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bj322
dsbj322
dsbj322
dsbj322
dsbj322



19.光昌流丽之外,还有牢骚满腹一方(读王勃《秋日楚州郝司户宅饯崔使君序》)






  [原文]

  上元二载,高
dsbj323
dsbj323
dsbj323
dsbj323
dsbj323



20.都是英俊天才,惜乎死得太早(读王勃《秋日楚州郝司户宅饯崔使君序》)






  [原文]

  (略)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王勃)以一个二十八岁的人,写了十六卷诗文作品,与王弼的哲学(主观唯心主义),贾谊的历史学和政治学,可以媲美。都是少年英发,贾谊死时三十几,王弼死时二十四。还有李贺死时二十七,夏完淳死时十七。都是英俊天才,惜乎死得太早了。

  青年人比老年人强,贫人、贱人、被人们看不起的人、地位低的人,大部分发明创造,占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他们干的。百分之三十的中老年而有干劲的,也有发明创造。这种三七开的比例,为什么如此,值得大家深深地想一想。结论就是因为他们贫贱低微,生力旺盛,迷信较少,顾虑少,天不怕、地不怕,敢想敢说敢干。如果党再对他们加以鼓励,不怕失败,不泼冷水,承认世界主要是他们的,那就会有很多的发明创造。我们近来全民性的四化运动(机械化、半机械化、自动化、半自动化),充分地证明我的这个论断。由王勃在南昌时年龄的争论,想及一大堆,实在是想把这一大堆吐出来。一九五八年党大会上我曾吐了一次,现在又想吐,将来还要吐。

  ――摘自毛泽东读王勃《秋日楚州郝司户宅饯崔使君序》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中古籍批语集》第10―13页)

  [解析]

  毛泽东这段批语,无疑是由此及彼的借题发挥了。

  毛泽东由青年文学家王勃的创作成就而联想到的其他“英俊天才”中,贾谊、李贺,我们有专条叙述。

  批语中提到的王弼(226一249),字辅嗣,山阳(今河南焦作市)人,大族后代。王弼幼年聪慧,十几岁就爱好《老子》,通辩能言,对答如流。官至尚书郎,但事功非他所长,得病而亡,年仅24岁。他的著作现在流传下来的较多,除《老子注》、《周易注》、《周易略例》以及《老子指略》的佚文外,还有《论语释疑》一书的片断,保存在梁人皇侃《论语义疏》和邢
dsbj325
dsbj325
dsbj325
dsbj325
dsbj325



22.这里有意志(读王昌龄《从军行》之四)






  [原文]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

  ――摘自王昌龄《从军行》之四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害病严重时,心旌摇摇,悲观袭来,信心动荡。这是意志不坚决,我也尝尝如此。为你的事,我此刻尚未睡,现在我想睡了,心情舒畅了。诗一首: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这里有意志。知道吗?

  ――毛泽东1958年2月3日致李讷信(见《老一代革命家家书选》第55―56页)

  [解析]

  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盛唐边塞诗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授汜水尉。后官校书郎,出为江宁令。晚年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尉。安史乱后,弃官居江夏,为刺史闾丘晓所杀。他擅长五言古诗和五七言绝句,尤以绝句成就最高。作品句奇格俊,雄浑自然。其《从军行》共七首,向来推为边塞名作。《从军行》是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内容叙述军旅战争之事。上面这首诗借雪山孤域作背景,有力地显示出身经百战、金甲磨穿的战士们以身许国的决心。“不斩楼兰”中的“斩”字,有的版本作“破”字。楼兰为汉时西域的鄯善国(今新疆境内),其国王与匈奴勾通,多次截杀汉朝使者,屡犯汉境。据《汉书・傅介子传》载,汉昭帝时,傅介子自请往击楼兰,说不斩楼兰王誓不回来,后果然带了楼兰王的首级回到汉朝。王昌龄在诗中借用这个典故,表述一种扫净边尘的壮志。

  对意气勃发、豪情满怀的唐边塞诗,毛泽东向来爱读。他着重从中体会一种强健意志的人生风格。早在1917年写的《体育之研究》中,毛泽东反复描绘“任金苹死而不厌”的强劲人生风貌。他说:“武勇之目,若猛烈,若不畏,若敢为,若耐久,皆意志之事。取例明之夫力拔山气盖世,猛烈而已;不斩楼兰誓不还,不畏而已;化家为国,敢为而已意志也者,固人生事业之先驱也。”可见,从青年时代起,他就把王昌龄的《从军行》当作体现人生意志风貌的作品来体会。

  1958年初,毛泽东的女儿李讷当时住院连续做了两个外科手术,手术后伤口感染,引起发烧。2月3日,正在参加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的毛泽东给李讷写了上面这封信,为鼓励她以坚强的意志看待病情,特地抄寄上王昌龄的这首诗,明确提出“这里有意志”。毛泽东在信中还说:“意志可以克服病情。一定要锻炼意志。”又在这两句话下面加了着重号。60年代,毛泽东又常凭记忆用毛笔书写王昌龄的边塞诗。选入1984年中央档案馆编的《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中的作品,除这首诗外,还有《从军行》中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一首;还有被称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些作品,都突现出坚定不移的意志信念和昂扬奋发的人生壮境。
dsbj325
dsbj324
dsbj324
dsbj324
dsbj324
dsbj324



21.不足证明古代官吏禁带眷属(读贺知章《回乡偶书》)






  [原文]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少奇同志:

  前读笔记小说或别的诗话,有说贺知章事者。今日偶翻《全唐诗话》,说贺事较详,可供一阅。他从长安辞归会稽(绍兴),年已八十六岁,可能妻已早死。其子被命为会稽司马,也可能六七十了。“儿童相见不相识”,此儿童我认为不是他自己的儿女,而是他的孙儿女或曾孙儿女,或第四代儿女,也当有别户人家的小孩子。贺知章在长安做了数十年太子宾客等官,同明皇有君臣而兼友好之遇。他曾推荐李白于明皇,可见彼此惬洽。在长安几十年,不会没有眷属。这是我的看法,他的夫人中年逝世,他就变成独处,也未可知。他是信道教的,也有可能屏弃眷属。但一个九十多岁像齐白石这样高年的人,没有亲属共处,是不可想象的。他是诗人,又是书家(他的草书《孝经》,至今犹存)。他是一个胸襟洒脱的人,不是一个清教徒式的人物。唐朝未闻官吏禁带眷属事,整个历史也未闻此事。所以不可以“少小离家”一诗便作为断定古代官吏禁带眷属的充分证明。自从听了那次你谈到此事以后,总觉不甚妥当。请你再考一考,可能你是对的,我的想法不对。睡不着觉,偶触及此事,故写了这些,以供参考。

  毛泽东

  一九五八年二月十日上午十时

  复寻《唐书・文苑・贺知章传》(《旧唐书・列传一百四十》,页二十四),亦无不带家属之记载。

  近年文学选本注家,有说“儿童”是贺之儿女者,纯是臆测,毫无确据。

  ――毛泽东1958年2月10日致刘少奇信(见《毛泽东书信选集》第535―536页)

  [解析]

  贺知章(约659―约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武后证圣初(695)进士及第,授国子四门博士,累迁至太子宾客、秘书监。天宝初年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唐玄宗曾赋诗赠行。贺知章少时以文辞知名,性格旷达,晚年尤放诞,不拘礼度,常邀嬉里巷,经常醉后属词,文不加点,又擅长草隶。在长安时与李白一见如故,而为忘年之交,称李白为“谪仙人”。诗作以七绝为佳,《回乡偶书》(二首)为其代表作,乃晚年回归故里时所作。该诗由于生动自然地反映了久客回乡的老人的感遇而脍炙人口。

  1957年,刘少奇到南方巡视工作的时候,曾多次与当地领导干部谈到如何贯彻群众路线的问题。当时有些职工夫妇分居两地,存在具体困难,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又有许多难处,家属宿舍和城市设施问题短时期内解决不了。于是,刘少奇在当时比较强调发扬革命精神,号召广大职工帮助国家一起来解决这样的困难。有一次,他在讲这个问题时,便引用了贺知章的这首《回乡偶书》,他认为,这首诗说明了唐朝像贺知章这样的人物进京做官都不带眷属,自古以来就是那样的,我们把家属都接进城里来不容易马上办到。刘少奇回到北京后将这件事告诉了毛泽东。

  毛泽东认为根据贺诗断定古代官吏在外居官不带眷属的论据不大充分,为证明自己的观点,他翻阅了一些有关贺知章的笔记小说和诗话,特别是比较权威的《全唐诗话》和《唐书・文苑・贺知章传》,都没有关于贺知章不带眷属的记载。于是1958年2月10日特地给刘少奇写了上面这封信,层层论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于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儿童”与贺的关系问题,历代注家之间有分歧。刘少奇把“儿童”断为贺的儿女,这在过去的唐诗选注本中是占主流的说法。关于把此诗解释为贺知章为官未带眷属,则是刘少奇的见解,这是一种“唐诗别解”,也不失为一家之言。但这种解释是牵强了一点。毛泽东独树一帜,自成一家,他的两点考证倒是很有说服力的:(1)“儿童相见不相识”中的“儿童”不是贺自己的儿女;(2)贺知章身边不会没有眷属。首先,以贺知章“老大回”――老年辞官返归故里的年龄为大前提,以他儿子的官职为佐证,推断了“儿童”不是贺自己的儿女。一种可能性是他的孙辈或第四代,另一种可能是邻人家的孩子。这个推理最有说服力。古代的回乡诗中也有这样的诗句“邻人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方来。”第二层是从贺得唐王知遇,在长安为官数十年,推出不会没有眷属。这里省略去的大前提应为“贺不能几十年没有眷属”。第三层是进一步的论证,这里包含两个理由,一是高龄人生活不能自理,二是贺的性情决定他不是一个清教徒式的人物。这后一个理由恰好是第二层推论――也是整个结论的大前提。最后历史文献方面的否证――没听说过有官吏禁带眷属这么回事。信尾附言,是作具体史证的。虽说毛泽东的理由是充分的,观点是正确的,但他没有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他还提出了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如贺知章的夫人中年逝世,他就变成独处,也未可知。再有贺是信道教的,也有可能屏弃眷属。所以毛泽东在信尾写道:“请你再考一考,可能你是对的,我的想法不对。”

  毛泽东的这封信,所论证的虽是理解一处诗句的小事,但可窥见其批评态度之严谨和知人论世的批评方法,也体现了党内领导同志之间平等地探讨理论学术问题的民主空气。

  在毛泽东故居收藏的一本《全唐诗话》中,在第一卷有关贺知章年86岁,老病还乡一段,有毛泽东画的曲线,加的圈点,天头上画的大圈。这部《全唐诗话》可能就是信中所说的那部了。工作如此繁忙,却挤出有限的工余时间,为搞清1000多年前,一位诗人、一首诗中的一个情节去翻阅古籍,查找资料,一丝不苟。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没有对诗的极大热忧是不可能做到的。
dsbj324
dsbj326
dsbj326
dsbj326
dsbj326
dsbj326



23.我喜欢李白,有脱俗之气(读李白《梁甫吟》等)






  [原文]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

  宁羞白发照禄水,逢时吐气思经纶。

  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入门不拜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

  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傍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

  倏烁晦冥起风雨,阊阖九门不可通,

  以额扣关阍者怒。白日不照吾精诚,

  杞国无事忧天倾。

  ――摘自李白《梁甫吟》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我喜欢李白。但李白有道士气,杜甫是站在小地主的立场。

  ――摘自何其芳《毛泽东之歌》(见《时代的报告》1978年第2期)

  李白的诗,文采奇异,气势磅礴,有脱俗之气。

  ――摘自毛岸青、邵华《回忆爸爸勤奋读书和练书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