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静”,是一个气功术语。“入静”一词较早出现在宋末元初时。胡三省在《资治通鉴》中说:“入静者,静处一室,屏去左右,澄神静虑,无私无营”。佛家更把“入静”深化为“入定”,指入于禅定或叫禅坐。儒家则将这种状况称为“坐忘”。除“入静”、“入定”、“坐忘”外,还有“虚静”、“凝神”、“心斋”等多种说法。虽然说法不同,出处不一,但是所指的基本上是同一状态。前人们认为入静状态是一种“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状态。
近人认为“入静是练功者在气功锻炼过程中,在意念集中和神态清醒的情况下,所出现的高度安静、轻松舒适的一种练功状态”(见《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气功学》)。这段话着重强调了入静是一种练功状态,这当然是对的。笔者认为,入静这个概念除包括是“一种练功状态”的内涵外,还应包括入静是一段练功过程的内涵,亦即是练功人采用自我调整的方法逐渐地排除思想杂念的过程。作为这一过程的结果,练功人的意识从普通的清醒逐渐地过渡到特殊的清醒状态。所谓特殊的清醒,是指入静状态中,意识处在普通的清醒与睡眠之间,有人称之为“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此时,大脑除自知自己是在练气功这一点上保持清醒兴奋外,其它部位都处于一种主动的睡眠抑制状态。正如古人所描述的那样,是“万念俱泯,一灵独存”,“一念代万念”。反之,如果从产生万念的大脑部分所处的功能状态来认识,也可将入静状态理解为一种特殊的睡眠状态。
其实,除上述这种目的明确、行为自觉、主动性强的入静状态外,离开医学范围的限制,入静有更广泛的意义。例如,一个人被书中的情节内容深深地吸引时,往往感觉不到其它方面的变化。再如当一个演奏家演奏时,可以使整个心身进入到音乐意境中去,不仅意念专一,而且全身的动作也是那么协调。我们通常将这类状态称作“聚精汇神”。实际上这类“聚精汇神”也是一种入静状态。这是提高学习、工作效率的重要条件。
入静状态并不是单纯地、绝对地、被动地静止、抑制与睡眠。相反,入静状态的静是相对的,并充满了主动性,就象看有兴趣的书一样,虽然大脑对外界的其它变化无感知,处于静的状态,但对书中的内容不仅能深刻地感知,而且能随时根据书中的情节调动出自己以往经历体验所留下的记忆并产生新的感受和认识。总之,气功的入静是外静内动,是静中有动,是在大脑相对安静的状态下,主动地利用定向性的意念活动,来调节自身机体的生理功能状态,从而起到“平秘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培育真气”的作用。
总之,入静是指练功者在练功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处在清醒状态下又与外界中断联系,思维活动相对单一化,杂念减少,对内外刺激因子反应减弱的状态。在主观感受上常呈现“恬淡虚无”的境界。入静程度取决于功夫的深浅,入静境况也往往随气功的进展而步步深入。初步入静多表现为心平气和,情绪安定,精神集中,杂念减少,意守内容相对稳定,对外界刺激反应也有所减弱。进一步锻炼,思绪更加净化,主观上仅有一丝息相,绵绵密密,心息相依,心神宁静,意念专一。入静再进一步发展,就达到了高度入静状态。这时自觉恬静虚无,静若止水,或觉轻飘飘如腾云驾雾,游荡荡如缕缕青烟,其美感可以体会,而难以形容。但出现这种高度入静的机会不多,一旦出现,应抓紧时机练功,这种状态要靠长期的锻炼去逐步达到,不可强行追求。达到高度入静后,也要顺其自然,不要过分留恋,以免造成胡思乱想的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