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句经》译文及解读,佛经

《法句经》译文及解读--7慈仁品


【译文】

慈仁品大意是讲:大仁之德,此乃圣人之为实践目标的,其功德宏大无法计量。

仁慈之人不杀生灵,常常能够统摄身心;这样可以不遭横死,所到之处皆无祸患。 ㈠

不杀生灵便是仁慈之人,谨慎所言护守其心:这样永远不遭横死,所到之处皆无祸患。㈡

那种烦乱之心已经整饬,然後再以仁慈之德加以固守:看见令人发怒之事能够忍住不怒,这样便是实践梵行。 ㈢

至诚之人心灵安定行动和缓,出口言谈了无粗言:不对他人所处之位瞠目以待,这样便可称之为梵行。(四)

仁者垂手治平天下,不去危害众生生命:没有什么可致烦恼,此乃遵循梵行的妙功。(五)

常怀慈悲之心哀悯众生,心灵清净犹如佛之教人:知道满足知道行为的进退,这样便可超越生死的困惑。㈥

灭少欲望勤学(佛法),不被眼前利诱所惑:坚持仁德决不违背,世上之人必然称颂。(七)

仁寿二德均不违背,决不兴起变化之状:人们常被诤论困扰,智慧之人常常嘿嘿无言,平安无诤。(八)

博施仁爱广友贤德,哀悯之心惠加众生:经常行使仁慈之心,所到之处皆能平安。(九)

仁儒之上不会邪佞,心灵安定了无忧愁:上苍将会保佑此辈,智慧之人也乐於接受仁慈之人。(十)

昼夜皆以慈悲为念,心中没有尅伐他人他物之念:不去残害众多生灵,这样的心念决无任何仇敌。(十一)

心怀不慈则易杀生,违背戒律其言必妄:愚昧之人从不施与慈仁,也不观照众生之苦。(十二)

饮酒易使心志丧失,做出各种放纵之行:随後即便堕入恶道,没有修行决难进入真如之境。(十三)

履行仁慈之德,博爱苍生救济众人(如此行事)将有十一种赞誉,福报亦将永恒地随身。(十四)

(而且)睡不安稳觉後心安,绝对不被恶梦缠绕,上苍护佑凡人爱戴,不遭毒手不遭兵器(残身)。(十五)

水灾火灾不沾身,人生处处皆大吉,死後便可升上梵天,这便是十一种吉符的好处。(十六)

假若能以慈悲为念,无论何种情状皆不废弃(慈悲之念),生死之念渐趋淡薄,(这样便可)获得大利解脱尘世苦难。(十七)

仁慈之人没有繁乱心志,慈悲情怀最为可行:哀愍同情芸芸众生,这种德福无法计量。(十八)

假如终身如一,勤勤恳恳为天下人谋福利,用大象大马祠祀苍天,皆不如去做一件护生事。(十九)

【原典】

慈仁品第七十有九章

慈仁品者,是谓大仁,圣人所履①,德普无量。

为仁不杀,常能摄身;是处不死,所適②无患。 ㈠

不杀为仁,慎言守心;是处不死,所适无患。 ㈡

彼乱已整,守以慈仁;见怒能忍,是为梵行。㈢

至诚安徐③,口无虫言;不瞋彼所,是谓梵行。(四)

垂拱④无为,不害众生,无所娆恼⑤,是应梵行。(五)

常以慈哀,净如佛教⑥,知足知止,是度生死。 ㈥

少欲好学,不惑於利。仁而不犯,世上所称⑦。(七)

仁寿无犯,不兴变快;人为诤⑧扰,慧以嘿安。(八)

普爱贤友,哀加众生;常行慈心,所适者安。(九)

仁儒不邪,安止无忧;上天卫⑨之,智者乐慈。(十)

昼夜念慈,心无尅伐⑩,不害众生,是行无仇。(十一)

不慈则杀,违戒言妄⑾。愚不施与,不观众生。(十二)

酒致失志,为放逸行,後堕恶道,无修不真⑿。(十三)

履仁行慈,博爱济众。有十一⒀誉,福常随身。(十四)

卧安觉安,不见恶梦。天护人爱,不毒不兵⒁。(十五)

水火⒂不丧,在所得利。死升梵天,是为十一。(十六)

若念慈心,无量⒃不废。生死渐薄⒄,得利度世。(十七)

仁无乱志,慈最可行。愍伤众生,此福无量⒅。(十八)

假令尽寿命,勤事天下人,象马以祠天⒆,不如行一慈。(十九)

【注释】

①履:践履、到达。

②適:到也。

③安徐:安静舒缓。

④垂拱:袖手,摆手,引伸为不做任何事。

⑤娆恼:即烦恼。娆,音nia0,烦扰。

⑥佛教:佛所教导。

⑦称:赞誉。

⑧诤:口角、诤吵。

⑨卫:保护。

⑩尅伐:侵扰干涉。

⑾妄:随便、没有根据。

⑿真:真如本性。

⒀十一:即本品中十四、五两章所列的十一种好处。

⒁不毒不兵:不遭涂毒,不遭凶祸。

⒂水火:喻危险,激烈的矛盾冲突。

⒃无量:即无量劫、无数次。

⒄渐薄:逐渐地淡化。

⒅无量:此处指无边、不可数、数不清。

⒆祠天:祭祀上苍。


分类:佛经 书名:《法句经》 作者:尊者法救(撰)维只难(译)
《法句经》译文及解读,佛经

《法句经》译文及解读--8言语品


【译文】

言语品的大意是阐释戒口的道理,发表言论,应当符合道理,(勿要妄言)。

恶言咒骂大声申斥,气势憍慢凌辱他人,表现如此之行,仇恨怨恨必将由此慢慢生长。㈠

出言谦逊辞语和顺被人亲,尊敬他人人亦敬,抛弃过结忍住恶气是君子,仇恨怨恨自然熄灭。 ㈡

那些文士之辈,若有刀斧在其口中:所以常遭杀身之祸,原由皆是其言恶毒遭祸 。㈢

诤论不休必然无益有害,犹如掩埋财物导致财物亏损:因财导致诤论,必使心向恶念倾斜。(四)

称誉恶人之人与被恶人称誉的人,这二者均是恶:喜欢口舌之诤,从此之後均无安宁。(五)

无道之人终将堕入恶道,自己增添地狱之苦:远离愚闇修行忍辱之心,以真谛为念无过犯。㈥

顺从善德要求可以获得解脱,作恶行恶则不能解脱:善於解脱(世俗苦恼)之人乃是贤明之人,这样便可脱离恶道苦恼。(七)

解脱得靠自己尽力地减少恶念恶行,若不急躁则言辞中道:符合道义之言犹法言一样,这种言语柔软甘甜。(八)

所以说话之人,必使自己没有祸患,也不尅伐中伤众人,这样便可算著善於说话 。(九)

谈话使人颇感投机则可,也可使对方觉得欢喜,切勿使对方产生恶意,所说之话必使众人都能明白首肯。(十)

态度至诚其言美如甘露,按照佛法要求就可避免过错:真谛如同道义如同佛法,都是为了接近「大道」而设立的方便标识。(十一)

说话如能符合佛之所言,这样便会大吉大利进入涅槃境界,因为其言能被当作效法的榜样之故,所以称赞此等言语为言中上等之言。(十二)

【原典】

言语品第八十有二章

言语品者,所以①戒口。发说谈论,当用道理。

恶言骂詈②,憍陵蔑人,兴起是行,疾怨滋生。㈠

逊言③顺辞,尊敬於人,弃给④忍恶,疾怨自灭。 ㈡

夫士⑤之生,斧在口中;所以斩身,由其恶言。㈢

诤为少利,如掩⑥失财;从彼致诤,令意向恶。(四)

誉恶恶所誉⑦,是二俱为恶。好以口快⑧鬬,是後皆无安。(五)

无道堕恶道,自增地狱苦。远愚修忍意,念谛⑨则无犯。 ㈥

从善得解脱,为恶不得解⑩。善解者为贤,是为脱恶恼。(七)

解自挹损恶⑾,不躁言得中⑿。义说⒀如法说,是言柔软甘。(八)

是以⒁言语者,必使己无患。亦不尅⒂众人,是为能善言⒃。(九)

言使意投可,亦令得欢喜。不使至恶意,出言众悉⒄可。(十)

至诚甘露说,如法⒅而无过。谛如义如法,是为近道立⒆。(十一)

说如佛言者,是吉得灭度;为能作法⒇际,是谓言中上。(十二)

【注释】

①所以:其根本目的、目标。

②骂詈:大声地责骂、垢骂。

③逊言:谦虚地说话。

④弃给:《中华大藏经》,宋本《法句经》均作弃结。应作「弃结」 ,意谓抛弃过结、怨结。

⑤士:有文化的人。

⑥掩:掩埋、遮盖。财因流通而生财,掩则失财。诤吵就导致相互异隔,不能流通,故上文说诤吵就少利。

⑦誉恶恶所誉:赞誉恶人的人与被恶人称誉的人。

⑧口快:图得一时嘴巴上的快乐,即是通常所言,打嘴巴官司。

⑨念谛:以真理作为自己的思惟内容。此处真理指佛教的人生观。

⑩解:解脱。

⑾自挹损恶:此句意谓最大限度地减少恶念恶行。减少恶的意念、行为等。自,自己 ;挹损,损之又损,或又作抑损。

⑿得中:符合正道。

⒀义说:符合道义的说法。

⒁是以:所以。

⒂尅:制伏、战胜。

⒃善言:会说话、擅长说话。

⒄悉:了解、知道、明白。

⒅如法:像佛法所要求的一样。

⒆是为近道立:是为了接近大道而设立的(标识)。

⒇作法:成为榜样。


分类:佛经 书名:《法句经》 作者:尊者法救(撰)维只难(译)
《法句经》译文及解读,佛经

《法句经》译文及解读--10放逸品


【译文】

放逸品大意是讲:(人)要引用戒律自我约束情感,防止邪僻检点过失,要用大道规劝世人上进为贤。

持戒是通向甘露法味的人生修行法则,放逸是通向死亡的人生小路。(心)不贪婪则不天亡而死,背离大道便是自取灭亡。㈠

用智慧固守大道终会胜人一筹,终身不会放纵(做出出格之事):(心)不贪婪可以获得欢快喜悦,从这些戒言裏可以获得「道」的乐趣。 ㈡

经常以道充实(心)念,自强不息固守正道:刚健之人得以了脱世俗之苦,人世的吉祥再也没有超过守道刚健之人。 ㈢

正念常常兴发盎然,行为净洁恶念自然易灭:用佛法自我控制极易获得长寿,不犯(戒律)美好名声自然日增。(四)

意念发行从不放纵,约束自己调节心念:(如此这般)智慧生发禅定心念亦如镜明,不再轮回地狱深渊。(五)

愚昧之人心意难以悟解(佛法),贪婪昏乱喜好与人诤讼:上智之人应当(意)重如山慎守心意,并将澄明心意视为宝中之宝。 ㈥

不要贪婪不要喜欢与人诤讼,也不要嗜好各种欲望与(世俗)快乐。思念之心从不放逸,如此可以获得大安乐。 ㈦

自我约束,排除了放逸即可成为贤者。若已登上智慧的高楼,便可免除烦恼趋向平安。明智之人俯视愚昧之辈,犹如高山巍巍雄视洼地之平。(八)

生於放逸人中而不放逸,如此之辈乃为独觉(指声闻)之人;此等之人力过狮子,抛弃恶念便为大智之人。(九)

睡眠沈酣如山之稳,其人之蔽乃在痴愚不明:高枕无忧从不思考人世之苦,因此常常堕入轮回之中。(十)

不因躬逢放逸之机遇而逢场作戏,便能制伏烦恼以至殆尽:自我放任魔力便得乘机而入,(此时)犹如狮子捕鹿总是趁其(心念)无防之时。(十一)

能够克制自我略无放纵之人,此乃便是守戒而修比丘(之行);那些思念端正心意净洁之人,亦应常常自护其心(免遭扰动)。(十二)

比丘面对快乐十分谨慎,放纵之人多生忧愁与过失;致使诤讼由小变大,犹如积恶成报如入火场自焚。(十三)

坚守戒律其福可以达致善的境界,违犯戒律其人心中必忧:能够斩断「三界」的烦恼,这样便已接近涅槃(之境)。(十四)

假如先前放逸,後来自我控制:过而能改如明镜,日後继续修禅定。(十五)

过失便是恶,应该用善行消融:重新做人如镜复明,行善利己兼利人。(十六)

少壮之时舍弃家庭,虔诚修炼佛之教诲:这种行为昭示世间,犹如云散见明月。 (十七)

假若有人先前作恶,後来(醒悟)停止恶行不再重犯:这种行为昭示世间,犹如云散见明月。(十八)

活著的时候不向他人施加烦恼,临死之时便就不会产生悲慼:这乃显现了「大道」的威力,应该怎么样的便无须忧愁。(十九)

斩断与污浊不明邪法的联系,习学(大道)一心只向清净洁白(之法靠拢):渡过了(世俗欲望的)深渊不再返回,抛开了偏邪不正的品行就会方严端正,不会再去熏染世俗的快乐,斩断了欲望(之根)人生便无忧患。( 二十)

【原典】

放逸品第十有二十章

放逸品者,引律戒情,防邪捡失,以道劝贤。

戒为甘露道,放逸为死径①,不贪则不死,失道为自丧。 ㈠

慧智守道胜,终不为放逸。不贪致欢喜,从是得道乐。 ㈡

常当惟念道,自强守正行;健者得度世②,吉祥无有上。㈢

正念常兴起,行净恶易灭。自制以法③寿,不犯善名增。(四)

发行不放逸,约己自调心。慧能作锭④明,不返冥渊⑤中。(五)

愚人意难解,贪乱好诤讼。上智当重慎,护斯为宝尊。 ㈥

莫贪莫好诤,亦莫嗜欲乐,思心不放逸,可以获大安。 (七)

放逸如自禁,能却之为贤。已升智慧阁,去危为即安。明智观於愚,譬如山与地⑥。(八)

居乱而身正,彼为独觉悟。是力过师子⑦,弃恶为大智。(九)

睡眠重若山,痴冥为所蔽。安卧不计苦⑧,是以常受胎⑨。(十)

不为时⑩自恣,能制漏得尽。自态魔得便,如师子搏⑾鹿。(十一)

能不自恣者,是为戒比丘。彼思正净者,常当自护心。(十二)

比丘谨慎乐,放逸多忧愆⑿。变诤⒀小致大,积恶入火焚。(十三)

守戒福致善,犯戒有惧心。能断三界漏⒁,此乃近泥洹。(十四)

若前放逸,後能自禁;是照⒂世间,念定其宜。(十五)

过失为恶,追覆以善;是照世间,念善其宜。(十六)

少壮舍家,盛修佛教;是照世间,如月云消。(十七)

人前为恶,後止不犯;是照世间,如月云消。(十八)

生不施恼,死时不慼⒃。是见道悍⒄,应中勿忧。(十九)

断浊黑法,学惟清白。度渊不反⒅,弃猗行止,不复染乐,欲断无忧。(二十)

【注释】

①死径:通向死亡之道。

②度世:了脱世俗此岸迷惑。

③自制以法:以佛法自制。自制,自我约束。

④锭:亦作定,即入定状态。

⑤冥渊:地狱中的深渊。

⑥山与地:高山与平地之区别。高山可以远望,平地则视线易被遮蔽。

⑦师子:即狮子,凶猛有力之兽。

⑧不计苦:不考虑人间之苦恼。

⑨受胎:即轮回。

⑩时:此处指机遇、机会。

⑾搏:抓捕。

⑿愆:过失。

⒀变诤:即诤改变。

⒁三界漏:即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烦恼。欲界是指为食色二欲困扰的求生界;色界定指脱离粗俗欲望享受精妙境像的众生界;无色界是指只享受精神之妙的众生态。

⒂照:知晓、告知。

⒃慼:忧愁。  

⒄悍:强力。

⒅不反:即不返。


分类:佛经 书名:《法句经》 作者:尊者法救(撰)维只难(译)
《法句经》译文及解读,佛经

《法句经》译文及解读--9双要品


【译文】

双要品大意是讲:每两偈构成对比义,相互发明,善与恶相对,说善必举恶,例举义理从不孤单(以求在对比之中更能明确揭示出其本意)。

心是万法之本,心为六识的前导统率,心为主使造作:心若想著恶事恶行,或溢於言或现於行:罪恶与苦恼将自行追来,(心中有恶),犹如大车行过之处必留车辙。㈠

心为万法之本,心为六识的前导统率,心为主使造作:心若想著善事善行,或溢於言或现於行:福报与快乐将自行追来,犹如投影伴随身形。㈡

顺随昏乱之意行事,(必将)局限於愚昧之中进入昏冥之境:自傲自大不依佛法,哪裏能够理解美善之言?㈢

随顺正意行事,开悟知解清净明达:不做妬嫉之事,敏捷通达美善之言。(四)

对於抱怨之人倍感气愤,(气愤之人心中)未尝没有怨恨;不对别人的埋怨感到气愤,其埋怨自行消除,这一基本的做人法则可以效法。(五)

不要喜欢责备他人,务必努力自省其身:假若有人明白此理,永永远远熄灭(怨恨)没有祸患。㈥

(意念)行为之中只看到根身的清净之处,不去管束六根,不知节制自己的饮食,散漫堕落且又怯弱,又被邪欲牵制,(此种人生)犹如大风偃厌野草,(毫无自立品格)。(七)

(若能)反观根身的不净之本质,管束各种根性,饮食自知节制,常常乐於上进,不被邪欲撼动,(此种人生)犹如风吹大山,纹丝不动(岿然自立) 。(八)

不能除灭心中浊秽,欲望之意在心中驰骋奔腾:不能自我调控,就不该身著袈裟。(九)

能够除灭心中浊秽,善守戒律能令心安静:降伏了(骚动)心灵已经可以自我调控,如此这般方能身著袈裟。(十)

把真当作假,把假当作真,此乃邪僻之计,不会获得真利。(十一)

知道真是真,看出假是假,此乃正见,必能获得实利。(十二)

建造房子不周密,天一下雨必漏水,心不思正道,淫浃意识必放纵。(十三)

建造房子完美周密,天雨连绵亦不漏水:守心思正道,淫泆意识不产生。(十四)

与鄙陋之人结交,犹如靠近腐臭之物:渐渐沈迷学习非法,不知不觉养成恶习。(十五)

与贤明之人结交,彷佛靠近香气受薰:增进智慧学习善道,渐渐养成芳馨之品德。(十六)

制造忧因必受忧果,作恶之人今生来世两世忧愁:造忧之人心常恐惧,罪报来时心慌意乱。(十七)

善种喜因必享喜果,行善之人今生来世两世欢喜:此等喜乐事,令人多欢畅,福报来临心安泰。(十八)

今生种悔因,来生结悔果,作恶之人今生来世两後悔:此种行径名曰自我造孽,承受罪报之时心灵躁热难当。(十九)

今生种欢因,来生享欢果,为人行善事,今生来世两世皆畅欢,善人行善自保佑,福报来时心欢喜。(二十)

巧言佞舌又多欲求,放荡(心志)了无戒德,胸怀淫荡恚怒贪痴,不以止观二法(管束心意),(时常)聚在一起犹如无知之群牛,(这等之人)不是佛门弟子。(二十一)

说话适时极少欲求,修行正道践履佛法,除去淫荡恚怒贪痴,知觉端正心意开解(於佛法),看到对象(之人之物),不趋前去(聚在一起),(此等之人)乃为佛门弟子。(二十二)

【原典】

双要品第九二十有二章

双要品者,两两相明,善恶有对,举义不单。

心①为法本,心尊心使②;中心念恶,即言即行;罪苦自追,车轹③于辙。㈠

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即言即行;福乐自追,如影随形。 ㈡

随乱意行,拘愚④入冥。自大无法,何解善言?(㈢

随正意行,开解清明。不为妬嫉,愍达⑤善言。(四)

愠⑥於怨者,未尝无怨。不愠自除,是道可宗。(五)

不好责彼,务自省身。如有知此,永灭无患。 ㈥

行见身净,不摄诸根,饮食不节,慢堕怯弱。为邪所制,如风靡草⑦。(七)

观身不净,能摄诸根;食知节度,常乐精进;不为邪动,如风大山⑧。(八)

不吐毒态,欲心驰骋;未能自调,不应法衣⑨。(九)

能吐毒态,戒意安静;降心已调,此应法衣。(十)

以真为伪,以伪为真,是为邪计,不得真利。(十一)

知真为真,见伪知伪,是为正计,必得真利。(十二)

盖屋不密,天雨则漏;意不惟⑩行,淫泆为穿⑾。(十三)

盖屋善密,雨则不漏;摄意惟行,淫泆不生。 (十四)

鄙夫染人⑿,如近臭物;渐迷⒀习非,不觉成恶。 (十五)

贤夫染人,如附香熏;进智⒁习善,行成洁芳。 (十六)

造忧後忧,行恶两忧⒂。彼忧惟惧,见罪心慷⒃。(十七)

造喜後喜,行善两喜;彼喜惟惧,见福心安。(十八)

今悔後悔,为恶两悔;厥⒄为自殃,受罪热恼⒅。(十九)

今欢後欢,为善两欢。厥为自佑,受福悦豫⒆。( 二十)

巧言多求,放荡无戒,怀淫怒痴,不惟⒇止观。聚如群牛,非佛弟子。( 二十一)

时言(21)少求,行道如法,除淫怒痴,觉正意解,见对不起(22),是佛弟子。(二十二)

【注释】

①心:古人把心看作是思惟的器官,进而引伸为思惟本身。现代语言中与之相通的便是识。

②心尊心使:心为至尊,犹如君率臣而统领六识。心为使动者、创造者。

③车轹:火车碾过。轹,车轮走动。

④拘愚:局限於愚昧。

⑤愍达:即敏达,快捷地理解、明了。

⑥愠:怒也。

⑦靡草:使草靡。靡,倒下。

⑧如风大山:风,名词当动词用,风吹。

⑨不应法衣:即是说与身上的袈裟不相配。应,适合、相称。

⑩惟:只、仅仅,引伸与某某一致。

⑾为穿:被某某所穿透。

⑿染人:影响他人。

⒀渐迷:长时间地在不知不觉中陷於迷惑。

⒁进智:增进慧智。

⒂行恶两忧:作恶之人今生来世都有忧愁,故曰两忧。

⒃慷:音ju,羞愧、恐慌。

⒄厥:其,指示代词,代上文为恶这件事。

⒅热恼:即烦恼。烦恼生躁发热,故曰热恼。

⒆悦豫:即愉悦。

⒇惟:谨守,一心一意追求。

⑩时言:说话适时,时机恰当。

⑩见对不起:见对,看到相异的,矛盾的一方;不起,不动心。


分类:佛经 书名:《法句经》 作者:尊者法救(撰)维只难(译)
《法句经》译文及解读,佛经

《法句经》译文及解读--11心意品


【译文】

心意品的大意是讲:人的意识精神虽然空洞而无可感的形相,但其创造力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

意识的流变瞬息万状,难以护守难以禁持:只有智慧端正其根其本,(如是)意识的本初光辉便可大放光明。 ㈠

轻窕浮躁难以持戒,就会随顺欲望的驱使、操纵;制伏自己的(流动)意识便是善,自我调节心意则可以安宁。㈡

意识微妙难以窥见,它常追随欲望行动:智慧之人常常可以自护其心,能够坚守戒律即是安乐。 ㈢

(思识这种东西)独自行走远方,躲藏起来无影无踪;减少意识(干扰)便可接近大道,魔力的绳缚便可解脱。(四)

心(意)从无停息之时,也不知道佛法(的精义):沈迷於世俗的事务之中,将会缺少智慧。(五)

(心)念从无停留处所,连绵不断无边无际;福气可以遏止恶(念),明白此理之人便可成为贤人。 ㈥

佛认为心这一东西,即使微妙难测但不是「真实相」:应当时时警觉放逸之意,切莫随顺放(荡)的心(灵)。(七)

(能够)看到佛法(精义)最为平安,其所想要的终会有成;智慧可以守护微妙难测之意识,斩断尘世之苦的各种因缘。(八)

现世存有之身皆难永久,都会相继命归黄泉:形体坏死神识远离,暂时寄住(之生命)何值贪恋?(九)

心(念)预设创造的各种虚相,来来往往浑无端涯:(意)念太多又且邪恶偏僻,(必将)自我招来祸患。(十)

这种意念(是)自我创造(的),绝非父母所生:芸芸众生自可努力朝向正途,修炼福(份)绝不回头。(十一)

深藏六根犹如灵龟缩头,谨防(无端)意识犹如固守城(门)。智慧与魔力交战,(若能)战胜(魔力)则人生没有祸患。(十二)

【原典】

心意品第十一十有二章

心意品者,说意精神,虽空无形,造作无竭。

意使作猗①,难护难禁。慧正其本,其明乃大。㈠

轻躁难持,唯欲是从。制意为善,自调则宁。 ㈡

意微难见,随欲而行。慧常自护,能守即安。 ㈢

独行远逝,寝藏无形。损意近道,魔系②乃解。 (四)

心无住息③,亦不知法;迷於世事,无有正智。 (五)

念无适止,不绝无边。福能遏④恶,观者⑤为贤。 ㈥

佛说心法,虽微非真。当觉逸意,莫随放心⑥。(七)

见法最安,所愿得成。慧护微意,断苦因缘⑦。(八)

有身不久,皆当归土。形坏神去,寄住⑧何贪?(九)

心豫⑨造处,往来无端,念多邪僻,自为招患。(十)

是意自造,非父母为;可勉⑩向正,为福勿回。(十一)

藏六如龟⑾,防意如城,慧与魔战,胜则无患。(十二)

【注释】

①猗:通狗,变化无常之意。

②魔系:魔力犹如绳索,牵引人的意志,故曰魔系。

③住息:停止。

④遏:止、阻止。

⑤观者:看清福能止恶之人,承上文。

⑥放心:放逸之心、失去规约之心。

⑦因缘:事物或事件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因,原因;缘,缘起。

⑧寄住:佛教把现世看作是无常界,只有彼岸永恒,故人生在世便被佛教看作是「寄住」。

⑨豫:通预,事先设想。

⑩勉:努力。

⑾藏六如龟:六,指人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是引起灾祸的根源,故要深藏不露,如龟缩头在壳,外物无所伤害。


分类:佛经 书名:《法句经》 作者:尊者法救(撰)维只难(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