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章 反冒进周恩来的后半生,致力于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他的关于建设 的理想和作法,是有条不紊的,稳步前进的。他曾说过:"我们进行工作时要稳步 前进,不能急躁。""我们的经济遗产落后,发展不平衡,还是一个农业国,工业 大多在沿海。我们的文化也是落后的,科学水准、技术水准都很低。例如地质专家 很少,自己不能设计大的工厂,文盲相当多。这些落后状况会使经济建设发生困难。" "不估计到这些困难,就会产生盲目冒进情绪,另一方面,如不估计到有利条件就 会产生保守倾向。" 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首先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 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就是对于这个中心点,周恩来也是谨慎从事的。他特别 说明:"我们说'集中主要力量',并不等于冒进。"他的这种稳步发展的建设思 想,不只是在工业建设方面,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例如,关于教育,他说过: "我们的摊子不要铺得很大,一定要有重点,要稳步前进。"对于农业,他也说过: "发展农业要稳步前进,不能要求太急。" 这是符合周恩来的性格和作风的。周恩来是锐意进取而又谨慎周详的人。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期间,经济建设上发生过两次冒进倾向。第一次是1953 年。这一年是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年度的国民经济发 展计划和国家财政预算中反映了急于求成的倾向。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加上编制预 算时由于没有结合国家的信贷计划,没有考虑到财政方面的季度差额和周转资金, 而把上年结余全部列入预算,并且作为当年的投资安排,结果造成信贷资金严重不 足和财政后备力量缺乏。由于财政盘子定的过大,基本建设铺得过宽,尤其是有些 方面的投资助长了盲目冒进倾向,导致这年全国城镇人口从1950年的6000多万猛增 到7800多万,全国吃商品粮的人口激增到2亿,造成国家粮食供应的极度紧张状况。 周恩来很快察觉了这种状况。6月19日.他在政务会议上指出,我们既要反对右 倾保守,又要反对急躁冒进。并说,当前整个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反对急躁冒进。他 在全国财经会议上作结论时,也说:今后应该注意提高计划性,防止盲目性,要重 点建设,稳步前进,一切计划必须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反对百废俱兴,并须有足 够的预备力量。 这年夏天召开的全国财经会议,周恩来是主要领导人。会议制定了一系列克服 冒进倾向的措施。会后,全国贯彻会议精神,克服和防止盲目性,在重点建设中坚 持了稳步前进的方针。这样,使得1954年和1955年的经济工作基本上沿着有计划的 轨道稳步运行。 1956年初,在上年夏天开始的反对"右倾保守"的思想影响下,在保证"一五" 计划提前完成的原则下,制定了1956年国民经济计划草案。这个计划考虑需要多, 对国家物力财力的条件研究不够,总的安排上要求过高过急,反映了急躁冒进的倾 向。这年1月,周恩来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知识分子会议上指出:不耍搞那些不切实际 的事情,要"使我们的计划成为切实可行的、实事求是的,而不是盲目冒进的计划"。 他还说,"这一次我们在国务院召集的计划和财政会议,主要解决这个问题"。2月 7日,周恩来指示正在召开的计划会议和财政会议:反对右倾保守,轰轰烈烈。这是 社会主义的喜事,但也带来一个缺点,不小心谨慎办事,有冒进、急躁的现象。对 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要鼓励,不要泼冷水。但各个部门搞计划不能超过客观可能,不 能没有根据地乱提计划。8日,他在国务院第24次全体会议上告诫国务院各部门! "不要光看到热火朝天的一面。热火朝天很好,但应小心谨慎。""现在有点急躁 的苗头,这需要注意。社会主义积极性不可损害,但超过现实可能和没有根据的事, 不要乱提,不要乱加快,否则就很危险。"现在,"各部专业会议提的计划数字都 很大,请大家注意实事求是"。"领导者的头脑发热了的,用冷水洗洗,可能会清 醒些。" 2月3日、6日,周恩来和国家计委主任李富春、财政部部长李先念研究计划会议 和财政会议上的问题。周恩来认为,既然已经存在"不小心谨慎办事,有冒进急躁 现象",而且各专业会议订的计划"都很大",那么,计委、财政部对计划就"要 压一压"。2月10日,周恩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各部门各地区所提1956年计划的 各项指标时,就实行"压一压",他抓住了严重脱离物资供需实际,破坏国民经济 整体平衡的指标,进行了较大的削减,其中基本建设投资由170多亿元压到147亿元。 3月25日,国务院下达压缩后的《1956年国民经济计划(草案)》。这个计划 (草案),由于当时种种主客观原因,一些指标仍然偏高,没有能够从根本上解决 建设物资的供需矛盾。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齐头并进的后果,很快就突出地表现 出来:不但财政上比较紧张,而且引起了钢村、水泥、木材等各种建筑材料严重不 足的现象,从而过多地动用了国家的物资储备,并且造成国民经济各方面相当紧张 的局面。 周恩来看到,经过压缩的1956年的计划(草案),仍然是冒进的。他由此推论, 不但年度计划冒了,远景计划也冒了。已经规定的1956年,1957年和第二、第三个 五年期间建设速度的远景计划,也是冒进了。他认为,只要摸清了实际情况,就要 进一步反对冒进,"要敢于抗大流"。 1955、1956年的情况是:1955年把基本建设的规模定得比较小了一些,又不适 当地削减了某些非生产性的基本建设投资;1956年则是冒进了。根据这两年的经验, 为了确保经济工作的健康发展,必须坚持反对右倾保守同急躁冒进这两个倾向,而 当时主要是应当反对冒进。 当时,周恩来曾经要秘书帮他查找马克思说过的一段话: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 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 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从上述认识出发,4月10日,周恩来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采取制止经济形 势恶化的措施。他抓了"动员生产,约束基建","为平衡而奋斗"。把精力放到 了反对急躁冒进上。5月11日,他在国务院会议上提出:"反保守从去年8月开始, 已经反了八九个月了,不能一直反下去了!"他在这个月同李富春、李先念交换意 见,要再次解决订得过高的1956年的国家预算,井指导起草1955年国家决算和1956 年国家预算报告稿。报告稿中明确提出:"在当前的生产领导工作中,必须全面地 执行多、快、好、省和安全的方针,克服片面地强调多和快的缺点。""在反对保 守主义的时候,必须同时反对急躁冒进倾向,"这种倾向,"在过去几个月中,在 许多部门和地区都已经发生了"。 当时,毛泽东提的是反对右倾保守。这口号周恩来起初也是赞成的,但是接触 到实际工作,随着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各条战线不断向他反映 情况,提出了建设规模和我国实际能力的矛盾。4月间,他亲自作调查,发现了不平 衡的现象。这时,陈云提出建设只能与国家财力相适应,他支持陈云的主张,李先 念也同意。因而在中央明显地发生了分歧看法。4月下旬在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上,毛泽东主张追加大额的基建投资,周恩来是不赞成的,申述了理由。5月2日, 周恩来曾经到毛泽东那里谈过一次,但不久毛泽东就离开北京外出了。 上述报告稿送到了中共中央。6月4日,刘少奇主持中央会议讨论这个报告稿。 到会的有周恩来、朱德、陈云、李富春、李先念、薄一波、李维汉、胡乔木等,周 恩来代表国务院介绍有关冒进情况,半年来经济建设所引起的种种矛盾和不平衡问 题,提出继续削减开支,压缩基本建设经费的意见。会议决定制止急躁冒进,提出 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决定制止冒进,压 缩高指标,基本建设该下马的要立即下马。6月10日,刘少奇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 确认了4日中央会议的决定。这期间,周恩来在他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再一次强 调:右倾保守应该反对,急躁冒进现在也有了反映。这次人民代表大会上要有这两 条战线的斗争,既反对保守,也反对冒进。 为了使反冒进引起全党全民的重视,《人民日报》6月20日发表了《要反对保守 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的社论。社论用了1/4的篇幅,详述了急躁冒进的主要表 现,指出"急躁情绪所以成为严重的问题,是因为它不但是存在在下面干部中,而 且首先存在在上面各系统的领导干部中,下面的急躁冒进有很多就是上面逼出来的"。 10月间,根据中共"八大"通过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 议的报告》,国务院召开会议研究制订1957年计划,足足用了将近一个月时间。会 议经过认真调查研究,进行综合平衡,大家一致同意较大地压缩了基本建设规模, 拟定了1957年的国民经济计划。11月,周恩来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说:今年的情 况,生产是有成绩的,肯定的,指标一般恰当,也有安排不恰当的,如双轮双铧犁 就多了。1956年的计划总的说是打冒了,财政赤字有20到30亿元。钱主要是基建用 多了。1955年基建投资82亿元,1956年140亿元,增长太快,各方面都紧张,重点没 有保证,大家抢器材,应该用的没有,不该用的用了。1957年的计划应在"保证重 点、适当收缩"的方针下考虑安排。在制订1957年基本建设投资计划时,建委提的 是120亿元,各地报数则至少要150亿元。薄一波在订计划时随时向周恩来、陈云请 示。周恩来主张要少,感到120亿还多了。1957年1月,周恩来出访巴基斯坦,陈云 到机场送行回来,就打电话给薄一波说:总理上飞机时同我讲了三次,要我转告你, 基建投资不能超过100亿。薄一波听成为110亿,就按此作了决定。 周恩来反对急躁冒进是很坚决的。他认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是能够快于资本主义 的,但是仍是需要长期努力的。他一再讲,必须根据可能,建立在稳妥可靠的基础 上,计算生产潜力的时候,除了人力条件外.还必须考虑到物质等其他条件。由于 1956年反对了冒进,1957年的经济建设,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效益最好的年份之一。 如果照此下去,中国国民经济就可能持久地沿着既积极又稳妥可靠的综合平衡的轨 道发展。 1957年9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批评了1956年纠正冒进的正确方针, 说反冒进扫掉了多、快、好、省,这是"右倾",是"促退",是向群众泼冷水, 打击积极性。一个月后,毛泽东亲自审阅批发了11月13日《人民日报》题为《发动 全民,讨论四十条纲要,掀起农业生产的新高潮》的社论。社论公开指责1956年反 冒进,号召人们批判所谓右倾保守思想。1958年1月11日到22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了 有部分中共中央领导人和部分省、市委书记参加的南宁会议。会上,他以反对分散 主义为话题批评了国务院的工作后,又尖锐地批评了反冒进的"错误",说反冒进 使6亿人民泄了气,这是方针性错误。他说,右派的进攻,把一些同志抛到和右派差 不多的边缘,只剩50米远了。 南宁会议召开时,周恩来在北京正忙于接待也门共和国太子巴德尔。13日,他 赶到南宁参加会议。毛泽东发言猛烈抨击反冒进。16日上午.毛泽东还在会上拿着 柯庆施的《乘风破浪,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上海》一文,说:恩来,你是总理, 这篇文章你写不写得出来?!上海有100万无产阶级,又是资产阶级最集中的地方, 工业总产值占全国1/5,资本主义从上海产生,历史最久,阶级斗争最尖锐。这样的 地方才能产生这样的文章。毛泽东接连不断地声色俱厉地批评,使会议气氛异常紧 张,更使反对过冒进的人坐立不安。周恩来明白问题的严重性,他相忍为党,顾全 大局,息事宁人,对毛泽东的批评未作任何解释和申辩,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会议 的气氛。他在会上作了检查。表示"这一反冒进的错误,我要负主要责任",保护 了同样反对冒进的其他一些领导人。 2月中旬,毛泽东提议在北京2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之后,再到成 都去开一次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同时,他对提出反冒进的领导人发出警告,以后只 能反右倾保守,不能反冒进。3月8日到26日,中共中央在成都召开有中央有关部门 领导人和西南、西北、东北地区各省、市委书记参加的中央工作会议。会上,毛泽 东又批评反冒进,说:冒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反冒进则是"非马克思主义的"。 今后还要注意有人要反冒进。25日,周恩来再一次检讨反冒进"错误"。毛泽东听 后说:"关于反冒进的问题,我看以后不需要谈很多了。在我们这样的范围,就是 谈也没有好多人听了。"这番话,意味着要周恩来在将要召开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上进行检讨。 这种批评,从1957年11月的南宁会议,1958年2月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一直到1 958年3月的成都会议,一直继续着。并且把问题混淆为政治路线问题。最后,大家 都赞成毛泽东了,没有争论了。但是此后,周恩来遇事发表意见比较少了,他不可 能再像过去那样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主动、求实和创造性的作用了。 周恩来的内心非常苦闷。成都会议期间,他对秘书讲,回到北京后,要起草一 个他准备在"八大"二次会议上的发言稿。后来回到北京,就开始了这项工作。周 恩来说,这个稿子主要是做"检讨",囚为"犯了反冒进的错误"。他已经同毛泽 东当面谈过了,主要原因是思想跟不上毛泽东。这个"检讨",周恩来说一旬,秘 书记一句,他说得很慢,有时甚至五六分钟说不出一句话来。这反映了当时周恩来 内心的矛盾,他找不出恰当的词句来表达。在这个情况下,秘书向他建议说自己暂 时离开他的办公室,等他安静地构思好以后再来记录。这时已是深夜12点了。凌晨 之时许,邓颖超找到秘书说:怎么周恩来独自坐在办公室发呆?她同秘书到了周恩 来的办公室。周恩来继续口授,完成这个记录稿。在同秘书谈话时,周恩来流下了 眼泪。后来,周恩来又逐字逐句地亲白修改,补充了几段,才打印出来,送政治局 常委和书记处传阅。秘书看到,周恩来在起草这个发言稿的十多天内,两鬓的白发 增添了。这个稿子退回来时,政治局常委和书记处提的意见,把"检讨"部分中的 一些话删掉了,有些话改得分量比较轻了。 5月,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周恩来围绕支持"大跃进"这个核心问题进 行检讨。这个8000余字的检讨发言稿,作为大会材料印发给了到会代表。 作为人民政府的总理,周恩来觉得应当向人民负责。而在他被认为是错误的, 不能贯彻自己的正确主张的时候,他就考虑自己继续担任国务院总理是否适当了。 1958年6月9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党委会议,是决定周恩来去就问题的。周恩来在会 上提出了这个问题。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陈云、林彪、邓小平、 彭真,彭德怀、贺龙、罗荣桓、陈毅、李先念、陈伯达、叶剑英、黄克诚。会议挽 留周恩来继续担任总理。会后,邓小平拟了个会议记录,写道:会议认为周恩来 "应该继续担任现任的工作,没有必要加以改变"。并把这个记录报送了毛泽东。 这样,周恩来仍然担任国务院总理不变。 批反冒进的"错误",批掉了一个按照中共"八大"制定的一条实事求是的既 积极又稳妥可靠的正确的经济建设路线。造成"大跃进"的重大失误,使得我国经 济建设遭受重大挫折。后来,毛泽东在发觉了"大跃进"造成失误后,在1960年6月 作了一个《十年总结》的讲话。在这个讲话中,他说:"管农业的同志,和管工业 的同志、管商业的同志,在这一段时间内,思想方法有一些不对头,忘记了实事求 是的原则,有一些片面思想(形而上学思想)。""1956年周恩来同志的第二个五 年计划,大部分指标,如钢等,替我们留了三年余地,多么好啊!" 分类:共和国人物 书名:周恩来传 作者:力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