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章 出乡关 | 毛泽东传 | 共和国人物

01章 出乡关


曾经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五千年前,舜帝南下巡视,来到湘江流域。在一座山 上,他让人演奏起动听的"韶乐",竟引来凤凰起舞。后人就把这座山叫做韶山, 被它环抱的一块狭长的谷地便是湖南省湘潭县的韶山冲。

一八九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清光绪十九年十一月十九日),韶山冲农民毛贻 昌家出生了一个男孩,取名泽东,字咏芝(后改润之)。他们家的头两胎婴儿都在 襁褓中夭折了。母亲生怕他也不能长大成人,便抱他到娘家那边的一座石观音小庙, 叩拜一块巨石,认做干娘,还取了个小名,叫石三伢子。

韶山毛氏原籍江西。明朝开国时,始祖毛太华随军远征南澜沧(今云南省澜沧 拉祜自治县内),在当地娶妻生子。明朝洪武十三年(一三八○年),毛太华年老 移居湖南湘乡县。十年后,他的两个儿子又迁到邻近的湘潭县韶山冲。这里位于湘 潭、宁乡、湘乡三县的交界处,地处湘江中游西岸四十公里,群山环抱,居民以从 事农业生产为主。从此,毛氏宗族在这里垦荒务农。到毛泽东这一辈,已传二十代, 大约五百年了。

尽管韶山来历的传说是那样美丽,毛泽东出生时,这里的现实环境却同旧中国 其他闭塞而贫穷的乡村没有多少两样。冲里住着六百多户人家。祖父毛恩普是个老 实厚道的庄稼人,因为家境窘迫,不得不把祖传的一些田产典当给别人。毛恩普只 有一个儿子,去世的时候,孙子毛泽东长到了十岁。

父亲毛贻昌,字顺生,号良弼。十七岁开始当家理事,因为负债被迫外出在湘 军里当了几年兵,长了不少见识,也积累了一些银钱。还乡后,赎回毛恩普典出去 的土地,不久又买进一些,增加到二十二亩,每年能收八十担稻谷。湘潭有着在湘 中很有点影响的米市。毛顺生善于经营,后来又集中精力去做稻谷和猪牛生意,资 本逐渐滚到两三千元,还自制了一种叫"毛义顺堂"的流通纸票。在小小的韶山冲, 可算是个财东了。

在旧中国,靠自身奋斗摆脱贫困的农民,大多克勤克俭,精明刚强。父亲的这 种性格,自然对从小目睹这一切的毛泽东产生了影响。毛顺生和大多数走上坡路的 农民一样,试图按自己的生活模式塑造儿子。毛泽东从六岁起就做一些家务和农活, 如拔草、放牛、拾粪、砍柴,识字后也帮父亲记帐。特别是十四到十五岁大约两年 的时间内,他成天在地里跟家中雇的长工一同干活。在这段时间里,毛泽东对父亲 的严厉感受很深,后来回忆说,"他是一个严格的监工,看不得我闲着,如果没有 帐要记,就叫我去做农活。他性情暴躁,常常打我和两个弟弟","他的严厉态度 大概对我也有好处,这使我干活非常勤快,使我仔细记帐,免得他有把柄来批评我。" ①于是,犁、耙、栽、割,全套农活,他都样样在行。还常常跟长工争胜,抢重活 干,养成了山区农家子弟的本色:吃苦耐劳,勤快朴实,不怕艰难,对农民的疾苦 也体会很深。

毛顺生期望儿子将来成为同他一样生财有道的精明的人。一旦发现儿子的行为 不合自己的准则,便用高压手段来管教,父子冲突就不可避免。对毛泽东来说,却 促成了他最初的反抗心理。

一九○六年的冬至这一天,毛顺生设酒席宴请生意场上的朋友,吩咐十三岁的 毛泽东帮着招待客人。毛泽东不愿意做这些事,父亲生气了,就骂他懒而无用,为 子不孝。他当着客人反驳道:"父慈子孝",只有"父慈"才能"子孝"。毛顺生 更加生气,举手就要追打。他便跑到家门前的一口池塘边,声称父亲再要逼近,就 跳下水去。在母亲的调解下,一场风波才和平解决。从此,毛泽东悟出一个直观的 道理:在压力下如果温顺示弱,反会遭受更多的打骂,只有用坚决反抗的办法,才 能保护自己。

毛泽东对父亲最大的"不孝",大概要算默默的抗婚了。十四岁那年,毛顺生 给他包办娶了个十八岁的媳妇罗氏,实际上是为家里添个劳力。毛泽东始终不承认 这桩婚事,从未和她同居。父亲也无可奈何,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毛罗氏"作为 毛泽东的原配妻子写进毛氏家谱。

同父亲比较起来,给少年毛泽东影响更大更深的是他的母亲。母亲姓文,在同 族姐妹中排行第七,人称文七妹。娘家在湘乡县唐家坨(后改为棠桂阁),同韶山 冲只有一山之隔,相距十余华里。文家也以务农为业,家境小康。七妹十八岁时和 毛顺生结婚,共生五男二女,但四个都夭折了,只剩下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三 兄弟。

作为普通的农村妇女,文七妹一生默默地操持家务,抚养儿辈。她待人接物, 纯朴善良,极富同情心。灾荒年月,常背着丈夫送米给讨荒的人。平时还虔诚地烧 香拜佛,把"积德行善"、"因果报应"一类的信念灌输给孩子。毛泽东九岁时和 母亲认真讨论过用什么办法让父亲也信佛的问题。十五岁那年,母亲病了,他还专 程到过南岳衡山进香许愿。当时他未必懂得多少佛教的道理,但母亲的言传身教, 使毛泽东从小同情贫弱,乐于助人。

附近一个毛姓农民,曾收下定金把猪卖给了毛顺生。过几天父亲派毛泽东去赶 猪时,猪价已涨了。这个农民叹气,埋怨自己运气不好,还说少了几块钱对富人不 打紧,对穷人家里却是个大空缺。毛泽东听后就把这桩买卖退掉了。

毛泽东十一岁那年,毛顺生要买进堂弟毛菊生赖以活命的七亩田产,毛泽东和 母亲的态度是一致的,都觉得应该设法周济毛菊生渡过难关,不应该乘机买他的田 产。毛顺生却认为用钱买田是天经地义的事。母子俩的劝说自然没有效果,却给毛 泽东留下很深的印象。建国后,他多次对毛菊生的儿子毛泽连说:旧社会那种私有 制,使兄弟间也不顾情义,我父亲和二叔是堂兄弟,到买二叔那七亩田时,就只顾 自己发财,什么劝说都听不进去。②

毛泽东对母亲的感情很深。一九一八年夏,他从长沙赴北京前夕,十分挂念在 外婆家养病的母亲,特地请人开了一个药方寄给舅父。次年春返回长沙,便把母亲 接来就医。十月五日,文七妹患瘰疬(俗称疝子颈)病逝,终年五十二岁。毛泽东 日夜兼程从长沙赶回韶山守灵,并和泪写下一篇情义深长的《祭母文》。他这样追 念母亲:"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 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洁净之风,传遍戚里。"当时,毛泽 东还给同学邹蕴真写信说:世界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利己而不损人的,可以 损己以利人的,自己的母亲便属于第三种人。母亲对他的影响力,在他的一生中都 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母亲去世后,毛泽东把父亲接到长沙住了一阵。父亲后来不再干涉他的选择, 继续供他上学。毛泽东是很感激的。毛顺生于一九二○年一月二十三日患急性伤寒 去世,时年五十岁。

父母的教养对儿童成长的关系很大,学堂的教育则影响着少年未来的发展。

毛泽东童年时代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湘乡唐家坨的外婆家度过的。外祖父家虽是 务农的,但有一个舅舅在开馆教读,毛泽东有时也在那里听听。直到一九○二年八 岁时,父母把他接回韶山入私塾开始读书。十六岁前,中间曾停学两年在家务农, 其余时间内他先后在韶山一带的南岸、关公桥、桥头湾、钟家湾、井湾里、乌龟井、 东茅塘六处私塾读书。毛泽东后来把自己的私塾生活概括为"六年孔夫子"③。在 上学期间,他早晚还要放牛拾粪,农忙时也参加收割庄稼。

这时,科举已经废除,新式学堂已经开设。西学东渐、赴东瀛求学已成时代风 气。就在毛泽东八岁接受启蒙那年,后来对他影响很大的恩师杨昌济和他钦佩的文 化巨人周树人(鲁迅)先后去了日本。在韶山,私塾仍是儿童们求学的唯一选择。 父亲供他念书,没有多大的雄心,无非是略识几个字,便于记帐或打官司等。毛泽 东照例从《三字经》、《百家姓》、《增广贤文》、《幼学琼林》这些普及读物入 门,去接触他从小注定要接受的儒家文化传统。随后是点读"四书""五经"。韶 山毛泽东纪念馆至今还保存着他小时候读过的《诗经》和《论语》。

毛泽东不大喜欢这些枯燥难懂的经书,但他有着过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仍然 学得很好。自幼烂熟于胸的知识,是很难抹去的,成年后常会自然地使用。以后, 读了《左传》,使他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六年"孔夫子"的教育,培养了 他"鉴古知今"的爱好,帮助了他后来的"古为今用"。

少年时的毛泽东很相信孔孟之道,而老师照本宣科的教法对他没有吸引力。一 九○八年在井湾里私塾就读时,他最爱读被塾师称为"闲书"和"杂书"的《水浒 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精忠岳传》、《隋唐演义》等旧小说。在学 校里,老师不让读,他用课本挡住偷着读;在家里,父亲不让读,他就用布把窗户 遮住,使父亲看不见灯光。

毛泽东读了这些故事,他就和小朋友乃至村里的老人们互相讲述。他后来回忆 说:"有一天我忽然想到,这些小说有一件事很特别,就是里面没有种田的农民。 所有的人物都是武将、文官、书生,从来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作为农民的儿 子,毛泽东对这一点纳闷了很久。他开始分析小说的内容,发现这些小说的主人公 "是不必种田的,因为土地归他们所有和控制,显然让农民替他们种田"④。他觉 得这样是不平等的。

农民们自然常要反对这种不平等。《水浒》里汇聚在梁山造反的人物,便成了 毛泽东心目中的英雄。这种影响是意味深长的,在后来艰难备尝的革命生涯中, 《水浒传》一直是他放在手边常常阅读的书。

毛泽东在旧小说里关注的事情,在现实社会中也发生了。一九一○年四月,长 沙发生了饥民暴动。起因是荒年粮价飞涨,有人率全家投塘自尽。饥民们涌到巡抚 衙门请愿,反而遭到枪击,当场打死十四人,打伤的更多。他们在忍无可忍的情况 下,放火烧了巡抚衙门,捣毁了外国洋行、轮船公司、税关。清政府派兵镇压,暴 动者的鲜血染红了浏阳门外的识字岭(二十年后,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也是在这里 牺牲的),被杀者的头颅高高挂在南门外示众。

几个卖兰花豆的湘乡小贩逃出长沙,把饥民暴动的消息传到了韶山。大家愤激 地议论了好几天。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人对这件事逐渐淡忘了,毛泽东却久久不 能平静下来。他觉得那些参加暴动的人都是善良的老百姓,只是被逼得走投无路才 起来造反,结果无辜被杀。这使他很痛心。几十年后,他感慨地说:这件事"影响 了我的一生"⑤。

第二年,青黄不接的时节,韶山一带又闹粮荒。饥民们组织起来"吃大户", 劫走了毛顺生准备运往县城粜出的一批大米。毛顺生气得要命,毛泽东并不同情父 亲,"又觉得村民们的方法也不对"⑥。

一个叫李漱清的维新派教师从外地回到韶山,毛泽东很钦佩他,常去听他讲各 地见闻,特别是维新变法的故事。这期间,读到一本十几年前出版的叫《盛世危言》 的书,作者是郑观应,书里讲社会要改良,毛泽东非常喜欢。这样,他开始知道一 些发生在山外的当今中国的大事,感到中国不能守着老样子不变了。毛泽东也不愿 再守着老样子不变了。

他十六岁了,足迹所及只限于韶山冲和唐家坨。父亲本来打算送他到湘潭县城 一家米店当学徒,可是他到外面继续求学的愿望更迫切。恰好在这时,表哥文詠昌 告诉他,离韶山五十里的湘乡县立东山小学堂在讲授新学。他听了很动心,便先后 请八舅文玉清、堂叔毛麓钟和表哥王季范劝说父亲。毛顺生听后,觉得儿子进洋学 堂也许是件有利的好事,就同意了。

一九一○年秋天,毛泽东离开闭塞的韶山,走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这是他人 生历程中的第一个转折。他的激动心情是可以想象的。临行前,他改写了一首诗, 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帐簿里:"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 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东山小学堂在湘乡县城附近的东台山下。同旧式私塾相比,它除了传统的经籍 外,还有些自然科学和地理、英语等新科目。在这里,毛泽东才知道光绪皇帝和慈 禧太后已经死了,新皇帝宣统已在朝两年。他依然认为皇帝和大多数官吏一样,都 是善良和聪明的人,只是需要有康有为、梁启超这样的人来帮助他。毛泽东这时较 多地接受了维新派思想,特别喜欢梁启超那些笔端常带感情的文章。康有为、梁启 超成了他崇拜的人物。他并不知道,此时孙中山主张的推翻清政府的民主革命思潮, 已代替康、梁的维新变法思想而成为时代的主流。但革命派把主要精力放在联络会 党和新军发动武装起义上面,没有在思想启蒙上下很大工夫。革命派所办的刊物在 内地也不能公开流传。而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在日本刊印《新民丛报》,广泛 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术和政治思想,在国内风靡一时。湖南又是维新运动的重要 基地,梁启超曾主讲于长沙的时务学堂。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主要从维新派那里 接受政治启蒙是很自然的事情。

《新民丛报》已经在一九○七年停刊。毛泽东在东山小学堂时,表哥文詠昌曾 借给他一套自己保存的合订本。他读了又读,上面的一些文章差不多能背出来,还 写下一些批注。在第四号上的《新民说》第六节"论国家思想"处,他写道:"正 式而成立者,立宪之国家,宪法为人民所制定,君主为人民所拥戴;不以正式而成 立者,专制之国家,法令为君主所制定,君主非人民所心悦诚服者。前者,如现今 之英、日诸国;后者,如中国数千年来盗窃得国之列朝也。"

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毛泽东最早的政论文字,表明他当时对君主立宪和封建专 制两种国家体制的理解。从相信孔孟到崇拜康梁,从赞同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到 主张以英、日为楷模进行立宪变法,是毛泽东早期思想发展的第一个梯阶。更重要 的是,梁启超的《新民说》深入接触到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主张从"变化民质"入 手来寻求社会改革的途径。这个思路开五四时期主张改造国民性的先河,对毛泽东 的影响也持续了较长时期,他以后组织的新民学会的会名显然就是从这里来的。

他开始注意中国以外的事情。从一位在日本留过学的教员那里了解到日本通过 明治维新强大起来的事情后,非常羡慕。他从同学萧子暲(即后来的著名诗人萧三) 手中借来一本《世界英雄豪杰传》,被书中描写的华盛顿、林肯、拿破仑、彼得大 帝等人的事迹感染,还书时说:"中国也要有这样的人物,我们应该讲究富国强兵 之道,我们每个国民都应该努力。"⑦

一九一一年春天,东山小学堂的贺岚冈老师应聘到长沙的湘乡驻省中学任教。 因为毛泽东成绩优异,贺老师愿意带他前往读书。他第一次坐轮船到长沙,顺利地 考入了湘乡驻省中学。

长沙是湖南的省城。这时,中国已到了辛亥革命爆发的前夜。湖南是革命党人 活动十分活跃的地方,反对清政府的宣传特别激烈。驻守长沙的新军也越来越倾向 革命。

初到省城,十八岁的毛泽东的眼界顿时开阔得多了,感受到一种和乡下完全不 同的社会气氛。他第一次看到革命派办的《民立报》,成为它的热心读者,接触到 许多革命言论。当他在这张报纸上读到黄兴领导广州黄花岗起义的新闻时,思想受 到巨大的冲击。他后来说:"宣统三年三月十九日(即一九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 -引注)黄兴在广州起事,全国震动。消息到湘,学生界中之抱革命主义者,已跃 跃欲试。"⑧

毛泽东就是这"跃跃欲试"者当中的一个。一天,他在学校墙壁上贴了一篇文 章,表示支持革命党推翻清朝、建立民国的纲领,提出把孙中山请回来当大总统, 康有为做内阁总理,梁启超做外交部长。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公开表达他的政见,尽 管他当时这种构想还很幼稚,连孙中山和康梁之间政治主张的分歧也不太清楚。

为了表示同腐败的清政府彻底决裂,毛泽东在湘乡驻省中学倡议并带头剪掉了 辫子,还和一些积极分子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把十几个答应剪辫子、却迟疑不肯 动手的同学的辫子给强行剪掉了。这多少透露出他少年时代就具有的那种说到做到、 果断利索的行动风格。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武昌起义爆发了。新成立的湖北军政府派代表赶来长沙, 要求湖南革命党人立即举义响应。一位代表还到湘乡驻省中学介绍武昌起义的情况。 这是一次激动人心的讲演,二十多年后毛泽东仍记忆犹新:"当场有七八个学生站 起来,支持他的主张,强烈抨击清廷,号召大家行动起来,建立民国。"⑨他自己 更是兴奋异常,觉得正在进行的激烈战斗需要更多的人投入,决定投笔从戎,北上 武汉参加革命军。正当他和几个朋友整装待发的时候,长沙革命党人于十月二十四 日发动武装起义,成立了湖南军政府。毛泽东随即投入长沙革命军。他不愿参加学 生军,而是投入湖南新军二十五混成协五十标第一营左队当了一名列兵。

在当兵期间,他除了接受军事训练外,把每月七元的军饷大多用来订阅报刊和 购买书籍,了解时事政治。他读报读得十分认真,以后成为他一生的习惯。有一天, 他从《湘汉新闻》上读到一篇谈论社会主义的文章。这是他第一次知道"社会主义" 这个名词。其实,当时他所看到的社会主义是江亢虎的中国社会党鼓吹的社会改良 主义,毛泽东却很有兴趣,和士兵们讨论,还热情地写信给几个同学提出应该研究 这个问题。可是,反应很冷落,只有一个人回信表示同意。

革命形势发展得很快。武昌起义后不到两个月,全国大多数省份已宣告独立。 袁世凯通过南北议和窃取了革命胜利的果实,当上了民国临时大总统。清王朝宣布 退位后,人们普遍兴高采烈,认为革命已经成功了。毛泽东也觉得自己参军的目的 已经实现,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前程,决定退出军队,继续求学。他一共当了半年 兵。

他开始关注报纸上的招生广告,在专业的选择上举棋不定。他先后报考了警察 学堂、肥皂制造学校、法政学堂、公立高级学校,都不满意。最后以第一名的成绩 考入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后改名省立第一中学)。

在这所学校里,毛泽东读了半年。留下一篇被国文教员柳潜称为"实切社会立 论"的作文,题目叫《商鞅徙木立信论》。文章劈头就说:"吾读史至商鞅徙木立 信一事,而叹吾国国民之愚也,而叹执政者之煞费苦心也,而叹数千年来民智之不 开、国几蹈于沦亡之惨也。"看来,关于救国之道,他继续沿着梁启超开启民智、 塑造新民的路子在思考。这是毛泽东留下的第一篇完整的文章。全文仅六百字,老 师的批语却有一百五十字,说作者"才气过人,前途不可限量","练成一色文字, 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还批给其他同学"传观"。

毛泽东觉得这种学校中刻板的校规和有限的课程,远不能使他满足。不久,柳 潜借给他一套《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共一百一十六卷。他读得很认真。读完后, 收获很大,愈发觉得在学校里读书还不如自学。毛泽东对他认定了的事,是敢于采 取哪怕惊世骇俗的行动的。他断然决然地从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退学,寄居在长沙 新安巷的湘乡会馆,每天步行三里路到浏阳门外定王台的湖南省立图书馆自学。

他订了一个庞大的自修计划。他的学习十分勤奋,像牛进菜园一样,不停歇地 埋头读了大量中外书籍。他兴趣最大、收获最多的是西方十八、十九世纪资产阶级 民主主义和近代科学的著作,如卢梭的《民约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特别 是严复翻译的书,如亚当·斯密的《原富》、孟德斯鸠的《法意》、赫胥黎的《天 演论》、斯宾塞的《群学肄言》等,他几乎一一读过,可以说相当集中地接受了一 次较为系统的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启蒙教育。他在这个图书馆第一次看到那里墙上 挂着的一张世界大地图,那是每天经过时都要看到的。他才知道世界原来是多么大, 中国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湘潭县在地图上根本没有。这个发现,对一个走出乡关 才一年多的知识青年来说,感受该是多么新鲜和强烈!

又一个半年过去了。

毛泽东的自学生活虽然"极有价值"⑩,但已难以为继。他遇到了难题:父亲 不支持他这种似乎是漫无目的的读书,拒绝继续供给费用。同时,他寄居的湘乡会 馆也被占了,住进了些被遣散的湘乡籍士兵,经常滋事打架。这里不能再住下去了。

他不得不面对现实来设计自己的未来,而对人生的选择似乎还处于徘徊状态。 这时,他已是不乏阅历的快满二十岁的青年了。

① 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西行漫记》,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06- 107页。

② 毛泽连的回忆(1973年2月),引自高菊村等:《青年毛泽东》,中共党史 资料出版社1990年3月版,第8页。

③ 毛泽东在北戴河同哲学工作者的谈话,1964年8月18日。

④ 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西行漫记》,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09页。

⑤ 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西行漫记》,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10、 111页。

⑥ 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西行漫记》,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10、 111页。

⑦ 萧三:《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和初期革命活动》,中国青年出版社198 0年版,第26页。

⑧ 毛泽东:《本会总记》,《湘江评论》第4号,1919年8月4日。这里说的 "本会",即湖南学生联合会。

⑨ 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西行漫记》,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16页。

⑩ 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西行漫记》,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20页。


分类:共和国人物 书名:毛泽东传 作者:金冲及
02章 师范生 | 毛泽东传 | 共和国人物

02章 师范生


毛泽东决定重新回到学校读书。

这时,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发出的一则不收学费、膳宿费也很低、毕业后即可担 任教师的招生广告,引起了他的兴趣。一年前,他考入全省高等中学的试题就是 《民国肇造,百废待兴,教育、实业何者更为重要》,他以梁启超的"以教育为主 脑"之说立意下笔。现在,再三权衡,觉得自己将来还是最适合当教师。

一九一三年春,毛泽东考入五年制的第四师范。第二年春,第四师范合并到第 一师范,毛泽东被编入第八班。四师是春季开学,一师是秋季开学,因此他重读了 半年预科,到一九一八年暑期在一师毕业,前后共做了五年半师范生。湖南第一师 范学校,在长沙南门外妙高峰下,面对着滔滔北流的湘江:东侧靠着粤汉铁路。隔 江望去,西岸是郁郁葱葱的岳麓山。周围的大自然环境是那么优美。经常驰过的火 车发出隆隆的轰鸣声,又不时传来时代的气息。

第一师范创建于一九○三年,最初称湖南师范馆,前身是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棫 讲学的城南书院。同朱熹讲学的岳麓书院只有一江之隔。一九一二年改称现名。它 的规模、教师力量和设备,都是毛泽东以往读过的几所学校所不能比拟的。校章规 定的教育方针"除照部定教育宗旨外,特采最新民本主义",即"道德实践"、 "身体活动"、"社会生活","各种教授应提倡自动主义",很强调人格和学识 的全面培养。学校还先后聘请了一批学识渊博、思想进步、品德高尚的教师,如杨 昌济、徐特立、方维夏、王季范、黎锦熙等。与毛泽东差不多同时,一批追求进步 的热血青年也纷纷考入第一师范,其中有蔡和森、张昆弟、陈章甫、罗学瓒、周世 钊、李维汉、萧子升、萧子棫等。本来已是秀才,比毛泽东大十七岁的何叔衡,也 一起考了进来。在当时的湖南,一师堪称培养新青年的摇篮。

第一师范对毛泽东的成长无疑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他在这里打下了深厚的 学问基础,他的思想随着新旧交替的时代前进,开始形成自己的思想方法和政治见 解,获得社会活动的初步经验,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

当毛泽东进入一师时,中国正处于令人难熬和困惑的沉闷岁月。皇朝变成了共 和,中国却并未由此获得新生。人们在革命前所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 不仅没有到来,相反,在很短的时间里,日本强迫中国接受"二十一条",袁世凯 恢复帝制,张勋又演出复辟闹剧,各路军阀的割据混战愈演愈烈,思想界也掀起一 股尊孔读经的逆流。沉重的失望代替了原先的希望。严峻的现实不允许人们长期沉 浸在迷惘之中。新的一代在探索着新的出路。

毛泽东当时还是个正在求学的学生。在这样的时代气氛中,他为自己规定的读 书目的是什么呢?

青年人求学,大多喜欢谈立志,诸如将来要当军事家、政治家、教育家等。毛 泽东认为,离开真理来谈立志,只是对前人中有成就者的简单模仿。真正的立志, 首先是寻找真理,然后按它去做,若"十年未得真理,即十年无志;终身未得,即 终身无志"①。一九一五年九月,在给好朋友萧子升的信中,他提出有"为人之学"、 "为国人之学"、"为世界人之学"。这以前不久,他在另一封信中说:"齑其躬 (意思是:即便自己粉身碎骨)而有益于国与群,仁人君子所欲为也。"

看来,心系社会,苦学砺志,是这位师范生当时最基本的自我设计。

在一师,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是教伦理学的杨昌济。杨昌济,字华生,长沙 板仓人。自幼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尤喜程朱之学。一九○三年留学日本,改名怀 中,意思是身在异邦,心系中土。六年学成后又赴英国修学三年,然后游历德国、 瑞士。归国后,数次辞谢做官而从学,以教书育人看作自己的天职。他的博学和高 尚人格,吸引了一批进步青年在自己的周围。

他在一师讲修身课时,要求学生"高尚其理想(立一理想,此后一言一动皆期 合此理想)"。鼓励他们要"奋斗","有朝气","有独立心",能"立定脚跟", 而办事又要"精细","小不谨,大事败矣"。对学问,他认为要"贯通今古,融 合中西",而自己要有分析的批判的精神。他总是努力鼓励学生立志做有益于社会 的正大光明的人。

毛泽东很喜欢杨昌济的课,还时常去他的家里讨论问题,假期里有时也放弃回 家的机会,到板仓杨宅请教。他自称:"近年来有所寸进,于书本得者少,于质疑 问难得者多。"一九一四年,毛泽东和同学们曾组织一个哲学小组,还请杨先生担 任指导。师生之间,相交甚深。毛泽东在一九一五年七月给友人的信中说:"弟观 杨先生之涵宏盛大,以为不可及。"这对青年毛泽东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是难以 磨灭的。

杨昌济在长沙的学生先后以千百计,他最欣赏的是毛泽东和蔡和森两人。一九 一五年四月五日,他在日记中写道:"毛生泽东,言其所居之地为湘潭与湘乡连界 之地,渠之父先亦务农,现业转贩,其弟亦务农,其外家为湘乡人,亦农家也, 而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余因以农家多出异材,引曾涤生、梁任公之例以勉之。 毛生曾务农二年,民国反正对又曾当兵半年,亦有趣味之履历也。"看来,杨昌济 一开始便把这个学生看作"异材"的。

除杨昌济外,毛泽东还常到徐特立、黎锦熙、方维夏等老师那里去求学解疑。 这在黎锦熙一九一五年的日记中有多处记载,所谈内容有"读书方法","在校研 究科学之术",也有"改造社会事"。

从四月到八月,毛泽东共去拜访了黎锦熙近二十次。九月,黎离湘赴京,在教 育部做教科书特约编辑员。两人仍书信不断,相交介乎师友之间。黎很看重他,在 这年七月三十一日的日记中写道:"在润之处观其日记,甚切实,文理优于章甫, 笃行两人略同,皆可大造"。

在学校的课程中,毛泽东把重点放在修身、哲学、国文、历史和地理等几门上, 对数学、图画不花很多精力。他给朋友的信中说:"从前拿错主意,为学无头序, 而于学堂科学,尤厌其繁碎。今闻于师友,且齿已长,而识稍进。于是决定为学之 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②他每天总是在天色微明时就 起身,晚上熄灯后还借外面一点微弱的灯光苦读,从不肯浪费半点时间,而且持之 以恒。从先秦诸子到明清时代思想家的著作,从二十四史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从《昭明文选》到《韩昌黎全集》,从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到本省的县志, 他都认真地研读。他在给好友萧子升的信中开列了七十七种古代经、史、子、集的 著作,说"苟有志于学问,此实为必读而不可缺"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 包括人格修养和智慧,对青年毛泽东都留下深刻的影响。

毛泽东很推崇徐特立老师"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方法。所谓"动笔墨", 就是不只是读前人的书,而且要经过认真思考和消化,把自己的心得和看法写下来, 其中包括对书中同意或不同意的地方。他当时有许多种笔记本,包括听课的,自学 的,摘抄的,随感的和日记等,积了有好几网篮。后来送回韶山存放。一九二九年 国民党军阀何键派人到韶山抄他的家,族人听到风声,就把它们连同毛泽东存放的 书籍报刊一起烧掉了。一位塾师先生从火堆里抢出两册教科书和一个笔记本。

幸存的这个笔记本,是一个九行直格本。前面有他手抄的屈原《离骚》、《九 歌》,后头毛泽东把它题为《讲堂录》,是一九一三年十月至十二月的听课笔记, 也间有读书札记。主要是修身和国文两门课的内容。

作为湖南人,毛泽东这个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和选择,深受湘学士风的 影响。

湖南历来注重兴办书院,许多著名学者曾在岳麓和城南等书院讲过学。重内圣 之道的理学,和重外王之术的实学,在湖南交织扎根。学子们历代相传,不断阐发, 到了晚清,形成以推崇性理哲学、强调经世致用、主张躬行实践为基本特征的湘学 士风。在这种风气熏陶下,湖南学人大多关心世事,热衷于投身政治活动,涌现了 一大批有影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从而使湖南在近代以来成为最 有朝气的省份之一。鸦片战争前后,湖南有贺长龄、陶澍、魏源一批人,在学术上 和政治上都倡导变革。在维新运动中,出现了谭嗣同、唐才常、熊希龄等变法志士。 辛亥革命时期,黄兴、蔡锷、陈天华、宋教仁、禹之谟等更走在前列。这一批又一 批的人物,绝大多数曾就读于岳麓书院。

明清之际的著名学者王夫之对湖南学风有着巨大影响。他是湖南衡阳人,早年 就学于岳麓书院,晚年因隐居在石船山,世称船山先生。他著述宏富,在学术上能 独树一帜,富于批判精神。他崇尚实学,主张"理依于气",强调"行"在认识过 程的作用,颇能开一代风气之先。

近代湖南,还出了一个曾国藩,和以他为代表的"中兴将相"集团,包括胡林 翼、左宗棠、罗泽南、曾国荃等。他们也都曾受教于岳麓或城南书院。一方面执守 理学,同时又师承王船山的实学。曾国藩便着力传刻《船山遗书》,糅和理学与实 学,贯通内圣和外王。他镇压太平天国时打着"保卫名教"的旗号,同时又严格地 整军治政。他还是早期洋务活动的代表人物,影响很大。

一心修学储能的毛泽东,自然受到这一浓厚的文化土壤的强烈感染。他一跨进 一师大门,就体会到这种特殊的气氛。每逢集会,学生们就高唱校歌:"衡山西, 岳麓东,城南讲学峙其中。人可铸,金可熔,丽泽绍高风。多材自昔夸熊封。男儿 努力,蔚为万夫雄。"

杨昌济也是岳麓书院的毕业生。在他的倡导下,研究船山学问在一师成为风气。 毛泽东尤其用功,还经常到杨的好友刘人熙创办的船山学社听课。同时,还细读了 《曾文正公家书》、《曾文正公日记》。《讲堂录》里抄写了好些曾国藩的话,如: "涤生("涤生"是曾国藩的号--引注)日记,言士要转移世风,当重两义:曰 厚曰实。厚者勿忌人;实则不说大话,不好虚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看来,他很赞成扎实、厚重的人生风格。在毛泽东的心目中,曾国藩还是个既"传 教"又很能"办事"的人物。稍后,他在一封信中同时提到曾国藩、康有为、孙中 山、袁世凯几个近代风云人物,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④。

重视经世致用的湘学士风,表现在思想方法上,就是实事求是。

这个命题出自班固的《汉书·河间献王传》,本意是做学问要注重事实根据, 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一九一六年,在岳麓书院办学的一位校长,把这四个字写成 硕大的横匾挂在讲堂正门。经杨昌济介绍,毛泽东利用假期两次入岳麓书院寄读, 这块"实事求是"的匾额自然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二十多年后,毛泽东对"实 事求是"做出新的解释,并把这四个字写下来嵌在延安中央党校的大门口。

湖南一师规定的《教养学生之要旨》里,专列一条:国民教育趋重实际,宜使 学生明现今之大事,察社会之情状。毛泽东沿着注重实际的路子吸吮传统思想中的 优秀遗产。清代唯物主义思想家顾炎武以"实学"代替"理学"的主张,王夫之 "行先知后"的学说,颜元的"心中思想,口中讨论,尽有千万义,不如身行一理 之事"的观点,都影响着毛泽东。他在《讲堂录》里记下不少这方面的言语,如: "实意做事,真心求学";"古者为学,重在行事";"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 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还特别说到顾炎武,推崇他"经世要务,一一讲求。 事关民生国命者,必穷源溯本,讨论其所以然。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贤豪长者, 考其山川风俗,疾苦利病,如指诸掌"。

耳濡目染,手写心记,强化了毛泽东对社会实际的重要性的认识。他常对同学 们讲,不仅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这无字之书,就是实际的社 会。

一九一七年暑期,他邀了当时已从一师毕业、在楚怡小学教书的萧子升,各带 一把雨伞、一个挎包,装着简单的换洗衣服和文房四宝,外出"游学"。湖南俗话, 称"游学"为"打秋风"。指穷知识分子靠作点诗,写几个字,送给乡里的土财东, 换几个钱餬口,形同乞丐。毛泽东他们没带分文,历时一个多月,走了九百多里路, 游历了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个县的不少乡镇。途中,结交了农民、船 工、财主、县长、老翰林、劝学所所长、寺庙方丈各色人等,写了许多笔记。回到 一师,读过毛泽东游学笔记的同学,说他是"身无分文,心忧天下"。为了纪念这 次旅行,他和萧子升还换上游学时的草鞋短褂,到照相馆里拍了一张照片。这样的 "游学",毛泽东在校期间还进行过几次。第二年春天,他和蔡和森沿洞庭湖南岸 和东岸,经湘阴、岳阳、平江、浏阳几县,游历了半个多月。他日后养成的调查研 究作风,从这里已可看出些端倪。

中国社会这时正处在剧烈的动荡中。毛泽东自然强烈地感受到这种动荡风云。 在一师期间,他总共花了一百六十块钱左右,大约有三分之一用在订阅报刊和买书 上面。他每天读报的时间很长,还常带着地图、字典和笔记本。和同学们谈起时事, 他总是有条有理,了如指掌,并且往往充满着激情。于是就有了"时事通"的外号。 这更加深了他那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学校的课堂并不平静。

一九一五年一月,日本以赞助袁世凯称帝为诱饵,提出了吞噬中国主权的"二 十一条",并于五月七日发出最后通牒。五月九日,袁世凯政府复文表示基本接受。 消息传出,举国愤慨。一师学生将几篇反对卖国条约的言论编印成册,题名《明耻 篇》。毛泽东读罢,在封面上写下四句誓言:"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 在我学子!"

这时,与毛泽东过从甚密的易永畦同学因病去世了。五月二十三日,学友会为 他举行追悼会,毛泽东在挽诗中写道:"我怀郁如焚,放歌倚列嶂。列嶂青且蒨, 愿言试长剑;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荡涤谁氏子,安得辞浮贱!"这是首长达 四十行的五言古风,也是迄今发现的毛泽东留下手迹的最早诗作。它同《明耻篇》 封面题词一起,表达了青年毛泽东对民族危艰的沉重忧虑,和以雪耻救亡为己任的 学子抱负。

外患常同内政相联系。袁世凯紧锣密鼓地开始复辟帝制。杨度等出面网罗名士, 组织筹安会。湘中一度风传在京谋职的黎锦熙也被拉了进去。毛泽东在一九一五年 十一月九日写去一信:"方今恶声日高,正义蒙塞,士人丁此大厄,正当龙潜不见, 以待有为,不可急图进取",还劝黎离开北京这块"腐臭之地","急归无恋"。 后来弄清了这是误传,他才如释重负,又驰函致歉。

反袁声浪日益高涨,就连昔日主张君主立宪的康有为、梁启超、汤化龙也起而 响应。毛泽东当时担任校学友会文牍,主持把三人有关时局的言论编印成《汤康梁 三先生之时局痛言》,在校内外广为散发。已从一师毕业的陈昌在一九一六年四月 二十八日的日记中写道:"上午八时接润之兄书,并承赐《汤康梁先生之时局痛言》 一本。"

一九一六年六月六日,做了八十三天皇帝的袁世凯死了。黎元洪继任大总统, 宣布恢复民国元年的临时约法。段祺瑞出任内阁总理,控制着北京政权。曾参与策 划护国战争的梁启超,转而致力于南北和解,以防事久引发革命危机。毛泽东对袁 世凯称帝深恶痛绝,但对袁氏所培植和依赖的北洋军阀并没有清楚的认识,因而很 赞成梁氏的主张。六月下旬,他赶回韶山看望病卧在床的母亲,因南方军队在银田 寺一带骚扰,被阻隔途中,越发认为政局应该稳定。

七月十八日和二十五日,他两次写信给萧子升,陈述对时局的看法。他说: "国局自上月三十日约法、国会、内阁三大问题解决后,南方相继取消独立,撤除 军务院,渐趋统一。此由于南部诸英之深明大义,和段氏之中枢斡运,黎公之至诚 感人,其力尤多。中央举措,究可佩服。"这里,他把段祺瑞、黎元洪反袁的 "南部诸英"列在一起来称赞。

湖南人这时驱逐了袁世凯任命的都督汤芗铭。他列举驱汤后的一些消极现象, 诸如"暴徒乘机报复","自推长官",无视中央而不得统一等,忧心忡忡地觉得 "湘省之祸,比之辛亥为烈","杀机一起,报复未已。法兰西之祸,最为可惧, 不意此次竟演此恶剧"。看来,在反袁前后,毛泽东对国家和政府的看法还处于彷 徨时期,露出了后来一度信奉过的"无血革命"的端倪。

当时,国内报刊传出日本大隈重信内阁将要改组的消息。大隈重信是制造《二 十一条》的罪魁,许多人希望他下台后日本的对华政策会有所改善。毛泽东却在七 月二十五日给萧子升的信中说:"无论何人执政,其对我政策不易。思之思之,日 人诚我国劲敌!"而且断言:中日之间,"二十年内,非一战不足以图存,而国人 犹沉酣未觉,注意东事少。愚意吾侪无他事可做,欲完自身以保子孙,止有磨砺以 待日本"。

一九三七年,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爆发。这位二十四岁的师范生果然言中。

如果把毛泽东在一师的学习生活分为前后两个阶段,那么,一九一六年正好是 一个不大不小的转折。前期,他更多地关注传统典籍。后期,他把重点放在哲学、 伦理学上,社会实践也更加广阔和丰富了。不管在前期还是后期,他学习的目的都 是为了寻求救济时危的真理,可是它的内容发生了变化。

这个变化,和当时的思想界状况是息息相通的。

辛亥革命后几年的痛苦经历,对中国的先进分子来说,是件好事。旧的路子走 不通了,就会寻找新的道路。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惊醒了世人。许多人认识到, 共和制之所以不能真正实现和巩固,关键是缺少一场对封建主义旧思想、旧文化、 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先觉者们进行的救国斗争所以屡遭失败,中国国民对之"若观 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也是一个根本原因。这样,先进分子便把注意力转向 了思想文化领域,主张着重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一九一五年九月,辛亥革命时当 过安徽省都督府秘书长的陈独秀,创办了《青年杂志》(一年后改名为《新青年》)。 他撰文强调,"伦理的觉悟是吾人最后之觉悟"⑤。

这就是初期新文化运动的由来。

很快,在《新青年》周围聚集起一大批先进青年。这个杂志及其撰稿人的文章, 铸造了一代人的信仰和品格。这是一代真正有别于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旧式士大夫 的新人。

在《新青年》众多的读者和追随者中,就有毛泽东。当时,杨昌济为这个杂志 写文章,还向学生们推荐这个杂志。毛泽东的同窗好友周世钊发现,毛泽东读了 《新青年》后,"读韩文杜诗的兴趣降低了"⑥。毛泽东自己后来也回忆说:"我 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

一时成了我的楷模。"⑦

毛泽东开始循着初期新文化运动的思路探索。觉得"国人积弊甚深,思想太旧, 道德太坏",要改变这种状态,须"从哲学、伦理学入手,改造哲学、改造伦理学, 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因为哲学便于研讨思想,伦理学便于阐发道德,"思想 主人之心,道德范人之行"⑧。这样,改造哲学、伦理学,就同变化民质、改造国 家和社会联系在一起了。这种想法,在当时的思想界是相当普遍的。

一九一七年前后,毛泽东读了不少哲学、伦理学书籍。在哲学和伦理学之间, 他更有兴趣的是伦理学。在他看来:"伦理学是规定人生目的及达到人生目的的方 法之科学。"⑨罗学瓒在一九一七年九月二十六日的日记里记载,"余借毛君泽东 手录西洋伦理学七本,自旧历六月底阅起,于今日阅毕。"这里说的是杨昌济翻译 的《西洋伦理学史》,毛泽东把它十分工整地抄录下来。从一九一七年下半年到次 年第一学期,杨昌济给学生们讲授伦理学,采用的课本是十九世纪德国康德派哲学 家泡尔生写的《伦理学原理》。该书由蔡元培从日文转译过来,商务印书馆一九一 三年出版,约十万字。毛泽东除认真听讲外,细读了这本书,用红黑两色画了大量 的圈点、单杠、双杠、三角、叉叉等符号。还在书中写了一万二千多字的批语,绝 大多数是抒发自己的哲学观、历史观和人生观,以及对原著的引申或批判,小部分 是对原著的赞同语和章节提要。他批阅的这本书后来被一位同学借去,直到一九五 ○年,托周世钊还给了毛泽东。

他当时为什么这样下工夫去读这本书?毛泽东从周世钊手里接过它时,有过解 释。他说:这本书的道理也不那么正确,它不是纯粹的唯物论,而是心物二元论。 只因那时,我们学的都是唯心论一派的学说,一旦接触一点唯物论的东西,就觉得 很新颖,很有道理,越读越觉得有趣味。它使我对于批判读过的书,分析所接触的 问题,得到了新的启发和帮助。

毛泽东贯穿《伦理学原理》的批语的基本观点,是哲学上的二元论。他说得很 明白:"一人生死之言,本精神不灭、物质不灭为基础(精神物质非绝对相离之二 物,其实即一物也,二者乃共存者也)。"⑩他认为,事情有的是发生于自然的, 有的是得之于人为的。后来他说自己早年信奉过康德的心物二元论,大概就是指这 样的观点。

二元论的特征是调和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青年毛泽东的唯物主义倾向主要表 现在自然观方面,他说:"凡自然法则者,有必然性","人类者,自然物之一也, 受自然法则之支配"。"吾人之心灵本之自然,其范围有限,安能有一毫之创作"。 这是他从原来接受的唯心主义观念中逐渐解脱出来、走向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 物主义的桥梁。二元论的通病,是一进入社会历史领域,便作出唯心的解释。毛泽 东也是这样。他说:"实则全世界文明历史之生活,乃皆观念之所管辖也";"观 念造成文明,诚然,诚然。"

如此强调主观观念的决定作用,对青年毛泽东来说,有它的必然性。知识界中 推崇思想革命的社会时尚,本身就容易夸大精神的作用,过分强调主观对改造社会 的能力;再加上毛泽东本人长期以来耳濡目染的,主要是孔、孟、程、朱、陆、王 以及新康德派、新黑格尔派的思想。杨昌济说自己以《伦理学原理》为教本,"所 讲不限于西洋之伦理学说,中国之先儒如孔、孟、周、程、张、朱、陆、王及王船 山之学说,亦间取之"⑾。强调主观能动性的陆(九渊)、王(守仁)学派更为杨 昌济推重,毛泽东当然也受到熏陶。他常和蔡和森、张昆弟等讨论宋明理学,研读 过朱熹编的《近思录》、《四书集注》和《朱子语类》等,对朱熹、王守仁都很佩 服。读泡尔生《伦理学原理》的批语中,毛泽东便常用这些观点来作比较,发挥原 著的一些论述。诸如"孟轲之义内,王守仁之心即理,似均为直觉论";"吾国宋 儒之说与康德同"等等。

中国近代社会正处在空前剧烈的变动中,旧的传统秩序渐趋崩溃,外患内乱迭 起相承,政治舞台风云变幻,这就使"尚动""主变"成为人们寻找出路的重要倾 向。这个时代特点同样体现在毛泽东的探索中,并蕴含着浓厚的辩证法色彩。

一九一七年,他曾提出"天地盖唯有动而已"⑿的观点。在《伦理学原理》的 批语中,他写道:"此世界中变化万殊。"还把它运用到人类社会的考察当中,说 历史从来就是一个治乱交替的过程,声称特别喜欢战国七雄、楚汉相争、三国鼎立 那些"事态百变,人才辈出"的时代。认为:"非好乱也,安逸宁静之境,不能长 处,非人生之所堪,而变化倏忽,乃人性之所喜也。"用这个观点看当今中国,他 说:"国家有变化,乃国家日新之机,社会进化所必要也。"对于中国社会,他的 意思是"必须再造",再造的办法,是"由毁而成,如孩儿之从母腹胎生也。"因 此,"吾人甚盼望其毁,盖毁旧宇宙而得新宇宙"!字里行间,洋溢着改造社会的 乐观激情。他后来从大乱求大治的想法,看来是早有伏笔的。

在"动"中求变、求新,其内在依据是什么呢?毛泽东当时特别重视两个概念。 一个是"差别"。他说:"人世一切事,皆由差别比较而现",如阴阳、上下、大 小、彼此、好恶、美丑、是非、正反、明暗、胜负等等。"无此差别相,即不能构 成历史生活。进化者,差别陈迭之状况也。"另一个概念是"抵抗",即各种差别 引起的压力和反抗。毛泽东特别赞同泡尔生提出的世界一切事业和文明"无不起于 抵抗决胜"的观点,称其"无抵抗则无动力"的论述,是"至真之理,至彻之言"。 他热情洋溢地写道:"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风回三峡, 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圣人者,抵抗极大之恶而成者也。"他过 去那种向往社会"大同"境界的想法也发生了变化,觉得即使人们真的进入了"大 同"社会,"亦必生出许多竞争抵抗之波澜来,而不能安处于大同之境"。把"差 别"、"抵抗"这两个概念,和"动"、"变"及"成毁"联系起来,表明毛泽东 当时的认识已接近矛盾构成事物并实现转化的辩证法观点,还多少同社会历史发展 有所联系。他后来关于矛盾普遍性的理论,大体也滥觞于此。

五四前期,毛泽东的思想中有一个最突出的根本点,就是首先要把握住事物的 "本原"或"大本大原"。它的意思,是在面对万千事物时,要从大处着眼,首先 抓住它的根本。把根本抓住了,其他枝节问题才能迎刃而解。以后,他也常强调要 善于抓住要领,抓住主要矛盾,强调纲举才能目张,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而在当 时,他心目中的"本原"或"大本大原",很有些像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心目中的 "道"(老子)、"理式"(柏拉图)、"绝对精神"(黑格尔),总之是宇宙生 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则。朱熹就曾说万事万物皆源于"一本","大本不立,小规不 正"。杨昌济讲课时,也特别强调,"宇宙间所有一切之现象,皆由此大原则而生, 吾人当神思默会,洞晓此大原则,此所谓贯通大原也。"⒀

一九一七年八月二十三日,毛泽东给北京的黎锦熙写了一封长信,集中表述了 对"本原"的看法。

他把"本原"通俗地说成是"宇宙之真理",认为它是支配着社会历史发展的。 拯救中国,也必须从寻求本原开始。他表示,目前和将来一段时间里,自己"只将 全副工夫,向大本大原处探讨。探讨既得,自然足以解释一切"。

这样,毛泽东开出了自己的救国药方:"今日变法,俱从枝节入手,如议会、 宪法、总统、内阁、军事、实业、教育,一切皆枝节也。枝节亦不可少,惟此等枝 节,必有本原。本原未得,则此等枝节为赘疣,为不贯气,为支离灭裂。"他大声 疾呼:"今吾以大本大原为号召,天下之心其有不动者乎?天下之心皆动,天下之 事有不能为者乎?天下之事可为,国家有不富强幸福者乎?"

这封信是了解早年毛泽东的思想的珍贵资料。八月三十一日,黎锦熙收到信后, 在日记里写道:"得润之书,大有见地,非庸碌者。"

把"本原"落实到"人心"上面,就是应有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就是伦理道 德的建设。在读泡尔生《伦理学原理》的批语中,毛泽东把自己这时的主张概括为 两个,一个是"精神上之个人主义",一个是"现实主义"。

针对封建专制和束缚个性的三纲五常的旧道德,主张个人主义,这在当时是很 普遍的,也是有积极意义的。毛泽东写道:"吾从前固主无我论,以为只有宇宙而 无我。今始知其不然。盖我即宇宙也。"他认为,人类的目的在实现自我。但他在 个人主义前面加上"精神"两个字,却有他自己的特色。这种个人主义强调"充分 发达自己身体及精神之能力",力求达到最高境界,使"内而思维、外而行事皆达 正鹄"。"正鹄"不能只是"纯然利己",而是应该实现的理想和价值。例如,看 到自己所爱的人有难,关键的时候,"宁可使自己死,不可使亲爱之人死。如此, 吾情始浃,吾意始畅"。否则,自己的生活就不完满,就"未达正鹄"。依此类推, "古今之孝子、烈妇、忠臣、侠友、殉情者、爱国者、爱世界者、爱主义者,皆所 以利自己之精神也"。他甚至极端地说:"予谓人类只有精神之生活,无肉体之生 活。"这种理解,已经超出了西方近代以来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原义,包含着新道 德观的萌芽。

关于"现实主义"。毛泽东认为,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不能脱离现实去追求虚 幻的理想和价值,要争取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自我"。他说:"吾人务须致力于 现实者。如一种行为,此客观妥当之实事,所当尽力遂行;一种思想,此主观妥当 之实事,所当尽力实现。"一方面,他反对空谈,"凡吾思想之所及,吾皆有实行 之义务";另一方面,他又强调道德行为必须有正确的思想作指导,反对盲目动作。

毛泽东写道:"我是极高之人,又是极卑之人。""极高"是指追求独立不羁。 "极卑"是指我终究又"一毫跳不出此自我以外之世界"。这个矛盾,他已觉察到 了,但一时还不能完整地加以说明。

毛泽东在哲学、伦理学的王国里寻觅着、遨游着。他从中外文化里汲取营养, 又闪烁着他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智慧之光。他这个时候并没有也不可能找到"宇 宙之真理"。夸大精神力量的唯心主义,在他的思想中无疑占有很大比重。这期间, 他还写了一篇题为《心之力》的作文,深受杨昌济的赞赏,得了一百分。

但他这时的思想并没有定型,还在探索过程中。当他写下《伦理学原理》批注 时,他在给黎锦熙的信中说道:"自揣固未尝立志,对于宇宙,对于人生,对于国 家,对于教育,作何主张,均茫然未定。"既然还"茫然未定",就得继续向前探 索。在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历程中,这类状况是常见的。由于他坚持把改造社会、 匡济民族危亡作为出发点来进行理论探索,决定了他思想中的积极方面将随着时代 的前进而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由于他坚持一种从我做起、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从 而使他在进行理论探索的时候,一直特别注重自我思想修养的磨练。

毛泽东从来把读"无字之书"看得比读"有字之书"更重要。或许,他当时的 实际活动比保存下来的几篇文字表现得更富有个性和朝气,对他以后思想发展产生 的作用也许也更大。

说来很有趣,毛泽东这样一位后来举世注目的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公开 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却是体育论文。一九一七年四月一日,《新青年》上刊载了一 篇《体育之研究》,全文约七千字,署名二十八画生。这个"二十八画生",就是 毛泽东。是杨昌济把他的文章推荐给陈独秀的。

他在文章里开宗明义,把体育和国力联系起来,说:"国力恭(苶)弱,武风 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他认为:身体是知识和道德的 载体。在中学和中学以上,应该实行德、智、体"三育并重"。针对重文轻武的颓 风,他提出一个口号:"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因为体育锻炼有强筋 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等许多好处,而"意志也者,固人生事业之先驱也"。 可以说,《体育之研究》主要不是对体育这个运动形式的研究,毛泽东是想借此提 倡武勇世风和充满朝气的奋斗向上的人生观。

这期间,他在日记里写下了后来十分著名的话:"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 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在《体育之研究》中,毛泽东还向读者详细介绍了自己编的一套体操。他当时 采用的锻炼项目很多,如日光浴、风浴、雨浴、冷水浴、游泳、登山、露宿、长途 跋涉以及体操和拳术等。

所谓风浴,张昆弟在一九一七年九月二十三日的日记里记载:"今日早起,同 蔡、毛二君由蔡君居侧上岳麓,沿山脊而行,至书院后下山,凉风大发,空气清爽。 空气浴,大风浴,胸襟洞澈,旷然有远俗之概。"所谓雨浴,有一个夏天的夜晚, 狂风暴雨,雷鸣电闪,毛泽东一个人爬上岳麓山顶,再返回来。他说:这是为了体 会《书经》中所说"纳于大麓,烈风雷雨不迷"的情趣。

毛泽东青年时代最喜欢的锻炼项目,是游泳。正像人们所熟知的那样,这个爱 好,他一直保持到晚年。江宽水深的湘江,是天然的游泳场。他时常约二三好友到 这里挥臂击水。还在学校组织了一个有近百人参加的游泳队,晚饭后到湘江里畅游 一番。同班好友罗学瓒在一九一七年九月二十日的日记里写道:"今日往水陆洲头 泅渡,人多言北风过大,天气太凉。余等竟行不顾,下水也不觉冷,上岸也不见病。 坚固皮肤,增进血液,扩充肺腑,增加气力,不得谓非运动中之最有益者。人言固 足信哉?"毛泽东自己后来回忆说:"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 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 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⒁游泳,不单是强健了体魄,更激发了他的自信和意 志。

毛泽东强调一个人要有坚强的意志。他在《讲堂录》的笔记中就写下:"拿得 定,见得透,事无不成。""不为浮誉所惑,则所以养其力者厚;不与流俗相竞, 则所以制其气者重。""陆象山曰:激励奋进,冲决罗网,焚烧荆棘,荡夷污泽 (无非使心地光明)。"以后,在他的一生中确实一直表现出那种坚忍不拔、冲破 重重阻力、一往无前的惊人毅力,而这种惊人的毅力又是建立在对事情能"见得透" 的基础上的。这是他能够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之一。

毛泽东常对人说,丈夫要为天下奇,即读奇书,交奇友,创奇事,做个奇男子。 同学们用谐音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毛奇"。毛奇(molkt)是普鲁士一个很有学问 的将领。一九一七年六月,一师开展了一次人物互选活动,包括德、智、体三个方 面近二十个项目。全校有四百多名学生参加,当选者三十四人,毛泽东得票最高。 在德、智、体三个方面都有项目得票者,只有他一人。而"胆识"一项,则为他所 独有,评语是"冒险进取,警备非常"。

毛泽东的胆识,半年后有过一次受到众口称赞的显露。

一九一七年十一月护法战争期间,北洋军队从湖南衡宝一线沿铁路线向北溃退。 长沙市民很是惊慌。一师位于南郊,靠近粤汉铁路,是溃军必经之地,随时可能遭 受劫掠。学校当局准备将师生疏散到城东暂避。担任学友会总务的毛泽东提出,可 以让正在受军事训练的学生自愿军负责守卫。校方同意了他的建议。于是,一些零 散溃兵途经校门口,都不敢轻易闯入。十八日,有一支三千多人的溃军因为不知长 沙的虚实,在一师以南的猴子石一带徘徊。毛泽东把几百个学生自愿军分成三队, 拿着木枪,分布到猴子石附近几个山头上。同时,和附近的警察分所联络,由他们 鸣枪呐喊,学生自愿军大放鞭炮。在这种突然袭击下,本来就张皇失措的溃兵不敢 抵抗。毛泽东便派人去交涉,他们全部缴了枪。长沙免去了一场兵灾。

对毛泽东来说,这件小事是他平生搞的第一次军事行动。事后,人们称毛泽东 "浑身是胆"。他的大胆却不是盲目蛮干,而是基于对情况的明了和事先的深思熟 虑,谋定而后动。同班同学邹蕴真问他:"万一当时败军开枪还击,岂不甚危?" 毛泽东回答说:"败军若有意劫城,当夜必将发动,否则,必是疲惫胆虚,不敢通 过长沙城关北旧,只得闭守于此,故知一呼必从,情势然也。"⒂

第一师范十分重视学生的课外生活。毛泽东的社会活动日益扩大了。一九一七 年十月学友会改选时,他担任总务,还兼教育研究部部长,从前这两个职务都是由 教员担任的。学友会会长由学监方维夏代理,毛泽东实际上主持工作。学友会开展 了许多课余活动,如成绩展览会、讲演会、辩论会、运动会等。这年上半年,学校 曾办了一期工人夜校,由教员上课,办得不成功,中途停下了。这学期还办不办? 由谁来办?大家看法不一。毛泽东认为这是学校同社会联系的重要途径,应该办下 去,而且要办好。方维夏同意他的意见,并决定由三、四年级的学生来办,由学友 会教育研究部具体负责。

十月三十日,毛泽东写了一则《夜学招学广告》,用语是一般工人能懂得的大 白话,倾吐出为失学工人分忧解难的拳拳之心:

列位大家来听我说句白话。列位最不便益的是什么?大家晓得吗?就是俗语说 的,讲了写不得,写了认不得,有数算不得。都是个人,照这样看起来,岂不是同 木石一样!所以,大家要求点知识,写得几个字,认得几个字,算得几笔数,方才 是便益的。虽然如此,列位做工的人,又要劳动,又无人教授,如何能到这样,真 是不易得的事。现今有个最好的法子,就是我们第一师范办了一个夜学。教的 是写信、算帐,都是列位自己时刻要用的。讲义归我们发给,并不要钱。夜间上课 又于列位工作并无妨碍。快快来报名,莫再担搁!

这则广告先托警察贴到街头,并没收到预期效果,只有九个工人来报名。毛泽 东遇到难题总是先从弄清情况着手。他召集同学们分析原因。最后弄明:上学不要 钱,工人觉得不会有这样的好事;不识字的人本来就不会去看街上的广告;让警察 去贴广告,人们有惧怕心理。找到原因后,毛泽东和同学们又带着印好的广告,分 头到工人宿舍区和贫民区,边分发边宣传,细细解释。五天后,就有一百多人报名。 毛泽东把这次活动的过程写进了《夜学日志》,说工人要求入学的心情,"如嗷嗷 待哺也",他们分发广告时,"大受彼等之欢迎,争相诘问,咸曰'读夜书去!'" 这大概是毛泽东最初体会到:做下层群众的工作,非做得周密细致不可。

在毛泽东周围,逐渐聚集起一批追求进步、志同道合的青年。其中大多数是一 师的学友,包括有些已毕业的。他们大多是杨昌济的学生,都有一种"奋斗的和向 上的人生观"。这当中,也有长沙各中等学校的学生。正在长郡中学读书的罗章龙, 就是看到毛泽东张贴的《征友启事》后结识的。他们多来自农村,了解民间疾苦, 没有少爷公子的浮华,充满着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朴实而充满朝气。节假 日,他们经常到岳麓山、橘子洲、平浪宫等风景名胜处聚会,或臧否人物、议论世 事,或登高吟咏、斗韵唱和,相约不谈身边琐事。正如毛泽东后来追忆的那样: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 万户侯。"⒃

从一九一六年开始,他们讨论最多的中心问题,是"如何使个人及人类的生活 向上"。"相与讨论这类问题的人,大概有十五人内外。有遇必讨论,有讨论必及 这类问题。讨论的情形至款密,讨论的次数大概在百次以上。"他们逐渐得出这样 一个结论:"集合同志,创造新环境,为共同的活动"。同时,他们又受到新文化 运动思潮的猛烈冲击,思想上发生剧烈的变动,"顿觉静的生活与孤独的生活之非, 一个翻转而为动的生活与团体生活之追求"⒄。发生这种"一个翻转"的剧烈思想 变动的,自然也包括毛泽东在内。在这个基础上,一九一七年冬天,毛泽东、蔡和 森、萧子升等开始商量组织一个团体,立即得到大家的响应。

要成立团体,首先得有章程。一九一八年三月,毛泽东和邹鼎丞开始起草会章。 萧三的日记说道:"三月三十一日,二兄(即萧子升--引注)来坐已久,交阅润 之所草新学会简章。二兄意名为新民学会云。""四月八日,接二兄手书,力主子 出洋。附来润之所重草新民学会简章。""四月十三日,夜,润之来,明日新民学 会开成立会。"

一九一八年四月十四日,是个星期天。新民学会在岳麓山脚下的刘家台子蔡和 森家里正式成立。到会的有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何叔衡、

萧三、张昆弟、陈书农、邹鼎丞、罗章龙等十三人,再加上没有到会的李和笙 (维汉)、周世钊等人。这样,最初的会员就有二十余人。经过讨论,通过了会章, 以"新民"为会名,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会章还规 定了几条纪律:"一、不虚伪;二、不懒惰;三、不浪费;四、不赌博;五、不狎 妓。"看来,这是一个比较严格的团体。成立会上选举萧子升为总干事,毛泽东、 陈书农为干事。不久,萧子升去法国,会务便由毛泽东主持。

新民学会是五四时期最早的新型社团之一。它的会章重点强调个人修养,政治 性还比较含糊,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毛泽东和他的朋友们当时达到的思想水平,受杨 昌济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但它和毛泽东当时的实际想法也有距离。对此,毛泽东 稍后曾有一个说明,他说:"会章系鼎丞、润之起草,条文颇详;子升不赞成将现 在不见诸行事的条文加入,颇加删削;讨论结果,多数赞成子升。于是表决会章的 条文如次"。⒅联系到萧子升后来一直不赞成激烈变革、主张温和改良的思想, 被他认为是"不见诸行事"而"颇加删削"的条文内容,大致属于毛泽东当时更高 远的理想追求。

三个月后,他和蔡和森就突破了最初的会章宗旨。七月二十六日,他就新民学 会的组织活动问题,写了一封长信给蔡和森。蔡在回信中说:"杨师东奔西走,走 了十年,仍不过是能读其书而已,其他究何所得!"又说:"兄对于会务,本有经 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的意趣,弟实极其同情,且尤不讳忌嫌疑于政党社会 党及诸清流所不敢为者之间。以为清流既无望,心地不纯洁者又不可,吾辈不努力 为之,尚让何人去做?此区区之意,相与共照也。"蔡和森还表示,"三年之内, 必使我辈团体,成为中国之重心点。"⒆看来,他们已经不满足于杨昌济老师那种 潜心学术和教育的道路,也不以清流自许而去回避政治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 毛泽东正是和新民学会的会员们一道探求中国的出路的。

这时,会员多数已经从学校里毕业或即将毕业。选择什么样的职业才能更好的 施展抱负呢?学会成立之初,讨论得最多的就是这个问题。许多人不愿"堆积"在 湖南一地,想散到中国乃至世界各处去学习和考察。毛泽东也认为,这样做每个人 都可以去开辟一个方面,对将来大有好处。"向外发展",成了会员的共识。

两个月后,毛泽东也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了。他结束了五年半修学储 能的师范生时代。这年他满二十五岁。此时的中国,一场急风暴雨就要来临。

① 毛泽东致黎锦熙信,1917年8月23日。

② 毛泽东致湘生信,1915年6月25日。

③ 毛泽东致萧子升信,1916年2月29日。

④ 毛泽东致黎锦熙信,1917年8月23日。

⑤ 陈独秀:《吾人之最后觉悟》,《青年杂志》第1卷第6号。

⑥ 摘自长沙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纪念馆馆藏资料。

⑦ 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西行漫记》,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25页。

⑧ 毛泽东致黎锦熙信,1917年8月23日。

⑨ 毛泽东:《非自杀》,湖南《大公报》,1919年11月23日。

⑩ 毛泽东1917年下半年至1918年上半年读泡尔生《伦理学原理》的批语,以下 引文未注明出处者,同此。

⑾杨昌济:《达化斋日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97页。

⑿毛泽东:《体育之研究》,《新青年》第3卷第2号,1917年4月。

⒀杨昌济:《论语类抄》,《杨昌济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5 页。

⒁毛泽东1958年在文物出版社刻印的《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书眉的批语。所引 这段话,是对《沁园春·长沙》中"到中流击水"一句的解释。

⒂邹蕴真1977年4月回忆记录,引自高菊村等《青年毛泽东》,中共党史资料出 版社1990年版,第67页。

⒃毛泽东:《沁园春》(1925年秋)。

⒄毛泽东:《新民学会会务报告》第1号(1920年冬)。

⒅毛泽东:《新民学会会务报告》第1号(1920年冬)。

⒆蔡和森1918年8月27日致毛泽东信,《新民学会资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第51-52页。


分类:共和国人物 书名:毛泽东传 作者:金冲及
04章 建党初期的实干家 | 毛泽东传 | 共和国人物

04章 建党初期的实干家


二十七岁的毛泽东,个人生活也发生了变化。一九二○年冬天,他和杨开慧结 婚。

杨开慧生于一九○一年十一月六日,比毛泽东小八岁。她跟着母亲在长沙县板 仓乡下度过童年。父亲杨昌济留学归来后,迁居长沙城。一九一八年又随父亲迁居 北京。杨昌济病逝后,一九二○年二月和哥哥杨开智扶柩回到长沙。不久进湘福女 中选修班读书。毛泽东从上海回到长沙后,她便到湖南学联做宣传工作。

毛泽东两次北京之行中,和她相爱了。杨开慧后来回忆说:"自从听到他许多 事,看了他许多文章、日记,我就爱了他。"毛泽东也有许多信给她,表示爱意。 还写过一首《虞美人》寄给杨开慧,上阕是:"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 长天色总难明,无奈披衣坐起薄寒中。"大概只有在热恋中的深情男子,才会写出 这样温柔缠绵的词句。

杨开慧还说:"我看见了他的心,他也是完全看见了我的心","不料我也有 这样的幸运,得到了一个爱人"。"从此我有一个新意识,我觉得我为母亲所生之 外,就是为了他。假设有一天母亲不在了,他被人捉住了,我要去跟着他同享一个 命运"。

这些话写于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日。杨开慧牺牲前把它藏于长沙板仓住所的墙 缝里,直到一九八三年才被发现。这也是他们爱情史上的一段佳话。

他们结婚的时候,杨开慧只带着简单的行李,住进了毛泽东任主事的第一师范 附小的教师宿舍。这天晚上,他们花六块银元办了一桌宴席,招待长沙的几位亲友。 从此,杨开慧一直协助毛泽东开展革命工作,并在一九二一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新婚燕尔之际,毛泽东牵挂着新民学会的活动。他和蔡和森、何叔衡等接受马 克思主义后,从根本上确立新民学会发展正确方向的时机也已成熟。长沙的会员好 些日子没有开会了,他和何叔衡等商定,一九二一年元月一日至三日在潮宗街文化 书社举行学会的新年大会。这几天,正好是各机关和学校放假的时候。在发出的通 知里,根据巴黎会友的提议,列了"新民学会应以什么作共同目的"、"达到目的 须采用什么方法"、"方法进行即刻如何着手"等十二项讨论内容,要求会员先研 究准备,届时"拨冗到会,风雨无阻"。

元旦这天,下了一场雪。邹蕴真回忆:"那天早饭后,一人徒步来到潮宗街文 化书社。书社是租用旧公馆的一部分,坐北朝南,前面一道高墙,中间开个黑漆大 门,进门是个方砖铺成的空坪,空坪北面有一长排房屋,靠东的两间木房,就是书 社作为营业处承租的铺面。空坪东边靠近营业处前面,有个长方形厅堂,里面放着 一张长方桌和一些小方凳,就是我们开会的会场。开会期间,天气阴冷,时飞小雪, 但到会的仍踊跃,无中间缺席者。"①

到会的有十多人。会议由何叔衡主持。先由毛泽东介绍巴黎会友召开蒙达尔尼 会议的讨论结果,然后着重就学会的共同目的、达到目的的方法、眼前如何着手这 三个问题,畅所欲言地展开讨论。

讨论第一个问题时,有人主张"改造中国与世界",有人主张"改造世界", 有人主张"改造东亚",有人不主张用"改造"二字,认为宜用"促社会进化"。 毛泽东发言说:"改良是补缀办法,应主张大规模改造。至于'改造东亚',不如 用'改造中国与世界',提出'世界'所以明吾侪的主张是国际的,提出'中国', 所以明吾侪的下手处;'东亚'无所取义。"一月二日付以表决。到会者十八人中 有十四人赞成"以改造中国及世界"或"改造世界"为共同目的。

一月二日,讨论第二个问题时,仍先由毛泽东介绍巴黎会友的意见,接着他把 当时世界上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归纳为五种:一、社会政策(即社会改良主义); 二、社会民主主义;三、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列宁的主义);四、温和方法的共 产主义(罗素的主义);五、无政府主义,供大家讨论。何叔衡第一个发言,说他 "主张过激主义。一次的扰乱,抵得二十年的教育,我深信这些话。"毛泽东紧接 着说:"我的意见与何君大体相似。社会政策,是补苴罅漏的政策,不成办法。社 会民主主义,借议会为改造工具,但事实上议会的立法总是保护有产阶级的。无政 府主义否认权力,这种主义,恐怕永世都做不到。温和方法的共产主义,如罗素所 主张极端的自由,放任资本家,亦是永世做不到的。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即所谓 劳农主义,用阶级专政的方法,是可以预计效果的。故最宜采用。"表决结果,毛 泽东等十二人主张布尔什维克主义,两人主张社会民主主义,一人主张温和方法的 共产主义,三人弃权。

一月三日,讨论第三个问题,即眼前如何着手。大家提出研究、宣传、联络、 经费、基本事业(办学校、书社、印刷局等)和建立组织等六项。熊瑾玎等谈到 "有组党之必要",全体同意把"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作为"着手方法"之一。

在讨论"会员个人生活方法"时,毛泽东表示:"我可愿做的工作:一教书, 一新闻记者,将来多半要赖这两项工作的月薪来生活。至于消费,赞成简单, 反对奢泰"。

能留作会议纪念的,是毛泽东整理的新年大会全部记录。不久,他又把这份记 录铅印出来,作为《新民学会会务报告》第二号,分寄给长沙及省外、国外的会员。

当时在《湖南通俗报》做主编的谢觉哉,在元旦这天刚被毛泽东、何叔衡、周 世钊介绍加入新民学会,他参加了后两天的讨论,在元月三日的日记中写道:"连 日新民学会开会,关于主义争辩甚厉。同一学会,则以奉同一主义为宜"。②

巴黎和长沙的两次大会,说明新民学会已成为奉马克思主义为主要信仰的革命 团体。学会七十四个成员,早期先后加入共产党的约三十一人,毛泽东、蔡和森、 向警予、易礼容、李维汉、罗章龙、郭亮、夏曦等都担任过党的重要领导职务。其 他有三十多人长期从事教育和科学事业,并同情革命。只有熊梦飞等二人后来成为 反共分子。

和新民学会多数会员分道扬镳的,还有主张温和改良的萧子升。毛泽东一九一 ○年在湘乡东山小学堂读书时,就和他认识了。在湖南一师又是同学,萧早毛泽东 三年毕业,两人曾一同"游学",相交甚深。萧子升很有活动能力,书法很好,但 有公子气。他从法国回来后,同毛泽东争论了好几个晚上,谁也没有说服谁。大革 命时期,他曾任国民党北平市党务指导委员。国共分裂后,当过故宫博物馆监守, 国民政府农矿部政务次长。后来长期旅居海外。晚年曾回忆说:"一九二○年,新 民学会出现了分裂,在毛泽东领导下,那些热中共产主义的人,形成了一个单独的 秘密组织。"③

这个"秘密组织",就是长沙共产主义小组。在新年大会前后,毛泽东没有把 筹建共产主义小组的事情在新民学会公开。

一九二○年八月,陈独秀等在上海成立了共产党发起组,"预备在一年之中, 于北平、汉口、长沙、广州等地,先成立预备性质的组织。"④看来,长沙一开始 就列入了陈独秀的建党计划。张国焘在《我的回忆》中说:"陈先生与在湖南长沙 主办《湘江评论》的毛泽东等早有通信联络,他很赏识毛泽东的才干,准备去信说 明原委,请他发动湖南的中共小组"。

十一月间,毛泽东便收到了陈独秀、李达的来信,接受正式委托。他们还将上 海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机器工会,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宣言》起草等情况,随时告 知毛泽东,还寄来了《共产党》月刊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等。十一月左右,毛泽 东曾邀请陈独秀来长沙,内容之一就是参加湖南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成立会。因陈乘 海轮赴广东,就任孙中山军政府的广东全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未能到长沙来。经 过慎重物色,毛泽东和何叔衡、彭璜等六人在建党文件上签了名,创建长沙共产主 义小组。时间大约在一九二○年十一月。

不久,毛泽东写信告诉蔡和森这位建党热情最高的朋友:"党一层,陈仲甫先 生等已在进行组织"⑤。

在筹组共产主义小组的同时,毛泽东还进行着湖南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组建工作。 一九二○年十月,他同时收到北京、上海寄来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章程。便在第一 师范、商业专门学校、第一中学的在校学生中物色对象,建立团组织。第一师范学 生张文亮,就是毛泽东物色的建团工作骨干。他在一九二○年底的日记中多次写道:

十一月十九日,"接泽东一信,送来青年团章程十份,宗旨在研究并实行社会 改造。约我星期日上午去会他,并托我代觅同志。"

十一月二十一日,"会见毛,云不日将赴醴陵考察教育,并嘱青年团此时宜注 重找真同志;只宜从缓,不可急进。"

十二月二日,"泽东来此。他说,青年团等仲甫来再开成立会。可分为两步进 行:一,研究;二,实行。并嘱咐多找真同志。"

十二月十五日,"接泽东复信,'师范素无校风,你应努力团结一些同志作中 坚分子,造成一种很好的校风';'青年团的问题你可努力在校发展团员,在本学 期开一次会'"。

十二月十六日,"泽东来此。青年团将于下周开成立会。"

十二月二十七日,"泽东送来《共产党》九本。"

日记几次出现"找真同志"的字眼。可以看出毛泽东积极慎重、注意质量的建 团方针。北京、上海一些地方在建团时,由于缺乏经验,忽视质量,成员复杂,以 至不得不在一九二一年五月宣布解散。湖南的团组织避免了这段弯路。它在一九二 一年一月十三日,即新民学会新年大会结束后十天正式成立,毛泽东任书记。成立 时有团员十六人,到七月份发展到三十九人。其中有毛泽东的小弟弟毛泽覃。

当时,毛泽东已父母双亡,他先后把小弟弟毛泽覃和从小在他家里长大的堂妹 毛泽建接来长沙读书,只留大弟毛泽民在家理事。毛泽东把自己献给了革命,对家 庭也有了新的想法。

一九二一年二月,他带着毛泽覃回韶山过春节。年三十晚上,毛泽东和弟妹们 围着火塘守岁。毛泽民告诉哥哥,家里起了一次火,修屋用了不少钱,前些时候又 遭败兵勒索和坏人抢劫,家事已是一年不如一年。毛泽东听后开导说,国乱民不安 生,要舍家为国,走出去干点事。家里的房子可以给人家住,田地可以给人家种。 我们欠人家的钱一次还清,人家欠我们的就算了。那几头牛,还是让别人去喂,要 春耕了,人家用得着。剩下的谷子,春耕时粜给上下屋场的人吃。

过完春节,毛泽民随毛泽东离开韶山到了长沙,被安排在一师附小做校务,同 时在工人补习学校学习。从此,毛泽东全家投身革命活动,毛泽建、毛泽覃、毛泽 民先后为革命献出了生命。

毛泽东对个人的思想修养和改造一直十分认真地对待,在一九二一年一月二十 八日给彭璜的信中对自己性格中的长处和弱点作了坦率的剖析:"天下惟至柔者至 刚,久知此理,而自己没有这等本领,故明知故犯,不惜反其道而行之,思之情栗! 略可自慰者,立志真实(有此志而已),自己说的话自己负责,自己做的事自己负 责,不愿牺牲真我,不愿自己以自己做傀儡。待朋友:做事以事论,私交以私交论, 做事论理论法,私交论情。"青年毛泽东的这种性格,在他以后的日子里仍多少可 以看得出来。

长沙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采纳蔡和森此前"事须秘密","潜在运动"⑥的 建议,常以群众团体和文化书社、俄罗斯研究会名义,从事马克思主义宣传活动。 毛泽东还时常向长沙《大公报》推荐马克思主义文稿。该报主笔龙兼公是他的朋友。 毛泽东还通过第一师范工人夜校,在工人中展开工作。一九二○年五月一日,长沙 工人和学生数百人冒雨举行了庆祝国际劳动节游行。据李达回忆:在党的第一次代 表大会期间,代表们在住所交换各地工作经验,"北京小组在长辛店做了一些工人 运动,武汉方面,京汉铁路工人运动及其他各工厂的工人运动也是刚刚开始。长沙 小组,宣传与工运都有了初步的成绩。看当时各地小组的情形,长沙的组织是比较 统一而整齐的。"⑦

毛泽东是一九二一年六月接到赴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通知的。 六月二十九日下午六点,他和何叔衡一道在长沙小西门码头,乘着暮色,登上开往 上海的小火轮。旅费由新民学会会员熊瑾玎协助筹集。他们走得很突然,也没有让 亲友送行。当时和何叔衡同在《湖南通俗报》工作的谢觉哉在日记里写道:"午后 六时叔衡往上海,借行者润之,赴全国○○○○○之招。"⑧这五个圆圈,谢觉哉 后来解释说是"共产主义者",当时他知道这是件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意。

这确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大事。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国内外七个共产主义小组派出 的十二位代表。他们是:李达、李汉俊(上海)、张国焘、刘仁静(北京)、毛泽 东、何叔衡(长沙)、董必武、陈潭秋(武汉)、王尽美、邓恩铭(济南)、陈公 博(广州)、周佛海(日本)。会议原定由陈独秀主持,但他因广州公务繁忙不能 抽身,特指派包惠僧与会。与会的还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科尔斯基。

这是一次年轻人的会议。最年长的何叔衡不过四十五岁,最年轻的刘仁静只有 十九岁。十五位与会者的平均年龄二十八岁,正巧是毛泽东的年龄。以后改变整个 中国面貌的中国共产党,最初就是由这样一些年轻人成立起来的。他们或西装革履, 或身着长袍,是一色的知识分子。毛泽东在当时并不特别引人注目。

代表们以"北大暑期旅行团"的名义住在上海法租界的博文女校,会址设在不 远处李汉俊的哥哥、同盟会元老李书城家里,门牌是贝勒路树德里三号。七月二十 三日正式开会,最后一天(三十一日)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进行。大家 推举张国焘主持会议,毛泽东和周佛海做记录。会议正式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 党,并通过了党纲,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关于 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会议确定要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

毛泽东除担任记录外,只作过一次发言,介绍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情况。的确, 毛泽东有着许多实际活动经验,但他不像在座的李汉俊、刘仁静、李达等精通外文, 饱读马克思著作。共产党的第一次会议上,不少人常常引经据典,涉及许多理论问 题。毛泽东给与会者留下的印象是老成持重,沉默寡言,"很少发言,但他十分注 意听取别人的发言"⑨。他很注意思考和消化同志们的意见,常在住的屋子里"走 走想想,搔首寻思",乃至"同志们经过窗前向他打交道的时候,他都不曾看到, 有些同志不能体谅,反而说他是个'书呆子''神经质'"⑩。

八月中旬,毛泽东回到长沙。因身体不舒服,便住在船山学社,以养病为主。 他抓紧时间读了些书,特别"把英文作为主课,每天多少必读几句,诚已晓得非读 不可了"⑾。

他的心情是愉快的。要做的事情很多,怎样开展工作?党的"一大"会议并没 有提供具体的办法。各地党组织的工作,一般从两方面着手:一、利用职业关系进 行宣传和发展党员;二、想法接近工人,组织工人运动。毛泽东也是这样开始他建 党初期的活动的。

回湘不久,他被聘为湖南第一师范的国文教员,随即辞掉一师附小主事职务, 推荐何叔衡接任。他们觉得党需要有一个加强理论学习和宣传的公开场所,便利用 船山学社的社址和经费,创办了一所湖南自修大学。

创办自修大学是毛泽东的夙愿。早在一年多以前他就设想过。毛泽东先后起草 了自修大学的《组织大纲》和《创立宣言》。里面说"自修大学为一种平民主义的 大学",采取自学为主的方法,研究各种学术,并注意劳动,"求知识与劳力两阶 级之接近",是"取古代书院的形式,纳入现代学校的内容,而为适合人性便利研 究的一种特别组织"。学校发出的《入学须知》中申明:"我们的目的在改造现社 会。我们的求学是求实现这个目的的学问"。九月开学时,入校者只有一人,即后 来著名的共产党员夏明翰。到一九二三年十一月,省长赵恒惕以"所倡学说不正, 有害治安"的罪名封闭了湖南自修大学。这时,自修大学及附设补习学校已经培养 了来自湖南三十四个县和外省四个县的二百多名青年。

在创办湖南自修大学的同时,毛泽东着手组建湖南地方党组织。十月十日,湖 南省的共产党支部成立,毛泽东任书记,成员有何叔衡、易礼容等。

支部租了小吴门外清水塘二十二号一处平房,作为秘密活动机关。清水塘在城 郊,地方比较偏僻,所住多为菜农,菜畦里有两口水塘,上塘水浊,下塘水清,由 此得名。门前有一条路直通小吴门,人来人往不大引人注意。毛泽东和杨开慧从一 九二一年十月搬到清水塘,一直住到一九二三年四月离开长沙。

湖南党支部成立后,毛泽东着手在工人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建立党的基层组织。 为了接近工人,他脱下长衫,换上粗布短褂,赤脚穿了草鞋,到工人聚集的地方去, 同他们做朋友。先后在第一纱厂、电灯公司、造币厂、黑冶炼厂,以及泥木、缝纫、 印刷等行业中吸收一些先进分子入党。在学生中,首先是在自修大学、第一师范、 商业专门学校、第一中学、甲种工业学校等基础较好的学校发展党员,有的学校还 建立了支部。毛泽东还两次到衡阳省立第三师范,建立党支部。两次到安源煤矿了 解情况,并于一九二二年二月成立了中共安源支部,由李立三任书记,是湖南党组 织领导的最早的产业工人党支部。夏曦、郭亮、陈昌、夏明翰、蒋先云、毛泽民、 黄静源、杨开慧等,都是在这个时期入党的。

到一九二二年五月,湖南(包括江西萍乡安源)已有中共党员三十人。毛泽东 和何叔衡在中共湖南支部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共湘区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委员有 何叔衡、易礼容、李立三等,后来增加郭亮。区委机关仍设在清水塘二十二号。杨 开慧实际上担任区委的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

这个期间,毛泽东还以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身分兼任社会主义青年团长沙执行 委员会书记,领导湘区团组织建设工作。一九二二年六月七日至十五日,他连续三 次给当时在团中央机关工作的张秋人写信,报告和联系团务。六月十七日,毛泽东 主持召开长沙地方团员大会,在团执行委员会下面,特设立了学生运动、劳工运动、 社会教育运动、妇女运动、政治宣传等七个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十分自然,中共"一大"闭幕后,便把发 展工人运动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所在。一九二一年八月中旬,在上海成立了"中国 劳动组合书记部",作为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机关。十月,在长沙成立了劳动组合 书记部湖南分部,毛泽东任主任。

尽管毛泽东在一师时办过工人夜校,但从事工人运动对他仍是件缺乏经验的陌 生事情。他办事历来不尚空谈,而是脚踏实地,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工作有 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在湖南从事工运,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争取湖南劳工会。这是个在湖南工 人中较有基础而又受无政府工团主义影响的工人团体。它只作经济斗争,组织原则 是"铲除领袖的合议制",绝对打破领袖观念和男女界限,一九二○年十一月二十 日在长沙成立。主要创始人是黄爱和庞人铨,会员约七千人。

劳工会拥有不少群众,黄、庞二人在工人中也有相当威信。要把他们争取过来,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毛泽东首先仔细了解和分析了劳工会的情况,从中看出一些 有利因素。如:黄爱、庞人铨都是五四运动、驱张运动中的激进分子,为人正直, 纯洁;黄爱还先后受过李大钊、陈独秀的影响,是在征得陈独秀的支持后由沪返湘 组织劳工会的。劳工会领导第一纱厂工人反对省政府把纱厂租给华实公司的斗争遭 到失败,正需要人帮助指导。于是,毛泽东从帮助黄爱、庞人铨入手,指定专人同 黄、庞联系,还多次约他们到清水塘住处恳切交谈。

一九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湖南劳工会成立一周年。毛泽东同黄、庞商议改 组劳工会,并在《劳工周刊》上发表《所希望于劳工会》一文,对改组劳工会提出 三点建议:一是劳工会的目的不仅在从事经济斗争,"尤在养成阶级的自觉", "谋全阶级的根本利益"。二是旧的行会式组织方式要不得,要有民主产生的人员 精干的办事机构。三是工人应该自己养活工会,要准备罢工基金和选举基金。

毛泽东的建议,得到黄、庞的赞同和采纳,他们随即对劳工会进行改组,把原 来各工团的合议制,改变为书记制,将过去的八个部集中为书记、教育、组织三个 部,黄爱还邀请毛泽东助理会务。他们接受毛泽东"小组织大联合"的主张,先后 成立了土木、机械、印刷等十多个工会。劳工会从此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十二月中旬,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由张太雷陪同到桂林和孙中山会商。途经长沙 曾作停留。毛泽东在文化书社接待了他,介绍黄爱、庞人铨和马林见面,请他"花 了一个晚上给他们讲阶级斗争、俄国革命"的情况。⑿马林在随后给共产国际的报 告中,曾这样谈到沿途的观感:"这次南方旅行我觉得是我在中国逗留期间最重要 的时期。在若干省城里我发现,中国青年对社会主义问题十分感兴趣。我在长 沙、桂林、广州和海丰都参加了青年的集会。那里有青年学生的各种地区性俱乐部, 研究关于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这些青年组织总的说来实际上并没有对工人 运动的发展作出什么贡献。只有长沙的青年组织举行了反对华盛顿会议的示威游行 并建立了一个纺织工人联合会,这个工会组织于一九二一年十二月底举行了罢工" ⒀。

马林走后,毛泽东请易礼容转告黄爱、庞人铨,邀他们到清水塘谈话。事后, 毛泽东对易礼容说:"谈得很好,他们的见解看法同我们是一样的,愿意同我们一 起干"。

十二月二十五日,根据中共中央局指示,毛泽东通过湖南劳工会、省学联,发 动长沙一万多工人、市民和学生,举行示威,反对美、英、日、法等国在华盛顿召 开"共同支配中国"的所谓太平洋会议。黄、庞分任大会主席和游行总指挥。当时 的记者报道说:"劳工会的'老虎的和平'的传单,从经济的立场,揭穿太平洋的 内壁,鼓吹阶级斗争,鼓吹劳动者武装,鼓吹全国、全世界的劳动者的大团结,色 彩是很鲜明的。"这是改组后的劳工会组织的第一次大规模活动,在全国影响很大。 黄爱、庞人铨也在斗争中洗刷了无政府工团主义的影响,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 团。

一九二二年一月十六日,黄爱、庞人铨因组织长沙纺织工人罢工,遭军阀赵恒 惕逮捕,次日晨被绑赴浏阳门外秘密杀害。牺牲前,黄爱被砍三刀后仍用力高喊: "大牺牲,大成功"。

黄、庞遇难后,毛泽东立即联合长沙各界在船山学社两次召开追悼大会,发行 纪念特刊。为冲破赵恒惕对舆论的封锁,毛泽东把李立三从安源调回,指示他去常 德动员黄爱六十岁的父亲同去上海,向各界控诉赵的罪行。随后,毛泽东也借机赴 上海,组织反赵运动,出席上海追悼黄、庞大会。一时间,全国各地掀起了追悼黄、 庞,抗议赵恒惕摧残工运罪行的浪潮。陈独秀在给共产国际写的报告中特别说道: "因反对太平洋会议,鼓吹承认苏维埃俄罗斯的示威游行及参加纱厂罢工,青年团 团员黄爱、庞人铨二人被督军所杀。"⒁黄爱五四时期曾在天津参加觉悟社,和周 恩来交情甚深。周在德国得知黄、庞被杀,悲愤地写下《生别死离》一诗,表示决 心要用鲜血来浇灌"共产花开",让"赤色的旗儿飞扬"!

通过改组和指导湖南劳工会的活动,毛泽东初步获得领导工人运动的经验。他 深知依靠和培养骨干、建立强有力的工会组织的重要性。于是指派党内干部,先后 组建了粤汉铁路工人俱乐部、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工人俱乐部这个名称,是根据 毛泽东的意见定下来的。除路矿等方面的一部分产业工人外,湖南省会长沙主要是 手工业工人聚集的城市,行业很多,工人多达十万人。毛泽东领导湖南党组织先后 组建了长沙泥木工会、长沙人力车工会、长沙笔业工会、长沙理发工会、长沙缝纫 工会、长沙铅印活版工会等。各工会和俱乐部的秘书都由共产党员担任,毛泽东还 亲自兼任长沙铅印活版工会的秘书。从一九二二年下半年到一九二三年初,先后领 导发动了安源路矿、粤汉铁路、水口山铅锌矿和长沙泥木工人等一系列的大罢工, 掀起了湖南工人运动的高潮。

斗争高潮是从安源工人大罢工开始的。

江西萍乡的安源煤矿和湖南株洲到萍乡的株萍铁路,合称安源路矿,共有工人 一万七千人。由于株洲同长沙已有铁路相通,它同长沙的联系比同江西省会南昌要 方便得多,所以由湖南党组织领导,是湖南党组织领导范围内最大的工矿企业。早 在一九二○年十一月,湖南自治运动失败后,毛泽东到萍乡休息,到过安源考察, 注意到这里的工人所受的残酷剥削。他们每天劳动长达十二个小时,工资低微。矿 井又没有安全设备,不断出现伤亡事故。

一九二一年冬,安源路矿一些工人写信给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请求派人到安 源帮助并指导一切。书记部派毛泽东前往。他两次到安源,后一次还带了李立三等 一同前往。下到又黑又脏的煤井,同工人交朋友,了解他们的疾苦。他告诉工人们 应该团结起来争取自己的利益,还打了个比方,说:路上有点小石子,大老板抬脚 随便一踢,就踢开了,要是把许多小石子掺上沙子、石灰合成团,大老板搬也搬不 动。回到长沙后,毛泽东决定把这里作为发展工人运动的基本立足点。年底,派李 立三到安源开辟工作,以后又陆续派刘少奇、蒋先云、黄静源、毛泽民等到安源工 作。

毛泽东很强调争取以合法形式开展斗争,先把脚跟站稳,逐步开展工作。他告 诉李立三要利用当时社会上时兴的平民教育运动,开办工人补习学校,发现和培养 骨干。李立三到安源,用的就是办平民教育的名义。他通过关系打听到萍乡县知事 是举人出身,喜欢古文骈体,反对白话文,就用"四六体"写了一篇呈文请求立案, 果然很快得到批准。这个县知事还把呈文加上头尾,作为布告张贴。一九二二年一 月,安源建立了第一所工人补习学校。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 李立三任主任,朱少连任副主任,取得了合法地位。一九二二年"五一"劳动节这 天,安源工人举行了声势较大的示威活动。

五月中旬,毛泽东第四次来到安源,召开中共安源路矿支部会议,听取工作汇 报。当听说"五一"游行喊的口号中有"中国共产党万岁"时,他告诫大家,一定 要稳当,一下把共产党公开出去,要是反动派向你们要共产党怎么办?有的人就会 害怕。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要讲究斗争策略,不然就要吃亏。现在要紧的是把工 人组织起来。

此后,工人俱乐部注意斗争策略,采取创办"消费合作社"的方式,把俱乐部 活动同工人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使加入俱乐部的工友增加了许多。九月初,毛泽 东第五次来安源,和蒋先云、朱少连等分析安源斗争形势,一致认为罢工时机已经 成熟。接着又召开党支部会议,研究罢工方案。毛泽东提出了"哀兵必胜"的策略, 以争取社会舆论的同情,孤立分化路矿当局。九月十四日,安源路矿工人举行大罢 工,李立三任总指挥,刘少奇为工人总代表。罢工宣言提出十七项政治和经济要求。 根据毛泽东的意见,提出了"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的口号。经过五天的激烈 斗争,工人俱乐部"未伤一人,未败一事,而得到安全胜利"⒂。这年冬天,毛泽 东第六次来安源,召开工人代表会议,在会上作了全国工运情况的报告。临行前, 毛泽东指示安源党组织,趁罢工胜利,发展一批优秀工人入党。安源党团组织迅速 发展,到一九二三年就发展了十三个党支部和二十六个团支部,还建立了安源党的 地方委员会。

一九二三年四月,毛泽东第七次到安源。这时,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受到直系 军阀吴佩孚残酷镇压,中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安源路矿当局也扬言要取缔工人俱 乐部。来安源前,毛泽东就召集安源党组织负责人到长沙开会研究对策。他指示要 暂避锋芒,取稳重步骤,不轻易举行罢工,但要摆出弯弓待发之势,做好罢工的充 分准备。安源的同志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回来后一方面找矿局谈判,严词指明当局 有请军队解散工人俱乐部的阴谋,如果这样做,势必引起工人再度罢工,整个矿区 将遭受破坏。同时在工人中紧急动员,号召大家做好充分准备。这就使矿局陷于被 动,终于不敢动作。

一九二二年十月,紧接安源罢工胜利之后,毛泽东又发动和领导了长沙六千多 泥木工人的罢工斗争。

当时,官府搞土木工程的"义务工差"很多,工价又低,这是泥木工人生活贫 困的直接原因。工人罢工的基本目的是争取营业自由权,并要求长沙县知事把工价 调到三角四分。十月六日,罢工开始后,毛泽东奔走呼号,使全国一些地方的工会 发来声援电,长沙《大公报》几乎每天都报道罢工消息。但长沙县公署拒绝接受工 人提出的条件。工人们决定请愿,县公署又张贴布告,禁止请愿,否则依法惩办, 还说工人中有"暴徒"。一些工人害怕再度发生黄、庞事件,找毛泽东商量。毛泽 东对他们分析说,现在的形势与黄、庞领导罢工时大不相同了。一方面,工人有组 织,社会各界同情我们;另一方面,此事和赵恒惕直接关系不大,没有赵的眼色, 长沙县知事周瀛干不敢杀人。

十月二十三日,数千泥木行业工人开进了县公署围墙。毛泽东穿着一件对襟衫 在队伍中间指挥。他手上带着一个口哨,吹一声口哨,工人喊一句口号,连吹连喊, 工人的情绪越发高涨。周瀛干始终不敢出来。最后省政务厅长吴景鸿只好出面,答 应次日上午召集公团会议,请泥木工人派代表出席协商。十月二十四日,毛泽东亲 自担任泥木工人首席代表,率领几名工人代表到省政务厅同吴景鸿谈判三小时,迫 使吴答应由泥木工人行具一个呈文,说明要求增加工资和营业自由,交省政府赵恒 惕批准。毛泽东当场将吴和工人代表的谈话记录下来,并起草呈文。第二天,《呈 省长文》在长沙《大公报》发表。毛泽东在"呈文"里采取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和 分化打击的策略,特别指出:营业自由,载在宪法,工价之争,官府不必过问。泥 木工人以三角四分工价请求开工,"独长沙县知事坚持不决,实属违反省宪,阻抑 工情。既蒙省长维持,复承政务厅吴厅长于今日工等代表晋见之时,代表省长表示 允照工等主张办理",请省长明白批示,以安人心云云。赵恒惕不得不照此批准。 至此,泥木工人经过二十天罢工斗争,取得完全胜利。

为了便于统一领导和更大规模地开展湖南工人运动,毛泽东开始筹划全省统一 的工人组织。

一九二二年十一月一日,粤汉铁路总工会在长沙新河站开成立大会,大会由毛 泽东主持,全省三十多个工会组织各派代表参加。与会代表一致赞成组建全省工团 联合会,随即又召开联合会第一次代表会议,毛泽东被推为主席并代表中国劳动组 合书记部湖南分部发表演说。会后,毛泽东参加起草了全省工团联合会的章程。十 一月五日召开各工会第二次代表会议,毛泽东被选为湖南全省工团联合会干事局总 干事,郭亮为副总干事。同时发布宣言通告全国。这是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 "两大地方组合"之一,另一个是湖北省工团联合会。劳动组合书记部这个名称是 搬用的外来名词,很难被工人群众所理解。在全省工团联合会成立后,这个名称便 不再使用了。

湖南全省工团联合会成立后做的一件大事,是同赵恒惕政府进行了三天说理请 愿斗争。

当局对日益高涨的工人运动,深感不安。他们制造谣言,说干工运的是"过激 派",得了外面的钱,搞无政府主义,要推翻现在的省政府等。同时还放出将对工 人采取严厉镇压手段的口风,并发生了长沙西区警察署突然摘下人力车工会会牌等 挑衅事件。

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和中共湘区委决定采取先发制人的办法,利用赵的省宪 法,展开说理斗争。十二月十一日,毛泽东以湖南全省工团联合会总干事的身分, 率领所属各工会代表郭亮、任树德、罗学瓒等二十三人,会见长沙县知事周瀛干、 省警察厅长石成金。十二日,又会见省政务厅长吴景鸿。十三日,直接会见赵恒惕 本人。他们就请政府表示对工界的态度,关于结社、集会自由,表明工界本身的态 度等十个问题展开谈判。迫使赵恒惕等宣称,政府对工人全采保护主义,并无压迫 之意,还承认省宪法第十二条规定的人民有自由结社、和平集会的权利,"不受何 种特别法令的限制","完全有效"。毛泽东等还申明:工人所希望的是社会主义, 因为它于工人有利,但目前尚难做到,故以民治主义为原则,绝不是官厅文告说的 无政府主义。赵恒惕等对"不要政府"的无政府主义确是深恶痛绝,但对社会主义 却茫然无知,因而表示"均以工人采这种态度极为得当"。

工人的要求基本上得到解决,毛泽东等立刻以《各工团代表与赵省长、吴政务 厅长、石警察厅长、周长沙县知事交涉的实在情形》为题,披露说理斗争详实情况, 刊在一九二二年十二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的长沙《大公报》上。赵恒惕像吞下一颗酸 涩的果子,很不是滋味。事后他对左右说:湖南再来一个毛泽东,我就不能立足了。

的确,经过两年工人运动的锻炼,毛泽东已经成长为一个老练的革命家。在斗 争实践中,他依靠组织和群众,培养骨干,注重策略,利用矛盾,争取舆论,以合 法斗争掩护和配合非法斗争,积累了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后来毛泽东身上表现出 来的出色的领袖才干,这时已初见端倪。他领导的湖南工人运动,罢工十次,胜利 及半胜利九次,失败一次,"大引起社会之注目"⒃。同时也获得党内的高度评价。 陈独秀在中共三大上总结二大以来中央和各地区工作时,曾这样说:"就地区来说, 我们可以说,上海的同志为党做的工作太少了。北京的同志由于不了解党组织,造 成了很多困难。湖北的同志没有及时防止冲突,因而工人的力量未能增加。只有湖 南的同志可以说工作得很好。"⒄

自一九一七年四月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上刊发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 六年过去了。从五四、建党到工人运动,陈独秀越来越赏识毛泽东的才干。一九二 三年一月他着手筹备党的三大,便决定调毛泽东到中共中央工作,派李维汉回湖南 接替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书记一职。

一九二三年四月,毛泽东安排好湘区工作,离开清水塘,离开妻子杨开慧和刚 刚半岁的儿子毛岸英,秘密地前往上海。这时,长沙街头已贴出赵恒惕悬赏缉拿 "过激派"毛泽东的布告。

① 邹蕴真:《新民学会成立会和一九二一年新年会议概况》,《新民学会资料》, 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45页。

② 《谢觉哉日记》上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4月版,第26、27页。

③ 萧子升:《毛泽东青年时代》,引自中共湖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 《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综述》,见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共产主义小组》 (下),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575页。

④ 周佛海:《扶桑籍影溯当年》,引自《共产主义小组》(下),中共党史资 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471页。

⑤ 毛泽东致蔡和森信,1921年1月21日。

⑥ 蔡和森致毛泽东信,1920年8月13日。

⑦ 李达:《中国共产党的发起和第一次、第二次代表大会经过的回忆》(195 5年8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史研究室、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选编: 《"一大"前后》(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2页。

⑧ 《谢觉哉日记》上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9页。

⑨ 刘仁静:《回忆党的"一大"》(1979年3月14日、17日),《"一大"前 后》(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5页。

⑩ 李达:《中国共产党的发起和第一次、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回忆》,《"一大" 前后》(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2页。

⑾毛泽东致萧子升信,1921年9月28日。

⑿《马林赴华回忆》(1935年8月19日),《"一大"前后》,人民出版社198 0年版,第570页。

⒀马林给共产国际执行局的报告,1922年7月11日。

⒁陈独秀:《党务、政治宣传、劳动运动情况及今后计划》,1922年6月30日。

⒂刘少奇、朱少连:《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略史》,1923年8月1日,原载《安 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罢工胜利周年纪念册》。

⒃毛泽东:《省宪下之湖南》,中共中央理论月刊《前锋》第1期,1923年7月 1日。

⒄《陈独秀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向第三次党代表会议的报告》,1923年6月。


分类:共和国人物 书名:毛泽东传 作者:金冲及
03章 五四大潮的洗礼 | 毛泽东传 | 共和国人物

03章 五四大潮的洗礼


一九一八年八月十五日,毛泽东和萧子升、张昆弟、李维汉、罗章龙等二十四 名青年,坐火车离开长沙,奔赴向往已久的祖国首都--北京。这是他们第一次走 出湖南。

毛泽东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到北京去?那是为了组织赴法勤工俭学的事。恰在 毛泽东从一师毕业、面对着选择今后生活道路的时候,法国到中国招募华工。蔡元 培、李石曾等在北京组织华法教育会,搞起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杨昌济此前已到北 京大学哲学系任教,把这个消息传回家乡。这时湖南的政局十分混乱,政权不断更 迭,"教育摧残殆尽,几至无学可求"。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都觉得这是一条 出路,便发动新民学会会员赴法勤工俭学,并派蔡和森先期到京打前站。蔡和森在 北京同杨昌济商量后,又拜访了北大校长蔡元培,两次写信促毛泽东等邀集志愿留 法的同志迅速北上。信中特别转达了杨昌济的意见:"师颇希望兄入北京大学", 以打下"可大可久之基"。①

八月十九日,毛泽东一行到达北京。随即会同蔡和森以主要精力从事赴法勤工 俭学的准备工作。

这时,湖南陆续到京准备赴法的青年已达五十多人,是全国来的人最多的省份。 毛泽东他们发起这个活动时,"并未料到后来的种种困难"。到京后,"会友所受 意外的攻击和困难实在不少,但到底没有一个人灰心的"②。几经联系,华法教育 会负责人先后在北京大学、保定育德中学、河北蠡县布里村、长辛店开办了留法预 备班,接受湖南青年入学。毛泽东起草了一个湖南青年留法勤工俭学计划,交有关 方面协调,还为他们筹措路费而四处奔走。新民学会会员罗学瓒在一封家信中说: "毛润之此次在长沙招致学生来此,组织预备班,出力甚多。"③

朋友们分赴各预备班学习以后,毛泽东留在北京。同行来京的罗章龙这时考进 了北大预科,毛泽东却没有按杨昌济的希望去报考。这可能是出于经济上的原因, 同时也与他一向推崇自学的主张有关。此外,当时教育部还有一个规定,中等师范 毕业生不能马上考大学,先要服务几年。

不进大学,总得要找一个托足之地,以获得生活来源。十月间,经杨昌济介绍, 毛泽东认识了当时任北大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李大钊安排他到图书馆当一名助理 员。每天的工作除打扫外,便是在第二阅览室登记新到的报刊和前来阅览者的姓名, 管理十五种中外报纸。当时北大教授的月薪大多为二三百元,毛泽东每月薪金只有 八元。但这个工作对他来说是相当称心的,可以阅读各种新出书刊,结识名流学者 和有志青年。

北京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北京大学人才荟萃,又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校 长蔡元培"循自由思想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各种思想、学术在这里争奇斗艳, 新文化运动渐渐进入高潮。这种氛围,是毛泽东在湖南根本无法接触到的,对他来 说该是怎样的兴奋和刺激!他在这里读到许多过去从未读到过的书刊,接触到许多 过去从未接触过的人物,还积极参加北京大学的两个学术团体。一个是一九一八年 十月十四日成立的新闻学研究会,由《京报》社长邵飘萍发起组织并主讲有关办报 的业务知识。这对他以后创办《湘江评论》是有帮助的。一个是一九一九年一月成 立的哲学研究会,由杨昌济、梁漱溟以及胡适、陈公博等人发起组织,它的宗旨是 "研究东西诸家哲学,渝启新知"④。

毛泽东亲眼见到了新文化运动那些著名人物的活动,也结交了一些名人学者。 他在湖南一师时就常读他们的文章,这时自然不放过当面请教的机会。他组织在京 的十几个新民学会会员在北大同蔡元培和胡适座谈,"谈话形式为会友提出问题, 请其答复。所谈多学术及人生观问题"⑤。对陈独秀,毛泽东是崇拜的,认为"他 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他后来回忆,在第一次 到北京期间认识了陈独秀,并受到很大影响。

他既在李大钊手下工作,李大钊的言论和行谊自然更给他以最直接的影响。这 时,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学说开始受到社会的关注,李大钊是在古老 中国热情讴歌俄国十月革命的第一人。一九一八年十一月,毛泽东到天安门广场亲 耳听了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的演说。十五日,李大钊的这篇演说和他的另一篇 文章《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刊登在《新青年》杂志上面。从而使毛泽东开始具 体地了解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还认识了谭平山、王光祈、陈公博、张国焘这样一些后来颇为著名的人 物,并同来自湖南的北大中文系学生邓中夏建立了真诚的友谊。他对政治的兴趣继 续增大,思想越来越激进。在读了一些无政府主义的小册子以后,也很受影响。当 时无政府个人主义派的一个代表人物是北大学生朱谦之,他比毛泽东还小六岁。两 人却颇为投机,朱谦之常常来看望毛泽东,相互讨论无政府主义和它在中国的前景。

在北京,毛泽东起初暂住在鼓楼后豆腐池胡同九号杨昌济先生家中。其他会员 分住湖南在京设立的会馆。往来相聚,诸多不便。不久,他和蔡和森、萧子升、罗 章龙等七个人搬进景山东街三眼井吉安东夹道七号,八个人挤住在三间民房小屋里, 每屋有一铺通炕,人多炕窄,只能骈足而卧。棉被又大,摊不开,只好合盖。所以 毛泽东后来说他们是"隆然高炕,大被同眠"⑥。生活是清苦而紧促的,但古城北 京丰富多采的景色却是心理上的一种补偿。杨先生的女儿杨开慧,更给他以情感的 慰籍。毛泽东进一师读书时,杨开慧只是个十四岁的小姑娘,如今已出落为十八岁 的大姑娘了。经常来往于杨先生家里,毛泽东和她的认识逐渐加深,建立起恋爱关 系。他们一同漫步在故宫河畔和北海公园,看到了洁白的梅花盛开,还有倒垂湖面 的杨柳枝头悬挂着的冰柱。隆冬时节,毛泽东满怀兴致地要去看一看大海。他约了 萧子暲和罗章龙一同坐车去天津。走到大沽口,只看见一片冰雪,不过仍很满足。 他还到长辛店铁路机车车辆工厂调查过。这些都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一九一九年春天,毛泽东要回湖南。原因是母亲病势危重,"不得不赶回服侍" ⑦。再则,湖南赴法勤工俭学的青年们结束了半年预备班的学习,就要启程出洋。 三月十二日,毛泽东离开北京。途中转道上海送别了蔡和森、萧子升等湖南赴法青 年。

这时,他的心情是复杂的。在北京,色彩缤纷的新世界一下子涌现到他的面前, 他也许还不能立即同它融为一体,他对一下子接触到的种种新思想一时也还来不及 完全消化。但这些毕竟大大打开了他的眼界,迈出了从湖南走向全中国的第一步。

作为湖南青年赴法的组织者,毛泽东自己却没有迈出国门。许多赴法会友都曾 恳邀他同行。一些会友到了法国后,还来信劝他出洋。罗学瓒在信中说得更是恳切: "惟弟甚愿兄求大成就,即此刻宜出洋求学。若少迟延,时光既过,人事日多,恐 难有多时日求学矣。润之兄啊!你是一个有志的人,是我们同伴中所钦佩的人, 你如何带一个头,权且努力于研究学问的事呢?弟近来想及诸兄如此刻都出外求学, 学他十年八载。异日回国,各抒所学以问世,发为言论作社会之唤醒提倡者。" ⑧

他仍然留了下来。他当时怎么解释已不得而知,稍后在一封信中却有过明确的 说法。他说留在国内探索有许多好处:第一,"看译本较原本快迅得多",这不仅 不影响吸收西方知识,还有利于在"较短的时间求到较多的知识"。第二,"世界 文明分东西两流,东方文明在世界文明内,要占个半壁的地位。然东方文明可以说 就是中国文明。吾人似应先研究过吾国古今学说制度的大要,再到西洋留学才有可 资比较的东西"。第三,"吾人如果要在现今的世界稍为尽一点力,当然脱不开 '中国'这个地盘。关于这地盘内的情形,似不可不加以实地的调查及研究。这层 工夫,如果留在出洋回来的时候做,因人事及生活的关系,恐怕有些困难。不如在 现在做了"⑨。

毛泽东始终是主张出洋,主张吸收西方知识的。就是在上面这封信中,他称自 己"是一个主张大留学政策的人"。往前说,早在新民学会成立时,他就计划过到 日本去⑩。往后说,直到一九二一年九月,他还计划在国内再作三四年的预备,然 后"赴外国求学,至少五年,地点在俄"⑾。

这些设想,都没有实现。一方面,随后发生的一个又一个的政治事件接踵而至, 吸引着他投身其中,无法脱身。同时,也和他上述对中西方文明的认识有关。在留 学成为时尚乃至时髦的风气中,毛泽东坚持首先要深入了解中国实际国情,才能更 好地研究和学习外国,并且对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都采取分析的态度,确有其不同 流俗之处,这也许是他以后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契机。

一九一九年四月六日,毛泽东带着许多刚刚学到的新的思想和活动经验回到长 沙,住在修业小学。他的同班同学周世钊在这里任教。经周世钊推荐,校方聘请毛 泽东担任历史教员,每周上六节课。工资不多,毛泽东觉得这样也好,可以有更多 的时间同长沙的新民学会会员加强联系,直接投身到社会活动之中。

一个月后,五四运动就爆发了。

中国本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战胜国之一。四月三十日,巴黎和会无视中国的 要求,反而把战败国德国在中国的山东攫取的权益全部交给日本。消息传来,北京 学生在五月四日首先发动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立刻震动了全国。中国人民长 期郁积的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政府当局卖国行径的愤怒,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五月九日,长沙的报纸冲破湖南督军张敬尧的新闻封锁,纷纷报道了北京学生 的爱国运动。中旬,北京学生联合会派邓中夏回湖南联络,向毛泽东、何叔衡等介 绍了北京学生运动的情况,商量改组现在的湖南学生联合会,以便发动湖南学生响 应北京的爱国运动。据当时已参加新民学会的蒋竹如回忆:"五月二十三日晚上, 我正在一师十三班的自习室里复习功课,忽然毛泽东同志把我叫了出去。并告诉我: 北京派来了两个代表,现在要商量一下怎样响应北京的学生运动。于是,他邀 我和陈书农、张国基等几个人,到一师后山操坪里,在月光下商谈了一阵。决定通 过新民学会会员的活动,每个学校举一个或两三个代表,于二十五日上午到楚怡小 学开会。第二天,我们便分途进行,通知各校推派代表。"⑿

五月二十五日,张国基、易礼容、彭璜等二十余名各校学生代表汇集楚怡小学, 毛泽东向他们介绍了邓中夏后,便由邓通报北京学运情况。会议最后决定:成立新 的湖南学生联合会,发动学生总罢课。三天后,湖南学生联合会正式成立。六月三 日,在学联的组织下,长沙二十所学校学生统一罢课,并向北京政府提出了拒绝巴 黎和约、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等六项要求。

学生联合会的会址设在湖南商业专门学校,该校学生、新民学会会员彭璜任会 长。它的工作人员也大多是新民学会会员。毛泽东住的修业小学离商专很近,有时 就住在商专就近指导。"可以说,他是这个富有战斗性的新的学生组织的实际领导 者"⒀。

七月九日,由湖南学联发起,成立湖南各界联合会。它以"救国十人团"为基 层组织,当月已发展到四百多个。这对毛泽东"民众的大联合"思想的提出,可能 也会有影响的。

五四运动使一些先进分子带着头脑中积存下来的问题开始更深入的思索。他们 下工夫研究并介绍各种新思想。全国各种宣传新思潮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湖南长沙各校也出版了十多种刊物,如《新湖南》、《女界钟》、《岳麓周刊》等, 但影响都不大。湖南学联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决定创办《湘江评论》杂志,并聘请 他担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毛泽东准备了十多天,《湘江评论》创刊号在七月十四 日正式出版了。它标明自己"以宣传最新思潮为主旨",辟有"东方大事述评"、 "西方大事述评"、"湘江杂评"、"世界杂评"、"放言"、"新文艺"等栏目, 全用白话文。该刊共出五期。

二十五岁的毛泽东全力投入《湘江评论》的编辑工作。预约的稿子常不能收齐, 他只好代笔补白。那时正是酷暑时节,蚊叮虫咬,一般人不胜其苦,而毛泽东总是 挥汗疾书,常至夜半。一天早上,太阳出来老高了,商专学生易礼容来找毛泽东, 他还未睡醒。易礼容掀开蚊帐,不料惊动了一群臭虫,"它们在他用作枕头的暗黄 色线装书上乱窜,每一只都显得肚皮饱满"⒁。这种情况,想来不止一夜。一个多 月内,毛泽东竟为《湘江评论》写了四十篇文章。文章写好了,还要自己编辑,自 己排版,自己校对,有时还得亲自上街叫卖。他此时的生活异常艰苦。修业小学给 他的薪水除吃饭外就没有剩余,他的行李只有旧蚊帐,旧被套,旧竹席,身上的灰 布长衫和白布裤穿得也很破旧。在这种窘困生活中,青年毛泽东的思想探索却进入 最活跃的状态。

一个时代潮流发生急速转折的历史时刻,引起人们思想上的震荡和变动,无论 在广度上和深度上,是平时多少年都难以比拟的。

毛泽东撰写的《湘江评论》"创刊宣言",很能反映他在这个时候的思想和心 情。他热情欢呼:"时机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洞庭湖的闸门动了,且开 了!浩浩荡荡的新思潮业已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顺他的生。逆他的死。如何承 受他?如何传播他?如何研究他?如何施行他?这是我们全体湘人最切最要的大问 题,即是'湘江'出世最切最要的大任务。"

毛泽东是怎样传播和研究这股新思潮的呢?他把近代以来世界上发生的社会变 革归结为一点:"各种改革,一言蔽之,'由强权得自由'而已。各种对抗强权的 根本主义,为'平民主义'"。用平民主义打倒强权统治,这是他当时的思想基调。

以往,毛泽东一直着重致力于从精神方面来探讨宇宙的"大本大原",用以解 释一切,很少注意决定精神观念的社会物质基础。如今,在五四运动大潮的有力冲 击下,他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自'世界革命'的呼声大 倡,'人类解放'的运动猛进,从前吾人所不置疑的问题,所不遽取的方法,多所 畏缩的说话,于今都要一改旧观,不疑者疑,不取者取,多畏缩者不畏缩了。"他 开始转向现实问题的研究,关注的焦点也转向整个社会的改造问题了。

他意识到:"世界上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⒂"社会制度之大端为 经济制度"⒃。贵族、资本家及其他强权者,"所赖以维持自己的特殊利益,剥削 多数平民的公共利益者",无非就是"知识"、"金钱"和"武力"这样一些东西 ⒄。显然,毛泽东的思想向前跨出了一大步,已开始走向历史唯物主义并以此观察 社会历史。他表示,今后要"踏着人生社会的实际说话","研究实事和真理"⒅。

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发表的最重要的文章,是长篇论文《民众的大联合》, 连载于第二、三、四期上面。在这篇文章中,他第一次公开赞颂了俄国十月革命及 其影响。他说:"俄罗斯打倒贵族,驱逐富人,劳农两界合立了委办政府,红旗军 东驰西突,扫荡了多少敌人,协约国为之改容,全世界为之震动。"

以往,毛泽东的主要注意力一直在教育圈子里,总是极力推崇圣贤在历史上的 创造作用,殷切期待"大哲学家"、"大伦理学家"出世,担当起改造人们思想和 世界的重任。如今,他感到需要有一个"透底的变化"了。从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 的历史实际中,他开始看到过去他没有发现的人民大众显示出来的巨大力量,开始 觉得许多人虽然"办了些教育,却无甚效力",从而明确提出实行社会改造的"根 本的一个方法,就是民众的大联合","因为一国的民众,总比一国的贵族资本家 及其他强权者要多",而且"历史上的运动不论是哪一种,无不是出于一些人的联 合。较大的运动,必有较大的联合"。民众联合的基础是什么?是由于有着反抗压 迫者的"共同的利益"。为此,他号召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联合起来,为减轻 地租捐税、解决吃饭问题而进行抗争;号召学生、教员、妇女各界根据自己的切身 利益和要求联合起来,最终实现民众的大联合。他在这篇文章中作为主词使用的, 不再是"我"如何,而是"我们"。这种用语上的差别,在相当程度上也反映了他 思想上的深刻变化。

从这以后,他再也不是只看重单纯个人的力量,而总是把自己置身于民众之内, 依靠民众的大联合,来实现救国救民的理想。这是他思想上的一个重大变化。

关于民众联合起来后的行动方法,毛泽东说存在着两种主张。一种是以马克思 为首的激烈派,一种是以克鲁泡特金为首的温和派。他当时的思想矛盾在于:一方 面称颂十月革命,另一方面又不赞成用暴力革命的方式来打倒强权。后一点,在他 当时的思想中显得更为突出,在《创刊宣言》中被作为行动方针提了出来:"主张 群众联合,向强权者做持续的'忠告运动',实行'呼声革命'--面包的呼声, 自由的呼声,平等的呼声,--'无血革命'。"他不赞成暴力革命,是想避免社 会"起大扰乱",还觉得强权者也是人,是我们的同类,如果用强权打倒强权,结 果得到的仍是强权。

一个人思想上发生剧变,常常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蜕变过程,不是一步就可跨 到的。毛泽东在这时选择的仍是温和的改良道路,觉得"这派人的意思更广、更深 些"⒆。

然而,军阀统治下的现实,却毫不"温和"。八月中旬,《湘江评论》第五期 刚刚印出,便遭到湖南督军张敬尧的查禁,罪名是宣传"过激主义",被迫停办了。 湖南学联也同时被强行解散。

这个杂志只存在一个多月,在湖南却发生了很大影响。创刊号印了两千份,立 刻卖完了,再印两千份,仍不能满足需要。不少进步青年,如任弼时、郭亮、萧劲 光,就是在《湘江评论》的直接影响下开始觉悟的。这个杂志,在省外也引人注目。 北京、上海、成都的一些报刊,都转载过它的文章。在北京出版的《每周评论》第 三十六期,刊载一篇文章《介绍新出版物》说:"现在新出版的周报和小日报,数 目很不少了。现在我们特别介绍我们新添的两个小兄弟。一个是长沙的《湘江 评论》,一个是成都的《星期日》"。"《湘江评论》的长处是在议论的一个方面。 第二、三、四期的《民众的大联合》一篇大文章,眼光很远大,议论也很痛快,确 是现今的重要文字。"这期《每周评论》的主编和这篇介绍文章的作者,正是胡适。

这时的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和李大钊进行着"问题与主义"的论争。这次 论争,标志着五四新文化运动内部开始分化。论争双方的主要人物都是毛泽东所敬 重的,对这场论争的实质,他似乎一时还不能完全了解。从根本上说,他一向看重 要探求事物的"本原"或"大本大原",不能只是枝节地去解决问题。他当时写道: "问题之研究,须以学理为根据。因此在各种问题研究之先,须为各种主义之研究。" ⒇他又是注重实际的,所以并不忽视对种种具体社会问题的研究。

毛泽东听过胡适关于实验主义的讲演,曾把实验主义列为近代思想变革的标志 之一。他计划筹组一个问题研究会,并起草了一个章程,于九月一日发向各地,邓 中夏还把它发表在《北京大学日刊》上。这个《章程》提出了需要研究的七十一项 问题,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国际、技术等许多方面。恰在这时,长沙一个叫赵 五贞的女学生不满父母包办婚姻,在花轿里割颈自杀,轰动了社会。毛泽东立即抓 住这个事件,让刚刚加入新民学会的周南女校学生李思安等去调查,于十一月十六 日至二十八日在《大公报》上连续发表九篇文章,对封建婚姻制度、妇女解放的问 题做了一番扎扎实实的分析研究,激励人们奋起反抗黑暗的封建社会。

社会主义,在五四运动后期已逐步成为进步思想界的主流。但当时人们眼中的 社会主义,既有马克思主义,也有无政府主义,如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日本武者 小路实笃的新村主义,俄国托尔斯泰的泛劳动主义,流行于北美的工读主义等等。 它们实际上是小资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的混合物。一切都在讨论和试验之中,毛泽 东也在比较和试验之中。在当时诸种思潮中,无政府主义一度占据优势。因为它在 中国这块小资产阶级的汪洋大海中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基础,同时比马克思主义的传 播也占先了一步。在我国早期的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中,许多人都一度倾向于无政 府主义。

无政府主义是毛泽东走上科学社会主义的旅程中经历过的一个中间环节。

一年前,一九一八年六月毛泽东从一师毕业后,就曾偕同蔡和森、张昆弟等人, 寄居岳麓书院半学斋湖南大学筹备处,踏遍岳麓山的各个乡村,想建立一个半工半 读、平等友爱的新村。他们在这里自学,相互讨论改造社会的问题,自己挑水拾柴, 用蚕豆拌和大米煮着吃。这一实验,很快因组织赴法勤工俭学的事情中断了。

到北京后,毛泽东又读了一些无政府主义的小册子。一九一九年三月,周作人 在《新青年》上发表《日本的新村》,说新村"实在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理想"。接 着,北京大学的王光祈等又组成三个类似新村的"工读互助团",试图用这种和平 的、以典型示范的方式来创建新生活和新社会。这些,在青年中产生了相当广泛的 影响。初到北京的毛泽东也受到它的感染。

他回到湖南后,虽然一直忙于学生运动和办刊物,但仍草拟了一个颇为详细的 "新村"建设计划,作为他改造社会的一种构想。一九一九年十二月一日,他把其 中的《学生之工作》一章公开发表在《湖南教育月刊》上。

毛泽东是这样来设计他的理想社会蓝图的:创造新学校,实行新教育,让学生 们在农村半工半读;再由这些新学生,创造新家庭,把若干个新家庭合在一起,就 可创造一种新社会;在这个社会里,设立公共育儿院,公共蒙养院,公共学校,公 共图书馆,公共银行,公共农场,公共工厂,公共剧院,公共病院,公园,博物馆 等等;以后,把这些一个个的新社会连成一片,国家便可以逐渐地从根本上改造成 一个大的理想的新村。他在这篇文章中写道:"今不敢言'模范国'、'模范都'、 '模范地方',若'模范村'则诚陈义不高,简而易行者矣。"(21)这种主张同他 在《湘江评论》上提倡的"无血革命"是一脉相承的。毛泽东认为,岳麓山一带, 是实施新村建设的最适宜之处。他把《学生之工作》公开发表出来,目的是希望得 到社会的关注。

毛泽东这个建设新村的梦想还没有来得及尝试付诸实施,就被现实生活中极其 紧迫的驱逐张敬尧的斗争打断了。这是客观环境迫使他这样做的。

张敬尧是皖系军阀,一九一八年三月率北洋军进入湖南就任督军。主政湘事期 间,作恶多端。如:纵兵劫抢,滥发纸币,盗押矿产,强种鸦片,钳制舆论,勒索 军饷,伪造选举等等,五四运动爆发后,始终敌视湖南人民的爱国运动。"张毒不 除,湖南无望",湖南人民从心底发出了反抗的呼声。

毛泽东正从事教育工作和舆论鼓吹,张敬尧却蛮横地摧残教育并封禁了《湘江 评论》。这些,也不能不给予毛泽东强烈的刺激,使他难以平静下来。当八月中旬 张敬尧强迫解散学联时,他就开始考虑进行一场驱张运动。九月中旬,毛泽东在商 专召集原学联干部酝酿驱张问题,指出北洋军阀内部直、皖两系内讧是驱张的大好 时机,湖南学生要做驱张运动的主力,尽可能策动教员和新闻界人士支援。他明确 地把驱张运动视为爱国运动的继续和深入。

十二月二日,重新恢复的湖南学联联络各界代表在教育会坪举行第二次焚毁日 货示威大会,遭到张敬尧军队的武力镇压。这一事件更激怒了湖南人民。毛泽东连 续两天参加长沙各界教职员代表和学生代表的会议。六日,学联公开发表驱张宣言, 长沙中等以上学校学生决定一致罢课。

一场声势浩大的驱张运动就这样正式开始了。

这是毛泽东独当一面地发动起来的第一次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政治运动。他以小 学教师的身分成为这场驱张运动的主要领导人。在长沙各校总罢课的同一天,派出 驱张代表团,分赴北京、衡阳、常德、郴州、广州、上海等处请愿联络。

一九一九年十二月十八日,毛泽东率领赴京的驱张代表团到达北京,住在北长 街一个叫福佑寺的喇嘛庙里。这是他的第二次北京之行。

到京后,经与各方协商,组成了"旅京湖南各界联合会"及"旅京湘人驱张各 界委员会"。毛泽东很注重新闻舆论的力量,又成立了平民通讯社,自任社长,起 草发出大量驱张的稿件、呈文、通电、宣言,分送京、津、沪、汉各报发表。

为了要求撤惩张敬尧,代表团在京先后进行过七次请愿活动。毛泽东还作为请 愿代表,义正词严地向北洋政府国务总理靳云鹏提出了驱张要求。

毛泽东的名字频频出现在报上各种驱张通电和新闻里。他的社会活动能力和政 治才干越来越引人注意。日益病重的杨昌济特地致信当时任广州军政府秘书长、南 北议和代表的章士钊,推荐毛泽东和蔡和森,说:吾郑重语君,二子海内人才,前 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可惜,毛泽东的这位恩师不久就病逝了。毛泽东曾多次到医院探护杨昌济。杨 昌济病逝后,他到法源寺与杨开智、杨开慧兄妹一起守灵,并发起募捐,抚恤遗属, 操办后事。一九二○年一月二十二日,又同蔡元培、章士钊、杨度等联名在《北京 大学日刊》发出《启事》,公布杨昌济病逝的消息,介绍他的生平。

驱张运动发生了明显效果。张敬尧的罪行逐渐大白于天下。在各方一致声讨下, 他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但最终迫使张氏溜出湖南的,靠的还是直系军队和湘军的 武力威胁。已参加国民党的谭延闿在南方政府的旗号下率湘军再入长沙。时间是一 九二○年六月。

在一九二○年六月,新民学会会员易礼容从武昌给毛泽东写来一封信,认为包 括驱张在内的"这两年的运动,效力还不十分大",今后"要预备充分的能力", "锻炼一班好同志",才能实行自己的主张。毛泽东曾在这封信前加了一个按语, 对自己倾全力投入的驱张运动作了反思。他说:"驱张运动只是简单的反抗张敬尧 这个太令人过意不下去的强权者",但驱张"也是达到根本改造的一种手段"(22)。

的确,第二次北京之行,是为着驱张而来。但毛泽东却是把驱张放到改造社会 的整个方案中去思考的。湖南究竟应该如何改造?中国究竟应该如何改造?新民学 会应该向何处发展?这些,都是盘旋在他脑际的大问题。

对新村式的改良,毛泽东仍保持着一定的热情。到北京后,他就和王光祈等发 起的少年中国学会取得联系,并正式加入了这个团体。一九二○年二月,他饶有兴 趣地参观了王光祈试办的女子工读互助团,并写信向长沙的新民学会做了介绍,说: "觉得很有趣味!但将来的成绩怎样?还要看他们的能力和道德力如何,也许终究 失败(男子组大概可说已经失败了)"。(23)一种学理是否正确,最终要靠实践来 检验。看来,毛泽东对工读互助运动,既喜欢又茫然。他还需要继续观察它在实践 中的效果。他曾到周作人的寓所,拜访这位中国新村运动的倡导人。谈话内容,不 见记载,但可以推想也是以"新村"为主要话题的。

驱张以后,湖南怎样建设?毛泽东起草了一份改良性质的《湖南建设问题条件 商榷》,于三月十二日寄给在京的老师黎锦熙,表示这些虽然是"枝枝节节的向老 虎口里讨碎肉",不是"根本解决"的办法,但在中国如果连这样一些事也不去做, "便觉太不好意思了"。

驱张以后,一班志同道合的湖南进步青年做什么?毛泽东设想,自己邀上一些 人,租一所房子,办一个自修大学,试试看,在里面"实行共产的生活"(24)。

这个时候,毛泽东和李大钊接触更是频繁。他们多次讨论了赴俄留学和女子留 学之事。毛泽东在一九四九年进北平前,还在西柏坡这样讲到李大钊:"在他的帮 助下,我才成为一个马列主义者。"由于李大钊的影响,他对布尔什维克主义有了 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很注意报刊上发表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特别留心搜寻和 阅读了那时能够找到的为数不多的中文版马克思主义书籍。当时,和毛泽东交往甚 密的邓中夏、何孟雄、罗章龙等举办的"亢慕义斋"(意即共产主义小室),油印 了刘仁静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一九二○年一月四日下午,黎锦熙到北长街九十 九号福佑寺平民通讯社会晤毛泽东,在他工作的香案上便看到一本《共产党宣言》, 还有一堆关于社会主义的新书刊。他二月间给在湖南的陶毅的信中说:"即我,历 来狠懵懂,狠不成材,也狠少研究。这一次出游,观察多方面情形,会晤得一些人, 思索得一些事,觉得这几种问题,狠有研究的价值。"三月十日下午,毛泽东又前 往黎锦熙住处长谈到深夜,讨论改造中国究竟应该选择哪一种社会主义的问题,黎 锦熙也主张中国的问题应该从"根本解决"下手。

毛泽东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对问题如果不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和透彻 了解,他是不肯轻易地作出判断的。问题越重要,就越是如此。他觉得,自己对于 "种种主义,种种学说,都还没有得到一个比较明了的概念"(25)。通过驱张运动 的实践,再加上对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了解,他意识到,"好多人讲改造,却只是 空泛的一个目标。究竟要改造到哪一步田地(即终极目的)?用什么方法达到? 这些问题,有详细研究的却很少"。自己也一样,未曾详细研究,因此如同"睡在 鼓里"(26)。

然而,这时的毛泽东,似乎一时还不愿去做"详细研究"。他历来不是一个只 从书本里寻求真理的人,再加上他"脑子不能入静"(27),更想做的还是在他看来 更现实的一些具体事情。一九二○年四月一日,"湖南改造促成会"在上海成立。 这是一个寻求如何改造和建设湖南的群众性政治团体。由彭璜、毛泽东等新民学会 会员发起,由旅沪的一些新闻界、教育界人士组成。毛泽东决定到上海,同彭璜率 领的驱张代表团会合,商讨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同时,萧三等第二批赴法勤工俭学 的会员也将要从上海启程,可以乘便送行。

四月十一日,毛泽东离京赴上海。中途,他特意下车去游览了孔子的故乡-- 曲阜,还登了泰山。对孔子这一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人,他仍怀着一种 特殊的感情。

二十五天后,五月五日,毛泽东一行到达上海,住在哈同路民厚南里二十九号 (今安义路六十三号)。这时,新民学会从北京、长沙、天津到上海的会员达十二 人。五月八日,由毛泽东主持,在半淞园开了一天会,送别赴法会友,同时讨论了 会务。讨论中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学会态度:潜在切实,不务虚荣,不出风头"。 "润之主张会友各个向各方面去创造各样的事"。(28)五四时期,不少讲新思 潮的青年,常常耳食了些新名词,立刻生吞活剥,虚骄浮躁地大发种种议论。新民 学会这次讨论会强调"潜在切实",正是有感而发。大家还议定了介绍新会友的四 个条件:纯洁、诚恳、奋斗、服从真理。"这日的送别会,完全变成一个讨论会了。 天晚,继之以灯。但各人还觉得有许多话没有说完。"(29)

五月十一日,在沪会友送别了萧三等六人。毛泽东还想试一试他一度醉心的工 读互助生活,和彭璜、张文亮几个人在民厚南里租了几间房子,实验过互助工读团 的生活。他们共同做工,共同读书,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毛泽东担任洗衣服和送 报纸的工作。经过亲身实践,他很快察觉这种团体生活中难以克服的弊端,立刻写 信告诉北京的黎锦熙,"工读团殊无把握,决将发起者停止。"(30)

上海之行的主要目的是商讨湖南建设问题。毛泽东同彭璜等几经讨论,草拟了 《湖南人民自决宣言》,在上海的《天问》周刊及《时事新报》发表。六月十一日, 湘人痛恨的张敬尧被逐出长沙,湖南政局发生重大变化。如何在湖南建设民治这个 新问题,立刻提到湖南人的面前。十四日,毛泽东将原先写好的《湖南改造促成会 发起宣言》发表于上海《申报》。这个月内,毛泽东还接连在上海《时事新报》上 发表《湖南人再进一步》、《湘人为人格而战》、《湖南改造促成会复曾毅书》等 文章,阐明他的主张。毛泽东深深感到,张敬尧走了,还会有新的张敬尧回来。根 除的办法是废除督军,裁减兵员以"推倒武力"统治;以银行民办、教育独立、自 治建设及保障人民权利等,达到"实行民治"的目的。这样做的先决条件,是"湖 南的事,应由全体湖南人民自决之"。他认为,一省一省的问题解决了,将来合起 来便可以得到全国问题的总解决。

陈独秀这时也在上海,正同李达、李汉俊等筹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毛泽东向 陈独秀谈了"湖南改造促成会"的一些计划,征求意见。谈话中,自然也谈到马克 思主义的问题。毛泽东后来回忆说:"他对我的影响也许超过其他任何人。""陈 独秀谈他自己的信仰的那些话,在我一生中可能是关键性的这个时期,对我产生了 深刻的印象。"(31)

在他"一生中可能是关键性的这个时期",和南陈北李这两位当时中国思想界 的巨人相继晤谈,可说是毛泽东第二次离开湖南的巨大收获。他又要回湖南了,他 这时的事业还在湖南。

六月二十六日,张敬尧军队全部撤出湖南省境。在外从事驱张活动的湘籍人士 相继回到长沙。七月七日,毛泽东经武汉返回后,应聘担任第一师范附属小学的主 事(校长),不久,又被聘为第一师范的国文教员兼一个班的级任(班主任)。这 时,他的心情是愉快的。

回湘后,毛泽东就着手办两件大事,一件是关于当前的,一件是关于长远的。

关于长远的,他着力于新文化、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把眼光主要地转向 俄国。还在北京的时候,毛泽东便两次写信告诉长沙的新民学会会员,表示自己不 打算到法国勤工俭学,而准备"往俄"。"何叔衡想留法,我劝他不必留法,不如 留俄。"毛泽东还准备在两三年后组织一个"留俄队",他说:"我为这件事,脑 子里装满了愉快和希望,所以我特地告诉你"。(32)为什么想要去俄国呢?因为 "俄国是世界第一个文明国"(33)。

回到长沙,毛泽东抓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同易礼容等创办文化书社。七月三十 一日,湖南《大公报》发表毛泽东起草的《文化书社缘起》,宣称:"湖南人现在 脑子饥荒实在过于肚子饥荒,青年人尤其嗷嗷待哺。文化书社愿以最迅速、最简便 的方法,介绍中外各种最新书报杂志,以充青年及全体湖南人新研究的材料。"文 化书社所面对的工作对象,比新村和自修大学时要广得多。他当时说的新思想、新 文化,也不再是宽泛的"新思潮"。他说:"不但湖南,全中国一样尚没有新文化。 全世界一样尚没有新文化。一枝新文化小花,发现在北冰洋岸的俄罗斯。"可以看 出,他已经把中国和世界的希望开始寄托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的俄国十月革命的榜 样上。

他们租了长沙潮宗街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的三间房子,作为文化书社的社址,还 请刚刚就任湖南督军的谭延闿写了招牌。毛泽东以"特别交涉员"的身分,多方筹 借资金,努力扩大营业范围,先后和省外六七十个单位发生业务往来。文化书社经 营的书刊,如《新俄国之研究》、《劳农政府与中国》、《马克思资本论入门》、 《社会主义史》等译著,以及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编辑的刊物《劳动界》,都体现了 毛泽东追求的"新文化"的希望之光。这些书刊都很畅销,社里总是供不应求,反 映出当时湖南社会中对介绍新思潮的出版物的迫切需求。文化书社社址,后来事实 上也成了湖南共产主义小组对内对外的秘密联络机关。

创办文化书社后,毛泽东又和方维夏、彭璜、何叔衡等筹组了湖南俄罗斯研究 会。八月二十二日,筹备会议在长沙县知事公署举行,确定以"研究俄罗斯一切事 情为宗旨"。具体工作安排是发行《俄罗斯丛刊》,派人赴俄实地考察,提倡赴俄 勤工俭学。九月十五日,湖南俄罗斯研究会在文化书社正式成立,毛泽东被推为书 记干事。经毛泽东推荐,湖南《大公报》连续转载了上海《共产党》月刊上的一批 重要文章,如《俄国共产党的历史》、《列宁的历史》、《劳农制度研究》等,在 青年中产生广泛影响。俄罗斯研究会还先后介绍了刘少奇、任弼时、萧劲光等十六 名进步青年到上海外国语学校学习俄语,然后赴俄国留学。

关于当前的,是和驱张运动一脉相承而来的湖南自治运动。这是毛泽东回长沙 后投入的第二件大事。

当时的中国,北洋军阀政府腐败而又专横,打着"武力统一"的旗号,连年发 动对南方的征伐战争,许多人自然把希望寄托在地方自治或联省自治上面。李大钊、 陈独秀等也曾表示赞同。李大钊甚至说过:"依我看来,非行联治主义,不能改造 中国。"(34)这种流行的政治主张对毛泽东的影响是不小的。在北京,他就同罗章 龙讨论过,想把湖南搞成中国的先进地区,就像西方古希腊的斯巴达、德国的普鲁 士那样。(35)从上海回湖南后,尽管他已向马克思主义急速转变,但对社会改良的 手段仍抱有某些期望。不在实践中尝试一下,人们是很难轻易放弃自己选择过的思 想武器的。

毛泽东回到湖南后,曾在七月九日给胡适的信中兴奋地说:"湘自张去,气象 一新,教育界颇有蓬勃之象。"七月二十二日,新任湖南督军的谭延闿发表了被称 为各省自治运动"嚆矢"的"祃电",声称将采取"湖南自治"、"还政于民"的 政策。他的目的是笼络人心,维护他还没有巩固的统治,抵制北洋军阀政府的再度 干预。但湖南社会各界,由于长期深受北洋军阀之苦,由于谭延闿当时打着反对北 洋军阀的旗号,作出一些开明的姿态,再加上毛泽东等此前对湖南自治的广泛宣传, 许多人对谭的诺言寄予很大希望。各种社团和知识界人士纷纷发表主张,提倡"民 治主义"、"湖南自治"。

谭延闿发表"祃电"时,毛泽东正在韶山乡下休息。九月一日,他赶回长沙, 立即参加湖南自治的讨论。一个多月时间里,他个人或联名在长沙《大公报》和上 海的报纸上连续发表十四篇文章,系统地提出实现湖南自治的具体主张。

谭延闿宣布湖南自治,有意把"湘人治湘"和"湘人自治"相混淆,实质是想 借湖南人的家乡观念,为他们这批本省籍的官僚政客包办湖南政治开路。毛泽东提 出,湖南人民要求的,不是"湘人治湘",而是"湘人自治"。因为"湘人治湘" 是"把少数特殊人做治者,把一般平民做被治者;把治者做主人,把被治者做奴隶。" (36)他要求把"湖南自治"搞成发自下层的政治运动。他心目中的榜样是俄国, "俄国的政治全是俄国的工人农人在那里办理"(37)。

湘人自治采取什么形式呢?毛泽东设想了一个"湖南共和国"的方案。他说: 我们主张"湖南国"的人,并不是一定要在字面上改一个名称,"只是要得到一种 '全自治',而不以仅仅得到'半自治'为满足。"(38)他觉得实行全国总建设一 时还完全无望,最好的办法是"索性分裂去谋各省的分建设",先和正处于混乱中 的"大中国"脱钩,待十年二十年各国"分建设"好了,再搞"彻底的总革命"(3 9)。"这实是进于总解决的一个紧要手段。"(40)

毛泽东号召湖南带个头,率先建立"湖南共和国"。他认为,湖南在驱张成功 后,已经摆脱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有可能率先这样去做。他设想:在这个国家里, 废除军阀统治,建立以民为主的真政府。自办银行,自置实业,自搞教育,健全县、 乡自治机关,成立工会、农会,保障人民集会、结社、言论、出版自由权利,等等。

毛泽东这种近乎惊世骇俗的构想是大胆的,但又是空想的。它一定程度上反映 了毛泽东思想上还存在的内在矛盾:这个用来率先示范的"湖南共和国"其实近似 一种放大了的"新村";由各种社会团体和各界人士联合起来,用舆论的力量来推 动谭延闿实行湖南自治,又近似他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所鼓吹的"呼声革命"。 只要有机会,他都还想试一试。

湖南自治的舆论声势已成。毛泽东希望能进一步推动起一种实际的社会运动。 与此同时,谭延闿也担心呼声日高的自治运动发展下去后,他会控制不住,就匆忙 地在九月十三日召集"自治会议",决定由省政府和省议会各推举若干人充任"湖 南自治会"的起草员,来草拟一部"省宪法",然后召开制宪会议。毛泽东当然不 能罢手。形势的发展,迫使他越来越深地卷入到实际运动中去。

谭延闿官办自治的方案刚发表,毛泽东、彭璜和《大公报》主编龙兼公就动议 搞一个民办自治的文件。稿成后题为《由"湖南革命政府"召集"湖南人民宪法会 议"制定"湖南宪法"以建设"新湖南"之建议》。这个文件利用谭延闿原来所作 的开明姿态,承认谭延闿为首的湖南省政府"实在是一个革命政府",认为在这 "千载一时的机会",由这个政府召开人民宪法会议是比较现实的。同时提出:人 民宪法会议代表,必须实行直接的平等的选举,每五万人中产生一个。由人民宪法 会议制定宪法,根据宪法产生正式的湖南议会、湖南政府以及县、区、乡自治机关。 至此,"新的湖南乃建设告成"。

这个文件于十月五日至六日在长沙《大公报》上公开发表,签名者达三百七十 七人,几天后增加到四百三十六人。毛泽东为实施这个文件多方筹划奔走。七日, 他参加湖南学联召开的省城各团体、各报馆代表联席会议,决定双十节举行自治运 动游行请愿,推举龙兼公、毛泽东起草《请愿书》。八日,他又出席省教育会召集 的"第二次筹备自治运动之各界联系会议",到会代表四百三十六人,由毛泽东担 任主席,详细讨论了宪法会议选举和组织法要点,并推举方维夏等将讨论结果提交 湖南省政府。

十月十日,长沙近两万群众冒着大雨上街游行。到达督军府门前时,彭璜等代 表向谭延闿递交了毛泽东起草的《请愿书》,要求迅速召开人民制宪会议。在省议 会门前,出于对包办"制宪"的不满,还有人扯下了省议会的旗帜。

谭延闿接下了《请愿书》,但对所提各项要求却在事后断然拒绝。十一月下旬 取谭而代为湘军总司令的赵恒惕,更撕下开明的伪装。他们知道毛泽东是这场运动 的关键人物,便制造谣言,说是毛泽东扯下了省议会的旗帜,还想捣毁省议会。警 察厅随即把毛泽东召去诘问,想借此造成一种高压的恐怖气氛。毛泽东不得不在 《大公报》上登出《辩证函》,郑重声明:"无论何人,不得于我之身体及名誉有 丝毫侵犯。"

警察没有再采取什么行动。但一场以和平请愿方式进行的好似与虎谋皮的自治 运动,也从此一蹶不振,不了了之。

无情的事实迫使毛泽东冷静下来。他似乎也有些心力交瘁,告诉朋友,"我的 生活实在太劳了"(41)。十一月下旬,他决定离开省城休息些日子,到了江西萍乡。

在萍乡,毛泽东又从行动回到了思考。原来设想的路走不通了,必须另外开辟 一条新路。他一向是个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能够在探索中不断扬弃那些不符合 实际的想法的人。

十一月二十五日,他在同一天给向警予、欧阳泽、罗章龙、李思安、张国基等 新民学会会员写了五封信。其中三封信的主要内容是总结湖南自治运动的失败教训。

给向警予的信说:"几个月来,已看透了。"并且从这个失败中得出结论: "政治改良一途,可谓绝无希望。吾人惟有不理一切,另辟道路,另造环境一法。"

给李思安的信说:我们须"另造环境,长期的预备,精密的计划。实力养成了, 效果自然会见,倒不必和他们争一日的长短。"这个"他们",自是指谭延闿、赵 恒惕之流。

给罗章龙的信说:"要造成一种有势力的新空气",新民学会须"变为主义的 结合才好。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

毛泽东总是扎扎实实地走自己的路。这是又一次的自我剖析和扬弃。事实的教 训,使他终于摆脱开对社会改良道路的最后一点幻想,使他更加义无反顾地走上革 命的道路,下这个决心实在是不容易的。一旦下定了决心,他再也没有回过头。

到十一月底,他还做完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他把新民学会会员之间的往来 通信,编辑成两册,并在一些信件上写了提要或按语,在十二月间印制出来。这是 对他和新民学会两年多来思想探索的道路做了一个总结性的回顾。

毛泽东在《通信集》中一封讨论驱张运动和自治运动的信件上加写了一段重要 的话:"这两种运动都只是应付目前环境的一种权宜之计,决不是我们的根本主张, 我们的主张远在这些运动之外。"

这些运动之外的"主张"是什么呢?毛泽东提出:新民学会要开始"从事于根 本改造之计划和组织,确立一个改造的基础,如蔡和森所主张的共产党。"(42)

这时的蔡和森,正在法国。自一九二○年五月上海半淞园会议之后,新民学会 会员主要分在法国和长沙两地活动。留法的会员到这年冬天已达到十八人。第一批 赴法的蔡和森等已能阅读法文书刊,"猛看猛译"了几十种革命书刊。这使他们接 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比毛泽东等稍早一点,也更深一些。上海半淞园会议要求法国会 友定期会集,组织座谈。萧三把这个精神带了到法国。一九二○年七月五日至十日, 法国的新民学会会员十五人,集中到巴黎附近的蒙达尔尼开会,通过以"改造中国 与世界"为学会方针。在如何进行改造的道路上,出现了以蔡和森为代表的激烈派 和以萧子升为代表的温和派的争论。会议委托蔡、萧二人将两种意见写信告诉国内 的毛泽东等。

萧子升的信写于八月初。他表示"颇不认俄式(马克思式)革命为正当,而倾 向于无政府(无强权)普鲁东式之新式革命",这种革命从教育入手,"以教育为 工具"。蔡和森的信写于八月十三日。他明确提出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而 "阶级战争--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社会主义之必要方法";党、工会、合作 社和苏维埃是"无产阶级革命之四种利器";其中,党又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 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针对中国的情况,蔡和森说:"我认为先要组织党- -共产党",他希望毛泽东"在国内不可不早有所准备"。

这两封信在路途上时,毛泽东正为自治运动忙得不可开交。他大约在十一月份 看到它们,这时正好已抛弃实行湖南自治的幻想。经过深思熟虑,毛泽东于十二月 一日给蔡和森、萧子升以及在法会友写了长达四千字的回信,对他们的不同意见作 出明确的选择:"我于子升、和笙(李维汉--引注)二兄的主张,不表同意。而 于和森的主张,表示深切的赞同。"他说明自己赞同革命道路的理由:因为温和改 良的法子,实属"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历史上凡是专制主义者,或 帝国主义者,或军国主义者,非等到人家来推倒,决没有自己肯收场的。""俄国 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 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是他从无情的实际生活中得出的结论。

萧子升随后于一九二○年十二月底回国,带来蔡和森于九月十六日写给毛泽东 的长信。信中详细阐述了成立共产党及其国际组织之必要,主张"明目张胆正式成 立一个中国共产党"。毛泽东于一九二一年一月二十一日复一短信说:"唯物史观 是吾党哲学的根据","你这一封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

毛泽东给蔡和森的回复,态度鲜明地表达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 他说这是"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最后选择,表明他两年多来经历了一条多 么曲折的心路历程啊!四十年后,他对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说:"革命不是哪里想干 不想干的问题,我最初就没有想过干革命的问题。我那时当小学教员,当时也没有 共产党,是因为形势所逼,不能不干。"(43)

在表明这种态度时,毛泽东刚过完二十七岁的生日。

① 蔡和森1918年6月30日致毛泽东信,《新民学会资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 版,第43-44页。

② 毛泽东:《新民学会会务报告》第1号(1920年冬)。

③ 罗学瓒致祖父、叔祖父信,1918年10月16日。

④ 《北京大学日刊》,1919年1月28日。

⑤ 毛泽东:《新民学会会务报告》第1号(1920年冬)。

⑥ 毛泽东:《新民学会会务报告》第1号(1920年冬)。

⑦ 毛泽东致舅父母信,1919年4月28日。

⑧ 罗学瓒致毛泽东信,1919年11月14日,《新民学会资料》,人民出版社198 0年版,第67-68页。

⑨ 毛泽东致周世钊信,1920年3月14日。

⑩ 据萧三1918年3月31日记载:"二兄来坐已久,又述润之等赴日本求学 之计划。"

⑾毛泽东致杨钟健信,1921年9月29日。

⑿蒋竹如:《湖南学生的反日驱张斗争》(1962年2月24日),《新民学会资料》, 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80-582页。

⒀蒋竹如:《湖南学生的反日驱张斗争》(1962年2月24日),《新民学会资料》, 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80-582页。

⒁易礼容:《有关新民学会的史料几则》(1979年7月7日),《新民学会资料》, 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35页。

⒂毛泽东:《湘江评论·创刊宣言》,《湘江评论》第1号,1919年7月14日。

⒃毛泽东:《学生之工作》(1919年12月1日)。

⒄毛泽东:《民众的大联合(一)》,《湘江评论》第2号,1919年7月21日。

⒅毛泽东:《健全会之成立及进行》,1919年7月21日临时增刊第1号。

⒆毛泽东:《民众的大联合(一)》,《湘江评论》第2号,1919年7月21日。

⒇毛泽东:《问题研究会章程》,1919年10月23日《北京大学日刊》第467号。

(21)毛泽东:《学生之工作》,《湖南教育月刊》第1卷第2号。

(22)毛泽东:对易礼容1920年6月30日致毛泽东、彭璜信的按语,1920年11月。

(23)毛泽东致陶毅信,1920年2月。

(24)毛泽东致周世钊信,1920年3月14日。

(25)毛泽东致周世钊信,1920年3月14日。

(26)毛泽东致陶毅信,1920年2月。

(27)毛泽东致黎锦熙信,1920年6月7日。

(28)毛泽东:《新民学会会务报告》第1号(1920年冬)。

(29)毛泽东:《新民学会会务报告》第1号(1920年冬)。

(30)毛泽东致黎锦熙信,1920年6月7日。

(31)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西行漫记》,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30、 133页。

(32)毛泽东致陶毅信,1920年2月。

(33)毛泽东致周世钊信,1920年3月14日。

(34)李大钊:《联治主义与世界组织》,《新潮》第1卷第2号。

(35)罗章龙:《回忆新民学会(从湖南到北京)》(1979年5月),《新民学会 资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20页。

(36)毛泽东:《"湘人治湘"与"湘人自治"》,长沙《大公报》1920年9月3 日。

(37)毛泽东:《释疑》,长沙《大公报》1920年9月27日。

(38)毛泽东:《"全自治"与"半自治"》,长沙《大公报》1920年10月3日。

(39)毛泽东:《湖南受中国之累以历史及现状证明之》,长沙《大公报》1920 年9月6日、7日。

(40)毛泽东致罗章龙的信,1920年11月25日。

(41)毛泽东致罗学瓒信,1920年11月26日。

(42)毛泽东对易礼容1920年6月30日致毛泽东、彭璜信的按语,1920年11月。

(43)毛泽东和英国蒙哥马利元帅的谈话记录,1961年9月23日。


分类:共和国人物 书名:毛泽东传 作者:金冲及
05章 在国民党内工作 | 毛泽东传 | 共和国人物

05章 在国民党内工作


离湘赴沪后不久,毛泽东又会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先期到达广州,和陈独秀、 李大钊、张国焘、谭平山、蔡和森、陈潭秋、罗章龙等,为中共三大做准备工作。 一九二三年六月十二日至二十日,中共三大在广州东山恤孤院后街三十一号召开。 毛泽东以湘区党的代表身分出席。

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国共两党的合作。还在去年八月,中共中央根据共产国 际的意见,在杭州西湖召开特别会议,决定同国民党实行合作。一九二三年二七惨 案留下的血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认识到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只靠工人阶级 孤军奋斗是不够的,应该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由于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取得了 成功,国民党在社会上有威信,又在南方建立了根据地。孙中山在民国成立后几经 挫折,深感中国革命要改弦易辙,对共产党员同他合作抱着积极欢迎的态度。西湖 会议后,李大钊、陈独秀等一批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就陆续以个人名义加入了国民 党。

对这样做,毛泽东是有思想准备的。四月离开长沙时,他在湖南自修大学主办 的《新时代》创刊号上发表了《外力、军阀与革命》一文,提出:中国的反动势力 太大了,外力和军阀勾结为恶,共产党和一些"非革命的民主派"都将同"革命的 民主派"国民党合作,以"成功一个大的民主派"。到广州后,他在《向导》上发 表的文章中提出对中国革命的基本看法:国民革命的历史使命是"打倒军阀并打倒 和军阀狼狈为奸的外国帝国主义",只有"建立严密的联合阵线,这个革命才可以 成功"①。从五四时期倡导民众大联合,到这时主张建立联合阵线,他的思路是连 贯的。

在三大上,对国共要不要合作并没有什么异议。但围绕合作的具体组织形式, 却发生了争论。张国焘认为,工人阶级只能在自己政党的旗帜下进行革命,不同意 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产业工人加入国民党,去搞党内合作,否则会取消共产党的独 立性,也不同意在劳动群众中发展国民党组织。张国焘的观点成为会议争论的焦点。 多数人不同意他的观点。毛泽东在发言中根据湖南工人运动的经验,说明搞联合阵 线的必要性,认为大批工农加入国民党,正可以改造它的阶级成分,和资产阶级建 立联合阵线,共同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需要。经过讨论,会议通过了"党内合作" 的主张,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但仍保持共产党组织的独立性。

大会选出九名正式委员、五名候补委员组成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毛 泽东、罗章龙、蔡和森、谭平山为中央局(相当于后来的政治局)成员。五个人中 有三个人原来是新民学会成员。陈独秀为中央局委员长,毛泽东为中央局秘书。根 据规定,"秘书负本党内外文书及通信及开会之责任,并管理本党文件。本党一切 函件须由委员长及秘书签字"②。

毛泽东第一次进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这时他三十岁,刚好是"而立"之 年。

三大后,中央机关暂留广州。这时起,毛泽东开始接触国民党的一些上层人物。 他曾和李大钊、陈独秀到廖仲恺家商谈国共合作的具体事宜,还常去培正路简园谭 延闿住处。谭被赵恒惕迫出湖南后,这时担任孙中山大元帅府的建设部长,正在为 讨伐赵恒惕做准备。毛泽东通过他加强对国民党内部情况的了解和联系,也为中共 湘区委采取联谭倒赵的政策创造条件。这时,国民党本部刚好要派国民党元老覃振 回湖南,毛泽东便托他带信给李维汉,要湘区委协助覃在湖南筹备国民党组织。当 时,在湖南的国民党员只有邱维震一个人。

此后,毛泽东一直挂念这件事情。九月,中央机关迁回上海办公,便委派他回 湖南贯彻三大决议,指导湘区委筹备国民党湖南地方组织。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在 国民党中央担任总务部副部长的共产党员林伯渠,还给了他一个中央党部筹备员的 名义。

此前,湘区委接受他的建议,派何叔衡、夏曦、刘少奇和覃振、邱维震成立了 筹备组。由于谭延闿率军讨赵,湖南战事甚紧,工作没有完全展开。九月,谭败退 广东,局势稍稍稳定下来。十六日,毛泽东回到湖南,随即同夏曦商定了筹建和发 展湖南国民党组织的具体步骤:第一步组织长沙支部,第二步在常德、衡阳等地建 分支部,在这个基础上再成立湖南总支部。二十八日,他写信给在广州的林伯渠等, 汇报了这个计划,说当天便"租定房子成立筹备机关(秘密的),多邀信仰三民主 义及有活动能力的人入党",并建议委任夏曦为筹备主任。在毛泽东的指导下,十 月初国民党长沙支部成立,随后宁乡、安源等地分部和湖南总支部也相继成立,使 湖南在大革命时期成为国民党组织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这次回湘,毛泽东和杨开慧仍住长沙小吴门外的清水塘二十二号。开慧上有老 母,下有孩子,负担很重,生活清苦。毛泽东回来后她格外高兴。他们的第二个孩 子毛岸青也于十一月降生了。可是刚住了三个月,毛泽东就接到中共中央的通知, 要他离湘赴上海。临行前,毛泽东强抑感情,作《贺新郎》相慰: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与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 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毛泽东到上海,是为了参加即将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 央的通知说:"吾党在此次国民党大会代表中,希望每省至少当选一人此同志 必须政治头脑明晰且有口才者,方能在大会中纠正国民党旧的错误观念。""俟各 省代表过沪时,我们的同志再集合议决一致的主张。"③

一九二四年一月二十日,是个很重要的日子。在孙中山主持下,国共两党的精 英,同处于广东高等师范学院那座有着高高塔楼的礼堂内,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 代表大会。毛泽东以湖南地方组织代表的身分出席。他的座位是三十九号,会议期 间被指定为章程审查委员之一。他多次发言,除就组织国民政府、出版及宣传、设 立研究会等问题发表意见外,还针对国民党内的右派观点申明自己的主张。

一月二十八日,讨论国民党章程时,广州代表方瑞麟提出不能党中有党,要求 写上国民党员不能加入其他政党的条文。这个提案显然是针对共产党员跨党、反对 孙中山容共政策的。李大钊率先驳斥方的谬论,诚恳地解释了共产党的做法。廖仲 恺等人起而支持。在大会气氛有利于国共合作的情况下,毛泽东趁机发言:"主席! 主席!三十九号发言,本席主张停止讨论,即付表决。"④结果方瑞麟的提案被轻 易否决了。

二十九日,大会在是否通过"请采比例选举制为大会政纲之一"的议案时,发 生了激烈争论。所谓比例选举制,是西方国家选举制度之一。它根据各政党在全国 所得选票在选票总数中的比例,来分配其议员席位的名额。提案人黄季陆发言说: "比例选举制,可以打破现在选举的流弊,因为现在选举制总是以多数压服少数, 而比例选举制则各能如其势力以发展,毫无冲突之处"。他的意图是保护当时在国 民党内占少数的右派的地位,很得到一些人的支持。毛泽东发言反驳说:"现时比 例选举制系少数党所运动出来的结果。本党为革命党,凡利于革命的可采用,有害 于革命的即应摈弃。比例制有害于革命党,因少数人当选即有力量可以破坏革命事 业,是予少数派以机会也。本席根本反对本案,以为不能讨论,不能表决。"⑤多 数代表同意毛泽东的意见,大会没有通过这个提案。

毛泽东在会上的表现,受到孙中山和一些国民党人士的赏识和注意。三十日上 午,选举中央执行委员和候补委员时,孙中山亲自拟了一个候选人名单,交付大会 表决,其中就有毛泽东。他被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

大会结束后,毛泽东被派往上海参加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的工作。他于二月中旬 到上海,同蔡和森、向警予、罗章龙等住在闸北香山路三曾里中共中央机关内。六 月初,杨开慧和母亲带着毛岸英、毛岸青从长沙到上海,一家便住在英租界慕尔鸣 路甲秀里(今威海卫路五八三弄)。

上海执行部是国民党在广东根据地以外最重要的机构,统辖江苏、浙江、安徽、 江西、上海等地工作,在上海法租界环龙路四十四号办公。国民党元老胡汉民、汪 精卫、于右任、叶楚伧等分任各部部长,毛泽东任组织部秘书兼代秘书处文书科主 任。沈泽民、瞿秋白、邓中夏、恽代英、向警子、罗章龙、邵力子、张秋人、王荷 波等共产党员,也都担负执行部各部门的实际工作。社会上一时称环龙四十四号为 "国共群英会"。

中共中央领导机构那时也设在上海。国共合作一段时间后,需要总结经验。中 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在上海召开扩大会议,通过了《共产党在国民党内的工作问题》 等决议案,强调"国民党的左派是孙中山及其一派和我们的同志--我们同志其实 是这派的基本队"。"我们应当用种种方法于思想上和组织上巩固左翼",并"以 宣传工作为主",宣传国民党一大精神,宣传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要求民权 的主张。这次会议决定中央分设组织、宣传、工农、妇女各部,毛泽东担任组织部 长。

会后,他以中央局秘书身分,起草并与陈独秀联合签署了一系列文件,如《中 共中央通告》第十四号(五月十九日)、第十五号(七月二十一日)、第十七号 (九月十七日)、第二十一号(十一月一日)等。这些文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坚持 国共合作,反对右倾。一九二四年六月一日,孙科等提出"制裁共产党分子案"。 十八日,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张继、谢持等又提出"弹劾共产党案"。针对这些情 况,在第十五号《通告》里第一次使用了国民党"右派"这个概念,要求全党一方 面要注意革命势力的联合,不要使"分离的言论与事实出于我方,须尽我们的力量 忍耐与之合作";另一方面,"为国民革命的使命计",对右派的言论、活动, "都不可隐忍不加以纠正"。

毛泽东正是本着这种原则在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坚持工作。执行部成立后做的第 一件事,是党员重新登记。老党员也都要经过填表和审查后才能成为改组后的国民 党员,发给党证。作为组织部的秘书,毛泽东具体负责这件事。有些老党员摆资格, 认为"毛头小伙子不配问我们的履历"。据罗章龙回忆,"一天,一个人冲到楼上, 胡汉民、汪精卫都起来打招呼,他们三人交谈,我和润之不认识此人。那人说,我 从同盟会开始,革命几十年还要填表?可不可以免填?"一打听,才知是辛亥革命 后当过四川省长的谢持,现在是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实际上是个反对改组的右派。 "他到我们这里说了一遍,大家都不以为然地说,党员人人都要填"。因为未得允 许,谢持便"一怒而去。润之说,派人送张表去,要秘书好好解释一下,可以放宽 点"⑥。给了这个台阶,谢持还是填了表。那些以老党员自居的人也都按规矩办了。

右派分子自然仍不会罢休。成立上海第四区党部时,右派为争取领导权,先是 请孙中山出面为他们说话,但遭到拒绝。然后孤注一掷,决定雇佣流氓打手,混入 会场干扰。毛泽东得知这个情况后,同左派商量,动员共产党员和左派人士出席会 议,由王荷波组织纠察队,控制会场,制止流氓混入,保证了成立会顺利进行。

叶楚伧是执行部三个常委之一,算是负责人。八月一日,他竟策划一些国民党 人在上海南方大学开代表会议,讨论所谓"处置共产分子问题",当即激起左派的 反对。第二天,右派分子闯入上海执行部机关,殴打邵力子。事件发生后,由毛泽 东领衔,同恽代英、施存统、沈泽民等联名上书孙中山,控告叶楚伧"主持不力, 迹近纵容"。

毛泽东事实上成为中共在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的中心人物,以他为代表的共产党 人同叶楚伧等右派的斗争也公开化了。这年十一月十七日,孙中山应冯玉祥等的邀 请北上,途经上海。毛泽东向他面呈了包括自己在内的上海执行部十四人致孙中山 的信,反映"自八月起经费即未能照发,近来部内更无负责之人,一切事务几于停 顿",希望派员解决。孙中山因北上事繁,又染重病,无暇处理此事。叶楚伧等人 "用尽办法、把毛赶走"⑦。加上积劳成疾,毛泽东就在十二月请假回湖南老家养 病。叶楚伧很高兴,特地宴请上海执行部的一些右派分子,"以志祝贺"⑧。

毛泽东离开上海不久,中共四大于一九二五年一月在上海召开。这次大会明确 提出无产阶级要在民主革命中取得领导地位,并确认农民是工人阶级的同盟者。这 是党对中国革命认识的重大进展。大会还选出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中央局,毛泽 东没有继续当选。

四大结束后不到两个月,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国共两党组织各界群众,广泛传 播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革命精神,形成大规模的宣传活动。接着,五卅运动席卷全国, 把大革命推向高潮。同时,国民党内左派和右派也进一步分化。以一九二五年八月 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被暗杀为标志,国民党内部逐步形成以蒋介石、戴季陶、胡 汉民为代表的新右派。这就使国共合作的关系更加复杂了。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从湖南归来,于一九二五年九月到达广州。这时, 广州成立了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因政府事繁,不能兼理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职事, 于十月五日推荐毛泽东代理宣传部长。

毛泽东到任后,为了纠正此前宣传工作无计划、不敏捷、不普遍的缺陷,首先 着眼健全宣传工作体制。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原来管辖的范围实际上只及广东一省, 同其他省市党部宣传部门没有联系。毛泽东采取了两条措施,一是通过报刊和交通 工具向各省市宣传部布置宣传要点,一是要求他们定期向中央宣传部报告工作。到 一九二六年五月毛泽东离开宣传部时,向中央宣传部报告工作的省市已达十二个。

在毛泽东的主持下,国民党的宣传工作很快出现生气勃勃的局面。当时担任国 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秘书长的林伯渠,在一九二六年五月十五日国民党二届二中全 会上作党务报告时,欣喜地说:有一件事可以乐观,就是本党在海内外的宣传工作 很有进步,"本党在以前对于指导民众运动的宣传工作不很统一,现在说可以比较 的统一了",在深入民众宣传反帝反军阀方面,"本党也都可以指导而有成效"。

在国民革命错综复杂的风风雨雨中,宣传工作的成效不只表现在它的规模和数 量方面,更重要的是它贴近时事的深刻内容和战斗风格。

毛泽东刚刚主持宣传部工作,国民党内部就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九二五年十一 月二十三日,林森、邹鲁、叶楚伧、张继、谢持等少数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监察 委员,在北京西山孙中山灵前非法召开自称的国民党第一届第四次中央执监委员会 议。他们公开提出取消共产党员在国民党的党籍,解除谭平山、李大钊、毛泽东等 中央执行委员和候补执行委员职务,停止在广州的中央执行委员会的职权等,史称 "西山会议派"。他们在一些地方设立"国民党分部",操纵上海的《民国日报》, 大造反苏、反共,反对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舆论。这以前,戴季陶先 后出版《孙文主义之哲学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等小册子,宣扬阶级 调和,攻击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要求已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脱离一 切党派,作单纯的国民党员"。

一个新的尖锐问题摆在了共产党人的面前:为了维护国共合作的大局,对国民 党内新老右派变本加厉的分裂活动,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毛泽东在一九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填写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的调查表时, 在说明他的政治主张后,已经指出中产阶级存在着左翼和右翼,对待两者的态度应 当有根本的区别。他写道:"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 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 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以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 打倒买办地主阶级(即与帝国主义军阀有密切关系之中国大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右 翼),实现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的联合统治,即革命民众的统治。"

毛泽东在理论宣传上做出了可贵的努力。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一日,在国民革命 军第二军司令部编印的《革命》第四期上,发表了国共合作以来他的第一篇最重要 的文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文章劈头就说:"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分不清敌人与朋友,必 不是个革命分子。"在逐一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后,毛泽 东指出: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乃是我们的敌人,一切小资产阶级、 农民、无产阶级乃是我们的朋友。文章特别提醒人们注意,中产阶级对中国革命具 有动摇不定的矛盾态度。例如,"有一个戴季陶的'真实信徒'(其自称如此)在 北京《晨报》上发表议论说:'举起你的左手,打倒帝国主义!举起你的右手,打 倒共产党!'乃活画出这个阶级的矛盾惶遽状态。"因此,这个阶级的"右翼应该 把他当做我们的敌人--即现时非敌人也去敌人不远;其左翼可以把他当做我们的 朋友--但我们要时时提防他,不要让他乱了我们的阵线"。

这个分析是深刻的,在当时是独具特色的。一九二六年二月一日出版的《中国 农民》和三月十三日出版的《中国青年》,都先后转载这篇文章,随后又在广州汕 头出单行本。几十年后,作者把它作为开卷篇收入《毛泽东选集》。

从主编《湘江评论》开始,毛泽东一向看重报刊舆论的社会作用。一九二五年 十二月,在反击新老右派的斗争中,他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名义创办了《政治周 报》。据沈雁冰(茅盾)回忆:该报当时"对外不公开,所以通信地址就设在毛泽 东的寓所。毛泽东已编了四期,后因开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及会后忙于其他 工作,有一个多月没有出版。我去接编的是第五期"⑨。

为什么要办《政治周报》?毛泽东在《发刊理由》中说得很明白:"为了革命。 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 经济的幸福。"对反革命的宣传,他说:"我们现在不能再放任了。我们要开始向 他们反攻。"怎样进行反攻?在方法上"并不多用辩论,只是忠实地报告我们革命 工作的事实。"在他自己主编的四期上,毛泽东发表了十几篇文章,揭露一切反革 命宣传的实质,是"以国民革命指为共产革命,以国民党指为共产党,以国民政府 指为共产政府,以国民革命军指为共产军,无非承了帝国主义意旨,制造几个简单 名词散布出来,企图打破国民革命中各阶级合作的联合战线"⑩。

"联合战线",就是后来说的统一战线的意思。那时,许多人担忧,分裂出一 个国民党右派,对国民革命是一个很大的不幸。毛泽东在《政治周报》上的许多文 章,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历史必然性。他的基本观点是:在革命和反革命两大阵 营的决斗中,中间派不是倒向这边,就是倒向那边;划分左派和右派的标准,是看 他对待帝国主义和军阀的态度,对待国共合作的态度,对待工农的态度;西山会议 派就是资产阶级右翼的代表,事实上做了帝国主义所需要的工具。从国民党自身的 历史和结构成分来看,国民党右派分裂出去"是一种必然的现象。我们虽不必以此 为喜,却断不是什么不幸的事",因为它"并不足以阻碍中国的国民革命"⑾。

反对西山会议派斗争的高潮,是一九二六年一月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二次全 国代表大会。毛泽东以中央候补执行委员的身分出席,席位是第十三号。会前,他 被指定为大会资格审查委员会五位成员之一,并为国民党中央起草了《中国国民党 对全国及海外全体党员解释革命策略之通告》,严厉批评西山会议派的言论和行为。 在大会上,毛泽东作了"一大"以来的《宣传工作报告》。他还参与起草《宣传决 议案》、《宣传报告决议案》和《党报决议案》。

大会二百七十八名代表中,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占了绝大多数,使会议得以 继续坚持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对参加西山会议的右派分子分别 给以党纪处分。

一月十八日在讨论《党务报告决议案》时,黄埔军校代表袁同畴节外生枝,说 国民党内所以发生两派纠纷,是共产党员在国民党内从事党务活动而不肯公开造成 的。他提出三个解决办法:"(一)共产党员加入中国国民党时,声明自己是共产 党员。(二)共产党员要将在国民党内的活动公开。(三)中国国民党员加入共产 党时,要得该地党部之许可。以上三样办法,如果办到,其纠纷将不解自解。"毛 泽东等相继作了反驳。毛泽东发言说:关于共产党人的身分,"如果怕声明自己是 共产主义者,也决不是真正共产党员了。但是共产党在中国还算是一个秘密组织, 与俄国共产党执政可以公开活动,情形不同。在中国共产党一日未能取得法律地位, 是不能不秘密的。如在上海等地,也要声明,便马上要受枪毙了"。关于共产党的 活动,"在共产党的友党中国国民党势力之下公开是可以的。但在他处,也要公开, 就马上要给人解散消灭,这便足以使国民革命中一部分力量受一个重大打击,也于 革命前途是不利的"。至于国民党员加入共产党的问题,"无论何党,党员出党入 党应有绝对自由,实不必有若何的限制"。这些发言得到很多代表的赞成。袁同畴 不得不表示:"本席可以收回前时的提议。"⑿

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再次当选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中央常委会批准毛泽 东继续代理宣传部长。他又调进萧楚女、沈雁冰等一些共产党员。宣传部"人才济 济,一时有人才内阁之称","实际上宣传部的工作都是共产党做的"⒀。

但是,这次大会在陈独秀等人的影响下,对势力正在坐大的国民党新右派却没 有触动。"中国共产党中央主席团和共产国际的代表了解到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 关系中存在危险。为了排除这种危险,他们准备向新右派(戴季陶)作出让步。" 在选举问题上,他们甚至一开始就打算退让,决定"只应有两名共产党员进入国民 党中央"。只是由于出席会议的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们强烈反对,才使新选出的 三十六名中央执行委员中,共产党员有七名,二十四名中央候补执行委员中,共产 党员有六名。蒋介石在这次会上第一次当选中央执行委员,随后又被选为常务委员。 在国民革命军里,他原来只是一个军的军长,此时又担任了国民革命军的总监。这 就为他篡夺领导权埋下了隐患。后来,毛泽东谈到国民党二大时说:"第一个失败 的关键是二次代表大会,我主张反击。因我们有三分之一,左派三分之一,其他三 分之一,左派很赞成,结果我们自动退却"。⒁

中国共产党出于善意的退让并没有使联合战线内部的矛盾因此缓和下来,相反, 倒是更壮了国民党新右派的胆。二大结束后才两个月,蒋介石就制造了"中山舰事 件"。三月二十日,他无中生有地说共产党人私调中山号军舰要劫持他离开广东, 借此逮捕了代理海军局长李之龙(共产党员),在广州实行戒严,监视和软禁大批 共产党员,解除工人纠察队的武装,包围苏联领事馆。

事件发生的当天晚上,毛泽东就赶到苏联军事顾问团的住所,同顾问团代理团 长季山嘉商量对策。中共广东区委书记陈延年也在那里,他们俩都主张反击,毛泽 东建议动员在广州的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密赴肇庆叶挺独立团驻地开会,通电讨 蒋,削其兵权。⒂但遭到拒绝。随后,他又到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副党代表李富春家 里了解情况,正好碰上第一军副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周恩来回忆说:"我 在富春家遇毛,毛问各军力量,主张反击。我听了毛的话找季山嘉,他说不能 破裂。"⒃

当时,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李富春等对情况的分析是:黄埔军校有五百 多共产党员,在广东的国民革命军六个军中,五个军的军长和蒋介石有矛盾,而蒋 的第一军中政治骨干大部分是共产党员,我们还掌握了一个叶挺独立团,从力量上 看是可以反击的。只要我们态度强硬,国民党左派也会支持我们。

这些建议都被拒绝。当时正率苏联共产党代表团在广州访问的依文诺夫斯基也 不同意,他是苏共中央委员、苏联红军政治部主任,在处理中山舰事件中事实上处 于决策地位。在上海的中共中央也主张妥协。三月二十九日还发出指令说,"蒋介 石的行动是极其错误的,但是,事情不能用简单的惩罚蒋的办法来解决,不能让蒋 介石和汪精卫之间的关系破裂,更不能让第二军、第三军和蒋介石军队之间发生冲 突"。对蒋介石,"我们现在应该全力拯救他,将他从陷入的深渊中拔出来"。

蒋介石确实很快从中山舰事件陷入的政治危机中"拔出来"了。不到两月,他 就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借口避免"党内纠纷",提出一个《整理党务案》,规 定共产党在国民党省、市以上高级党部任执行委员的人数不得超过三分之一,共产 党员不能担任国民党中央各部部长。中共中央派张国焘、彭述之来指导出席二中全 会的中共党团。在讨论是否接受此案时,一连七天都没有结果。最后,张国焘按照 他和苏联顾问鲍罗廷以及陈独秀商定的意见,要求与会的共产党员签字接受。毛泽 东没有签字,全会表决时也没有举手。具有讽刺味道的是,何香凝、柳亚子、彭泽 民等国民党左派都激烈地反对《整理党务案》,以至声泪俱下。但会议最后还是通 过了此案。

根据《整理党务案》,一九二六年五月二十五日,毛泽东离开代理国民党中央 宣传部长的位置。此后,他的主要精力转向另一件事情了。

那就是农民运动。

① 毛泽东:《北京政变与商人》,《向导》周刊,1923年7月1日。

② 《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1923年6月中共三大通过)。

③ 《中共中央第十三号通告》,1923年12月25日。

④ 《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录》,1924年1月。

⑤ 《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录》,1924年1月。

⑥ 罗章龙:《椿园载记》,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02页。

⑦ 大德:《上海执行部小史》,《现代史料》第1集,1933年。

⑧ 大德:《上海执行部小史》,《现代史料》第1集,1933年。

⑨ 茅盾:《回忆录》,《新文学史料》1980年第3期。

⑩ 毛泽东:《共产章程与实非共产》,《政治周报》第1期,1925年12月5日。

⑾毛泽东:《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政治周报》 第4期,1926年1月10日。

⑿《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录》,1926年1月。

⒀茅盾:《回忆录》,《新文学史料》1980年第3期。

⒁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插话,1943年11月17日。

⒂茅盾:《回忆录》,《新文学史料》1980年第3期。

⒃周恩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发言,1943年11月27日。


分类:共和国人物 书名:毛泽东传 作者:金冲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