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039
bf039
bf039
bf039
bf039



第三十七计 攻城打援――节节堵击为至要






  时间/一九四八年九月

  地点/山东济南

  名称/济南战役

  策略/层层围堵,防止被围之敌军窜逃,并阻截援军

  结果/经八昼夜攻克济南,共溃敌八万四千馀人,随即“赤化”山东

  全境

  毛泽东根据战况及时电示:“为预先准备在我军攻入城内,王耀武卒其死党突围而出分路逃窜时,全歼该敌勿使漏网起见,你们应在其主要逃路及次要逃路,近距离及远距离,布置多层堵击力量。”并指示除由正规部队负责外,应布置通往各路之地方部队及民兵“节节堵击,是为至要”。

  王耀武其时也在调整部署,把主力撤入城内,同时留下较强兵力防守商埠。王耀武的第二绥靖区司令部就设在那里。

  九月二十日晚六时,共军攻城西集团各纵队同时对商埠实施突击。经过四十多分钟猛烈炮火轰击和连续爆破,共军多路突破守城敌军阵地,向纵深挺进。

  第十纵队由商埠北面攻克对方装甲车防守的火车站,直插外城脚下,堵死商埠守军后退进城之路。

  第十三纵队和鲁中南纵队由商埠南面向东北猛攻,切断城内外守军的联系。

  第三纵队从横贯商埠东西的经二路和经三路迅速前进。直追第二绥靖区司令部。当时王耀武早已撤入内城,那里仍有其精锐部队防守。防区由几座钢筋水泥的高大建筑组成。四面马路有明碉暗堡控制,院内外工事密布,共有一百多个机枪火力巢和一千多个步枪射击孔。

  二十一日晚,共军突击队在炮火掩护下突破严密设防的高大围墙,冲进院内。经过激战,共军战士二十二日下午冲上这群高大建筑最高层,结束了肃清商埠守敌最后一战。

  共军一鼓作气,当晚六时三十分,发起向外城猛攻。各纵队在强大炮火掩护下,连续爆破,迅速多处突破城垣,先后攻入城内,与敌展开激烈巷战。到二十三日就攻占外城大部地区,迫近内城。

  为解济南之危,蒋介石一再督令徐州各兵团迅速北援,并派飞机对共军已占的市区进行轰炸。

  共军攻城兵团决定二十三日连续对内城发动总攻。当晚六时,共军集中炮火向高十四米、宽十米的内城墙及防御工事猛轰,攻城各部跨过护城河一齐扑向城垣。

  王耀武督率守军拼死抵抗,战情激烈。共军攻城东集团第九纵队一部由城东门南侧突破,一个多连登上城头,与敌军肉搏。

  攻城西集团十三纵队两个营突破西南角,其中两个连击退敌人反扑,迅速入城,与敌巷战。

  二十四日夜间,共军再次发起猛攻。攻城东集团第九纵队七十三团突破成功,占领黑虎泉对面的城东南角。

  攻城西集团十三纵队一○九团顽强坚持在突破口上,浴血奋战,终于控制了跑突泉附近城西南角。

  第十三纵队主力和第三纵队相继冲进城里。入城部队东、西对进直插纵深,与敌巷战。

  共军东、西两路大军,迅速肃清守敌,像一把大铁钳,合拢起来,钳住王耀武撤入内城固守待援的指挥部――山东省府。藏在地下室的第二绥靖区参谋长罗辛理招架不住,向共军投降,王耀武后在逃亡路上被俘。

  济南战役歼灭国军一个绥靖区司令部、一个省保安司令部、二个师部、十一个整旅、二个总队、五个团。共毙伤俘敌八万四千多人,俘敌旅级以上军官二十五名。另有二万多敌兵投共。

  济南战役,显示共军已熟练地掌握了炮兵、工兵等技术,有能力攻克国军“重点设防”城市,有攻坚战经验。

  毛泽东原来预定战役打二十天,结果只用了八昼夜就攻克了济南,随即占领山东全境。
bf039
bf040
bf040
bf040
bf040
bf040



第三十八计 能伸能缩――提前包围又拖后






  时间/一九四八年七月~一九四九年四月地点/山西太原名称/太原战役策略/配合全面战况,围太原而不攻陷,可取而不取结果/封锁太原半年馀,一发动攻击,五天即攻陷

  秋季攻势另一役是太原战役,那是另一场出色的攻坚战。

  太原是山西省会,位于晋中平原北部,濒汾河东岸。城南、北地形略有起伏,城东五公里有罕山,地形复杂而隐蔽,并高出太原城五百米,可俯瞰全城,为太原主要屏障。汾河以西六公里有石千峰一线高地。城南武宿和城北新城有机场,是守军获取外援途径。

  当时太原阎锡山守军共有正规军十六个步兵师、三个特种兵师,还有保安团等,总兵力十万人,火炮六百门。阎锡山利用和依靠太原有利地形,加固工事,计划与共军决战于外围地区,固守太原。因此,在兵力部署上,除直属部队驻守城区外,其馀部队分布在城周围各据点内,从而形成一个中心防御点和东南西北四个外围防御体系。太原城堪称“铜墙铁壁”。

  一九四八年七月,共军华北野战部队第一兵团等逼近太原。此前,该兵团打胜了晋中战役。

  七月十六,毛泽东致电徐向前说:“太原已形孤立,我军有提前夺取太原之可能”,你们“全军即位于太原附近休整,并于此次休整中完成攻击太原之准备”。

  徐向前根据毛泽东指示,加紧备战,并制定了“围困、瓦解、攻击、逐步削弱,然后一举攻下太原”的作战方针。战役拟于十月十八日开始,争取三个月内打完,徐向前将计划上报毛泽东。

  正在共军加紧备战之际,太原守军却集中九个步兵师,于十月二日从城南攻出。于是,徐向前决定提前发起太原战役,首先歼灭城南出来之敌。这一决定获毛泽东批准后,四日夜晚,共军第六十、六十一军迅速包围阎军第四十四、四十五师。五日至六日,两个师被歼。

  毛泽东得悉后致电徐向前:“歼敌两师甚慰”、“你们现在有良好机会可以全歼南面及东面之敌,得手后敌必震动。望你们乘胜扩张,逐一全歼外围之敌,占领一切机场。”

  共军前线部队随后经过十一昼夜的战斗,突破敌军南面防线并向纵深推进约六公里,完全占领南城机场,以火力控制了北机场,在东面打开敌军防御体系缺口。

  为进一步扩张,兵团决心乘东面敌军防御体系薄弱之际夺取东山,以控制和夺取城垣基地。

  这时,全国军事局面愈来愈利于共军,毛泽东已决定发起平津战役。为防止北平、天津、张家口和唐山之敌逃跑,以利共军就地歼敌,毛泽东又电示徐向前:“估计到太原攻克过早,有使傅作义感到孤立,自动放弃平、津、张、唐南撤或分别向西南撤退,增加尔后歼灭的困难,请你们考虑。再加一二星期,将外围要点攻占若干,并确实攻占机场,即停华攻击,进行政治攻势。部队固守已得阵地,就地休整。待明年一月上旬东北我军入关攻击平、津时,你们再攻太原。”

  徐向前奉命行事,暂缓进攻城垣,只继续夺占必要地点,控制南北机场。为彻底切断对方空中外援,共军于十一月二十九日至十二月一日,占领临时机场周围一些据点,以便火力封锁机场。至此,战役第一阶段以歼敌三万四千多人结束。

  一九四九年三月,阎军得到空运第八十三师增援外,又将保安团、民卫军等滥竽充数,补入正规军,并以第四十四师等残部为基础,招兵卖马,编成“铁血”师、“坚贞”师、“神勇”师等,以壮声势。另编成第十、十五两个兵团部,仍保留六个军部十六个步兵师和三个特种兵师,共有各种火炮约九百门。同时,重新调整部署,划分为北、西、南、东北和东南五个防御地域据守太原。

  一九四九年三月底,又有参加过平津战役的一批共军开到、连同久围太原的部队共约三十万人,准备会攻太原。

  四月二十日,太原战役第二阶段攻势正式发起。

  在城东北,共军第二十兵团一个军突破丈子头,迅速西进,占领新城以南的北机场。另有一部兵力,由兰村沿汾河西岸向南挺进,直插北机场以西的汾河铁桥,配合由丈子头西进之军,切断了北机场以北之敌退路。

  在城西,共军第十九兵团和晋中军区部队,一路于汾河以西接连突破各据点,迅速进至万柏林地区,与由此向南插的一个师会合,切断了汾河以西阎军的退路,并将其包围;另一路于汾河以东突破杨家堡防线,攻占东西寇庄等地,并切断双塔寺与太原城的联系。

  在城东,共军第十八兵团主力和西北野战军第七军主力,连续攻占城东的剪子湾、仓库区等地,进而又攻占黑土港、大东关等地。

  到四月二十二日,城周围阎军据点全部肃清,共有十三个师被歼灭。

  阎军在太原外围兵力被歼后,残部急忙调整部署,据守城垣。共军也相应改变部署,并构筑进攻阵地。四月二十四日黄昏,共军分为十二路,在强大炮兵火力支持下,从东、西、南、北四面同时发起总攻,仅用一个钟头时间,十二路俱突破防线,突入市区。战斗到夜晚十时结束,全歼守敌。共军前后封锁太原半年多矣,先是提前包围,后是延后攻城,这种战法,又是古今中外罕见。

  毛泽东当时不在延安,自一九四八年五月起,他和周恩来等中共大员迁到河北省西部平山县西柏坡村、继续指挥全国共军作战。
bf040
bf042
bf042
bf042
bf042
bf042



第四十计 奔袭运动――两翼合围奏寄功






  时间/一九四八年十月~十一月地点/东北地区名称/辽沈战役兵力对照/七十万对五十五万策略/先克锦州,再围歼沈阳援军,乘胜追击攻陷沈阳结果/共歼敌四十七万馀人,占领会东北

  看官,我们说过,毛泽东的对手亦有雄才大略。当时,蒋介石一度考虑放弃沈阳,打通北宁线,将主力撤往锦州,伺机转用于华北、华中。但权衡利弊之后,最后仍决定固守东北,以利巩固华北,并决定采取“集中兵力,重点守备,确保沈阳、锦州、长春,相机打通北宁路”的方针。

  蒋介石作出具体部署――

  以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官郑洞国率二个军六个师共十万人防守长春,牵制东北共军部分主力。

  以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率四个军十四个师共十五万人,防守义县至山海关一线,重点为锦州、锦西地区,以确保同关内的陆、海联系。

  以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率八个军二十四个师共三十万人,防守沈阳及其附近地区,作为防御中枢,以确保沈阳,并支援长春、锦州。

  共军方面,根据毛泽东指示,除以一个纵队和七个独立师继续围困长春之敌外,以六个纵队和一个炮兵纵队、一个坦克营攻锦州,;另以两个纵队配置于锦州西南的塔山、高桥地区,三个纵队配置于黑山、大虎山、彰武地区,分别阻击由锦西、葫芦岛方向和沈阳方向救援锦州之敌。

  锦州之战是九月十二日开始的,正当共军攻克义县,扫清锦州外围之敌时,蒋介石飞到东北亲自指挥,并急调北宁线华北剿总的五个师和山东的两个师来援,连同原来在锦西的四个师,共十一个师,于十月十日起向塔山共军阵地猛攻,但始终未能突破共军阵地。

  接着,廖耀湘兵团(国军第九兵团)十一个师又三个骑兵旅由沈阳驰援锦州,被共军阻击在黑山、大虎山东北地区。

  十月十四日,共军对锦州发起进攻,经过三十一小时激战,全歼守军,俘虏东北剿总副总司令范汉杰、第六兵团司令卢
bf041
bf041
bf041
bf041
bf041



第三十九计 攻其一点――迅速争得主动权






  时间/一九四八年十月地点/锦州名称/辽沈战役之锦州之战策略/攻锦州以迫沈阳、长春之敌军来援,分散其主力而围歼之结果/攻陷锦州,关闭东北大门,有利两翼作战

  看官,毛泽东要席卷神州大陆,当然得扩军备战。共军虽节节胜利,伤亡却也不小,得时时补充兵员。新入伍者必须训练,如何解决?毛泽东名堂多多,一九四八年春,他提出一个练兵口号――

  “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毛泽东对共军军官说,“战士们有很多打仗的实际经验。当官的要向战士学习,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他的本领就大了。”

  一九四八年秋,共军已发展到二百八十万人,不但能打运动战,而且能打阵地战,共区面积已占全国四分之一,人口一亿五千万。国军此时虽仍有三百六十五万人,但第一线兵力只有一百七十馀万人,不得不放弃“全面防御”计划,改为“重点防御”。

  当时国军有五个战略集团,分别被牵制在五个战场上。东北战场为卫立煌集团,共五十五万兵员,分布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立地区。华北战场为傅作义集团,共六十万兵员,分布于张家口、北平、天律、

  唐山、山海关等要点。华东战场为刘峙集团,共六十馀万兵员,集中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地区。中原战场为白崇禧集团,共约七十五万兵员,分布于平汉南段以及汉口

  为中心的地区。西北战场为胡宗南集团,约三十万兵员,分布于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

  毛泽东那时壮志凌云、气壮山河,他扬言:“我们准备五年左右(从一九四六年七月算起)根本上打倒国民党,这是具有可能性的,只要我们每年歼灭国民党正规军一百个旅左右,五年歼敌五百个旅左右,就能达到此项目的。”

  看官,毛泽东幼时读书,算术成绩并不怎么样,这回却非常精通起来。他说:“过去两年我军共歼敌正规军一百九十一个旅,平均每年九十五个半旅,每月八个旅弱。今后三年要求我军歼敌正规军三百个旅以上。今年(一九四八年)七月至明年六月,我们希望能歼敌正规军一百十五个旅左右。”

  毛泽东又将一百十五个旅的数量分配于各野战军和各兵团,计开――华东野战军担负歼灭四十个旅左右;中原野战军担负歼灭十四个旅左右;西北野战军担负歼灭十二个旅左右;华北徐向前、周士第兵团歼灭阎锡山十四个旅左右;

  东北野战军配合罗瑞卿、杨成武两兵团担负歼灭卫立煌、傅作义两军三十五个旅左右。毛泽东对比双方力量,认为共军同国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到来。

  要大量歼敌,打下江山,共军就必须攻击对方坚固设防的大城市,必须同对方强大机动兵团作战。

  一九四八年八月,南京军事会议曾谋划撤退东北,确保华中、经营华南,但仍处于举棋不定的状态。

  毛泽东认为,如果让国民党实现把现有兵力撤至关内或江南的计划,就会给共军以后的作战增加麻烦。如果在国军还未决策之前,当机立断,抓住良机,组织战略决战,就可事半功倍,消灭对方强大战略集团。

  于是,毛泽东毅然决定组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用电报遥控指挥。

  毛泽东首先选择东北战场进行大决战。

  东北敌方有正规军四十八万人,加上其他兵力共五十五万人;共军主力连同地方武装共有七十馀万人。毛泽东给林彪、罗荣桓两共军将领发出电报:“你们如果能在九十两月或再多一点时间内歼灭锦州至唐山一线之敌,并攻克锦州、榆关、唐山诸点,就可以达到歼敌十八个旅左右之目的。为了歼灭这些敌人,你们现在就应该准备使用主力于该线,而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

  毛泽东为何主张先攻打锦州?而不先攻打风光明媚的长春或工商繁华的沈阳?

  原来,共军进攻的矛头首先指向哪里,是关系全局的关键问题。

  当时,长春守军为共军久困,是东北战场敌方弱点,要攻城歼敌并非难事,同时还可解除共军后顾之忧。但是,对方却企图以长春来牵制共军,掩护沈阳、锦州守军改善态势,并且进行撤退到关内的准备工作。共军如先攻长春,便正中对方下怀;且攻克长春,又会吓跑沈阳、锦州之敌,影响战役和全国战局发展。

  锦州情况则不同。虽然锦州守军比长春多,但锦州至山海关段上各点的敌军,孤立分散,攻歼取胜比较有把握;在北宁线上作战,可以吸引长春、沈阳的敌军驰援,有利于战役发展;还可分割对方在华北战场和东北战场的两大战略集团,华北敌军的增援则因将共军的牵制而削弱,锦州是东北敌军通向关内的咽喉之地,打下锦州这一战略要地,就关闭了东北的大门,有利共军向两翼机动作战。

  毛泽东还指出:“中心注意力必须放在锦州作战方面,求得尽可能迅速地攻克该城。即使一切其他目的都未达到,只要攻克了锦州,你们就有了主动权,就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bf041
bf043
bf043
bf043
bf043
bf043



第四十一计 中间突破――不显示主攻目标






  到一九四九年四月,共军是如此“排座次”的――

  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主席:毛泽东

  副主席兼总司令:朱德

  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刘少奇

  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周恩来

  副主席兼副总司令:彭德怀

  副总参谋长:聂荣臻、叶剑英

  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

  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

  政委:邓小平

  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陈毅

  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

  政委:罗荣桓时间/一九四八年十一月

  地点/江苏徐州

  名称/淮海战役第一阶段

  策略/动向飘忽,迷惑敌军,倏然由中央突破,割裂放军,再集中优势兵力,逐一歼灭 结果/歼敌十个师约十万人

  辽沈战役之后,共军便找寻关内对手进行决战。

  济南战役后,徐州剿总司令官刘峙开始收缩兵力,至一九四八年十月底,其四个兵团,四个绥靖区、二十五个军,约六十万人的兵力,分布在以徐州为中心的陇海和津浦两条铁路线上,力图阻止共军南下,以屏障南京。其部署的特点是:重点密集,便于机动,增援迅速。

  九月二十五日,毛泽东的中央军委决定进行淮海战役。十月十一日,毛泽东提出关于淮海战役的的作战方针。

  毛泽东要求华东野战军,第一步集中兵力,歼灭对方第七兵团,完成中间突破;第二步歼灭海州、连云港地区之敌;第三步在两淮地区作战。并要求中原野战军主力部署攻击陇海路郑徐段,牵制对方第十六兵团不使其东调,配合华东野战军作战。为了全歼第七兵团,并迷感敌军,使其不能迅速判明共军的主攻目标,毛泽东根据敌军部署特点,进一步指示华东野战军要用一半以上兵力担任牵制、阻击任务,并从南北两面及西面威逼徐州。这样就能达到争取较多时间,全歼第七兵团。

  徐州,南屏京(南京)沪,北通冀、鲁,为华北、华中的交通枢纽,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当蒋介石发现共军纵横驰聘津浦、陇海、平汉线之间时,便决定把所有可能集中的兵力调到徐州地区,准备全力与共军决战。

  由于战局发展迅速,对方主力都向徐州集结,毛泽东曾经电示第一仗力争歼灭黄伯韬、李弥等二十一至二十二个师,如能顺利完成这项任务,整个形势就将改变,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即有可能向徐蚌线迫近。如果敌方不将徐州及附近兵力撤至蚌埠以南,就可以打第二仗歼灭黄维、邱清泉,使徐州之敌完全孤立,根据情况变化,毛泽东又调整部署,由陈毅、邓小平直接指挥中原野战军四个纵队出宿县,截断宿蚌路;华东野战军两个纵队于萧县地区从南面向黄口、徐州县攻击、以便与宿县中原野战军部队联结,如果徐州之敌向南退却,就集中六个纵队将他们歼灭。华东野战军以三个纵队由北向南,一个纵队由南向北,以全力向李弥兵团攻击,控制徐州运河车站间的铁路,运河以东的主力则歼灭黄伯韬兵团。这样就把对方兵力割裂开来,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并占领徐州。

  两个野战军的主力,奉旨动作,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从徐州东、南、西、北几个方向同时发起攻击。华东野战军十三个纵队从山东境内齐向南挺进,横扫陇海铁路北侧三百里宽广地区的敌军阵地,苏北兵团三个纵队则由徐州东南向西北攻击。几个夜晚将敌军分割成为互不联系的好几块,东面的黄伯韬兵团被包围。黄伯韬见大势不妙,向西撤退,打算靠拢徐州。但去路被共军山东兵团截断。黄伯韬所率几万兵员,在徐州以东碾庄地区被包围。

  共军根据毛泽东“必须力求调动敌人打运动战,但同时必须极大地注意学习阵地攻坚战术”的指示,采取“先打弱敌,后打强敌,攻其首脑,乱其部署”的战法,发扬共军擅于夜战的特点,利用夜间对壕作业,隐蔽接近敌军,插入各村之间,加强侦察,充分准备,集中兵力兵器,逐个夺取,逐个歼灭。

  位于包围圈西部的对方一○○军和位于南部的四十四军,战斗力比较薄弱,经过四天战斗,即被全部歼灭。

  十九日傍晚,共军对敌方兵团司令部所在地碾庄圩发动总攻。经过一夜激战,二十日凌晨攻占该处,歼灭敌方兵团部和二十五军军部,俘虏敌方一万多人。黄伯韬逃至大院,顽强抵抗,仍然不敌。至二十二日黄昏,经过十七天运动战和阵地战,黄伯韬部七个军及其指挥下的第九绥靖区一个军,共十个师,约十万人,至此即告全军覆灭。

  为求保住战果,共军又按毛泽东指示,在徐州以东、以南进行一场阵地防御战。

  为救黄伯韬出水火,蒋介石命令徐州剿总司令官刘峙、副司令杜聿明全力驰援,日夜兼程。于是,刘峙以其主力军邱清泉兵团,加上李弥兵团,共五个军,在二十架飞机、百馀辆坦克,百馀门重炮的掩护配合下,沿陇海铁路两侧向东增援。同时,以孙元良兵团增防徐州,令平汉铁路上的黄维兵团迅速向徐州、宿县一线前进。

  共军徐州东侧阻援部队一面以三个纵队正面阻击,一面以五个纵队侧击徐州,威胁敌方侧翼。到黄伯韬被全部围歼时,邱、李兵团虽然付出了万馀人、三十馀辆坦克的重大代价,仍被阻在距碾庄地区五十馀华里之外。黄伯韬本人战死。

  在两个野战军密切呼应配合下,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作战报捷。

  初战虽败,徐州守军仍士气如虹,为了预防重蹈黄伯韬的覆辙,迅速将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个兵团集结徐州,加强防御。

  南线李延年兵团遭到共军猛烈打击后,唯恐被歼、不敢贸然北进。这时,黄维兵团已进入共军中原野战军预设的圈套。
bf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