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归隐考证

老子归隐前后

与历史上的圣人们相比,老子除了一本《道德经》,没有给人们留下任何文字性的资料(在道教中虽流传着一首“老子炼丹秘诀”,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那是后人的伪作)。老子给人的印象是“只有结果,没有过程”。老子只留下了他一生思辨的结晶,而对他的生平却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准确地说,老子给我们留下的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直到先秦时期的哲学思辨。虽然,民间流传有不少有关老子的小故事,诸如尊敬老人的故事、从小知礼的故事、牙齿与舌头的故事等等,这些一看就知道,都是人们根据《道德经》中讲的道理杜撰的。而道教中流传的“怀胎八十一年破胁而生”、“生而白首,人称老子”、“生而能言,指李树为姓”等等则更属违背生命科学的无稽之谈。只有史马迁记述的“孔子问礼”与“以修道养生为务”还可看出平生事迹之一斑。至今还没有见到一篇系统的老子生平介绍。正因为老子留下的有关资料太少,史学家们才每每提到老子总是闪烁其词,常常把读史者弄得雾里看花。也正因为这样,有关老子生平事迹的剧作甚少,近年虽有一些企业为了炒作常常放出要编写大型《老子》电视剧的大话,甚至还有打出征集数十集《老子》电视剧的广告,并借此到处拉赞助,然而总是虎头蛇尾,时间一久便销声匿迹了。其原因何在呢?找不出老子生活的具体年代,没有老子的生平事迹,要塑造一个有血有肉的老子形象来,实在是要造空中楼阁。何其难也!

  有时我也奇怪,一个柱下史,史官中的最高长官,天子的重臣,他老人家在东周做官做得好好的,为什么就辞官了呢?一个上善若水的长者,一个道法自然的哲人,怎么会轻易地“愤然”了呢?天有阴晴圆缺,人有喜怒哀乐,愤然也是人之常情,但老子不仅“愤然”,而且还“辞官”,这符合他老人家的性格么?

  这些疑问,直到后来读了洛阳古文物研究所郑贞富先生研究老子身世的一篇文章,才恍然大悟。原来老人家的辞官就像二三十年代中央红军的长征一样,不是主动撤离,而是迫不得已;所谓“紫气东来”也不过是尹喜先生为保护老子而进行的炒作。然而,正是政治形势高压下的“迫不得已”才促使老子流下了万世不朽的名著《道德经》。换句话说,老子的辞官是有原因的,老子著经是有背景的。不仅如此,老子出于对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明的热爱与责任,他在归隐之前是做了充分准备的。

  一、老子的归隐不是主动辞官归隐,而是迫不得已

  在提到老子归隐的原因的时候,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的说法:老子不满于东周末年统治者的腐败,愤而辞官归隐。以往看到这样的说法,我总觉得奇怪:《三国演义》中曾经提到张飞辞去督邮一职,说那原因是由于看不惯钦差的所作所为,受不了钦差的气,才上演了一出鞭打督邮,挂印出逃的闹剧。但是张飞是什么样的人?我们的东方圣哲又是什么样的人呢?张飞是罗贯中着力塑造的一个脾气暴躁的人物。他疾恶如仇而气量狭小,受不得半点委屈,一遇不平火冒三丈。这样的一个人做出鞭打督邮挂印辞职之事实属正常。但作为老子,他是一个修养到家的智者,思虑深远心胸宽阔,思想多于行动。绝不会遇到不满便火冒三丈,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做出辞官归隐之事。看了郑贞富先生的文章,我才从老子的身世中找到了答案:原来老子儋姓,是周景王时期东周七大家族之一。儋姓来源于周朝的王子。周简王少子、周灵王的弟弟名叫儋季,以字为氏。儋季的有个儿子叫儋括,同时代又有儋翩,为儋季的儿子或孙子,都是周大夫。

  老子生活在东周的景王和敬王时期,这也是孔子走上历史舞台的时期。与儋括、儋翩同时代。儋括因反对周景王去了晋国,这在《左传》有明确记载。儋翩则是周景王、敬王时期的重要人物。

  一般认为,老子比孔子大二十岁,出生于公元前571年,他应当是儋季之子,也就是和儋括一样,是周景王的从兄弟,是周王朝的宗室贵族。

  而古音“儋”与“聃”二字通假。后人将“儋”写成了“聃”,于是老儋变成了老聃(为了叙述方便,下文仍称老子)。按照东周的官制,老子所任守藏史一职属于周朝的重要职位,老子担任的 “守藏室之史”,实际上是周王朝的史官中的长官,他为朝中的卿士,社会地位是很高的。这一职位必须是世袭的。也就是说,这一职务非皇室贵族是不允许干的。这么高的朝中职务,在周王朝是由贵族担任。不仅是史官,而且周王室的朝中官员基本上是世袭。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法,打破世禄世卿制度,即官员的世袭制度,形成了在尊贤赏功为基础的流官制度。但是,周王室仍然固守的是世禄世卿制度。

  由于世袭这一职务的人掌握着历代留下的历史文献和文化典籍,所以,这一职务的任职者往往是大学问家。由于他的特殊地位和渊博的学识,当政者往往将他当做重要的谋臣来用。一遇重大的国事活动,总要听听他的主意。

  周景王驾崩之后,他的两个王子——朝与孟进行了十八年的王位争夺战。周景王即位时,朝中执政的共有九大家族,分别是召氏、尹氏、刘氏、单氏、甘氏、巩氏、儋氏、毛氏、宾氏。其中,单氏为首卿,相当于后世的宰相。

  周景王初立其子圣为太子,但太子早卒。太子圣是惟一的嫡子。按照王位继承顺序,应由庶长子王子朝继位。

  周景王于是立王子朝为太子,但遭到大臣单旗(单穆公)和刘康公之子刘狄的反对。周景王二十五年(公元前520年)四月,周景王带满朝文武到北邙山狩猎。但狩猎途中,周景王心病发作,遗诏立王子朝为太子,继承王位,由宾起为顾命大臣。

  这次狩猎过程中,随行的大臣有宾起,以及单穆公、刘文公(刘狄)。单穆公、刘狄遂杀死宾起,假传遗诏,立景王的次庶子猛为王,是为周悼王。

  当年六月,既葬景王,王子朝联合旧官、百工之失业者,与灵、景之族谋取王位,调动军队讨伐单穆公、刘狄。刘狄逃回刘国,单穆公逃到平畤,王子朝带群王子追之。单穆公反击,杀王子还、王子姑、王子发、王子弱、王子鬷延、王子定、王子稠。王子朝奔京(今洛阳西南),刘狄占领王城,调动军队讨伐王子朝,但大败而归。单穆公急忙向晋国求救。

  七月,周悼王逃到平畤,又到达圃车,停留在皇。单穆公使王子处守于王城,盟百工于平宫。王子朝命鄩肸伐皇,大败,鄩肸被俘,单穆公下令将其火焚于周王城的市场中。八月,司徒丑以王师败绩于王城,百工再叛,局面已不可控制。十月,晋国将军籍谈、荀跞率九州之戎及焦、瑕、温、原之师,护送悼王入居王城。十一月,悼王忧惧而死。单穆公拥立悼王的同母弟王子匄为王,是为敬王。晋军和周敬王的军队讨伐王子朝,王子朝受挫。

  次年,晋国军队撤退后,王子朝率军攻打王城,敬王派兵迎战。敬王的军队不堪一击,王子朝入居王城。敬王逃到狄泉(又作翟泉)。周王室两王并立,人称王子朝为西王,敬王为东王。

  在这个过程中,执政的九大家族分成两派。宾氏、儋氏、召氏、毛氏、尹氏、巩氏、甘氏这七大家族支持王子朝,单氏、刘氏支持周敬王。

  单穆公联合刘狄发动了政变,他首先杀死了顾命大臣宾起,又杀死景王八个儿子,先后立了王子猛、王子匄为王,是为周悼王、周敬王。韩非子称此为“单氏取周”,他说“单荼、刘狄等九大奸臣结为朋党,隐正道而行私曲,上逼君而下乱治,援外以挠内,侵下以谋上。”又说:“单氏取周……人臣之弑君者也。奸臣闻此蹶然举耳,以为是也。”

  单穆公发动的这场流血政变,导致十八年的战争和动乱,周王的合法性受到普遍质疑。周王室的动乱,直接影响了天下局势,使以“尊王攘夷”为目的争霸战争,演变成一场彻底动摇周王朝根本的兼并战争。

  周敬王,居住在翟泉一带。在此期间,晋国魏舒等大夫入京师,会诸侯于翟泉,着手扩建成周城,准备在该城北面增建一座小城,作为王室寝宫。晋士弥牟制订了施工方案,在各诸侯国的援助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完成了成周城的扩建。成周城面积应小于王城。城内大型宫室建筑有太庙、新造、襄宫、宣榭等。

  东王周敬王和西王王子朝,分别得到一些诸侯国的支持,支持周敬王的主要是晋国,支持王子朝的是楚国。

  在王子朝集团中,最有学术名望的是老子。在周敬王集团中,最有学术名望的是苌弘。

  周子入周,问礼于老子,问乐于苌弘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当时的周王室分裂为二,两王并立,王子朝居王城为西王,敬王居狄泉为东王。王子朝得到民众的支持,敬王则是晋国扶植的傀儡天子。

  老子是周景王庶长子王子朝集团的核心人物。上文已经交代,老子曾经是周景王的重要谋臣,老子也理所当然的要维护周王朝的“传长不传幼”的王位传承制度。就是这种原因,老子又成了王子朝的重要谋臣,成了王子朝集团的核心人物。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周景王的两个儿子性格也迥然不同。庶长子王子朝性格忠厚善良,而庶次子王子孟则奸诈诡异。当时的九大家族朝中公卿分成两派,上文已经交代。一派是王子朝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宾起、老子,以及召氏、毛氏、尹氏家族。一派是王子孟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单氏、刘氏家族。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与道德标准,老子一派所代表的是正义的一方,他们所进行的是正义的战争,而单穆公和刘狄代表的是无义的战争,因为他们擅杀大臣,篡改圣旨,随意废立,是十足的乱臣贼子。实际上,在这一时期,东周已经不是东周天子的东周了,而是单穆公和刘狄的东周了,周悼王也好,周敬王也罢都不过是傀儡。所以,《左转》将这一段叫做“单氏取周”。

  两派各为其主展开了规模宏大的王位争夺。在争夺战中,王子朝凭仗其正统地位,有国内正义人们的支持曾一度占了上风,但王子孟在晋国的支持下也与他哥哥打了个平手,出现了两王并立的局面。然而平衡是暂时的,战争间歇中的暂时平衡往往酝酿着更大的风暴。。周敬王四年(公元前516年),王子朝的大臣召庄公、上将南宫极相继去世。敬王使人散布谣言,称王子朝之乱,使上天震怒,南宫极是被天雷劈死,于是王城民众人心悚惧。敬王复请兵于晋国。晋国遣大夫荀跞率兵入周。王子朝率众拒守,城破,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文公、老子等携周之典籍逃往楚国。敬王入居成周,晋国使成公般带领部分军队驻在成周。

  王子朝到达楚国后,将周王室变乱的真象传告各国,指责单穆公诛杀众王子,扶立伪王,而晋国则助讨为虐,请诸国共同伐晋,以奖王室。王子朝当时发布的诏书还保留在《左传》中:“今王室乱,单旗、刘狄,剥乱天下,壹行不若。谓:‘先王何常之有?唯余心所命,其谁敢请之?’帅群不吊之人,以行乱于王室。侵欲无厌,规求无度,贯渎鬼神,慢弃刑法,倍奸齐盟,傲很威仪,矫诬先王。晋为不道,是摄是赞,思肆其罔极。兹不谷震荡播越,窜在荆蛮,未有攸厎。若我一二兄弟甥舅,奖顺天法,无助狡猾,以从先王之命,毋速天罚,赦图不谷,则所愿也。敢尽布其腹心,及先王之经,实深图之。昔先王之命曰:‘王后无適,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穆后及大子寿早夭即世,单、刘赞私立少,以间先王,亦唯伯仲叔季图之!”

  但各国畏惧晋国,不敢主持公道。

  在周敬王与王子朝争立中,由于晋国六卿中的范氏、中行氏与周敬王集团中的刘氏有姻亲,故晋国支持周敬王,而楚国支持王子朝。为了报复楚国,单穆公与楚国的宿敌吴国结成联盟,牵制楚国,使楚国自顾不暇,无力帮助盘踞在楚国的王子朝集团东山再起。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开始大举攻楚,楚师疲于奔命。

  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在单穆公纵容下,晋国当政的范献子(士鞅)会盟十五国诸侯于召陵,谋伐楚,但未获成功,晋国失信于诸侯。同年,吴军大举伐楚,攻入楚国都城。

  周敬王十五年(公元前505年),周敬王、单穆公派刺客到楚国杀死了王子朝。避难在楚国的王子朝集团无法立足,遂潜回到洛邑,由儋翩、老子、尹氏之族为首发动了一场大起义,并占据了谷城(今孟津横水东)等四邑。

  这次起义,规模很大。周敬王逃出成周,居于姑莸(周邑)。次年四月,周敬王命单武公、刘桓公平叛,与尹氏战于穷谷(今新安县仓头乡境),尹氏战败。晋国派籍秦迎敬王入居王城。

  这时,儋翩、老子仍占据着谷城(今孟津横水东)、简城、仪栗(两城均在今洛阳附近)、盂(今沁阳西北)。周敬王十八年(公元前502年)春,周敬王命单武公、刘桓公伐此四邑,老子等人的起义遂告失败。

  但是,由单氏导演的这场变乱,在更大的范围内在继续着。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大败越国于夫椒,越王勾践入吴为奴。勾践在吴三年后回国,卧薪尝胆,欲雪此耻。周敬王三十八年(公元前482年)七月,吴王夫差北伐中原,与晋定公会盟于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当时,单武公已卒,单平公袭爵,参与盟会。与此同时,越王勾践攻入吴国。

  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敬王卒,其子仁继位,是为周元王。三年后,越灭吴,会盟诸侯于徐州,周元王封勾践为伯(霸主)。

  从公元前520年六月十一日的单穆公政变,到周元王时代,单氏三世在周王室执政,造成王室和天下动乱不止。在这个时期,由于晋国失去霸主地位,其宫室日益衰微。而晋国公室是周王室坚定的支持者,晋国公室宫室衰微,使周王室失去左膀。齐国公室是周王室的右臂,由于与越国等国的战争,齐国衰微,其大臣田氏遂控制朝政,周王室失去右臂。失去左膀、右臂的周王室,未来之路将更加艰难。

  老子随王子朝奔楚的营地在涡阳县和鹿邑县,这里发掘出了老子妻子“圣母墓”及“关尹墓”。“楚苦县厉乡曲仁里”可能是王子朝奔楚的大本营之一。

  王子朝奔楚之后定居在什么地方?《皇览》(三国魏文帝时编写的百科全书)的记载:“(王)子朝冢在南阳西鄂县,今西鄂晁芪自谓子朝后也。”也就是说,王子朝的墓在今日南阳石桥镇;此外,今日南阳地区的镇平县有地名晁陂,这些地方可能都是王子朝后裔的聚居地。

  孟津四邑起义失败之后,在《左传》中再也找不到老子的足迹了。看来老子是归隐了。他不归隐又能往哪里去呢?老子出函谷没带身份证是人所周知的事。要不尹喜也不必帮老子过关,老子也不必因报恩而为他讲经说道了。我先前常常奇怪,老子既然要出函谷为何连关文都不带?思维慎密的老子竟然犯下了这么低级的错误,实在令人不解。读了郑贞富先生的文章,我才知道,老子也是万不得已的呀!

  作为当政者的反对派,作为反对派中的核心人物,当局不下通缉令就是宽厚仁慈的了,再给你签发一个通行证?如果当政者脑袋不进水、不被驴踢,是绝不会那样做的。这样看来。老子无证过函谷就是合情合理的了。

  这样,我们就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老子的归隐决不是主动的辞官,绝不是放着世袭官位不坐而到深山老林受苦,放着正规的手续不办,无通行证偷越边境。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可奈何之举。就象红军的长征,不走中原走边境,不走好路爬雪山,如果没有蒋介石军队的围追堵截,红军愿意吃苦头么?

  二、老子也不是仓促归隐,在归隐之前也做了一些准备工作

  说老子在归隐之前连一点准备工作都没做也是不公平的。他起码考察了一个合适的接班人把他掌握的代表中华民族文明水平的重要典籍接了过去。后来的历史实践证明,老子没有选错,他的接班人不仅完成了传承文明的历史使命,而且开创了一门独立的学说,成为了伟大的教育家。这个人就是孔子。

  我们从上述老子的身世可知,公元前516年,56岁的老子和他的同志保护着主子王子朝在鹿邑住了13年的时间。在这一时期,老子利用闲暇办了一个学堂。大家要注意了,老子的办学不像旧时代穷困潦倒的书生,那是“读书人的末路”,而老子则是痛心于战乱破坏了人类的文明,唯恐数千年的中华文明中断于自己之手。老子当年办学的地方现在被人们称为“弘道堂”,人们在那里建了庙宇,现在是鹿邑的一处重要旅游景点。

  我们知道,老子在鹿邑生活的时期,正好是孔子“周游列国”的时期。东周天子治下的王城周围的数年混战,使老子早有预感:他所掌握的重要典籍终久得受战乱之苦。而战争之后,自己的儿子极有可能接替不了祖上世袭的官位了。而他也早厌恶了官场的尔虞我诈,决计离开官场归隐山林修道养生。那么,他呕心沥血、为之献出了毕生精力的文明典籍交给谁呢,谁又有能力传承这些文明典籍?他要在离开官场归隐山林之前,找到合适的人选。鲁国那位曾经来问过礼的年轻人倒是可以,但这个人志在官场,不在学问。恰好这时,老子的随从告诉他一个消息:孔子辞去了鲁国的官职带着他的弟子们正在各国流浪呢。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已经做到鲁国大夫、为鲁国的改革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孔子,四十岁不到,年轻气盛,血气方刚,正在施展抱负却见到鲁国国君沉溺于玩乐,不理朝政,非常着急。便一次次地劝谏鲁君,要他振作起来,但是鲁君就是不听。孔子一怒之下说了气话:你要再这样,我就辞职不干了!孔子想,以我现在在鲁国的作用,一旦甩手不干,鲁国国君肯定会极力挽留。谁知,孔子说不干了之后,鲁君不但毫不着急,反而照旧每天与宫女厮混,不理朝政。这一下,孔子为难了,说出的话,泼出的水。既然说出要辞职,人家不挽留,再不走又有什么意思。看来是扳脱把了,无奈只好带着自己的弟子向鲁国国境慢慢地走去,孔子故意要车夫不要把车赶得太快,故意使响动大一些,目的是要路人把“孔子真的走了”的消息带给鲁君。好叫鲁君早早派人来追他。谁知孔子一行一直行到鲁国边境,也不见鲁君派来追他的人。这下孔子可真急了,心想莫非鲁君现在还不知道我离开的消息?于是孔子就派他的一个学生回去亲自禀报。谁知鲁君听到孔子离开的消息,一不惊,二不恐。坦然自若,与宫女嬉戏如故。孔子听到这个学生的回报,简直气炸了肺。跳上马车,亲自执鞭,风也似的离开鲁国而去。孔子想,好一个昏君,难道凭我的满腹经纶与三寸不烂之舌,离开鲁国就找不到工作了么?事情的发展出乎孔子的预料。孔子在诸侯国间流浪了13年,就愣是没有找到工作。说来悲哀,象孔子那样的大学问家,中原诸侯国几十个,竟然没有愿意用他的。分析起来其实很简单,当时的各诸侯国有的根本就不认可孔子的干法;有的虽然知道孔子很有才干,却十分嫉妒。有的国君想用,下面的执政大臣反对。而这些情况,以孔子当时的傲慢心态是不会让他静下心来想想的。然而,13年的流浪,已经磨平了他的棱角,磨掉了他的傲慢,磨去了他急于从政之心,离潜心做学问已经不远了。——这是后话。在老子听到孔子离开鲁国的时候,离这种心态还早着呢。

  当时老子听到这个消息,心中窃喜:总算给了他一个观察年轻人的时间。于是老子就派出他身边的高人一批一批的去观察孔子。所以孔子身边连续出现了一系列怪现象:

  孔子一行要过河,就派人去问哪里是渡口,锄地的农夫一听说车上坐的是孔子,就说他知道哪里是渡口,何必来问我?

  又是一个农夫,竟然对孔子的学生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算什么老师?

  甚至,孔子遇到的一帮子樵夫竟是奏乐高手!

  其实,怪现象不怪。老子从天子身边走出,身边还能没有几个高人?

  在老子对孔子进行了观察之后,认为,眼前的这位备受挫折的年轻人已经具备了做大事的条件,可以将传承中华文明的重任交给他了。于是,就在鹿邑,就在孔子弦歌台苦中作乐之后,老子安排了一次与孔子的秘密会晤。将他带到鹿邑的东周图书馆的重要典籍亲手交给了孔子。而这时候的孔子已经51岁了。

  孔子得到典籍如获至宝。回到鲁国就认真地整理起来。在整理典籍的过程中,孔子发现了《易经》。这本由周文王亲自撰写的书,后来被称为中华文明现代百科的源头。自从成书以来,一直被历代国君严令保存在皇家图书管里。除了天子与管理者本人,其他人难睹真容。“孔子读易,纬编三绝”这句记载孔子读书情况的话,真实的告诉人们,当时的孔子得到《易经》后的如饥似渴。孔子一遍一遍的翻阅,竟然把用来穿连竹简的牛皮绳磨断了三次。现在的《易经全传》中还收录了孔子当时对《易经》所做的注释。

  后来,孔子回忆说,假如他在50岁之前得到《易经》,他的一生绝不会如此坎坷!其实,我认为,假如孔子真的在50岁前得到《易经》,他就绝对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尊重。顶多在历史上的地位是一个早已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小诸侯国的宰相而已。因为,《易经》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乾坤定位思想”,如果孔子早已掌握了《易经》的精髓,那么他就不会身在坤位而干涉乾位之行,那么也就不必愤而辞去大夫之职,也就能够稳稳当当做官。这样他还有机会得到重要文化典籍么,还能够潜心做学问么?

  老子把他视为“宝贝”的文化典籍交给孔子之后,就毅然决然、义无反顾地投入反对周敬王的起义队伍中。

  起义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最终在外来势力的干预下被镇压了下去。老子只好走上了意料中的路——归隐。

  老子不仅是一个军事家,还是一个政治家,更是一个哲学家。在当时就名扬天下。由单氏一手制造的这场东周内乱使老子不仅在政治上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在军事上也受到了挫折。成功的政治家是做不了了,成功的军事家也是做不了了,连国家图书馆的馆长也做不下去了。那就只剩下了学问,他对哲学的研究应该还可以进行下去。

  就在老子的同时代,在中国的西方,释迦穆尼也在研究哲学,也在研究天与人、道与德、生与死的关系。何不借此机会见一面呢?

  三、紫气东来是尹喜杜撰的,其目的是为了使老子顺利过关

  这样看来老子的归隐近乎于避难,但也另有深意。

  发生于洛阳附近的东周王子争战,路人皆知,并且引发了战国历史上的最大一次战乱,其规模、影响不亚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直在函谷关为秦守关的尹喜始终关注着这场战争,也关注着战争发源地核心人物之一的老子的行踪。当他听到老子等人起义被镇压的消息之后,他十分担心老子的安危。尹喜派人四处打探老子的消息,当回来的人说,因当局在起义军的尸体中没有发现老子的遗体而下发了通缉令时,尹喜心中暗喜:只要老子还活着,就不愁他不往这里来!

  为什么尹喜有这样的把握呢?这得从当时战国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说起。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即使一个诸侯国中,不同势力也与其他诸侯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前文说过,在东周两兄弟各领一派争夺王位的时候,因晋国与东周内部支持王子孟的大臣有姻亲关系,所以晋国支持王子孟,即周敬王。晋国被称为周王朝的左膀,王子孟就是在晋国的支持下登上了王位。齐国也是王子孟的坚定支持者,被称为右臂。而楚国支持的却是王子朝,秦国又与楚国关系较好。所以,王子朝的支持者是秦楚联盟。

  在这种情况下,老子会往哪里去呢?东边是齐国,那是反对派的朋友;北边是赵国,这是秦国的敌人,去了肯定与他不利;南边的楚国虽然是老子一派的坚定支持者,但这里应该是最危险的,对方一定对那里搜查的最紧。只有西边的秦国才是最理想的去处。往秦国走虽然要路过晋国,但是,最危险的地方才是最安全的。当局绝不会想到老子会穿过敌人的领地投奔秦国。

  我们知道,函谷关是秦国所建的雄关要塞。自公元前655年虢国被晋国所灭之后,便一直是秦晋两国的边境要隘。尹喜不仅是老子生活时期秦国派往函谷关的守关将领,还是老子道家学说的追随者。尹喜十分崇拜老子,十分佩服老子的学识与智慧。在这之前,尹喜曾经多次专程到京都洛阳当面向老子请教。在尹喜的心中,早已把老子作为自己的老师了。对于老师被卷入这场战争十分遗憾。早就想帮助老子做点什么。现在老子到了难处,尹喜有义务,更有能力帮助老子做点事了。

  这天早晨,新雨初晴,朝霞满天。淡淡轻雾在朝霞的映照下发出缕缕紫光。尹喜站在函谷关的关楼上举目东望,忽然心生一计。回头叫来持枪守关的兵士:昨天晚上我登楼望气,见心房少氐星位文曲犯阕,有紫气自东向西而来,此象主贵人过关。这几天你们注点意,如发现有白胡子老头自东往西而来,不必盘查关文,即可向我禀报。

  兵士听说,那敢懈怠,日夜注视过往行人。几天之后,果见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骑着一头黑色的水牛缓缓望关而来。守关兵士赶紧报于尹喜。尹喜登楼一看果然是老师前来。慌忙下关楼迎接入关。

  四、《道德经》不是老子执笔写就,而是由尹喜及其弟子根据老子的讲稿整理而成

  尹喜将老子迎接入关后,并未停留,一直将老子送到过西安70公里的周至。这里是尹喜的家乡。尹喜在这里建了一个观星楼,一有闲暇,常常在楼上观星望月,研究天文。这个观星楼后来被人们称为楼观台。是一处旅游景点,此是后话。

  也许你会奇怪,尹喜为什么把老子领到这么偏僻的地方呢?如果他要老子写《道德经》,为什么不把他留在函谷关呢?原因很简单,尹喜是考虑到老子的安全。我们知道,函谷关是秦晋两国的边境,晋国一旦知道老子就躲在函谷关,就会兴兵问罪。我们常说“秦晋之好”,其实,秦国与晋国也是有姻亲关系的。尹喜不想因为老师而又弄僵了两国的关系。

  尹喜的家乡,属于终南山脉,尹喜所住的村庄依山面水,风景秀丽,古木参天,竹林叠翠。也算是少有的风水宝地。村后有个小山包,状似馒头,与山包后左右两条龙脉组成“二龙戏珠”之势。就在这个山包之上,尹喜建有几间房子,是弟子们习文论道的地方。后来,人们把这个山包叫做“説经台”,这也是后话。当时,尹喜就把老子安排在这里。到了这里,老子已经明白了尹喜的意图,这是想要我给他们讲课呀!

  果然,尹喜向老子提出,想让他在这里安心养老,白天与古木相伴,与翠竹为伍,晚上听听天籁之音,新竹低语。修心养性之余将平生的学问留与竹简,并在高兴地时候给他的弟子们讲讲课。以驱寂寞孤独之忧。

  这一下老子犯难了。以老子的意思,是想继续西行,直到与那位西方的智者相会。将东西方学者研究的哲学成果充分交融之后,再整理成册。但是,这位尹喜先生帮了这么大的忙,不仅解决了他出关的难题,还设身处地的为他安排了后半生的生活。这种大恩大德不报何以对得起良心?于是,老子依然决定,暂缓执行原计划,留下来传道。

  尹喜听到老子的决定非常高兴:老师不着急,这一段时间您太累了。先休息十天半月,什么时候您老休息好了,觉得精力充沛了,我再通知弟子前来听课。老子想也好,我也需要简单地备一下课。就告诉尹喜,我准备一下,十天后开始讲课。

  老子在这有限的十天里想得很多。他想到了太公助周;想到了武王伐纣;想到了《易经》,想到了天道自然、阴阳转换;想到了单氏取周天下大乱;想到了皇室争战兄弟相残;想到了战乱中饱受战争之苦中的平民百姓;想到了.。.在整理了一番思绪之后,老子列出了讲课的提纲——共八十一讲,分别写在八十一根竹简之上。

  十天过去了,老子也完成了他对自己思绪的整理,不,是对中华民族思想史的整理,完全可以讲课了。

  第一天,老子讲的是“道”,对于这个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明,道不透的“道”,老子整整讲了一天的时间。为了让弟子们懂得“道”的真谛,老子列举了上三皇、下五帝,前尧舜、后大禹,夏桀、殷纣周公文王,甚至把本朝的忠臣良将、乱臣贼子都讲了出来。说到伤心之处也是痛心疾首、慷慨激昂。弟子们只顾听得津津有味,却忘了做详细的记录,仅仅记了个提纲——这也难怪,那时候哪有用于记录的纸张,连毛笔还没有发明。可怜听讲的弟子们,用铁片在竹简上一笔一划的刻字,那速度能记下老子的滔滔不绝么?

  就这样,老子连续在这里讲了八十一天。老子眼见过函谷已经三个月,与尹喜约定的时间已到,就辞别尹喜,只身向西方走去。

  说到老子讲经,还有一个小插曲。在听课的学生里,有个叫李甲的,原本是个赌徒,在家输光了房产,输掉了老婆孩子,无处存身,才来到楼观台,为尹喜打扫庭院。在老子讲课期间也常常来听。慢慢悟出了人生的道理。在与同学的讨论中,现身说法痛哭流涕,决心痛改前昔,重新做人。他把自己比作一对枯骨,说自己早已没有了灵魂。是老子让他死而复生。——李甲的这一段话后来被演绎成一则老子使一堆枯骨起死回生的故事——这是后话。

  送别老子之后。尹喜马上组织弟子整理老子的讲义。他们把众人所记的要点综合起来,编成了《老子》上下篇。因为在竹简上刻字太困难,他们在整理时,没有收录举例说明的部分,只将每一部分的重要观点记录了下来。于是,我们看到的《道德经》就像语录体的文字,也象是格言,总之是有论点无论据的,与现代的议论文大不相同——这就是我们现在为什么读起来艰涩难懂的原因。正因为尹喜领头组织人力整理了《道德经》,使老子这部千古不朽的名著万世流传,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在对中国历史有一定研究的东汉太学生张道陵创立道教时,将尹喜尊为“玉清灵宝天尊”要人们象对待老子一样万世供奉,在道教中给了尹喜一个重要的位置——这又是一段后话。

  五、老子西行无路,又折身入关,入鸾州景室山修道养生

  却说老子越往西走,道路越难行,当走到大散关的时候,见这里虎狼能群,蟒蛇遍地,狂风怒吼,飞沙走石,几乎没有过往的行人。便犹豫起来。这也难怪,——又过了近一千年,在唐僧往印度取经的时候,西行之路尚且那么艰难,何况那时呢?

  从《道德经》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子是非常重视生命的,他写到:君子无死地——君子是不往危险的地方去的。今天,老子为了与西方圣者见面来到这样危险的地方,实在与老子的主张、性格不符。怎么办呢?连这位古代的先哲也犯难了。结果还是“道法自然”解决了问题。既然自然条件恶劣,天意不要西去,我何必违天意而行呢?

  经过一番认真的考虑,老子毅然决定返回。然而,返回又往哪里去呢?这又是老子需要考虑的问题。——后来根据老子这一段经历,作家刘言写了一篇小说,取名为《老子化胡经》,用了一种虚构的方法,说老子西出函谷后,只身来到匈奴去教化胡人。但老子到底到那里去了呢,刘言并不知道。

  经过数月的栉风沐雨,风餐露宿,老子原先高大的身躯矮小了许多,面庞也明显的消瘦。不是特别熟悉的朋友,已经认不出他了。当他又回到咸阳时,遇到了曾经在楼观台听过他讲经的秦轶和李甲,这秦轶竟然没有认出老师。要不是眼尖的李甲喊老师,秦轶真不敢相信眼前这位清癯消瘦的老头就是几个月前给他讲课的老师。秦轶赶紧把老子领回家中,好好招待。足足一个月老子才恢复了体力。秦轶问老师对今后有何打算,老子说出了要到景室山归隐修道的打算。老子认为,景室山发脉于秦岭,结地于鸾州,实属中原之屏障。三鼎巍峨,秀水奇峰,山水美景集于一山,为中国之罕见。是个修身养性的极佳之处。但老子特意嘱咐秦轶,对他的去向,不要告诉任何人,希望他给老师留一点面子。

  秦轶和李甲想让老师就留在秦国,但说服不了老子,只好由他去了。并答应老子决不泄露给其他人。不过,秦轶通过关系弄到了关文,秦轶和李甲与老子一起混迹在秦国入关的流民中进入了函谷关。为了不让守关将士认出老子,秦轶还特意把老子与坐骑分开——将青牛混在郑国牛贩子的牛群中进了函谷关。老子师徒的这一安排竟然蒙过了尹喜的耳目。

  这一次经过函谷关没有惊动任何人。老子一行入关之后经桃园(即今灵宝)过卢氏,翻越大石河,走三川红叶岭,进入了古鸾州。于公元前501年农历四月初八登上了景室山。老子与弟子在景室山住了很长时间,民间传说老子活到一百多岁才离开了人间。为了纪念老子,北魏初年,人们在山上建了老君庙。唐太宗建国之初,专派功臣尉迟敬德监修了老君庙。明万历还颁发圣旨,钦赐经卷,两位皇帝都承认了老子的归隐地。然而,在西汉时,官方并不知道。于是史学家司马迁对老子的归宿及年龄也不清楚。他说老子活到了一百六十余岁,也是传言。家住陕西韩城的司马公,从小读书成人后做官,正值壮年便被宫刑入狱,其活动没有超出西安附近。一生没有机会到栾川来,所以对老子的归隐之处毫无了解实属正常。所以,他说,老子出函谷后不知所终,也是一种科学的史家态度。但是,后人既有研究成果,我们怎能墨守陈规?连唐太宗、明万历都认为老子归隐在老君山,我们还有什么怀疑的呢?

  六、老子为栾川人民留下了诸多民俗

  老子与弟子登上老君山的前一天。即公元前501年的四月初七,景室山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一场暴雨倾盆而下,第二天,新雨过后,绿叶青翠,朝日初升,霞光万道,老子师弟三人登上了景室山。后来人们传说,那是老天为迎接老子专门安排的洗山雨,说也奇怪,老辈人传说,从那以后,每年的四月初八老君庙会前一天,老君山总要下一场雨。

  老子和他的弟子李甲、秦轶到了老君山之后,除了自食其力修道养生之外,还潜心研究药理病理,常常为山民治病。有一年还帮助栾川人民战胜了一次瘟疫(传染病),这件事后来被人们越传越神。最后传成了今天“平安节”的版本——说是有一年栾川发生了瘟疫,乡间死人无数,直到年关疫情不减,连乡间郎中都染上了疾病。家家都戴孝,天天有人亡,哪还有新年的气氛?正在人们发愁的时候,有位老郎中做了个梦:一个白胡子老头对他说,只要每家的门上都贴上用黄纸剪得牛,再配上一首诗“腊月二十三,老君来散丹,家家户户贴金牛,一年四季保平安”,就能够驱除瘟疫了。

  老郎中醒后半信半疑,最后决定试一试,就动员家人分头通知四乡八邻,一时间,家家户户都照此办理。果不其然,几天后瘟疫全消。于是人们又欢欢喜喜的补了个晚年。后来,栾川人把腊月二十三成为“平安节”。一直延续到现在,人们传说,在腊月二十三这天在门上贴上金牛,一家人全年都不会得病。如果你有兴趣,你到栾川县城转一转,还能看到一些老户人家的大门上还会贴着一对黄纸剪的金牛。

  再一个民记就是四月八老君庙会了。

冯进宝:老子归隐去了哪里

    老子是一位智者,有史书记载他博览群书,通晓历史,熟悉礼制,了解社会,善于纵观历史祸福成败,精研各种学问和自然物象规律,形成了常人无法达到的深奥、玄妙的、丰富深深邃的智慧,被西方称为“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成为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关于老子归隐,自西汉司马迁大作问世,“老子居周之久,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余而去,莫知其所终”。于是至汉以后,老子归隐,史无定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那么老子出关后究竟哪里去了,老子辞官离去其原因司马迁说的再清楚不过了,说老子隐君子也,无为自化,清静自正,说明老子志在修道归隐,必择宜于修炼的清静之所专心修炼,“致虚极,守静笃”排除外界干扰,高度致虚守静是他的本意,但是老子后来所为,并非辞官之后一下子形成的归隐理念。老子出函谷关一直往西,原意再也明白不过了,一个大彻大悟的智者,不但熟悉中国历史而且通晓世界,更何况他是一个非凡的思想家呢?在老子看来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已到了一个较高的阶段,必须扩大眼界,必须往西,因为老子知道在遥远的西方有一个文明和谐的称之为天竺的乐园,有一位超俗脱凡的人,就这样老子上路了,行至周至县尹喜的家乡,但见山清水秀,民风淳朴,老子停下来歇息,在山神庙前讲经布道数日而又继续骑着青牛西行。行至大散关,老子犹豫了,大散关茫茫沙漠,千里戈壁,况且天气变化无常,气候恶劣,年迈之人不能硬撑,老子通晓此理。

    老子想了很多很多……

    中国有一句名言,开弓没有回头箭,泛指一个有作为有志气的人认准一个目标搭上生命也要到达目的地,老子能这样想和这样做吗?试想一个年迈之人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能一头撞在南墙上吗?老子—聪颖的天资,达练的睿智,使他对人生、对大自然等等都有深层次的对照、思考,研究和总结,他的一举一动都包含着道法自然,他不可能天马行空,随心所欲。他的修身、修真、修德、修善和慈、俭,不为天下先时时刻刻都浮现在脑海中。

     返回中原,修炼养生,选择一片净土是老子最早深思熟虑过的问题。当然再回京都洛阳固然可以,但又万万不能,走时同僚们的劝说,全家老小的挽留,都不曾动摇他辞官西行的决心,既然走了,何必再回首。中原大地、厚道民风,伊水之上,有元圣生地,先哲之威,时有影响。老子在官场几十年,工作之余博览群书,从元始社会到夏商王朝的衰落又到周王朝的衰落,老子深刻地记住了贤相伊尹,晚年能在伊尹的出生地归隐修炼实乃幸事,何乐而不为呢?

    在这里必要重提一下伊尹这个人,《史记•殷本记》载伊尹生于伊水上游,清代“耕莘古地”石碑至今尤存。伊尹作为一个陪嫁品到商都,后来商汤王很器重他,伊尹以滋味说汤而论治国之策。《吕氏春秋•本味》还提到伊尹在与汤王的对话中曾以汤为喻,“有其新,弃其陈”,后来影响到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哲理形成。《资治通鉴》中还提到伊尹“闵生民疾苦,作汤液本草,……”,可以看出中药汤剂的创始人也是伊尹,难怪老子精通中草药,在老君山留下了那么多土单验方。

    可以断言,老子千里迢迢到栾川景室山寻迹归隐,其实质应该是修身养性和进一步研究伊尹文化。

栾川景室山因老子归隐修炼而更名为老君山。从《道德经》中我们可以得知,老子非常重视生活环境,他强调择善地而居,在求学无望西渡难成之时,选择什么样的善地才适宜修道养生,老子必然要认真地斟酌,反复地思考。

    景室山是灵气凝结之福地,自古就被称为伏牛山主峰,老子当然对景室山了如指掌。景室山有万峰朝圣之状,气势磅礴,气脉源远,气象祥和,古有元圣伊尹诞生,其风水宝地正是择居修炼的最佳场所。老子选择景室山归隐,虽然不是最早所想,但在大散关思考回程时他已胸有成竹,决非偶然。老子西行不成选择归隐对外守口如瓶,外人皆知老子出关而去,最后结局世人难以猜测,就连大名鼎鼎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老子归隐后四百余年才写出《史记•老子列传》,喟叹“莫知其所终”,今天看来,司马迁是局限于当时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也只有如此交待而已,岂知由于他的偏见造成了普天下众多的名山都称之为老君山。中原乃至秦邑地域有老君山谓称,与老子足行千里,出函谷寻迹归隐关系密切,事出有因,无可置疑,而远居中原的云南、四川等地,老子无论如何也不能到达,按古时体制及社会风情而论,则可认为是自唐以后朝廷官员为官一任尊老子为贵,威震一方起名纪念罢了。唐王敬奉老子,天下为官者当然也不敢怠慢。

    民间传说老君山顶老君庙始建于北魏年间。从东周末期老子归隐至南北朝北魏时历经七百余年民间才在老君山给老子盖庙,足以说明古时栾川在中原地理位置的偏僻,其实在汉朝时民间就有老君庙出现,只不过大都在京城修建。

    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开元盛世时,赐封栾川老君山为天下名山,委派大臣蔚迟敬德监工重修老君庙,是因老子归隐之故。在历史上对老子最为崇拜的皇帝是唐高宗李治,他曾亲临鹿邑县太清宫拜谒老子,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封老子之母为“先天太后”,封老子之父为“先天太皇”,并下诏书改鹿邑县为真源县,寓意鹿邑为真理的发源地。武则天称帝后更是对老子崇拜万分,诚信之极,又下召改真源县为仙源县,把老子封为得道成仙之人,而老子出生地则为仙之源,以表明武氏王朝比前朝更加捍卫和尊敬老子,其实也是和他人一样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和巩固其统治地位而已。

    老子归隐景室山从历代藏书中难以有专著寻迹,只有至唐以后碑文和地方志上记述其归隐史实。从老君山现存残碑上可以得知,老君庙始建于北魏年间,有老子隐居的朝阳洞(又称老君洞)修炼遗迹;隋朝确认景室山为老子归隐地更名景室山为老君山;唐贞观年间唐太宗尊老子为“帝室先系”,派重臣监修老君山道观,铁瓦盖顶,石墙浆砌并铸老君铜牛像,至此登山朝拜者人流如潮,络绎不绝,尤其每年农历四月八庙会通往老君山顶的四十里山路行人如龙,名噪天下,五步一跪,三步一叩和封口朝拜者大有人在,成为一景。

    现在老君山留下来最多的文物是明朝时期,万历皇帝软弱多病,仰慕老子修道养生而健康长寿,把生命与帝业寄托在老君山老君爷神灵之上,铸造大铁钟,虔诚保佑,“皇帝万岁,太子千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钟文清晰可辨;老君山诏谕碑祈祷“朕躬康泰,无疆福寿,民安国泰,天下太平”;万历三十一年,朝廷印造《道大藏经》颁发老君山,史有记载。除此以外最为珍贵的文物六丁六甲护法神将至今基本保存完好。

    清《南阳府志•校注》嘉靖本卷二载:“老君山,在内乡县北250里处,突峰悬崖,隐现云表。世传老子学道于此,药灶、丹炉遗迹俱存”。

    清《卢氏县志•碑志》载:“北魏时,为作纪念,在山上建有老君庙,到唐太宗时重修,由大臣蔚迟敬德监修”。

    清《卢氏县志•文艺志》载:“老子修炼于景室山。在治东南200里处,老君仙山是也,蟠踞中南之首,太和嵩少为副,绝顶巍峨际天”。

    从以上录抄的各府、县志可知,在老君山隐居修道的老子即《史记》中司马迁所述的出函谷“不知其所终”的老子,那么栾川老君山理所当然就是老子归隐地了。

    清静无为,虚无飘渺。老子由一个活生生的人演变成老君爷—一个受人尊敬的神,于是人们就盖庙纪念他,供奉他。无论是人,抑或是神,都充分展示着老子的不朽和丰功伟绩,一部五千余言的杰作,被称为古代最伟大的哲学思想,可以说他既有当时的历史高度,又有当时的科学发展的深度,老子对社会、人生等方面的重大问题的观点、分析、论述和实践都达到别人尚难达到的境界。迄今为止的许多社会发展事实又都证明了这种思想的科学性和真理价值。

    老子是不朽的,为寻找真理求治国之道,从东至西,又转辗千里沿虢国古道到栾川登景室山,可见其精神力量之强。老子隐居景室山修道养生获得长寿,为后人留下了几多神密。老子的为人处事重厚道而不薄情,重实在而不虚伪,在景室山传授知识,丹药剂世,积德行善,广做好事,历代皆有口啤。

    老子避开世俗,隐名埋姓,在景室山专心修炼,但他炼丹济世,摄生渡人,其踪迹最终难免使人不知,久而久之被神化抬高由人到神,以至后来历朝各代在老君山都出现过老子显灵救助苍生的神化故事,继而出现物象神化迷离扑朔的老君台、老君杯、老君钻、老君磨、仙人桥、悟道石、煮人锅、饮牛池、老君丹、老君拴牛桩等,就连明太子火慈烺逃亡栾川深山也不忘藏身老君山,梦想托老君爷之福,保佑江山恢复。

    在栾川民间,自古以来流传着一个老君散丹救人的“平安节”。传说老君来到景室山隐居修炼,有一年瘟疫流行,人死大半,老君心急如焚,大发慈悲,于正月二十三日来民间散发金丹灵药,防疫救人,果见成效,人们为了纪念老君,把正月二十三定为平安节,至今在栾川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焚香祈拜老君,祈祷平安,并用金铂和黄裱剪成老君骑牛散丹剪贴画,贴在大门之上。“正月二十三,老君来散丹,门上贴金牛,四季保平安”,村村落落大人小孩都会唱颂,广为流传。

    无独有偶,在老君山老子骑神牛像前,大人小孩皆知“摸摸神年头,一辈子不发愁;摸摸神牛项,一辈子不生病;从头摸到尾,一生无懊悔”。如此等等民间传说一代一代传,不教自会。

    神话归神话,老君丹在栾川流传已久确是事实,老君山下方圆百十里上年岁的人大都能说出几个老君丹的土单验方来,也许是受了老子的影响吧。

老子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源文化,对中国、对世界、对人类产生了不可比喻的作用,作为老子归隐地我坚信坚定不移地开发研究和弘扬传承老子文化,必将给社会和谐发展带来生机。

老子归隐于何地?

      关于老子的归隐地,并非只有一种说法。本人家乡是洛阳栾川,境内有山名“老君山”,据传此山原名“景室山”,因老子归隐于此修道炼丹而得名,唐太宗李世民赐名为“老君山”。 

       据司马迁《史记》记载,老子出关后,不知所终。要想知道老子的踪迹,首先得弄明白他为何要出关,据传原因有三:一是周室衰微。《史记》有载:“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二是躲避政治牵连。据载:周敬王四年(前516),周王室发生内乱,王子朝率兵攻下刘公之邑,周敬王受迫。当时晋国强盛,出兵救援周敬王。王子朝势孤,与旧僚携带周王室典籍逃亡楚国。老子当时任周征藏史,蒙受失职之责,受牵连而辞职。三是寻道。《史记》:“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于是老子就骑青牛到广阔的关外寻道去了。

       其出行路线大致是洛阳—三门峡—函谷关—周至—大散关,但是到了大散关之后,大失所望,发现前路漫漫黄沙戈壁,关山重重,风沙蔽日。试想老子这样一位道学大家,主张珍爱生命,顺应自然,既然无路可走,就应尊重现实,但原路返回不免失面子,那到哪儿去呢?以老子的学问,定然听过伏牛山主峰景室山的名声,对历史第一贤相伊尹也不会陌生,于是便折返中原,来到伊尹的出生地——栾川,栾川的灵山秀水和古朴民风坚定了老子在此修道的决心,于是他从追梦谷东上老君山,在此修道终老。

        至今当地仍留有多处遗迹和传说,尤其是建于北魏的君山铁顶,有“南有武当金顶,北有老君铁顶”之说。栾川县志和周边县志也多有记载。

        关于老子归隐于何地,因缺乏史料记载而众口不一,此处所言也不过是众多传说中的一个而已,仅供各位仙人参考

老子归隐地新考

有人说,老子居周时间太久,见周国势衰微,离开周室去了函谷关,受关令尹喜盛情之邀,著《道德经》五千言而去,不知所终。

  有人说,老子辞别关令尹喜,入秦游历各地名山大川,了解秦地风情传说,归隐扶风或周至一带,直至终老,葬于槐里。

  有人说,老子著五千言,别函谷关,隐姓埋名,择善地而居,修道养生,归隐老君山,无疾而终,坐化升天,葬于一天然石棺中。

  有人说,老子任周守藏史、柱下史近50年,因周室战乱自残,失职丢官的他,走上了西出秦国到竺乾印度访问释迦摩尼的西天之行,终老于荒漠之中。

  老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先秦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对于这位千古稀有、才智深邃的圣贤人物,连两汉史学家司马迁都无法确认的史实,难怪方家诸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司马迁老先生治学态度非常严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从不贸然下结论。

  那么老子归隐地究竟在哪里?笔者通过20多年潜心研究,并借助有关史料和地上地下文物,浅析考辩如下:

  一、老子哲学思想的文化内核

  老子所处的时代约在公元前6世纪至5世纪,此间正直我国春秋战国末期至奴隶制社会后期,新兴的地主阶级尚未取得统治地位,礼崩乐坏的政治局面尚未形成,周王朝内部王子朝乱之后,内部矛盾又趋向缓和。老子代表那些破落的奴隶主贵族,看到奴隶制的崩溃,又不能转向新兴的封建势力。因此,他用一个超绝一切的虚无的主体代替商周以来的人格神之天的至上权威,同朴素的唯物主义天道观相对应。“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道德经》)。有了表示宇宙本体的“道”,把道作为哲学范畴。老子以“道”为最高范畴,将道视为天地万物的本原、本体及其运行的总规律,提出道生万物、执一统众、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物极必反、和谐有度、俭啬寡欲、抱朴守真、柔弱处下、贵柔重雌等思想与主张,成为中国哲学的理论主体,居于古城哲学体系中创始及突破性地位,成为中国历代哲学体系建构的理论主体。如同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投影在整个西方哲学史中一样,起着哲学体系中的主干作用。

  老子的思想,对孔子儒学及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共同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培育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和精神特质,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产生了久远影响。老子及其道家思想所蕴含的生存智慧正值得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同,展现出超越时代、超越民族、超越国界的强大生命力,具有普遍意义的警世、医世、救世功能的文化共识。因此,中国著名的中西医学者林语堂评价说,老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警句制造者之一”。

  二、老子文化的思想根源在南不在北

  我国汉初的文化形态表现为多元结构,但其重要的历史发展趋势是东周列国文化综合成一种新文化——汉文化,至西汉中期已形成了完整的文化形态。汉初,为了休养生息,提倡黄帝、老子之学,黄老的思想成为社会主流。黄老思想的经典之作——《道德经》五千言,主张清静无为,正符合休养生息的形势需要。鲁地是诞生孔孟之道的家乡,三晋与秦是法家学说的用武之地,楚地则流行老庄的思想。老子是楚国苦县人,产生老子学说的土壤是长江流域的楚文化。这里从战国时期到汉代仍盛行相当原始的巫术,神话传说极为丰富。《庄子》中超脱人间的幻想色彩,《楚辞》中依托神话来表示其政治愿望,楚漆器、石刻中大量的神灵图像,南阳汉画像石反映的图腾、神话传说正迎合了《老子》之言,形成一幅和谐思想的历史文化画卷。湖北荆门郭店楚墓所出的战国《老子》残本竹简,马王堆汉墓中与帛书《老子》同出的《黄帝内经》。这些材料大量存在的事实,充分证明了楚地是老子学说的发祥地,至汉初也是黄老思想的发达地区。汉初思想领域的主要文化在三楚地,老子文化的思想根据在南方不在北方。

  三、老子不与虎狼为伍

  老子思想的根底与秦国的农战兼并国度背道而驰。老子劝导“人君”治国安邦,施政理民,要有慈善之心,要宽厚不要苛察,不要居功自傲,自伐其能;要懂得祸福、善恶相互转化的道理。他说:“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止邪?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所谜,其日固久矣!”历史文献中,秦国多次被称为“虎狼之国”,这主要出自苏秦、游腾、苏代、屈原、楼缓等人之口。周平王东迁,秦襄王以扈从之功,受赐戎狄,占据岐以西地区。从西陲小邑到跻身诸侯,统一六国,如狼似虎吞并他国。至秦王政,凭藉商鞅变法以来几代积累的国力,攻灭六国,一统天下。苏秦称秦国为“四塞之国”把关中视为“虎穴狼窝”。张仪把秦军视为“虎挚之士”。《晋书·苻坚载记》:“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穆公以来至于秦王20余君,常为诸侯雄”。司马迁也把投奔秦国的客卿商鞅视为“虎狼之辈”。“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于孝公以帝王求,扶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言,亦足发明商君少恩矣。余常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史记·商君列传》)。贾谊在总结速战速亡、只存在15个年头时说:“仁心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新书》)。秦之所以二世而亡,其原因在于不施仁政,不懂“攻守之势”。老子入关著书,年届80岁,年事已高,风烛残年,若不顾个人安危,孤身远游西域荒漠,与老子的思想、人品及客观条件实不相符,西游之说不可信。

  四、司马迁追考老君山

  据司马迁《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做过周王室的守藏史、柱下史。由于周室国衰,频发内乱,弃官归隐,驾青牛寻名山修道养生。老子西游至函谷关,见到多年至交关令尹喜,强留著书上下篇五千言。老子在函谷关太初宫潜心著述7个多月,尔后辞去,不知所终。所言老子享寿“百有六十岁”,“或言二百余岁,其修道而养寿也。”这是史学界比较正统的说法。

  汉元封三年(前108年),司马迁继承父职任太史令,尽阅史官所藏旧史,又遍游全国名都大邑,探访名山古迹,考察博征各地史料。请毕沅曾对晋郭璞传《山海经》作注熊耳山时,曾提到齐恒公、太史公司马迁登上老君山,这正是司马迁从洛阳始考察名山大川的第一站,自然有寻迹追考老子归隐地的考虑。他认为老子避开尘世干扰,归隐景室山一带专心修炼的可能性最大。

  老君山,古名景室山,它与太室,少室山一样,据说是大禹的三个妻室的化身,是古熊耳山(伏牛山西段,非现在熊耳山的概念)的主峰,今西峡,栾川二县之界山。东与伏牛山之翼望山相连,老鹳河发源于此山,明嘉靖《南阳府志》载:“老君山(景室山)在内乡县北,突峰悬崖,隐现云表,世传老子修道于此,药灶、丹炉遗迹俱存。”清康熙《内乡县志》亦有同样的记载。《卢氏县志》载:“老子修炼于景室山,在治东南二百里许,老君仙山是也。”北魏时,考其遗迹,始建庙观于景室山,铁瓦石壁,铸老子骑青牛铜像。隋时确认景室山为老子归隐修炼圣地,遂更名景室山为老君山。至唐代,太宗李世民尊老子为“帝室先系”,遣开国元勋尉迟敬德监修老君山道观,改道观为道宫,修庙宇,饰金身。唐高宗李治则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朝庭遣中使,发帑金,敕建老君山太清观宫殿。继之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朝廷刻印《道大藏经》颁发给老君山。自唐到明清,历代皇帝对老君山或多或少有所赏赐,民间对老君山口碑相传的传闻,神话传说、演绎,汗牛充栋,丰富多彩。鉴于老子所处的时代,老君山顶不可能有任何可供利用的建筑材料,早晚的温差很难栖身过夜,至于祠庙、宫观则是后世道教信徒累朝累代的后建之物。老子修炼养生之地,一定是既食人间烟火,又是远离尘嚣的清静原始洞穴。

  五、西峡老君洞发现仙迹

  西峡县二郎坪乡大庙村有一个小地名叫梅子沟,自唐代以来一直是豫南道教群众朝北鼎的必经之路,老君庙旧址有许多碑文可以佐证。与梅子海一山之隔,有一处千祥云集、气脉崇隆、飞瀑流泉的佳胜所在。四周林深郁闭,珍稀古树名木有30多种,如七叶树、秦岭红豆杉、领春木、连香树、青檀、水曲柳、银杏、铁杉、鹅掌楸等国家保护类树种,形成大小不一的特有生物群落。四周山体自然形成一个巨大的喀斯特地貌奇观,串壁山崖上,曲径通幽、云凝烟绕,这就是闻名遐迩的老君洞。

  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羽士宋清川,范一玄游历南阳名山——老君山,内邑第一胜景仙人洞(老君洞),见其胜异,穴居洞内,开山修理此洞。深修数丈,下穿五尺,洞方宽大,发掘洞内早有仙迹,乃太上老君炼丹,炼铁之所。康熙十年(1671年),仙人洞主持武清魁于洞在平坦之地修建老君大殿一所,道房10间,遂成一时之巨观。2002年在开发老君洞景区时,对洞穴进行了深挖掘,洞内丹炉尚存,其迹内有古像三尊,圣号三清。并意外发现距今约5000多年的野牛角骨及各种动物遗骸和距今2700多年的冶铁遗址。据有关专家考证,此天然洞府极有可能是周代老子隐居之地的老子洞,汉唐称之为神仙洞。

老子姓氏的考证

一、血缘始祖——皋陶

据《秘笈新书》引《姓纂》及《新唐书/宗室世系表》记载:“李氏,帝颛顼高阳之裔。颛顼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咎(即皋陶)。”《通志/氏族略》也记载:“李氏,咎 为尧理官,子孙遂为理氏。商末有理徵改姓李,望出河西。”南宋《古今姓氏书辨证》卷21记载:“李姓,出自赢姓,颛顼帝高阳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皋陶,字庭坚,为要大理。生益,益生思成,历虞、夏、商、世为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

二、李姓始祖——李利贞

据《史记》引《括地志》记载:“寿州(安徽)安丰县南130里,古六城东,禹封其少子丁六,以奉其祀。皋陶(皋陶事后葬之于六)之后,历虞、夏、商,二十六世为理官,以官职为姓,故成皋陶与其子孙为“理”氏。至商末年,他的裔孙理徵任商纣王的理官。时纣王无道,理徵屡屡进言,为纣王不容,终罹殺身之祸。他的妻子契和氏与幼子利贞逃难到伊侯之墟(约在河南省西部的伊河流域)。母子饥饿不堪,又无粮食,遂取道旁李树上的果实充饥,得以活命。理利贞畏于纣王的追杀而不敢姓理,于是以“木子”救命之恩改理姓为李姓。由此看来,李姓之始当在商末周初,李利贞为李姓始祖。

三、正史李姓第一人——李耳

据《新唐书宗室世系表/李氏宗谱》撰述如下:李利贞生子昌祖,为陈国(故址在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春秋末为楚国所灭)大夫,昌祖生彤德,彤德生硕宗,为周康王赐采邑与苦县(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至十六世孙乾(字元果)时,为周朝上御史大夫,娶益寿氏女婴敷,生李耳(字伯阳,号老聃),他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哲学家老子。

据司马迁《史记》记载:老子者,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名耳,号聃,姓李氏,正史中明确指他为李姓的第一人。曾出任周朝守藏室的史官,后见周朝衰落,社会风气颓败,于是弃官归隐。传说老子归隐时骑青牛路经函谷关,关令尹喜请求老子著书,于是有《老子》(后称《道德经》)五千多言留于后世。是谓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后来老子李耳被道教奉为教主,称“太上老君”。

李姓为中国的大姓,约占汉族人口的7.9%。鹿邑县是李姓的发源地,李姓占全县总人口的8.1%,近9万人。由老子李耳始,至今已延续74代(1996年资料)。1985年秦维聪博士、潘又泉等知名人士倡议下设立了“李耳纪念奖学金委员会”,1993年又先后成立了“中国鹿邑老子学会”及“鹿邑县李氏研究总会”。多年来,以此致力于学术研究和对外交流联谊,取得了丰硕成果。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