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记




 
附记

  第一篇《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是应日本的改造社之托而写的,原是日文,即于是年三月,登在《改造》〔1〕上,改题为《火,王道,监狱》。记得中国北方,曾有一种期刊译载过这三篇,但在南方,却只有林语堂,邵洵美,章克标三位所主编的杂志《人言》上,曾用这为攻击作者之具,其详见于《准风月谈》的后记中,兹不赘。
  
  《草鞋脚》是现代中国作家的短篇小说集,应伊罗生(HIsaacs)〔2〕先生之托,由我和茅盾先生选出,他更加选择,译成英文的。但至今好像还没有出版。
  
  《答曹聚仁先生信》原是我们的私人通信,不料竟在《社会月报》〔3〕上登出来了,这一登可是祸事非小,我就成为"替杨人氏打开场锣鼓,谁说鲁迅先生器量窄小呢"了。有八月三十一日《大晚报》副刊《火炬》〔4〕上的文章为证--
  
  调和绍伯--读《社会月报》八月号"中国人是善于调和的民族"--这话我从前还不大相信,因为那时我年纪还轻,阅历不到,我自己是不大肯调和的,我就以为别人也和我一样的不肯调和。
  
  这观念后来也稍稍改正了。那是我有一个亲戚,在我故乡两个军阀的政权争夺战中做了牺牲,我那时对于某军阀虽无好感,却因亲戚之故也感着一种同仇敌忾,及至后来两军阀到了上海又很快的调和了,彼此过从颇密,我不觉为之呆然,觉得我们亲戚假使仅仅是为着他的"政友"而死,他真是白死了。
  
  后来又听得广东A君告诉我在两广战争后战士们白骨在野碧血还腥的时候,两军主持的太太在香港寓楼时常一道打牌,亲翱逾常,这更使我大彻大悟。
  
  现在,我们更明白了,这是当然的事,不单是军阀战争如此,帝国主义的分赃战争也作如是观。老百姓整千整万地做了炮灰,各国资本家却可以聚首一堂举着香槟相视而笑。什么"军阀主义""民主主义"都成了骗人的话。
  
  然而这是指那些军阀资本家们"无原则的争斗",若夫真理追求者的"有原则的争斗"应该不是这样!
  
  最近这几年,青年们追随着思想界的领袖们之后做了许多惨淡的努力,有的为着这还牺牲了宝贵的生命。个人的生命是可宝贵的,但一代的真理更可宝贵,生命牺牲了而真理昭然于天下,这死是值得的,就是不可以太打浑了水,把人家弄得不明不白。
  
  后者的例子可求之于《社会月报》。这月刊真可以说是当今最完备的"杂"志了。而最"杂"得有趣的是题为"大众语特辑"的八月号。读者试念念这一期的目录罢,第一位打开场锣鼓的是鲁迅先生(关于大众语的意见),而"压轴子"的是《赤区归来记》作者杨人氏。就是健忘的读者想也记得鲁迅先生和杨人氏有过不小的一点"原则上"的争执罢。鲁迅先生似乎还"嘘"过杨人氏,然而他却可以替杨人氏打开场锣鼓,谁说鲁迅先生器量窄小呢?
  
  苦的只是读者,读了鲁迅先生的信,我们知道"汉字和大众不两立",我们知道应把"交通繁盛言语混杂的地方"的"'大众语'的雏形,它的字汇和语法输进穷乡僻壤去"。我们知道"先驱者的任务"是在给大众许多话"发表更明确的意思",同时"明白更精确的意义";我们知道现在所能实行的是以"进步的"思想写"向大众语去的作品"。但读了最后杨人氏的文章,才知道向大众去根本是一条死路,那里在水灾与敌人围攻之下,破产无余,"维持已经困难,建设更不要空谈。"还是"归"到都会里"来"扬起小资产阶级文学之旗更靠得住。
  
  于是,我们所得的知识前后相销,昏昏沉沉,莫明其妙。
  
  这恐怕也表示中国民族善于调和吧,但是太调和了,使人疑心思想上的争斗也渐渐没有原则了。变成"戟门坝上的儿戏"了。照这样的阵容看,有些人真死的不明不白。
  
  关于开锣以后"压轴"以前的那些"中间作家"的文章特别是大众语问题的一些宏论,本想略抒鄙见,但这只好改日再谈了。
  
  关于这一案,我到十一月《答〈戏〉周刊编者信》里,这才回答了几句。
  
  《门外文谈》是用了"华圉"的笔名,向《自由谈》〔5〕投稿的,每天登一节。但不知道为什么,第一节被删去了末一行,第十节开头又被删去了二百余字,现仍补足,并用黑点为记。《不知肉味和不知水味》是写给《太白》〔6〕的,登出来时,后半篇都不见了,我看这是"中央宣传部书报检查委员会"的政绩。那时有人看了《太白》上的这一篇,当面问我道:"你在说什么呀?"现仍补足,并用黑点为记,使读者可以知道我其实是在说什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也是写给《太白》的。凡是对于求神拜佛,略有不敬之处,都被删除,可见这时我们的"上峰"正在主张求神拜佛。现仍补足,并用黑点为记,聊以存一时之风尚耳。
  
  《脸谱臆测》是写给《生生月刊》〔7〕的,奉官谕:不准发表。我当初很觉得奇怪,待到领回原稿,看见用红铅笔打着杠子的处所,才明白原来是因为得罪了"第三种人"老爷们了。现仍加上黑杠子,以代红杠子,且以警戒新作家。
  
  《答〈戏〉周刊编者信》的末尾,是对于绍伯先生那篇《调和》的答复。听说当时我们有一位姓沈的"战友"〔8〕看了就呵呵大笑道:"这老头子又发牢骚了!""头子"而"老","牢骚"而"又",恐怕真也滑稽得很。然而我自己,是认真的。
  
  不过向《戏》周刊编者去"发牢骚",别人也许会觉得奇怪。然而并不,因为编者之一是田汉〔9〕同志,而田汉同志也就是绍伯先生。
  
  《中国文坛上的鬼魅》是写给《现代中国》(ChinaToday)的,不知由何人所译,登在第一卷第五期,后来又由英文转译,载在德文和法文的《国际文学》上。
  
  《病后杂谈》是向《文学》〔10〕的投稿,共五段;待到四卷二号上登了出来时,只剩下第一段了。后有一位作家,根据了这一段评论我道:鲁迅是赞成生病的。他竟毫不想到检查官的删削。可见文艺上的暗杀政策,有时也还有一些效力的。
  
  《病后杂谈之余》也是向《文学》的投稿,但不知道为什么,检查官这回却古里古怪了,不说不准登,也不说可登,也不动贵手删削,就是一个支支吾吾。发行人没有法,来找我自己删改了一些,然而听说还是不行,终于由发行人执笔,检查官动口,再删一通,这才能在四卷三号上登出。题目必须改为《病后余谈》,小注"关于舒愤懑"这一句也不准有;改动的两处,我都注在本文之下,删掉的五处,则仍以黑点为记,读者试一想这些讳忌,是会觉得很有趣的。只有不准说"言行一致"云云,也许莫明其妙,现在我应该指明,这是因为又触犯了"第三种人"了。
  
  《阿金》是写给《漫画生活》〔11〕的;然而不但不准登载,听说还送到南京中央宣传会里去了。这真是不过一篇漫谈,毫无深意,怎么会惹出这样大问题来的呢,自己总是参不透。后来索回原稿,先看见第一页上有两颗紫色印,一大一小,文曰"抽去",大约小的是上海印,大的是首都印,然则必须"抽去",已无疑义了。再看下去,就又发见了许多红杠子,现在改为黑杠,仍留在本文的旁边。
  
  看了杠子,有几处是可以悟出道理来的。例如"主子是外国人","炸弹","巷战"之类,自然也以不提为是。但是我总不懂为什么不能说我死了"未必能够弄到开起同乡会"的缘由,莫非官意是以为我死了会开同乡会的么?
  
  我们活在这样的地方,我们活在这样的时代。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三十日,编讫记。
  
  〔1〕《改造》日本的一种综合性月刊,一九一九年创刊,一九五五年出至第三十六卷第二期停刊。日本东京改造出版社印行。
  
  〔2〕伊罗生美国人,曾任上海出版的中英文合印的刊物《中国论坛》(每月发行一期或两期)的编辑。
  
  〔3〕《社会月报》综合性期刊,陈灵犀主编,一九三四年六月创刊,一九三五年九月停刊,上海社会出版社发行。
  
  〔4〕《大晚报》一九三二年二月十二日在上海创刊,创办人张竹平。起初接受政学系的津贴,一九三五年为国民党财阀孔祥熙收买,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五日停刊。副刊《火炬》由国民党复兴社特务崔万秋编辑。
  
  〔5〕《自由谈》上海《申报》副刊之一,一九一一年八月创刊。原以刊载鸳鸯蝴蝶派作品为主,一九三二年十二月革新后,先后由黎烈文、张梓生主编。从一九三三年一月起,鲁迅常在该刊发表文章。
  
  〔6〕《太白》小品文半月刊,陈望道主编,一九三四年九月二十日创刊,次年九月五日出至第二卷第十二期停刊,上海生活书店发行。
  
  〔7〕《生生月刊》文艺杂志,李辉英、朱园编辑,一九三五年二月创刊,只出一期,上海图画书局发行。
  
  〔8〕姓沈的"战友"指沈端先,即夏衍,浙江杭州人,文学家、戏剧家,中国左翼作家联盟领导人之一。
  
  〔9〕田汉(1898-1968)字寿昌,湖南长沙人,戏剧家,曾创办话剧团体南国社,后为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领导人之一。
  
  〔10〕《文学》月刊,先后由郑振铎、傅东华、王统照编辑,一九三三年七月创刊,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停刊,上海生活书店发行。
  
  〔11〕《漫画生活》刊载漫画和杂文的月刊,吴朗西、黄士英等编辑,一九三四年九月创刊,上海美术生活杂志社发行。
    




几乎无事的悲剧




 
几乎无事的悲剧

  果戈理(NikolaiGogol)的名字,渐为中国读者所认识了,他的名著《死魂灵》的译本,也已经发表了第一部的一半。-那-译-文-虽-然-不-能-令-人-满-意,-但-总-算借此知道了从第二至六章,一共写了五个地主的典型,讽刺固多,实则除一个老太婆和吝啬鬼泼留希金外,都各有可爱之处。至于写到农奴,却没有一点可取了,连他们诚心来帮绅士们的忙,也不但无益,反而有害。果戈理自己就是地主。
  
  然而当时的绅士们很不满意,一定的照例的反击,是说书中的典型,多是果戈理自己,而且他也并不知道大俄罗斯地主的情形。这是说得通的,作者是乌克兰人,而看他的家信,有时也简直和书中的地主的意见相类似。然而即使他并不知道大俄罗斯的地主的情形罢,那创作出来的脚色,可真是生动极了,直到现在,纵使时代不同,国度不同,也还使我们像是遇见了有些熟识的人物。讽刺的本领,在这里不及谈,单说那独特之处,尤其是在用平常事,平常话,深刻的显出当时地主的无聊生活。例如第四章里的罗士特来夫,是地方恶少式的地主,赶热闹,爱赌博,撒大谎,要恭维,--但挨打也不要紧。他在酒店里遇到乞乞科夫,夸示自己的好小狗,勒令乞乞科夫摸过狗耳朵之后,还要摸鼻子--"乞乞科夫要和罗士特来夫表示好意,便摸了一下那狗的耳朵。'是的,会成功一匹好狗的。'他加添着说。
  
  "'再摸摸它那冰冷的鼻头,拿手来呀!'因为要不使他扫兴,乞乞科夫就又一碰那鼻子,于是说道:'不是平常的鼻子!'"
  
  这种莽撞而沾沾自喜的主人,和深通世故的客人的圆滑的应酬,是我们现在还随时可以遇见的,有些人简直以此为一世的交际术。"不是平常的鼻子",是怎样的鼻子呢?说不明的,但听者只要这样也就足够了。后来又同到罗士特来夫的庄园去,历览他所有的田产和东西--"还去看克理米亚的母狗,已经瞎了眼,据罗士特来夫说,是就要倒毙的。两年以前,却还是一条很好的母狗。大家也来察看这母狗,看起来,它也确乎瞎了眼。"
  
  这时罗士特来夫并没有说谎,他表扬着瞎了眼的母狗,看起来,也确是瞎了眼的母狗。这和大家有什么关系呢,然而世界上有一些人,却确是嚷闹,表扬,夸示着这一类事,又竭力证实着这一类事,算是忙人和诚实人,在过了他的整一世。
  
  这些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正如无声的言语一样,非由诗人画出它的形象来,是很不容易觉察的。然而人们灭亡于英雄的特别的悲剧者少,消磨于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却多。
  
  听说果戈理的那些所谓"含泪的微笑"〔2〕,在他本土,现在是已经无用了,来替代它的有了健康的笑。但在别地方,也依然有用,因为其中还藏着许多活人的影子。况且健康的笑,在被笑的一方面是悲哀的,所以果戈理的"含泪的微笑",倘传到了和作者地位不同的读者的脸上,也就成为健康:这是《死魂灵》的伟大处,也正是作者的悲哀处。
  
  七月十四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五年八月《文学》月刊第五卷第二号"文学论坛"栏,署名旁。
  
  〔2〕"含泪的微笑"这是普希金评论果戈理小说的话,见于他在一八三六年写的《评〈狄康卡近乡夜话〉》。
    




《静静的顿河》后记〔1〕




 
《静静的顿河》后记〔1〕

  本书的作者〔2〕是新近有名的作家,一九二七年珂刚(P.S.Kogan)〔3〕教授所作的《伟大的十年的文学》中,还未见他的姓名,我们也得不到他的自传。卷首的事略,是从德国辑译的《新俄新小说家三十人集》(Dreising neue Erxaehler des newen Russland)的附录里翻译出来的。
  
  这《静静的顿河》的前三部〔4〕,德国就在去年由Olga Haloern〔5〕译成出版,当时书报上曾有比小传较为详细的绍介的文辞:
  
  "唆罗诃夫是那群直接出自民间,而保有他们的本源的俄国的诗人之一。约两年前,这年青的哥萨克的名字,才始出现于俄国的文艺界,现在已被认为新俄最有天才的作家们中的一个了。他未到十四岁,便已实际上参加了俄国革命的斗争,受过好几回伤,终被反革命的军队逐出了他的乡里。
  
  "他的小说《静静的顿河》开手于一九一三年,他用炎炎的南方的色彩,给我们描写哥萨克人(那些英雄的,叛逆的奴隶们Pugatchov,Stenka Rasin,Bulavin〔6〕等的苗裔,这些人们的行为在历史上日见其伟大)的生活。
  
  但他所描写,和那部分底地支配着西欧人对于顿河哥萨克人的想像的不真实的罗曼主义,是并无共通之处的。
  
  "战前的家长制度的哥萨克人的生活,非常出色地描写在这小说中。叙述的中枢是年青的哥萨克人格黎高里和一个邻人的妻阿珂新亚,这两人被有力的热情所熔接,共尝着幸福与灭亡。而环绕了他们俩,则俄国的乡村在呼吸,在工作,在歌唱,在谈天,在休息。
  
  "有一天,在这和平的乡村里蓦地起了一声惊呼:战争!最有力的男人们都出去了。这哥萨克人的村落也流了血。但在战争的持续间却生长了沉郁的憎恨,这就是逼近目前的革命豫兆"
  
  出书不久,华斯珂普(F.K.Weiskopf)〔7〕也就给以正当的批评:
  
  "唆罗诃夫的《静静的顿河》,由我看来好像是一种
  豫约--那青年的俄国文学以法兑耶夫的《溃灭》,班弗罗夫的《贫农组合》,以及巴贝勒的和伊凡诺夫的小说与传奇等对于那倾耳谛听着的西方所定下的豫约的完成;这就是说,一种充满着原始力的新文学生长起来了,这种文学,它的浩大就如俄国的大原野,它的清新与不羁则如苏联的新青年。凡在青年的俄国作家们的作品中不过是一种豫示与胚胎的(新的观点,从一个完全反常的,新的方面来观察问题,那新的描写),在唆罗诃夫这部小说里都得到十分的发展了。这部小说为了它那构想的伟大,生活的多样,描写的动人,使我们记起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来。我们紧张地盼望着续卷的出现。"
  
  德译的续卷,是今年秋天才出现的,但大约总还须再续,因为原作就至今没有写完。这一译本,即出于Olga
  
  Halpern德译本第一卷的上半,所以"在战争的持续间
  却生长了沉郁的憎恨"的事,在这里还不能看见。然而风物既殊,人情复异,写法又明朗简洁,绝无旧文人描头画角,宛转抑扬的恶习,华斯珂普所说的"充满着原始力的新文学"的大概,已灼然可以窥见。将来倘有全部译本,则其启发这里的新作家之处,一定更为不少。但能否实现,却要看这古国的读书界的魄力而定了。
  
  一九三○年九月十六日。
  
  〔1〕 本篇最初印入一九三一年十月神州国光社出版的中译本《静静的顿河》(1)。
  
  《静静的顿河》,长篇小说,萧洛霍夫作,共四卷,作于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三九年。贺非(又名侯朴,原名赵广湘)的译本是第一卷的上半部,为《现代文艺丛书》之一。
  
  〔2〕即萧洛霍夫(M.A.HTTpTN),文中作唆罗诃夫,苏联作家。著有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等。
  
  〔3〕 珂刚 又译戈庚,参看本卷第209页注〔160〕。
  
  〔4〕 《静静的顿河》的前三部 指第一卷的一、二、三部。
  
  〔5〕 Olga Halpern 奥尔加-哈尔培恩,德国作家。
  
  〔6〕 Pugatchov 布加乔夫(c.i.ljkH]eCN,约1742-1775),十八世纪俄国农民起义的领袖。Stenko Rasin,斯捷潘-拉辛(`VMFHU,?-1671),十七世纪俄国农民起义的领袖。Bulavin,布拉文(n..-jKHNJU,约1660-1708),一七○七年至一七○八年哥萨克农民起义的领导者。
  
  〔7〕 华斯珂普(1900-1955) 通译魏斯柯普夫,德国作家,生于布拉格,一九二八年迁居德国,用德语写作。
    




湘 灵 歌〔1〕




 
湘灵歌〔1〕

  昔闻湘水碧如染,今闻湘水胭脂痕。
  
  湘灵妆成照湘水,皎如皓月窥彤云。
  
  高丘寂寞竦中夜,芳荃零落无余春。〔2〕
  
  鼓完瑶瑟人不闻,太平成象盈秋门。〔3〕
  
  三月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一年八月十日《文艺新闻》第二十二号。据《鲁迅日记》一九三一年三月五日,本诗是书赠日本友人松元三郎的;诗中"如染"作"于染","皎如皓月"作"皓如素月","零落"作"苓落"。
  
  湘灵,湘水之神。《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后汉书-马融传》唐代李贤注:"湘灵,舜妃,溺于湘水,为湘夫人也。"
  
  〔2〕 高丘 楚国山名。《楚辞-离骚》:"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
  
  〔3〕 太平成象 从"太平无象"变化而来。《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六年:"上御延英,谓宰相曰:'天下何时当太平,卿等亦有意于此乎!'僧孺对曰:'太平无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虽非至理,亦谓小康,陛下若别求太平,非臣等所及。'"秋门,唐代李贺《自昌谷到洛后门》:"九月大野白,苍岑竦秋门。"明代曾益注:"《洛阳故宫纪》云:洛阳有宜秋门千秋门"。洛阳是唐朝的东都,这里借指南京。
    




《绛洞花主》小引〔1〕




 
《绛洞花主》小引〔1〕

  《红楼梦》〔2〕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3〕在我的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证成多所爱者,当大苦恼,因为世上,不幸人多。惟憎人者,幸灾乐祸,于一生中,得小欢喜,少有偏碍。然而憎人却不过是爱人者的败亡的逃路,与宝玉之终于出家,同一小器。但在作《红楼梦》时的思想,大约也止能如此;即使出于续作,想来未必与作者本意大相悬殊。惟被了大红猩猩毡斗篷来拜他的父亲,却令人觉得诧异。
  
  现在,陈君梦韶〔4〕以此书作社会家庭问题剧,自然也无所不可的。先前虽有几篇剧本,却都是为了演者而作,并非为了剧本而作。又都是片段,不足统观全局。《红楼梦散套》具有首尾,然而陈旧了。此本最后出,销熔一切,铸入十四幕中,百余回的一部大书,一览可尽,而神情依然具在;如果排演,当然会更可观。我不知道剧本的作法,但深佩服作者的熟于情节,妙于剪裁。灯下读完,僭为短引云尔。
  
  一九二七年一月十四日,鲁迅记于厦门。
  
  〔1〕 本篇据手稿编入。
  
  《绛洞花主》,陈梦韶根据小说《红楼梦》改编的剧本,共十五幕。绛洞花主,贾宝玉的别号,见《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2〕 《红楼梦》 长篇小说,清代曹雪芹著,通行本一二○回。后四十回一般认为系高鹗续作。
  
  〔3〕 关于《红楼梦》的命意,旧时有各种看法。清代张新之在《石头记读法》中说,《红楼梦》"全书无非《易》道也"。清代梁恭辰在《北东园笔录》中说,"《红楼梦》一书,诲淫之甚者也。"清代花月痴人在《红楼幻梦序》中说:"《红楼梦》何书也?余答曰:情书也"。蔡元培在《石头记索隐》中说:"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书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清代"索隐派"的张维屏在《国朝诗人征略二编》中说它写"故相明珠家事",王梦阮、沈瓶庵在《〈红楼梦〉索隐》中则说它写"清世祖与董小宛事"。
  
  〔4〕 陈梦韶 名敦仁,福建同安人,当时是厦门大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