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123 有杕之杜 | 诗经·国风·唐风| 儒家经典

《诗经》123 有杕之杜


表达孤独盼友的感情
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彼君子兮,噬肯适我?
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有杕之杜,生于道周。
彼君子兮,噬肯来游?
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一棵棠梨上参天,独自长在路东边。
那个青年美男子,可肯来和我相伴?
心里实在爱恋他,啥时能与共缠绵?

一棵棠梨上参天,独自长在路右边。
那个青年美男子,可肯和我去游览?
心里实在爱恋他,啥时能与共缱绻?

1、有杕(第dì):相当于"杕杕",高耸挺立的样子。   2、道左:《郑笺》:"道左,道东也。"   3、噬(是shì):发语词,无意义。适:来,到。   4、曷:何不。饮食:吃。这里比喻"相就"、"到来"。闻一多《诗选与校笺》:"饮食是性交的象征廋语。"(廋:音叟sōu,隐藏,藏匿)。   5、道周:道西,道右。《释文》:"周,《韩诗》作右。"   6、来游:来交往。

关于本篇诗旨,历来有多种看法:一、刺晋武公说(《毛诗序》等),二、好贤说!朱熹《诗集传》、何楷《诗经世本古义》等),三、迎宾短歌说(高亨《诗经今注》),四、思念征夫说(蓝菊荪《诗经国风今译》等),五、流浪乞食说(陈子展《国风选译》等),六、情歌说(程俊英《诗经译注》等),七、孤独盼友说(朱守亮《诗经评释》等)。

以上几说,当以孤独盼友说贴近诗旨。

古往今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不可缺少的。本诗就是描写一个孤独者切盼友人来访,共饮谈心,以解孤独寂寞之苦。

人类都有一种"共生欲望",而这种"共生欲望"又是以人们的相互帮助、彼此交流为基础的,一旦得不到满足或有所缺憾时,就会产生孤独感。当"共生欲望"得以满足时,孤独感也就随之消除。看来,诗中的"我",似乎已经意识到自己与外界隔了一堵"墙",失去了和朋友的交往,深感孤独。为了摆脱这种孤独感,获得精神上的慰藉或寄托,他力图改变与世隔绝的处境,渴望有良友来访,彼此建立友谊,交流感情。

诗共两章,各六句。每章的开头均为"兴之比也"(何楷《诗经世本古义》)。杜梨长于荒野偏僻处,果小而酸,向来被人冷落,显得孤零零的。作者在此,借物起兴,以物喻人,用触物兴叹的手法引出下文,显得顺理成章。

全诗以"我"的心理活动为主线,以期待的眼光,诚挚的态度,殷勤款待的方式,频频召唤"君子"来访做客。"我"从自己强烈的寻友愿望出发,步步设想双方的心态和行为。"我"对"君子""中心好之",然而他"噬肯适我"、"噬肯来游"吗?只恐"求之不得"的心理活动跃然纸上。"肯'字落笔妙,心冀其来,然未敢期其中心肯之而必来也。"(朱守亮《诗经评释》)从全诗看,"中心好之"是关键句子,不可轻易读过。"我"对"君子"有好感,切盼与之交往,但用何种方法进行呢?思之再三,何不请"君子"来家做客,端上美酒佳肴,殷勤待之。借此机会,一则表明自己好客的诚意,二则可以交流情感,加深友谊。或许这就是本诗两章末句均用"曷饮食之"的用意所在。再细细玩味,"曷"字似有"画外之音"--试探的心理;或如牛运震所说:"'曷'字有欲言不尽之妙也。"(《诗志》)

至于"我"的盼友愿望是否实现?诗中没有交代,这里姑且不论。不过有一点则是可以肯定的,即原先"我"的孤独感,通过诗歌已有所宣泄,得到一定缓解。

读完这首短诗,眼前呈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荒野古道旁,立着一株孤零零的杜梨树,盼友者站在那里翘首苦盼"君子"来访的神态,殷勤款待"君子"时的情景(此为"我"的想像),历历在目。

本诗章法结构带有民歌反覆咏唱的特点。各章的句数、字数相同。要说有变化,仅在第二章的二、四句末换了三个字,即第一章的"左"改为"周","适我''改为"来游"。换字又与换韵有关,第一章的"左"与"我"隔句押韵,第二章的"周"与"游"隔句押韵。


分类:儒家经典书名:诗经作者:孔子(整理)
《诗经》124 葛生 | 诗经·国风·唐风| 儒家经典

《诗经》124 葛生


悼亡诗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
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
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
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
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葛藤藤把荆树盖,蔹草蔓生在野外。
我的好人儿去了,谁伴他呀?独个儿待!

酸枣树上葛藤披,蔹草爬满坟园地。
我的好人儿去了,谁伴他呀?独个儿息!

漆亮的牛角枕啊,闪光的花锦被。
我的好人儿去了,谁伴他呀?独个儿睡!

天天都是夏月的天,夜夜都是冬天的夜。
百年熬到头,到他身边相会。

夜夜都是冬天的夜,天天都是夏月的天。
百年熬到头,回到他的身边。

1、蒙:覆盖。首句言葛藤蔓延,覆盖荆树。上古"死则裹之以葛,投诸沟壑"(《法言·重黎篇》注),其后仍有以葛缠棺之俗(《墨子·节葬篇》)。诗人悼亡用"葛生"起兴,或许与古俗有联想。《通释》:"蒙楚、蒙棘、蒙野、蒙域,盖以喻妇人失其所依。"   2、蔹(恋liàn又脸liǎn):葡萄科植物,蔓生,草本。蔓:延。以上二句互文,葛和蔹同样生与野,同样可以言"蒙"、言"蔓"。《集传》:"蔹,草名,似括楼,叶盛而细。"   3、予美:诗人称她的亡夫,犹言"我的好人"。亡:不在。此:指人世间。   4、谁与独处:应在"与"字读断,和"不远,伊迩"句法相似。言予美不在人世而在地下,谁伴着他呢?还不是独个儿在那里住!《诗辑》:"我其谁与乎?处独而已。茕(琼qióng,孤单,孤独)然无所依矣!"   5、域:葬地。   6、角枕:用牛角制成或用角装饰的枕头。据《周礼·玉府》注,角枕是用来枕尸首的。   7、锦衾:彩丝织成的被。殓尸用单被。   8、旦:读为"坦",就是安。"独坦"犹"独息",都是独寝之意。《诗缉》:"独旦,独宿至旦也。"   9、以上二句言未来的日子不易熬过,每天将如夏日的迟迟,每夜都似冬夜的漫漫。   10、百岁之后:犹言"死后"。   11、其居:指死者的住处,就是坟墓。以上二句言待死后和"予美" 同穴。《郑笺》:"居,坟墓也。"   12、其室:犹"其居"。《郑笺》:"室犹冢圹(旷kuàng,墓穴)。"

关于此诗的主旨,《毛诗序》云:"刺晋献公也。好攻战,则国人多丧。"郑笺解释说:"夫从征役,弃亡不反,则其妻居家而怨思。"孔疏又解释说:"其国人或死行陈(阵),或见囚虏,其妻独处于室,故陈妻怨之辞以刺君也。"后世治诗者承其绪而各有所取,宋朱熹《诗集传》云:"妇人以其夫久从役而不归,故言葛生而蒙于楚,蔹生而蔓于野,各有所依托,而予之所美者独不在是,则谁与而独处于此乎?"清方玉润《诗经原始》云:"征妇思夫久役于外,或存或亡,均不可知,其归与否,更不能必,于是日夜悲思,冬夏难已。暇则展其衾枕,物犹粲烂,人是孤栖,不禁伤心,发为浩叹。以为此生无复见理,惟有百岁后返其遗骸,或与吾同归一穴而已,他何望耶?"他们都取"征妇怨"说,不言刺义,持论较《毛诗序》圆通,但认为所怀之征夫未亡,似非。清郝懿行首先揭示了"角枕"、"锦衾"为收殓死者的用具,指出:"《葛生》,悼亡也。"今人多取其说。显然,凭"亡此"、"于域"、"角枕"、"锦衾"、"其居"、"其室"、"独处"、"独息"、"独旦"等词语证本诗悼亡之旨,是有说服力的。同时,笔者又以为直接从文本出发,将诗作的历史年代、社会背景乃至男词女词等不能根据文本得出结论的问题撇开,在较宽泛的意义上解说此诗,视之为一首普通的悼亡之作,更具有本质性的兴发感动力。

全诗五章,每章四句,从结构上看,可分两大部分,前一部分为有"予美亡此"句的三章,后一部分为有"百岁之后"句的两章。对后一部分是用赋法,诸家无异议,但对前一部分,除第三章皆认为是赋外,第一、二两章却有"兴"、"比而赋"、"赋"等三种说法。细细玩味文辞,"葛生蒙楚(棘),蔹蔓于野(域)"两句,互文见义,都既有兴起整章的作用,也有以藤草之生各有托附比喻情侣相亲相爱关系的意思,也有对眼前所见景物的真实描绘,不妨说是"兴而比而赋"吧。这一开篇即出现的兴、比、赋兼而有之的意象,给读者的第一印象是荒凉凄清、冷落萧条,使之马上进入规定情境,作好对一种悲剧美作审美观照的心理准备。接着,在读到"予美亡此,谁与独处"两句,知道诗是表达对去世的配偶表示哀悼怀念之情后,对《诗经》艺术手法有所了解的读者马上就会感受到其比兴意义:野外蔓生的葛藤蔹茎缠绕覆盖着荆树丛,就像爱人那样相依相偎,而诗中主人公却是形单影只,孤独寂寞,好不悲凉。第三章写"至墓则思衾枕鲜华"(郝懿行《诗问》),"角枕、锦衾,殉葬之物也。极惨苦事,忽插极鲜艳语,更难堪"(牛运震《诗志》)。而"谁与独旦"如释"旦"为旦夕之旦,其意义又较"独处"、"独息"有所发展,通宵达旦,辗转难眠,其思念之深,悲哀之重,令人有无以复加之叹。

后两章,语句重复尤甚于前三章,仅"居"、"室"两字不同,而这两字意义几乎无别。可它又不是简单的重章叠句,"夏之日,冬之夜"颠倒为"冬之夜,夏之日",不能解释为作歌词连番咏唱所自然形成,而显然是作者刻意为之。两章所述,体现了诗中主人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永无终竭的怀念之情,闪烁着一种追求爱的永恒的光辉。而"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室)"的感慨叹息,也表现出对荷载着感情重负的生命之旅最终归宿的深刻认识,与所谓"生命的悲剧意识"这样的现代观念似乎也非常合拍。

应当说,《葛生》取得如此出色的艺术效果,与诗的特殊结构很有关系。陈仅评曰:"此诗五章,前二章为一调,后二章为一调,中一章承上章而变之,以作转纽。'独旦'二字,为下'日'、'夜'、'百岁'之引端。篇法于诸诗中别出一格。"(陈继揆《读诗臆补》引)分析得很透辟。今人认为本篇"不仅知为悼亡之祖,亦悼亡诗之绝唱也"(朱守亮《诗经评释》),又认为"后代潘岳、元稹的悼亡诗杰作","不出此诗窠臼"(周蒙、冯宇《诗经百首译释》),显然都是言之成理的。


分类:儒家经典书名:诗经作者:孔子(整理)
《诗经》126 车邻 | 诗经·国风·秦风| 儒家经典

《诗经》126 车邻


赞美秦君既有威仪而又平易近人,能与臣下同乐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
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阪有漆,隰有栗。  
既见君子,并坐鼓瑟。
今者不乐,逝者其耋。

阪有桑,隰有杨。  
既见君子,并坐鼓簧。
今者不乐,逝者其亡。
车儿辘辘响不停,白额马儿齐嘶鸣。
还未见到君子时,先叫寺人传命令。

漆树生在山坡前,洼地栗树长成片。
我今见到君子面,同坐奏乐弹丝弦。
今日行乐不及时,转眼衰老时已晚。

山坡上面有柔桑,低洼地带长白杨。
我今见到君子面,同坐奏乐吹笙簧。
今日行乐不及时,转眼死去多凄凉。

1、邻邻:车行声。《毛传》:"邻邻,众车声也。"   2、颠(真zhēn):额。《集传》:"白颠,额有白毛,今谓之的颡(sǎng)。"   3、寺人:侍人。《毛传》:"寺人,内小臣也。"   4、隰(席xí):《毛传》:"陂(坡pō)者为阪,下湿曰隰。"   5、瑟:古时弦乐器,似琴。   6、耋(叠dié):衰老。八十岁为耋。《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   7、逝:焦循《毛诗补疏》:"逝,谓年岁之逝,言时易去而老矣。"   8、簧:《毛传》:"簧,笙也。"

本诗旧说或谓"美秦仲也。秦仲始大,有车马礼乐侍御之好焉"(《毛诗序》);或谓"襄公伐戎,初命秦伯,国人荣之。赋《车邻》"(丰坊《诗传》);或谓"秦穆公燕饮宾客及群臣,依西山之土音,作歌以侑之"(吴懋清《毛诗复古录》)。今人分歧更大,或谓是"反映秦君腐朽的生活和思想的诗"(程俊英《诗经译注》);或谓"这是贵族妇人所作的诗,咏唱他们夫妻的享乐生活"(高亨《诗经今注》);或谓"没落贵族士大夫劝人及时行乐"(袁愈荌、唐莫尧《诗经全译》);或谓是"妇人喜见其征夫回还时欢乐之词"(蓝菊荪《诗经国风今译》)。考察全诗,旧说似与本诗第二、第三章相劝及时行乐的意思不相合;今人各说虽较旧说为胜,但仍难以贯通全诗,不是后两章有扞格,便是首章欠圆满。今皆不取。

我以为本诗是写贵族朋友间相互劝乐的。全诗三章皆为自述,表现了友人欢聚作乐的情景。首章从拜会友人途中写起,诗人说自己乘着马车前去,车声"邻邻",如音乐一般好听,他仿佛在欣赏着一支美妙的曲子。正因为他有好心情,才觉得车声特别悦耳。最叫他得意的还是拉车的马,额头间长着清一色白毛,好似堆着一团白雪。白额的马,旧名戴星马,俗称玉顶马,是古代珍贵的名马之一。他特地点明马"白额"的特征,当然是要突出它的珍贵,更重要的则是借此衬托自己的尊贵。因而从开头两句叙述中,可以察觉到诗人的自豪与欢愉的情怀。紧接着三、四句便说自己已安抵朋友之家--这是一个贵族人家,非一般平民小户可比,未见主人之前,必须等待侍者的通报、传令。诗人如此说,无非是要突出友人门第高贵,突出友人的高贵,目的则在暗示自己也是有身份的。首章后两句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自我标榜,可谓含而不露。二、三章意思相同,说自己受到朋友的热情款待。头两句借当时民歌中常用的"阪(或山)有×,隰(或泽)有×"的句式起兴,以引出下文,在意义上没有必然的联系。"并坐"表示亲热,他们是一对情投意合的朋友,一见面,就在一起弹奏吹打,亲密无间。主人一再劝告着:今日会面要尽情欢乐,转眼间我们就会衰老,说不定哪一天会死去。这里所表现的及时行乐的思想,与东汉《古诗十九首》中说的"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的话很相似,它们之间也许有着相承的关系。本诗"今者"两句尽管情调有点消极,但放在朋友间相互劝乐的场合,坦露襟怀,以诚待友,在酒席上流露出的人生短促的感伤,本可以理解,不必非要斥之以"腐朽""没落"不可。


分类:儒家经典书名:诗经作者:孔子(整理)
《诗经》125 采苓 | 诗经·国风·唐风| 儒家经典

《诗经》125 采苓


告戒人们,切勿轻信谣言
采苓采苓,首阳之巅。
人之为言,苟亦无信。
舍旃舍旃,苟亦无然。
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
人之为言,苟亦无与。
舍旃舍旃,苟亦无然。
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葑采葑,首阳之东。
人之为言,苟亦无从。
舍旃舍旃,苟亦无然。
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甘草啊采甘草,在那首阳高山顶。
有人专爱说假话,千万不要胡乱听。
抛弃谣言别理睬,一切假话莫答应。
有人专爱说假话,到头自己陷困境!

采苦草啊采苦草,在那首阳山脚跟。
有人专爱说假话,千万不要胡乱信。
抛弃谣言别理睬,一切假话莫当真。
有人专爱说假话,到头徒自招怨恨!

采蔓菁啊采蔓菁,一直采到首阳东。
有人专爱说假话,千万不能乱听从。
抛弃谣言别理睬,一切假话毫无用。
有人专爱说假话,到头希望全落空!

1、苓(líng):《通释》:"苓为甘草,而《尔雅》为大苦,则甘者名苦矣。"   2、首阳:首阳山。在今山西永济县南。   3、为(伪wěi):"伪"的借字。为言:即伪言。《传疏》:"古为、伪、讹三字同。《毛诗》本作为,读作伪也。为言,即谗言。"   4、旃(粘zhān):之,代词。   5、苟:且。无然:不要相信真实这样。然:是,对。   6、苦:《集传》:"苦,苦菜,生山田及泽中。"   7、与:用,采用。《集传》:"与,许也。"   8、《毛传》:"葑(封feng),菜名也。"

本诗的主题比较单一,意在劝说世人不要听信谗言。关于此诗的本事,一般论家都说是讽刺晋献公的。《毛诗序》称:"《采苓》,刺晋献公也。献公好听谗焉。"近人吴闿生《诗义会通》进一步申述其旨说:"献公听谗之事,莫过于杀太子申生,诗必为是而发。《序》不言者,人所共喻,无待更言也。"吴氏这一推断,虽无信史可征,但不为无据,姑录以备考。

诗分三章,每章以托物起兴的表现手法开篇。所谓"兴",依朱熹的解释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第一章的"采苓采苓,首阳之颠",第二章的"采苦采苦,首阳之下",第三章的"采葑采葑,首阳之东"等等,都是用"先言他物"的手法以引起下文的。"苓",一名黄药,又名大苦,叶似地黄。"苦",是苦菜,亦作"荼",似葵。"葑",是芜菁,亦称蔓菁,俗称大头菜,根块肥大,可供蔬食。这三种植物,都是《诗经》时代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诗人用这三种习见之物以起兴,从而表达自己"人之为(伪)言""苟亦无信"、"苟亦无与"、"苟亦无从"的理念。

"无信",是强调伪言内容的虚假;"无与",是强调伪言蛊惑的不可置理;"无从",是强调伪言的教唆不可信从。语意层层递进,从而强调伪言之伪。接着诗人又用"舍旃舍旃"这个叠句,反覆叮咛,进一步申述伪言的全不可靠。至此,诗人所要申述的"人之为(伪)言""无信"、"无与"、"无从"的理念已经阐述得淋漓尽致,无须再说了。假若世人都能做到"无信"、"无与"、"无从",那么伪言也就没有市场,制造伪言的人也无立足之地了。故此诗人在每章的结尾用"人之为言(伪言),胡得焉"以收束全诗,表明造谣者徒劳无功。

前人评此诗,谓"各章上四句,如春水池塘,笼烟浣月,汪汪有致。下四句乃如风气浪生,龙惊鸟澜,莫可控御"(戴君恩《读诗臆评》),又谓"通篇以叠词重句缠绵动听,而姿态亦复摇曳"(姚际恒《诗经通论》)。确实本诗在艺术表现上采用重章叠句、反覆咏唱的手法,造成一种回环复沓的旋律美,给读者以很高的艺术享受。(


分类:儒家经典书名:诗经作者:孔子(整理)
《诗经》127 驷驖 | 诗经·国风·秦风| 儒家经典

《诗经》127 驷驖


秦君游猎盛况
驷驖孔阜,六辔在手。
公之媚子,从公于狩。

奉时辰牡,辰牡孔硕。
公曰左之,舍拔则获。

游于北园,四马既闲。
輶车鸾镳,载猃歇骄。
四匹壮马黑得像铁,六根缰绳手里紧捏。
公爷心爱的那小子,跟着公爷出来打猎。

应时的牡兽已经赶出,牡兽奔来体大膘足。
公爷下令:"向它左侧",一箭离弦牡兽倒伏。

公爷来到北园游息,四匹公马跑得从容。
一辆轻车响着镳铃,车上坐着猎狗两种。

1、驷(四sì):应从《说文》所引作"四"。驖(铁tiě):又作"铁",赤黑色的马。孔:甚。阜(负fù):肥硕。首句言驾车用四匹很肥大的黑马。   2、公:指秦君。媚:爱。媚子:谓秦君所爱的人。   3、狩:冬猎。   4、奉:言虞人(掌苑囿的官)驱群兽到猎场待射。时:同"是"。辰牡:应时的牡兽。四季所需的兽不同,所以虞人所奉也就按时节而不同。   5、左之:使御者转车向兽的左方。群兽被虞人驱逐奔来,猎者迎上去,这时车子就要转向兽的左方以便射中兽的左体。(射兽必须使箭从兽的左体穿进,才能命中心脏,迅速杀死。一说古人祭祀多半用兽的右半体,射左方能保持右体的完整。)   6、舍:放。拔:箭末衔弦处,或名为括。则:犹"即"。这句是说秦君善射,一发而得兽。   7、北园:似是游息的地方而不是田猎的苑囿(秦国著名的苑囿叫做具圃,未闻有北园)。这句是写猎后的事。   8、四马:就是首章的"四驖"。既闲:言猎罢不再驰逐,显得从容闲暇。   9、輶(由yóu)车:轻车。鸾(銮luán):当作"銮"。镳(标biāo):是马衔的两端,出于马口之外。两端各系一銮铃,所以叫做"鸾镳"。   10、猃(险xiǎn):长喙猎犬。歇骄:《尔雅》作"猲獢(谢嚣xièxiāo)",短喙猎犬。猎后载犬车上,使犬休息。

《毛诗序》谓此诗:"美襄公也。始命,有田狩之事,园圃之乐焉。"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阳有功,被周王始封为诸侯,后又逐犬戎,遂有周西都岐、丰八百里之地,为秦国日益强盛奠定基础。秦襄公的武略自有值得称道处,狩猎历来作为君王讲武的一个组成部分,此诗也反映了当时秦国的强大?/P>

古代帝王狩猎场面极其宏伟,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都极尽铺叙描摹之能事,对此作了生动反映。从扬雄《长杨赋》:"今年猎长杨,罗千乘于林莽,列万骑于山嵎。"也可窥见其规模之一斑。而《驷驖》之妙却全在以简驭繁,以少胜多,仅三章章四句共48字即已写尽狩猎全过程,却同样使人觉得威武雄壮,韵味无穷。

首章写将猎。取景从四匹高头大马切入,严整肃穆,蓄势待发,充满凝重的力度感。四马端端正正站着,只待一声令下,便拔蹄飞驰。镜头接着由马转移至控制着六根马缰绳的人。"六辔在手",显得那样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充满自信。这是赶车人,也即下句所谓的"媚子"之一,即秦襄公的宠臣。他显然还不是主角,只是"从公于狩"的一个陪衬。真正发号施令的是秦襄公。他带领一大批"媚子",大规模出猎。此章虽只撷取一辆狩猎车的情景,而声势浩大又纪律严明的场面已可联想得之。驭马与驭天下,其理一贯,如后世白居易《授韦贯之工部尚书制》所云:"善御者,齐六辔;善理者,正六官。"所以此章通过层层反衬,暗写秦襄公治军治国有方。

次章写正猎。管山林苑囿的狩猎官,接到开猎的命令后,急忙打开牢圈樊笼,将一群群养得肥肥的专供王家狩猎作靶子用的时令兽驱出,于是乎轰轰烈烈的围猎场面就自然映现在读者脑海。这虽然只是个铺垫,但角度很巧妙,令人从被猎对象想像狩猎盛况,避实就虚,别具一格。至于为什么单单驱出"牡"兽,那是因为当时祭祀用的牺牲以牡为贵,不用牝兽。在纷纭的围场中,诗作的镜头紧紧跟随着秦襄公,只见他吆喝一声:"射左边的那一只!"果然那肥兽应弦而倒。这足见襄公武艺不俗。当然,他狩猎的对象只是驯养的野兽,这与《郑风·大叔于田》中"襢裼暴虎"(赤膊空拳打老虎)的公子相比,不免有点虚浮和滑稽。但以王侯之尊,他能真正到深山老林与虎豹猛兽直接较量么?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本诗的描写非常切合主人公的身份地位。诗只举秦襄公一隅,可谓抓住了牛鼻子,其余留下一片空白,让读者去自行想像补充。对于秦襄公,也只是摄取了一个刹那间的特写镜头,而略去其他枝节,叙事中有描写,笔法老练简洁。

末章写猎后。猎后情景可写的很多,如猎物的丰盛,猎者的欣悦等,但都未免落入寻常窠臼。本诗的猎后视角独特,大有王者风范。诗写猎后即游于"北园",按常理推测那北园与猎场应该是相通连同在一区的,并非要绕道另去一处游息。故首句既是场景的转换,突出了王家苑囿之广大,也是氛围的转折,由张而弛。一个"游"字意脉直贯篇末。前"狩"后"游",互为补充,整个过程相当完整。次句又着眼于"驷驖",与首章相呼应,而神态则迥异,此处的驷驖不再是筋脉怒张,高度紧张,而是马蹄得得,轻松悠闲。一个"闲"字语意双关,马是如此,人何尝不然?后两句又对"闲"字着意渲染。輶车是一种轻便车。《周礼·校人》:"田猎则帅驱逆之车。"驱逆之车即是輶车,其作用在于围驱猎物,供猎者缩小包围。猎后的輶车已不用急驶飞赶,因而马嚼上铃儿叮当,声韵悠扬,从听觉上给人悠闲愉悦之感。最妙的是末句的特写,那些猎时奋勇追捕猎物的各种猎狗都乘在輶车上休其足力。这一宠物受宠的镜头很有情趣,也很耐人寻绎,将先前的紧张与现时的休闲形成鲜明对照,使末章的"闲"趣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叙事取景高度浓缩,突出典型场景和人物,抓住富于表现力的瞬间和细节,因而虽只窥豹一斑,却能使人想见全豹,其艺术概括力很值得借鉴。《诗经》中写狩猎的名篇有二,即《大叔于田》与本篇,前者反覆铺张,以繁见长,后者精要简约,以简著称,而这恰恰代表了我国文学的两大传统手法。


分类:儒家经典书名:诗经作者:孔子(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