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文钞》第六卷,佛经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卷下


灵岩山寺启建四众普同塔碑记(民二十七年

人生世间,直同幻化,纵寿百年,亦弹指顷。其生也随夙因而来,其死也随现因而去。虽具常住不变,寂照圆融之佛性,由迷而未悟,反承此佛性功德之力,超惑造业,轮回六道,岂不大可哀哉。如来愍之,于其生时,令修净行,期其返迷归悟,返妄归真,以复本具之佛性。于其死后,焚化尸体,为示六尘无体,五蕴皆空,亲证常住之妙心耳。西域葬法有四。一,水漂,投诸江河,以餧鱼鳖也。二,火焚,火焚其尸,冀破我执也。三,土埋,穴土掩藏,俾无暴露也。吾国皆主土埋,然沧桑互变,地路屡更,掘墓暴骨,极为惨伤。四,施林,置之林间,俾鸟兽食也。今外蒙古,置之旷野,以饲鸟兽。自佛法东来,僧皆火化。而唐宋崇信佛法之高人达士,每用此法。以佛法重神识,唯恐耽著身躯,不得解脱。焚之,则知此不是我,而不复耽著。又为诵经念佛,期证法身。儒教重形迹,其神识之升降,绝不致意,而厚其棺椁,以冀常不变坏。现今全国开通火汽车路,掘出之无主骨骸,不胜其多,惨不忍视。智识高者,皆欲改革葬法。常州天宁寺,有四众普同塔,系开一大穴,中作四隔,于上塔四面,各开洞户。凡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以各骨袋投诸穴中。去春,灵岩寺造此塔,仿其法而变通之,作普通、特别、两种。普通者,其塔下开四穴,上竖四塔,是何众骨,由何众塔背洞口,将骨袋投入。特别者,上建西方三圣佛龛,后作小龛,供入塔者牌位。下用水泥作地室,分东西两序。每序四弄,每弄对面两向,每向六格,每格若干号,共计一千三百九十九号。龛室分为四部,一比丘,二比丘尼,三优婆塞,四优婆夷。化者之骨,装瓷坛中,由佛龛下入室安置。若预先纳费报名,订安某格某号者,无论何时入塔,皆依所订而安。否则先入者在前,次入者在后。上盖五间大屋,正中三间佛龛,下即特别制塔。龛后东西四塔,即普通制塔。两边二间,为香灯、司水,及年老不能随众者所住。长年专一念佛,俾亡者常闻佛号,莲品高升。存者痛念无常,急求往生。冥阳两利,同沐契理契机之深恩。见闻发心,共修心作心是之妙道。庶博地凡夫,仗佛力而超凡入圣。既预海会,即此生而断惑证真。实了生死之最胜因缘,亦寿终后之极善归宿也。颂曰,净土大法门,十方佛共赞。存亡勤修持,速得登觉岸。

周紫珊居士生西记

居士,讳毓英,号紫珊,江西吉安钜商周扶九先生之长孙。幼夫怙恃,由祖母谭太夫人抚育成人。赋性聪慧,好学敏求。仁慈和蔼,虚怀若谷。生长富贵之家,毫无骄奢习气。居官为政,全以忠实从事,慈爱为怀。即同寅亲友,以至婢仆,或有违逆,从未现一怒相,出一粗言。总是和颜悦色,逆来顺受。迨致仕归隐,杜门养晦,偶阅内典,即知佛法为世出世间一切诸法之根本。福利社会,普度众生,胥赖乎是。故即皈依观宗谛闲老法师,承命法名曰智藏。从此长斋念佛,戒杀护生。宽厚待人,淡泊自奉。亲友告贷,不厌频繁。一切善举,慷慨助成。济人饥寒,率为常事。所行世善,悉以大菩提心为之回向,同作往生西方之增上胜缘。复观人心险恶,时事日非,为善益力,欣厌愈深。遂于民国二十一年,岁次壬申,正值知命之年,四月初八,适逢释迦文佛圣诞良辰,早七时,稍示微疾,觉腰背疼痛,令人微微轻拍,以求庆快。自己盘膝跏趺,向西端坐,专心称念阿弥陀佛,声音清亮,遂溘然长逝。拍背之人,以良久寂尔无声,乃探其鼻息,方知已经舍此报身,往生西方矣。其时异香满室,五日始散。如斯瑞相,可谓正念分明,舍报安详,如入禅定。其为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毫无疑义。噫,当此劫浊,苦不堪言,居士临终,方示微疾,于指顾间,即便坐脱,大可以为受苦不堪者作一标榜。吴南浦居士,以事实见示,因取其要者记之。

常熟莲华庵放生池碑记(民二十三年

乾为大父,坤为大母,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此儒者民物一视之素志也。严禁伤胎破卵,必使鸟兽鱼鳖咸若,此圣王胜残去杀之德政也。良以天地之大德曰生,民物之大苦曰杀。胜残去杀,须由小而至大。仁民爱物,必自易而至难。傥不推本于涵养仁恕,必至舍小取大,舍易取难。日行残杀,而妄冀仁民爱物,则徒成空谈,决难实行其事矣。何以言之,小儿平民,皆能实行爱物之事。行之既久,满腔仁慈。日后得位行政,便可大庇群黎。即隐居一乡,亦可以身率物,移风易俗。如是则仁民之道,自爱物培植而来者,方可周遍圆满而无弊。不由爱物来者,于现生似无所憾,于将来大有可虞。以既种残杀物类之因,难免循环报复之果。愿仁民者,当慎思焉。放生一事,原为启发现未人之善心,以期戒杀茹素,普令含识各得其所,各尽天年。近之则息杀因,远之则灭杀果。小之则全吾心之纯仁,大之则弭世界之杀劫。且勿以为不急之务,而漠然置之也。莲华庵者,四周皆水,中涌一洲,筑庵其上,供奉西方三圣。敦请戒德僧人为之住持。境地清幽,红尘不到。修持严密,戒德远闻。庵前河中,以棚隔断,作放生池。自明以来,为时久远。现有邑绅瞿良士,庞德超者,极欲整顿,兼欲发挥放生之义致与利益,祈余为文以告来哲。窃谓放生原为提倡戒杀吃素,人若毕生吃素,则成不放之大放矣。今将黄山谷居士戒食肉诗录之,以期大家于食肉时,一再思之,必有不忍食与不敢食之心,勃然而兴。诗曰,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本是一种性,只为别形躯。苦恼从他受,肥甘为我需。莫教阎君断,自惴应何如。有味哉,斯诗也。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此仁民爱物成始成终之大经大法,固不须更为详谈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深义也。愿见闻者,咸深思之。

灵岩山寺重修弥勒楼阁功德碑记(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季夏

弥勒者,当来下生,娑婆世界之教主也。楼阁者,善财南参时,弥勒所住之屋宇也。重屋名楼,岑楼名阁。此之楼阁,胜妙无比,凡夫、二乘,权位菩萨,皆不能见。乃弥勒无量劫来,上求下化,胜妙功德所感之报境也。善财既参德生、有德、二善知识已。又令往南方海岸国,大庄严园,毗卢遮那庄严藏大楼阁,请教弥勒菩萨。彼菩萨必能为汝说究竟契理契机妙法,令汝得大利益。于是善财极力对治烦恼习气,极力修持戒定慧道。至海岸毗卢遮那大楼阁前,五体投地,愿见弥勒,说偈赞叹。乃见弥勒从别处来。善财顶礼,弥勒为同来大众,赞叹善财,为真佛子,真法器。又为善财说菩提心种种功德,以培成佛之基。令入大楼阁中,周遍观察,则能了知学菩萨行。学已,成就无量功德。善财白言,唯愿大圣,开楼阁门,令我得入。弥勒弹指出声,其门即开,令善财入,入已还闭。见其楼阁,广博无量,同于虚空。地及宫殿,一切供具,皆以无量众宝而共合成。又见其中,有无量百千诸妙楼阁,一一广博严丽,皆同虚空,不相障碍,亦无杂乱。于一处中,见一切处。一切处中悉如是见。尔时善财普申礼敬,才始稽首,自见其身,遍在一切诸楼阁中,普礼一切诸佛法僧,具见种种不可思议自在境界。所谓或见弥勒初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所亲何知识,所证何三昧。以至亲证法身,于十方法界,经佛刹微尘数劫,现三乘六道等身,以行教化,一一圆见。并十方世界一切诸佛。从初发心,以至成佛度生,及与涅槃,法住久近,亦各圆见。善财在楼阁中,上求下化,经佛刹微尘数劫,精勤修持种种妙行,而不疲倦,一心直趣无上菩提。时弥勒菩萨,即摄神力,入楼阁中,弹指作声,告善财言,善男子起,法性如是。此是菩萨知诸法智,因缘聚集所现之相。如是自性,如幻如梦。是知此大楼阁,即法界藏。凡法界中所有诸微妙事,此楼阁中,无不圆见。所谓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刹土,自他不隔于毫端。非弥勒神通道力,善财竭诚尽敬,何克臻此。近世诸方,无不以弥勒像,供于前殿。不称弥勒殿,乃名天王殿,直是以弥勒为天王之寄客,甚失尊敬之义。灵岩修前殿,因与监院妙真大师,说其所以。又节录华严经善财参弥勒章,以示弥勒德超十地,道证等觉,慈济众生,非佛莫知,因名其殿为弥勒楼阁。以期后之入者,皆同善财,或于现生,或于来世,各得亲证楼阁中道,以慰弥勒时时示时人之大慈悲心。又诸方所供之弥勒像,乃唐季弥勒示现之布袋和尚像。今既知是弥勒示现,固宜供微妙庄严之本像。以现处兜率天,故戴五佛冠为标识。略叙缘起,以告来哲,知我罪我,所不计也。修殿始终,檀信功德,另碑详录,此不备述。


分类:佛经 书名:《印光大师文钞》第六卷 作者: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文钞》第六卷,佛经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下卷


附录化痰止咳丸方

制法 用荆芥 桔梗 紫菀 百部 白前 陈皮 桑白皮 甘草 各一两 均生研极细末 另加生萝卜子二两研 再用枇杷叶一两煎汤 挤滤萝卜子得汁 再加生萝卜汁二两 和萝卜子汁为丸 加上百炼蜜二三两更好 每丸重二钱五分服法 用开水化服 每次一丸 小儿减半 每日早起空肚 及晚间临睡各一次。

此方,原出医学心悟,验方新编载之,漏去陈皮,甘草。且各经炒制,服之嫌燥。今加桑白皮,又用枇杷叶,萝卜子,萝卜汁,合为丸。各药生研。从此用无不效,风寒痰热皆宜。聂云台识。

余偶伤风咳嗽,在云台居士处,取得十余丸,服数丸而愈。所余,及向三乐社再取,转送与人,均称灵效。特附方于此,愿阅者,按方配制,方便利人,功德无量。德森再识。

颂赞(附偈


佛宝赞

佛宝赞无穷,尘劫前证大雄。常住寂光悲心隆,垂迹度群蒙。为说机理双契法,震发九界瞆聋。灵山一会愿常逢,受记振宗风。

法宝赞

法宝实难量,空有体用圆彰。一尘不立万德昌,无住心生光。真俗互存互泯处,若何始能赞扬。证到得无所得方,堪称法中王。

僧宝赞

僧宝不可思,本迹凡圣难知。文殊曾为七佛师,示作寒山痴。凡僧力修戒定慧,担荷如来菩提。由此凡圣二洪仪,法道永传持。

药师佛像赞

十二大愿德难量,称名即得脱苦缰。
待到业尽情空后,东西原是一觉场。

药师佛偈

药师如来琉璃光,誓愿宏深世莫量。
显令生善集福庆,密使灭恶消祸殃。
拔苦必期二死尽,与乐直教万德彰。
法界圣凡同归命,蒙恩速得证真常。

阿弥陀佛像赞

四十八愿度众生,逆恶归心也来迎。
非是混滥无简择,怜彼是佛尚未成。

阿弥陀经塔赞

宝塔巍巍耸太空,无边法藏悉包融。
极乐庄严全显现,弥陀光寿总形容。
六方诸佛常赞叹,九界众生尽朝宗。
归根结顶高深处,只在洪名一句中。


分类:佛经 书名:《印光大师文钞》第六卷 作者: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文钞》第六卷,佛经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下卷


地藏菩萨像赞

猗欤大士,誓愿宏深。
愍念众生,长劫沉沦。
悲连同体,慈起无缘。
常处地狱,冀解倒悬。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地狱未空,成佛无期。
由此因缘,诸佛赞叹。
况彼六道,能不悲恋。
虚空有尽,誓愿无穷。
欲报深恩,特印尊经。
愿见闻者,同生净信。
展转流通,利益无尽。

地藏菩萨偈赞

大士誓愿不可测,运悲周遍尘刹国。
众生尽后誓方休,地狱空时愿始息。
受化多成无上道,自身犹示声闻迹。
只缘生佛性唯一,欲令同获究竟即。(天台智者,以六即释佛。一理即佛,二名字即佛,三观行即佛,四相似即佛,五分证即佛,六究竟即佛。

地藏大慈悲,誓愿永无了期。所化成佛数难思,犹秉声闻仪。直待狱空生度尽,方肯示证菩提。恳祈冥显施恩资,海会预莲池。

弥勒菩萨偈赞

慈无能胜补处尊,常居兜率演圆音。
现身尘刹有谁识,融心法界许彼亲。
袋中宝藏全倾出,笑颜等付者个人。
愿偕弥陀垂接引,好令三会证一真。

文殊师利菩萨偈赞

文殊菩萨德难量,久成龙种上法王。
因怜众生迷自性,特辅释迦振玄纲。
为七佛师体莫测,作菩萨母用无方。
常住寂光应众感,万川一月影咸彰。(龙种上佛,乃文殊过去劫中成佛之名,出首楞严三昧经。龙种上尊王。另是一佛,须知。

文殊辅法王,智慧非佛莫量。圆顿教中振玄纲,妙义彻底彰。闻者直下亡情见,达本菩提道场。愿如善财沐恩光,究竟证真常。

普贤菩萨偈赞

菩萨慈悲不可陈,圣凡悉使证圆因。
一心不住超诸位,十愿导归继能仁。
三乘咸令契果觉,群萌速得脱烦尘。
恪遵大士清明诲,决定即生达本真。

普贤行愿深,劝发菩提大心。三贤十地诸圣伦,令见弥陀尊。十大愿王若遵循,利益非佛莫陈。果觉因心相符泯,证清净法身。

智积菩萨像赞

久侍多宝佛,来礼释迦尊。遍游尘刹佛国土,偏怜娑婆世界人。画像显通,助阐梁朝之佛化。现僧医病,大启唐相之信心。殿踞塔阴,登者即入如来之秘藏。井开山顶,饮者咸通般若之玄津。趺坐欲起,示行向上一路。拄杖卓竖,直指不二法门。虽非灵岩传心之嫡祖,实为苦海度生之嘉宾。

智积菩萨赞(民二十三年

缅维菩萨,悲智洪深。下方常侍多宝尊,示迹遍刹尘。画像现身,灵岩道长存。

净土宗祖堂赞(民二十七年

净土一宗,肇自普贤。震旦远公续法源,中外广流传。遍令圣凡,现生证涅槃。

远公大师像赞(民二十四年

缅维远公,乘愿再来。
创立莲宗,畅佛本怀。
俾诸凡夫,忆念佛名。
仗佛慈力,带业往生。
已断惑者,即证无生。
证无生者,速圆佛乘。
以果地觉,为因地心。
感应道交,利益甚深。
未见涅槃,即宣常住。
未见行愿,普导西去。
其所立法,暗与经合。
护法菩萨,表自大觉。
罗什举经,深加赞叹。
西僧景仰,心香辄献。
千余年来,不闻圆音。
幸有遗教,尚可遵循。
伏愿我公,又复示生。
普引群伦,同登五清。
印公遗文,模公道貌。
庶几来哲,是则是效。


分类:佛经 书名:《印光大师文钞》第六卷 作者: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文钞》第六卷,佛经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下卷


西方三圣像赞

三圣各已证无心无心,遍应有心人。普引众生归极乐,身心了无起止痕。

多宝塔赞

多宝如来,为满宿愿显实已竟塔涌现,显本为洪范。普令闻见,悉得登彼岸。

观世音菩萨像赞

遍尘刹国悉现身,尤怜娑婆世界人。
不到众生皆成佛,莫息寻声救苦心。

观世音菩萨偈赞

观音誓愿妙难思,赴感应机不失时。
救苦寻声磁吸铁,现身说法月印池。
尘刹国中咸事济,娑婆界内更垂慈。
深恩穷劫莫能赞,冀愍群萌普护持。

观世音誓愿深,度生悉出苦轮。兴慈运悲遍刹尘,一一摄入普门。三十二应示现今,毕竟令证佛心。常念恭敬观世音,灾消吉庆临。

观音七回向偈

愿此持诵胜功德,即蒙大士垂加被。
消除自他宿现业,增长我人胜善根。
永劫恒存大士心,遍界常行大士事。
尽未来际作饶益,普令有情无祸害。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
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
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
咸皆尽灭除,世界永升平。
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安宁。
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庆祝观音偈

端坐普陀常入禅,众生有叩遍垂怜。
欲知感应玄妙义,请看一月印万川。

改正俗傅观音偈赞

观音菩萨德最优,正法明佛久证修。
浩浩宏恩被沙界,巍巍金佛立冠头。
瓶中甘露涤沈垢,掌上祥光灭隐忧。
遍尘刹感尘刹应,一月万川印现周。

大势至菩萨像赞

如子忆母勤念佛,都摄六根耳听著。
若依大士此开示,因心各得契果觉。

大势至菩萨偈赞

势至菩萨德无疆,辅弼弥陀作慈航。
救苦直同观自在,导西不异普贤王。
修因遍用根尘识,证果俱获圆通常。
摄念佛人归净土,此恩永劫莫能忘。

大势至利生深,专主念佛法门。如子忆母忆世尊,直下即蒙恩。因心果觉两相契,立刻返本还源。都摄六根妙难论,愿遍界流存。


分类:佛经 书名:《印光大师文钞》第六卷 作者: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文钞》第六卷,佛经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下卷--莲宗十二祖赞颂


晋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大师

以特别法,永为世范。意旨暗合于行愿,中外流通遍。普令庸彦,大事即生办。

肇启莲宗福震旦,畅佛本怀垂方便。
圆音一阐土归庐,大法将弘神运殿。
一切法门从此流,一切行门从此办。
致令各宗尽朝宗,万川赴海依行愿。

唐二祖长安光明善导大师

师当唐初,各宗盛行。提倡净土惬群情,佛力谁与京。若肯投诚,西方定往生。

世传师是弥陀现,提倡念佛义周赡。
切诫学者须撝谦,兼使极力生欣厌。
解宜遍通一切法,行择机理双契干。
念佛出光励会众,所说当作佛说看。

唐三祖南岳般舟承远大师

羸形垢面,侍弥陀傍。法照神游得观光,佛示其名坊。往嗣门墙,心法永传扬。

般舟苦行世难堪,绝粮泥土作所餐。
常将经要佛名号,遍书涂巷岩石间。
念佛佛教特别法,来学以此令心安。
天子闻名南向礼,故得道风四海传。

唐四祖五台竹林法照大师

缅维四祖,懿德堪钦。乐邦得师佛指陈,文殊示宿因。普令群伦,即生达本真。

衡州钵中见圣境,台山一一悉亲造。
净土得睹承远师,竹林恭承文殊教。
并州佛声达宫闱,代宗遣使优旨诏,
念佛之妙究如何,能令速成菩提道;

唐五祖新定乌龙少康大师

忌谈世谛,七岁不言。出言即便惊人天,广结净土缘。小儿为钱,各种九品莲。

七岁绝未发一言,发言即称世尊号。
一见善导西方文,方知净土堪倚靠。
钱诱小儿念弥陀,未久道路佛声噪。
念佛佛像从口出,有谁闻见不依教。

宋六祖杭州永明延寿大师

法华一部,佛事百八。四重料拣利愚黠,万善作警察。普期超拔,往生极乐刹。

视诸众生皆是佛,只顾救生忘国宪。
赴市心乐颜不变,蒙赦得遂出家愿。
日课佛事百八件,法华一部佛十万。
若非大权示世间,法幢谁能如是建。

宋七祖杭州昭庆省常大师

道慕庐山,追踪莲社。剌血特将净行写,首辅归座下。百廿大雅,愿生效龙马。(龙树,马鸣。

慕庐山风立净社,爰因后世实行寡。
百四一愿随事发,人各寝馈菩提者。
首辅王旦既归依,公卿百廿受陶冶。
阎浮虽则赞皇猷,何若乐邦得佛嘏。(音假,福也。

明八祖杭州云栖袾宏大师

初住云栖,即灭虎患。旱请念佛雨慰盼,村民咸感叹。庀材开办,道场重兴建。

幼闻念佛意颇快,末诫门徒莫捏怪。
行为世则言世法,注重净土及规戒。
砥柱狂澜契理机,阐明佛心祛蜂虿。
普令具缚诸凡夫,仗佛慈力登莲界。

清九祖北天目灵峰智旭大师

幼即信佛,随母礼诵。入塾宗宋遂放纵,读竹窗自讼。力弘大乘,冀同出陷阱。

宗乘教义两融通,所悟与佛无异同。
惑业未断犹坯器,经雨则化弃前功。
由此力修念佛行,决欲现生出樊笼。
苦口切劝学道者,生西方可继大雄。

清十祖虞山普仁行策大师

阐扬净土,恳切少俦。以深信愿竭诚修,心佛两相投。万念俱休,决定出苦邱。

憨山宿愿尚未酬,故复示生作截流。
呵斥修人天福者,直是阐提旃陀俦。
佛我心性原不异,佛是已成我未修。
欲得心佛两无差,当向忆佛念佛求。

清十一祖杭州梵天实贤大师

四十八愿,仰效弥陀。百八首诗胜楚歌,闻者厌娑婆。振起蹉跎,证波罗蜜多。

深入经藏难亲证,彻悟心源力弘净。
欲使世人知所以,作文作诗示佛令。
发菩提心为前导,真信愿行为后劲。
若能具此殊胜法,即生超凡而入圣。

清十二祖红螺资福际醒大师(即彻悟大师

遍通经史,冀为世导。一病方知不可靠,研穷各宗奥。均难证到,专主净土教。

示众法语利益多,念佛伽陀悉包罗。
全真成妄只此心,全妄成真亦非佗。
不变随缘宜随净,随缘不变莫随讹。
人若依此义修持,光寿当同阿弥陀。


分类:佛经 书名:《印光大师文钞》第六卷 作者:印光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