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译文及注解,佛经

《百喻经》译文及注解,佛经

《百喻经》译文及注解--与儿期早行喻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夜中对儿子说:「明日与你一道到那村落去,有些东西想去索取。」儿子听了,至次日清晨,竟不问父亲索取什么,独自直奔那儿去了。到了那地方,身体疲惫极了,却一无所获,又吃不着东西,饥渴得要命。随即又往回跑,来见父亲。父亲见儿子回来,训责道:「你这愚痴的人,没有智慧,为何不等等我?空空地来回跑,白白地受饥苦,被众人嗤笑!」

凡夫俗子也是这样,倘若得以出家,就剃除须发,穿上三类法衣,却不向明师谘询道法,失掉了种种禅定道品的功德,沙门应有的妙果都失掉了。就如那个愚人一样,空佬佬来回跑,徒然受疲劳,外形虽似沙门,其实一无所得。

【原典】

昔有一人夜语儿言:「明当共汝至彼聚落,有所取索。」儿闻其语已,至明清旦,竟不问父,独往诣彼。既至彼已,身体疲极,空无所获,又不得食,饥渴欲死。寻复回还,来见其父。父见子来,深责之言:「汝大愚痴,无有智慧,何不待我?空自往来,徒受其苦,为一切世人之所嗤笑。」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设得出家,即剃须发,服三法衣①,不求明师谘受道法,失诸禅定道品功德,沙门妙果一切都失。如彼愚人虚作往返徒自疲劳,形似沙门,实无所得。

【注释】

①三法衣:一是僧伽胝,梵文Samghati,系三衣中最大的,所以称为大衣,此衣由许多布条缝合而成,所以又称杂碎衣、复衣,凡入王宫、乞食、说法时,须穿僧伽胝。二是郁多罗僧,梵文Uttarasanga,系上衣,由七条布制成,所以又称七条衣。三是安陀会,梵文Artanvasaka,系下衣或内衣,又称五条衣。


分类:佛经 书名:《百喻经》译文及注解 作者:求那毗地(译)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