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037
jd037
jd037
jd037
jd037



38 撤销毛泽东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和前委职务,是瞿秋白“左”倾错误造成危害的结果






  8月30日,湖南省委常委根据中央的指示,最后确定湖南秋收起义计划,并派彭公达到中央汇报。9月5日,中共中央根据湖南省委来信报告的情况,召开了专门讨论湖南秋收暴动问题的特别会议,提出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9月6日,毛泽东得知中共湖南省委常委关于秋收暴动的日期决定后,立即以中共前敌委员会名义向工农革命军下达秋收起义计划与部署。9月9日,震撼全国的秋收起义爆发。上述情况充分说明,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是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和指示进行的。

  第四,关于所谓由于秋收起义没有得到中央委员会的批准,毛泽东因“枪杆子运动”被免除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和党的前委职务的记述,也是有误的。

  据《毛泽东年谱》和《毛泽东之路・横空出世》记载,1928年3月上旬,正当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时候,执行“左”倾路线的湘南特委,派特委军事部长周鲁到江西宁冈砻市的龙江书院,批评毛泽东“行动太右”、“烧杀太少”。于是,宣布取消前敌委员会,更令人震惊的是,周鲁居然宣布开除毛泽东的党籍。

  当时,毛泽东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且是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周鲁当时任中共湘南特委军事部长、省军委特派员,他哪有权开除其党籍呢?据周鲁说,他是看了中共中央文件,在这个文件中,明确写有中共中央开除毛泽东党籍的决定。他只不过是前来执行党中央的决定而已。中共中央何时做出开除毛泽东党籍的?原来是1927年11月9日至10日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在上海召开扩大会议做出的决议。这次会议,是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发展到高峰的会议。会议批评毛泽东放弃进攻长沙、转向井冈山是“完全违背中央策略”、是“单纯的军事投机”。于是做出《政治纪律决议案》,其中关于对毛泽东的处分是这样写的:湖南省委委员彭公达、毛泽东、易礼容、夏明翰,应撤销其现在省委委员资格……毛泽东同志为八七紧急会议后中央派赴湖南改组省委执行中央秋收暴动政策的特派员,事实上为湖南省委中心,湖南省委所作(犯)的错误,毛同志应负严重的责任,应予开除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

  这个处分决定,是中共中央于1927年11月9日至10日做出的,为何到1928年3月上旬才由周鲁传达呢?处分决定是开除毛泽东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的职务,周鲁为什么居然宣布开除毛泽东的党籍呢?这主要是因为那时的中共中央文件,是通过地下交通员传递的,从上海传到湖南,颇费时日。周鲁到宁冈要通过白区,不能随身携带中共中央文件,只能凭记忆进行传达,因而把开除毛泽东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的职务,误传为开除毛泽东的党籍。1927年4月上旬,毛泽东率部来到湘南,在湘南特委看到了这个中共中央文件,方知周鲁误传了中央文件的决定。1956年9月10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大预备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当谈及上述这件事时说:后头又说这是谣传,是开除出政治局,不是开除党籍。啊呀,我这才松了一口气!那个时候,给我安了一个名字叫“枪杆子主义”,因为我说了一句“枪杆子里头出政权”。他们说政权哪里是枪杆子里头出来的呢?马克思没有讲过,书上没有那么一句现成的句,因此就说我犯了错误,就封我一个“枪杆子主义”。的确,马克思没有这么讲过,但是马克思讲过“武装夺取政权”,我那个意思也就是夺取政权,并不是讲步枪、机关枪那里跑出一个政权来。

  从上述情况来看,撤销毛泽东的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和前委职务,不是因为所谓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没有经过中央委员会批准的问题,而是瞿秋白“左”倾错误造成危害的结果。
jd037
jd038
jd038
jd038
jd038
jd038



39 毛泽东领导发动秋收起义,有无一个统一的暴动日期,到底以哪一天为秋收起义纪念日才是正确的呢?






  关于秋收起义的暴动日期的确定,以及到底应以哪一天为秋收起义的纪念日才是正确的,对此在我国学术界和出版的著作中,有3种不同的观点。一般认为,1927年9月9日是秋收起义的暴动日期,因此应把9月9日作为秋收起义纪念日。有的则认为是9月10日。而湖南人民出版社于1988年11月出版的《黄洋界保卫战》一书提出了另一种观点:湘鄂赣粤四省各地农民秋收起义并无一个统一的暴动日期,应以哪一天为秋收起义纪念日呢?毫无疑问应以党的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9月11日率领部队从铜鼓向浏阳进发为这一伟大的历史纪念日。而这一天与湖南省委命令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和10个农民团暴动出发的日子是一致的。

  那么,秋收起义到底有无一个统一的暴动日期呢?据查证,关于秋收起义的时间问题,中共中央曾有两次要求:一次是1927年8月22日给湖南省委的信中要求:“全省暴动应于月底以前开始。”另一次是1927年8月底《中共中央关于两湖暴动计划决议案》强调:“两湖的农民暴动必须开始于9月10日……”根据中央指示,两湖省委都制订了特别的暴动计划,决定:“鄂南决于9日发动,安源决于11日发动,自岳至长至株铁道9日起破坏,各县农运亦已特别加紧工作,限于11日齐起发动。”1927年10月8日,当时任湖南省委书记的彭公达向中央呈送的《关于湖南秋暴经过的报告》中这样写道:“公达在常委的提议是9日破坏铁路,10日各县暴动,13日长沙暴动……这个提议经过约一小时的讨论,各部不赞同,遂作如下之决定:9日开始破坏铁路,11日各县暴动,15日长沙暴动。此议决定之后,随即通告各地执行。”此暴动计划执行情况怎样呢?彭公达在《关于湖南秋暴经过的报告》中写道:“湖南的暴动9日开始……安源10日发动,发动之后,工农军即开始向萍乡县城攻击……驻在铜鼓、修水一带之浏阳及平江农民军,于11日分三路进攻平江的长寿街……长沙乡村的农民暴动于11日暴动分河西、河东两方进行。”

  陈永清,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时任中共湘潭县委委员兼东一区区委书记。1927年9月初,毛泽东在株洲曾当面向株萍转运局局长朱少连和陈永清部署秋收起义计划。根据陈永清的回忆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一书的记载,秋收起义是从破坏铁路开始。9月9日,在行动委员会的统一布置下,长沙六十多名铁路工人,分成十几个行动小组,分别破坏了长沙至岳阳、长沙至株洲间的铁路;10日,继续破坏长岳段铁路;11日,又破坏了株萍铁路。起义群众拆除铁轨、切断电线、炸毁桥梁,使长岳、株萍铁路陷入瘫痪,直至15日,两路仍不能通车。从秋收暴动的全局来看,参加秋收起义驻江西修水的卢德铭兼任团长的第一团,于9月9日正式宣布起义,打响了秋收起义的枪声,从修水出发,进取平江,作右翼;驻安源的第二团,9月10日暴动,从安源出发,向浏阳集中,作左翼;毛泽东亲自率领的第三团,于9月11日在江西铜鼓暴动,然后和二团会师攻取浏阳。

  根据上述情况,无论是以9日破路行动作为秋收暴动的开始,还是以第一团9日正式宣布起义打响枪声作为秋收起义的标志,都应以9日作为秋收起义的纪念日。如果以11日作为秋收暴动的开始,那么,第一团于9日打响起义的枪声,当天进军平江长寿街;10日到达渣津。第二团于10日暴动,当晚进军萍乡发起强攻,不算是秋收起义的行动,显然是不行的。第三团于11日暴动,经过激战,胜利占领白沙镇。这些都说明,应将9日作为秋收起义开始的标志。
jd038
jd040
jd040
jd040
jd040
jd040



41 毛泽东决定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有5种说法






  井冈山,是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使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起点。井冈山的斗争,其时间虽然不是很长,只有两年3个月,但在中国革命史上却留下光辉的一页。

  那么,毛泽东何时决定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对这个问题,在出版的著作中有以下几种说法:

  1993年6月,群众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的足迹》一书记载:

  1927年9月的一个夜晚,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在湖南浏阳县文家市里仁学校大教室里召开军事会议,由毛泽东主持……会议主要围绕“全军进军方向问题”展开了讨论……接着,前委便开始讨论到哪里扎根的问题。

  毛泽东听完大家的发言,用手指着挂在墙上的地图道:“这块像眉毛一样的地方,是罗霄山脉中段,这里山高水险,地势险要,森林茂密,是个理想的落脚点。这里的群众基础也好,有自给自足的自然资源,特别是井冈山地区,是个积草囤粮、聚集革命力量的好地方。我们可以在这里建立革命根据地。”

  会议一直开到深夜。经过激烈争论,终于通过了毛泽东向罗霄山脉中段进军的主张。

  次日,全军在里仁学校举行会师大会。毛泽东便在会上宣布了向罗霄山脉进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命令。

  上述记载说明:毛泽东于1927年9月19日在文家市召开秋收起义前委军事会议时,就决定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这是第一种说法。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出版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一书记载,毛泽东“在‘三湾改编’期间,还提出了要在井冈山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问题”。这是第二种说法。

  许多参加过秋收起义的老同志,在发表的回忆文章中,也持这第二种说法。例如,陈士榘、陈胜谷的回忆都说直接听到毛泽东在三湾时讲过:“我们要建立根据地”,“要与井冈山袁文才、王佐联系,建立根据地”。

  1993年12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之路・横空出世》一书,提出了第三种说法:

  为了确定革命的落脚点,10月3日,部队离开了三湾,当日到达宁冈县古城。毛泽东在这里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会议着重研究并决定在罗霄山脉中段建立以宁冈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问题……

  湖南人民出版社于1989年9月出版的《湖南党史论丛》一书,提出了第四种说法:

  毛泽东率领起义军到达酃县水口之后,没有再向南运动,却于10月27日上井冈山,开展武装割据,创建革命根据地。

  除此,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于1927年10月22日从湖南酃县水口出发,经下村进入江西遂川县境内。23日在大汾镇突遭遂川地主武装“靖卫团”三四百人的袭击,队伍被打散。在这样的情况下,毛泽东率领部分人员撤退到井冈山南麓的黄坳,然后由黄坳到井冈山西南面的荆竹山,与王佐部队取得联系后,明显改变行军方向,即由原来南下挥师向东,绕了一个很大的圈子,于10月27日到达茨坪西面6公里处的大井村。据一些参加过井冈山革命斗争的老同志回忆,决定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于10月24日在荆竹山宣布的。

  对上述几种说法,绝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在古城会议上决定的。这种观点,似乎已成了定论。
jd040
jd039
jd039
jd039
jd039
jd039



40 是谁最初向毛泽东推荐井冈山?






  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的中段。距茨坪12.5公里的八面山,是井冈山的五大哨口之一的最高哨口,其海拔高度也不过只有1800米。显然,在我国众多的大山之中,井冈山不算出众。然而,毛泽东却于1927年10月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挺进井冈山,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那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为什么挺进井冈山去开辟革命根据地?最初向毛泽东推荐井冈山的人是谁呢?

  1996年2月7日,《华商时报》载文说:“最初向毛泽东推荐井冈山的是秋收起义部队第二团的团长王兴亚。”该文是这样记述的:王兴亚,江西安福人,早年参加共产党,当过北伐军营长,大革命失败后潜回家乡组织农民武装。他与井冈山的袁文才、王佐是拜把兄弟,互相支援。有一天,他接到江西省委的信,指示他速到安源开会。会是由中央特派员毛泽东主持。在部署完秋收起义工作后,毛泽东对众人说:还要考虑一个问题,就是敌强我弱,倘若暴动失利,退路在哪里?王兴亚把腿一拍,说:“要是咱们打输了的话,就退到我的两个老庚(袁、王)那里去。那里高山大岭,险要得很,进可攻,退可守,而且连绵好几百里,安得下千军万马呢!”大家忙问是哪?他说:“井冈山嘛!”毛泽东听后,忙要他把井冈山和袁、王的情况再讲清楚些。从此,“井冈山”便在毛泽东的心里扎下了根。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身份在江西安源张家湾村召开军事会议,传达“八七”会议精神,部署秋收起义工作,其时间是1927年9月初。

  其实,在这之前,湖南衡山县一位名叫张琼的妇女会干部,曾向毛泽东推荐井冈山。对此,著名作家叶永烈有以下的记述:毛泽东此前并未上过井冈山,他怎么会做出如此“天才的选择”呢?笔者在井冈山采访时,求教于原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长朱本良。据他了解,那是毛泽东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时,在1927年2月20日至23日来到湖南衡山县城,访问过当地的妇女会干部张琼。张琼说起她有个表兄,受国民党追捕,无处可逃,逃进了井冈山。那儿山高皇帝远,国民党鞭长莫及。毛泽东很注意张琼提供的信息,从此井冈山存储在他脑海的“信息库”里……

  正因为这样,毛泽东在1927年7月4日的中共中央执委会扩大会议上就提出了“上山”的主张,以为“上山可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从上述情况来看,最初向毛泽东推荐井冈山的人,应当说是衡山县妇女会干部张琼。据《云气纵横话衡岳》一书记载,毛泽东是于1927年1月15日至24日上午在湖南衡山县考察。在此期间,他曾先后两次召开妇女座谈会,了解有关妇女方面的情况。第一次妇女座谈会是于1月15日到衡山县白果镇后,在芳山公祠召开的。第二次座谈会是1月20日到衡山县城后,于23日在县妇训班召开的。

  叶永烈在《毛泽东之初》一书中说,毛泽东于1927年2月20日至23日到衡山县考察,是有误的。而其准确时间应为1927年1月23日,而不是2月20日至23日的事。因为毛泽东于1927年1月4日从长沙启程到湖南农村考察农民运动,先到湘潭湘乡县考察,1月15日至24日上午在衡山考察。2月12日,毛泽东已从长沙到武昌,不可能在衡山。王兴亚在安源军事会议上向毛泽东推荐井冈山,是在张琼向毛泽东推荐井冈山之后的又一次。他的推荐,可以说对毛泽东决心去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起了促进作用。
jd039
jd041
jd041
jd041
jd041
jd041



42 决定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通过一系列会议,逐渐做出的决定






  其实,决定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在革命实践中不断探索,通过一系列会议,逐渐做出的决定。

  《毛泽东年谱》(上卷)记载,1927年7月4日,毛泽东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第34次会议,在讨论湖南问题时,他在发言中,就主张“上山”,认为“上山可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8月9日,在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第一次会议上,在讨论湖南秋收暴动时,毛泽东提出:“要在湘南形成一师的武装,占据五六县,形成一政治基础,发展全省的土地革命,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

  虽然王兴亚和张琼分别向毛泽东介绍过井冈山的情况,但张家湾军事会议并未决定把井冈山作为暴动失利退路的立足点。9月19日,秋收起义各路部队到达湖南浏阳文家市,在里仁学校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讨论起义受挫后的进军方向时,通过了毛泽东关于放弃进攻长沙的主张,决定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寻求落脚点,以保存实力再图发展,仍未决定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9月29日,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进驻江西永新县三湾村后,主持召开了中共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决定对部队进行改编。在这次会上,毛泽东还特别强调:“部队不能乱跑了”,要“就地打主意”。“袁文才在茅坪打圈圈,敌人几年来都没有把他们消灭,王佐在井冈山也是这样……显然,毛泽东的这些论述,具有“根据地”的意思。正如秋收起义时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参谋部的勤务员、在三湾时曾以士兵代表身份参加前委扩大会议、全国解放后任中央民族学院院长熊寿祺的回忆所说:在三湾时……虽然那时毛主席还没有提到“根据地”3个字,但是讲话的内容却是“根据地”的内容。毛主席在三湾讲话的意思可以肯定是“根据地”的意思,三湾改编的意义是伟大的,但其中还有一个伟大的意义,即在于毛主席提出了“根据地”的思想。

  10月3日,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革命军由三湾到达江西宁冈县的古城镇。10月4日,毛泽东在古城镇西的一座古老的书院文昌宫,主持召开有前敌委员会委员、部队营以上干部和党的积极分子参加的前委扩大会议,即古城会议。许多著作记载,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是在这次会议上决定的。笔者认为,在古城会议决定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可能性很小。其理由:第一,从当时的实际情况看,毛泽东于9月初在安源军事会议上才听王兴亚讲井冈山有袁文才、王佐的工农武装。到了永新的三湾,毛泽东才写信与袁文才联系。袁文才收到毛泽东的信后,派龙超清、陈梦平等到三湾与毛泽东见面。听取了龙超清等的介绍后,毛泽东才对袁文才部的情况有所了解。此时,因为尚未见到袁文才,在此情况下,怎能做出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决定呢?

  第二,毛泽东于10月3日率部到古城;7日便离古城到茅坪。在古城停留的时间这样短暂,而其会议内容,主要是传达“八七”会议精神,初步总结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以来的经验教训,着重讨论在井冈山周围地区如何开展游击战争等问题。因此,在古城会议上做出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决定,其可能性很小。
jd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