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罗汉》,佛经

《五百罗汉》,佛经

《五百罗汉》(80)


396、思善识尊者

思善识尊者,善识,即善知识。

据《法华文句》卷四:"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又《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为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善于观察别人的品德与能力,帮助别人走向正道的人。

善识尊者在修习佛道的过程中,时刻思念欲得善知识之助,以尽快发无上正等正觉,终获罗汉果位。

397、喜信静尊者

喜信静尊者。尊者信奉信、静二字,并以此规范自身、教化众人,故号称喜信静,由信奉佛法,而依法修行。由修行而得静心,以绝除烦乱,不生愤勃、不报他怨,不起瞋心。对佛法的诚心,犹如在水中安放"信珠",可澄清垢染,去除心中世俗的污浊。

初入三宝之人,要以信为本,信乃一切功德之母,信心坚定,则无宝不取,至心静不乱,则智慧中生,可永除心中的忧烦。

398、摩诃南尊者

摩诃男尊者,佛陀叔父斛饭王之长子,故又称拘利太子。摩诃男为其尊称,为佛陀最初所度的五比丘之一。

佛陀出家时,其父净饭王于族中挑选五人,随同出家,在外修行。尊者即为其一。佛陀成道后,于鹿野苑初转*轮,彼即为最初闻法得道弟子之一,后并护持佛陀之化导。《增一阿含经》卷三弟子品赞其:"速成神通,中不有悔,所为摩诃男比丘是。"

摩诃男,在《中本起经》作摩男拘利,《佛所行赞经》中作十力迦叶。又称摩诃南、摩诃那摩。意译为大号、大名。又据《大智度论》卷三等载,又有一摩诃男,为甘露饭王之子,又称释种摩诃男、摩呵南、释摩男。《中阿经·苦阴经》乃其请佛所说。当舍卫城之流离王讨伐迦毗罗卫城释迦族时,为救释种族,自愿舍命于水中。又有谓此人与五比丘中之摩诃男同一人者。

399、无量光尊者

无量光尊者,梵语为阿弥陀佛。又称为"无量寿佛"、"无量光佛"等,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

往昔为国王,为佛法所吸引,放弃王位,出家为僧。法名法藏,在修行成佛前,曾发下四十八愿,其中一个愿就是说,将来他成佛后,凡信奉他并持诵他的名号的人,命终之时,佛就前往,接引其人往生自己的国土,即西方极乐世界。尊者即后来的阿弥陀佛。由于前世功德和今生所发四十八誓愿,即刻成佛,佛国名安乐,佛名无量光。在西方十万里外,国内没有高下,贵贱,人人平等,安享和平。

据《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等载,在极乐净土中,尊者高坐于莲如上。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分侍左右。构成:"西方三圣"的组像。单尊的阿弥陀佛像(所谓"横三世",或称为"三方佛")被安置于佛陀之右,结跏趺坐于莲台。我国很早就有阿弥陀佛信仰。

400、金光慧尊者

金光慧尊者,即金光炎菩萨,为应当礼敬的十方大菩萨之一。

尊者身放金光,象征无上智慧佛教认为,众生生在凡夫地,或因业力,或因内心生邪、或染著外境,不论贵贱,均罪业无量。故须诚心忏悔,以灭罪修福。否则,业所至时,虽尽全力亦无以逃避。等到地狱恶相尽现眼前,若再忏悔,就为时己晚。

尊者以其智慧之光洞察众生心田。有罪之众生只要虔诚归信佛法,真心忏悔旧业,改过自新,则可增益佛法,来罪获福,自性洁净之众生,若能爱抚并念诵尊者名号,则可得现世安稳,未来世亦可获无上菩提。


分类:佛经 书名:《五百罗汉》 作者:网友整理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