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为何不留学?历史告诉我们的留学问题!

出国跟风、专业扎堆、扩招班横行、问题二代。。。

所有这些问题一百多年前的留学圈几乎一模一样地发生过。

前段时间和一个在传媒行业做HR的朋友聊天,他就说到现在招人凡是来应聘的海归给人感觉都很不接地气,他们不愿招聘海归。不过这个HR朋友又和我说有的行业特别爱招海归,尤其是金融理财公司,但是是来做销售,我问这又是为什么呢?他笑笑:你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我立马反应过来,因为大多海归家庭条件不错啊,他们正是这些金融产品的目标受众群啊,销售理财产品,业绩要是达不到要求,随便发动下周围亲朋友好友来买,销售的目的不就达到了么!

海归不接地气,有人不相信说你又在这营造负能量,有人会问为什么。其实一百多年前也发生过几乎一模一样的情况,尤其是当留学成为社会热潮的时候,在这我要重点推荐一本书《近代中国留学史》,咱们不卖书,节目结束咱们送书。这本书的作者也是辞海的作者舒新城,老先生1960年去世,这本书写于1926年,开篇的序言就说到,现在的中国也就是当时的民国,留学问题几乎为一切教育问题或政治问题的根本,每次想到留学问题,便有祸患降临之感。书里第一章节的第一句话便是:留学问题近年已逐渐被人注意,而且毁多誉少,中国留学生虚浮骄纵,出国受教育,已成中国不可收拾的教育病象。说到这是不是有点颠覆你的留学三观,清末民国的时候留学生不应该是社会精英国家之栋梁么,都是师夷长技以自强的那帮人,怎么在舒新城的眼里就变成了虚浮骄纵呢?你认真看完这本《近代中国留学史》,书虽然不厚,但是是半文言文半白话文,因为民国那会儿从文言文转白话文转的还不是很成熟,所以读起来有点费劲,这本书里作者搜集了从清末到民国中国留学生所有记录在案的资料,比如各省留学人数,都去哪儿留学了,学的哪些科目,毕业率多少,学习等级如何,找工作的情况则怎样,并且分析了当时的留学趋势,还对于留学所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反思,读完这本90年前写的书,你就感觉这讲的明明就是现在的情况么,不信我就和你说说这本书里的故事。

 

现在公认的近代中国最早出去的留学生是容闳,他觉得改造中国就得派留学生出国学习,所以是容闳最早向朝廷建议派学生去留学,就有了大家熟悉的送幼童去留学,每年一批,一批三十人,不准入外籍不准私自回国,学生入学后不准请假回家,当时派遣出国的留学生均有专人照料,并且监督他们的功课和表现,表现不好的还要给送回国来,所学的科目多是军事,除了美国还有的赴法国学习船政,去英国学习驾驶兵船,第一批留美的学生当中就有我们熟悉的唐绍仪、梁敦彦、詹天佑,当时所有费用都是国家出,都是官费生。第一次派遣赴美的幼童,一个人来回盘缠及衣物等朝廷差不多花七百九十两。闽厂的学生就是福州船政局的学生还给治装费就是置办行头的钱50英镑,当时很值钱了,随同去的大臣的所有费用也都是国家包办。但是那会儿出国的人多不多呢,很少,最初的那批幼童你看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就当交给你国家养了,因为自己也养不起,稍微富贵点的人家谁舍得把孩子送出国,说起来出国留学不掏钱,但是谁都没出去过,又那么远,鬼知道以后是生是死,所以你看当时就有成为的规定,你要是在他国生病,生小病国家给你花钱治,生大病,对不起你就别留在那了就要回国,如果客死他乡,随同的监事就要就地殡葬,要是家属想把尸体运回国还得自己花钱。

后来慢慢留学生就多了起来,到了光绪二十七年开始往后的五六年,留学日本的学生达万余人,之所以日本留学,因为路近、文同、时短、费省还有留学生头衔好与及国内政局不安六种原因。尤其是江浙一带,离日本近,去的人尤为多,而且当时很多女生去留学,大多是去读女学或是师范。清华学堂也就是清华大学的前身,它的成立,最初是清政府利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所建留美预备学校,就相当于现在的预科,因为当时赴美官费生越来越多,私费生也随之增加,后来美国工部发表移民律限制亚洲学生入境,所以教育部让各省停送赴美的留学生,发的通告原文说道其间专心求学者固不乏其人,但贪得学位,不重学业者,亦在所难免。你看这个时候留学生人数在上涨但质量在下降,通告里都说了,贪得学位。

你看啊,最早一批人留学回国,朝廷都直接奏赏顶戴官阶,比如普通中学堂得优等文凭者给以拔贡出身,分别录用,相当于后备干部,高等实业学堂相当于现在的高职,三年毕业得有同等文凭者给以举人出身分别录用,在大学专学某一科或数科毕业后,拿到毕业文凭,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大专文凭,给以进士出身,如果在国家大学堂拿到学士文凭的,相当于现在的本科,给以翰林出身,要是学了五年拿到博士的,给予翰林升阶,清政府认为西方的学士学位与翰林出身略同.博士学位则与翰林升阶略同,你也许问为啥没硕士呢,因为那时候人都知道硕士算不得独立学位,他只能算读博士的预备阶段。

老百姓一看,呵,只要留学毕业就能当官,这比科举简单多了,所以大量官绅贵胄都把孩子往外送,大家一窝蜂去留学,自费生越来越多,当时日本的很多学校甚至专门为中国人开设中国特设班,一个班全是中国人,课程很水,书里描述道特设班次之程度甚浅。不仅如此,洋人还在国内设立很多分校或是联合办学,其程度与各国本国大学之程度相去甚远,是不是赶脚这种联合办学性质有点像现在的西交利物浦、宁波诺丁汉还有上海的纽约大学。

当时的学部,就是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觉得这样不好,留学一毕业就能当官,都跑来留学,恐其过滥,特于光绪三十三年五月奏请限制,学校毕业学生,均不能视为留学毕业,一体送考,就是再给你考一次试,比如就考你的语言,你不是留过学么,语言总能过关吧,考完才能任用,你要是那种速成生和扩招班的或是联合办学的还不让你参加考试。开始的时候这种考试也很马虎,将学业测验与入官考试混为一谈,所以当时舆论不满,后来考试越来越严,还要看你留学期间表现比如有没有旷课在校成绩如何啊,考试通过的也只是有资格参加廷试,但一般进廷试都有官当,区别也就是官职大小。

除了很多专门学校的特设班,当时日本为中国学生开设的私立法政大学也很多,教学很差,无人管理,学生旷课整日在外游荡,一个班全是中国学生还不断有人插班,刚才我们说到当时朝廷是有大臣来督察的,可是日本人贪图学费,从来不告诉大臣真话,后来朝廷还是知道了真相,咋办呢,就给这些学生再增加一次考试,就考你日语你丫的要只知道亚美蝶,哪儿来回哪儿去。

 

这书里就批判道,当时的清华大学也就是留美预备学校,培养了很多不中不西的人,出国的留学生不求实学,买椟还珠,为世人所诟病,留学就是为了当官为了虚荣,留学已经成为变相的科举。批评当时的国人对于西洋思想盲目崇拜一切事物西洋皆好中国皆坏,洋人就是抓住了这种心理大量开设扩招班、短期班,国人趋之若鹜。在当时江浙两省去留学的人很多,既没有基础也不用考试就可以留学,去留学的有钱人多,但肄业也多,中学生肄业生占百分之六,大学及专门学校占到30%,我前两天查了下现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每年的退学比例25% 看来清末那会儿比例还更高。到了民国时期,官宦子女出国的更多,说当时黎元洪子女去美国,在国内受到上海上流社会的特别欢送,孩子到了美国还受到中国驻美公使特别照顾。

当时还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这书里就列出了当时留学生的毕业就业情况,很多人所学的专业和职业是不相趁的,学什么专业的最多呢,工程、商科、金融最多,你有木有感觉和现在的情况一模一样!

书里从未提到出国本身不好,而是说之所以六十年里也就是清末到民国,留学教育很失败,就是因为把受教育与研究学术混为一谈,选十五岁以下的儿童去留学,本以为利于语言学习,却将语言与科学混为一谈,所以舒老先生认为那些受过适当本国教育,对于学术有适当的基础并且了解本国国情的青年才适合去留学,当时的《选派外国留学生规定》当中明确写道必须研究外国学术技艺,但实际上除了极少数人以外,其他仍是去国外受教育。

这本书很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受教育与研究学术是两码事。也许你会问现代社会,我上哪受教育有我自由,反正我是自己掏腰包,但是你以为国外的教育就是你想象的那样吗,前段时间BBC那个中国老师到英国上课的纪录片,不就引发了对于西方教育激烈的讨论么,留学有利有弊,可现在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就和当年一样是弊大于利,毕竟你花了几十万上百万到最后除了旅游啥都没得着。

 

再想想革命年代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和左倾错误思想的人好多都是留学生哟,你就发现他们的思想理论貌似很先进但和中国的实际脱节,而当年的毛泽东为何不出国,客观上可能是因为经费不足、外语欠佳,还有的说要照顾母亲,毛泽东其实早年想去留学的,先是想去欧洲然后是苏俄,后来为何没去呢,在我看来历史已经把他推到了社会舞台的中心,他关注的是整个社会的改造,实践革命占据了他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客观上已经不允许他有“闲暇”再去留学了。

前段时间《罗辑思维》的罗胖说:刚毕业的大学生最不应该做的是什么?考研、工作、考公、创业、出国,罗胖选的答案是出国,这个答案有点出人预料,出国在过去印象中都是好孩子干的,为什么不建议大家出国留学呢,因为中国目前的发展是世界级的机会,上车容易下车难,徐小平老师前半辈子就是做出国留学生意的,但现在当他看到有孩子要出国就尽力劝阻,因为中国各方面发展太快,一旦断开连接再连上就太难了。当然这只是价值观测验,不是绝对的。

跟风留学,盲目留学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人的科举观念根深蒂固延续至今。所以你看现在有几个毕业生在国内找到满意的工作,有想做的事儿,不管是创业还是打工,谁还想着毕业就出国留学。

在这儿强烈推荐想出国留学的朋友,好好读读这本书,我们开始时说好了免费送书,但不可能保证每个人都拿到,转发本期节目到朋友圈,截图发到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前五十位我们免费寄送到你在国内的地址。

所以,别一毕业就想着出国留学,相信我未来十年,世界的机会就在中国。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