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回 徐鸿儒下山奉伪诏 河海生盗扇得真情
话说徐鸿儒听了余七这番话,沉吟了半晌方说道:"王守仁那里究竟是些什么人呢?"余七说道:"光景还是七子十三生今又到此。先是傀儡生前来的,傀儡生未来之前,徒弟已与他打了两仗,都是大获全胜。自从傀儡生到此,被傀儡生用了替代之法,以后便接着是有败无胜了。若非傀儡生来,王守仁早已全军覆没了。"徐鸿儒道:"原来如此。但是你等却非是七子十三生的对手。今宁王既命你前来请我,为师的也只好下山一遭,与七子十三生斗一斗便了。"余七道:"既蒙师一二日,师父也就回来了。"
余七道:"师父昨日出去,你曾见他带些什父允诺,但不知何日下山呢?"徐鸿儒道:
"事不宜迟,我今即便与你同往。"余七大喜,又谢道:"若得师父即日同行,将来大功既成,宁王登了大宝,师父自然是有封号的。"徐鸿儒道:"我今虽与你同往,我却要先去见见宁王,然后再去吉安。你可先回大营,叫非幻务必等我到了再与敌人开战,万不可性急,要紧!要紧!"余七答应。当下徐鸿儒便收拾了些应带的物体,即便与余七下山。到了半路,余七便回吉安贼营,徐鸿儒便去南昌。
且说余七不日回到营中,告知非幻道人,说徐鸿儒不日即到,又坚嘱他务等师父到日再去开战,切切不可着急。非幻道人也就答应。
徐鸿儒这日到了南昌,便往宁王府而去,到了宁王府前,先与值门官说明,请他进去通报。值门官听说,那敢怠惰,即刻通报进去,由宫门太监进内禀知。宸濠一闻徐鸿儒前来,好不欢喜,当即请他。宫门太监传出话来,值门官飞跑至外面,将徐鸿儒引领进去。到了宫门口,复由宫门太监引入内殿。此时宸濠早已具了衣冠,在内殿恭候。一见太监引着一人进来,但见他头戴"万"字华阳巾,身披鹤氅,手执拂尘,背后葫芦、宝剑,脚踏逍遥履,身高八尺,鼻正日方,两道浓眉,一双秀眼,颔下一部长须,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宸濠看罢,当即降阶迎道:"孤未识仙师远临,有失迎迓,罪甚罪甚!
尚望仙师海涵才好。"徐鸿儒亦赶忙施礼道:"贫道久仰千岁仁慈,早思趋叩天颜,只以疏懒性成,未曾到此进见。今蒙千岁降诏,想贫道有何德能,敢劳千岁存注么?"说着,宸濠就让徐鸿儒坐下,又命人将李自然请来。
当下宸濠说道:"仙师道法高深,孤久仰之至。只以无甚借重,不敢仰请玉趾惠临。
今者王守仁猖獗异常,不久又将孤镇国之宝招凉珠,差派一枝梅盗去。孤此珠虽失,也算不了什么大事,惟虑他既得此珠,必去破令徒非幻仙师所摆的非非大阵。若但是王守仁部下如一枝梅等,尚不足以为患,有令徒在此相助,他等亦无能为也。不过有七子十三生暗助与他,令徒的道法团是高深,孤亦极其佩服,但究竟不如仙师之法术高明,孤恐令徒等非七子十三生的对手,故不揣冒昧,特请余令徒相请仙师下山,以助孤一臂之力。现在先封仙师为广大真人,俟功成之后,再行加封法号。但愿早日成功,俾孤得以早定大事,皆仙师之所赐也。"
徐鸿儒见宸濠已封了他法号,当下就给宸濠谢过,复又说道:"贫道何德何能,敢邀封号?第恐七子十三生神通广大,亦非贫道所可对敌。幸而有成,贫道因不敢妄邀封号;不幸而抵敌不过,还求千岁见谅,勿加罪戾才好。"宸濠道:"仙师神通广大,想七子十三生亦断非仙师的对手。仙师而不肯为力则已;仙师而肯竭力帮助,断没有不庆大功告成的。总乞仙师相助为幸。"徐鸿儒听了这番话,便高兴起来,当下说道:"贫道蒙千岁知遇之恩,不次之擢,敢不竭力相助,以效犬马之劳?并非贫道口出大言,谅七子十三生不过聊仗剑术,妄自欺人。贫道既已到此,那怕他七子十三生,就便十四子二十六生,又能奈贫道怎样?贫道若不将他诛戮殆尽,贫道誓不回山!干岁但请放心,只管高坐深宫、以听捷音便了。"
宸濠听他如此说法,又引为己任,心中大喜,复又谢道:"既蒙仙师见许,将来孤登大宝,仙师便是孤的开国元勋了。"徐鸿儒道:"贫道那敢妄想,惟望千岁早登大宝,上顺天心、下符民望便了。但贫道还有一言动问:现在千岁大将尚有几员?雄兵还有多少?尚请示知。"宸濠道:"孤这里除大将邺天庆而外,雷大春现在据守安庆,未即调回。其余能征惯战之士,尚有二十余员,雄兵还有五六万,仙师如需调遣,悉听仙师主裁。"徐鸿儒道:"有此大将,有此雄兵,足敷调遣了。敢请千岁,明日即分派雄兵五千、战将十员,与贫道带去,以便随时调用。"宸濠当即答应。徐鸿儒又道:"余七之妹秀英,现在千岁宫中,敢请千岁将他传出,贫道有话与他面谈。"宸濠闻言,也就即刻着人去请余秀英上殿。
登时就有太监前去。不多一刻,太监口至殿上禀道:"余小姐忽然抱病,不能起床,叫奴才给千岁与广大法师告罪,并道广大法师有何
话说,即请告知千岁,俟一经病好,当于千岁驾前领命便了。"徐鸿儒听罢也就说:"既是他抱病在身,不能出来,倒也不必勉强,就请千岁随后转告于他:叫他一经病好,即日趱赶前往吉安,贫道须要叫他听候差遣,因非非阵内必须他前去才好。"宸濠当面答应,一面就着人去传太医进宫,赶紧医治。你道余秀英可真是抱病么?诸公有所不知,他却另有一副心肠,随后自然知道。
这也是明武宗气数不该尽,宸濠终不能成其大事,所以有此一段因果。若是余秀英果真与徐鸿儒前去,虽七子十三生也不能奏效。诸君勿急,等说到那里,自然交代出来。
徐鸿儒当日就在宁王府住了一日。次日,外面已将五千兵挑好,十员战将也各人预备起程。先有人禀知宸濠说:"将、兵业已齐备,只候传令开队。"当下宸濠又将徐鸿儒请来,问道:"现在兵将俱已挑选齐备,是否仙师压队同行,抑令他等前去?"徐鸿儒道:"就请千岁命众将前行,贫道也就告辞前去。"宸濠道:"孤本当相留盘桓数日,奈军务日急,不敢多延。好在后日方长,俟仙师大功告成,孤随后再慢慢领教便了。"
说罢,一面传令,命众将即刻技队;一面命人置备酒筵,为徐鸿儒送行。不一会,摆出酒来,宸濠请徐鸿儒上坐,李自然相陪。宸濠又代徐鸿儒把盏,三人欢呼畅饮,好一会这才散席。徐鸿儒即便告辞,宸濠送出宫门,方执手而别。徐鸿儒就此往吉安贼营而去。
且说河海生离了大营前往,到徐鸿儒那里盗取温风扇,不一日已到。当即按下风轮,隐至徐鸿儒室内,探视一番,只见有两个小童在那里说道:"师父昨日下山到吉安营里,帮助大师兄排阵,你看师父此去,究竟胜败如何?"那年纪稍大些的说道:"我看师父此去,定然大胜。将来大功告成,不但师父有了封号,就连大师兄与二师兄,也又有封号的。"那年纪小的说道:"在我看来,恐怕未必。你不知道,那七子十三生何等利害!
即以傀儡生一人的本领,我师父尚恐敌不过他,何况他那里有那么许多。就便师父本领再好,到底有个寡不敌众。"那大的又说道:"不然,七子十三生虽然利害,不过还是仗着他的剑法。须知我师父多少法术:移山倒海,撒豆成兵,七子十三生那里有这等法术!而况师父还有一件宝贝--那柄温风扇,只要将那扇子一摇,引出风来,那怕敌阵上有千军万马,只要受着这温风,登时浑身发软,困倦起来;虽平时铜筋铁骨之人,到此也就不由自主的。有此法宝,还怕什么七子十三生么?"那小的又问道:"那么这温风扇师父带去了么?"那大的道:"你真糊涂,师父临走时,不是特地到法宝房内取出来,装在他豹皮囊内,随身带去的么!"
那小的道:"无论他此去胜负如何,我总恨余七这忘八,被人杀死,我才快心。"
那大的道:"你为什么如此恨他?"那小的道:"我自有一件事,切骨至极。"不知小童子所为何事,恨那余半仙妖道,且听下回分解。
- Details
- Category: 中国古代小说
猫言
某友言:某公夜将寝,闻窗外偶语,潜起窥之。时星月如昼,阒不见人,乃其家猫与邻猫言耳。邻猫曰:"西家娶妇,盍往觇乎?"家猫曰:"其厨娘善藏,不足税吾驾也。"邻猫又曰:"虽然,姑一行,何害?"家猫又曰:"无益也。"邻猫固邀,家猫固却,往复久之。邻猫跃登垣,犹遥呼曰:"若来若来!"家猫不得已,亦跃从之,曰:"聊奉伴耳。"某公大骇。
次日,执猫将杀之,因让之曰:"尔猫也,而人言耶?"猫应曰:"猫诚能言,然天下之猫皆能言也,庸独我乎?公既恶之,猫请勿言。"某公怒曰:"是真妖也!"引槌将击杀之,猫大呼曰:"天乎冤哉!吾真无罪也。虽然,愿一言而死。"某公曰:"若复何言?"猫曰:"使我果妖,公能执我乎?我不为妖,而公杀我,则我且为厉,公能复杀之乎?且我尝为公捕鼠。是有微劳于公也。有劳而杀之,或者其不祥乎?而鼠子闻之,相呼皆至,据廪以糜粟,穴簏而毁书,J无完衣,室无整器,公不得一夕安枕而卧也。妖孰甚焉?故不如舍我,使得效爪牙之役,今日之惠,其宁敢忘?"某公笑而释之,猫竟逸去,亦无他异。
《东阳夜怪录》记苗介立事,猫之能言,古有之矣。而此猫滑稽特甚,足为捧腹。
- Details
- Category: 中国古代小说
第一四四回 王导待罪于阙下
元帝闻王敦兵将至,使人征戴渊、刘隗领兵入卫建康,二将皆应命而至。帝使百官出迎于道,刘隗岸帻大言,意气自若,与百官刁协等入朝元帝,君臣礼毕,隗、协平身。帝曰:"王敦作逆,故召卿等还迎王敦。"是时刘隗、刁协大惊,急奏曰:"王敦作逆,其弟王导并家属数百人,今在建康城内,若敦兵至此,导必为内应,不如先诛王导等族众,然后以兵去迎。"
帝曰:"容朕三思后行。"隗、协见帝不许,心中愈惊。
司空王导闻兄王敦作乱,见刘隗、刁协奏请尽诛王氏,心中大恐,乃率其从弟中领军王遽、左卫将军王M、侍中王侃、王彬,及宗族群从昆弟子侄二十余人,每旦诣阙待罪。值仆射周入朝,导呼仆射谓曰:"伯仁,吾以百口累卿,望速救耳!"直入不顾,而见帝奏曰:"司空王导闻兄王敦谋逆,今领兄弟宗族二十余人,阙下待罪。臣见王导平素忠诚,必无叛心;若与敦私有异志,安肯身留建康自陷也?望陛下看其草创之功,以赦如今无贰之愆!"帝曰:"朕亦思王导无叛之意,可原其心。"纳其言而赦之。周先是饮酒而入,及辞出还未醒。当周见纳其奏即出,王导犹在阙前待罪,见出,又呼而问之,不与言,顾左右曰:"今年杀诸贼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后。"言讫即出,乃使人上表,明导无罪,言甚切至。
王导不之知,而心甚恨之。
元帝又见周上表,乃下诏赦王导等二十余人无罪,赐朝服,召入朝见之。导稽首奏帝曰:"贼臣逆子,何代无之?不意今日近出臣族。"帝下殿执导手曰:"茂弘,朕方寄卿以百里之命,安忍罪之?"于是君臣惠爱如初。
三月,帝以王导为前锋大都督,以戴若思为骠骑大将军。
诏曰:"王导以大义灭亲,可以之为安东时节假之将军。"又以周为尚书左仆射,王遽为右仆射。
次日,帝乃命刘隗、刁协、戴若思等领军去迎。将军周札,素爱俭好利,帝使刘隗领兵屯金城,使周札屯石头城,二人领诏去讫。
时,敦军至石头,欲先攻刘隗,杜弘谓敦曰:"刘隗死士多,未可易克;周札少谋,兵不为用,攻之必败,札若败,则隗走矣。"敦从之,使弘为前锋将军,以军二万先攻石头。周札果开城门纳弘,弘军一涌而人,于城屯祝于是王敦入据石头,叹曰:"吾不得复为盛德事矣!"谢鲲曰:"何为其然也?但使自今已往,日忘日去耳!"
元帝闻石头失守,诏命刘隗、刁协、戴渊、周、王导等分头接战,于是协、隗、渊等领兵来石头挑战。
王敦闻探事人回报,王导为都督骠骑大将军,总领诸军事;又令刁协、刘隗、戴若思领兵十万前来迎敌。自令军马将到石头。敦忙唤周抚、邓岳二人,整军马去战,于是二人以军出城排阵。是日两军相遇,刘隗出马,大骂:"王敦,朝廷何负你,故敢谋反?"周抚大怒,拍马出战,更不打话,挺枪便刺。
刘隗以刀来迎,二人交战,战到二十余合,隗敌周抚不住,走回本阵。戴若思忙持刀接住周抚交战,战三十余合,不分胜负。
邓岳见周抚赢不得若思,亦拍马抡斧冲出阵,帮护周抚。三人在垓心交战,战不过五合,若思敌不过二人,勒马便回本阵,被王敦麾兵一击,杀得晋兵大败,抛戈弃鼓,倒旗失金,乱溃奔走,各自逃生。王敦等连追数十余里,方始下令,收军还城。
当刘隗、刁协得戴若思保护走回建康,入太极殿,见元帝曰:"王敦势大,难以迎敌,因此大败而回。"
是时,刘魄、刁协二人,在帝前流涕,帝亦携二人手垂泪。
因谓隗、协二人曰:"今王敦谋逆,为汝二人,汝二人乘其未还,可引本属,朕给与兵符避祸,免遭其难。"刁协泣曰:"臣当死守,不敢有避。"元帝曰:"事逼矣,安可不行!"乃命有司给兵符人马与二人,二人流涕,拜辞元帝,出领家属,带人马出城而逃。
元帝见二人去了,心中忧闷,无人去退敦兵。当太子司马绍欲自率将士决战,温娇执谏曰:"殿下国之储副,奈何以身轻天下?"抽剑斩乃止。
敦虽知刘、刁走了,仍拥兵不朝,放士卒劫掠,宫省奔散,惟将军刘超按兵直卫,及侍中二人侍帝侧。元帝遣使谓敦曰:"刘、刁二人,皆奔外国去矣,公若不忘本朝,于此息兵,则天下尚共安矣!如其不然,朕当归琅,以避贤路。"敦部下禁兵未肯退。
当司空王导奏曰:"陛下不须烦恼,臣请诏加王敦爵位,臣与百官去说其罢兵,彼自退矣。"元帝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