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庄子》山木 | 现代庄子 | 道家

《现代庄子》第20章 山木

从国王到寒士都活得很累

一、站在有用无用之间

庄子率领学生游山,到正在采伐的林区,遥见一棵大树,枝叶茂盛。走近看,一群砍匠在大树下搭了夜宿的木棚。庄子问:"要砍这棵大树吗?"砍匠说:"没用处,不砍。"庄子回头对学生笑笑说:"因为没用处,所以不挨刀。这棵大树命好,能活满天年了。"

庄子下山,天快黑了,到一位友人家中投宿。友人高兴,吩咐童仆杀鹅待客。童仆请示:"两只公鹅,一只爱叫,一只不爱叫,杀哪一只?"友人说:"爱叫的有用处,夜晚能防贼呢。杀那只不爱叫的吧。"

翌日早起,道谢友人,返回漆园。途中,学生上前对庄子笑笑说:"昨天山上那棵大树,因为没用处,所以不挨刀。昨晚山下那只公鹅,因为没用处,所以挨了刀。有用无用都可能挨刀,老师站在哪一边呀?"

庄子忍不住笑了,说:"一边是有用,一边是无用。两边都站不得,只好站中问了。那我庄周就站在有用无用之间吧,从有用那边看我是无用,从无用那边看我是有用。站在有用无用之间,似是而非地两边欺骗人,所以我活得很累啊。要想活得轻松愉悦,只有驾乘双翼,一翼修道,一翼养德,随风漂泊。逃出了有用无用的范畴,不受称赞,不被谴责。顺应社会的变革,改换自身的形色的住宅。一会儿是天上的金龙,一会儿是洞中的黑蛇,不要固定。该显扬便显扬,玩味万物同根,根在虚无该隐匿便隐匿,总以合乎天性为原则,悟得众生皆是过客,谁也不比谁优越变人就该自己作主,岂可作那过客之客,被他们任意踏躞!一旦作主便自由,哪会活得像我这样杌陧!这些便是炎黄二帝的处世原则,理想国道德。至子众生的实况和人类的积习,无原则,不道德,说来真遭孽,联合的分裂,成功的毁灭,廉洁的受挫,高尚的被推斜,做事的吃亏,贤良的遭困扼,不贤不良饭碗又会碰缺。这样的社会,哪能活得轻松愉悦!太可悲了。你记住吧,要想活得不累,只有修道养德。"

二、隐士劝国王逃跑

鲁国隐士熊宜僚,家住市场南端,人称市南先生,应邀进宫,拜见国王。国王满面忧愁,仰天叹气。

市南先生说:"看你满面忧愁,有什么事?"

国王说:"所以要请你来谈谈了。我自即位以来,按照先王的教导,继承祖辈的事业,想把鲁国治好。祭祀鬼神啦招纳贤士啦我都亲自抓,不敢稍有放松。可是政局最近又闹危机,总有些人要跟我过不去。我焦虑的就是这个。"

市南先生说:"对付政局危机,你的那套办法太天真啦。看见你穿狐裘,坐豹皮,我就想起那些肥狐花豹。肥狐花豹,住在山林,躲在岩洞,何等地守静哟;夜间活动,昼间睡眠,何等地警惕哟。忍饥耐渴,仍然不去人烟稠密地区觅食,何等地认命哟。就这样,还是落了网,还是触了机,难逃杀身之祸。肥狐花豹什么错误也没有犯,是那一身漂亮皮毛惹了祸哟。今日鲁国江山社樱不就是你的漂亮皮毛吗?要想避免政局危机,躲脱大祸,听我劝吧,赶快开刀,剥掉你这一身皮毛,剖腹洗净心中贪欲,然后逃到荒无人烟的地区去。你还坐在深宫焦虑什么。"

市南先生又说:"'我原是楚国人,知道楚国以南是蛮荒的百越,百越的南部有个城邑是建德国的首都。建德国真正是理想国。中国远古时代也有过理想国,所谓至德之世。炎黄称帝以后就没有了。逮德国的民众尚未开化,私有观念不强,物质欲望更谈不上。他们只会勤勤耕种,不会多多储藏,不会偷,不会抢,所以没有粮仓。他们周济贫困,不索报偿。要什么仁义的榜样!要什么礼法的框框!他们不动脑筋,行为未免放荡,却又出自天性,合乎自然,并不荒唐。他们快乐过一生,死了有人安葬。啊,我希望你放弃鲁国,抛掉君权思想,修道传道,投奔建德之邦。"

国王说:"去那里路太远,恐怕有危险。何况山川阻隔,交通不便,到哪里找车船?"

市南先生说:"放下架子便是车。不要留连便是船。"

国王说:"不但路远,没有一册旅行指南,而且路上太孤单。白天谁侍候?黑夜谁陪伴?谁押运粮草?谁供应御膳?毫无准备,能抵达终点?"

市南先生说:"俭省费用,节制食欲,哪怕不带一粒粮食,路上也有吃的。你从鲁国向南去吧,渡长江,下南海,一望无涯,航程有无穷的神秘在等待你。那些送你的土人离开海岸回家了,你从此进入全新的境界,愈漂愈远,永不归了。要谁侍候呢,要谁陪伴呢,你是多年来养成了习惯支配百姓哟。惯于支配百姓的人给他自己添了累赘,惯于被百姓支配的人给他自己惹来烦扰。所以好国王尧爷爷不愿支配百姓,也不愿被百姓支配。不愿支配百姓,他把权力下放给官员们。不愿被百姓支配,他让他们自治自理。我希望你割掉累赘,扫除烦优,独自逃到辽阔空虚之国去修道吧。你知道空虚的好处吗?你放船渡黄河,上游漂来一艘空虚的船触撞了你的船,你不会愤怒吧,纵然你性情暴躁。如果那艘船不空虚,哪怕载有一人,你便会喊话,叫他靠边撑。喊一遍不听,喊二遍不听,喊到三遍你一定会骂他娘了。船空虚,你不骂;船不空虚,你便骂了。逃到辽阔空虚之国,你自己也空虚化了,哪还会有政局危机要你的性命呢!"

三、要让百姓自愿捐钱

北宫奢是卫国的长官,复姓北宫,名奢,奉国王的命令,负责为宫廷乐团铸造一套编钟。国王盼咐:"钱是没有的,叫百姓捐献。"北宫奢在首都城门外筑了个献金台。台上奏乐,歌星助兴,以广招徕。观众拥挤,有献钱的,一也有献铜器的。钱凑够了,三个月便铸成高低两个音部的钟,共十六只,挂满悬架上下两格。

在卫国做官的周王之子庆忌,对这次捐献活动感兴趣,问北宫奢:"你搞了些什么手段?"

北宫奢说:"全心全意投入,不敢稍存半点手段之想。艺术归真返朴,这个道理我懂。我以愚直态度信任百姓,守在献金台下,表情既专注又恍惚,迎来送往。人来了,我不推拒,谁都可以来。人走了,我不挽留,谁都可以走。他若表现僵硬,一毛不拔,我也不批评他思想反动,顺从他好了。他若表现大方,捐献巨款,我也不赞扬他热爱祖国,随便他好了。总之,要让百姓自愿掏腰包,决不花言巧语骗取,不变相摊派榨取。所以,从早闹到晚地让人捐献,并没有影响百姓的生活,一点也没有。捐钱铸钟,小事一桩罢了。推而广之,以大道治天下又该怎样呢?"

四、要学燕子无能

孔子率领一班随员,去做宫。他在西行路上,离开鲁国,到楚国去,楚国国王聘请他。经过陈蔡两国交界地,被两国的民兵误会,以为强盗来了,群起而围困之,断炊七天七夜。误会澄清以后,当地有隐士任太公来到现场看望孔子,送酒肉给孔子压惊。孔子感激涕零。

任太公问:"险些把你饿断气吧?"

孔子说:"是啊,差点要老命。"

任太公问:"你不想死吧?"

孔子说:"当然啦。"

任太公说:"那就好。我告诉你保命的方法,供你参考。东海有鸟,鸣声晰哩晰哩,就是年年春季南方飞来的燕子。燕子翩翩翩翩,轻巧灵活,决不显示强翩健羽。群起而飞翔,互相照应。群落而栖息,互相靠拢。飞来总是一齐飞来,不敢争先。飞走总是一齐飞走,不敢落后。发现虫虫飞,便呼朋叫伴大家吃,决不独吞,决不争嘴。燕子有这些品德,所以群体不散,外侮不来,免于祸患。燕子选择无能,作为保命方法。瞧瞧那些有能的吧,直树先砍,甜井先涸。你一心想显示自己知识渊博,自己行为高尚,以唤醒别人的愚昧,以映照别人的卑污。你的光辉炫目,双手擎起太阳月亮,到处游行,所以难免于祸患哟。从前我听老聃讲学,记得这位集大成的学者说过:'自夸的必然失败。成功的早迟垮台。成名的会被取代。'谁肯归功于民?谁肯还名于众?只有至人能做到这两点。大道潜流而不闪耀光辉,大德潜行而不显示踪迹。至人行为迟钝,面貌平常,给人以傻瓜的印象,不愿出头露脸,不肯结派拉帮,不修建记功的牌楼,不铸造留名的塑像,不想给史册写笔糊涂帐。至人从不批评世俗,世俗也没法谴责他。至人不求闻达,你却贪爱功名,这是为啥?"

孔子说:"批评得好。"决定不到楚国去了。当即谢绝社交,遣散随员,逃入山林。在这一段隐居岁月,孔子披裘皮御寒,拾板栗充饥,洗尽文明色彩。他从心理上做到了无能,混入鸟群兽群,鸟不惊飞,兽不惊逃。鸟兽都不厌恨他了,人还会敌视他吗。可惜这段岁月不长,后来又出山了。

五、隐士背负弃婴逃命

孔子拜访子桑户,一位修道的隐士。

孔子说:"我在咱们鲁国从政,两次被迫自我流放。第一次不说,说第二次吧。五十岁我当公安部长,整顿鲁国治安秩序。齐王不放心,送一批女歌星和骏马给鲁王,要他疏远我。我受不了国王的冷遇,不得不辞职,一走了之。后来我去宋国传授古礼,官方不给课堂,只好在大树下排演。古礼一演完,国防部长就叫人把大树砍了。又后来我去卫国旅游演说,被官方驱逐出境。我停过车的地方地皮都被铲了。又后来呢,到殷墟,到周都,求职不得,走投无路,讨乞回家。再后来就是上次应聘去楚国,经过陈蔡两国交界地,被民兵围困了七天七夜,险些饿死。短短几年,一连串的遇祸,亲戚朋友疏远了,随员学生星散了,为啥哟?"

子桑户说:"从前有个假国,被晋国灭亡了。晋军烧杀,国百姓逃命,好多悲惨故事哟,你没听说过吗?假国贤士林回,家破人亡,逃跑时背负着一块玉璧。那是传家宝,千金难买啊。敌军在后头追得正紧呢,林回发现路边有个弃婴在哭,立即抛掉玉,背负弃婴跑了。同路逃命的百姓,责怪林回太愚蠢。想想也是。要说值钱吧,兵慌马乱的时候,婴儿一钱不值。要说拖累吧,背个婴儿拼命跑,还要奶他养他教他,够拖累的了。丢了千金玉璧,背了婴儿逃命,这林回他到底图个啥哟?林回说:'利益叫我要玉璧,天性叫我要婴儿。'林回背叛了利益,投奔了天性,所以抛掉了玉璧,背负了婴儿。因为利益而结合的,面临生死关头,都会互相遗弃。出自天性而结合的,面临生死关头,都会互相保护。互相遗弃,互相保护,两者之间岂可同日而语!君子交情淡淡若清水,小人交情甜甜若米酒。君子情虽淡,长久亲切。小人情虽甜,一朝翻脸。你的某些亲戚朋友随员学生,恕我直言,当初同你结合,并不是出自他们的天性,所以同你分手,他们的良心也不会难受。你若明白这点,便不会责备他们了。"

孔子说:"聆教了。"觉得苦闷消失,轻松愉快,走路飘飘然若飞翔。回到学校,宣布停课,封存图书。学生早已星散,只有少数留校不走。在他们面前,孔子不再表演圣贤风度。他们也不必再打拱作揖,练习那些繁文褥礼。他们对孔子的敬爱日深,可又说不出原因在哪里。也许这就是子桑户说的出自天性吧。

后来孔子又拜访子桑户。子桑户家贫,健康状况很差,语声断续而低沉。可能是想到了死亡吧,他向孔子谈起舜帝遗嘱。他说:"舜爷临死,一再叮吁禹爷:你今后还得小心些。对人对事,态度要顺,内心要真。要顺,关系方能牢周。要真,情绪方能轻松。关系牢固了,情绪轻松了,就不必繁文褥礼地装模作样了。白身洒脱,万事不求人,这样就好了。舜就是这样对禹讲的呢。"

孔子听得出来,这是子桑户诚挚的叮咛。

六、庄子说:贫穷非窝襄

在下庄周穿着麻布长袍,袍襟补了疤,来到梁国王宫。提脚跨上阶陛,袍带和鞋带都挣断了。抱歉一笑,停步系好,然后向梁惠王行礼。

梁惠王说:"庄先生为何如此窝囊?"

庄周说:"不是窝囊,贫穷罢了。读书人有抱负没法施展,那才真窝囊。至子长袍补疤,鞋子破烂,像你眼前所见,确切地说,这是贫穷,不好混同窝囊。读书人窝囊,皆因生不逢时。正如鄙人。你看那跳跃在树梢的长臂猿,让他栖息楠梓樟类的乔木林,攀援高枝,称心如意,纵然有神箭手,也休想暗算他。砍尽乔木,逼他逃入钩棘臭橘一类有刺的灌木丛,行动躲躲闪闪,两眼偷看,一身战栗,难道是抽了筋换了骨,四肢僵硬了吗?当然不是。处境不妙,他没法施展自己的本领罢了。现今这局面,上坐昏君王,下立乱宰相,有抱负的读书人被夹在中间,要不窝囊,谈何容易!商朝末年忠臣比干不肯窝窝囊囊,惹得暴君震怒,结果被剖了腹剑了心,有例在先嘛。"

梁惠王不高兴,装聋没有听见。阶陛一下的宰相惠施先生是庄周的老朋友了,眼看庄周没有希望捞得一官半职,便放心了。

七、身陷绝境,孔子唱歌

孔子在陈蔡两国交界地,因被民兵误会,身陷绝境,断炊七天七夜、每当饿得眼花,孔子打起精神,敲敲梆子唱唱歌。这一次唱的是炎帝神农时代的歌,有乐器而无拍子,有唱腔而无调子。梆子伴奏歌声,分明唤起一班随员心中的共鸣。

随员颜回合掌低眉,面壁静坐,听见老师敲梆子唱古歌,深受感染,回头偷看,神情激动。孔子察觉,当即停唱。他怕颜回感情失控而激愤,触景伤怀而哀哭,所以训导说:"颜回,想开些吧。人生在世,不受天害容易,不受人恩困难。任何终点都是起点。要与自然保持一致。刚才唱歌的人并非真正的我,你知道吗??"

颜回问:"不受天害容易,此话怎讲?"

孔子说:"冷我饿我,晒我渴我,穷我困我,全是天造的,地设的,万物运行所引起的。我顺从地跟着运行,苦是苦,不受害。这不是很容易做到吗?你看那些官员,侍候君王,不敢违命。君命尚且不敢违抗,敢违抗天命吗。"

颜回间:"不受人恩困难,此话怎讲?"

孔子说:"投身宦场,少年得志,左右逢源,上下通关,提级加薪,愈爬愈高。不是他贪,名利如潮水从外面涌来,门板都挡不住。一切外来物质利益,全是人恩,并非他本命应该享有的,不过碰巧归他罢了。君子不盗,贤士不偷,道理都懂。外来的人恩,开门收下了,也是被动的偷盗啊。如果是我,也会开门,被动做贼。楚国国王聘我做官,这是人恩。我带着你们去楚国受恩,中途被围困在此地,生死未卜。由此可见、要想不受人恩,多么困难。你抬头看,燕子飞来飞去。这些绝顶智慧的小鸟,知道该在哪里栖息。非安全的住处,例如前头那片密林,燕子飞过那里,决不眷顾一眼。噜,你快看,那只燕子衔的巢泥掉在地上了,竟不回头拾起,因为降落不安全呀。还有呢,燕子害怕人类,可又偏偏在人家屋檐下筑巢,求人庇护,免遭大鸟欺凌。燕子国的江山就这样保住了。唉,要想不受人恩,多么困难!"

颜回问:"任何终点都是起点,此话怎讲?"

孔子说:"万物都处在变化过程中,人也是这样。下一阶段变成什么状态,自己都不晓得,还晓得终点在哪里吗?还晓得起点在哪里吗?阶段一个接续一个,无穷。守好自己的天性和正德,静待变化,如此而已。"

颜回间:"要与自然保持一致,此话怎讲?"

孔子说:"人受自然控制,自然本身也受自然控制。人扭不过自然,乃是很自然的,生就了的。圣人懂得这个道理,所以面对危亡泰然处之,主动地与自然保持一致,走向终点,亦即走向下一阶段的起点吧。"

孔子说完,继续敲起梆子,唱起歌来。

八、谨防被拖入食物链

在下庄周著书漆园,夏日闷倦,肩挂弹弓,外出散步,登上了雕陵山。前山一大片是果园,同漆园一样,属国家所有。果园四周绕以绿篱,外人不得入内。庄周站在篱外,忽听背后扑扑有声,掉头看时,前额挨一翅膀,吓得大叫。原来是一只奇怪的大鸟,长尾巴,黑白花,状似喜鹊放大,翼展七尺,目径一寸。黄河流域没见过这样的怪鹊,估计来自遥远的南方吧。此时怪鹊飞过庄周头上,翔入果园,收翅歇在板栗树林。深秋季节,板栗成熟,满林栗叶呈暗铜色,衬托出怪鹊的黑白花,分外惹眼。庄周好奇,呆看不走。

庄周喃喃自语:"这是什么鸟呀?翅膀大而飞不远,太肥?眼睛大而撞着人,盲目?"随即起了庖厨念头,吞清口水。于是撩起长袍,跨过绿篱,急步窜入板栗树林,取下了肩挂的弹弓,仰脸窥测方向。正要瞄准,瞥见目标旁飞来一只蝉,庆幸自己找到浓荫,噪得痛快极了,渐入忘我境界。蝉的前面爬来一只膛螂,前爪握持一张枯叶,作为隐蔽自身之用,步步向蝉通近,正要捕捉。由于猎物即将到手,蟆螂同样入了忘我境界。膛螂的后面是那只怪鹊,大眼盯住蝗螂,正要啄食,也同样入了忘我境界。怪鹊的后面又是谁?谁的后面又是

想到这里,庄周震惊,叫出声来:哎哟!一个吃一个,一个吃一个!多可怕的食物链呀!贪利忘身,把他们,把我,一个个地串锁起来!"于是抛掉弹丸,挂弓上肩,转身便逃,跃出绿篱。这时候管理员从果园深处追赶出来了,向着篱外吼骂:"不要脸的东西,偷板栗呀!"

庄周低头快步下山,回漆园去。此后三天,心情仍不舒畅。日常侍候在身边的学生蔺且,跟踪追问:"老师近来很不舒畅,为啥事哟?"

庄周说:"我在反省。我只顾营养肉体,忘记了保全自身。一沟脏水,我看见了,远远避开。一池清水,我倒看不见了,差点淹死。先师老聃有教导说,到哪里守哪里的规则。三天前我散步到雕陵山,忘记保全自身,怪鹊飞来警告我,翅膀摘我前额。溜进板栗树林,又误入忘我境界,讨得了管理员一顿臭骂。三天不舒畅,就为这件事。"

九、她美她丑,与我无关

杨朱先生到宋国来,夜宿旅馆。馆主娶了两个姨太太,一个美,一个丑。丑姨太太坐柜台,管帐目,指挥馆仆,地位较高。姨太太接旅客,管客房,打扫清洁,地位较低。杨朱听过不少笑话,都是挖苦宋国佬的。做蠢事的在笑话中都是宋人。可不,眼前又多一个馆主。

第二天早起,馆仆送水来。杨朱找馆仆打听内幕。馆仆回答说:"美太太觉得自己美,我不觉得她美。丑太太觉得自己丑,我不觉得她丑。"杨朱给了赏钱,相信馆仆不蠢。

杨朱回头对随员们说:"学生们记住吧。行为高尚,又不觉得自己多么高尚,不管走到哪里,都受欢迎。"


分类:道家 书名:现代庄子 作者:流沙河
《现代庄子》田子方 | 现代庄子 | 道家

《现代庄子》第21章 田子方

米酒瓮中一群小飞虫

一、闻道太晚,魏王悲叹

魏国一位贤士,姓田名方,人称他田子方,亦即田先生方,应召进宫,陪魏文侯谈话。文侯早年建立魏国,修水利,助农耕,搞改革,向外掠夺领土,雄霸一时。现在老了,壮心销磨,有闲找读书人谈谈哲理。田子方谈话时多次提到溪工先生,对他表示赞赏。

文侯说:"那位溪工先生是你的老师吧?"

子方说:"不。他是我的老乡。我赞赏他能说会道,多次言中。"

文侯说:"那你无师自通吗?"

子方说:"有师。"

文侯说:"你的老师是谁呀?"

子方说:"我的老师家住东城墙内,所以复姓东郭,名顺,人称他东郭顺子。"

文侯说:"田先生,你可从未提到过他,赞赏过他。这又是为什么?"

子方说:"他是真人,人貌仙心。他的态度随和,俯顺世俗,却又固守正德。他的目光清澈,看透世俗,却又包容万物。遇见不讲道理的人,他便严肃开导,使他打消邪念。我天天在宫中陪伴你,还有什么资格提到他,赞赏他!"

田子方告辞后,魏文侯心头空虚得发慌,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闷了好久,不想说话。在他旁边立正侍候的内臣们找些话头给他解闷,仍提不起他的兴趣。他叫着他们的名字,要他们听清楚,然后长叹一声,说:"愈走愈远了!愈走愈远了!那些道德完美的君子,都抛开我,愈走愈远了!回想我年轻时,读圣贤的经典,学仁义的行为,相信那一套是最高峰了。现在老了,才听说世界上还有另一类人,例如田子方的老师东郭顺子,他们操的是另一套道德,那才真完美。他们是真人。我很失望,精神垮了动不得身,嘴巴锁了说不得话。我读的我学的那一套算什么。泥塑的假人,当不得真!只有一点是真的,当初建立魏国,我给自己戴上枷锁,锁死了,挣不脱,这是真的!"

二、讲礼谈义,滑稽可笑

楚国一位修道养德之士,姓温名雪,有伯爵的身份,人尊称他温伯雪子,亦即温伯爵雪先生,有事北去齐国,路过鲁国,投宿旅馆。馆仆报告,一位鲁国绅士求见。温伯雪子说:"不要放他进来。那些中原儒派绅士,我很了解,他们讲礼谈义头头是道,可就是不懂人之常情,隔靴搔痒。出去告诉他,我不愿见客。"

温伯雪子到齐国办完事,归途又投宿鲁国的这家旅馆,那位绅士又来求见。温伯雪子想:"连续求见,显然是安了心要来帮助我。"便吩咐馆仆引客人进来。

温伯雪子到客厅见了客,回住房直叹气。第二天那位绅士又来了。温伯雪子见了客,回住房又叹气,随身仆人问:"伯爷再次见了那位客人,回来总要叹气,到底为啥哟?"

温伯雪子说:"我早就告诉过你了:那些中原儒派绅士,讲礼谈义头头是道,可就是不懂人之常情。这两天见我的那位就非常讲礼。他在客厅内大走其台步,演戏似的。前行,他绕半个圆周,这是所谓合规。后退,他踏一条直线,这是所谓合矩。发言,曼声柔语,一俯一仰一摇一摆,上身宛转而有韵律,这是所谓如龙。静坐,挺胸收腹,双臂直撑在两膝上,眼睛平视而有威仪,这是所谓如虎。听他谈义,也颇有趣。他批评我时,眼泪汪汪的,一心孝敬,就象他是我的儿。他训导我时,装模作样的,满脸正经,就象他是我的爸。应酬这样的客人,还能不叹气!"

孔子也去见了温伯雪子。两人寒暄完毕,不再说应酬话,更不讨论问题,面面相觑,偶有点头微笑而已。孔子的保镖仲子路大惑不解,从旅馆出来后,说:"我的老师哟,你不是说早就想拜访温伯雪子吗。现在见到了,为啥不跟他讨论讨论呀?"

孔子说:"像他那样修道养德之士,早已超凡入圣。他想要告诉你什么话,完全不需要语言的表述,只用目光触你一下,你便领悟了。所谓目击道存便是如此。"

三、淡忘历史,把握现实

颜回愁眉苦脸,心头有问题,来请教孔子。他说:"老师,你是我的榜样。你走,我跟着走。你跑,我跟着跑。你骑马,我跟着骑马。你若快马加鞭,绝尘而去,我就干瞪眼,跟不上你了。"

孔子问:"回啊,你是什么意思?"

颜回说:"你走,我跟着走,意思是你发言,我跟着发言。你跑,我跟着跑,意思是你演说,我跟着演说。你骑马,我跟着骑马,意思是你传道,我跟着传道。你若快马加鞭,绝尘而去,我就干瞪眼,跟不上你了,意思是你不必多费唇舌就能受到别人的信任,不必一一亲善就能留下普遍的好感,不必掌握实权就能取得众人的拥戴,而我呢,不晓得该怎样才做得到。就是这个意思罢了。"

孔子不以为然的唔了一声,说:"不弄清楚可不行哟。死亡固然可悲,人还活生生的,壮志早已消沉,心先死了,那才真可悲呢。鼓起勇气,缩短差距,继续追赶,不要停蹄。你抬头看太阳,出东海,入西山,马不停蹄的奔跑哟。世间万物以太阳为榜样,各自奔跑在变化的旅途,何曾停蹄。太阳下直立的人类,目视远方,脚踏大地,有待太阳照亮,方能从事劳作,获得成就。人是有待的,有待太阳出而显现,有待太阳入而隐没。出生不过是特殊的显现,入死不过是特殊的隐没。万物都是有待的,有待出生而显现,有待人死而隐没。拿我自己来说,自从阴阳结合,我被造成胚胎以后,便想死也死不成了,必须活下去,等待将来死,也就是有待特殊的隐没。在有待的状况,我遵循生物的存活原则,昼夜不停赶路,不晓得终点在何处。我原本是浑然不觉被造成胚胎的,出生后的一切也不是我能预先料到的。走,跑,骑马,快马绝尘,皆是命运安排,我只奉命天天赶路罢了。"

孔子又说:"我们一直并肩赶路,挽臂偕行,如果真的失散,那就太可悲啦。在变化的旅途,你恐怕至今仍滞留在我从前歇过脚的地方。在那个地方,正如你所说,我曾经受到别人的信任,留下普遍的好感,取得众人的拥戴,象喻的说法是快马加鞭,绝尘而去。回啊,那是从前的事,都匆匆过去了,而你却把历史当作现实,念念不忘,要去那里探索。这好比天晚了,骡马市场散了,马贩子走空了,你却跑去买马。对从前的你,我报以淡忘;对从前的我,你也答以淡忘吧。我们互相淡忘从前,告别历史,应该高兴,何必愁眉苦脸的呀。从前的旧我被你淡忘了,现今的新我仍在你身边,怎么会跟不上呢。让我们以新面目把握现实吧。"

四、至美至乐之境

孔子拜访老聃,迫不及待。跨入室内,发现老聃刚洗了头,纷披水湿的长发,站在窗前晾干。瞧那守静的模样,纹丝不动,灵魂脱体远游去了,剩一副躯壳,不像个活人。孔子急忙回避,退到室外等待。直到听见室内有响动了,才走进去。

孔子说:"到底是我眼花了哟?还是看得清清楚楚,真是那样的哟?刚才先生肢体僵倔,挺立不动,就象枯树,仿佛已经辞别人世,独自活在另一神秘的境界中。"

老聃说:"我神游了宇宙的原始状态。"

孔子说:"你在说啥呀?"

老聃说:"宇宙的原始状态,用理论不可能阐释明白,用语言不可能叙述清楚。真相既然没法认识透彻,那就尝试为你浮光掠影的谈谈印象吧。浑沌一分为二,上有了天,下有了地。纯阴之气冷飕飕的从地下升起,纯阳之气热烘烘的从天上降落。阴阳二气结合,造成万物。万物演变,显示出秩序性,也就是规律性,似乎有谁幕后导演,但是他从来不登台亮相。此物消亡了,彼物滋生了。此物盛行了,彼物衰微了。此物隐没了,彼物显现了。太阳轨迹悄悄修改了,月亮相貌渐渐变化了。以上种种事件天天发生,似乎有谁暗中效劳,但是他从来不要求记功。一切出生从何处来?从有机分子来。一切入死回何处去?回有机分子去。可知生死循环不已,起点就是终点,所以没有绝对的起点;终点就是起点,所以没有绝对的终点。宇宙除了他,从不亮相的他,从不记功的他,谁有资格作主!他是谁?他是道。"

孔子说:"请问修道。"

老聃说:"由修道而得道,那才是美之最,乐之最。精神进入至美至乐之境,便是至人。"

孔子说:"我想了解怎样修道。"

老聃说:"草食动物不怕迁移,只要有一大片草地,哪里都能生存。水生动物不怕迁移,只要有一大片水域,哪里都能生存。这里迁那里,那里移这里,量变而已,很快适应环境。只要享有水草常态,那些动物便不至于喜怒哀乐交战胸间。由此可知,低等动物也是安于常态的啊。天阳地阴,二气造成万物。用齐物的观点看,万物同根,根在阴阳二气。这便是一切生命的共性之所在。修道寻根,认同一切生命,悟到万物不但同根,而且同体,便能看见小我之上有个大我,那是宇宙生命,那是常态。低等动物都能安常,何况人呢。从大我的高度看,我的四肢和胴体,五脏和骨胳,等同尘垢,有也好,无也好,不足轻重,何必萦怀。生死啦始终啦等同昼夜,何必喜怒哀乐交战胸间。至于得失啦祸福啦更不足轻重了,何必喜得哀失,攘祸祈福。那些隶属于我的富贵荣华被我清洗了,好比清洗一身污泥,因为我悟到身体比污泥更有价值。作为个体生命,我的价值表现于宇宙生命之内,所以我敢说,我是宝贵的。所谓至美,亦即美之最,就在这里呀。是的,我的生命会变形,但不会失去。况且千变万化,我的生命也不会有终点,还愁什么。所谓至乐,亦即乐之最,就在这里呀。精神至美至乐之境,其他修道者都有体会的。"

孔子说:"先生品德那样高尚,仍要借用真理来调整自己的思想,不能忘言忘理,直接得道。这样看来,古代人君子如果想得道,都免不了要调整自己的思想了?"

老聃说:"那倒不然。泉水趵跳涌起,不借人工凿引,自然形成,便是一例。至人不同于一般的君子,他不受外物的隔离,所以不需要调整自己的思想,就可以自然的得道了。天高,自然的高,难道需要调整?地厚,自然的厚,难道需要调整?日月光明,自然的光明,难道需要调整?"

孔子告辞出门,对颜回说:"我是一只小飞虫哟,闷在米酒瓮中修道!不是老聃先生揭开瓮盖,我怎晓得瓮外还有高天大地呀!"

五、真儒少,假儒多

庄子旅游鲁国,拜见国王。国王耐心听庄子谈无为,反应冷淡,说:"我国提倡文明,培养大批儒士,讲诗书,习礼义。先生信守无为主义,不合我们国情,所以很少有人讲习。"

庄子说:"鲁国儒士很少。"

国王说:"满城儒服,长袍宽袖,圆帽方靴。你在大街小巷都看见了,还嫌少吗?"

庄子说:"在下庄周也曾听说,儒士打扮很不寻常。天圆,帽子也做成圆筒形,戴在头上表示上知天象。地方,靴子也做成方船形,踏在脚下表示下知地理。儒士性情往往迂缓,所以胸前还得佩戴玉□["决"字以"王"代"冫"],玉环敲个断缺,表示办事有断决力。不过在下认为,君子信守儒家思想,未必都穿儒服。反过来说,穿了儒服的人,未必都懂儒家思想。陛下认为我说错了,不妨通令全国:凡不信守儒家思想,而敢穿儒服者,处以死刑。"

国王立即通令全国。五天期限满了,全国城乡所有儒士尽换新装,不敢再穿儒服。但有一位成年男士,偏要穿一身崭新的儒服,显然是赶缝的,立正站在王宫外,毫无惧色。满城假儒跑来围观,谁也不认识他。

国王召见这位男士、考问政治,提出一连串的难题。男士的回答都符合儒家思想,头头是道。

庄子说:"鲁国文明,不过一儒。多吗?"

六、贤人忘富贵忘生死

百里奚是虞国的大夫,国破流落秦国,做了奴隶。秦穆公吩咐他去养牛,他便一心养牛。别的奴隶梦想升官发财,百里奚不,所以他养的牛条条肥壮。秦穆公知道他品德高尚,从牛棚把他提拔到朝廷当了相爷,忘记了他曾经是奴隶,身份仅值五张羊皮。这是春秋时代的故事了。

更早些呢,尧帝时代,天下太平。历山有个农夫,名舜,隶属有虞氏族。舜的父母暴虐,弟弟恶劣,串起来陷害他,多次差点把他害死。可他仍然孝顺父母,爱护弟弟,委屈求全,不把自己的生死放在心上。尧帝知道他品德高尚,深受感动,提拔他做接班人,就是后来的舜帝。

七、如何监别真假画师

宋元君招募画师,准备绘制宋国地图。报名那天,各地画师纷纷赶来。宋元君到现场亲自接见,拱手作揖,一一问好,表示谦恭下士。其实这是当面考察,等于面试。明天还要笔试,择优录取,正式聘用。

宋元君行礼时,众画师受宠若惊,慌慌张张的俯身答礼,然后端正肃立。有不少画师技痒了,舔笔调墨,可笑的迫不及待。宋元君看在眼里,心中有数:至少一半是画匠,不够格,要刮掉!

这时候有一位迟到的画师,满脸傲慢相,大摇大摆走来,懒得俯身答礼,也不端正肃立,最使人吃惊的是,他竟敢提前退场,回招待所去了。

宋元君示意背后的小臣,叫去调查调查。

小臣去,回来禀报:"那家伙回房间,脱成了半裸体,斜坐炕上,两腿张成八字,真是一副傲慢相。"

宋元君说:"录取吧,这是真画师!"

八、隐士不做造反工具

周文王去郊游,来到渭河边的臧村,偶遇一位老人钓鱼。看了好久,竟无所钓。文王发现,钓线未系钓钩,难怪一无所钓。别人持竿都是有所钓而钓的,老人却是无所钓而钓的,还天天持钓竿。

文王派员暗访,知道老人是有德的隐士,而且治国有术,人才难得。本想请他出来执掌行政,又怕大臣不高兴,长辈不放心。如果作罢论呢,又不忍看见百姓头上没有保护伞。文王为此想了一夜,早晨坐朝,告诉大夫级以上的官员们:"昨夜寡人梦见一位郎官,油黑脸,络腮胡,骑花马,马蹄朱红色,跑来向我传达命令:把你的行政工作委派给臧村老人,百姓便有救啦!那位郎官没有说明是谁人的命令。"

官员们惊惧说:"是你先君的命令哟!"

文王说:"那就卜一卦吧。"

官员们表态说:"你先君的命令,你照办,没问题,何必卜卦。"

周文王就这样迎接臧村老人入宫,请他执掌行政。此后,好政策贯彻到底,坏政策通通作废,政局一新。过了三年,文王下去视察工作,发现形势大变,一是各地政界拉帮结派的,现在树倒猢狲散了。二是各级首长突出自己的,现在能归功于僚属了。三是不合标准的量器和衡器不敢入境扰乱贸易秩序了。文王认为,帮派瓦解了,官员就能同心同德了;长官谦抑了,僚属就肯勤劳办事了;不合标准的量器和衡器不敢入境,说明境外清候心向周朝政府了,文王非常满意。

文王准备造反,推翻商朝,所以进一步的谦恭下士,拜臧村老人为太师爷。拜师仪式隆重,臧村老人坐北朝南,文王坐南朝北,君臣位置互换了。拜毕,文王问:"政治制度可以普及天下吗?"

臧村老人装聋,不答可否,同时淡淡的提出辞职。当天晚上,新拜的太师爷便逃跑了,终身不再露面。六百年后,孔子谈到臧村老人的故事。学生颜回提问:"文王为啥做假梦呀?他也不怎样吧?"

孔子感到紧张,深怕在天之灵听见似的,板起脸说:"住嘴!别拿出去讲!文王尽善尽美哟,轮得到你来说风凉话吗!他那样做,便宜行事,一时的嘛。"

九、无弓无箭的无心射

郑国的列御寇先生,不但修得风仙之术,还射得一手好箭。一日旅行山间,路遇隐士伯昏瞀人。二人寒暄,又论了一会道,然后列御寇为伯昏瞀人表演连珠箭。他从腰间箭壶抽一枝箭,搭上弦,拉满弓,请伯昏瞀人在他左臂上放置一杯水,向远处一棵树射去。第一枝箭尚未抵靶,第二枝箭已经射出。第二枝箭尚未抵靶,第三枝箭已经射出。一箭尾随一箭,连珠似的飞向树身,目不暇给。放箭抽箭,动作连续。前箭刚刚离弦,后箭已经上弦。他屹立不动,仿佛石雕像。一壶箭很快射完,箭箭中靶,而左臂上的一杯水不溅一滴。

伯昏瞀人说:"这是有弓有箭有心射,不是无弓无箭无心射。试试吧,我陪你登高山,踏危崖,走向百丈深涧的边边上,玩玩无弓无箭无心射,你能做到吗?"

于是伯昏瞀人登高山,踏危崖,走向百丈深涧的边边上,回转身来,碎步退移,两腿分开,脚踵移到了边边外,站成骑马姿势,向列御寇打拱,表示请,请,请。

列御寇不敢上,低头跪下。额头到脚踵,周身吓出汗,急说罢,罢,罢。

伯昏瞀人说:"至人有充实的内涵,上可以飞青天而鸟瞰,下可以入黄泉而鱼潜,到哪里都自由自在,临危险而神色不变。请你玩玩无弓无箭无心射,你就吓花了眼。中靶吗?差得远!"

十、三起三落孙叔敖

楚国的隐士肩吾先生结识了被迫下野的著名政治家孙叔敖先生。肩吾说:"先生,你的经历太戏剧性啦,三次出任楚国令尹,执掌行政,又三次被迫下野,形同庶民。在任时,你的作风朴素,从不炫耀。下野了。你的内涵充实,面无忧色。最初我怀疑你,现在看见你气色真不错,反映出心情的舒畅。你对自己的三起三落是怎样看的?"

孙叔敖说:"我有什么了不起的。照我看呢,富贵要来,推也推不掉的;富贵要去,拉也拉不住的。如果说,富贵来了是得,富贵去了是失,那么我认为,得来失去与我无关。既然与我无关,得来不喜,失去不忧,便是很自然的了。如此而已,我有什么了不起的。何况我也弄不明白,当初富贵是冲着令尹这个官职而来的呢,还是冲着我这个人而来的呢。如果冲着令尹这个官职而来,那么富贵本来就与我无缘嘛。如果冲着我这个人而来,那么当了令尹也值不得炫耀。自下野以迄今,鄙人忙于四方走走,到处看看,顾不上想那些与我无关的琐碎事。三起人捧,三落人笑,我才不在乎呢。"

多年以后,孔子听人谈起孙叔敖的故事,评论说:"古有真人,智士说不服他,美女迷不住他,强盗斗不过他,就算三皇五帝还在位,都没法高攀他做朋友。死生问题够大了吧,仍然触动不了他的内心,影响不了他的行为,何况富贵贫贱小问题!那样的真人啊,他的灵魂自由漂泊,飞越高山而不碰撞,潜入深水而不沉溺,处在卑贱而不疲惫,扩散天地之间,既帮助了他人,又充实了自己。"

十一、没有不亡之国

春秋时代有个凡国,很小。凡国国君应邀访问楚国。楚王接见凡君,设宴招待。席间,楚国外交大臣纵谈国际形势,对凡国的安全深表关切,一而再的使用亡国一词,暗示凡君及早投入楚王怀抱。凡君看透了楚王的野心,不敢抗议。楚国是周天子下面的南方霸主,惹不起的。

楚国外交大臣第三次使用亡国一词时,凡君插话说:"凡国将来的灭亡,无法剥夺我国现今的存在。请允许我复述一遍:凡国将来的灭亡,无法剥夺我国现今的存在。照此逆推,楚国现今的存在,无法保证贵国将来的存在。这样看来,凡国现今仍未灭亡,楚国将来已不存在。"


分类:道家 书名:现代庄子 作者:流沙河
《现代庄子》庚桑楚 | 现代庄子 | 道家

《现代庄子》第23章 庚桑楚

人伪的结果,争抢吃人肉

一、庚桑楚拒绝造神运动

庚桑先生,单名楚,吴国人,北去中原,拜在老聃门下,贴身侍候。由于朝夕聆教,所以学业大进,成绩优异。老聃的无为主义原理,在众多学生中,庚桑先生吃得最透。学道既成,庚桑先生选择幽暗的北方定居,从中原北迁畏垒山。畏垒山中有村庄,与山外隔绝,风俗古朴,正是实验无为主义的好地方。

庚桑先生在山村住定后,便着手整顿从江南老家带来的一班男仆女婢。男仆有那些卖弄聪明的,都给遣返了。女婢有那些显示巧佞的,都给嫁到山外去了。留在身边做家务的,无非蠢头蠢脑。派到田间干农活的,全是笨手笨脚。此事轰传山中,成了谈资笑柄。

三年之后,奇迹出现,畏垒山区各种农作物空前大丰收。山村百姓串门闲聊,都说:"庚桑先生初来那年,我们哂笑他,当他是怪人。短时间呢,倒不觉察他有什么神功。时间长了,大家才晓得他真灵,简直是当今的活圣人呀!咱们为啥还不商量商量,给他建生祠,立牌位,供奉起来哟!"

听说百姓要拥护他坐北朝南,君临山村,做小领袖,庚桑先生感到不安。他的一群学生本来很快活,见他不安,都深表诧异,要求他解释。

庚桑先生说:"有什么好诧异的,亏你们还是我的学生啊。春风起,百草生。秋稼熟,万籽成。春去秋来,岂是一无所得的吗。农作物大丰收,那是自然之道在起作用,供奉我干什么。该不该给圣人建祠庙,我不晓得。我只晓得超级圣人,也就是至人吧,泥墙环绕,土屋隐居,不去替谁作主,让百姓想怎样便怎样,自由放荡。现在,畏垒山的蚁民,背后叽叽喳喳说我是圣贤,要把我供奉起来,晨昏叩头,春秋祭祀。天哪,我是他们崇拜的靶人吗!一想起老聃的教导,我就坐卧不安。"

有一个学生说:"不对。河太窄了,大鱼难掉头,斗不过烂泥鳅。山太矮了,大兽难藏身,斗不过狐狸精。政治待遇太低,大人会被小人欺。所以还是接受崇拜,君临山村的好。再说呢,尊敬贤德之君,任用材干之士,表扬善良之人,赏赐伶俐之徒,从古代尧爷舜爷起就是这样办的了,畏垒山的百姓能不照办吗?听之任之吧,老师。"

庚桑先生说:"近前来,小伙子,听清楚。高山有含车的大兽,奔下平原,不免猎网的捕捉。深水有吞船的大鱼,跳上堤岸,难逃蚂蚁的啮咬。所以兽类不嫌山高,鱼类不嫌水深。保命养生的修道者把自己藏起来,不嫌社会距离大远,不嫌政治待遇太低,如此而已。"

庚桑先生又说:"你刚才提到了尧舜,那两个家伙值不得称赞。按照尧舜定的是非标准办事,等于推垮院墙,捣毁家园,长满庭的荒草。他们可笑的认真,头发必须一根根的选了再梳,米粒必须一颗颗的数了再煮,叽叽喳喳这一根直那一根曲这一颗大那一颗小,这样就能挽救社会了吗?官方号召要选举贤德和善良,以确定谁该受尊敬,谁该受表扬,民间就会钩心斗角。上峰宣布要鉴定材干和伶俐,以确定谁该被任用,谁该被赏赐,下面就会弄虚作假。尊敬贤德,任用材干,表扬善良,赏赐伶俐,这一套玩艺儿不可能使人心淳厚。利之所在,不必你去动员,人群蜂涌而上,争啊抢啊,子敢杀父,臣敢弑君,白昼敢打劫,太阳底下敢挖墙洞。小伙子,听我说,天下大乱,尧舜种的祸根。那一套玩艺儿绝不会断根,惨祸将远贻三千年之后!三千年之后,争啊抢啊吃人肉!"

二、南荣畴苦于三对矛盾

庚桑先生预言将来会发生人吃人的惨祸,在座的学生听了无不心惊。大家都在默算,尧舜时代到现在近两千年了,所谓三千年之后也就是再过一千年啊,快要到了。教室寂然无语,似乎都在用灵耳侦听人吃人的啃嚼声。庚桑先生不让学生遐想,叫大家讨论刚才他讲的"修道者把自己藏起来"。

这时候有一位大龄学生,姓南荣,名畴,挺胸端坐,表情紧张的说:"像我这样的人,年龄够大了,光阴不多了,要抓哪些重点,方能达到老师的要求,把自己藏起来?"

庚桑先生说:"守住本份,保住性命,不要勤思苦想,脑胀头昏。坚持三年就能达到要求。"

南荣畴说:"都是人眼,形状没有差别,常人能视,瞎子视而不见。都是人耳,形状没有差别,常人能听,聋子听而不闻。都是人心,形状没有差别,常人能思,傻子思而不得,都是人体,有眼有耳有心,形状也够相似了,也许是我体内存在着障碍吧,想求教而一无所得。老师赐教,要我守住本份,保住性命,不要勤思苦想,脑胀头昏。我总算恭听了,如此而已。"

庚桑先生说:"我的话讲完了。讲两句题外的话吧。细腰蜂能把小桑虫捉回去变成幼蜂,不能把又肥又大的[虫蜀]儿虫变成幼蜂。越国的小种鸡不能孵天鹅蛋,鲁国的大种鸡就能。都是母鸡,德性没有差别,鲁鸡能,越鸡不能,体型大小不同嘛。我太小了,不能孵你,抱歉。你为什么不南去中原,拜见老子?"

南荣畴背一袋口粮,下畏垒山,六天七夜步行到洛阳,在中央图书馆找到老子,递了介绍信。

老子说:"你是从庚桑楚那里来的吗?"

南荣畴说:"是。"

老子说:"你怎么带了一群人来哟!"

南荣畴惊愕的回头看,背后无人。

老子说:"你还没有懂我的意思吧?"

南荣畴低下头,因不懂而惭愧。片刻,抬起头叹气说:"我现在不晓得该怎样回答,心头一急,原来准备的问话也想不起来了。"

老子说:"你准备问什么?"

南荣畴说:"想起来了。智巧内储,别人笑我蠢猪;智巧外露,又怕聪明自误。残酷不仁,难免伤害好人;广施仁恩,又要自我牺牲。油滑不义,影响人际关系;要讲义气,又对自身不利。左右两边都有危险,我往哪里逃呀?这三对矛盾真要我的命。愿你看在庚桑楚的份上,帮助帮助我吧。"

老子说:"起初看见你眼垂帘眉挂锁,我猜你是带了一群问题来的。现在你谈了,果然是。瞧你这副样子,孤伶伶的,就像小孩找不到爸爸妈妈,便拿竹竿下海去捞似的。迷惘啊,你这离家逃亡的浪子!你想返回天性,找不到路,真可怜!"

南荣畴请求在馆内暂住,以便清理思想,批判仁义,消除智巧,找回天性,老子允许了。

住了十天,南荣畴觉得不解决问题,三对矛盾仍然把人弄得很苦,便又去见老子。

老子说:"你洗澡啦,周身热气腾腾的哟!不过心中湿漉漉的还有污垢。人有俗务羁绊在身,切勿纠缠不放,请让心灵保持虚静,便好对付了。人有俗念羁绊在心,切勿纠缠不放,请让身体保持空闲,便好对付了。怕的是身心都羁绊了,内外夹攻,没有回旋余地。遇上内外夹攻,得道者都招架不住,何况绕道而行,他怎能对付呢。"

南荣畴说:"一人害病,四邻慰问。病人自诉病情,承认有病。这证明他身有病,心无病。我心没有俗念羁绊,所以心无病。你若向我讲道,等于灌我药汤,只能加病。我只想治身病,听你讲讲卫生常识,如此而已。"

老子说:"卫生常识?我先要问问你。能保持心态的纯一吗?能不丧失天性吗?能不用占卜而预见吉凶吗?能谨守本份吗?能一了百了吗,能不靠别人,自己省悟吗?能抛却仁义而潇洒吗?能忘却智巧而憨厚吗?能洗净污染的人伪,回归婴年的天真吗?幼婴整天哭叫,喉嗓不嘶哑,因为全凭本能发声,十分谐和。幼婴整天握拳,手掌不拘挛,因为在母腹内早已如此。幼婴整天凝视,眼睛不眨,因为心不外用,只看不想。学学幼婴的德性吧,走出去没有固走的目的,坐下来没有固定的任务,虚应社会,委随潮流。这些都是卫生常识呢。"

南荣畴说:"这样说来,讲卫生也就是修道养德做至人啦,是吗?"

老子说:"不是。万里河水,一朝解冻,说说罢了。你以为修道养德做至竟那样容易?至人溶小我入大我,混同黎民百姓,祈求后土赐给食物,祈求皇天赐给安乐,而自身别无所求。人际纠纷,社会冲突,一切利害得失之争,他都不卷入。标新立异,出谋划策,创业举事,他一概不参与。潇洒而去,不顾什么仁义。憨厚而来,不怀什么智巧。这就是我要讲的卫生常识呢。"

南荣畴说:"这样一来,修道养德也就到此为止啦?是吗?"

老子说:"没个完哟。我对你讲过了,能洗净污染的人伪,回归婴年的天真吗?你看幼婴,伸手伸脚不晓得要做何事,爬来爬去不晓得要到何处,身好比秋树无叶不招风,心好比冷灶无烟不冒火。你若能这样,祸福双免了,得失两忘了,社会怎能危害你呢。"

三、宇宙之民有灵光

胸襟坦然,心态安然,便有灵光罩体。灵光是天然光,肉眼看不见的。灵光罩体的修道者,看人看物,明明白白。修道取得优异成绩,才可能保持灵光的长期稳定。灵光长期稳定的得道者,众人赖他荫庇,大自然赐他奇能。就众人赖他荫庇而言,不妨叫他宇宙之民;就大自然赐他奇能而言,不妨叫他宇宙之子。

四、走到圈边请止步

各人有自己的学力圈。学力不是无限的,圈外的技艺是自己无力掌握的。所谓学习,世人以为就是越圈掌握自己无力掌握的技艺。

各人有自己的能力圈。能力不是无限的,圈外的任务是自己无力承担的。所谓能干,世人以为就是越圈承担自己无力承担的任务。

各人有自己的识力圈。识力不是无限的,圈外的奥秒是自己无力了解的。所谓识察,世人以为就是越圈了解自己无力了解的奥秘。

谨守本份,走到圈边止步,晓得圈外的世界对自己说来永远不可知,不可为,不可求,他便恰到好处,很不错了。不守本份,大踏步冲出去,败在圆圈上,那是必然的。

五、胸中自有观象台

采备补品,用来将息身体。搁置思虑,以便涵养心性。尊重自己,从而理解他人。这三方面做到了,你就平安了。如果还有奇祸飞灾接二连三撞上门来,那是天命,怪不得你。你已尽了人事,自己没有任何过失,所以外来的灾祸不足以改变你的既定信仰。灾祸再多,你不放在心上。心,你胸中的观象台,明察宇宙万物。你以信仰作支柱,撑起高高的平台,奇祸飞灾撞不垮。你信仰无为,所以不觉得有信仰在支撑,这正是不支撑的支撑。

六、贪鄙者与修道者

一贯弄虚作伪,也要动手动脚兴办事业,必然乱搞。事业办起来了,有权可揽,有利可图,迷进去了,天天乱搞,不肯休息,到头来只留下斑斑劣迹。劣迹分明,被公开揭发了,人见人恨。落个法办纪惩。劣迹遮隐,蒙混过关了,骗得了人骗不了鬼,鬼要找他算帐,会有报应。行为透明,白日见得人,黑夜不怕鬼打门,无愧于心,这样的人方有资格独立负责,担当重任。

谨守本份,眼睛自然向内觇(chan1)视,做事不在乎名声。妄图非份,眼睛就会向外觊觎,存心要捞取利益。做事不在乎名声的人,这是修道者,经常有灵光罩体,观察世态,明明白白。存心要捞取利益的人,那是商贩,你看他踮脚伸颈一脸的贪鄙,还要摆阔。修道者不在乎名声,心胸必然空荡荡,能容万物。商贩要捞取利益,行为必然不要脸,连自己的尊严都容不了,岂能容人。不能容人,乃至六亲不认。六亲不认,成了孤家寡人。心肠凶狠,伤害他人,酷毒胜过剑锋刀刃。阴阳失衡,喜怒失控,戕贱自身,叫你无处逃命,危急胜过强敌压境。莫怨恨阴阳二气太绝情,只怪你妄图非份,眼睛向外觊觎,心肠凶狠,只晓得斗斗斗,拼拼拼!

七、妄图非份人变鬼

道是通用的,规律处处在。试以某公为例,看看规律怎样作用。昔年垮台乃是他崛起的发端,今日成功便是他堕落的开始。贫了贱了,大发牢骚,因为贫贱之前他曾经富过贵过。富了贵了,牢骚更大,因为富贵之后他还想大富大贵。夜夜失眠,魂不守舍。出门见鬼,尽是他手下的牺牲品。天天暗算,等到时机终于成熟,破门而出,猛投赌注,当场赢了。回家细看,赢的是一纸死亡通知书,他自己的。像他这样妄图非份的入,本性早已泯灭,但剩一副躯壳,不是人,是活鬼。活鬼不安定,到处窜。以有形之人,学无形之道,才有安定可言。

八、宇·宙·自然之门

空间从哪里来的?时间到哪里去了?

空间存在着,看不见存在的场所。

时间延续着,看不见延续的过程。

不晓得从哪里来的,总该有来处。看不见存在的场所,存在仍存在。

不晓得到哪里去了,总该有去处。看不见延续的过程,延续仍延续。

空间存在着,看不见存在的场所。空间是宇。

时间延续着,看不见延续的过程。时间是宙。

空间时间的统一体便是宇宙。

宇宙有门,从那里生,到那里死,从那里出,到那里入。但见万物出了生了入了死了,不晓得门在哪里,形状怎样。神秘啊,那是自然之门,渺渺然,空空然,看不见,摸不着,绝对虚无。万物来自虚无。存在不能以其存在造出存在,万物只能来自虚无,绝对虚无。圣人立足于虚无,潜心于道。

九、古代智士与修道士

古代不少智士,冥想世界本源,各有心得。有的想到宇宙诞生之前,说那时候空虚无物,混混茫茫。这已达到冥思的极限了,到顶点了,不可能超越了。又有的只想到宇宙诞生为止,说那时候万物有了,人也有了,认识活动也发生了。那时候的人认为,活着是流亡外地,死了是回到故乡,生死有差别了。还有修道士认为,宇宙诞生之前唯有虚无而已,人类是后来出现的。人生短促,死期忽至。修道士们宣称:"如果虚无是人的头颅,生存就是脊梁,死亡就是尾椎。虚无起头,生存续后,死亡收尾,自成一系。生死存亡本来就是一体的事。这是我们的生死观。凡持有这个观点的都是我们的道友。"

以上三派,前两派智士,后一派修道士,各自表述的内容不同,但就其倾向看,显系同源。这三派好比楚国王族的昭景屈三姓,皆系同一祖宗传下来的后裔。昭景二姓做官,享有冠冕之荣。屈姓封地,据有根柢之固。两派智士相当于昭景二姓,一派修道士相当于屈姓,差别就在这里。

十、污点该不该滚开?

你脸上生黑痣,断然命令:"污点滚开!"嫌黑痣是污点,便挑起美丑是非之争了。触发美丑是非之争,社会就不得安定了。你叫污点滚开,说说罢了,并非下达正式命令。不过,黑痣是不是污点呢,污点该不该滚开呢,只有天晓得。

年年腊月,公家宰牛祭神,规定须用全牲。不宜吃的肚脏,不能吃的蹄践,都得完整保留,才算全牲。在祭仪上,你能命令肚脏蹄践滚开吗?

瞻仰王宫,看完殿堂,看完寝室,你的膀胱胀了,幸好遇见厕所,宫中气氛肃穆,厕所不协调。你能命令厕所滚开吗?

举出以上二例,请你考虑污点该不该滚开。

关于污点滚开,请让我再罗唆几句。污点与生俱来,根在人住,拜智为师,得以长大,从而使人兴起是非观念。人人以自我为中心.循名责实,苛求别人,所以是非之争没完没了。某些蠢货,硬要众人承认他有节操,不惜以死证明自己货真价实,没有污点。社会舆论也是如此,谁红了谁明智,谁霉了谁愚蠢,谁富了谁光荣,谁穷了谁耻辱。古代智士和修道士,忘是忘非,哪有什么污点该不该滚开的问题。要与污点斗争吗?现代人哟,可笑正如林间小虫小雀,见识浅陋,终身不悟。

十一、可笑的礼义智仁信

在市场上误踩别人一脚,你得说:"对不起。请原谅我不小心吧。"在家踩了哥哥,不必说对不起请原谅,哟一声就够了。踩了爸爸,一声不吭最为得体,所以,真礼不必见外,俗礼专做假态。依此类推,可知,真义打成一片,俗义划清界限;真智不用思虑,俗智阴谋诡计;真仁不爱不亲,俗仁大发善心;真信不要保证,俗信先付押金。

十二、排除二十四害

醒来吧,志向的迷乱。解脱吧,内心的纠缠。洗掉吧,性情的污染,撞开吧,修道的阻拦。

贵身,富家,显位,威风,美名,厚利,这六害迷乱了你的志向。

仪态,行动,脸色,口才,神采,意气,这六害纠缠了你的内心。

赠恨,爱恋,欢喜,愤怒,悲哀,快乐,这六害污染了你的性情。

回避,迁就,进取,施舍,用智,逞能,这六害阻拦了你的修道。

以上四六二十四害不要激荡,你胸中就正了。正了就静了。静了就明白了。明白了就虚空了。虚空了就无为,不制造事端了。无为而无不为,不制造事端,万事就好办了。

道是德的外化,无所不在,无时不在。

至德看不见。至德的光辉照亮宇宙,便是万般生命现象。生命现象的本质就是天性,也就是大自然禀赋的本性。天性的动态便是为,这是顺从天性而为,不是逆反天性而为。逆反天性而为,乃是人为制造事端。人为便是人伪,坏透。世俗失道,努力人伪,错了还不觉悟,所以是真错了。

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有所知觉,有所识察,累积起来,便是知识。知识用于谋计,就是智。智者斜眼歪看,正面他反而看不见,不觉不察,所以终归失败。

至德之世,没有必要采取任何行动,大家日子过得快活。降到有德之世,情况变了,不采取行动不行了。采取行动,不是我要制造事端,实在是不得已,这便是所谓的立德。采取行动,是我出的主意,由我负责,这便是所谓的求治。立德无我,求治有我,说来相反,其实互补。

十三、虫最虫,人不能虫

羿是神箭手,百步射小雀,一发而中,观者喝采。纵然射偏了,观者也喝采,说他有意放生。他无法使观者下喝采,这是神箭手的无能。

圣人保持天真,不搞人伪,用顺其自然的政纲治理天下。天下大治,百姓歌功颂德,人伪的崇拜他。纵然他有错,百姓也歌颂,说责任不在他。他无法使百姓不入伪的崇拜他,这是圣人的无能。

既能永葆天真,浑忘人伪,不治理天下,让天下自治,又能使百姓不觉察他的功绩,更不人伪的崇拜他,只有完人方能做到。

人类研究鸟兽虫鱼,掌握了鸟兽虫鱼的天性。但是,人不可能用自身再现鸟的天性,兽的天性,虫的天性,鱼的天性,唯有鸟最鸟,人不能鸟。唯有兽最兽,人不能兽。唯有虫最虫,人不能虫。唯有鱼最鱼,人不能鱼。总之,唯有鸟兽虫鱼最能圆满体现出各自的天性,人伪是不能模拟天真的。完人绝无兴趣研究天性问题,包括人的天性问题,不过任其自然而已。何况我们这些人哟,天真吗?人伪吗?这都说不清楚,还有资格研究天性?

十四、巨型笼子关鸟人

羿在荒郊射兽,有小雀敢飞入射程圈,非被射死不可。否则有损神箭手的威风。羿嘛,小霸王,没见识,所以如此。有那些精明的统治者,不逞眼前威风,他懂得把天下编织成巨型笼子,让所有的鸟类,从大雕到小雀,一只也逃不脱,通通关老关死,还要感他的恩。

你看那精明的商汤王,一旦发现家奴伊尹通晓政治,而又爱好烹调,便提拔他掌管御膳,用厨房做笼子关住他,免得飞逃投敌。后来又让他执掌国政,关入巨型笼子,忠心服务,为我所用。再看那精明的秦穆公,听说有个逃亡战俘名叫百里奚,通晓谋略,被拘留在楚国,便用五张羊皮买回他,让他服务秦国,助成霸业。五张羊皮也是笼子,养乖了百里奚,为我所用。

鸟人天性爱飞。你用巨型笼子顺从他的天性,不就得啦。如果你用弓箭逆反他的天性,他拍翅飞逃了,你就管不了啦。

十五、忘我忘人,修成仙人

人受刖刑,斩掉一脚,破罐子破摔好了,懒得遵纪守法。别人说好说歹,他都不在乎了。

人受迫害,打成贱民,这条命值个啥哟,岂惧攀登悬崖。前面是死是活,他都无所谓了。

这样的刑徒,这样的贱民,渐臻忘我境界。任你再三咋唬,他也没有反应,就当你不存在似的。忘了我,忘了人,他要修成仙人了啊。仙人的心境反映宇宙的和谐,敬他他不喜,惹他他不怒。当然也有例外。为了保持不怒,有时不得不发发怒,这样发怒也是出自不怒状态,正如为了实现无为,有时不得不做做事,这样做事也是出自无为主义。要想守静返虚,就得平衡阴阳。要想发功显灵,就得理顺情绪。平衡,理顺,便是有为。要实现无为,不得不有为。这样的人为有别人于人伪。有所为而又要合乎道,该怎样做?我说,做我该做的事,不是我要制造事端,实在是不得已我才做的。这样做了,就合道了。不得已啊不得已,便是圣人的道理。


分类:道家 书名:现代庄子 作者:流沙河
《现代庄子》智北游 | 现代庄子 | 道家

《现代庄子》第22章 智北游

道不可知,不可得,不可说

一、智先生远游学道

这位先生姓智,名慧,外号小聪明,是土生土长的中原人。智先生要学道,遂去北方远游,寻师访友。为什么要选择北方?因为道是看不见的,道躲在幽暗处,而北方正是幽暗之所在,北冥不是有半年长夜吗。对,要学道,去北方。

智先生向北方愈走愈远。夜愈长了,北斗星愈高了。走到一条黑河,名曰玄水,唯见墨波黯黯。玄水北岸,一座小山,名曰隐氛山,终年隐藏在氛雾里,智先生爬上山,遇见无为谓先生。无为谓也就是不用说。这位先生忘言已有多年了。

智先生问道于无为谓,说:"我有三个问题想请教你。怎样思维,怎样考虑,才能懂道?如何处世,如何为人,才能合道?什么方向,什么路线,才能得道?"

无为谓不回答以上三个问题。不是不愿回答,而是忘却言论,不能回答,啊不,不是不能回答,而是不晓得该怎样回答才好。

智先生白问了,心头焦急,转身便走,遂去南方远游,继续寻师访友。看来道不在幽暗处,或许在光明处,而南方正是光明之所在,热带不是有阳光耀眼吗。对,要学道,去南方。

智先生向南方愈走愈远。天愈热了,棕榈树愈多了。走到一条亮河,名曰白水,唯见银波晃晃。白水南岸,一座大山,名曰狐阕山,峰壑看得非常清楚。心头藏有任何狐疑,到此便会一扫而光,故名。智先生爬上山,老远老远就望见了诳倔先生,竟看透了他的五脏六腑,真是太明白了。诳倔也就是不实而武断,这位先生据说样样皆懂。

智先生问道于诳倔,仍提出那三个问题。

诳倔说:"嘻!我懂。听我回答你。"刚摆出传道的架子,怎么就哑口啦,诳倔急得脸红,直拍前额。似乎已经想好的答案,此时只剩一片空白,再也想不出来。真是怪事!

智先生又白问了,遂去西方昆仓山的仙宫拜见黄帝,又提出那三个问题。

黄帝回答说:"非思维,非考虑,才能懂道。不处世,不为人,才能合道。无方向,无路线,才能得道。"

智先生说:"你懂道,我现在也懂了。看来唯有咱俩懂,无为谓和诳倔都不懂呢,对吗?"

黄帝说:"不对。无为谓真懂道。诳倔作懂道状。我和你终究是门外汉哟!懂道者不谈论,谈论者不懂道。这就是为什么圣人不重言教而重身教。道非某种思想体系,所以谈不出,抓不住。德非某种行为标准,所以做不出,达不到。仁有可能是装模作样的。义有可能是伤天害理的。礼是演戏,集体的欺骗。所以说,从我起的历代君王,失去道而提供德,失去德而提倡仁,失去仁而提倡义,失去义而提倡礼──礼是害道的空花,捣乱的贼头。所以说,人要学道,就得打掉空花,天天打,进而打掉伤天害理的义,进而打掉装模作样的仁,回到无为状态。无为,不去制造社会问题,什么事情都好办啦。当今社会失道已久,道被化为意识形态的礼仪,的义方,的仁政,看得见,讲得清,摸得着,要想找回正道,不感到困难吗?说容易也容易,如果有伟大人物出现,扭转社会的趋势。"

黄帝又说:"生是死的后辈,死是生的前辈。倒过来说也通,生是死的前辈,死是生的后辈。生死到底谁在前谁在后,谁也说不清。人的生命不过是阴阳二气的结合。结合了,我们说这是生。散离了,我们说这是死。如果死生互为后辈,而后辈又无穷,我们面对生死循环,还怕什么。万物的生命皆是阴阳二气的结合,这是万物的同一性,亦即共性。万物与人一样,把自己喜爱的,例如生,誉为神奇,同时把自己厌恶的,例如死,诋为臭腐。所谓臭腐到头来又转化为神奇,所谓神奇到头来又转化为臭腐,正如生死循环。所以说,遍天下的生命现象,无论怎样纷繁,就其本质而言,不过是阴阳合成的一气罢了。圣人齐物,看重同一。"

智先生说:"我问道于无为谓,无为谓不回答我。不是不能回答我,而是不晓得该怎样回答我。我同道于诳倔,诳倔刚做出传道的样子,就闭嘴不告诉我啦。不是不愿告诉我,而是刚要告诉就忘了已经想好的答案。我问道于你,你回答了我。你懂道,怎么说是门外汉?"

黄帝说:"无为谓真懂道,因为他不晓得该怎样谈论道。诳倔作懂道状,因为他毕竟忘记了谈论道。我和你终究是门外汉,因为我们晓得用智,谈得头头是道。"

智先生后来又遇见诳倔,向他转述了黄帝的言论。诳倔很欣赏黄帝的口才。

二、道,伟大的放牛郎

天地变化,昭示浩荡的美德,而不使用语言。四季循环,出示明确的时令,而不发表谈话。万物盛衰,默示完整的原理,而不附加解释。圣人本着天地的美德,洞察万物的原理,只做不说。所以,超圣的至人连做也免了,让万物自己去做。大圣人虽然也做一做,但不发明新的主义。圣人,大圣人,至人,都以天地的美德为观摹的对象。

看那神灵,微妙之至,是他参与了一切变化过程。万物盛衰,死的死,生的生,千姿百态,仿佛天成,谁认识自己的根,那微妙的神灵。万物纷纷芸芸,各有一本厚厚的演变史,长久的生存,谁管他神灵活神灵。这并不妨碍神灵的存在。空间那样广大,还得受他管辖。秋毫那样细小,也得靠他监造。有他参与变化,万物方能有盛衰的过程,弃旧图新。有他参与变化,阴阳方能有离合的过程,送死迎生。有他参与变化,四季方能有循环的过程,寒尽回春。他黯然存在,似乎已经逃亡,他显然灵验,却又不肯亮相。可怜我们这些生物,全是他在天天牧养,到死也不认识他,那微妙的神灵,伟大的放牛郎。他就是道,他就是我们的总根。你懂得这点,就有资格观摹自然,洞察万物的原理了。

三、啮缺悟道,当场入睡

啮缺先生多智,曾经是有名的辩论狂,后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改正了。啮缺的老师王倪,王倪的老师蒲衣,都是修道的隐士。

啮缺问道于老老师蒲衣。蒲衣说:"整顿你的操行,清扫你的视听,自有元气附你身。收敛你的智慧,洗涤你的胸襟,自有灵气入你心。天地将以美德充实你,使你完备。自然将以妙道启发你,让你皈依。到那时你将有天真的眼眸,纯洁幼稚如初生的牛犊,不再拖住别人辩论,再三追问何故,何故。"第三个何故尚未说出口,蒲衣闭嘴,因为啮缺视听俱息,胸襟已空,睡着了。

蒲衣非常满意,一跃而起,边走边唱:"锁闭感官,身似枯树冬眠。停止意念,心似寒烬无烟。放弃了真才实学,不守成见,懒与他人争辩。当面睡一个美美的黑甜,诸事少管。如此好修养,岂可等闲看!"

四、道不归任何人所有

舜爷坐天下,什么都有了。一日听完汇报,作了指示,感到满意,叫百官坐下来陪他论道。一位丞官发言不错。舜问他:"我能拥有道吗?"

丞说:"你连自己的身体都不能拥有,还能拥有道吗!"

舜说:"我的身体不归我所有,归谁呢?"

丞说:"你的身体是阴阳给你塑造的外形,不归你所有。你的生命是阴阳给你谱写的歌曲,不归你所有。你的本性是阴阳给你点染的色彩,不归你所有。你的子孙是阴阳给你蜕变的新我,不归你所有。你是乘客,不晓得哪一站是终点。你是房客,不晓得哪一天要搬家。你是食客,不晓得哪一味最可口。总之你是客,主权不属你。车掌喊你下,你就得下。房东要你搬,你就得搬。宴主请你尝,你就得尝。一阴一阳,二气运动,道在其中,怎么可能归我们所有呀!"

五、老聃传道,感慨人生

孔子壮年时去洛阳,第一次见老聃。老聃那时才是中央图书馆馆长,工作很忙。孔子高谈儒家的仁义学说,挨了老聃一顿好洗刷。回到驿馆,痛加反省。几天后又去看老聃,请教修道。

孔子说:"今天你休假,敢请谈谈道。"

老聃说:"你得持斋守戒,来一番心灵的大扫除,把你的精神洗干净,把你的所谓真才实学一棍子打个粉碎,方可修道。道,盲然深邃,不知从何谈起。我只能给你谈一个轮廓。"

老聃又说:"宇宙之初,冥冥的大黑暗炸裂,昭昭的大光明诞生。一切有条有理的结构,来自无名无状的浑沌。阴阳二气合成内神,阴阳二精合成外形,乃有生命。生命有形道无形,无形生有形。有形的万物授形给后代。有形生有形,所谓以形相生。形既稳定,各生各的,有条不紊。所以兽形九窍,头七窍,尾二窍,皆是胎生。所以鸟形八窍,头七窍,尾一窍,皆是卵生。道无形,看不清,证不明。说是来了,为什么不留脚印?说是去了,到哪里才有止境?说要寻道去吧,哪有住宅哪有门?如果全方位路径无限多,岂不等于没有路径,叫人怎样去寻?那些顺道的人,四肢变得强劲,思想变得豁达,灵耳聪,灵眼明,用心而不劳心,有灵活的应变能力,无死板的奋斗纲领。天不得不高悬,地不得不横陈,太阳月亮不得不运行,动物植物不得不昌盛,这就是道哟!"

老聃又说:"博学不是真知,辩才不是善德。这些小玩艺,圣人早就戒掉了。圣人务虚道,不追求实学,因为实学有限,虚道无限。圣人腹藏无限,任你输入不见递增,任你输出不见递减,深深若大海,巍巍若高山,经常维持着恒量的循环。那是一座思想库,万物来取用,始终用不完。以圣人的虚道做标尺,测量那些儒派人士所推崇的博学啦辩才啦,便能看清他们的实学原来是歪道哟!回头看看虚道,供应万物取用,库存始终不空,这才是正道哟!"

老聃又说:"存活在中国的人类,其禀性阴不阴,阳不阳,居住在天之下,地之上,如你如我如他,暂且装作人样。都要回老家,存活不久长。从老家那一头看现在,所谓人生,活一口气罢了。有人气短,有人气长,差距微不足道,仅在数量。转瞬的快活,匆匆的时光,谈什么桀纣乃暴君,尧舜乃圣王!种瓜得瓜,栽果得果,瓜果互异。草本的瓜,木本的果,形态虽有差别,但是作为植物,仍能找到共同的原理。人比瓜果更复杂些,多一重社会性,所以地位有高有低,好比牙龄大小不一。凡人嫌贫爱富,圣人不因贫富而忧喜。顺境要去了,他不挽留。逆境要来了,他不逃避。说他有德,因为他能调整自己,适应顺逆的境地。说他有道,因为他能更新自己,响应变革的原理。至道至德,远古酋长所以开创世纪。有道有德,炎黄尧舜所以相继崛起。"

老聃最后说:"也算顶天立地,人啊,你的一生,好比透过缝隙看奔跑的白驹,一晃成了过去!势不可当,昂昂然新秀登场。时不再来,凄凄然老朽下台。变变变,胎儿出头露了脸。变变变,衰翁入棺成了殓。变生变死,都是那个变,生物为之哀号,人类为之悲叹。快放下贪生的包袱,快解开怕死的疙瘩,让灵魂飘向天涯,让肉体埋入地下,你终于回老家。当初你投生,无形变成有形。现在你返本,有形变回无形。无形,有形,无形。否定,肯定,否定。这是常识,非道友也首肯,用不着讨论。讨论什么辩证不辩证,老生常谈罢了,可听可不听。你若决心修道,就不必去研究所谓学问。人既得道,不再多言,夸夸其谈,离道很远。记住,能够公开讨论的往往不是问题的关键。守我沉默,胜他雄辩。传道哪能作报告。听报告不如睡大觉。关闭眼窍耳窍,内视内听,才有可能得道。"

六、庄子论道,道在屎尿

东郭先生拖住庄子论道。庄子莫可奈何,有问必答。如果不是东郭先生厨下已经备了午饭待客,庄子早就拔腿走了。

东郭先生说,"你所说的道,到底在哪里?"

庄子说:"哪里都在。"

东郭先生说:"不确指,可不行。"

庄子说:"在蝼蛄,在蚂蚁。"

东郭先生说:"怎么这样低下哟!"

庆子说:"在旱稗,在水稗。"

东郭先生说:"怎么更低下了哟!"

庄子说:"在瓦,在砖。"

东郭先生说:"动物降到植物,植物降到无生物,怎么愈来愈低下哟!"

庄子说:"在屎,在尿。"

东郭先生觉得恶心,赌气不再问了。

庄子说:"道嘛,哪里都在。我不是已经回答了吗?可你问个不停,问又问不到点子上。我不得不用秽物搪塞你,抱歉。不过,你再三说低下,我不敢苟同。请证之于奴仆询问屠夫怎样挑选肥猪。屠夫的回答从猪头说到猪胯,愈低下,愈明白。观察屎尿都能发现道呢,何况观察人生,观察万物,观察宇宙。你不要只抓住某一物,因为道嘛哪里都在,没有一物能脱离道。反过来说,道也不能脱离物,所以论道也不能脱离物讲空话。整体的,普遍的,共同的,三词形容同一对象,道。"

庄子又说:"让我陪你去神游非现实的玄宫,试从整体论道,愈论愈远,以至于无穷吧。让我陪你无为吧,恬淡而静止吧,寂寞而虚空吧,调和而悠闲吧。我的胸怀广大,无牵无挂,哪里都不去,但游心于造化。那是形而上的自由王国,去呢来呢无地名可查。我已多次去玩,尚未找到终点。大知之士彷徨于非现实的空间,投身造化的循环,在自由王国里找到无限。"

庄子最后说:"道支配物,与物打成一片。道不与物划清界限。万物皆以自己为中心而分出彼此来,是万物自己在互划界限,与道何干。不必分彼此的,倒去互划界限。互划了界限又怎样?从道的角度看,万物皆是受支配者,不分彼此,完全可以等量齐观,根本不必互划界限。道与物打成一片,道永恒,物短暂。富足了是盈满;物自盈满,道不盈满。贫穷了是虚歉;物自虚歉,道不虚歉。兴起了是获得;物自获得,道不获得。没落了是损失;物自损失,道不损失。开始了是起头;物自起头,道不起头。告终了是收尾;物自收尾,道不收尾。成功了是聚积;物自聚积,道不聚积。失败了是溃散;物自溃散,道不溃散。盈满,虚歉,获得,损失,起头,收尾,聚积,溃散,道是万物幕后的导演,永恒的导演。"

七、能讲清的不是道

婀荷甘先生和神农先生同学道于老龙吉先生。老龙吉不讲道,只给学生点拨几句,使其自悟。世俗无知,说他们是狂人口吐狂言。

一天早晨,神农掩门,两肘搁在炕桌,闭目游心于非现实的国度。这是日课,要做一整天呢。正午,婀荷甘推开门冲进来说:"老龙死啦!"神农大惊,跳下炕床,扶杖要走。随即想到死不足惊,砰的一声抛掉手杖,笑着说:"仙啊,你晓得我为人鄙陋,学道懒散,所以一死了之,丢下我不管。去了去了,我的老师。你不再点拨我以狂言,就这样死了么,我的老师?"

老龙吉的道友龠(读'月')刚先生前来吊丧,听见神农这样说,便发表感想说:"一人得道,天下君子纷纷跑来投靠,说要听他讲道。吾友老龙吉距离得道尚远,连毫毛尖端的万分之一也未得呢,他都晓得少说狂言,早些死去。何况是那些得道的大师,他们怎肯公开讲道呢!道嘛,看不见形,听不见声。有人讲道,高谈阔论,是他头脑浑沌,眼睛发黑晕。能讲清的不是道,是道讲不清。"

八、无氏三位先生论道

能讲清的不是道?太清先生不相信,于是去问无穷先生:"道,你知吧?"

无穷说:"我不知。"

太清又去问无为先生。无为说:"我知。"

太清说:"道,就你所知,也有条款吧?"

无为说:"有。"

太清说:"有哪些条款?"

无为说:"就我所知,道能使物富贵,道能使物贫贱;道能使物聚积,道能使物溃散。诸如此类的说法,在我看来,皆是道的条款。"

太清喜得同志,把这些话转告无始先生,证明道是能讲清的。太清又说:"如果我的转述不错,请你仲裁。道,无穷先生说不知,无为先生说知。他们两位,谁是谁非?"

无始说:"说不知的深厚,说知的浅薄。说不知的是内行,说知的是外行。"

太清仰天一叹,说:"怪哉!不知的反而知了吗?知的倒不知了吗?世界上竟然有不知的知,真是天晓得哟!"

无始说:"道是听不见的,听见的不是道。道是看不见的,看见的不是道。道是讲不清的,讲清的不是道。懂吗,能使万物具形的,自己一定不具形。道不具形,道是抽象概念。道这个词的意思是道路,而道路是具象概念,可见名不副实。"

无始最后说:"有人来问道,谁回答了,谁不知道。问道者听了不知道者的回答,也不会加深对道的了解。道不能问,问不能答。不能问的问了,是买空。不能答的答了,是卖空。以卖空对买空,空对空,这样的人嘛,外不能勘破宇宙的奥秘,内不能反省生命的本源,怎能寄迹于昆仑仙山,怎能游心于太虚妙境。"

九、光辉,存在着的虚无

光耀问无有:"你是有呢,还是无有?"

无有无有任何回答。

光耀问不出结果来,只好闭嘴瞪眼,然后审视无有的体形和颜面。看去看来,渺渺然,空空然,无有无形无面。费时一整天。要看看不见,要听听不见。光耀颇不耐烦,挥去一拳,绝对虚无,不着边边。

光耀自思自叹:"绝啦!谁能操到这样高的境界呀!想我光耀苦修苦练,总算操成了存在着的虚无一一看我,明亮亮的存在着;摸我,虚无。但我操不到无有同志的虚无的虚无,绝对虚无。我经多年努力,刚刚取得虚无的身份,随即戴上存在的帽子,就象数学的零,仍被视为一个数字,存在于正一之后,负一之前,并非绝对虚无。我该怎样争取摘掉帽子,就象无有同志那样,做一个货真价实的绝对虚无呢?"

无有仍然无有任何回答。

十、有用来自无用

国防部有军械作坊,招纳能工巧匠,制造各种武器。作坊有个八十老翁,捶打军用腰带带钩,工艺绝佳,丝丝入扣。国防部长称赞他:"你手艺真巧哟。有道吗?"

他说:"我有行为守则。二十岁那年起,捶打带钩便是我的唯一爱好。除了带钩,任何东西我都视而不见。与带钩无关的东西,决不研究。捶打带钩六十年了,我能一直有用,可见有用来自无用,有来自无。一个手艺人能得益于无,何况那些修道者比无更无,绝对虚无,当然更能得益啦。"

十一、宇宙有起点吗?

孔子的学生冉求,亦即冉有,是鲁国贵族季孙氏的家臣。冉求想知道开天辟地以前是什么状态,苦思一夜,莫名其妙,所以特来请教孔子。

冉求问:"宇宙诞生以前,空间和时间的状态可知不可知呢?"

孔子说:"可知。古今一回事嘛。"

冉求问不下去,便告辞了。第二天又来,想问个明白,说:"昨天我问宇宙诞生以前是否可知,老师回答可知,说古今一回事。当时我觉得脑子开窍了。回去想一夜,今晨又觉得糊涂了。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说:"昨天脑子开窍,因为先凭直觉把握住了。今晨糊涂,因为你又用思维去探索,是不是这样的?宇宙,古是从前的今,今是将来的古,所以无古无今,古今一回事嘛。宇宙,既没有诞生之日,也没有死亡之时,所以无始无终,永恒存在。没有子,没有孙,倒有曾孙了,行吗?没有宇宙,倒有空间(宇)时间(宙)的状态了,行吗?"

冉求语塞,无言以对。

孔子说:"完啦,答不出来啦。死是自然发生的,不是因为现在生了所以将来必死。生是自然发生的,不是因为现在死了所以将来必生。死与生,生与死,其间并无因果关系。死生都是有待的吗?不,死生都是自然发生的,各自独立的。再说说宇宙吧。宇宙历史无穷,来路不见起点,去路不见终点,能有物先宇宙而存在吗?不能。能创造宇宙万物的只能是非物,不可能是物。非物者,道也,任何一物都不可能先宇宙而出现。顺着道,才有万物出现。万物顺着道出现了,生生不已,无穷无尽。圣人学道,所以爱人,无限爱,永远爱。"

十二、请奉行不干涉主义吧

颜回常常咀嚼孔子的训话,吃透精神,才好实践。想起孔子讲过:"不推拒,不迎合。"也就是奉行不干涉主义。觉得很有道理。可是,怎样落实呢,还不太清楚。于是去问孔子。

孔子说:"古人有理想而内心稳定,作风却很灵活,常与外界适应。今人无信仰而内心动摇,作风却很固执,常与外界冲突。作风灵活多变,常与外界适应,并不妨碍古人坚守理想,一成不变。作风多变,他们心安;理想不变,他们理得。他们就这样心安理得的与外界慢慢磨,而内心稳定,决不动摇。远古大酋长(豕希)韦氏栖息在天然的牧场,向外界开放。轩辕黄帝游玩在人工的花园,四面有墙。国王舜爷住在深宫,卫兵站岗。商汤王,周武王,躲在密室,层层设防。一代不如一代,怎能与外界适应呢。等而下之,那些君子,例如儒墨两派的大师,我是你非,互相倾轧,也就不足怪了。等而又下之,当今一般社会人士,我活你死,彼此冲突,更谈不上与外界适应了。圣人常与外界适应,不损害任何人,任何人也无法损害他。只有那些无所损害的人,投身社会运动,与人相推相拒相迎相合,才可能既坚守理想又适应外界。你我凡人没有那个本领,还是不推不拒不迎不合为妙。"

孔子答复了颜回的提问,兴犹未尽,乃仰天叹息说:"郁郁的山林哟!葱葱的丘野哟!你们与我非亲非故,想起你们,我就欣欣然的快乐哟!快乐不过片刻,悲哀跟着来了。哀乐要来,由不得我,我哪能抵挡。哀乐要去,由不得我,我哪能挽留。想起就伤心,我们这些凡人好比旅馆房间,只配接客,形形色色的房客,包括快乐和悲哀,想来就要来,想去就要去,由不得我们。我们活一辈子,只认识那些投宿的房客,不认识那些赶路的过客;只能做那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能做那些力不能及的事情。我们无知,无法认识世界;我们无能,无法扭转乾坤。我们所有的凡人,没有一个能逃脱如此可悲的困境。谁拼命挣扎,想逃脱大家都逃不脱的困境,岂不可悲复可悲吗?所以我要说,最正确的言论就是不发表任何言论,最正确的措施就是不采取任何措施。这就是为什么要奉行不干涉主义了。至于什么普及知识,小儿科罢了。"


分类:道家 书名:现代庄子 作者:流沙河
《现代庄子》徐无鬼 | 现代庄子 | 道家

《现代庄子》第24章 徐无鬼

修道者无限地怜悯世人

一、徐隐士见魏武侯

魏文侯早年读圣贤的经典,学仁义的行为,建立魏国,扩张领土,雄霸一时。文侯死后,有子继位,是为武侯。武侯昏庸,日日沉迷饮食男女歌舞狗马,不问政事。隐士徐无鬼看不惯,想给武侯进进忠言,便找商女士开后门。商女士枕头风一吹,武侯便召徐无鬼进宫来。

魏武侯做出关怀寒士的样子,赐徐无鬼座位,安慰说:"先生,你有病啊!隐居出林,是嫌太苦了吧。所以肯来见我?"

徐无鬼说:"你安慰我做什么,我是来安慰你的。照你这样下去,贪欲邪念超前的膨胀,视听享受不停地升级,身心才会病呢。你要寡欲息念,放弃视听享受,感官又会闲出病来。病人安慰我做什么,我是来安慰病人的。"

魏武侯烦躁地不想理睬。

僵持片刻之后,徐无鬼改口说:"我们谈谈相狗吧,好不好。狗相,照我看来,可分三等,填饱肚子便睡,德性类似懒猫,品质低劣,下等狗相。两眼凝视远方,如儿童望太阳,品质合格,中等狗相。神态潇酒,浑忘了自身的存在,品质优良,上等狗相。如果说我相马比相狗更内行,我不否认。马相,照我看来,齿要直,颈要曲,头要方,眼要圆,经得起量具的检验,才够标准马的条件。标准马又不如超级马。超级马哟,不训练,自成材,思念漠北草原,眼含忧郁,若有所失,浑忘了自身的存在。这样的马奔跑起来,超越群马,灰尘远远抛在后面,一转瞬消失在地平线外,让人发呆。"

魏武侯听得来眉开眼笑。

徐无鬼见好就收,告辞出来。

在门外等待的商女士说:"先生,你谈了些什么,逗得我们国王欢笑?我们为了取悦我们国王,横说诗书礼乐,从侧面干预他,顺说军事战略,从正面迎合他,横顺尽力侍候,立大功的不少,可是我们国王咬紧牙关不笑。先生,你谈了些什么,逗得我们国王如此欢笑呀?"

徐无鬼说:"我爽性对他谈狗经马经而已。"

商女士问:"这是真话?"

徐无鬼说:"你没有听别人讲过吗,越国流放犯的笑话?那家伙被押送到深山老林去服刑,途中遇见都城老友,几天前在城里见过面的,他就高兴得不得了啦,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好像睽隔多年似的。到了服刑的流放地,不过十天半月罢了,偶然遇见在城里见过一面的人,连姓名都叫不出呢,他也高兴地盛情款待。在荒无人烟的流放地住满一年,看见泥塑木雕的人像,他也高兴极啦。离开人愈久,愈想念人,不是吗?一个逃命的人躲藏在墓洞中,墓地莲蒿满径,臭鼬跑来跑去,饿狼守在洞外。这时候他听见脚步声,由远渐近,该怎样的高兴啊!何况脚步声伴着谈笑声,是他弟兄的,是他亲戚的!啊,我们那可怜的国王,很久很久了,他听不见近人情的谈笑声呀!"

二、徐隐士又见魏武侯

隐士徐无鬼第二次求见魏武侯。

魏武侯说:"先生,你去山林隐居,橡子栗子充饥,野葱野韭做菜,丢下我不管,好些年了吧。现在也晓得岁月不饶人,上年纪啦?唔,你是想喝几杯,开开荤,来一点脂肪蛋白质呢?还是想造福于寡人的江山社稷呢?"

徐无鬼说:"本人出身贫贱,从来不敢饮食你的酒肉。我是来安慰你的呢。"

魏武侯说:"什么?我有什么要安慰的?"

徐无鬼说:"你的身心皆病,需要安慰。"

魏武侯说:"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呀?"

徐无鬼说:"大自然以同等待遇生养人类。地位高的莫夸耀身材高,地位矮的莫埋怨身材矮。你做大国之君,竟以全国百姓的受苦换取自身感官的享乐。这是良心所不允许的哟!良心倾向和谐,难容自私。自私是病根,病得你好苦,所以我来安慰你。奇怪的是你怕承认自己有病,为什么?"

魏武侯说:"我早就想找你谈谈啦。我准备以爱民政策体现仁,以裁军措施体现义,行吗?"

徐无鬼说:"不行。爱民的结果是害民。裁军的结果是扩军。从这两方面下手,你不会成功。美善的样板树立起来了,就变成制造丑恶的工具。努力体现仁义,就迹近作伪啦。仁义一旦定型,就能仿造。样板一旦树立起来,就会成为箭靶。国防措施变来变去,就会引起外战。爱民啦裁军啦高调请免了吧。你能做到六不那就好啦。一、不要在城门隙望台下摆兵,作严阵以待状。二、不要在宫中驻扎骑兵,作紧急应变状。三、不要伤天害理的搜刮财富。四、不要使用智巧取胜。五、不要使用策略取胜。六、不要发动战争,征服别国。想想吧,杀别国的军民,占别国的土地,就是为了养我体,娱我心,这样的战争究竟有何益处?到底谁是赢家?如果你非体现仁义不可,那就请你诚心诚意对待自己,有病就医治吧。病治好了,就能顺应大自然的道理,放弃撄动,选择宁静。你这样做,百姓就活得出来了,也不劳你制定什么爱民政策,采取什么裁军措施了。"

三、牧马少年教黄帝

蒙昧的至德之世结束,文明的有德之世开始,天下从此扰攘多事。有德之世的头一个帝王便是轩辕氏族的大酋长,民众叫他轩辕黄帝。黄帝修道,听说具茨山有一位至人,姓隗,人称大隗先生,便去寻访,准备拜他为师。

黄帝乘车登程,驷马奔驰。正驾驶方明,坐在左边。副驾驶昌禹,坐在右边。张若与习朋导马,前面探路。昆阎与滑稽跟车,后面保镖。真是威风八面,比大首长出巡壮观多了。沿途百姓瞻仰,官员迎送,自不必说。车到襄城地界,旷野无人,七位圣贤迷路,指南针又坏了,急得没法。

这时候有少年驱赶群马走来,神态潇洒。

黄帝问:"你晓得具茨山的方向吗?"

牧马少年说晓得,用马鞭指指北方。

黄帝问:"你晓得大隗先生的住处吗?"

牧马少年又说晓得。

黄帝惊叹说:"这小子不简单,不但知道仙山在哪里,还知道至人的住处。喂,小子,请谈谈怎样治理天下吧。"

牧马少年说:"治理天下嘛,不过如此这般而已而已,何必多事!拿我来说吧。幼年我是天才,聪明过人,无师自通,昼夜研究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世间一切事物我都精通。结果呢,弄成了近视眼,外加神经衰弱。有老人教导说,小娃儿,别再熬夜研究了,搭乘太阳金马车到襄城郊外去散散心吧。我听老人的话,昼乘车,夜睡觉,不研究,只游玩,果然见效,病快好啦。现在我要到世外去修道养德,路遇诸位圣贤,问我怎样治理天下。治理天下不过如此这般而已,同我治理身体一样。哦,不谈了,我何必多事!"

黄帝说:"好小子,治理天下对你而言确实多事。不过谈谈怎样治理天下,总可以吧?"

牧马少年摆手,赶马走了。

黄帝大声呼唤,请求赐教。

牧马少年回头说:"治理天下嘛,同牧马相比较,我看不出有啥差别。对马有害的事别做,不就行啦。"说完,一声唿哨,追马去了。

黄帝作揖叩头,口称谢谢仙师。然后吩咐向后转,原路返回。

四、十九种人拒绝无为主义

他是智谋之上,如果局势稳走了,碰不上伤脑筋的危机,内心就不舒畅。

他是雄辩之士,如果是非澄清了,找不到可讨论的话题,内心就不舒畅。

他是苛责之士,如果秩序良好了,查不出该挨骂的事件,内心就不舒畅。

这三种人,因为不能自得其乐,所以终身交给外物拘留,以换取内心的舒畅,太可怜了。终身交给外物拘留的人,三种之外,还有以下十六种。

领导潮流之士,爬上朝廷。

掌握群众之士,混进衙门。

打拳踢腿之士,喜迎挑战。

勇斗敢闯之士,欣逢动乱。

提刀执矛之士,酷爱战争。

清贫憔悴之士,贪求名声。

刑律之士,动辄扩大惩办。

礼教之士,表情恭敬庄严。

仁义之士,到处联络情感。

农夫不耕耘,心头不安宁。

商贩不习卖,心头不痛快。

百姓有家务,起早摸黑勤勤做。

工人有手艺,昂头挺胸长志气。

家底薄,存款少,财迷遇到烦恼。

权力小,势力衰,官迷陷入悲哀。

野心家,夜夜盼,明天发生政变。

以上总共十九种人,伺机遇会,实现自我,所以服膺机会主义,拒绝无为主义。这些人哟,机会来了,得意一时,机会去了,不是东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事业,沉溺在外物的海洋,死不回头,终身迷误,真可悲啊!

五、庄子警告糊涂虫惠施

庄子面对梁惠王与宰相惠施,笑骂"上坐昏君王,下立乱宰相"之后,下来又同惠施辩论。惠施坚持一家之言,自称真理化身,说有事实作证。

庄子说:"没有目标,乱放一箭,碰巧射中一物,便自称神箭手,天下人都可以自称神箭手了。这样行吗?"

惠施说:"行。"

庄子说:"没有共同的是非标准,你用自己的是非标准衡量自己的言论,便自称真理化身,天下人都可以自称真理化身了。这样行吗?"

惠施说:"行。"

庄子说:"行?问题就来了。儒派,墨派,杨派,公孙龙派,加上你,共五派,都是真理化身,却又互相批判,到底谁是真真理呀?也许都不是,同鲁遽一样?鲁遽讲课,有学生说:'老师,我得你的道啦,我能冬烧鼎锅夏造冰啦!'鲁遽鄙夷地说:'冬至阳气生,此时烧鼎锅,阳气找阳气,不足为奇。夏至阴气生,此时造冰,阴气找阴气,也不足为奇。你那一套玩意儿不是我讲的道哟。我的道可神啦,我表演给你们开开眼界吧。'于是搬来两张瑟,都是二十五弦,按照宫商角徵羽这五声音阶定弦。两张瑟对照着调准了,一张留在课堂,一张移到寝室,相距不远。鲁遽拨动宫弦,室内宫弦跟着振动。鲁遽拨动角弦,室内角弦跟着振动。鲁遽宣布说:'这是刚才那位同学的玩意儿。阳找阳嘛,阴找阴嘛。宫响应宫,角响应角,同样不足为奇。现在再看看我的道。'鲁遽将课堂上的这一张瑟变了调,官商角徵羽五音都不合,但使二十五弦同声。然后任意拨动一弦,其余二十四弦全都跟着振动,发出共鸣音,嗡嗡许久。全体学生啧啧称奇,不晓得这玩意儿仍然超不出声学的原理。一弦领头,众弦跟上,频率相同,所以共振,如此而已。你们五派都像鲁遽那样骗人吧?"

惠施说,"他们四派还在找我辩论。辩论嘛,我用逻辑批倒你,你用喉嗓压垮我,就是那么一回事。不过,我迄今看不出自己有哪点错,怎能说我像鲁遽那样呢?"

庄子说:"齐人贪鄙,为节省家用,逐儿子去宋国阉割了为人守门。拾得铜铃,他倒缠了又裹,怕碰坏了。后来想找儿子回来,仅在齐国内张贴寻人启事,少花钱嘛。糊涂虫大概不会绝种吧?楚人强悍,寄居主人家,动辄吼骂守门人,半夜独自坐船渡江,又同船夫打架,不怕落水。勇则勇矣,只怕仇恨难解,船夫不让他活着登岸了。老朋友,小心些!"

六、论敌死了,庄周寂寞

庄周寂寞,躲在宋国蒙城的丘陵地区管理国营漆园。做小吏,工资低,不得不设馆授课,补贴家用。他的老家就在蒙城,子女多,负担重。朋友很少,能在一起论论道的几乎没有,这就更寂寞了。

有一天,庄周领着学生为一个穷朋友送葬,路过已故相爷惠施之墓,见墓草凄凉的青青,想起从前他同墓中人的争论,不胜感慨,乃回头向学生讲了一个故事。

话说楚国郢都有个泥匠,手艺绝精,长袍大袖给泥墙刷石灰,而袍袖不污渍半点白痕,却又刷得又快又匀。一个徒弟不小心,溅了一滴石灰浆在郢都泥匠的鼻尖上。郢都泥匠不愿意拭擦掉,那样做他认为有损职业荣誉。待鼻尖上的石灰浆干透了,凝成白痕一点,他叫徒弟去请著名木匠大师,单名石,人称匠石。匠石来了,郢都泥匠两手插腰,站了个骑马桩,大声说:"锛掉吧!"匠石右手握着长柄锛子,侧身挥臂,旋转成风,闭紧眼睛,只用灵耳倾听,逐渐逼近郢都泥匠的鼻尖。就那么嚓的一声,肉耳听不见,便锛掉了鼻尖上的白痕,而不伤及鼻尖,郢都泥匠站在那里,脸不改色心不跳,眼睛都没有眨一眨。后来,宋元君知道了,派人去请匠石,说:"表演给寡人看看吧。"匠石说:"我曾经锛掉过,不错。可惜我的唯一对手,那个郢都泥匠,他去世多年啦!"

庄子讲完这个故事,遥向惠施之墓拱手行礼,说:"先生啊,自从你死后,我再也找不到够资格的对手了。我去找谁争论呀。寂寞啊寂寞!"

七、清官做不得宰相

齐国相爷管仲,创造霸业有功,齐桓公尊称他仲爸,国务交给他管。管仲病了,齐桓公去慰问,说:"仲爸,你老的病不好说啦。我不能再瞒着你老啦,就直说吧。如果病情继续恶化,我该找谁接你的班,掌管国务?"

管仲说:"你打算交给谁?"

齐桓公说出了鲍叔牙的名字。鲍叔牙与管仲友善多年,情同弟兄。当初齐桓公夺得王位后,任命鲍叔牙做相爷,是鲍叔牙坚辞不干,力荐管仲做相爷的。现在轮到鲍叔牙了,齐桓公想。

管仲说:"不行。鲍叔牙为人廉洁,做清官可以,做宰相不行。能力比他低的,他不放在眼里,谁犯错误,他知道了,终身不忘。他掌管国务,不当和事佬,上不讨好君心,下不迎合民意。这样下去,要不了多久,就会得罪你啦!"

齐桓公说:"那你认为谁合适?"

管仲说:"如果找不到更合适的,隰朋就行。隰朋为人呢,能使上级放心得忘记了他的存在,能使下级向心地团结在他的周围。隰朋态度谦虚,常常检讨自己哪些方面不如轩辕圣人,还主动关怀那些能力比自己低的同僚,能给人以思想教育。那是圣,不说了。能给人以物质好处,这是贤,不妨谈谈吧。有两种贤,一是高高在上的贤,一是低三下四的贤。高高在上的贤,普降甘霖,仍不讨好。低三下四的贤,施点滴恩,获涌泉报。隰朋属于后一种贤。还有呢,处理国事有时候装装聋,处理家事有时候装装瞎,也是他可贵的优点。如果找不到更合适的,隰朋就行。"

八、猴子逞能,乱箭射死

吴国国王放船游长江,登猴山。群猴见国王仪仗威严,锣鼓喧天,吓得弃树逃窜,躲入棘丛,不敢露面。独有一猴,藐视君权,不慌不忙,大摇大摆,表演一臂搔痒痒一臂打秋千,技巧精湛。国王拉弓一射,此猴敏捷,一把接住飞箭。国王怒,命令警卫班:"上!全体放箭!"此猴誓死不逃,乱箭射穿,可怜!

国王回头盯住伴游的颜不疑,说:"此猴炫耀技巧藐视我,落得个被处决的下场哟。你得引以为戒!唉,在我面前,可别做脸做色拿架子哟!"

颜不疑名义上是国王的朋友,因为他不愿意在吴国做官称臣。国王此次请他伴游,意在找机会教训教训他,打打他的傲气。

颜不疑回家后,拜贤士董梧为师,锄掉傲气,抛开享受,再不以国王的朋友自居了。三年后,群众反映好,像个贤士了,仍不做官。

九、无限的怜悯世人吧

楚国的子綦先生住家在南城郭,人叫他南郭子綦。他出身楚王族,是清高的学者,爱思考。那天他在炕上坐着,双手撑颊,两时靠在炕桌边上,仰望窗外天空,长声叹息。他的学生姓颜名偃,又名子游,这时候来拜望,见他精神状态这般沮丧,便说:"老师,你可是当代的杰出人物呀。坐功要求你身姿若枯树,怎么心态也若寒烬了啊?"

子綦说:"想当年我隐居齐国南山,避红尘,蹲岩洞,藏身够秘密了。怎么会走漏消息,给齐国官方打听到了?国王田禾跑来看我,回去张扬,骗得各界派代表进宫再三致贺词,颂他有德。反省起来,必定是我出名在前,才有他的打听在后;必定是我批发趸卖,才有他的转手零售。如果我能不显示自己的存在,他又从何打听到我的为人呢?如果我能不批发趸卖,他又从何转手零售呢?唉,我怜悯那些包括我在内卖掉自己的人。进一步,我怜悯那些包括我在内怜悯别人的人。更进一步,我怜悯那些包括我在内怜悯别人的人。更进一步,我怜悯那些包括我在内怜悯怜悯别人的人。进步不停,我离红尘愈来愈远啦,愈来愈远啦。这就是为什么你刚才看见我心若寒烬了啊。"

十、不议论的议论

孔子出访楚国,国王敬酒满觞。相爷孙叔敖捧三足酒器给孔子斟满,肃立在旁。家住市南的勇干熊宜僚举杯敬客,洒酒祭神,曼声吟唱:"贵宾效古人,即席发议论。请!"

孔子致答词说:"在下孔丘仰慕古人不议论的议论,所以迄今未尝议论,不过愿意借此机会说两句。熊宜僚,会抛球,八球在空,一球在手,不理睬说客的引诱,拒绝参加械斗,化解两派对立的深仇。孙叔敖,睡大觉,心中无烦恼,羽扇摇摇,做无为而治的宰相,敌国不敢侵扰,锈了英雄豪杰的战刀。我愿有三尺嘴,空发议论?"

他们三人,熊宜僚和孙叔敖可以说是不修道而暗合道,孔子则是不议论而议论了。

十一、大人脱离了低级趣味

天道无私,对待任何人皆是一样的。人的德养归结在道的原理内,便到顶点了。人智有限,智力圈外的事物是不可知的。人的议论停步在智力圈的边缘上,便到顶点了。道对待任何人皆一样,德养却因人而异,因为修道者各有心得不同嘛。智力所不可知的事物,再议论也是枉然,因为发言者自己也不明白嘛。例如儒墨两家那样争鸣,强异德为同德,强不知为可知,那就凶多吉少啦。

海洋不拒收任何东流水,所以大极了。圣人胸怀宇宙,造福人类,而不让百姓知道他是谁。生前不受爵禄,死后何须溢美,事迹随风飘散,放弃历史地位,因为他是大人,没有那些低级趣味。好狗不爱吠,好人不爱吹。吹都不爱,还会受作伟大状吗!故作伟大状,伟大不起来,努力养德,德能养起来吗!天地最大最完备,自然而然形成的,何曾作过努力。大人懂得怎样完备自己,无所努力,无所失,无所弃,不与外物作交易,顺其自然而已。回归自己的天性,谨守不渝。遵循古道的原理,不搞伪饰。从这两方面可见大人的诚实。

十二、相马师为人看相

南郭子綦结识了著名的相马师九方堙。他姓九方,名堙,给马看相,一眼能看出千里马,也给人看相,预言祸福凶吉,据说很准。子綦请九方堙到家中坐坐,席间叫出八个儿子,站成一排。子綦告诉九方堙说:"给我这一群儿子看看相吧,哪一命好些。"

九方堙指点说:"他是南郭困吧,命好。"

子綦惊喜的问:"怎么个好?"

九方堙说:"南郭困终身要与国君同食。"

子綦听了寒心,眼泪汪汪的说:"我儿做了啥事情哟,落得这般绝境!"

九方堙说:"能与国君同食的人,父族母族妻族三方面的成员都要沾恩,更不用说父母本人啦。先生听了伤心流泪,这可是抗福的表现呢。儿子前途好了,就怕做父亲的不太妙呢。"

子綦说:"堙老弟哟,命运这东西,你看不透彻。能说困儿前途好吗?酒香冲鼻,肉肥爽口,喝了吃了什么都没有了。酒肉要他付出什么代价,你是弄不明白的。我家不牧畜,院角跑出一头母羊。我家不网鸟,墙隅跑出一笼鹌鹑。你不觉得太奇怪吗,从哪里跑出来的呀?我家父子九人,不官也不商,悠游大自然,随天娱情,就地吃饭,此外别无所求。俺们一不兴事创业,二不筹谋划策,三不标新立异。俺们把握着大自然的真理而不冒犯别人,一贯曲线处世而不行义。总之,俺们无功于世俗,倒要受世俗的奖赏啦。怪兆头出现了,接着就会发生想不到的怪事,危险呀!我无罪,困儿无罪,如果遭遇不测,那是祸从天上落哟。叫我怎能不伤心流泪哟。"

不久,南郭困奉命出差燕国,半路上被强盗绑架了。这伙强盗兼卖奴隶。见南郭困年轻俊秀,身强力壮,怕他逃亡,所以斩掉一脚,卖到齐国。齐国的渠太公,杀猪匠出身,经营屠宰场,买了南郭困去当杀猪匠,亲手传他刀艺。渠太公喜爱他,叫他三餐饭桌伴食。终身吃肉,自不待言。

十三、隐士许由躲避尧帝

箕山下,颖水边,啮缺路遇许由,见他背负行囊,匆匆赶路,便问:"你去哪里?"

许由说:"躲避尧帝。他又要来找我了。"

啮缺同许由一样的是隐士,不愿做官。不过,啮缺认为逃跑不是办法,便问:"为什么躲避?"

许由说:"那个尧爷爷哟,一副勤政爱民的面孔,仁啦义啦,会招天下笑的。仁义治国的模式一旦成功了,流毒后世,人吃人肉,你争我抢,也许会这样吧?老百姓嘛,要他们拥护谁,一点也不困难。给点温情,有奶便是娘。给点好处,有赏便是爹。给点表扬,他们便拼命干。要他们背叛谁,同样不困难。给点苦头吃,便作鸟兽散,不拥护了。温情,好处,表扬,全来自官方的仁义措施。仁义从官方撒下来,除了傻瓜,人人争啦抢啊,那是利益之所在啊。所谓仁义措施,毫无诚实可言,而且被贪获者拿去当作猎具使用。如果仁义出自百姓内心要求,又当别论。怎奈那是尧爷爷的独出心裁,一厢情愿认为仁义措施一定能给天下造福,好比一孔之见,不看错才怪呢。他老人家听说贤士是提倡仁义的,便认为贤士,包括我在内,能振兴社会,造福于天下,而不晓得这帮家伙也能弄垮社会,贻祸于天下啊!这个道理,他老人家不懂,贤士们也不懂,只有跳出他们那个圈子的人,才懂。我何必枉费口舌哟,所以躲避为妙。"

十四、三虫·神人·真人

社会上常见的三种虫,兹分述之。

第一种,自娱的糊涂虫。那是一些温文尔雅之士,学得一家之言,天空大如井口,自我感觉好极了,便招纳门徒,温文尔雅的卖弄半罐水,也不想听听百家怎样说,反正觉得自己肚子里的货色尽够用了。他们不晓得臭皮囊装的全是空话。那些温文尔雅之上,正是这样。

第二种,自傲的寄生虫。那是一些大摇大摆之士,好比猪虱,爬来爬去,吮吸血液,养肥自身。猪背鬃毛疏落可爱,他们当作宫殿与林园,遨游其间,猪胯曲径通幽,他们散步到蹄。猪奶之间,以及腿脚皱褶之处,温暖舒适,他们安眠。谁也想不到杀猪匠鼓刀,放了猪血,点燃柴草,猛火一燎,他们同猪皮一起烧焦。跟着猪享福,陪着猪殉葬。那些大摇大摆之士,就是这样。

第三种,自苦的可怜虫。那是一些鞠躬尽瘁之士,舜最典型。羊肉不爱蚂蚁,但是蚂蚁爱羊肉。蚂蚁爱羊肉,从四面八方跑来拥护羊肉,那是因为羊肉散发膻臭,勾引蚂蚁。舜这家伙,言行膻臭,所以百姓爱,跑来拥护,他逃也逃不脱,第一次他出逃,百姓千家紧跟,聚集成村。要他当村长。第二次他出逃,百姓万家紧跟,聚集成县,要他当县长。第三次他出逃,百姓十万家紧跟,聚集成都市,要他当市长。成为都市以前,那地方名叫邓家场,很小。尧帝了解到舜很贤,亦即闻到了这家伙膻臭异常,便划出一大片寸草不生的沙碛地区,叫舜领导垦荒,说:"望你搞出农田水利。"可怜的舜,投身于寸草不生的沙碛地区,自讨苦吃。年纪大了,耳朵聋了,眼睛瞀了,仍然不能退休。那些鞠躬尽瘁之士,皆是这样。

神人厌恶百姓蚁聚,所以隐身在缥缈的仙山。百姓蚁聚,吵得神人不自在。不自在,就有害。所以真人溷迹世间,不对谁特别好,不对谁特别坏,谨守本份,溷养和蔼,决不逆犯外界。

真人,你使蚂蚁嗅觉不灵,侦察失败。

真人,你使羊肉痛改膻臭,免遭虫害。

真人,你使涸鱼归大海,相忘不相爱。

十五、真人与圣人有差别

他人眼见的我也见到了,他人耳听的我也听到了,他人心想的我也想到了,这是圣人。圣人未能免俗,还得用眼用耳用心。眼灵耳灵心灵,所以做事公平如牵引直绳,所以方式调整与自然顺应。

古代的真人更要高一层,忘眼忘耳忘心,内视内听内省,怀抱天真,以无为主义处世,不让人伪扰乱天真。

对真人而言,生死无得失之可分。如果活着是得,死了便是失。如果死了是得,活着便是失。得生的人失掉了死,得死的人失掉了生,两人皆是有得有失,何妨一视平等。

对真人而言,事物无贵贱之可分。药用植物价钱贱,能对症的便是君,蒴[上'艹'下'翟']专治跌打损伤,桔梗止咳法痰,芡实健脾涩精,猪苓利尿,轮流为君。贵贱随时变,例子数不清。

十六、是谁杀了文种?

吴越两国交兵,越兵大败。越王勾践率残部三千人撤退会稽山上,亡国在即。越国大官虽多,唯有文种一人知道怎样救亡图存。文种远谋深虑,辅助勾践求和,二十二年之后灭了吴国,报仇雪耻。吴国既灭,勾践称霸,越国大官纷纷退休,唯有文种一人不知道怎样全躯保命。文种忠心耿耿,守在朝廷不走,无忧无虑,终于被勾践杀害了。古人有言:"鸱[号鸟,读'肖']眼大,能夜视不能昼视。白鹤腿长,能涉水不能浮水。"文种能救越国不能救自己,勾践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禀性如此。要改变鸟和人的禀性,那是痛苦的。

古人还有一说:"风吹黄河,河水总有损耗。日晒黄河,河水总有损耗。"设想大风不止,烈日不落,守着黄河不停的吹啊晒啊,黄河也不会觉得有什么损失,因为河源自有滔滔不绝,何必忧虑。守着风,守着日,黄河有安全感。同样的,水分守着土壤,影子守着主人,一物守着一物,都有安全感。哦,文种守着勾践,当初不是也有安全感吗。如果水源断了,还会有安全感吗,黄河?

为黄河计,守风守日,堪忧堪虑。所以,瞪大眼睛,力求明察,损耗视力,危险得很。所以,竖起耳朵,力求聪闻,损耗听力,危险得很。所以,挖空心思,力求深识,损耗脑力,危险得很。士人肚内有真才实学,谋臣胸中有百万甲兵,皆是危险事情。危机潜伏,你不觉得。一旦险象环生,你要悔改也来不及。祸不单行,四面八方都出问题,陈年老帐都来清算。你遭惨报,因为功勋卓著。你吞苦果,是你昔年亲手栽的。

明察,聪闻,深识,肚内才学,胸中甲兵,对社会对自己皆是祸根。祸根不锄掉,倒当成宝贝珍藏起来,这还不可悲吗。一代又一代,国亡了,身杀了,后起者仍不肯汲取教训,钻研妙道哟。

十七、懂得七大,尽够用了

双脚覆盖的地面很窄,这有什么不好。全靠跨过许多地面不踩,方能健步长途。一人拥有的知识很少,这有什么不好。全靠抛开许多知识不学,方能潜心妙道。修道者能懂得七大,尽够用了。七大之外,不学也罢。哪七大呢?

第一要懂得大一。大一就是万物的同一。万物品类纷繁不一,但都自得自在,这是同一。万物状况参差不一,但都合理合道,这是同一。万物虽然不一,可以一视之嘛。把握大一,思想就贯通了。

第二要懂得大阴。大阴就是身心的静谧。自己身心静谧了,才能使众人静谧。众人静谧了,麻烦就解决了,自己也解脱了。

第三要懂得大目。大目就是全面的观察。一孔之见,一己之见,一物之见,一派之见,都难免观察的片面。想要见到万物各自所见到的,就不要坚持固定的观点。请用万物的复眼看世界吧。

第四要懂得大均。大均就是普遍的公平。自然造化万物,不偏爱谁,不偏憎谁,给同等的待遇。圣人俯顺万物,尊重万物各自的天性,满足万物各自的正德,以维持生态的平衡,其故在此。

第五要懂得大方。大方就是妙道。了悟妙道,用来指导实践。

第六要懂得大信。大信就是真理。找到真理,用来检验学说。

第七要懂得大定。大定就是太平。实现太平,还得维持下去。

说到底,还是自然妙道在起作用。顺其自然,心头便有明澈,万事终归有个解决。暗合万物,置身圆环中央,不去反对任何一方。自从开天辟地,阴阳诞生之际,便有了矛盾的对立。你去参战,大可不必。最好是让矛盾自行解决吧。矛盾的解决,看来好像尚未解决,其实已经解决,那是不解决的解决。道,你懂得,想来好像还不懂得,其实已经懂得,这是不懂得的懂得。只有懂得自己还有不懂得的,你才算真懂得。道,你钻研,既不可以有纲有线,又不可以无际无边,社会乱成一团,乱得有其必然,绝不是乱乱。古今情况不同,哪能混为一谈,照搬老经验。总之不要亏待任何一方,让万物各尽其天性吧,各享其正德吧。这样总结还不够宏扬而概括吗?为什么不肯钻研妙道?到底是什么迷了心窍?有些人的心窍已经迷惑,不找病根,倒摆出一副不迷惑的架势,宣称打掉迷惑,回到了不迷惑。其实他们只是崇尚不迷惑而已。


分类:道家 书名:现代庄子 作者:流沙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