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如何选择和讲述故事?——谈冰点《考上北大,然后呢》

 《冰点周刊》的记者联系我时,我看了记者的前几篇作品。都写得很精彩,剥茧抽丝,层层推进,文风凝练而冷静,信息来源多元,是典型的优秀稿件。

  特别是,《冰点周刊》的很多文章有一种特别的“味道”——你读完之后,往往有一种严肃的痛惜的凝重情绪。

  我很好奇,一个主流媒体中的优秀记者,会如何来写作一个我这样的学生。在主流稿件中,很少见到我这样的人——有着明确的、较为彻底的底层身份认同,而这种认同往往是主流文化和主流媒体  拒绝的。

  我也有自己的“私心”,我想借助主流媒体传递这样一个理念:建立底层身份认同,谋求底层处境改善,是底层学生,甚至是所有学生都急需投身其中的事情。采访完之后路上闲聊时,记者点破了我的诉求。

  归纳起来,我主要给记者讲了我的成长历史、我世界观的形成过程和我给出的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我尝试通过我的成长变化,告诉公众:底层学生需要建立身份认同,认清社会结构,走向工农,阻击资本力量,谋求社会变革。这个谋求底层解放的过程,才是真正的自我解放的过程。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就会被收编,被虚无,被“小”化,忘记底层,远离工人,承受社会撕裂之痛。

  在叙述中,我一直力图超越“阶层流动”“阶层上升”的话语,同时避开悲情叙事,而代之以阶级分析和社会结构分析。

  正因为我在叙述我的个人成长史中,加入了大量的理论反思,使我感觉这个稿子会很难写。因为几乎我提到的每一个故事,我都做了自己的解读。如何把故事讲好,又能写出背后的理论判断呢?我能想到的是《西行漫记》。

  我特别期待这个稿子,特别是在知道记者还去到了我千里之外的云南家里,对我家人深入采访之后。我想象着这个稿子,能够给读者带来耳目一新之感,让他们看到,底层身份的认同,能够给人带来全新的世界观,带来别样的生机勃勃的生命动力。

  见到稿子的时候,我是特别震惊的。

  我突然意识到,主流媒体(同时受到市场、读者、行政管制三方影响的媒体)原来会这样挑选和讲述故事。在字里行间,我看到记者如何将一个非主流的学生努力纳入到常规的故事母题里,用一个常规模板去包装这个非常规的内核。最终,这篇稿子呈现的故事和人物,既能够符合大众的刻板印象,又能够通过审查,还可以“引人深思”,带上了“严肃的痛惜的凝重情绪”。

  但这时候,我感到所谓的“引人深思”,有很大成分是混合了虚假成分的,自以为的“深思”。此前以为颇有深度的“凝重情绪”,实际上往往是读者的只是自我感动,并不指向真正的理论思索和方法探索。一言蔽之,这并非是一个解决问题的稿子,也并非是一个价值建构的稿子,而是一个文化工业体系中制造的产品。

  究其本质,这并非是《西行漫记》,这是何伟的《行路中国》。读者看我们的故事,很难透过我们去思考社会结构,而仅仅是看故事,仅仅是像看电影一样玩味、感受悲伤情绪的冲击。

  这篇能够被读者广泛接受、各取所需的稿子,删减了我所要表达的核心内容。在我所提供的诸多故事中,它目标清晰地选择了那些悲情的、痛苦的、引发情绪的部分,将其收束到“逆袭过程中的艰难与辛酸”这样一个母题之中,从而大幅度取消了我本身所要表达的理论反思。

  读完这篇关于我自己的稿子,我一瞬间深感陌生。我的生活是这样的笼罩着阴霾和艰辛吗?对于我而言,生活的主要篇章充满了探索的乐趣,充满了理论反思带来的激情,最重要的是,充满了明晰社会结构和历史责任后的了然、愤懑和勇气。

  在陌生之后,我突然意识到,作为一个新闻系学生,我其实应该对这种稿件很熟悉。这篇非常细腻优质的稿件,其故事模板其实已经存在于各种各样参差不齐的同类稿件里。这是常规叙事,这样写作稿子,可以和我们以往的阅读经验连接起来的,从而会让人觉得更加真实。尽管距离我自己真实生活远了一些,但是距离我们阅读经验里的生活却近了很多。

  当然,如果按照我的意图去表达,这样的稿子该怎么写?这样的稿子能不能刊出?这样的稿子有没有读者?我当然无法回答这些问题。所以我也深知记者技巧的高超之处,也知道记者的良苦用心。

  在这篇基调忧郁,故事常规的稿子中,又时刻透露着另类之处。当我看到稿子留下了我的小学同学的疑问,留下了我父亲对我的疑惑,留下了我对上流社会的疑惑时,我也知道记者试图传达着别样的东西。特别是,当我看到“大部分人想的是如何在夹缝中实现自己,而不是凿开缝隙”这句话时,我知道作者已经尽其所能说了想说的话。

  可惜的是,究竟有多少人能意识到这个晦涩的表达?(当然比起很多流行的稿子来说,这种表达已经十分清晰)究竟有多少人能够不仅仅是猎奇,不仅仅把焦点集中在文章里几个隐去名字的学生身上,而是借由这几个无名之人,窥视底层的广阔世界,理解社会结构的残酷之处,建立变革共识呢?

  答案并不乐观。

  尽管,这可能已经是中国最好的特稿媒体,凿开的最大缝隙。

  忍不住再度翻开马克思,翻开西行漫记,翻开五四年代,去想象一个求新求变求勇气求真实的媒体时代,想象一个千千万万青年人为了普罗大众鼓与呼的时代。

    附文:考上北大的农村孩子:“我们和那几亿农民工人互为镜像”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