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传泰拳-手搏术溯源

古传泰拳-手搏术溯源

古传泰拳-手搏术溯源

古传泰拳-手搏术溯源
  一、"手搏"术
  泰拳源于"手搏"术。
  手搏术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秦汉时期,"手搏"术已在军队中广泛使用,并流传至边远的西南诸国。唐朝中后期,西南臣服的南诏国兴起,并对外扩张,东南数犯安南,西南直侵骠国(今缅甸),南沿澜沧江开拓西双版纳一带,兵力直抵今泰国北部。在扩张的过程中,军中广泛使用的手搏术流传至沿途各少数民族,并不断汲取了各民族技击术精华,将各民族武艺融于一炉。
  至元朝,归属于元帝国的蔺南王国(定都于今泰国清迈)的同宗分支泰族先民南迁至湄南河上游和下游,于1238年建立了暹国和暹罗国,暹罗国即为今日的泰国。
  争勇善斗的泰族先民对手搏术极为青睐,无论在宫中还是民间,徒手格斗都是最为流行的"休闲运动",格斗胜出者被视为英雄,令人崇拜,由此也激发了人们习武的热情,并促进了徒手格斗术的发展。但这种极为流行的运动却充满着血腥,技击术在当时已被称作"手搏",拳赛则被称为"打拳"或"争锋",比赛时没有规则或少有规则限制,双方可以各展绝技,甚至各种毒招来打败对手,用"碎手斩臂"一词来形容比赛的激烈程度并不为过。
  暹罗邻国的缅甸人、吉蔑(柬埔寨)人的徒手格斗术与暹罗"手搏"术亦极为相似。
  手搏术的鼎盛与暹罗国第二十代国王纳黎萱是分不开的。纳黎萱的一生是在征战中度过的,他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善于用兵,曾多次以少胜多,击败缅甸。最著名的一次战役发生在1592年,那一年纳黎萱刚刚即位两年,缅甸发动了对暹罗的第四次进攻,纳黎萱不畏二十五万缅军,最终将缅王储杀死在象背上,从此缅军150年不敢入侵,而暹罗却开始了扩张生涯。纳黎萱经年用兵,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他认为一个好军人一定要有以一抵众之勇及技艺,而"手搏术"不仅可以锻炼一个人的胆量,更可弥补手无兵器时的被动,于是纳黎萱将"手搏术"列为军训项目,谓之"盘南"。"盘南"注重实战效果,招法亦从实战出发,没有套路限制,头触、口咬、脚踢、蹬、踩、绊足、拳打、肘击、膝顶、肩抵、臀撞等皆为招数,将身体任何部位都视为武器。
  古传泰拳-手搏术溯源
  当时的暹罗国势日益强盛,在纳黎萱的影响下,尚武之风尤为浓郁,不仅成人多好武,就是幼童亦喜欢挥拳展腿。
  在今日泰国北部,每逢重大节日时,仍有古拳表演,而这种古拳已与"手搏"术有了很大差别,但缅甸拳中却依然可以领略到古手搏术的风貌,这或许是缅甸曾被暹罗占领的缘故吧。缅拳较泰拳更为凶险,其动作幅度大,招式灵活而善用身体各部位的风格,却颇得古手搏术神韵,而且比赛时依然延续着原始的规则--无限制自由格斗,这样的规则虽然使拳手技艺得到了全面发挥,但却充满了古拳竞技般的血腥气。
  二、由徒手到缠麻
  手搏术发展到十七世纪时,已由徒手演变为双手缠麻,十八世纪时,双手缠麻的手搏术最为流行。最初暹罗拳师以条状马革缠捆双掌,后又改用粗麻缠拳,后又演变为以生棉绳缠裹。倘若对方同意,可以用混有石屑的黏液蘸于拳麻表面,使拳面更加坚硬,增强杀伤力,此时的格斗更为残酷,拳手毙命于拳台的事时有发生。
  或许正是由于它的血腥,才显示了其独特的魅力,这种魅力吸引着众多嗜血的拳师参与其中,以展示自我的精神,其中甚至包括暹罗国王。暹罗国第三十代国王帕昭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