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tails
- Category: 佛经
星云大师讲解《六祖坛经》 第八 顿渐品
【经文】
时祖师居曹溪宝林,神秀大师在荆南玉泉寺①。于时两宗盛化,人皆称南能北秀,故有南北二宗顿渐之分,而学者莫知宗趣。
师谓众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
然秀之徒众,往往讥南宗祖师:"不识一字,有何所长?"秀曰:"他得无师之智②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师五祖亲传衣法,岂徒然哉?吾恨不能远去亲近,虚受国恩。汝等诸人,毋滞于此,可往曹溪参决。"
一日,命门人志诚曰:"汝听明多智,可为吾到曹溪听法,若有所闻,尽心记取,还为吾说。"
志诚禀命至曹溪,随众参请③,不言来处。
时祖师告众曰:"今有盗法之人潜在此会。"志诚即出礼拜,具陈其事。
师曰:"汝从玉泉来,应是细作④。"
对曰:"不是。"
师曰:"何得不是?"
对曰:"未说即是,说了不是。"
师曰:"汝师若为示众?"
对曰:"常指诲大众,住心观静⑤,长坐不卧。"
师曰:"住心观静,是病非禅。长坐拘身,于理何益?听吾偈曰:'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
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志诚再拜,曰:"弟子在秀大师处学道九年,不得契悟,今闻和尚一说,便契本心。弟子生死事大,和尚大慈,更为教示。"
师曰:"吾闻汝师教示学人戒定慧法,未审汝师说戒定慧行相如何?与吾说看。"
诚曰:"秀大师说'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彼说如此,未审和尚以何法诲人?"
师曰:"吾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但随方解缚,假名三昧。如汝师所说戒定慧,实不可思议,吾所见戒定慧又别。"
志诚曰:"戒定慧只合一种,如何更别?"
师曰:"汝师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见有迟疾。汝听吾说,与彼同否?吾所说法,不离自性,离体说法,名为相说,自性常迷。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听吾偈曰:'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
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
诚闻偈悔谢,乃呈一偈曰:五蕴幻身,幻何究竟?
回趣真如,法还不净。
师然之。复语诚曰:"汝师戒定慧,劝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劝大根智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脱知见,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脱知见。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
志诚再启师曰:"如何是不立义?"
师曰:"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诸法寂灭,有何次第?"
志诚礼拜,愿为执侍,朝夕不懈。
僧志彻,江西人,本姓张,名行昌。少任侠,自南北分化,二宗主虽亡彼我,而徒侣竞起爱憎。时北宗门人自立秀师为第六祖,而忌祖师传衣为天下闻,乃嘱行昌来刺师。师心通,预知其事,即置金十两于座间。时夜暮,行昌入祖室,将欲加害,师舒颈就之,行昌挥刃者三,悉无所损。
师曰:"正剑不邪,邪剑不正,只负汝金,不负汝命。"
行昌惊仆,久而方苏,求哀悔过,即愿出家。师遂与金,言:"汝且去,恐徒众翻害于汝。汝可他日易形而来,吾当摄受。"
行昌禀旨宵遁。后投僧出家,具戒精进。
一日,忆师之言,远来礼觐。师曰:"吾久念汝,汝来何晚?"
曰:"昨蒙和尚舍罪,今虽出家苦行,终难报德,其惟传法度生乎!弟子常览《涅槃经》,未晓常、无常义,乞和尚慈悲,略为解说。"
师曰:"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也。"
曰:"和尚所说,大违经文。"
师曰:"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
曰:"经说佛性是常,和尚却言无常;善恶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无常,和尚却言是常,此即相违,令学人转加疑惑。"
师曰:"《涅槃经》,吾昔听尼无尽藏读诵一遍,便为讲说,无一字一义不合经文,乃至为汝,终无二说。"
曰:"学人识量浅昧,愿和尚委曲开示!"
师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说甚么善恶诸法,乃至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者。故吾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诸法若无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处,故吾说常者,正是佛说真无常义。佛比为凡夫外道执于邪常,诸二乘人于常计无常,共成八倒,故于涅槃了义教中,破彼偏见,而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汝今依言背义,以断灭无常及确定死常,而错解佛之圆妙最后微言,纵览千遍,有何所益?"
行昌忽然大悟,说偈云:
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
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
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现前。
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
师曰:"汝今彻也,宜名志彻。"彻礼谢而退。
有一童子,名神会,襄阳高氏子。年十三,自玉泉来参礼,师曰:"知识远来艰辛,还将得本来否?若有本,则合识主,试说看。"
会曰:"以无住为本,见即是主。"
师曰:"这沙弥争合取次⑥语!"
会乃问曰:"和尚坐禅还见不见?"
师以拄杖打三下,云:"吾打汝,痛不痛?"
对曰:"亦痛亦不痛。"
师曰:"吾亦见亦不见。"
神会问:"如何是亦见亦不见?"
师云:"吾之所见,常见自心过愆,不见他人是非好恶,是以亦见亦不见。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则同凡夫,即起恚恨。汝向前见不见是二边,痛不痛是生灭。汝自性且不见,敢尔弄人。"神会礼拜悔谢。
师又曰:"汝若心迷不见,问善知识觅路;汝若心悟,即自见性,依法修行。汝自迷不见自心,却来问吾见与不见。吾见自知,岂代汝迷?汝若自见,亦不代吾迷。何不自知自见,乃问吾见与不见?"神会再礼百余拜,求谢过愆,服勤给侍,不离左右。
一日,师告众曰:"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
神会出曰:"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
师曰:"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盖头⑦,也只成个知解宗徒⑧。"
祖师灭后,会入京洛,大弘曹溪顿教。着《显宗记》,盛行于世。
师见诸宗难问,咸起恶心,多集座下,愍而谓曰:"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无名可名,名于自性,无二之性,是名实性。于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言下便须自见。"诸人闻说,总皆作礼,请事为师。
【注释】
①玉泉寺:位于湖北当阳县玉泉山的东南麓。
②无师之智:无师而独悟的智能,如佛所证得的智能,非由师教或外力而得;又如缘觉(独觉)圣者,观诸法因缘生灭,不待师教而证成觉智。
③参请:弟子向师家请问并受教。
④细作:间谍、侦探。
⑤住心观静:收摄一己之心,使之镇定,成为无念的状态。
⑥取次:随便、草率。
⑦有茆盖头:有个茅蓬(草庵)可以存身。
⑧知解宗徒:谓以佛法作知解会的人。
分类:佛经 书名:《六祖坛经》 作者:星云大师(讲解)
- Details
- Category: 佛经
星云大师讲解《六祖坛经》 第八 顿渐品
【译文】
那个时候,六祖大师居住在曹溪的宝林寺,神秀大师居住在荆南的玉泉寺。当时两宗的弘化都很兴盛,人人都称"南能北秀",所以就有了"南顿北渐"二宗的分别,而一般学者都不了解两宗的宗趣。
六祖对大众说:"佛法本来都是同一个宗旨,只是人有南北的分别;佛法本来也只有一种,只因众生的根机而有见性迟速的不同。甚么叫作顿或渐呢?佛法并没有所谓顿渐,而是因为人的根机有利钝,所以才有所谓顿渐。"
然而神秀大师的门徒常常讥笑南宗六祖:"一个字也不认识,能有甚么可以取的长处呢?"
神秀大师听了这话以后就说:"他已得无师自悟的佛智,深悟最上乘的佛法,我不如他。况且我的老师五祖亲自把衣法传授给他,难道是凭空传授的?我只恨自己不能远道前去亲近他,在这里枉受国家对我的恩宠,你们不要滞留在这里,可以到曹溪去参访,请他为你们印证!"
有一天,神秀大师命令门人志诚说:"你天资聪颖而富才智,可以替我到曹溪去听法;如果有所听闻,要好好记取,回来告诉我。"
志诚奉了神秀大师的使命到曹溪去,跟随大众一起向六祖参礼请益,但并未说明自己是从甚么地方来。那时候,六祖就告诉大众说:"今天有想暗中盗法的人潜伏在这个法会之中。"
志诚一听,连忙从大众中出来,向六祖顶礼,详细说明自己前来求法的因由。六祖说:"你从玉泉寺来,应该算是间谍。"
志诚说:"不是。"
六祖说:"为甚么不是呢?"
志诚说:"没有说明来意以前可以说是,既然说明了就不是。"
六祖说:"你的老师怎样开示大众呢?"
志诚说:"家师经常教导大众要住心一处,使成无念状态,要常习静坐而不倒卧。"
六祖说:"住心观静,是一种病而不是禅。长久静坐徒然拘缚自身,对领悟佛理又有甚么益处呢?听我说偈:'在世时常坐而不卧,死去后却常卧不坐。这只是一具臭骨头,何曾立过甚么功德?'"
志诚听后,再向六祖顶礼,说:"弟子在神秀大师那里学道九年,不能契悟佛法,今天听和尚这一席话,已经契合本心,有所了悟。弟子觉得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希望和尚慈悲,再给我教诲指示。"
六祖说:"我听说你的老师是用戒定慧来教示学人,不知你的老师所说的戒定慧是甚么样子?你说给我听听看。"
志诚说:"神秀大师说:'一切恶事不去作叫作戒,奉行一切的善事叫作慧,自己清净自己的心意叫作定。'他是这样说的,不知和尚是用甚么法来教诲学人呢?"
六祖说:"如果我说我有佛法给人,那就是欺骗你;只是为了随顺方便替大家解除执缚,而假托个名称叫做三昧。至于你的老师所说的戒定慧,实在是不可思议,我对戒定慧的见解又有所不同。"
志诚说:"戒定慧应该只有一种,为甚么会有不同呢?"
六祖说:"你的老师所说的戒定慧是接引大乘人,我的戒定慧是接引最上乘人。理解领悟能力不同,见性就有迟速的差异。你听我所说和他所说的有相同吗?我所说的法,不离自性,如果离开自性本体而说法,就叫作着相说法。自性就常被迷惑。要知道,一切万法都是从自性而起相用,这才是真正的戒定慧法。听我说偈:'心地没有过失就是自性戒,心地没有痴念就是自性慧,心地没有散乱就是自性定,不增不减的自性坚如金刚,自身来去自如皆本于三昧。'"
志诚听完偈颂后,向六祖悔过谢恩,并呈上一首偈子:"五蕴假合成幻化身,既是幻化怎会究竟?即使回向真如自性,倘犹着法还是不净。"
六祖称许说好。
六祖又对志诚说:"你的老师说的戒定慧是劝小根智人,我说的戒定慧是劝大根智人。如果能够悟得自性,就不必建立'菩提涅槃',也不必建立'解脱知见'了。要到无有一法可得的境界,才能建立万法。如果能够领会这个道理,就叫做'佛身',也叫做'菩提涅槃'、'解脱知见'。已经见性的人,要立这些佛法名称也可以,不立也可以,去来自由,无所滞碍,当用之时随缘作用,当说之时随缘应答,普现一切化身,而不离自性,这样就可以得到'自在神通'和'游戏三昧',这就叫作见性。"
志诚再请问六祖说:"'不立'的意义为何呢?"
六祖说:"自性没有一念过非,没有一念痴迷,没有一念散乱,如果念念都能用智能来观照自心本性,常离一切法的形相执着,就能自由自在,纵横三际十方,都能悠然自得,还有甚么需要建立的呢?自性要靠自己觉悟,顿时开悟,顿时修证,并没有一个渐进的次序,所以不必建立一切法。一切诸法本来常自寂灭,还要建立甚么次第呢?"
志诚听后,顶礼拜谢,发愿随侍六祖左右,从早到晚不曾懈怠。
志彻比丘,江西人,俗姓张,名行昌。少年时,曾做过侠客。自从南北两宗分化弘教以来,两位宗主虽然不分彼此,但是门徒门却竞相产生爱憎。当时,北宗门下的弟子自行推立神秀大师为第六祖,他们恐怕五祖传衣法给六祖的事被天下人知道,于是派遣行昌来行刺六祖大师。六祖大师心中通彻明亮,早已预知有此事,就先准备十两黄金放在床座间。有一天夜里,行昌潜入六祖的室内,正要刺杀六祖,六祖从容的伸颈就刃,行昌一连挥动利刃三次,都没有伤害到六祖。
六祖说:"正义之剑无邪心,邪心用剑行不正,我只欠你的钱债,没有欠你的命债。"
行昌大惊,昏倒于地,好久才苏醒过来,向大师忏悔自己的罪过,请求原谅,并表示希望跟随六祖出家。六祖就把金子给了行昌,对他说:"你暂且离开,恐怕我的弟子们知道会加害于你。再过一段时日以后你可以改换形貌再来,我会接受你的。"
行昌遵照六祖的意旨,就在当天深0夜遁逃而去。后来别投僧团出家,受具足戒,精进修行。
有一天,行昌想起六祖的话,就远道前来礼拜六祖。六祖说:"我一直都在惦念着你,你怎么来得这么晚呢?"
行昌说:"过去承蒙和尚慈悲宽恕我的罪过,现在虽然出家勤修苦行,总觉得难以报答和尚的恩德,心想只有弘传佛法,广度众生,如此才能报此恩德于万一!弟子出家以来,常常阅读《涅槃经》,却不懂'常'和'无常'的意义,请和尚慈悲,为我解说。"
六祖说:"所谓无常,就是佛性;所谓有常,就是一切善恶诸法的分别心。"
行昌说:"和尚所讲的,和经文完全相反。"
六祖说:"我所传授的是佛所印可的佛法,怎敢违背佛说的经义呢?"
行昌说:"经中说佛性是常,和尚却说是无常;善恶一切诸法乃至菩提心都是无常,和尚却说是常,这就和经文相违背了,使我对这问题更加疑惑不解。"
六祖说:"《涅槃经》,我过去曾听无尽藏比丘尼诵念过一次,就为他解说经中要义,没有一字一义不与经文相契合,就是现在为你说的,仍然没有不同。"
行昌说:"我的见识浅薄愚昧,希望和尚慈悲为我详细开示。"
六祖说:"你知道吗?佛性如果是常,还说么善恶诸法,乃至直到穷尽无量劫,也没有一个人会发菩提心。所以我说佛性无常,正是佛所说的真常道理。再说,一切诸法如果是无常,那么一切诸法就都有自性去接受生死,而真常的不生不死之性就有所不周遍。所以我说一切善恶诸法都是常,正是佛所说的无常真理。佛陀是因为凡夫外道颠倒执着无常为常,那些二乘人又执说真常为无常,如此凡夫二乘共成八种颠倒见,所以佛陀在涅槃的了义教中破除他们的偏见,从而明白说出涅槃所具的真常、真乐、真我、真净四德。你现在依经文的字句言辞而违背了经典的真义,执着有断灭现象的无常,以及固定不变的死常,而错解佛陀最后教诲的圆妙深意,这样纵使阅读千遍经文,又有甚么益处呢?"
行昌忽然大悟,说出一首偈子:"因为有执守无常的心,所以佛说涅槃有常性。不了解方便去除执着,如同春池里捡取石砾。我现在不假任何功用,佛性自然得以显现在面前。如果不是大师相授与,我自己也无所谓获得。"
六祖说:"你现在已经究竟彻悟了,应该名叫志彻。"志彻听了,向六祖顶礼拜谢而退。
有一童子,名叫神会,是让阳姓高人家的子弟。十三岁时,从荆南的玉泉寺来参礼六祖。六祖说:"善知识!你远来辛苦了!有将根本带来了吗?如果有将'根本'带来,就应该认得主人公,你不妨试着说说看。"
神会说:"我以无所住心为根本,'见'就是主人公。"
六祖说:"你这个沙弥讲话怎么可以这样轻率呢?"
神会于是问道:"和尚坐禅时,是见还是不见呢?"
六祖用拄杖打了他三下,说:"我打你时,是痛还是不痛呢?"
神会回答说:"也痛也不痛。"
六祖说:"我也见也不见。"
神会问:"怎样是也见也不见呢?"
六祖说:"我所见的,是常见自己内心里的过失,但是不见别人的是非好坏。所以说也见也不见。你说也痛也不痛又是怎样的呢?你如果不痛,就和木石一样;如果痛,就和凡夫一般,会生起瞋恨心。你前面问的见不见是二边见,痛不痛是生灭,你连自己的自性都还没有见到,还敢这样作弄人!"
神会听了这一番话后,就向六祖顶礼,忏悔谢罪。
六祖又说:"你如果心里愚迷,不能见性,可向善知识问取见性之路;如果心有所悟,就是自见本性,可以就此依法修行。你既自己愚迷不见自己的心性,却反来问我见与不见。我见性,我自己知道,岂能代替得了你心中的愚迷?你如果自见本性,也不能代替我心中的愚迷。为甚么不去自知自见,却来问我见与不见呢?"
神会听了,再向六祖顶礼一百多拜,请求大师恕罪,从此服侍六祖,不离左右。
有一天,六祖对大众说:"我有一样东西,没有头也没有尾,没有名也没有字,没有后也没有前,大家还识得么?"
神会挺身而出说:"这是诸佛的本源,也是我神会的佛性。"
六祖说:"已经跟你说没有名没有字了,你还叫它作本源佛性。你以后即使有个茅蓬存身,也只是个将佛法作知解会意的人。"
六祖大师示寂后,神会前往京城、洛阳弘扬曹溪的顿教法门。着有《显宗记》,盛行于世。
六祖眼看各个宗派的人问难佛法,都心存不善,于是就把他们集合到座下,怜悯地对他们说道:"学道的人,对一切善恶念头都应当尽行除却。当善恶都不去思量的时候,这种境界无以名之,假名为自性,这无二的自性,就叫作真如实性。在真如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言下就应该见到自己的本性。"
大家听完六祖大师的一番开示后,都虔诚顶礼,请求事奉六祖为师。
分类:佛经 书名:《六祖坛经》 作者:星云大师(讲解)
- Details
- Category: 佛经
星云大师讲解《六祖坛经》 第九 护法品
【经文】
神龙元年上元日①,则天②、中宗③诏云:"朕请安、秀二师宫中供养,万几④之暇,每究一乘⑤。二师推让云:'南方有能禅师,密授忍大师衣法,传佛心印⑥,可请彼问。'今遣内侍薛简驰诏请迎,愿师慈念,速赴上京!"
师上表辞疾,愿终林麓。
薛简曰:"京城禅德⑦皆云:'欲得会道,必须坐禅习定;若不因禅定而得解脱者,未之有也。'未审师所说法如何?"
师曰:"道由心悟,岂在坐也?经云:'若言如来若坐若卧,是行邪道。何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究竟无证,岂况坐耶?"
简曰:"弟子回京,主上必问,愿师慈悲,指示心要⑧,传奏两宫及京城学道者。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冥者皆明,明明无尽。"
师云:"道无明暗,明暗是代谢之义。明明无尽,亦是有尽,相待立名故。《净名经》云:'法无有比,无相待故。'"
简曰:"明喻智能,暗喻烦恼。修道之人倘不以智能照破烦恼,无始生死凭何出离?"
师曰:"烦恼即是菩提,无二无别。若以智能破烦恼者,此是二乘见解,羊鹿等机,上智大根悉不如是。"
简曰:"如何是大乘见解?"
师曰:"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去不来,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简曰:"师说不生不灭,何异外道?"
师曰:"外道所说不生不灭者,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说不生;我说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不灭,所以不同外道。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
简蒙指教,豁然大悟,礼辞归阙⑨,表奏师语。其年九月三日,有诏奖谕师曰:"师辞老疾,为朕修道,国之福田。师若净名,托疾毗耶,阐扬大乘,传诸佛心,谈不二法。薛简传师指授如来知见,朕积善余庆,宿种善根,值师出世,顿悟上乘,感荷师恩,顶戴无已!"并奉磨衲⑩袈裟及水晶钵,敕韶州刺史修饰寺宇,赐师旧居为国恩寺。
【注释】
①上元日:阴历正月十五日叫上元日,即元宵日。
②则天:即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唐代许州(河南许昌)人,名曌。十四岁。被选入宫,为太宗才人,以黠慧获宠。帝崩,依制削发为尼。高宗即位后,召入宫为昭仪,未久立为后。于高宗晚年,专决政事。帝崩,先后废中宗、睿宗。天授元年(六九○)改国号为周,自称则天金轮皇帝。执政达四十余年。曾师事高僧神秀、法藏、义净等,又度僧、造寺、塑像、写经,历年为之,从不厌倦。
③中宗:唐高宗太子,名显。即位后五年,武后将他废为卢陵王,徙居房州十四年。至武后被迫归政,中宗始得复位。
④万几:几,微也。谓当戒惧万事之微。后借指帝王日常处理的纷繁政务。
⑤一乘:即指佛乘。乘,载运的意思。佛陀出世。本欲直说《法华》,然因众生根机不等,于是说三乘法使众生调熟,因此有所谓"会三归一"。总之,佛说一乘之法,为令众生依此修行,出离生死苦海,运至涅槃彼岸。
⑥心印:又作佛心印。禅宗认为,依语言文字无法表现的佛陀自内证,称为佛心。其所证悟的真理,如世间的印形决定不变,故称心印。
⑦禅德:禅宗大德的简称,用以尊称禅师。
⑧心要:法门的至极,即指最精要的法义。
⑨阙:指宫阙,是帝王所居住的地方。
⑩磨衲:袈裟的一种。相传乃高丽所产,以极精致的织物制成。磨,指紫磨,属于绫罗类。
分类:佛经 书名:《六祖坛经》 作者:星云大师(讲解)
- Details
- Category: 佛经
星云大师讲解《六祖坛经》 第八 顿渐品
【问题讲解】
一.南宗的禅与北宗的禅有何不同?
二.神秀与惠能之间,彼此有甚么评语?
三.因何要说志诚禅师是盗法之人?
四.坐卧站立是禅吗?
五.惠能和神秀对于戒定慧的看法有甚么不同?
六.南、北二宗为甚么一再纷争不已?
七.行昌为甚么要行刺六祖?行昌出家的因缘为何?
八.佛性是真常,为何说无常?善恶是无常,何以说为常?
九.何谓八颠倒?
十.六祖大师如何建立一切教门?
一. 南宗的禅与北宗的禅有何不同?
禅宗自西天二十八祖达摩东渡来华,衣钵传法,历经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弘忍门下又南宗与北宗。
南宗以六祖惠能大师为中心,北宗以神秀大师做代表。南宗、北宗一向纷争,如同兄弟阋墙,因为彼此对于修行的方法,认知不尽相同。惠能大师认为心性本净,本来是佛,识心见性,即可顿悟成佛;神秀则认为佛性人人本具,但为客尘所覆,故须透过时时修习,拂尘除垢,才能成佛。南宗的禅重在顿悟,北宗的禅主张渐修,所以有"南顿北渐"的说法。因此,谈到南宗的禅与北宗的禅有何不同,其实是要了解顿悟的分别究竟在那里?究竟有甚么不同?
实际上,"法本一宗,人有南北",人有南方人、北方人,但是,法没有南方的法、北方的法。因此,六祖惠能大师初见五祖的时候,五祖问他从那里来,惠能回答:"从岭南来。"
"岭南是獦獠,獦獠没有佛性。"五祖弘忍说。
惠能大师即刻反驳说:"人有南北,佛性那里有南北呢?"
"法即一种,见有迟疾。"法只有一种,真理只有一个,但是,众生在修行的次第上,有快有慢。因此,佛法本来没有顿渐之别,只是众生的根机有钝有利,所以说"人有南北,法本一宗;人有利钝,法无顿渐。"
六祖大师行于南方,驻锡在曹溪的宝林寺,神秀大师住在北地的荆南玉泉寺,当时人称"南能北秀"。南宗、北宗本来可以各自发扬光大,我们也不必为他们分南、北二宗,但是在修行方面,惠能大师以顿悟为宗风,神秀大师以渐悟为入门,所以有"南顿北渐"之别。
有人问:"禅门的要旨,本来无是无非、无冤无亲,但是,为甚么『南能北秀』有水火之嫌?为甚么南宗、北宗如同楚汉之争?为甚么顿渐门下彼此如同冤家对头呢?在佛法里,大家都是修行的人,为甚么要如此的计较、分别呢?"这是因为修行的人,我执易破,法执难除,甚至"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有时候,为了真理,为了佛法上所证所悟,互不相让。如果你要他把生命布施给你,他可能愿意,但是,要他放弃自己所悟的佛法,断然不肯,因为他把真理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南宗的禅所以称为顿门,当然有它特别的内容与特质。以下约略举出几点,说明惠能大师的禅门宗要。
◆六祖惠能大师排除知解上的分别,他不喜欢从知识上入门。因此,一般认为惠能大师本身不识字,其实他是不从分别上入门,他主张"不立文字,彻究心源",所谓"识自本心,见性成佛"。
◆六祖惠能大师的南顿,其理论与实践,都将禅宗具体的中国化;他让中国的禅,实际上有了开花结果。南宗的禅,讲究"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心是佛,佛是心,心佛无二"。既然是心佛无二,我们有心,心里有佛,当下即是,何必还要再另外去追寻呢?所以六祖大师说"平常心是道",生活即是禅,你在生活里,穿衣、吃饭都是禅。所以,有人问禅师:"你是怎么样参禅呢?"
他说:"我穿衣、吃饭。"
"那一个不穿衣,那一个不吃饭啊!"
禅师说:"你吃饭,挑肥拣瘦,吃得不甘味;你睡觉,思来想去,睡得不安心;你穿衣,计较美丑,穿得不欢喜。我们参禅的人,当吃饭就吃饭,当睡觉就睡觉,当穿衣就穿衣,所谓平心是道。"
◆南宗建设了棒喝的机用和接话的简速。"棒"始于六祖打神会,"喝"始于马祖接百丈;南宗在师资课徒方面,有时候说法让你开悟;有时候给你一拳、一个耳光,这都是教育。甚至扬眉瞬目、嬉笑漫骂,无一不是在说教。南宗禅在接待方面,非常简单、迅速,不拖泥带水。
◆分派立宗,宣扬宗风。南宗六祖惠能大师的门下有五家七宗:南岳怀让禅师门下出"沩仰宗"、"临济宗";青原行思禅师门下分"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是为"五家"。临济门下又分"黄龙派"、"杨岐派",合称"七宗"。于是"五家七宗"各立门户,各有家风。
◆南宗对于师家教育有特殊的方便。例如,有时候说:"你缘不在此,你到别处去参访。"有时候,十年、八年不和你讲一句话;有时候,十年、二十年,只叫你做苦工。这种种特殊手段的应用,其实是用心良苦,无非是要让你悟道。
总之,南宗的顿有别于北宗的渐。至于南顿北渐,顿渐究竟有甚么分别?
所谓顿教,顿就是突然,这里面没有时间,没有过程,是当下的,是即时的、迅速的、直接的,好像石火电光,就是那么一刻,一下就悟了,不容许你思想,不容许你犹豫,不容许你考虑。你分别、犹豫,那就不是禅了。
所谓渐教,渐,它是有次序性的,有连续性的,如时钟,滴滴答答,持续地向前进行。
实际上,修行本来没有顿渐,学佛要想一下子就一步登天,那是不可能的,凡事都要一步一步来,所谓"万丈高楼从地起"。因此,一般来说,理上有顿悟,事上要渐修。所以,过去的禅师们有很多人都是先悟后修,他先觉悟,悟了以后要修,修道以后,还要再慢慢体证。因此,顿渐应该要相互包容,不管是顿门或是渐门,应该"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永明禅师的四料简,就把修行分为:渐修顿悟、渐悟顿修、顿悟顿修、渐修渐悟四种。
不管是渐修顿悟、渐悟顿修,或是顿悟顿修、渐修渐悟,大家应该互相包容,应该容许异己的存在,因为这个世界不是一个人所有的,大家应该共荣共存。因此,过去禅门的顿渐纷争,并不是六祖惠能大师和神秀大师的纷争,六祖大师对神秀大师十分尊敬;神秀大师也经常派遣弟子到惠能大师座下参学,甚至推崇他才是禅宗的嫡传。可以说,祖师们并没有纷争,而是门徒们所谓"满瓶不动半瓶摇"。因此,希望今后佛教的门徒们,要体谅师门的苦心,大家要兼容相忍,共同为法为教争光。
二. 神秀与惠能之间,彼此有甚么评语?
前面讲过,禅宗自菩提达摩五传至弘忍,其下分"南能北秀"。"南宗"主张"直指人心,顿悟成佛"的顿悟教说;"北宗"则重视"息妄修心",强调"渐修渐悟"。后来,顿渐一直纷争不已,能、秀的门徒也势如冤家,各护其主。现在我们就从《六祖坛经》来看看这两位一代大师,他们彼此之间各有甚么评语。
首先,根据《传灯录》记载,神秀禅师的徒众经常讥讽南宗的惠能禅师说:"能大师不识一字,有何所长?"一个做苦工,担柴的苦行者,他凭甚么资格能做到祖师呢?
在这个世间上,很多人"同行相忌",甚至在佛教里,有时候也是彼此互不尊重。譬如,有一个人很会写文章来宏扬佛法,就有人批评说:"他只是能写写文章,不会讲述,也不善于言语。"
这个人一听,赶快学习讲经说法,等到会讲经说佛法了,又有人批评说:"某人只是讲讲说说,如同瘸和尚,能说不能行。"
这个人听了人家这样的批评,他很着急,赶快修行。但是还是有人批评:"某人只是能修行,不会办事。"
喔!赶快学习办事。又有人批评了:"只是一个事务僧,他也不会英文,也不会日文,不能宣扬国际的佛教。"
总之,不管他如何努力,别人就是批评,嫌他这样不够,说他那样不好。所以,在佛教里面,有一句话说:"要得佛法兴,除非僧赞僧。"同样的,我们今天的社会,要有一种"与人为善"的心理,只要别人有一技之长,总是难能可贵,你又何必一定只寻他的短处,不赞美他的长处呢?假如有人问你:"你是不是就是万能呢?"你该怎么回答?
六祖惠能大师当年隐藏在人群中达十五年之久,他随缘安住,自我肯定;及至后来龙天推出,说法度生,人天敬仰,然而还是有人批评他说:"一字不识,有何所长?"
但是,神秀大师并不是如此说法。神秀大师告诉徒众说:"惠能大师他是得到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师五祖亲付衣法,岂徒然哉!吾恨不能亲自去亲近,虚受国恩。汝等诸人毋滞于此,可往曹溪参决,他日回复,还为吾说。"由此可见,神秀大师虚怀若谷,他对六祖的禅法更是肯定、推崇;而惠能大师对于神秀大师也是十分尊崇。例如,神秀大师曾派弟子志诚去亲近他,他曾经这样对志诚说:"汝师戒定慧,接引大乘人;吾之戒定慧,接最上乘人。彼此悟解不同,见有迟疾。"其实,悟道都是一样。六祖惠能大师也是如此的推崇神秀大师。
我们从高僧传里,也可以看到过去很多的高僧大德,有时同门同辈纵有所争,也是在法上一点就通,一点就破,沟通以后,彼此哈哈一笑。不像弟子们,不惜为法争,甚至演变成意气之争。
有一天,定山禅师与介山禅师同行,定山禅师说:"生死中无佛,即无生死。"意思是说生死中,假如我们的佛性不灭的话,就没有生死。
介山禅师听了以后说:"生死中有佛,即不迷生死。"也就是在生死中,要是有佛,就不会迷于生死了。
二人争论不已,就问大梅法常禅师,大梅禅师回答:"一青一熟。"这两个问题,一个比较究竟,一个即将究竟。
定山禅师接着问:"那一个比较究竟?"
大梅禅师就回答说:"青者不问,问者不青。"意思是说,你老是追着问,老是这样计较,就差了那么一点。
所以,介山、定山两位禅师虽然在佛法的悟解上,意境不同,但是经过大德们一指点,他们都能有所体悟。
又如马祖道一禅师,有一次走在路上,他把脚伸在路的中央。刚好隐峰禅师推着个车子要经过这一条路,到了马祖道一禅师的前面,赶快说:"请你收足。"请把脚收回去,我的车子要过去。
马祖道一禅师回答:"已展不收。"我的脚已经伸出来了,我不会再收回来。
隐峰禅师便说:"你已展不收,我已进不退。"于是就推着车子辗过去。这下子便把马祖禅师的脚辗伤了。后来,马祖禅师回到法堂,拿了一把斧头,对大家说:"刚才是那一个人把老僧的脚辗断了?请出来。"
隐峰禅师立刻向,伸出头来,放在斧头的下面,意思是:"你砍吧!"马祖哈哈大笑,反而赞美隐峰禅师能够直下承担,能够勇者不退。
所以,过去的禅师们,有时候,从表面上看,怎么徒弟冒犯师父?其实是师徒接心,是表示直下承担。甚至禅师们彼此之间,看起来好象是纠纷,实际上他们是在论道。这一点我们应该要认识、了解清楚。
说到法争的问题,在高僧传里还有一段记载。有一天,耽源禅师对仰山禅师说:"南阳慧忠国师传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宝物,他画了九十七个圆圈圈。现在我把南阳慧忠国师所画的九十七个圆圈圈交给你,你要好好的收藏,作为永镇山门的法宝。"
仰山禅师接过这九十七个圆圈圈,立刻用一把火把它烧了。耽源禅师就很遗憾的说:
"唉呀!可惜!可惜!这一门学问只有少数人会,你烧了,岂不是可惜吗?"
仰山禅师就说:"不要可惜,甚么九十七个圈圈,我一看就知道了,这个圆圈不可执着。如果你懊悔了,那没关系,我再多画两本给你。"
为了一件事情,两个人有不同的看法,一个要保留,一个要不着痕迹;一个从"有"上觅法,一个从"无"上开始,彼此也是互相包容。
黄檗希运禅师有一天游天台山,遇到一个禅师,彼此谈笑相得,于是结伴同行。两个人走啊走的,忽然遇到一条河,河水暴涨,也没有桥梁。这个时候,黄檗希运就把自己的草帽、拐杖挂在树上,面对着滔滔的流水。另外一位禅师就跟黄檗希运说:"我们一同渡河,如何啊!"
黄檗希运就说:"要渡,你自己先渡好了。"
那个禅师立刻把衣服一撩,就过去了。在渡水的途中,又回过来向黄檗希运禅师招招手:"过来!过来!"
黄檗希运生气地骂道:"吥!你这个自了汉。"
表面上看起来,黄檗是在和他计较,批评他,骂他自了汉。实际上,他们是在较量禅功,说明禅要自度度他,不是自己逃跑,如慈航法师的遗嘱说:"若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唐朝的药山禅师,有一天在庭院里打坐,身旁坐了两位弟子,一个叫云岩,一个叫道吾。他忽然指着院子里一枯一荣的两棵树,问:"这两棵树,是繁荣的好呢?还是干枯的好呢?"
道吾回答说:"繁荣的好。"
药山再问云岩:"干枯的好呢?繁荣的好呢?"
云岩说:"干枯的好。"
这时,正好有个姓高的侍者经过,药山又以同样的问题问他:"干枯的好呢?繁荣的好呢?"
侍者回答说:"繁荣的任它繁荣,干枯的任它干枯。"
所以,后人有诗说:"云岩寂寂无窠臼,灿烂宗风是道吾,深信高禅知此意,闲行闲坐任荣枯。"道吾的禅风,他欢喜荣,将来是光辉灿烂的;云岩禅师喜欢枯,他的道风就是冷淡、寂寞的。
顿的任他顿,渐的任他渐;神秀的归于神秀,惠能的归于惠能,一如"繁荣的任它繁荣,干枯的任它干枯"。因此,《六祖坛经》讲到顿渐,虽然我们很赞美惠能大师,但是,我们也钦佩神秀大师。因为,所谓学佛要"行解并重,顿渐一如",我们应该要有这样的看法。
三. 因何要说志诚禅师是盗法之人?
志诚禅师本来是神秀大师的弟子,奉神秀大师之命,到曹溪惠能大师的座下,"随众参请,不言来处"。
有一天,被六祖惠能大师发现他是从神秀那里来的间谍,是来偷听盗法的,因此,六祖惠能大师就问志诚禅师:"你是从那里来的?你是来做甚么的呢?"志诚禅师照实回答。
六祖再问:"你为甚么来这里盗法呢?"
志诚禅师回答说:"未说即是,说了不是。"我没有报告之前,你可以说我是盗法,但是我刚才已跟你讲明了,我是从那里来,为甚么而来,我已经自首了,应该不是盗法。
在佛教里,讲说佛法,弘扬教义,叫做说法;把自己所知所证的传给后人,叫做传法。甚至于住持传位给下一代,也叫传法。如果不是公开的传法,叫密传;如是不是公开的来参学求道,而是私自来学习,就叫盗法。盗者,就是"非其所有,窃为己有";志诚禅师"不言来处",后被六祖惠能大师和他的门下发现、识破,所以说他是来盗法的。
其实,在佛教里,并不单是志诚禅师盗法,像过去韩国有一位圆测大师,他很喜欢玄奘大师的说法。有一次,正当玄奘大师把自己证悟的唯识论传授给他的得意门徒窥基法师时,圆测就在旁边听讲,被玄奘大师知道了,说他是盗法。现在有很多的教授、老师上课,并不喜欢有人旁听,因为,旁听总不负责任,扰乱了讲授的气氛。很多的学者专家,学有专长,他希望把自己的所学所长,传给自己所信赖的人。如果佛法所传非人,有的时候被拿去卖弄,以此作为贪求名闻利养的手段。有的人甚至把别人所证悟的佛法窃为己有,认为是自己的创作。这种情形,不但过去发生过,现在也还有。
当志诚禅师被六祖和他的门下发现以后,经过了一番解释,六祖惠能大师就再问志诚禅师:
"你的老师神秀上人,平常都教你们甚么法门呢?还有些甚么道理呢?"
志诚禅师说:"我的老师教我们住心观静,长坐不卧。"
六祖惠能大师一听,不禁有所感,就说:"住心观静,是病非禅;长坐拘身,于理何益?"六祖大师的意思是说,禅如果光是住心观静,光是长坐拘身的话,这个没有活用。
其实,能做到"住心观静,长坐不卧",这也很难得了。但是,以六祖大师的境界来说,活用的禅不是这样,所以,他不禁很慨歎的说了一首偈语: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
元是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这一首偈语就是说,我们生下来就是常常坐着,比较少躺卧下来,到了死的时候,则是常卧不起,也不会坐了;身体原来只不过是一具臭皮囊,何曾立过甚么功德?所以参禅打坐,重在自心觉悟!
六祖惠能大师发现志诚禅师盗法以后,给他一些开导,志诚禅师叹为稀有,赞叹六祖惠能大师的法门高峻、微妙。因此,后来就在惠能大师的门下,心甘情愿地为六祖大师做侍者。
神秀大师经常派人到惠能大师那里去,而这许多弟子们后来也能在惠能大师座下参学有得,有所发挥,不负神秀大师的心愿。
说到志诚禅师盗法的问题,岂但是盗法,在神秀大师的座下,过去还有人想尽种种方法盗衣。因为,六祖惠能大师是由于衣钵相传,所以成为禅宗的正统,神秀大师没有得到衣钵,表示他没有得法。因此,弟子们想尽种种的方法要来盗衣。乃至六祖大师圆寂以后,更有一位来自韩国的金大悲,想要偷盗六祖大师的遗体到韩国供养,可见六祖大师德望之高。
所谓"盗",在五戒当中,杀盗淫妄酒,可能就是盗戒最难受持。因为,盗戒就是"凡是有主的东西,不可以不予而取"。有主的东西,人家没有给我,我不可以要。一杯茶,人家没有叫我喝,我不能喝;一朵花长在树上,是人家种植的,不是我的,我不能摘;公家的一个信封、信纸,不是我应该用的,我不能用。所以,大家如果能持盗戒的话,则所谓贪污、漏税、倒闭、走私,就不会发生了。
窃盗财物是犯戒,盗法也不好。不过,佛法其实也不是"偷盗"可以获得的。例如有人问赵州禅师:"如何开悟成佛?"
赵州禅师不直接回答,只是站起来说:"我要去小便了。"
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说:"你看,这一点小事还得我自己去呢!"意思是说,吃饭、小便,你代我不得;同样的,佛法是我的,你怎么盗得去呢?所以,佛法要靠我们自己证悟自性,证悟自己的禅心,不是可以盗得来的。
四. 坐卧站立是禅吗?
参禅,究竟是坐呢?还是卧呢?还是站呢?六祖大师说,禅非坐卧;坐、卧、立都不是禅。所以,六祖大师曾对志诚禅师说:"住心观静是病,不是禅。"
那么,如何才是禅呢?紫柏大师曾经这样说过:
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
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
禅不是闭眼打坐,闭眼打坐只是进入禅的方法之一。如南岳怀让禅师问:"譬如牛拉车,车子不走,是打车子呢?还是打牛呢?"
打车子没有用。参禅,要紧的是观心、用心。你要想明心见性,光是用身体打坐,并不一定有很大的效果,所以,参禅打坐,用心第一。当然不能否认打坐是初学参禅的人应有的必经过程。
真正的参禅,也重在作务,重在生活。百丈禅师说:"搬柴运水,无非是禅;扬眉瞬目,无非是道。"因此,真正的禅是甚么?搬柴运水是禅,腰石舂米是禅,犁田锄草是禅,早耕晚课是禅,忍耐慈悲是禅,劳苦牺牲是禅,方便灵巧是禅,棒喝教化是禅。禅,是人间的一朵花,是人生的一道光明;禅,是智能,是幽默,是真心,是吾人的本来面目,是人类共有的宝藏。有了禅以后,我们在世间上没有恐惧,即使面对生死,也不畏惧。有了禅,心中就有了定,就有了力量。
佛陀曾说:"坐禅能得现法乐住。"所谓现法乐就是禅定之乐,这是一种从寂静心中所产生的美妙快乐,绝非世间五欲之乐可比,勤于禅坐的人,可得此禅悦之乐。
因此,虽然禅不是坐,也不是卧,当然更不是立,不过,如果我们想体验禅悦的妙味,应该实地去打坐。依《天台小止观》说,初学坐禅,当调五事:调食、调睡、调身、调息、调心。
关于调身方面,"毗卢七支坐法"是坐禅调身的最佳姿势,分为七个要点:
◆端坐盘腿,跏趺而坐;
◆背脊竖直,不可靠壁;
◆安手结印,置于膝上;
◆头面要正,颈靠衣领;
◆双肩应平,轻松自然;
◆敛目平视,观照自心;
◆嘴唇抿合,舌抵上颚。
打坐经验久的人,不管林下水边、岩洞塚间,都能够安然入定;但是初学的人,最好选择在室内,远离吵杂的地方,比较能够收到效果。室内的灯光不可太亮,以免刺眼;也不可太暗,以防昏睡。最好能摆设佛像,燃香供佛,以摄心提念。坐禅的位置,避免直接通风,以免引起伤风的毛病。
除了环境之外,饮食、衣着也要注意。吃完饭一小时之内,不好打坐,因为此时血液都集中于肠胃,此时打坐,既不合乎生理卫生,而且容易昏沈。饮食不可过饱,也不可太饿,最好七、八分饱。穿着以宽松、舒适、柔软的衣服为宜,一切束缚身体的物件,如手表、眼镜等,皆须松开,以免妨碍血液循环。睡眠要充足,以免昏沈入睡,浪费宝贵时间。
其它坐禅应注意的事项,例如:
1、坐时:双手先将衣服稍稍撩起,名曰"提半把",以免衣服紧迫颈部,造成不适。
2、静坐时尽量避免在冷气口或电风扇下打坐。最好以毛巾包着膝盖,以防风湿。
3、静坐的地方以干燥木板或榻榻米为宜,但仍需敷陈厚软适度的坐垫。
4、坐垫随个人身体需求而异,以能坐得竖直平稳,不阻塞气脉为妥当。
5、初学静坐者,一定要由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以防偏差。
6、初学静坐时,多半无法双盘,则以单盘为宜;不要勉强坐太久,以时间短、次数多为宜。
禅的精神,并不局限于打坐的禅堂,在二十四小时之中,举手投足,扬眉瞬目,都充满了禅的妙趣;禅的消息,并不仅仅在敛目观心的禅定中,日常的着衣吃饭、走路睡觉,都透露着禅的妙机。生活中的禅,是将寂静的禅定工夫摄入日常的劳动之中,而达到动静一如的境界。禅,是从琐碎的事事物物中,以整个身心去参透宇宙的无限奥妙,是伟大于平凡,化高深于平淡的修持。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无一不是明心见性的方便。
永嘉大师说:"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对真正的禅者而言,在日常生活中,禅是触目即是,无所不在。
五.惠能和神秀对于戒定慧的看法有甚么不同?
戒、定、慧三学,是佛教的实践纲领。学佛首要"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瞋痴"。
戒学可以对治贪欲,慧学可以对治愚痴,定学可以对治瞋恚;戒、定、慧三无漏学是佛法的根本。因此,说起佛教,所谓三藏十二部经典,汗牛充栋,但是归纳起来,总不出戒、定、慧三学。
戒是防非止恶的意思。在佛教里,有五戒、十戒、菩萨六重四十八轻戒、比丘两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条戒等。戒可以防非止恶,可以端正身心,可以规范行止。定是静心而不散乱,是息虑静缘;一般所谓"放下万缘,去除妄念",这就叫定。慧就是去除妄想、无明、烦恼,进而取证涅槃,趋向真理,这就叫做慧。
其实,戒、定、慧彼此互有关连: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趣入解脱。慧是定的用,定是慧的体,戒、定、慧是学佛不可缺少的资粮。说到戒,在大恶病中,戒是良药;在大恐怖当中,戒可以作为我们的守护。说到定,在动乱当中,定是我们安定的力量;在危难当中,定可以给我们安稳。说到慧,在迷闇的时候,慧是我们的明灯;在愚昧的时候,慧可以作为我们的指引。因此,戒、定、慧可以使我们身心健康,可以保护我们。我们的身心都需要戒、定、慧,纵然是出世的生活,也不离戒、定、慧三学。
在《六祖坛经》中,一再提到"南顿北渐"。顿、渐的分岐,主要就是六祖和神秀两位大师,他们对戒、定、慧这个根本佛法有不同的看法。神秀大师他以"七佛通偈"来解释戒、定、慧,他说:"诸恶莫作名为戒,众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神秀大师对于戒、定、慧的这种解释,可以明显看出,这是一种对待法,他要人不做恶事,要去行善。这种法门,是接大乘人,同时也可以劝小根智的人。也就是,如果有人对于真正的佛法不容易深入的话,很简单的告诉他:"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就是戒、定、慧。
六祖惠能大师对于戒、定、慧的解释是:"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惠能大师讲的是心地法门,只要心地无非、无痴、无乱,那就是戒、定、慧,还要另外再找甚么戒、定、慧呢?还有甚么另外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呢?所以这一种道理是接最上乘人,是劝大根大智的人,是顿悟的法门。
"南能北秀、南顿北渐",他们的不同,从惠能与神秀大师对戒、定、慧的诠释,即可看出端倪。所以,在〈顿渐品〉里,特地把这二位大师对戒、定、慧的看法,举例说明。
六. 南、北二宗为甚么一再纷争不已?
参禅修道的禅师们,往往可以不计较个人的荣辱、毁誉,但却很难放下对佛法真理的执着,这是因为修行人我执易断,法执难除。
说到南、北二宗为甚么一再纷争不已?首先我们应该知道,南宗的惠能大师其实是很尊重神秀大师,而北宗的神秀大师对惠能大师更是推崇。尤其,神秀大师在中国的禅学史上被尊为"二京的法主,三帝的老师",每天前去朝拜、问道的,真是日有万千。神秀大师虽然受到朝野如此的尊重,但是他对六祖惠能却极为尊崇,因此常指示弟子们到南方去亲近惠能大师,甚至三番两次地建议朝廷,到南方去迎请六祖惠能到北方来弘法、供养。可见得过去的佛教宗派,有时候老师和老师之间彼此互相包容,可是到了弟子之间却彼此互不兼容。
神秀和惠能大师的法统之争,到了六祖大师的弟子荷泽神会禅师时,达到最高峰。神会禅师一生的主要愿望,就是要打倒北宗的神秀禅师,要立南宗惠能大师的禅门为正统的地位。因此,神会禅师一再大声疾呼:"唯有曹溪的宗旨,唯有六祖惠能大师才是禅门的嫡传。"北方的普寂禅师,也和神秀大师一样,受到朝野的敬重,被尊为国师。他推立神秀大师为六祖,视自己为七祖,所以也挺身而出,斥责荷泽神会禅师,同时也高声疾呼:"惠能不是达摩的正统。"
后来神会禅师在滑台的大云寺开了一个无遮大会,他要立南宗为正统。他开滑台大会的主要目的有三:
第一、攻击北宗神秀大师的法统非正统,不是五祖弘忍大师的嫡传,他要大家认识,只有惠能大师才是真正的法统。
第二、攻击北宗渐修的法门。他认为渐修是一种方便,禅是顿悟的法门,唯有六祖大师所讲的禅,才是禅的正统。
第三、在历史上,所谓"南能北秀";南宗惠能大师主"顿悟",北宗神秀大师主"渐悟"。神会禅师就是希望透过滑台大会,把顿渐的差别,让大家分别、认清。
神会禅师为了拥护六祖的顿门成为禅宗的正统,一生奋斗不懈。因此,在他的大力鼓吹之下,使得南、北二宗的纷争达到前所未有的白热化。
其实,佛法不必用顿渐来分别,只是众生根性有所谓利钝之分而已。所以,只要我们参禅的时候能够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当下就能完成自我。
六祖惠能大师的法脉,后来经过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两位弟子的弘传,开演出"五家七宗"的辉煌局面,使得南宗顿教的"一花五叶",灿烂缤纷,光耀后世,从此禅的芬芳永传人间。
七. 行昌为甚么要行刺六祖?行昌出家的因缘为何?
六祖大师的一生,于悟道前后所遭遇的迫害无数,真可以说灾难重重。从他刚到黄梅亲近五祖弘忍的时候,就几乎不敢在人前多说话,为的是怕别人嫉妒他。及至悟道以后即有惠明的追赶,想要抢夺他的衣钵。后来更有神秀大师的门徒,为了夺取衣钵,竟然买动武功高强的刺客,名叫行昌,要来行刺六祖大师。
行昌虽然武功很高,可是俗话话"邪不敌正",当行昌进入六祖惠能的室内,正要加害的时候,六祖大师端然静坐,不但不躲避,而且是引颈就刃。行昌用很凶猛的力量,连续挥砍三下,六祖惠能不但头颅没有落地,甚至毫发未伤。这时六祖说:"正剑不邪,邪剑不正,只负汝金,不负汝命。"
意思是说,假如是一个侠士的宝剑,不能做出不正的邪事;如果是一把邪剑,当然不会做出甚么好事来。你现要来行刺我,我只有欠你的钱,不欠你的命。你要钱,我可以给你,你要我的命,你是无法如愿的。
当时,行昌虽然是一个浪迹江湖,坏事做尽的亡命之徒,但是在六祖大师这样有道的高僧之前,又听他讲出这一番话来,当下惊倒在地,过了好久一段时间,才悠悠醒来,跪在六祖惠能大师的座前,求哀忏悔,甚至要跟六祖大师出家学道。这时候,六祖大师给了他一些钱,对他说:
"你现在要跟我出家,不是时候,因为一个想要行刺我的刺客,一旦弟子们知道以后,怎么可能容许你在团体里跟大家一起生活?你现在还是先离去,等到将来有机会,你换一个身分,改装而来,我再来摄受你,接受你出家。"
行昌听了惠能大师的指示以后,顶礼膜拜,悄悄地离开了。后来别投僧团出家,受具足戒,精进修行。
经过许多年,有一天,行昌想起六祖的话,于是远方来礼见六祖,从此改名志彻,成为六祖门下弟子,也有了非常大的成就。
从六祖大师一生的遭遇看来,我们可以知道,在这个世间上,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过,所谓"没有黑暗,那里有光明?没有罪恶,那里有善美?"六祖大师能够成为一代宗师,正因为有这么多的灾难、魔考来砥砺他的意志,增长他的人格、道德。所以,加害他的次数愈多,六祖大师的声望也就更加地一天高过一天。
八.佛性是真常,为何说无常?善恶是无常,何以说为常?
前文提到行昌受神秀大师的门徒买动,想行刺六祖大师,却被六祖大师感动,因而萌生出离的心志,但是六祖大师告诉他,暂且离去,他日易形再来。
过了一段时日以后,行昌果真依约再来见六祖大师。
行昌问六祖大师说:"弟子出家以来,常常阅读《涅槃经》,可是不能明白常、无常的意义。"
六祖大师说:"佛性是无常,善恶诸法的分别心是常。"
行昌不由心生怀疑:"怎么和尚讲的,完全和经文相违背呢?"
其实,六祖大师的境界到底还是高人一等。本来,所有佛法都是为了对治众生的毛病而敷设,无论常、无常,都是对待法,可以说"常即无常,无常即常"。当然,在佛法的根本上讲,"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的;无常,就是生灭。所以,我们学道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从无常的世间超越出来,寻求一个不生不灭的涅槃世界,那就是"生灭灭已",就是不生不灭,就是涅槃的世界。
涅槃的世界,就是常乐我净,在这个世界里,生命是恒常的、安乐的、真我的、寂静的。
六祖大师说:"无常者,就是佛性。"
佛性是真常,涅槃是真常,现在,为甚么把涅槃、佛性都说成是无常呢?我们要知道,烦恼固然可以束缚人,涅槃、菩提、佛性也是一样,如果你执着了,它一样也会束缚人。你日日祈求远离生灭、远离无常,反而给这一种执着所束缚了。因此,能够体会"无常即常",当下就是佛性。
如果你说"佛性是不变的,是真常的",那么,我们还要再说甚么善恶诸法呢?乃至一个人如果不发菩提心,佛性不就是无常了吗?所以,我们说一切是无常,主要的就是一切法皆有自性。你从自性里体会法法皆有它的自性,这就是常性。所以,无常就是常,这就叫做真无常。
无常有两种:
第一、念念无常。念念生灭叫无常。例如我们的心,一个念头起来,它不停留,又再一个念头起来,所以,前念后念一直翻滚不停。就好像大海里的水,后浪推前浪,一直流动不停。又好像世间上的人,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这一切都是生灭法。这个世界有成住坏空,人有生老病死,我们的心念则是生住异灭,这就是无常。
第二、一期无常。无常的意思是相续法坏,世间上一切都是相续的,所谓"缘会则聚,缘散则灭",因为生灭相续的诸法都有散坏的时候,所以,发菩提心,要从无常里去体会常,从烦恼里去证悟菩提。除了烦恼,那里还有另外一个菩提呢?除了无常以外,那里还有常呢?所以,在烦恼的时候,就应该知道,烦恼也是佛性。
六祖大师把这许多道理跟行昌讲过以后,行昌终于大悟,说了一首偈语:
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
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乐。
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现前;
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
无常的心里有常性,行昌听了六祖大师的开示以后,理解到世间一切诸法,所谓"空有不二,性相不二,常无常不二",因此他悟道了。六祖大师于是替他取名"志彻"。
九. 何谓八颠倒?
所谓颠倒,即:违背常道、正理,例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等,对于本真的事理持相反的妄见就是颠倒。
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成等正觉的时候,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想要涅槃,因为他发现自己所证悟的真理,和世间众生的认知、欲求,都不一样。世间众生对事理的看法都是颠倒妄见,例如,佛陀觉悟五欲是苦,六尘是不究竟的生活,可是凡夫众生莫不以五欲(财、色、名、食、睡)、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为生活里最重要的东西,为生活中所向往、追求的目标。佛陀所证悟的真如自性、法身理体、真实慧命是真实的,可是世间众生因为见不到自心本性,反而以虚无来认识,岂不颠倒?
凡夫所知所见,背离正觉真理,因此称为颠倒,即:第一、以无常为常;第二、以众苦为乐;第三、以无我为我;第四、以不净为净。
不但凡夫有颠倒,二乘声闻、缘觉一样也有四种颠倒妄见,即:第一、以真常为无常;第二、以真乐为众苦;第三、以真我为无我;第四、以真净为不净。以上合起来,称为八种颠倒,分述如下:
1、凡夫的四种颠倒。
◆以无常为常:又称常颠倒。是对于世间无常的法,生起常见。世间一切有为法皆由因缘而生。依生、住、异、灭四相,于刹那间生灭,故称无常。例如我们的身体,是五蕴和合的假有,是无常的,可是众生不觉,因此每天执着我的身体、我所拥有的东西,等到大限一到,才知道手忙脚乱。
◆以众苦为乐:又称乐颠倒。世间五欲之乐都是招来苦果的因,凡夫不明此理,妄计为乐。例如,财、色、名、食、睡,这是苦的根源,可是凡夫众生却仍汲汲营营,错把苦恼当快乐。
◆以无我为我:又称我颠倒。所谓"我",必须具有自主性、主宰性、必然性、永恒性;然而凡夫众生执以为"我"的身体,是无常苦空的,是无法自主的。例如人到了寿命终尽的时候,欲求不死而不得,也就是说,我们无法主宰我们的身体。所以执着无我的身体为我,这是错误的。
◆以不净为净:又称净颠倒。己身他身具有五种不净;不净就是污秽、鄙陋、丑恶、过罪等的总称。五停心观中,有观自身不净的观法,称为不净观。即:种子不净、受生不净、住处不净、食噉不净、初生不净、举体不净、究竟不净等。然而凡夫不明此理,妄生贪着,执以为净。例如,一般人吃鱼、吃肉,当成美味佳肴,如果把它当作尸体,如何敢吃?
2、二乘人的四种颠倒妄见,正好与凡夫相反。
◆以真常为无常:又称无常颠倒。于如来常住法身,妄计有生灭变异的相状。世间上,虽然一切有为法莫不迁流无常,可是从自性上说,却有一个不变的真理。例如,法身理体是恒常不变的,但是二乘人看不到这个不变的理体,只看到这是无常的世间。
◆以真乐为众苦:又称无乐颠倒。于涅槃清净之乐而计无乐。
◆以真我为无我:又称无我颠倒。五蕴和合的"我",虽然是不真实的,可是这个"我"可以藉假修真,乃至真心、佛性还是不离这个"我",然而二乘罗汉于佛性真我之中,妄计无我,故说颠倒。
◆以真净为不净:又称无净颠倒。如来常住之身,非杂食身,非烦恼身,非血肉身,非筋骨缠裹之身,二乘不明此理,故计为不净。
颠倒,就是背于常道、真理。凡夫对于世间的颠倒,就是太认真了,太执常了;反之,二乘人则是太消极了,太执着世间为无常,这都是颠倒。如果我们能够不执空、不执有、不执真、不执假,真假之中自有一个中道,空有之中自有一个中道;能行中道,那就是大乘佛道,就不会颠倒了。
十. 六祖大师如何建立一切教门?
六祖大师的南宗顿教法门究竟有些甚么样的内容?他是以甚么样的事理来建立这个教门的呢?
1、六祖大师以自性三身佛建立教门。六祖大师主张,吾人自心本性里都具备有佛法僧一体的三宝;也就是说,每一个人的自心本性里面都有佛性、法性、僧性,所谓佛、法、僧"三身一体",就在我们自己的心里。所以,真正的皈依三宝,就是要归依我们的自性三宝。
2、六祖大师的教门很重视发四弘誓愿。所谓四弘誓愿,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大乘的四弘誓愿,其实就是小乘佛教的四圣谛──苦、集、灭、道。众生因为苦,所以才要"众生无边誓愿度";众生有业、有集、有烦恼,所以才"烦恼无尽誓愿断";世间的有为法之外,还有一个清净无为的佛道可以追求,所以"佛道无上誓愿成";要成就佛果,必须修习佛法,所以要"法门无量誓愿学"。
3、六祖大师很重视摩诃般若波罗蜜。六祖大师在五祖座下,就是以《金刚经》而印心得道,所以他很重视般若自性的开发,唯有智能才可以波罗蜜,才能完成自己。
4、六祖大师的教门重视无相忏悔。忏悔是佛教重要的修行法门,忏悔能够净心,在佛教里,不管修学任何法门,都必须以清净的心,才能纳受功德,因此忏悔是必修的法门。
忏悔有事忏、理忏、作法忏等。六祖大师重视无相忏悔,所谓"罪业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在相上而言,造作业因,必有果报,但从本性上看,罪性本空。所以,修习无相忏悔来灭罪,才是最究竟的。
5、六祖大师提倡生活就是禅。日用生活是中国禅宗的活水泉源,禅宗注重"日日是好日,处处是好地",这是中国禅宗的一种境界。所以,六祖大师提倡生活就是禅,在生活里:戒不可以不持,戒不持,就是人天路绝;行不可以不做,行不做,则功德不能圆满;经不可以不讲,经不讲,则理论不明;禅不可以不参,禅不参,则心地不能透悟;道不可以不悟,道不悟,则触目成滞。所以,自从六祖以下,他的门徒子孙们,非常提倡生活禅。例如黄檗希运禅师的参禅,就是天天种田,天天植菜,在种田、植菜里参禅。又如六祖大师本人,就是在磨坊里舂米,就是打柴、挑水。所以,到后来的许多禅师,尤其百丈禅师,提倡"搬柴运水无非是禅"、"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因此,六祖惠能大师建立的教门,所提倡的就是:
◆以病苦为良药。修行人要带三分病,生病,反而可以发道心。
◆以灾障为解脱。面对苦难、障碍的时候,只要有忍耐的力量,当下就是解脱道场。
◆以群魔为法侣。修行就是与烦恼魔军作战,只要我们有工夫、有力量,都可以把他们当作朋友。
◆以留难为成就。任何困难,对有力量的人来说,越是困难,越能成就。
◆以敌友为资粮。学佛修行,善知识是很重要的助缘,善知识不一定是正面的,所谓"善可为法,恶可为戒",有时候敌人,跟他交个朋友,也可以成为学道的资粮。有时候,学佛修行,如果没有敌人、没有反对者,自己也不知道要进步;如果没有魔王来扰乱,自己也不懂得要发大菩提心。
◆以屈抑为行门。有修行的人,即使被人委屈,给人抑制、冤枉了,这个时候,正是好修行。
◆以拂逆为园林。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如果是平凡的人,就会被击倒,可是在一个有禅定、有修为的禅师,越是拂逆的境界,他越是觉得逍遥、自在。
◆以淡泊为富贵。钱财再多,不一定代表人格、道德,所谓"淡泊明志",在淡泊里面有时候更为富贵。在禅者的心中,他视功名富贵如敝屣,他的价值观念不是名利,而是宇宙的真理。
因此,在禅者的心中,不计荣辱毁誉,不慕荣华富贵;所谓禅者,是大勇猛、大坚定、大忍耐。禅,就是我们的心;世间、出世间、有无、好坏,一切都在我们的禅心里。有了禅,就能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我们的心真是广大无边。
分类:佛经 书名:《六祖坛经》 作者:星云大师(讲解)
- Details
- Category: 佛经
星云大师讲解《六祖坛经》 第九 护法品
【译文】
唐中宗禅龙元年(七○五)正月十五日,则天太后和中宗皇帝下诏书说:"朕曾迎请惠安和神秀两位大师到宫中来供养,在治理纷繁的政务余暇,经常参究一佛乘的教理。但是两位大师都很谦逊的推让说:'南方有惠能禅师,曾受五祖弘忍大师密传衣法,是传佛心印的人,可以迎请他来参问。'现在派遣宫中内侍官薛简,带着诏书速往迎请。希望大师慈悲,迅速来京。"
六祖接到诏书之后,上表称病谢辞,表示愿意在山林终其一生。
薛简便说:"京城里的禅师们都说:'想要体会佛道,必须要坐禅,修习禅定功夫;如果不透过坐禅习定而能得到解脱,那是不可能的事。'不知道大师的看法如何?"
六祖说:"道要从自心去悟,怎么是在坐呢?经上说:'如果有人想从坐卧相见到如来,这就是行邪道。为甚么呢?因为如来是无所来,也无所去。'无生无灭就是如来的清净禅,诸法空寂就是如来的清净坐。究竟的真理本来无有一法可证,那里还有甚么坐或不坐呢?"
薛简说:"弟子回京城以后,皇上必定要问我,希望大师慈悲,指示佛法心要,让我能奏闻皇太后与皇上两宫,并且告诉京城中所有学道的人。这就好比点亮了一盏灯,辗转燃点百千盏灯,使幽暗的地方全被照亮,光明将永无穷尽。"
六祖说:"道没有明、暗的分别,明、暗是新旧更替的意义。说光明永无穷尽,也是有尽,因为明暗是互相对待所建立的名称。《维摩经》说:'佛法是无可比拟的,因为没有对待的原故。'"
薛简说:"明譬如智能,暗譬如烦恼。修学佛道的人如果不用智能的光去照破无明烦恼,如何能出离无始无终的生死呢?"
六祖说:"烦恼就是菩提,并不是两个东西,也没有甚么区别。如果说要用智能的光来照破无明烦恼,这是声闻、缘觉二乘人的见解,也就是以羊车、鹿车譬喻的根机。有上智大乘根性的人都不会作这样的见解。"
薛简问:"如何才是大乘的见解呢?"
六祖说:"明和无明,在凡夫看来是不同的两种东西,有智能的人了达它的性体没有两样,这无二的性体,就是真如实性。所谓实性,在凡愚身上并不曾减少,在圣贤身上也不会增加,住于烦恼之中不会散乱,处于禅定之中也不滞空寂,不是断灭,也不是恒常,没有来也没有去,不在中间也不在内外。不生不灭,性相一如,永不改变,称之为道。"
薛简又问:"大师所说的不生不灭,和外道所说的有甚么不同呢?"
六祖说:"外道所说的不生不灭,是以灭来终止生,以生来显现灭,如此灭还是不灭,生也只是说不生。我所说的不生不灭,本来就是无生,现在也无所谓灭,所以和外道不同,如果你想要知道佛法要旨,只须对一切善恶诸法都不去思量,自然就能悟入清净心体,澄明常寂,妙用无穷。"
薛简得到指示教诲,忽然大悟,于是礼谢辞别大师,回到京师,将六祖的话表奏皇帝。同年的九月三日,又有诏书奖谕六祖说:"大师以年老多病辞召,愿意终身在山林中为朕而修道,真是国家的福田!大师犹如维摩诘居士,托疾居住毗离耶城,弘扬大乘佛法,传授诸佛心印,讲说不二法门。薛简回宫表奏大师所指授的如来知见,是朕积善而有余庆,宿世种下的善根,所以才能幸逢大师出世教化,得到顿悟上乘的妙理,承蒙大师法恩,当顶戴感激不尽!"同时并奉送磨衲袈裟及水晶钵,敕令韶州刺史重修寺院,赐名六祖的新州故居为国恩寺。
分类:佛经 书名:《六祖坛经》 作者:星云大师(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