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司马光著,卷208 【唐纪二四】|正史

《资治通鉴》司马光著,卷208 【唐纪二四】|正史

《资治通鉴》卷208 【唐纪二四】


起旃蒙大荒落二月,尽强圉协洽,凡二年有奇。

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中 神龙元年(乙巳,公元七零五年)

二月,辛亥,帝帅百官诣上阳宫问太后起居;自是每十日一往。

甲寅,复国号曰唐。郊庙、社稷、陵寝、百官、旗帜、服色、文字皆如永淳以 前故事。复以神都为东都,北都为并州,老君为玄元皇帝。

乙卯,凤阁侍郎、同平章事韦承庆贬高要尉;正谏大夫、同平章事房融除名, 流高州;司礼卿崔神庆流钦州。杨再思为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西京留守。

太后之迁上阳宫也,太仆卿、同中书门下三品姚元之独呜咽流涕。桓彦范、张 柬之谓曰:"今日岂公涕泣时邪!恐公祸由此始。"元之曰:"元之事则天皇帝久, 乍此辞违,悲不能忍。且元之前日从公诛奸逆,人臣之义也;今日别旧君,亦人臣 之义也,虽获罪,实所甘心。"是日,出为亳州刺史。

甲子,立妃韦氏为皇后,赦天下。追赠后父玄贞为上洛王、母崔氏为妃。左拾 遗贾虚己上疏,以为:"异姓不王,古今通制。今中兴之始,万姓喁喁以观陛下之 政;而先王后族,非所以广德美于天下也。且先朝赠后父太原王,殷鉴不远,须防 其渐。若以恩制已行,宜令皇后固让,则益增谦冲之德矣。"不听。

初,韦后生邵王重润、长宁、安乐二公主,上之迁房陵也,安乐公主生于道中, 上特爱之。上在房陵与后同幽闭,备尝艰危,情爱甚笃。上每闻敕使至,辄惶恐欲 自杀,后止之曰:"祸福无常,宁失一死,何遽如是!"上尝与后私誓曰:"异时 幸复见天日,当惟卿所欲,不相禁御。"及再为皇后,遂干预朝政,如武后在高宗 之世。桓彦范上表,以为:"《易》称'无攸遂,在中馈,贞吉',《书》称'牝 鸡之辰,惟家之索',伏见陛下每临朝,皇后必施帷幔坐殿上,预闻政事。臣窃观 自古帝王,未有与妇人共政而不破国亡身者也。且以阴乘阳,违天也;以妇陵夫, 违人也。伏愿陛下览古今之戒,以社稷苍生为念,令皇后专居中宫,治阴教,勿出 外朝干国政。"

先是,胡僧慧范以妖妄游权贵之门,与张易之兄弟善,韦后亦重之。及易之诛, 复称慧范预其谋,以功加银青光禄大夫,赐爵上庸县公,出入宫掖,上数微行幸其 舍。彦范复表言慧范执左道以乱政,请诛之。上皆不听。

初,武后诛唐宗室,有才德者先死,惟吴王恪之子郁林侯千里褊躁无才,又数 献符瑞,故独得免。上即位,立为成王,拜左金吾大将军。武后所诛唐诸王、妃、 主、驸马等,皆无人葬埋,子孙或流窜岭表,或拘囚历年,或逃匿民间,为人佣保。 至是,制州县求访其柩,以礼改葬,追复官爵,召其子孙,使之承袭,无子孙者为 择后置之。既而宗室子孙相继而至,皆召见,涕泣舞蹈,各以亲疏袭爵拜官有差。

二张之诛也,洛州长史薛季昶谓张柬之、敬晖曰:"二凶虽除,产、禄犹在, 去草不去根,终当复生。"二人曰:"大事已定,彼犹机上肉耳,夫何能为!所诛 已多,不可复益也。"季昶叹曰:"吾不知死所矣!"朝邑尉武强刘幽求亦谓桓彦 范、敬晖曰:"武三思尚存,公辈终无葬地;若不早图,噬脐无及。"不从。

上女安乐公主适三思子崇训。上官婉儿者,仪之女孙也,仪死,没入掖庭,辩 慧善属文,明习吏事。则天爱之,自圣历以后,百司表奏多令参决;及上即位,又 使专掌制命,益委任之,拜为婕妤,用事于中。三思通焉,故党于武氏,又荐三思 于韦后,引入禁中,上遂与三思图议政事,张柬之等皆受制于三思矣。上使韦后与 三思双陆,而自居旁为之点筹;三思遂与后通,由是武氏之势复振。

张柬之等数劝上诛诸武,上不听。柬之等曰:"革命之际,宗室诸李,诛夷略 尽;今赖天地之灵,陛下返正,而武氏滥官僭爵,按堵如故,岂远近所望邪!愿颇 抑损其禄位以慰天下!"又不听。柬之等或抚床叹愤,或弹指出血,曰:"主上昔 为英王,时称勇烈,吾所以不诛诸武者,欲使上自诛之,以张天子之威耳。今反如 此,事势已去,知复奈何!"

上数微服幸武三思第,监察微史清河崔皎密疏谏曰:"国命初复,则天皇帝在 西宫,人心犹有附会;周之旧臣,列居朝廷,陛下奈何轻有外游,不察豫且之祸!" 上泄之,三思之党切齿。

丙寅,以太子宾客武三思为司空、同中书门下三品。

左散骑常侍谯王重福,上之庶子也;其妃,张易之之甥。韦后恶之,谮于上曰: "重润之死,重福为之也。"由是贬濮州员外刺史,又改均州刺史,常令州司防守 之。

丁卯,以右散骑常侍安定王武攸暨为司徒、定王。

辛未,相王固让太尉及知政事,许之;又立为皇太弟,相王固辞而止。

甲戌,以国子祭酒始平祝钦明同中书门下三品,黄门侍郎、知侍中事韦安石为 刑部尚书,罢知政事。

丁丑,武三思、武攸暨固辞新官爵及政事,许之,并加开府仪同三司。

立皇子义兴王重俊为卫王,北海王重茂为温王,仍以重俊为洛州牧。

三月,甲申,制:"文明已来破家子孙皆复旧资廕,唯徐敬业、裴炎不在免限。"

丁亥,制:"酷吏周兴、来俊臣等,已死者追夺官爵,存者皆流岭南恶地。"

己丑,以袁恕己为中书令。

以安车征安平王武攸绪于嵩山,既至,除太子宾客;固请还山,许之。

制:"枭氏、蟒氏皆复旧姓。"

术士郑普思、尚衣奉御叶静能皆以妖妄为上所信重,夏,四月,墨敕以普思为 秘书监,静能为国子祭酒。桓彦范、崔玄固执不可,上曰:"已用之,无容遽改。" 彦范曰:"陛下初即位,下制云:'政令皆依贞观故事。'贞观中,魏征、虞世南、 颜师古为秘书监,孔颖达为国子祭酒,岂普思、静能之比乎!"庚戌,左拾遗李邕 上疏,以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若有神仙能令人不死, 则秦始皇、汉武帝得之矣;佛能为人福利,则梁武帝得之矣。尧、舜所以为帝王首 者,亦修人事而已。尊宠此属,何补于国!"上皆不听。

上即位之日,驿召魏元忠于高要;丁卯,至都,拜卫尉卿、同平章事。

甲戌,以魏元忠为兵部尚书,韦安石为吏部尚书,李怀远为右散骑常侍,唐休 璟为辅国大将军,崔玄检校益府长史,杨再思检校杨府长史,祝钦明为刑部尚书, 并同中书门下三品。元忠等皆以东宫旧僚褒之也。乙亥,以张柬之为中书令。

戊寅,追赠故邵王重润为懿德太子。

五月,壬午,迁周庙七主于西京崇尊庙。制:"武氏三代讳,奏事者皆不得犯。"

乙酉,立太庙、社稷于东都。

以张柬之等及武攸暨、武三思、郑普思等十六人皆为立功之人,赐以铁券,自 非反逆,各恕十死。

癸巳,敬晖等帅百官上表,以为:"五运迭兴,事不两大。天授革命之际,宗 室诛窜殆尽,岂得与诸武并封!今天命惟新,而诸武封建如旧,并居京师,开辟以 来未有斯理。愿陛下为社稷计,顺遐迩心,降其王爵,以安内外。"上不许。

敬晖等畏武三思之谗,以考功员外郎崔湜为耳目,伺其动静。湜见上亲三思而 忌晖等,乃悉以晖等谋告三思,反为三思用;三思引为中书舍人。湜,仁师之孙也。

先是,殿中侍御史南皮郑愔谄事二张,二张败,贬宣州司士参军,坐赃,亡入 东都,私谒武三思。初见三思,哭甚哀,既而大笑。三思素贵重,甚怪之,愔曰: "始见大王而哭,哀大王将戮死而灭族也。后乃大笑,喜大王之得愔也。大王虽得 天子之意,彼五人皆据将相之权,胆略过人,废太后如反掌。大王自视势位与太后 孰重?彼五人日夜切齿,欲噬大王之肉,非尽大王之族不足以快其志。大王不去此 五人,危如朝露,而晏然尚自以为泰山之安,此愔所以为大王寒心。"三思大悦, 与之登楼,问自安之策,引为中书舍人,与崔湜皆为三思谋主。

三思与韦后日夜谮晖等,云"恃功专权,将不利于社稷。"上信之。三思等因 为上画策:"不若封晖等为王,罢其政事,外不失尊宠功臣,内实夺之权。"上以 为然。甲午,以侍中齐公敬晖为平阳王,谯公桓彦范为扶阳王,中书令汉阳公张柬 之为汉阳王,南阳公袁恕己为南阳王,特进、同中书门下三品博陵公崔玄为博陵 王,罢知政事,赐金帛鞍马,令朝朔望;仍赐彦范姓韦氏,与皇后同籍。寻又以玄 检校益州长史、知都督事,又改梁州刺史。三思令百官复修则天之政,不附武氏 者斥之。为五王所逐者复之,大权尽归三思矣。

五王之请削武氏诸王也,求人为表,众莫肯为。中书舍人岑羲为之,语甚激切; 中书舍人偃师毕构次当读表,辞色明厉。三思既得志,羲改秘书少监,出构为润州 刺史。

易州刺史赵履温,桓彦范之妻兄也。彦范之诛二张,称履温预其谋,召为司农 少卿,履温以二婢遗彦范;及彦范罢政事,履温复夺其婢。

上嘉宋璟忠直,屡迁黄门侍郎。武三思尝为事属璟,璟正色拒之曰:"今太后 既复子明辟,王当以侯就第,何得尚干朝政!独不见产、禄之事乎?"

以韦安石兼检校中书令,魏元忠兼检校侍中,又以李湛为右散骑常侍,赵承恩 为光禄卿,杨元琰为卫尉卿。

先是,元琰知三思浸用事,请弃官为僧,上不许。敬晖闻之,笑曰:"使我早 知,劝上许之,髡去胡头,岂不妙哉!"元琰多须,类胡,故晖戏之。元琰曰: "功成名遂,不退将危。此乃由衷之请,非徒然也。"晖知其意,瞿然不悦。及晖 等得罪,元琰独免。

上官婕妤劝韦后袭则天故事,上表请天下士庶为出母服丧三年,又请百姓年二 十三为丁,五十九免役,改易制度以收时望。制皆许之。

癸卯,制:降诸武,梁王三思为德静王,定王攸暨为乐寿王,河内王懿宗等十 二人皆降为公,以厌人心。

甲辰,以唐休璟为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如故,豆卢钦望为右仆射。

六月,壬子,以左骁卫大将军裴思说充灵武军大总管,以备突厥。

癸亥,命右仆射豆卢钦望,有军国重事,中书门下可共平章。

先是,仆射为正宰相,其后多兼中书门下之职,午前决朝政,午后决省事。至 是,钦望专为仆射,不敢预政事,故有是命。是后专拜仆射者,不复为宰相矣。

又以韦安石为中书令,魏元忠为侍中,杨再思检校为中书令。

丁卯,祔孝敬皇帝于太庙,号义宗。

戊辰,洛水溢,流二千馀家。

秋,七月,辛巳,以太子宾客韦巨源同中书门下三品,西京留守如故。

特进汉阳王张柬之表请归襄州养疾;乙未,以柬之为襄州刺史,不知州事,给 全俸。

河南、北十七州大水。八月,戊申,以水灾求直言。右卫骑曹参军西河宋务光 上疏,以为:"水阴类,臣妾之象,恐后庭有干外朝之政者,宜杜绝其萌。今霖雨 不止,乃闭坊门以禳之,至使里巷谓坊门为宰相,言朝廷使之燮理阴阳也。又,太 子国本,宜早择贤能而立之。又,外戚太盛,如武三思等,宜解其机要,厚以禄赐。 又,郑普思、叶静能以小技窃大位,亦朝政之蠹也。"疏奏,不省。

壬戌,追立妃赵氏为恭皇后,孝敬皇帝妃裴氏为哀皇后。

九月,壬午,上祀昊天上帝、皇地礻氏于明堂,以高宗配。

初,上在房陵,州司制约甚急;刺史河东张知謇、灵昌崔敬嗣独待遇以礼,供 给丰赡,上德之,擢知謇自贝州刺史为左卫将军,赐爵范阳公。敬嗣已卒,求得其 子汪,嗜酒,不堪厘职,除五品散官。

改葬上洛王韦玄贞,其仪皆如太原王故事。

癸巳,太子宾客、同中书门下三品韦巨源罢为礼部尚书,以其从父安石为中书 令故也。

以左卫将军上邽纪处讷兼检校太府卿,处讷娶武三思之妻姊故也。

冬,十月,命唐休璟留守京师。

癸亥,上幸龙门;乙丑,猎于新安而还。

辛未,以魏元忠为中书令,杨再思为侍中。

十一月,戊寅,群臣上皇帝尊号曰应天皇帝,皇后曰顺天皇后。壬午,上与后 谒谢太庙,赦天下;相王、太平公主加实封,皆满万户。

己丑,上御洛城南楼,观泼寒胡戏。清源尉吕元泰上疏,以为"谋时寒若,何 必裸身挥水,鼓舞衢路以索之!"疏奏,不纳。

壬寅,则天崩于上阳宫,年八十二。遗制:"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王、 萧二族及褚遂良、韩瑗、柳奭亲属皆赦之。"

上居谅阴,以魏元忠摄冢宰三日。元忠素负忠直之望,中外赖之;武三思惮之, 矫太后遗制,慰谕元忠,赐实封百户。元忠捧制,感咽涕泗,见者曰:"事去矣!"

十二月,丁卯,上始御同明殿见群臣。

太后将合葬乾陵,给事中严善思上疏,以为:"乾陵玄宫以石为门,铁锢其缝, 今启其门,必须镌凿。神明之道,体尚幽玄,动众加功,恐多惊黩。况合葬非古, 汉时诸陵,皇后多不合陵,魏、晋已降,始有合者。望于乾陵之傍更择吉地为陵, 若神道有知,幽涂自当通会;若其无知,合之何益!"不从。

是岁,户部奏天下户六百一十五万,口三千七百一十四万有畸。

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中 神龙二年(丙午,公元七零六年)

春,正月,戊戌,以吏部尚书李峤同中书门下三品,中书侍郎于惟谦同平章事。

闰月,丙午,制:"太平、长安、安乐、宜城、新都、定安、金城公主并开府, 置官属。"

武三思以敬晖、桓彦范、袁恕己尚在京师,忌之,乙卯,出为滑、洺、豫三州 刺史。

赐閺乡僧万回号法云公。甲戌,以突骑施酋长乌质勒为怀德郡王。

二月,乙未,以刑部尚书韦巨源同中书门下三品,仍与皇后叙宗族。

丙申,僧慧范等九人并加五品阶,赐爵郡、县公;道士史崇恩等三人加五品阶, 除国子祭酒,同正;叶静能加金紫光禄大夫。

选左、右台及内外五品以上官二十人为十道巡察使,委之察吏抚人,荐贤直狱, 二年一代,考其功罪而进退之。易州刺史魏人姜师度、礼部员外郎马怀素、殿中侍 御史临漳源乾曜、监察御史灵昌卢怀慎、卫尉少卿滏阳李杰皆预焉。

三月,甲辰,中书令韦安石罢为户部尚书;户部尚书苏瑰为侍中、西京留守。 瑰,颋之父也。唐休璟致仕。

初,少府监丞弘农宋之问及弟兗州司仓之逊皆坐附会张易之贬岭南,逃归东都, 匿于友人光禄卿、驸马都尉王同皎家。同皎疾武三思及韦后所为,每与所亲言之, 辄切齿。之逊于帘下闻之,密遣其子昙及甥校书郎李悛告三思,欲以自赎。三思使 昙、悛及抚州司仓冉祖雍上书告同皎与洛阳人张仲之、祖延庆、武当丞寿春周憬等 潜结壮士,谋杀三思,因勒兵诣阙,废皇后。上命御史大夫李承嘉、监察御史姚绍 之按其事,又命杨再思、李峤、韦巨源参验。仲之言三思罪状,事连宫壸。再思、 巨源阳寐不听;峤与绍之命反接送狱。仲之还顾,言不已。绍之命挝之,折其臂。 仲之大呼曰:"吾已负汝,死当讼汝于天!"庚戌,同皎等皆坐斩,籍没其家。周 憬亡入比干庙中,大言曰:"比干古之忠臣,知吾此心!三思与皇后淫乱,倾危国 家,行当枭首都市,恨不及见耳!"遂自刭。之问、之逊、昙、悛、祖雍并除京官, 加朝散大夫。

武三思与韦后日夜谮敬晖等不已,复左迁晖为朗州刺史,崔玄为均州刺史, 桓彦范为亳州刺史,袁恕己为郢州刺史;与晖等同立功者谢思行等皆以为党与,坐 贬。

大置员外官,自京司及诸州凡二千馀人,宦官超迁七品以上员外官者又将千人。

魏元忠自端州还,为相,不复强谏,惟与时俯仰,中外失望。酸枣尉袁楚客致 书元忠,以为:"主上新服厥命,惟新厥德,当进君子,退小人,以兴大化,岂可 安其荣宠,循默而已!今不早建太子,择师傅而辅之,一失也。公主开府置僚属, 二失也。崇长缁衣,使游走权门,借势纳赂,三失也。俳优小人,盗窃品秩,四失 也。有司选进贤才,皆以货取势求,五失也。宠进宦者,殆满千人,为长乱之阶, 六失也。王公贵戚,赏赐无度,竞为侈靡,七失也。广置员外官,伤财害民,八失 也。先朝宫女,得自便居外,出入无禁,交通请谒,九失也。左道之人,荧惑主听, 盗窃禄位,十失也。凡此十失,君侯不正,谁正之哉!"元忠得书,愧谢而已。夏, 四月,改赠后父韦玄贞为酆王,后四弟皆赠郡王。

己丑,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李怀远致仕。

处士京兆韦月将上书告武三思潜通宫掖,必为逆乱;上大怒,命斩之。黄门侍 郎宋璟奏请推按,上益怒,不及整巾,屣履出侧门,谓璟曰:"朕谓已斩,乃犹未 邪!"命趋斩之。璟曰:"人言中宫私于三思,陛下不问而诛之,臣恐天下必有窃 议。"固请按之,上不许。璟曰:"必欲斩月将,请先斩臣!不然,臣终不敢奉诏!" 上怒少解。左御史大夫苏珦、给事中徐坚、大理卿长安尹思贞皆以为方夏行戮,有 违时令。上乃命与杖,流岭南。过秋分一日,平晓,广州都督周仁轨斩之。

御史大夫李承嘉附武三思,诋尹思贞于朝,思贞曰:"公附会奸臣,将图不轨, 先除忠臣邪!"承嘉怒,劾奏思贞,出为青州刺史。或谓思贞曰:"公平日讷于言, 及廷折承嘉,何其敏邪?"思贞曰:"物不能鸣者,激之则鸣。承嘉恃威权相陵, 仆义不受屈,亦不知言之从何而至也。"

武三思恶宋璟,出之检校贝州刺史。

五月,庚申,葬则天大圣皇后于乾陵。

武三思使郑愔告朗州刺史敬晖、亳州刺史韦彦范、襄州刺史张柬之、郢州刺史 袁恕己、均州刺史崔玄与王同皎通谋。六月,戊寅,贬晖崖州司马,彦范泷州司 马,柬之新州司马,恕己窦州司马,玄白州司马,并员外置,仍长任,削其勋封; 复彦范姓桓氏。

初,韦玄贞流钦州而卒,蛮酋宁承基兄弟逼取其女,妻崔氏不与,承基等杀之, 及其四男洵、浩、洞、泚,上命广州都督周仁轨使将兵二万讨之。承基等亡入海, 仁轨追斩之,以其首祭崔氏墓,杀掠其部众殆尽。上喜,加仁轨镇国大将军,充五 府大使,赐爵汝南郡公。韦后隔帘拜仁轨,以父事之。及韦后败,仁轨以党与诛。

秋,七月,戊申,立卫王重俊为皇太子。太子性明果,而官属率贵游子弟,所 为多不法;左庶子姚珽屡谏,不听,珽,璹之弟也。

丙寅,以李峤为中书令。

上将还西京,辛未,左散骑常侍李怀远同中书门下三品,充东都留守。

武三思阴令人疏皇后秽行,榜于天津桥,请加废黜。上大怒,命御史大夫李承 嘉穷核其事。承嘉奏言:"敬晖、桓彦范、张柬之、袁恕己、崔玄使人为之,虽 云废后,实谋大逆,请族诛之。"三思又使安乐公主谮之于内,侍御史郑愔言之于 外,上命法司结竟。大理丞三原李朝隐奏称:"晖等未经推鞫,不可遽就诛夷。" 大理丞裴谈奏称:"晖等宜据制书处斩籍没,不应更加推鞫。"上以晖等尝赐铁券, 许以不死,乃长流晖于琼州,彦范于瀼州,柬之于泷州,恕己于环州,玄于古州, 子弟年十六以上,皆流岭外。擢承嘉为金紫光禄大夫,进爵襄武郡公,谈为刑部尚 书;出李朝隐为闻喜令。

三思又讽太子上表,请夷晖等三族,上不许。

中书舍人崔湜说三思曰:"晖等异日北归,终为后患,不如遣使矫制杀之。" 三思问谁可使者,湜荐大理正周利用。利用先为五王所恶,贬嘉州司马,乃以利用 摄右台侍御史,奉使岭外。比至,柬之、玄已死,遇彦范于贵州,令左右缚之, 曳于竹槎之上,肉尽至骨,然后杖杀。得晖,呙而杀之。恕己素服黄金,利用逼之 使饮野葛汁,尽数升不死,不胜毒愤,掊地,爪甲殆尽,仍捶杀之。利用还,擢拜 御史中丞。薛季昶累贬儋州司马。饮药死。

三思既杀五王,权倾人主,常言:"我不知代间何者谓之善人,何者谓之恶人; 但于我善者则为善人,于我恶者则为恶人耳。"

时兵部尚书宗禁客、将作大匠宗晋卿、太府卿纪处讷、鸿胪卿甘元柬皆为三思 羽翼。御史中丞周利用、侍御史冉祖雍、太仆丞李俊、光禄丞宋之逊、监察御史姚 绍之皆为三思耳目,时人谓之五狗。

九月,戊午,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李怀远薨。

初,李峤为吏部侍郎,欲树私恩,再求入相,奏大置员外官,广引贵势亲识。 既而为相,铨衡失序,府库减耗,乃更表言滥官之弊,且请逊位;上慰谕不许。

冬,十月,己卯,车驾发东都,以前检校并州长史张仁愿检校左屯卫大将军兼 洛州长史。戊戌,车驾至西京。十一月,乙巳,赦天下。

丙辰,以蒲州刺史窦从一为雍州刺史。从一,德玄之子也,初名怀贞,避皇后 父讳,更名从一,多谄附权贵。太平公主与僧寺争碾硙,雍州司户李元纮判归僧寺。 从一大惧,亟命元纮改判。元纮大署判后曰:"南山可移,此判无动!"从一不能 夺。元纮,道广之子也。

初,秘书监郑普思纳其女于后宫,监察御史灵昌崔日用劾奏之,上不听。普思 聚党于雍、岐二州,谋作乱。事觉,西京留守苏瑰收系,穷治之。普思妻第五氏以 鬼道得幸于皇后,上敕瑰勿治。及车驾还西京,瑰廷争之,上抑瑰而佑普思;侍御 史范献忠进曰:"请斩苏瑰!"上曰:"何故?"对曰:"瑰为留守大臣,不能先 斩普思,然后奏闻,使之荧惑圣听,其罪大矣。且普思反状明白,而陛下曲为申理。 臣闻王者不死,殆谓是乎!臣愿先赐死,不能北面事普思。"魏元忠曰:"苏瑰长 者,用刑不枉。普思法当死。"上不得已,戊午,流普思于儋州,馀党皆伏诛。

十二月,己卯,突厥默啜寇鸣沙,灵武军大总管沙吒忠义与战,军败,死者六 千馀人。丁巳,突厥进寇原、会等州,掠陇右牧马万馀匹而去。免忠义官。

安西大都护郭元振诣突骑施乌质勒牙帐议军事,天大风雪,元振立于帐前,与 乌质勒语。久之,雪深,元振不移足;乌质勒老,不胜寒,会罢而卒。其子娑葛勒 兵将攻元振,副使御之中丞解琬知之,劝元振夜逃去。元振曰:"吾以诚心待人, 何所疑惧!且深在寇庭,逃将安适!"安卧不动。明旦,入哭,甚哀。娑葛感其义, 待元振如初。戊戌,以娑葛袭嗢鹿州都督、怀德王。

安乐公主恃宠骄恣,卖官鬻狱,势倾朝野。或自为制敕,掩其文,令上署之; 上笑而从之,竟不视也。自请为皇太女,上虽不从,亦不谴责。

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中 景龙元年(丁未,公元七零七年)

春,正月,庚戌,制以突厥默啜寇边,命内外官各进平突厥之策。右补阙卢俌 上疏,以为:"郤谷悦礼乐,敦诗书,为晋元帅;杜预射不穿礼,建平吴之勋。是 知中权制谋,不取一夫之勇。如沙吒忠义,骁将之材,本不足以当大任。又,鸣沙 之役,主将先逃,宜正邦宪;赏罚既明,敌无不服。又,边州刺史,宜精择其人, 使之蒐卒乘,积资粮,来则御史,去则备之。去岁四方旱灾,未易兴师。当理内以 及外,绥近以来远,俟仓廪实,士卒练,然后大举以讨之。"上善之。

二月,丙戌,上遣武攸暨、武三思诣乾陵祈雨。既而雨降,上喜,制复武氏崇 恩庙及昊陵、顺陵,因名酆王庙曰褒德,陵曰荣先;又制崇恩庙斋郎取五品子充。 太常博士杨孚曰:"太庙皆取七品已下子为斋郎,今崇恩庙取五品子,未知太庙当 如何?"上命太庙亦准崇恩庙。孚曰:"以臣准君,犹为僭逆,况以君准臣乎!" 上乃止。

庚寅,敕改诸州中兴寺、观为龙兴,自今奏事不得言中兴。右补阙权若讷上疏, 以为:"天、地、日、月等字皆则天能事,贼臣敬晖等轻紊前规;今削之无益于淳 化,存之有光于孝理。又,神龙元年制书,一事以上,并依贞观故事,岂可近舍母 仪,远尊祖德!"疏奏,手制褒美。

三月,庚子,吐蕃遣其大臣悉薰热入贡。

夏,四月,辛巳,以上所养雍王守礼女金城公主妻吐蕃赞普。

五月,戊戌,以右屯卫大将军张仁愿为朔方道大总管,以备突厥。

上以岁旱谷贵,召太府卿纪处讷谋之。明日,武三思使知太史事迦叶志忠奏: "是夜,摄提入太微宫,至帝座,主大臣宴见纳忠于天子。"上以为然,敕称处讷 忠诚,彻于玄象,赐衣一袭,帛六十段。

六月,丁卯朔,日有食之。

姚巂道讨击使、监察御史晋昌唐九征击姚州叛蛮,破之,斩获三千馀人。

皇后以太子重俊非其所生,恶之;特进德静王武三思尤忌太子。上官婕妤以三 思故,每下制敕,推尊武氏。安乐公主与驸马左卫将军武崇训常陵侮太子,或呼为 奴。崇训又教公主言于上,请废太子,立己为皇太女。太子积不能平。

秋,七月,辛丑,太子与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将军李思冲、李承况、独孤祎 之、沙吒忠义等,矫制发羽林千骑兵三百馀人,杀三思、崇训于其第,并亲党十馀 人。又使左金吾大将军成王千里及其子天水王禧分兵守宫城诸门,太子与多祚引兵 自肃章门斩关而入,叩阁索上官婕妤。婕妤大言曰:"观其意欲先索婉儿,次索皇 后,次及大家。"上乃与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婕妤登玄武门楼以避兵锋,使左羽 林大将军刘景仁帅飞骑百馀人屯于楼下以自卫。杨再思、苏瑰、李峤与兵部尚书宗 楚客、左卫将军纪处讷拥兵二千馀人屯太极殿前,闭门自守。多祚先至玄武楼下, 欲升楼,宿卫拒之。多祚与太子狐疑,按兵不战,冀上问之。宫闱令石城杨思勖在 上侧,请击之。多祚婿羽林中郎将野呼利为前锋总管,思勖挺刃斩之,多祚军夺气。 上据槛俯谓多祚所将千骑曰:"汝辈皆朕宿卫之士,何为从多祚反?苟能斩反者, 勿患不富贵。"于是千骑斩多祚、承况、祎之、忠义,馀众皆溃。成王千里、天水 王禧攻右延明门,将杀宗楚客、纪处讷,不克而死。太子以百骑走终南山,至鄠西, 能属者才数人,憩于林下,为左右所杀。上以其首献太庙及祭三思、崇训之柩,然 后枭之朝堂。更成王千里姓曰蝮氏,同党皆伏诛。

东宫僚属无敢近太子尸者,唯永和县丞宁嘉勖解衣裹太子首号哭,贬兴平丞。

太子兵所经诸门守者皆坐流;韦氏之党奏请悉诛之,上更命法司推断。大理卿 宋城郑惟忠曰:"大狱始决,人心未安,若复有改推,则反仄者众矣。"上乃止。

以杨思勖为银青光禄大夫,行内常侍。癸卯,赦天下。

赠武三思太尉、梁宣王,武崇训开府仪同三司、鲁忠王。安乐公主请用永泰公 主故事,以崇训墓为陵。给事中卢粲驳之,以为:"永泰事出特恩,今鲁王主婿, 不可为比。"上手敕曰:"安乐与永泰无异,同穴之义,今古不殊。"粲又奏,以 为:"陛下以膝下之爱施及其夫,岂可使上下无辨,君臣一贯哉!"上乃从之。公 主怒,出粲为陈州刺史。

襄邑尉襄阳席豫闻安乐公主求为太女,叹曰:"梅福讥切王氏,独何人哉!" 乃上书请立太子,言甚深切。太平公主欲表为谏官。豫耻之,逃去。

八月,戊寅,皇后及王公已下表上尊号曰应天神龙皇帝,改玄武门为神武门, 楼为制胜楼。宗楚客又帅百官表请加皇后尊号曰顺天翊圣皇后。上并许之。

初,右台大夫苏珦治太子重俊之党,囚有引相王者,珦密为之申理,上乃不问。 自是安乐公主及兵部尚书宗楚客日夜谋谮相王,使侍御史冉祖雍等诬奏相王及太平 公主,云"与重俊通谋,请收付制狱。"上召吏部侍郎兼御史中丞萧至忠,使鞫之。 至忠泣曰:"陛下富有四海,不能容一弟一妹,而使人罗织害之乎!相王昔为皇嗣, 固请于则天,以天下让陛下,累日不食,此海内所知。奈何以祖雍一言而疑之!" 上素友爱,遂寝其事。

右补阙浚仪吴兢闻祖雍之谋,上疏,以为:'自文明以来,国之祚胤,不绝如 线,陛下龙兴,恩及九族,求之瘴海,升之阙庭。况相王同气至亲,六合无贰,而 贼臣日夜连谋,乃欲陷之极法;祸乱之根,将由此始。夫任以权则虽疏必重,夺其 势则虽亲必轻。自古委信异姓,猜忌骨肉,以覆国亡家者,几何人矣!况国家枝叶 无几,陛下登极未久,而一子以弄兵受诛,一子以愆违远窜,惟馀一弟朝夕左右, 尺布斗粟之讥,不可不慎,《青蝇》之诗,良可畏也!"

相王宽厚恭谨,安恬好让,故经武、韦之世,竟免于难。

初,右仆射、中书令魏元忠以武三思擅权,意常愤郁。及太子重俊起兵,遇元 忠子太仆少卿升于永安门,胁以自随,太子死,升为乱兵所杀。元忠扬言曰:"元 恶已死,虽鼎镬何伤!但惜太子陨没耳!"上以其有功,且为高宗、武后所重,故 释不问。兵部尚书宗楚客、太府卿纪处讷等共证元忠,云"与太子通谋,请夷其三 族。"制不许。元忠惧,表请解官爵,以散秩还第。丙戌,上手敕听解仆射,以特 进、齐公致仕,仍朝朔望。

九月,丁卯,以吏部侍郎萧至忠为黄门侍郎,兵部尚书宗楚客为左卫将军,兼 太府卿纪处讷为太府卿,并同中书门下三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于惟谦罢 为国子祭酒。

庚子,赦天下,改元。

宗楚客等引右卫郎将姚廷筠为御史中丞,使劾奏魏元忠,以为:"侯君集社稷 元勋,及其谋反,太宗就群臣乞其命而不得,竟流涕斩之。其后房遗爱、薛万彻、 齐王祐等为逆,虽复懿亲,皆从国法。元忠功不逮君集,身又非国戚,与李多祚等 谋反,男入逆徒,是宜赤族污宫。但有朋党饰辞营救,以惑圣听,陛下仁恩,欲掩 其过。臣所以犯龙鳞、忤圣意者,正以事关宗社耳。"上颇然之。元忠坐系大理, 贬渠州司马。

宗楚客令给事中冉祖雍奏言:"元忠既犯大逆,不应出佐渠州。"杨再思、李 峤亦赞之。上谓再思等曰:"元忠驱使日久,朕特矜容,制命已行,岂宜数改!轻 重之权,应自朕出。卿等频奏,殊非朕意!"再思等惶惧拜谢。

监察御史袁守一复表弹元忠曰:"重俊乃陛下之子,犹如昭宪;元忠非勋非戚, 焉得独漏严刑!"甲辰,又贬元忠务川尉。

顷之,楚客又令袁守一奏言:"则天昔在三阳宫不豫,狄仁杰奏请陛下监国, 元忠密奏以为不可,此则元忠怀逆日久,请加严诛!"上谓杨再思等曰:"以朕思 之,人臣事主,必在一心;岂有主上小疾,遽请太子知事!此乃仁杰欲树私恩,未 见元忠有失。守一欲借前事以陷元忠,其可乎!"楚客乃止。

元忠行至涪陵而卒。

银青光禄大夫、上庸公、圣善、中天、西明三寺主慧范于东都作圣善寺,长乐 坡作大像,府库为之虚耗。上及韦后皆重之,势倾内外,无敢指目者。戊申,侍御 史魏传弓发其奸赃四十馀万,请置极法。上欲宥之,传弓曰:"刑赏国之大事,陛 下赏已妄加,岂宜刑所不及!"上乃削黜慧范,放于家。

宦官左监门大将军薛思简等有庞于安乐公主,纵暴不法,传弓奏请诛之,御史 大夫窦从一惧,固止之。时宦官用事,从一为雍州刺史及御史大夫,误见讼者无须, 必曲加承接。

以杨再思为中书令,韦巨源、纪处讷并为侍中。

壬戌,改左、右羽林千骑为万骑。

冬,十月,丁丑,命左屯卫将军张仁愿充朔方道大总管,以击突厥。比至,虏 已退,追击,大破之。

习艺馆内教苏安恒,矜高好奇,太子重俊之诛武三思也,安恒自言"此我之谋"。 太子败,或告之;戊寅,伏诛。

十二月,乙丑朔,日有食之。

是岁,上遣使者分道诣江、淮赎生。中书舍人房子李又上疏谏曰:"江南乡人 采捕为业,鱼鳖之利,黎元所资。虽云雨之私有沾于末类;而生成之惠未洽于平人。 何则?江湖之饶,生育无限,府库之用,支供易殚。费之若少,则所济何成!用之 倘多,则常支有阙。在于拯物,岂若忧人!,且鬻生之徒,唯利斯视,钱刀日至, 网罟年滋,施之一朝,营之百倍。未若回救赎之钱物,减贫无之徭赋,活国爱人, 其福胜彼。"


分类:正史 书名: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