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佛经

《瑜伽师地论》第九十六卷


摄事分中契经事缘起食谛界择摄第三之四

复次总嗢拖南曰。

总义等光等  受等最为后

别嗢拖南曰。

总义自类别  似转后三求

当知诸界略有二种。一住自性界。二习增长界。住自性界者。谓十八界堕自相续。各各决定差别种子。习增长界者。谓则诸法或是其善或是不善。于余生中先已数习令彼现行故。于今时种子强盛依附相续。由是为因。暂遇小缘。便能现起定不可转。

复次以要言之。虽界种类十八可得。然一一界业趣有情种种品类有差别故。当知无量。譬如世间大恶叉聚。于此聚中有多品类。种类一故。虽说为一。而有无量。如是于其一一界中。各有无量品类差别。种类一故。虽各说一。而实无量。

复次如是诸界。由胜解力之所集成。先恶胜解集成恶界。先善胜解集成善界。随所集成。还与如是相似有情同法而转。谓相往来。同聚同住。同见同意。胜解相似。由是故言有情诸界共相滋润。相似而转。

复次由梵行求增上力故。先说起信。次于尸罗受学而转。次于现行所有过罪。观自观他而生羞耻。次于善法无间修习。发勤精进。于久所作及久所说。能无忘失。是二为依令心得定。由心定故。得如实智。如是且说信增上力。渐次修习三种所学。一增上戒。二增上心。三增上慧。如是三学胜资粮道。谓世正见好行慧舍。易养易满。少欲喜足。及四摄事。其易养等句义差别。如声闻地已说其相。如是当知。名梵行求已得圆满。成就如是梵行求者。还与此界诸有情类共相滋润相似而转。离此界者。还与远离此界有情共相滋润相似而转。当知此中。果依于因。非因依果故。无明界所随六处诸界为缘所依别故。起无明触种种品类。其无明触种种品类以为缘故。起无明触所生诸受种种品类。其无明触所生诸受种种品类以为缘故。起无明触所生诸受为缘贪爱。爱为缘故。而有其取。广说乃至。大苦蕴集。当知是名依有求故建立诸界。又无明界所随六处诸界为缘。起无明触。此无明触以为缘故。于诸境界起不如理执取相好所有诸想。此想为缘于诸境界发起希欲。希欲为缘起彼随法多随寻思。由彼随法多随寻思以为缘故。发起思慕愁忧所作身心热恼。身心热恼以为缘故。于诸境界种种品类思求差别。皆可了知。如是当知。依欲求故。安立诸界。

复次嗢拖南曰。

三七界相摄  见想与希奇
差别性安立  寂静愚夫后

界有三种。一者色界。二无色界。三者灭界。复有七界。一光明界。二清净界。三空处界。四识处界。五无所有处界。六非想非非想处界。七灭界。当知此中。由其色界摄光明界及清净界。由无色界摄四无色。由其灭界还摄灭界又诸色贪由见由受所显发故。遍于一切色界地中。安立光明及清净界。又于如是七界遍知。应当了知。于得方便。应当了知。即于其得应当了知。于得所为应当了知。如是诸界所有遍知。由四因缘。应当了知。谓有相违所治能治而相待故。狭小无量而相待故。有及非有而相待故。有上无上而相待故。黑闇为缘施设光明。不净为缘施设清净。色趣为缘施设虚空。如是名为有相违故。待彼所治施设能治。由待彼故。能于此中正觉慧转。由缘有量狭小境识以为缘故。施设识无边处。由少所有以为缘故。施设无所有处。由一切有最胜现前以为缘故。施设非想非非想处。为有无上。由萨迦耶所有相应诸烦恼断以为缘故。施设灭界为灭无上。当知有顶是有无上。灭于诸法皆是无上。又有想定名为有行。于七界中。次第乃至无所有处。一切皆是有想定故。皆由行定随顺获得。谓取明相光明想。俱修三摩地随顺获得光明想定。如是由取清净。虚空。识无边想。无所有想。当知亦尔。非想非非想处。由无相作意方便。趣入想极细故。取为第一。诸有寂静起胜解时。随顺获得第一有定。于一切相不思惟故。于无相界正思惟故。萨迦耶灭由无相故。随顺获得灭定灭界。如是二种。不由行定随顺获得。又由永害色无色界所有贪故。不下屈故。不高举故。解脱住故。住解脱故。如是诸定。得随所欲有力调柔自在而转。如是名为随得诸界。又此诸界能随获得八解脱定。当知初界能随获得第一第二二解脱定。其第二界能随获得第三解脱胜静虑定。其余五界如其次第能随获得五解脱定。

复次诸外道辈欲令弟子于三处中得升进故。略说法要。谓有一类。于劣欲界为令获得人中快乐。乃至他化自在天生。宣说能感彼果诸行。复有一类。于中色界为令获得梵世间等众同分生。宣说能感彼果诸行。复有一类。于妙无色。为令获得乃至非想非非想处众同分生。宣说能感彼果诸行。如是彼说劣界为缘。名为劣语。中界为缘。名为中语。妙界为缘。名为妙语。彼诸弟子闻是法已。还起如是差别想解。如是想解。亦名劣想中想妙想。如如其想如是如是。发生忍乐。如是忍乐发生劣见中见妙见。彼由如是诸忍乐见。便于彼彼差别生处。信解忍可。执为最胜。造作增长彼相应业。如是信解。名为劣愿。中愿。妙愿。当知此二说者行者。亦说名为劣中妙品补特伽罗。又彼说者及以行者。亦传为他宣说如是劣中妙法。彼亦获得如是类生。又即此生前后相待有差别故。安立诸界劣中妙别。如是三种。若待涅槃一切皆是劣界所摄。若诸如来。由胜义故。妙界为缘。但说妙语。余法差别如应当知。若诸圣者所有行趣。应知皆为现法涅槃。先有外道。彼命终已来生此间。因增长故。众缘和合。于善说法毗柰耶中。暂得出家。彼由先世外道妄见所迷乱故。集成今时大无明界。由此为因。于其涅槃及大师所。生起疑惑。退失正法及毗柰耶。还归外道诸恶说法。彼由先世数习因力。还复宣说如是劣语。乃至广说。如前所说。一切应知。

复次于外道处外道弟子各别见趣广施设中。略有三种由忍见依差别可得。依此正法能令永舍缠及随眠。由缠舍故。彼亦随舍。余亦无执。了知由彼于现法中与他违诤忿竞而住。能引自他一切无义。既知是已。舍彼随眠。由舍此故。所余随眠。及余因此所有诸缠。毕竟无执。于外道处各别见趣广施设者。谓执世间若常无常。广说乃至。如来灭后非有非无于中。一类外道弟子。为性迟钝。如如自师。或他教导。如是如是。不审思量。取执坚着唯此谛实余皆愚妄。彼于一切各别见趣。悉皆忍受。是名第一由忍见依。复有一类外道弟子。性是中根而非迟钝。不能自然于法猛利推寻观察。亦不随言便生信解。而于展转相违见趣。随喜乐一。彼于一类见趣忍受。于余一类而不忍受。是名第二由忍见依。复有一类外道弟子。性是利根。彼能自然于法猛利推寻观察。由诸见趣恶施设故。彼见一切皆不应理。见已一切都不喜乐。由是因缘。于诸见趣皆不忍受。此复有二补特伽罗。一邪见行。性无堪能无求解意。二正见行。性有堪能有求解意。此中第一一切不忍补特伽罗。即由如是非理比量。于善说法毗柰耶中。不审思量。执为非理。诽谤贤圣。起无有见。又于一切各别见趣。皆不忍受。方便令彼无所依仗。亦令灭坏无所宗承。而妄分别计度。显示无所依仗所引见趣。常与一切各别见者。共兴违诤。互相恼害。是名第三由忍见依。此中第二一切不忍补特伽罗。于前一切不忍者。见亦不喜乐。住求解心。往诣他所谓善说法毗柰耶中佛。佛弟子。如实显已言。我一切皆不忍受。佛佛弟子。了知彼人有求解意。觉慧猛利具堪任性。即以其心念彼心已。遂依于前补特伽罗而反诘曰。汝即于此都不忍见亦不忍耶。彼便如实唯然而答。如来遂举此正法中诸弟子众。赞励于彼告言。汝与多人相似。我等一切于诸见趣。并不忍见皆不忍受。汝若尔者如此人。众缠与随眠一切见依。皆永断故。于当来世诸见杂染无所堪能。汝今与彼竟无差别。如是辈流极为鲜少。汝于此少。转更为少。若于一切缠及随眠。都不忍见能永断者。彼于一切毕竟无执。如是如来。如来弟子。方便令彼外道弟子于正智见发生希欲。窃作是念。我竟不知如来弟子能断如是缠及随眠。如来知彼于正智见生希欲已。更复策发彼希欲心。其遂承受。如来为欲令彼依止思择修习二对治力。永断一切缠及随眠。宣说法要。令其获得无倒智见。如余安住此正法者。能舍一切缠及随眠。所谓思择彼诸见依。能令展转互相乖背。由是因缘。违诤恼害。能引自他一切无义。诸圣弟子于彼一切。皆无执取。设有来问。亦不记别。观察如是诸过患已。依思择力舍离诸缠。由此因缘。于彼见依能永捐弃。于余见依由正见故。亦令无有。如是为欲永断诸缠拔随眠故。修循身念。于有色身观无常性。于身染着净修其心。于随自身诸受分位。由无常门观无常性。如实了知诸名色故。便于诸漏心得解脱。观身坏已当来诸受皆悉断灭。又于其身住当坏想。乃至命在常能领受离系诸受。如是名为依修习力舍离随眠。当知此中。贪恚痴等。令当来世生等诸苦和合系缚。亦令现法起业杂染。亦令欣求未来染事。执取过去已所舍事。耽着现在正现前事。意佷名违。言佷名诤。由三损恼。说名为害。观无常等。如声闻地已说其相。

复次不净慈悲修所对治欲贪恚害未永断故。诸依止中彼品粗重。犹如种子能生彼故。如其所应说名欲贪及恚害界。由有此故。顺欲恚害境现前时。依不如理作意思惟。于三种境。能取非理相好想生。此想生已由坚执故。当知发起二种过患。一者现法。二者后法。此中云何名为坚执。云何名为现法过患。云何名为后法过患。若由己生想增上力。如前相似欣欲分别。所有热恼寻求生起。由是因缘。名坚执想。又寻求时。于其三处。于诸有情。发起邪行。由此为因。或有堪能。能生现法所有忧苦。由此因缘。说名有苦。或无堪能。然即由彼现在前故。名有匮乏。又此有苦及有匮乏。用二为缘。一者用他手块刀杖及粗言等为增上缘。由是缘故。名有灾害。二者用内杂染而住为增上缘。由是缘故。名有烧恼。如是名为现法过患。即由此因于当来世生诸恶趣。如是名为后法过患。又若于其所受学处。有坚固执当知于彼如干苇舍。所依止中所有能依如虫。善法由邪想火掷置其中。能焚灭故。当知即此补特伽罗所有如虫。一切善法。皆被烧害。与此相违。无坚执故。当知退失功德善法。与此相违。如其所应。当知出离无恚无害想等差别。又于是中闻思修慧。能令黑品无坚固执。能令白品有坚固执。若此三种妙慧有阙。能令黑品有坚固执。能令白品无坚固执。

复次如来有二甚希奇法。一者显示一切诸法皆无有我。二者显示一切有情自作他作皆无失坏。此中略有二种有情。一在家品。二出家品。在家有情。为求财宝初兴加行。名发起界。即于此中若未获得由顺精进。障碍因缘诸心勇悍即望于彼。名势力界。若已获得由蚊虻等所有灾害顺精进。障不能令转。名任持界。即此诸界从自方所至余方所。从未摈舍至已摈舍。名出离界。即彼有情为财宝故。俱于二处。由起无间殷重加行无缓加行。名勇猛界。出家有情先乐出家。求出家故。生决定欲。名发起界。依出家品。于所应得广大善法。无有怯劣。名势力界。种种淋漏所生众苦。发勤精进所生众苦。界相违等所生众苦。不能败坏。名任持界。若于下劣不生喜足。名出离界。乃至命在常修无间殷重加行。名勇猛界。如是一切应当了知。谓彼诸界及尽所有诸品类界。

复次于诸界中。略有二种界差别性。云何为二。一者他类差别性。二者自类差别性。他类差别性者。谓眼界异。色界异。眼识界异。如是乃至。意识界异。自类差别性者。谓即彼界或顺苦受。或顺乐受。或顺不苦不乐受。由是为缘。能生三受。

复次由四因缘。当知建立三种三界二出离界。云何为四。一者外不出离而出离故。二者内不出离而出离故。三者非毕竟出离而出离故。四者无增上慢故。当知此中。用外五妙欲贪为缘建立欲界。即由此界出离义故。建立色界最初静虑。由寻喜乐出离义故。建立此上三种静虑。由色有对种种性想出离义故。建立空无边处所摄无色界。由空识无所有想出离义故。建立此上所摄无色界。如是外处不出离出离义故。当知建立三界差别。又色界中具足六处。内处圆满。无色界中五有色处皆已超越。唯余意处。于灭界中一切六处皆已超越。如是内处不出离出离义故。当知建立余三种界。又色界中非是毕竟出离。欲界无色界中望于色界。当知亦尔。若诸有为皆悉寂灭。当知是名毕竟出离。如是非毕竟出离出离义故。当知建立三界差别。无增上慢者。谓由遍知当知建立五种六种诸出离界。如三摩呬多地已办其相。

复次若诸苾刍。专乐寂静勤修止观。略由五相。当知其心名得解脱。一者奢摩他熏修其心。依毗钵舍那解脱奢摩他品诸随烦恼。二者毗钵舍那熏修其心。依奢摩他解脱毗钵舍那品诸随烦恼。三者二种等运离心随惑。解脱一切见道所断所有诸行。四者即由此故解脱一切修道所断所有诸行。住有余依般涅槃界。五者解脱一切苦依诸行。住无余依般涅槃界。于善说法毗柰耶中。略有二种师及弟子甚希奇法。一平等见随起言说。二最胜见随起言说。如是二种。外道法中都不可得。所作差别故。远离涅槃故。

复次世间愚夫略有二种愚夫之相一乐习行能引自他无义利行。二于四处不得善巧。当知能引无义利行有四种相。云何为四。谓能生起四种苦故。一他差别苦。二内差别苦。三时差别苦。四身差别苦。他差别苦者。或有疫厉谓非人作。或有灾害。谓人所作。或有已遭。或恐当遭于所未遭而生怖畏。如是名为由他增上所生众苦。内差别苦者。谓界相违疾病因缘。名为灾患。所爱变坏所欲匮乏生染恼心。名为扰恼。如是名为由内增上所生众苦。此复如前应知。或有已所遭苦。或恐当遭生怖畏苦。时差别苦者。谓即如是诸品类苦过去已有。未来当有。现在今有。如是总名时差别苦。身差别苦者。谓自习行邪行为因。能令己苦。由是因缘。他虽正行亦能令苦。如是名为身差别苦。当知此中前三名。为唯能引自无义利行。从一名为亦能引他无义利行。云何四处不得善巧。谓于诸界诸处缘起处非处中。皆不了达。与上相违。当知即是聪慧二相。又由无色意处所依所缘自类流转差别。当知建立有十八界。由五色处。安立运转驱役所依体性差别。当知建立有余六界。安立所依体性差别。谓地等四。运转所依体性差别。即是空界。驱役所依体性差别。即是识界。由染净品想及寻思所依义故。当知建立有余六界。谓欲恚害并彼对治。贪嗔痴缚所依义故。当知建立有余六界谓苦乐忧喜舍无明。若有非理作意思惟。即便生起邪想寻思。若有如理作意思惟。即便生起正想寻思。又由三界染净二品遍行义故。当知建立有余四界。谓名所摄受等四蕴。又由所染所净清净即此不净。清净增上如前所说。外不出离。出离义故。当知建立有余三界。谓欲界色界无色界。如前所说。内不出离。出离义故。当知建立有余三界。谓色界无色界灭界。又即由此内外二事出离增上。听闻正法或不正法。如理思惟。或不如理思惟。依处三种言事差别义故。当知建立有余三界。谓过去界未来界现在界。又由所知诸苦烦恼多中少义。当知建立有余三界。谓劣界中界妙界。若有上苦及上烦恼。是名劣界。若有中苦及中烦恼。是名中界。若有少苦及少烦恼。是名妙界。如是遍知劣中妙界。又由远离此因缘义。及由修习此对治义。当知建立有余三界。谓善界不善界无记界。又由修善清净差别缺缚义故。无缚义故。具缚义故。当知建立有余三界。谓学界无学界非学非无学界。又即由彼有学无学与诸愚夫。若共不共世出世法成就义故。当知建立有余二界。谓有漏界无漏界。又即由彼世出世间若常无常有上无上差别义故。当知建立有余二界。谓有为界无为界。一切皆为趣向涅槃。悉以涅槃为其后际。熟修梵行。是故过此无复立界。诸处缘起及处非处所有善巧。如声闻地已辨其相。又若略说处及非处善巧相者。谓或依止趣五趣行。或复依止趣涅槃行。此一切行略有三种。谓劣中胜。趣恶趣行说名为劣。趣善趣行说名为中。趣涅槃行说名为胜。所以者何。趣善趣行此最为极。更无余行。唯此能感所有世间最极圆满。谓能感得转轮王身。或帝释身。或魔罗身。或大梵身。彼无第二。更无有余补特伽罗或男或女与其等者。趣涅槃行当知能证一切有情最胜法性。谓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诸佛如来于彼一切最为殊胜。一切三千大千世界补特伽罗无与等者。又余所有安住菩提劣功德者。于诸世间得增上位尚为殊胜。何况如来。彼复云何。谓于是处正见具足补特伽罗。不能现行。诸异生类堪任现行。当知一切如经广说。

复次嗢拖南曰。

自性与因缘  见染数取越
转差别道理  寂静后观察

诸受自性应当了知。诸受因缘应当了知。于受正见应当了知。于受杂染应当了知。于能受受补特伽罗思择不思择二力差别。应当了知。如是于受解脱。不解脱流转品别。应当了知。诸有所受皆苦道理。应当了知。诸受寂静止息差别。应当了知。于受观察一切受相。应当了知。略说三受。是受自性。

三品类触是受因缘。又诸乐受变坏法故。贪依处故。贪是当来众苦因故。由此应观乐受为苦。若诸苦受现在前时。恼害性故。如中毒箭而未得拔。由此应观苦受如箭。非苦乐受已灭坏者。是无常故。正现前者。是灭法故。于二更续能随顺故。由此应观。非苦乐受性是无常性是灭法。

如是于受所生正见。能随悟入诸有所受皆悉是苦。

于乐受中有贪随眠。于苦受中有嗔随眠。于非苦乐无明随眠。是名于受所起杂染。难于乐等所有诸受现前分位。一切未断烦恼随眠之所随眠。然由缘彼各别所行诸缠。生起此后睡眠烦恼随缚。即名于彼相续随眠。为欲永害诸随眠故。熟修梵行。非唯为遣诸缠因缘。

无思择力补特伽罗。受苦受时心极忧悴。即此苦受若身若心现前领纳。所余乐受非苦乐受。由未断故。而说相应。是故名为现见圆满冥闇受坑难得其底。有思择力补特伽罗。应知一切与上相违。

又于诸受心未解脱补特伽罗。但于苦受圆满领纳。犹如一人中二毒箭。二毒箭者即喻三受。或染心领纳。谓由贪嗔痴。或相应领纳。谓由生等苦。如是彼由现法所有上品苦故。及由现法诸杂染故。亦由后法所有苦故。由是诸处受其染恼。心解脱者。应知一切与上相违。此差别者。具领三受。又若有受于依止中生已破坏消散不住。速归迁谢不经多时。相似相续而流转者。应观此受犹若旋风。若有诸受少时经停相似相续不速变坏而流转者。应观此受如客舍中羁旅色类。又彼诸受自性所依染净品别。当知名受品类差别。有味受者诸世间受。无味受者诸出世受。依耽嗜受者于妙五欲诸染污受。依出离受者。即是一切出离远离所生诸善定不定地俱行诸受。

又诸苦受一切众生现知是苦。不假成立。所余二受。由二因缘。应知是苦。非苦乐受。及能随顺此受诸行。由无常故。应知是苦。所有乐受。及能随顺此受诸行。变坏法故。应知是苦。由此道理。当知诸受皆悉是苦。

又彼诸受应知略有三种寂静。一由依止上定地故。下地诸受皆得寂静。二由暂时不现行故。而得寂静。三由当来究竟不转。而得寂静。当知此中暂时不行。名为寂静。令其究竟成不行法。名为止息。乐言论者。广生言论。染污乐欲展转发起种种论。说名为语言。即此语言若正证入初静虑定。即便寂静。又粗寻伺能发语言。诸未得定。或有已得还从定起能发语言。非正在定。正在定者。虽有微细寻伺随转。而不能发所有语言。是故此位说名一切语言寂静。是名第二义门差别。又瑜伽师。于贪嗔痴深见过患。安住领纳贪嗔痴等离系诸受。数数遍知数数断灭贪嗔痴等故。说其心于贪嗔痴离染解脱。

又由七行。于诸受中观受七相。谓观诸受自性故。现在流转还灭因缘故。当来流转因缘故。当来还灭因缘故。杂染因缘故。清净因缘故。及清净故。

复次嗢拖南曰。

受生起劣等  诸受相差别
见等为最胜  知差别问记

一切有情应断诸受。略由三缘而得生起。一者欲缘。谓于未来世。二者寻缘。谓于过去世。三者触缘。谓于现在世现前境界。云何名为一切有情。谓有情众略有八种。一在家众。二出家众。三于诸欲未离贪众。四于诸欲已离贪众。五于初静虑未离贪众。六于初静虑已离贪众。七从此已上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未得离贪诸外道众能入世间定。具足于邪见乃至邪解脱智者。八住内法众能入世间定。具足于正见乃至正解脱智者。及住内法众能入出世定者。由此八众依能领纳诸受遍知。应知普摄诸有情众。又在家众或出家众于诸欲中未离贪者。由三因缘。诸染污受而得生起。一由染着力。二由作意力。三由境界力。当知此中诸在家者。追求诸欲。为受用故。发生欲乐。由染着力。即此非理思惟先时曾所领受。由作意力。于现前境现在受用。由境界力。应知如是补特伽罗欲寻触缘。由现行故。皆不寂静。以此为缘发生三受。又由最初染污欲寻触现行故。领纳彼缘所生诸受。若彼生已染着不舍。亦不除遣。如是彼受长时相续随转不绝不得寂静。不寂静缘长时相续领纳诸受。又彼欲等由其最初长时相续恒现行故。彼缘彼品所有烦恼堕在相续未永断故。即说名为不寂静缘。是名第二义门差别。若诸出家未离贪者。由于诸欲能弃舍故。其染着力所摄受欲。虽得寂静。作意境界力所摄受若寻若触而未寂静。由是因缘。彼于独处于寻对治。未善修故。一切离欲皆未作故。于曾受境。非理作意。寻思现行。于诸胜妙现前境界。有触现行。若于寻思深见过失。于彼对治已善修故。一切离欲未尽作故。欲如前说。已得寂静。由是因缘。寻亦寂静。唯触独一未得寂静。若胜妙境现在前时。诸染污触便复生起。若于诸欲已离贪者。当知一切皆得寂静。是名一种义门差别。复有一类。于诸欲中未离贪者。由于诸欲所有贪欲未永断故。诸寻染触未永断故。由是一切皆未寂静。若于诸欲贪欲。已断证初静虑。欲已寂静。寻未寂静。于初静虑已离贪者。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未离贪者。二已寂静触未寂静。超过有顶一切寂静。是名第二义门差别。若诸外道能入世间定。具足于邪见乃至邪解脱智者。由彼为缘生起诸受。于彼染着。又由彼品烦恼随缚。即由如是不寂静缘。诸受生起。若住内法能入世间定。具足于正见乃至正解脱智者。由彼为缘。生起诸受。于彼染着。又由彼品烦恼随缚。即由如是不寂静缘。诸受生起。又住内法。能入出世定者。若依向道转。自事未究竟。所有诸欲未得为得。未证为证。未触为触。作是希望。我于是处何时当得。广说如前。彼未寂静。由是为缘。彼于尔时诸受生起。若于自事已得究竟彼欲寂静。由寂静缘。便有第一寂静无上诸受生起。彼于一切所有诸受出离方便。如实了知。是故如前于第一义诸沙门中。许为沙门。诸梵志中许为梵志。若不了知。于彼一切皆不忍许。当知此中一切诸受无有差别。皆触为缘。又即此缘欲。亦为缘寻。亦为缘境界。愚痴所摄无明亦为其缘。如是一切不正思惟。及堕相续彼品烦恼以为其集。由此灭故。彼亦随灭。正见等道当知说名能趣灭行。

复次于远离喜身作证住诸圣弟子。能断五法。能修五法。令得圆满。应知如前三摩呬多地广办其相。又喜乐舍劣中胜品。谓在欲界及四静虑。如其所应。当知其相。又在第四静虑地。舍一切过患。皆远离故。名善清净。若此上舍复可立为胜无爱味。

复次由十种相。当知诸受所有差别。一胜义差别。二流转所依差别。三自相差别。四尽所有性差别。五自相品类差别。六流转门差别。七杂染门差别。八所治能治差别。九时差别。十刹那展转生起差别。此中或有无开觉者。作如是言。受唯有二。一苦。二乐。虽复说有不苦不乐。然唯苦乐。无性所显。是故世尊。即依如是苦乐寂静。假设为有。世尊为欲开晓彼故。说如是言。乐有二种。所谓欲乐及远离乐。此远离乐复有三种。一者劣乐。二者中乐。三者胜乐。劣乐者。谓无所有处已下。中乐者。谓第一有。胜乐者。谓想受灭。既有是理。乐受亦得说为寂静。谓在初二三静虑中。非苦乐受亦名寂静。谓在第四静虑已上乃至有顶。一切受无亦名寂静。谓在灭定。然佛世尊。约第一义说有三种最寂静乐。谓诸苾刍心于其贪离染解脱。如于其贪于嗔于痴。当知亦尔。如是一切总为三乐。一者应远离乐。二者应修习有上住乐。三者最极究竟解脱无上住乐。应远离乐者。谓诸欲乐。应修习乐者。谓初静虑乃至有顶诸所有乐。有上住乐者。谓灭尽定。此亦名为应修习乐。最极究竟解脱无上住乐者。谓如前说三最胜乐。非据受乐说。灭尽定以为有乐。然断受乐说名为乐。又胜住乐与乐相似。又即依此有乐可得说名为乐。谓如有一。从此定起有所领受。作如是言。我已多住如是如是色类最胜寂静乐住。由依此故。说名有乐。

复次若有苾刍。依止如是色类见闻及乐想有。无间随得诸漏永尽。当知此见名最胜见。乃至此有名最胜有。从无我见。不更寻求其余胜见。谓无常见。即此无间随得漏尽。是故此见名最胜见。依止此见。复由四门。方能随得诸漏永尽。一或从他听闻正法。二或依四现法乐住。三或依止三种想定。谓从空无边处乃至无所有处。四或天有或在人有。是故此闻于其余闻。此乐于其余乐。此想于其余想。此有于其余有。说为最胜。

复次由遍了知应遍知事。于其苦谛得遍解脱。于其集谛得胜解脱。于其灭谛能正作证。于其道谛能正修习。正于苦边能随得者。谓于苦谛得遍解脱。于诸漏尽能随得者。谓于集谛得胜解脱。应厌应离应解脱者。谓于灭谛能正作证。于无常等随观住者。谓于道谛能正修习。又由十相应当了知境事差别。一者已生诸行系属命根住因差别。二者有色无色诸行展转相依住立流转差别。三者无色诸行无常法性入门差别。四者心诸杂染依处差别。五者一切诸行一切品类总皆是苦差别。六者净不净业果受用门差别。七者有喜乐识所行边际差别。八者爱恚依处差别。九者喜乐执藏有情生处安住边际差别。十者堕往恶趣依处边际差别。又清净品应得应修事增上故。当知有余十种差别。一者善法无间修习增上无逸差别。二者心慧解脱依止差别。三者胜三摩地边际差别。四者于一切境系缚其心边际差别。五者解脱方便差别。六者解脱差别。七者等觉真义差别。八者现等觉后于三学中受学差别。九者正学已学现法乐住差别。十者证圣神通广行差别。

复次即依如上所说差别。应生问论。摽举者。谓由未了义理。记别者。谓由已了义理。当知此中由四因缘。能请问者不应与言。由四因缘。能记别者不应与言。前四种者。一于现量。二于应理。三于其因。四于非因。谓等示现时而不领解。比度分别正施设时。而不领解。汝自修行自然当了。而不领解。正智论者。亲自演说由此至教。亦不领解。是故于此能请问者。不应与言。后四种者。谓一切行皆是无常。一切诸法皆无有我。一切生处皆不可乐。净不净业终无失坏。是一向记。故思造业当受于苦。此非一向。获得于舍。于现法中定般涅槃。亦非一向。若有问言造作业已往善趣不。应反诘云汝问何业。若有问言修习道已得涅槃不。应反诘云汝问何道。为是世间。为出世间。置记论者。谓依一切所有见趣。如是四种正答问者。名善能记。应可与言。与此相违。不应与言。

复次诸佛如来有二记别。一共外道。二者不共。共外道者。记诸弟子当生处等。言不共者。终不记别。有生者。等有二识火炽然所依。一微细爱。二粗名色。欲色二界爱所生识名色为依。爱若止息乃至寿量其识相续随转而住。若无色界爱所生识。但缘其名而得住立。爱若断灭乃至寿量其识相续随转而住。又于色界此爱为依生中有识。即爱为依令于中有般涅槃者暂尔安住。此爱若断即于尔时其识谢灭。复有二种意所生身。一者色界意所生身。二无色界意所生身。谓由定地意门方便。而能集成。二生身故。又诸如来略有二种善避他论。一者能避定不应记作不定论。二者能避决定应记作不定论。如说喜乐色等义别如是。喜乐取等义别应知亦尔。


分类:佛经 书名:《瑜伽师地论》 作者:(唐)玄奘(译)
《瑜伽师地论》,佛经

《瑜伽师地论》第九十七卷


摄事分中契经事菩提分法择摄第四之一

如是已说缘起食谛界择摄。菩提分法择摄。我今当说。总嗢拖南曰。

念住与正断  神足及根力
觉道支息念  学证净为后

别嗢拖南曰。

沙门沙门义  喜乐一切法
梵行数取趣  超二染为后

依四念住修习增上。由四因缘。应知内法有沙门道。及有究竟。外法决定无沙门道。亦无究竟。当知他论诸沙门道及以究竟。一切皆空。云何名为四种因缘。一者依止四处得四证智故。二者解脱四种外随烦恼故。三者内法弟子与外道弟子不同品类故。四者内法大师与外道师不同品类故。云何名为内法沙门。谓诸沙门略有四种。一者胜道沙门。二者论道沙门。三者命道沙门。四者污道沙门。是四沙门若略若广。如声闻地已辩其相。内法道者。云何为道。谓八支圣道。若处施设八支圣道。是处施设污道。为后四种沙门。若有其道自行邪行。非生道器。由是因缘。容有污道。是故外法尚无污道。况得有余。内法究竟者。云何究竟。谓断诸取。诸取断已。当来毕竟无复相续。云何名为依止四处。云何复名得四证智。谓四处者。一三结永断苏息处。二无退堕法势力处。三定趣菩提种类处。四极七反有随行处。依此四处。于佛法僧及于净戒。得证净智。云何名为解脱四种外随烦恼。一者解脱现法外随烦恼。二者解脱后法外随烦恼。三者解脱展转互相违戾所作外随烦恼。四者解脱于诸圣谛不能宣说。不能觉悟。所作外随烦恼。当知此中诸外道类阙念住故。其念忘失不正知住。领纳诸受或乐或苦或非苦乐。于乐起染。于苦起恚。于非苦乐发起愚痴。如是名为第一现法外随烦恼。彼由如是染恚痴故。以受为缘生后有爱。以爱为缘发生诸取。有爱取故以取为缘成办于有。广说乃至。纯大苦聚积集增长。如是名为第二后法外随烦恼。又诸外道萨迦耶见以为根本种种见趣意各别故。彼此展转互相违戾。是名第三外随烦恼。又诸外道遍于一切四圣谛中。尚无有能施设其教。况当觉悟。是故彼于自师宗智虽得增上。而实无知堕无明趣。是名第四外随烦恼。住内法者于是一切皆能解脱。云何内法弟子与外道弟子不同品类。谓外道弟子或堕有见常边。或堕无见断边。长夜积集。深起藏护。由闻亲近。由思染着。由修染着。内法弟子行处中行远离二边。云何内法大师与外道师不同品类。谓外道师于一切取。虽同宣说断遍知论。而于诸取不能施设正断遍知。由彼本契出家舍欲故。于欲取立断遍知。非于自见自戒我语。若有与他诸余沙门婆罗门等。见不同分。戒禁同分。彼于见取亦能随分立断遍知。非于戒禁我语二取。若有戒禁亦不同分。于戒禁取亦能随分立断遍知。其我语取于一切时。一切外道悉皆共有。是故外道于自于他。我语取中。皆不施设断遍知论。又彼虽能分舍诸取。而于当来还复能取。未永断故。如是外道于诸取中未全断故。未永断故。不得究竟。内法大师当知一切与上相违。如是应知内法大师与外道师不同品类。

复次依四念住修习增上。略由三处三地三种补特伽罗。当知普摄诸沙门义。云何三处。一境。二智。三证。云何三地。一正加行摄异生地。二有学地。三无学地。云何三种补特伽罗。一正加行异生补特伽罗。二有学补特伽罗。三无学补特伽罗。云何名境。谓地等六界与六触处为所依体。此六触处与十八意行为所依体。十八意行能杂染心。云何名智。谓心清净增上慧依处。云何名证。谓即慧依处增上。若谛依处。若舍依处。若寂依处。云何慧依处。谓慧为依处于正加行异生地中。正修善法为因缘故。能无放逸入有学地。若慧为依处证阿罗汉。无学地中得尽智故。如实了知我生尽等。若学无学出世智后诸世间慧。云何谛依处。谓已获得八支圣道。断诸烦恼。由此依处当来众苦毕竟不生。由此毕竟无忘失故。名谛依处。云何舍依处。谓断彼事。由此依处。于已断事。无杂染行。现法乐住。云何寂依处。谓为断灭所余结事。方便勤修。如已得道此为依处。于所余结及所余事。能舍无余。如是一切。以要而言。为欲得证故。修其智。既得证已便获圣道及圣道果。果有二种。谓烦恼断及与事断。此中一种证所未证。第二依处舍未来苦。第三依处能随习近现法乐住。第四依处断未圆满能令圆满。齐尔所处。诸瑜伽师。于所应作皆得究竟。谓于未证由初能证。于未来苦第二能舍。于现法乐第三能住。于上断灭所未圆满。第四能满。如是一切由四依处应当了知。此中先所获得圣道名寂静道。为断上位烦恼事故。正修习时。于其事断倍趣增益。于烦恼断防未得退。此中云何由智观察所知境界。证所应证。谓正加行异生地中。正行异生补特伽罗。由内外别观察五界。于所有身住循身观。谓心解脱及慧解脱为增上故。彼起如是如理加行。于诸界中住唯界想观。唯有界都无有我。依思择力。于诸色界已远离贪。而于所缘犹未能断。于未来世不希望故。于现在世不耽着故。名已离贪。未能永害彼随眠故。名于所缘犹未能断。彼于其贪已远离故。由心解脱。为增上力远离贪故。心得清净。而于所缘未能断故。有余上位应更修治。从此已后。于六触处所摄境界。无倒观察。于诸受中住循受观。彼如前说。依思择力。于诸受界。亦远离贪。历观缘生无常性故。即如前说。而于所缘犹未能断。彼于无明已远离故。由慧解脱。为增上力。依诸明触所生如理作意相应所有善受。于一切受所生杂染厌舍而住。由于无明触所生受为缘起贪已远离故。名得清净。而于随眠未永断故。有余上位应更修治。从此已后于十八意行无倒观察。俱于心法同时安住循心法观。彼作是思。此十八意行最第一者。谓诸所有寂静解脱。超过诸色在于无色。于能顺舍起诸意行。复作是思。若我依此胜妙意行。于清净舍若定。若生耽着系忆。因此我心便成杂染。如是知已舍而不忆。是名于心住循心观。复于诸处观无常性。是名于法住循法观。彼于尔时于三想定及以非想非非想处所有诸行余第一有。已离贪故。名于想界及行界贪。亦得远离。余如前说。如是彼于正加行摄异生地中。净修心已为欲证会。学心解脱。复于一切身受心法。观唯有法都无有我。于一切有深心厌舍不起加行。谓我当有。或我当无。如实了知此中无有有者无者。彼由如是如实知故。渐于见修所断三漏心得解脱。得尽智故。观察一切当来诸受不复流转。此不流转由身灭故。彼于尔时。依诸漏尽所获尽智为最第一。有学异生诸慧依处犹有垢故。今此所得定无垢故。又即此慧于诸烦恼断灭谛中。以寂静行攀缘而住。暂时失念亦不能动。如是所有心慧解脱。不为忘念之所陵杂。如前异生及有学位。以彼尚有忘失法故。谛不圆满。在无学位。于一切时如实性故。其谛圆满。故谛依处成就第一。由能弃舍一切依事故。舍依处成就第一。一切道果所集成故。名善修道。非如异生及诸有学故。寂依处成就第一。问何因缘故。唯在无学四种依处说为第一。非在异生及有学位。答在此位中微细淋漏亦不可知。况有中上。在异生地淋漏弥多。有学位中少可知有。此中何等名为淋漏。应知如前诸动举等说名淋漏。于彼一切皆永断故。趣向圆满牟尼性故。说名牟尼最极寂静。又已永害当来因故。于初中后生老死苦。永止息故。现法行时于诸世法四种贪爱永寂静故。四种嗔恚永寂静故。又于住时不悦諠杂永寂止故。

复次依修所有菩提分法圆满增上。由七因缘。当知建立七种正法。何等为七。一闻所成作意所缘故。二思所成及修所成作意所缘故。三即此三种作意加行时差别故。四于受用财遍受用财善通达故。五受用财法于时时间从他得故。六于究竟时内离上慢无失坏故。七亦于他所离增上慢无失坏故。此中依诸止举舍相修习知时。如声闻地及三摩呬多地已辩其相。食饮等义如声闻地应知差别。又于此中受用财者。谓于刹帝利婆罗门长者等众。受用法者谓于沙门众。我应如是行者。谓善护于身。善守诸根。善住正念。应如是住者。谓至门首若不听许则不应入。或得入已若不听许不应自专就座而坐。应如是坐者。谓不应宽纵一切身分。乃至广说。应如是语者。谓五种语。一应时语。二应理语。三应量语。四寂静语。五正直语。应如是默者。谓于五时应当宴默。谓或纷扰故。或相诽拨故。或违诤而住故。或延请故。或谈论故。为待言终所以宴默。云何应时语。谓非纷扰。或遽寻思。或不乐闻。或不安住正威仪时。而有所说。又应先序初时所作。然后赞励正起言说。又应待他语论终已方起言说。如是等类一切。当知名应时语。云何应理语。谓依四道理。能引义利称实而语。名应理语。云何应量语。谓文句周圆。齐尔所语决有所须。但说尔所不增不减。非说杂乱无义文辞。如是等类名应量语。云何寂静语。谓言不高疏。亦不喧动。身无奋发。口不咆勃而有所说。名寂静语。云何正直语。谓言无诡诈。不因虚构而有所说。离谄曲故。发言纯质。如是当知名正直语。于己所无信等善法不起上慢。谓为自有。于其狭小亦不增益以为广大。唯于实有乃至所有。如实了知自称言有故。名自知。又信为先受持净戒。持戒为先求多闻法。由此为先舍诸过失。普于一切资财身命。无所顾恋。由此为先心得静定。证如实智。如是五法。由四因缘之所显发。一由他教故。二教增上力自内证故。三俱生寻思胜辩才故。四由先串习获得俱生功德相应。善男子故。略有二种补特伽罗者。双标二种。如是二种者分别二种此二为胜者。当知简择二种差别。修七善法得二胜利。谓现法中得轻安乐。觉境实性。发生胜喜。由是因缘多住喜乐。安住是已能如理思。速疾证得诸漏永尽。

复次依修菩提分法增上。于善说法毗柰耶中。略由诸学及诸学果摄一切法。云何诸学。谓三种学。一增上戒。二增上心。三增上慧。云何学果。谓有余依及无余依二涅槃果。当知此中一切法者。谓善法欲清净出家为证涅槃先受持戒。由是渐次乃至获得究竟涅槃。是故宣说一切诸法欲为根本。又依净戒引求正法。摄受多闻。由闻正法增上力故。能速集证增语明触。是故说彼以为触集。又彼皆为流趣明触所生诸受。乃至有余依般涅槃界为其后际。为求安乐而发起故。此乐一向无罪性故。是故说彼学所摄法。为受流趣。又彼为求所有明触及依明触。所生诸受。起闻思修所成作意。是故说彼为作意生。又于尔时。于四念住由观品念。以观为依。与内心止为其增上。是故说彼念为增上。又念增上起奢摩他。与后圣谛现观妙智为上首转。是故说彼定为上首。又于圣谛诸现观中慧为最胜。谓能无余永尽诸漏。是故说彼慧为最胜。又由一切漏永尽故。获得究竟明触生受俱行解脱。即此解脱非由一切学所摄法数数随得。唯由顿得。由此解脱一切乐中为最第一。无罪性故。是故说彼即用解脱以为坚固。又彼如是善解脱心。若诸明触所生受等。若学所摄所有诸法并所依身。于无余依般涅槃界。任运自然究竟寂灭。是故说彼皆以涅槃为其后际。应知此中欲为增上受持净戒。名增上戒学。依止触受增上心慧。任持方便所有作意若念若定并其加行。名增上心学。慧为最胜名增上慧学。如是应知名为三学。及彼依持解脱坚固。是有余依般涅槃界第一学果。涅槃后际是无余依般涅槃界第二学果。如是略说学及学果摄一切法。又此诸学及诸学果能证资粮。当知对治八种过患。修集九想。云何名为八种过患。所谓耽着利养恭敬。爱藏一切后有诸行。懈怠懒堕。萨迦耶见。贪着美味。于诸世间种种妙事欣欲贪爱。依止放逸恶行方便。依止邪愿修习梵行。云何名为修集九想。一者修集出家想。二者修集无常想。三者修集无常苦想。四者修集苦无我想。五者修集厌逆食想。六者修集一切世间不可乐想。七者修集死想。八者修集世间平等不平等想。九者修集有无出没过患出离想。应知此中所有如法平等行。摄能往善趣善身语意业。说名平等。所有非法不平等行。摄能往恶趣不善身语意业。名不平等。又住于此若生若长能生后际所有众苦。说名为有。从其前际于现法中有死灭苦。说名为无。余出没等。应知如前已广分别。

复次诸外道辈。闻不正法增上所生不如理想为依止故。发起无明所生诸受。由此为依发生诸漏。而诸外道于是诸漏不如实知。亦于无明触所生受不如实知。亦于听闻诸不正法增上所生所有邪想不如实知。于是三处不实知故。发起欲求发起有求。亦复发起邪梵行求及无有求。彼于诸欲不如实知。于后有业不如实知。于其众苦不如实知。此中前五是集谛处。最后一种是苦谛处。如是外道于此集谛及以苦谛不如实知。又即于此集谛苦谛。略由二相不如实知。一杂染故。二清净故。此中杂染复有四相。一自性故。二因故。三果故。四因果差别故。此中清净复有二种。一集苦灭。二趣灭行。彼于如是四圣谛中。阙乏正智不能修习菩提分法。由是因缘。彼所修行所有梵行。不得名为最极究竟。即由此缘不名究达。不尽漏故。住内法者。与彼相违。所修梵行最极究竟。名为究达。尽诸漏故。

复次于其六种补特伽罗。依染净法。如来所有大士根智及当来法生起智转。云何名六补特伽罗谓有一类补特伽罗。先余生中。于佛善说法毗柰耶获得净信。广说乃至。得正直见。彼于今生于恶说法毗柰耶中。近不善士闻不正法。非理作意。于现法中最初生起诸邪见。爱诸业杂染。彼于尔时。成就前生所有善法及现法中诸不善法。复于后时。于善说法毗柰耶中。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即由先因弃舍恶说法毗柰耶。于恶说想诸不善法。不生染着。速能遣灭。此于当来成清净法。是名第一补特伽罗。复有一类补特伽罗。先余生中。俱行二法毗柰耶行。由彼为因。于现法中。成就善法及不善法。彼于今生最初如前于善说法。乃至获得如理作意。于现法中诸不善法。令旧灭没新不复生。诸有善法令旧增长新复更生。诸先所有不善未断。随眠随逐。今于一切皆能断除。无放逸住。此于当来成清净法。复有一类补特伽罗。先余生中唯行外行。彼于今生由是为因。串习出家故。串习邪见故。于善说法毗柰耶中。遇缘和合而得出家。既出家已复生邪见。住自见取造无间业。亦断善根。一向成就诸不善法。恶趣决定。是名第三补特伽罗。如是三种补特伽罗。当知第一先于内法纯习因行。于现法中先行放逸。后不放逸。第二补特伽罗。先于内外俱习因行。于现法中当知一向行不放逸。第三补特伽罗。先于外法纯习因行。于现法中当知一向多行放逸。如是三种补特伽罗。复有余三补特伽罗。与上相违。应知其相。此中第一补特伽罗。先于外法纯习因行。于现法中先不放逸。后行放逸第二补特伽罗。先于内外俱习因行。于现法中专行放逸。第三补特伽罗。先于内法纯习因行。于现法中当知一向修不放逸。又于此中先世所习善不善因。犹如种子。今世善说法毗柰耶。于其先世诸善种子。犹如良田。于彼先世不善种子。犹如瘠田。与是相违。今世恶说法毗柰耶。于其先世不善种子。犹如良田。于彼先世诸善种子。犹如瘠田。又彼先世因增上力。今善法起。犹如光明。与彼一切如无明闇诸不善法为能对治。彼不善法与彼一切犹如光明所有善法为所对治。如是先世诸不善法。如有热炭。由有能烧身心义故。今世恶说法毗柰耶。如干����[wěi]舍。又彼先世所有善法。如有热炭。由有能烧烦恼义故。今世善说法毗柰耶。如干����[wěi]舍。又彼先世所有善法。处今恶说法毗柰耶。田损减故。犹如置在冷地石器如无热炭。又彼先世诸不善法。处今善说法毗柰耶。由断灭故。犹如置在冷地石器如无热炭。此中诸如来。由大士无上根胜劣智力。于其先世善不善因所集成根。随其所应如实了知。又于现法染净门转。生起当来染净诸法。亦随所应如实了知故。言成就甚奇希有。

复次往恶趣行。往善趣行超度差别。当知略有五门不同。由此五门。于自超度如实了知。于他超度亦正遍知。所谓诸佛及佛弟子。云何名为往恶趣行。谓诸外道所有一切萨迦耶见以为根本。诸恶见趣并彼所缘并彼所依以为依止。发生种种恶欲。及害。若杀生等所有无量恶不善法。如经广说。乃至所有诸非法行不平等行以为最后。能往险恶处。能往那落迦。能往诸恶趣差别生起。若往于彼名生恶趣。领受彼因所感非爱诸果异熟。如是名为往恶趣行。于此多闻诸圣弟子。若彼所缘生诸见趣。若自所依令起执着。若诸所有能往一切险恶趣等诸恶欲等。广说乃至。诸非法行不平等行以为最后。若住于彼。领受非爱险恶等果。如是一切。如实随观非我我所。谓于是中。决定无我。亦无我所。如是观已。当于圣谛得现观时。彼诸见趣随眠根本皆永拔故。说名为断。其余一切毕竟不续。此圣弟子于彼见趣以为根本所有能往险恶处等。定不能作。定不能往险恶处等。是名第一往恶趣行永损害门。由是因缘。能于自内如实了知离我等圣。所余异生虽复有能以世间道超度能往恶趣不善及恶趣等获得四种现法乐住。或得超过诸色无色寂静解脱。然其不能究竟损害诸恶趣等后可相应。是故彼流虽极能离欲色界爱暂时获得胜上乐住。而复当来更还造作杀生等事。往诸恶趣。我等定当不能造作杀生等事。乃至广说。诸非法行不平等行。我等定当能不造作。是名圣法毗柰耶中永损害门。谓能损害往恶趣行。如是诸佛及佛弟子。能实遍知永损害门所有差别。又即如是诸圣弟子。为欲超度所余未断往善趣行。此圣弟子。于先所作不生喜足。于上漏尽起欣乐欲。发正愿心。于彼所得诸世俗道。审观过患。谓彼不能究竟离苦。是名第一为欲超度往善趣行发心愿门。发心愿已。普于一切善趣后有所生爱味。深观过患如险恶道心生厌离。欣慕寂静现法涅槃。正修方便。由是进趣如先所得趣涅槃行。如是名为能进趣门。彼由修道渐次离欲。乃至能入第一有定。若于上舍多生爱味放逸因缘。于现法中不般涅槃。但名上行不还果者。如是名为后上行门。若复于彼深观过患。于上舍中不生爱味。彼于现法能证涅槃。依有余依般涅槃。说如是名为般涅槃门。由是门故。如实了知自般涅槃超度一切往善趣行。于他超度。亦正遍知。所谓诸佛及佛弟子。此中初一永损害门。当知超度往恶趣行。后发心愿进趣上行涅槃四门。当知超度往善趣行。

复次诸圣弟子已见谛迹未离欲者。应知略有二种杂染。谓欲杂染后有杂染。于此二种。诸圣弟子。应勤加行净修其心。诸圣弟子为欲断除欲杂染故。勤方便时渐依三行。谓趣无动行。趣无所有处行。证入无动无所有非想非非想处定。此由断对治故。及远分对治故。超度欲杂染。或为断除后有杂染。勤方便时。已离欲界爱。未离色界爱。谓我所何当不有。我何当不有。我当不有。我所当不有。若今所有。若昔所有。如是一切。我皆弃舍。彼正修习能断后有所有差别对治道已离色界爱。乃至能入非想非非想处定。若现法中。于其上舍多生爱味不般涅槃。彼于现法不全解脱一切所有后有杂染。若于上舍不生爱味。彼现法中能般涅槃。能全解脱所有一切后有杂染。当知此中若为对治欲杂染故。修对治道。渐次乃至能入第一有定。若为对治后有杂染。修对治道。渐次乃至能入第一有定。如是二种名共解脱。由诸圣者非圣异生皆可容有。是故此解脱不名圣解脱。若于一切乃至有顶萨迦耶苦。如实知已超度有顶。于现法中永断一切所有杂染。如是解脱唯诸圣者方能获得。故此解脱名圣解脱。如是一切总有五处。一趣无动行。二趣无所有处行。三趣非想非非想处行。四现法涅槃。五圣解脱。复有三种诸欲过患。一者诸欲能为顺乐受境界所生贪欲因缘。二者诸欲能为顺苦受境界所生嗔恚因缘。三者诸欲能为顺不苦不乐受境界所生无明愤发因缘。又此诸欲当于三处应观过患。一自性故。二所缘故。三助伴故。自性故者。谓虚妄分别所生贪爱。所缘故者。谓若内若外五种色境。助伴故者。谓非理作意相应倒想。又离上欲胜方便心。说名广大。何以故。由彼上地转上转胜故。修彼心说名广大。若能厌离下地世间。当知定以无常等行厌坏制伏。于其上地所应得处。当知亦以暂时方便。起寂静想。住持其心。又我已得于是处所具足安住。生信解者当知彼于加行道中修习净信。于是处所生净信心。由此净信增上力故。修习精进念定慧等。从初静虑渐次乃至识无边处诸无动定。皆能证入。又由其慧起是胜解。谓我已能入如是定。此即能感识无动处所有生果。若现法中不般涅槃。或不进求往于上地。彼于当来决定应往此无动处。又由三缘。于是诸地。当知建立为无动处。谓外欲等散动断故。立初静虑为无动处。寻伺喜乐色界地中诸动断故。立第四静虑为无动处。有色有对种种别异想动断故。立空无边处识无边处。为无动处。第二第三静虑中后后所有诸动断故。当知亦得名无动处。识无边处由空无边处外门缘动得远离故。当知建立为无动处。以要言之。缘所有定无动摇故。皆名无动。此定边际极至识无边处。是故当知。乃至此处建立无动。即此一切缘所有定。皆名有上想定。从此已上缘无所有定。当知名为无上想定。从此。已上复名非想非非想处定。故由三分宣说三行。由三种门。诸圣弟子。厌坏欲等。既厌坏已。渐次能入乃至识无边处定。是故建立能趣三种无动处行。又若色想若无动想。于诸下地。深厌坏已。能入无所有处定。是名第一能趣无所有处行。又即此处是无漏道修习边际。此无漏道复有二种。一者有上。二者无上。如有想定其有上者。无常行俱。其无上者。无我行俱。由有上行。于其下地。深厌坏已。入此处定。由无上行。于下于上。一切法中思惟无我。能入无漏无所有处定。此无上行当知名为第二趣行。此第二趣行。复由二行有差别故。建立二种。云何二行。谓能依所依智差别故。此中能依无我智者。谓诸所有若有情界若我己身。于中都无我所属处。谓地方域。我所属者。谓诸有情。我所属事谓或父或母或伴或主如是等类。如彼于我非所属处。非所属者。非所属事。如是。我亦于彼非所属处。非所属者。非所属事。此中所依无我智者。谓诸世间空无有常及我我所。此中都无常我我所真实可得。唯有诸法。如是世间既悉是空。当复有谁有所属处。有所属者。有所属事。是故当知前无我智是其能依。后无我智是其所依。非想非非想处。无无漏道。唯由厌坏无所有处想故。能入此处定。于中唯有此一趣行。又于此中我所何当不有者。谓由生等苦故。说我有苦。我何当不有者。谓即以生等苦为我。发生如是乐欲心已。正勤加行。正加行已。获得前后所有差别。由是因缘。复得决定。谓我当不有。我所当不有。若今所有者。谓今现法造作增长所有新业。若昔所有者。谓诸故业。彼于此一切所有异熟果皆不愿求。一切弃舍无顾恋故。

复次嗢拖南曰。

安立边际纯  及如理缘起
修时障自性  说断起修后

此中安立四念住为初。道支为最后三十七种菩提分法。若略若广。如声闻地应知其相。又由四念住。应知一切所知事边际。由所知事边际故。复应了知智事边际。又四念住由欲精进等。修习加行方得圆满。应知除此四种念住。更无有余不同分道或所缘境。由此道此境。能尽诸漏。获得涅槃。由无第二清净道故。说纯有一能趣正道。又此纯一能趣正道。由二因缘。能令有情究竟清净。一由思择力故。二由修习力故。此中愁者。谓染污忧。所言泆者。谓掉俱行欲界染喜。愁以四种世法为所依处。泆以余四世法为所依处。于四念住勤修加行。依思择力超度愁泆。由依世间修习力故。得离欲爱弃舍忧苦。依出世间修习力故。超度一切萨迦耶苦。亦能证得八支圣道及圣道果真实妙法。一切有情当知皆由思择修习二种力故。得一切种究竟清净。

复次若于身等四种所缘。发起种种非理作意。即便违背四种念住。违背此故。即便违背如理作意。谓圣如理无间能生正见支等所有圣道。违背此故。即便违背一切圣道。违背道故。便为违背道果甘露究竟涅槃。又瑜伽师了知身等因缘生已。复于三世身等诸法。住无常观。由住如是无常观故。于诸后有。终不依止后有爱住。又现法中。于一切行若内若外。都不执取我及于所。又于未来当知安住集法随观。于过去世当知安住灭法随观。于现在世生已无间尽灭法故。当知安住集灭法随观。由彼最初于身等法观缘生性。悟入无常。悟入如是无常性已。于诸爱见杂染等处。多修习住。净治其心。如是作意方得圆满。由此为依。能随获得究竟漏尽。又一切法。以要言之。谓善不善。若杂染品。若清净品。当知此中诸杂染品。皆用非理作意为集。诸清净品。皆用如理作意为集。如是一切。总略说名作意为集。

复次修诸念住。若略若广。如声闻地应知其相。又此念住修习道理。非今世尊出现于世。方始宣说今圣弟子适初修习。然于过去无始时来。于诸念住。修习流转。于未来世当知修习亦无穷尽。又是过去未来现在世出世间无量善法生起依处故。说如是四种念住。名为善聚。又能障碍如是善聚故。说五盖名不善聚。又由身等四所知法无边别故。如来智慧于彼无碍。亦无有边。智无边故。如来所说无上法教。亦无有边。如是法教二缘所显。一由文故。二由义故。义差别门无有数量。法教文句开显义门。亦无数量。于此文句不重宣说。无边展转辩才无尽。是故如来成就希奇未曾有法。善能宣说所有法教。于一义中能以无量巧妙文句。方便开示而不重说。又于圣教宗义趣智善成就故。名为有趣。俱生闻思所成妙慧善成就故。名为有意。成就定故。名为有念。通达谛故。名为有慧。当知此中初一总标。后三别释。

复次有诸苾刍。于身等法先由闻思如理作意。安住唯有身等法观。知一切法无我性已。不唯于此闻思作意而生喜足。唯上希求定心解脱。为求定故。住远离处。唯缘身等。以九行相。安住其心。令心内寂。由二因缘。起四念住。名善发起。一由如理作意如实智故。二由三摩地如实智故。此慧无间由如实智当得究竟。

复次有诸苾刍。于三对治得随所欲。得无艰难。得无阻碍。谓无常想。若仁慈观。若无相定。彼由如是三种对治。随其所应。如前所说。于可意等身等境界。住厌逆想不厌逆想。弃彼二种舍念正知。由此因缘。当知名为善修念住。

复次嗢拖南曰。

先诸根爱味  前后有差别
取相及诸缠  大果利为后

有三种根。于诸念住一切善聚为障碍故。当知说名不善法聚。何等为三。一恶行根。能令当来住恶趣苦。二寻思根。能令现法住不安苦。三者根根。与恶行根及寻思根为根本故。说名根根。应知此中。诸贪嗔痴三不善根。能与身等恶行为根。欲等三想。能与欲等寻思为根。欲等三界。当知能与贪等三根及欲想等三根为根。

复次有诸苾刍。于四念住勤修加行。以世间道离欲界爱。广说乃至。第一有定具足安住。即于此定多生爱味。即于此定生喜足想。不上勤求得所未得。此于圣法毗柰耶中。不名大士。何以故。其心未得善解脱故。与此相违。得名大士。

复次有诸苾刍。于身等境精勤安住循身等观。以九行相安住其心。令心内聚。当知此心于奢摩他所治身心惛沉下劣。不得解脱。不解脱故。依此聚心。生起身中诸惛沈性。生起心中诸下劣性。若于念住善安住心。如实了知此所生起随烦恼已。便从内聚还收其心安置在外净妙境相。谓于佛等功德行缘。持心令住。由缘此故发生欢喜。广说乃至。由妙举门于所缘境令心得定。从奢摩他之所对治诸随烦恼而得解脱。从此已后如实了知。于随烦恼心得解脱。为此义故祈愿。于外得此义已还复如前摄心内聚。而不为其诸随烦恼之所恼乱。心内聚已不由祈愿。自然如实了知。于外心得解脱。彼于外缘行相寻思。有所制伏。有其加行难可运转。皆得自在解脱。弃舍安乐而住。已得成办胜奢摩他。如是彼于四种念住善安住心。能正了知前后差别。又应知此补特伽罗。先已修行毗钵舍那。毗钵舍那以为依止。于奢摩他修瑜伽行。

复次有诸苾刍。于诸念住勤修加行。毗钵舍那以为依止。于奢摩他乐修观行。彼即应于内奢摩他所摄自心取如是相。谓我今者何所思惟。云何思惟。令奢摩他所摄受心为奢摩他所治身心惛沉下劣之所恼乱。复我今者何所思惟。云何思惟。令奢摩他所摄受心不为彼法之所恼乱。若彼苾刍不取如是自心相貌。但自了知此随烦恼染污心已。便于外缘取净妙相。由是为因。虽能暂时除遣现在现前随惑。然于后时若复如前摄心内聚。还为如是随惑所恼不得静定。如先不取自心相故。由是因缘。为随烦恼数数扰乱。又不能得所欣求义。复为忧愁之所损恼。又经长时不能获得内心寂止。不能获得依奢摩他毗钵舍那为先。清净增上第一正念正知。由不获得内心寂止故。不能得四增上心现法乐住。由不获得增上第一正念正智故。不能得先所未得无上安隐究竟涅槃。与上相违。应知即是一切白品。乃至获得先所未得无上安隐究竟涅槃。此中典厨譬瑜伽。师主即譬于内奢摩他所摄受心。其肴膳味喻执取相。上妙衣食喻于内心奢摩他等。当知黑品喻诸愚夫所有。白品喻诸智者。

复次有诸苾刍。于诸念住正勤修习。而是异生或有胜妙可爱境界正现在前。或复独处得诸相状。由失念故。不如理想以为依止。率尔发起猛利贪缠。彼于此缠深心厌耻。谓如自身堕于厄难极鄙秽处。发起猛利思远离心。由如是行。便于彼缠心得解脱。既解脱已心生欢喜。从此已后起猛利厌。猛利厌后得无常想。如见大犁发诸行块。便于圣谛如实现观。以其依止依附涅槃。又即有学观察作意。于胜妙境思惟净相。由未永断贪随眠故。贪缠率尔生起现前。寻复于彼深见过患。为欲断此缠及随眠入无相定。如是能断余未断法。从定起已如实了知一切已断。领受微妙解脱喜乐。如实观见自己。成就大智力故。名为强盛。诸魔罗品其力羸劣。

复次修四念住所引功德。当知能感最胜增上究竟果故。名有大果。当知能感最胜增上乐胜利故。名有大利。


分类:佛经 书名:《瑜伽师地论》 作者:(唐)玄奘(译)
《瑜伽师地论》,佛经

《瑜伽师地论》第九十九卷


摄事分中调伏事总择摄第五之一

如是已说素怛缆事摩怛理迦。

云何名为毗柰耶事摩怛理迦。谓即从此四种经外别解脱经所有广说摩怛理迦。展转传来如来所说。如来所显。如来所赞。名毗柰耶摩怛理迦。

此毗柰耶摩怛理迦总相少分我今当说嗢拖南曰。

利聚摄随行  逆顺能寂静
遍知信不信  力等为其后

如来观见十种胜利。于毗柰耶中。为诸弟子制立学处。谓摄受僧伽。令僧精恳。乃至广说。如摄释分应知其相。若能摄受四大姓等正信出家趣非家众。当知说名摄受僧伽。如是出家趣非家已。为其宣说有因缘。有出离。有所依。有勇猛。有神变等甚深法教。当知说名令僧精恳。有因缘等诸句差别。如菩萨地已辩其相。由五种相。应知说名令僧安乐。一者令顺道具无所匮乏。二者令摈异法补特伽罗。三者令善除遣所生恶作。四者令善降伏诸烦恼缠。五者令善永灭随眠烦恼。应知此中。最初安乐增上力故。未净信者。令生净信。已净信者。令其增长。第二安乐增上力故。调摄鄙恶补特伽罗。第三安乐增上力故。令惭愧者得安乐住。第四安乐增上力故。令善防护现法诸漏。第五安乐增上力故。能令永灭当来诸漏。如是获得安乐住已。未得入者。令易入故。欲令多人梵行久住。乃至广说。皆应了知。又此一切以要言之。谓正显示最初摄受。次正摄受既摄受已令安乐住。及显未来未摄受者易入方便。如是名为第二差别。

复次应知略有五种罪聚。摄一切罪。何等为五。一者他胜罪聚。二者众余罪聚。三者损坠罪聚。四者别悔罪聚。五者恶作罪聚。集粗不定如其所应。即入如是诸罪聚中。复有四种还净罪聚。何等为四。谓除他胜所余罪聚皆可还净故。有四种还净罪聚。最初罪聚虽可还净。然唯依二补特伽罗。非为一切无有差别皆可还净。是故他胜不立一向还净聚中。又若略说有十五种犯罪过失。遍于一切犯罪聚中。当知建立诸所犯罪。何等十五。一事重过失。二猛利缠过失。三匮乏不喜足过失。四他所讥嫌过失。五无净信者倍令不信。有净信者令其变异过失。六多诸财宝多诸事业过失。七染着过失。八恼他过失。九发起疾病过失。十障往善趣沙门过失。十一于应避护不正避护。不应避护而反避护过失。十二不应为依反与为依。应与为依而不为依过失。十三于应恭敬而不恭敬。不应恭敬而反恭敬过失。十四于应覆藏而不覆藏。不应覆藏而反覆藏过失。十五于应习近而不习近。不应习近而反习近过失。应知此中初修业者。于四他胜。虽有事重过失。而无猛利缠过失。由彼意乐无勃恶故。谓于沙门无所顾恋。若初业者。了知此法能障沙门。为命因缘亦不违犯。意乐力强。不唯依事故。彼无犯。制立所犯。要由意乐增强力故。若虽有犯。而无一念起覆藏心。彼亦可出。于沙门果仍有堪能。其余一切犯他胜者。亦有事重过失。亦有猛利无惭无愧诸烦恼缠过失。当知彼由二皆重故。成不可出法及不般涅槃法。若衣钵等世尊开许应持。作净而受用之。于彼一切悉皆弃舍。或不作净而辄受用。如是等罪。由依匮乏不喜足过。制立所犯。若非亲属苾刍尼所受衣与衣。或共彼等独在一处。或复非时诸苾刍僧不同忍许辄往教授。或除余时与诸母邑共道路行。如是等类。当知是名他所讥嫌过失。若非威仪入聚落等乞食受用。坐不如法澡手涤器。或不因请于其食前辄入他舍。或不观白于其食后游履邑居。如是等类。当知是名无净信者倍令不信。有净信者令其变异过失。若有执受金银等宝。种种品类买卖营为种莳林木。畜憍赊耶妙卧具等。当知是名多诸财宝多诸事业过失。若故泄精。或复执触母邑手等。或行媒娉。因兹趣入变异染心。或为好故往亲属所追求上妙长衣服等。当知是名染着过失。若以无根假异分法毁他苾刍。或作离间人语等事。当知是名恼他过失。若自持羊毛过三踰缮那。或荷重担。或上过人树等。当知是名发起疾病过失。若为破坏和合僧故。勤设勇猛方便事等。当知是名障往善趣过失。若作不与自语等事。当知是名障碍沙门过失。若有弃掷僧祇卧具置迥露处舍而去等。或邪受用等。当知是名于应避护不正避护过失。若与邪见苾刍勤策共居住等。为依止等。当知是名不应为依反与为依过失。若于尊教轻触。怨咎怒睛恶视。不恭敬听受别解脱经等。当知是名于应恭敬而不恭敬过失。若于未受具戒补特伽罗前。宣示实得胜过人法。或复覆藏苾刍所犯粗恶罪等。当知是名于应覆藏而不覆藏。不应覆藏而反覆藏过失。若有受用不净非法衣服等事。当知是名不应习近而反习近过失。如是所说十五过失。当知于彼所犯罪中。或有多种或二或一。

复次略有五法摄毗柰耶。何等为五。一者性罪。二者遮罪。三者制。四者开。五者行。云何性罪。谓性是不善能为杂染损恼于他。能为杂染损恼于自。虽不遮制。但有现行便往恶趣。虽不遮制。但有现行能障沙门。云何遮罪。谓佛世尊观彼形相不如法故。或令众生重正法故。或见所作随顺现行性罪法故。或为随顺护他心故。或见障碍善趣寿命沙门性故。而正遮止。若有现行如是等事。说名遮罪。云何名制。谓有所作能往恶趣。或障善趣。或障如法所得利养。或障寿命。或障沙门。如是等类。如来遮制不令现行故。名为制。与此相违。应知名开。云何名行。谓略有三行。一者有犯。二者无犯。三者还净。如是三种略摄为二。一者邪行。二者正行。应知有犯说名邪行。无犯还净说名正行。此中云何犯所犯罪。谓于应作而不作故。及加行故。于不应作而反作故。及加行故。犯所犯罪。又彼略由四因缘故。犯所犯罪。一无知故。二放逸故。三烦恼盛故。四轻慢故。云何名为由无知故犯所犯罪。谓如有一。于所犯罪不审听闻。不善领悟。彼无解了无有觉慧无所知故。于其所犯起无犯想。而犯众罪。如是名为由无知故犯所犯罪。云何名为由放逸故犯所犯罪。谓如有一。于所犯罪虽复解了。有其觉慧亦有所知。而住忘念。住不正知。彼由如是不住念故。如无所知而犯众罪。如是名为由放逸故犯所犯罪。云何名为烦恼盛故犯所犯罪。谓如有一。于其所犯虽复解了。有其觉慧亦有所知。而彼本性贪嗔痴等极为猛利。彼由猛利贪嗔痴故。虽知是事所不应。为烦恼缠逼不自在故。而犯众罪。如是名为烦恼盛故犯所犯罪。云何名为由轻慢故犯所犯罪。谓如有一。于所犯罪虽复解了。有其觉慧亦有所知。而彼信解极为下劣。无有强盛宿善因行。由其信解极下劣故。于沙门性。于般涅槃。无有顾恋。于佛法僧。无敬无惮无有羞耻。不乐所学。由轻慢故。随其所欲广犯众罪。如是名为由轻慢故。犯所犯罪。当知此中。无知放逸所犯众罪。是不染污。由烦恼盛及以轻慢所犯众罪。是其染污。由五因缘。当知所犯成下中上三品差别。何等为五。一由自性故。二由毁犯故。三由意乐故。四由事故。五由积集故。由自性者。谓他胜罪聚是上品罪。众余罪聚是中品罪。所余罪聚是下品罪。复有差别。谓彼胜众余。是重品罪。陨坠别悔是中品罪。恶作罪聚是轻品罪。如是应知由自性故诸所犯罪成下中上三品差别。由毁犯者。谓无知故。及放逸故。所犯众罪是下品罪。烦恼盛故所犯众罪是中品罪。由轻慢故所犯众罪是上品罪。如是应知由毁犯故诸所犯罪成下中上三品差别。由意乐者。谓由下品贪嗔痴缠所犯众罪。是下品罪。若由中品。是中品罪。若由上品。是上品罪。如是应知。由意乐故。诸所犯罪。成下中上三品差别。由事故者。谓虽现行相似意乐。而由其事非一类故。应知所犯成下中上三品差别。如以嗔缠于傍生趣所有众生故思杀害。生陨坠罪。即以如是相似嗔缠。或于其人或人形状非父非母故思杀害。生他胜罪。非无间罪。即以如是相似嗔缠。于人父母故思杀害。生他胜罪及无间罪。如是应知。由事别故。诸所犯罪成下中上三品差别。由积集者。谓如有一。或犯一罪。不能如法速疾悔除。或二或三乃至或五。如是应知。由积集故。成下品罪。从此已后。或犯十罪。或犯二十。或犯三十。乃至或犯可了数罪。不能如法速疾悔除。如是应知。由积集故。成中品罪。若所犯罪其数无量不可了知。我今毁犯如是量罪。如是应知。由积集故。成上品罪。云何应作。谓若于彼由不作故。及加行故。便成毁犯。此所应作。略有五种。一于村邑所应作事。二于道场所应作事。三于善品所应作事。即此善品所应作事。复有二种。一者资粮所应作事。二者清净所应作事。如是资粮所应作事。如声闻地说十三种所有资粮。如是清净所应作事。如声闻地说修作意。又于城邑所应作者。谓或为己衣服等事入于聚落。或复为于佛法僧事同梵行事。或为未信令其生信。其已信者倍令增长。入于聚落。与此相违所有能障五应作事。如其所应当知。五种不应作事。云何无犯。谓五因缘令无所犯。何等为五。谓于根门密护而住。饮食知量。初夜后夜常不睡眠。勤修胜行。正知而住。如是名为第一因缘。又于沙门起其上品精勤顾恋。于其大师诸有智者同梵行所。起其上品爱乐恭敬。于现行罪发起猛利增上惭愧。如是名为第二因缘。又少财物。少事少业。不多匆务。如是名为第三因缘。又住喜足。于犯不犯能善了知不与道俗交游纵荡。专修善品。曾无间隙。如是名为第四因缘。又初修业痴狂心乱痛恼所逼。如是名为第五因缘。当知由此五因缘故。从初不犯。云何还净。谓如有一。随所犯罪即便生起五种恶作。五支所摄不放逸行以为依止。由五种相除彼所生五种恶作。云何生起五种恶作。一者由我毁犯净戒因缘。于后定当深自恳责生起恶作。二者由我毁犯净戒因缘。定当为他诸天呵责生起恶作。三者由我毁犯净戒因缘。定为大师及诸有智同梵行者当共呵责生起恶作。四者由我毁犯净戒因缘。定遍方维恶名恶称恶声恶颂彰显流布生起恶作。五者由我毁犯净戒因缘。身坏已后必定当堕诸恶趣中生起恶作。五支所摄不放逸行。如声闻地应知其相。谓前际俱行。后际俱行。中际俱行。初时所作。及俱随行。云何由五种相除彼所生五种恶作。一者世尊所说正法皆有因缘。亦有出离。是故所犯容可还净。由是除遣所生恶作。二者由彼无知放逸烦恼炽盛及以轻慢。犯所犯罪。即此无知乃至轻慢我已断灭。所有正智乃至尊敬我已生起。由是除遣所生恶作。三者当来无犯意乐我已生起。由是除遣所生恶作。四者我已于诸有智同梵行所发露悔灭。由是除遣所生恶作。五者我于佛善说法毗柰耶中既出家已。虽越学处而能悔灭极为善哉。然薄伽梵以无量门呵毁所起相续恶作。为盖为障。我今于彼多住坚执不能除遣。非极善哉。了知此已。由是除遣所生恶作。如是名为所犯还净。

复次应知略有五毗柰耶所随行法。依毗柰耶勤学苾刍随行于彼。云何为五。一者安住。二者居处。三者所依。四者受用。五者羯磨。云何安住。谓依毗柰耶勤学苾刍。应当安住五种想住。何等为五。一者若入聚落应当安住入牢狱想。二者若在道场常当于己住沙门想。应知此中沙门想者。谓我于今色形别异弃舍俗相。我已受持坏色等事广说如经。审谛观察二十二处。三者若饮食时常当安住为疗病想。四者若处远离于眼所识色耳所识声等。应住盲聋喑哑等想。五者若寝息时当起难保旷野林中惊怖鹿想。依毗柰耶勤学苾刍。常当安住是五想住。于此想住既安住已。虽现受用堪为国王所受衣服饮食卧具。而不堕受欲乐行边。云何居处。谓五居处。一苾刍居处。二苾刍尼居处。三外道居处。四杂染居处。五无杂染居处。苾刍居处者。谓于是处有诸苾刍下中上座之所居止。苾刍尼居处者。谓于是处有苾刍尼如前三种之所居止。外道居处者。谓于是处种种外道之所居止。谓离系。净命。波输钵多。如是等类。杂染居处者。谓于是处一切羯磨皆不施设。或但施设一分羯磨。无杂染居处者。谓于是处具足施设一切羯磨。又无杂染苾刍居处。应知众会安立整肃。若有杂染苾刍居处。应知众会安立混杂。诸有爱乐所学苾刍。于有杂染苾刍居处。应故思择。弃舍利养。弃舍恭敬。不应止住。除有危难暂时依附。或行道路暂时止息。或为拔彼诸苾刍众出不善处安置善处。于苾刍尼众所居处。不应止住。除如前说三种因缘。外道居处当知亦尔于无杂染苾刍居处。虽正思择尽寿止住。而应常怀羁旅之想。若有苾刍。虽住如是诸所居处。应怀种种虑恐处想。虽住如是无讥嫌处。而常虑恐为诸有智同梵行者之所讥嫌。云何所依。谓五所依。何等为五。一村田所依。二居处所依。三补特伽罗所依。四诸衣服等资具所依。五威仪所依。若依村城地方分所而得安住。应知是名村田所依。若依园林或诸寺院经行处等而得安住。应知是名居处所依。若依施主。轨范。亲教。谏诲忆念教授教诫说正法者。而得安住。应知是名补特伽罗所依。若依顺道或粗或妙。随所获得衣服饮食病缘医药资身众具而得安住。应知是名诸衣服等资具所依。若依是处于时时间。身四威仪如其所乐得安乐住。应知是名威仪所依。若依如是所依而住。终不为其苦恼非圣无义所引困弊匪宜损害自己。云何受用。谓有五种不净受用。及有五种清净受用。云何五种不净受用。一者受用窣堵波物。非遭重病。设遭重病有余方计。二者受用诸僧祇物。非僧授与非堕钵中。非彼分摄。三者受用他别人物。不从彼得。非彼所许。随意受用。四者受用非委信物。谓非委信补特伽罗一切所有不应受用五者受用诸便秽等所染污物。或由习近减诸善法增不善法。或习近时令诸世间生起讥诃。令诸世间共所厌贱。未生信者令倍不信。已生信者令其变异。是名五种不净受用。于毗柰耶勤学苾刍。应当远离。与此相违。应知五种清净受用。于毗柰耶勤学苾刍。应当受用如是。远离不净受用。于净受用随行苾刍。能善酬报所有信施。云何羯磨。谓一切羯磨略有四种。一者单白羯磨。二者白二羯磨。三者白四羯磨。四者三语羯磨。此四羯磨略有二事为所依处。一有情数事为所依处。二无情数事为所依处。有情数事为所依处者。谓出家羯磨。若受具足羯磨。若补特伽罗同意羯磨。若出罪羯磨。若举羯磨。若摈羯磨。若两安居受七二十四十夜等所有羯磨。如是或为摄受有情。或为折伏有情。施设羯磨。是名有情数事为所依处羯磨。无情数事为所依处者。谓受持依钵羯磨。若持羯絺那衣护衣不舍羯磨。若结界羯磨。若净稻谷同意羯磨。如是等类所有羯磨。当知是名无情数事为所依处羯磨。又此羯磨当知或有二众所作。或有四众所作。或有十众所作。或有二十众所作。或有四十众所作。或有合众所作。二众所作者。谓一苾刍对一苾刍三说别悔羯磨。发露悔除或陨坠罪或恶作罪等。四众所作者。谓如有一。犯粗罪已于四人前发露悔除羯磨。十众所作者。谓受具足羯磨。二十众所作者。谓出苾刍众余罪羯磨。及苾刍尼受具足羯磨。四十众所作者。谓出苾刍尼众余罪羯磨。合众所作者。谓增长羯磨。若恣举羯磨。或余所有种类羯磨。是四羯磨由事差别成无量种。广说应知如毗柰耶摩怛理迦。如是解了所有羯磨。于毗柰耶勤学苾刍。随羯磨行。于所犯罪而得善巧。于罪出离亦得善巧。避护自身令得清净离诸罪过。

复次于毗柰耶勤学苾刍。应知有五违逆学法。应当远离。复有五种随顺学法。应当受持。云何为五违逆学法。一者障碍。二者像似正法。三者恶友。四者愚戆烦恼炽盛。五者宿世资粮其力薄弱。云何障碍。谓有五障。一增上戒障。二增上心障。三增上慧障。四往善趣障。五利养寿命所作事障。云何名为增上戒障。谓如有一。或是奴婢。或是获得。或有所言。广说一切障出家法而与相应。如是名为增上戒障。云何名为增上心障。有十一障。当知名为增上心障。谓数与众会为初。处分居处为后。云何名为增上慧障。谓于正法及说法师不起恭敬。陵懱正法及说法师轻贱自己。于法悭吝障他正法。令背正法毁谤正法。如是等类当知皆名增上慧障。云何名为往善趣障。谓如有一。恶欲邪见多诸忿恨。乃至广说。如是色类顺诸恶趣受学转法。当知是名顺恶趣障。利养障者。谓随所行。令未信者更增不信。其已信者能令改变。不乐功德。不时时中精勤修习施福业事。不乐为他引摄所有利益安乐。如是等类。寿命障者。谓不谨慎远避恶象。广说乃至。不善远离有灾有疫诸恶国土。又不远离诸因诸缘未尽寿量能令夭殁。如是等类。所作事障者。谓能障碍营衣钵等所有事业。如是一切总摄为一。应知说名利养寿命所作事障。云何名为像似正法。谓略有二种像似正法。一似教正法。二似行正法。若于非法生是法想。显示非法以为是法。令他于中生正法想。如是法教实故谛故。非是正法。而复像似正法显现。是故名为似教正法。若广为他如是宣说。令他受学亦自修行。妄起法想习诸邪行。而自憍慢称言我能修是正行。应知是名似行正法。

为广宣说像似正法。复说中间嗢拖南曰。

初法等五种  次根等诸见
非处恶作等  后暴恶戒等

诸以如来所说法教相似文句。于诸经中安置伪经。于诸律中安置伪律。如是名为像似正法。又由增益或损减见。增益虚事损减实事。由此方便于无常等种种义门。广为他人宣说开示如是如是自他习行。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又于宣说补特伽罗所有经典。邪取分别说有真实补特伽罗。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又于种种假有法中。宣说开示为实有性。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又于远离一切戏论究竟涅槃。分别为有或为非有。说为有性或非有性。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又有一类补特伽罗。作如是说。世尊宣示称扬赞叹密护根门。由是因缘宁不视色。乃至于法不以意思。而不系念观视众色乃至以意思惟诸法。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又闻世尊宣示称叹简静而住。便作是言。宁无咎责不测量他。于应毁者而不呵毁。于应赞者亦不称赞。而不有所呵毁称赞。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又闻世尊宣示称叹和气软语。便作是言。受默然戒都无言说为极善哉。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又闻世尊宣示称叹节量衣食。便作是言。断食而住露体而行最为妙善。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又闻世尊宣示称叹离諠杂住。息诸言说及以事业。便作是言。弃舍卧具。寂静闲居。无所修习为极美妙。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又闻佛说心将导世间。心营造一切。随心所生起皆自在而转。于如是等诸经义趣不如实知。或有一类。由恶取执作如是言。唯有一识驰流生死。无二无别。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又闻佛许持戒士夫补特伽罗受百味食百千衣服。障道妙欲。设此品类正受用时亦不为障。或有一类。由恶取执作如是言。世尊所说障道诸欲。若有习近不足为障。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又闻佛说诸阿罗汉于现法中于食言说蕴界处等不舍不取不如实知。便作是说。如我解佛所说法者。阿罗汉僧于其死后无所觉了。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复有一类。不如实知世俗胜义二谛道理。违二谛理。作如是言。诸蕴无我。云何无我造作诸业令我触证。应知亦名像似正法。复有一类。本性愚痴多行谤毁。彼于九种内正住心不如实知。于谛观行念住观行不如实知。由不知故。为他宣说唯信解作意是奢摩他品。唯信解作意是毗钵舍那品。唯信解作意能得究竟。自亦习行。如是相行当知亦名像似正法。复有一类。非处恶作而不思惟。当知亦名像似正法。复有一类。于其读诵观行作意。皆有堪能而乐僧事。亦于其中见胜功德。为他宣说。当知亦名像似正法。复有一类。于戒于修有所堪能。而于惠施见胜功德。游历诸方。于自禁戒所遮止处多有毁犯。集诸财物奉佛法僧。当知亦名像似正法。复有一类。于善说法毗柰耶中既出家已。展转相引专以听闻为其究竟。当知亦名像似正法。复有一类。见诸苾刍大族大福多获衣等所有利养。舍少欲等而往其所恭敬叙慰现亲诲喻。令新苾刍邪心动作。当知亦名像似正法。复有一类。弃舍如来所说甚深空性相应所有经典。专乐习学随顺世间文章咒术。而不自察怀聪明慢。又欲令他知己聪敏。当知亦名像似正法。复有一类。折伏暴恶及诸犯戒。为欲于彼暴恶犯戒作不饶益发起恶思。当知亦名像似正法。复有一类。构集种种矫诈威仪。当知亦名像似正法。复有一类。以解世间文章咒术。多求多获所有利养。当知亦名像似正法。复有一类。损恼于他以其非法积聚财宝作有罪福。当知亦名像似正法。又即于彼能引无义像似正法。以诸因缘开示建立。当知亦名像似正法。如是一切像似正法。应知皆是违逆学法。恶友性相。广说应知如声闻地及菩萨地。又略说者。若于放逸或于恶行。或于下劣诸善功德。而相劝励。应知是类总名恶友。若诸昧劣愚痴种类。所有猛利长时烦恼。是名愚戆烦恼炽盛。若于宿世信等善法不修习故。于现法中信等微弱。虽极精恳。然无力能即于现法获得涅槃。当知是名宿世资粮有所阙故于现法中其力薄弱。是名五种违逆学法。与此相违。应知五种随顺学法。成就彼故于毗柰耶勤学苾刍。能正修集一切所学。成就如是随顺法者。复有五法能防戒蕴一正出家。二善请问。三审观察。四修对治。五任持信。不厄于债而求出家。如前广说。唯求涅槃爱乐所学而求出家。当知如是名正出家。既出家已于犯无犯及还净中。若有苾刍持经律论。其所未了躬往请决彼便开晓。当知如是名善请问。于自尸罗三时观察。或初日分或中日分或后日分。若见无犯便生欢喜。昼夜精勤随学而住。若见有犯即便速疾如法悔除。当知如是名审观察。于时时间初夜后夜或昼日分。思惟修习所有贪等烦恼对治。非唯听闻尸罗言教便生喜足。当知如是名修对治。深信有犯当不爱果。深信无犯当来爱果。当知如是名任持信。又正出家为所依止作余四事。由正请问终不毁犯。无知故犯。由审观察终不毁犯。放逸故犯。由修对治终不毁犯。烦恼炽盛故有所犯。由任持信终不毁犯。轻慢故犯。依止如是五种法故。能防戒蕴名善防护。

复次于毗柰耶勤学苾刍。由有五种寂静法故。能灭诸恶。云何为五。一者柔和易可共住。二者断。三者断支。四者敬事。五者灭诤。何等柔和易可共住。谓如经说。略有六种可爱乐法。何等为断。谓诸人天所有四轮。何等断支。谓五断支。何等敬事。谓敬事大师。广说乃至。无有放逸。何等灭诤。谓七灭诤法。当知此中由依身等于同梵行现行非爱。又于僧祇共有财物不平受用。又有戒见不同分法。由依此故难可共住。性不柔和。心常展转互相经构。如是名为可爱乐法之所对治。与此相违。由其白品三种因缘。当知即是建立六种可爱乐法。由其第一建立三种。由其第二建立第四。由其第三建立第五及以第六。又于此中所有令他获得可爱利益安乐。正现在前身等诸业。名慈善友。若物可令清净受用。此物名为如法利养。若物不依邪命非法方便获得。此物名为如法所得。若物已置在于钵内。当知此物名堕钵中。若物虽未置于钵中而将欲置。当知此物名钵所摄。若所受食不偏精妙。亦不偏多。共食所食。显露而食不私密食。乃至唯有可充腹食亦共分布终不故思隐障处食。亦不闭门。而有所食恐他饥乏来至希求不得分给。当知是名平等受用。圣所爱戒差别分别。如摄异门应知其相。出世正见差别分别。即摄事分应知其相。又由二相成可乐性。一体彼有德而尊重故。二荷彼有恩而慰意故。又可乐性有二差别。一者未生令其得生。二者生已当倍增广。应知此中尊重增上。谓体彼有德。慰意增上。谓财法二摄。彼二增上谓善和合。和合增上谓心无扰恼。远离贪等所有扰恼。名曰无违。和合方便共为一事。名曰无诤。和同水乳名一趣性。又处所圆满。教导圆满。正行圆满。资粮圆满为所依止。应知建立人天四轮。五种妙好所住方处。名处所圆满。广说应知如声闻地。正士善友。名教导圆满。广说应知如声闻地及菩萨地。由五种相自发正愿。名正行圆满。何等为五。一于正教授能敬顺取。二行无违逆。三如实自显。四其教授师随所获得精粗衣服饮食卧具便生喜足。五无间殷重二种加行乐断乐修。乃至修习四种苾刍爱取对治。又宿所作福补特伽罗宿世善根增上力故。应知有五相果胜利。谓宿所作福增上力故。安住二种可爱果报。一内。二外。内可爱果报者。谓长寿久住妙色端严。无病少恼非仆非女非半拡迦。智慧猛利发言威肃具大宗叶。外可爱果报者。谓生富贵家。如经广说。大富大翼有大侍卫。是名第一宿所作福相果胜利。又宿所作福增上力故。得善安住。非诸魍魉药叉非人守宅神等能为障碍。谓于财位不作障碍。或于寿命不作障碍。是名第二宿所作福相果胜利。又宿所作福增上力故。性于善法心能趣入修习无怠。是名第三宿所作福相果胜利。又宿所作福增上力故。性于恶行深自恳愧。虽作恶已时时发起猛利悔心。由此因缘令已作恶现在微劣。于当来恶能永远离。是名第四宿所作福相果胜利。又宿所作福增上力故。一切事业方便加行。意趣伎能展转昌盛。凡所施为无不敬顺。少用功力多有成办。是名第五宿所作福相果胜利。如是四种。天上诸天人中诸人。所有止观胜妙车轮。随有所阙其车不转。又依应所得义深生信解。于师长前如实自显身有勇悍心有勇悍堪能领解善说恶说所有法义。如其次第应知建立五种断支。随阙一支断不成办。又于最初应当勉励敬事大师。谓能宣说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所有法教。次应敬事其所说法。次修习法随法行时。应当敬事依增上戒与毗柰耶相应学处。次应敬事依增上心及增上慧教诫教授。于时时间修财供养及法供养。应知此中财法供养。谓同居止及同受用。次于静虑修三摩地。从此无间随无爱味通达谛理。永尽诸漏无有放逸。如是七种敬事差别次第应知。又由三相应知敬事。由能体彼功德胜利故起尊重。随所体悉以身语意三种正行而修恭敬。复设种种幢旛盖等而为供养。有诸同梵行者举余同梵行者所犯众罪。即于现前四目相对。而以其实不以非实。乃至广说。彼于未了正解了时便更无犯。更无犯故是诸苾刍。由见闻疑不应重举前所犯事。如是诤事便得除灭。有诸苾刍见余苾刍犯罪时节。别于后时彼犯罪者忘自所犯。其见犯者记彼所犯便举是事。问言。汝忆自所犯不。彼乃答言。我都不忆。彼既不忆不可自悔。妄言我忆。非无悔言能离恶作。既被他举故信顺他。应从众僧求乞忆念毗柰耶想及以清净。尔时众僧信诸苾刍与彼清净。彼犯罪者得离恶作。是诸苾刍不应重举前所犯事。如是诤事便得除灭。复有苾刍由癫狂故现行众多非沙门法不随顺法。彼由此事故不成犯。复有一类无知苾刍。谓彼成犯非处举发。有诸苾刍为防未来教示忆念。令得自心还从众僧求乞不痴毗柰耶想及以清净。彼闻是已即便求乞。尔时众僧应断如是补特伽罗不成于犯。僧和合住唱与清净。无知苾刍既闻是已。不复重举前所犯事。如是诤事便得除灭。复有苾刍于众僧中举苾刍罪。其能举者起有犯想。彼所举者起无犯想。由无犯想便自称言我无所犯。能举者云长老岂不曾作如是如是事耶。彼遂诚言。我不曾作。能举复云。彼先已犯。今得举发犹不了。故仍言不犯。尔时众僧便为寻求事之自性为犯不犯。待得实已当如法断。如是诤事便得除灭。有异住处众多苾刍。于所犯罪互生疑诤。或言有犯或言无犯。或言是重或言是轻。有别住处众数过前。或望彼众此多慧解受持三藏。彼应就此请决所疑令到究竟。如是诤事便得除灭。复有苾刍既犯罪已。自恶作缠之所激发遂成忧悴。虑他举发便如法悔。由此一切诤事除灭。有多苾刍互相举罪。各为憍慢之所执持。不欲展转相对发露。专事离散。二部别居各作是言。彼既不肯来对我众发露悔灭。我等何为辄就彼众发露悔灭。彼此部中各应推一有智众首共禀所言。补特伽罗同往他众。许其发露悔灭所犯。如是诤事便得除灭。如是诤事略有四种。应知除灭亦有四种。云何名为四种诤事。一者他举诤事。二者互疑诤事。三者自举诤事。四者互举诤事。何等复名四种除灭。一者愿出所犯除灭。二者施与清净除灭。三者许求实性除灭。四者各各发露除灭。


分类:佛经 书名:《瑜伽师地论》 作者:(唐)玄奘(译)
《瑜伽师地论》,佛经

《瑜伽师地论》第九十八卷


摄事分中契经事菩提分法择摄第四之二

复次嗢拖南曰。

邪师住雪山  劝勉系属净
渐次戒圆满  穗成就为后

有诸外道。于弟子众自立为师。专求利养。专求恭敬。专求自利。遇缘和合。有族姓子投其出家。因而谓曰。汝之与我先无一切资身众具可共受用。汝应为我往诣他处褒赞我德掩藏我失。我亦为汝行如是事。我等二人迭相依护。当于诸王若与王等。乃至一切大商主边多获利养及以恭敬。若作是言诸外道师。名专自利。然其弟子便发抗言。勿为此见。如是护者未名自护。往恶趣失。若防此失乃名自护。是故汝应如前自护。我亦当自别为余护。我既不能护汝。汝亦不须护我。于此义中。当知弟子是如理语者。是聪慧者。重当来故。应知其师是非理语者。是愚痴者。重现在故。复有杂染触恼于他。由杂染故。不能自护。因此恼他。不名护他。此中如前由亲近等断诸烦恼。名当自护。从此已后由断为因不恼他等。名当护他。应知此中无嗔无害。是无恼义。无缘而起利乐二心。无缘而起慈悲二心。当知如此是哀愍义。由哀愍故。不恼于他。是故当知一切哀愍与彼相违。

复次应知雪山喻佛善说法毗柰耶。此中略有三分可得。一无学地。二有学地。三异生地。猿猴喻彼非理作意诸相应心。猎人喻魔。于无学地俱不能行。于有学地乃至不还。唯有非理作意相应猿猴喻心独一能往。非猎人喻魔所能行。于异生地二俱能行。又诸愚夫要观余境。能出余境。追求余境。余境所缚。是故于境不得解脱。

复次由于正法听闻受持观察义理。法随法行。如其次第应知劝化安立四义。复有三法。尚能断余一切胜妙淫欲贪缠。况乎鄙劣诸欲贪缠。何等为三。一精进力。二不放逸力。三对治力。由精进力其已生者令不坚住。由余二力。其未生者令不得生。如是行者勤修正行。为欲断除已生恶故。及未生者令不生故。

复次于四念住殷重修习。如声闻地应知其相。系属魔者。谓在欲界。此不还果即能超度。系属死者。谓从欲界乃至有顶。此阿罗汉乃能超度。言不清净诸有情者。谓诸异生。言清净者。谓诸有学。言鲜白者。谓诸无学。复有三种证净。未清净者能令清净。已清净者能令鲜白。当知此中。上诸有学说名清净。下诸有学名不清净。彼由修道未清净故。余如前说。

复次修四念住应知略有五种渐次。一信增上力清净出家。二戒律仪。三根律仪。四乐远离。五盖清净。诸在家者虽复数数修诸念住。护得净信。诸盖清净。然阙学处。当知所修不得圆满。

复次由三因缘。具戒苾刍当知禁戒净命圆满。云何为三。一所行圆满。二摄取圆满。三受用圆满。所行圆满者。谓从买卖乃至害缚断截挝打揣摩等事。皆悉远离。摄取圆满者。谓于摄取象马等事。乃至摄取生谷等事。皆悉远离。受用圆满者。谓衣仅蔽身食才充腹便生喜足。于余长物非时食等皆悉远离。

复次身等四法如四大路。于彼所生非理作意。如邪祈愿稻谷麦穗。于彼所生如理作意。如正祈愿稻谷麦穗。当知欲界是不定地。犹如其皮。色无色界俱是定地。犹如其肉。无明如血。于三界中由三种漏。有淋漏义。

复次如先所说所有贪等种种无量恶不善法。由二因缘。若成就者。不能修习四种念住。非是一切泛成就者。云何为二。一有贪等缠现前故。二于此缠不见过故。缠现在前杂染心故。不能修习。虽暂远离性染着故。非无恋故。于能随顺贪等诸法。其心散动。常逐漂沦。种种寻思恒随扰乱。是故不能修习念住。若不尔者诸有其性不深染着。皆应不能修习念住。若如是者无容有能修四念住。

复次嗢拖南曰。

勇力修等持  异门神足后

应知建立四种正断。如声闻地已广分别。此中宣说勇第五句。云何名勇。谓如前说堪能忍受。发勤精进。所生众苦。诸淋漏苦。界不平苦。他粗恶言损恼等事所生众苦。非此因缘退舍修习正断加行故。名为勇。

复次应知建立四种神足。如声闻地已广分别。若略说者。由四种力持心令定。是故建立四种神足。云何为四。一净意乐力。二勤务力。三心喜乐力。四正智力。当知此中。由第一力。于三摩地。发生乐欲。为证得故。修习勤务。由第二力。最初住心令其安定。由第三力。已住定心无复散动。不令于外更复飘转。由第四力。观察等持所治烦恼。于断未断如实了知。又于等持入住出相。能善了别。如是复于奢摩他等所有诸相。若奢摩他毗钵舍那诸随烦恼。及随烦恼能对治等。皆如实知。乐等持者。于等持中。但有尔所等持作事。除此更无若过若增。

复次由五因缘。当知神足略修习相。一由远离奢摩他品随烦恼故。二由远离毗钵舍那品随烦恼故。三于毗钵舍那品所缘境界系缚心故。四于奢摩他品所缘境界系缚心故。五俱于二品所缘境界系缚心故。应知此中。奢摩他品随烦恼者。谓懈怠俱行欲等。及惛沉睡眠俱行欲等。当知懈怠俱行欲等。是惛沉睡眠俱行欲等所依止性。毗钵舍那品随烦恼者。谓掉举俱行欲等。及妙欲散动俱行欲等。当知掉举俱行欲等。是妙欲散动俱行欲等所依正性。又于此中由懈怠俱行欲等。于奢摩他品。令住杂染。然不能令诸奢摩他皆悉灭没。由惛沉睡眠俱行欲等。于奢摩他品。令住杂染。亦复能令诸奢摩他皆悉灭没。由掉举俱行欲等。于毗钵舍那品。令住杂染。而不能令毗钵舍那一切灭没。妙欲散动俱行欲等。于毗钵舍那品。令住杂染。亦令一切毗钵舍那皆悉灭没。毗钵舍那品所缘境者。谓前后想。此想分别。如声闻地应知其相。奢摩他品所缘境者。谓上下想。此亦如前应知其相。俱品所缘境者。谓光明想。彼于俱品由动摇故。有诸光影俱行心。修又非如欲等与余懈怠相应。说名懈怠俱行。精进亦尔。得有懈怠共相应义。然即精进堕在慢缓。不正发勤精进相续。说名懈怠俱行。又此五相当知总摄一切种修。乐等持者。由此等持速得成满。

复次于五解脱处。如其所应当知欲等增上四种三摩地。若有苾刍。依净意乐及猛利欲。为欲证得最胜通慧。从诸如来及佛弟子。殷重恭敬。听闻正法。从闻无间渐次证得胜三摩地。当知是名欲增上三摩地。复有苾刍。如所闻法如所得法。起大功用。发大精进。或正为他宣说开示。或以胜妙音词读诵。从此无间渐次因缘能随获得胜三摩地。当知是名精进增上三摩地。复有苾刍。于诸贤善三摩地相善取。思惟观青瘀等乃至骨锁以为边际。由此所缘。次第生起胜三摩地。当知是名心增上三摩地。复有苾刍。如所闻法如所得法。独处空闲。思惟筹量。审谛观察。由此因缘。渐次生起胜三摩地。当知是名观增上三摩地。

复有差别。谓由四门起三摩地。一由如前从他生起猛利乐欲闻正法门。二由从他获得无倒教授教诫。无间殷重发起加行。未入根本胜三摩地。为欲趣入正教授门。三由已入根本胜三摩地。为欲转得所余上位胜三摩地心喜乐门。四由多闻闻持自能于法如理观察平等观门。当知此中。由第一门起欲增上三摩地。由第二门起精进增上三摩地。由第三门起心增上三摩地。由第四门起观增上三摩地。所余分别义。及分别断行。如声闻地应知其相。

复次修诸神足以为依止。能正引发诸圣神通。无有外道修诸神足能正引发诸圣神通。又诸圣者引发所有最胜神通。随所愿乐延诸寿行。或住一劫或一劫余。谓过一劫不净种性补特伽罗。名为物类。当知此类唯住内法。又诸圣者变化神通。于其四事不能变化。一者根。二者心。三者心所有法。四者业及业异熟。又诸圣者变性神通。不能转变顺乐受业令自性改成顺苦受。如顺乐受望顺苦受。顺苦受业望顺乐受。应知亦尔。若业能顺非苦乐受。当知毕竟顺非苦乐。又诸圣者住持神通。不能住持顺非苦乐受业令成无受。余亦如是。又诸圣者变时神通。不能转变顺现法受业令成顺后法受业。及顺后法受业令成顺现法受业。

复次嗢拖南曰。

安立所行境  慧根为最胜
当知后安住  外异生品等

略由六处增上义故。当知建立二十二根。何等为六。一能取境界增上义故。二继嗣家族增上义故。三活命因缘各别事业加行士用增上义故。四受用先世诸业所作爱不爱果。及造新业增上义故。五趣向世间离欲增上义故。六趣向出世离欲增上义故。当知此中。眼根最初意根为后。如是六根。于取境界有增上义。男女二根于能继嗣家族子孙。有增上义。命根一种于爱命者活命因缘各别事业加行士用。有增上义。乐最为初舍为其后。如是五根。于其受用先业所作爱不爱果及造新业。有增上义。信为最初慧为其后。如是五根。于能趣向世间离欲。有增上义。未知当知已知具知三无漏根。于能趣向出世离欲最极究竟。有增上义。一切世间所现见义。其唯此量。当知是义能究竟者。无出于此二十二根。故一切根二十二摄。

复次或有一类。作是思惟。若无内我托六根门行六境界。如是六根各别所行。各别境界。然此六根唯能领受自所行境。谁能领受如是六根所行境性。当知此由不能了达缘起道理故。于诸行起邪分别。缘起理者。谓若有时修瑜伽师。于内六根如理攀缘。精勤加行。修四念住。即于尔时此四念住领受六根所行境性。即此于彼由清净故。名为出离。又即勤修四念住故。初达谛理得七觉支。即于尔时此诸觉支真故实故。领受念住所行境性。又由修习觉支因缘。起于明脱。即于尔时如是明脱。领受觉支已善修习。从此已后不复应修所行境性。如实已断一切烦恼。即于尔时于诸烦恼断灭涅槃。离增上慢。即由远离增上慢故。此现实有究竟明脱。如实领受已得明脱所行境性。由此出离一切所有有为法故。当知明脱亦得出离。于涅槃中。能取所取二种施设皆无所有。一切戏论永灭离故。是故乃至诸有为法可得展转问答施设能取所取言论差别。究竟涅槃无为法中一切问答言论差别。皆不如理。是故当知于无我中。应正显示唯有杂染唯有清净。

复次若有黠慧诸根猛利种类士夫补特伽罗。由思择力如理作意。思惟诸法。乃于涅槃得正信解。由此增上发勤精进。此增上故。能于身等所缘境界。安住正念。此增上故。能于所缘令心一趣。此增上故。于一切法如实了知。如实观见。由是因缘。能到究竟。是故此慧若初若后多有所作故。说慧根最为殊胜。

复次若依诸佛无上菩提。所得正信乃至正慧。于此世间亦无有者。当知此住外异生品。即于此法唯有世间。无出世者。当知此住内异生品。非外异生。若于此法有出世者。当知一切别住。余品非彼品类。

复次嗢拖南曰。

思择觉慧等  国等及诸王
阿罗汉有学  质直最为后

略于一切现法后法诸恶行中。深见过已。能正思择息诸恶行。修诸善行。名思择力。当知此力能成二事。一者能往人天善趣。二者能往现法涅槃。又此能与修习力摄。修诸念住为所依止。由此为依。能正修习四念住等菩提分法。当知此修名修习力。又思择力能与三处羞耻为伴。何等名为三处羞耻。一者他处羞耻。谓作是思。若我作恶。当为世间有他心智诸佛世尊若圣弟子若诸天众信佛教者共所呵毁。是名第一处思择力。二者自处羞耻。谓作是思。若我作恶。定当为己深所呵毁。何有善人为斯恶行。是名第二处增上力。三者法处羞耻。谓作是思。我若作恶。便为障碍。于善说法毗奈耶中所修梵行。此法若有。便坏梵行。是名第三处思择力。如是羞耻。当知三处以为增上。一世增上。二自增上。三法增上。

复次由自利行及利他行为增上故。当知建立有四种力。一觉慧力。二精进力。三无罪力。四摄受力。能往现法涅槃。名为自义。能往人天善趣。亦名自义。当知此中。依第一自义。建立觉慧精进二力。由是二力。能有方便发起正勤。依第二自义。立无罪力。由此三力。一切自义皆得究竟。乐利他者他义。有余由此增上立摄受力。当知摄事如菩萨地已辩其相。

复次依国及王。若男若女。若夫若妻。若愚若智。若处居家。若出家众。当知建立有十种力。谓诸国王有自在力。如是等力广说如经。

复次诸阿罗汉。成就八力。如实领受。贪嗔痴等永尽无余。不造诸恶。修习诸善。谓心趣向远离出离般涅槃故。厌背后有。厌背因缘不造恶业。又见诸欲犹如一分热炭火故。厌背诸欲厌背因缘不造恶业。由此二力不造诸恶。不造恶故。复由六门修习诸善。谓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道支。

复次诸佛如来。依自利行及利他行。为欲显己与诸弟子有差别故。说如是言。诸有学者成就五力。唯有如来成就十力。若有成就有学五力。行自利行诸圣弟子。获得最上阿罗汉果。从此无间一切自义皆得究竟。如来获得阿罗汉已。成就十力。行利他行。即用利他以为自义。设于是时一切所化其事究竟。入无余依般涅槃界。当知尔时于所作事方得圆满。若所修行阿罗汉行。若为利他即自义行。此二因缘于诸弟子皆为殊胜。如来十力如菩萨地已广分别。

复次若有自爱无谄无诳。其性质直补特伽罗。为证自义有四种相。若依恶说法毗奈耶。便有稽留。要依善说法毗奈耶。乃无稽留。云何四相。一说正法教。二教授教诫。三如理通达。四得真实证。所闻正法是诸胜解所依止处。由能远离无因恶因。开示称理正因义故。诸有无倒教授教诫善能随顺断加行教文义所摄无颠倒法。能令证得如前胜解所依处法。若有自爱诸善男子。已调相续有所堪能。来入内法毗奈耶中。得正宣说。得正开悟。便能速疾趣向胜进。如理通达所应通达。亦能实证真所应证。谓四念住以为依止。于有为法诸聪慧者共许为有。或许为无。皆正了知。于无为法乃至有顶皆是有上。能正了知是为有上。涅槃无上如实了知是为无上。如是名为如理通达。又四念住以为依止。由静定心。于七觉支正修习已。于明解脱究竟作证。如是名为得真实证。若彼自爱诸善男子。趣入恶说法毗奈耶。于是四处皆不能得故。名稽留。

复次嗢拖南曰。

立差别  食渐次  安乐住  修居后

由奢摩他毗钵舍那俱品差别。建立觉支如声闻地应知其相。

复次自性差别故。及所缘因缘相差别故。应知七觉支十四种差别。所缘因缘相广分别义。如三摩呬多地及声闻地应知其相。

复次于能随顺觉支法中。略有二种无倒作意。当知总与觉支为食。何等为二。一正作意。二数作意。与此相违当知非食。

复次于初中后随阙一支。令如实觉不得圆满。如其色类所依能依流转安立。随其生起渐次而说。当知此中。念为所依。择法能依。余随所应当知亦尔。

复次若有苾刍。于诸觉支方便修习。由四因缘。令其不得安隐而住。何等名为四种因缘。一者一切烦恼品类粗重皆未离故。二者奢摩他品诸随烦恼现在前故。三者毗钵舍那品诸随烦恼现在前故。四者道未调善而乘驾故。与此相违四种因缘。令其获得安隐而住。于此二种善巧苾刍。如实了达正知而住。由诸作意有加行故。精进太过。又后由前有增减故。运转不等。由此二缘。当知名为道不调善。与此相违二因缘故。名道调善。如转轮王于四洲渚得大自在所获七宝。如是心王于四圣谛得大自在所获真净七觉支宝。当知亦尔。谓于奢摩他毗钵舍那双品运转。降伏一切烦恼胜怨。由此义故。初念觉支犹如轮宝。所知境相其量无边。能知智体亦随广大。由此义故。择法觉支犹如象宝。依此速能乃至往彼所行所得殊异胜处。由此义故。精进觉支犹如马宝。悦意无罪最为殊胜。由此义故。其喜觉支犹如女宝。身心映彻有所堪能。由此义故。轻安觉支如神珠宝。能办一切所欣求事。由此义故。其定觉支如藏臣宝。能摧一切染污法军。能率一切清净法军。能趣无相安隐住处。由此义故。其舍觉支如军将宝。

复次诸修行者。得七觉支。譬如大王有妙衣箧三时受用三分安住。彼七觉支当知亦尔。言三时者。谓初日分时。中日分时。后日分时。言三分者。谓奢摩他品。毗钵舍那品。及其俱品。于初分中住四觉支。第二分中住四觉支。第三分中具足安住七种觉支。诸修行者。未曾安住唯一觉支又七觉支。于诸外道无怨憎故。无违竞故。恒怀利益意乐转故。一切烦恼皆离系故。说名无怨无敌无害无有灾患。若修行者。于七觉分随时现前。随量现前。说名为住。若时退出。说名为灭。于是一切如实了知。彼由如是正知住故。名无罪住。无有爱味。心离味染。

复次二十一种想俱行修诸觉支者。当知略由二因缘故。一据相应俱行义。二据无间俱行义。无常等想俱行修。乃至死想俱行修者。据相应义。不净等想俱行修。乃至观空想俱行修者。据无间义。悲等俱行修。应知亦尔。又于过去未来现在一切行中。诸行爱染若懒堕懈怠若萨迦耶见虽已断灭。习气随缚我慢现行。若贪味爱。若于世间种种妙事欲乐贪爱。若有所余烦恼随眠。若希求利养。若希求活命。若诸欲爱。若诸有爱。若随虚妄分别所起四种欲贪。一美色贪。二形貌贪。三细触贪。四承事贪。如是能令生起所有非理过患。及令其心越路而转。对治彼故。随其所应有二十一想俱行修觉支差别。谓为对治四种障故。修无愿行想从无常想乃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为欲对治一种障故。修空行想苦无我想。为欲断灭所余烦恼随眠障故。修于三界无相行想。为欲对治希求利养及欲爱故。于诸欲中修过患想。为欲对治希求活命及有爱故。修习死想。为欲对治随逐虚妄分别所起四欲贪故。修不净想为初。乃至观空想为后。又此一切从青瘀想乃至观空想。当知皆是不净想摄。又于此中青瘀想为初。膖胀想为后。对治美色贪。食啖想。分赤想。分散想。对治形貌贪。骸骨想。骨锁想。对治细触贪。观无心识空有尸想。对治承事贪。又于此中修慈。最极至遍净等。如三摩呬多地。应知其相。

复次嗢拖南曰。

初内外力  清净差别  异门沙门  后婆罗门

若内若外一切力中。为欲生起八支圣道有二种力。于所余力最为殊胜。云何为二。一者于外力中善知识力最为殊胜。二者于内力中正思惟力最为殊胜。当知此中离诸障碍。先修福业。于衣食等无匮乏等。名余外力。除正思惟相应想外余断支分。名余内力。

外善知识者。谓从彼闻无上正法。由此故名从他闻音。内正思惟者。谓此无间能发正见。为上首道。复次彼正见等若在有学由无漏故。说名清净。若在无学相续净故。说名鲜白。若在世间远离无量随外道见诸恶邪行。是故说名无有尘点。远离尘点所起后有诸业杂染。是故说名离随烦恼。略说一切八圣道支。二处所摄。一者世间。二出世间。其世间者。三漏四取所随缚故。不能尽苦。是善性故。能往善趣。出世间者。与彼相违能尽众苦。又正见等八圣道支。广分别义如声闻地及摄异门分。应知其相。七种定因具如三摩呬多地已说。

复次正见为首八圣道支会正理故。说名为法。能灭一切诸烦恼故。名毗奈耶。去诸恶法极悬远故。一切圣贤共祖习故。说名为圣。能随顺往诸善趣故。说名为善趣。涅槃故。说名应修。诸有智者所称赞故。说名善哉。与此相违。应知即是邪见为首八邪道支。所有差别堕在无明黑闇品故。说名为黑。往恶趣故。说名无义。不善性故。说名下劣。生现法中所有怖畏及怨憎故。说名有罪。诸有智者所讥毁故。所远离故。名应远离。

复次依第一义所有沙门。安立如是八支圣道。为沙门义。为此义故。于善说法毗奈耶中。假名出家受沙门性。又此毕竟无失坏故。名第一义。其假名者即不如是。诸有成就此第一义沙门性者。当知亦名胜义沙门。又彼追求此沙门果贪嗔痴等毕竟断义。是故说彼名沙门义。此沙门义复有二种。一无差别总相建立。二若有所作。若无所作行向住果差别建立。如是一切总有四种。一沙门性。二是沙门。三沙门义。四沙门果。有婆罗门差别道理。当知亦尔。

复次嗢拖南曰。

障随惑寻等  果欲细身劳
学住及作意  智无执为后

入出息念修习差别有十六行。广分别义如声闻地。应知其相。又勤修行诸瑜伽师。修习如是入出息念。尔时应知五障碍法。一者于其外缘其心散乱。二者入出息转有所艰难。三者掉举恶作缠现在前。四者惛沉睡眠缠现在前。五者乐与道俗共相杂住。如者五法于未得定欲求心定。及得定已倍复增长。当知一切能为障碍。奢摩他品诸随烦恼所染污时。发身惛沈。生心下劣。由正修习入出息念。身心轻安能令惛沉下劣俱行身心粗重皆悉远离。毗钵舍那品诸随烦恼所染污时。发生种种寻伺妄想。谓欲寻伺等不正寻伺。及无明分寻伺所起诸欲想等种种妄想。由正修习入出息念令寻伺等悉皆静息。为欲对治彼无明分诸妄想故。纯修明分想令速得圆满。

复次正勤修习入出息念诸瑜伽师。于缘过去诸行寻伺能令无间所生等持有间缺者。速得损减。于缘未来诸行寻伺能令无间所生等持有间缺者。速得止息。于缘现在诸行寻伺能令无间所生等持有间缺者。速得寂静。又若略说由能永断六种结故。当知建立二种四种及以七种诸果胜利。如经广说。云何六结。谓顺下分上分二结。见道修道所断二结。若起若生二分位结。如是别别当知总说有六种结。如其次第建立二种四种七种诸果胜利。

复次入出息念修习差别略有二种。一者有上。二者无上。其有上者。谓如有一独处空闲。以静定心如理观察。命根系属入息出息。若我于入息后无有出息。或出息后无入息者。如是命根即应断灭。而于无常行中。有希奇事入息灭已。我命根住。乃复得至出息生时。出息灭已。我命根住。乃复得至入息生时。彼由攀缘如是事故。深心厌离于三世境所发爱恚。净修其心。是名有上十六行修。当知无上。

复次如是入息出息念住缘细风色为境界故。名微细住。隔绝一切乱寻伺故。名不流散。发生广大身心所有妙轻安故。名不可伏。

复次修习如是入出息念。令身无劳善能除遣奢摩他品随烦恼故。令眼无劳善能除遣毗钵舍那品随烦恼故。由随观察涅槃乐故。名随观乐。由随领受第三静虑地中乐故。名领受乐。无染住故。无恐畏故。名安乐住。

复次容有是处。或有一人。作如是念。如来与彼最极下劣得慧解脱阿罗汉果。无有差别。谓依解脱作是思惟。如来解脱与慧解脱阿罗汉果所有解脱。无有差别。颇复有人作如是念。如来所有离诸盖住。居内法中最极下劣若诸有学。若诸异生。由精进力。于其五盖伏断而住。名离盖住。此离盖住彼离盖住。为如解脱无有差别。为有差别。应知如是二离盖住极大差别。谓诸有学虽现行故。离盖住心与如来等。然彼随眠未永断故。诸盖数数间心相续。数数作意励力除遣。如来诸盖毕竟断故。离诸盖住。与彼所有离诸盖住。极大差别。非如解脱无有差别。

复次修瑜伽师。入出息念为所依止修四念住。如理作意以为依止。于诸未断内心所有非理作意。如实了知是为非理。于内所有如理作意。如实了知是为如理。既了知已于内所有非理作意。一向远离。于内所有如理作意。一向修习。为欲令彼永断灭故。又于此中身等四法如四大路。非理作意如尘土丘。不坚牢故。不真实故。迷乱心故。如理作意如四方来舆乘车车缘。身等四境界门转能损害彼如尘土丘非理作意。亦令一切相续清净。

复次精勤修习诸息念者。由正修习四种念住。无我等故。平等平等。是身种类能取于身如理作意。如身无我作意亦尔。是故说彼为身一分。能修如是身念住者。都不可得。如身念住。广说乃至。修法念住当知亦尔。如是诸佛修念住教。外道法中皆无所有。是故说此修念住教。名非一切外道所执。

复次嗢拖南曰。

初尊重尸罗  清净戒圆满
现行学胜利  学差别为后

学有三种。谓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建立如是三学差别。如声闻地应知其相。又略于此诸所学中。所有邪行。应正了知。所有正行应正了知。言邪行者。谓如有一。不尊重戒。泛尔出家。虽复出家不以净戒为其增上。如于净戒。于定于慧应知亦尔。彼可容有犯无余罪。于彼世尊说。其于诸沙门果证为无能者。是故当知彼于三学一向毁犯。言正行者。有三正行。谓下中上。下正行者。谓如有一。尊重净戒。亦以净戒为其增上。与前相违。于定于慧不生尊重。不为增上。此不容有犯无余罪。而容有犯小随小罪。于此如来不说其于沙门果证为无能者。中正行者。谓于戒定皆悉尊重。亦为增上。如尊重戒毁犯次第此中亦尔。是故当知乃至所有诸异生位。上正行者。谓已见谛于三种学皆悉尊重。此已获得沙门果证。不待思择有能无能。如是二行开为四种。即此四种合为二行。此二与四平等平等。当知此中。若有定学必有戒学。若有慧学。必有定学。有戒学者不必定有定学慧学。若瑜伽师尊重诸学。当知是名所作圆满。其余但名所作一分。

复次于性罪处能远离故。当知是名净戒圆满。于能密护诸根门等摄受净戒所有善法。无间受持相续转故。当知是名善法圆满。于遮罪处能远离故。当知是名别解脱圆满。又依圣所爱戒。若依蕴等五种善巧。及依别解脱律仪。受持世俗所有禁戒。随其次第应知净戒圆满等第二门差别。

复次依净尸罗。略有二种所学差别。一者受持非止所摄所受尸罗所有如法身语现行所摄学处。二者受持是止所摄所受尸罗所摄学处。此复二种。谓或有是毗奈耶所说。非别解脱所说。或有是毗奈耶所说。亦是别解脱所说。是故一切总略而言有三学处。一增上现行。二增上毗奈耶。三增上别解脱。

复次学胜利住慧为上首。解脱坚固念为增上。修习三学速圆满等。如摄释分广辩应知。

复次住具戒等。如声闻地应知已辩。又即净戒对治一切犯戒恶故。密护根门所依处故。说名律仪。初善受故。说名圆满。后善守故。说名清净。感爱果故。说名为善。无染污故。说名无罪。于诸有情能善随顺慈心定故。说名无害。于沙门性善随顺故。说名随顺趣。圣所爱澄清性故。名顺澄清。终不随顺戒禁取故。名不随顺。与同法者为同分故。名同色类。于正修习增上心慧为所依处。随顺转故。名为顺转。不恼于他饶益转故。又正远离自苦行故。名无热恼。于所受持无变悔故。名无烧恼。于诸毁犯不现行故。如法悔除己所犯故。名无悔恼。如是名为增上戒学所有差别。三住为依当知增上心学慧学所有差别。谓由天住梵住差别。应知增上心学差别。由诸所有觉分等法圣住差别。应知增上慧学差别。谓四静虑四无色等。名为天住。四无量定名为梵住。四圣谛智。四种念住。乃至道支四种行迹。胜奢摩他毗钵舍那四法迹等。当知一切皆名圣住。又有四种若行若住无杂染法。令修观者或于境界退出游行。或于所缘安心静定。离诸杂染安隐而住。云何为四。一于随顺喜受境界。诸杂染喜深心弃舍。二于随顺忧受境界。诸染污忧深心弃舍。三于毗钵舍那品诸随烦恼净修其心。四于奢摩他品诸随烦恼净修其心。于是四种若行若住。离诸杂染安隐住法。应知四种安足处所所依法迹。如其所应当知即是无贪无嗔正念正定。

复次嗢拖南曰。

证净初安立  有变异为先
天路喻明镜  记别最居后

具足正见如来弟子。略由二法能正摄受澄清性故。应知建立四种证净。谓沙门义所摄信戒。于能说者。于沙门义。于同法者。于能证得沙门助伴。所有净信深固根本。于余生中亦不可引。无虚诳故。名澄清性及净尸罗。于其一切能往恶趣恶不善法。获得毕竟不作律仪。是故亦得名澄清性。应知此中。依止净信于善说法毗奈耶中。深生信解。由此净信澄清性故。设在余生。于佛善说法毗奈耶。毕竟无转。又由怖畏诸恶道苦。受持净戒。对治恶行。由此摄受戒。澄清性设在余生。亦不造恶堕诸恶趣。毕竟无退。乃至涅槃。由于善说法毗柰耶。毕竟无转所依处故。毕竟不往一切恶趣所依处故。其用最胜唯说信戒。为澄清性。非余精进念定等法。非澄清性。又此信戒是其增上戒定慧学所依止处。由说信戒是清净故。义显三学皆得清净。由是因缘。唯说是二以为证净。是名第二义门差别。如是证净善能滋润一切堕界白净法故。名滋润福。能引殊胜诸圣道故。名滋润善。能引所余烦恼断故。名能引乐。

复次一向决定能往善趣成就证净诸圣弟子。犹有住于善趣。三种诸大互违变异所起重苦怖畏。然无恶趣所有怖畏。云何三种重苦怖畏。一者病苦。二者老苦。三者断截末摩死苦。是故说言其四大种可令变异。非已成就四种证净诸圣弟子可有变异。

复次若第一义清净诸天。说名最胜无有恼害。由身语意毕竟无有恼害事故。即依如是清净天性。说四证净。名为天路。又四证净为所依止诸圣弟子。依三种门修六随念。一者为断奢摩他品诸随烦恼所起染恼。二者为断毗钵舍那品诸随烦恼所起染恼。三者为断虽无染恼而于未来当可生起二随烦恼。当知此中惛沉睡眠名奢摩他品诸随烦恼。欣乐诸欲俱行掉举贪等过失所生不善欲寻伺等。令心流散诸杂染法。名毗钵舍那品诸随烦恼。又由胜义谛理所得随念。名义威勇。由世俗谛理所得随念。名法威勇。

复次譬如有人执持明镜为观自面净不净相。如是如来诸圣弟子。执持微妙证净明镜为如实观自身所有染净诸相。

复次若有成就四种证净。唯即依自四种证净为他记别。不依上位。能顺欢喜所修随念。由此因缘。当知记别预流果证。未趣上位所修道故。若于上位能顺欢喜五种随念为他记别。由是因缘。当知记别一来果证。由三摩地未成满故。于离欲道未圆满故。于彼诸天未现见故。为求离欲修习能顺欢喜诸法。由此欢喜为所依故。发生轻安。由轻安故。领受身乐。由受乐故。心得正定。而于静定未得成满。若于上位六种随念为他记别。由是因缘。当知记别不还果证。阿罗汉果唯出世道。乃能趣证所有随念唯是世间。是故不还果证已上。更无如是随念记别。又四证净预流果中。唯说为净。于余学果说圆满净。于最上果说为第一圆满清净。

如是略引随顺此论境智相应诸经宗要摩呾理迦。其余一切随此方隅皆当觉了。


分类:佛经 书名:《瑜伽师地论》 作者:(唐)玄奘(译)
《瑜伽师地论》,佛经

《瑜伽师地论》第一百卷


摄事分中调伏事择摄第五之二

复次依毗柰耶勤学苾刍。于其五处应正遍知。云何为五。一事遍知。二罪遍知。三补特伽罗遍知。四引摄义利遍知。五损恼遍知。云何事遍知。谓蕴等五事如声闻地已说。云何罪遍知。谓依毗柰耶勤学苾刍。由五种相遍知所犯。一者遍知犯罪因缘。二者遍知犯罪等起。三者遍知所犯罪事。四者遍知犯罪加行。五者遍知犯罪究竟。遍知犯罪因缘者。谓或贪因缘。或嗔因缘。或痴因缘。毁犯众罪。遍知犯罪等起者。谓或有罪由身等起非语非心。或复有罪由语等起非身非心。或复有罪由心等起非身非语。或复有罪由身由心等起非语。或复有罪由语由心等起非身。或复有罪由身由语等起非心。或复有罪由身由语由心等起。无独由心所犯众罪。应从他处发露悔除。唯当恳诚深自防护。如有苾刍发起种种欲寻思等不善寻思。遍知所犯罪事者。谓犯罪事略有二种。一者有情数事。二者无情数事。遍知犯罪加行者。谓所犯罪有二加行。一非所应作事业加行。二是所应作事业加行。遍知犯罪究竟者。谓于是处施设方便。即于是处而得究竟。非于中间有其退转。以是缘故所犯圆满。诸集粗罪他胜众余方便中犯陨坠恶作。于彼方便及自聚中而得究竟。于陨坠罪诸方便中。亦犯恶作。四种罪聚名有余罪。他胜罪聚名无余罪。若所犯罪由有智故。名不积集。或复从他而显发故。亦不积集。与此相违。非不积集。若所犯罪已从于他如法发露方便悔除。名已显说。与此相违。名未显说。若所犯罪权持当悔。名有期愿。与此相违。名无期愿。若所犯罪。诸佛世尊于别解脱毗柰耶中。建立为犯。名有制立。与此相违。名无制立。若所犯罪。或约一类补特伽罗。或复约时而不决定。先无差别总相制立。当知此罪名为等运。与此相违。名非等运。云何补特伽罗遍知。谓由五相应知差别。一由行差别故。二由众差别故。三由增减差别故。四由证得差别故。五由观察差别故。由行差别者。谓能遍知由贪等行有差别故。彼有差别。如声闻地应知其相。由众差别者。谓能遍知由苾刍苾刍尼等七众别故彼有差别。由增减差别者。谓如一类补特伽罗。或贵族出家。或富族出家。或颜容端正。其余一类则不如是。复有一类补特伽罗。多闻博识语具圆满大智大福。于净尸罗坚猛防护。少有所犯多生恶作。于犯于出能善了知。其余一类则不如是。若能遍知如是等事。当知说名遍知增减有差别故彼有差别。由证得差别者。谓能遍知从随信行俱分解脱以为后边七种差别。预流果向乃至最后阿罗汉果八种差别。诸如是等补特伽罗差别分别。如声闻地已辩其相。由观察差别者。谓能举罪补特伽罗。应善观察所举罪者。然后应举为作忆念。谓观所举补特伽罗为于我边有爱敬不。广说如经应知其相。其所发举补特伽罗。亦应善察能举罪者。为是愚夫癫狂痴騃非法举罪欲于我所当作损害。广说如经应知其相。为是智者非狂非騃所有白品。广说如经应知其相。又于堪举补特伽罗。应正观察为开举不。如是观察补特伽罗所有差别。应知说名补特伽罗遍知。云何引摄义利遍知。谓能遍知略有三种引摄义利。何等为三。一引摄自身利养义利。二引摄他身出罪义利。三引摄僧伽摈斥犯戒安乐义利。引摄自身利养义利者。谓若诸利养体是清净。是名真实。若诸利养体是清净而堪要用。非无所用徒多贮畜凡百资缘。如是名为能引义利。若诸利养不过于时堪住受用。是名应时。若诸利养其余苾刍亦现引摄。是名有伴。即此有伴非引破僧。名离破僧。若所引摄利养义利。具此五支安住正念。以无染心应当受用。如是引摄利养义利。名为无罪。引摄他身出罪义利者。谓若所犯罪彼实现行。是名真实。若复自知我能令彼出不善处安置善处。如是名为能引义利。若他说法敬事尊长恭承病等正加行时。无容举罪。是名应时。若举彼罪诸余苾刍共为助伴。是名有伴。非此因缘能引破僧。如是名为第五清净。若所引摄出罪义利。具此五支安住正念无染污心。如慈善友以柔软言应引摄他出罪义利。如引摄他出罪义利。引摄僧伽摈斥犯戒安乐义利。当知亦尔。而差别者。若因摈斥其被摈者。不与能摈命为障碍。或不因此坏僧居园。亦不因此损坏制多。及不损余同梵行者。如是名为能引义利。与此相违。应知说名引无义利。云何损恼遍知。谓有五种现法损恼。凡夫所趣。愚痴所趣。智者所离。虽实非狂如狂所作。乃至唯有处诳稽留。都无增长所有义利。云何为五。谓有一类伤悼死亡。以无量门而自煎迫伤沦丧者。是名第一现法损恼。凡夫所趣乃至广说。复有一类幸有所余易活方便。而于衢路大市廛间。分解支节疑命殆尽。邪苦逼己以自存活。是名第二现法损恼。凡夫所趣乃至广说。复有一类为性悭贪悭垢所蔽。幸有种种养命资缘。而大艰幸以自存活。是名第三现法损恼。凡夫所趣乃至广说。云何悭垢。谓八悭垢。一者宿习悭贪不串惠施悭垢。二者现法上品顾恋身命悭垢。三者于同分友共住随转诸有情所不串习悲悲心微劣悭垢。四者见田寡德毁犯正行悭垢。五者于诸财物起难得想悭垢。六者三时忧悔悭垢。七者于诸财宝唯见功德不见过患悭垢。八者邪施回向悭垢。当知是名八种悭垢。复有一类爱乐天趣求欲生天。不如实知生天道路。断食投火坠高岩等自加逼害。是名第四现法损恼。凡夫所趣乃至广说。复有一类爱乐清净。不如实知清净道路。谓加苦法而得清净。以无量门自为逼害。是名第五现法损恼。凡夫所趣乃至广说。如是五种现法逼恼。依毗柰耶勤学苾刍。当正遍知应速远离。

复次依毗柰耶勤学苾刍。成就五法。未生信者令其生信。已生信者令倍增长。云何为五。一尸罗圆满。二正见圆满。三轨则圆满。四净命圆满。五远离展转斗诤圆满。尸罗圆满略有十种。如声闻地已辩其相。谓初善受持不太沉聚不太浮散。乃至广说。正见圆满略有五种。一者增益萨迦耶见及边执见已永断故。二者损减拨无邪见已永断故。三者取见谓诸见取及戒禁取已永断故。四者妄计吉祥处见已永断故。五者妄计非有为有有为非有诸颠倒见已永断故。轨则圆满亦有五种。谓或依时务应所作事。或依善品应所作事。或依威仪应所作事。随顺世间及毗柰耶所有轨则。广说应知如声闻地。净命圆满亦有五种。谓能远离矫诈等五起邪命法。如声闻地应知其相。远离展转斗诤圆满略有六种。谓离六种斗诤根故。此中六种斗诤根者。谓忿恨等。广说如经。又依六处应知建立六斗诤根。云何六处。一者不饶益相。二者乐隐己过憍慢执持。三者利养恭敬欲爱现行。四者毁犯增上戒行。五者毁犯增上心行。六者毁犯增上慧行。应知依第一处建立第一斗诤根本。乃至依第六处建立第六斗诤根本。谓有一类补特伽罗众所识知。广从他处多获利养。由是因缘有所毁犯。于所犯罪乐欲隐藏。不欲令他知己所犯。有诸苾刍既了知已。对一对二或对众多举其犯事。彼由此故一向忧戚烧恼身心。又由憍慢所执持故多生热恼。勿彼复对他众人前咎责于我。如是彼人先隐所犯。说名为覆。又复发起憍慢烦恼。此二合名乐隐己过憍慢执持。由是建立斗诤根本。复有苾刍恭敬利养欲爱现行。见有他人多饶财宝众所知识具大福祐。则便亲附殷重承事。非爱非敬亦非乐法。专为利养恭敬因缘。如是思惟摄取。质直忍辱。柔和为依止。师我。于其处随意自在。彼于我所多有施为。而我于彼都无所作。如是思惟摄取。捷慧爱乐修福同梵行者。以为助伴。所有僧事及其余事皆令彼作。我独萧然自得而住。如是或有毁犯禁戒。同梵行者正诘问时。便不分明假托余事而有所说。如是名为行矫伪行诳谄。处所由此因缘起诸斗诤。余随所应当知其相。与是相违。有五种法。令未信者转增不信。令已信者寻还变革。

复次依毗柰耶勤学苾刍成就五力。于一切种等意正行所有加行。云何五力。一加行力。二意乐力。三开晓力。四正智力。五质直力。若有乐学一切身分于诸学中正善修学。又于所学最极恭敬为自调伏为般涅槃。如是当知名加行力。若有所犯由意乐故速还出离。如是当知名意乐力。若于学处。时时请问持三藏者。所有自爱诸善男子应所修学亦能开示。如是当知名开晓力。从他闻已若于其中是真是实无倒摄受。若于其中伪毗柰耶像似正法诸恶言说违背法性如实了知。虽不至彼躬申请问所未开晓。而多闻故于佛世尊所不遮止亦不开许。能自思惟于沙门性是能随顺是能违逆。既了知已如其所应能正修行能正远离。如是当知名正智力。若信解力离诸诳谄。无有少分诈妄分别。非于少分所开许中增益多分而起现行。非于多分所开许中损减少分而起现行。其所现行不增不减。如是最初自生欣庆。后令自他安乐而住修行正行。非眩惑他。如是当知名质直力。

复次依毗柰耶所学加行。应知有五补特伽罗品类差别。谓有一类补特伽罗。于善说法毗柰耶中。依出家法始将发趣。虽欲发趣仍未出家。便生烦恼邪欲寻求。以是缘故遂不出家。复有一类既出家已。烦恼炽盛故思犯罪。由是因缘多诸忧悔。便生烦恼邪欲寻求。复有一类既出家已。于出家法不生喜乐。于舍所学将欲发趣。及于出家发生忧悔。而作是念。非我好作所谓出家。彼由二缘发生烦恼邪欲寻求。复有一类既出家已。命难因缘不起故思违越所学。乃至尽命爱乐出家勤修梵行。彼非二缘发生烦恼邪欲寻求。如是四种补特伽罗是异生类。复有一类。谓诸有学未得解脱。即此为依。于后第一心慧解脱通达升进。如实了知。是名第五补特伽罗。即此第五望前第四诸异生类。由调善可爱有学解脱。于后解脱通达升进而有差别。即此当知已见谛迹。此中前三补特伽罗。如其所应于发趣所生。忧悔所生。及俱所生所有烦恼邪欲寻求。应正除遣。于上解脱应正了知。第四唯于后上解脱应正了知。若能如是一切当得平等平等。

复次于三学中当知略有三种邪行。谓有一类补特伽罗。先求涅槃而乐出家。出家已后为天妙欲爱味所漂。所受持戒回向善趣。唯护尸罗便生喜足。是名外结补特伽罗于增上戒第一邪行。复有一类补特伽罗。不唯护戒便生喜足。而能趣证上诸世间随一静定。即于此定深生味染。不进上求圣谛现观。是名内结补特伽罗于增上心第二邪行。复有一类补特伽罗。是其有学已见谛迹。由住放逸于现法中不般涅槃。当知是名于增上慧第三邪行。

如是略引随顺此论境智相应调伏宗要摩怛理迦。其余一切随此方隅皆当觉了。


分类:佛经 书名:《瑜伽师地论》 作者:(唐)玄奘(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