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tails
- Category: 佛经
白话《成唯识论》总序
自读首椤严,从此不尝人间糟糠味;
认识华严经,方知已是佛法富贵人。
诚然,佛教三藏十二部经有如暗夜之灯炬、苦海之宝筏,为人生带来光明与幸福,古德这首诗偈可说一语道尽行者阅藏慕道、顶戴感恩的心情!可惜佛教经典因为卷帙浩瀚,古文艰涩,常使忙碌的现代人有义理远隔、望而生畏之憾,因此多少年来,我一直想编篡一套白话佛典,以使法雨均沾,普利十方。
一九九一年,这个心愿总算有了眉目,是年,佛光山在中国大陆广州市召开[白话佛经编纂会议],将该套丛书订名为《中国佛教经典宝藏》。后来几经集思广益,大家决定其所呈现的风格应该具备下列四项要点:
一启发思想:全套《中国佛教经典宝藏》共计百余册,依大乘、小乘、禅、净、密等性质编号排序,所选经典均具三点特色:
1历史意义的深远性
2中国文化的影响性
3人间佛教的理念性
二通顺易懂:每册书均设有译文、原典、注释等单元,其中文句铺排力求流畅通顺,遣词用字力求深入浅出,期使读者能一目了然,契入妙谛。
三、文简义赅:以专章解析每部经的全貌,并且搜罗重要的章句,介绍该经的精神所在,俾使读者对每部经义都能透彻了解,并且免于以偏概全之谬误。
四、雅俗共赏:《中国佛教经典宝藏》虽是白话佛典,但亦兼具通俗文艺与学术价值,以达到雅俗共赏、三根普被的效果,所以每册书均以题解、源流、解说等章节,阐述经文的时代背景、影响价值及在佛教历史和思想演变上的地位角色。
兹值佛光山开山三十周年,诸方贤圣齐来庆祝,历经五载、集二百余人心血结晶的百余册《中国佛教经典宝藏》也于此时隆重推出,可谓意义非凡,论其成就,则有四点成就可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佛教史上的开创之举:民国以来的白话佛经翻译虽然很多,但都是法师或居士个人的开示讲稿或零星的研究心得,由于缺乏整体性的计划,读者也不易窥探佛法之堂奥。有鉴于此,《中国佛教经典宝藏》丛书突破窠臼,将古来经律论中之重要着作,作有系统的整理,为佛典翻译史写下新页!
二、杰出学者的集体创作:《中国佛教经典宝藏》丛书结合中国大陆北京、南京各地名校的百位教授学者通力撰稿,其中博士学位者占百分之八十,其他均拥有硕士学位,在当今出版界各种读物中难得一见。
三、两岸佛学的交流互动:《中国佛教经典宝藏》撰述大部分由大陆饱学能文之教授负责,并搜录台湾教界大德和居士们的论着,藉此衔接两岸佛学,使有互动的因缘。编审部分则由台湾和大陆学有专精之学者从事,不仅对中国大陆研究佛学风气具有带动启发之作用,对于台海两岸佛学交流更是助益良多。
四、白话佛典的精华集粹:《中国佛教经典宝藏》将佛典里具有思想性、启发性、教育性、人间性的章节作重点式的集粹整理,有别于坊间一般[照本翻译]的白话佛典,使读者能充份享受[深入经藏,智慧如海]的法喜。
今《中国佛教经典宝藏》付梓在即,吾欣然为之作序,并藉此感谢慈惠、依空等人百忙之中,指导编修;吉广兴等人奔走两岸,穿针引线;以及王志远、赖永海等[宝藏小组]人员的汇编印行。由于他们的同心协力,使得这项伟大的事业得以不负众望,功竟圆成!
《中国佛教经典宝藏》虽说是大家精心擘划、全力以赴的巨作,但经义深邈,实难尽备;法海浩瀚,亦恐有遗珠之憾;加以时代之动乱,文化之激荡,学者教授于契合佛心,或有差距之处。凡此失漏必然甚多,星云谨以愚诚,祈求诸方大德不吝指正,是所至祷。
一九九六年五月十六日于佛光山
分类:佛经 书名:白话《成唯识论》 作者:韩廷杰(释译)
- Details
- Category: 佛经
白话《成唯识论》编序
《中国佛教经典宝藏》是佛光山继《佛光大藏经》之后,推展人间佛教的百册丛书,以将传统《大藏经》青华化、白话化、现代化为宗旨,力求佛经宝藏再现今世,以通俗亲切的面貌,温渥现代人的心灵。
佛光山开山三十年以来,家师星云上人致力推展人间佛教不遗余力,各种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创办,全世界弘法度化之道场应机兴建,蔚为中国现代佛教之新气象。这一套白话青华大藏经,亦是大师弘教传法的深心悲愿之一。从开始构想、擘划到广州会议落实,无不出自大师高瞻远瞩之眼光;从逐年组稿到编辑出版,幸赖大师无限关注支持,乃有这一套现代白话之大藏经问世。
这是一套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反映传统佛教文化的丛书,取其青华,舍其艰涩,希望既能将《大藏经》深睿的奥义妙法再现今世,也能为现代人提供学佛求法的方便舟筏。我们祈望《中国佛教经典宝藏》具有四种功用:
一、是传统佛典的青华书--中国佛教典藉汗牛充栋,一套《大藏经》就有九千余卷,穷年皓首都研读不完,无从赈济现代人的枯槁心灵。《宝藏》希望是一滴浓缩的法水,既不失《大藏经》的法味,又能有稍浸即润的方便,所以选择了取精用弘的摘引方式,以舍弃庞杂的枝节。由于执笔学者各有不同的取舍角度,其间难免有所缺失,谨请十方仁者鉴谅。
二、是深入浅出的工具书--现代人离古愈远,愈缺乏解读古藉的能力,往往视《大藏经》为艰涩难懂之天书,明知其中有汪洋浩瀚之生命智慧,亦只能望洋兴叹,欲渡无舟。《宝藏》希望是一艘现代化的舟筏,以通俗浅显的白话文字,提供读者邀游佛法义海的工具。应邀执笔的学者虽多具佛学素养,但大陆对白话写作之领会角度不同,表达方式与台湾有相当差距,造成编写过程中对深厚佛学素养与流畅白话语言不易兼顾的困扰,两全为难。
三、是学佛入门的指引书--佛教经典有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可以深入,门门是无限宽广的证悟途径,可惜缺乏大众化的入门导览,不易寻觅捷径。《宝藏》希望是一支指引方向的路标,协助十方大众深入经藏,从先贤的智慧中汲取养分,成就无上的人生福泽。然而大陆佛教于[文化大革命]中断了数十年,迄今未完全摆脱马列主义之教倏框框,《宝藏》在两岸解禁前即已开展,时势与环境尚有诸多禁忌,五年来虽然排除万难,学者对部份教理之阐发仍有不同之认知角度,不易涤除积习,若有未尽中肯之辞,则是编者无奈之处,至诚祈望硕学大德不吝垂教。
四、是解深入密的参考书--佛陀遗教不仅是亚洲人民的精神皈依,也是世界众生的心灵宝藏,可惜经文古奥,缺乏现代化传播,一旦庞大经藏沦为学术研究之训诂工具,佛教如何能扎根于民间?如何普济僧俗两众?我们希望《宝藏》是百粒芥子,稍稍显现一些须弥山的法相,使读者由浅入深,略窥三昧法要。各书对经藏之解读诠释角度或有不足,我们开拓白话经藏的心意却是虔诚的,若能引领读者进一步深研三藏教理,则是我们的衷心微愿。
在《宝藏》漫长五年的工作过程中,大师发了两个大愿力--一是将文革浩劫断灭将尽的中国佛教命脉唤醒复生,一是全力扶持大陆残存的老、中、青三代佛教学者之生活生机。大师护持中国佛教法脉与种子的深心悲愿,印证在《宝藏》五年艰苦岁月和近百位学者身上,是《宝藏》的一个殊胜意义。
谨呈献这百余册《中国佛教经典宝藏》为师父上人七十祝寿,亦为佛光山开山三十周年之纪念。至诚感谢三宝加被、龙天护持、成就了这一椿微妙功德,惟愿《宝藏》的功德法永长流五大洲,让先贤的生命智慧处处敲门有人应,普济世界人民众生!
分类:佛经 书名:白话《成唯识论》 作者:韩廷杰(释译)
- Details
- Category: 佛经
白话《成唯识论》题解
《成唯识论》意谓以性、相、位三分成立《唯识三十颂》的道理。什么是唯识呢唯识宗把万事万物分为五位,再进一步分为百法,这五位就是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法和无为法。所谓"唯识",意思是说,这五位都离不开识,心法是识的自相,心所法是识的相应,色法是识所变,不相应行法是识的分位,无为法是识的实性。所谓"唯识",就是说世界上只有识,除识之外的其他东西,只不过是识的幻影而已。
《成唯识论》又称为《净唯识论》,这是用比喻来说明问题。真如性净,但被客尘(烦恼)所染,如果不进行修行,不去掉尘垢,这种洁净的性质就显现不出来。就像一块蒙上尘垢的珠宝一样,尽管本性是光洁的,但不经过磨擦,不去掉尘垢,这种光洁的性质就显现不出来。《成唯识论》用这种比喻教导人们根据佛的教诲去修行,去掉不符合佛教义理的污垢,达到涅槃成佛的最终目的。
一般来说,唯识依据的经典是六经十一论,六经如下:《大方广佛华严经》、《解深密经》、《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没汉译)、《阿毗达磨经》(没汉译)、《楞伽经》、《厚严经》(没汉译)。十一论是:《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大乘庄严经论》、《集量论》、《摄大乘论》、《十地经论》、《分别瑜伽论》(没汉译)、《辩中边论》、《唯识二十论》、《观所缘缘论》、《阿毗达磨杂集论》。其中最重要的是《瑜伽师地论》,这是唯识最根本的论典。但这部论太长,共一百卷,难以诵读,约于公元五世纪,唯识学的创始人之一--世亲着《唯识三十颂》,亦称《高建法幢论》,用五言三十颂提纲挈领地讲述《瑜伽师地论》的唯识道理。前二十四颂讲唯识相,第二十五颂讲唯识性,最后五颂讲唯识的行位。
《唯识三十颂》太简,难懂,所以很多论师根据六经十一论竞相为之作注,竟有二十八家之多,其中着名的有十大论师:亲胜、火辨、德胜、安慧、难陀、净月、护法、胜友、胜子、智月。亲胜、火辨与世亲同时,安慧、净月与护法同时。(约六世纪中叶),胜友、胜子、智月都是护法的学生。在十大论师中,护法的唯识理论发展最完备,最有代表性。
玄奘留印期间,主要学唯识,回国后的译传也主要是唯识,成为唐代唯识宗的创始人。他译《唯识三十颂》以后,想把十大论师的注释一一译出,这样做必定太繁。而且,十大论师的观点不尽一致,使人不知谁是谁非,难以适从,所以他的弟子窥基(公元六三二--六八二年)建议,以护法的观点为主,杂糅其它九师的理论主张。玄奘接受了他的建议,于显庆四年(公元六五九年)糅译成《成唯识论》十卷。
《成唯识论》现存六个版本:《频伽藏》本、《碛砂藏》本、《大正藏》本、《续藏》本、《藏要》本、《高丽藏》本。《藏要》本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个版本,这个版本以南宋本为底本,对勘《高丽藏》本、明本及《述记》牒文。又用梵本《唯识三十颂》、藏本胜友等译《三十论颂》、陈本真谛译《转识论》对颂文进行了校勘,又用梵本安慧《三十唯识释》、藏本胜友等译安慧《三十论释》、藏本胜友等译律天的《三十论疏》、陈本真谛译《转识论》等对长行进行了校勘。由此可见,《藏要》本是迄今为止校勘最细、可靠性最大的一个版本,所以本书以《藏要》本为底本。
分类:佛经 书名:白话《成唯识论》 作者:韩廷杰(释译)
- Details
- Category: 佛经
白话《成唯识论》解说
世间万物都体现了一种因果关系,俗话说得好:无风不起浪,有水才行船。一风就是原因,起浪就是结果:水是因,行船是果。历代科学家、哲学家都很重视因果律,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把探求事物的因果关系作为最大快乐,他说过这样的话:宁可找到一个因果的解释,不愿获得一个波斯王位(1)
我们学过《成唯识论》以后,对佛教的因果律应有更明确的认识。唯识认为:阿赖耶识中有大量种子,这种种子是产生世间万物和人们各种现行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种子是因,现行是果,现行又可以熏习阿赖耶识,形成种子,储存于阿赖耶识之中。在这种情况下,现行是因,种子是果。
现行有善、恶之分,现行熏习形成的种子也有善、恶之分。这些种子决定着六道轮回、三界和四生,有的种子今世感果,有的来世感果,有的隔世感果。时间有早有晚,但感果是肯定无疑的,俗话说得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莫说不报,日辰末到,日辰一到,一定会报。"
我们为了得到好的报应,必须遵循佛陀的教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实际上是戒、定、慧三学。"诸恶莫作"是戒学,戒除恶行。"众善奉行"是慧学,行善必须有智慧。"自净其意"是定学。更具体地讲,要奉行十善,断除十恶。十善属于身业的有三种: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属于口业的有四种: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属于意业的有三种: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十善又可以分为止、行二义,"止"是止恶,"行"是修行胜德。十善的反面即为十恶: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
最能说明因果关系的是十二因缘,一般认为十二因缘是小乘佛教观点,其实不然,这里含有深奥的唯识道理。"无明"就是对佛教道理不理解,妄执我、法,由此而生各种妄行,这就是"无明缘行"。这种现行又熏习阿赖耶识,形成种子,储存在本识之中,种子在本识中变异成熟,使本识及其心法、心所法、色法等种子发生深刻变化,最终形成异熟果,所以本识就成为异熟果的体现者,所以称为异熟识,这就叫"行缘识"。异熟识的种子成熟变现为现行,成为色、受、想、行、识五蕴,受、想、行、识称为"名",色蕴即色法,合而言之称为名色。这里应当附带说明一个问题,"行缘识",此中有一个识,"名色"中的"名"有一个识蕴,这就出现了二个识。这二个识肯定不同,如果相同的话,就是重复。有什么不同呢?这个问题小乘佛教无法解释,只有大乘佛教才能圆满地解释这个问题。第一个识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第二个识是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当新生命体形成的时候,阿赖耶识进入母胎,此称"入胎识"。
这正如《大缘方便经》所说:"阿难!缘识有名色,此为何义?若识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答曰:无也。若识入胎不出者,有名色不?答日:无也。若识出胎,婴孩坏败,名色得增长不?答曰:无也。阿难!若无识者,有名色不?答曰:无也。阿难!我以是缘,知名色由识,缘识有名色。我所说者,义在于此。阿难!缘名色有识,此为何义?若识不住名色,则识无住处:若无住处,宁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不?答曰:无也。阿难:若无名色,宁有识不?答曰:无也。阿难!我以此缘,知识由名色,缘名色有识。我所说者,义在于此。"(2)这里所说的"入胎识"就是阿赖耶识,人死后形成新的生命体以前,称为中有。中有阶段就是阿赖耶识,正如《八识规炬颂》所说的"去后来先作主公"。"去后"即死后,"来先"即生前。当新生命体形成的时候,中有阶段的阿赖耶识进入母胎,这就是入胎识。
十二因缘是释迦牟尼佛最早演说的教法之一,仔细分析起来,此中已有唯识思想。由此可见,大乘是佛说。正如印顺导师所说的,大乘和小乘应当是同源异流。这里还应当提及另一个重要问题,阿赖耶识能够从一个躯体转生到另一躯体,这种特点很像"我"(灵魂),但它不等于灵魂,因为灵魂可以不附着于躯体而单独行动,阿赖耶识只有附着于躯体才能发挥作用,不能单独行动。灵魂无始无终,阿赖耶识无始而有终,阿赖耶识的终止就是转依,就是转阿赖耶识而成大圆镜智。
讲完这几个问题以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继续讲十二因缘当投胎识(即阿赖耶识)入住母胎时,赖耶变现根身及器世间,此即为"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根身触及世间万相,而起种种苦受、乐受时,即为"六入缘触,触缘受":依着种种苦乐感受,蕴育人们心底强烈的贪爱执取,就是"受缘爱,爱缘取":从此依"取着"而召感未来在三界轮回受生的因,遂有无尽期的生与死,此即为"取缘有、有缘生、老死",正如叔本华(公元一七八八--一八六0年)所说的:"贪欲是一切恶德的根源。"(3)有漏善恶业熏习本识,成为三界轮回的业因,这就是"取缘有"。"有"必然出现新的生命体,这就是"有缘生",既然有生,肯定有老死。
这十二支构成一整套的循环链条,由无明、行二支作为过去世的因,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支则为现在世的果:由爱、取、有三支作为现在世的因,生、老死则为未来世的果。这就是三世两重因果。
业因感果不是绝对下可改变的,《证道歌》说:"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这是说,学习佛法,消除我执、法执,就可以消除坠入阿鼻地狱的业因。《观普贤行法经》说:"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这是说,通过坐禅、忏悔可以消除罪业。《金刚经》说:"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先世罪业即得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说,读《金刚经》可以消除罪业。所以,佛教的业报轮回不同于宿命论。
注释
(1)转引自《通俗哲学》第一九九页,中国青年出版社,一九八二年皈。
(2)转引自印顺《唯识学探源》第一九页。
(3)叔本华《人生的智慧》,张尚德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第一0五页。
分类:佛经 书名:白话《成唯识论》 作者:韩廷杰(释译)
- Details
- Category: 佛经
白话《成唯识论》源流
唯识学派即大乘有宗,又称为瑜伽行派,因该派教徒注重修练瑜伽而得名。起源于公元四、五世纪的古代印度,主要依据《解深密经》立宗,这部经共分八品,精辟论述了万法唯识、三自性三无性、唯识的修行次第等。异译本有三: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相续解脱经》一卷、北魏菩提流支译《深密解脱经》五卷、南朝陈真谛译《解节经》一卷。
唯识学派的创始人相传是弥勒(Maitreya),他的《瑜伽师地论》号称唯识学的百科全书,全面论述了唯识的理论主张。除此之外,署弥勒之名的唯识论典还有:《大乘庄严经论》、《辩中边论》、《法法性分别论》、《现观庄严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究竟一乘宝性论》,连同一百卷的《瑜伽师地论》,称为弥勒七论。
唯识的实际创始人是无着、世亲兄弟两人。无着,音译阿侩伽,生活年代大约是公元四、五世纪,北印度富娄沙富罗国人,父憍尸迦,母比邻持,大弟世亲,幼弟师子觉。原于小乘说一切有部出家,后改学大乘,研习《瑜伽师地论》,着作很多,主要有《摄大乘论》、《六门教授习定论》、《顺中论》、《显扬圣教论》、《大乘阿毗达磨集论》等。
世亲,音译婆薮盘豆,他是无着的弟弟,先于说一切有部出家,俊至阿逾阁国师事佛陀蜜多罗,其师在辩论中败于数论外道,世亲着《七十真实论》,批驳数论的《僧怯论》。世亲精通《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为众人宣讲,每天把所讲内容用一偈概括出来,共六百多偈,又吸收经量部教义作注,而成《俱舍论》。世亲原为小乘佛教徒,认为"大乘非佛说",后经其兄无着的开导改信大乘。主要着作有《大乘庄严经论释》、《辩中边论》、《金刚经论释》、《十地经论》、《净土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摄大乘论释》、《大乘成业论》、《大乘百法明门论》、《大乘五蕴论》、《佛性论》等。
以后唯识的着名论师是陈那(约公元四四0--五二0年),南印度香至国人,原为小乘犊子部信徒,后改学大乘,曾在那烂陀寺讲唯识和因明。他的主要成绩是在因明方面,是新因明的创始人,被称为"中世纪正理学之父"。在唯识理论方面主张有三分:见分、相分、自证分,故称"三分家"。主要着作有《观所缘缘论》、《掌中论》、《取因假设论》、《因明正理门论》、《集量论》等。其弟子商羯罗主的《因明入正理论》被当成学习印度因明的入门书。
护法,生活年代大约是公元六世纪中叶,原为南印度达罗毗茶国建志补罗城某大臣之子,后出家学习佛法,曾主持那烂陀寺,三十二岁圆寂于大菩提寺。他在唯识理论方面主张四分: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故称"四分家"。他的主要成就是对《唯识三十颂》的注释,是十大论师之一。玄奘翻译的《成唯识论》以他的注释为主,糅译其他九师的理论主张。主要弟子有戒贤、最胜子、智月等。主要着作除对《唯识三十颂》的注释以外,还有《广百论释》、《观所缘缘论释》、《成唯识宝性论》等。
护法以后唯识的着名论师是戒贤,他的生活年代大约是公元六、七世纪,东印度三摩咀咤国人,婆罗门种姓,曾主持那烂陀寺,以有、空、中三时判教,并主张五种姓说。唐玄奘于贞观十年(公元六三六年)从其受学,当时戒贤已经一百零六岁。
玄奘(公元六00--六六四年)从印度学成回国后,共译佛教经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其中主要是《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唯识论典。
玄奘门下人才济济,其中着名者有窥基、圆测、神昉等。神昉又称为大乘昉,曾着《成唯识论要集》等唯识着作。窥基(公元六三二--六八二年),字道洪,姓尉迟,因常住西安慈因寺,故称慈恩大师,他协助玄奘创立的唯识宗又称为慈恩宗。十七岁出家,二十八岁(公元六五九年)协助玄奘译经,是玄奘的主要助手之一。为很多唯识论典作注,号称"百部疏主",曾着《成唯识论述记》,对《成唯识论》详加解释。又着《成唯识论掌中枢要》进行补充。新罗僧圆测(公元六一三--六九六年)和窥基关于唯识的观点不一致,圆测曾着《成唯识论疏》,批驳窥基的观点。窥基的弟子慧沼(公元六五0--七一四年)着《成唯识论了义灯》七卷,对圆测的论点进行不同看法的主张,书中"有释"即指圆测观点。圆测和窥基的不同观点在《成唯识论了义灯》和《因明入正理论义断》中有所记载。
圆测的弟子有道证、胜庄等。道证于嗣圣元年(公元六九二年)回国,着有《成唯识论要集》十四卷,坚持圆测观点,受到窥基弟子慧沼的严厉批评。胜庄着有《成唯识论决》,不像道证那样固守圆测的观点。道证的弟子太贤自称青丘沙门,也是新罗人,着《成唯识论学记》八卷,对《成唯识论》的解释比较公允,没有拘泥于圆测和道证的学说。
慧沼的弟子智周(公元六八八--七二三年)继窥基、慧沼之后,被称为相宗三祖,因住河南濮阳,世称濮阳大师,着《成唯识论演秘》七卷,对《成唯识论》和《成唯识论述记》详加解释。智周的弟子如理又作《成唯识论疏义演》和《演秘释》,把《成唯识论》的唯识理论推演得更繁琐了。唐代灵泰还着《成唯识论疏抄》十八卷。
窥基的《成唯识论述记》、慧沼的《成唯识论了义灯》、智周的《成唯识论演秘》被称为唯识三大部,窥基的《成唯识论掌中枢要》、慧沼的《成唯识论了义灯》、智周的《成唯识论演秘》并称为唯识三疏。
宋以后,中国佛教进入衰微时期,唯识宗也不例外。但至明代,唯识宗又兴盛发达起来,关于《成唯识论》的疏释比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唐代还要多。西蜀高原大师着《成唯识论随疏》十卷,亦称《成唯识论随注》,该书文约义丰,时人作为学习唯识理论的入门书,武林钱伊庵因此疏而着《唯识随疏翼》二卷。除此之外还有《成唯识论俗诠》十卷,明昱作于公元一六一一年:《成唯识论集解》十卷,通润作于公元一六一年:《成唯识论证义》十卷,王肯堂作于公元一六三年:《成唯识论音义》八卷,作者广承,着作年代不详,已佚:《成唯识论自考》十卷,大惠作于公元二六年:《成唯识论合响》十卷,大真作于公元六四二年:《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十卷,智旭作于公元六四七年:《成唯识论音响补遗》十卷,绍觉音义,新伊合响,清智素补遗。着作年代不详。这些着作收集于《续藏经》第四一函。
明末的唯识理论研究为什么又恢复发展起来?因为当时的佛教以禅宗为主,他们呵佛骂祖,不注重佛教义理研究,佛教界的有识之士对此很不满意,所以极力弘扬唯识理论,指导坐禅。学术界对明末的唯识理论研究不够充分,圣严法师的论文《明末的唯识学者及其思想》很值得重视。
分类:佛经 书名:白话《成唯识论》 作者:韩廷杰(释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