政策出现。
4、北京这一次为什么显得寂静如常?
北京本次没有参与抢人,是不是有些奇怪?其实一点不怪。因为,它位居九鼎至尊,各种优势资源不计其数,天然具备黑洞般的资源吞噬能力,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故实在不需要放低身段,破了相似的去倒履迎客。
所以我们看到的,还是北京在以如既往地要想方设法地往外赶人。
对各类人才而言,哪怕只是为了生存之虑,也会不约而同地“越陌度阡”,狂奔而来,但往往在京城门外即碰了一鼻子灰,“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而不得不蜗居于环绕京城一线,充当“假装在北京”的“北漂”族。
5、曹操的人才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各地行政长官们大权在握,拍脑们即为法之际,不妨冷静下来,认真体味一番曹操同志的人才哲学,学一学曹大人的人才智慧,尤其是他对待人才那种求贤若渴的诚意,而不是人云亦云地跟着别人装逼。如诗云:亲亲子襟,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人才是引来的,不是抢来的。长期以来,视人才如工具,如衣服,甚至如夜壶的革命人才观,是到了该反思的时候了。
为了给各地长官们节省一点搜索时间,现将曹操《短歌行》诗贴录如下,以供官君沉吟: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具有极强的家国之志和人文情怀,不用多言。从此诗可见,他也兼备铁汉柔情和文人忧思,更重要的是,他本身即是人才,所以才能从人才的角度去审视、展现、沉吟和聆听人才世界的独白。这一点,当代的官大人们差得很多。
6、总结
从只会利用“王老虎”的强势地位抢人才,到学会“植得梧桐树,自有凤凰来”的养人才,这明显是一个精工细活,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对以政绩为导向的长官大人们来说,与权力周期不匹配,存在积极性不足的难题。当然,也是一个考验当下官吏制度的内在命题。
从更加宏大的社会和历史视角观之,各地与其争相无底限却有条件地滥抢人才,不如向上建议,从根本上放开存在已久的二元户籍管制制度,淡化城乡和区域歧视,让人才和社会要素自由流动,自然配置。
一般而言,经过一定周期的沉淀,经济、阶层、城乡、区域等方面长期积累的各种失衡、危机会逐渐趋于平衡和缓和,各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多数也会自然消解。这就是完整意义上的改革“软着陆”。
以上思路,用改革话语表达,即“松绑、放权、让利”;用经济学话语表达,即“弱化政策,强化市场”;用中国古代哲学智慧表达,即“无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