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tails
- Category: 气功
古人相面,最常挂在嘴边的两个字就是“印堂”。在各类医学和相学的书籍中,有关于印堂的记载也不乏见。从面相学的角度来说,印堂代表人一生的荣辱得失;而从医学的角度,则有人认为,印堂的宽阔程度、颜色、色泽等也可以看作是健康的晴雨表。那么,人的健康,真的可以从一“印堂”而窥“全身”吗?
印堂的具体位置
印堂位于面额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属于经外奇穴,即是在十四经穴之外具有固定名称、位置和主治作用的腧穴,简称奇穴。“通过印堂看健康,不全是迷信,而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北京东直门医院内科教授姜良铎表示,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中,第一诊“望”就是通过仔细观察患者面部,口舌等处,发现疾病的征兆。其中印堂又称阙中,在面部中间的最高处,是相关肺病的部位;印堂的上面,叫做阙上,阙上到头发边缘,叫做天庭,是相关头面疾病的部位;印堂略向下,在两眼之间,叫做山根,是相关心病的部位。
印堂发黑和发青是身体疾病的表现
“一般来说,健康的印堂要具备三个要素:红润、明亮、圆润。”姜良铎告诉记者,红润是要求白里泛红而鲜活,不能是没有生气的死红色;明亮则指印堂部位的皮肤具有健康的光泽,而非枯槁无光;圆润,要求印堂部位皮肤饱满而非皱缩。
“印堂最忌发黑和发青,这都是身体有疾病的表现。而所谓的印堂宽窄,多半是从面相学的角度而言,与健康并无关联。”姜良铎解释说,但望诊只是中医四诊中的第一步,所以我们只能通过印堂判断人整体的健康状况,无法从中确诊某一种疾病,还需要配合其他三诊才可确诊。
印堂穴有哪些功效?
姜良铎说,印堂穴的主要功效是清头明目、通鼻开窍,主治包括头痛、眩晕、鼻炎、目赤肿痛、小儿惊风、失眠、三叉神经痛、高血压、神经衰弱等头部疾病。从日常保健来说,每日用拇指和食指、中指的指腹点按印堂穴,或用两手中指一左一右交替按摩印堂穴,可增强鼻黏膜上皮细胞的增生能力,使嗅觉灵敏,预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平时若出现头痛,也可通过点按印堂穴来缓解,若配合按摩太阳穴、风池穴,效果更佳。
- Details
- Category: 气功
在找脊椎部的穴道时,数凸骨就可发现穴道,不过,并不需总是都从最上面颈椎的凸骨开始数起。因此,可利用下列的方法,找出作为基准的棘突。
头往前低下时,脖子后面所露出的一块骨,就是第七颈椎骨。而第七颈椎骨下面的一个背骨突出处,即是第一胸椎骨。
若以线连结左右两边肩胛骨的下端,正好是第七胸椎骨和第八胸椎骨间的突起处。
腰的左右边有极突出的“髂骨”(为髋骨最上部),而连接其左右侧上端之线,则为第四腰椎棘突之突起处,这也是系腰带的位置。
脊椎上及旁边的人体穴位是非常丰富的,且布满了被广泛用于疾病治疗的穴道,对于任何想致力于人体穴位疗法的爱好者来说,掌握好“脊柱旁取穴窍门”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关穴位罗列如下
督脉上相关穴位:
大椎穴、陶道穴、身柱穴、神道穴、灵台穴、至阳穴、筋缩穴、中枢穴、脊中穴、悬枢穴、命门穴、腰阳关穴、腰俞穴、长强穴,这些穴位依次分布在脊椎相应的棘突下。
足太阳膀胱经上相关穴位:
肩中俞穴、大杼穴、风门穴、肺俞穴、厥阴俞穴、心俞穴、督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胆俞穴、脾俞穴、胃俞穴、三焦俞穴、肾俞穴、气海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中膂俞穴、白环俞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会阳穴,这些穴位依次分布在脊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处。
再有:肩外俞穴、附分穴、魄户穴、膏肓穴、神堂穴、譩譆穴、膈关穴、魂门穴、阳纲穴、意舍穴、胃仓穴、肓门穴、志室穴、胞肓穴、秩边穴,这些穴位依次分布在脊椎棘突下,左右旁开3寸处。
附:
穴位:脊柱穴位
位置:大椎至尾椎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直推,称推脊柱,约推100~300次。
主治:脱肛,便秘,泄泻等。
--------------------------------------------------------------------------------
取 穴 窍 门
--------------------------------------------------------------------------------
若找到人体穴位图解中所提及的穴道,先压压、捏捏皮肤看看。若出现压痛/硬结/感觉敏感/色素沉淀/温度变化等反应,即可判断有穴道在。
另外,本站在穴道的找法中,频频出现“两指宽”、“三指宽”等字眼,这是计算穴道位置时的基准,有“同身尺寸”之说。例如,“一指宽”是指大拇指最粗部分的宽度;“两指宽”则是指食指与中指并列,第二关节(指尖算起的第二个关节)部分所量的宽度。
手指的大小、宽度,依年龄、体格、性别而有极大的不同。以此法确定人体穴位图解中所提及的穴道时,请以患者的指宽度来找。(另注:拇指同身寸:即患者拇指指关节的横纹作为1寸。)
这里仅就一般寻找穴道的诀窍,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穴道,也就是出现反应的地方。身体有异常,穴道上便会出现各种反应。这些反应包括:
①用手指一压,会有痛感(压痛);
②以指触摸,有硬块(硬结);
③稍一刺激,皮肤便会刺痒(感觉敏感);
④出现黑痔、斑(色素沉淀);
⑤和周围的皮肤产生温度差(温度变化)等。
这些反应有无出现,是有无穴道的重要标志。
若找到本站所提到的穴道,先压压、捏捏皮肤看看。若出现前述的反应,即可判断有穴道在。
另外,本站在穴道的找法中,频频出现“两指宽”、“三指宽”等字眼,这是计算穴道位置时的基准,有“同身尺寸”之说。例如,“一指宽”是指大拇指最粗部分的宽度;“两指宽”则是指食指与中指并列,第二关节(指尖算起的第二个关节)部分所量的宽度。
手指的大小、宽度,依年龄、体格、性别而有极大的不同。以此法确定穴道位置时,务必以患者的指宽度来找。
- Details
- Category: 气功
和一位中医博士聊天。
他说,在他脑子里脏腑应该是一种模型,是一种立体的球形。他正找一位计算机博士帮他造出这种模型来。
我说,再好的模型都是有形的,中医的脏腑应该属于“形而上”的范畴。
他说,即使是“形而上”也必须得通过有形来表现吧。
我说,是的,但看待这种有形必须用“形而上”的思维。
他说,是什么思维。
我说,最起码应该是“二”的思维,阴阳的思维。只有站在阴阳的高度才能得窥中医的奥秘。
上大学时在图书馆翻阅过清代医家高秉钧的《医学真传》,当时并没有看出有什么精彩之处。近来手头无好书可读,顺手翻开《医学真传》随意浏览,无意中被一段话吸引:“六淫外感之说,其多不得其解,谓人外感天之六淫则为病,则孰知其非也。……总谓六淫在人而不在天,凡有所病,皆本人身之六淫,而非天之六淫也。”这段话所要表达的观点与我们中医院校所用教材的观点是不一致的。我们通常接受的认识就是“人外感天之六淫则为病。”这种认识上的差异(可称作“同中之异”)经常能使我隐隐感知到,今天中医后学者们的思维和古代中医大家的思维是存在差异的。这种思维上的差异隔阂了我们与古代先圣后贤们的交流与沟通。
再想到金元医家李东垣用“藏气法时”构建“内伤脾胃学说”,书中的春、夏、秋、冬四时,并非单纯指自然界的四时,更多的是指人体内的四时。人体内的四时与自然界的四时相通应,但并不等于、并不是同一个四时。东垣“清暑益气汤”方中的“暑”字,我们也不应该理解为自然界“暑天”的暑。
再往下联想:“阴阳中复有阴阳”,这是我们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可以说这是中医理论中不需要证明的“公理”。那么,我们试着把这一理论套用于张仲景《伤寒论》的“六经”上,结果会如何?我们会大吃一惊:太阳中又有六经,阳明中又有六经……“六经中复有六经”,三阴三阳又可以无休止地分下去!这样想来,我们还要费尽心机绞尽脑汁继续研究三阳三阴的实质吗?什么经络说、脏腑说、八纲说、阶段说、六经形层说、六区地面说等,还有意义存在吗?是否我们可以用这种思维去理解太阳病篇、阳明病篇、少阳病篇、厥阴病篇以及阴阳易差后劳复病等篇中都有小柴胡汤证出现?
也许有人会说,你不可以这样想,中医不可以这样想,如果这样想来我们就没有办法用六经辨证用方治病了。我上中学时最头痛的一门课程是“数学”,尤其是“立体几何”,思维中缺少那种应有的延伸。我无法想象得到“六经中复有六经”是不是能行得通。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前人似有类似行得通的例子,那就是“五行中复有五行”在临床上的应用。
既然“阴阳中复有阴阳”,那么顺理成章,五行中也可以“复有五行”。明代医家张景岳在《类经图翼》中说:“五行者,水火木金土也……第人皆知五之为五,而不知五者之中,五五二十五,而复有互藏之妙焉。”明确提出了“五行互藏”理论。明代医家周慎斋在《慎斋遗书》中直接提到“心之脾胃,肝之脾胃,肺之脾胃,肾之脾胃,脾胃之脾胃”,并将其具体应用到临床。从这点上认识,也许李东垣在构建其“内伤脾胃学说”时,心中想到的脾胃并不在某一个特定的区域,要不然也不会说“肺之脾胃虚”、“肾之脾胃虚”这一类莫名其妙的话了。那么我们至少可以说,在李东垣、周慎斋等医家看来,“五脏中复有脾胃”是存在的,也是符合临床、能指导临床实践的。或许我们还可以这样说:由“五行中复有五行”衍生出来的“五脏中复有脾胃”这一认识,成就了一代大医李东垣的“脾胃学说”。
用中医思维解读中医,应该,必须,难!
穷一生精力而无法登堂入室,难道,都是思维惹的祸?!
这是一个有规矩、要求规矩与实现规矩的时代,“标准化”、“规范化”无处不在。
中医诊断要标准化,中医治疗要规范化,这是许多学者奋斗的目标。
规矩与方圆是有分别的,又是可以统一的。可是我们经常擅取规矩而忽略方圆。
《伤寒论》中的太阳病是阳证,当见阳脉,脉应该浮。太阳病中的表实证,脉象不单要浮,而且要浮紧,要有力。《程杏轩医案》中载有一案,大致是患者寒热头痛,和解不应;昏谵口渴,芩连不应;便秘经旬,大黄不下。面赤烦躁,无汗肤枯,而切脉细涩。投服大青龙汤2剂,治愈。
白虎汤证,应该有口渴,且必须有口渴。并且应该是口大渴,渴喜多饮。《程杏轩医案》中载有一案,大致是患热病,诸症皆符合白虎汤证,唯独患者不甚渴,只是“喜饮沸汤数口,稍凉即不欲饮”,不喜凉饮,不喜多饮。用大剂白虎汤,迭进十四朝,始热退神清。
使用干姜、附子的舌象应该是淡而润,绝对不可以舌红。《程杏轩医案》中载有一案,大致是患者畏寒发热,下体如冰,脉息沉细,饮沸汤尤不知热,而舌色如朱。先与小剂理中汤探之无碍,随用重剂六味回阳饮,数服病愈,舌色亦退。
脉细涩用大青龙汤,不喜凉饮、不喜多饮用白虎汤,舌红用姜、附,这是中医规矩的理论中不许可的。但,这是临床中客观存在着的。
临床需要方圆,也必须方圆。方圆应该建立在规矩之上。但,规矩往往会扼杀掉方圆。
扼杀掉方圆的中医临床是没有生命力的!
中医的标准化、规范化能把中医带到灿烂的明天吗?有没有可能会把中医带上一条不归路?
王清任,清代医家,以一本薄薄的《医林改错》独步医林。
推崇王清任的医家不少。
好用王清任系列活血化瘀方的医家也不少。
王清任影响了当代中医界对血瘀证的研究。王清任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名医。
但,过犹不及。
当前滥用活血化瘀方药的危害不亚于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这不是王清任的错,但与过度推崇王清任的学术思想有关。
实际上,王清任不能算是一个地道的中医。
重视解剖被后人评为锐意改革者,而中医超越西医最重要的一点是对“象”的认识和把握,王清任缺少这一认识;王清任不会用桂枝汤;王清任仅仅是站在气血的高度,未达阴阳的高度。
并非苛求前贤,只是想说,对于一个医生,思维影响一切。
- Details
- Category: 气功
我们每个人体内都有毒素吗?很多身体问题就是毒素引发的吗?面对排毒的风潮和疑问,中医是如何作为的?中医认为五脏之内都可能留存毒素,堆积了毒素的脏器会在身体表面留下蛛丝马迹。就让我们学习如何找到毒素的藏身之处,并且用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更好地排除它。)
五脏之毒是什么?
在中医看来,我们体内有很多毒素,凡是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对我们的身体和精神会产生不良作用的物质都可以称为“毒”,例如瘀血、痰湿、寒气、食积、气郁、上火。这些毒素堆积在五脏之内,就会加速五脏的衰老,然后由五脏供养的皮肤、筋骨、肌肉、神经也就跟着一起衰老了。虽然毒素深藏,但它们在身体表面还是留下了蛛丝马迹,不同的样貌代表毒素藏在哪里,现在,我们要找出毒素的藏身处,尽快把它赶出身体。
如果肝脏有了毒素表现在:
1. 指甲表面有凸起的棱线,或是向下凹陷。中医认为“肝主筋”,指甲是“筋”的一部分,所以毒素在肝脏蓄积时,指甲上会有明显的信号。
2. 乳腺出现增生,经前乳腺的胀痛明显增加。乳腺属于肝经循行路线上的要塞,一旦肝经中有“毒”存在,乳腺增生随即产生,尤其在经血即将排出时,会因气血的充盛而变得胀痛明显。
3. 情绪容易抑郁。肝脏是体内调控情绪的脏器,一旦肝内的毒不能及时排出,阻塞气的运行,就会产生明显的不良情绪。
4.偏头痛, 脸部的两侧长痘痘,还会出现痛经。脸部两侧以及小腹,是肝经和它的搭档胆经的“一亩三分地”,一旦肝的排毒不畅快,自己的后院就会先着火。
怎么排毒更顺畅?
1. 吃青色的食物。按中医五行理论,青色的食物可以通达肝气,起到很好的疏肝、解郁、缓解情绪作用,属于帮助肝脏排毒的食物。中医专家推荐青色的橘子或柠檬,连皮做成青橘果汁或是青柠檬水,直接饮用就好。
2. 枸杞提升肝脏的耐受性。除了排毒之外,还应该提升肝脏抵抗毒素的能力。这种食物首推枸杞,它具有很好的保护肝脏的作用,可以提升肝脏对毒素的耐受性。食用时以咀嚼着吃最好,每天吃一小把。
3. 按压肝脏排毒要穴。这是指太冲穴,位置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中。用拇指按揉3~5分钟,感觉轻微酸胀即可。不要用太大的力气,两只手交替按压。
4. 眼泪排毒法。相较于从不哭泣的男人,女人寿命更长,这不能不说和眼泪有关系。中医早已有了这个认识,而且也被西方医学所证实。作为排泄液的泪液,同汗液和尿液一样,里面确实有一些对身体有害的生化毒素。所以,难受时、委屈时、压抑时就干脆哭出来吧。 对于那些“乐天派”,周末的午后看一部悲情的电影,让泪水随着情节流淌也是一种主动排毒方式。
如果心脏有了毒素表现在:
1. 舌头溃疡。中医认为舌和心脏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溃疡长在舌头上,通常认为是心脏有内火,或是火毒。
2. 额头长痘。额头是心脏管辖的一个属地,心火旺盛成为火毒时,这个属地也会沸腾,于是此起彼伏地出现很多痘痘。
3.失眠,心悸。心脏处于不停的工作中,当火毒停留于心而无法排除时,睡眠不会安稳。
4. 胸闷或刺痛。心脏内出现瘀血也是一种毒素,就像是在公路上堵车,轻一些的是胸闷,重一些的则会出现刺痛。
怎么排毒更顺畅?
1. 吃苦排毒。首推莲子芯,它味苦,可以发散心火,虽然有寒性,但不会损伤人体的阳气,所以一向被认为是最好的化解心脏热毒的食物。可以用莲子芯泡茶,不妨再加些竹叶或生甘草,能增强莲子芯的排毒作用。
2. 按压心脏排毒要穴。这是指少府穴,位置在手掌心,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与无名指指端之间。按压这个穴位不妨用些力,左右手交替。
3.绿豆利尿排毒。绿豆可以通过利尿、清热的办法,来化解并排出心脏的毒素,但吃绿豆时要用液体的形式,例如绿豆浆或绿豆汤,绿豆糕的效果会差一些。
心脏最佳排毒时间:
中午11~13点是心脏最强的时间,可以吃些保心、助排毒的食物,例如茯苓、坚果、黄豆、黑芝麻、小枣、莲子等。
如果脾脏有了毒素表现在:
1. 面部长色斑。长斑的女性通常消化系统能力弱一些。
2. 白带过多。脾主管体内排湿,如果湿气过多,超出了脾的能力,就会出现体内湿气过盛,白带增多是其中的一个体现。
3. 脂肪堆积。脂肪在中医里另有一个名字:痰湿,是由于脾的消化功能不佳,不能及时把垃圾毒素排出体外而产生的。有效的减肥必须围绕恢复脾胃正常代谢痰湿的主题来做,否则就会反弹。
4. 口气明显,唇周长痘或溃疡。口唇周围都属于脾,当脾中的毒素无法排出体外,蓄积的毒素就要找机会从这些地方爆发出来。
怎么排毒更顺畅:
1. 吃酸助脾脏排毒。例如乌梅、醋,这是用来化解食物中毒素的最佳食品,可以增强肠胃的消化功能,使食物中的毒素在最短的时间内排出体外。同时酸味食物还具有健脾的功效,可以很好地起到“抗毒食品”的功效。
2. 按压脾脏排毒要穴。这是指商丘穴,位置在内踝前下方的凹陷中,用手指按揉该穴位,保持酸重感即可,每次3分钟左右,两手交替做。
3. 饭后走一走。运动可以帮助脾胃消化,加快毒素排出的速度,不过需要长期坚持,效果才会更好。
脾脏最佳排毒时间:
餐后是最容易产生毒素的时刻,食物如果不能及时的消化或是吸收,毒素就会积累很多。除了饭后走一走,因为甘味健脾,还可以在吃完饭1小时吃1个水果,帮助健脾、排毒。
如果肺脏有了毒素表现在:
1. 皮肤呈锈色,晦暗。中医认为肺管理全身的皮肤,皮肤是否润泽、白皙,都要依靠肺的功能良好。当肺中毒素比较多时,毒素会随着肺的作用沉积到皮肤上,使肤色看起来没有光泽。
2.便秘。中医认为,肺脏和大肠是一套系统,当上面肺脏有毒素时,下面肠道内也会有不正常淤积,就出现了便秘。
3. 多愁善感,容易悲伤。毒素在肺,会干扰肺内的气血运行,使得肺脏不能正常舒畅胸中的闷气,被压抑得多愁善感起来。
怎么排毒更顺畅:
1.萝卜是肺脏的排毒食品。在中医眼中,大肠和肺的关系最密切,肺排出毒素程度取决于大肠是否通畅,萝卜能帮助大肠排泄宿便,生吃或拌成凉菜都可以。
2.百合提高肺脏抗毒能力。肺脏向来不喜欢燥气,在燥的情况下,容易导致积累毒素。蘑菇、百合有很好的养肺滋阴的功效,可以帮肺脏抗击毒素,食用时加工时间不要过长,否则百合中的汁液会减少,防毒效果要大打折扣。
3.按压肺脏排毒要穴。有利肺脏的穴位是合谷穴,位置在手背上,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这个部位,用力按压。
4.排汗解毒。肺管理皮肤,所以痛痛快快地出一身汗,让汗液带走体内的毒素,会让我们的肺清爽起来。除了运动以外,出汗的方法还可以是热水浴,浴前水中加一些生姜和薄荷精油,使汗液分泌得更畅快,排出身体深处的毒素。
5 深呼吸。每次呼吸时,肺内都有残余的废气无法排出,这些废气相对于那些新鲜、富含氧气的空气来讲,也是一种毒素。只需几个深呼吸,就能减少体内废气的残留。
肺脏最佳排毒时间:
肺脏最强的时间是早7点~9点,此时最好能够通过运动排毒。在肺最有力的时候进行慢跑等有氧运动,能强健肺排出毒素的功能。
如果肾脏有了毒素表现在:
1. 月经量少,或经期短,颜色暗。月经的产生和消失,都是肾功能是否旺盛的表现,如果肾脏中有很多毒素,经血就会减少。
2. 水肿。肾脏管理体内的液体运行,肾脏堆积毒素后,排出多余液体的能力降低,就出现了水肿。
3. 下颌长痘。脸部下颌部位由肾管辖,肾的排毒不足,多余的毒素会表现在下颌部位。
4. 容易疲倦。身体内的毒素消耗了肾的能量,肾脏提供的能量减少,于是出现体倦,神疲思睡,四肢无力。
怎么排毒更顺畅:
1. 肾脏排毒食品:冬瓜。冬瓜富含汁液,进入人体后,会刺激肾脏增加尿液,排出体内的毒素。食用时可用冬瓜煲汤或清炒,味道尽量淡一些。
2. 肾脏抗毒食品:山药。山药虽然可以同时滋补很多脏器,但最终还是以补肾为主,经常吃山药可以增强肾脏的排毒功能。拔丝山药是很好的一种食用方法,用焦糖“炮制”过的山药,补肾抗毒的功效会相应增强。
3. 按压肝脏排毒要穴:涌泉穴。这是人体最低的穴位,如果人体是一幢大楼,这个穴位就是排污下水管道的出口,经常按揉它,排毒效果明显。涌泉穴位置在足底的前1/3处(计算时不包括足趾),这个穴位比较敏感,不要用太大的力度,稍有感觉即可,以边按边揉为佳,持续5分钟左右即可。
肾脏最佳排毒时间:
肾脏最适合排毒的时间是早晨5~7点,身体经过一夜的修复,到了早晨毒素都聚集在肾脏,所以早晨起来最好喝一杯白水,冲刷一下肾脏,将毒素排出体外。
- Details
- Category: 气功
和一位中医博士聊天。
他说,在他脑子里脏腑应该是一种模型,是一种立体的球形。他正找一位计算机博士帮他造出这种模型来。
我说,再好的模型都是有形的,中医的脏腑应该属于“形而上”的范畴。
他说,即使是“形而上”也必须得通过有形来表现吧。
我说,是的,但看待这种有形必须用“形而上”的思维。
他说,是什么思维。
我说,最起码应该是“二”的思维,阴阳的思维。只有站在阴阳的高度才能得窥中医的奥秘。
上大学时在图书馆翻阅过清代医家高秉钧的《医学真传》,当时并没有看出有什么精彩之处。近来手头无好书可读,顺手翻开《医学真传》随意浏览,无意中被一段话吸引:“六淫外感之说,其多不得其解,谓人外感天之六淫则为病,则孰知其非也。……总谓六淫在人而不在天,凡有所病,皆本人身之六淫,而非天之六淫也。”这段话所要表达的观点与我们中医院校所用教材的观点是不一致的。我们通常接受的认识就是“人外感天之六淫则为病。”这种认识上的差异(可称作“同中之异”)经常能使我隐隐感知到,今天中医后学者们的思维和古代中医大家的思维是存在差异的。这种思维上的差异隔阂了我们与古代先圣后贤们的交流与沟通。
再想到金元医家李东垣用“藏气法时”构建“内伤脾胃学说”,书中的春、夏、秋、冬四时,并非单纯指自然界的四时,更多的是指人体内的四时。人体内的四时与自然界的四时相通应,但并不等于、并不是同一个四时。东垣“清暑益气汤”方中的“暑”字,我们也不应该理解为自然界“暑天”的暑。
再往下联想:“阴阳中复有阴阳”,这是我们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可以说这是中医理论中不需要证明的“公理”。那么,我们试着把这一理论套用于张仲景《伤寒论》的“六经”上,结果会如何?我们会大吃一惊:太阳中又有六经,阳明中又有六经……“六经中复有六经”,三阴三阳又可以无休止地分下去!这样想来,我们还要费尽心机绞尽脑汁继续研究三阳三阴的实质吗?什么经络说、脏腑说、八纲说、阶段说、六经形层说、六区地面说等,还有意义存在吗?是否我们可以用这种思维去理解太阳病篇、阳明病篇、少阳病篇、厥阴病篇以及阴阳易差后劳复病等篇中都有小柴胡汤证出现?
也许有人会说,你不可以这样想,中医不可以这样想,如果这样想来我们就没有办法用六经辨证用方治病了。我上中学时最头痛的一门课程是“数学”,尤其是“立体几何”,思维中缺少那种应有的延伸。我无法想象得到“六经中复有六经”是不是能行得通。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前人似有类似行得通的例子,那就是“五行中复有五行”在临床上的应用。
既然“阴阳中复有阴阳”,那么顺理成章,五行中也可以“复有五行”。明代医家张景岳在《类经图翼》中说:“五行者,水火木金土也……第人皆知五之为五,而不知五者之中,五五二十五,而复有互藏之妙焉。”明确提出了“五行互藏”理论。明代医家周慎斋在《慎斋遗书》中直接提到“心之脾胃,肝之脾胃,肺之脾胃,肾之脾胃,脾胃之脾胃”,并将其具体应用到临床。从这点上认识,也许李东垣在构建其“内伤脾胃学说”时,心中想到的脾胃并不在某一个特定的区域,要不然也不会说“肺之脾胃虚”、“肾之脾胃虚”这一类莫名其妙的话了。那么我们至少可以说,在李东垣、周慎斋等医家看来,“五脏中复有脾胃”是存在的,也是符合临床、能指导临床实践的。或许我们还可以这样说:由“五行中复有五行”衍生出来的“五脏中复有脾胃”这一认识,成就了一代大医李东垣的“脾胃学说”。
用中医思维解读中医,应该,必须,难!
穷一生精力而无法登堂入室,难道,都是思维惹的祸?!
这是一个有规矩、要求规矩与实现规矩的时代,“标准化”、“规范化”无处不在。
中医诊断要标准化,中医治疗要规范化,这是许多学者奋斗的目标。
规矩与方圆是有分别的,又是可以统一的。可是我们经常擅取规矩而忽略方圆。
《伤寒论》中的太阳病是阳证,当见阳脉,脉应该浮。太阳病中的表实证,脉象不单要浮,而且要浮紧,要有力。《程杏轩医案》中载有一案,大致是患者寒热头痛,和解不应;昏谵口渴,芩连不应;便秘经旬,大黄不下。面赤烦躁,无汗肤枯,而切脉细涩。投服大青龙汤2剂,治愈。
白虎汤证,应该有口渴,且必须有口渴。并且应该是口大渴,渴喜多饮。《程杏轩医案》中载有一案,大致是患热病,诸症皆符合白虎汤证,唯独患者不甚渴,只是“喜饮沸汤数口,稍凉即不欲饮”,不喜凉饮,不喜多饮。用大剂白虎汤,迭进十四朝,始热退神清。
使用干姜、附子的舌象应该是淡而润,绝对不可以舌红。《程杏轩医案》中载有一案,大致是患者畏寒发热,下体如冰,脉息沉细,饮沸汤尤不知热,而舌色如朱。先与小剂理中汤探之无碍,随用重剂六味回阳饮,数服病愈,舌色亦退。
脉细涩用大青龙汤,不喜凉饮、不喜多饮用白虎汤,舌红用姜、附,这是中医规矩的理论中不许可的。但,这是临床中客观存在着的。
临床需要方圆,也必须方圆。方圆应该建立在规矩之上。但,规矩往往会扼杀掉方圆。
扼杀掉方圆的中医临床是没有生命力的!
中医的标准化、规范化能把中医带到灿烂的明天吗?有没有可能会把中医带上一条不归路?
王清任,清代医家,以一本薄薄的《医林改错》独步医林。
推崇王清任的医家不少。
好用王清任系列活血化瘀方的医家也不少。
王清任影响了当代中医界对血瘀证的研究。王清任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名医。
但,过犹不及。
当前滥用活血化瘀方药的危害不亚于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这不是王清任的错,但与过度推崇王清任的学术思想有关。
实际上,王清任不能算是一个地道的中医。
重视解剖被后人评为锐意改革者,而中医超越西医最重要的一点是对“象”的认识和把握,王清任缺少这一认识;王清任不会用桂枝汤;王清任仅仅是站在气血的高度,未达阴阳的高度。
并非苛求前贤,只是想说,对于一个医生,思维影响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