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论》,佛经

《大智度论》第六十卷


释十善品第三十八

【经】佛告释提桓因言:"憍尸迦,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教一阎浮提人行十善道。于汝意云何?是因缘故,得福多不?"

答言:"甚多!世尊。"

佛言:"不如善男子、善女人,书持般若波罗蜜经卷与他人,令读诵说,得福多。何以故?是般若波罗蜜中,广说诸无漏法。善男子、善女人从是中学,已学、今学、当学;入正法位中,已入、今入、当入。得须陀洹果,已得、今得、当得;乃至阿罗汉果,求辟支佛道亦如是。诸菩萨摩诃萨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入正法位中,已入、今入、当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得、今得、当得。憍尸迦,何等是无漏法?所谓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四圣谛,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佛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善男子、善女人学是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得、今得、当得。

"憍尸迦,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教一人令得须陀洹果;是人得福德,胜教一阎浮提人行十善道。何以故?憍尸迦,教一阎浮提人行十善道,不离地狱、畜生、饿鬼苦。憍尸迦,教一人得须陀洹果,离三恶道故。乃至阿罗汉果、辟支佛道,亦如是。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教一阎浮提人令得须陀洹果、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道;不如善男子、善女人,教一人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福多!何以故?憍尸迦,以菩萨因缘故,生须陀洹,乃至阿罗汉、辟支佛;以菩萨因缘故生诸佛。以是因缘故,憍尸迦,当知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经卷与他人,令书持、读诵、说,得福多!何以故?是般若波罗蜜中,广说诸善法。是善法中学,便出生刹利大姓、婆罗门大姓、居士大家,四天王天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天,便有四念处乃至一切种智,便有诸须陀洹乃至阿罗汉、辟支佛,便有诸佛。憍尸迦,置一阎浮提人;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教四天下世界中众生令行十善道。于汝意云何?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答言:"甚多!世尊。"

佛言:"不如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经卷与他人,令书持、读诵、说,得福多!余如上说。憍尸迦,置四天下世界中众生;若教小千世界中众生,令行十善道,亦如是。憍尸迦,置小千世界中众生;若教二千中世界中众生,令行十善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经卷与他人,令书持、读诵,是人得福多!余如上说。憍尸迦,置二千中世界中众生;若教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众生,令行十善道;复有人书般若波罗蜜经卷与他人,令书持、读诵,是人福得多!憍尸迦,置三千大千世界中众生;若教如恒河沙等世界中所有众生,令行十善道;若复有人书般若波罗蜜经卷与他人,令书持、读诵,其福多!余如上说。

"复次,憍尸迦,有人教一阎浮提众生,令立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五神通。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福德多不?"

释提桓因言:"甚多!世尊。"

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经卷与他人,令书持、读诵得福多!何以故?是般若波罗蜜中,广说诸善法。余如上说。憍尸迦,置阎浮提众生;复置四天下世界中众生,小千世界中众生,二千中世界中众生,三千大千世界中众生。憍尸迦,若有人教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众生,令立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五神通。于汝意云何?是人福德多不?"

答言:"甚多!世尊。"

佛言:"不如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经卷与他人,令书持、读诵得福多!何以故?是般若波罗蜜中,广说诸善法。余如上说。

"复次,憍尸迦,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是般若波罗蜜,持读诵说、正忆念,是人福德,胜教阎浮提人行十善道,立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五神通。正忆念者,受持、亲近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不以二法,不以不二法。受持、亲近禅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檀波罗蜜,乃至正忆念,不以二法,不以不二法。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正忆念内空乃至一切种智,不以二法,不以不二法。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为他人种种因缘演说般若波罗蜜义,开示分别令易解。憍尸迦,何等是般若波罗蜜义?憍尸迦,般若波罗蜜义者,不应以二相观,不应以不二相观,非有相非无相,不入不出,不增不损,不垢不净,不生不灭,不取不舍,不住非不住,非实非虚,非合非散,非著非不著,非因非不因,非法非不法,非如非不如,非实际非不实际。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能以是般若波罗蜜义,为他人种种因缘演说,开示分别令易解,是善男子、善女人所得福德甚多;胜自受持般若波罗蜜,亲近、读诵、说、正忆念。

"复次,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自受持般若波罗蜜,亲近、读诵、说、正忆念;亦为他人种种因缘演说般若波罗蜜义,开示分别令易解,是善男子、善女人所得功德甚多!"

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应如是演说般若波罗蜜义,开示分别令易解!"

佛语释提桓因:"如是,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应如是演说般若波罗蜜义,开示分别令易解。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如是演说般若波罗蜜义,开示分别令易解,得无量无边阿僧祇福德。若善男子、善女人,供养十方无量阿僧祇诸佛,尽其寿命,随其所须,恭敬尊重赞叹,华香乃至幡盖供养;若复有善男子、善女人,种种因缘为他人广说般若波罗蜜义,开示分别令易解,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甚多!何以故?诸过去、未来、现在佛,皆于是般若波罗蜜中学,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得、今得、当得。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无量无边阿僧祇劫行檀波罗蜜,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以般若波罗蜜,为他人演说其义,开示分别令易解,其福甚多,以无所得故。

"云何名有所得?憍尸迦,若菩萨摩诃萨,用有所得故布施,布施时作是念:我与,彼受,所施者物,是名得檀,不得波罗蜜。我持戒,此是戒,是名得戒,不得波罗蜜。我忍辱,为是人忍辱,是名得忍辱,不得波罗蜜。我精进,为是事勤精进,是名得精进,不得波罗蜜。我修禅,所修是禅,是名得禅,不得波罗蜜。我修慧,所修是慧,是名得慧,不得波罗蜜。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如是行者,不得具足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

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云何修具足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

佛告释提桓因:"菩萨摩诃萨布施时,不得与者,不得受者,不得所施物,是人得具足檀波罗蜜;乃至修般若波罗蜜时,不得智,不得所修智,是人得具足般若波罗蜜。憍尸迦,是为菩萨摩诃萨具足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善男子、善女人如是行般若波罗蜜,当为他人演说其义,开示分别令易解;禅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檀波罗蜜,演说其义,开示分别令易解。何以故?憍尸迦,未来世当有善男子、善女人,欲说般若波罗蜜,而说相似般若波罗蜜。有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闻是相似般若波罗蜜,失正道。善男子、善女人,应为是人具足演说般若波罗蜜义,开示分别令易解。"

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何等是相似般若波罗蜜?"

佛言:"有善男子、善女人,说有所得般若波罗蜜,是为相似般若波罗蜜。"

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云何善男子、善女人,说有所得般若波罗蜜,是为相似般若波罗蜜?"

佛言:"善男子、善女人,说有所得般若波罗蜜,是相似般若波罗蜜者,说色无常,作是言:'能如是行,是行般若波罗蜜。'行者求色无常,是为行相似般若波罗蜜。说受、想、行、识无常,作是言:'能如是行,是行般若波罗蜜。'行者求受、想、行、识无常,是为行相似般若波罗蜜。说眼无常乃至说意无常,说色无常乃至说法无常;说眼界无常,色界、眼识界无常,乃至说意界、法界、意识界无常。说地种无常,乃至说识种无常;说眼识众无常乃至说意识众无常,说眼触无常乃至说意触无常,说眼触因缘生受无常乃至说意触因缘生受无常:广说如五众。说色苦,乃至说意触因缘生受苦;说色无我,乃至说意触因缘生受无我,皆如五众说。行者行檀波罗蜜时,为说色无常、苦、无我,乃至意触因缘生受,说无常、苦、无我。尸罗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亦如是。行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为说无常、苦、无我。行四念处,为说无常、苦、无我。乃至行萨婆若时,为说无常、苦、无我。作如是教:'能如是行者,是为行般若波罗蜜。'憍尸迦,是名相似般若波罗蜜。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当来世说相似般若波罗蜜,作是言:'汝善男子修行般若波罗蜜,汝修行般若波罗蜜时,当得初地乃至当得十地。禅波罗蜜,乃至檀波罗蜜,亦如是。'行者以相似有所得,以总相修是般若波罗蜜。憍尸迦,是名相似般若波罗蜜。

"复次,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欲说般若波罗蜜,作是言:'汝善男子修行般若波罗蜜已,当过声闻、辟支佛地。'是名相似般若波罗蜜。

"复次,善男子、善女人,为求佛道者如是说:'汝善男子、善女人,修行般若波罗蜜已,入菩萨位,得无生法忍;得无生忍已、便住菩萨神通,从一佛界至一佛界,供养诸佛,恭敬尊重赞叹。'如是说者,是名相似般若波罗蜜。

"复次,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为求佛道者如是说:'汝善男子、善女人,学是般若波罗蜜,受持、读诵、说、正忆念,当得无量无边阿僧祇功德。'如是说者,名相似般若波罗蜜。

"复次,善男子、善女人,为求佛道者说:'如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功德善本,从初发心至成得佛,都合集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说者,是名相似般若波罗蜜。"

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云何善男子、善女人,为求佛道者,不说相似般若波罗蜜?"

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为求佛道者说般若波罗蜜:'善男子,汝修行般若波罗蜜,莫观色无常。何以故?色、色性空,是色性非法,若非法即名为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中色非常非无常。何以故?是中色尚不可得,何况常、无常?'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如是说者,是名不说相似般若波罗蜜。受、想、行、识亦如是。

"复次,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为求佛道者说:'汝善男子修行般若波罗蜜,于诸法莫有所过,莫有所住。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中,无有法可过、可住。所以者何?一切法自性空,自性空是非法,若非法即是为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中,无有法可入可出、可生可灭。'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如是说,是名不说相似般若波罗蜜。广说如上。与相似相违,是名不说相似般若波罗蜜。如是,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应如是演说般若波罗蜜义。若如是说般若波罗蜜义,所得功德,胜于前者。"  

【论】论者言:佛更欲以异门明般若波罗蜜胜故,问帝释言:若有人教一阎浮提人行十善道,其福多不?如经中广说。此中说所以胜因缘,所谓般若波罗蜜,广说诸无漏法,成三乘道,入涅槃,不复还。十善道但善有漏法,受世间无常福乐,还复堕苦,是故不如。

复次,先是世间法,后是出世间法;先是能生生死法,后是能灭生死法;先是无常乐因缘,后是常乐因缘;先是凡夫、圣人共法,后但是为圣人法。如是等差别。无漏法者,三十七品、十八不共法,乃至无量诸佛法。欲令是事了了易解故,更说因缘,所谓教一人令得须陀洹果,得大福德,胜于教阎浮提人行十善道。虽行十善,未免三恶道故。乃至得阿罗汉、辟支佛道,亦如是。佛更说譬喻:若有人教一阎浮提人,令得声闻、辟支佛道,不如有人教一人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人得福多。何以故?须陀洹至辟支佛,皆从菩提生故。是般若波罗蜜中,种种说佛道因缘。是故书般若经卷与人,胜以十善教四天下,乃至如恒河沙等世界。

复次,教阎浮提人,乃至恒河沙等世界人,令行四禅等,乃至五神通亦如是。但四禅等是离欲人,与十善差别。

复次,若有人教一阎浮提人,乃至如恒河沙世界,令行十善道、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五神通,不如是人受持般若波罗蜜,读诵说、正忆念,得福多。得福多者,上以般若经卷与他人,今自行般若为异。先十善道,乃至五神通别说,今合说。

问曰:何以不解受持、读诵、说,但解正忆念?

答曰:受持、读诵、说福德多,以正忆念能具二事,所谓福德、智慧,是故别说。如人采药草,乃至合和而未服之,于病无损,服乃除病。正忆念如服药病愈,是故但解正忆念。正忆念相,所谓非二非不二行般若波罗蜜。二不二义,如先说。初以书经卷胜舍利;中以经卷与人,胜教人行十善,乃至五神通;令受持、读诵、说,于受持边,正忆念最胜;今诸佛怜愍众生故,为解其义令易解,胜自行正忆念。

是时,佛欲广分别福德故,说言:若有人尽形寿供养十方佛,不如为他解说般若义。此中说胜因缘:三世诸佛皆学是般若,成无上道。

复次,若菩萨于无量劫行六波罗蜜,以有所得故,不如为人解说般若波罗蜜。有所得者,所谓以我心,于诸法中取相故。佛更欲说般若正义,故答帝释:菩萨以无所得行六波罗蜜,则得具足,即是般若波罗蜜正义。有人未来世说相似般若者,会中人闻说正忆念,作是思惟:何者是邪忆念?是故说相似般若波罗蜜相。如人知是道、非道故,能舍非道行正道。

复次,怜愍未来世众生,不见佛及诸大菩萨;但见经书,邪忆念故,随著音声,说相似般若波罗蜜。相似者,名字语言同,而心义异。如以著心取相,说五众等无常,乃至无生无灭,是相似般若;若以不著心,不取相,说五众无常,但为破常颠倒故,不著无常,是真实般若。是说法人,教舍相似般若波罗蜜,修习真般若,是名说般若波罗蜜正义,胜前功德。

【经】"复次,憍尸迦,阎浮提中所有众生,皆教令得须陀洹于汝意云何?是人得福多不?"

答言:"甚多!世尊。"

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以般若波罗蜜,为他人种种因缘,演说其义,开示分别令易解,如是言:'善男子,汝来受是般若波罗蜜,勤诵读说、正忆念,如般若波罗蜜中所说行。何以故?是般若波罗蜜中,出生诸须陀洹。'憍尸迦,置阎浮提中众生;复置四天下众生,小千世界、二千中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众生;若有人教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众生,尽教令得须陀洹。于汝意云何?是人得福多不?"

答言:"甚多!世尊。"

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以般若波罗蜜,为他人种种因缘,演说其义,开示分别令易解,如是言:'善男子,汝来受是般若波罗蜜,勤读诵说、正忆念,如般若波罗蜜中所说行。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中,出生诸须陀洹。'

"复次,憍尸迦,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教阎浮提中人,令得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于汝意云何?是人得福多不?"

答言:"甚多!世尊。"

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以般若波罗蜜,为他人种种因缘,演说其义,开示分别令易解,如是言:'汝来善男子,受是般若波罗蜜,勤诵读说、正忆念,如般若波罗蜜中所说行。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中,出生诸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故。'乃至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众生,亦如是。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教一阎浮提中众生,令得辟支佛道。于汝意云何?是人得福多不?"

答言:"甚多!"

佛言:"不如善男子、善女人,以般若波罗蜜,为他人种种因缘,演说其义,开示分别令易解,如是言:'汝来善男子,受是般若波罗蜜,勤诵读说、正忆念,如般若波罗蜜中所说行。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中,出生诸辟支佛道故。'四天下乃至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众生,亦如是。

"复次,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教一阎浮提中众生,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于汝意云何?是人得福多不?"

答言:"甚多!世尊。"

佛言:"不如善男子、善女人,以般若波罗蜜,为他人种种因缘,演说其义,开示分别令易解,如是言:'汝当随般若波罗蜜中学,当得一切智法;汝若得一切智法,汝便得修行般若波罗蜜,增益具足;若得修行般若波罗蜜,增益具足,汝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憍尸迦,般若波罗蜜中,生诸初发意菩萨摩诃萨故。乃至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亦如是。

"复次,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教一阎浮提中众生,令住阿鞞跋致地。于汝意云何?是人福德多不?"

答言:"甚多!世尊。"

佛言:"不如善男子、善女人,以般若波罗蜜,为他人种种因缘,演说其义,开示分别令易解,如是言:'汝来善男子,受是般若波罗蜜,乃至如般若波罗蜜中所说行,汝便得一切智法;得一切智法已,乃至便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中,生诸菩萨摩诃萨阿鞞跋致地故。'乃至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亦如是。

"复次,憍尸迦,一阎浮提中众生,发意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为是人演说般若波罗蜜,及其义解,开示分别,如是言:'汝来善男子,受是般若波罗蜜,乃至如般若波罗蜜中所说行;学已,汝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人为一阿鞞跋致菩萨,演说般若波罗蜜,及其义解,开示分别,如是言:'善男子,汝来受是般若波罗蜜,乃至如般若波罗蜜中所说行;学已,汝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善男子所得功德甚多!乃至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亦如是。

"复次,憍尸迦,若有一阎浮提中众生,皆得阿鞞跋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善男子、善女人,以般若波罗蜜,为是人演说其义。于是中有一菩萨,疾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为是菩萨说般若波罗蜜,及其义解,是人功德最多!乃至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亦如是。"

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如是菩萨摩诃萨,转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如是应转转教行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应教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亦应供养衣服、卧具,饮食、汤药,随其所须。是善男子、善女人,法施、财施供养是菩萨,所得功德,胜于前者。何以故?世尊,是菩萨摩诃萨,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尔时,慧命须菩提语释提桓因言:"善哉!善哉!憍尸迦,汝为圣弟子,安慰诸菩萨摩诃萨,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以法施、财施利益,法应尔。何以故?菩萨中生诸佛圣众。若菩萨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是菩萨不能学六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若不学六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则无声闻、辟支佛。以是故,憍尸迦,诸菩萨摩诃萨学六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断地狱、畜生、饿鬼道;世间便有刹利大姓、婆罗门大姓、居士大家,四天王天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天,便有檀波罗蜜,尸罗、羼提、毗梨耶、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出现于世,声闻、辟支佛乘、佛乘,皆现于世。"  

【论】论者言:教阎浮提乃至恒河沙世界中人,令得声闻、辟支佛道,不如为他人演说般若波罗蜜义。此中说因缘:是诸贤圣,皆从般若波罗蜜中出故。般若波罗蜜是诸法实相;正遍知名为佛,小不如是大菩萨、辟支佛、阿罗汉,转不如是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爱念供养能知诸法实相者,是天王、人王等世间福德人。是故常说般若波罗蜜,出生诸贤圣、刹利大姓,乃至一切诸天。

复次,教一阎浮提乃至恒河沙世界中人,发无上道,乃至阿鞞跋致,不如为人解说般若波罗蜜正义。

问曰:上说凡夫法、二乘法,不如可尔。今说教人发无上道、得阿鞞跋致,是佛道事,何故不如?

答曰:说般若正义有二种:一者、生死肉身菩萨,二者、出三界不生不死法性生身菩萨。是菩萨但说过阿鞞跋致菩萨事,所谓教化众生、净佛世界,分别一切众生三世无量劫心行业因缘,分别诸世界起灭成败劫数多少,大慈大悲、一切智等无量诸佛法。为是一人说法,胜教阎浮提,乃至如恒河沙世界众生令发心。又复至阿鞞跋致,从阿鞞跋致已上至佛道,中间更有一人近佛道,疾欲成佛,教是人般若波罗蜜正义者,其福最多!何以故?福田大故,福德亦大。譬如供养一切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圣人,乃至欲坐道场菩萨,不如供养一佛。譬如犯于太子,得罪过犯一切人;若供养太子,得恩胜于供养一切凡夫。若犯国王,得罪过于犯太子;若供养国王,胜于供养太子。如是,教化供养疾近作佛菩萨,胜于供养教化如恒河沙等阿鞞跋致菩萨功德。所以者何?福田深厚,其法能令众生增长故。

尔时,帝释了知是法力大故,白佛言:菩萨转转近无上道,如是应教化供养,功德转多。尔时,须菩提赞帝释言:善哉!善哉!汝能安慰劝进诸菩萨,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以财、法二施。财施者,供养具衣食等;法施者,所教六波罗蜜等。帝释得道故,名为圣弟子。圣弟子法,应安慰劝进等诸菩萨。是中说因缘,是诸圣众皆从菩萨中出。何以故?若菩萨不行六波罗蜜,不成无上道,则无须陀洹乃至辟支佛。菩萨因缘故,十善道乃至无量佛法出现于世,是故三恶道断,有刹利大姓乃至诸佛出现于世。是故菩萨说般若波罗蜜正义,教近佛道,福德最大。


分类:佛经 书名:《大智度论》 作者:鸠摩罗什(译)
《大智度论》| 佛经

《大智度论》

龙树菩萨(著)鸠摩罗什(译)

《大智度论》(梵文:Mahāprajnāpāramitāśāstra, 英文:Great Treatise on the Perfection of Wisdom),简称《智度论》、《智论》、《大论》,亦称《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论》、《摩诃般若释论》、《大智度经论》、《大慧度经集要》,古印度佛教大德龙树菩萨(约三世纪)撰,是大乘佛教中观派重要论著。

此论由鸠摩罗什(344-413)大师译成中文,共100卷,一百多万字。包括《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全文三十多万字,鸠摩罗什对《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解释六十多万字。几乎对佛教全部关键名词都给出了详细、深入浅出的解释,是佛经入门必读经典,无现存梵本,也没有藏文译本,仅有汉文译本。于后秦弘始四年(402年)在长安逍遥园 西明寺始译,至弘始七年(405年)译讫。因为中国人喜爱简洁扼要,故罗什仅全译论之初品,余皆撷取其精要,得三分除二,终成百卷。

 
目录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论序
大智度论卷第一 缘起论 释序品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释初品中总说如是我闻一时 释初品中婆伽婆
大智度论卷第三 释初品中住王舍城 释初品中共摩诃比丘僧别
释三众义
大智度论卷第四 释初品中菩萨
大智度论卷第五 释初品中摩诃萨埵 释初品中菩萨功德
大智度论卷第六 释初品中十喻
大智度论卷第七 释初品中佛世界愿 释初品三昧
释初品中放光
大智度论卷第八 释初品中放光余
大智度论卷第九 释初品中现普身 释初品中十方诸菩萨来
大智度论卷第十 释初品中十方菩萨来之余
大智度论卷第十一 释初品中舍利弗因缘 释初品中檀波罗蜜义
释赞檀波罗蜜义 释檀相义
释初品中檀波罗蜜法施
大智度论卷第十二 释初品中檀波罗蜜法施之余
大智度论卷第十三 释初品中尸罗波罗蜜 释戒相义
释赞尸罗波罗蜜义
大智度论卷第十四 释初品中尸罗波罗蜜义之余 释初品中羼提波罗蜜
大智度论卷第十五 释初品中羼提波罗蜜之余 释初品中毗梨耶波罗蜜
大智度论卷第十六 释初品中毗梨耶波罗蜜之余
大智度论卷第十七 释初品中禅波罗蜜
大智度论卷第十八 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 释般若相义
大智度论卷第十九 释初品中三十七品
大智度论卷第二十 释初品中三三昧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
大智度论卷第二十一 释初品中八背舍八胜处九次第定十一切处 释初品中九想义
释初品中八念
大智度论卷第二十二 释初品中八念之余
大智度论卷第卷二十三 释初品中十想 释初品中十一智
大智度论卷第二十四 释初品中十力
大智度论卷第二十五 释初品中四无畏四无碍智
大智度论卷第二十六 释初品中十八不共法
大智度论卷第二十七 释初品中大慈大悲
大智度论卷第二十八 释初品中六神通
大智度论卷第二十九 释初品中随喜回向等
大智度论卷第三十 释初品中善根供养
大智度论卷第三十一 释初品中十八空
大智度论卷第三十二 释初品中四缘义
大智度论卷第三十三 释初品中到彼岸等
大智度论卷第三十四 释初品中信持
大智度论卷第三十五 释奉钵品第二 释习相应品第三之一(经修相应品)
大智度论卷第三十六 释习相应品第三之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十七 释习相应品第三之三
大智度论卷第三十八 释往生品第四之一
大智度论卷第三十九 释往生品第四之二
大智度论卷第四十 释往生品第四之三 释叹度品第五
释舌相品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四十一 释三假品第七 释劝学品第八
大智度论卷第四十二 释集散品第九
大智度论卷第四十三 释集散品第九之余 释行相品第十
大智度论卷第四十四 释幻人无作品第十一(经作幻人品) 释句义品第十二
大智度论卷第四十五 释摩诃萨品第十三(经作金刚品) 释断见品第十四(经作断诸见品)
释富楼那品第十五
大智度论卷第四十六 释乘乘品第十六(经作乘大乘品) 释庄严品第十七
释摩诃衍品第十八(经作问乘品)
大智度论卷第四十七 释摩诃衍品第十八之余
大智度论卷第四十八 释四念处品第十九(经作广乘品)
大智度论卷第四十九 释发趣品第二十
大智度论卷第五十 释发趣品第二十之余 释出到品第二十一
大智度论卷第五十一 释胜出品第二十二 释含受品第二十三
大智度论卷第五十二 释会宗品第二十四 释十无品第二十五
大智度论卷第五十三 释无生三观品第二十六(经作无生品)
大智度论卷第五十四 释天主品第二十七
大智度论卷第五十五 释如幻品第二十八(经作幻听品) 释散华品第二十九
大智度论卷第五十六 释三叹品第三十 释灭诤品第三十一(经作现灭诤品)
大智度论卷第五十七 释大明品第三十二(经作宝塔大明品) 释述诚品第三十三
大智度论卷第五十八 释劝持品第三十四 释梵志品第三十五(经作遣异品)
释尊导品第三十六(经作阿难称誉品)
大智度论卷第五十九 释舍利品第三十七
大智度论卷第六十 释十善品第三十八
大智度论卷第六十一 释随喜品第三十九
大智度论卷第六十二 释照明品第四十 释信毁品第四十一之上
大智度论卷第六十三 释信谤品第四十一之下 释叹净品第四十二之上
大智度论卷第六十四 释叹净品第四十二之下 释无作品第四十三之上
大智度论卷第六十五 释无作品第四十三之下 释诸波罗蜜品第四十四(经作百波罗蜜遍叹品)
大智度论卷第六十六 释闻持品第四十五之上(经作经耳闻持品)
大智度论卷第六十七 释闻持品第四十五之下
大智度论卷第六十八 释魔事品第四十六 释两不和合品第四十七之上
大智度论卷第六十九 释两不和合品第四十七之下(经作两不和合过品) 释佛母品第四十八之上
大智度论卷第七十 释佛母品第四十八之下 释问相品第四十九
大智度论卷第七十一 释成办品第五十(经作大事起成办品) 释譬喻品第五十一
释知识品第五十二(经作善知识品) 释趣智品第五十三(经作趣一切智品)
大智度论卷第七十二 释大如品第五十四
大智度论卷第七十三 释阿毗跋致品第五十五 释转不退轮品第五十六之上(经作转不转品)
大智度论卷第七十四 释转不退轮品第五十六之下 释深奥品第五十七之上(经作灯炷深奥品)
大智度论卷第七十五 释深奥品第五十七之下 释梦行品第五十八
释河天品第五十九(经作恒伽提婆品)
大智度论卷第七十六 释学空不证品第六十 释梦誓品第六十一之上(经作梦中品)
大智度论卷第七十七 释梦誓品第六十一之下 释魔愁品第六十二
释等学品第六十三
大智度论卷第七十八 释净愿品第六十四(经作愿乐随喜品) 释度空品第六十五之上
大智度论卷第七十九 释度空品第六十五之下 释嘱累品第六十六
大智度论卷第八十 释无尽品第六十七(经作不可尽品品) 释六度相摄品第六十八之上
大智度论卷第八十一 释六度相摄品第六十八之下
大智度论卷第八十二 释方便品第六十九之上(经作大方便品)
大智度论卷第八十三 释方便品第六十九之下 释三慧品第七十之上
大智度论卷第八十四 释三慧品第七十之下
大智度论卷第八十五 释道树品第七十一 释菩萨行品第七十二
释种善根品第七十三
大智度论卷第八十六 释遍学品第七十四 释三次第学品第七十五之上(经作三次第行品)
大智度论卷第八十七 释三次第学品第七十五之下 释一念具万行品第七十六(经作一念品)
大智度论卷第八十八 释六喻品第七十七 释四摄品第七十八之上
大智度论卷第八十九 释四摄品第七十八之下 释善达品第七十九
大智度论卷第九十 释实际品第八十
大智度论卷第九十一 释具足品第八十一
大智度论卷第九十二 释净佛国土品第八十二之上(经作净佛国品)
大智度论卷第九十三 释净佛国土品第八十二之下 释毕定品第八十三之上
大智度论卷第九十四 释毕定品第八十三之下 释四谛品第八十四(有本作差别品)
大智度论卷第九十五 释七比品第八十五(经作七喻品) 释平等品第八十六(有本作见实品)
大智度论卷第九十六 释如化品第八十七 释萨陀波仑品第八十八之上
大智度论卷第九十七 释萨陀波仑品第八十八之中
大智度论卷第九十八 释萨陀波仑品第八十八之下
大智度论卷第九十九 释昙无竭品第八十九之上
大智度论卷第一百 释昙无竭品第八十九之下 释嘱累品第九十

《地藏经》开经偈|地藏菩萨本愿经|佛经

《地藏经》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分类:佛经 书名:地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作者:实叉难陀
《地藏经》赞|地藏菩萨本愿经|佛经

《地藏经》赞


稽首本然清净地 无尽佛藏大慈尊
南方世界涌香云 香雨花云及花雨
宝雨宝云无数种 为祥为瑞遍庄严
天人问佛是何因 佛言地藏菩萨至
三世如来同赞叹 十方菩萨共皈依
我今宿植善因缘 称扬地藏真功德

慈因积善,誓救众生,
手中金锡,振开地狱之门。
掌上明珠,光摄大千世界。
智慧音里,吉祥云中,
为阎浮提苦众生,作大证明功德主。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
本尊地藏菩萨摩诃萨。

分类:佛经 书名:地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作者:实叉难陀
《地藏经》第01品 忉利天宫神通|地藏菩萨本愿经|佛经

《地藏经》第01品 忉利天宫神通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

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于五浊恶世,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调伏刚强众生,知苦乐法,各遣侍者,问讯世尊。

是时,如来含笑,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所谓大圆满光明云、大慈悲光明云、大智慧光明云、大般若光明云、大三昧光明云、大吉祥光明云、大福德光明云、大功德光明云、大归依光明云、大赞叹光明云,放如是等不可说光明云已。

又出种种微妙之音,所谓檀波罗蜜音、尸波罗蜜音、羼提波罗密音、毗离耶波罗蜜音、禅波罗蜜音、般若波罗密音、慈悲音、喜舍音、解脱音、无漏音、智慧音、大智慧音、师子吼音、大师子吼音、云雷音、大云雷音。

出如是等不可说不可说音已,娑婆世界,及他方国土,有无量亿天龙鬼神,亦集到忉利天宫,所谓四天王天、忉利天、须焰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摩醯首罗天、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天,一切天众、龙众、鬼神等众,悉来集会。

复有他方国土,及娑婆世界,海神、江神、河神、树神、山神、地神、川泽神、苗稼神、昼神、夜神、空神、天神、饮食神、草木神,如是等神,皆来集会。

复有他方国土,及娑婆世界,诸大鬼王。所谓:恶目鬼王、啖血鬼王、啖精气鬼王、啖胎卵鬼王、行病鬼王、摄毒鬼王、慈心鬼王、福利鬼王、大爱敬鬼王,如是等鬼王,皆来集会。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汝观是一切诸佛菩萨及天龙鬼神,此世界、他世界,此国土、他国土,如是今来集会到忉利天者,汝知数不?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以我神力,千劫测度,不能得知。

佛告文殊师利:吾以佛眼观故,犹不尽数。此皆是地藏菩萨久远劫来,已度、当度、未度,已成就、当成就、未成就。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我已过去久修善根、证无碍智。闻佛所言,即当信受。小果声闻、天龙八部、及未来世诸众生等,虽闻如来诚实之语,必怀疑惑。设使顶受,未免兴谤。唯愿世尊、广说地藏菩萨摩诃萨,因地作何行?立何愿?而能成就不思议事。

佛告文殊师利: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丛林、稻麻竹苇、山石微尘,一物一数,作一恒河;一恒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内、一尘一劫,一劫之内,所积尘数,尽充为劫,地藏菩萨证十地果位以来,千倍多于上喻。何况地藏菩萨在声闻、辟支佛地。

文殊师利,此菩萨威神誓愿,不可思议。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菩萨名字,或赞叹、或瞻礼、或称名、或供养,乃至彩画刻镂塑漆形像,是人当得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恶道。

文殊师利,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于过去久远不可说、不可说劫前,身为大长者子。时世有佛,号曰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时长者子,见佛相好,千福庄严,因问彼佛:作何行愿,而得此相?时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告长者子:欲证此身,当须久远度脱一切受苦众生。

文殊师利!时长者子,因发愿言: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以是于彼佛前,立斯大愿,于今百千万亿那由他不可说劫,尚为菩萨。

又于过去,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时世有佛,号曰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彼佛寿命,四百千万亿阿僧祇劫。像法之中,有一婆罗门女,宿福深厚,众所钦敬;行住坐卧,诸天卫护。其母信邪,常轻三宝。

是时圣女广设方便,劝诱其母,令生正见,而此女母,未全生信。不久命终,魂神堕在无间地狱。时婆罗门女,知母在世,不信因果。计当随业,必生恶趣。遂卖家宅,广求香华,及诸供具,于先佛塔寺,大兴供养。见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其形像在一寺中,塑画威容,端严毕备。

时婆罗门女,瞻礼尊容,倍生敬仰。私自念言:佛名大觉,具一切智。若在世时,我母死后,傥来问佛,必知处所。时婆罗门女,垂泣良久,瞻恋如来。忽闻空中声曰:泣者圣女,勿至悲哀,我今示汝母之去处。婆罗门女合掌向空,而白空曰:是何神德,宽我忧虑。我自失母以来,昼夜忆恋,无处可问知母生界。时空中有声,再报女曰:我是汝所瞻礼者,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见汝忆母,倍于常情众生之分,故来告示。

婆罗门女闻此声已,举身自扑,肢节皆损。左右扶侍,良久方苏。而白空曰:愿佛慈愍,速说我母生界,我今身心,将死不久。时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告圣女曰:汝供养毕,但早返舍,端坐思惟吾之名号,即当知母所生去处。

时婆罗门女寻礼佛已,即归其舍。以忆母故,端坐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经一日一夜,忽见自身到一海边。其水涌沸,多诸恶兽,尽复铁身,飞走海上,东西驰逐。见诸男子女人,百千万数,出没海中,被诸恶兽争取食啖。又见夜叉,其形各异,或多手多眼、多足多头、口牙外出,利刃如剑。驱诸罪人,使近恶兽,复自搏攫,头足相就。其形万类,不敢久视。

时婆罗门女,以念佛力故,自然无惧。有一鬼王,名曰无毒,稽首来迎,白圣女曰:善哉,菩萨,何缘来此?

时婆罗门女问鬼王曰:此是何处?

无毒答曰:此是大铁围山西面第一重海。

圣女问曰:我闻铁围之内,地狱在中,是事实否?

无毒答曰:实有地狱。

圣女问曰:我今云何得到狱所?

无毒答曰:若非威神,即须业力,非此二事,终不能到。

圣女又问:此水何缘,而乃涌沸,多诸罪人,及以恶兽?

无毒答曰:此是阎浮提造恶众生,新死之者,经四十九日后,无人继嗣,为作功德,救拔苦难,生时又无善因。当据本业所感地狱,自然先渡此海。海东十万由旬,又有一海,其苦倍此。彼海之东,又有一海,其苦复倍。三业恶因之所招感,共号业海,其处是也。

圣女又问鬼王无毒曰:地狱何在?

无毒答曰:三海之内,是大地狱,其数百千,各各差别。所谓大者,具有十八。次有五百,苦毒无量。次有千百,亦无量苦。

圣女又问大鬼王曰:我母死来未久,不知魂神当至何趣?

鬼王问圣女曰:菩萨之母,在生习何行业?

圣女答曰:我母邪见,讥毁三宝。设或暂信,旋又不敬。死虽日浅,未知生处。

无毒问曰:菩萨之母,姓氏何等?

圣女答曰:我父我母,俱婆罗门种,父号尸罗善现,母号悦帝利。

无毒合掌启菩萨曰:愿圣者却返本处,无至忧忆悲恋。悦帝利罪女,生天以来,经今三日。云承孝顺之子,为母设供修福,布施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寺。非唯菩萨之母,得脱地狱,应是无间罪人,此日悉得受乐,俱同生讫。

鬼王言毕,合掌而退。婆罗门女,寻如梦归。悟此事已,便于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像之前,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

佛告文殊师利:时鬼王无毒者,当今财首菩萨是。婆罗门女者,即地藏菩萨是。


分类:佛经 书名:地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作者:实叉难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