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qx108
xqx108
xqx108
xqx108
xqx108



诗如话






  诗如其人。毛泽东伟大而质朴;崇高而平易近人;他才华横溢,又谦恭自律。表现在他的诗词里便是:博大精深,艺术之光照人,但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诗如话”所讨论的,便是毛泽东诗词的内容和语言形式朴素、通俗易懂的风格特点。它的通俗、朴质,又不是有些人所主张的“散化”,诗如果真的散化了,失却了韵律、音乐性,也就不成其为诗了。

  鲜明、生动、活泼、幽默、易读、易记,是毛泽东论著的重要风格特点,即使博大精深的皙学著作,也无不如此。所以能把马列主义的真理,变成广大人民群众手中的武器,进行改天换地的斗争。毛泽东的诗词,在这方面的艺术造诣,也达到极高的境界。白居易非常重视诗的通俗性,所以有新诗吟罢读给老妪听的佳话。但与毛泽东同志的诗词所拥有的亿万读者相比,那简直是天壤之别了。尤其毛泽东化平俗为神奇的艺术才能,更是令人惊叹不已的。

  《七律・吊罗荣桓同志》这首诗,直抒胸臆,朴素深沉,绝无半点雕饰。读来极为平易,而毛泽东对罗荣桓的深情厚谊却表现得极为充分。感情的潮水,滚滚而来,表现诗人十分悲痛而深沉的心情。另外,这样质朴的诗风,与所缅怀的罗荣桓的人品气质,也是相一致的。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回忆如火如奈的战争年代,进行的游击战和运动战,奔突于丛山草莽之间,虽然生死与共,却很少一起相处,深感痛惜和遗憾。“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长征中罗荣桓英姿勃勃,战功卓著,不过更值得大书特书的却是攻占锦州之战。攻占锦州是中国革命战争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因为中国历史发展到一个转折点。“斥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继续颂扬罗荣桓的美德和胸怀。他无私无畏,敢于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他襟怀坦荡,从不怕诽谤和打击,是高翔的雄鹰。“今君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毛泽东面对国内外严重的斗争形势,投笔问苍天,这悲哀和思念之情达到顶点。这是人世间无与伦比的悲恸和悼念。

  统观全诗,除了五、六句运用了一个典故外,通首诗无一艰深、无一费解的词句,任埋藏心底的感情,如火山一样毫不掩饰地喷发出来。坦诚说来,明白如话。

  《七绝?为女民兵题照》一诗的风格,朴素、明白如话,与前首是相同的。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读着诗,你就会想象出:阳光初照,演兵场上,一队队女民兵,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勇敢豪迈,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我们不是唯武器论者,人民战争的思想是极富生命力的。即使今天,“帝国主义如此欺负我们,这是需要认真对付的。我们不但要有强大的正规军,我们还要大办民兵师”,“兵民是胜利之本。”人民战争的思想,也是不容忘记的。一首诗,全是通俗的白话,都能读懂,不用任何修饰,也不会发生任何歧义。

  自然,如何使旧体诗词写得通俗易懂,毛泽东的诗词创作,是有许多借鉴之处的。

  记叙入诗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水调歌头?游泳》一词,完全是记叙: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情景,各个记叙的要素都有了。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不久南巡――

  5月29日,先到广州;

  5月30日,又飞到长沙,畅游湘江;

  5月31日,再飞往武汉;

  6 月1 日,中午,晴空万里,畅游长江,从武昌游到汉口,全程十四公里,历时两小时;

  6月3日,下午2时,毛泽东再次畅游长江,从汉阳回游武昌。又游了十四公里;

  6月4日,毛泽东执意不游东湖,第三次畅游长江,从汉阳回游武昌。

  读着这些日记一样看来寻常的诗句,你会想见毛泽东为国事操劳的繁忙日程,你会想见他仆仆风尘的巨人的身躯,你还会想见他不俱大风大浪、偏向潮头立的英姿,你还会想到,中国人民跟随伟大领袖毛泽东,不管遇到什么时代的狂风恶浪,只要熟悉风浪的特点,培养勇毅的精神,坚定的信念,无论什么困难,什么敌人,都不可怕,都可以战而胜之。

  俗语入诗

  古来不少文人骚客,不屑俚语入诗;入诗,似有伤风雅。毛泽东则不然,象做人一样,不受任何传统习惯的局限,生活中有时也不修边幅,他说话做文章,就不避俚俗,甚至“粗话”也可人诗。只要战斗、建设需要,什么刀枪剑戟、洋枪洋炮、砖头瓦块,都可随手拣来,打击敌人,教育人民。

  “教条主义狗屎不如,狗屎可以肥田,人屎可以喂狗,可教条主义呢?既不能肥田,又不能喂狗。有什么用呢?”

  该是够俗够粗了吧,可把教条主义的无用,表达得多么透彻无余,而听的人,又是多么明白,痛快!

  毛泽东写诗填词,也如此,不避俚俗,只求表情达意,淋漓尽致。如《念奴娇・鸟儿问答》的下阕:

  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不须放屁”,脱口而出,对现代修正主义者,极尽冷嘲热讽,藐视愤恨,嬉笑怒骂,痛快淋漓。这样的俗话,现实生活里,活在人民口头上,有如此强的表现力,拿来一用,有什么不好?据说,周恩来在病榻上收听这首词,听到这里,也竟笑出了声。可见它的艺术感染力。

  民谣入诗

  民谣流行民间,活在人民口头上,为群众所喜爱。民谣入诗,可使诗词通俗易懂,喜闻乐道。《十六字令三首》中的第一首是: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末句便出自民谣:

  上有骷髅山,下有八宝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

  “离天三尺三”,明显是夸张,极言山势险峻。毛泽东引来表现:山势如此高峻,“我”却“快马加鞭未下鞍”,疾驰其上,何等英伟,何等豪迈!英勇的红军将士,经千难,历万险,勇往直前的英姿,便跃然纸上。本来通俗,又经点化,增加了神奇的表现力。

  神话入诗

  神话传说入诗,不但使诗词通俗,还可增加诗情画意,增加无限的艺术美。

  《水调歌头?游泳》一词,下阙是: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社会主义建设多么轰轰烈烈,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景多么神奇诱人,高峡平湖、映着万千明珠的景象多么壮丽,鼓舞人心!尤其末句,引一神话,巫山上,那位亭亭玉立的神女,看到这动人的景象,远非治水的大禹可比!面对这人间的奇迹,不禁惊呼:“这世界真是大变了,祖国的面貌真是大变了,即使天上仙境,也哪里可比?”这神话的活用,平添了多少瑰丽,增加了多少诗憎画意,引起人们多少美丽的遐想!

  对话入诗

  即使在现代诗里,运用对话,尤其用得好,也是相当困难的。毛泽东在旧体诗词里,运用对话,技巧又如此纯熟,不能不说是他在诗词创作领域里的一项创举。

  《念奴娇・鸟儿问答》一词,上阂写鲲鹏展翅的壮阔气势,及其居高临下,俯视人间现实世界的英姿。同时,也写出“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的情景,及雀儿的惊恐与哀叹。

  下阙,则全是对话,一问、一答、一驳。鲲鹏问得理直气壮,毫不含糊,抓住实质,一针见血,戳穿骗局。雀儿的回答洋洋自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恬不知耻。最后一句“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既是坚决有力的批驳,又是对现代修正主义叛卖行为的怒斥,更是诗人立于马列主义原则立场的庄严声明。两个形象,一大一小,一美一丑,鲜明对比;又庄又谐,各具情趣,高度统一。

  谚语入诗

  谚语,是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它属口头创作,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其中许多反映人民的思想感情,表达深刻的道理,谚语来自民间,不少又是韵语,它通俗、易懂、易记,所以活在人民的口头上,群众喜闻乐道,有广泛的教育作用,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人心齐,泰山移”,等等。

  毛泽东是农民的儿子,与人民群众有着血肉的联系,与人民群众有着共同的语言。他善于活用谚语,便是明证之一。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一词,就是以谚语“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结尾的。这条谚语,原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中国,可以说妇孺皆知,到了毛泽东的笔下,巧妙地稍作改造,便成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了。不仅丰富了这条谚语的内容,极大地增加了它的表现力,而且与开头“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相呼应,实现“凌云志”,需要“肯登攀”,“重上井冈山”,也需要“肯登攀”。其实,无论干什么,要想有所作为,是非有点“登攀”精神不可的。看,产生了多么大的逻辑力量。

  1927 年,中国处在群魔乱舞,人民处身水火、山河破碎的难明长夜里,毛泽东怀着挽狂澜于既倒的凌云壮志,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率领秋收起义的工农子弟兵,上了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燃起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终于“天下红遍”,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三十八年过去”,虽然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井冈山已是“旧貌变新颜”了。面对“六亿神州”、“春风杨柳”、“莺歌燕舞”的新面貌,毛泽东这时的凌云志又是什么呢?是要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更高的速度,更大的成就,以使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并对世界作出较大的贡献。同时,面对当时国际阶级斗争的形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情况,“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是包含着反对帝国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现代修正主义,推进共产主义运动的。

  毛泽东故地重游,心潮起伏,无比激动,久有的这凌云壮志,能实现吗?他肯定地口答:“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不但坚走人民的信心,鼓舞人民的斗志,而且还给人民以无穷的力量。

  胸怀凌云壮志,是可贵的;而不畏艰难险阻地不断攀登,则更可贵!

  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一切胜利和成功,都来自胸怀壮志而又肯于攀登的人!

  我们不要盲目的实际家,我们更不需要脱离实际的吹牛家。

  看,用这个平易而又通俗的谚语结尾,使这首词立刻达到很高的境界,加强了词的思想性和艺术的魅力。

  引散入诗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水调歌头?游泳》)所引原句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毛泽东根据需要,不为所限,舍会末句。这是名副其实的散句:“孔子在河边上说道:‘奔流而去的河水,是这样匆忙啊!白天黑夜地不停留。’”虽属文言,却含意浅显,明白无误。是在谆谆教导我们,创建史无前例的新生活的一代人,要珍惜时间,只争朝夕,为人民造福啊!
xqx108
xqx109
xqx109
xqx109
xqx109
xqx109



落笔生花






  作诗著文,开头极重要。俗话说,诗文有一个好的开头,便成功了一半。所以,许多名家名作的开头,都是焦思苦虑、反复推敲而成,为此有许多佳话。

  有的同志以为,开头是小事,其实不然。一个成功的作品,必须有高雅而丰富的内涵,但也必须有优美的艺术形式,而且应当做到尽可能的完美的统一。如一幅优美的画,一件上好的艺术品,这第一笔,往往影响整个作品的成败。

  诗的开头,要比文章的开头更难。毛泽东在战争期间,戎马倥偬;建设时期,日理万机。所以,和鲁迅先生一样,作诗不多,但“哼成”一诗,便成绝唱。

  所以成功,除了毛泽东有深这的思想,博大的胸怀,高瞻远瞩的眼光而外,还得力于很深的艺术造诣。单是诗的开头,便足见他独具的匠心。

  总览毛泽东已发表的五十首诗词的开头,即如鲜花纷呈,各具姿态,美不胜收。试举几例,与大家共赏。

  平易

  不少诗词的开头,或如记事,或如叙旧,或如抒怀,平易得很。但这平易绝非平庸,而是平易中感亲切,平易中见真情,平易中显雄奇!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七律・到韶山》)多象一篇记叙文的开头,为后文回忆可歌可泣的岁月,为描绘生机勃勃的建设景象、交代了时间、地点和起因。毛泽东故乡一别,三十二年,这种伟大的献身精神,怎不感人肺腑,令人崇敬!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完全是老友重逢,促膝叙旧,为后文诚挚的规劝、殷切的期望,作了铺垫,这多么自然地表现毛泽东质朴、亲切、近人的伟大人格!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水调歌头?游泳》)毛泽东于1956年5月29日到广州,5月30佃到长沙,5月31日到武汉。这时毛泽东已年逾花甲,为深入调查研究,直接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仍不远万里,仆仆风尘,倍尝辛苦。毛泽东只用两个典故开头,形象、含蓄,毫无斧凿之痕。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飓直上重霄九。”(《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词填于1957年5月11日,杨开慧、柳直荀两位烈士,已牺牲二十多年,毛泽东也已六十四岁,为悼念烈士赋词,而且这样开头,直抒胸臆,确实既象看到烈士忠魂飘飘升仙,又象见到毛泽东怀着无限崇敬、满腹深情,向烈士捧出一颗永志不忘的红心!

  所以,几首诗词的开头,同为平易,却或平易得含蓄,或平易得真诚,或平易得深沉,气象万千,各具诗情画意。

  引人入胜

  这是任何艺术作品成功的先决条件。首先读者爱读,才能陶冶他的性情,获得美的享受。一个作品是否引人,往往取决于开头。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七绝?为女民兵题照》)演兵场上,洒满早晨的阳光,全副武装的女民兵,个个英姿飒爽,朝气勃勃,严阵以待,一幅振奋人心的演兵图,多么引人!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忆秦娥・娄山关》)遵义会议后,红军有了胸怀雄才大略、善运筹、用兵真如神、又指挥若定的统帅,军情振奋,但终究未摆脱危局,眼下高山大壑,晨霜风烈,也含几分悲壮。这样着笔,怎能不牵动人心。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是一幅感大地位鬼神的战斗图画。这样开头,不仅使人想见浩荡长江之上,百万雄师,奋力向前、勇猛拼杀的壮烈场面,更会使人想到这场战斗的伟大意义。既要改变中国人民的命运,又要对世界形势产生重大影响。

  这几首诗词的开头,或描景,或抒情,或大气磅礴,都充满了战斗的激情,振奋人心。
xqx109
xqx111
xqx111
xqx111
xqx111
xqx111



余音绕梁






  好的结尾,应当和好的开头一样重要。好的开头,应该有使人触眼难舍的力量;好的结尾,也应该有余味无穷,使人爱不释手的作用。文章的结尾,应当做到“言已尽而意无穷”。这就象聆听一首美妙的乐曲,曲罢,仍绕梁三日,甚至使人“三月不知肉味”。又象观赏一幅名画,虽然放下,其景仍历历在目,其情仍汹涌在胸,甚至铭记终生。

  这充分说明诗词的结尾绝非小技,不足轻重。实际上它是一个完美作品的有机部分。一首曲子再好,结尾却逆耳,一幅好画再好,结束却是败笔,多让人扫兴,又怎么能给人以力量,催人奋发呢?

  所以古人说:“诗难于咏物,词为尤难。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张玉田《词源?咏物》)诗词的结尾,同诗词的开头一样,做到好处,实在不易。

  如何结尾和如何开头一样,没有固定程式可循,全依据作者表情达意的需要,灵活处之。毛泽东诗词的结尾,也极见功夫,确值得学习和借鉴。以下仅举几例:

  放开

  所谓放开,即就题收住,夏然而止,却含不尽之意。这样结尾,往往是以景结情。例如:《如梦令?元旦》一词,是反映红军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为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作战略转移,行军路上,虽然艰苦,但却斗志昂扬,充满必胜的信心。“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风展红旗,有声有色,勃勃生气。既含蓄地表现了红军战士怡悦的心情,又令人憧憬着革命的美好未来。

  又如《清平乐・会昌》一同的结尾:“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这首词填于1934 年夏,当时革命处于危急关头,红军正准备离开革命根据地,作战略转移,开始长征。毛泽东虽然遭排斥,正确的军事路线遭否定,但他仍以博大的胸怀,对革命无限忠诚,鼓舞大家,以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感染大家,在困难的时候,看到光明,看到前途,就象巍巍南粤,满山松柏苍翠,郁郁葱葱,充满生机,充满希望,令人鼓舞。这样结尾,寓意确是极深沉的。

  浅露

  放开,形象而含蓄,给读者留以深思遐想的余地。而浅露则不然,浅显易懂,易得要领。

  如《清平乐・蒋桂战争》一词的结尾:“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除“金瓯”一典外,其余各词,一读便知,无半点费解处。联系全词,这通俗之中,人民解放之后,分田分地的喜悦之情,又溢于言表,不失为诗。

  又如《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一诗,结尾句是:“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这是个明白无误的因果复句,而且用了象征的手法,借一个妇孺尽知的神话故事,来类比一场严肃的反修斗争。修正主义是个国际现象,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初期便产生了。虽给共产主义事业造成灾难,给世界人民造成损失,但却遭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的坚决揭露和批判,屡遭破产,成为共产主义运动中的过街老鼠。六十年代初期,现代修正主义象白骨精一样,又兴妖雾,披着马列主义的外衣,于起配合帝国主义、瓦解社会主义阵营的勾当。所以,必须再请有火眼金睛的孙大圣来,以识破现代修正主义的真面目,并使这伙妆成美女的妖精丧生金箍棒下。这时中国和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是很深刻的教育。

  毛泽东从来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斗争中。这反映在他的诗词中,如《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一词的结尾:“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他无情地嘲笑帝国主义、现代修正主义不过是碰壁的苍蝇、撼树的蚍蜉,直言不讳地向他们宣战,并自信会取得这场斗争的胜利。

  毛泽东诗词的浅露,甚至能让人看到他的心态,直率得无丝毫掩饰。他让语言这个完全没有阶级性的工具;绝对驯服地为表达他的革命的思想感情服务,喜笑怒骂皆都入诗。《念奴娇・鸟儿问答》一词的结尾就是:“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毛泽东极度蔑视现代修正主义的感情,表达得真是痛快淋漓!

  深沉

  革命道路从来不是坦荡的,总是布满了荆棘和坎坷。革命者的感情也从来不都是满怀喜悦的,有时也有悲哀和壮烈。这在毛泽东的诗词中,虽然不多,但总还是有的,而且这些诗词的结尾也同样精妙感人。

  第一次国共合作,发动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毛泽东曾经欢欣鼓舞,斗志昂扬。但蒋介石却叛变革命,挥舞屠刀,使共产党人血流成河。而党内,又是由陈独秀右倾投降路线统治着,毛泽东在革命成败的危急关头,也曾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在1927年春登黄鹤楼时,面对“茫茫九派”、“沉沉一线”,在《菩萨蛮?黄鹤楼》的结尾,发出了“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的慨叹,感情如潮,悲壮之至,动人心魄。

  《忆秦娥・娄山关》一词的结尾,也是以象征手法,表达浓烈的感情的典型。“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遵义会议虽然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但革命仍处于历史的转折关头;红军虽开始取得主动,但终究还没完全摆脱困境,真是前途多艰,困难多于顺利不知多少倍。所以,面对如海的苍山,如血的残阳,心情沉郁,思虑万端,又是何等的深沉!

  自然,这与古代诗人如李白、崔颢、辛弃疾等抒发这类感慨的诗词有一根本不同,即他们总是消沉、失望、无可奈何,而毛泽东却是坚定、必胜、勇往直前。

  还有一首词的结尾,必须议及,因为它是表达感情深沉、催人泪下的典范例子,即《蝶恋花・答李淑一》),结尾句是:“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写革命烈士听说中国革命获得彻底胜利而欣喜异常,激动的泪水汇成滂沱大雨,倾盆而下,感情的强烈,几不自胜。铁石心肠,也会为之垂泪。其艺术感染力也达到极至的地步。

  引典

  引用典故结尾,既可以丰富诗词的内容,又可以增加艺术的表现力。如《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的结尾:“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毛泽东用的就是共工头触不周山的故事。“共工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在与颛顼的这场激烈战斗中,共工是胜利者,是战斗英雄。

  用这个典故类比红军所进行的反第一次大“围剿”取得胜利是非常贴切的。不是吗?“雾满龙冈”、“风烟滚滚”,战斗还不激烈?“前头捉了张辉瓒”、“不周山下红旗乱”,战果还不辉煌?这些“来天半”的“天兵”(工农红军)个个不是惊天动地的英雄?所不同的,共工是个人英雄,而工农红军则是革命的集体英雄。

  又如《水调歌头?游泳》一词的结尾:“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所说的“神女”,是“巫山神女”。她的故事,据《襄阳耆旧传》所记:“赤帝女曰瑶姬,未行而卒,葬于巫山之阳,故曰巫山神女。”当时天下洪荒,野兽出没,民不聊生。舜派大禹治水,禹用疏导的办法,是巫山神女,帮助大禹凿山通水,全归大海,从此才天下太平。这是一个多么优美而动人的故事,神女的功绩又是多么值得称颂!所以至今“巫山神女”还是长江三峡的重要一景。毛泽东借神通广大的神女的“惊”叹,来衬托“换了人间”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巨大变化,多么自然而有力!就在神女的身边,一桥飞架,天堑通途;西江石壁,高峡平湖,一幅多么壮丽、鼓舞人心的图画!这样,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所创造的丰功伟绩,就不是这位神女所能比拟的了。

  象这样用典结尾的例子还有不少,如《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尾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七律・登庐山》的结尾:“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看,“沧海桑田”、“世外桃源”的典故,毛泽东运用得多么得心应手!而且一经妙手点化,不但增加了诗的高雅的意境,而且赋予它多么崭新的意义。

  点睛

  也叫画龙点睛。这是诗文常用的手法。《清平乐・六盘山》一词的结尾:“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即是。这时,红军长征,已历时一年,行程二万余里,跨越了十一个省,险山峻岭,雪山草地,敌人的围追堵截,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胜利到达陕北。可作这样战略转移的目的,却是为了抗日,为了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建设新中国。所以,在写了蓝天、淡云、飞雁、山峰、红旗之后,宕开一笔,点明“何时缚住苍龙?”突出了这首词的主旨,及时地把人们的目光引向下一个革命的目标,引向未来。

  又如《念奴娇・昆仑》,与《清平乐・六盘山》是同期作品,毛泽东这时所想的,就不止是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也不止打败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甚至也不止革命胜利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而是更宏伟壮丽的未来,在地球上彻底埋葬资本主义制度,不但解放无产阶级自己,而且要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类最美好的理想――共产主义社会。所以,这首词的结尾是:“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再恰当不过地表达了毛泽东无产阶级的博大胸怀和无产阶级崇高的使命感。

  比照

  毛泽东的诗词的结尾,有的呈鲜明的对比,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如《七律・冬云》的结尾:“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这里有两个形象,梅花和苍蝇。同在漫天大雪里,梅花充满生命的活力,而苍蝇冻死。这是多么鲜明的比照。既突出了梅花高大的形象、做岸的风骨,也突出了苍蝇的渺小与卑贱。这就更突出了它们的象征意义。

  又如《临江仙?给丁玲同志》一词的结尾:“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这里有两个对比。一个是蒋管区和解放区的对比。一位文小姐,用一枝纤笔,爱国抗日,反被绑架,被关进监狱;而在解放区,却受到热烈欢迎,还是这位文小姐,却成了抗日的战士。一个是法西斯的独裁统治,一个是民主自由的人民政权,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另一个是丁玲同志自身的对比。同样一个人,在旧社会,在反动统治下,是个小姐,要反抗压迫,要爱国,也只有一枝纤笔而已。可在解放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却成了飒爽英姿的武将军,和男同志一样,去打击敌人,为民族的解放,为人民的幸福而战斗,这又是多么形象的对比!

  毛泽东的诗词的结尾,依内容的需要,确是变化多端,引人注目,发人深省,值得借鉴。
xqx111
xqx110
xqx110
xqx110
xqx110
xqx110



低唱与高歌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的上阕与下阕的首句和《七律二首?送瘟神》的首句,就分别是低唱与高歌。

  “长夜难明赤县天”与“绿水青山枉自多”,起调低沉,表达诗人对旧社会的揭露与批判,充满了对劳动人尺在旧社会处身水火的同情。而“雄鸡一唱天下白”与“春风杨柳万千条”,起调高亢、激越,为祖国解放欢欣鼓舞,为消灭了血吸虫,人民健康,无比喜悦,甚至激动得夜不能寐。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形式上跌宕起伏,产生极强的艺术效果。

  突兀

  这种开头,如高山坠石,不知其来,往往产生落笔鬼神惊的艺术效果。《念奴娇・昆仑》的开头句是:“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巍巍昆仑,若横亘天际,高耸入云,遗世矗立,气势磅礴。突出其高峻,是苦难的祖国的见证。这样落笔,出常人意料。仔细品昧,才觉得非这样不能与下文写它风雪肆虐,评其功罪,赋予它新的使命相称。

  又如《七律・登庐山》一诗的开头是:“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庐山耸立大江之滨,满山苍翠,山路盘旋,雄伟壮丽,一派非凡的气势。这与眼观世界风云,俯视祖国巨变,国际国内的斗争澎湃于胸中的内容相称。内容形式,极为协调、完美。

  所以,这种突兀的起始,正由于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才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阔大

  凡大手笔,著文赋诗,无论描景,亦或抒情,都着眼于大处。境界宜深远,景物宜壮丽,感情宜博大。绝不能平庸,小家子气。《菩萨蛮?黄鹤楼》的开头是:“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这里确实做到了“即阔大之景,抒阔大之情”。面对浩瀚无际、滚滚东流的大江,沉沉一线贯串的祖国南北,山河壮丽,却不知命运如何,这位历史巨人,怎不心潮逐浪、难以平静啊!

  不过,最典型的还是《沁园春・雪》的开头:“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其境界之阔大,其气势之宏伟,亘古未有。这首词虽作于1936年2月,却在1945年10月于重庆书赠柳亚子先生,19仆年11月14日才被重庆《新民报晚刊》传抄发表,以后别的报纸也陆续转载。毛泽东所想的还是中国的命运,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向何处去?要战而胜之的是美帝国主义所扶植的蒋介石反动派。要表达这样深邃博大的思想,必须有一个与之相称的宏伟的背景。这样落笔,就最精当不过的了。

  包举

  指气势宏大,笼罩全篇。如《七律・长征》的开头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为北上抗日,作战略转移。红军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统帅下,以亘古未有的英雄气概,以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取得长征的伟大胜利,这是人类历史上的壮丽诗篇。这样落笔,确实气度不凡,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以下诸句,从内容到形式都具体化,而且发挥得淋漓尽致。又如《念奴娇・鸟儿问答》的开头句:“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气势上便包举全篇。凌空望远,视炮火连天为历史必然,只有失去奋斗目标的蓬间雀,才吓破了胆,贪图“土豆烧牛肉”。只有立足于世界历史的巨人,才能主宰这场反帝反修的斗争。

  自古以来,象这样落笔的诗词不乏其例,如豪放派的代表词人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开头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也确是气度不凡,落笔也能包举全篇,显其艺术造诣的精深。但读后,却鼓不起劲来。因为词人站在历史的面前是被动的,是无可奈何的。只能任历史长河的浪涛冲刷而去,气粗却缺乏信心,色厉而内荏。

  而无产阶级革命家站在历史面前,却是积极的,主动的。他们顺应历史的规律,掌握历史的规律,是为改造世界,造福人类。他们面对历史的波涛,有时也兴叹,也茫然,甚而悲愤。但是,兴叹之中却蕴含着对信念的无比坚定,茫然之中却蕴含着对未来更热烈的追求,悲愤之中却预示着更勇猛的战斗!

  渲染

  譬如挥毫作画,先行泼墨,创造一种气氛,意在烘托。然后叙事抒情,更显形象、生动、感人。

  “山下族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西江月・井冈山》)远见,近闻,漫山遍野,红旗招展,号角嚎亮、雄壮,战场的景象,如火如茶;气氛紧张肃穆,预示着一场激烈的战斗即将展开。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仅此二句,足以鲜明地烘托出战场战火烧天,红旗招展,红军喊杀震大的战斗气氛。工农红军,怒气如熊熊烈焰。军民团结,共赴仇敌,战火闪闪,衬以红烂漫的万树红叶,展示出一场多么激烈而又必胜的战斗。

  即使写现代国际重大斗争题材的诗篇,毛泽东也擅长运用这样的技巧。如《七律・冬云》的开头:“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冬云、飞雪、花谢,俨然一幅萧条的严冬景象。看是写自然,其实是象征。回想当时,帝国主义疯狂反共反华,共产主义运动中也掀起背叛马列主义、分裂社会主义阵营的逆流恶浪,真是一时乌云翻滚,大雪漫天,万花纷谢,形势严重。尤其一个“压”字,多么形象地显示了这场斗争的严重性,又多么深刻他说明,捍卫马列主义原则,在坚持战斗的共产党人肩上的担子,该有多重啊!所以,这样以象征开头,为后文称颂“驱虎豹”的英雄、不怕熊署的豪杰,欢喜大雪的梅花,作了多么有力的烘托!

  正因为这些诗词的开头,具有立意高远、传神、如画的特点,所以,才产生了强烈的引人的艺术效果。
xqx110
xqx112
xqx112
xqx112
xqx112
xqx112



巧连红霞百重衣






  行文的承转关锁和开头结尾一样,同属于诗文的篇章结构问题。文章的承转往往通过过渡段,或起上下承接作用的词句。而诗词的承转情况就复杂、灵活多变了,因为诗词,尤其旧体待词,高度凝练,含意却极为丰富,所以形式上跳跃性很大,要做到似散却聚,珠玉成串,确实非下大功夫不可。

  这里,仅就毛泽东的诗词的承转关锁,谈一点感想,以求教正。

  直承

  即从内容到形式都是直接承转。如《卜算子・咏梅》一词,上阕写严冬到来,风雪严寒,坚冰百丈,梅花仍俏然开放。下阂紧接着说,不为争春,而为报春。如果说,上阕表现梅花不畏天寒地冻、风雪侵袭的一副做骨,那么,下阕则充分表现梅花极崇高的精神境界,而且,战斗乐观的情绪力透纸背,绝没陆游式的半点孤芳自赏、哀惋自叹的味道。中间承转,未留半点间隙。从形式上看,上阕结尾句是“犹有花枝俏”,而下阕的首句则是“俏也不争春”,也珠联壁合,天衣无缝。联系1961年12月的国际形势,想想当时中国共产党在这场意义深远的斗争中的处境和地位,这首词的内容和形式,确实达到高度的完美和统一。说毛泽东的这首词,是前无古人的咏梅绝唱,确实不过分。

  顺承

  是指一个事件的各个环节,或几个事件之间,依据自身发展变化的先后顺序,自成承转。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一词,开头句“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写红军埋伏在龙冈镇,战斗即将打响的紧张的气氛,是事件的开端。“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写激烈的战斗场面和辉煌的战果,是事件的发展。下阕写蒋介石不甘失败,以二十万大军卷土重来,气势汹汹,而红军“唤起工农千百万”,在一举夺得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之后,还为夺取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揭开了序幕,是事件的高潮和结果。条理清楚,衔接紧凑自然,与事物发展的内在的逻辑顺序完全一致。

  递承

  是指两层意思,不止上下衔接,而且更进一层。如《采桑子?重阳》一词,上阕写日月无限,人生易老,但重阳又到,却是“战地黄花分外香”,充满生机,美得奇特而诱人。下阕写尽管秋风劲吹,不似春光,但举目了望,江天万里,霜红无限。虽不似春风徐来,万物苏醒,生机勃勃,但却是秋风劲吹,摧枯拉朽,能迎来江天万里的收获季节,还能迎来一个更加明媚的春天。这首词极恰如其分地反映了毛泽东在当时对敌斗争和党内斗争的情况下的心境,同时也充满了人生的哲理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确是进了一层。

  反承

  是指下一层意思不按上一层意思顺接下去,而是从相反的方向着笔,以完全不同的色彩,绘出另一幅迥然不同的图画,引出一层完全相反的意思,形成强烈的对照,产生极佳的艺术效果。《七律二首?送瘟神》的第一首写:江山秀丽,可血吸虫猖獗,就连神医华佗,也无可奈何。致使千村薛荔,万户鬼歇,天地虽宽,却一样悲欢。

  第二首却没有接着写下去,而一扫低沉、令人窒息的气氛,唱出“春风杨柳万千条”这样激越的调子,绘出一幅消灭血吸虫后,神州绚丽,六亿人民精神焕发,斗志昂扬,战天斗地、轰轰烈烈,改造中国的动人画图,表现了中国人民崭新的时代风貌。

  婉承

  是指一层意思之后,不是直接下去,而是宕开一笔,似另辟新径。待叙完之后,才知仍是上层意思的延续和完结。《沁园春・长沙》一词,上阕是写,深秋,独立于橘子洲头,所见千山万岭,层林红遍;雄鹰、游鱼,或搏击长室,或翔于浅底,真可谓万物峥嵘。于是结尾提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

  下阕既没接着写景,也没直接回答所问,而是轻轻一笔,“携来百侣曾游”,缓缓宕开,展现出一幅新天地:青春少年,意气风发,才华横溢,乐观奔放,具有强烈的革命精神。他们指点江山,壮怀激烈,憎恨黑暗,抨击时弊;有时在湘江游泳,江水浩渺,却无所畏惧,击水所致,洪波巨浪,即使急驶中的船只,也被阻挡,何等的英雄气概!

  读罢掩卷,便自然明白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祖国命运,领导革命的,原来就是这些年轻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答案是肯定的,只是委婉些罢了。

  意承

  是指一首诗词中的各层意思,或由一条思路,或依一种逻辑关系,使之承转关锁,构成一体。如《七律・到韶山》一诗,毛泽东家乡一别,三十二年,现在回到故园,怎不浮想联翩。土豪劣绅,帝国主义,蒋介石反动派,祸国殃民。工农奋起,高举红旗,燃起革命燎原烈火,并终于推翻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扭转了乾坤。正因为有成千上万的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人民才得以解放,翻身作主人。活着的人们,怎能不发愤图强,艰苦奋斗,争取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更大胜利?砸烂旧世界,建设新世界,奋斗、前进、再奋斗、不断前进,正是这条革命的逻辑贯串了全诗。

  诗词的承转关锁也是灵活多样的,没有固定的框架。不过,需格外注意的是,要力避平铺,要有跌宕。即要有抑扬顿挫,铿锵有声;起承转合,疏密有致。尤其律诗,首联应该平稳,颔联应该和平匀称,颈联应该振起,尾联应该收结。最重要的是中间两联。

  《七律・长征》一诗,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平稳如高楼地基。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承上斗峭而来,却缓脉赴之。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耸然挺拔,别开一境。二联和平,三联陡起,表情达意,艺术形式俱达佳处。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越千山,渡万水,爬雪山,过草地,千难万险,一朝胜利,怎不群情激昂,喜笑颜开,前途光明,倍感鼓舞?就此收结,紧凑完整。

  在毛泽东的诗词中,承转关锁最为精彩、最令人倾倒的是《贺新郎?读史》一词。

  这首词,上阕基本上是敷陈其事,不置可否,不动声色。下阕则大发议论,爱憎分明,情绪激昂,大声镗。而二者之间的承转关锁句,就是“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

  对于这个“过片”句的作用,萧涤非先生极为称赞,并有极为透辟、极为精彩的分析。

  上阕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概述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正是由这一句“一篇读罢头飞雪”,才转入下阕对剥削阶级的所谓“正史”,进行无情的揭露和鞭挞:那不过是各阶级社会中的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对劳动人民极尽贬低、污蔑欺骗之能事罢了。毛泽东愤怒他说:这纯粹是欺骗,而且已欺骗了几千年!为历史上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为他们的代表人物如跖、庄0 ,陈胜等正了名,使颠倒了的历史又颠倒了过来。这就彻底批判了剥削阶级的唯心史观,以及这种欺骗和严重危害性。正由于这一句,才突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壮烈斗争,使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功绩。正因为这胜利来之不易,所以毛泽东才极为感慨,欢欣鼓舞!

  这一句极为绝妙,还在于在结构上占有重要位置,正是词论家所称道的,既写得藕断丝连,又如“奇峰突起”,使读者至此,精神为之一振。

  虽仅此一句,却清楚地看出他诗词的功底多么深厚!

  和诗的承转,更复杂些。如毛泽东和郭沫若、和柳亚子的诗词,有时一诗唱和,几经往来。要说明诗词的承转关锁,颇费笔墨,自不必赘语。不过,只要反复诵读,仔细品味,自会受到启迪,得无限乐趣的。
xqx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