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tails
- Category: 佛经
《楞严经》卷七
【译文】阿难!你问我摄心的事,我现在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如求菩萨道,要先持〈注〉这四种律仪,必要使身心都皎洁如冰霜,自然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注一〉,生必然没有缘因〈注二〉。
注:①除开四种律仪以外,还要注意属于心的贪嗔痴三种业和属于口的四种业,绮语,恶口,两舌,妄语等。
②淫杀盗妄,这四决定属于根本戒律,根本既枯,枝叶就无从发生。其他身恶业,都无从发生。
【解读】无
【译文】阿难!如此四件事,假若不遗失〈注一〉心尚不攀缘色香味触等一切尘境,一切魔事,怎会发生?〈注二〉
注:①如对此上四事,稍有不能持守,即为遗失。
②魔必须托尘才有入体的机会,现在心既然不缘色香味触等一切尘境,魔怎会有机会入体来作恼乱之事。
【解读】无
【译文】若有因为多生宿习,不能完全灭除淫杀盗妄四种宿业的,你可以教此人,一心念诵我佛顶光明〈注一〉摩诃萨怛多,般怛罗〈注二〉,无上〈注三〉神咒。
注:①因此咒是佛顶光明中化佛所说。
②此言大白伞盖,摩诃萨怛多即大白之意,摩诃即如来藏性之体,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至大无外,白即是藏性之相,具恒沙妙德,清净无染。伞盖即是藏性之用,出生佛法,荫覆众生,因为他本生即是藏性,持之即能成佛。
③因为此咒本身即是如来藏性,持之即能成佛,故称无上。
【解读】无
【译文】这是如来无见顶相〈注一〉,无为心佛〈注二〉,从顶上发出光辉,坐在宝莲华中,所说出的心咒〈注三〉。况且你过去与摩登伽多生累劫的因缘,其恩爱习气,不是一生和一劫的关系,其恩爱习气之深,生生世世,气分不忘,所以刚一会还,即淫躬抚摩,将毁戒体。然而一听我宣扬此咒,即能爱心永脱,而证四果阿罗汉。
注:①显如来为最胜,无见为最妙,顶相为最尊。
②顶光化佛,是表示此佛为如来无为心中所现。
③此咒之体即诸佛心印,也就是如来藏性。
【解读】无
【译文】她还是淫女,并没心想修行,受了神力暗助,使她很快即证到无学位上〈注〉,为何你们在会的罗汉们,已发大心,求最上乘,决心定要成佛。这样就如扬尘土于顺风中,立刻吹尽,有什么困难和险阻呢?
注:有学断见惑,无学断思惑。
【解读】无
【译文】假若末法时期,有人想坐道场,首先必须要持比丘的清净禁戒〈注一〉,必须要选择戒律清净的第一沙门〈注二〉,以其为师,假若你不遇见戒律真正清净的僧人〈注三〉作师,你的戒律仪,就必然不能成就。
注:①就是前文中所说的淫杀盗妄四条戒律。
②此处所说的第一沙门,包括两重意义,二是菩萨比丘,二是声闻比丘,大小二乘都包括严持禁戒之事。
③此处包含两重意义:一是戒律清净,二是德腊俱高,德是道德,腊是出家的岁月。必须要具备这两重条件,为众所推重,才用以为师。这两种条件缺少任何一件,都不是真清净的比丘。
【解读】无
【译文】戒律完成以后,身穿新的净洁的衣服,点燃香净处在室内,口念此心咒一百零八遍〈注一〉,然后结界建立道场〈注二〉。
注:①因众生有百零八种烦恼,故念此心咒百零八遍以除此惑习。
②结界立场,必先诵咒者,有二重意义,一是必要如此方能治习净根,二依仗咒力神功方能远一切魔事。
【解读】无
【译文】求十方〈注一〉现在国土无上如来,放大悲光〈注二〉来灌他们的顶〈注三〉。
注:①四方四隅加上下两方共为十方。
②从大悲心中所放出的光。
③光灌以增其信,大悲以除其障。
【解读】无
【译文】阿难!如此末法时期,清净持禁戒的比丘,或比丘尼,和白衣居士,心中灭除贪淫,奉持佛的净戒,发菩萨的大愿。在坛场出入都要澡浴〈注〉,如此行持夜晚不要睡觉,经过二十一日,我自亲身到此人前,摩顶安慰,令他开悟。
注:怕身体有一点不净,得不到感应的效果。
【解读】无
【译文】阿难启白佛说:世尊!我受了如来无上慈悲的教诲,心已得到开悟,自己已知道修证无学道〈注〉已得成就。但末法时期的众生,要想修行建立道场,要如何结坛界,才合乎佛世尊的清净明确的教诲法则?
注:无学位有两种,一是小乘的四果,二是大乘的佛位。
【解读】无
【译文】佛告诉阿难,假若末法时期的人,愿意建立道场,先应该取雪山大力白牛,食其山中肥腻香草〈注一〉,此牛唯饮雪山清水,其粪微细,可以取其粪,和合旃檀,以泥其地。若不是雪山,那牛就臭秽,不能用以涂地。那就另外在平原上,穿去地皮五尺以下,取出黄土〈注二〉,再和以旃檀,沉水,苏合,熏陆,郁金,白胶,青木,零陵,甘松,与鸡舌香等共是十种香,用细罗将它们为细粉,混合以上黄土成泥,用以涂场地,方圆直径一丈六尺,为八角形的坛。
注:①雪山香草,丰肥而油腻,用以食牛,则其草香而带腻,以此涂地,不但避臭,而且增加土地的坚实。雪山清水,不浊不染,用以饮牛,那牛的粪就既纯且净以此粪涂地,不但无杂质,而且更增加它的洁净。
②地皮浮浅,恐非本来净土,穿地五尺以下,取其本净黄土。
【解读】无
【译文】坛心放一个或金或银或铜或木制莲华,华中放一个钵,钵中盛放八月的露水〈注〉水中随放当时令的华叶。另外再取八面圆镜,安于八方上空,围绕华钵,镜外再设十六个莲华,十六个香炉,间华放一个香炉,香炉内纯烧沉水香,用香灰覆盖好,不让火外露出来。
注:因八月秋空无尘,故露水纯净。
【解读】无
【译文】取白牛乳,放在十六个供器内,把牛乳熬成煎饼,另外再加沙糖,油饼,乳糜〈注一〉,苏合〈注二〉,蜜姜〈注三〉,纯酥,纯蜜〈注四〉,各放在十六个供器内,共围绕在华外,以奉献于诸佛及大菩萨,每在食时〈注五〉,若是在半夜,就用蜜半升,加上酥三合,在坛前另安上一个小火炉,用兜楼婆香〈注六〉煎取香水,将炭洗过,然炭令火猛炽,把蜜和酥投在火内,把烟烧尽,以享用菩萨。
注:①用牛乳煮粥。
②和合众香,煎汁成膏。
③用蜜浸姜作供。
④众华之蕊,炼之成蜜。
⑤就是午时,日供就是供有形之物,夜供唯用酥蜜烧烟而已。
⑥即是白茅香。
【解读】无
【译文】于坛室中,遍悬幡华。四壁要设十方如来与诸菩萨所有形像,应于当阳面张卢舍那佛释迦佛弥勒佛阿纾佛,阿弥陀佛〈注一〉诸变化像〈注二〉,观世音菩萨及金刚藏菩萨像〈注三〉,此外帝释天王,大梵天王,火首金刚,青面金刚,金刚军茶利菩萨,毗俱胝菩萨与四大天王各统二部鬼神〈注四〉频那夜迦俱张于门之两侧。
注:①卢舍那佛居中,高出诸佛之上,前为释迦佛,面南正坐。后为弥勒佛,面北正坐,阿纾佛在左,面东正坐。阿弥陀佛在右,面西正坐。
②诸大菩萨变化像即明王像。
③观世音菩萨为圆通主,故安置在左,金刚藏菩萨为护咒主,故安置在右。
④门两侧为护法像,帝释梵王,各安左右,火首金刚,蓝地迦(青面金刚)亦各安两侧,军荼利,毗俱胝,亦各在左右,四天王像亦左右各二,东持国,南增长,西广目,北多闻;各统二部鬼神。频那为猪头。夜迦为象鼻。二使者亦各在左方安置。此等皆为有力护法,故用以守坛护界。
【解读】无
【译文】又取八面圆镜,覆悬在虚空中,与坛场中所安之镜,方面相对,使其形影,重重映入。
【解读】从前贤首国师为武则天皇后安十面圆镜于八隅上下,使其相向,中安佛像,然灯照之,使镜镜现像,交罗齐映,以表刹海十界,普容无尽之意。现在本经也如此,内坛八镜,内现毗卢及华钵之影,外现四佛及诸大变化观音金刚藏华钵香炉之影,涉入外坛镜中,外坛之镜,外现十方如来菩萨及闸侧护法之影,内现幡华及行者礼拜供养之影,涉入内坛镜中。又内坛之镜,涉入外坛镜中时,其体已带外坛之影,外坛之镜,涉入内坛镜中时,其体亦带内坛之影。又复内镜与内镜邻次互现,外镜与外镜亦如是。重重相涉,使行者不离本处,遍入无量海会中,笼络万象,齐归方寸之内,一香一华,圆证无障碍门,一瞻一礼,顿入不思议镜界。
【译文】无
【解读】最初七日,以中阴入胎,每七日一变,如羯罗蓝,案部昙等,现菩萨发心行道,为托圣胎,故亦以七日为限。十方如来,即是佛宝。菩萨罗汉,即是僧宝。咒即大白伞盖,即是法宝。顶礼持诵,为求佛光灌顶。按起信论之说:又有两重意义,一为仗三宝真慈,增长信心。按起信论发起善根增长方便文中说'勤供养礼拜三宝,赞叹随喜劝请诸佛,以爱敬三宝,淳原心故,信得增长。'二为假三宝神威,却除魔障,按起信论修行精进门说'若人虽修信心,以从先世来,多有重罪恶业障故,为邪魔诸鬼之所恼乱,或为世间事务种种牵缠,或为病苦所恼,是故应当勇猛精勤,昼夜六时,礼拜诸佛,诚心忏悔,乃至常不休废,得免请障。'又礼拜佛僧,必兼口称,将欲诵咒,亦必先礼,这都是出自本心,三业虔诚,否则不足以表恭敬。又每一时中,诵心咒一百八遍。咒分五会,唯跢侄他以下数句为心咒,或以为先持全咒一遍,其余则唯持心咒,这样也可以。但一定要三业相应,始能得益。
【译文】在第二七中,一直专心发菩萨愿〈注〉,心里无有间断,连续七日,令心纯熟。在我律部中,先有关于愿的教言。
注:略则有三愿,(断恶,修善,度生)四愿,(学法,度生,断恼,成道。)广则有普贤十愿,净行百四十愿等。按起信论大愿平等方便文上说'所谓发愿,尽于未来,化度一切众生,使无有余,皆令究竟无余涅槃。'
【解读】无
【译文】第三七中,昼夜十二时中,一直持念佛的白伞盖咒。到了第七日(即最后一日,)十方如来〈注一〉,同时现身于镜交光处,承受佛来为自己摩顶〈注二〉。即于道场中,修三摩地,能使如此未法时期的修学人,身心明净〈注三〉,犹如琉璃,阿难!假如此比丘的本受戒师,和同会十个比丘中有一人戒根不清净的,如此的道场,多不能成就。
注:①因自他同一法身,佛既现身,十方诸佛亦现。
②因内镜外镜,递互相照,己身佛身同现于镜中,摩顶之相,即于镜交光处出现。
③根尘识心,应念化成无上知觉,故身心明净,犹如琉璃。一切诸法,无不影现于其中。
【解读】无
【译文】从三七日以后,端坐安居〈注一〉,经过一百天,自然可达到动静不生的境地,有利根的,顿觉根性现前,动静不生,永断分别见惑。根性现前,位相当于小乘的入流〈注二〉,所以不起于座,得须陀洹果,但现前的身心,还未到小乘四果的地步,何况大乘的极果。纵然圣果未成,然而根性已发,已见佛性,故决定自知成佛不谬。
注:①端坐即是正身跏趺而坐,寂然不动即是安居。
②入流就是初见真谛,乍入圣流。
【解读】无
【译文】你问道场的建立,就是这样。
【解读】无
【译文】阿难顶礼佛足而启白佛说:自从我出家以来,仗恃佛对我的憍爱,因为喜欢求多闻的缘故,没有从事真修,所以遭遇了先梵天邪术的禁制,心里虽然明白,但力量不能自由,幸好遇著文殊,才使我得到解脱。虽然受了如来的佛顶神咒的加被,暗中得到力量,但还没亲耳听闻。
【解读】无
【译文】惟愿大慈的世尊,重新为我宣说,兼为悲救在此会的众修行人,以及将来犹在轮回的众生,使他们能承受佛的秘密声音,身和意都能得到解脱。
【解读】无
【译文】其时在会中的一切大众,一齐顶礼。敬听如来的秘密言句。
【解读】无
【译文】其时,世尊从顶上肉髻中,涌出百宝光明,光中涌出千叶宝莲,有化如来坐宝华中〈注一〉,顶放十道〈注二〉百宝光明,一一光明,都遍示现,十恒河沙,金刚密迹〈注三〉擎山持杵,大众仰头观看,看见如此殊胜瑞相,心中既恐惧又爱慕,两种心情,交织在一起,求佛哀怜和佑护,专心一志的听佛,无见顶相,放光如来〈注四〉宣说神咒。
注:①此咒为佛无见顶相,无为心佛所说,头上为最胜,无见为最妙,百宝光明表无善不备,无利不成,有破暗照物之功,破惑明真之用。千叶宝莲表出生无碍圆因,成就无为妙果。
②此咒能出生十法界无碍智,具足恒沙妙用,故放十道百宝光明。
③此咒所生十法界智,智各互具,无生不利,且智智各具恒沙威德神力,无魔不降,故表以持杵。无外不摧,故表以擎山。内秘菩萨之德,外现金刚之迹,故为金刚密迹。
④应前文所说'斯是如来无见顶相,无为心佛所说'心咒。
【解读】无
【译文】无
【解读】古本云诵至此处称弟子某甲受持,故以此前为第一会。
从前玄奘法师译经有五种不翻:一、秘密不翻,如诸经咒语。二、含义多不翻,如薄伽梵。三、此方无不翻,如阎浮提等。四、顺古不翻,如阿耨,菩提等。五、尊重不翻,加般若等。现在依第一种情况,所以咒语不能译其意义。又据楞严正脉所说'秘咒非但只是梵语,仍是一切贤圣秘密之言。盖梵语此方不晓,而天竺之人,皆能晓解。至于秘咒。非但天竺常人不知,理应下位圣贤不达上位之咒。大端圣贤弘化,例有显密二教,如医疗病,率有二途,一者授方,则显说病源药性及炮制之法,如佛显教。一者授药,则都不显说,但惟授药令服,愈病而已。不必求知何药?何治?如佛密教。故今秘咒,正同授药,不必求解,若解生则咒丧矣。'
【译文】无
【解读】古本云至此处准前称弟子某甲受持回向。故以此前为第二会。
【译文】无
【解读】 古本云:至此依前称弟子某甲回向,故以此前为第三会。
【译文】无
【解读】 古本云:至此依前称名回向,故以此前为第四会。
【译文】无
【解读】下是咒心,故此前为第五会
据灌顶大师注疏说楞严五会'第一会名毗卢真法会,第二会名释尊应化会,第三会名观音合同会,第四会名刚藏折摄会,第五会名文殊弘传会。'然说楞严经指掌:以为咒既不能详释,名又何敢妄定。异说纷歧,反令后人不敢信受。既然称为秘密,不如不释为妙。
【译文】无
【解读】跢他或作怛侄他,按今西藏密咒之前,每有爹牙塔三字音,意为即说咒曰,如藏文心经揭谛咒之前,无即说咒曰四字,而有爹牙塔三字,据此可知爹牙塔三字,其义即为即说咒曰。可知跢他之前,只是皈命诸佛菩萨与众贤圣等,至跢他之后,始为咒心。又西藏密咒,多以嗡字冠首,此嗡字即汉语唵字。因汉译年久失真,故为令唵字。藏音与梵音相近,故为嗡字音。又据楞严正脉的说法:秘咒都具备三种力,应当知道,一是理法力,就是一字中具含无边妙理,故能总一切法,持无量义,而称为陀罗尼。二是威德力,就是诸佛菩萨,一切圣贤,道德威神之力,不可思议。所以称名持念,有求皆遂。三是实语力,就是诸佛菩萨,起大悲心,说诚实语,咒愿众生,故其应如响。又咒语结尾,多用娑婆诃三宇,令藏语密咒,多用所哈作结尾,所哈即是娑婆诃之转音,意为圆满成就。这正和贤首大师的注疏译娑婆诃为速成之义相合。
【译文】阿难!这个佛顶光明中化佛所说的〈注一〉白伞盖〈注二〉秘密微妙〈注三〉伽陀章句〈注四〉能出生十方一切诸佛。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得以成就无上正遍知觉〈注五〉。
注:①显最胜无上,最妙无量之义。
②按起信论一心二门释此,白为众色之本,即是心真如门,包含心性不变之义,故名为白。伞盖为展覆之具,即是心生灭门,指心性有随缘之义。摩诃为大,起信论说'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故名为大。'依本经之义,白是弥满清净,中不容他,即指空如来藏。伞盖笼罗万有,荫覆十虚,即是不空如来藏。弥满清净,中不容他,并不妨碍笼罗万有,荫覆十虚,而笼罗万有,荫覆十虚,也不碍弥满清净,中不容他,即是空不空如来藏。如此三藏不离一心,故名为大。据此则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无边妙义,无量妙门,一咒之中,无不摄尽,所以无恶不摧,无善不成,一切诸佛,依此出生。
③众生所不能知,是称秘密,惟佛与佛,乃能究竟,是以微妙。
④伽陀即是颂,此处是说咒体有颂,章句是说咒体有章段句逗。
⑤此咒为密示如来密因,十方如来,因此咒成正觉是密示修证了义菩萨万行首楞严之义。起信论说'一切诸佛,本所乘故,一并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
【解读】无
【译文】十方如来,因为执持此咒,故能降伏一事魔,制伏一切道〈注一〉。十方如来,因为乘此咒心之力,刹那间现卢舍那身〈注二〉遍入华藏世界现身于微尘国中〈注三〉,十方如来,含此咒心〈注四〉于微尘国中,转大法轮〈注五〉。
注:①因为执持此咒,一念不动。又此咒为诸佛心印,故为诸佛之所护念,因为念不动,魔外就没有机会作扰乱。又因为诸佛护念,魔外即不能近身。
②卢舍那如来即是报身佛。
③华藏世界,即是报身佛土,华藏世界中诸刹种,一一刹种,各有二十层数,一一层数,各有如彼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佛刹围绕。
④十方如来,依报身欲转法轮,必于无碍智中,含此咒心,因此咒心,即是无量法门之体,依体转法,法也无量。
⑤因此咒心,为无上根本法轮,一事教法,无不从此出生。又报身佛说法,唯法身大士能闻。诸声闻等,有眼不能见,有耳不能闻。
【解读】无
【译文】十方如来,从本垂迹,故能现应化身持此咒心,加被菩萨,当来成佛,故能于十方世界,摩顶授记。在因地上的菩萨,也可以仗此咒心之力,于十方世界,蒙佛授记。
【解读】无
【译文】十方如来,依此咒心〈注一〉拔济众苦,诸如地狱饿鬼盲聋喑哑怨憎会苦〈注二〉,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注三〉,大小诸横〈注四〉,可以同时解脱。另外一切灾难,诸如贼人劫财伤命,军中陷阵交锋,犯了刑法损身致命,身入牢狱,枷锁系身,水火风灾,与乎贫穷饥饿,种种灾祸,都能因此咒力,应念销散。
注:①或教以持诵,或代为咒愿。
②这就是世俗所称的人间八苦,宥、聋、喑、哑、冤憎会苦,(冤家对头,聚会在一起,不得分离。)爱别离苦,(所亲所爱,总要别离。)求不得苦,(所求不能遂心。)五阴炽盛苦。
③永远被生老病死牵缠,不能出离。
④大横为与性命有关的横祸,如夭折天年等。小横为暂时无关性命的灾祸。
【解读】无
【译文】十方如来,因为随此咒心之力,能于十方,承事有正知正见的善知识。可以在行住坐卧四种威仪中,都能随心供养应供之物。而且能接近恒沙如来,在他们的法会中,协助他们接引初机,宣扬圣道。在会中被推为大法王子〈注〉。
注:其智慧辨才,同类莫及,故被推为大法王子。
【解读】无
【译文】十方如来,行持此咒心,能于十方,摄受无始以来的六亲眷属,使他们虽落入小乘中,听见如来的秘密藏〈注〉,能不惊不怖。
注:如来最上一乘佛法,为二乘所不能理解,故称为秘密藏。
【解读】无
【译文】十方如来,因为诵习此咒,断除习气,转烦恼为智果,故成无上觉。端坐道场,寂然不动,转生死为断果,故入大涅槃。
【解读】无
【译文】十方如来,传此咒心,可以在佛灭度后,以此咒护持佛法,常住世间。以此咒心,护持戒律,可使戒律清净,正法长存。
【解读】无
【译文】若是要我说这个佛顶光聚般怛罗咒的功德和妙用,从早到晚,音声相联不断,字句中间,也不重覆,经过恒沙劫,始终不能说完。
【解读】无
【译文】此咒又名如来顶〈注一〉,你们这些还在有学〈注二〉阶段的人,还未曾断绝轮回,发了至诚的心,想取得阿罗汉果。不持此咒而想入坐道场,使其身心远离一切魔事,是不可能的。
注:①表示此咒最尊最胜。
②此处是指阿难等人,虽然已证初果,还没有证得无生法忍,还需转轮回七次,才能得证人空,取阿罗汉果。
【解读】无
【译文】阿难!若是任何世界中,任何国土内,所有众生,随他们的国中所产的,桦皮也好,贝叶〈注一〉也好,无论白纸,白l〈注二〉,书写此咒,贮存在香囊中,纵然此人心内昏暗,不能读诵记忆。或是带在身上,或是放在家宅中,应当知道此人,尽其一生,一事诸毒,都不能伤害他〈注三〉。
注:①印度贝多树的树叶,长大宽广,本地人用来写字。
②高昌国所生的一种草,绪的果实如茧,其中有根细的丝,本国人用来织成的细毛布。
③毒分为内外二种,内毒即是贪嗔痴等,渐渐为神咒威力化除。因神咒威力使蚖蛇蝮蝎等毒虫远遁,故诸毒所不能伤害。
【解读】无
【译文】阿难!我现在为你再说此咒威力,救护世间众生,得大无畏,成就众生出世间的智慧〈注〉。
注:世间众生内受烦恼之侵,外遭魔鬼之扰,因咒力故,内救众生免除烦恼之侵,外护众生,不受魔鬼之扰,故能成就众生出世间智。
【解读】无
【译文】若是将来在我入灭以后,未法时期的众生,有能自己持诵此咒,若是教他人持诵此咒,应当知道这些诵持此咒的众生,火不能烧他〈注一〉,水不能溺他,一切大毒〈注二〉小毒不能伤害他。甚而至于一切天龙,鬼神,精祗〈注三〉魔魅〈注四〉所有恶咒,都不能著身。诵咒至心得疋受时〈注五〉,一切咒诅,厌蛊〈注六〉,毒药,金毒银毒〈注七〉,草木虫蛇,万物毒气进了此人口中,都成了甘露味。一切恶星,以及一切鬼神,凡是存恶心害人的,在此人面前,都不能起恶心。
注:①火有内外种:内火是从心而发,如欲火等,外火是从缘而起,如天火等,内外相感,轻而房舍焚烧,身首焦烂。大而劫火洞然,梵天同坏。都因咒力而得免难。
②大毒如瘟疫流行,小毒如虫蛇触螫,也可赖咒力得兔。
③得天之灵为精,得地之灵为祗。
④专力障道为魔,一味迷人为魅。
⑤咒力而一心禅定,能所双忘,不受一事,名为正受。
⑥厌为尸毒,汉书说'厌杀四百余家。'
⑦相传金银经火沥水,都能毒人。
【解读】无
【译文】频那夜迦所领导的众恶鬼王,与乎他们所率领的鬼众,过去曾经蒙佛的教化,都曾领受佛的深恩,对于持诵此咒的人,都常来守护。
【解读】无
【译文】阿难!你应当知道,此咒常有八万四千那由他〈注一〉恒河沙俱胝〈注二〉金刚藏王〈注三〉菩萨种族〈注四〉,而他们一一都有金刚众作他们的眷属,昼夜随侍此咒。
注:①印度计数名,那由他为万亿。
②俱胝意为百亿。
③现忿怒之形,具降魔之力,名为金刚。蕴秘密之德,统金刚之众,故称藏王。
④如许菩萨,都是同一种类,同一族姓,所统护法之众,都听其驱使,故为其眷属。
【解读】无
【译文】若有众生,在散乱心中,不是处于正确的禅定境界中〈注一〉,只要能心中忆念,口中持诵,这些金刚藏王,都要随时随从保护这些善男子〈注二〉,何况决定正确的菩提心的人。
注:①如盲修瞎炼,不定和邪定之类。
②虽然这些人不是正定,但只要他们能心忆口持此咒,即具足善根。故也称他们为善男子。
【解读】无
【译文】这些金刚菩萨藏王,精心〈注一〉在暗中启发他们的神识,此人即时心中能记忆八万四千恒河沙劫的事,而且周遍了知〈注二〉,没有什么疑惑。
注:①精心即是纯真之心,此心上与请佛同一慈力,下与众生同一悲仰,所以能启发他们的神识通明。
②因为他们的神识,受了启发,能记忆过去,对于现在和未来,也同样周遍了知。
【解读】无
【译文】从第一劫直到成佛以前最后之身,生生世世不生在药叉罗刹〈注一〉与及富单那〈注二〉迦吒富单那,鸠槃茶,毗舍遮等〈注三〉,并诸饿鬼有形无形〈注四〉,有想无想〈注五〉,如是恶处。
注:①药叉即夜叉,是捷疾之鬼。罗刹意为可畏,食人之鬼。
②富单那为臭恶鬼,主人热病。迦吒富单那为奇臭鬼,主热病之甚者。
③鸠槃茶为瓮形鬼,毗舍遮为啖精气鬼。(此上都属于饿鬼类)。
④有形即有色类,如后文所言休咎精明之类。无形即无色,如后文所言空散销沈之类。
⑤有想即灵通变怪,如后文所言鬼神精灵之类。无相即凝滞坚顽,如后文所言精神化为金石土木之类。这些种种恶趣,都各有其苦,足以遮障圣道,故都称为恶处。
【解读】无
【译文】这样的善男子,或是读,或是诵,或是书写,或是带在身上,或是收藏在家中,种种供善,累生累劫,不生在贫穷下贱,不能安乐相处的家中,这些众生,纵然自己不造福业,十方如来,会把自己的功德,全部给与他。正因为这样,可以在恒河沙无量数不可说不可说劫,永远和诸佛同生一处,无量功德,像恶叉果一样,聚在一起,永不分散〈注〉,同在一处,熏炼修习,一样也永不分散。
注:恶叉果是一蒂三果,永不分散。
【解读】因此咒即是佛心,不离此咒,即不离佛心,故诸佛功德,可以全部给与。
【译文】因此可以使破戒之人,戒根清净。没有得戒的人,使他们得戒。不能精进的人,令他们精进。没有智慧的人,令他们得到智慧。不能清净的人,使他们狠快得到清净。不持斋戒的人,自己成就斋戒。
【解读】如本经阿难因心清净故,未被沦溺。摩登伽宿为淫女,今为性比丘尼。阿难宿好多闻,今得殷勤请定。摩登伽成精进林,摩登伽缠绵贪爱,不知为苦,今与罗侯母同悟宿因。又如摩登伽蒙咒后,淫心顿歇,心得清净。
【译文】阿难!这样的善男子,持此咒时,若是他在未受持以前曾犯禁戒,现在持咒之后,一事破戒的罪过,无论其轻重,都一齐销灭。
【解读】无
【译文】纵然曾经饮酒,食啖五辛,以及种种不净行为,现在持咒以后,一切诸佛菩萨,金刚力士,天仙鬼神,不以为过。纵然穿著不净的破弊衣服,一行一住,都同于清净的一样,纵然不作坛,也不进道场,也不按仪轨行道,诵持此咒,也和按照仪轨入坛行道的功德,没有差别。
【解读】这是为了便利一般没有条件,无力作坛行道的众生,而特开的方便法门。如有条件时,仍以依照仪轨如法作坛行道为宜。
【译文】若是造了五逆无间重罪〈注一〉,与乎比丘四弃〈注二〉和比丘尼八弃〈注三〉罪,诵此咒后,这些重罪,都像猛烈的风,吹散聚起来的沙一样,全部销灭,一丝一毫都不存在。
注:①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为五逆重罪当堕无间地狱。
②淫杀盗妄为比丘四弃罪,意为犯此四罪,当永弃佛法。又名四波罗夷,波罗夷即意为弃。
③比丘尼八弃罪除上述所举四罪外,再加上触八覆随四罪。触就是与染心男子身相触。八是与染心男子捉手,捉衣,入屏处共坐,共语,共行,相倚,相期。覆就是覆他重罪。随就是随彼被举大僧供给衣服饮食等。
【解读】无
【译文】阿难!假若有些众生,从无量无数劫以来,所有一切轻重罪障,自前世以来,没有来得及忏侮。若是能够读诵书写此咒,或是带在身上,或是安放在住处,无论是庄宅或园馆,这样多的罪业,就会像热汤浇在雪上一般,不久都能得到悟无生忍〈注〉。
注:按照上文,即是达到俱空不生的境界。
【解读】无
【译文】再说,阿难!若有女人,没有生育男女,要想怀孕的,如能诚心忆念此咒,或是身上带著这白伞盖咒的,就能生福德智慧的男女。想求长命的,就可以得到长命。想果报〈注一〉能很快圆满的,果报就会很快得到圆满。身命和体力,也同样会得到所求如意。'如大悲经所说'诵持大悲神咒,于现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为大悲心陀罗尼也。'将来命终之后,可以随你的愿望,任意往生十方国土〈注二〉,一定不会生在边远下贱的地方。何况是杂形〈注三〉
注:①就是自己作了福德,,希望能早日得到果报。
②十方国土,有净有秽,此处是指净土而言。
③杂形是指地狱,饿鬼,畜生等异类之形。
【解读】无
【译文】阿难!若是一些国土,或州县聚落之地,发生饥荒,疫vg,或是刀兵,贼难之事,斗诤不息,至而旱涝为灾,风雹等灾难之地。写此神咒,安放在四城门上,并放在支提〈注一〉和脱阇〈注二〉上端,令国内所有的众生,大家一齐来迎请此咒,礼拜恭敬,一心供善,令人民每人身上佩带,或是每人安放在自己居住的地方。那么,以上所说的种种灾难,尽都会销灭。
注:①支提意为可供养处,据杂心论说:'有舍利名塔,无舍利名支提。'
②脱阇意为幢,如尊胜幢,陀罗尼幢之类。
【解读】无
【译文】阿难!随在何处,只要有国土众生,信受供养此咒,就可使天龙欢喜,风雨顺时,五谷丰登,万民安乐。并能镇伏一切恶星,不作变怪。灾难和祸障永不发生。人民不遭横事殃祸短命之事,镣铐锁链,也不会著身,昼夜睡眠安稳,永无恶梦。
【解读】无
【译文】阿难!此娑婆世界有八万四千灾变〈注一〉,而以二十八大恶星主其变〈注二〉,另外更有八大恶星作它们的主宰〈注三〉,它们出现在世时,能对众生产生种种灾变,有此咒之处,这些灾变,尽都会销灭。在十二由旬〈注四〉以内,成为结坛之地,众恶灾兆,永不入内。
注:①一切灾变,都由众生心所生,众生有八万四千尘劳烦恼,故灾变亦同此数。
②二十八大恶星即二十八宿,分布于四方,佛经所说与中国所说略有不同,依孔雀经之说东方七星为昴毕觜参井鬼柳,而中国则是角亢氐房心尾箕,南方七星依孔雀经为星张翼轸角亢氐,而中国则是井鬼柳星张翼轸。西方七星依孔雀经为房心尾箕斗牛女,而中国则是奎娄胄昂毕参觜。北方七星依孔雀经为虚危室壁奎娄胃,而中国则是斗牛女虚危室壁,可能孔雀经所说,专指灾变而言。中国则就常度而言,天下无故,则四方四七,各住自位。灾难将起,则四方星位,递互交错。
③八大恶星为金木水火士罗侯计都和彗星。
④由旬有三,大由旬八十里,中由旬六十里,小由旬四十里。
【解读】依照万有引力之说,天体一切星球的变动,都会影响地球上人事的变化。如太阳黑子可以影响世界上经济不景气,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又史记天官书上说:荧惑舍命国为饥馑刀兵,七宿黄,兵大起一星亡则兵丧。消灾经说'或被五星陵逼之时,作诸灾难。若大白火星入于南斗,于国于家及分野处作诸障难。'又上文所说二十八宿都是恒星,八大恶星为太阳系内行星。因此在易经即以日月五星为主,因为日月五星距地球最近,对地球的影响最大。
【译文】因此如来宣示此咒于未来世中,保护初学的众修行人,能够进入三摩提,身心都泰然平静,得到大的安稳。更不会有众魔及鬼神,与乎无始以来的冤家对头,旧业宿债,来作恼乱。
【解读】无
【译文】你和这些还在有学阶段的人,与及未来的众修行者,依我所说设立坛场,如法持戒,所受戒主,必然是戒行清净的僧人,持此咒心时,心内不存在怀疑和后侮,这个善男子〈注一〉,就在这父母所生的身体中,若不能得到心通〈注二〉,那么,十方如来所说,都当成为妄语〈注三〉。
注:①依楞严正脉所说:不犯以下四种过失的人,都可称善子。四种过失为一、坛差。二、戒缺。三、师秽。四、疑悔。
②据楞严正脉认为心通不出三种意义:一是证果。前文所说端坐百日,有利根者,不起于坐,得须陀洹果。二是发解。前文所说:纵其身心,圣果未成,决定自知,成佛不谬。三是宿命。前文所说:是人应时心能记忆八万四千恒河沙劫,周遍了知,得无疑惑。 又楞严指掌认为心通即是心地开通。如前所说不犯四过,自然心地开通,设自力未充,亦必蒙佛现助。如前文所说:我自现身,至其人前,摩顶安慰。令其开悟。
③佛无异说,如我说为妄,诸佛亦应同为妄语。诸佛无妄,故我亦无妄。
【解读】无
【译文】说完这番话后,会中无量百千金刚,同时在佛前合掌顶礼而对佛说:正如佛所说,我们应当诚心保护这样修菩提的人。
【解读】无
【译文】其时梵王与帝释四天大王也在佛前同时顶礼而对佛说:果有这样修学的善人,我们会尽心至诚的保护他,使他能在一生中所行所作,能够如愿成就〈注〉。
注:即于现身,圆满菩提。这就是所谓'不历僧祗获法身。'
【解读】无
【译文】又有无量药叉大将,与众罗刹王,富单那王,鸠槃茶王,毗舍遮王,频那夜迦众大鬼王与众鬼帅,也在佛前,合掌页礼而说:我也誓愿,护持此人,使他们的菩提心,能尽快得到圆满。
【解读】无
【译文】又有无量的日月天子,风师雨师;云师雷师,并电伯等,和值年太岁,以及诸星眷属等,也在会中,顶礼佛足而告佛说:我们也保护这样的修行人,使他们能好好的安立道场,无所畏惧。
【解读】无
【译文】更有无量的山神海神,一事土地水陆空行万物的精祗,以及风神王和无色界天,在如来前同时顶礼而对佛说:我也保护这样的修行人,成就菩提,永远没有被魔扰乱的事发生。
【解读】无
【译文】其时,有八万四千万亿恒河沙俱胝〈注一〉金刚藏王菩萨,在大众中,从座上起来,顶礼佛足而对佛说:世尊!如像我们,所修功业,很久以前,已成就菩提。但我们都不取涅槃极果,而常随此咒,救护未法时期修三摩提的正确修行的人〈注二〉。
注:①此处是指无量多的大数,不必机械理解它的确数为多少。
②修习圆通,必先持戒,诵咒,如教而行,即是正确修行的人。
【解读】无
【译文】世尊!像这样修心求正定的人,若是在道场中,或在途中经行,甚而至于以散乱心诵咒游戏于聚落中〈注〉,我们的徒众,也经常随从侍卫此人。
注:修习正定而不知摄心,妄说自己是动中取静,这是邪定而不是正定。
【解读】无
【译文】纵然是魔王和大自在天〈注〉,想找机会作扰乱,始终得不到机会。其他的小鬼神,都隔离在这个善人的十由旬以外。除了他们也发心想修禅定的。世尊!像这样的恶魔和魔眷属,想来侵扰这个善人的,我就用宝杵击碎他们的头,像灰尘一样的粉碎,常令此人,一切所作,都能如愿。
注:魔王即是欲界天顶魔王天的天王,大自在天即是色界天顶摩醛首罗天王。
【解读】自阿难喻屋求门以来,至此说法复为一周,名选根示仪周。即是阿难所请之三摩提,按常途三摩提,意为等至。以销幻为本义。现在阿难喻屋求门,如来开示从根解结,当于结心,给心就是不堕有为,不住无为,平等任持,期至胜定,即是等至之义。六给既解,三空顿明,即是销幻。圆觉经疏释为起幻销尘。现在本经耳门称为如幻三摩提,即是起幻。始而入流亡所,动静不生,继而闻所闻尽,觉所觉空,究极而至于生灭灭已,寂灭现前,即是销尘之义。楞严经正脉认为全取正因佛性,而略兼缘因以为三摩提之体,此处以耳根真闻,即是正因佛性。虽然本自具足,然而开显还需解结工夫,这就是略兼缘因之义。
【译文】阿难即从座上起来,顶礼佛的双足而对佛说:我们愚钝〈注〉,喜爱多闻,于一切漏心,不想求出离,现在接受了佛慈心的教诲,得以明白了正确修持的方法,身心都觉得非常快畅,得到了大的利益。
注:溺于多闻故为愚,不知尽漏故为钝。
【解读】无
【译文】世尊!像这样修证佛的正定,未到涅槃以前,怎样的境界,才名为干慧地?〈注一〉四十四心〈注二〉到了什么位次,才能得到分辨正邪的道眼?到什么地步,才能名为登地?又怎样才能名为等觉菩萨?〈注三〉说完这番话后,五体〈注四〉一齐伏在地上,等候著佛的慈心教诲,瞪著双眼,仰望著佛。
注:①就是菩萨的第一个位次。
②这是修行证到的位次,一是十信,二是十住,三是十行,四是十回向,五是四加行,共是四十四个位次。
③菩萨证到十地以后的第十一个位次,意为等于佛。
④五体就是身体和四肢,一齐伏在地上,这是最恭敬的礼节。现在西藏密宗就是这样顶礼的。
【解读】无
【译文】其时,世尊称赞阿难说:好呀!好呀!你们竟能普遍为了大众,与及未法时期的一切众生,想修正定求大乘的人,从凡夫直到成佛为止,预先指明正确修行的道路。你现在仔细听著,我讲一一为你讲明。
【解读】无
【译文】阿难和大众,合掌刳心〈注一〉,默默的接受佛的教诲。佛说:阿难!众生本有的妙性圆满光明,离开一切名相,本来无有世界和众生,因一念妄动而有众生,因生而有灭,生灭本来都是虚妄,从干慧地四十四心,位位断妄,甚而至于十地等觉,此时灭尽诸妄,到了妙觉位时,才名为真实。因为真实故,所以称为无上菩提及大涅槃,两种转依号〈注二〉。
注:①刳心就是刳除心中妄想杂念,虚心听受佛的慈诲。
②菩提为智果,转众生所依之烦恼而得名。涅槃为断果,转众生所依之生死而得名。故称为二转依号。
【解读】无
【译文】阿难!你现在想要修真正的三摩地,直到如来大涅槃境地。先就要认识众生和世界两种颠倒的缘因,颠倒不生,这就是如来真正的三摩地。
【解读】众生和世界,两种都是颠倒,因本来是无,因妄而有。因一念妄动,于是众生和世界,因之而生。这就是众生和世界,因颠倒而生的缘因,能识此颠倒之因,当下离念,颠倒不生,于是众生和世界,两者都归寂灭。此即是真三摩地。
【译文】阿难!何以说是众生颠倒?阿难!由性觉妙明之心,本来圆满无缺。而众生不知,起念欲明性体,此念即是无明,由此真妄和合,发起业识之性〈注一〉,由于业性妄动,故有妄见发生,因此从毕竟无,成为究竟有,由于妄见发生,于是由业相中,妄现境界,从此见相确立,能所宛然。这当中能有和所有并不是真正的能因和所因〈注二〉。此中能住和所住〈注三〉,两者都是虚妄,并无根本。就以此无住为本,建立世界和十二类众生〈注四〉。
注:①这就是大乘起信论三细中业识初起之业相,业识妄动,有妄见生,即是转相,由妄见故,出现境界,即是现相。故从毕竟无成究竟有。
②转相为能有,现相为所有,其实转相并不是能的因,现相也不是所的因,'见分'和'相分'都依'自证分'而起。此中惟有业识,然而业识是住相,无明是生相。
③无明是生相,似为能住,(能令业相住故)业相即为住相,似为所住〈所依无明住故〉。其实二者都虚妄无实,唯有真心。
④真心随缘,本有无住之义,故本此无住,建立世界和众生。
【解读】无
【译文】迷失了本来圆明的真性,于是产生虚妄。妄性本无实体,并不是有所依止〈注〉。要想求真之念,已不是真的真如本性。以不真的心念,相求回复真实,当然不是真性了。
注:当下离念,一念不生,即同本觉。
【解读】无
【译文】求复之心,既然非真,于是从非生非住,非心,非法之中,展转发生生相住相,心相,法相,这就是发文所说:从毕竟无,成究竟有〈注一〉。熏习令造种种业〈注二〉,同业相感,因有感业〈注三〉,相灭相生。
注:①此中生即是无明,因无明属于生相。住即是业识,因业识属于住相。心即是见分,因见分属于心相。法即是相分,因相分属于法相。由上展转发生之力引起六粗中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等相续发生。
②这就是起业相。
③此即是业系苦相。同业相感,是以有父母子女,感业牵缠,所以有相灭相生。
【解读】无
【译文】因此之故,在本无众生之中,而有众生之相显现。无中生有,是为颠倒。
【解读】无
【译文】阿难!何以名为世界颠倒?〈注一〉是因为能有的见分〈注二〉,和所有的相分,能和所相对,于是一事相对概念,都因此而生,所以有彼此,方位,和小大之分,故因此而有空间。不是因而妄分为能因和所因〈注三〉,不是住而妄分为能住和所住〈注四〉,迁流变化不停,因此而有时间产生。
注:①世是指时间,界是指空间。
②见分和相分是法相宗所常用术语,见分是指能见的主观意识,相分是指所见的客观现象。
③前文所说三细中的转相并不是能因,现相也并不是所因。
④前文所说无明并不是能住,业识也不是所住。只是诸法无常,迁流不住而已。
【解读】无
【译文】以时间而言,分为三世,就空间而论,判为四方。时空相涉〈注一〉,共为十二,所以变化众生为十二类〈注二〉。
注:①离开时间,则空间无所依。离开空间,则时间不可见。两者都相依妄成,互相关涉。
②十二类众生为胎卵湿化,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色,非无色,非有想,非无想。
【解读】无
【译文】所以世界上因为动而有声〈注一〉,因为声而有色,因为色而有香,因为香而有触,因为触而有味,因味而知法尘,这六种混乱的妄想〈注二〉,成为各种业性,共分为十二类,从此轮转不息。
注:①这是那说六尘的起因,因吸收尘境而产生根,根尘相对,而识生其中。
②根尘相对,识即生其中。其用不定,故为乱。其体不实,故为妄。
【解读】无
【译文】因此,世间声香味触等六尘境界,随类各生转变,必要穷尽十二变,方为一次旋复,周而复始,众生即因此而轮转于生死中〈注一〉。都由于颠倒相的缘故〈注二〉,于是有世界上的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如非有色,非无色。如非有想,如非无想等众生出现〈注三〉。
注:①众生都依六尘为造业之缘,都依业性为轮转生死之因。
②以妄为真,故依尘成业。是为颠倒相。若无颠倒,则轮转可息,聚生可尽。
③妄识既兴,分别从此而起,生诸烦恼,造种种业,是为成就业性。业性既成,随业感报,业有迁变,报有循环,故此十二类众生,轮转不息。
【解读】无
【译文】阿难!由因世界六尘境相,虚妄悬想,轮回不息,因动故执妄为真,故为颠倒。感阴阳气分,现丽雌雄相交,因和合之中,一切烦恼,由此而生,故现为八万四千飞沉乱想〈注一〉,于是有卵羯逻蓝〈注二〉,流转于国土中,如鱼鸟龟蛇,此类众生,塞世界中。
注:①飞沉乱想中,飞者成为鸟,沈者成为鱼,二者都兼有成为龟蛇之类。
②羯逻蓝为胎分初七之相,卵成即在此相。
【解读】前文所说穷十二变为一旋复,此为第一变。
【译文】对六尘境界,此为第二变。由因为妄情于世界,杂染不清,欲颠倒〈注一〉故,父精母血,和合滋润而成形,具足烦恼,故由八万四千横竖乱想〈注二〉,而有胎遏蒲昙〈注三〉流转于国土中人畜龙仙之类,充塞于世界中。
注:①胎因情有,情生于爱,执妄为真,故为欲颠倒。
②胎因情有,情心不定,忽横忽竖,故名横竖乱想。可横可竖即为龙仙之类,竖即为人,横即为畜。
③遏蒲昙为胎分二七之相,定胎即在此位。
【解读】无
【译文】对世界六尘,此为第三变。由因执著六尘新润之境,近就合,不令舍离,合心不忘,故轮回不止。合尘名趣,背觉名倒,湿物相比,交相暖发,此本虚妄,由颠倒故,执为真实,附托其中名为和合,具足一切烦恼。合心不定,时仰时覆。故为乱想。以此而成湿生蔽尸〈注一〉,合蠢蠕动〈注二〉,流转国土,此类充塞世界。
注:①蔽尸为湿生初成之相。不由母腹,故无前之二相。
②其性无知,故说为含蠢,又其性不宁,故称为蠕动。
【解读】无
【译文】六尘具世界相对,这是第四变。由因世界上的变易轮回〈注一〉,假颠倒〈注二〉的缘故,和合触成〈注三〉八万四千新故乱想,因此故有化相羯南〈注四〉流转于国土中,如转蜕〈注五〉飞行之类,充塞于世界上。
注:①变易意为轻离,即是对于畜所依的六尘境界,轻于舍离,心不固定的缘故。
②虽离于旧境,然不是真离,故称为假。执著新境,新境亦是虚妄不实,故为颠倒。
③触对旧境,易志新境,由颠倒故,名为和合。
④羯南即是化生初相,就是新质已成,始脱故壳。
⑤转蜕如蝉脱壳能飞,蛇脱壳能行之类。
【解读】无
【译文】此为六尘境界与世界相对为第五变。由因世界,留碍轮回〈注一〉,障颠倒〈注二〉的缘故,和合执著而成八万四千精耀〈注三〉乱想,如此故有色相羯南〈注四〉,流转于国土中,如休咎精明〈注五〉之类,充塞于世界上。
注:①对世界六尘,情爱附合,于已欲留,于他生碍,故称留碍轮回。
②于他生碍即为障,于己欲留即为倒,虽有色可见,然总属虚妄不实,由颠倒故,执为真实,附合于上,故为和合,而和合之中,具足一切烦恼。
③涅槃经上说'八十神皆由留碍想元,成此精耀。'因为爱精著耀,心绪不停,故为精耀乱想,执著成形。
④有色相羯南初生,即此成形,无前蔽尸等相。
⑤托他物精明,示现吉凶,如天上星宿之类,世上有报吉凶之神,往往假托灵物之类。
【解读】无
【译文】世界六尘,对此为第六变。由因为在世界,爱寂厌有,爱寂属情故欲销,厌有故欲散,情离不化,无色不休,故为轮回。惑颠倒故〈注一〉,和合暗成〈注二〉八万四千阴隐乱想〈注三〉,因此有无色羯南〈注四〉流转于国土中,空散销沈之类〈注五〉,充塞在世界上。
注:①爱寂厌有名为惑,欲销欲散名为颠倒。
②暗为晦昧不明之处,虽晦昧不朗,仍属虚妄,因颠倒故,妄以为真实,趣逐于上,故名为和合。
③就阴欲隐,情离纷然,故为阴隐乱想,和合成形,具足烦恼,故称八万四千。
④合暗成形,故称无色羯南,此虽无明显之色,而有幽暗之色,故非真无色。但凡眼不能见而已。
⑤因阴想故为空,为销,如主空神之类,以幽暗成形故为滞魄鬼类。
【解读】无
【译文】六尘世界,对有想为第七变。由因世界的罔象〈注一〉轮回,影颠倒的缘故〈注二〉,和合忆成〈注三〉八万四千潜结乱相〈注四〉,,如是故有想相羯南〈注五〉,流转国土,如神鬼精灵之类,充塞于世界上。
注:①于六尘世界,悬想欲合,悬想不真故名为罔,欲合似为有故名为象。想合无休,有想无已,想以悬想为因,有以附合成感,故称为轮回。
②不真又似乎有,故为影。悬想欲合故为颠倒。
③忆为所忆念之境,此忆念也属于虚妄,因颠倒故,执为真实,神游于上故为和合。
④囫因和合故,具足烦恼,故为八万四千总以潜神胜迹,结气灵踪,为忆为念,此所以为潜结乱想。
⑤有想初生,皆就胜迹灵踪,台忆成形,以此故为鬼神,如城隍土地之类,给想故为精灵,如山精,海精,河精,土精之类。以此故无前蔽尸等相。
【解读】无
【译文】此与世界六尘相对为第八变。因此变而有愚钝轮回〈注一〉,因病颠倒的缘故〈注二〉,和合顽成〈注〉八万四千枯槁乱想〈注四〉,以此之故,于是有无想羯南,流转于国土中〈注五〉,如精神化为土木金石之类,充塞于世界上。
注:①对于世界六尘,久想固离,久想不化故为愚,固离不回故为钝。
②以久想为因,固离成感,故为痴。不化不回故为倒。
③无知之物为顽,以妄为真故为颠倒,精神凝滞于上,是为和合。
④于和合之中,即具足烦恼,故名为八万四千。因久想不得,心灰意冷,此所以为枯槁乱想。
⑤无想以合顽而成,初相即甚为坚劲。故也称为羯南。
【解读】无
【译文】此非有色对世界六尘为第九变。因此变而有相待轮回。对世界六尘,本有情爱,而自不与合,须假他之力,以成己欲,待他讳己,居心诡诈,伪颠倒的缘故,和合染成〈注一〉八万四千因依乱想〈注二〉,由此故有非有色相成色羯南,流转于国土中〈注三〉,如水母等〈注四〉以虾为目,此类充塞于世界上。
注:①于六尘境,情爱执著,此境本属虚妄,而误以为真实,阳离阴侍,和合染成。故具足烦恼,八万四千之数。
②那以因势说人,待他成事,故称为因说乱想。
③如是合染成形,虽非真有,却能假他成体,待物有用。
④水母以水沫成体,待物成体以虾为目,待物有用后文阴魔飞精附人,口说经法。也属此类。
【解读】无
【译文】此对世界六尘为第十变。因此变而有相引轮回。对世界六尘,情虽耽爱,而随引而合,又随引而离,故称为相引,要引之念不除,非无色相不息。故为轮回。性颠倒的缘故〈注一〉,和合咒成〈注二〉,八万四千呼召乱想〈注三〉,因此故有非无色相〈注四〉无色羯南〈注五〉,流转国土如世上书符降仙,沙盘召鬼,都属于此类。
注:①久习成性,忽合忽离,故为颠倒。灌顶大师说:非无色以情合而离成。
②咒即能引之境,能引之境,本属虚妄,执以为真,与之同为隐显,是为和合。
③和合之后,具足烦恼,故为八万四千之数,随呼召为去为来,意念无宁,故为乱想。
④非无色相,不是实无,以能随咒去来,惟凡眼不能见,故以无色名之。
⑤虽凡眼不能见,而犹有细微之色,故也称羯南。
【解读】无
【译文】世界六尘对此为第十一变,因此变而有合妄轮回〈注一〉,罔颠倒〈注二〉的缘故,合异成形,具足烦恼,故为八万四千之数,以回互乱想〈注三〉而有非有想相成想羯南,流转国土中,如蒲卢等〈注四〉,以异质相成,此类充塞于世界上。
注:①于世界六尘,悬想而不自夺合,常欲乘虚阴占,故合中带妄,合妄不休,非有想报不息,故成轮回。
②罔即是欺诈,沽名不夺,乘虚而占,故名为罔。阳善阴恶,欺人自欺,此所以为倒。
③虚境本不是自己所有,因颠倒故,执为真实,阴谋其上;故为和合,因此即具足烦恼,故为八万四千。望其自避,居心讳言夺取,所以为回互乱想。
④蒲卢即是蜾蠃,诗经上说'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但此事并不正确,今科学上已不承认此事,故不能为例举出,如起尸鬼等,异质相成,即属此类。
【解读】无
【译文】世界六尘对此为第十二变。因此变而有怨害轮回〈注一〉,杀颠倒〈注二〉的缘故,以此和合〈注三〉,具足烦恼,故为八万四千,不思深恩,反欲恶离,忤逆居心,故为食父母想,所以有非无想相的无想羯南〈注四〉流转于国土中。例如上枭,破獍鸟〈注五〉等,以毒树果实,抱为其子,子长成后,父母都被他食掉,此类众生,充塞在世界上。
注:①始而悬想,继而附合,终以不符己意而恶离。此所以为怨害,怨害之心不去,非无想报不停,故为轮回。
②害能夺命故名为杀,先亲后怨故为颠倒。此事本异常情,故名为怪。
③怪亦是虚妄,因颠倒故,执为真实,依之而生亲怨,是为和合。
④囚如此而有合怪成形,故有非无想相无想羯南。非无想相,不一定是无。本来是想附合。也不一定是有,因为终致恶离故。
⑤史记孝武本记'祀黄帝用一枭一獍,孟康注:土枭鸟名,食母。破獍兽名,食父。黄帝欲绝其类,使百祀皆用之。破獍,如豹虎眼。'此处说为鸟,恐为传译者之误。
【解读】无
【译文】无
【解读】众生与时空相涉,变为十二类,虽分为十二类,但不是业力所招,只是六乱妄想,成为业性的缘故。至此以后述真愈远,逐妄愈深,流荡忘返,才成定业。又十二类众生,不外情想含离,交互变易而有。
分类:佛经 书名:楞严经 作者:佛经
- Details
- Category: 佛经
《楞严经》卷八
【译文】阿难!如此各类众生,每一类中,各各具备十二种颠倒〈注一〉,就如捏目相似,因捏使乱华发生在眼前,于是颠倒妙圆真净明心〈注二〉,具足如此多的虚妄乱想。
注:①十二类众生,各各都互具十二种种颠倒。如一卵生,现起为动颠倒,其余十一种颠倒,不是不具,而是潜伏下来,一遇缘便会起来,其他十一类都是如此,总的说来,应该是一百四十四种颠倒。在一一颠倒中,都具足八万四千乱想,真可说是虚之至,妄之极了。
②心体不变是为妙,随缘显用是为圆。虽随缘而不变是为真净,虽不变而随缘是为真明,合此体用而言,故为妙净明心。
【解读】真心本不动,动即非真,故为颠倒。因手捏而有乱华发生,故有八万四千颠倒妄想发生,华虽无实,然灭华须待放手。妄想非真,除妄应须离念。
【译文】你现在修证佛的正定,于此本因〈注一〉其根元本为各种乱想所以生出十二类众生。要想除灭这些乱想,必须先立三种渐次,方能除灭〈注二〉譬如在净器中,除去内面的毒蜜,必须要用汤水,并杂以灰和香料,洗净这件器皿,然后盛入甘露。
注:①众生分修分证,即成诸位。圆修圆证,即成佛果。迷位本有,对后果而言,即为本元之因。
②不是三渐次中,即能尽除颠倒乱想,必须三渐次后,历位修断,方能种子习气都尽。
【解读】无
【译文】什么名为三种渐次呢?一是修习除掉习气乱想的助因。是真修刳除其习气。纠正乱想的正性。三是增长违弃其现业。
【解读】无
【译文】什么是助因呢?阿难!在这个世界中,十二类众生,不能自已保全生命,必须依赖四种食,才能保全生命,这四食就是所谓段食〈注一〉,触食〈注二〉,思食〈注三〉,识食〈注四〉,所以佛说:一切众生,都要依赖食来住持形命,,阿难!一切众生,食良好的食品,就能生存,食有毒的食物,就会死亡〈注五〉。因此众生若想求三摩提,就应当断绝世间的五种辛菜〈注六〉。
注:①人间饮食,多有分段,故名段食。又灌顶大师疏说'经轮云抟食,其义则局,如浆饮等,不可抟故。'
②如鬼神等,触气即饱。是名触食。
③如禅天中人,但以禅思为食。
④如四空天,唯以识定续命。又如地狱饿鬼,历劫续命,惟依业识。这些都属于识食范围。
⑤此处所说食毒故死,并不限于毒药,五辛和慧命有关,故也同于毒药。
⑥依楞伽经所说(葱蒜韭薤兴渠)为五种辛菜。应法师说:兴渠为梵音之讹正译应为兴宜。又慈悯三藏说:根加萝匐,出土辛臭。慈悯冬至破土,未见其苗,此方所无,故不翻也。天台梵网疏说:兴渠是葱蒺。云栖发隐说:葱蒺,胡荽也。又楞伽经说'葱韭蒜等,臭秽不净,能障圣道,亦障人天。'
【解读】无
【译文】这五种辛菜,熟食能助发淫欲,生食会增长嗔恙。因此世界上食辛之人,纵然能宣讲十二部〈注一〉经典,但十方天仙,嫌他臭秽,尽都会远离他。而饿鬼们趁他食五辛的机会,都来舐他的嘴唇,因此常与鬼同住,福德一天天的减少,不幸之事,逐渐发生〈注二〉。自已永远没有利益。像这样食五辛的人,要想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和十方善神,都不来守护,于是大力魔王,得到机会〈注三〉,现作佛的相貌,来为他说法,毁谤戒律〈注四〉,赞叹淫怒痴,此人命尽之后,自然作为魔王眷属,魔福享尽后,最终堕入无间地狱。
注:①佛教全部经典。
②因饿鬼能致祸,现在常与共住,故常招灾祸,因此故长无利益。
③因善神不来守护,故使大力魔王得到机会,大力魔王即是天魔。
④非毁禁戒为小乖,赞扬淫怒痴为大道。
【解读】无
【译文】阿难!修菩提的人,永远断绝五辛,这就名为第一件增长修行的渐次。
【解读】无
【译文】如何是正性呢?
【解读】无
【译文】阿难!这样的众生,若要想证人三摩地,首先一定要严持清净戒律,永远断绝淫心,不食酒肉,用火烹食净洁的菜肴,不食带生气的食品,阿难!假若修行人不断淫欲,和杀生,能出离三界的,没有这回事。
【解读】无
【译文】应当看待淫欲,犹如毒蛇一样〈注一〉,如见著怨贼一样,先持声闻四弃〈注〉八弃〈注三〉戒,执持身不妄动,然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注四〉,执持心不起。
注:①一切习气中,最难断是淫欲,淫欲可以丧法身,损慧命,损法财,灭功德,所以比为毒蛇怨贼,因为毒蛇可以令人丧生伤命,怨贼劫财夺物都和淫欲一样。故以为喻。
②四弃就是杀盗淫妄,犯此者众弃不与共住,故名为弃。
③八弃就是在四弃之外,加上触八覆随四弃,此为比丘尼所守戒律。
④菩萨戒为大乘戒律,主要执心不起,如有丝毫动念,即不清净。
【解读】无
【译文】禁戒成就之后〈注一〉对于世间上,永远没有相生相杀的业。偷劫不行,永远没有负债的牵累。在世间上,也不必酬偿宿债。这样的清净人,若是修三摩地〈注二〉,就凭父母所生肉眼,不需要天眼,自然观见十方世界。见佛闻法,亲自接奉佛的圣旨,得到大的神通,游十方世界,达通三世宿命,没有艰难和险阻〈注三〉。
注:①此处是专指淫杀二戒而言,因此二戒最难断故,淫断则在世间上不复相生,杀断则在世间上不复相杀。
②持戒之人,由戒生定,由定发相似五通,故不需天眼,自然亲见十方世界,见佛闻法。
③如此持戒修定之人,永远不会堕在三恶道中,所以没有艰难和险阻。
【解读】无
【译文】这就名为第二增进修行渐次。这就是前文所说的'真修刳其正性'。
【解读】无
【译文】怎样对现业呢?阿难,这样清净持禁戒的人,心不贪淫欲〈注一〉,对于外六尘,不多流念。因于外六尘不多流念,故能反观根本,自归元明,得成内观。内观既成,外境全脱,根就失掉作用,此时,六根反流,全归一性。六根同时失去作用,这就是全违现业〈注二〉。
注:①淫为坏定之罪魁,故此首举贪淫。如前文说:因动有声,故留心淫声。因声有色,故留心淫色。因色有香,故留心淫香。因香有味,故留心淫味。因味有触,故留心淫触。因触有法,故留心淫法,故心不贪淫,则于其他声香味触等,全不多流念,因不流念,故能旋元归一。
②流逸是现业,不多流逸即是少违现业。六用即是现业。六用不行即是全违现业。
【解读】无
【译文】十方国土,清净洞澈周遍〈注一〉,譬如琉璃,内悬明月〈注二〉,身心都感到十分畅快,妙圆平等〈注三〉,得到大的安稳,一切如来密圆净妙〈注四〉,都从此中显现,此人即获得无生法忍〈注五〉。
注:①既然六用不行,唯有一存,再进观此一也是与六相对而有,六既不行,一从何立?此时能觉之见分既空,所觉之相分复不存,因此见十方国土,皎然周遍洞澈,不见有一法可当情。
②此时觉所觉空,唯有空存,再进观此空非他,原是识性洞然,生于大觉心中,故说譬如琉璃,内悬明月。以此身心快然。 注释 此时无妄不尽故为妙,无真不极故为圆,始本不二故为平等。自此三空顿朗,二死全空,故得大安隐。
④此时寂照互融,智断具足。故说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密圆即是智果,因收之则密,放之则圆,净妙即是断果,因体之则净,用之则妙。这是诸佛之所证,一切如来回通因心,顿该果海,所以说:皆现其中。
⑤此时悟证已齐于佛境,事修唯在三渐次,颠倒乱想,从此顿息,虚妄轮回,自此不能复有。
【解读】无
【译文】从此渐修,随其所发生作用浅深不同而安立圣位。
这就名为第三增进修行渐次〈注一〉。阿难!这样的善男子,欲爱干枯〈注二〉。根和境不能相对存在,现前的残余身体,不再继续转生。执心虚明〈注三〉,纯是智慧,慧性明圆〈注四〉,照耀十方世界,干有其慧〈注五〉,因此名为干慧地。
注:①这就是前文所说:增进修行违其现业,获无生法忍。
②永断淫心,故欲爱干枯。
③十方国土,皎然是为虚,清净无法是为明,故说执心虚明。
④此时人法双空,纯是智慧,慧性妙圆平等。
⑤虽得智慧,然尚未与如来法流水接,干有其慧,故名干慧地。
【解读】无
【译文】欲习初干,还未与如来法流水〈注一〉相接,即用此心,从中中〈注二〉流入,依次增进,位位证入圆通妙性,历事造修。
注:①如来法流水,即是菩提涅槃流,此为对众生无明生死流而言。
②自此以后,位位增进,总不离乎中道。不遍不倚,任运自在,不住二边,依此渐进。
【解读】无
【译文】从真妙圆之悟,重发真妙之修,妙信〈注一〉常住,永不退失。一切妄想〈注二〉全部灭尽无余,中道既纯且真,信心决定,名为信心住。
注:①理事并信,故名妙信。
②凡夫著有,二乘著空,外道著邪,都属于妄想。
【解读】无
【译文】中道纯真之信,明明了了,不为诸法所惑,于一切诸法,都能以中道正理,融会贯通。所以五阴不能覆蔽,十二处不能局限,十八界不能间隔,都不能作为阻碍。就像这样,不但是现在,就是过去未来无数劫中,应断当断之种种习气,都现在眼前。如此的善男子,一一都能忆念,全无遗忘,名为念心住。
【解读】无
【译文】以妙圆之悟,与中道纯真之信,磨练真精,久而久之,真精发化,起融妄之力。融无始以来习气,通一精明,再以精明之理,历事造修,不停住于有为,以期达到真净。名为精进心。
【解读】无
【译文】心精时时现前,智慧时时不昧,纯智慧对待一切事,名为慧心住。
【解读】无
【译文】执持智明,以照万事,故事如理,所以说周遍寂湛。虽寂湛不住,而大用繁兴。虽大用繁兴,而不动不扰。这就是所谓'智周鉴而常静,用繁兴以恒如。'故此名为定心住。
【解读】无
【译文】以定资慧,故定光发明,此即前文所说'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又以慧资定,故明性深入,即是深入于定,此即前文所述'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如此定慧相资,相互增长,故说唯进无退,所以名不退心。
【解读】无
【译文】定心日益增进,不假功力,任运安然自在,永远保持不失,故能与十方如来,气分〈注一〉相交接〈注二〉,故名为护法心。
注:①如来气分即是慈心。
②此时内能自护,外感佛护,故名为护法心。
【解读】无
【译文】前以定心增进,而成护法之因。此以慧明保持不失,而成回向之因。因保持不失故能以妙慧之力,回答佛之慈光,向佛安住〈注一〉,犹如双镜光明相对〈注二〉,其中妙影,重重相入〈注三〉,名为回向心。
注:①即念念常住于佛境中。
②前接佛气分,蒙佛慈光,佛心中已有自影。此时回佛慈光,向佛安在,自心中亦有诸佛之影。自心中有佛影时,佛已入于自己心中,佛心中有自影时,自心也入佛心中。
③自己入佛心中时,已带佛影,以与佛气分相接时,自心中即有佛故。佛入自己心中时,也带自影,以回佛慈光时,佛心中即有自故。所以说:自心佛心,重重相入,犹如双镜相对。其中妙影,即比喻为佛心中有自己之影,自心中也有诸佛之影。重重相入,表示自入佛心中时,已带佛影,佛入自心中时,也带自影。自心佛心,非一非异,不妨于无回向中,强立回向。
【解读】无
【译文】自心与佛光,冥应潜通。获得佛定〈注一〉,不唯得定,并能得果,所以说为无上妙净〈注二〉,而安住于无为,永不遗失〈注三〉,名为戒心住〈注四〉。
注:①佛定即那伽大定,无有不定时。
②无上即是佛果。妙即菩提,以能出烦恼缠故。净即涅槃,以能离生死秽故。
③此时上求佛道,信知无佛可成;下度众生,信知无生可度;故能安住无为。
④因为信力增长,不起丝毫有为之念。故无遗失。
【解读】无
【译文】住戒自在〈注一〉,定戒常凝,得三昧乐正受意生身〈注二〉,道戒妙净,得觉法自性性意生身〈注三〉,律仪无为,得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注四〉,由此故能游于十方,不惟游于十方,且能随愿所之,愿去何所?一念即至。因此名为愿心。 注一 住戒自在是无论在定,在道,在律仪中,都是任运清净,定戒常凝,得三昧乐。
②以三昧力,得自在乐,普入诸刹,随意无碍。
③觉了诸法自性如幻,本无所有,故能随意普入。
④随诸众生种类现形,如镜现相,而无作为。
【解读】据楞严正脉论十心。前六修自心,后四合佛德。又据灌顶大师疏说:初一为信之本体,后九为信之德相。又前九属内行德,后一属外化德。
【译文】阿难!这样的善男子,用真正的方便〈注一〉,发这十种信心,磨炼治习,使圆通之心,更精更明,这十种心,处处不离圆通妙性,相互涉入〈注二〉。最后圆成真纯无妄唯一的菩提心。 〈注三〉故名发心住。
注:①前文文殊菩萨所说偈中'圣心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可知耳根圆通,独为真实方便。
②十心中随发一心,其他九心,都递互相摄相入,心心都是这样,所以圆成菩提一心。
③按大乘起信论说:菩提心有三种:一是直心,心正念真如法故。二是深心,乐集一切诸善法故。三是大悲心,广度一切诸众生故。十心中初一中道纯真,即是直心。从二至九,即是深心。后一能游十方,即大悲心。既十用相互涉入,故随起一心,即三心俱足,故得圆成菩提之心。
【解读】无
【译文】依菩提心,重发真智。菩提之心,清净皎洁,故如净琉璃,真实之智,体精用明,故如精金。依前十种妙心,修真实行,践履真如,以成进趣后位之地,故名治地住。
【解读】无
【译文】用前之十种妙心,践履真如之地,都能得到明了〈注一〉。故能时时证真,真无不融,故能游履十方,得无留碍〈注二〉。从此分身十方,上供诸佛,下利众生。名为修行住。
注:①十心既然心心相互涉入,故一心明了,心心皆然,所以都能得到明了。
②前愿心住曾说能游十方,所去随愿,与此何殊?愿心住是得意生身,此是现化身,分身十方,上供诸佛,下利众生。又前为随愿往任何一方,此为分身无碍,遍入诸刹。
【解读】无
【译文】称真之行,因该果海,故与佛相同。果彻困源,故受佛气分〈注一〉。如中阴身自求父母〈注二〉,此时虽未得显证,已阴信冥通,感应道交,结成胎分〈注三〉,所以说入如来种,入如来种,如托王胎,故名生贵住。
注:①此处受佛气分,与前文'十方如来,气分交接'小有不同,前文是指慈心气分,此处是指真如气分。
②初住发心,如前阴起惑。二住治地,如前阴造业。三住修行,如中阴持种游行。此既行与佛同,受佛气分,故喻之为中阴自求父母。
③佛虽未与明记,已知其必证极果。故阴信冥通,如同业相缠,结成胎分。
【解读】无
【译文】既已游道胎〈注〉,常蒙诸佛护念,法身渐渐证入,故亲奉大觉护念,为法身之胤嗣。方便智慧,渐渐具足,故如胎已成,人相具足。故名为方便具足住。
注:依此修因,自在无碍,如贵人处胎,安乐无拘。正如永嘉禅师所说:潜幽灵于法界。
【解读】无
【译文】摄化众生,方便具足,故容貌如佛,以权资实,内照真如,理智圆满,所以心相也同于佛,此位名正心住。
【解读】无
【译文】身心都合同成长〈注一〉,日益增进不退,名为不退住。 〈注二〉
注:①五住权智外现,容貌如佛,为身相同佛。六住实智内照,心相也同于佛。兼此身心二相为七住之因,故七住权实具足,二利兼进,故日益增长。
②此处与前六信位同名不退,有何区别?因六信位为信心不退,此位为住道不退。
【解读】无
【译文】十身〈注一〉灵相,同时具足〈注二〉,名为童真住。
注:①十身为:一、菩提身,二、法身,二、威势身,四、相好庄严身,五、智身,六、愿身,七、化身,八、力持身,九、意生身,十、福德身。
②十身总属权实二智,此中自证境属实智,化他境属权智。 其中菩提身、法身、威势身属实智。愿身、化身、力持身、意生身、福德身,五身都属权智。相好庄严身和智身都通于权实二智。
【解读】按华严经中菩萨登八地方具十身灵相,而本经八住即具十身灵相,因二经都属圆教,理应前后互融。
【译文】因已得大自在,顿超理障,堪任佛法大事,故亲为佛子,名为法王子住。
【解读】无
【译文】表显以为成佛之人,佛欲与之授记令代佛宣扬,教化众生。故如国大王,以国事分委太子。就像刹利王,世子长成后,陈列四大海水,为其灌顶〈注一〉,名灌顶住〈注二〉。
注:①华严经记转轮圣王所生太子,母是正后,取四大海水 ,置金瓶内,王执此瓶,灌大子顶,是时,即名受王职位。
②菩萨受职,也是这样,诸佛智水,灌其顶故,是名菩萨受大智职。具足如来十种力,位在佛数。
【解读】无
【译文】阿难!这样的善男子,成为佛子以后,具足了无量如来的妙德〈注一〉,随顺十方国土〈注二〉,名为欢喜行〈注三〉。
注:①按华严经说'此菩萨学习诸佛本所修行。忆念诸佛本所修行。乃至云:住持,显现,演说诸佛本所修行。'故佛德无不具足。
②即是广行布施。按华严经说'随顺方土,有贫乏处,以愿力故,往生于彼豪贵大富,财宝无尽,行财施。乃至身肉不惜。行法施则与说三世平等,乃至菩提涅槃。'这都是随顺之义。
③按楞严正脉说'此是施度,以华严首标此菩萨为大施主故。结名欢喜行者有二义:一者见有来乞者,作福田想,作善友想,倍生欢喜。二者随乞施与,令诸众生,悉皆满足。'这都是华严经中之义。
【解读】无
【译文】已经得到欢喜后,又以戒德感化众生〈注一〉。名为饶益行〈注二〉。
注:①戒德备于已,故感化成于外。不劳费力,而利益无不周遍。
②按楞严正脉说'此是戒度,以华严首标此菩萨护持净戒故。结名饶益行者,亦有二义:一者自能住无上戒,善自饶益。二者令他住无上戒,亦饶益他,详如华严,兹不繁引。'
【解读】无
【译文】以自觉之理觉悟于他,得到他没有违拒〈注一〉,名为无嗔恨行〈注二〉。
注:①若他不能觉,即是违拒,自己厌而舍离,即是嗔恨。现在以自觉之理觉他,他易觉而已不厌,故无嗔恨。
②楞严正脉说'此是忍度,以华严首标此菩萨常修忍法故。 但彼名无违逆行,盖以甘受外难,无违逆他名忍。此名无嗔恨行,乃取自无嗔恨,堪忍教化名忍也。'
【解读】无
【译文】既无嗔恨,故随众生一切种类,在在出现,处处受生,众生世界无尽,菩萨之愿行亦无有尽,所以穷未来际,三世平等,十方通达〈注一〉,名为无尽行〈注二〉。
注:①既能穷未来际,三世平等,即是时间无尽,十方通达即是空间无尽。
②按楞严正脉说'此是进度,以华严首标此菩萨修诸精进故,但彼名无屈挠行,盖以一切境界,无能屈折阻挠名进。此名无尽行,乃取一切时处,皆能教化利益名进也。'
【解读】无
【译文】空间和时间都能无尽随顺众生,所以合其心而同其事,于一切众生,种种法门,机对教而受益,教对机而化行,依无差误。 〈注一〉故名离痴乱行〈注二〉。
注:①因禅定功深,故千难交攻,而其智不昏。万机并赴,而其心不扰。
②按楞严正脉说'此是禅度,以华严首标此菩萨心无散乱,坚固不动故。若依今经,即以不痴不乱为禅。'
【解读】无
【译文】于一身之中,显现各种异相〈注一〉。又于各类异相中,现同一身相〈注二〉。所以名为善现行〈注三〉。
注:①如观世音菩萨,以一身而现三十二应身。为天现天,为人现人,又于一类身中,对异类群机,显现众多异类身形。
②不但能以一身现众多身,又能使众多身现一身,所以名为善现行。
③按楞严正脉说'此是理事无碍智。'灌顶大师疏说'即智慧度',又自释说'若非法界大智,何能圆融显现?'又楞严指掌说'仍是智慧度,以一多无碍,同异俱成,正由菩萨无障碍慧,善巧运用之所现故。'
【解读】无
【译文】不但身相如此一多互融,甚而至于世界,也是善现无碍,甚而至于十方虚空,满是微尘,一一尘中,都能现十方世界〈注一〉,现尘现界,都不相留碍〈注二〉,名为无著行〈注三〉。
注:①十方虚空,满足微尘,显微尘之多,并明能现者小。一一尘中,现十方界,显世界更多,并明所现者大。
②尘在界外,而不坏小相。界在尘内,而不坏其大相。同时俱现,不相留碍。楞严正脉说'界入尘而界不小,是小不留碍于大;尘含界而尘不大,是大不碍于小。'华严经说:'华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见法界。'也同此义。
③依华严经之义'但是一切无著。'按楞严正脉说'一有执著,安能大小并融如此?若依本经,无著即是忘尘。忘尘功极,便能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等。'如前显见无碍中所说,是知现尘现界,不相留碍,正是忘尘功极,故以无著行名之。正脉又说'此是事事无碍智。'又灌顶大师疏说'即方便度,引华严此菩萨以方便化度故。'又楞严指掌说'尘界互现,大小相融,正由菩萨无障碍慧,大方便力之所运用。'
【解读】无
【译文】一切菩萨,无量妙行,一时具足。随举一行,都是第一波罗密多〈注一〉,名为尊重行〈注二〉。
注:①最上故为第一,波罗密多为究竟之义,又翻为到彼岸。因为离生死此岸,度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即是究竟之处。
②行至如此,可尊可重,故以得名,华严经名为难得行,如世间可尊重物,至为难得。
【解读】若住于涅槃,虽说是彼岸,还不是第一。一定要不住涅槃,不住生死,往返度生,无住而住,方名第一。华严经说'菩萨住此行时,不舍菩萨大愿,不住生死此岸,不住涅槃彼岸,不住烦恼中流,而能运度此岸众生,至于彼岸,往返无有休息。'这就是本经所说'第一波罗密多'之义。又楞严正脉说'此是究竟彼岸智。'又灌顶大师疏说'即是愿度,谓菩萨于大乘愿,不退转故。'又楞严指掌说'种种现前,咸是第一波罗密多,乃菩萨以愿导行之所致也。'
【译文】如此圆融〈注一〉,能成十方诸佛轨则〈注二〉,名为善法行〈注三〉。
注:①种种妙行。全是一行,此所以为纯。而一行中又具足种种妙行,此所以为杂。如此纯杂无碍,故为圆融。
②以此妙行,遍历十方,助佛转轮,教化众生,故成十方诸佛轨则。
③一言一行,同归至善,皆是佛法,可为轨则。华严经说'此菩萨能自清净,亦能以无所著力,方便而普饶益一切众生。'
【解读】按楞严正脉说'此是轨生物解智。'又灌顶大师疏说'即是力度。'又解释说'具足三力,谓修习力。思择力,变化力'
【译文】以前九行,一一都是清净无漏〈注一〉,一真无为〈注二〉,自性本然的缘故〈注三〉,此时行行都真,法法都实,故名为真实行〈注四〉。
注:①如上九行,虽大用繁兴,而常自如如不动,故为清净。以如如不动故,离于念相,等虚空界,此即如来清净法身。因起心动念,即离法体,成为有漏。
②菩萨当寂灭现前之时,俱空不生,一真独露,即证无为。
③菩萨亲证无为,获二殊胜,发三妙用,都出于性之本然。
④楞严正脉说'此是会缘入实智。'灌顶大师疏认为这是智度,智是三种智,一是无相智,二是成熟有情智,三是受用法乐智。
【解读】无
【译文】阿难!这样的善男子,已满足了神通〈注一〉,已完成了佛事〈注二〉,清净无漏纯洁精真,一真无为,性本然故,所以能远离一切留患,于是任运度生,而不见有生可度。这就是不住无为,回无为心,向涅槃路。这就名为救护一切众生〈注三〉离众生相〈注四〉回向。
注:①已到现尘现界,不相留碍地步,妙用已达极点,此时故说满足神通。
②成佛轨则,所作俱备,故说成佛事已。
③度生有两重意义:一是度令离苦,二是度令得乐。这就是救护。
④因为能所对待,此时不见自为能度,故也不见他为所度。 内外都空,中间亦无度生之法,这就名为三轮体空。这方是真灭除度相。
【解读】此位正向佛道。因涅槃即是佛道。同时也兼向其徐二道。因救护即向众生,离相即向真如。
【译文】既已三轮体空,则一切可坏,都已远离〈注一〉。并此诸离,亦复远离〈注二〉这就名为不坏回向。
注:①一切生灭法,都是可坏之法。三轮体空,即远离一切可坏之法。
②若是即守此诸离,依然可坏,故并此亦须远离,上位灭除度相,是以空坏有,此处远离诸离,是以有坏空,空有俱坏,方为体合真如。
【解读】无
【译文】上位已体合真如,故本觉〈注一〉即湛然澄清,觉齐佛觉〈注二〉,此名等一切佛回向〈注三〉。
注:①觉即是照,既已体合真如,体中具照即是本觉。
②本觉湛然澄清,无法不知,无理不明,故觉齐于佛觉。
③既然觉用都等于佛,一切悲智愿行,无不皆等。故名等-切佛回向。
【解读】无
【译文】精真发明〈注一〉,地如佛地〈注二〉,名为至一切处回向〈注三〉。
注:①前已体合真如,已得不变之体。故为精真之体。本觉湛然,复具随缘之用。既然体用俱备,自能以理融事,以理融事,事如理融,不惟觉齐于佛,兼而地如佛地。
②地如佛地,即不离本处,而遍至十方。
③按华严经说'此位菩萨,广修供养,遍至佛处。'又说'三业普入一切世界,以作佛事。'既然遍至佛处,广修供养,必是求佛所证。这其中又包含两重意义:一是回向真如,二是回向佛道。又既然普入世界,以作佛事,必是利乐有情,此是回向众生。
【解读】无
【译文】觉齐佛觉,故现身无碍,地齐佛地,故现界无碍。因现身无碍,故能涉入界尘。现界无碍,故能涉入身毛。因此世界如来,可以互相涉入〈注一〉。得无挂碍,一一佛身,一一世界,都能成就众生,庄严已德,所以名为无尽功德藏回向〈注二〉。
注:①所以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一多相容。无所挂碍。
②华严经说'住此回向时,得十无尽藏:一,见佛,二,入法,三,忆持,四,决定慧,五,解义趣,六,无边悟,七,福德,八,勇猛智觉,九,辩才,十,力无所畏。'
【解读】以此证理,即是回向真如。以此趣果,即是回向佛道。以此化他,即是回向众生。
【译文】身依于界,故于同佛地,成就无尽功德之藏,这就是成佛的清净因,依此因扩充,直趣佛果,取涅槃道。名为随顺平等善根〈注一〉回向〈注二〉。
注:①一切佛因,并无有二,故为平等。一切功德,尽从此生,故为善根。此位明是回向佛道,其实亦含自他两利之意,以自利向真如,化他向众生故。
②华严经名此为坚固善根,正因其依因发挥,无有退转,故华严经颂说'如是回向诸众生,平等坚固无退转,一切诸佛所觉了,悉皆摄取无有余。'
【解读】无
【译文】上位随顺平等善根,即成真根,于是重起大悲,等观众生,见十方众生,都是我的本性,现在我的本性,已得圆满成就,岂能遗失众生,而不度脱。故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解读】若令众生,复还本性,即是回向真如;若令众生,同证菩提,即是回向佛道。如华严经颂说'菩萨普与平等愿,随其所集功业,普令三界得安隐,悉使得成无上果。'
【译文】不失众生,不舍一法,即一切法,而不住于法,故离一切相,因一切相都是我本性。正即时离,正离时即。故唯即与离,二俱无所著,这就是离即离非,是即非即,此即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迥绝诸妄,回向真如。
【解读】按华严经颂说'一切众生与诸法,悉住其中无所住,真如所在无不在,不得自性是真性,菩萨以此心回向,悉令众生无所著。'
【译文】其行纯真,已得为真如之所如,十方无碍〈注一〉,名为无缚解脱〈注二〉回向。
注:①真如体遍十方而无碍,现在行已如真如之所如。故也能十方无碍。因无碍故无缚,出入自在故为解脱,所以名为无缚解脱回向。
②解脱故菩提可成,即是回向佛道。无缚故摄生无碍,即是回向众生。无著故一念不生,即是回向真如,所以华严经名此为'无著无缚解脱心回向。'
【解读】无
【译文】前位已经无缚解脱,十方无碍,但犹法界分量存在。现在性德己得圆成,缘起无尽,十方法界分量也不存在,所以名为法界无量回向。
【解读】华严经说'佛子善学此回向,无量行愿悉成就,摄取法界尽无余,是故能成善逝力。'摄取法界,即是回向众生。能成善逝,即是回向佛道。力即是回向真如。
【译文】阿难!这样的善男子〈注一〉,已得圆满成就清净的〈注二〉四十一心〈注三〉之后还应当成就四种妙圆的加行〈注四〉。
注:①不住于妙悟,有向上之心,具丈夫之气概,故称为善男子。
②虽努力修行,而不住于相,故为清净。
③从干慧地开始,终于十向位,共是四十一个位次。
④历位修行,位位不离圆通妙性。然后成就四种加功用行。故称为妙圆加行。
【解读】无
【译文】前九向位中,已证得无缚解脱,心之德用,至此已极,故此位即以佛觉,用为自己之心〈注一〉。犹如钻木取火一般。火将出未出〈注二〉此时即名为暖地〈注三〉。
注:①此时体拟佛果,德相业用,为自己加功用行之心。
②此时当自心欲亡未亡,果用欲显未显之际。
③此时所求果用,将欲超出因心,虽未即能,已略现其相。
【解读】无
【译文】前十向位中,法界分量全灭,十方全成自心。体观自心即佛境界,亲依法性,成诸佛所践履之地。似依非依〈注〉,如登高山,身已入于虚空,只足下微有阻碍,此即名为顶地。
注:此时亲体自心即佛境界,但心相未忘,故不能实即佛境。所以喻为若依非依。身入虚空,正是观自心已如佛境,而心相未能全忘,不能实即佛境,亲依法性。此即足下微有阻碍。
【解读】无
【译文】暖位以佛觉为己心,而犹未能。顶位以自心为佛境,也不能。此位以善得中道〈注一〉,心佛二同〈注二〉。如忍事人,不能怀也不能出,这就名为忍地。
注:①以佛觉泯同因心,因心泯同佛境,虽心佛历然,而相互融即.因果融即,二俱不舍,常于加行心中,现佛业用:亦于诸佛行处,洞澈自心,故说为善得中道。
②心中虽然了了分明,要想吐诉于人,而不能启齿,以心佛二同,实无能得所得,故吐露不出。
【解读】无
【译文】前三位位位迁变,名为世数〈注一〉,中边各别名为间量〈注二〉。到此则数量销灭〈注三〉,中边不立。迷觉中道,二无所目〈注四〉,名为世第一地〈注五〉。
注:①世数指时间的计算。
②间量指空间的计算。
③加行位满,无可迁变,故时间不可得。即世数销灭。边中不立,间量不可得,即是空间销灭。
④暖位以佛觉为已心,顶位以自心为佛境,都各堕一边。忍位善得中道,至此迷觉两忘,中边不立,迷觉两忘,即超变易之世数,即是超越了时间,中边不立,即绝彼此之间量,即是超越了空间。
⑤此位在世间人中,称为第一。下位入十地中,即为出世间人。
【解读】地有三重意义:一是位置,从初地到十地,各各位置不同,如地本是一,而各有高低不同。二是坚实,此十地皆以真如为体,不动不坏,如地载山岳河海,永远不动不坏。三是生长,如万物皆从地生长,此十地能生一切善法,又四加行已得地名,与此有何不同?答:四加行虽然都名为地,是指行位渐深,而十地则指果位渐胜。四加行之坚实,是指行力坚固,而十地之坚实,是指果体真常。加行之生长,是指行地力用,十地是指佛地功德。虽然各具三重意义,而各有浅深优劣不同。十地位如从劣向胜,渐历宝所。等觉位如乍到诸珍宝处,妙觉位如已得众宝,从海而还,遍济贫乏。
【译文】阿难!这样的善男子,当下离念,真如现前〈注一〉,于大菩提〈注二〉,善得通达〈注三〉,觉通〈注四〉如来,尽佛境地,名欢喜地〈注五〉。
注:①真如即是菩提之体。
②菩提有五:一,发心菩提,位当十信。二,伏心菩提,位当十住、十行、十回向。三,明心菩提,位当初地至七地。四,出到菩提,位当八地至十地。五,无上菩提,位当佛果。
③初地即初得明心菩提,即能通达无上菩提,如因一隙之明,便能领略万象,故称为善得。
④以能觉之智,遥通如来之智。所觉之理,括尽诸佛境界。
⑤按金光明经说'昔所未得而今始得,如其所愿,悉皆成就。生极喜乐。'故名欢喜。
【解读】无
【译文】上位已通达佛境,无复别界异生之性,故为异性人同,众生与佛,本来是相对存在,此时众生之性既然不复有,佛境界又从何而存呢?至此名为离垢地〈注〉。
注:如有佛境当情,犹为微细念相,依然为真如中之垢。
【解读】无
【译文】净之极〈注〉故明鉴无碍,故名为发光地。
注:上位同性亦灭,已离佛念之垢,因此真如精纯,光彩焕发,故名为发光地。
【解读】无
【译文】自觉理智,圆满明极,起正法之焰,生方便之慧,烧尽众生烦恼,成就化他功德。譬如明上复生余焰,故名焰慧地。
【解读】无
【译文】此时自觉觉他,二者俱不立,故以自他,同异,能觉所觉,都属于有为功用,至此一切相对概念,都不存在,凡有为功用,都不能到,故名为难胜地。
【解读】无
【译文】初地即证真如,但仍属有为功用,至上位同异不至,超出有为功用,始契无为之理,但性净尚未明露,有为习影,犹未尽故,至此有为习尽,无为理著,所以说为性净明露,无为真如,明明现前,故名为现前地。
【解读】无
【译文】上位无为真如,方以明露无分别智,未能远行,犹为理所障,至此位始尽真如际,然真如无际,以诸法为际,故无分限之理,理既遍于事中,智亦随遍,故能尽真如际。所以名远行地。
【解读】华严经说'此地修十方便慧,谓修空无相无愿三昧,而慈悲不舍众生,虽诸佛平等法,而常乐供佛,虽入观空智门,而勤集福德。虽远离三界而庄严三界。乃至虽知三世唯是一念,而随众生种种劫数意解分别度脱。'据此则不舍众生,常乐供佛,勤集福德,庄严三界,乃至随众度脱等,正本经尽真如际之意。
【译文】上位尽真如际,不舍一法。此位不舍一法,尽真如际。是因为有分限之事,全同于无分限之理。事既遍于理中,全事即全理,所以说为一真如心。因此虽遍行一切法,而不离真如际,故名不动地。
【解读】华严经说'入一切法,本来无生。'即是一真如心之义。又灌顶大师疏说:三渐所获无生法忍,至此方得亲证,圆成无惑矣。
【译文】无
【解读】按楞严正脉说'前位是得真如全体,此位是发真如大用。称体起用,自然之理。华严金光,多指功行,而此经似说本真。自体自用。前位如一尘一毛,皆清净本然此位则一尘一毛,皆周遍法界。互涉互入,即遍即色等具足十玄业用,故云发真如用也。结名善慧地者。应即法界无障碍智耳。'又说'详此十圣行相,与华严多所不同,故推圣言以求至理,非敢妄生去取,按华严唯识金光,皆言此地具四无碍辩,为大法师,最善说法,资中曰:华严明此菩萨,具四无碍智,作大法师,演说无量阿僧祗句义,无有穷尽,故名发真如用。予谓说法固亦可以说为发用,然方是大用中一,故今谓是十玄业用,而说法自寓中矣。'若对前二位而言,则前为理事无碍,此为事事无碍用。
【译文】阿难!这些众菩萨,从二地以来〈注一〉,到此修习毕功〈注二〉,功德圆满〈注三〉,所以也看待此地为修习位〈注四〉。
注:①菩萨自二地即入修位,至六地即入无为,七地增进无为,至八地一真如心,无作之行始毕。
②八地菩萨无作之行完毕,始名为修习毕功。
③到了九地,已得全体大用,才可称为功德圆满。
④九地以前,都是在修习位中,究竟说来,不但十地,就是等觉,只要还未到达佛地,就不能说是无修,不过是证意多而修意少罢了。
【解读】无
【译文】本来前位已修习毕功,功德圆满,应即取证涅槃,而菩萨于功德圆满之后,重起真慈,荫覆众生,利益有情,如晴空万里,重起微妙之云,荫覆世间,同沐清凉之乐。故能障佛果,不得取证涅槃。所以说为覆涅槃海,名为法云地〈注〉。
注:真慈如云,覆障涅槃法。故名法云地。
【解读】无
【译文】如来逆流而出果海〈注一〉,菩萨顺行〈注二〉而至觉际〈注三〉,到此正相交会,名为等觉。
注:①如来已到果海,倒驾慈航,出涅槃,入生死。
②菩萨将穷果海,急棹智舟,违生死、向涅槃。
③佛出菩提觉际,菩萨入菩提觉际,于此正相交会。
【解读】此上五十五位菩萨位次,应知断惑次第,初信位即说一切妄想,断尽无余。此为断习气现行种子。二信位中说'一切习气,皆现在前。意念无忘。'这就是伏习气。三信位无始习气,通一精明,方是尽习气。此时欲习初干,未遇法流。对境起念之事,也会偶然发生,再以增上信力,圆伏圆断,三信如木已成灰,永不再发火焰,所以四信以后,经中不再说断惑的话,此时如金已从矿中提炼出来,为什么以后复有很多位次呢?如用金作成器具,作成已精,还要更求其精。这就是有作功用,不求其精,而自无不精,这就是无作功用,以后献帝王,陈宗朝,贮甘露,敬天地,享神明,如古玩奇珍,觉齐佛觉。最后成至宝,镇库藏,这就是妙觉究竟果海。全体大用,于此全显,所以断惑以后,还有很多位次,就是这个道理。然而一般经论中,都不谈此理,只有在本经中谈到。
【译文】阿难!从干慧心〈注一〉直到等觉。都是最初开始得到金刚心〈注二〉的干慧地一样,一步一步,亲证而来。
注:①最初得到的干慧心当中本来具足一切功德,但未经历事造修,未能亲证。
②此金刚心即是圆通妙心,也就是前文所说的'金刚王宝觉,如幻三摩提。'观音自言'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也正是此心。
【解读】无
【译文】就这样重重历事造修,单复〈注一〉一共经历了十二重阶次〈注二〉,最后方达到妙觉地步,圆满成就了无上佛道。
注:①在造修阶段中,单限于一位为单,总包十位为复。
②十二重阶次为:一,干慧地〈单〉,二,十信,三,十住,四,十行,五,十回向〈复〉,六,暖,七,顶,八,忍,九,世第一位〈单〉,十,十地〈复〉,十一,等觉,十二,金刚王宝觉。
【解读】无
【译文】这种种地〈注一〉,都是用金刚心来观察〈注二〉,如幻的十种深喻〈注三〉,奢摩他〈注四〉中,用一切如来的毗婆舍那〈注五〉清净修证的方法〈注六〉来渐次深入修证。
注:①因地和果地。
②金刚心即是圆通妙心,因为每一地都各有其功业,若不用金刚王三昧来观察,怕产生爱著。
③大品中的十种比喻为'观一切业如幻,一切法如焰,一切身如水月,妙色如空,妙音如响,诸佛国土如干城,佛事如梦,佛身如影,报身如像,法身如化,不可取,不可舍,一切空故。'虽有十种比喻,然而所喻之法不外度生,说法,严土,供佛而已。
④奢摩他意为止,既一切法都不可取,即无生可度,无法可说,无土可严,无佛可供,既一切法不可舍,于是任运度生,任运说法,任运严土,任运供佛。既然一切法空,那就取舍双忘,忘心亦寂。这就是依观成止。
⑤毗婆舍那意为观,庄严论说'安心于正定,此即名为止,所谓奢摩他。正住法分别,是名为观相,谓毗婆舍那。'又起信论说'所言止者,谓止一切境界相。随顺奢摩他义故。所言观音,谓分别因缘生灭相,随顺毗婆舍那义故。'观一切法体性空寂,不住本位即名为止。再进观前途功德,引发胜进。即名为观。这就是依止成亲。
⑥止观双运,不即不离,即是清净修证。
【解读】无
【译文】阿难!这些都是因为第三增进的缘故,方能好好成就五十五位贤圣的真菩提的道路。
【解读】 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共是五十个位次,加以干慧地和四加行,一共五十五个位次,道都是修证真菩提的道路。最后等觉,已至觉际,如已到门前,不能再算是道路上。
【译文】凡作此观想的〈注〉,名为正观。若是作别的观想,都名为邪观。
注:此上五十五位菩提位次,都是以耳门三昧深入,位位不离圆通妙心。
【解读】无
【译文】此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在大众中,即从座上起来,顶礼佛足后对佛说:此经应当怎样命名?我与众生,应当如何奉持〈注〉?
注:奉是奉以自修,持是持以教人。
【解读】无
【译文】佛告文殊师利:此经名为大佛顶〈注一〉。悉怛多般怛罗〈注二〉无上宝印〈注三〉十方如来清净海眼〈注四〉。
注:①大就是众生之心,最大最尊最胜,故以佛顶称之。
②悉怛多般怛罗意为白伞盖,白为众色之本,印表心真如门,伞盖为展覆之具,即表生灭门。此显经中所说,即同起信论中一心二门之义。
③得此法者,可以出世成佛,为法中之王,如世间传国之玺,得之者可以君临天下,故称无上宝印。
④十方如来所说十二部经清净妙理,都从此经中流出,又此经所说,即是心海之全体大用,以智圆照此心海,故名清净海眼。
【解读】无
【译文】也名为救护亲因〈注一〉,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注二〉得菩提心,入遍知海〈注三〉。
注:① 历劫亲眷,互相因依,故言亲因。
②阿难与摩登伽,正为此经当机,阿难历劫多闻,未全定力。摩登伽宿为淫女,都因此经,得菩提心,入遍知海。
③此菩提心即是真性菩提,遍知海即是究竟果海。
【解读】无
【译文】也名如来密因〈注一〉修证〈注二〉了义〈注三〉。
注:①如来密因即是自性本具,依此起修,方成真因。又此本三如来藏之全体大用,悟此则为成佛因心,不悟则密具于自性中。
②观行即是修,不必历事造修始为修。妙悟即是证,不必历位取证方为证。
③依此修证,了悟如来密因之义。含义已尽,了无余义可修可证。
【解读】无
【译文】又名为大方广〈注一〉妙莲华王〈注二〉,十方佛母〈注三〉陀罗尼咒〈注四〉。
注:①大即是心之体,就空间而言横遍十方,无边无底,就时间而言,竖穷三际,无始无终,方即是相,言此心具足恒沙性德,广即指用,言其用周遍,无所障碍。
②莲华含义甚多,略言其二义,一是方华即果,表因果交澈。 二是处染常净,表染净不二。况以妙称之。言此华为无量香海,无量华藏之所依住,故称为王。
③即此微妙章句,能出生十方一切诸佛,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得成无上正遍知觉,故以十方佛母为名。
④陀罗尼意为总持,义谓总一切法,持无量义,又意为遮持,义为遮恶不起,持善不失,这是诸咒通名。
【解读】无
【译文】又名灌顶章句〈注一〉,诸菩萨万行〈注二〉首楞严〈注三〉。
注:①此经原是中印度那烂陀寺大道场经,从灌顶部中录出。故名灌顶章句。
②依此经修因,能成就诸菩萨万行。
③见前释题。
【解读】按灌顶大师疏中说'印土密部有五:东方阿纾佛,名金刚部。南方宝生佛,名灌顶部。西方弥陀佛,名莲华部。北方成就佛,名羯磨部。'此说与今天西藏密宗之说完全相合,而浅识之徒每谤密宗非佛法。甚而引此经后文五阴魔境与密宗不思议境界相比,认为密宗祖师为阴魔附体,不但有违如来无诤之教,且种堕地狱之因,实为可叹!
【译文】无
【解读】按楞严正脉说'盖必以智照境,随机受益,从性起修,尽其要妙,满其因果,方为能奉持也。'又按楞严经指掌说'初则显其尊胜,令生信乐,次则彰其力用,令知修习。须依理起观,成观须显密双修,必至因圆果满。奉以自修,持以教人,二俱究竟矣。'
【译文】说完这番话后,即时阿难与及大众,得蒙如来的开示,密印〈注一〉般怛罗的意义〈注二〉,同时得闻此经了义的名目〈注三〉,顿然悟知禅那修进圣位的增上妙理〈注四〉,于是心虑虚凝〈注五〉,断除三界修心的六品〈注六〉微细烦恼〈注七〉。
注:①密印即是圆通妙性,得此可以成佛故为印,众生不知故为密。也就是前文第一题中所称的无上宝印。
②这里所说的伞盖包括自利利他两重意义,伞即自覆意义比较多,覆他意义较少。盖则是覆他意义较多,自覆意义较少。其实诸位中,有些是以自利为主,有些又是以利他为主,而实又各各互具,不过自利或利他,或多或少,各有不同而已。
③此经五种名目,虽然各显一义,其实一即包含一切,故通称了义。
④顿悟禅那修进圣位。因为从三渐到等觉,历历都是修心,理上加增上妙三字,正表此理为了义。
⑤正当顿悟之时,一切心思智虑互解冰销,当体寂然。
⑥三界烦恼有二:一是见惑,在初果见道位断。二是思惑。思惑烦恼又有三,一是欲界思,二是色界思,三是无色界思。欲界思有九品,前六品在二果时断,后三品在三果时断。上二界思八地各有九品,共七十二品,在四果时断。阿难现在初果,因心虑虚凝,故已至二果,断除欲界前六品思惑。
⑦见惑分别名粗,思惑任运为细。
【解读】按楞严正脉说'本经从初历谈,但言奢摩他及三摩提,而未言禅那,直至此处,始一称之,下连修进圣位,足显谈圣位处,乃是说禅那耳。自阿难请位以来,至此说法复为一周,名染净因果周,即阿难所请禅那义也,'按禅那通常翻为静虑,以寂灭为义,现在本经为灭十二类生颠倒乱想,立三渐次,即是静的意思。干慧心中,干有其慧,即是虑的意思,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即是寂灭之义。又按圆觉经疏释为绝待灵心,本经位位不离中道,即是绝待灵心。又楞严正脉说'全取正因佛性,双兼缘了,二因为禅那体,今经三渐获无生忍,即是正因佛性,奢摩他中用诸如如来毗婆舍那,清净修证,即双兼缘了,二因也。题中诸菩萨万行。义统乎此。'
【译文】即从座上起来,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对佛说:大威德〈注一〉世尊!慈音无遮〈注二〉,善开众生微细〈注三〉沈惑〈注四〉,令我今日身心快然〈注五〉,得到大的利益〈注六〉。
注:①令十二类众生,颠倒妄想,一时销灭,故称大威德。
②将修进圣位,增上妙理,尽情吐露故称慈音无遮。
③十二类众生微细妄想,非佛不能知,非佛不能说,故为微细。
④众生颠倒妄想,自己不能知,自己不能觉,故为沈惑。
⑤闻佛开示后,喜圣位之可修,知生死之不系,所以身心快然。
⑥因名思义,奉持可凭,故得大饶益。
【解读】无
【译文】世尊!假若这个妙明真净的妙心〈注〉,本来是遍圆周遍,甚至于大地草木,蠕动含灵,这一切无非从心建立,推其本元,惟是一真如性。此一真如性,即是如来成佛真体,即是法身。既然佛体真实,为什么还有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和人天等道?这些诸道难道是本来自有的,抑或是由众生的妄习生起的?
注:心性本来有随缘的意义,故称妙明。又有不变的意义,故称真净,虽随缘而不变,虽不变而随缘,故称妙心。
【解读】无
【译文】如宝莲香比丘尼,持菩萨戒,私行淫欲,妄言行淫非杀非偷,没有果报,讲完这番话后,先从女根,发生猛火,随后全身肢节,猛火烧尽,死后堕入无间地狱。琉璃大王〈注一〉和善星比丘〈注二〉,琉璃大王为诛瞿昙族,善星妄说一切法空,都生身陷入阿鼻地狱〈注三〉。 注一 琉璃大王是波斯匿王的太子,为因宿怨杀释迦佛全族后堕无间地狱。事见涅槃经及琉璃王经。
②善星比丘一名善宿,是佛堂弟之子,或说提婆达多之子,因亲近恶友,退失四禅,又妄说一切法空,无佛无法,致生身陷入无间地狱。见阿含经。
③阿鼻地狱即是无间地狱。
【解读】琉璃大王杀释迦族事在波斯匿王死后,此经开始为波斯匿王请斋,此时琉璃大王尚在童稚,岂有杀释种之事,此经译时,为房融润笔,或为房融误加此事入经中。
【译文】这些地狱等,是有固定处所吗?还是自然存在呢?抑或是他们自发的业因所感,然后各人自己私自接受果报。望佛大慈说明开发童蒙愚昧,使这一切持戒的众生,明辨是非,知道应当如何决定自己所行,欢喜踊跃,顶戴受持,谨而无犯戒之过失。
【解读】无
【译文】佛告诉阿难:痛快呀!你发的这个问!可以使一般众生,不致落入邪见,你现在仔细听明白,我当为你讲清楚。
【解读】无
【译文】阿难!一切众生的本性,实在是遍圆清净的,因为不明白这个道理,妄见有众生相,于是产生了种种虚妄习气,这些虚妄习气又分为内分和外分两部分。
【解读】无
【译文】阿难!内分即是众生身分以内之事,因为种种爱染,发起妄情,这些情见积习不休,能生出爱水。因此众生心忆珍珍馐美味,口中就出水。心忆所遇之人,无论是怜是恨!眼中就泪满。贪求财资,心里产生爱涎。就全身光润。心著淫欲之事,男女二根,就会自然流出水来。阿难!这些众爱虽然各别不同,然而或流或结,总是一样。水流润湿不能上升,自然随水之性下坠,这就名为内分。
【解读】无
【译文】阿难!外分即是众生身分以外,胜妙之境。因为渴求仰慕之心,启发清虚想念,想念积习不休,能生殊胜之气,超脱形累。 所以众生如心持禁戒,就会觉得全身轻快〈注一〉。心持咒印,即会顾盼雄毅〈注二〉。心要想生天,就会在梦中飞升起来。心想佛国,就会在梦中或禅观中,见到圣境界〈注二〉,事奉善知识,自然会不惜身命,为法忘躯。阿难!这些众想虽然各有不同,然而都是以超胜之气,同样轻举。因为飞动不沈,所以自然超越,这就名为外分。
注:①心念律仪戒,能净三业。念善法戒,能成圣因。念饶益戒,能利乐有情。
②咒即是法,为诸佛秘印,故心持咒印,如佩秘印,纵遇魔外,亦无所畏惧,故能顾盼雄毅。
③如十六观经中所说:得见弥陀。又如西藏密乘,全赖观想,得见本真。此虽然圣境,但惟自见。故称冥现。
【解读】无
【译文】阿难!一切世间生生死死,相续不断,生则顺其习气而造善恶诸业,死则随其迁变而流转于六道轮回。当其临命终时,还未舍弃暖触〈注一〉之前,一生所造善恶两种业,同时顿然显现,死逆生顺〈注二〉,两种习气交相并发。
注:①未舍暖触,即是命根还在,八识还未去。
②死为逆相,故想避开,生为顺相,故想求得。因为有避死求生之念,所以一生所造善业恶业,交相并发。
【解读】无
【译文】当命终时,纯想即飞,最后必然生于天上〈注一〉,假若在飞的心中,兼有福和兼有慧〈注二〉,与及有净愿的人〈注三〉,此时自然心开〈注四〉,见到十方佛的一切净土,随愿〈注五〉往生。
注:①前文曾说卵以想成,与此处所说纯想生天,有何不同?因为卵生是由颠倒乱想而成,生天是由清净习气所致。
②供佛即能得福,闻法即能生慧。
③除供佛闻法而外,并愿生生世世,常在佛前,及发愿往生等。
④人命终时,神识唯见十方如墨,有福慧和有净愿的人,暂昏即悟。所以自然心开。
⑤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说'临命终时,一切所有,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
【解读】无
【译文】如情少想多,纵能轻举,也不太远就为飞仙〈注一〉,大力鬼王〈注二〉,飞行夜叉〈注三〉,地行罗刹〈注四〉,游于四天,所去无碍〈注五〉。其中若是有善愿善心,护持我的教法。 或是护持禁戒,跟随持戒的人〈注六〉,或是护持神咒〈注七〉,随侍持咒的人或是护持禅定,保安法忍〈注八〉,这些人都亲住如来座下。
注:①这些人大约是一情九想,或二情八想,或三情七想,或四情六想之类。据灌顶大师疏说:他们飞行竖不能超过四王天,横不能超出二围山。飞行仙可能是一情九想所成。
②大力鬼王即如岳神琰摩〈即俗称阎罗〉之类。这些人可能是二情八想所成。
③这些人属大力鬼王之所役使,如药师经中所说十二药叉神将之类,可能是三情七想所成。
④如山野鬼神之类,可能是四情六想所成。鬼神一道,有善有恶,善者可福于人,如大力鬼王之类,可旁通仙趣。恶者专于为祸。正属鬼类。
⑤护持佛法及持法人,如药师经中所说药叉神将之类。
⑥护持禁戒及持戒人,如戒坛中护戒善神之类。
⑦护持神咒及持咒人,如本经中百灵护咒之类。
⑧如习禅定之人。于座上遇魔,即不能忍于所得之法,故当保而安之。如禅堂中护静善神之类。
【解读】无
【译文】情与想平均相等的,也不能上飞,也不能下坠〈注一〉,就生在人间,若想心明慧的就聪慧过人。情心幽暗的就愚钝过人〈注二〉
注:①因为人道是由五分情五分想所致,因为受了情的影响故不能飞,又因为想的作用也不能坠。
②人趣中比较偏重于想的就比较聪明,情心稍重的就比较愚钝。
【解读】无
【译文】情多想少的〈注一〉就流入横生〈注二〉当中,重的就为毛群〈注三〉,轻的就为羽族〈注四〉。
注:①四分想六分情的。
②即是畜生道。
③情又比较偏重的就成为驼驴猪狗之类。是为毛群。
④情又较轻的就成为飞禽类,如雀鸽鸳鸯之类,是为羽族。
【解读】无
【译文】七分情三分想,就沉下水轮〈注一〉,生于火际,受气猛火,身为饿鬼,常被水被火烧成沸,反能伤身,无食无饮〈注二〉,经百千劫〈注三〉。
注:①据本经地谷即是金轮,下为水轮,水轮下为火轮,此与现在地球的结构正相同,因地为球形,故称为轮。
②因身处火际,不能得食。水又为火烧沸,反伤身浇烂,故不能欲,按毗婆沙论所说'恒常饥渴,不闻浆水之名,设值大河,即变为大炬火,人口焦然腹烂。'
③施食文中说'五百生不闻浆水之名,千万劫受饥虚之苦。' 所以名为饿鬼。
【解读】据后文中说:鬼有十类,惟此类最苦。其他各类,虽苦不至于此,但亦摄于此类中。
【译文】九情一想,于是下沉愈低,前祗在火轮边际,现在更透过火轮,身入风火二轮相交之处〈注一〉。轻的生在有间地狱中〈注二〉,重的生在无间地狱中〈注三〉。
注:①火因风吹,风因受火逼,二者互相上下,中间相交过地,亡者神识即坠在此。因尚有一想,故不再坠。
②后文所说十八地狱,甚至一百八地狱都属于有间地狱。因此中受苦,犹有间歇之时。
③无间地狱据灌顶大师说'无间谓八大地狱,一、等活,二、墨绳,三、众合,四、叫唤,五、大叫唤,六、炎热,七、大热,八、无间。'此八大地狱通称无间。又此八大地狱虽通称无间,祗是指在狱受苦而言,不比阿鼻地狱,求出无期。因为尚有一分想。罪恶还不是最重,善根还未尽断故。
【解读】无
【译文】要是纯情即坠入阿鼻地狱〈注一〉,假若下沉的心中有诽谤大乘〈注二〉,毁弃佛的禁戒〈注三〉,诳妄说法〈注四〉,虚贪人的信施,滥受人的恭敬,五逆〈注五〉和十重罪〈注六〉,更生十方阿鼻地狱〈注七〉。
注:①阿鼻意为无间,但与前所说不同,前所说惟受苦,此所说包括无出。此为地狱之最苦最重者。依成实论所说大略有五种无间:'一趣果无间,舍身即生彼故。二,受苦无间,中无乐故。三,经时无间,定一劫故。四,命无间,中无绝故。五,形无间,纵横八万由旬,一人多人皆遍满故。'
②谤大乘可以断灭佛种,能障菩提心故。
③毁禁戒能断灭僧种,以能障持戒人故。
④诳妄说法,能断减法种,以能障如来教故。
⑤五逆就是_父,_母,_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这五种都是无间地狱罪。
⑥十重罪是具足淫杀盗妄,包罗贪嗔邪见,兼此种种重罪,本狱不足以偿,所以说更生十方阿鼻地狱。
⑦法华经说'其人命终,入阿鼻狱,具足一劫,劫尽更生十方世界阿鼻地狱。如是展转至无数劫。'大般若经说'谤佛法罪,堕阿鼻狱。此土劫坏,更移他方,'地藏经说'堕无间狱,求出无期,此界坏时,寄生他界。'都与本经所说相同。
【解读】无
【译文】这些地狱等事,虽则各循自造恶业而发生,然而在众同分妄境中,兼有自无始以来同惑所现妄境。
【解读】无
【译文】阿难!这些都是众生各人自己所造恶业所感召,造十种习气的因,受六种业力相交的果报。
【解读】无
【译文】为什么说是造十种习气的因?一是淫习交接〈注一〉,发于彼此相磨,研磨不休,于是有大猛火光,从中发动。如人用手自相摩擦,就会有暖相出现。两种习气相互增长的缘故〈注二〉,所以在临命终时,就会出现铁床铜柱等事,因此十方如来,色目〈注三〉行淫,同名为欲火。菩萨见了淫欲,如避火坑一样,不敢稍犯。
注:①过去生中,淫习炽盛,现生余习仍在,二习相交接。
②过去生中的淫习,和现生的淫习,互相增长。
③向人形容名为色,自己观察名为目。
【解读】无
【译文】二是过去与现生的贪习,交相计算,发于相吸,吸揽〈注一〉之心不止,最后就成为积寒坚冰〈注二〉,从中冻冽,如人以口吸缩风气,就有冷的感觉发生,过去和现生的两种习气相互陵夺,因此临命终时,就见有吒吒波波罗罗〈注三〉和青赤白莲华等地狱出现〈注四〉。因此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多求,同名为贪水,菩萨看待贪,如避开瘴海一样。
注:①吸取无度,揽为已有,故言吸揽。
②贪心属水,吸引为风,故有寒冰凛冽之相于心中显现。
③吒吒波波罗罗,都是受冷时所发出的声音。
④青赤白莲华都是寒冰冷逼罪人之相。
【解读】无
【译文】第三是慢习交相陵越,发于相恃,相恃之心驰于上流,不知休息,于是故有奔腾纵逸竞奔之波,于自心中,预现积波为水之相。如人的口舌,自相绵味,因而水发,过去生中的习气与现生的余习二习交相鼓动,相激陵越,人于临命终时,神识见有血河〈注一〉灰河〈注二〉,热砂毒海〈注三〉,融铜灌吞〈注四〉,等事。因此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我慢,名饮痴水〈注五〉,菩萨见慢〈注六〉,如见巨海洪波,没溺难出。
注:①灌顶大师引经说'狱有两山,罪人走入,两山忽合,如磨盖压,血肉遍流,如大河海,血水涌沸,男女万数,出没其中。'
②经律异相说'灰河地狱,纵广深浅五百由旬,灰汤涌沸,罪人入河,铁刺刺身,脓血流出,痛苦万状。'
③据灌顶大师说'即黑砂地狱,热风暴起,吹热黑砂,来著罪人,烧皮澈骨。'又据楞严指掌说'海沸热砂,没溺罪人,苦毒无量故也。'
④地藏经说'烊铜灌口,热铁缠身,万死万生,动经亿劫。'
⑤楞严经指掌说'西土有水,饮之则痴迷颠倒,以之例慢,故日:名饮痴水。'
⑥见自心起慢,不是见他人心中起慢。
【解读】无
【译文】第四是嗔恚习气在心中交相冲击,依然发于彼此相杵,杵心结恨不肯休息,故心热发火,铸气为金〈注一〉。因此有刀山,铁橛,剑树,剑轮,斧钺枪锯〈注二〉。如人心中怀著怨恨,自然杀气飞腾,过去生中的嗔恨习气和现在生中的嗔恨,两种习气交相冲击,故有宫割斩斫锉刺槌击等事〈注三〉从自心显现。因此十方一切如来看待嗔恙,如锋利的刀剑一般,菩萨见嗔,如避诛杀一样。
注:①为肝木之气,通于心火,铸肺气为金,因此故有刀山剑树等事,于自心中预现杀气之相。
②列刀为山,故为刀山。橛即是棍,竖剑作树为剑树。团剑为轮为剑轮。斧劈刀锯等事,人徒知为地狱之具,而不知其为自业所招,自感心中所现。
③宫割就是割去下身,斩斫就是去掉头,锉就是断折身体,刺就是刺穿身体,槌就是打背,击就是打击臀部。
【解读】无
【译文】第五是欺诈习气交相引诱,初发于相调〈注一〉,牵引之心不住,于是就有绳木绞校〈注二〉,如水浸田〈注三〉,草木就会生长,过去生中的习气,和现生的习气,二习交相延诱,故使人临命终时,见有枢械枷锁,和鞭杖挝棒〈注四〉等事。因此十方一切如来,看待奸伪欺诈,同名为谗贼〈注五〉,菩萨见诈,如像见著豺狠一样的使人恐惧。
注:①调读去声,意谓牵引调动。
②用绳缠结不能解名为绞。用木制器具使人桎梏不能脱名为校。
③这些诈骗的习气浸入人的八识田中,第八识含藏无量种子,故以田称之。就会滋长发芽。
④鞭杖挝棒都是打人的刑具。
⑤谗言哄骗以陷害人,所以犹如豺狼。
【解读】无
【译文】第六诳习交相欺骗〈注一〉,总不外出于诬罔。诬罔之心不止,又起心造设奸谋诡计,因此故有尘土屎尿,秽污不净于自心中显现,如尘随风,各无所见〈注二〉,过去生的习气,和现生习气相加,故有没溺腾掷,飞坠漂沦诸事,于临命终时,显现于神识中,因此十方一切如来,看待欺诳,同名为劫杀。菩萨见著欺诳,如同踩著蛇虺一样〈注三〉。
注:①由于过去生中的诳习,和今生的诳习,交相内熏。
②尘因风而乱,风以尘而昏,尘不见定相,风不见昏相,故彼此各不相见。
③虺是一种能螫人的毒虫,如蝎子之类。
【解读】无
【译文】第七是怨习交嫌,心中衔冤怀恨,因此故有飞石投砾〈注一〉,匣贮车槛〈注二〉瓮盛囊扑〈注三〉等事,于自心中,预现违害之相。如阴险毒恶之人,怀仇蓄恨,誓期报复,过去生中的习气,和现在生中的习气,二习互相增长,恨不生吞其人,终于在临终时,神识中显现投掷擒捉,击射抛撮〈注四〉等事。因此十方一切如来 ,看待冤家对头〈注五〉名为达害鬼〈注六〉,菩萨见怨,如饮鸩酒〈注七〉。
注:①飞以石块为飞石,投以碎石为投砾。
②匣床囚贮为匣贮,囚车槛禁为车槛。
③瓮盛就是装在瓮内,外用火烧。囊扑就是将人塞入囊内,再扑打至死,如史记秦始皇扑杀二弟。
④击射就是用石击其头,碎石射其身,抛撮即囊扑。
⑤因自心中有怨心,故有冤家对头。
⑥因自心怀怨,故冤家对头常相违害。
⑦鸩鸟之毛最毒,用酒沥过,饮此酒使人肠寸寸断。
【解读】无
【译文】第八是宿世邪见习气炽盛,今生余习仍在,彼此交相互明,如萨迦耶〈注一〉,见戒禁取邪悟〈注二〉,这些众业出发于违拒〈注三〉,出生于各自相反〈注四〉,如此存心积业,于是有王使〈注五〉主吏〈注六〉证执和文书簿籍等,于自心中,预现证据是非之相,如行路人,来往自然亲见〈注七〉,现在习气和以往宿习交相发明,彼此争执不解。因此在临命终时,神识见有勘问权诈考讯推鞫察访照明善恶童子,手执文簿,言辞辩解诸事,因此十方一切如来,看待恶见,同名为见坑,菩萨见诸虚妄偏执,如临毒壑〈注八〉。
注:①萨迦耶见,为印度外道之一,此见认为有身,即是身见。
②此见非果计果,加以无想为涅槃之类,非因计因,如牛狗等戒之类。边见背中,邪见违正,都属于邪悟。
③这些众业,无非互相破坏,互相攻击。
④各自立宗立论,务期以我坏他,所以相反。
⑤即阎罗王。
⑥主掌判吏,如城隍判官之类。
⑦到底谁是谁非,旁观者自能清楚不误的看到。
⑧毒蛇所居之壑。
【解读】无
【译文】第九是诬枉,由于过去生中的习气和现生之习,相互交加,发于诬谤之心。故于自心中,预现合山合石碾磴,耕磨〈注〉如谗贼之人,逼迫诬枉嫁祸于良善。过去生中的宿习,和今生的习气,两种习气,互相排挤,于是在命终时,显现押捺槌按蹙漉衡度〈注二〉等事。因此十方一切如来,看待怨谤,同名为谗虎,菩萨见著诬枉之心,如遭受到雷霹一般。
注:①耕是耕其舌,磨是磨其顶。
②蹙漉是放在口袋内,蹙其身体,再漉其血,衡是将身体挂在称钩上。
【解读】无
【译文】第十是讼习交相宣诉,发于隐藏覆盖自己之过失。虽然隐藏已过,然而自心难昧,故此于自心中,显然鉴见照烛等相〈注一〉,正如身在日光照耀中,不能藏匿自己的身影一样。过去生中的宿业未忘,而现生的余习仍在,两习互相增长,交相陈露,所以在命终时,显现恶友〈注二〉,业镜〈注三〉火珠〈注四〉等相,披露宿业,验证等事。因此十方一切如来,看待覆藏之心,同名为阴贼,菩萨看待覆藏,如戴高山,行走在大海上一样。
注:①鉴见就是镜中照见自己的身形,照烛就是火珠照见自己的心曲。
②恶友就是和自己同造恶业的伙伴。
③能照见宿业之镜。
④能烛照心曲之珠。
【解读】此上所说十种习因,最后遭受堕地狱之苦,都不是一生所造之业,是由于熏习在心,相续不断,从惑积惑,从业积业,惟恶业相应,此时心是地狱之心,故有猛火积寒等相现于自心之中,然此理难信,故十段中,各举易知之例以为验证。使闻者知警,见者共惕。
【译文】何以为六报?一切众生,依六识而造业所遭受的恶报,从六根而出〈注〉。
注:识托于根,离根无见,分别无由生起,故六识所造之业,都从六根而出。
【解读】六识所造之业有二:一是自起。二是交作。自起是惟一根造业,如见色惟依色起业。交作如因见色而起闻声之业,这就名为与闻业交,因见色而起嗅香之业,这就名为与嗅业交。其他闻业等也是如此。这些都不能离开六识,所以说是六识造业。这些业力所遭恶报也有两种:一是自业报,如见业所招,临终先见猛火等。二是交业报,如见火烧听,能为镬汤烊铜等。见火烧息,能为黑烟紫焰等。见火既然是如此,其他闻业等也都是这样,然而这些都不能离六根,虽说是六根,也兼有六识,因为根是借识起用的,离开了六识,根就无从分别。
【译文】为何说恶报从六根出?一是见报所招引的恶果〈注一〉,这个见业与其余五业一齐交作,所以在临命终时,先见猛火遍满十方世界〈注二〉。亡者神识从烟中飞坠,落入无间地狱中,显现明暗两种相〈注三〉,明见时就遍见种种凶恶之物〈注四〉,生无量畏惧心。暗见就寂然不见一物,自己不知落在何处?生无量恐惧。
注:①见业属火,故临命终时,先见猛火。
②因见业遍造,故临命终时,见火满十方界。
③由明处造业,故现明相。在暗中造业,故现暗相。
④如火狗火蛇,和铁嘴之类。
【解读】无
【译文】如前所说见报之火,烧于耳根,就能为镬汤烊铜,烧于鼻根,就成为黑烟紫焰,烧于舌根,就成为焦丸铁糜,烧于身根,就成为热灰炉炭,烧于意根,就成为星火迸洒,煽鼓空界。
【解读】无
【译文】第二是闻报所招引的恶果,因于闻业,而起见色嗅香等业,相互交作,故于临终时,先见波涛汹涌,没溺天地,亡者神识,为九情所坠,下沉波中,愈沈愈下,终于乘流入无间狱中,既入无间狱,于是依于闻业,显现两种现相:一是开听〈注一〉,听种种闹声,使人惊心动魄,精神茅乱。 二是闭听〈注二〉,寂然无闻,闻寂无声。幽魄沉没,阴幽不显。
注:①这是动中所造闻业所感,,如吒吒波波罗罗诸地狱,但闻淹没叫苦之声。
②这是静中所造闻业所感,长年幽滞,寂然无声。
【解读】无
【译文】前文所说闻报之波,注入现前耳根所造业力,就成为责问,诘难。注入现前眼根所造恶业,就成为雷,为吼,为恶毒气。注入鼻根,就成为雨,为雾或雨雾中洒各种毒虫,遍满身体。注入舌根,就成为脓,为血,腥臭而兼浑浊污秽。注入身根,就成为鬼,为牲畜,为粪尿等秽物。注入意根所造恶业,就成为电,为雹,摧碎人的心魄。
【解读】无
【译文】第三是嗅报所招引的恶果。因嗅而起业,再引起现前见色闻声等众业交作,于是临命终时,先见毒气充塞远近,亡者神识,从地下跃出,进入无间狱中显出两种现相:一是通闻〈注一〉,被种种恶气熏极难忍,心神扰乱,二是塞闻〈注二〉,气掩闭不通,最后闷极昏绝于地。
注:①此为嗅香处造业所感。
②此为无嗅时造业所感。先于嗅香,后于无嗅时依之造业,故仍成鼻根之报。
【解读】无
【译文】如此嗅气冲于现前鼻根〈注一〉,就成为质〈注二〉为履,冲于见就成为火为炬。冲于听(耳根)〈注三〉就成为淹没于洋汤沸屎之中。冲于味就成为馁或爽〈注四〉,冲于触就成为皮开肉绽,见有大肉山,有百千眼,中有无量虫咂食身体。冲于意根故成为灰汤泼瘴,飞砂走石,击碎身体。
注:①就是与现前鼻根所造恶业相遇,冲于即是相遇之意。以下准此。
②就是质证其罪,履就是践踏其身。
③耳根属水,气见水成洄,故见淹没于洋汤沸屎之中。
④鱼败名为馁,羹败名为爽。
【解读】无
【译文】第四是因味造业所招引的恶果。此味业与余业交作,临命终时,先见铁网猛焰炽烈〈注一〉,周覆世界〈注二〉,亡者神识,下透挂在网上,足上头下,不觉不知,愈沈愈下,落入无间狱中,显现两种情况:一是吸气〈注三〉结成寒冰,终于冻裂身肉,二为吐气〈注四〉,终至飞为猛火,焦烂骨髓。
注:①贪味造业,必然网捕禽兽,烹煎蒸炙,故临终时,先见铁网猛焰炽烈。
②因味造杀,无所不至,故感业力周遍世界。
③因贪味觉气从外入,外入气冷故,结成寒冰,冻裂身肉。
④因嫌味不美,故吐而另易他肉食之。故感猛火焦烂骨髓。
【解读】余尝亲见一好食鲜鹅掌者,每食必以铁笼笼活鹅置于烧红铁板上,炙之至熟。始宰下双掌食之。后临终时,两足糜烂至骨,痛苦难言,最后两足齐断,始绝气,一如其平日烧鹅掌状。
【译文】如此尝味之各种杀具,经历眼前舌根,无论何种果报,只有承领而忍受。历于见(眼根)眼根属火,故成为然金石,历于听(耳根)耳根属水,水淬金利,故为利兵刃。历于息(鼻根)息属气,气蒸金透,故为大铁笼,弥覆国土。历于触(身根)以杀具而遇身根,故成为弓箭弩射之具。历于思(意根)以杀具而遇思风,故成为热铁飞空雨坠。
【解读】无
【译文】第五为触报所招引的恶果。触业先起,引起交业,成为入地狱之因,故临终时,先见大山,四面来合,无复有出路〈注一〉,亡者神识,又见大铁城,方喜可以趣避,又见其中火蛇火狗,虎狼狮子之类,要想不入,又见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执枪矛,驱赶令入,入之即入无间地狱。此中显现二种情况:一是合触〈注二〉,合山逼体,骨肉和血而溃烂,二为离触〈注三〉,刀剑刺身,心肝屠裂。
注:①触业最重者,莫如贪淫强逼,令人丧志失节,无所逃避。故临终见大山四面来合,无有出路,这就是自身地水火风四大所现为四面大山,从前以此逼人,现在转而逼己。
②贪于合触造业所感。
③合触生厌,故厌而弃之,如始乱终弃之流。
【解读】无
【译文】如此诸触逼迫所造恶业,历于现前所造逼迫之业,就成为道为观,为厅为案〈注一〉,诸触历于见(眼根)就成为烧,成为蒸〈注二〉,历于听(耳根)就成为撞,为击,为剚为射〈注三〉,历于息(鼻根)就成为括,为袋,为考为缚〈注四〉,历于尝就成为耕,为钳,为斩,为截〈注五〉,历于思(意根)就能为坠为飞,为煎为炙等众相〈注六〉。
注:①据楞严经指掌认为这几句文字应与历于听互相交换,解起来比较顺当。道为入地狱之途径,观为掌地狱之官,厅审理地狱之处,案为判罪之据,道途中多闻叫苦声,观多闻传呼声,厅多闻审罚声,案多闻判结声。
②眼根属火,遇触逼迫,逼住即为蒸,逼不住即为烧。
③此处当为历于现前身根,因身根,被逼迫,故现相为撞,以杵触,为击,以杖触,为剚,以刃触,为射,以箭触。
④此为鼻根被逼之相,用布缠为括,以囊闭为袋,括而复考为考,囊而复缚为缚,务使鼻根气不得出。
⑤耕是犁其舌,钳是拔其舌,从根而割为斩,从中而断为截。
⑥忽上忽下故为飞为坠,为煎为炙为发热发燥之状。
【解读】无
【译文】第六是思业感报所招引的恶果,此思业与余业交作,就在临终时,先见恶风吹坏国土,亡者神识,被风吹在上空中,被风旋落,堕入无间地狱中,显出两种现相:一是不觉迷惘到极点,心神慌乱,奔走不息。二是不迷之相,才有觉知,尽是苦境,无量煎烧,痛入骨髓,难可忍受。
【解读】无
【译文】从上所说邪思所成恶业结合现前意根所造之业,就能成为方或为所〈注一〉,结合见(眼根)所造恶业,就成为业镜,或人证,给合听(耳根)现前所造之业就成为大合石,漱湫倒岳,或为冰为霜,若水势劣于风,或风势劣于水,就能为尘土或为雾。结合息(鼻根)现前所造之业,思业本属于风,息也是风,风遇风而磨荡成火,故能为大火车火船火槛,都是地狱受苦之具。结合味(舌根)现前所造之业,就能为大叫唤,为悔为泣,都是饥渴逼恼之声。给合触(身根)〈注二〉现前所造之业,或遇风而展舒即为大身,或遇风而局促,即为小身,或遇风忽活,即为生,或遇风而忽死,即为死。或被风吹而俯于地,或被风吹而面向于天。
注:①方和所都是指受罪之处。
②身根之业,随缘不定。意根属风,风性也不定。
【解读】此上所说十习因和交报,成为种种地狱之苦,其实一切法都唯心造,果能一念不生,不但了前生之十业,现心之妄习,六业不交,六报何在?可知佛之所以详述地狱之相,是为使众生,转恶业为善因,变众生心为佛心。
【译文】阿难!这就名为造成地狱的十种因和六种果,都是众生迷情妄想所造。
【解读】无
【译文】若是众生恶业共同造成〈注一〉,最后入阿鼻地狱〈注二〉,受无量苦,经过无量劫〈注三〉。
注:①如前文所说淫、贪、慢、嗔、诈、诳、怨、见、枉、讼十种恶业,全部造成,而且造之必尽其极,这就是纯情即沈,故入阿鼻狱中。
②这是正狱,下面所说八大地狱,都是眷属狱,入此狱中,诸苦历尝,故说受无量苦。
③若是沉心中有谤大乘等罪,劫尽更生十方阿鼻地狱。故说经无量劫。
【解读】无
【译文】六根各自造业〈注一〉,与及他们所造恶业,兼有境和根〈注二〉,这些人就入八种无间狱〈注三〉。
注:①众生六识造业有两种,一是自起,二是交作,这里所说但是一根造业,如见色惟依色起业,闻声惟依声起业等是。
②这就是交作造业,如见色而起闻声之业,这就是见业与闻业交。因闻声而起见色之业,即是闻业与见业交等即是彼所作,兼境兼根。就是说除当根各造外,复兼有余境和余根。
③这就是前文所说:九情一想,下洞火轮,身入风火二交过地,轻生有间,重生无间,此即重生无间之处。此中亦兼有两种果报:一是自业报,如前见业成熟后,临终先见猛火。神识乘烟入狱等是,二是交业报。如前所说见火烧听,能为镬汤烊铜,见火烧息,能为黑烟紫焰等是。
【解读】无
【译文】身口意三作杀盗淫〈注一〉,此人就可以入十八地狱〈注二〉。
注:①身口意为六根总相,杀盗淫为十因总相,不交不圆,各未尽极,较上文恶业微轻,故入十八地狱。
②此为有间狱中最重者,因为能作三业身口意,和所作三业杀盗淫都具足故。
【解读】无
【译文】三业不是兼具〈注一〉,中间或是一杀一盗,此人即入三十六地狱〈注二〉。
注:①不但不兼具三业,且不兼二,三根唯一根起业。
②此三十六地狱亦属有间地狱。
【解读】无
【译文】妄见见于妄境之时,三业中又单犯一业,这样的人就入一百八地狱〈注〉。
注:此为有间地狱中最轻者,诸经记载,各有不同,大约有十八铁丸,十八沸铜,十八刀轮,十八剑林,十八铁蛇,十八铁鸟。众生业有千万,报各不同,惟佛能尽知,故随便警示,使人知所畏惧而已。
【解读】无
【译文】以上所说:各种地狱,都是随众生各人所造之业,各人私受其报,业力相同的,就都处在一处,因此在世界中各处在同分地中,究其本源,都属于妄想发生,并不是本来自有。
【解读】无
【译文】再说,阿难!这些众生,从前非破律仪〈注一〉,犯菩萨戒〈注二〉,毁谤佛的涅槃〈注三〉,以及其他的杂业〈注四〉,历劫烧然〈注五〉,后还罪毕,受众鬼之形〈注六〉。
注:①律仪分为大小乘,小乘治身,律仪偏重,现在鄙弃为小乘,不屑拘守,即当严守菩萨自性妙戒,护持心地,但又不能。故为非破律仪。
②菩萨戒即大乘戒,当严护心地,不得稍有放逸,不能如此,即为犯戒。
③毁谤佛的涅槃为断灭,或斥为虚妄,贻误众生,陷害众生,罪之极重,莫甚于此。
④指前文之十习因和六交报等业果。
⑤在地狱中,历劫烧尽宿业之后,名为酬还宿债。 注六 鬼则兼有父母兄弟眷属,较高者为神,如大力鬼王之类。低者为鬼,以下十类,总属于饿鬼所属。
【解读】无
【译文】假若他堕地狱的原因,是为了贪财物而造成堕地狱的业果,此人在地狱中历劫烧尽罪业,以后出地狱,遇物成形,如山精石怪之类,名为怪鬼。
【解读】无
【译文】因为本身淫习,为贪求女色而造成入地狱之罪,在地狱中受罪完后,遇风成形,名为魃鬼。
【解读】按神异经所说'魃鬼长二三尺,其行如风,所现之处,必大旱。'此为酷淫而致阴阳不和。
【译文】由于诳习而造成入地狱之罪,此人在地狱中受完罪后,诳惑余习不尽,遇上畜牲就成形〈注一〉,名为魅鬼〈注二〉。
注:①如獐鬼与猫鼠成精之类。
②按说文上说'老精物也,人面鬼身,四足,好惑人,山林异气所生。'
【解读】无
【译文】由于嗔恨余习造成入地狱之罪,此人受罪完毕后,遇著毒虫就成形〈注〉,名为蛊毒鬼。
注:蜈蚣蝎子之类,因心中怀有余嗔,与毒虫相类。
【解读】无
【译文】由于仇怨心不消,造成入地狱之罪,其后受罪完毕,因仇怨余习,感四时不正,阴阳衰败之气,散瘟行疫,名为厉鬼
【解读】无
【译文】由于骄慢心而成为入地狱之因,在地狱受罪完毕后,遇著地上蒸发之气。因有好高余习故因以成形,又无所主掌,不得祭祀,常感饥饿,故名为饿鬼。
【解读】按楞严正脉'问:饿鬼一趣之总名,何慢习余报,独受此称?又饿鬼乃苦之最重?今十习地狱苦均,何余报唯慢招独重耶?
答:鬼趣有四不同,一,胜趣贬坠,二,修带嗔杀,此二多居上品,三,狱前华报,多居下品。四,狱后余殃,多居中品。而圣贤示现者不与焉!然虽分上中下品,率皆不免饥虚,但有轻重之异。故总名饿鬼。今经十种,既是地狱余报,应俱属中品,亦通为饿鬼。但依因招果,果必类因,十种各以因果相类之义立名,此慢习余报,独名饿鬼者,以彼常怀高举,遇气成形,有饥虚义故,其受苦仍与余九相等,非独重也,此如六尘中色,惟是眼之所对,不同色法十一之色,总该五根及于六尘,昧别为总,问不应理。'
【译文】由于贪于诬枉造成罪业,此人在地狱受完罪后。因为有贪求暗昧余习,所以遇著幽隐暗昧,阴阳不分之气,就附之以成形,专门在暗中逼人,使人在睡梦中气不得伸,就名为魇鬼。
【译文】贪于邪见,妄作聪明,造成罪业,在地狱受罪完后,遇著日月精华,就附以成形,显灵异于川泽间,就名为魑魉鬼。
【解读】按抱朴子说'魍魉山精,形如小儿,独足,善犯人,又好学人声,迷惑于人。'这和见习颇相似。
【译文】由于诈习好为诈骗之术,诱他成已,造成入地狱之罪,此人在地狱受完罪后,遇著书符念咒之人,就附以成形,供人驱使,作人祸福。就名为役使鬼。
【解读】无
【译文】由于讼习,贪求朋党,助恶兴讼,造成入地狱之罪,此人在地狱受完罪后,遇著巫,祝等人,就附之成形,言人祸福吉凶之事,名为传送鬼。
【解读】按楞严经指掌'问:此之鬼趣,既与前之狱趣,后之畜趣等并论,应取饿鬼全分,何得偏取从狱出者?答:佛意为显十习业重,地狱不足以偿,余报为鬼;鬼复不足以偿,余报为畜;复不足以偿,转生为人,犹有余苦。故鬼趣偏取从狱出者,畜趣偏取从鬼出者,人趣偏取从畜出者,盖急欲令人革十习因,离恶趣苦。而全分例此可知。'
【译文】阿难!这十种鬼类,都是以纯情而坠落,业火烧干后〈注一〉,上出为鬼,其实这都是自己的妄想〈注二〉业力之所招引,若能悟得菩提,方知自性本妙圆明〈注三〉本来一无所有。
注:①以上所说十类鬼道众生,开始在阿鼻狱中,都是以纯情坠落,逐渐经过无间和有间,始能将业火烧干。本来是纯情坠入阿鼻,若业火烧干一情,就祗剩九情,应当退入无间。若更从业火烧 乾九情中一小部分,就应退入有间。若再从业火中烧干一情,只存下七情,就应当上出为鬼,因为七情三想为生鬼道之因。
②妄想即是惑道,业即是业道,狱鬼即是苦道,狱鬼之苦虽至重,也是由于自心深重惑业之所招引。
③若悟得本性菩提,即任何苦不熊系缚,业力不能局牵,惑不能遮蔽,所以说为妙,为圆,为明,既然如此,地狱饿鬼,也本来一无所有。
【解读】无
【译文】再说,阿难!鬼业既尽之后,此时情与想,两者都成空〈注〉,才在世间,与元被负之人,冤冤相对,或欠他的财物,或欠他的形命,彼此相对,债系难逃,身为畜生,或被烹割,或被驱使,或偿形命,或偿财物,酬还过去的旧债。
注:鬼业既尽,即情减一分,想多一分,成为六情四想,故入畜道。
【解读】无
【译文】遇物成形之鬼,业尽形谢,苦完果坏,七情三想,就转为六情四想,流入世间,转入横生道中,因有贪物为怪余习,故多为枭类〈注〉。
注:枭以子食母,可称怪极,故为怪鬼余习。
【解读】无
【译文】遇风成形之鬼,风销业报完了后,转为六情四想,生于世间,多为不祥之征。如商羊舞而大雨,旱魃出而大旱之类。因有贪色余习,故为淫兽色禽之类。
【解读】无
【译文】遇畜成形之鬼,所附之畜死后,业报即销,此时他的苦也就完结,超出了鬼道,得生于世间,多为狐类。因为狐狸善媚人,犹有从前贪惑余习存在。
【解读】按郭氏记说'千岁狐为淫妇,百岁狐为美女。'这就是从前贪惑余习所感。
【译文】遇虫成形之鬼,所依之虫死后,他的业果也就完结,转生于世间,多为毒虫类。因有贪恨余习,故多为蚖蛇蝮蝎蜈蚣之类。
【解读】无
【译文】遇衰成形之鬼,业报尽时,生于世间,多为蛔类。因有贪忆怀怨余习,常欲秽污于人,故感寄生于人肠胃之中,常处粪污之报。
【解读】无
【译文】受气之鬼,久而所受之气销散,业报也就完结,出生于世间,就成为虎豹豺狼等猛兽,自侍爪牙威力,常欲食他,即是贪傲余习。求食不得,叫呼驰走,即是饿鬼余习。
【解读】无
【译文】遇幽成形之鬼,幽暗之气销时,业报也就完结,转生于世间,犹有贪罔余习,故为服类〈注〉。
注:按异物志说'山鸮鹄体有文色,土俗因形名之日服,亦名支狐,昼伏夜出,鸣则有祸,亦名祸鸟。'
【解读】无
【译文】遇精为形之鬼,所和之精既销后,业报也随之而完,再转生于世间,因有贪明余习存在,故成为候鸟,转徙南北,顺时顺节而为去留。
【解读】无
【译文】遇明为形之鬼,一旦所附之明凋谢之后,所附之鬼亦不再灵,此时鬼道之情想俱尽,出生于世间,多为兆吉祥之禽兽,如祥麟嘉凤之类,余如灵禽巧兽之伦,识语言,随呼唤,都是役使鬼余习所致。
【解读】无
【译文】依附于人之鬼,一旦人亡之后,鬼失于所依,业报也完,此时随鬼道的情与想两者都已成空,又重生于世间,因有传送余习,故多为猫狗等循良家畜之类。
【译文】阿难!这些都是以业火烧干地狱饿鬼二道,转为畜生,酬还旧债,这些都从虚妄业力之所招引,若能悟得菩提,这些业力和果报,犹如眚见灯轮一样,都是虚妄,在清净目中,都无此事本无所有。
【解读】古德说:'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寸土尚且无有,何况其他!
【译文】就如你所说的宝莲香比丘尼,和善星比丘等,在如来藏性真心中,万用俱含,自造何等之业,即各随自业,显现何等之报,这些果报,不从天降,不从地出,也不是人给与,都是自己妄想所招,还来自受,在菩提心中,都是浮虚妄想凝结所成。
【解读】这正如永嘉禅师所说'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酬宿债。'
【译文】再说:阿难!这些畜生,酬还从前的债务,假若这些被酬还的人,过分多取所酬还的财物和形命,那么这些众生,就会重来作人,反征其应酬之外,剩余部分。一一索还。
【解读】无
【译文】假若被索取者是比较有力和有福德的人,就依然在人中偿还他多酬还的财力,若是无福德的,纵然天年未尽,也要重为畜生,偿还他过用所值之数。
【解读】无
【译文】阿难!若用钱物,或是役使他为你效力,偿还够了就停下来。若是在偿债当中,杀了他的身命,或是食了他的肉,就这样以肉还肉,以命还命,纵然经过微尘劫,递相报复,相杀相诛,互为高下,永无休止。除了得了奢摩他禅定,和佛出世而外〈注〉,不得停息。
注:佛出世名为照世灯,无结不解,有怨皆释。
【解读】无
【译文】你现在要知道,这些枭类畜生酬足了旧债,脱离了横生,恢复了竖形,生在人道中,而顽嚣之性犹在,故参合于顽类之中〈注〉。
注:愚而兼恶,无一毫之善可化。
【解读】无
【译文】在畜道中,作征兆灾祸的,酬还了宿债后,恢复人形,生于人道中,然尚带余习,参合于愚类,性情乖戾,幸灾乐祸之辈。
【解读】无
【译文】狐伦之属,专于媚人,酬足宿债后,生于人道中,宿习庸鄙,无超拔之度,多诿靡之行。碌碌庸才,不足为道。
【解读】无
【译文】毒虫螫人之辈,酬还宿债以后,转生在人道中,因为有过去生中的余习存在,就参合在很类中。很类即是刚愎自用,不受人谏之类。
【解读】无
【译文】那些蛔伦之流,酬还宿债以后,重新恢复人形,生于人道中,参合在卑微下贱,倒街卧巷之类中。
【解读】无
【译文】那些食伦之类。酬还宿欠之后,转生于人道中,因有多生贪傲余习,又常在饥饿之中,故参合于软弱无能,任人揉磋之类中。
【解读】无
【译文】服伦夜出求食,常在劳累中,所以在酬还宿欠以后,复形为人时,生于人道中仍然留存余习,东奔西驰,竞夜不休,劳累终身。
【解读】无
【译文】应伦是知时知节,来往有序,故酬毕宿债以后,恢复人形,生于人道中,犹带余习,通文合礼,应接不失其序,流入文思之人。
【解读】无
【译文】休征是现瑞象兆圣明之类,酬足复形之后,生于人道中,其性更灵,世智辩聪之流,即是此类。
【解读】无
【译文】循伦之类,听呼唤,驯顺随人,通喜怒,识趣避,故复形为人之后,犹存余习,即属于谙练世故,通达人情之辈,所以参合于达类中。
【解读】无
【译文】阿难!这些人都是在酬完宿债之后,重新恢复人道。其实都是从无始以来,妄计征偿,不知解脱,人死为羊,羊死为人,互为相生,我负汝命,汝还我债,彼此相杀,业计和尘劳,惟佛法能解脱,故不遇如来,不闻正法,就永为尘劳所缠缚,必然永远流转于生死中。这些人实在应当名为可怜悯的人。
【解读】无
【译文】阿难!另外有一些人,从人道中,不依佛说而修三摩地,另外修别的妄想,拨弄精魂,存想固形长生,游于山林中人踪不到之处,一共有十种仙。
【解读】前文所说:一情九想为飞仙,又华严经说'十宝山中有神仙山,'古德说神仙所居,又楞严正脉说'仙道起于厌惧无常,想身长生,妄设多途,无非志于长生不死。'
【译文】阿难!有些众生坚固服饵〈注一〉而不休息〈注二〉,最后食道圆成〈注三〉,名为地行仙。
注:①服食饵药,可以延年益寿。
②存想固形,久不间断,期于必效。
③服食既久,道理相应,不惟百体康壮,寿年延永,而且身轻行疾,方为圆满成就。
【解读】无
【译文】坚固草木〈注一〉服食,而不休息〈注二〉,最后药道圆成〈注三〉,名为飞行仙。
注:①草如参根苏苗之类,木如松枝,柏叶之类,灌顶大师说'百卉五草根茎枝叶,皆名为药,执此养身。'
②立志坚固食之,也属存想固形长生之类。
③这和前所说有些不同,前所说为练制熟食,这里所说为生服不用烟火,久食有功,行步如飞,升高越壑,身轻胜前,名为药道圆成。
【解读】无
【译文】坚固金石如烹煎铅汞,炼养丹砂,成九转大还丹〈注一〉。最后化道〈注二〉圆成,名为游行仙〈注三〉。
注:①按灌项大师说'炼银丹者,一,硫黄砂朱砂,二,栽砂七日,三,养砂七日,亦名养火,四,阴炼七日,五,阳炼七日,盖为阴,开为阳,六,上明炉过关七日,七,洗母七日,八,炼母七日,九,交母七日。此用黑**轫铅水银白砒炼也。炼金丹者,谓黄阿铅,瞻矾羹,雌黄,石绿,石青,大罐炼一昼夜,点银成金。'
②化有二义:一变化,就是服之长生,变凡身为仙骨。二点化,点白石为黄金,用以济世,各获其效,名为化道圆成。
③化道圆成之后,因超脱而游世外,因利济而游世间,故名游行仙。
【解读】无
【译文】坚固动止〈注一〉而不休息〈注二〉,最后气精两化,圆满成就〈注三〉,名为空行仙〈注四〉。
注:①动以运气调身,止以养精安神,身调可以永年,神安可以长生。
②执此为真,坚固而运养之。
③运养不息,气精两化,久而形神俱妙,是为气精圆成。
④庄子逍遥游篇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以游乎四海之外。'这就是空行仙。
【解读】无
【译文】津液即是口中水,漱出为津,咽下为液,(这就是神仙宗所说鼓天池,咽玉液),执此能令水升火降,而成造化之功,故坚固而漱咽之。漱咽不息,内外通融,举身轻清,与物无累,是为润德圆成。乘正气以游于无穷,故名为天行仙〈注〉。
注:庄子逍遥游篇所说'夫列子御风而行,冷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返,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侍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变,以游于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至人无已。'这就是天行仙的境界。
【解读】无
【译文】坚固精色〈注一〉而不休息〈注二〉,吸粹圆成〈注三〉,名为通行仙〈注四〉。
注:①吸日月之精色。餐云霞之彩色。
②日月非实有精华可吸,云霞非实有彩色可餐,但凭妄想。以求妄理相应。
③这都属于别修妄念,执此可以得通,久久行之,而不休息,故妄理相应,形与气化,就名为吸粹圆成。
④形与气化,神与物通,可以穿金石,蹈水火,任运无碍。故名为通行仙。
【解读】漠武内传说'东方朔于海上遇黄眉公曰:吾却食服精气,三千年一转,反骨洗髓,三千年一转,剥皮伐毛,吾生已三洗髓三伐毛矣。所以观天地若蜉蝣,等古今犹旦暮也,'可知其为通行仙。
【译文】坚固咒禁〈注一〉而不休息,最后术法圆成〈注二〉,就名为道行仙〈注三〉。
注:①咒可以延年益寿,护国佑民,禁则制嗜戒欲,降妖祛邪。执此可以长生,可以济世,故坚固而行持之。
②行持咒禁,唯凭心念,故此亦属于别修妄念,持久不息,咒灵禁验,这就名为术法圆成。因为咒即是术,禁即是法。
③用此道以养身,推此道以济世,故名为道行仙。
【解读】无
【译文】坚固思念〈注一〉而不休息〈注二〉,最后思忆圆成〈注三〉,就名为照行仙〈注四〉。
注:①存想顶门而出神,系心丹田而炼气,执此可以尸解,可以驻年,故坚固其心修习之。
②存想之功无间,系心之学不停,故不休息。
③神则出入自在,气则上下交通,故为思忆圆成。
④对境立照,故名为照行仙。
【解读】无
【译文】坚固交遘〈注一〉而不休息〈注二〉,最后感应〈注三〉圆成〈注四〉,名为精行仙。
注:①易经上说'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男女遘精,万物化生,'灌顶大师说'此以肾水为坎男,心火为离女,取坎填离,降火提水,令其交合,以成仙胎。'
②执此可以成丹,故坚固其心而取填之,降火提水,内功无间,故为不休息。
③感应即交遘之意。
④坎男离女,遘精成行,药成而为仙体,丹成而上九天,即是感应圆成。
【解读】彭祖容成,后汉之左元放,都是依此而修仙道。
【译文】变化即是变此为彼,化此为彼,如印度迦毗罗仙等诸大幻师之流,故坚固其心而推求其术。深穷物理,精研化性,久久体验,希其有成,故不休息。最后物理既通,化性已达,随意变现,自在无碍,即是觉悟圆成,以此修仙,为仙道中之绝品,故名为绝行仙。
【解读】列子上说'昔老成子学幻于尹文先生,尹文曰:有生之气,有形之壮,尽幻也,造化之所始,阴阳之所终,谓之生,谓之死。穷数达变,因形移易,谓之幻,谓之化,知生死之不异幻化,斯可与言幻矣,吾与汝皆幻也,又何学焉!老成子归,用尹文之言,深思三月,遂能存亡自在,翻校四时,冬起雷,夏造冰,飞者走,走者飞,终身不著其术,故世莫传。'这就是坚固变化而不休息,成为仙道之绝品的人。
【译文】阿难!以上所说的这十种仙,都是在人中从事炼心,不知修习正觉〈注〉的人,从别的途径得到长生的道理,寿命活到千万岁。住居在深山中,或是大海岛上,远隔人所常住的环境。这也是在轮回妄想的流转中,如不修三昧,业报完结以后,最后仍然散入各趣中。
注:不知自心本具不生灭性,不知依此而修三昧。
【解读】世人每以仙道与天道混为一谈,其实不同之处有二:一,仙道最怕舍身受生,故乐处长生。而天道必待舍身之后,另受天身。二,仙道常居深山海岛中,仍在人间境内,而天道虽四王天忉利天,亦不居人境,故天道为此界最尊胜之流,仙道与诸鬼神,俱不能与之相比。
【译文】阿难!一般世间的人,不求获得常住的妙果,不能舍弃妻妾的恩爱,虽然在邪淫中,而心不流逸〈注一〉,澄莹生明〈注二〉,命终之后,光明邻于日月,这样一类人,名为四天王天。
注:①心不流动,故心常澄清,常不纵逸,故心常莹净。
②澄清莹净,故心光遍照,邻于日月。
【解读】无
【译文】于自已妻室,淫爱心很微薄,平时净心不纯,时有念起,禅思不得全味,这样的人,命终之后,超于日月光明,居住在人间之顶〈注一〉,这样一类人,就名为忉利天〈注二〉人。
注:①忉利天在须弥山顶,以上即是空居。
②忉利为印度语,意为三十三,因此天东南西北,四方各有八天,加上当中一天共为三十三,中央为善见城,是帝释天王所居之处。
【解读】按大智度论所记'昔有婆罗门,姓乔尸迦,与知友三十二人,共修福德,命终皆生须弥山顶,乔尸迦为天主,三十二人皆为辅臣。'有维摩诘经疏说'昔迦叶佛灭后,有一女人,发心修塔,报为天主,三十二人助修,报为辅臣。'两处说法不同,因为都在轮回中,不无更易。
【译文】逢欲暂交,事前全无预念,事后也不复追想,于人间世,得禅思全味。动时少,静时多,所以感得命终之后于虚空中,安然居住〈注一〉,日月光明,上照不到〈注二〉,这些人身上自有光明,这样一类人,名为须焰摩天。
注:①宫殿停在空中,也不坠落,如想下时,也会随念坠下,因为万法本空,虚实都随心造故。
②因此天人,依正二报都有光明,不需日月光照耀。又此天以莲华开合而分昼夜。
【解读】无
【译文】此天逢欲亦无交心,故一切时常在静中,如有相应之触来相逼迫,也不能拒绝,因此命终之后,上升精微〈注一〉,不与下界诸人天境相接〈注二〉,甚至于世界毁坏时三灾〈注三〉也不能相波及,这样一类,就名为兜率陀天。
注:①兜率陀天分为内外二院,外院对下杂染说来就是精,内院对外说来就是微。
②这是就外院而言,夜摩天虽然居住在虚空中,但仍与下面人天境界相接,然而到了此天就完全脱离了人天境界,甚至于世界毁灭时的三灾也不能波及于他。
③世界毁坏时,有水火风三种灾祸,此时欲界六天全部被毁。甚而至于三禅天以下都不能免三灾之苦。
【解读】兜率陀天一翻知足,言此天于五欲境,知止足故。又翻喜足,言此天得少意欲为喜,更不求余为足,又佛地论说'菩萨于中教化,多修喜足行故。'因此天内院,为菩萨寄居之处。
【译文】我并无欲心,只是为了应付你而行欲事〈注一〉,于横陈时〈注二〉,味和嚼腊一般,在命终之后,即时升在化乐〈注三〉之地,如此一类,就名为乐变化天。
注:①兜率陀天有相应之触来,犹不能违拒,可见其犹觉有味。此天则觉味同嚼腊,已完全无味。
②司马相如赋上说'花容自献,玉体横陈。'横陈就是横放陈列于旁。
②就是说:乐其自变化之五欲境。
【解读】无
【译文】厌弃世间淫欲,只是暂行男女婚配之事〈注一〉,于男女相交,了然超越〈注二〉,所以在命终时,出超化无化之境,遍能出故〈注三〉,如此一类,就名为他化自在天。
注:①统前五因而论,初则有交而正,次则有交而微,三则有交而暂,四则行事有味,五则行事无味。
②虽随顺世间,有男女婚配,而于行欲之事,相交之情,一并决绝,故说了然超越。
③前五天,四天无化,后一天有化,此天偏能超越。
【解读】台宗别行疏说'欲界顶天,即魔王天。'阿含经楼炭经,大智度论等也同此说,瑜伽师地论说'第六天上,别有魔罗所居天宫,即他化自在天所摄,'可知魔天别是一类,只能说是为他化自在天所摄,而不能说即他化自在天。
【译文】阿难!如此六天,形虽然出动,然而心迹还在相交〈注一〉,从此以上〈注二〉,名为欲界〈注三〉。
注:①如此六天,初则离于邪动,次则正动而微,三则动少静多,四则出动,〈以一切时静故。〉形虽出动,未免心交,〈从他应触来时,不能违拒,即是有味。即可见其心尚交。〉至第五味同嚼腊,第六了然超出,才心交都无,还未能无迹,故第五犹有欲境,到第六权同世间行事,宛然有欲迹,故犹有相交之迹存在。
②从此六天以来,仙道及人道,甚而至于地狱,统名为欲界,因为都没有离欲境之故。
③依天台宗的说法'六天果报,十善为本,兼护法,生四王天,兼慈化,生忉利。兼不恼众生,善巧纯熟,生夜摩。兼修禅定,粗细而住,生兜率。兼欲界定,生化乐。兼未到定,生他化。是知六天通以十善为因,前三天各兼功行,后三天各兼禅定。今以功行禅定为缘,通修十善为因,但十善之中,断欲为要,若不断欲,十善何成?如来为人从要,故惟约欲轻欲重,而分胜劣。'
【解读】楞严正脉引偈说'四王忉利共相抱,夜摩执手兜率笑,化乐熟视他暂视,此是六天真快乐。'盍相抱执手,俱属形动,而分轻重之异。至于兜率之笑,虽形出乎动,而未能无心,若后二天,但惟目视,虽无交心,而犹似有迹,故合云:'形虽出动,心迹尚交。'足知此上绝无女人,心迹俱离,无所交接,兼无食睡。三欲俱忘,稍涉饥倦,即入禅定,出定则饱满精明,是但以禅悦为食,为息,已离粗重身心矣。'
分类:佛经 书名:楞严经 作者:佛经
- Details
- Category: 佛经
《楞严经》卷十
【译文】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注一〉,想阴尽后,动念全销,浮想亦除,故昼则无想,夜亦无梦〈注二〉,平常梦想销灭,寤寐如一,觉明虚静〈注三〉,犹如晴空,故无复粗重前尘影事,此时观世间大地山河,虽万象俱现,而无所分别,故如镜鉴明,来无所黏,过无踪迹,境现识中,不过虚受照应,绝六尘之杂染,故来无所黏,了无陈习,知六识之伪妄,故过无踪迹。故说唯一精真,其实即是第八本识,并不是究竟,生灭根元,即是第八识中所含七识种子,以有微细生灭名为根本行阴,一切行阴,都依此而起,前为动相所覆,故虽有不见,故后文称为幽隐妄想,现在想阴既尽,动相已销,显出七种,故说生灭根元,从此披露,十方十二类众生,生生灭灭,不出乎此,故皆能见,且能毕尽其类,各命由绪,即是识阴,尚为行阴所覆,故说:未通同生基,同生基即是七识种于。此是生灭根元,十二类生,一切行阴,莫不由此,故说为同生基。犹如野马,野马为田间游气,光如焰,以是七识种子,熠熠清扰,以有微细生灭义故,为浮根尘究竟枢穴,浮根尘即是众生之身,十二类生,各各不同,转变之机,唯依行阴,故为究竟枢穴,此相不尽,生死难脱,故为行阴区宇。
注:①常住性定,魔来便能觉知,无坏本修,故仍说修三摩提。
②此时动念既销,浮想亦除,寤时无想如寐之静,寐时无梦如寤之觉。
③已离想阴,则前六识空寂,故第八识既虚且静。
【解读】无
【译文】若此清扰熠熠元性,性入元澄〈注一〉,一澄元习〈注二〉如波澜灭,化为纯水,至此即名为行阴尽〈注三〉,此时即能超众生浊〈注四〉,超越之后,回观行阴之所由生,由于第八识中七识种子,幽深隐微,生灭妄想以为其本。
注:①至此定力转深,生灭根元之性,无复清扰熠熠,入于元本澄清之际,后文所谓湛不摇处是也。
②乍入元澄,犹有无始生灭妄习,名为元习。
③若更一澄清,则元习亦无,唯余第八识海,澄停湛寂。
④此正当耳根圆通中空所空灭之时,前文众生浊为想行相织妄成,今想阴先空,行阴后除,无复相织,故能超越。
【解读】无
【译文】阿难!当知是得正知,不立知见,仍修深止,此诸善男子,定慧相资,不起十种邪求,故凝明正心,十类天魔,无隙可乘,故不得其便,方得精心研究妙明本体,奈为行阴所障,故须于异生类中,遍穷行阴深本,次于本类之中,求其生灭根元,若生灭之根元露者,即是行阴露出,前想阴分别,显而浊,行阴任运,幽而清,圆扰即是同生基,圆含诸动,动元者,诸行本生灭元,如是观察,执为胜性,既唯于圆扰动性起计,则于不扰不动处全无所知,以此故坠入二无因论。
【解读】无
【译文】一者,是人见本无因,何以故?是人既得生机全破〈注一〉,乘于眼根八百功德〈注二〉,见八万劫所有众生〈注三〉,业行迁流,湾转循环,死而在此,生而趣彼〈注四〉,只见众生,轮回其处,八万劫外,冥无所观〈注五〉,便作是解,此等世间十方众生,八万劫来,无因自有,由此计度,亡正遍知,堕落外道〈注六〉,惑菩提性。
注:①生机即是行阴,破即是露义,上文所谓生灭根元,从此披露,即此。
②因想阴尽行阴现之时,更加研究欲穷其本,因而眼根清净,获得八百功德。
③获得眼根八百功德,乘此极尽其量,见于八万劫中,所有众生,即八万劫中,所有行阴之境。
④此即所谓业运每常迁于国土。
⑤见性未至极圆,分量只能如此,岂知如来见量,竖入三世而无碍,横通十方而无尽乎。
⑥外道拘舍离等,昧为冥谛,即同此见。
【解读】无
【译文】二者,是人见未无因,何以故?是人于生,既见其根,无因自有,知道人还从人生,悟到鸟是从鸟生,乌从来就是黑的,鹄从来就是白的,人和天人本来是竖立在地上,畜生本来是横生在地的,从八万劫来,没有什么改易,足见其各各自生,没有不同的因,以此为例,足知我尽此形命之后,还生于我,依于此例,则知如来教我修因,成菩提道,是为诳妄,何以故?我本来不见菩提,云何更有成菩提之事?当知今日一切物象,从昔已来,皆本无因,自今而后,枝末岂有因乎!以本例末,故称为见未无因,外道等执此以为自然,故惑菩提性。
【解读】无
【译文】这就是名为第一外道立无因论。在印度的外道中,口力论师,无因见论等都属于此类。
【解读】无
【译文】阿难!是三摩中诸善男子,凝明正心〈注一〉,魔不得便,穷生类本〈注二〉,观彼幽清,常扰动之根元,于圆常中,妄起计度之念,故致坠入四遍常论。
注:①此时在三摩中,凝即是定,明即是慧,不起邪求,名为正心,是故魔不能得其便,于是想阴破矣。
②想阴既破,欲穷行阴,须于十二类生中,一类一类,究其根元,故说穷生类本。
【解读】无
【译文】一者,是人穷究心之与境,以求行阴之性,穷至无所观处,则谓二处无因,依此修习,能知二万劫中,十方众生,兼心与境,所有生灭,都是循环不已,不曾散失,故以为心境二性都是常。
【解读】无
【译文】二者,是人穷四大元〈注一〉,见四性常住〈注二〉,修习能知四万劫中所有生灭〈注三〉,咸皆体恒,不曾散失,故计以为常。
注:①欲穷究行阴,以逐类研究过详,以心境研究过略,故以内外四大研究。
②以内外四大研究,究至冥无所见处,遂以为行阴之元,而又目其为四大之性,又以不见其生灭故,名为常住。
③内四大为众生身根,外四大为众生器界,皆为知阴所迁,皆有生灭,生灭正是无常,而彼但以四万劫外,体恒不失,遂计四大之性,以为是常。
【解读】前文以现前循环不失为常,是从用而言,此处以过去不见生灭为常,是从体而言。
【译文】三者,是人已破想阴,欲究行阴,故于六根末那识执受〈注一〉心意识中〈注二〉,本元由处,如是研穷,穷至无所觉处,不见生灭,便谓其性常恒,更加功用,故能知八万劫中,一切众生,循环不失〈注三〉,穷不失性,遂计以为常。
注:①末那即是第七识,此处意为思量,执受即是第八识,以其能执持根器种子,领以为境,令生觉受。
②六根中性为心,恒审思量为意,了别诸法为识。
③见八万劫中众生,生灭灭生,循环不失,故以为常。
【解读】无
【译文】四者,是人既尽想元〈注一〉,生理更无流止运转生灭〈注二〉,想心今已永灭,理中自然成不生灭,因心所度,计以为常。
注:①此时根本想阴已尽,根本想阴,即是第八识中动相。
②动相既销,露出行阴本元,名为生理,因不知其更有微细流注,谬谓更无流止运转生灭。
【解读】无
【译文】因不达行阴唯心所现,故亡正知,行阴所覆,不见真心,故亡遍知,执此为常不信别有真常菩提,故堕落外道,此则名为第二外道立圆常论。
【解读】无
【译文】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注〉,魔得不到机会,穷尽众生十二类之深本,深本既现,而乃观彼幽而不显,清而不浊,常时清扰,为诸动之根元,自他身心皆依之而建立,于是于自他法中,起诸妄计,此人即堕入四种颠倒见中,一分无常,一分常义。
注:定力益深,坚而且凝,邪求不作,故魔得不到机会。
【解读】无
【译文】一者,是人观妙明心〈注一〉,遍十方界,湛然〈注二〉以为究竟神我〈注三〉,从是则计我遍十方,凝明不动〈注四〉,一切众生,皆在我心中,自生自死,于是计为无常,而我凝明不动之心性,则计为常。
注:①不知常扰,为诸动元,正是根本行阴,谬谓妙明真心,不出乎此,故依此观妙明心,久久观成,见此心遍十方界。
②见此心清扰不觉,妄谓湛然。
③自计最胜日究竟,此即外道所计二十五谛中最后一谛,彼谓从冥生觉大,觉大生我心,我心生五微,五微生五大,五大生十一根,最后立一神我,谬计冥性为能生,中间二十三法为所生,神我为能受用,中间二十三法为所受用,如彼论云:神我有知,能思虑故。我以思为性,受用大等二十三法。此是以第八识中,所含七识种子为神我也。
④以我遍十方,凝明不动,故湛然以为真常。
【解读】无
【译文】二者,是人不观其心,遍观十方恒沙国土,见劫坏处,名为究竟无常种性。劫不坏处,名究竟常。
【解读】须知界性无二,成坏随缘,若因有坏而执无常,则菩萨灰严土之心。若因不坏而执为真常,则凡夫增变世之志。邪见误人,不可不知。
【译文】三者,是人别观我心,精细微密〈注一〉,犹如微尘,依此运用,起惑造业,流转十方,性无移改,能令此身,即生即灭〈注二〉,其不坏性,名我性常,一切死生,从我流出,名无常性。 注一 言精细微密,即指根本行阴,是七识种,故日精;藏于八识,故曰细;若有若无,故曰微;粗心不见,故曰密。此即前文所谓幽隐妄想。
②虽性无移改,而业运常迁,能令此身,刹那变坏,故云即生即灭。
【解读】无
【译文】四者,是人知想阴尽,见行阴常流,行阴常流不断,故计为常性。色受想等,现已灭尽,故计为无常。
【解读】无
【译文】由此计度,一分无常,一分常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此则名为第三外道一分常论。
【解读】按大智度论说'诸法不应执常,常即无罪无福,无所伤杀,亦无施命,无缚无解,则无涅槃。若执无常,即是断灭,亦无罪福,亦无增损功业因缘,果报亦失,是皆足以惑菩提性。'
【译文】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时分方位中,起诸妄计,是人即坠入四有边论。
【解读】无
【译文】欲穷行阴,穷至初生心相,遂计为生灭之元,自此以来,直至一报终尽,中间迁流之用,曾不停息,生前尽后,曾不见迁流之用,不知此是自己心力不及,遂计过去未来无相续之用者,名为有边,现在有相续之心,名为无边,盖欲令人舍过未有边之心,前因后果,一并拨无。取现在无边之心,果非酬因,因不招果,依此论者,将必舍因缘而堕自然之计。
【解读】无
【译文】二者,是人观八万劫,观彼以为生灭之元,自此则见众生生灭灭生,至八万劫前,则寂无闻见,遂以为无边之性,又见有众生处,生灭灭生,不知惟是众生业缘,虚妄现起,遂名其为有边之性,此欲令人舍现前有边之性,离于生灭,取劫前无边之性,证于真常,依此论者,将必怖生死而入断灭之见。
【解读】无
【译文】三者,是人自觉心量遍于一切,遂谬称我得无边之性,又见彼一切人,现于我知之中,我惟知其死此生彼,各有方位,曾不能知彼无方位之知性,故名彼不得无边之心,但有边性。且亲见其死此生彼,各有方位,其为有边可匆。
【解读】无
【译文】四者,是人穷行阴空〈注一〉,以其所见,心路筹度〈注二〉,一切众生,一身之中,计其咸皆半生半灭〈注三〉,明其世界,一切所有,一半有边,一半无边。
注:①想阴既尽,觉行阴流,以三昧力,穷之欲空。
②用妄想心路筹度。
③正在三昧时,觉行阴灭;出离三昧时,觉行阴生。于是谬谓众生身中,咸皆半生半灭。
【解读】无
【译文】因此计度有边无边,堕落在外道中〈注一〉,述惑了菩提性〈注二〉。这就名为第四种外道,立有边论。
注:①这种说法正同于印度外道,数论师的说法。
②菩提是以中道为体,边则非中,故迷惑了菩提性。
【解读】无
【译文】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得不到机会,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之根元,于知见中〈注一〉,生计度者,是人坠人四种颠倒不死矫乱〈注二〉遍计虚论〈注三〉。
注:①行阴既为诸动根元,而诸动中,随时随地;所知所见不同,由此计度,就坠入四种颠倒见中。
②据毗婆沙论说'外道计天常住,名为不死。计不乱答,得生彼天。若实不知而辄答者;恐成矫乱,故有问时,答言秘密言词,不应皆说,或不定答,佛法诃云:此真矫乱。'
③灌顶大师疏云'邪分别性,故名遍计。都无实义,故名虚论。'
【解读】无
【译文】一者,是人想阴既尽,行阴披露,进观行阴为变化之元,既为变化之元,其体即是迁流,有迁流即有变更,故即名之为变。虽有变更,而却前后相续,有相续则无断绝,故见相续处,即名之为恒。此变与恒对也。于八万劫内,能见所见之处,似有众生生,故名之为生。八万劫外,不见所见之处,似是众生灭,故名之为灭。此生灭对也。有众生即有生灭,此又于众生生灭中,别起中间有因之计,如前阴之行阴已灭,后阴之行阴未生,中间必有相续之因,相续之因即中阴身,其体即是识阴,因不知行阴之外,别有识阴,但见其性不断处,似多出一法,故名之为增。正相续中,即中阴相续之中,亦有微细行阴,然是人心粗不见,但见其中所离之处,似少一行,故名之为减。此增减相对也。各各生处,有众生即有差别,众生差别中,各有生处之计,如人还生人,鸟还生鸟,一类一类各有相生之处,虽各各相生,其间亦有改形易报,因是人不知,妄谓各类定有生处,即以此义名之为有。又加人不生鸟,鸟不生人;虽人不生鸟,而人中亦有鸟性,鸟不生人,而鸟中亦有人性,以是人不知,妄谓此定是互亡,以此之故,名之为无。此有无对也。初对犹是以行阴之理,总相观察,故说以理都观,若不遍执,即成正见,以于迁变处见恒常之性,恒常处而见迁变之相故,后三对乃是用妄想心,各别异见,若更偏执,则展转支离,以于正见中而生邪见,邪见中仍生遍执之见故,有求法人者,欲求佛法以修三摩人也,来问其义者,问其所证之义,答以各别异见,恐堕偏执,故言亦生亦灭等,盖亦者持疑两可,意显不堕偏执,不知中无主宰,正堕矫乱论议,不言亦变亦恒者,以别代总故,又四对中初对犹为近理,而反遗之,正见其中无主,于一切时,皆乱其语,故以持疑两可之言,答现前来问之人,答言者既惟蒙混,听者意自含糊,过耳成空,岂有章句可忆,故曰遗失,又遗失章句者,不惟遗失现闻,从前所习章句,亦皆遗失,是不惟无益,而反有损。
【解读】无
【译文】二者,是人于诸类众生中,谛观其行阴之心,互互无处〈注一〉,因无得证〈注二〉,有人来问,唯答一字〈注三〉,但言其无,除无之余,无所言说〈注四〉。
注:①但见人不生鸟,鸟不生人,遂于互互无处,谬谓自心无异类性。
②且自谓因无得证,当知此所谓证者,是非理谬证,非入理实证也。
③有人来问,唯答一字,是因怕招问难,不敢多说故,又欲欺人以秘密言词,不应多说故。
④但言其无者,即就其自所谬见,含糊而答,也不言因何说无,无是何义?正见其为矫强混乱之语。
【解读】无
【译文】三者,是人谛观其心,各各有处〈注一〉,因有得证〈注二〉,有人来问,唯答一字,但言其是,除是之余,无所言说〈注二〉。
注:①但见鸟还生鸟,人还生人,遂于各各有处,谬谓自心中有自类性。
②自谓因有得证,其实亦谬证非实证也。
③既言各各有性。则人自是人,鸟自是鸟,但又不敢明明说出,是为何义,因何说是?故除是之余,无所言说,益见其矫乱论议。
【解读】无
【译文】四者,是人有无俱见〈注一〉,其境枝故〈注二〉,其心亦乱,有人来问,答言:亦有即是亦无,亦无之中,不是亦有〈注三〉,一切矫乱,无容穷诘。
注:①如诸类生中,见其改形易报,如人变为鸟,鸟转为人等,人变为鸟,则人中无人性,有鸟性,鸟转为人,则鸟中无鸟性,有人性,由是于一一类中,有无俱见。
②如一本岐而为二枝。
③不敢定执为有,以有无义故,不敢定孰为无,以有有义故,因不知转变随缘,故强以一体答也,设有难言,以何义故?而说有即是无,将必答言,亦无即是亦有,设又难言,云何无不是有?将必答言,亦有之中,不是亦无,总之,一切矫乱,无理可据,无义可凭,故无容穷诘。
【解读】无
【译文】由此计度,矫乱虚无,堕落外道,迷惑菩提性〈注一〉,这就名为第五外道四颠倒性,不死矫乔〈注二〉,遍计虚论。
注:①不知如来藏心,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即离非,是即非即,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此既异彼,故迷惑菩提性。
②迷正知见,立邪知见,计生不死之天,答语无定,故为不死矫乱。
【解读】无
【译文】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注一〉元,于无尽流,生计度者〈注二〉,是人即坠入死后有相〈注三〉,发心颠倒。
注:①常扰则迁流无尽。
②计此迁流为诸动之元,将来能生诸动,既将来能生诸动,则现前已灭者,将来必生,故坠入死后有相。
③由于死后有相,转计烦恼菩提,二性俱常,迷唯识转染成净之正论,违起信不变随缘之妙旨,故发心颠倒。
【解读】无
【译文】或见行阴无尽而身有尽,故存想保爱,而欲坚固其身,有身必有色,于是依色立我,故云色是我。或计我圆含遍国土,此是妄计我性广大,非实悟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无我则色无由立,故云我有色,或彼前缘〈注一〉,随我回转往复,运用使作,色虽非我,而为我所用,故云色属我。或复我依行中〈注二〉相续,行阴托于色而显,故言我在色。这都是计度言死后有相,又行阴常流,为诸动之元,将来必生诸动,故计其四我,皆应死后有相,如是循环有十六相〈注三〉,从此或计毕竟烦恼,毕竟菩提〈注四〉两性并驱,各不相触。
注:①前缘即是尘境,妄计随我回转往复,运用使作,非实能转物同佛,于色自在。
②此中所计之我,即以行阴为体,以相续为相,却依于色阴。
③对色计此四我,皆应死后有相,对受想行识亦然,故此循环有十六相。
④我有善恶二性,恶则烦恼性,善则菩提性,我既死后有相,则烦恼性毕竟仍是烦恼,菩提性毕竟仍是菩提,烦恼性日进于恶,菩提性日进于善,故两性并驱,各不相触,恶性圆满,自然堕狱。善性圆满,自然成佛。彼此互不相妨,依此计则恶性终不能尽,善性终不能纯。
【解读】无
【译文】由此计度,死后有故,堕落外道〈注一〉,惑菩提性〈注二〉,此就名为第六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有相心颠倒论〈注三〉。
注:①计死后有,即堕边见之中,常见一分,故云堕落外道。
②计善恶二性各常,不信转染成净,故惑菩提性。
③能对我相,体是行阴,并所对前三后一,皆言后有,故说立五阴中死后有相,又行阴为能有,以其性常扰动,是动本元,四阴为所有,依于行阴相续生故,能所合论,总言死后有相,岂知五阴不实,犹若空华,言华灭空,已是颠倒,况计更生,颠倒尤甚。
【解读】无
【译文】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注一〉,于已除灭之前三阴中,生计度想〈注二〉,是人堕入死后无相,发心颠倒〈注三〉。
注:①乱动本元即是行阴。
②计前之三阴先有而今已灭无,例知行阴现有,将来亦应灭无。
③由于死后无相,转计一切皆空,立外道毁常为断之妄论,违佛教修因证果之诚言。
【解读】无
【译文】见其色灭则形所因,观其想灭则心无所系,知其受灭则身心无复连缀,纵有能生之理〈注一〉,而无受想〈注二〉,则与草木同此质〈注三〉,现前犹不可得,死后云何更有诸相?因此勘校,死后相无,如是循环有八无相〈注四〉,从此或计涅槃因果,一切皆空,徒有名字,究竟断灭〈注五〉。
注:①能生之理即行阴。
②所生者唯余识阴,然识阴假受想为用,既无受想,则识阴亦与草木同体。
③不惟指色质,并指五阴和合而成之幻质。
④前三阴已灭无相,后一阴无用无相,此四阴生前死后,理合有八,但辨其四阴俱无,则现前行阴,无所依托,不待言而自无。
⑤从此计涅槃因果,一切皆空,徒有名字,故究竟断灭。
【解读】无
【译文】由此计度,死后无故,堕落外道〈注一〉,惑菩提性。此就名为第七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无相〈注二〉心颠倒论〈注三〉。
注:①堕落边见中断见一分,故堕落外道。
②色受想灭,识阴无用,纵有行阴,无所依托,不久自尽。前三阴见无,识阴比无,行阴待无,故五阴皆无。
③世相常住,物皆无迁,离相求常,即物说迁,已为颠倒,况计断灭,颠倒太甚,可谓邪见覆心。
【解读】无
【译文】又在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行存中〈注一〉,兼受想灭,双计有无〈注二〉,自体相破〈注三〉,是人坠入死后俱非,起颠倒论。
注:①行阴未破,现仍存在。
②据楞严正脉说'于行存中,见行阴未灭,区宇宛在也。兼受想灭者,见前三已灭,当体全空也。双计有无者,于存计有,于灭计无也。'又楞严经指掌说较为恰当,指掌说'于已灭色受想中,计先有今无,于现存行阴中,计今有先无,正以先有者今无,例知今有者先时亦必是无,是则四阴中各具有无二义,故双计也。'
③据楞严指掌说'已灭之前三,与现存之行阴,各有自体相破之义,如已灭之前三,既各俱有无,若以自体之有,破自体之无,则无非真无,以有有义故,若以自体之无,破自体之有,则有非真有,以有无义故,已灭三阴既尔,现存行阴亦然,现在既尔,当来亦然,故日:是人坠入死后俱非。'
【解读】无
【译文】色受想中,见有非有,因色受想现在虽无,将来必有,而亦非有。行阴现在迁流于内是有,将来必无。虽将来必无,而亦不是无。如此则从有而无者,无已还有;从无而有者,有已还无。故循环往复,穷尽阴界,有无无有,从色阴而至行阴,从生前而至死后,生前四阴,已有四个俱非,死后四阴,还有四个俱非,故成为八。于四阴中,随得一阴为所缘时,都言死后有相无相,又计诸行之性迁变,就悟到一切有为法都是如此,从有至无,从无至有,彼此混淆,有既非有,无亦作无。故有人问:谁是谁非,谁虚谁实?都无法答覆。
【解读】无
【译文】由此计度,死后皆非,后际(即将来)昏懵〈注一〉,无理可说,无言可道,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注二〉。此就名为第八外道立五阴中,死后俱非,心颠倒论〈注三〉。
注:①有无不辨故为昏,虚实失措故为懵。
②菩提之性,不堕有无,不离有无,今既有无俱非,故惑菩提性。
③立五阴中,死后俱非,不知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今既有无俱非,违佛正论,故为颠倒谬论。
【解读】无
【译文】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后后无〈注一〉,起计度者,是人坠入七断灭论〈注二〉。
注:①常扰则念念迁流,计此报断,再报还断,乃至后之又后,毕竟有尽。
②按清凉国师疏钞合而为三,'一,执我有色,粗四大所造为性,死后断灭,见身死后有而无故。二,我欲界天死后断灭。三,色空天死后断灭。初该狱鬼人畜为四。二,即欲天。三,即色空二天。三天合四趣为七。皆断灭故名七断灭论。'
【解读】无
【译文】或妄计狱鬼人畜,依身而住,身死则灭。或计六欲天以欲为生因,欲尽则灭。或计初禅以厌苦为生因,苦尽则灭。或妄计二禅以欣乐为生因,极乐则灭。或妄计三禅以极乐为报形,极舍则灭。如是等循环穷尽七际〈注一〉,现报已灭,灭已则转受他报,无复更有此报,是此报则成断灭〈注二〉。
注:①穷尽七趣边际。
②阿含经说'有沙门婆罗门,于末劫中,起断灭论,或计我身从因缘生,必归磨灭。或计我于欲天断灭。或计我于色天断灭。或计我于无色空处断。或计我于识处断。不用处断。非想处断。'与本经稍有不同。
【解读】无
【译文】由此计度,死后断灭,堕落外道〈注一〉,惑菩提性〈注二〉。这就名为第九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断灭心颠倒论〈注三〉。
注:①现报已尽,将来转受他报,不复再受此报,遂于此报生断灭想,如末伽梨等,即同此见。
②穷尽七际,毕竟断灭,不复见有成菩提者,故惑菩提性。
③自性本来无定,随业缘转,人固可以为天,天亦可以为人,他趣亦然,若执一报即断,已为颠倒,况惑菩提性,毕竟无有,岂不荒谬之极。
【解读】无
【译文】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后后有,生计度者〈注一〉,是人坠入五涅槃论〈注二〉。
注:①上文以念念迁流,迁流则不住,不住定有灭,故于后后无而生计度。此以念念相续,相续则不断,不断则一定是有,故于后后有而生计度。谓此报即有,再报还有,乃至后之又后,毕竟常住。
②五涅槃论按清凉疏钞说'一见现在受若天若人诸五欲乐,便谓涅槃,二厌五欲故,现住初禅以为涅槃。三厌寻伺故,现住二禅以为涅槃。四厌诸寻伺喜故,现住三禅以为涅槃。五厌喜乐乃至出入息,现住四禅以为涅槃。'论量此义,故云五涅槃论。
【解读】无
【译文】或以欲界为正转依〈注一〉,观见圆明〈注二〉,生爱慕心,或以初禅性无忧故〈注三〉,或以二禅心无苦故〈注四〉,或以三禅极悦随故〈注五〉,或以四禅,苦乐二亡不受轮回生灭性故〈注六〉,迷有漏天,作无为解,以五处为安隐之乡,乃最胜清净者之所依住〈注七〉,如是由劣向胜,生灭不停,如是循环由欲天以至四禅,各计最胜,名为五处究竟〈注八〉。
注:①见四趣苦及欲天乐,遂计转四趣而依欲天,即是转生死而依涅槃,不复更转,纵再有所转,而此性不坏,故名为正。
②见四王天邻于日月,忉利天超日月明,夜摩自有光明,兜率上升精微,化乐生越化地,他化出超化无化境,可知其光明益圆,尚未知其未超欲界,乐是苦因,拟之上界,光若萤火,使尔观见生爱,羡慕无已,而计为正转依。
③见欲界苦,深以为忧,遂计初禅以为涅槃,以何义而作此计?以无忧故,不知初禅未出觉观,犹带忧悬,以为无忧,故计为涅槃。
④见初禅忧悬,犹有觉观之苦,故计二禅以为涅槃,其实二禅无苦者,不过对有说无,并非真无苦,因以为无苦,故计为涅槃。
⑤见二禅待苦为乐,其乐未极,遂计三禅以为涅槃,何义作如是计?极悦随故,少净天具大随顺,是随而未悦,无量净身心安隐,是悦而未极,遍净天得无量乐,乃极欢悦,极随顺,不知此但有为,便谓极乐,以极乐故,名为涅槃。
⑥见三禅乐非常住,久必坏生,遂计四禅以为涅槃,四禅苦乐二亡,一切世间诸苦乐境所不能动,不受轮回生灭性,以有苦有乐,即有欣厌,有欣厌即有轮回生灭,今既苦乐二亡,欣厌不生,以为此即是不受轮回生灭之常住真性。不知但是有所得心,功用纯熟,正在生灭,便谓不受轮回,计为涅槃。
⑦以五处为安隐之乡,乃最胜清净者之所依住,此不唯计五处为有余无余,亦且计自己为罗汉为菩萨为如来。
⑧由劣向胜,生灭不停,有循环之义,自欲天以至四禅,各计最胜,名为五处究竟。
【解读】无
【译文】由此计度,五时各现涅槃,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注一〉,这就名为第十外道立五阴中五现涅槃〈注二〉,心颠倒论。
注:①既以妄为真,必以真为妄,故惑菩提性。
②依行阴迁流,行阴既常,其他四阴亦然,已灭者自应还生,未灭者自应常住,遂计五阴性常,即涅槃性。但随五时显现,各就现前,说为最胜。
【解读】无
【译文】阿难!如此十种禅那狂解,都是行阴用心交互〈注一〉,故现此邪悟,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现前,以迷为解,自言登圣〈注二〉,大妄语成,堕无间狱。
注:①行阴未破之间,妄念正念,间杂而起,故说用心交互。
②既以迷为解,必自言登圣。
【解读】无
【译文】你们必须将如来的话语,在我灭后,传示于末法时期,遍令众生,觉了前文所说的十种邪解的道理,不要让心魔〈注一〉,自造深孽〈注二〉,保持覆护,消灭邪见,教其身心,开觉海常住之真义,于无上觉道,不要发生枝歧,不要因心中祈求速证,以致得少为足,作大觉王的清净标指〈注三〉。
注:①心魔即是自心中所生邪见。
②深孽即是造地狱的因。
③清净即是扫清魔外,净治修途。标指即是标榜人天,
【解读】无
【译文】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阴尽后,诸世间性〈注一〉,幽清扰动〈注二〉,同分生机,倏然隳裂〈注三〉,沉细纲纽,补特伽罗〈注四〉,酬业深脉〈注五〉,感应悬绝〈注六〉,于涅槃天,将大明悟,如鸡后鸣,瞻顾东方,已有精色〈注七〉,六根虚静,无复驰逸〈注八〉,内外湛明,入无所入〈注九〉,深达十方,十二种类,受命元由,观由执元,诸类不召〈注十〉,于十方界,已获其同〈注十一〉,精色不沈,发现幽秘〈注十二〉,此则名为识阴区宇。
注:①世间性即枝末行阴,凡世间有为之法,皆依行阴迁流,故行阴即世间中性。
②此即根本行阴,深隐赖耶故日幽,离于想阴故日清,微细流动故曰扰,生灭不停故曰动,其体即阿赖耶中七识种子。
③一切枝末行阴,皆依此起,行阴既尽,则诸世间性,及幽清扰动之同分生机,皆忽然隳裂破坏,则是本末俱尽。
④沉细纲钮,指第八识,亲依无明曰沈,凡小不见曰细,为六性之总纲,是结解之元日纽,受生时先来补特伽罗,谓中阴身数取趣也。
⑤深脉即命根,业未尽脉不断。
⑥行阴既销,业不成感,空存八识,而用无所应,故感应悬绝。
⑦涅槃性天,为五阴所覆,昏如长夜,前三阴尽,未见精色,此行阴尽,瞻顾东方,已有精明之色,识阴已露,妙性将现。
⑧六根虚静,总括四阴尽相而言,以受阴尽故虚,无领纳故。 想阴尽故静,离分别故。行阴尽故无复驰逸,绝迁流故。
⑨内之六性,既已湛然明净,况乎色阴先尽,外之六尘,岂更昏扰,如此则内根外境,同归湛明之一体,内外相尽,故入无所入。
⑩此时十二入,皆无所入之相,惟显有八识为诸类众生之命根,故言深达十方十二类众生受命元由,此时行阴已尽,果报不牵,故诸类不召,以无行则无业故。 注十一 因诸类果报,不能召牵,唯见十方世界,同一识性,故言于十方界,已获其同。 注十二 识精元明,常得现前,如东方之精色,不复更沈,此时已能少见佛性,故日幽日秘。
【解读】无
【译文】若于群召〈注一〉已获同中〈注二〉销磨六门〈注三〉,合开成就〈注四〉,见闻通邻〈注五〉,互用清净〈注六〉,十方世界,及与身心如吠琉璃,内外明澈,名识阴尽〈注七〉,是人则能超越命浊〈注八〉,观其所由,罔象虚无〈注九〉,颠倒妄想以为其本〈注十〉。
注:①群类果报,都有召牵八识之义。前此行阴已尽。
②无业运故,虽召不召,已获同体识性。
③此中永不见于根性,名为销磨六门。
④六既非六,合时成就全体,一亦非一,开时成就大用,故言合开成就。
⑤既合时一体,邻相不复更有。
⑥开时成就大用,故互用清净,互用者,六根齐照。清净者,过而不留,以既含多用,则境界不复留。
⑦境界既其不留,妙性自然圆湛,外器内根,全是自己心光
【解读】无
【译文】阿难!当知是善男子,穷诸行空〈注一〉,于识还元〈注一〉,已灭生灭〈注三〉,而于寂灭,精妙未圆〈注四〉,能令自己之身,根隔合开〈注五〉,亦与十方诸类,根隔合开〈注六〉,亦与十方诸类,通觉觉知〈注七〉,通泯〈注八〉能入圆元。
注:①即前所说熠熠元性,性入无澄。
②行阴既尽,前七转识,皆悉反本还元,以前七转识,皆依行阴迁流而得成故。
③凡有生灭之心,到此皆已灭尽。
④唯有八识为所依,此识不尽,涅槃天未大明悟,故言于寂灭精妙未圆。寂灭即涅槃体,法身德,精即涅槃相,解脱德。妙即涅槃用,般若德。也可说寂即常德,离生死故。灭即净德,灭烦恼故。精即我德,有真体故。妙即乐德,具神用故。总为一涅槃,必须透过识阴,始得圆满。
⑤若禅观精明,不见根相,则似根隔乍合。
⑥若稍涉昏住,根相宛然,又似根隔乍开。非同前之销磨六门,永不见于根相。
⑦此时诸类不召,故能与十方诸类,通一觉知,此即前文所说已获其同。
⑧泯元是泯,因避唐太宗讳,故改其半,既已通泯,自能证入圆满识性,而为诸类之根元。
【解读】无
【译文】若于所归〈注一〉,计识性为真常,堪可依住,故言立真常因,作殊胜之解〈注二〉,此人则堕入因所因执,娑毗迦罗〈注三〉所归冥谛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正知正见〈注四〉。
注:①以圆满识性为所归处。
②执我为能依人,识性为所依果。
③娑毗迦罗即印度黄发外道,以我为能为能归,冥谛为所归。其所计冥谛,为冥然莫辨之境,此所计圆元,为罔象虚无之心,与其完全相类,故为其伴侣。
④既以识性为所依,则不知别有菩提佛果之可归,既以外道为伴侣,则不知本有正知正见之可守。
【解读】无
【译文】此名第一立所得心,成所归果〈注一〉,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外道种〈注二〉。
注:①乍见根隔合开,遂立此识以为所得之心,才得觉知通泯,遂计此识以为所归之果。
②才见根隔合开,圆通将近,忽而圆者遍,通者隔,反而违远。本来于涅槃天,将大明悟,却背涅槃城而不见。本来觉心欲发,将为佛子,却反而成外道种。此所谓失之毫匣,差之千里。
【解读】无
【译文】阿难!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而于所归识性,揽为自体〈注一〉,故以识心为自体,观行稍亏,渐见类生,遂计尽空界十二类众生,皆我身中一类一类渐渐流出,此计已成,作殊胜解,必以我能生彼,而彼不能生我,故言是人则堕能非能执,摩醯首罗〈注二〉,现无边身,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注:①忘身观识,久久观成,唯见识体无边,不见有身,故以识心为自体。
②即色界顶大自在天王,三目八臂,骑大白牛,竺法兰说'西域梵志,常修梵行,事首罗天以为天尊。'此处说现无边身,即是说大自在天,自计于我身中,现无边众生之身,此处识阴行人,计我生彼十二类内所有众生,与彼计同,故言成其伴侣。
【解读】无
【译文】是名第二立能为因心,依此为观。久久观成,揽为自体,计其能为生众生事,遂谓成就能事之果,亡失本修,故言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大慢天〈注一〉,我遍圆种〈注二〉。
注:①即大自在天,自计能生一切,起祖先慢,故以大慢为名。
②今既计自体周遍虚空,圆含一切,故以遍圆目我,是人计既同彼,故生于彼之种类中,不是实能生彼天。
【解读】无
【译文】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所归,有所归依〈注一〉,自疑身心从彼流出。十方虚空,也都由此处生起,为身心等所宣流之处,以此为真常之身无生灭解。 〈注二〉在生灭中,早计常住〈注三〉,既迷不生之义,也不明白生灭〈注四〉,安住于沉迷中,反作殊胜想,这就堕入常非常执〈注五〉,计自在天,成其伴侣〈注六〉,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注七〉。
注:①此是忘身观识,久久观成,唯见有识,不见有身,遂计自身归入识中,是我实有所归依处。
②观行稍亏,复见自身及虚空等,遂自疑自身及虚空都从识中流出,故疑识即真常之身,无生灭之处。
③不知识阴是由无明转变,依然在微细生灭中,须识阴尽后,始得常住真心,今识阴未尽,即以为已灭生灭,岂不是既迷不生,也迷生灭。
④安住于沉迷中,反作殊胜想,既不了解真心的不生灭性,也不知识阴犹在微细生灭中。
⑤计识阴为常,身心为非常,故堕入常非常执。
⑥计自在天,为万物之因,今既与彼见同,故成其伴侣。
⑦既惑不生灭性,自应迷佛菩提,认妄为真,即堕邪知见。
【解读】无
【译文】是名第三立因依心〈注一〉,作真常身,无生灭解,故成妄计果,流入邪见,违远圆通,与涅槃相背,未得圆满真心,颠倒妄计为圆,故言生倒圆种〈注二〉,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注:①计识能生我之身心为因,计识是我归处为依。
②即计自在天之类。
【解读】无
【译文】若于所知,观此知能遍知诸法,遂于所知之境,计知能遍圆,故因知立解,计十方草木,皆为有情,与人无异,草木为人,人死还成十方草树,无所拣择,遍谓有知,自谓深悟,以此理惟我能知,余无知者,故此人则堕知无知执,婆吒先尼〈注〉成其伴侣。 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注:婆吒先尼,为二外道名,婆吒,亦名婆斯吒,先尼,或名西泥迦。此二外道,同执一切有情无情,皆有觉知,同于此计草木与人无异,故言成其伴侣。
【解读】无
【译文】是名第四计圆知心,成虚谬果,违远圆通,凡有修证,咸资魔业,堕入邪见,与涅槃相背,计无择遍知,自以为知,即颠倒知。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解读】无
【译文】若于圆融根互用中〈注一〉,已得随顺〈注二〉,便于圆化一切发生〈注三〉,求火光明,乐水清净,爱风周流,观尘成就〈注四〉,各各崇事,以此群尘,为发生造作之本因,立常住之解,是人则堕生无生执〈注五〉,迦叶波并婆罗门〈注六〉,勤心役身,事火崇水求出生死,成其伴侣,所立既非真常,所修岂有实果,故迷佛菩提,崇事无情,立常住解,故言亡失知见。
注:①此即前文根隔合开。
②随顺正根隔乍开乍合之义。
③圆化即指根隔合开,根隔合开即略具圆融变化之义,变化发生,非止一缘,故言一切,此暗指地水火风为一切。
④众尘所成为地,能生一切,故有成就之义。
⑤以群尘(地水火风)为发生造作本因,一切所作,皆是无常,惟此常住,既立此为常住,必以此为无生,其他非常住,则为有生,故堕生无生执。
⑥诸迦叶波,即指优楼频螺等,其先事火,后归佛化,并婆罗门,总该事水等诸外道。
【解读】无
【译文】此即名为第五计著崇事邪业,迷自己一直灵觉之心,从四大无知之物,立虚妄求因,非果而计果,故不得圆通因心,不得涅槃实证,佛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是知唯识唯心,为能生能化,三界万法,为所生所化,是为生化正理,现在既执群尘为生化本因,崇火事火,颠倒化理,将来必堕颠化种中,如精神化为土木金石之类。
【解读】无
【译文】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圆明,计明中虚〈注一〉,非灭群化,以永灭依,为所归依〈注二〉,自以为胜解,是人则堕归无归执〈注三〉,无想天中诸舜若多〈注四〉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注:①虽言圆明,不过乍开乍合,于乍开时,则计以为明,乍合时,则计以为虚,不唯计明中虚,且计明从虚发,以虚为胜。
②非灭其群根中变化之性,令其永灭。其意以永灭所依诸根,唯余罔象虚无之识,为所归依处。
③以我入中虚为有归,彼在正明为无归,故言归无归执。
④无想天即四禅天中诸外道天,舜若多意为空,计虚无为所归依处。穷空不归。
【解读】无
【译文】此即名为第六于圆明中计为虚无之心,穷空不归,迷漏无闻,最后仍入轮回,故言成空亡果,远违圆通,背离涅槃,必堕断灭之种,如迦旃延毗罗胝子之流。
【解读】无
【译文】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圆常〈注一〉,固身常住,同于识精圆常,内外相保,长不倾逝,自以此计为是,以此为可贪,余皆非可贪求,故此人则堕贪非贪执,诸阿斯陀〈注二〉求长命者,皆与此相类,成其伴侣,现为识阴所覆,不知更求真常,故言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注:①自计识阴为圆为常,以为众类所归故圆,以是各命由绪故常。既圆且常,妄计得此者可以保形,可以永年。
②意为无比,长寿仙名,凡寿命极长,世无能比者,皆可称之。
【解读】无
【译文】计识阴为各命由绪,故言执著命元,立固妄因〈注〉趣长劳果〈注二〉,亡失本修,不出生死,故违远圆通,与涅槃背离,将来必堕在妄延种中。
注:①执著命元,以此为因,愚者谓之坚固,智者谓之虚妄。
②依此趣果,迷者谓为长寿,悟者谓为徒劳。
【解读】无
【译文】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观命互通〈注一〉,却退留住于尘劳烦恼中,恐识阴销尽,命根即断,故于此际,坐莲华宫〈注二〉,广化七宝,多增美女,纵放其心,以此为胜,此人即堕在真无真执中〈注三〉,吒枳迦罗〈注四〉成其伴侣,故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注:①因见我与诸类通一觉知,觉知即识阴,为各命由绪,故言观命互通。
②莲华宫庄严富丽,微妙香洁之宫。
③欲求真则识尽命断,而反无真,故言真无真执。
④吒枳迦罗,天魔之异名,梵语吒枳意为结缚,梵语迦罗意为我所作,意为三界结缚,唯我能作,今却留尘劳,与被计同,故成其伴侣。
【解读】无
【译文】是名第八发邪思因〈注一〉,立炽尘果〈注二〉,是故违远圆通,背弃涅槃,生天魔种。
注:①不知识尽真现,反恐命根断绝,故言发邪思因。
②穷奢极欲,故言立炽尘果。
【解读】无
【译文】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观一切凡圣,皆依命根发明,于命根发明中,分别精粗,同一命根发明,圣位则精,凡位则粗,故须分析辨别,精粗之所由。又同一命根发明,圣道则真,外道则伪,故须疏通决择真伪之所由异。而精粗真伪,皆是以因感果,自相酬答,既知如此 ,欲易粗为精,舍伪从真,惟求感应,感应速成,滞窒小果,背离佛道,所谓见苦断集,(世间果因)证灭修道,(出世果因)此即所谓得少为足,更不前进者,以此为胜,于菩萨法,不生好乐之念,故堕在定性声闻中,四禅无闻比丘,非果计果。佛会增上慢流,未得谓得,与此相类,故成其伴侣。滞寂沈空,灰知灭见,故言亡失知见。
【解读】无
【译文】此即名为第九圆观四谛,精诚以求感应,事与愿违,居灭已休,不思进求而作胜解,甘居沉空守寂,不得圆通因心,莫臻究竟,背弃涅槃,永缠于空,不思超脱之志。
【解读】无
【译文】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圆融清净觉明〈注一〉,发研深妙〈注〉,立即涅槃,不知更求性海圆融,缘起无碍,及真如不动寂灭场地,以缘生无性而立涅槃,计同缘觉,以纷扰寂静而立涅槃,计同独觉,故此人则堕定性辟支,诸缘独伦,不回心者,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注:①觉明即是识阴,故前言觉明真识,识阴诸境,至此已极,故特举所依觉明以显胜。前言能令己身根隔合开,即略具圆融之义。又言亦与十方诸类通觉,觉知通泯,即略具清净之义。
②发心研究,以悟二种深妙,一者依于圆融而悟缘生无性之理。二者依于清净而悟纷扰寂静之义。
【解读】无
【译文】是名第十圆觉泯心〈注一〉,成湛明果〈注二〉,违远圆通,背离涅槃,生觉圆明〈注三〉,不化圆种。
注:①根隔合开为圆,觉知通泯为泯,言觉言心皆指识阴,结根名觉,有觉知故。当体名心,能集起故。
②寂静名湛,即独觉果,无性为明,即缘觉果。
③觉即缘觉独觉,二理圆,二智明,故言觉,言圆,言明。自计圆满果德,而不能化,故依然为定性种。
【解读】无
【译文】阿难如此十种禅那境界,未及圆通,在中途即误入颠狂知见,因依颠狂知见,不自觉知,于迷惑中,得少为足,故于未足中,生满足证。这都是识阴将开未开之际,用心不纯,妄念与正念交互而起,故中途作证,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境界现前,各以所爱先习而取,就此休息,不复更研妙明〈注〉,将谓毕竟所归宁地。自言满足无上菩提,大妄语成,外道邪魔所感,业终堕无间狱,声闻缘觉,不成增进。
注:前八种于自所计果,如第一所归果乃至第八炽尘果都是,后二种于自所证果,自言满足无上菩提,如第九趣寂果及第十湛明果都是。
【解读】无
【译文】你们留心秉持如来破魔之道,将此法门,于我灭度后,传示于末法时期,普令众生,觉了此中途成狂十种差别之义,不要让见魔,自作沉重器孽,保绥禅定,哀救修行人,销息邪见之缘,令其身心,现前成就圆通,转众生知见,而入佛之知见,从始洎终,直到成佛。不遭歧路。
【解读】无
【译文】如此法门,先过去世,恒沙劫中,微尘如来,乘此心开,得无上道〈注一〉,识阴若尽,则汝现前诸根互用〈注二〉,从互用中能入菩萨金刚干慧圆明精心〈注三〉,于中发起神通变行,如净琉璃,内含宝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菩萨所行〈注四〉金刚十地,等觉圆明〈注五〉,入于如来妙庄严海〈注六〉,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注七〉。
注:①此即前文所说'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
②识阴若尽,则一六俱亡,真性现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故令诸根互相为用。
③金刚干慧即指十信前初干慧地,圆明精心即指干慧位体,六根互用为圆明,欲爱干枯为精心。既入其位,必具其体,体必兼用,故即于此圆明精心中发起神通变化。
④入地乃真修圣位,皆以金刚利智修断,故言金刚十地。
⑤至此复言圆明者,见始终惟此一心,至等觉达发化之极。
⑥如来万德庄严,各尽其妙,皆依性海缘起,一多无碍,重重无尽。
⑦纵是历位造修,乃至圆满菩提,亦不过圆满干慧位中所有功德,究无一法,从新来者,故言归无所得。
【解读】无
【译文】此是过去先佛世尊在止观中,还用觉观明慧,分析辨别微细魔事,能遵佛所说,魔境现前,自能谙识,心垢洗除,魔不得便,自然不落于邪见网中,阴魔〈注一〉销灭,天魔摧碎,大力鬼神,褫魂落魄,逃逝于十二由旬之外,魑魅魍魉,潜形晦迹,无复出生,直至菩提,诸位功德,无诸少乏,下劣〈注二〉增进,于大涅槃,心不迷闷。
注:①此指禅那中现境,如色阴中身能出碍等十,受阴中之得大光耀等十,想阴中之圆定发明等十,行阴中之幽清扰动等十,识阴中之根隔合开,觉知通泯等十,虽是善境,亦能致魔,正眼观之,皆是阴魔。
②如识阴魔之最后两种,亦可化其定性,令其增进。
【解读】无
【译文】若是到了末法时期,愚钝众生,不识禅那境象,不懂说法,喜欢修三昧,你怕他们堕入魔道,一心劝他们持诵我佛顶陀罗尼咒,若是不能诵,就是写在禅堂中,或带在身上,一切诸魔,所不能动。
【解读】无
【译文】你当恭敬钦承十方如来究竟修进,最后遗留下来的轨范
【解读】无
【译文】阿难即从自己座起,听完佛的开示和教诲后,顶礼并钦奉如来法旨,现在忆念执持,将来无忘无失,愿以此度世。于大众中,重覆言于佛,如佛所说,五隐相中,五种虚妄〈注一〉为本想心,我们平时,没有听过如来的微细开示,又此五阴,究竟是一齐销除呢?还是次第销尽。如是五重,到何处为界〈注二〉?唯愿如来,发宣大慈,为此大众,进一步开示,使大家能备悉妄想根源,清净自己的心目,并为将来末法时期的众生,作正确的眼目。
注:①五阴中五重妄想:如色阴中坚固妄想,受阴中虚明妄想,想阴中融通妄想,行阴中幽隐妄想,识阴中虚无妄想,依此五种,能生枝末,故言为本想心。
②到何处为边际?如销到何处为色阴边际?何处为受阴边际?等。
【解读】无
【译文】佛告阿难,精真妙明〈注〉,本觉圆净,并不留于死生及一切尘垢,乃至虚空,都是妄想而生起。
注:此四字包括真心之体用而言,精真是不变之体,妙明是随缘之用,具此体用,在迷不述名为本觉,弥满清净,中不容他,是为圆净。
【解读】无
【译文】这都是元于本觉妙明真精,妄以发生〈注一〉诸器世间〈注二〉如演若多,迷头认影,妄元无因,于妄想中,立因缘性〈注三〉,述因缘者,称为自然〈注四〉,彼虚空性,犹实幻生〈注五〉,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
注:①始由一念妄动,真妄和合而成阿赖耶识;说于此识,转出能见见分,说于能见见分,转出所见相分。
②相分之中,空界先形,故言妄以发生诸器世间,如是空见不分,色阴与劫浊并起。性搏四大,受阴与见浊并起。根尘织识,想阴与恼浊并起,知见欲留,业运常迁,行阴与生浊并起。体中相知,用中相背,识阴与命浊并起,那以不了惟心,用诸妄想,于境取相,展转妄成。
③二乘不知,谬计因缘。
④外道邪见,拨无因果,故言迷因缘者,谬计自然而有。
⑤前文说'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即是此理。
【解读】无
【译文】阿难!若是知道妄想有所起处,可以说妄想以为因缘,若是妄想元无起处,则当体全空,若再说此妄想为因缘者,也同样元无所有了,何况外道不知道因缘,推为自然的了。是故如来为你们发明五阴本因,同是妄想。
【解读】无
【译文】如你的身体,先因父母想生〈注一〉再由自己想心,与父母想心,感应和合,传续命根,若自己无想,有应无感,印不能续命,赤白将溃,而自体即不能成,正如我从前所说,心想醋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悬崖不有,醋物未来,你身体必然不是虎妄之类,何以会有口水足酸产生?可知口水由想而来,也同于你的身体,因知你的身体虚妄,也应当同于口水,是故当知,你现前色身,名为坚固第一妄想〈注二〉。
注:①先惟父精母血,赤白和合,故是因于父母想生。再由自己想心,与父母想心,感应和合,传续命根。若自己无想,有应无感则赤白不能和合,自体也不能成。
②现前色身,元无所有,举体全是妄想所成,故直名妄想,居五阴之首,故名第一。
【解读】无
【译文】即如此所说,临高想心,能令你的身上,真受酸涩的感觉。 惟因受心生,能动色体,故你现前顺益(乐)违损(苦)两种交互来往的现象,名为虚明第二妄想〈注〉。
注:离身即无有,唯是觉知虚明,根本受阴,即是如此。
【解读】无
【译文】由于你的念虑,支使你的色身,身体与念虑并不同类,何以你的身体,随念变动,种种取像,心念一生,随念取像,生起眼识缘色,耳识缘声等,心既生已,根亦随之趣境,故此色身,时时与念虑相应,又此念虑,寤时即为想像之心,寐时即为梦中之念。 又此想念,即是现前想阴,体通诸识,同一虚妄念虑,无有实体,故名妄想,又其融即未分,体通诸识,故名融通妄想。
【解读】无
【译文】人现前身中迁流变化之理,从不停住,惟运运密移,甲长发生,气销容皴,日夜之间,生灭灭生,叠相更代,自己曾无感觉。 阿难!这假如不是你,为何会迁变,若真是你,你何以没有感觉? 则你现前行阴,念念不停,名为第四幽隐妄想〈注〉。
注:仁王经说'一念之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中,有九百生灭,'则念念不停可知,彻体虚妄,故以妄想名之。又其密移不觉,故冠以幽隐之名。
【解读】无
【译文】又你离于诸想无复生灭的精明不动,名为恒常的,在身体上不出见闻觉知。
【解读】此即根本识阴,体通如来藏性:在众生位中,离此别无真体,以其微细难知;故目为恒常,于身不出见闻觉知,所谓元以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即此。
【译文】假若此精真恒常之性,不能容留妄习,何以你昔年曾看见一件奇异之物,年深日久,忆忘俱无,其后忽然重覆看见,而仍然记忆宛然,此是习气内熏之力,种子依然存在于八识田中,则此简明了知之性,即现前见闻觉知,同一无分别性,湛然不动之中,前看后念,不断受熏,无有停息之时,分别其间头数,无量无边,无法筹算,阿难当知,此湛然不摇,并不是你的精真本性,正如急流水,看起来像是恬静,其实因为流急了看不见,不是不流,若不是妄想根元仍在,怎么能受妄习所熏?欲尽此想,须待寂灭现前,六根互用,合开成就,一六俱忘之时,方得销灭。
【解读】无
【译文】故你现在见闻觉知中,串穿习气微细种子多少,令不遗失,则湛然明了之阿赖耶识内,一分无明,即名罔象,此无明为能串,六根中习几为所申,和合真如,非一非异,故言虚无,居四阴之后,故为第五,凡夫计为命根,二乘计为涅槃,无而作有,虚而作实,故为颠倒,对前四阴行相粗显,故言微细精想。
【解读】无
【译文】阿难!此五阴为五种妄想所成〈注一〉,你现在要想知道从识至色,彼此相因的界限,及其中浅深之义,唯色与空〈注二〉,是色边际。唯触与离,是受边际〈注三〉。唯记与忘,是想边际〈注四〉。唯灭与生,是行边际〈注五〉。湛入合湛〈注六〉,归识边际。
注:①随业所感,受此五种,阴覆真性。又依此五种,受现世报,酬前世业,依将来因,自相阴覆,难出离故。又依此五种,取境起业;集聚有为无为,有漏无漏种子,为来世因故。所以五阴不尽。 不出轮回,观其所由,五种妄想以为其本。
②按楞严正脉说:有相为色,无相为空,故知但尽乎色名浅,兼尽于空名探。若离色守空,禅宗门下谓之堕一色,唯识宗说为空一显色,犹未出乎色阴边际。故知凡一切空忍,皆非究竟,必至空色俱亡,乃为色阴尽。
③触兼苦乐二受,离即舍受,故知但尽于触名浅,兼尽于离名深。若断触守离,如梵志以不受为宗,犹未出乎受阴边际,故凡一切背舍皆非究竟,必至触离皆亡,乃为受阴尽。
④有想为记,无记为忘,故知但尽于记名浅,兼尽于忘名深,若舍记认忘,禅宗谓为无心,犹隔一重关,尚未出乎想阴边际,故凡一切无想,皆非究竟,必至记忘俱舍,乃为想阴尽。
⑤散心粗行为生,定心细行为灭,可知但尽于生名浅,兼尽于灭名深,若离生住灭,正上文所谓'照照清扰,犹如野马,'尚未出乎行阴边际,故凡一切灭定,皆非究竟,必至生灭俱亡,乃为行阴尽。
⑥湛即第八本识,前文所说'湛不摇处'即此。言湛入者,谓依此第八本识,旋有念而入无念,乃由湛而入故。合湛者,谓守于无念,住于第八本识,乃合湛而住故,可知由湛而入,但尽有念为浅,不复住于合湛,兼尽无念为深,若由湛而入,即合于湛,古德谓为最后顶堕,犹未出乎识阴边际,故几异熟未空,皆非究竟,必至由湛而入而不合于湛,乃为识阴尽。
【解读】据此则五阴各有边际,尽除仍分浅深,及其浅而住,果终不圆;尽其际而不知,功成浪施。道眼贵在无翳,果觉必期圆证,故阿难所以问以诣何为界,而如来兼以浅深答之。
【译文】此五阴之元:重叠生起〈注一〉,生因识有〈注二〉,灭从色除〈注三〉,已得圆通,即齐佛果,五阴妄想,顿然俱空,但无始习气,遇事便兴,若要遇事不兴,非可顿除,故须安立圣位,历事造修,方可除灭。我已示你劫波巾结,为何不明?再来询问。
注:①因无明不觉而有识,识即有作名行,行必有动名想,由动则有见分虚明名受,由见则有空色相形名色,都是一重一重相叠而生起。
②从细向粗以至于色,如人著衣,必从内向外而渐著。
③灭从色除,必由粗及细以至于识。如人脱衣,必由外而内渐脱。
【解读】三摩中解结唯用定力研磨,故是伏妄达空。禅那中解结兼用事行修治,故能断妄证真。就圣位而论五阴尽相,色阴尽当在信满入住之时,受阴尽应在住满入行之时,想阴尽应在行满人向之时,行阴尽应在由加入地之时,识阴尽应在出地等妙之间,此时犹有微细念相,至金刚道后,则异熟识空,而入最后妙觉位。
【译文】你应将此妄想根元,根元不除,五阴终不能尽,心得开通,了知诸法唯心所现,唯识所生,离心无体,离识无性,传示将来末法之中,诸修行人,令其知道,唯心无体,唯识无性,根元既唯虚妄,枝末岂是真实,认妄为真,浩劫流转,知而不随,故言深厌自主,五阴既尽,不生灭性现前,即是涅槃真体。自此随所发行,安立圣位。进求无上菩提,故言不恋三界。
【解读】此经自阿难请谈七趣以来,至此说法,复为一周,名'破障销碍周'。总前三部分,为一首楞严王。按首楞严王三宇,译为究竟坚固,以不动不坏为义,今此经精研七趣,唯是自业所招。详辨五魔,都缘邪思所致。重明五阴,总以妄想为根。自业所招,七趣成而密因坏。邪思所致,五魔起而了义亡。妄想为根,五阴覆而万行颓。密因坏则正信不坚,了义亡则正解不固,万行颓而真修必坠,是始终不坚而究竟必坏。今知自业所招,业不造而七趣空,邪思所致,思无邪而五魔遁;妄想为根,想离妄而五阴销;七趣空则密因本具,正信必坚。五魔遁则了义现前,正解可固。五阴销则万行无滞,真修能成。真修既成,妙证必克,据此则生信发解起行证果,从始至终,究竟坚固,不动不坏,题中首楞严三宇,全统此义。
【译文】阿难!假若有人,遍满十方所有虚空,盛满七宝,持以奉上微尘诸佛,一心诚敬,你的意见如何?此人以此施佛的因缘,所获得的福报多不多?
【解读】无
【译文】阿难答言:虚空无尽,珍宝无边,过去有一个众生,以七文钱布施佛〈注一〉,舍身之后,还能获得转轮王〈注二〉位,何况现前虚空既穷尽十方,佛上又充遍虚空,于中皆施珍宝,虽穷劫思之议之,尚不能及其分量,如此多的福报,如何更有边际?
注:①达磨显宗论中说'无灭尊者(即阿那律)昔于殊胜福田,因以七钱施设食供,后异熟报,七反生于三十三天,七生人中为转轮王。'
②为世界之主。
【解读】无
【译文】佛告阿难:诸佛如来,言语没有虚妄的,假若有人,身犯了小乘的四重罪和大乘的十波罗夷罪〈注一〉,瞬息即经〈注二〉此方他方的阿鼻地狱,乃至穷尽十方无间地狱,无不经历,能以一念〈注三〉将此法门,于未劫中,开示未学,是人罪障,应念销灭,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得到的福报超过前面所说布施的人百倍千倍,千方亿倍,甚而至于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注:①小乘的四重罪和大乘的十波罗夷罪,都是最大的罪,犯者必堕地狱。
②堕地狱的都是瞬息即堕。
③临堕前一念顿悟此法门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并愿将此法门,于未劫中,开示未学禅定者。
【解读】无
【译文】阿难!若有众生,能诵此经,能持此咒,其功德如我广说,穷劫不尽。依我的教言,如教行道,直到成就菩提,永远不遭魔业。
【解读】无
【译文】佛说此经完后,在座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以及世间的天人阿修罗,及诸他方世界的菩萨,二乘圣仙童子并初发心的大力鬼神等,皆大欢喜,作礼而去。
【解读】无
分类:佛经 书名:楞严经 作者:佛经
- Details
- Category: 佛经
《楞严经》卷九
【译文】阿难!世间一切所有修心的人,不借禅那〈注一〉之力,无有智慧,但能依事相修行,严持禁戒。因为说执持之力,不行淫欲,还不能无心。然后若行若坐,想念俱无,最后则爱染不生不能留在欲界,因此应念身为梵侣〈注二〉,这样一类人,名为梵众天。
注:①禅那意为静虑,即由静而虑之义。
②已超出欲界,身为梵世庶民。
【解读】无
【译文】欲界淫习既得伏除,离欲净心,已得现前,不假执持之力,自合梵世律仪,无须勉强,自能随顺爱乐,此人应时成就梵行〈注一〉,如此一类,即名为梵辅天〈注二〉。
注:①清净之行。即是梵行,成就此行,即合梵德。
②为梵天之辅臣。
【解读】无
【译文】身心都得到妙圆〈注一〉,无论行住坐卧,威仪都具足无缺,不但禁戒清净,且能明悟了知〈注二〉,故此人应时即能统率梵众〈注三〉,为大梵天王。如此一类,即名为大梵天。
注:①爱乐随顺,身心无所拘限,故称妙圆。
②知持,知犯,知开,知遮,故为明悟了知。
③因为明悟了知,自能处断重轻,昭示赏罚,故能统天众而为大梵天王。
【解读】无
【译文】阿难!这三类胜流〈注一〉,一切苦恼所不能逼〈注二〉,虽然不算正修的真三摩地,然而于持戒的清净心中,欲界的诸漏,不能牵动,这就名为初禅〈注三〉。
注:①这三类天人,同具身胜,乐胜,超于下界,故名为胜流。
②下界的粗重极苦,都已远离,故一切苦恼都不能逼。
③初禅定具五支功德:一,觉;二,观;三,喜;四,乐;五,一心。在九次第定中,名离生喜乐地。因为他离下界等种种不善之法,生初禅等诸善法故。
【解读】无
【译文】阿难!其次梵天统摄梵人久久化他之功愈深,自己的梵行也更纯,净心的力量更为坚固,禅定之力也更强。寂然不动,而湛然澄清。声心内外皎洁而光耀。这样一类天人,名为少光天。
【解读】无
【译文】定力更为增长,身光与心光,展转相然,映十方界〈注一〉,遍成琉璃,身心内外明澈,净无瑕秽。这样一类天人,名为无量光天〈注二〉。
注:①此处所说十方界,是指一小千世界而言,因二禅上覆一小千世界故。
②此为对前天而言,前天光明,此天能量;而此天光明,前天不能量故。
【解读】无
【译文】吸持〈注一〉圆满光明,以成就教体〈注二〉,依于圆光,发宣化理,自然成教,无作无为,所以应用无尽,这样一类,就名为光音天〈注三〉。
注:①受教者,吸取法义;施教者,执持音声。
②如维摩诘经说'或有佛国,以光明而作佛事。'可以例此。 又古德引经论多说二禅以上,无语言法。然法华经也说'光音及遍净,乃至有顶天言语之音声,悉皆得闻。'可知古德所说无语言法者,但无舌辩之语言,语言由于光发,如后文圆光成音即是。
③声音从圆光中发出,故名光音天。
【解读】无
【译文】阿难!这三类胜流〈注一〉,一切忧悬〈注二〉所不能逼,虽然不是正修的真三摩地〈注三〉,然而在清净心中,粗漏已伏〈注四〉,名为二禅〈注五〉。
注:①不惟胜于欲界,兼复胜于初禅。
②初禅初离欲界之苦,恐其复坠,故忧愁悬挂,时时以觉观拒之。至二禅离欲渐远,恐坠之心已息,故一切忧悬所不能逼。
③虽至无觉无观之境,依然属于有漏,故仍不是正修的真三摩地。
④初禅中爱,虽不能断,而于二禅清净心中,无所由起,故说已伏。
⑤此时虽已超初禅,但未及三禅,故名为二禅,二禅具四支功德:一、内净,二、喜,三、乐,四、一心。在九次第定中,名定生喜乐。此定胜于初禅,因初禅有觉有观,带忧悬之喜乐,而二禅无觉无观,纯内净之喜乐。
【解读】无
【译文】阿难!这样的天人,圆满光明,成就音声,披发音声显露化理而成妙用。发成精行〈注一〉,通于寂灭〈注二〉之乐,如此一类,名为少净天〈注三〉。
注:①初禅离动现静,二禅依静现动,虽依静现动,未免违静,故发行犹粗,至此天定力转深,动不违静,故说发成精行。
②至此动静双亡,是为寂灭,寂灭之乐,妙胜于前,因初入此境,故说为通。
③寂灭名净,以境纯故,境量初通名少,又对前而言名静,对后而言名少。
【解读】无
【译文】前天虽通寂灭,但以静境未亡,尚为静之所限,现在到了此天,定力转深,并净亦空,故此时净空现前,以空引净,净与空发,等太虚而为量,故引发无际,自觉现前身心,如太虚之一尘,无累无拘,自觉无限轻安,成寂灭乐,如此一类,名无量净天〈注〉。
注:无量净即以净境无际言之。又前天净境,此天能量,此天净境,前天无能量故。
【解读】无
【译文】前天虽净德无际,而依报和正报犹未尽亡,既有身心世界,净虽无量,而未极圆遍,至此定力转深,身心世界,泯同一体,荡然无杂,故一切圆净,纯净之德,既已圆遍,故说成就,至此有漏之乐已极,自觉殊胜可托,趣住不拾故归寂灭乐〈注一〉,这样一类天人,名为遍净〈注二〉天。
注:①虽殊胜之乐已极,然仍属有漏。
②初则始通得路,次则入门,至此净德圆遍,如升堂入室,故名遍净。
【解读】按楞严经指掌说'问,欲界六天,按三摩文中,颇似道场严戒。按禅那文中,颇似二渐刳性。自入色界以来,历谈至此,按三摩中,颇似道场定慧。按禅那中,颇似历位深修,况涅槃亦翻寂灭,而结尽亦曰寂灭现前,何此之寂灭,与彼胜劣天渊?请示深故,以防错修。答,善哉问也,愚正欲言,按前佛示三摩文云:汝等决定发菩提心,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倦,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是知正修之人,必先发菩提心,依真三昧,用不生灭心。如巧金师,欲祀上帝,依善好炉锤,用金作器,初作即贵,作成更为尊器,结尽所谓寂灭现前,涅槃所以翻为寂灭是也,今前云诸世间人,不求常住,是不发菩提心也。又云:不假禅那,无有智慧,是不依真三昧也。况生天之因,始于纯想,是不以不生灭心,而用生灭心也。如拙庖人,欲饱田夫,以破漏釜竈,用砂作饭,初作原非饭本,尘劫只名热砂。初禅所谓明悟,三禅中所谓寂灭是也,识此深故,自无错修。问,前途既错,如何改修?答,福爱天中,有二岐路:若从广果,上历不还,超空穷空,二皆不失正果,则向修不无少益。若无想穷空不归,迷漏便入轮转,则以往俱系徒劳。
此改修善不善之辨也,问,此之世界身心,一切圆净,与我空法空何别?答,二空因悟而证,二净因想而伏,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不可不辨。'
【译文】阿难!这三类胜流〈注一〉,具大随顺〈注二〉,身心都得至安隐〈注三〉,得无量乐〈注四〉,在安隐心中〈注五〉,欢喜毕具〈注六〉,名为三禅〈注七〉。
注:①又胜于前三天。
②始通净境为随顺,如得路无乖违。次则安隐,如入门无险难。三则已圆得乐,,如升堂入室,常受用。又光音天发行未精,为小随顺,至此天始为大随顺。
③少净天初通寂灭,身虽已安,心犹未隐,得乐名为无量,并不是真无量,因为乐犹可量。
④至此天名遍净,乐始不能量。
⑤安隐心即三禅心,初禅二禅,离忆增胜,故为清净心。三禅得乐增胜,故为安隐心。又初禅离欲界苦恼故喜,二禅离初禅忧悬故喜,至于三禅于前二喜俱无,惟见其乐,故为安隐。
⑥安隐心中,亦有其自谕之欢,莫状之喜,非人所能知,故称为欢喜毕具。
⑦三禅具五支功德:一、舍,二、念,三、智,四、乐,五、一心。在九次第定中名离喜妙乐地,以离前二禅对苦,对忧粗相易见之浮喜,得第三禅自安自隐细相难知之妙乐。
【解读】无
【译文】阿难!再说天人,不逼身心〈注一〉,苦因已尽〈注二〉,此时定力转深,觉三禅之乐,不能常住,福业尽时,久必坏生,由此离苦,住乐二心,俱时顿舍,于是粗重相灭,净福性〈注三〉生,此定暂发,故名福生天。
注:①初禅已离苦恼,二禅又离忧悬,故身心不为所逼。
②初禅诸漏不动,二禅粗漏已伏,是为苦因已尽。
③舍心不动即净福性。
【解读】无
【译文】舍心得到圆融〈注一〉,于此圆融舍心,了了分明,使胜解能清净〈注二〉,所感净福,无有遮限,于此无遮福中,无住无著,自能善巧随顺修习,穷究舍心,未来至何边际?这样一类天人,就名为福爱天〈注三〉。
注:①上离苦乐二心,俱时顿舍,仍有能有所,舍心犹有限碍,至此天舍定益深,能所双忘,舍心始得圆融。
②此圆融舍心,了了分明,即是胜解。印持此心,不令能所复 萌于念,即为清净。
③净福无遮,深可爱乐,故名福爱。
【解读】无
【译文】阿难!从此天中有两条歧略:若于前天中的圆融舍心,胜解〈注一〉清净,福德圆满明净。深证舍禅,净福益胜〈注二〉爱乐此福,住于此定这样一类天人,就名为广果天〈注三〉。
注:①胜解即是智慧光。
②按楞严经指掌'问,净福胜前,其相云何?答,前天如宝月离云,初得圆满明净,此天如寒光无际,万方一时俱照,盖前方备体,此则显用也。'
③异生善果,以此天为最广,所有功德胜于其下诸天。
【解读】无
【译文】若是于福生天中,俱时顿舍苦乐二心,又于福爱天中,精研舍心〈注一〉,修习舍定,勤勇无问,故相续不断,不欲修证而住。必欲穷究舍心,未来至何边际?〈注二〉即以舍心为涅槃道,故圆穷舍道,身心俱灭〈注三〉,至于心虑灰凝〈注四〉依定力摄持之故,经五百劫报形不坏,五百劫后,依旧轮转〈注五〉,初半劫坏〈注六〉,后半劫生〈注七〉,这样一类天人,名为无想天〈注八〉。
注:①福爱天于福无遮中,得妙随顺,即是精研舍心。
②此即福爱天中穷未来际。
③圆穷舍道必先伏五识,以前五识皆属身分,五识既眠,外缘不行,若六识未伏,内心犹动,于是进伏六识,令缘虑不动,终至心虑灰凝。
④灰即是灭,凝即是不动,虽说是灰是凝,但只如蛰虫冰鱼一样,不是真断真灭,因为细想犹存,这就是无想之果。
⑤为其以生灭心为因,强制识心,令其灰凝,故不能发明不生灭性。迷失根性,远违圆通,是不知真本而错乱修习,故不能出轮回。
⑥初生此天,宿定暂坏,半劫渐灭想心,宿定始成。
⑦后将报终,现定未失,半劫渐生想心,现定仍坏,虽中经四百九十九劫,只若重睡人,眠熟床枕。
⑧此天只依于舍禅,灭除前六识心心所法,令不现行。故名无想。
【解读】无
【译文】阿难!这四种胜流,一切世间的苦乐境界〈注一〉所不能动,虽然不是无为的真不动地〈注二〉,有所得的心〈注三〉,功用纯熟之后〈注四〉,名为四禅〈注五〉。
注:①这是指欲界以来的诸苦乐境界,欲界苦乐俱粗,初禅二禅,苦乐渐细,都是苦乐相间,到三禅则纯乐无苦,到四禅则乐亦不受,故说诸苦乐境所不能动。
②不动有四:一是四禅不动,二是小乘不动,三是大乘权教不动,四是一乘实教不动。四禅虽是一切苦乐境所不动,只是如石压草,似冰夹鱼,所以不是无为真不动地。小乘和权教虽是无为,也只是似不动而不是真不动。
③四禅的舍定,只是强伏粗识,其不动犹不及小乘,即以此为真实,期其必得,故名有所得。
④虽是有为心,功用纯熟后,不假勉强,任运伏识,任运成定,正显其不动之义。
⑤四禅有四支功德:一,不苦不乐。二,舍念。三,清净。四,一心,四禅在九次第定中名舍念清净地,又楞严正脉说'初禅共戒,戒德增上。二禅喜俱,光明增上。三禅乐俱,净乐增上。四禅舍俱,于中前三天福德增上,后一天舍定增上。此其别也。'
【解读】楞严经指掌说'俱舍云:杂修静虑,有五品不同,故生五净居天。杂修者,初起无漏,次起有漏,后起无漏,以有漏无漏,间杂而修故。静虑者,定慧均等之谓也。五品者,下,中,上,上胜,上极也。问,何故杂修静虑?答,为生净居天故,为受现法乐故,为遮思烦恼故。问,以何义故名为净居?答,离欲圣人,以圣道水,濯烦恼垢,故名为净,净身所止,故名净居。或住于此,穷生死边,故名为净,净者所住,故名净居。或此无异生杂,纯圣所止,故名净居,今云不还者,的指三果人住故。'
【译文】阿难!四禅天中,除了上述四天之外,另有五不还天〈注一〉于下界中〈注二〉,九品习气〈注三〉,俱时灭尽〈注四〉,苦乐双亡〈注五〉,下无卜居之处〈注六〉,故于舍心众同分中,安立居处〈注七〉。
注:①已生此天,即不复还来欲界受生。
②下界即指欲界。
③习气即是思惑,与生俱生,难除难灭,故分九品断,断前六品尽,证二果,后三品尽,证三果。共润七番生死,方乃断尽。
④七生天上,七返人间,于欲界时,灭尽习气,从此于欲界中,无润生之惑。
⑤初禅二禅,苦乐相间。三禅纯乐,并以俱亡。
⑥七生天上时,色界初三地思惑,先已断尽,故于下地,已无润生之惑,纵拟再生,亦无因可托。故说下无卜居。
⑦既苦乐双亡,进契舍心,故于舍心众同分中,安立居处,然安立虽在同分,而杂修静虑,应另有别境。
【解读】无
【译文】阿难!既苦乐双亡〈即苦乐两灭〉,斗心〈注一〉不交〈注二〉,如此一类天人,名为无烦天〈注三〉,(此天于杂修五品中应属下品。)
注:①即能灭之心。
②灭苦灭乐,有彼此相胜之意,故称斗心。
③熏蒸燥热,故感顿燥,如火被覆,不得发泄之象,如有斗心,则不得发泄,此时既斗心不交,故以无烦名此天。
【解读】无
【译文】斗心发动为机,收摄不交为括,惟存一念独行,研交〈注一〉无地,如此一类,名为无热天〈注二〉。(此天于杂修五品中应属中品。)
注:①一念若存,虽说不交,终有交时,则一念正是相交之处。若更精研此一念,了不可得,则不唯无交,即欲交亦无地。
②如炉炭已息,暖气犹存,此时一念独行,研交无地,一念亦了不可得,故名无热。
【解读】无
【译文】前天已研交无地,定深慧明,至此更发天眼,见十方世界〈注一〉,妙见〈注二〉圆澄〈注三〉,更无尘象〈注四〉,一切沈垢〈注五〉,这一类天人,就名为善见天〈注六〉。(此天于杂修五品中,应属上品。)
注:①此处指一大千世界。
②妙见言天眼胜妙,超过四禅。
③圆遍澄凝,用益周而体益净。
④尘象即是外境。
⑤沈垢即是内影。这是说外境不能碍其圆,内影不能扰其澄。
⑥用周体净,澄圆无碍,故名善见。
【解读】无
【译文】前天已妙见圆澄,用周体净,故精妙之见,已至现前,如陶师之范土为瓦,铸匠之模金作像,心之所至,手之所到,任运成就,得自在故,这样一类,神足无碍,就名为善现天。(此在杂修五品中属上胜品。)
【解读】无
【译文】究竟群几〈注一〉,穷尽一切色性,至于空性〈注二〉,到于无有边际之处〈注三〉,这样一类,就名为色究竟天,(此天于杂修五品中,应属上极品。)
注:①群几就是群微,初以假想,析三千大千世界为七分,次以七分,分分转析为七,如是展转分析,至于究竟,最后至为微尘,虽至众微,犹有微碍,于是再以七分分之。分至极微,则成邻虚,是为究竟群几。
②色相体性,析成邻虚,至此巳尽,若再析邻虚,就只有空性,穷尽色性之后,就只有虚空之性,色本是依空而显现,故虚空之性即是色体之性,至此虽身相未泯,而境界全空。
③无边际即空处边际,也即是色界极顶,故以色究竟名之。 按俱舍论说'从此向上,无复所居,此处最高,名色究竟。'
【解读】无
【译文】阿难!这五不还天,那些四禅的四位天王〈注一〉,只能钦仰和听闻,而不能知道他们的依正受用,更不能见到他们的胜妙之处〈注二〉。就像如今世间的旷野深山,圣道场地,都是阿罗汉所住持之所,世间的粗人,不能见到一样〈注三〉。
注:①初禅大梵天王,二禅光音天王,三禅遍净天王,四禅广果天王,按唯识论说二禅以上,不分王臣,现在通称天王,有三重意义:一为统摄之义,统摄梵众及梵辅故,如大梵天王即是。二为自在之义,于本天中,得自在故,如光音遍净是。三为尊胜之义,于诸天中最尊最胜。如广果天是。一如世间称人王,实有君臣之义,二如菩萨名药王,三如世尊称法王。
②只能钦闻,不能知见,这当中有三重道理。一是四禅只能伏惑,而不还却能断惑。二是四禅为有漏,而不还却是无漏。三是凡圣之隔,四禅为凡,不还为圣,彼此悬隔,故只能钦闻,而不能知见。
③不还与四禅同以舍心成定,而彼此不能见面就如世间的旷野深山,都是罗汉所居的圣境界一样,世间粗人,不能见面。如入大乘论所说'宾头卢等十六罗汉,散在诸山海中,'而世人不能见一样。
【解读】无
【译文】阿难!这十八类天人,绝配偶,离情欲,只是形体未尽,还有色质之累。自此以来,名为色界〈注〉。
注:色分为业累色和定果色两种。在色界天中,两种色都有。
【解读】无
【译文】再说阿难!从此有顶〈注一〉色边际〈注二〉中,这当中又有两条岐路:一是从福爱天中,生广果天,二是生无想天,在广果天中,又分住与不住,若是作证而住,则报尽仍坠轮回,若不作证,则杂修静虑以入五不还天,在五不还天中,又分为利钝两条路〈注三〉。若于四禅舍心中苦乐双亡,斗心不交〈注四〉,最后出离尘界,离分学生死,成阿罗汉,入菩萨乘,这样一类人,就 名为回心大阿罗汉〈注五〉。
注:①色究竟天之顶,名为有顶。
②色究竟天之顶,上邻空界,故说为色边际。
③若利根者,于五不还天中,无烦天断四禅思惑,从无热天至究竟天,断四空思惑,再从究竟天中,超四空而证阿罗汉果。
④无烦天斗心不交,无热天研交无地,即是智慧渐发,善见天妙见圆澄,是智慧始明,善现天陶铸无碍,是慧光始圆,色究竟天穷色性性,是慧光始通,已尽空界三十六思惑,故自此便出离尘界。
⑤回小乘心,向大乘果,但其证迹,仍为罗汉,故以大字别之。 四空处天。
【解读】按楞严指掌'初、厌色依空名空处,二、厌空依识名识处,三、色空识灭,不得真灭,名非非想处,有定果色,无业果色,故亦名无色界也。此复有二:一、从福爱分歧,由广果而转入不还,由不还而渐穷。二、从福爱分岐,不由广果,缘无想而直入渐穷。如夷路而长,直入如险路而近,今约渐穷者言之,无想直入至后总结自见。'
【译文】福爱天舍心圆融胜解清净,舍厌之心,依此心成就广果乃至色究竟天,色究竟天,虽已穷色性性,入无边际。其奈未尽形累,故觉身为碍,故销碍入空,前于色究竟天中,已穷色性性,入无边际,唯觉有身为碍,只须仍依前分析此身,以至于无,此时身界俱空,唯觉虚空无边,为识所依,此即厌色依空,这样一类天,就名为空处。
【解读】无
【译文】诸碍既已销亡〈注一〉,唯有空存,现在缘空无边,令心散漫,乃作意欲忘,久而定成,并前无碍之空,亦复俱灭,唯有阿赖耶识存在,此时六识已灭〈注二〉,唯有末那〈注三〉半分微细〈注四〉,此时色空俱灭,唯有识心无边,此即所谓厌空依识而成定,这样一类,就名为识处。
注:①色究竟天已销界碍,空处又销身碍,故说诸碍皆已销亡。
②六识托尘似有,离尘实无,现既色空俱亡,六识无托,故与之俱灭。
③末那识以阿赖耶识为体,唯有依阿赖耶识,方能保全,现在所说之末那,乃是阿赖耶识所保全之末那。
④末那识外缘六尘,形相粗显,内缘八识,行相微细,现在六识既灭,则外缘之半分粗显者已灭,所留唯内缘八识之半分微细部分,这就是识定。这是以末那为能缘心,以阿赖耶为所缘境。
【解读】无
【译文】空色俱亡〈注一〉,识心都灭〈注二〉,十方寂然,迥无所往〈注三〉,这样一类,就名无所有处〈注四〉。
注:①空处亡色,识处亡空。故空色俱亡。
②不唯六识及末那粗分不行,并末那之细分,亦复俱灭,因前天唯留末那之分,现复厌其恒审思量,作意欲灭之,久而定成,思量都尽,唯有赖耶独存,但赖耶无有分别,唯觉十方寂然,此去不知是何境界?
③这就是老庄所说的混成一气,印度外道所执的冥谛,都是此境。
④到此色亡,空亡,未那识亦亡,唯存阿赖耶识无分别性,故无所有。
【解读】无
【译文】识性〈注一〉本来不动,以灭定穷研,欲灭本识,识实不灭,唯觉灭定益深,是为于无尽中,发宣尽性,犹如患目羞明,以障覆灯,灯实不灭,唯见障外无明,是成非非想之因,识实不灭,而为灭定所障,故如存不存。虽为灭定所障,而识实不灭,故若尽非尽。是成非非想之果,这样一类,就名为非想非非想处〈注二〉。
注:①识性即指赖耶,性者根本义,以赖耶为诸识之本。楞伽经说'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是知空处亡色,识处亡空,略似于境界风息,无所有处。识心都尽,略似于识浪不胜,但以法执俱在,我执暂伏,唯以灭定穷研,如入室避风,似引水观浪,风实不息而浪犹正跃,所以不见本识,唯觉十方寂然,迥无攸往,现在说寂无攸往,正是识性不动之境,藏海常住之源,奈为二执所障,不能荐取,亦唯略似而已。
②如障覆灯,障外不见,故作非想,以灭障识,亦复如是,如障微开,灯明微露,故作非非想,灭定稍亏,亦复如是,所谓灭穷识性,不得真灭。
【解读】无
【译文】此等穷空〈注一〉不尽空理〈注二〉,从不还天圣道穷者,名为不回心钝阿罗汉〈注三〉,若从无想诸外道天〈注四〉穷空不归,迷漏无闻〈注五〉,便入轮转。
注:①此总指四空天而言,按楞严正脉说'初天穷色令销,二天穷空令无,三天穷识令灭,四天穷性令尽,前二穷境,后二穷心,欲令心境双空。'故总为穷空。
②不尽空理,有二重意义,一是不达法空,下文圣道穷者即是。二是我空未极,下文外道穷者即是。
③一类始从福爱天分岐,由广果而入不还,由不还而渐穷四空。由不还天初果即入圣流,现在三果中,因根钝故,在不还天中,唯断四禅残思。现在四空天中,以穷空之力,渐断三十六思,得证我空之理,成阿罗汉。因为他沈空滞寂,不想度生,与前顿超一类相比,故名为不回心钝阿罗汉。
④这是由福爱天分歧,不由广果,便入无想,不是正道之故,所以为外道天,这里又有两条道路:一类是非果计果报尽便入轮回。二类是不自作证,穷空直入空界,因为在无想天中,心虑灰凝,初半劫减,后半劫生,厌离无想,修空界定,直入空处,以至非非想处,作证而住。
⑤困迷于有漏,不知断惑,不闻圣道,不求真证。断证既无,定坏还堕。
【解读】无
【译文】阿难!这些天上,各各天人,都是凡夫各人自己所造业果,纵获胜福,不过酬答前因,答尽还入轮回。这些天中,各位天王,都是菩萨游于三摩提境中〈注一〉,渐次增进〈注二〉,回向圣伦,所修行路〈注三〉。
注:①这是指四禅天四王,六欲天六王,都是菩萨,已得圆通之后,游戏于三摩提境中。
②按干慧地菩萨,寄报于四王天,接引人间众生,于欲令轻,十信位菩萨,寄报五欲天,接引四王天众生,于欲惭离;十住位菩萨,寄报于初禅,为接六欲天众生,于欲永断;十行位菩萨,寄报于二禅,为接初禅众生,令离觉观;十向位菩萨,寄报于三禅,为接二禅众生,令离喜乐;十地菩萨,寄报于四禅,为接三禅众生,令舍妙乐;等觉菩萨,寄报色究章天,为接四禅众生,令离舍定。 即以此接物利生,成就己德。
③以此历位增进,行行位位,都不离菩提之心,向菩提之果。
【解读】无
【译文】阿难!这四空天,身心都灭尽〈注一〉,定性现前〈注二〉无业果色〈注三〉从此到终,虽然还有天的名称,而无色可见,故名无色界。
注:①空处灭身,识处犹有心在,至无所有处,乃至非非想处,则并彼所执为自心者,亦复俱灭,其实识性本不可灭,但他们不知,只是识性在定中潜伏下来,自己觉得是灭了。
②深定之体现前,能发定果色定中现起,微细身境自在受用。
③因业报所感粗显身境,不复更有。
【解读】无
【译文】这都是不明白妙觉明心〈注一〉,积妄发生〈注二〉,妄有三界〈注三〉,在此中间,以妄为实,取著造业,故妄随七趣补特伽罗而沉溺〈注四〉,各从其类而轮转于生死中。
注:①妙觉明心,即指本觉而言,本无识心分别故为妙,本无色空顽冥故为觉,本无欲尘蒙蔽故为明。
②由于本觉妙明心中一念妄动,即成为晦昧,因为不明白此心实相,于是由迷生迷,积妄而生转相和现相,次第而起。
③于是从无同异中:妄见同异诸相,三界因此而发生。
④补特伽罗意为数取趣,如天报已尽,于中有身,数数取著,趣于余趣,无始以来业种,眠于藏识,次第而发,如修罗业发,则从修罗一类,若人道业发,则从人道一类,乃至若地狱业发,则从地狱一类。
【解读】按楞严经指掌说'问,若尔则天福独不可修耶?答,若悟而后修,不复妄随,则天福即圣道之阶梯,如前所谓渐次增进,回向圣伦者是也。若不悟而修,不达妄有,则天乐即苦趣之前导,如前所谓业果酬答,答尽入轮转者是也。汝正不必问天福之可修与不可修?只须问汝心之能悟与不能悟?观文中曰妄有,曰妄随,曰七趣,曰沉溺,其警惕之意,亦深切矣!'
【译文】再说,阿难!在这三界中,更有四种阿修罗类〈注〉。
注:阿修罗,瑜伽师地论译为非天,古德释为有天福,无天德,另翻为无端正,长阿含经说'修罗生女端正,生男多丑,从男彰名。'又鸠摩罗什说为不饮酒,引杂宝藏说'妒天饮酒,采华酝酿,嗔无和气,不成,终不得饮。'按三界中皆有修罗,同分地也。以种族有四:胎卵湿化,各不同,虽种族有四,同名修罗,以性多嗔,行多妒,性行多相类故。
【解读】无
【译文】若是远因从鬼道而来,以护法之力〈注一〉,出于鬼伦,入于修罗道中〈注二〉,故乘通人空〈注三〉,从卵而生〈注四〉,仍属鬼道所摄〈注五〉。
注:①以善愿心护经,护咒,或受佛遗嘱,护持修法行道之人,都可称为护法。
②虽来自鬼道,入于修罗道,则福胜于鬼。
③鬼本具五通,加以护法之力,故果中更胜于鬼。
④鬼多浮想,故改形仍从卵生。
⑤转报神通类鬼,仍为鬼趣所摄。毗婆沙论上说'妙高山中,空缺之处,如覆宝器,修罗所住,如坚手天等。'三界安立图说'自须弥山根上去一万由旬有坚手天,坚手天上有持鬘天,持鬘上有恒憍天,此三天皆鬼神所居。'
【解读】无
【译文】若是于天中,降德〈注一〉贬坠下来,改生在修罗道中,其所居住之处,邻于日月〈注二〉,这一类阿修罗,从胎而出〈注三〉,故于人趣所摄〈注四〉。
注:①色界天以梵行持身,六欲天以少欲为德,若梵行稍亏,情欲稍重,即为降德,谪谢天位,改报修罗。
注:①按正法念处经说'有阿修罗,住须弥山侧,于欲界中,化身大小,随意能作。'这就是有天福,无天德。
③胎因情有,此类阿修罗,以情重被贬,故从胎而出。
④此类所居邻于日月,下接人境,又情欲同于人,故为人趣所摄
【解读】无
【译文】有阿修罗王〈注一〉,能执持世界〈注二〉,力能洞达无碍〈注三〉,能与梵天及天帝释四天争权〈注四〉,这类阿修罗,因变化而有〈注五〉,为天趣所摄〈注六〉。
注:①这类阿修罗,原从人道中来,在人中有大福德,应生天上,但胜负心重,有争王图霸之业,执分疆裂土之功,事不遂意,嗔妒结于心中,故感为修罗王,福报同于天人。
②性好斗争,心有胜负,争王圆霸之心未了,分疆裂土之习仍在,故感执持世界。按楞严正脉说'执持世界者,亦能驱役鬼神,祸福人间,如孔雀经有修罗所罚之语。'
③神通之力,洞达无碍,上天下地,无所畏惧。此由有大福德及勇敢之心所致。
④按灌顶大师疏说'梵王大千之主,帝释三十三天中尊,四王四洲都统,各有专司,修罗不摄,妒心起诤,欲窃其权,时来与战。又引经证云:修罗初来战时,先四天神,次余散天,次四天王,四王力敌不胜,方报天帝,天帝力不能敌,然后展转乞助上天,乃至梵王下天助之。'但未指出于何经,想必有所见。但既能与帝释四天争权,则色界和欲界定有其同分之境。
⑤因福德力大,不受胎藏,但离人间报躯,即现修罗幻形,故说因变化有。
⑥福报似天,故为天趣所摄,或以住处邻于天官,正法念经说'有福力大者,住于众相山间。'
【解读】无
【译文】阿难!另外还有一分下劣阿修罗〈注一〉,生于大海中心,沈在水穴口〈注二〉,白昼游于虚空,夜回归水宿〈注三〉,这类阿修罗感湿气而生,为畜生道所摄〈注四〉。
注:①这类阿修罗,不止湿生一类,余生尚多,此湿生仅为其中一分而已。其福德神力,都不及上三类,若与上三类较其胜劣,则化生者为王,胎生者似臣,卵生者似民,此湿生者似为阿修罗之奴。
②生于大海心,海心即是海底。沉水穴口,即是海底泄水之口,如现在百慕大海底。这都是畜生道余习,如金翅鸟因有食龙余习,故感生于大海心,孽龙有避苦余习,故感沉水穴口。
③白昼游于虚空,就是白昼供驱使,夜归海宿,即是息其劳累,故判其为修罗中之奴。
④以从畜道中来,故犹畜道余习,如正法念经说'无力少福者,住于大海心底。'
【解读】无
【译文】阿难!这些地狱饿鬼畜生和人道,以及神仙天道并修罗道,精心研究这七趣的本因,都是昏沉〈注一〉的众有为相,妄想受生,妄想随业轮转,于妙圆明无作本心〈注二〉上,都如空华一样〈注三〉,元无所著〈注四〉,但一虚妄,更无根本头绪可言。
注:①无明不觉为昏,起惑造业为沈。
②不随业力所迁故为妙,不为七趣所碍故为圆,不为妄想所蔽故为明,本心即是本元真如,本元真如即是如来成佛真体,故为无作。
③众生因不了此心,妄有七趣,若果能了此心,则七趣只如空华起灭一样。
④以虚空喻真心,狂华起灭喻七趣轮转,都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岂有著落之处。
【解读】这是为答阿难所问'此道为复本来自有?为是众生妄习生起?'现在说'妄想受生,妄想随业,'是答妄习生起。又说'但一虚妄,更无根绪,'是答非本来有。
【译文】阿难!这些众生因为不能识得本心,以致受轮回之苦,在轮回中,经过无量劫,不得真净〈注一〉,都是由于随顺杀盗淫〈注二〉的缘故,违反这三种业,又出生无杀盗淫之业,有杀盗淫为恶道之因名为鬼类,无杀盗淫名为善道之因,成为天趣,有无二种业力,互相倾夺〈注三〉,于是产生了轮回性〈注四〉,若是得到妙发三摩提〈注五〉,就证得妙常寂〈注六〉,有和无都不存在,无二之无,亦不存在〈注七〉,此时既无不杀不偷不淫,更何况杀盗淫等事。阿难!若是不断三业,则业力各各不同,受报也各各有私,彼此业力同者,也同在一处受报。这就是众私同分之地,并不是没有定处。
注:①恶道固然不净,善道净也不真,因为不明本心,终成有漏,故不是真净。
②十恶之中,贪等属惑,包括在随顺之中,妄等属口,生自身业之表,轮回正因,唯身业为要。
③反此三业,渐次伏除,除得一分有,增得一分无,若随顺三业,至于全有,则报感鬼狱诸恶道,若出生而至于全无,则报感天趣诸善道,如此有不终有,时为无所夺,无不终无,或时为有所夺,如此互相倾夺,轮回即因此而生。
④从天洎仙及人,展转轮回于善道,渐至于无,则从地狱饿鬼及畜生,展转轮回于恶道,因此于无作本心中,颠倒相续,这就名为起轮回性。轮回之所以称性,因为是有为生灭之性。
⑤妙发三摩提,就是不离六根门头,亲见不生灭性。
⑥不生灭性,有不能有就为妙,无不能无就为常,相对不立,中亦无有就为寂。
⑦既然有不能有,即不待有而立无,无不能无,即不待无而立有,故说是有无二无,即有与无二边,都无有。二边既无,不待边以立中,故说无二亦灭,就说明无二之中道,亦同时俱灭。自此净极光通,寂照含虚,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随缘现无,而不住于无,故说:尚无不杀不偷不淫,随缘现有,而不住于有,故说:云何更随杀盗淫事?这就是七趣之所不轮转,而如来密因常得现前。
【解读】无
【译文】由于自己一念妄动〈注一〉,生妄不是有何种缘因〈注二〉,无处可以寻究。你应当勉励一般修行的人,要想证得菩提,一定要除掉三惑〈注三〉,要是不除尽三惑〈注四〉,纵然得到神通,都是世间的有为功用,习气不灭,终于落入魔道〈注五〉,虽然本想除妄,但最后加倍的虚伪〈注六〉。因此如来说为可哀怜者,你的妄是由你自己所造,不是菩提的过失。作此说即是正确的说法,若作其他的说法,即是魔王的说法。
注:①因一念妄动,变起阿赖耶识境。
②最初一念妄动,名为无明即此一念,若究其所由,则无所由而生。
③三惑即是淫杀盗,于中执迷不了,即名为惑,若但离于有,不名为除,必至有无二无,无二亦灭,乃名为除。
④不尽三惑,不唯不能免七趣轮回,纵然以禅定之力,得到相似神通,都是有为功用。
⑤因为习气不灭,对境复发,上品必为魔王,中品必为魔民,下品必为魔女,故说落入魔道。
⑥初修之时,本欲除妄,及至落入魔道,魔福受尽,业报现前,阿鼻极苦,还自来受。
【解读】无
【译文】即时如来将罢法座,于师子床中〈注一〉揽七宝几〈注二〉回紫金山〈注三〉,再来凭倚而座,普告大众和阿难说:
注:①师子表说法无畏。
②宝表圣财普利,故以七宝装成之几。
③紫金山即如来之身,如来金身丈六,圆光四布,巍巍如山,故以为名。
【解读】无
【译文】你们这些有学和缘觉声闻,今天回心〈注一〉向大菩提无上妙觉〈注二〉,我现在已对你们说了真正修行的方法,你们还不能认识修奢摩他,毗婆舍那〈注三〉,的微细魔事〈注四〉。
注:①回小乘心,向大乘路。
②所趣者乃圆证实教最上一佛乘故。
③奢摩他为止,毗婆舍那为观。
④阴境现前,不自觉知,故云为微细魔事。
【解读】无
【译文】一旦魔境现前,你不能识得,洗心〈注一〉不正,落于邪见中〈注二〉。或是你自身的阴魔,或是天魔,或是鬼神著身,或遭遇魑魅〈注三〉,因为心中不明,以致认贼为子,又有一类修行人,得少为足,如第四禅无闻比丘〈注四〉,妄言证得圣位,天报已毕,衰相现前〈注五〉,谤阿罗汉〈注六〉,身遭后有,堕在阿鼻狱中。
注:①修定本为洗心。
②不识魔境,蔽诸正见,纵欲洗心,亦不得其正,不得其正,必落于邪。
③虽同是魔境,然各有不同之魔。
④按大智度论中记'有一比丘,师心自修,无广闻慧,不识诸禅三界地位,修得初禅,便谓初果,乃至四禅,便谓四果,命欲尽 时,见中阴相,便生邪见,谤无涅槃,罗汉有生,以是因缘,即堕泥犁狱中。'
⑤衰相现前,即是论中见中阴相。
⑥即是论中'谤无涅槃,罗汉有生。'
【解读】无
【译文】你应当仔细听著,我现在为你仔细分别清楚。
【解读】按楞严正脉说'不但分别,更许仔细者,一以魔相幽微难见,一以摩害酷烈难堪,故劳真慈费委悉也。'
【译文】阿难起立,并在会中同有学者,欢喜顶礼,伏听佛大慈的教诲。
【解读】无
【译文】佛告诉阿难与及在座大众,你们应当知道:有漏世界〈注一〉十二类众生〈注二〉,本觉〈注三〉原是妙明〈注四〉觉圆的心体〈注五〉,与十方佛,没有什么差别。由于妄想迷失了真理的过失,痴爱因而发生〈注六〉,生发遍迷而有空性出生,化迷不息〈注七〉,因而产生世界。
注:①有漏世界是依报。
②十二类众生是正报,这依正二报都是远由惑现,近由业招,故为有漏。
③离无明不觉为本觉。
④离妄想昏乱为妙明。
⑤诸佛依此出生为觉圆,世界众生依此建立为心体。
⑥痴即无明,以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即名为爱。由痴爱故,真妄和合,变起阿赖那识。名为发生。
⑦依前所生业识,发起能见见分,此即前所谓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故见本觉真心,全成晦昧,不见真觉,唯见顽虚。故有空性发生,以见对空,转觉迷闷,复起化迷之心,相续不息,于空中见有色相,世界依此而生,这就是前偈中所说'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
【解读】无
【译文】即此十方像微尘一样多的国土,并不是无漏的,都是从迷顽妄想安立起来的,应当知道虚空生于你的心中,犹如一片云点于太空中一样,何况这些世界存在于虚空中呢?你们当中如一人发真〈注一〉返还本元〈注二〉,那么这十方虚空,将全部销灭,何以存在于虚空中的国土,能不隳裂呢?
注:①如前文所说'入流忘所,动静不生,根尘双脱,觉心独露。' 是为发真。
②若至于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名为归元。归元无迷,则十方虚空,全部销灭。
【解读】问,佛久已成道,何以虚空犹在?答,全空即是全真,证道者见真不见空,未证者见虚空犹在。此于同分境中,撤去一分妄见,如十灯光同照一室,撤去一灯,其余九灯,依然遍照室中。因空本无形,故依然不变,界本有形,如加水同注一器中,撤去一水,器中之水,皆应动摇,故一人发真归元,世界振裂。即是此理。
【译文】你们修习禅定,想证得圣位,必先严饰三摩地境〈注一〉,十方菩萨与及诸无漏大阿罗汉,心精与之正相吻合〈注二〉,当处湛然〈注三〉。
注:①解六结,越三空,即是严饰三摩地境。
②前文此根初解,先得人空,即是心精现前,而十方初心菩萨,及诸无漏大阿罗汉,所证人空之理,与此正相吻合。
③若更至于空性圆明,成法解脱,解脱法已,俱空不生,这就是当处湛然,浑同佛境。
【解读】无
【译文】一切魔王与及鬼神众凡夫天〈注一〉,见其宫殿,无故崩裂,大地也振动而坼裂,水陆飞腾〈注二〉,无不惊惶恐惧,凡夫昏暗〈注三〉,不觉迁讹〈注四〉,他们都得了五种神通,在六通中唯除漏尽通不能得到,留恋现前尘劳之境,如何能令你随意成道,摧裂他们的住处,所以一切天魔魍魉妖精,在三昧中,都来恼乱你,使你三昧不得成就。
注:①包括欲顶天主与乎一切大力鬼神,飞行夜叉,地行罗刹,六欲四禅及外道无想天等。
②此句包括水行众生,陆行众生,和空行众生等。
③凡夫无自觉之智,无预见之明,故为昏暗。
④凡夫为境所迁,致生种种讹传谬说。
【解读】无
【译文】然而这些众魔,虽然怒气很大,但是他们在尘劳之内,你处在妙觉当中,就如风吹光,如刀断水一样,永远不能相触。你像沸汤,他们像坚冰,暖气一接近后,不久自然销灭,他们徒自仗恃神力,但丝毫不能作主,只能作为客人,不久自去。
【解读】无
【译文】一旦成就破乱,你自己心中五阴魔便为主人。主人如果是迷惑的,客便有机可乘了。
【解读】无
【译文】当你处于禅那中时,如能觉悟不被他所惑,那么这些魔事,无奈你何!等待阴境渐销,精明渐著,这些魔鬼,都是禀受幽暗之气而存在,明能破暗,他们若接近你,自会销灭,如何敢留下来,扰乱你的禅定呢?
【解读】无
【译文】若不明其是魔,悟非善境,被阴境所迷,那你阿难,必然会亡失正见,流入邪思,终为魔子,成就魔业。如摩登伽,为害并不太大,不过用咒术咒你,使你破佛的律仪,这在八万行中,只毁一戒〈注一〉你因心清净故,并未破戒,以致堕入三涂,而现在阴境所生之魔,是要毁掉你的宝觉全身〈注二〉,就如一个宰官的家中,忽然被抄没一样〈注三〉,宛转零落,无可哀救〈注四〉。
注:①只毁坏淫戒。
②如不明悟,被阴魔所乘,坏其定心,永断善根,深入邪见,法身从此而断,慧命由此而绝,所以说为毁掉你的宝觉全身,宝即是体本不变,觉即是随缘显用。
③一旦著邪,即不容于佛界,如世间被抄没之家,为人屏诸远方,斥之异域,至亲不能见怜,义友不能援济一样。
④此时佛界不容,沦转三途,尘劫莫返,虽有慈心菩萨,悲愿知识,亦无术以相救。
【解读】无
【译文】阿难应当知道,你坐道场时,销落〈注一〉一切心念〈注二〉,心念若是尽时,那么这离念之心〈注三〉,一切精明〈注四〉,动静不移,忆忘如一〈注五〉。当其住于此处,入三摩提〈注六〉,正如明目的人处于大幽暗中精性妙净,心尚未发光,这时名为色阴区宇〈注七〉。
注:①以反闻之力,忘其所缘尘象,分别念虑之心,自然销落。
②尘忘则念尽。
③离念之心,即是根性现前。
④于一切时,不杂不昧,故为精明。
⑤动去静来,其性自尔,即是不杂。忆生忘灭,其体恒然,即是不昧。动静不移,即指耳根闻性。忆忘如一,即是指意根知性。
⑥当住心于根性处时,动静忆忘等相,尽皆不生,故为入三摩提。
⑦此时虽根性昭昭,而亦不知是何境界,故说:如明目人,处大幽暗,因为六识精真之性,此时犹为色阴所覆盖,虽微妙清净,而心未发光,故为色阴区字。意为精性妙净之心,本自周遍,而受局蔽于色阴。
【解读】按楞严经指掌'问,其念若尽,似乎无色可见,何故犹为色阴区宇?答,虽似无色,全未忘空,以幽暗即喻空也。空既未忘,色非真无,但是一味反闻,定深不见耳!'
【译文】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暗〈注一〉,名为色阴尽。 〈注二〉是人至此,则能超越劫浊〈注三〉,回观色阴之所由生,由于坚固妄想为其本源〈注四〉。
注:①前文忘色住空,虽根性昭昭,不知是何境界?故说如明目人,处大幽暗,至此定力转深,并空亦忘,故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暗。
②此时精性妙净,心光遍圆,故名为色阴尽。
③前文劫浊初成之相,汝见虚空,空见不分,相织妄成,可知上文所说如明目人,处大幽暗,不知是何境界,正是劫浊之相。至此定力加深,并空亦忘,见故能超越。
④超越之复,回观色阴之所由生,即是于空见不分之际,坚执欲见,遂致结成色相,故说坚固妄想以为其本。也即是前文所说'化迷不息,有世界生。'
【解读】无
【译文】阿难!当在色阴未破将破之时,若住于此境,精心研究妙明〈注一〉,四大不织〈注二〉,短时间内,身能出离四大之碍,这就名为精明流溢前境,但这并不是真实的,不过是精研妙明的功用暂时显现〈注三〉,不能作为登圣位的证明,如不以之作为圣证,即是善境界〈注四〉。假若以此作为登圣来了解,阴魔就会乘隙而入。
注:①妙明即指六根中性,更加精心研究。
②四大地水火风都属色尘,彼此相入,即是和合之义,圆觉经说'一切众生,妄认四大和合为自身相。'今既不织,则身相不有,故少选之间,身能出碍。
③身能出碍,不是现前肉身,因四大不织,另觉有清虚之身,出离四大之碍,此清虚之身,即是精明,出离四大之碍,流行洋溢于前境之上,故名精明流溢前境,怛此境非真,由于精研妙明功用所现,若功用稍亏,此境即灭,故说暂得如是,既不能常住,即为虚妄,故不能作为圣证。
④不作圣证之心,依旧精研妙明,这正是色阴将破前之相,故名为善境界。
【解读】无
【译文】阿难!更以此心,精研妙明〈注一〉,致身内澈〈注二〉,此人忽然于其身内,拈出蛲蛔〈注三〉,而身相如故,毫无毁伤。这就名为精明流溢形体,这是修持精进,暂时的现象〈注四〉,不能作为登圣位的证明,若不作圣心,这些现象都是善境界,若作为登圣位来了解,马上遭受众魔的侵袭。
注:①此心即能观之心,妙明即所观之性,此时心则更精,明则更妙。
②观照既深,不复外溢,一味反闻,流溢于内,故其身内澈。 按楞严指掌说'问,前相原以精研妙明功用所现,今既复以此心,精研妙明,前相应当益著,何故不溢于外,而反流于内耶?答,前云如明目人,处大幽暗,虽曰精研妙明,未免有闷极欲出之心,故致精明外溢。今以不作圣解,仍复精研妙明,未免有舍外向内之心,故致精明内流,古德云:枯木堂前岔路多,信不诬矣!'
③此是另觉有清虚之身,于其现前身内拾出蛲蛔,不是现前肉身自拾,此是精明从外向内,观肉身如木偶故得拾出蛲蛔,而形体无伤。此乃前之精明,随其舍外向内之心,还照脏腑,故流溢形体。
④此因研究之行,更精于前,故现此境。
【解读】无
【译文】又以此心,内外精研〈注一〉,此时魂魄意志精神〈注二〉,除开执受身外〈注三〉,其余相互涉入〈注四〉,互为宾主〈注五〉,忽听得空中有说法的声音,或听得十方同时敷讲秘密的妙义。这就名为精魄递相离合〈注六〉,成就将来的善种,只是暂时的现象,不能作为登圣位的证明。如不作圣心,即名为善境界。若作圣境来了解,即遭受众魔的侵袭。
注:①初以精研妙明,稍间外出之心,遂致精明外溢,次以精研妙明,微杂向内之念,遂致精明内流。现在两种都不著,仍以观照之心,于内外二相处,精研妙明本体,故说'又以此心,内外精研。' 即以内外精研之力,使妙明通融,故致身内六气,互涉互入。
②按楞严正脉引医经说'魂藏于肝,魄藏于肺,意藏于脾,志藏于胆,或日左肾,精藏于肾,神藏于心。'又灌顶大师引扁鹊难经说'五藏者,有七神,各何所藏也?答曰,藏者,人之神气所含藏也。故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又楞严指掌以天地阴阳晦明风雨六气与之相比,言'气之上升者为魂,下沉者为魄,宛似天地阴阳二气,气之敛静者为志,散动者为意,宛似天地晦明二气。气之充和者为神,浸润者为精,宛似天地风雨二气。'
③就一身而言,六气为所执受,身为能执受,此为总相,无可互涉。
④如魂本上升而亦能下沉,魄本下沉,而亦能上升,这就可以相互涉入。
⑤魂若下沉,则魄为主而魂为宾,魄若上升,则魂为主而魄为宾,若魂涉于其他五气,则五气皆为主而魂为宾,魄涉于五气也是如此。这就是互为宾主。这就是妙明通融于内,所以如此。
⑥妙明本自周遍,佛法由来现成,因为生发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空性既彰,佛法斯蔽,现在色阴将开,空界将尽,性具之佛法将现,本来之圆音预显,故闻空中说法,十方敷义。此由妙明通融于外,故致如此。
【解读】无
【译文】又以此观照之心,澄然显露于内,皎然洞澈于外,故致内光发明,十方遍作金色。一切化为如来〈注一〉,此时忽见毗卢遮那,凭坐在天光台上〈注二〉,千佛围绕〈注三〉,百亿国土与及莲华,同时出现。这就名为心魂灵悟所染〈注四〉,心光研明〈注五〉,照诸世界,这只是暂时所现,并不能作为登圣位的证明。如不作圣心,即名为善境界。若作为登圣来了解,即会遭受众魔的侵袭。
注:①十方法界,一切种类,都属自性缘起,同依法身而建立,一向为色阴所覆,情器未融,故金色不形。现在色阴将开,情器将融,故十方法界,预显金色。一切种类,预化妙体。这是预兆将来必证法身性土之境。
②毗卢遮那译有三重意义,一为遍一切处,二为满净,三为光明遍照。按梵纲经说'尔时莲华台藏世界,赫赫天光师子座上,卢舍那佛。此处所说毗卢遮那即是卢舍那佛,天光台即是莲华台藏世界赫赫天光师子座上。
③梵网经说'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
④前境中已二音交陈,六气都依于妙明此时既二音交陈于妙明,故六气中都有灵通慧悟,熏染习气。
⑤前文内光发明即是心光研明之相,十方遍作金色,一切化为如来即是照诸世界之相。
【解读】无
【译文】又以此心,依前观照,精研妙明〈注一〉,观察不停〈注二〉,抑按降伏〈注三〉,制止超越〈注四〉,于时忽然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或百宝色〈注五〉,同时遍满,不相留碍,青黄赤白,各各纯现〈注六〉,这是抑按功力过分,只是暂时如此,并不能作为登圣位的证明,如不作圣心,即是善境界。若作为登圣位来了解,就会遭受众魔的侵袭。
注:①虽精研妙明,而境界不灭,即以观慧而观察之。
②如大乘起信论说'行者常应智慧观察,勿令此心,堕于邪网。'又说'当念唯心,境界即灭。'虽然观察,前境不得暂停,故修于止,抑按降伏。
③抑按降伏,不是抑按前境,而是抑止自心,按定不动,如起信论说'不得随心,念外境界。'又说'久习淳熟,其心得住。'前境销灭即是降伏。
④古德相传,禅境现前,当以三法验之,一是以定研磨,二是依本修治,三是以智慧观察。所以经上说'欲知真金,以三法试之。'即是说用烧打磨三法来试验,修行人也是如此,用智慧观察即是烧,以定研磨即是磨,依本修治即是打。观察即是用智慧观察。抑按降伏即是依定研磨。既降伏已,仍复精研妙明,自得阴开性现。
⑤因抑按功力过分,超越观慧,故见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或百宝色,这就是预现报身佛土之相。虽说是幻起妄现,但仍能交涉互容,故同时遍满,不相留碍。
⑥心厌其杂,制止之心增胜,所以青黄赤白,各各纯现。这都是报身佛土之相,青色即是毗卢遮那佛土,黄色即是宝生如来佛土,赤色即是莲华如来佛土,白色即是金刚不动如来佛土。
【解读】无
【译文】又以此心,研究妙明〈注一〉,澄静其见而照澈前境。因澄静其见故致精光不乱。又因照澈前境,故致于暗室中,夜半见种种物,与白昼无殊〈注二〉,而种种物,也不除灭,这就名为观照之心,研究精细,密得澄静,故于所见之境,洞澈幽微,这都是暂时的现相,不能作为登圣位的证明。如不作圣心,即是善境界。 若作为登圣来了解,就会遭受众魔的侵袭。
注:①觉得前境抑按过分,故重覆精研妙明,这就是所谓'心若沉没,以观起之。'
②暗中见物,了了分明,是澄静其见,故室与暗,都不能为碍,室内之物,亦不除灭,此时无障无碍,是色阴将开前之相。
【解读】无
【译文】又以此心,研究妙明,研究功极,内之身心,外之世界,完全忘掉,内外合一,空洞无碍,圆入虚融,所以四体忽然同于草木。因空洞无碍,故致火烧刀斫,无所知觉,即使火光胜发,也不能烧之令爇。纵然割其身肉,也犹如削木〈注一〉,这就名为尘并〈注二〉,然而四大之性,犹未全忘,以研究之力,排遣四大之性,至于空洞无碍,一向入纯,即是圆入虚融,只是暂时如此,不能作为登圣位的证明,如不作圣心,即名为善境界,若作为登圣来理解,即遭受众魔的侵袭。
注:①因内尘外尘,全都合一,以致空洞无碍,故火烧刀斫,全无知觉。
②按楞严经指掌'问,此与观音火不能烧,刀段段坏,有何差别?答,彼是圆通胜相,因机而现。此是色阴将开,由作而成。真妄迥异,勿错会也。'
【解读】无
【译文】又以此观照之心,精研妙明〈注一〉,欣求极净,成就清净心,功力到了极处,忽见大地山河,都变成佛国,具足七宝,光明遍满〈注二〉。又见恒沙诸佛如来,遍满空界,楼殿华丽,七宝交辉,又下见地狱,上观天宫〈注三〉,得无障碍,这就名为欣求净心,厌弃前境,凝心作想,想久入化,以成真净,达到染净无碍之境。这也不能作为登圣的证明,如不作圣心,这都是善境界。 〈注四〉若作为圣境来理解,就会遭受众魔的侵袭。
注:①上来虽圆入虚融,犹未达极净,故仍以此观照之心,精研妙明。
②因观照功极,顿现染净无碍之境,故见十方世界,尽成佛国。此即即染而净之相。
③既下见地狱,复上观天宫,即是即净而染之相。因即净而染,故得无障碍。
④按楞严经指掌'问,上释行人,原为成就净心,应唯见净相,何故染净俱现,得毋与心不相应耶?答,离染成净,非为真净,以有对待故。是必染净无碍,方为真净。行人悟此,顿息欣厌,则是成就净心,即善境界。'
【解读】无
【译文】又以此观照之心,研究妙明,以求深远之境,忽于半夜,遥见远方市井街巷,亲族眷属,或是听见他们的言语,这是因为观照之心,功力逼迫至极,似觉有自心飞出之相,故暗不能蔽,境不能隔,并不能作为登圣位的证明。如不作圣心,即是善境界。若作登圣来理解,即遭受众魔的侵袭。
【解读】无
【译文】又以此心,研究精极,见善知识〈注一〉,形体变移〈注二〉,,短时间内,千变万化,这就名为邪心〈注三〉招引群邪,含受魑魅,或是遭遇天魔,入其心腹〈注四〉,无端说法,似乎通达妙义,这都是魔力所持,并不是登圣的证明,若不作圣心,久久魔事自然销歇。若作为登圣来了解,就会遭受众邪的侵袭。
注:①此处的善知识,有两种涵义,一是平素所亲近的知识。二是本无知识,妄见其有,这都是魔力所现。
②如起信论所说'或现天像,或现菩萨像,亦作如来像。'
③妄作圣心,即是邪心。
④不但外现魔形,且内染魔慧,故无端说法。
【解读】无
【译文】阿难!以上十种,都是修禅定中所现境象,这都是色阴将破未破之时,正念与邪念,交互而起,故显现这种种现象,众生赋性顽钝,触境成迷,乍现圣境,不自忖量,认为登圣,大妄语成,最后堕入无间地狱。你们当依佛说,于如来灭度之后,在末法时期,宣讲此理,不要使天魔得到机会,保持末法,覆护正修,使成无上觉道。
【解读】无
【译文】阿难!此善男子,透过前境,继续精研,修三摩提,永绝异念,以成深止,于此中心精湛朗明,超出空昧,名为色阴尽。此时空色俱忘,心光遍圆,相似同佛,此时于自心中,见诸佛心〈注一〉,如明镜中,显现其像〈注二〉,虽然若有所得,然而还不能取用。犹如梦魇之人,手足仍在,也能见能闻,但心触客邪而不能动,此时就名为受阴区宇〈注三〉。
注:①色阴既尽,空色俱忘,心光遍圆,已相似同佛,然而受阴仍在,自心仍为受阴所覆。
②此时只是于虚明中,暂见佛心影像,并非亲证,故不能取用。
③虽自心本具佛心功德,昭昭不昧,然为受阴所覆蔽,不能随缘显现,故色阴尽后,即进入受阴区宇之中。
【解读】无
【译文】若是魇咎销歇〈注一〉,自心脱离色身,能够反观自己的面目,此时来去自由,色身不能成为阻碍,就名为受阴尽〈注二〉。此人至此即能超越见浊〈注三〉,回观受阴之所由生,是因虚明妄想〈注四〉为其本源。
注:①自心为受阴所覆,如人被魇,受阴既破,即是魇咎销歇。
②受阴即是见分照用,因为有照用,就有领受,这就是根本受阴。因有根本受阴,故揽色成根而起身见,若受阴未破,则身见亦未能全忘。须待受阴尽时,才能脱离色身,故其心离身,能反观自己面目,而得意生身。(此在耳根圆通中,即当闻所闻尽之时。)
③前文见浊中说'汝身现搏四大为体,四性壅令留碍,四大旋令觉知,相织妄成,名为见浊。'至此受阴既破,无复揽色成根,性与大不织,身见亦忘,故能超越见浊。
④回观受阴之所由生,即因见分照用,虚妄领受,故说虚明妄想以为其本。
【解读】无
【译文】阿难!此善男子,当在这当中〈注一〉,得大光耀〈注二〉,自见己心即同佛心,深自克责不度众生,克责过分,致忘于正受,忽于有众生处,发无穷悲,凡见一切,甚而致于蚊虻蛆虫,都作为一子看待,心生怜愍,不觉泪流〈注三〉,这就名为有功用心,抑责摧伤过分,所显的现相,觉悟之后,随缘利生,不失正受,就没有过失,这是受阴暂时所现之相,觉了则正见分明,自然爱见不生,故久自销歇。
【解读】无
【译文】若作为已同于诸佛大悲,观音的悲仰,则有悲魔〈注一〉入其心腑〈注二〉,见人则悲,啼泣无限,由此起诸颠倒,生于邪见,故失于正受,命终必为魔王眷属,宛转零落。
注:①若死滞魄,年老成魔之类。
②持其神识,故起诸颠倒。
【解读】无
【译文】阿难!又彼定中诸善男子〈注一〉,见色阴已销,受阴虚明,殊胜境界现前〈注二〉,感激之心过分,忽于自己心中,生无限勇,虽赴汤蹈火,冒难历险,皆在所不辞。自觉立地可以成佛。
自谓三大阿僧祗劫,一念可以超越,这就名为有功用行,志欲陵跨佛乘,贸然以此自任,未免过分超越,故现此相,觉悟之后,依然不失正受,任运求佛,就没有什么过失,此不过是受阴暂时所现境相,并不是圣证,悟后自然不迷,正见分明,安住正受,久久自会销歇。注:①此时色阴已销,仍修三摩地,以穷受阴,故称定中善男子。
②于自心中见诸佛心,即是上文所说'得大光耀'。
【解读】前文色阴十种魔境,都是从前向后,次第而生。这就是灌顶大师所说'色境竖发。'此处受阴所现十种魔境,都是各别现起,境同见异,随见成魔。这就是灌顶大师所说'受魔横开。'色阴既销,剥去色碍粗境,如脱去外衣。此时受阴明白,露出一种虚明境界,如现内衣,此所以为'胜相现前'。
【译文】若不自量,误以为登圣,就会有狂魔〈注〉入其心腑,见人则骄慢自夸,我慢无比,其心甚而至于上不见佛,下不见人,失于正受,成就魔人。
注:世间狂妄之人,不得志而死者,滞魄不生,年老成魔。
【解读】无
【译文】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已销,受阴明白,于自心中见诸佛心,不知仍为受阴所覆,不能进破受阴,前无新证〈注一〉,要想仍回色身,然而色阴已销,无可依托〈注二〉。二俱不能,智力衰微〈注三〉,自处两楹中间,灰心泯志,入中隳地,不见有一事可作,心中枯竭,于一切时中,沈忆不散,以为沈忆久而必有所得,浑忘本修三摩提,误认此即勤精进相,这就名为修心无慧自失〈注四〉,觉悟了就没有什么过失〈注五〉,不能作为登圣的证明〈注六〉。
注:①虽见佛心,若有所得而不能用。
②要想重回色身,加功用行,又见色阴已销,无可依托。
③既见受阴明白,正好藉奢摩他之力,进破受阴,因为虚明本非真实,进退二者俱不能,是故智力衰微。
④因为不达色阴空而不空,受阴有而不有之义,故现大枯竭相。
⑤色阴既尽,正好假托幻色,顿舍沈忆,增修三摩,修治虚明之心。
⑥不同圣证,就是不同于前后坐断,中亦不立。
【解读】无
【译文】若作圣解〈注一〉,就会有忆魔〈注二〉入其心腑,早晚撮心,系于一处,失于正受〈注三〉,将来必然坠落魔道。
注:①前无新证,归失故居,自谓是前后坐断。入中隳地迥无所见,自以为是中间亦不立。一切时沈忆不散,自以为是勤精进相。 凡此都是作为圣解。
②世间狷谨之人,遇事悬心,抑郁而死者,滞魄不生,年老成魔者。
③问,宗门下人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与此有何不同? 答,宗门下是开示初机,收摄散心之言。此处是色阴已破,受阴将破之境,不可混为一谈。
【解读】无
【译文】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已销,受阴明白,见胜相现前,慧力过定者,不知增修本定,不能透过此境,见自心即是佛心,以此为坏,故疑自心即是卢舍那〈注一〉,得少为足,亡失恒常审察自己分位,一味溺于悟证知见,了悟即无过失,仍然增修本定〈注二〉,并不是圣证。
注:①前于色阴尽时,见十方洞开,无复幽黯,今又于自心 ,见诸佛心,故疑自心即是卢舍那。
②此时仍为受阴所覆,如镜中现相,故不能作为圣证。
【解读】无
【译文】若自误以为登圣,就会有下劣易知足魔入其心腑。见人自说我得无上第一义谛。失于正受,将来必然坠落魔道。
【解读】无
【译文】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已销,受阴明白,新证未获得,从前的故心已灭,历观二际〈注一〉,感到前途艰险,心中忽然生出无尽的忧虑,如坐铁床〈注二〉,如饮毒药〈注三〉,心中不想活,常求别人害他的命,早希望得到解脱,这就名为修行失于方便,明白这个道理〈注四〉,就没有过失,并不是圣证。
注:①过去际和未来际,称为二际。
②或冷如冰,或热如火,是为坐立不安之状。
③吞亦难,吐亦苦,喻饮食不安。
④故心已亡,正好舍旧趣新;新证未获,正好增修本定。
【解读】古德皆言此与第三见同,据楞严经指掌说为与第三见半同半异,'言半同者,新证未获,即是前无新证。言半异者,前云归失故居,是欲归托色阴,加功用行,自觉色阴已尽,无可依托。此云故心已亡者,以前于色阴尽时,十方洞开,无复幽黯,似觉心光遍满,然彼不过功用暂现,久自销歇,今前境既已销歇,而故心自然不复有矣!古德云:初见道者,见山不是山,水不是水,既见道后,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即斯意耳!'
【译文】若作圣解〈注一〉,则有一分常忧愁魔〈注二〉,入其心腑,济其忧愁,手执刀剑,自割其肉,欣其舍寿速死。或常怀忧愁,走入山林,深厌世间,不耐见人,此心为魔习所熏,不能自返,故致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注:①以虚明为圣证,执舍命为解脱。
②世间深厌世故,无力超脱,忧郁而死,滞魄不化,年老成魔者。
【解读】无
【译文】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处清净中〈注一〉,内心宁谧,自觉安妥稳顺,忽然自有无限喜生〈注二〉,心中欢悦不能自止,这就名为轻安无慧自禁,悟之不以为喜,急寻本修,即无过失,不是圣证。
注:①新证未获,不以为艰,故心已亡,不以为险;但不知增修本定,惟是一味无事,这正是宗门下所谓'堕在无事甲里'。
②但得一时轻安,即以为是得大自在。
【解读】无
【译文】若作圣解〈注一〉,则有一分好喜乐魔〈注二〉入其心腑,见人即笑,于通衢道路之旁,自歌自舞,毫无忌惮,自谓已得无碍解脱。失于正受,死入魔王眷属。
注:①以清净为正定,以轻安为解脱,以欢喜为乐道。
②在世间本无正知正见,妄自倨傲,托迹山水,倡狂而死,年老成魔。
【解读】无
【译文】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自谓已得满足,忽然无端心中生出大我慢〈注一〉,如此甚而至于慢与过慢〈注二〉,慢过慢〈注三〉,或增上慢〈注四〉,或卑劣慢〈注五〉,一齐并发,心中甚至于轻视十方如来,何况如来以下的诸位菩萨以及声闻缘觉,这就名为见胜〈注六〉无慧自救,觉悟后诸慢自销,这只是受阴暂发境相,不能作为圣证。
注:①因我起慢,如言我即是佛等,故称为大,若果有实证,则是有端起慢,今以无计有,故言无端。
②见劣计我胜,见等计我等,名为慢,又复见等计我胜,于胜计我等名为过慢。
②又复于胜计我胜,为慢过慢。
④又复于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此以增上心而慢他,故名增上慢。
⑤于有德有智者前,不敬不求,自甘卑劣,反以慢人,故名卑劣慢。
⑥见己为胜,如以慧照,则一切诸法,一性平等,尚不见有一众生可慢,何况于诸佛菩萨等而生慢心,特以无慧自救,故生此诸慢心。悟此则不见己胜,诸慢井销。 心中尚轻十方如来。何况下位声闻缘觉。此名见胜无慧自救。悟则无咎,非为圣证。
【解读】无
【译文】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大我慢魔〈注一〉,入其心腑,资其邪慢,不礼塔庙,摧毁经像,设遇檀越谏阻,却言此是金铜,或是土木,经是树叶,或是氎华,皆属无情,有何灵验?或问:何者为佛?何者为法?却言:现前肉身,既有觉知,恭敬保护,即是真佛,即是常法,何乃不自恭敬,却去尊崇土木,实为颠倒〈注二〉,檀越闻听其言,或疑或信,深信者听从其言,毁碎经像,埋弃地中。 〈注三〉疑信交抱者,但受其疑;深信其言者,直遭其误〈注四〉。最后都陷入无间地狱。这些失于正受,最后必然坠入阿鼻地狱〈注五〉。
注:①如见慢外道之辈,死而不化,年老成魔者。
②此是魔王借口于人,断灭佛法,欲昌其教。
③此是魔教陷人,致造阿鼻地狱之业。
④疑者为地狱远因,误者为地狱近因。
⑤闻其说者,尚致如此,况夫本人,岂能免阿鼻之苦。
【解读】按楞严正脉问'祖师门下,呵佛骂祖,何以异此?答,祖师极欲人悟一性平等,心外无佛,剿灭佛见而已,岂真增长吾慢,反失平等哉!'
【译文】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于精明中〈注一〉,圆悟精理〈注二〉,得到大的随顺〈注三〉,心中生出无量轻安〈注四〉,自言成就圣位,得到大自在〈注五〉,这就名为因慧获诸轻安澄清之相,悟之则不以轻安自守,不以澄清自任,乘此圆悟之慧,增修本定,自然没有过失,这些境界,正堕在受阴区宇之中,故不是圣证。
注:①精明即是自心,因众生分中,无纯真之心,即以识精元明为自心。
②精理即是佛心,佛心虽极精微,仍不离自心之中,这就是于自心中,见诸佛心。
③自觉因该果海,果澈因源,因心果觉,两不相违,故觉得大随顺。
④回观色阴既销,超然无累,故于其心忽生无量轻安。
⑤此时现见受阴虚明,莹然澄澈,故自己言成圣,得大自在。
【解读】无
【译文】若作圣解〈注一〉,则有一分好轻清魔〈注二〉,入其心腑,自觉满足,不求上进,这类人多作无闻比丘〈注三〉,及于命终,觉无实证,毁谤正修无益,佛法骗人,或闻而生疑,或直受其误,成谤法因,断菩提种,故堕无间狱。至于本人,既为魔所著,自然失于正受,自误误人,必然沦堕。
注:①以悟慧为菩提,以轻清为涅槃。
②世间不依正觉,修三摩提,只是摄念静坐,稍获轻清,生自足想,死而不化,年老成魔者。
③师心自是,不近善知识,不闻胜妙之法。
【解读】无
【译文】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于精明中,圆悟精理,体观受阴,唯是虚明妄想,而其所依之体,乃是寂然不动之性〈注一〉,心中忽然归向永灭〈注二〉,拨无因果,一向入空,空心现前,对境不生〈注三〉,心生长断灭解,悟之则无过失〈注四〉,不是圣证。
注:①悟此为真,忘失本修,一味沈空,心相迥寂。
②以为即此便是,不假修为。从此无佛可成,无生可度。 注三 纵有心生,亦唯增长断灭之解。
④此是受阴将破之际,失于照应,致现拨无因果之相,悟之则不滞永灭,不住空心,止观双运,受阴可破,故无咎。
【解读】无
【译文】若作圣解,即有空魔入其心腑,资助其断灭谬解,故谤持戒为小乘,以悟空为菩萨,故于信心檀越前,饮酒吃肉,广行淫秽,自谓行于非道,通达佛道。因魔力故,摄其现前之人,谓是逆行,不生疑谤,鬼心入之既久,熏染已深,鬼习喜秽,故食屎尿,与酒肉等。言净秽俱空,自已破佛律仪,又以误言入人于罪,自陷陷他,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解读】无
【译文】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味其虚明之境,深入心骨〈注一〉,心中忽然产生无限爱意,爱极发狂〈注二〉,便为贪欲,这就名为定中研味虚明,内映心骨,安然顺适之境,入于定心,爱极情狂,无慧自持,故误入诸欲,悟则无过失,不是圣证〈注三〉。
注:①不知虚明是受阴之相,故极力研味,毕竟从何处起?不知向性地追求,一味在心中及骨节间跟究。
②由此虚明内映,方寸骨节,精莹焕发,自觉安然顺适,故于心中,产生无限爱意,爱极生润,情动发狂,淫境现前,不能自持,故为贪欲。
③悟之知是虚明,惟究实性,正是受阴将破之境,故无过失。
纵使安顺入心,遇境便堕,故不是圣证。
【解读】无
【译文】若作圣解〈注一〉则有欲魔〈注二〉入其心腑,增长其欲念,一向说欲为菩提之道〈注三〉,化诸白衣,平等行欲〈注四〉,信其说行淫者,名持法子,因神鬼之力资其信心,于末法时期,凡愚之辈,被其摄受者,数至于百,多至二百或五六百,甚而至于多满千万,最后身衰力微,魔心生厌,离其身体,徒众解散,威德既无,旧事发觉,陷于王难,或疑之而谤正,或误之而入邪,皆为入无间地狱之因,失于正受,身必随堕。
注:①不知身骨精莹,为虚明内映之相,以肉身的主人,计身骨为家宝,认安顺为受用,爱极成欲,故感欲魔入心。
②即欲顶大自在魔王。
③ 谬谓生生不息,即菩提之道。
④谬谓不分自他,不择好丑,平等行欲,即菩提行。
【解读】无
【译文】阿难!如此十种禅那现境,都是受阴用心交互,故现这些境象,众生顽迷,不良付量,遇著如此的因缘,迷不自识,自谓登圣,大妄语成致堕无间地狱。你们也应当将如来的话,于我灭度之后,传示末法时期的众生,遍令众生,能明白这个道理,不要让天魔,得到机会,保持覆盖保护,使他们能成无上道。
【解读】无
【译文】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时,受阴尽时,虽然没有漏尽,心离自己的形体,如鸟出笼,已能成就从此凡夫身,上历菩萨六十圣位,得意生身〈注一〉,随往无碍〈注二〉,譬如有人熟睡梦中呓语,此人虽则于所说之言,没有别的所知,但他所说的话,已成音韵伦次,令不睡的人,都能明白他的话,这时就名为想阴区宇。
注:①此处应当是觉法自性性意生身,因为能离根之体,即是第八本识,一切诸法,都依此识变现,既得此识,即能觉了一切诸法自性如幻,以唯识变故,故知此是觉了诸法自性性意生身。
②既得此身已,不唯能现所有六十位菩萨功德,而且能普入诸刹,随往无碍。
【解读】无
【译文】若是动念尽〈注一〉,浮想销除〈注二〉,于觉明心中,如去尘垢〈注三〉,十二类众生,一类一类所有生死,首尾都能圆照〈注四〉,名为想阴尽〈注五〉,此人于此时即能超越烦恼浊〈注六〉,回观想阴之所由生,是由融通妄想以为其本〈注七〉。
注:①动念即是八识中所含六识种子,以有微细动相,故称动念,动必有想,即是根本想阴。
②六识浮想,皆依此想而起,此想既尽六识中枝末浮想,无所从起,故说浮想销除。
③识性觉明如镜,六识浮想如尘,微细动相如垢,此时动念既尽,浮想不生,故言如去尘垢。
④首从卵生,尾从无想生,都能圆照,以觉明现前,生死根元,从此披露,如后文云:见请十方十二类生,毕殚其类。
⑤十二类众生生死根元,即是行阴,行阴既现,则是超出想阴,故名想阴尽。此时当耳根圆通中,觉所觉空之际,(前文闻所闻尽时,宛然有个能觉之心,即是第八识中,六识种子,微细动相,今想阴既尽,微细动相亦无,故能觉与所觉俱空。所以不能复真者,犹为行阴所覆故。)
⑥前文烦恼浊文中说'又汝心中,忆识诵习,离尘无相,离觉无性,相织妄成,名烦恼浊。'今动念既尽,浮想销除,想除识空,故能超越。
⑦超越之后,回观想阴之所由生,即是第八识中所含六识种子,微细动相,融即未分,体通六识,故说融通妄想,枝末浮想,皆依此而起,故说以为其本。
【解读】无
【译文】阿难!彼善男子,受阴虚妙〈注一〉,不遭十种邪虑,于圆通妙定中,发起神通变化之明〈注二〉,于三摩地中,于圆定发明之境,心生爱慕,于是勇锐其志,精进思惟,贪求变化,更进善巧,其时,天魔得到机会。
注:①受阴虽假名为阴,实无所覆,故名为虚,唯有正受,不受余受故名为妙。
②已能成就从凡至圣,意生无碍。
【解读】无
【译文】飞他的精气,附在旁人的身上〈注一〉,由魔力资助他的邪慧,口说相似的经法,其人也不自知是魔附在身上,自言已得了无上涅槃,来彼求善巧善男子处,敷座说法,形貌很快就变为比丘,让人看见,一下又变为帝释,一下又变为妇女,或为比丘尼〈注二〉。或睡在暗室中,身上发出光明。
注:①按楞严正脉说'受阴尽者,魔不能入其心腑,'故借旁人来迷惑其心。
②按起信论说'座中或现端正男女等相,或现天像菩萨像,亦作如来像等。'
【解读】世人多好奇,魔因奇所好,故现种种神异,如近代某法师,在外宏扬密宗,自称为观世音菩萨亲传密法,实为可笑,又美国某法师弘扬密宗,在座上讲法,天上地下都大放光明,自称曾亲见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莲花生大士,至于他所谈佛法,又极为幼稚可笑,信仰他的人很多,把他尊如佛菩萨,其实经文上明明说的'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入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其奈众生好奇,偏要去信他,实在可悲。
【译文】一般人愚迷,不辨邪正,误认为是菩萨,信他的教化,摇荡自己的定心,因而破佛的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喜欢说各处的灾祥变异,或是说如来在某处出世,或是说某处当有劫火,或是说某处将有刀兵,令人恐怖,令人的家资无故耗散〈注〉。
注:一般愚人,不辨真伪,听说某处有佛出世,即倾家供养,希求接引,听说何地有劫火刀兵,即竭其家资,希求解免。
【解读】无
【译文】此类名为怪鬼〈注一〉,年老成为魔〈注二〉,恼乱修禅人,久久所附之人,色力衰微,魔心生厌,其人定慧俱失,魔心生厌,此时魔即去彼人体,此人魔既不附,即无威德,执法者即罪以扇惑众心,株连余党,故弟子与师,俱陷王难,你应当先警觉〈注三〉,不入轮回,若迷惑不知,为天魔恼乱,最终必堕无间地狱中。'
注:①前文言本因贪物为罪,是人罪毕,遇物成形,名为怪鬼。
②作鬼既久,通力殊胜,兼知修有漏福,故为天魔收为伴侣,亦属天魔之类。
③阿难此时,位在二果,受阴尚未尽破,何况想阴,将来进修圆通,必经此境,故教以先当警觉,离爱离思离求,一味策修,穷尽想元,一伦生死,首尾圆照,自然不入轮回。
【解读】无
【译文】阿难!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在三摩地中,心爱游荡〈注一〉,故飞其精思,贪求经历〈注二〉,其时天魔得到机会。
注:①已得意生身,随往无碍,故心爱游荡。
②故飞动其心,精进思惟,贪求神通。
【解读】无
【译文】飞其精气,附著于人,口说相似之经法,扇惑众心,其人也自言得无上涅槃,其人也不觉知魔著于身,来彼求游善男子处〈注一〉,敷座说法〈注二〉,自形无变〈注三〉,凡在座听法者,皆见自己身体坐在宝莲华上,自己全身化成紫金光聚〈注四〉,一众在座之人,各人都自见如此,大家都欢喜庆幸,以为是未曾有的瑞相。
注:①此亦为邪精所转,应求而来。
②欲以惑乱其心,为说神通妙用,最胜游历法。
③意欲显无作无为,而妙用自具。
④座已同于佛座,身亦同于佛身,则不离本处而遍至十方,当可希冀。
【解读】无
【译文】众人愚迷,以为菩萨,复以淫境相惑,而纵逸其心,破佛律仪,而潜行贪欲,口中好言诸佛应世,某处某人,当是某佛化身来此〈注〉。某人即是某菩萨等,来化人间,其人见后,心生倾渴,日亲日近,时熏时染,邪见日兴,正见日晦,致令种智销灭。
注:此是好游历者旧习,故为贪游历而说。
【解读】无
【译文】此名魃鬼〈注〉,年老成魔,恼乱是人,终而厌弃是人,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你当预先警觉,不致坠入轮回,若是迷惑不知,即会堕入无间地狱中。
注:魃鬼的本因是以贪色为罪,是人罪毕,遇风成形,名为魃鬼。
【解读】无
【译文】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在三摩地中,自觉定心绵吻〈注一〉,于是澄凝其心,精进思维,贪求契合真实圆通体用〈注二〉,其时天魔得到机会。
注:①吻合菩萨上同诸佛,下合众生之德。
②贪求契合真实圆通体用,此心固善,然有爱有思有求,即自开*衅*端,故为魔所乘。
【解读】无
【译文】飞其精气,附于人体,口说经法,其人自己也不知魔著于身,自说已得无上涅槃,来在贪求契合人中,敷座说法,自形和听法诸人,外形都无迁变,而使听者,在未闻法之前,心自开悟〈注一〉,念念移易,或得宿命通〈注二〉,或得他心通〈注三〉,或见地狱之苦,或知人间好事或恶事〈注四〉,或是口说偈赞,或是自能背诵经言〈注五〉,各各欢娱同庆,共感希有。
注:①因贪求契合,故相似得圆通之体。
②此下皆相似得圆通之用,知过去未来之事为宿命通。
③知他人心中之境。
④此皆相似吻合凡心。
⑤此皆相似吻合圣心。
【解读】无
【译文】众人见其无端便能说法,无端令人开悟,就惑为菩萨,于是缠绵恩爱,密结于心,信其教而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佛有大小〈注一〉,某佛为先佛,某佛为后佛〈注二〉,其中亦有真佛假佛〈注三〉,男佛女佛,菩萨亦然,众人见故,洗涤本心〈注四〉,易入邪悟。
注:①以欲顶魔王为大佛,其他各怪为小佛。
②以怪鬼魃鬼二鬼为先佛,蛊毒鬼等七魔为后佛。
③过去佛像,无言无说者为假佛,现前肉身敷座说法者为真佛。
④洗涤本所修心,改修魔业。
【解读】无
【译文】此名魅鬼〈注〉,年老成魔,恼乱此人,久久厌足心生,去彼人体,终于弟子与师,俱陷王难,你应当先觉,不入轮回,若迷惑不知,必堕在无间狱中。
注:前文言贪惑为罪,是人罪毕,遇畜成形,名为魅鬼。
【解读】无
【译文】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根本〈注一〉,穷览万物生化之情,根究性之终始,故精爽其心,贪求辨析〈注二〉,其时天魔得到机会。
注:①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在定中露出微细动相,不知此是六识种子,根本想阴。
②贪求辨别物理,分析化性。
【解读】无
【译文】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先也不知魔精附著于身,也自说已得无上涅槃,来在求物化本元的人中,敷座说法,身上自然具足威神,能使座下听众,虽未闻法,自然心伏,这些人将佛涅槃法身,即是现前我的肉身,父父子子,递代相生,即是法身常住不绝,并无别的净居和金色相,其人信受其教,忘失先欲探求物化本元之心,舍命皈依,将魔作佛。犹以为得未曾有。
【解读】无
【译文】此类愚迷之人,惑其为菩萨,惟究现前身上,惟有贪欲之心,计其为生化之元,故致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眼耳鼻舌,皆为净土,男女二根,即是菩提涅槃真处,无知之辈,信这种污秽之言。
【解读】无
【译文】此名蛊毒厌胜恶鬼〈注〉,年老成魔,恼乱是人,最后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你应当先觉,不入轮回,若迷惑不知,必堕无间狱。
注:前文言其本因,贪恨为罪,是人罪毕,遇虫成形,名蛊毒鬼。又贪罔为罪,是人罪毕,遇幽为形,名为魇鬼。此处名魇胜者,言魇人之力最胜故。
【解读】无
【译文】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悬应〈注一〉,周流精研〈注二〉,贪求冥感〈注三〉,其时天魔得到机会。
注:①自觉想阴未破,胜用未圆,欲求圆通知识,圣位菩萨,悬应自心,资发神慧。
②现意生身周遍流转十方世界,精心研究诸善知识及菩萨。
③贪求冥相契合,以期至于感格圣应。
【解读】无
【译文】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元不觉知魔著于身,也说自得无上涅槃,来在求感应的人众中,敷座说法,能令听众暂见其身,如百千岁,宛然深修久证,于是心生爱染,不能舍离,愿身为奴仆,四事供养,不觉疲劳,各各令其徒众,心知此先世师,本是善知识,别生为法相爱之心,如胶似漆,黏不可解,得未曾有。
【解读】无
【译文】是人愚迷,惑为菩萨,亲近其心,破佛律仪,染其邪行,潜行贪欲,口中好言:我于前世,于某生中,先度某人,当时是我妻妾兄弟,今来相度,与汝相随,归某世界,供养某佛,或言:别有大光明天〈注〉,佛于中住,一切如来所休居地,彼无知者,信是虚诳之言,遗失本所修心。
注:以欲顶魔宫为大光明天。
【解读】无
【译文】此名疠鬼〈注〉,年老成魔,故来恼乱是人,久而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你当先觉,不入轮回,若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注:前文疠鬼远因,贪忆为罪,是人罪毕,遇衰成形,名为疠鬼。
【解读】无
【译文】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在爱深入,克责自己,辛苦勤求,乐处阴寂,贪求宁静寂谧之境,以为即此可以入圆定,不知三摩地中,不容起心动念,才有爱乐,即启魔径,故其时天魔得有机会。
【解读】无
【译文】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本不觉知魔著在身上,也说自己得了无上涅槃,来在求阴人静的人众中,敷座说法,令其听众,各知过去的本业,或于其处,对一人说,你现在虽然未死,但已作畜生,命令一人,在后面踏著他的尾巴,马上使他不能起身,于是众人看见,倾心钦伏,设若有人起心,马上就知道他起心的根原。在佛的律仪之外,更加精苦,(如食生米断五味等)诽谤比丘,骂挂徒众,讦露人的阴私之事,不避人讥刺嫌怨,口中喜欢说未来的祸福之事,及至到了时候,一丝一毫都准确不误。
【解读】无
【译文】这是大力鬼,年老成魔,来恼乱是人,久久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你应先有警觉,不入轮回,如迷惑不知,最后必然堕无间狱。
【解读】无
【译文】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精勤辛苦,各处研寻,贪求宿命所遗之物,其时天魔得到机会。
【解读】无
【译文】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绝不觉知魔著在身上,也自言得了无上涅槃,来在求知的人众中,敷座说法,此人无端在说法之处,得到大宝珠,此魔或有时化为畜生,口衔其珠与其他珍宝,简策〈注一〉符牍之类奇异之物,先授与其人,后附著在他身上,或引诱听众,有明月珠,藏在地下,照耀其处,此诸听众,从未见此异事。平日多食药草,不吃美味饮食,或有时日食一麻一麦,身体仍很健壮,因为魔力支援之故,诽谤比丘,骂挂徒众,不避讥嫌,口中好言:他方宝藏,十方圣贤藏匿之处,跟随其后,往往见有奇异之人〈注二〉。
注:①韦编名策,竹削名简,竹刻为符,木片为牍,春秋左传叙云大事书之于策,小事简牍而已。
②此皆魔力所为,显其诡异。
【解读】无
【译文】此是山林土地城隍川岳鬼神,年老成魔,或是宣淫,破佛戒律,与承事弟子,潜行世间五欲,或是盲修精进,纯食草本无定行事,一味恼乱是人,久而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你当预先警觉,不入轮回,若迷惑不知,必堕无间狱。
【解读】无
【译文】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在三摩地中,心爱神通,种种变化,研究化元,贪取神力,尔时,天魔等到机会。
【解读】无
【译文】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也确不知道是魔著在身上,也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在众求通的人中,敷座说法,此人或是手执火光,手撮其光,分在所听四众头上,这些人头上火光,都有数尺长,也无热的感觉,并不焚烧,或是在水面上行走,和在地上走一样,或是安坐在空中不动,或是钻入瓶内,或是处在囊中,或是穿墙入壁,毫无障碍,唯于刀兵,不能自在。自言是佛,身著白衣,受比丘的礼,诽谤禅律,骂挂徒众,讦露人的阴私之事,不避人的讥嫌,口中常说神通自在,或复令人旁见佛土,这都是魔鬼的力量迷惑人所起的作用,并不是真实的现象,赞叹淫欲,将诸淫秽行为,以为传法。
【解读】无
【译文】此名为天地间大力的山精海精,风精河精土精等,和一切草木积劫精魅〈注一〉,或是龙魅〈注二〉,或是寿终仙〈注三〉,再活为魅,或是仙期已尽,计年应死,但其形体不化,为他怪所附,年老成魔,恼乱是人,久而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多陷于难,你当预先警觉,不入轮回,若是迷惑不知,必致堕无间狱。
注:①一切草木,多年吸收日月精华,皆会成为精魅。
②并非天龙,而是其他精魅,托生于龙种者。
③修仙不成而寿终者,再寄其形而为魅者。
【解读】无
【译文】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入灭。研究化性〈注一〉,贪求深空〈注二〉,此时天魔等到机会。
注:①于八识体上,露出根本想阴,微细动相,于是心爱入灭,观一切诸法,犹如幻化,研究根本想阴,微细动相,必期于尽。
②不惟心境俱寂,兼求隐显自在。
【解读】无
【译文】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终不觉知魔著在身上,也说自己得了无上涅槃,来在求空的人众中,敷座说法,在大众中,形体忽空,众人都无所见,一下又从虚空突然而出,忽有忽无,存没自在。或现其身,透明如琉璃,或垂手足,作旖檀香气,或大小便,味如石蜜,诽毁戒律,轻贱出家。口中常说:无因无果,一死永灭,没有来生,与乎凡圣,虽然得到空寂,却潜行贪欲,受其欲者,也得心空,受其断灭之见,说没有因果。
【解读】无
【译文】此名日月薄蚀精气〈注一〉,金玉芝草麟凤龟鹤,经千万年,不死为灵〈注二〉,出生国土,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即去彼人体,弟子与师,多陷王难,你当先警觉,不入轮回,若迷惑不知,必堕无间狱中。
注:①黑气相迫日薄,蔽其精耀日蚀,即今之日月蚀也。然日为阳精,月为阴精,光华周遍散注,当薄蚀之际,不得散注,直贯于地,地上之金玉芝草麟凤龟鹤得之可以久生。
②或为物仙,或为禽仙,或为兽仙。
【解读】无
【译文】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在三摩地中,心爱长寿,辛苦研几〈注一〉,贪求永岁,舍弃分段生死,希求变易生死,望细相〈注二〉常住,此时天魔等到机会。
注:①机即是微,即指微细动相。
②希求微细动相常住。
【解读】无
【译文】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竟不觉知是魔著在身上,也说自己得了无上涅槃,来在求生的人众中,敷座说法,好说他方和此地往还无阻,或是经过万里之外,瞬息再来,都能在彼方,取得物品,或是在一处,于一处房内,数步之间,可以令人从东壁到西壁,急行多年走不到,因此博得人的信心,疑是佛现前。口中常说:十方众生,都是我的儿子,我生诸佛,我造出世界,我是元佛出世,自然不因修而得。
【解读】无
【译文】此名住世自在天魔〈注一〉,使其眷属如遮文茶〈注二〉及四天王毗舍童子〈注三〉未发心者〈注四〉,利其虚明,食彼精气。或不因师〈注五〉,其修行人,亲自观见〈注六〉,称执金刚,与汝长命,现美女身,盛行贪欲,未逾年岁,肝脑枯竭,口兼独言听〈注七〉,若妖魅,前人未详,多陷王难〈注八〉,未及遇刑,先已干死。恼乱彼人,以至殂殒,你当预先警觉,不要陷入轮回,若是迷惑不知,必然堕入无间狱。
注:①欲界第六天顶之魔王天,以无出离心,故名住世。
②遮文茶意为嫉妒女,即魔女。
③毗舍童子即毗舍阇鬼,又名毗舍遮。意为啖精气,以其能吃人及五谷精气故。
④毗舍童子本属四天王所辖,本应覆护世界,保绥真修,而乃附人来惑,以其蒙昧,未发护世之心。
⑤上文说飞精附人,与之为师,此处是不因师教,亲自观见者。
⑥修行人亲自观见称执金刚,许以长命之术,使其不惧损身。
⑦自见魔现,与之行欲,他人不见,谓彼独言独听。
⑧前者因师受惑之人,未详其是魔精所附,故弟子与师,多陷王难。
【解读】无
【译文】阿难当知,此十种魔,于末法时期,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体,或自己现形,都说自己已成正遍知觉,赞叹淫欲,破佛的律仪,过去诸恶魔师,与魔弟子,都是以淫传淫,淫淫相承,如此前魔邪精,魅其后入心腑,举世不觉,近则九生,多逾百世,令真修行,总为魔眷,命终之后,必为魔民,失掉正遍知,堕入无间狱。
【解读】无
【译文】你现在不须先取寂灭,纵然得到无学,仍要留愿入于末法之中,起大慈悲心,救度正心具深信的众生,使他们不著魔,得到正确知见,我现在度你,已出离生死,你遵从佛的言语,即名为报佛的恩。
【解读】无
【译文】阿难!如此十种禅那中所现境象,都是想阴用心交互,故现此事,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遇上如此因缘,迷惑不能自识,以为登圣,大妄语造成后,将来必堕无间狱中,你们必须将如来所说言语,于我灭度之后,传示于末法时期,遍令众生,能明白开悟此义,不让天魔得到方便的机会,保持覆护众生,能成就无上觉道。
【解读】无
分类:佛经 书名:楞严经 作者:佛经
- Details
- Category: 佛经
《楞严经》第一卷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揵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属诸比丘,休夏自恣。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众,得未曾有。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羞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佛敕文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僧次,既无上座及阿阇黎,途中独归,其日无供。
即时,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阿难已知如来世尊,诃须菩提及大迦葉,为阿罗汉,心不均平。钦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经彼城隍,徐步郭门,严整威仪,肃恭斋法。
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淫躬抚摩,将毁戒体。如来知彼淫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
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销灭,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
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
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詶我所问。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
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使汝流转,心目为咎。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花眼,亦在佛面。我今观此浮根四尘,只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
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祇陀林今何所在?"
"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祇陀林实在堂外。"
"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
"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
"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
"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
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
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
"阿难,汝亦如是。汝之心灵一切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内知,云何知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燃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抟食,归祇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
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
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
阿难答言:"如是,世尊。"
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
佛言:"处今何在?"
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
"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
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众生身,腑藏在中,窍穴居外,有藏则暗,有窍则明。今我对佛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暗,名为见内。是义云何?"
佛告阿难:"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为与眼对?为不对眼?
"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云何成内?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无日月灯,此室暗中皆汝焦腑。
"若不对者,云何成见?若离外见,内对所成,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眼见明,何不见面?若不见面,内对不成;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成在内?若在虚空,自非汝体;即应如来今见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已知,身合非觉,必汝执言,身、眼两觉,应有二知;即汝一身,应成两佛。
"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阿难言:"我常闻佛开示四众:'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我今思惟:即思惟体实我心性,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亦非内、外、中间三处。"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随有者。是心无体,则无所合。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然。若有体者,如汝以手自挃其体,汝所知心,为复内出?为从外入?若复内出,还见身中;若从外来,先合见面。"
阿难言:"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为见非义。"
佛言:"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不?则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见物。若见物者,云何名死?
"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若必有体,为复一体?为有多体?今在汝身,为复遍体?为不遍体?
"若一体者,则汝以手挃一肢时,四肢应觉。若咸觉者,挃应无在。若挃有所,则汝一体自不能成。
"若多体者,则成多人,何体为汝?
"若遍体者,同前所挃。
"若不遍者,当汝触头,亦触其足,头有所觉,足应无知,今汝不然。
"是故应知,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谈实相时,世尊亦言:'心不在内,亦不在外。'如我思惟:内无所见,外不相知。内无知故,在内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义。今相知故,复内无见,当在中间。"
佛言:"汝言中间,中必不迷,非无所在。今汝推中,中何为在?为复在处?为当在身?
"若在身者,在边非中,在中同内。
"若在处者,为有所表?为无所表?无表同无,表则无定。何以故?如人以表,表为中时,东看则西,南观成北,表体既混,心应杂乱。"
阿难言:"我所说中,非此二种。如世尊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其中,则为心在。"
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之中,此之心体,为复兼二?为不兼二?
"若兼二者,物体杂乱,物非体知,成敌两立,云何为中?
"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无体性,中何为相?
"是故应知,当在中间,无有是处。"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昔见佛,与大目连、须菩提、富楼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转法轮,常言:'觉知分别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心,则我无著,名为心不?"
佛告阿难:"汝言觉知分别心性,俱无在者。世间虚空水陆飞行诸所物象,名为一切。汝不著者,为在?为无?
"无则同于龟毛兔角,云何不著?
"有不著者不可名无,无相则无,非无则相,相有则在,云何无著?
"是故应知,一切无著,名觉知心,无有是处。"
尔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是如来最小之弟,蒙佛慈爱,虽今出家犹恃憍怜,所以多闻,未得无漏,不能折伏娑毗罗咒,为彼所转,溺于淫舍,当由不知真际所诣。惟愿世尊,大慈哀愍,开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诸阐提隳弥戾车。"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及诸大众,倾渴翘伫,钦闻示诲。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如是十方微尘国土一时开现,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诸大菩萨,皆住本国,合掌承听。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
"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今复问汝。"
即时,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语阿难言:"汝今见不?"
阿难言:"见。"
佛言:"汝何所见?"
阿难言:"我见如来举臂屈指,为光明拳,曜我心目。"
佛言:"汝将谁见?"
阿难言:"我与大众同将眼见。"
佛告阿难:"汝今答我,如来屈指为光明拳,曜汝心目,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曜?"
阿难言:"如来现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
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
阿难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
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佛宠弟,心爱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独供养如来,乃至遍历恒沙国土承事诸佛及善知识,发大勇猛行诸一切难行法事,皆用此心。纵令谤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发明不是心者,我乃无心,同诸土木,离此觉知更无所有,云何如来说此非心?我实惊怖,兼此大众无不疑惑,惟垂大悲,开示未悟。"
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于师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
"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
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
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将谓如来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虽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穷子,舍父逃逝。今日乃知,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惟愿如来哀愍穷露,发妙明心,开我道眼。"
即时,如来从胸卍字涌出宝光,其光晃昱有百千色,十方微尘普佛世界一时周遍,遍灌十方所有宝刹诸如来顶,旋至阿难及诸大众,告阿难言:"吾今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众生,获妙微密性净明心,得清净眼。
"阿难,汝先答我,见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将谁见?"
阿难言:"由佛全体阎浮檀金,赩如宝山,清净所生,故有光明。我实眼观,五轮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
佛告阿难:"如来今日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阿难,譬如我拳,若无我手,不成我拳;若无汝眼,不成汝见。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义均不?"
阿难言:"唯然,世尊。既无我眼,不成我见,例如来拳,事义相类。"
佛告阿难:"汝言相类,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无手人,拳毕竟灭。彼无眼者,非见全无。所以者何?汝试于途询问盲人:'汝何所见?'彼诸盲人必来答汝:'我今眼前唯见黑暗,更无他瞩。'以是义观,前尘自暗,见何亏损。"
阿难言:"诸盲眼前,唯睹黑暗,云何成见?"
佛告阿难:"诸盲无眼,唯观黑暗,与有眼人处于暗室,二黑有别?为无有别?"
"如是,世尊,此暗中人与彼群盲,二黑校量,曾无有异。"
"阿难,若无眼人全见前黑,忽得眼光,还于前尘见种种色,名眼见者;彼暗中人全见前黑,忽获灯光,亦于前尘见种种色,应名灯见。若灯见者,灯能有见,自不名灯;又则灯观,何关汝事?是故当知,灯能显色,如是见者,是眼非灯;眼能显色,如是见性,是心非眼。"
阿难虽复得闻是言,与诸大众,口已默然,心未开悟,犹冀如来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伫佛悲诲。
尔时,世尊舒兜罗绵网相光手,开五轮指,诲敕阿难及诸大众:"我初成道,于鹿园中,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众,言:'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汝等当时,因何开悟,今成圣果?"
时,憍陈那起立白佛:"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宿食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又如新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
佛言:"如是。"
即时,如来于大众中,屈五轮指,屈已复开,开已又屈,谓阿难言:"汝今何见?"
阿难言:"我见如来百宝轮掌,众中开合。"
佛告阿难:"汝见我手,众中开合,为是我手有开有合?为复汝见有开有合?"
阿难言:"世尊宝手众中开合,我见如来手自开合,非我见性有开有合。"
佛言:"谁动?谁静?"
阿难言:"佛手不住,而我见性尚无有静,谁为无住?"
佛言:"如是。"
如来于是从轮掌中飞一宝光在阿难右,即时阿难回首右盼;又放一光在阿难左,阿难又则回首左盼。
佛告阿难:"汝头今日因何摇动?"
阿难言:"我见如来出妙宝光来我左右,故左右观,头自摇动。"
"阿难,汝盼佛光左右动头,为汝头动?为复见动?"
"世尊,我头自动,而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
佛言:"如是。"
于是,如来普告大众:"若复众生,以摇动者名之为'尘',以不住者名之为'客'。汝观阿难头自动摇,见无所动;又汝观我手自开合,见无舒卷。云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从始洎终念念生灭,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
分类:佛经 书名:《楞严经》 作者:[唐]般刺密帝(译) 弥伽释迦(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