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志50 河渠7○东南诸水下 淮郡诸水:绍兴初,以金兵蹂践淮南,犹未退师,四年,诏烧毁扬州湾头港口 闸、泰州姜堰、通州白莆堰,其余诸堰,并令守臣开决焚毁,务要不通敌船;又诏 宣抚司毁拆真、扬堰闸及真州陈公塘,无令走入运河,以资敌用。五年正月,诏淮 南宣抚司,募民开浚瓜洲至淮口运河浅涩之处。 乾道二年,以和州守臣言,开凿姥下河,东接大江,防捍敌人,检制盗贼。六 年,淮东提举徐子寅言:"淮东盐课,全仰河流通快。近运河浅涩,自扬州湾头港 口至镇西山光寺前桥垛头,计四百八十五丈,乞发五千余卒开浚。"从之。七年二 月,诏令淮南漕臣,自洪泽至龟山浅涩之处,如法开撩。 淳熙三年四月,诏筑泰州月堰,以遏潮水。从守臣张子正请也。八年,提举淮 南东路常平茶盐赵伯昌言:"通州、楚州沿海,旧有捍海堰,东距大海,北接盐城, 袤一百四十二里。始自唐黜陟使李承实所建,遮护民田,屏蔽盐灶,其功甚大。历 时既久,颓圮不存。至本朝天圣改元,范仲淹为泰州西溪盐官日,风潮泛溢,渰没 田产,毁坏亭灶,有请于朝,调四万余夫修筑,三旬毕工。遂使海濒沮洳泻卤之地, 化为良田,民得奠居,至今赖之。自后浸失修治,才遇风潮怒盛,即有冲决之患。 自宣和、绍兴以来,屡被其害。阡陌洗荡,庐舍漂流,人畜丧亡,不可胜数。每一 修筑,必请朝廷大兴工役,然后可办。望令淮东常平茶盐司:今后捍海堰如有塌损, 随时修葺,务要坚固,可以经久。"从之。 九年,淮南漕臣钱冲之言:"真州之东二十里,有陈公塘,乃汉陈登浚源为塘, 用救旱饥。大中祥符间,江、淮制置发运置司真州,岁藉此塘灌注长河,流通漕运。 其塘周回百里,东、西、北三面,倚山为岸,其南带东,则系前人筑垒成堤,以受 启闭。废坏岁久,见有古来基趾,可以修筑,为旱乾溉田之备。凡诸场盐纲、粮食 漕运、使命往还,舟舰皆仰之以通济,其利甚博。本司自发卒贴筑周回塘岸,建置 斗门、石达各一所,乞于扬子县尉阶衔内带'兼主管陈公塘'六字,或有损坏, 随时补筑,庶几久远,责有所归。" 十二年,和州守臣请于千秋涧置斗门,以防麻澧湖水泄入大江,遇岁旱灌溉田 畴,实为民利。十四年,扬州守臣熊飞言:"扬州运河,惟藉瓜洲、真州两闸潴积。 今河水走泄,缘瓜洲上、中二闸久不修治,独潮闸一坐,转运、提盐及本州共行修 整,然迫近江潮,水势冲激,易致损坏;真州二闸,亦复损漏。令有司葺理上、下 二闸,以防走泄。"从之。 绍熙五年,淮东提举陈损之言:"高邮、楚州之间,陂湖渺漫,茭葑弥满,宜 创立堤堰,以为潴泄,庶几水不至于泛溢,旱不至于乾涸。乞兴筑自扬州江都县至 楚州淮阴县三百六十里,又自高邮、兴化至盐城县二百四十里,其堤岸傍开一新河, 以通舟船。仍存旧堤以捍风浪,载柳十余万株,数年后堤岸亦牢,其木亦可备修补 之用。兼扬州柴墟镇,旧有堤闸,乃泰州泄水之处,其闸坏久,亦于此创立斗门。 西引盱眙、天长以来众湖之水,起自扬州江都,经由高邮及楚州宝应、山阳,北至 淮阴,西达于淮;又自高邮入兴化,东至盐城而极于海;又泰州海陵南至扬州泰兴 而彻于江:共为石达十三,斗门七。乞以绍熙堰为名,镵诸坚石。"淮田多沮洳, 因损之筑堤捍之,得良田数百万顷。奏闻,除直秘阁、淮东转运判官。 浙江通大海,日受两潮。梁开平中,钱武肃王始筑捍海塘,在候潮门外。潮水 昼夜冲激,版筑不就,因命强弩数百以射潮头,又致祷胥山祠。既而潮避钱塘,东 击西陵,遂造竹器,积巨石,植以大木。堤岸既固,民居乃奠。 逮宋大中祥符五年,杭州言浙江击西北岸益坏,稍逼州城,居民危之。即遣使 者同知杭州戚纶、转运使陈尧佐画防捍之策。纶等因率兵力,籍梢楗以护其冲。七 年,纶等既罢去,发运使李溥、内供奉官卢守懃经度,以为非便。请复用钱氏旧法, 实石于竹笼,倚叠为岸,固以桩木,环亘可七里。斩材役工,凡数百万,逾年乃成; 而钩末壁立,以捍潮势,虽湍涌数丈,不能为害。
至景祐中,以浙江石塘积久不治,人患垫溺,工部郎中张夏出使,因置捍江兵 士五指挥,专采石修塘,随损随治,众赖以安。邦人为之立祠,朝廷嘉其功,封宁 江侯。 及高宗绍兴末,以钱塘石岸毁裂,潮水漂涨,民不安居,令转运司同临安府修 筑。孝宗乾道九年,钱塘庙子湾一带石岸,复毁于怒潮。诏令临安府筑填江岸,增 砌石塘,淳熙改元,复令有司:"自今江岸冲损,以乾道修治为法。" 理宗宝祐二年十二月,监察御史兼崇政殿说书陈大方言:"江潮侵啮堤岸,乞 戒饬殿、步两司帅臣,同天府守臣措置修筑,留心任责,或有溃决,咎有攸归。" 三年十一月,监察御史兼崇政殿说书李衢言:"国家驻跸钱塘,今逾十纪。惟 是浙江东接海门,胥涛澎湃,稍越故道,则冲啮堤岸,荡析民居,前后不知其几。 庆历中,造捍江五指挥,兵士每指挥以四百人为额。今所管才三百人,乞下临安府 拘收,不许占破。及从本府收买桩石,沿江置场桩管,不得移易他用。仍选武臣一 人习于修江者,随其资格,或以副将,或以路分钤辖系衔,专一钤束修江军兵,值 有摧损,随即修补;或不胜任,以致江潮冲损堤岸,即与责罚。" 临安西湖周回三十里,源出于武林泉。钱氏有国,始置撩湖兵士千人,专一开 浚。至宋以来,稍废不治,水涸草生,渐成葑田。 元祐中,知杭州苏轼奏谓:"杭之为州,本江海故地,水泉咸苦,居民零落。 自唐李泌始引湖水作六井,然后民足于水,井邑日富,百万生聚,待此而食。今湖 狭水浅,六井尽坏,若二十年后,尽为葑田,则举城之人,复饮咸水,其势必耗散。 又放水溉田,濒湖千顷,可无凶岁。今虽不及千顷,而下湖数十里间,茭菱谷米, 所获不赀。又西湖深阔,则运河可以取足于湖水,若湖水不足,则必取足于江潮。 潮之所过,泥沙浑浊,一石五斗,不出三载,辄调兵夫十余万开浚。又天下酒官之 盛,如杭岁课二十余万缗,而水泉之用,仰给于湖。若湖渐浅狭,少不应沟,则当 劳人远取山泉,岁不下二十万工。"因请降度牒减价出卖,募民开治。禁自今不得 请射、侵占、种植及脔葑为界。以新旧菱荡课利钱送钱塘县收掌,谓之开湖司公使 库,以备逐年雇人开葑撩浅。县尉以"管勾开湖司公事"系衔。轼既开湖,因积葑 草为堤,相去数里,横跨南、北两山,夹道植柳,林希榜曰"苏公堤",行人便之, 因为轼立祠堤上。 绍兴九年,以张澄奏请,命临安府招置厢军兵士二百人,委钱塘县尉兼领其事, 专一浚湖;若包占种田,沃以粪土,重寘于法。十九年,守臣汤鹏举奏请重开。乾 道五年,守臣周淙言:"西湖水面唯务深阔,不容填溢,并引入城内诸井,一城汲 用,尤在涓洁。旧招军士止有三十余人,今宜增置撩湖军兵,以百人为额,专一开 撩。或有种植茭菱,因而包占,增叠堤岸,坐以违制。" 九年,临安守臣言:"西湖冒佃侵多,葑茭蔓延,西南一带,已成平陆。而濒 湖之民,每以葑草围裹,种植荷花,骎骎不已。恐数十年后,西湖遂淤,将如越之 鉴湖,不可复矣。乞一切芟除,务令净尽,禁约居民,不得再有围裹。"从之。 临安运河在城中者,日纳潮水,沙泥浑浊,一汛一淤,比屋之民,委弃草壤, 因循填塞。元祐中,守臣苏轼奏谓:"熙宁中,通判杭州时,父老皆云苦运河淤塞, 率三五年常一开浚。不独劳役兵民,而运河自州前至北郭,穿阛阓中盖十四五里, 每将兴工,市肆汹动,公私骚然。自胥吏、壕砦兵级等,皆能恐喝人户,或云当于 某处置土、某处过泥水,则居者皆有失业之忧。既得重赂,又转而之他。及工役既 毕,则房廊、邸舍,作践狼籍,园圃隙地,例成丘阜,积雨荡濯,复入河中,居民 患厌,未易悉数。若三五年失开,则公私壅滞,以尺寸水行数百斛舟,人牛力尽, 跬步千里,虽监司使命,有数日不能出郭者。询其所以频开屡塞之由,皆云龙山浙 江两闸,泥沙浑浊,积日稍久,便及四五尺,其势当然,不足怪也。寻刬刷捍江兵 士及诸色厢军,得一千人,七月之间,开浚茅山、盐桥二河,各十余里,皆有水八 尺。自是公私舟船通利,三十年以来,开河未有若此深快者。然潮水日至,淤塞犹 昔,则三五年间,前功复弃。今于钤辖司前置一闸,每遇潮上,则暂闭此闸,候潮 平水清复开,则河过阛阓中者,永无潮水淤塞、开淘骚扰之患。"诏从其请,民甚 便之。 绍兴三年十一月,宰臣奏开修运河浅涩,帝曰:"可发旁郡厢军、壮城、捍江 之兵,至于廪给之费,则不当吝。"宰臣朱胜非等曰:"开河非今急务,而馈饷艰 难,为害甚大。时方盛寒,役者良苦,临流居人,侵塞河道者,悉当迁避;至于畚 闸所经,沙泥所积,当预空其处,则居人及富家以僦屋取赀者皆非便,恐议者以为 言。"帝曰:"禹卑宫室而尽力于沟洫,浮言何恤焉!"八年,又命守臣张澄发厢 军、壮城兵千人,开浚运河堙塞,以通往来舟楫。 隆兴二年,守臣吴芾言:"城里运河,先已措置北梅家桥、仁和仓、斜桥三所 作坝,取西湖六处水口通流灌入。府河积水,至望仙桥以南至都亭驿一带,河道地 势,自昔高峻。今欲先于望仙桥城外保安闸两头作坝,却于竹车门河南开掘水道, 车戽运水,引入保安门通流入城,遂自望仙桥以南开至都亭驿桥,可以通彻积水, 以备缓急。计用工四万。"从之。 乾道三年六月,知荆南府王炎言:"临安居民繁伙,河港堙塞,虽屡开导,缘 裁减工费,不能迄功。臣尝措置开河钱十万缗,乞候农暇,特诏有司,用此专充开 河支费,庶几河渠复通,公私为利。"上俞其请。四年,守臣周淙出公帑钱招集游 民,开浚城内外河,疏通淤塞,人以治办称之。 淳熙二年,两浙漕臣赵磻老言:"临安府长安闸至许村巡检司一带,漕河浅涩, 请出钱米,发两岸人户出力开浚。"又言:"欲于通江桥置板闸,遇城中河水浅涸, 启板纳潮,继即下板,固护水势,不得通舟;若河水不乏,即收闸板,听舟楫往还 为便。" 七年,守臣吴渊言:"万松岭两旁古渠,多被权势及有司公吏之家造屋侵占, 及内砦前石桥、都亭驿桥南北河道,居民多抛粪土瓦砾,以致填塞,流水不通。今 欲分委两通判监督,地分厢巡,逐时点检,勿令侵占并抛飏粪土。秩满,若不淤塞, 各减一年磨勘;违,展一年,以示劝惩。" 十四年七月,不雨,臣僚言:"窃见奉口至北新桥三十六里,断港绝潢,莫此 为甚。今宜开浚,使通客船,以平谷直。"从之。 盐官海水:嘉定十二年,臣僚言:"盐官去海三十余里,旧无海患,县以盐灶 颇盛,课利易登。去岁海水泛涨,湍激横冲,沙岸每一溃裂,尝数十丈。日复一日, 浸入卤地,芦州港渎,荡为一壑。今闻潮势深入,逼近居民。万一春水骤涨,怒涛 奔涌,海风佐之,则呼吸荡出,百里之民,宁不俱葬鱼腹乎?况京畿赤县,密迩都 城。内有二十五里塘,直通长安闸,上彻临平,下接崇德,漕运往来,客船络绎, 两岸田亩,无非沃壤。若海水径入于塘,不惟民田有咸水渰没之患,而里河堤岸, 亦将有溃裂之忧。乞下浙西诸司,条具筑捺之策,务使捍堤坚壮,土脉充实,不为 怒潮所冲。"从之。 十五年,都省言:盐官县海塘冲决,命浙西提举刘垕专任其事。既而垕言: 县东接海盐,西距仁和,北抵崇德、德清,境连平江、嘉兴、湖州;南濒大海 元与县治相去四十余里。数年以来,水失故道,早晚两潮,奔冲向北,遂致县南四 十余里尽沦为海。近县之南,元有捍海古塘亘二十里。今东西两段,并已沦毁,侵 入县两旁又各三四里,止存中间古塘十余里。万一水势冲激不已,不惟盐官一县不 可复存,而向北地势卑下,所虑咸流入苏、秀、湖三州等处,则田亩不可种植,大 为利害。 详今日之患,大概有二:一曰陆地沦毁,二曰咸潮泛溢。陆地沦毁者,固无力 可施;咸潮泛溢者,乃因捍海古塘冲损,遇大潮必盘越流注北向,宜筑土塘以捍咸 潮。所筑塘基址,南北各有两处:在县东近南则为六十里咸塘,近北则为袁花塘; 在县西近南亦曰咸塘,近北则为淡塘。 亦尝验两处土色虚实,则袁花塘、淡塘差胜咸塘,且各近里,未至与海潮为敌。 势当东就袁花塘、西就淡塘修筑,则可以御县东咸潮盘溢之患。其县西一带淡塘, 连县治左右,共五十余里,合先修筑。兼县南去海一里余,幸而古塘尚存,县治民 居,尽在其中,未可弃之度外。今将见管桩石,就古塘稍加工筑叠一里许,为防护 县治之计。其县东民户,日筑六十里咸塘。万一又为海潮冲损,当计用桩木修筑袁 花塘以捍之。 上以为然。 明州水:绍兴五年,明州守臣李光奏:"明、越陂湖,专溉农田。自庆历中, 始有盗湖为田者,三司使切责漕臣,严立法禁。宣和以来,王仲薿守越,楼异守明, 创为应奉,始废湖为田,自是岁有水旱之患。乞行废罢,尽复为湖。如江东、西之 圩田,苏、秀之围田,皆当讲究兴复。"诏逐路转运司相度闻奏。 乾道五年,守臣张津言:"东钱湖容受七十二溪,方圆广阔八百顷,傍山为固, 叠石为塘八十里。自唐天宝三年,县令陆南金开广之。国朝天禧元年,郡守李夷庚 重修之。中有四闸七堰,凡遇旱涸,开闸放水,溉田五十万亩。比因豪民于湖塘浅 岸渐次包占,种植菱荷,障塞湖水。绍兴十八年,虽曾检举约束,尽罢请佃。岁久 菱根蔓延,渗塞水脉,致妨蓄水;兼塘岸间有低塌处,若不淘浚修筑,不惟浸失水 利,兼恐塘埂相继摧毁。乞候农隙趁时开凿,因得土修治埂岸,实为两便。"从之。 鄞县水:嘉定十四年,庆元府言:"鄞县水自四明诸山溪涧会至他山,置堰小 泾,下江入河。所入上河之水,专溉民田,其利甚博。比因淤塞,堰上山觜少有溪 水流入上河。自春徂夏不雨,令官吏发卒开淘沙觜及浚港汊,又于堰上垒叠沙石, 逼使溪流兖入上河。其他山水入府城南门一带,有碶闸三所:曰乌金,曰积渎,曰 行春。乌金碶又名上水碶,昔因倒损,遂捺为坝,以致淤沙在河,或遇溪流聚涌, 时复冲倒所捺坝,走泄水源。行春桥又名南石碶,碶面石板之下,岁久损坏空虚, 每受潮水,演溢奔突,山于石缝,以致咸潮尽入上河。其县东管有道士堰,至白鹤 桥一带,河港堙塞;又有朱赖堰,与行春等碶相连,堰下江流通彻大海。今春阙雨, 上河乾浅,堰身塌损,以致咸潮透入上河,使农民不敢车注溉田。乞修砌上水、乌 金诸处坝堰,仍选清强能干职官,专一提督。" 润州水:绍兴七年,两浙转运使向子諲言:"镇江府吕城、夹冈,形势高仰, 因春夏不雨,官漕艰勤。寻遣官属李涧询究练湖本末,始知此湖在唐永泰间已废而 复兴。今堤岸弛禁,致有侵佃冒决,故湖水不能潴蓄,舟楫不通,公私告病。若夏 秋霖潦,则丹阳、金坛、延陵一带良田,亦被渰没。臣已令丹阳知县朱穆等增置二 斗门、一石达,及修补堤防,尽复旧迹,庶为永久之利。"乾道七年,以臣僚言: "丹阳练湖幅员四十里,纳长山诸水,漕渠资之,故古语云:'湖水寸,渠水尺。" 在唐之禁甚严,盗决者罪比杀人。本朝浸缓其禁以惠民,然修筑严甚。春夏多雨之 际,潴蓄盈满,虽秋无雨,漕渠或浅,但泄湖水一寸,则为河一尺矣。兵变以后, 多废不治,堤岸圮阙,不能贮水;强家因而专利,耕以为田,遂致淤淀。岁月既久, 其害滋广。望责长吏浚治堙塞,立为盗决侵耕之法,著于令。庶几练湖渐复其旧, 民田获灌溉之利,漕渠无浅涸之患。"诏两浙漕臣沈度专一措置修筑。 庆元五年,两浙转运、浙西提举言:"以镇江府守臣重修吕城两闸毕,再造一 新闸以固堤防,庶为便利。"从之。 浙西运河,自临安府北郭务至镇江江口闸,六百四十一里。淳熙七年,帝因辅 臣奏金使往来事,曰:"运河有浅狭处,可令守臣以渐开浚,庶不扰民。"至十一 年冬,臣僚言:"运河之浚,自北关至秀州杉青,各有堰闸,自可潴水。惟沿河上 塘有小堰数处,积久低陷,无以防遏水势,当以时加修治。兼沿河下岸泾港极多, 其水入长水塘、海盐塘、华亭塘,由六里堰下,私港散漫,悉入江湖,以私港深、 运河浅也。若修固运河下岸一带泾港,自无走泄。又自秀州杉青至平江府盘门,在 太湖之际,与湖水相连;而平江阊门至常州,有枫桥、许墅、乌角溪、新安溪、将 军堰,亦各通太湖。如遇西风,湖水由港而入,皆不必浚。惟无锡五泻闸损坏累年, 常是开堰,彻底放舟;更江阴军河港势低,水易走泄。若从旧修筑,不独潴水可以 通舟,而无锡、晋陵间所有阳湖,亦当积水,而四傍田亩,皆无旱之患。独自常 州至丹阳县,地势高仰,虽有奔牛、吕城二闸,别无湖港潴水;自丹阳至镇江,地 形尤高,虽有练湖,缘湖水日浅,不能济远,雨晴未几,便觉乾涸。运河浅狭,莫 此为甚,所当先浚。"上以为然。 至嘉定间,臣僚又言:"国家驻跸钱塘,纲运粮饷,仰给诸道,所系不轻。水 运之程,自大江而下至镇江则入闸,经行运河,如履平地,川、广巨舰,直抵都城, 盖甚便也。比年以来,镇江闸口河道淤塞,不复通舟,乞令漕臣同淮东总领及本府 守臣,公共措置开撩。" 越州水:鉴湖之广,周回三百五十八里,环山三十六源。自汉永和五年,会稽 太守马臻始筑塘,溉田九千余顷,至宋初八百年间,民受其利。岁月浸远,浚治不 时,日久堙废。濒湖之民,侵耕为田,熙宁中,盗为田九百余顷。尝遣庐州观察推 官江衍经度其宜,凡为湖田者两存之,立碑石为界,内者为田,外者为湖。政和末, 为郡守者务为进奉之计,遂废湖为田,赋输京师。自时奸民私占,为田益众,湖之 存者亡几矣。绍兴二十九年十月,帝谕枢密院事王纶曰:"往年宰执尝欲尽干鉴湖, 云可得十万斛米。朕谓若遇岁旱,无湖水引灌,则所损未必不过之。凡事须远虑可 也。" 隆兴元年,绍兴府守臣吴芾言:"鉴湖自江衍所立碑石之外,今为民田者,又 一百六十五顷,湖尽堙废。今欲发四百九十万工,于农隙接续开凿。又移壮城百人, 以备撩洒浚治,差强干使臣一人,以'巡辖鉴湖堤岸'为名。" 二年,芾又言:"修鉴湖,全藉斗门、堰闸蓄水,都泗堰闸尤为要害。凡遇约 运及监司使命舟船经过,堰兵避免车拽,必欲开闸通放,以致启闭无时,失泄湖水。 且都泗堰因高丽使往来,宣和间方置闸,今乞废罢。"其后芾为刑部侍郎,复奏: "自开鉴湖,溉废田二百七十顷,复湖之旧。又修治斗门、堰闸十三所。夏秋以来, 时雨虽多,亦无泛溢之患,民田九千余顷,悉获倍收,其为利较然可见。乞将江衍 原立禁牌,别定界至,则堤岸自然牢固,永无盗决之虞。" 绍兴初,高宗次越,以上虞县梁湖堰东运河浅涩,令发六千五百余工,委本县 令、佐监督浚治。既而都省言,余姚县境内运河浅涩,坝闸隳坏,阻滞纲运,遂命 漕臣发一万七千余卒,自都泗堰至曹娥塔桥,开撩河身、夹塘,诏漕司给钱米。 萧山县西兴镇通江两闸,近为江沙壅塞,舟楫不通。乾道三年,守臣言:"募 人自西兴至大江,疏沙河二十里,并浚闸里运河十三里,通使纲运,民旅皆利。复 恐潮水不定,复有填淤,且通江六堰,纲运至多,宜差注指使一人,专以'开撩西 兴沙河'系衔,及发捍江兵士五十名,专充开撩沙浦,不得杂役,仍从本府起立营 屋居之。" 常州水:隆兴二年,常州守臣刘唐稽言:"申、利二港,上自运河发流,经营 回复,至下流析为二道,一自利港,一自申港,以达于江。缘江口每日潮汐带沙填 塞,上流游泥淤积,流泄不通;而申港又以江阴军钉立标楬,拘拦税船,每潮来, 则沙泥为木标所壅,淤塞益甚。今若相度开此二河,但下流申、利二港,并隶江阴 军,若议定深阔丈尺,各于本界开淘,庶协力皆办。又孟渎一港在奔牛镇西,唐孟 简所开,并宜兴县界沿湖旧百渎,皆通宜兴之水,藉以疏泄。近岁阻于吴江石塘, 流行不快,而沿湖河港所谓百渎,存者无几。今若开通,委为公私之便。"至乾道 二年,以漕臣姜诜等请,造蔡泾闸及开申港上流横石,次浚利港以泄水势。 六年三月,又命两浙运副刘敏士、浙西提举芮辉于新泾塘置闸堰,以捍海潮; 杨家港东开河置闸,通行盐船。仍差闸官一人,兵级十五人,以时启闭挑撩。五月, 又以两折转运司并常州守臣言,填筑五泻上、下两闸,及修筑闸里堤岸。仍于郭渎 港口舜郎庙侧水聚会处,筑捺硬坝,以防走泄运水。委无锡知县主掌钥匣,遇水深 六尺,方许开闸,通放客舟。 淳熙五年,以漕臣陈岘言,于十月募工开浚无锡县以西横林、小井及奔牛、吕 城一带地高水浅之处,以通漕舟。 九年,知常州章冲奏: 常州东北曰深港、利港、黄田港、夏港、五斗港,其西曰灶子港、孟渎、泰伯 渎、烈塘,江阴之东曰赵港、白沙港、石头港、陈港、蔡港、私港、令节港,皆古 人开导以为溉田无穷之利者也;今所在堙塞,不能灌溉。 臣尝讲求其说,抑欲不劳民,不费财,而漕渠旱不干,水不溢,用力省而见功 速,可以为悠久之利者,在州之西南曰白鹤溪,自金坛县洮湖而下,今浅狭特七十 余里,若用工浚治,则漕渠一带,无干涸之患;其南曰西蠡河,自宜兴太湖而下, 止开浚二十余里,若更令深远,则太湖水来,漕渠一百七十余里,可免浚治之扰。 至若望亭堰闸,置于唐之至德,而彻于本朝之嘉祐,至元祐七年复置,未几又毁之。 臣谓设此堰闸,有三利焉:阳羡诸渎之水奔趋而下,有以节之,则当潦岁,平江三 邑必无下流淫溢之患,一也。自常州至望亭一百三十五里,运河一有所节,则沿河 之田,旱岁资以灌溉,二也。每岁冬春之交,重纲及使命往来,多苦浅涸;今启闭 以时,足通舟楫,后免车亩灌注之劳,三也。 诏令相度开浚。 嘉泰元年,守臣李珏言: 州境北边扬子大江,南并太湖,东连震泽,西据滆湖,而漕渠,界乎其间。漕 渠两傍曰白鹤溪、西蠡河、南戚氏、北戚氏、直湖州港,通于二湖;曰利浦、孟渎、 烈塘、横河、五泻诸港,通于大江,而中间又各自为支沟断汊,曲绕参错,不以数 计。水利之源,多于他郡,而常苦易旱之患,何哉? 臣尝询访其故:漕渠东起望亭,西上吕城,一百八十余里,形势西高东下。加 以岁久浅淤,自河岸至底,其深不满四五尺。常年春雨连绵、江湖泛涨之时,河流 忽盈骤减;连岁雨泽愆阙,江湖退缩,渠形尤亢;间虽得雨,水无所受,旋即走泄, 南入于湖,北归大江,东径注于吴江;晴未旬日,又复乾涸,此其易旱一也。至若 两傍诸港,如白鹤溪、西蠡河、直湖、烈塘、五泻堰,日为沙土淤涨,遇潮高水泛 之时,尚可通行舟楫;若值小汐久晴,则俱不能通。应自余支沟别港,皆已堙塞, 故虽有江湖之浸,不见其利,此其易旱二也。况漕渠一带,纲运于是经由,使客于 此往返。每遇水涩,纲运便阻;一入冬月,津送使客,作坝车水,科役百姓,不堪 其扰;岂特溉田缺事而已。 望委转运、提举常平官同本州相视漕渠,并彻江湖之处,如法浚治,尽还昔人 遗迹,及于望亭修建上、下二闸,固护水源。 从之。 升州水:乾道五年,建康守臣张孝祥言:"秦淮之水流入府城,别为两派:正 河自镇淮新桥直注大江;其为青溪,自天津桥出栅砦门,亦入于江。缘栅砦门地, 近为有力者所得,遂筑断青溪水口,创为花圃。每水流暴至,则泛溢浸荡,城内居 民,尤被其害。若访古而求,使青溪直达大江,则建康永无水患矣。"既而汪澈奏 于西园依异时河道开浚,使水通栅门入。从之。 先是,孝祥又言:"秦淮水三源,一自华山由句容,一自庐山由溧水,一自溧 水由赤山湖,至府城东南,合而为一,萦回绵亘三百余里,溪、港、沟、浍之水尽 归焉。流上水门,由府城入大江。旧上、下水门展阔,自兵变后,砌叠稍狭,虽便 于一时防守,实遏水源,流通不快。兼两岸居民填筑河岸,添造屋宇。若禁民不许 侵占,秦淮既复故道,则水不泛溢矣。又府东门号陈二渡,有顺圣河,正分秦淮之 水,每遇春夏天雨连绵,上源奔涌,则分一派之水,自南门外直入于江,故秦淮无 泛滥之患。今一半淤塞为田,水流不通,若不惜数亩之田,疏导之以复古迹,则其 利尤倍。" 其后汪澈言:"水潦之害,大抵缘建康地势稍低,秦淮既泛,又大江湍涨,其 势湓溢,非由水门窄狭、居民侵筑所致。且上水门砌叠处正不可阔,阔则春水入城 益多。自今指定上、下水门砌叠处不动,夹河居民之屋亦不毁除,止去两岸积坏, 使河流通快。况城中系行宫东南王方,不宜开凿。"从之。 嘉定五年,守臣黄度言:"府境北据大江,是为天险。上自采石,下达瓜步, 千有余里,共置六渡:一曰烈山渡,籍于常平司,岁有河渡钱额;五曰南浦渡、龙 湾渡、东阳渡、大城堽渡、冈沙渡,籍于府司,亦有河渡钱额。六渡岁为钱万余缗。 历时最久,舟楫废坏,官吏、篙工,初无廪给,民始病济,而官漫不省。遂至奸豪 冒法,别置私渡,左右旁午。由是官渡济者绝少,乃听吏卒苛取以充课。徒手者犹 惮往来,而车檐牛马几不敢行,甚者扼之中流,以邀索钱物。窃以为南北津渡,务 在利涉,不容简忽而但求征课。臣已为之缮治舟舰,选募篙梢,使远处巡检兼监渡 官。于诸渡月解钱则例,量江面阔狭,计物货重轻,斟酌裁减,率三之一或四之一; 自人车牛马,皆有定数,雕榜约束,不得过收邀阻。乞觅裒一岁之入,除烈山渡常 平钱如额解送,其余诸渡,以二分充修船之费,而以其余给官吏、篙梢、水手食钱。 令监渡官逐月照数支散,有余则解送府司,然后尽绝私渡,不使奸民逾禁。"从之。 秀州水:秀州境内有四湖:一曰柘湖,二曰淀山湖,三曰当湖,四曰陈湖。东 南则柘湖,自金山浦、小官浦入于海。西南则淀山湖,自芦历浦入于海。西北则陈 湖,自大姚港、朱里浦入于吴松江。其南则当湖,自月河、南浦口、澉浦口亦达于 海。支港相贯。 乾道二年,守臣孙大雅奏请,于诸港浦分作闸或斗门,及张泾堰两岸创筑月河, 置一闸,其两柱金口基址,并以石为之,启闭以时,民赖其利。 十三年,两浙转运副使张叔献言:"华亭东南枕海,西连太湖,北接松江,江 北复控大海。地形东南最高,西北稍下。柘湖十有八港,正在其南,故古来筑堰以 御咸潮。元祐中,于新泾塘置闸,后因沙淤废毁。今除十五处筑堰及置石达外, 独有新泾塘、招贤港、徐浦塘三处,见有咸潮奔冲,渰塞民田。今依新泾塘置闸一 所,又于两旁贴筑咸塘,以防海潮透入民田。其相近徐浦塘,元系小派,自合筑堰。 又欲于招贤港更置一石达。兼杨湖岁久,今稍浅淀,自当开浚。"上曰:"此闸 须当为之。方今边事宁息,惟当以民事为急。民事以农为重,朕观汉文帝诏书,多 为农而下。今置闸,其利久远,不可惮一时之劳。" 十五年,以两浙路转运判官吴坰奏请,命浙西常平司措置钱谷,劝谕人户,于 农隙并力开浚华亭等处沿海三十六浦堙塞,决泄水势,为永久利。 乾道七年,秀州守臣丘崈奏:"华亭县东南大海,古有十八堰,捍御咸潮。其 十七久皆捺断,不通里河;独有新泾唐一所不曾筑捺,海水往来,遂害一县民田。 缘新泾旧堰迫近大海,潮势湍急,其港面阔,难以施工,设或筑捺,决不经久。运 港在泾塘向里二十里,比之新泾,水势稍缓。若就此筑堰,决可永久,堰外凡管民 田,皆无咸潮之害。其运港止可捺堰,不可置闸。不惟濒海土性虚燥,难以建置; 兼一日两潮,通放盐运,不减数十百艘,先后不齐,比至通放尽绝,势必昼夜启而 不闭,则咸潮无缘断绝。运港堰外别有港汊大小十六,亦合兴修。"从之。 八年,崈又言:"兴筑捍海塘堰,今已毕工,地理阔远,全藉人力固护。乞令 本县知、佐兼带'主管塘堰职事'系衔,秩满,视有无损坏以为殿最。仍令巡尉据 地分巡察。"诏特转丘崈左承议郎,令所筑华亭捍海塘堰,趁时栽种芦苇,不许樵 采。 九年,又命华亭县作监闸官,招收土军五十人,巡逻堤堰,专一禁戢,将卑薄 处时加修捺。令知县、县尉并带'主管堰事',则上下协心,不致废坏。 淳熙九年,又命守臣赵善悉发一万工,修治海盐县常丰闸及八十一堰坝,务令 高牢,以固护水势,遇旱可以潴积。十年,以浙西提举司言,命秀州发卒浚治华亭 乡鱼祈塘,使接松江太湖之水;遇旱,即开西闸堰放水入泖湖,为一县之利。 苏州水:乾道初,平江守臣沈度、两浙漕臣陈弥作言:"疏浚昆山、常熟县界 白茆等十浦,约用三百万余工。其所开港浦,并通彻大海。遇潮,则海内细沙,随 泛以入;潮退,则沙泥沉坠,渐致淤塞。今依旧招置阙额开江兵卒,次第开浚,不 数月,诸浦可以渐次通彻。又用兵卒驾船,遇潮退,摇荡随之,常使沙泥随潮退落, 不致停积,实为久利。"从之。淳熙元年,诏平江府守臣与许浦驻扎戚世明同措置 开浚许浦港,三旬讫工。 黄岩县水:淳熙十二年,浙东提举勾昌泰言:"黄岩县旧有官河,自县前至温 岭,凡九十里。其支流九百三十六处,皆以溉田。元有五闸,久废不修。今欲建一 闸,约费二万余缗,乞诏两浙运司于窠名钱内支拨。"明年六月,昌泰复言:"黄 岩县东地名东浦,绍兴中开凿,置常丰闸。名为决水入江,其实县道欲令舟船取径 通过,每船纳钱,以充官费。一日两潮,一潮一淤,才遇旱乾,更无灌溉之备。已 将此闸筑为平陆,乞戒自今永不得开凿放入江湖,庶绝后患。" 荆、襄诸水:绍兴二十八年,监察御史都民望言:"荆南江陵县东三十里,沿 江北岸古堤一处,地名黄潭。建炎间,邑官开决,放入江水,设以为险阻以御盗。 既而夏潦涨溢,荆南、复州千余里,皆被其害。去年因民诉,始塞之。乞令知县遇 农隙随力修补,勿致损坏。"从之。 淳熙八年,襄阳府守臣郭杲言:"本府有木渠,在中庐县界,拥漹水东流四十 五里,入宜城县。后汉南郡太守王宠,尝凿之以泄蛮水,谓之木里沟,可溉田六千 余顷。岁久堙塞,乞行修治。"既而杲又修护城堤以捍江流,继筑救生堤为二闸, 一通于江,一达于濠。当水涸时,导之入濠;水涨时,入之于江。自是水虽至堤, 无湍悍泛滥之患焉。十年五月,诏疏木渠,以渠旁地为屯田。寻诏民间侵耕者就给 之,毋复取。 庆元二年,襄阳守臣程九万言:"募工修作邓城永丰堰,可防金兵冲突之患, 且为农田灌溉之利。"三年,臣僚言:"江陵府去城十余里,有沙市镇,据水陆之 冲,熙宁中,郑獬作守,始筑长堤捍水。缘地本沙渚,当蜀江下流,每遇涨潦奔冲, 沙水相荡,摧圮动辄数十丈,见存民屋,岌岌危惧。乞下江陵府同驻扎副都统制司 发卒修筑,庶几远民安堵,免被垫溺。"从之。 广西水:灵渠源即离水,在桂州兴安县之北,经县郭而南。其初乃秦史禄所凿, 以下兵于南越者。至汉,归义侯严出零陵离水,即此渠也;马伏波南征之师,饟道 亦出于此。唐宝历初,观察使李渤立斗门以通漕舟。宋初,计使边翊始修之。嘉祐 四年,提刑李师中领河渠事重辟,发近县夫千四百人,作三十四日,乃成。 绍兴二十九年,臣僚言:"广西旧有灵渠,抵接全州大江,其渠近百余里,自 静江府经灵川、兴安两县。昔年并令两知县系衔'兼管灵渠',遇堙塞以时疏导, 秩满无阙,例减举员。兵兴以来,县道苟且,不加之意;吏部差注,亦不复系衔, 渠日浅涩,不胜重载。乞令广西转运司措置修复,俾通漕运,仍俾两邑今系衔兼管, 务要修治。"从之。 分类:正史 书名:宋史 作者:脱脱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