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大乘论》,佛经

《摄大乘论》,佛经

白话《摄大乘论》入所知相分第四


【译文】

这样,就已经讲完了所知相,人所知相如何应见呢?它是乡闻熏习所依,并不是由阿赖耶识所统摄,如阿赖耶识成为清净的所依种子,这是如理作意所统摄,似法似义产生似所取的境事,有能认识能观察的见,这就是如理作意所统摄的现观意言。

这裏谁能悟入所应知相呢?大乘的多闻熏习。或心相续的阿赖耶识中,已得逢事无量诸佛出现於世,已得一向坚固决定的胜解,已经很好地积集了各种善根,已经很好地准备了福德智慧资粮的菩萨。

由什么地方悟入呢?即於那有见所现的似法似境义之言,是从听闻大乘法相等所生起的。在胜解行地的时候,随於所听闻的教法以及一切事物只有识性的道理,引生胜解,在见道位如理通达,在修道位对治一切障,在究竟道中远离一切障。

【原典】

入所知相分①第四

如是已说所知相,人所知相云何应见?多闻熏习所依,非阿赖耶识所摄,如阿赖耶识成种子,如理作意所摄,似法似义而生似所取事,有见意言。

此中谁能悟人所应知相?大乘多闻熏习相续,已得逢事无量诸佛出现於世,已得一向决定胜解,已善积集诸善根故,善备辐智资粮②菩萨。

何处能人?谓即於彼有见似法似义意言,大乘法相等所生起。胜解行地,见道③、修道④、究竟道⑤中,於一切法唯有识性,随闻胜解故,如理通达故,治一切障故,离一切障故。

【注释】

①入所知相分,《藏要》本校注称:「以下藏本第三卷,不分品,魏本同,陈本作应知入胜相第三,隋本作入应知胜相胜语第三。」

②资粮:「资」为资助,「粮」为食粮,如人远行,必须携带食粮,资助自己的身体。要想得到三乘证果,也应当以善根功德之粮,资益自己的身体。

③见道:又称为见谛道,与修道、无学道合称三道。以无漏智现观四谛。见道之前属於凡夫位,所得智慧是有漏慧。见道俊属於圣位,所得智慧是无漏慧。

④修道:在见道领悟四谛後,反复修习以断修惑之位。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认为:在现观四谛产生的十六心中,前十五心属见道,後一心属修道。大乘菩萨从二地以上至十地前,统称为修道。

⑤究竟道:即无学道,已经断尽三界烦恼,已达最高觉悟,小乘佛教以阿罗汉为究竟道,大乘以第十地最後所得佛果为究竟道。

【译文】

由於什么而能悟入呢?由善根力所任持,即三种相练磨心,断四处,由於缘法义境是恒常而无间断的、是殷重恭敬的、是加行而无放逸的,去实践止观妙行。在无量的诸世界中,每个世界都有无量的人趣有情,每一刹那中,他们都在证觉无上正等菩提,这是第一练磨其心。由於这种意乐,就能行施等波罗蜜多。我只要是已经能够获得这样的意乐,我由这意乐,只要是少少用些功力去修习施等波罗蜜多,就应当是得到圆满,这是第二练磨其心。假若有成就有障的十善,命终时便可受一切自体圆满的人、天果报而生。我有妙善及无障碍善,此时怎能不应当获得一切圆满呢?这是第三练磨其心。此中有这样的偈颂:

人趣中的各个有情众生,处、数都是无量的,每一念都在证得等觉,所以不应当退屈。

各种净心意乐,能修行布施等,此胜者菩萨已得净心意乐,所以能够修行布施等

善者於死的时候,得随自己所爱乐的自体圆满果报。胜善菩萨,由於永断障碍,圆满佛果怎能会没有呢?

【原典】

由何能人?由善根力所任持故,谓三种相练磨心故,断四处①故,缘法义境止观②恒常、殷重、加行无放逸③故。无量诸世界,无量人有情,刹那刹那证觉无上正等菩提,是为第一练磨其心。由此意乐,能行施等波罗蜜多。我已获得如是意乐,我由此故少用功力修习施等波罗蜜多,当得圆满,是为第二练磨其心。若有成就诸有障善,於命终时即便可爱一切自体圆满而生。我有妙善无障碍善,云何尔时不当获得一切圆满?是名第三练磨其心。此中有颂:

人趣诸有情,处数皆无量,念念证等觉,故不应退屈。

诸净心意乐,能修行施等,此胜者已得,故能修施等,

善者於死时,得随乐自满,胜善由永断,圆满云何无?

【注释】

①断四处:有四处是悟入所知的障碍,应当首先断除:㈠断作意,即断除小乘佛教的作意;㈡永断异慧疑,即断除不如理的见解和对於大乘教理的疑惑;㈢断法执;㈣断分别。

②止观:止是梵文Samatha的意译,另译止寂、禅定,音译奢摩他。观是梵文vipasyana的意译,音译昆婆舍那。听以止观是定、慧并称。

③放逸:梵文Pramada的意译,说一切有部的大烦恼地法之一,唯识宗的随烦恼之一,与不放逸相对,意谓离善放纵,不修善法。《俱舍论》卷四称:「逸谓放逸,不修诸善,是修诸善所对治法。」

【译文】

由於远离声闻、独觉作意,这是由於断作意的缘故。对於这大乘的各种疑惑,一定要离疑,这是由於永远断除异慧、疑的缘故。由於离却所闻所思法中所起的我、我所执,这是断法执的缘故。由於现前显现安住的境界与从定心安立的境界,一切相中都无所作意无所分别,这是断分别的缘故。此中有如下偈颂:

所缘相显现在面前,自然地安住於分别心中,所以叫自然住。对於安立的一切外相,智者部不加以分别,这就是获得最上菩提。

【原典】

由离声闻、独觉作意,断作意故。由於大乘诸疑离疑,以能永断异慧①、疑故。由离所闻所思法中我、我所执,断法执②故。由於现前现住安立一切相中,无所作意无所分别,断分别故。此中有颂:

现前自然住,安立一切相,智者不分别,得最上菩提。

【注释】

①异慧:不如理的见解,异於正理的种种邪见。

②法执:二执(我执、法执)之一,固执心外有有为法和无为法。小乘佛教只断我执,不断法执。大乘佛教断除二执。

【译文】

由何而得悟入呢?云何而得悟入?须由闻熏习的种类,即如理作意所统摄的,显现似法似境义的有见意言。由四寻思,即由名寻思、义寻思、自性假立寻思、差别假立寻思,并由四种如实遍智,即由名如实遍智、事如实遍智、自性假立如实遍智、差别假立如实遍智,这样都同样是不可得。因为诸菩萨,为了这样如实地悟入唯识陆,勤修四寻思观、四如实智的加行,就在似文似境义的意言上进行推求,这似文名的字,只是意言为性,依此似文和名下所诠之义进行推求,也只是意言为性。依名义的自性差别进行推求,也只是意识上的假立。假若能够超过推求的寻思,那时就能证得只有意书,同时也能证知不管是名,还是义,与名义的自性差别,都是假立的自性差别,其义相都是无所有的,都同样是不可得。由四寻思,并由四如实遍智,於这似文似境义的意言,便能够悟入只有识性。

【原典】

由何云何而得悟入?由闻熏习种类如理作意所摄,似法似义有见意言。由四寻思①,谓由名、义、自性、差别假立寻思。及由四种如实徧智②,谓由名、事、自性、差别假立如实徧智,如是皆同不可得故。以诺菩萨如是如实为人唯识,勃修加行,即於似文似义意言,推求文名唯是意言,推求依此文③、名④之义亦唯意言。推求名、义、自性、差别唯是假立。若时证得唯有意言,尔时证知若名、若义、自性、差别皆是假立,自性、差别义相无故,同不可得。由四寻思及由四种如实徧智,於此似文似义意言,便能悟人唯有识性。

【注释】

①四寻思:即四寻思观,唯识宗认为在加行位修此观法,寻思事物的名、义、自性、差别都是假有实无。《成唯识论》卷九称:「寻思名、义、自性、差别,假有实无

②四种如实徧智:由四寻思观,进而对此四方面的唯识道理,给以明确的印可决定,此称四如实智。

③文:即文身(Vyanjanakaya),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和大乘唯识宗的心不相应行法之一,指构成名身和句身的梵文字母。

④名:即是名身(Namakaya),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和大乘唯识宗的心不相应行法之一。两个以上的名称构成名身。《俱舍论》卷五称:「名身者,谓色、声、香等。」

【译文】

於此悟入唯识性中,什么是所悟入呢?如何悟入呢?悟入唯识性,相、见二性,及各种各样的性。名有三种:名、名自性、名差别,义也有三种:义、义自性、义差别。这名、义的自性差别,都是假立的,这六种义都无所有,所取相、能取见的二性现前,於一时在心中现似种种相义而生起。如在黑暗中的一条绳,显现似蛇的义相,譬如绳上的蛇相是不真实的,是无所有的。假若已经了知那绳上的蛇义是没有的,蛇的错觉虽然灭除了,但绳的觉知还是存在的。假若以微细品类进行分析,便会发现这绳也是虚妄的,以色、香、味、触为其体相,以此觉知为依,那绳的知觉当然就要灭除。这样,於那似文似义的六相意言,伏除了非实有的六相义的时候,这唯识性觉,犹如蛇觉一样,也应当遣除,这是由於圆成实自性的觉慧。菩萨就这样悟入意言似义相显,所以悟入遍计所执性。悟入这唯识,就悟入了依他起自性。

如何悟入圆成实自性呢?假若已经灭除唯识之想,对於意言为性的,从闻法熏习种类所生的似文、似义、似境、似心的观想也就灭除了。这时候,菩萨已经遗除了义想,一切似义不可能得生,所以,似唯识的义想也不能得生。由於这种因缘,安住於一切义没有分别名的法界,於法界中便得现见与法界相应而住。这时候,菩萨平等平等的所缘、能缘无分别智已经生起,由此,菩萨称为已经悟入圆成实性了。这裏有如下偈颂:

法、补特伽罗、法、义、略、广、性、不净、净、究竟,都是名字所行境界的差别。

菩萨就这样悟入了唯识性,悟入了所知相,由於悟人了这真如法界,就进入了极喜地,善巧深达法界,生如来家,悟得一切有情众生的平等心性,得一切菩萨的平等心性,得一切佛的平等心性,这就称为菩萨见道。

【原典】

於此悟人唯识性中,何所悟人?如何悟入?入唯识性,相、见二性,及种种性。若名,若义,自性,差别假,自性差别义,如是六种义皆无故,所取、能取性现前故,一时现似种种相义而生起故。如闇中绳显现似蛇,譬如绳上蛇非真实,以无有故。若已了知彼义无者,蛇觉虽灭,绳觉犹在。若以徽细品类分析,此又虚妄,色、香、味、触为其相故,此觉为依,绳觉当灭。如是於彼似文似义六相意言,伏除非实六相义时,唯识性觉,犹如蛇觉亦当除遣,由圆成实自性觉故。如是菩萨悟入意言似义相故,悟入徧计所执性,悟入唯识故,悟入依他起性。

云何悟入圆成实性?若已灭除意言闻法熏习种类唯识之想,尔时菩萨已遣义想,一切似义无容得生,故似唯识亦不得生。由是因缘,住一切义无分别名,於法界中便得现见相应而住。尔时,菩萨平等平等所缘、能缘无分别智已得生起,由此菩萨名已悟人阅成实性。此中有颂:

法补特伽罗,法①义略广性,不净净究竟,名所行差别。

如是菩萨悟入唯识性故,悟入所知相,悟入此故,入极喜地②,善达法界,生如来家③,得一切有情平等心性,得一切菩萨平等心性,得一切佛平等心性,此即名为菩萨见道。

【注释】

①法:本颂出现两个法,第一个法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诸法的名字。第二个法是一经、一偈、一句的能诠教法。

②极喜地:菩萨十地的第一地,又称为欢喜地、喜地,初证圣果,悟我、法二空,能益自他,生大欢喜,

③生如来家:真如法界为如来之所住,所以称为如来家。生如来家是佛子,悟入佛的知见,能够继承诸佛自觉觉他的家业,所以称为生如来家,绍隆佛种。

【译文】

而且,由於什么义利而入唯识性呢?由缘总法的出世止观妙智,由此根本智以後所得的後得智,这後得智就是种种相识智。要断除阿赖耶识中能生一切法的种于性,还要断除种子的能生因,为了增长能触法身的种子,为了转阿赖耶识的染依,得法身的净依,为了证得一切佛法,为了证得一切智智而入唯识性。而且,後得智在阿赖耶识所生的一切了别相中,後得智能够正确见到如幻如化等唯识性,没有颠倒而转,所以菩萨就像幻术师一样,对於所幻化的事情,对於了别的各种相中及为诸众生说因果法,永远没有颠倒错误。

在这修行悟入唯识性的时候,有四种三摩地,是四种顺抉择分所依止。应当怎样知道呢?应当知道,由四寻思,於下品无义忍的阶段,有明得三摩地,这就是暖顺抉择分的依止。於上品无义忍的阶段,有明增三摩地,这是顶顺抉择分的依止。

又由四种如实遍智,已经悟入唯识,於无义中已得决定,有发入真义一分的四如实智所依的三摩地,是谛顺忍的依止。从此不间断地伏除唯识想,有无间隔的三摩地,是世第一法的依止。应当知道,上述四种三摩地,是现观边。

这样的菩萨已经入於地,已达见道,已经悟入唯识,於修道中怎样修行呢?在所说的安立十地中,总摄这一切经,在定心中皆明了现前,由缘总法出世後得止观智,经过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劫多次的修行,而得转依。为了证得三种佛身,精进勤加修行。

【原典】

复次,为何义故入唯识性?由缘总法出世止观智故,由此後得种种相识智故。为断及相阿赖耶识诸相种子,为长能触法身种子,为转所依,为欲证得一切佛法①,为欲证得一切智智入唯识性。又後得智②於一切阿赖耶识所生一切了别相中,见如幻等性无倒转,是故菩萨譬如幻师,於所幻事,於诸相中及说因果,常无颠倒。

於此悟入唯识性时,有四种三摩地,是四种顺决择分③依止。云何应知?应知由四寻思,於下品无义忍中,有明得三摩地④,是煖⑤顺决择分依止。於上品无义忍中,有明增三摩地,是顶⑥顺决择分依止。

复由四种如实徧智,已入唯识,於无义中已得决定,有人真义一分三摩地,是谛顺忍⑦依止。从此无闲伏唯识想,有无閒三摩地,是世第一法⑧依止。应知如是诸三摩地,是现观边⑨。

如是菩萨已入於地,已得见道,已入唯识,於修道中云何修行?於如所说安立十地⑩,摄一切经皆现前中,由绿总法出世後得止观智故,经於无量百千俱胝⑾那庾多⑿劫⒀数修习故,而得转依⒁。为欲证得三种佛身,精勤修行。

【注释】

①佛法:佛所说的教法,共八万四千法藏。

②後得智:全称後得无分别智,又称为俗智、权智等。将根本无分别智证得的佛教真理具体运用於分析各类具体现象的智能,因为在根本智以後产生,所以称为後得智。

③四种顺决择分:决择分是三分(顺福分、顺解脱分、顺决择分)之一,顺决择分是暖、顶、忍、世第一法的有漏善根,「决择」是见四谛理的无漏胜慧,「分」为部分,这四种善根的功德,能顺益胜慧的一部分见道决择智,使之出生,所以称为顺决择分。

④明得三摩地:即明得定,菩萨在四加行位中暖位所得之禅定,「明」是无漏智慧,是初得无漏慧前相的禅定,所以称为明得定。

⑤暖:四加行位的第一位,即专观四谛十六行相之位,将士见道的无漏慧,先生相似之解。如火将发,先有暖相。

⑥顶:四善根中的顶位,四善根中的暖、顶是动善,忍、世第一法是不动善,顶位是动善中的最极,犹如人之头顶,所以称为顶法。

⑦忍:四善根的第三位,即忍位,於四谛理忍可决定而不动。

⑧世第一法:四善根的第四位,是有漏智的最极,在世俗法中名列第一,所以称为世第一法。

⑨现观边:即见道现观後边所得的世俗智。《大昆婆沙论》卷三十六称:「现观苦边 、集边、灭边,得此智故,名现观边;有说此是诸瑜伽师,观圣谛时,傍修得故,名现观边。尊者妙音说曰:此智近现观故,名现观边,如近村物,名曰村边:」

⑩十地:梵文Dasabhumi的意译,菩萨十地是菩萨修行的十个阶位:㈠欢喜地,㈡离垢地,曰发光地,㈣焰慧地,㈤难胜地,㈥现前地,㈦远行地,㈧不动地,㈨善慧地,㈩法云地。

⑾俱胝:梵文Koti的音译,另译俱致、拘致等,意译为亿。

⑿那庾多:梵文Ayuta的音译,意译为万。

⒀劫:梵文Kalpa的音译,劫波之略,意为极为久远的时节,源於印度婆罗门教,佛教洽用之。一般分为大劫、中劫、小劫,世上人的寿命有增有减,每一增(人寿自十岁开始,每百年增一岁,增至八万四千岁)及一减(人寿自八万四千岁开始,每百年减一岁,减至十岁)名为一小劫,合一增一减为一中劫,一大劫包括成、住、坏、空四个时期,通称四劫,各包括二十中劫,即一大劫包括二十中劫。

⒁转依:法相宗所说的全部修行的最高目标,意谓转舍我执、法执二障,转得涅槃、菩提二果。

【译文】

声闻现观和菩萨现观,有什么差别呢?菩萨现观和声闻现观是不同的,应当知道,有十一种差别:一、由所缘差别。因为以大乘法为所缘;二、由资持差别。因为以大福、智二种资粮为资持;三、由通达差别。因为能够通达补特伽罗法无我;四、由涅槃差别。因为摄受无住大涅槃;五、由地差别。因为依於十地而出离;六、七、由清净差别。断烦恼习,净佛土的缘故;八、由於自他得平等心差别。因为成熟有情加行没有休息;九、由生差别。因为生如来家:十、由受住差别。因为常於诸佛的大集会中统摄受生;十一、由果差别。因为十力、无畏、不共沸法无量功德果成满。这裏有二个偈颂:

名、事互相因待,对其属性应当进行寻思,对於二者的自性差别,也应当进行推求,知道它只是心量,只是名言假立。

然後以如实智观察本无义,悟入只有虚妄分别的三类。彼义既然是无相,此依他起也没有生起的可能,这就是悟入三性的次第。

又有开示的二颂,如《分别瑜伽论》说:菩萨在禅定位,观名、义等影像相只是心。义相既然已经灭除,审谛观察名、义等,只是自想。如是安住於内心,了知其听取的义想是没有的,然後能取的心也没有了,就能接触到无所得的法界。

又有关於现观的五个偈颂,如《大乘庄严经论》所说:对於福德、智慧二种资粮,菩萨必须善巧具备,积聚到无边无际。对於一切事物,进行思量推度,善能决了,所以能够了解这义只是名言类。假若能够了知各种境义只是名言,就可以安住波义相显现唯是心性的正理,便能够现证真正的法界,所以就能把所取、能取的二相镯除乾净。体知到离心以外再也没有其他东西,就能体会到能取的心也没有。有智慧的菩萨了达逼计所执和依他起二者都是无,就平等安住於二相皆无的真法界当中。慧者就是具有无分别智的人,其智力能够周遏平等地永远随顺真如法界而行,就能够灭除所知依,这如榛梗一样,是过失熏习的总聚。如服大良药,消除众毒一样。佛说的大乘妙法,是善巧成立的,安立智慧并植根於法界中,了知念趣只是分别,就勇猛速疾地归到功德海的彼岸。

【原典】

声闻现观、菩萨现观,有何差别?谓菩萨现观与声闻异,由十一种差别应加:一、由所绿差别。以大乘法为所缘故:二、由资持差别。以大福、智二种资粮为资持故;三、由通达差别。以能通达补特伽罗法无我故;四、由涅槃差别。摄受无住大涅槃故;五、由地差别。依於十地而出离故;六、七、由清净差别。断烦恼习,净佛土故;八、由於自他得平等心差别。成熟有情加行无休息故:九、由生差别。生如来家故;十、由受住差别。常於诺佛大集会中摄受生故;十一、由果差别。十力①、无畏②、不共佛法③无量功德果成满故。此中有二颂:

名事互为客,其性应寻思,於二亦当推,唯量及唯假。

实智观无义,唯有分别三④。彼无故此无,是即入三性。

复有教授二颂,如《分别瑜伽论》⑤说:菩萨於定位,观影唯是心。义相既灭除,审观唯自想。如是住内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无,後触无所得。

复有别五现观伽他⑥,如《大乘经庄严论》⑦说:福德、智慧二资粮,菩萨善备无边际,於法思量善决已,故了义趣唯言类。若知诸义唯是言,即住似彼唯心理,便能现证真法界,是故二相悉镯除。体知离心无别物,由此即会心非有,智者了达二皆无,等住二无真法界。慧者无分别智力,周徧平等常顺行,灭依榛梗过失聚,如大良药销众毒。佛说妙法善成立,安慧并根法界中,厂知念趣唯分别,勇猛疾归德海岸。

【注释】

①十力:佛所具有的十种智力:知觉处非处智力、知三世业报智力、知诸禅--脱三昧智力、知众土上下根智力、知种种解智力、知种种界智力、知一切至处道智力、知天眼无碍智力、知宿命无漏智力、知永断习气智力。

②无畏:此指四无畏,一切智无所畏、漏尽无所畏、说障道无所畏、说尽苦道无所畏③不共佛法:即十八不共佛法,佛具有的十八种功德,不共同於其他二乘、菩萨。㈠身无失,㈡口无失,㈢念无失,㈣无异想,㈤无不定心,㈥无不知已舍,㈦欲无灭,㈧精进无减,㈨念无减,㈩慧无灭,(十一)解脱无灭,(十二)解脱知见无灭,(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由智慧知未来世无碍,(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④唯有分别三:即名分别、自性分别、差别分别三种虚妄分别。

⑤分别瑜伽论:唯识宗依据的十一论之一,没有汉译。

⑥伽他:梵文Gatha的音译,意译为偈,即佛经中的诗体。

⑦大乘经庄严论:即《大乘庄严经论》,唯识宗依据的十一论之一,十三卷,古印度无著著,唐·波罗颇蜜多罗译。


分类:佛经 书名:《摄大乘论》 作者:《中国佛教经典宝藏》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