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要方》卷二十一 消渴淋闭方○消渴第一(论六首 方五十三首 灸法七首) 论曰:凡积久饮酒,未有不成消渴,然则大寒凝海而酒不冻,明其酒性酷热物无以加,脯炙盐咸,酒客耽嗜,不离其口,三 之后。制不由己,饮啖无度,咀嚼 酱不择酸咸,积 年长夜,酣兴不解,遂使三焦猛热,五脏干燥,木石犹且焦枯,在人何能不渴。治之愈否,属在病者。若能如方节慎,旬月可瘳。不自爱惜,死不旋踵。方书医药实多有效,其如不慎者何?其所慎有三:一饮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能慎此者,虽不服药而自可无他。不知此者,纵有金丹亦不可救,深思慎之。又曰:消渴之人,愈与未愈,常须思虑,有大痈,何者?消渴之人,必于大骨节间发痈疽而卒,所以戒之在大痈也,当预备痈药以防之。有人病渴利,始发于春,经一夏,服栝蒌、豉汁,得其力,渴渐瘥。然小便犹数甚,昼夜二十余行,常至三四升,极瘥不减二升也,转久便止,渐食肥腻,日就羸瘦,喉咽唇口焦燥,吸吸 少气,不得多语,心烦热,两脚酸,食乃兼倍于常而不为气力者,当知此病皆由虚热所致。 治法可常服栝蒌汁以除热,牛乳、杏酪善于补,此法最有益。 治消渴除肠胃热实方:
麦门冬 茯苓 黄连 石膏 葳蕤(各八分) 人参 龙胆 黄芩(各六分) 升麻(四分)枳
又方 栝蒌根 生姜(各五两) 生麦冬汁 芦根(切,各二升) 茅根(切,三升) ●茯神汤泄热止渴,治胃腑实热,引饮常渴方。
茯神(二两,《外台》作茯苓) 知母(四两) 葳蕤(四两) 栝蒌根 生麦冬(各五两) 生地黄(六两) 小麦(二升) 淡竹叶(三升,切)
大枣(二十枚) ●猪肚丸治消渴方。
猪肚(一具,治如食法) 黄连 粱米(各五两) 栝蒌根 茯神(各四两) 知母(三两) 麦门冬(二两)
又方 黄 茯神 栝蒌根 甘草 麦冬(各三两) 干地黄(五两) ●浮萍丸治消渴方。 干浮萍 栝蒌根(等分)。 上二味为末,以人乳和丸如梧子大,空腹饮服二十丸,日三。三年病者,三日愈。治虚热大佳。 治消渴日饮水一石者方:
铅丹(二两) 附子(一两) 葛根 栝蒌根(各三两) ●黄连丸治渴方。
黄连 生地黄(各一斤,张文仲云十斤) ●栝蒌粉治大渴秘方。 深掘一大栝蒌根,浓削去皮至白处止,寸切,水浸一日一夜,易水经五日,取出烂捣碎 研之,以绢袋滤,如出粉法干之,水服方寸匕,日三四。亦可作粉粥奶酪中食之,不限多少,瘥止。 又方 栝蒌粉和鸡子曝干,更杵为末,水服方寸七,日三。丸服亦可。 又方 水和栝蒌散服方寸匕。亦可蜜丸如梧子大,服三十丸。 又方 浓煮竹根汁饮之,瘥止。 又方 渍豉汁任性多少,饮之。 又方 以青粱米煮取汁,饮之,以瘥止。 论曰:夫内消之为病,当由热中所致,小便多于所饮,令人虚极短气。夫内消者,食物 皆消作小便,又不渴。贞观十年梓州刺史李文博,先服白石英既久,忽房道强盛,经月余,渐患渴,经数日,小便大利,日夜百行,百方治之,渐以增剧,四体羸 ,不能起止,精 神恍惚,口舌焦干而卒。此病虽稀,甚可畏也。利时六脉沉细微弱,服枸杞汤即效,但不能 长愈。服铅丹散亦即减,其间将服除热宣补丸。 ●枸杞汤治渴而利者方。
枸杞枝叶(一斤) 黄连 栝萎根 甘草 石膏(各三两) ●铅丹散治消渴,止小便数兼消中方。
铅丹 胡粉 甘草 泽泻 石膏 栝蒌根 赤石脂 白石脂(《肘后》作贝母) ●茯神丸方(《集验》名除热宣补丸,治肾消渴,小便数者)。
茯神 黄 人参 麦冬 甘草 黄连 知母 栝蒌根(各三两) 菟丝子(三合) 苁 蓉 干地黄 石膏(各六两) ●酸枣丸治口干燥内消方。
酸枣(一升五合) 酸安石榴子(五合) 覆盆子 葛根(各三两) 栝蒌根 茯苓(各三两半) 两半) 桂心(一两六铢) 乌梅(五十枚) 治消中,日夜尿七八升者方: 用鹿角炙令焦为末,以酒服五分匕,日二。渐加至方寸匕。 又方 葵根如五升,盆大两束,以水五斗,煮取三斗,宿不食,平旦一服三升。 又方 沤麻汁服一升,佳。 论曰:强中之病,茎长兴盛,不交精液自出也,消渴之后,即作痈疽,皆由石热。凡如此等,宜服猪肾荠 汤,制肾中石热也。又宜服白鸭通汤(方见后二十六卷解石毒篇中)。 ●猪肾荠汤方
猪肾(一具) 大豆(一升) 荠 人参 石膏(各三两) 茯神(一作茯苓) 磁 石(绵裹) 知母 葛根 栝蒌根 黄芩 甘草(各二两) ●增损肾沥汤治肾气不足,消渴小便多,腰痛方。
羊肾(一具) 远志 人参 泽泻 桂心 当归 茯苓 龙骨 干地黄 黄芩 甘草 川 芎(各二两) 麦门冬(一升) 五味子(半升) 生姜(六两)
大枣(二十枚) 治下焦虚热,上注脾胃,从脾胃上注于肺,好渴利方:
竹叶(切三升) 甘草(三两) 栝蒌根 生姜(各五两) 麦门冬 茯苓(各四两) 大枣 (三十 治渴利虚热,引饮不止,消热止渴方:
竹叶(切,二升) 地骨皮(切,一升) 生地黄(切,一升) 生麦冬(一升半) 栝 蒌根 石 膏 ●地黄丸治面黄,手足黄,咽中干燥,短气,脉如连珠,除热止渴利,补养方。
生地黄汁 生栝蒌根汁(各二升) 生羊脂(三升) 白蜜(四升) 黄连(一升为末) 治渴小便数方:
贝母(六分,一作知母) 茯苓 栝蒌根(各四分) 铅丹(一分) 鸡 中黄皮(十四枚) 治渴利方: 用生栝蒌根三十斤切,以水一石,煮取一斗半,去滓,以牛脂五合,煎取水尽,以温酒 治渴小便利,复非淋者方: 用榆白皮二斤切,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每服三合,日三。 又方 小豆藿一把捣汁,顿服三升。 又方 取蔷薇根,水煎服之,佳。(《肘后》以治睡中遗尿)。 又方 三年重鹊巢烧末,以饮服之。(《肘后》以治睡中遗尿)。 又方 桃胶如弹丸大,含之咽津。 又方 蜡如鸡子大,以醋一升,煮二沸,适寒温顿服之。 论曰:凡人生放恣者众,盛壮之时,不自慎惜,快情纵欲,极意房中,渐至年长,肾气虚竭,百病滋生。又年少惧不能房,多服石散,真气既尽。石气孤立,惟有虚耗,唇口干焦,精液自泄,或小便赤黄,大便干实,或渴而且利,日夜一石,或渴而不利,或不渴而利,所食之物,悉化小便,皆由房室不节所致也,凡平人夏月喜渴者,由心旺也。心旺便汗,则肾中虚燥,故渴而小便少也。冬月不汗,故小便多而数也,此为平人之证也。名为消 但小便利而不饮水者,肾实也。经云,肾实则消,消者不渴而利是也。所以服石之人小便利 者,石性归肾,得石则实,实则能消水浆故利,利多则不能润养五脏,脏衰则生诸病。张仲景云:热结下焦则为溺血,亦令人淋闭不通。内有热者则喜渴,除热则止渴。兼虚者,须热补虚则瘥矣。 治不渴而小便大利,遂至于死者方: 用牡蛎五两,以患人尿三升,煮取二升,分再服,神验。 治小便不禁,日便一二斗,或如血色方: 麦冬 干地黄(各八两) 干姜(四两) 续断 蒺藜子 桂心(各三两) 甘草(一两)上七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五合,分三服。(《古今录验》亦治消肾,脚瘦细, ●九房散治小便多或不禁方。
菟丝子 蒲黄 黄连(各三两) 肉苁蓉(二两) 硝石(一两)
又方 鹿茸(二寸) 桂心(一尺) 附子(大者三枚) 泽泻(三两) 踯躅 韭子(各一升) ●黄汤治消中虚劳少气,小便数方。
黄 桂心 芍药 当归 甘草 生姜(各二两) 黄芩 干地黄 麦冬(各一两) 大枣 ●棘刺丸治男子百病,小便过多失精方。
棘刺 石龙芮 巴戟天(各二两) 浓朴 麦门冬 菟丝子 萆 (《外台》作草鞋) 柏 子仁 葳蕤 小草 干地黄 细辛 杜仲 牛膝 苁蓉 石斛 桂心
防葵(各一两) 乌 头(半两) 治尿数而多者方: 用羊肺一具作羹,纳少羊肉和盐、豉,如食法,任性食,不过三具。 治消渴,阴脉绝,胃反而吐食者方:
茯苓(八两) 泽泻(四两) 白朮 桂心 生姜(各三两) 甘草(一两) 又方 取屋上瓦三十年者,碎如雀脑三升,东流水二石,煮取二斗纳药如下方。
白朮 干地黄 生姜 人参 橘皮 甘草 黄 远志 桂心 当归 芍药(各二两) 大枣(三十枚) 治热病后虚热、渴、四肢烦疼方:
葛根(一斤) 人参 甘草(各一两) 竹叶(一把) ●骨填煎治虚劳渴无不效方。
茯苓 菟丝子 当归 山茱萸 牛膝 五味子 附子 巴戟天 石膏 麦冬(各三两) 石苇 人参 苁蓉(《外台》作远志) 桂心(各四两) 大豆卷(一升)
天冬(五两) ●茯神煮散治虚热,四肢羸乏,渴热不止,消渴补虚方。
茯神 苁蓉 葳蕤(各四两) 生石斛 黄连(各八两) 栝蒌根 丹参(各五两) 甘 草 五味子 知母 当归 人参(各三两) 麦
(三升,《外台》作小麦) ●枸杞汤治虚劳,口中苦渴,骨节烦热或寒者方。
枸杞根白皮(切,五升) 麦门冬(三升) 小麦(二升) ●巴郡太守奏三黄丸治男子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人带下,手足寒热者方。 春三月黄芩(四两) 大黄(三两) 黄连(四两) 夏三月黄芩(六两) 大黄(一两) 黄连 (七两) 秋三月黄芩(六两) 大黄(二两) 黄连(三两) 冬三月黄芩(三两) 大黄(五两) 黄连(二两)上三味随时加减和捣,以蜜为丸如大豆,饮服五丸,日三。不知稍加至七丸,取下而已,一月病愈。久服走逐奔马,常试有验。(一本云:夏三月不服)。 治热渴头痛壮热,及妇人血气上冲,闷不堪者方: 茅根二升(切),三捣取汁令尽,渴即饮之。 治岭南山瘴风热毒瓦斯,入肾中变寒热,脚弱虚满而渴方:
黄连(不限多少) 生栝蒌根(捣汁) 生地黄(汁) 羊乳(汁) ●阿胶汤
治虚热,小便利而多服石散,人虚热,当风取冷患香港脚,喜发动兼渴消肾,阿胶(二挺) 麻子(一升) 附子(一枚) 干姜(二两) 远志(四两) ●灸法论曰:凡消渴病经百日以上,不得灸刺,灸刺则于疮上漏脓水不歇,遂至痈疽羸瘦而死。亦忌有所误伤,但作针许大疮,所饮之水,皆于疮中变成脓水而出。若水出不止必死,慎 之慎之。初得患者,可如方灸刺之。 治消渴咽喉干,灸胃脘下输三穴各百壮,穴在背第八椎下横三寸。(一云灸胸堂五十壮。 又灸足太阳五十壮。) 治消渴,口干不可忍者,灸小肠俞百壮,横三间寸灸之。 消渴口干烦闷,灸足厥阴百壮。 又灸阳池五十壮。 消渴咳逆,灸手厥阴,随年壮。 消渴小便数,灸两手小指头及两足小趾头,并灸项椎。 又灸当脊梁中央解间一处,与腰目上两处,凡三处。 又灸背上脾俞下四寸,当挟脊梁两处。凡诸灸,皆当随年壮。又灸肾俞二处。 又灸腰目,在肾俞下三寸,亦挟脊骨两旁各一寸半。左右以指按取关元一处。又两旁各二寸二处。又阴市二处,在膝上,当伏兔上行三寸,临膝取之,或三二列灸,相去一寸,名 曰肾系者,(黄帝经云:伏兔下一寸)。曲泉、阴谷、阴陵泉复溜,此诸穴断小便最佳,不损 阳气。又云:止遗溺也。太溪、中封、然谷、太白、大都、趺阳、行间、大敦、隐白、涌泉,凡此诸穴各一百壮,腹背两脚凡四十七处。其肾俞、腰目、关元、水道,此可灸三十壮,五日一报,各得一百五十壮,佳。涌泉一处,可灸十壮,大敦、隐白、行间三处,可灸三壮,余悉七壮,皆五日一报,满三灸可止也,若发,灸诸阴而不愈,宜灸诸阳,诸阳在脚表。并 灸肺俞募,按流注孔穴,壮数如灸阴家法。 小便数而少且难,用力辄失精者,令其人舒两手合掌,并两大指令齐急逼之,令两爪甲 相近,以一炷灸两爪甲本肉际。肉际方后自然有角令炷当角中,小侵入爪上,此两指共享一炷也。亦灸脚大趾,与手同法,各三炷而已。经三日又灸之。 ○淋闭第二(论一首 方四十九首 证一首 灸法十五首) 论曰:热结中焦则为坚,下焦则为溺血,令人淋闭不通,此多是虚损人,服大散,下焦 客热所为。亦有自然下焦热者,但自少,可善候之。 凡气淋之为病,溺难涩常有余沥,石淋之为病。茎中痛溺不得卒出。膏淋之为病,尿似 膏自出。劳淋之为病,劳倦即发痛引气冲下。热淋之为病,热即发,甚则尿血,治之皆与气淋同。凡人候鼻头色黄者,小便难也。 ●地肤子汤治下焦结热,小便赤黄不利,数起出少,茎痛或血出,温病后余热及霍乱后当风取热,过度饮酒房劳,及行步冒热冷冻饮料逐热,热结下焦及散石热动关格,小腹坚,胞胀如斗,有此诸淋,悉治之立验方。
地肤子(三两) 知母 黄芩 猪苓 瞿麦 枳实(一作松实) 升麻 通草 葵子 海 藻 (各 治百种淋,寒淋、热淋、劳淋,小便涩,胞中满,腹急痛方:
通草 石苇 甘草 王不留行(各二两) 冬葵子 滑石 瞿麦 白朮 芍药(各三两)
又方 滑石 石苇 栝蒌根(各二两) 治诸种淋方:
葵根(八两) 茅根 石首鱼头石(各三两) 甘草(一两) 通草(二两) 贝子(五合) 大麻根(五两)
又方 榆皮 车前子 冬瓜子(各一升) 鲤鱼齿 桃胶 通草 地脉(各二两) 瞿 麦 (四两) 又方 细白沙三升,熬令极热,以酒三升淋取汁,服一合。 治淋痛方:
滑石(四两) 贝子(七枚,烧碎) 茯苓 白朮 通草 芍药(各二两)
又方 葵子(五合) 茯苓 白朮 当归(各二两) 又方 取猪脂,酒服三合,日三。小儿服一合,腊月者。 治小便不利,茎中疼痛,小腹急痛者方:
通草 茯苓(各三两) 葶苈(二两)
又方 蒲黄 滑石(各等分) 治小便不利,膀胱胀,水气流肿方: 水上浮萍曝干为末,服方寸匕,日三。 治小便不通方:
滑石(三两) 葵子(二两) 榆根白皮(一两) 又方 水四升洗甑带取汁,煮葵子,取二升半,分二服。
又方 胡燕屎 豉(各一合) 又方 发去垢烧末,葵子一升,以饮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石首鱼头石为末,水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鲤鱼齿烧灰,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石槽塞灰土,以井花水服之,日三。 又方 车前子一味为末,服方寸匕,日三,服百日止。 治卒不得小便方: 吞鸡子白取瘥。(葛氏云:吞黄。)
又方 车前草(一把) 桑白皮(半两) 治妇人卒不得小便方: 郁李仁二十枚蒸末,服之立下。(一本作杏仁二七枚)。 又方 紫菀为末,以井花水服三指撮,立通。血出者,四五度服之。 治黄胆后小便淋沥方:
猪肾(一具切) 茯苓(一斤) 瞿麦(六两) 车前根(切三升) 黄芩(三两) 椒 目(三合 绵裹) 泽泻 地肤子(各四两) 治气淋方: 水三升煮舡底苔如鸭子大,取二升,顿服。 又方 水三升,煮豉一升,一沸去滓,纳盐一合,顿服,亦可单煮豉汁服之。 又方 捣葵子末,汤服方寸匕。 又方 空腹单茹蜀葵一满口。 又方 熬盐热熨小腹,冷复易。亦治小便血。(《肘后方》治小便不通)。 ●灸法脐中着盐,灸三壮。(葛氏治小便不通)。 气淋,灸关元五十壮。 又灸挟玉泉相去一寸半,三十壮。 石淋方: 车前子二升,以绢袋盛,水九升,煮取三升,隔宿不得食,平旦空腹顿服之。石即出。 (《备急方》云:治热淋)。 又方 取浮石使满一手许为末,水三升,醋一升,煮取二升,澄清,服一升,不过三服,石出。(淳酒煮之亦治嗽)。 又方 桃胶枣许大,夏以冷水三合,冬以汤三合,和服,日三。当下石子如豆卵,以石尽止。(亦治小儿痛淋。) ●灸法石淋,脐下三十六种病不得小便,灸关元三十壮。 又灸气门三十壮。 又灸水泉三十壮。(足大敦是也)。 治膏淋方: 捣 草汁三升,醋二合,和、空腹顿服之,当尿如小豆汁也。又浓煮汁饮,亦治淋沥,(苏澄用疗尿血。 治五劳七伤,八风十二痹,劳结为血淋,热结为肉淋,小便不通,茎中痛,及小腹痛不可忍者方:
滑石 桂心 冬葵子 王不留行 通草 车前子(各二分) 甘遂(一分) 石苇(四分) ●灸法劳淋,灸足太阴百壮,穴在内踝上三寸,三报之。 治热淋方:
葵根(切一升,冬用子,夏用苗) 大枣(二七枚) 又方 白茅根切四斤,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服一升,日三夜二。 又方 常煮冬葵根作饮服之。 治血淋小便碜痛方:
鸡苏(二两) 通草 滑石(各五两) 竹叶(一把) 生地黄(半斤) 小蓟根(一两) ●石苇散治血淋方。
石苇 当归 蒲黄 芍药(等分) 又方 生大麻根十枚,以水五升,煮取二升,顿服。(亦治小便出血)。 又方 大豆叶一把,以水四升,煮取二升,顿服。 又方 葵子一升,以水三升煮汁,取一升,日三服。(亦治虚劳尿血)。 ●灸法血淋,灸丹田,随年壮。 又灸复溜五十壮。(一云随年壮)。 五淋不得小便,灸悬泉十四壮。穴在内踝前一寸斜行,小脉上是,中封之别名。 五淋,灸大敦三十壮。 卒淋,灸外踝尖七壮。 淋病九部诸疾,灸足太阳五十壮。 淋病不得小便,阴上痛,灸足太冲五十壮。 腹中满小便数起,灸玉泉下一寸,名尿胞。一名屈骨端。灸二七壮。小儿以意减之。 治遗尿小便涩方:
牡蛎 鹿茸(各四两) 桑耳(三两,《录验》无) 阿胶(二两)
又方 防己 葵子 防风(各二两) 治小便失禁方: 以水三升煮鸡肠,取一升,分三服。 又方 取鸡 一具,并肠烧末,酒服。男雌女雄。 治尿床方: 取羊肚系盛水令满,线缚两头熟煮,即开,取中水顿服,立瘥。 又方 取羊胞盛水满中,炭火烧之尽熟,空腹服,不过四五度瘥。 ●灸法遗尿失禁,出不自知,灸阴陵泉,随年壮。遗溺,灸遗道挟玉泉五寸。 又灸阳陵泉。 又灸足阳明,各随年壮。 小便失禁,灸大敦七壮。 又灸行间七壮。 尿床,垂两手两髀上,尽指头上有陷处,灸七壮。 又灸脐下横纹七壮。 ○溺血第三(方十三首) 治房劳伤中尿血方:
牡蛎 桂心 黄芩 车前子(各等分) 治小便血方:
生地黄(八两) 柏叶(一把) 黄芩 阿胶(各二两)
又方 菟丝子 蒲黄 白芷 荆实 干地黄 酸枣(《短剧》作败酱) 川芎 葵子当归 茯苓(等分
又方 戌盐(六分) 甘草 蒲黄 鹿角胶 芍药(各二两) 矾石(三两) 大枣(十枚) 又方 胡麻三升捣细末,以东流水二升,渍一宿,平旦绞去滓,煮一二沸,顿服。 又方 龙骨为细末,温水服方寸匕,日五六服。(张文仲云:酒服)。 又方 酒三升煮蜀当归四两,取一升,顿服。 又方 捣荆叶取汁,酒服二合。 又方 煮车前根叶子,多饮佳。 又方 酒服乱发灰。(苏澄用水服。) 又方 酒服葵茎灰方寸匕,日三。 又方 豉二升,酒四升,煮取一升,顿服。 又方 刮滑石末,水和,敷绕小腹及阴际,佳。(葛氏云:治小便不通。) ○水肿第四(论一首 方四十九首 证三首 灸法二首) 论曰:大凡水病难治,瘥后特须慎于口味,病水人多嗜食,所以此病难愈也。代有医者,随逐时情,意在财物,不本性命。病患欲食,劝令食羊头蹄肉,如此未有一愈者。又此病 百脉之中,气水俱实,治者皆欲令泻之。羊头蹄极补,哪得瘳愈?所以治水药,多用葶苈等 诸药。《本草》云:葶苈久服令人大虚,故水病非久虚,不得绝其根本。又有蛊胀,但腹满不肿,水胀四肢面目俱肿,医者不善诊候,治蛊以水药,治水以蛊药,或但胀满,皆以水药。仲景所云:愚医杀之。今录忌如下:丧孝、产乳、音乐、房室、喧戏、一切鱼,一切肉、一切生冷、醋滑 蒜、粘食、米豆、油腻。其治蛊方具在杂方篇,见第二十四卷蛊毒篇中。 上前所禁不得食,不得用心。其不禁者,并具本方之下,其房室等禁,须三年慎之,永不复 发。不尔者虽瘥,复发不可更治也。古方有十水丸历验,多利大便而不利小便,所以不录。 黄帝问岐伯曰:水与肤胀、鼓胀、肠覃、石瘕,何以别之?岐伯曰:水之始起也,目窠 上微肿(《灵枢》、《太素》作微壅),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 腹乃大,其水已成也。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肤胀者,寒气客于皮肤之间,壳壳然而坚(《太素》、《外台》作不坚),腹大身尽肿皮浓,按其腹陷(《太素 作)而不起,腹色不变,此其候也。鼓胀者,腹胀身肿大,大与肤胀等,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肠覃者,寒气客于肠外与胃(《太素》作卫)气相搏,正气不得营,因有所系瘕 而内注,恶气乃起,息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也。如怀子之状。久 者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 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 生于女子,可导而下之。曰:肤胀、鼓胀可刺乎?曰:先泻其腹之血络,后调其经,刺去其血脉。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 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浮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 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脉经》作痛),不喘。黄汗,其脉沉迟,身体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心水者,身重(一作肿)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肝水者,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中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 续通。脾水者,腹亦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小便难。肺水者,其身肿,小便 难,时时鸭溏。肾水者,其人腹大,脐肿腰痛,不得溺,阴下湿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其面反瘦。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问曰:病下利后,渴饮水,小便不利,腹满因肿者何也?师曰:此法当病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自当愈(一作盈月当愈。)凡水病之初,先两目上肿起如老蚕色,挟颈脉动,股里冷,胫中满,按之没 指,已成,犹可治也。此病皆从虚损所致。 大病或下利后,妇人产后,饮水不消,三焦决漏,小便不利,仍相结渐渐生聚,遂流诸 经故也。 水有十种,不可治者有五。第一唇黑伤肝。第二缺盆平伤心。第三脐出伤脾。第四背平 伤肺。第五足下平满伤肾。此五伤必不可治。 凡水病忌腹上出水,出水者,一月死,大忌之。 ●中军候黑丸治胆玄水先从头面至脚肿,头眩痛,身虚热,名曰玄水。体肿大小便涩 第十八卷大肠腑门)。 治小肠水,小腹满,暴肿,口苦干燥方: 用巴豆三十枚和皮碎,以水五升,煮取三升,绵纳汁中,拭肿上,随手可减,日五六拭,莫近目及阴(《集验》治身暴肿如吹)。
治大肠水乍虚乍实,上下来去方:赤小豆(五升) 桑白皮(切二升) 鲤鱼(四斤) 白 术(八两)
又方 羊肉(一斤) 商陆(切,一升) 治卒肿满身面洪大)。 治膀胱石水,四肢瘦,腹肿方:
桑白皮 白皮 泽漆叶(各三升) 大豆(五升) 防己 射干 白朮(各四两)
又方 桑白皮(六两) 射干 黄芩 茯苓 白朮(各四两) 泽泻(三两) 防己(二升) 大豆 治胃水四肢肿,腹满方:
猪肾(一具) 茯苓(四两) 防己 橘皮 元参 黄芩 杏仁 泽泻(一作泽漆) 桑 白皮 (各一两) 猪苓 白朮(各三两) 大豆(三升) 有人患气急积久不瘥,遂成水肿,如此者众,诸皮中浮水攻面目,身体从腰以上肿,以此发汗方:
麻黄(四两) 甘草(二两) 慎风冷等。 治面目手足有微肿,常不能消者方: 以楮叶切二升,水四升,煮取三升,去滓纳米,煮作粥食,如常食勿绝。冬则预取叶干 之,准法作粥,周年永瘥,慎生冷一切食物。 治面肿小便涩,心腹胀满方:
茯苓 杏仁(各八分) 橘皮 防己 葶苈(各五分) 苏子(三合) 治大腹水肿,气息不通,命在旦夕者方:
牛黄(二分) 椒目(三分) 昆布 海藻 牵牛子 桂心(各八分) 葶苈(六分)
有人患水肿腹大,其坚如石,四肢细小,劳苦足胫肿,小饮食便气急,此终身之疾。服利下药不瘥者,宜服此药,微除风湿,利小便,消水谷,岁久服之乃可得力,瘥后可常服方
鬼箭羽 丹参 白朮 独活(各五两) 秦艽 猪苓(各三两) 知母 海藻 茯苓 桂 心(各 治水肿利小便,酒客,虚热当风,饮冷水,腹肿,阴胀满方:
当归(四两) 甘遂(一两) 芒硝 芫花(各二两) 吴茱萸(三两) (一方有大黄荛花各二两,无茱萸,加猪苓、麝香各一两。 ●大豆散治久水,腹肚如鼓者方。 乌豆一斗,熬令香,勿令大熟,去皮为细末筛下饧粥,皆得服之,初服一合,稍加之,若初服多,后即嫌臭,服尽更作取瘥止。不得食肥腻,渴则饮羹汁,慎酒肉猪鸡鱼、生冷醋 滑、房室。得食浆粥,牛羊兔鹿肉。此病难治,虽诸大药丸散汤膏,当时暂瘥,过后复发,惟此散瘥后不发,终生服之,终生不发矣。其所禁食物(常须少啖,莫随意食咸物,诸杂食 等)。
又方 葶苈末 苍耳子灰(各二十匕) 又方 椒目沉水者取熬,捣如膏,酒服方寸匕。 又方 水煮马兜铃服之。 治水气肿鼓胀,小便不利方: 莨菪子(一升), 羊肺(一具,青羊亦佳)。 上二味先洗羊肺,汤微渫之,薄切曝干作末。以三年大醋渍莨菪子一 时,出熬令变 色,熟捣如泥,和肺末蜜合,捣三千杵为丸,如梧子大,食后一食久,以麦门冬饮服四丸,日三。以喉中干、口粘,浪语为候,数日小便大利,佳。山连治韦司业得瘥,司业侄云表 所送云:数用神验。 ●麦门冬饮方
麦门冬(二十五枚) 米(二十五粒) ●徐王煮散治水肿利小便方。
牛角 防己 羌活 人参 丹参 牛膝 升麻 防风 秦艽 生姜屑 谷皮 紫菀 杏仁 附子 石斛(各三两) 桑白皮(六两) 橘皮 白朮 泽泻 茯苓
郁李仁 猪苓 黄连(各一两) ●褚澄汉防己煮散治水肿上气方。
汉防己 泽漆叶 石苇 泽泻(各三两) 桑白皮 白朮 丹参 赤茯苓 橘皮 通草 (各三两) 生姜(十两) 郁李仁(五合) ●茯苓丸治水肿,甄权为安康公处此方。
茯苓 白朮 椒目(各四分) 木防己 葶苈 泽泻(各五分) 甘遂(十二分) 赤 小豆 前胡 芫花 桂心(各二分) 芒硝(七分另研) 治水肿利大小便方:
大黄 白朮(一作葶苈) 木防己(各等分) 又方 牵牛子为末,水服方寸匕,日一。以两便利为度。
又方 葶苈(生用四两) 桂心(一两)
又方 郁李仁(末) 面(各一升)
又方 水银(三两,煮三日三夜) 葶苈子 椒目(各一升) 芒硝(三两) 衣鱼(二十枚) 水萍 瓜蒂 滑石(各一两) ●泽漆汤治水气通身浮肿,四肢无力,或从消渴,或从黄胆支饮,内虚不足,营卫不通,气不消 化,实皮肤中喘息不安,腹中响胀满,眼目不得视方。
泽漆根(十两) 鲤鱼(五斤) 生姜(八两) 赤小豆(二两) 茯苓(三两) 人参甘草 麦冬 (胡洽无小豆、麦冬,有泽泻五两,杏仁一两。《录验》无小豆。治水在五脏,令人咳逆气喘,腹大而响,两足肿,目下有卧蚕状,微渴,不得安卧,气奔短气,有顷乃复,小便难,少而数,肺病胸满隐痛,宜利小便,水气迫肿,翕翕寒热)。 ●猪苓散治虚满通身肿,利三焦通水道方。
猪苓 葶苈 人参 元参 五味子 防风 泽泻 桂心 野狼毒 椒目 白朮 干姜 大戟甘草(各二两) 苁蓉(二两半) 女曲(三合) 赤小豆(二合)
●麻豆煎治水气通身浮肿,百药不瘥,待死者方。
大麻子(皆取新肥者佳) 赤小豆(不得一粒杂,各一石)
又方 吴茱萸 荜茇 昆布 杏仁 葶苈(各等分) ●苦瓠丸治大水,头面遍身肿胀方。 苦瓠白穰实,捻如大豆,以面裹煮一沸,空腹吞七枚,至午当出水一升,三四日水自出 不止,大瘦乃瘥。三年内慎口味,苦瓠须好,无厌翳,细理研净者,不尔,有毒不堪用。(崔 氏 小便若太多,即一二日停止)。
又方 苦瓠膜(二分) 葶苈子(五分) 又方 大枣肉(七枚) 苦瓠膜(如枣核大)。 上捣为末,丸,一服三丸。如人行十五里久,又服二丸,水出,更服一丸,即止。
又方 葶苈 桃仁(各等分) 又方 捣生葶苈子,醋和服,以小便数为度。 又方 烧姜石令赤,纳黑牛尿中令热,服一升,日二。 又方 单服牛尿,大良。凡病水服。无不瘥。服法先从少起,得下为度。 又方 煎人尿令可丸,服如小豆大,日三。 治水通身肿方: 煎猪椒枝叶如饧,空腹服一匕,日三,痒,以汁洗之。 又方灸法 灸足第二趾上一寸,随年壮。 又灸两手大指缝头七壮。 ●麻黄煎治风水,通身肿欲裂,利小便方。
麻黄 茯苓 泽泻(各四两) 防风 泽漆 白朮(各五两) 杏仁 大戟(各一升) 黄猪苓(各三两) 独活(八两) 大豆(二升,水七升煮取一升),
清酒(一升) ●大豆散治风水,通身大肿,眼合不得开,短气欲绝方。
大豆(一升) 杏仁(一升) 麻黄 木防己 防风 猪苓(各四两) 泽泻 黄 乌 头(各三两) 半夏(六两) 生姜(七两) 茯苓 白朮(各五两) 甘遂
甘草(各二两) 清酒 (一升) 治风水肿方: 大豆(三升) 桑白皮(五升,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纳后药)。
风橘皮 半夏 生姜(各五两) 鳖甲 当归 防己 麻黄 猪苓(各三两) 大戟(一两) 葵子(一升) ●麻子汤治遍身流肿方。
麻子(五升) 赤小豆(三升) 当陆(一升,即商陆) 防风(三两) 附子(一两) ●大豆煎治男子女人新久肿得暴恶风入腹,妇人新产上圊风入脏,腹中如马鞭者,嘘吸短气,咳嗽方。 大豆一斗净择,以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澄清纳釜中,以一斗半美酒纳中更煎,取九升,宿勿食,平旦服三升,温覆取汗两食顷当下,去风气肿退,慎风冷,十日平复,除日合服佳。若急不可待,遂急合服,肿不尽退,加之,肿瘥,更服三升。若十分瘥,勿服。病中亦 可任性饮之,使酒气相接。(《肘后》云:肿瘥后渴,慎勿多饮)。 又方 楮皮枝叶一大束切,煮取汁随多少酿酒,但饮醉为佳,不过三四日肿少退,瘥 后可常服之。(一方用猪椒皮枝叶。) 又方 鲤鱼长一尺五寸,以尿淹渍一宿,平旦以木篦从口中贯至尾、微火炙令微熟,去皮宿勿食,空腹顿服之。不能者,分再服,勿与盐。 ●摩膏治表,凡肿病须百方内外攻之,不可一概方。
生商陆(一斤) 猪膏(一斤煎,可得二升) ●麝香散治妇人短气虚羸,遍身浮肿,皮肤急,人所稀见方。
麝香(三铢) 雄黄(六铢) 芫花 甘遂(各二分) 治虚劳浮肿方 灸太冲百壮。 又灸肾俞。 分类:中医典籍书名:千金要方作者:孙思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