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杂阿含经》| 佛经

白话《杂阿含经》| 佛经

白话《杂阿含经》卷第二


卅三、非我经:

本经叙述五阴为非我等事。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色乃非是我!如果色是我的话,就不应该在于色当中会有病苦之发生。也不应于色,欲使其如是,或不使其如是。由于色,无我之故,在于色阴里,才会有病、有苦之发生。亦能得在于色阴,欲使其如是,或不使其如是。受想行识等阴,也是如是。比丘们!你们的意见如何呢?色阴到底是为常呢?或为无常呢?」比丘们仰白佛说:「色阴乃为无常的,世尊!」佛陀说:「比丘们!若无常的话,这到底是苦与否呢?」比丘回答佛陀说:「是苦啊!世尊!」佛陀说:「如果是无常、苦的话,乃就是变易之法。多闻的圣弟子,宁在于此当中,见为有我、异我(他之我)、相在(此他两者相结合的我)吗?」比丘回答说:「弗也,世尊!」

佛陀说:「受想行识等阴,也是如是的。因此之故,比丘们!诸所有色,不管是过去,是未来,是现在,或者是内、是外,或者是粗、是细,或者是好、是丑,或者是远、是近,那些一切的一切,均为非我、不异我(不是他之我)、不相在(不是此他两者相结合的我)。像如是的观察那些受想行识等阴,也是如是。比丘们!多闻的圣弟子,对于此五受阴,应认为非我、非我所,要这样的如实而观察。如实而观察后,对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之故,就没有所执着,无所著之故,就会自觉而证涅槃。所谓: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之身。」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卅四、五比丘经:

本经叙述佛陀在鹿野苑为五比丘说五阴非我。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波罗捺国(江绕,在恒河流域而得名)的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这时,世尊告诉五位比丘们说:「色乃非有我(非是我)。如果色有我的话,在于此色阴里,不应该会有病苦之发生。也不得对于色,欲使其如是,或不使其如是。由于色没有我之故,在于色里,会有病、有苦之发生。也得对于色,欲使其如是,或不使其如是。受想行识,也是同样的道理。比丘啊!你们的意见如何呢?色到底是常呢?或者是无常呢?」五比丘们白佛说:「是无常啊!世尊!」佛陀说:「比丘们!如果是无常的话,是不是苦呢?」比丘们回答说:「是苦啊!世尊!」佛陀说:「比丘们!如果是无常,是苦的话,就是变易之法。多闻的圣弟子们,宁得在此当中,知见为是我、异我(是他之我)、相在(此他两者相结合之我)吗?」比丘们回答说:「弗也!世尊!」佛陀说:「受想行识,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之故,比丘们:要知道!诸所有色,不管是过去,是未来,是现在,或者是内、是外,或者是粗、是细,或者是好、是丑,或者是远、是近,这些一切的一切,均为非我、非我所有,要这样的如实而观察!受想行识,也是同样的道理。比丘们!多闻的圣弟子,对于此五受阴,要知见为非我、非我所有,要如是的观察,对于世间的一切,均没有所取。无所取之故,就没有所著,无所著之故,自会觉证涅槃。所谓: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之身!」

佛说此经后,诸位五比丘们,就不再生诸漏,其心已得解脱!佛陀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卅五、三正士经:

本经乃叙述佛陀为三正士说色等之无常变易之法。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支提(制多,积聚,灵庙)的竹园精舍。

这时有三位正士,刚出家不久。他们就是所谓阿 律陀尊者(阿那律,天眼第一),难提尊者(乞食耐辱,不避寒暑第一),金毗罗尊者(专意念道第一)。这时世尊知道他们内心所思念之事,就为他们教诫而说:「比丘们!此心、此意、此识(均为心之异名),应当要思惟此,莫思惟此(当思惟此五阴是无常,是变易之法,莫思惟此五阴是常、不变易、正住)。要断此欲缚,要断此色之有。要身作证,要具足而安住。比丘们!色,或者是常,而不变易,而能正住的吗?」比丘们回答说:「弗也,世尊!」

佛陀又对比丘们说:「善哉!善哉!色是无常,是会变易,但是否能正住吗?」比丘们回答说:「弗也,世尊!」

佛陀于是告诉比丘们说:「善哉!善哉!色是无常,是会变易之法,故应厌离,应将欲念消灭,而至于寂没!如是之色,从本以来,一切均为是无常、苦、变易之法。如是而觉知后,则那些缘于此色而生的诸漏之祸害,炽然的忧恼,均会断灭。断灭后,就已经没有所著,无所著后,就能安乐而住。安乐住后,就能得般涅槃(寂灭、解脱)。受想行识,也是同这道理。」

佛陀说此经时,这三位正士,就不起诸漏,而心得解脱。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卅六、十六比丘经:

本经乃叙述由于色,而未生之忧悲恼苦会得生,已生之忧悲恼苦会得增长。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摩偷罗国(十六大国之一)的跋提河边之伞盖庵罗树园。

这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要安住于自洲(所依处),安住于自依(自己做为皈依处),安住于法洲(以法作为洲浩),安住于法依(以法作为皈依处)。不住于异洲,不住于异依(洲和依同样。都是所依处)。比丘们!应当要这样的正观察:要住于自洲、自依,法洲、法依,不住于异洲,不住于异依。由于甚么原因而会生忧悲恼苦呢?为甚么有四种呢?为甚么缘故,而被甚么所系着呢?要怎样去自己观察未生的忧悲恼苦之会发生呢?已生的忧悲恼苦,为甚么会一再的生长增广呢?」诸比丘们仰白佛说:「世尊乃为法根、法眼、法依!唯愿为我们阐说。我们这些比丘们听后,当会如说去奉行!」

佛陀告诉比丘们说:「大众要谛听!听后要善思念。当会为你们讲说。比丘们!都是有了色阴啊!由于色,而系着于色,故应自观察未生之忧悲恼苦,均由之而生,生后又一再的增长广大!受想行识,也是同一道理。比丘啊!颇有(是否有)色,为常恒不变易,而正住的吗?」大众回答说:「弗也,世尊!」佛陀告诉比丘们说:「善哉!善哉!比丘!色是无常的。如果善男子们觉知色为无常,为苦,会变易,而离欲,而灭,而寂静,而没。从本以来,一切色,均为是无常、苦、变易之法。觉知此事后,如由于色的因缘,而生忧悲恼苦的话,就要把它断灭,断灭后,就已没有所著,不着之故,就能安隐常住,要隐常住后,就名叫做涅槃。受想行识,也是同于这道理。」

佛说此经时,十六位比丘,就不生诸漏,其心都得解脱。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摄颂如下:

竹园毗舍离 清净正观察 无常苦非我 五三与十六

(竹园经,和昆舍离经。清净经,与正观察经。无常经、苦经、非我经。五比丘经、三正士经,与十六比丘经)。

卅七、我经:

本经叙述佛陀所说的并不异于世间之说。唯说世间的贤者所说的真理,唯凡愚不知而已。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曾经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我不和世间诤执,而世间却和我诤执。为甚么呢?比丘们!假若如法而语的话,就不会和世间诤执。世间有智的人,说有,我也说有。为甚么世间有智的人说有,我也说有呢?比丘们!色乃为无常、苦,为有变易之法。世间有智的人说有,我也说有。像这样的,那些受想行识,乃为无常、苦,为有变易之法。世间有智之人说有,我也说有。世间有智的人说无,我也说无。所谓色为常恒不变易,而能正住之语,世间有智之人说为没有这道理,我也说为没有这道理。那些受想行识,如说为是常恒不变易,能正住的话,则世间有智之人说为无有这回事,我也说没有这回事。这就是名叫世间的智者言无,我也言无之义。

比丘们!世间有世间之法,我也自知自觉,而为人分别详细的演说显示。世间的失明而没有明眼的人,不知、不见,并不是我的过咎。诸比丘们:甚么叫做世间有世间之法,我能自知,我能自觉,能为人演说,能分别详细的显示,而失明的人无明眼之故,乃不知不见呢?这,比丘们!色乃为无常、苦,有变易之法。此名叫做世间之世间法。像这样的,那些受想行识,也是无常、苦,是变易之法,这就是世间之世间法。比丘们!此世间之世间法,我乃自知、自觉,能为人分别详细的演说显示,而失明无明眼的人,乃不知不见。我对于那些失明而无明眼,而不知不见的人,无如之何!(怎么能见怪我呢?是没有他的甚么办法啊!)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卅八、卑下经:

本经叙述佛陀乃以世间之非为非,世间之是为是,并没有甚么不同。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世人有的作卑下之业,以种种事业而求财活命,而得巨大的财富,是世人皆知之事。像世人所知的,我也如是而说。所以的缘故为何呢?因为不可使我异于世人之故。诸比丘们!譬喻一个器物一样,有个地方的人,名为挞茨,也有名叫钵器,有的名叫匕匕罗,有的名叫遮留,有的名叫昆悉多,有的名叫婆阇那,有的名叫萨牢。如他们所知的那样,我也如是而说。所以的缘故为何呢?因为不可使我异于世人之故。像这样的,比丘们!有世间法。我自知自觉,而为人分别详细的演说显示,都如知见而说。世间失明而没有明眼的人,就不知不见。世间失明而没有明眼的人,既不知不见,我那里有他的甚么办法呢?

比丘们!为甚么对于世间的世间法,我能自知自觉,乃至不知不见呢?所谓色为无常,为苦,为变易之法,就是在于世间的世间法、受想行识,也是无常、苦,而有变易之法。这就是在于世间之世间法。比丘们!这叫做世间之世间法,我乃自知自见,乃至失明而没有明眼之人,乃不知不见,这有甚么他之办法呢?」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卅九、种子经:

五阴如种子,四识住如大地,喜贪如风水,三类相缘,生长增广。三缘尽时,就不生长增广。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有五种的种子。那五种呢?所谓根的种子,茎的种子,节的种子,自落的种子,果实的种子是。此五种子虽然不断、不坏、不腐、不中风(不被风所害),是新熟而坚硬之实。然而虽有地界,而没有水界(有土地,没有水分)的话,即此种子就不会生长增广。假若那种子新熟坚实,不断、不坏、不中风,也有水界,但是如无地界的话(有水无地),即那种子也不会生长增广。如果那种子,新熟而坚实,而不断、不坏、不腐、不中风,有土地,也有水界的话,则那个种子就会生长增广!

比丘们!那五种子,乃譬喻为四取阴(色、受、想、行),以及俱识(识阴。合之而为五阴)。地界即譬喻为四诫住(识之依身-色、受、想、行之有漏身),水界即譬喻为贪喜。四取阴(色受想行)攀缘,而识住在于其中。那四取呢?在于色当中,而识住,而攀缘色,由喜贪而润泽生长增广。于受想行之中,而识住,而攀缘受想行,由于贪喜而润泽生长增广!比丘们!识在于其中,或者是来,或者是去,或者是住,或者是没,或者是生长增广!

比丘们!假如离开色、受、想、行,而说有识之来,或去,或住,或生的话,那只是有言数(可谈谈说说耳),如果追问后,就说不知,而增益生痴耳(离开色受想行之四阴,就不会有识之理)。因为并不是有此境界之故。对于色界,而离开贪,而离开贪后,在于色里封滞(执着)之意识,于此时会发生其缚绳会为除断。在于色里封滞之意,既生起缚断后,即攀缘会断,攀缘断后,就没有识住处,就不会一再的生长增广。对于受想行之界,如离开贪,而离贪后,即于行事等封滞之意,会生触之断(断触)。于行封滞之意生触之断后,就攀缘会断,攀缘断后,即那个识就无所住处,就不会一再的生长增广。不生长之故,就不会作行。不作行而住,住后而知足,知足后,就会解脱,解脱后,即对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著,无所取、无所著故,就会自觉涅槃。所谓: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我说:那个识,不会至于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十方),已没有所至之趣,唯见法,唯欲入于涅槃寂灭,清凉清净之真实耳!」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十、封滞经:

本经叙述封滞,也就是执着之故,不得解脱,不封滞之故,就能得解脱。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如封滞(执着)的话,就不能解脱。不封滞的话,则得解脱。甚么叫做封滞就不解脱呢?比丘们!攀缘于四取阴(色受想行),而识住。那四取阴呢?封滞(执着)于色,而识住,封滞(执着)于受想行,而识住,乃至非境界之故,就名叫做封滞(执着)之故,不能解脱。反之而为甚么不封滞(不执着),则得解脱呢?如在于色之界,而离贪,在于受想行识,而离贪,乃至清净真实的话,就是不封滞(不执着)而得解脱。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十一、五转经:

本经叙述佛陀乃如实而知五受阴。假若沙门、婆罗门,能如实而知五受阴的话,就得解脱。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有五受阴。所谓色受阴,受、想、行、识等受阴。我对于此五受阴,如实而知道其五种的真相。所谓对于色如实而知,色集、色味、色患、色离等,如实而知。像这样的,对于受、想、行、识,也如实而知,识集、识味、识患、识离等,也如实而知。

甚么叫做对于色,如实而知呢?诸所有的色,一切的四大,以及由四大所造之色,就名叫做色。像这样的,对于色,如实而知。甚么叫做对于色之集,如实而知呢?对于色之喜爱,就叫做色之集。像如是的,对于色之集,如实而知。甚么叫做色之味,如实而知呢?所谓色的因缘,而生喜乐,就名叫做色味。像如是的,对于色之味,如实而知。甚么叫做色之患,如实而知呢?如色为无常、苦,有变易之法,就名叫做色之患。像如是的对于色之患,如实而知。甚么叫做色之离,如实而知呢?如果对于色,能调伏其欲贪,断除共欲贪,超越其欲贪的话,就名叫做色之离。像如是的,如实而知道色之离。

甚么叫做对于受,如实而知呢?有六受身。所谓眼之触,而生受,耳、鼻、舌、身、意之触,而生受,此名为之六受。像如是的,如实而知受。甚么叫做对于受之集,如实而知呢?触之集,就是受之集。像如是的如实而知受之集。甚么叫做对于受之味,如实而知呢?缘于六受,而生喜乐,此名叫做受之味。像如是的,如实而知受之味。甚么叫做受之患,如实而知呢?如受为无常、苦,是变易之法,这就名叫受之患。像如是的如实而知受之患。甚么叫做受之离,如实而知呢?对于受,调伏其欲贪,断除欲贪,超越欲贪的话,就名叫做受之离。像如是的如实而知受之离。

甚么叫做如实而知想呢?所谓六想身。那六种呢?所谓眼之触,而生想,耳、鼻、舌、身、意之触,而生想。这就名叫想。像如是的如实而知想。甚么叫做想之集,如实而知呢?所谓触之集,就是想之集。像如是的如实而知想之集。甚么叫做想之味如实而知呢?由于想的因缘,而生喜乐,这叫做想之味。像如是的如实而知想之味。甚么叫做如实而知想之患呢?所谓想,为无常、苦,会变易之法,这叫做想之患,像如是的如实而知想之患。甚么叫做想之离,如实而知呢?假若对于想,而调伏其欲贪,断灭其欲贪,超越其欲贪,这就叫做想之离。像如是的如实而知想之离。

甚么叫做如实而知行呢?所谓六思身。由于眼之触,而生思,由于耳、鼻、舌、身、意之触,而生思,这叫做行。像如是的如实而知行。甚么叫做如实而知行之集呢?触之集,就是行之集,像如是的如实而知行之集。甚么叫做行之味,如实而知呢?所谓以行的因缘,而生喜乐,这叫做行之味。像如是的如实而知行之味。甚么叫做行之患,如实而知呢?所谓行为无常、苦,是变易之法,就名叫行之患。像如是的如实而知行之患。甚么叫做行之离,如实而知呢?假若行,已调伏,已断除欲贪,超越欲贪的话,就名叫做行之离。像如是的如实而知行之离。

甚么叫做如实而知识呢?所谓六识身。也就是眼的识身,耳、鼻、舌、身、意之识身。这叫做识之身。像如是的如实而知识之身。甚么叫做如实而知识之集呢?所谓名色(名为受想行识等精神作用,色则指物质肉体)之集,就名叫做识之集。像如是的如实而知识之集。甚么叫做如实而知识之味呢?由于识的因缘,而生喜乐,这叫做识之味。像如是的如实而知识之味。甚么叫做识之患,如实而知呢?所谓识为无常、苦,是变易之法,就名叫做识之患。像如是的如实而知识之患。甚么叫做如实而知识之离呢?所谓对于识,调伏其欲贪,断除其欲贪,超越其欲贪,就名叫做识之离。像如是的如实而知识之离。

比丘们!如果有一位沙门、婆罗门,对于色,能如是而知,如是而见,如是知、如是见,而离开欲向的话,就名叫做正向(正确的趣向,也就是正确的知见)。如能正向的话,我就会说他为入(入于正法,及戒律)。受想行识也是如是。如果有一位沙门、婆罗门,对于色,能如是的如实而知,如实而见的话,就能对于色生厌而离欲,而不起诸漏,而会得心解脱!如果心得解脱的话,则为纯一。纯一的话,就是梵行已立,梵行已立的人,就会离其它,而自在!这叫做苦边(离所有之苦的边际,所谓六道轮回而带来的苦,已完全脱离)。受想行识,也是像这道理!」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四十二、七处经:

由五阴、五阴之集、灭、灭道迹、味、患、离之七处之善,及阴界入之观法,而得解脱。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有七处之善(五阴、五阴之集、灭、灭道迹、味、患、离),三种之观义(阴、界、入),如果穷尽这些法的话,就能得漏尽而无漏,无漏即心解脱、慧解脱。到这时,对于现法当中,会自知此身作证,已具足安集。所谓: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甚么叫做比丘之七处之善呢? 一位比丘如实而知色,知道色之集,色之灭,色之灭道迹,色之味,色之患,色之离。同样的如实而知受、想、行、识,知道识之集,识之灭,识之灭道迹,识之味,识之患,识之离。

甚么叫做对于色如实而知呢?诸所有的色,一切的四大,以及由四大所造之色,就名叫做色。像如是之色,如实而知。甚么叫做如实而知色之集呢?领受喜乐,就名叫做色之集。像如是之色之集,如实而知。甚么叫做如实而知色之灭呢?灭除喜乐,就名叫做色之灭。像如是之色之灭,如实而知。甚么叫做色之灭道迹,如实而知呢?所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就名叫做色之灭道迹。像如是之色之灭道迹,如实而知。甚么叫做对于色之味,如实而知呢?所谓由于色的因缘,而生喜乐,就名叫做色之味。像如是之色味,如实而知。甚么叫做对于色之患,如实而知呢?所谓色为无常,是苦,是变易之法,就名叫色之患。像如是之色之患,如实而知。甚么叫做对于色之离,如实而知呢?所谓对于色,调伏其欲贪,断除其欲贪,超越其欲贪,就名叫做色之离。像如是之色之离,如实而知。

甚么叫做对于受,如实而知呢?所谓六受是。由于眼之触而生受,由于耳鼻舌身意之触,而生受,就名叫做受。像如是之受,如实而知。甚么叫做对于受之集,如实而知呢?所谓触之集,就是受之集。像如是之受之集,如实而知。甚么叫做受之灭,如实而知呢?触之灭,就是受之灭。像如是之受之灭,如实而知。甚么叫做对于受之灭道迹,如实而知呢?所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就是名叫受之灭道迹。像如是之受之灭道迹,如实而知。甚么叫做对于受之味,如实而知呢?由于受之因缘,而生喜乐,这名叫做受之味。像如是之受之味,如实而知。甚么叫做对于受之患,如实而知呢?所谓无常、苦、变易之法,就是名叫做受之患。像如是之受之患,如实而知。甚么叫做对于受之离,如实而知呢?假若对于受,调伏其欲贪,断灭其欲贪,超越其欲贪的话,就名叫做受之离。像如是之受之离,如实而知。

甚么叫做对于想,如实而知呢?所谓六想是。由于眼之触,而生想,由于耳鼻舌身意之触,而生想,就名叫做想。像如是之想,如实而知。甚么叫做对于想之集,如实而知呢?触之集,即是想之集。像如是之想之集,如实而知。甚么叫做对于想之灭,如实而知呢?触之灭,就是想之灭。像如是之想之灭,如实而知。甚么叫做对于想之灭道迹,如实而知呢?所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这叫做想之灭道迹。像如是之想之灭道迹,如实而知。甚么叫做对于想之味,如实而知呢?由于想的因缘,而生喜乐,这叫做想之味。像如是之想,如实而知。甚么叫做对于想之患,如实而知呢?所谓想为无常、苦、变易之法,就是名叫想之患。像如是之想之患,如实而知。甚么叫做对于想之离,如实而知呢?假若对于想,调伏其欲贪,断灭其欲贪,超越其欲贪的话,就名叫做想之离。像如是之想之离,如实而知。

甚么叫做对于行,如实而知呢?所谓如下之六思身是。由于眼之触,而生思,由于耳、鼻、舌、身、意之触,而生思,就名叫做行。像如是之行,如实而知。甚么叫做对于行之集,如实而知呢?触之集,就是行之集。像如是之行之集,如实而知。甚么叫做对于行之灭,如实而知呢?触之灭,就是行之灭。像如是之行之灭,如实而知。甚么叫做对于行之灭道迹,如实而知呢?所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就名叫做行之灭道迹。像如是之行之灭道迹,如实而知。甚么叫做行之味,如实而知呢?由于行的因缘,而生喜乐,就名叫做行之味,像如是之行之味,如实而知。甚么叫做对于行之患,如实而知呢?所谓行就是无常、苦、变易之法,就名叫做行之患。像如是之行之患,如实而知。甚么叫做对于行之离,如实而知呢?假若对于行,调伏其欲贪,断灭其欲贪,超越其欲贪的话,就名叫做行之离。像如是之行之离,如实而知。

甚么叫做对于识,如实而知呢?所谓六识身-眼之识身,耳、鼻、舌、身、意等之识身是,此名叫做识。像如是之识,如实而知。甚么叫做对于识之集,如实而知呢?名色之集,就是识之集。像如是之识之集,如实而知。甚么叫做对于识之灭,如实而知呢?名色之灭,就是识之灭。像如是之识之灭,如实而知。甚么叫做对于识之灭道迹,如实而知呢?所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这叫做识之灭道迹。像如是之色之灭道迹,如实而知。甚么叫做对于识之味,如实而知呢?由于识之因,而生喜乐,这叫做识之味。像如是之识之味,如实而知。甚么叫做对于诚之患,如实而知呢?所谓识为无常、苦、变易之法,就名叫做识之患。像如是之识之患,如实而知。甚么叫做对于识之离,如实而知呢?假若对于识,调伏其欲贪,断灭其欲贪,超越其欲贪的话,就名叫做识之离,如实而知。比丘们!这叫做七处之善。

甚么叫做三种之观义呢?比丘们!假若在于空闲的树下露地,而观察阴、界、入(五阴、六入、十八界),以正方便而思惟其义的话,就名叫做比丘之三种的观义。以上就叫做比丘之七处之善,三种之观义。如能尽于此法的话,就能得漏尽,就能得无漏,其心会解脱,会慧解脱!能在于现法,而自知作证,而具足而住。所谓: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身!」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十三、取着经:

本经叙述由于执取五阴之故,就会生执着,会生恐怖、障碍,而心乱。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由于执取之故,而会生执着。如果不取的话,就不会执着。你们要注意的听!要善思念之,当会为你们阐述此理!」比丘们仰白佛说:「唯然!受教!」佛陀告诉比丘们说:「为甚么由于执取之故,而会生执着呢?因为愚痴无闻的凡夫,都对于色,而见为是我、是异我(他之我)、是相在(此他两者相结合的我)。而见色就是我,就是我所,而执取。执取不放后,那些色阴如果变易,或异样时,即其心就会随之而转。心随转后,亦生取着,就住于摄受心。因为住于摄受心之故,则会生恐怖障碍,而心就会乱,都是由于取着之故。

愚痴无闻的凡夫,对于受想行识,也看做是我、异我、彼此相在。而认为识就是我,就是我所,而执取。取后,那些识,如果有变易,或异样时,其心就会随之而转。心随转之故,则会生取着,而住于摄受心。住后,则生恐怖、障碍,而心乱,都是由于取着之故。这就名叫取着!

甚么叫做不取,就不会执着呢?多闻的圣弟子,对于色,不看做是我、异我(他之我)、相在(此他两者相结合的我)。对于色,不认为是我、我所而取,不看做是我、我所而取后,那些色,假若变易,或异样时,心也不会随之而转。心不随转之故,不会生取着,不会住于摄受心。不住于摄受心之故,就不会生起恐怖、障碍,心也不会乱,都是由于不取着之故。

像如是的,对于受想行识,并不看做是我、异我、相在,不看做是我、我所而取。这样,则识如果有变易,或异样时,其心也不会随之而转。心不随转之故,就不会取着,也不住于摄受心。由于不住于摄受心之故,心就不会有恐怖、障碍,也不会心乱,都是由于不取着之故,这叫做不取着。以上就是名叫取着、不取着。」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四十四、系着经:

本经叙述对于五阴有取着,就会被系着,而生恐怖、障碍、心乱。反之,则没这些事。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如果有生,就会有系着,不生,就不会有系着。你们要谛听!要善思念之,当会为你们解说。甚么叫做有生,则会有系着呢?因为愚痴无闻的凡夫,对于色之集,色之灭,色之味,色之患,色之离,不能如实而知之故,就对于色,会爱喜、赞叹,而取着。对于色,认为是我,是我所,而执取。取后,那些色,若有变易,有异样时,心就会随之而变异。心随之而变异之故,则会住于摄受心。住于摄受心之故,则会生恐怖、障碍、顾念。都是由于系着之故。受想行识,也是同样的道理。这名叫做若生则会有系着。

甚么叫做不生,就不会有系着呢?多闻的圣弟子,对于色之集,色之灭,色之味,色之患,色之离,能如实而知。由于如实而知之故,就不会爱喜、赞叹、取着。都是由于不系着于我、我所,而不取之故。由于不取之故,如果那些色或变易,或异样时,心也不会随之而变异,心不随之而变异之故,心就不会系着,不会住于摄受心。不住于摄受心之故,心就不会恐怖、障碍、顾念。都是由于不生,而不会有系着之故。受想行识,也是如此的道理。这叫做不生就不会有系着。」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十五、觉经:

本经叙述由于凡夫以无明之故,对于五受阴而起我见,而起有觉,乃至我知我见觉。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有五受阴。那五种呢?所谓色受阴、受受阴、想受阴、行受阴、识受阴是。如果沙门、婆罗门,认见为有我的话,则一切均为于此五受阴,而认见为我的。诸沙门、婆罗门,认见色是我、色异于我(他之我),我在于色,色在于我。认见受想行识就是我,识异于我,我在于识,识在于我。愚痴无闻的凡夫,由于以无明之故,认见色是我、异我(他之我)、相在(此他两者相结合的我)。言我为真实,而不舍弃。由于不舍之故,诸根就会增长。诸根增长后,就会增诸触。被六触入处所触之故,愚痴无闻的凡夫,就会起苦乐之感觉,乃由于触入处所引起的。那六种触入处呢?所谓眼的触入处,耳鼻舌身意的触入处。

像如是的,比丘们!有意界、法界、无明界。愚痴无闻的凡夫,由于无明触故,而起有觉、无觉、有无觉、我胜之觉、我等之觉、我卑之觉、我见之觉。像如是之知,如是之见觉,均由于六触入处之故。

多闻的圣弟子,则对于此六触入处,乃舍离无明,而生明,而不生有觉、无觉、有无觉、胜觉、等觉、卑觉、我知我见之觉。像如是而知,如是而见后,则先前所起的无明触就会消灭,然后,明触之觉,就会生起!」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十六、三世阴世食经:

多闻的圣弟子,因知道都被三世之五受阴所食之故,不会乐于色等之阴,而能得涅槃。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

园。

这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有五受阴。那五种呢?所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如果沙门、婆罗门,以宿命智,而由识种种的宿命,不管是已识、当识、今识,均于此五受阴,已识、当识、今识!

我过去所经之处,就是如是之色,如是之受,如是之想,如是之行,如是之识。如果可以阂(碍)、可以分的话,就是色受阴。是指那些可阂之处,不管是手,或者是石,或者是杖,或者是冷,或者是暖,或者是渴,或者是饥,或者是诸蚊虻、诸毒虫、风雨等触,就名叫做触阂(碍)。因此之故,能阂的就是色受阴。又因为这色受阴乃为无常、苦,而有变易之故。

诸觉相就是受的受阴。何所觉呢?(感觉甚么呢?)所谓觉苦、觉乐、觉不苦不乐。因此之故,感觉之相,就名叫做受的受阴。又此受受阴,乃为无常、苦,是会变易之法。

诸想就是想受阴。到底是何所想呢(想甚么呢?甚么叫做想呢?)所谓少想、多想、无量想,都无所有,而作无所有之想,因此之故,名叫想受阴。又此想的受阴,乃是无常、苦、变易之法。

为作之相,就是行的受阴。到底是何所为作呢?(向甚么而作呢?作甚么呢?),对于色而作,对于受想行识而作。因此之故,为作之相,就是行受阴。又此行受阴,乃是无常、苦、变易之法。

别知之相,就是识受阴。何所识知呢?(知甚么呢?)识知色,识知声、香、味、触、法。因此之故,名叫识受阴。又此识受阴,乃是无常、苦、变易之法。

诸比丘们!那些多闻的圣弟子、对于此色受阴,作如是之学:『我今为现在色所食(被物质所支使),过去世也曾经为那些色所食(所侵害),和现在同样!』又作此念:『我今为现在色所食(所牺牲)。我假若又乐着于未来之色的话,当会又被那些色所食,和现在一样』。作如是之知后,就不顾过去之色,也不乐着于未来之色。对于现在之色,即生厌离,欲灭患,而向于寂灭!

多闻的圣弟子,对于此受想行识之受阴,乃如是而学:『我今现在为现在识所食(所侵害)。在于过去世,也曾经被识所食,如现在一样。我今已为现在识所食,如果又乐着于未来之识的话,又当会为那些识所食,和现在一样』。如是而知后,就不顾过去之识,不乐于未来之识,对于现在之识,会生厌离,欲灭患,而向于寂灭。灭而不增,退而不进,灭而不起,舍而不取!

到底于何灭而不增呢?所谓色灭,而不增,受想行识,灭而不增。于何退而不进呢?所谓色退,而不进,受想行识,退而不进。于何灭,而不起呢?于色灭,而不起,于受想行识灭,而不起。于何舍,而不取呢?于色舍,而不取,于受想行识舍,而不取。灭而不增,寂灭而住。退而不进,寂退而住。灭而不起,寂灭而住。舍而不取,不生系着,不系着后,自会觉证涅槃。所谓: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时,众多的比丘,不起诸漏,心得解脱。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摄颂如下:

我卑下种子 封滞五转七 二系着及觉 三世阴世食

我经、卑下经、种子经,封滞经、五转经、七处经,二系着经(取着、系着)、觉经,三世阴世食经。

四十七、信经:

本经叙述有信心的善男子会随顺于法,会于五受阴修习厌离。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有信心的善男子们,都应该要作如此之念:『我应该要随顺于正法!我应当对于色,多修厌离而住,对于受想行识,多修厌离而住!』有信心的善男子,即因为对于色,多修厌离而住,对于受想行识,多修厌离而住之故,对于色,能得厌离,对于受想行识,能得厌离。厌离后,就会离欲而得解脱,而得解脱知见,所谓: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四十八、信经:

本经叙述有信心的善男子都随顺于法,都厌离五阴,而能离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有信心的善男子,由于正信而为没有家住的牵累的出家人,应这样的自念:『我应该随顺于正法。对于色,应该多修厌离而住,对于受想行识,应该多修厌离而住。』有信心的善男子,由于正信而为没有家庭的牵挂,而为出家人,而对于色,多修厌离而住,对于受想行识,多修厌离而住后,就能于色,得离,于受想行识,得离(也就是能脱离五阴之牵缠)

因此,我会记说:这些人均已离开一切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十九、阿难经:

本经叙述佛陀证实阿难之说:如有信心之人来问『生灭法』时,即回答为是五受阴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时,世尊告诉阿难说:「假若有信心的长者、长者子们,来问你说 :『对于甚么法,能知道为有生灭之法呢?」这时,你应该要怎么回答他呢?」阿难仰白佛说:「世尊!如果有长者、长者子来问我时,我当会回答他而说:『要了知色,是会有生灭之法,要了知受想行识,是有生灭之法』。世尊!如果长者、长者子们,来问此事的话,我就会作如是的回答。」

佛陀告诉阿难说:「善哉!善哉!应该要像你回答的那样!为甚么呢?因为色,真正就是有生灭之法,受想行识,真正就是有生灭之法。知道色是生灭法的话,就名叫做知道色。知道受想行识就是生灭法的话,就名叫做知道识。」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五十、阿难经:

外道来问修梵行的所以时,就回答:对于五受阴修厌离。都是为灭尽欲,而得解脱之故。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时,世尊告诉阿难说:「假若有外道的出家人,来问你说:『阿难!世尊为甚么缘故教人修诸梵行呢?」像如是的问你时,你要怎样回答他呢?」阿难白佛说:「世尊!如果外道的出家人来问我而说:「阿难!世尊为甚么教人修诸梵行?」我当会回答说:因为对于色,修厌离,是要欲贪能灭尽,而解脱,而不生之故,世尊才会教人修诸梵行。对于受想行识,修厌离,将会使欲贪灭尽,而解脱,而不生之故,才会教人修诸梵行的。世尊!假若有外道的出家人,来问此事的话,我就会作如是之回答。」

佛陀告诉阿难说:「善哉!善哉!应该要作如是的回答的。为甚么呢?因为我实在对于色,修厌离,欲使人的欲贪灭尽,而解脱,而不生之故,才教人修诸梵行,对于受想行识修厌离,欲使人的欲贪灭尽,而解脱,而不生之故,才会教人修诸梵行!」

佛说此经后,尊者阿难,听佛所说,欢喜奉行。

五十一、坏法经:

本经叙述五受阴为坏法。涅槃为不坏之法。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我现在要为你们讲说坏与不坏之法。你们要谛听,要善思念之,当会为你们讲说。诸比丘们!色就是会坏之法。那些色,如果灭尽而涅槃,就为之不坏之法。受想行识,是会坏之法,那些识,如果灭尽而涅槃,就是不坏之法。」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欢喜奉行。

五十二、欝低迦经:

本经只记下面之几句:如增一阿含经之四法中所说的。

欝低迦修多罗,如增一阿今经,四法中说。

五十三、婆罗门经:

本经叙述世尊为诸婆罗门阐述: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灭世间。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曾经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拘萨罗国(乔萨罗,以舍卫城为首都),在世间游化,而住锡于萨罗聚落的村北──申恕林的园林中。这时聚落(部落,乡村)的村长,为一大姓(豪族)婆罗门。他听人说:『沙门释种之子弟,为释迦大姓,乃剃除须发,穿着袈裟,正信而为非有家庭牵挂的出家人,去学道后,已成就无上的等正觉。在此拘萨罗国,于人间游化,而到达萨罗聚落之村北,住锡于申恕林中。』又听说:『那位沙门瞿昙是怎么怎么的色貌、名称,真实的功德,为天、人所称赞,名闻于八方。成为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在于诸世间、诸天、诸魔、梵天、沙门、婆罗门中,以大智而能自证知,所谓: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为世间人说法:初、中、后都善(也就是始终所说的都是善)。都演说此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之妙法。』善哉!应该到那边去拜见!善哉!应该要往诣!应该要为之恭敬奉事!他作此念后,就便端严驾车,带了很多的仆从,执持金瓶、金杖、伞盖,欲往佛所,去恭敬奉事。他到了林园的出入口时,即下车步行,到了世尊之住处后,就向佛问安,然后退坐在一边。他仰白世尊说:「沙门!您到底所论的是甚么?说的是甚么呢?」

佛陀告诉那位婆罗门说:「我所谈论的就是因,所说的也是因。」婆罗门又白佛说:「论甚么因?说甚么因呢?」佛陀告诉婆罗门说:「有因、有缘,集世间(有了因缘,才会有了世间法),有因、有缘,世间集(同义)。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婆罗门又请示说:「世尊!为甚么叫做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呢?」佛陀告诉婆罗门说:「愚痴无闻的凡夫,不能如实而知道色之集、色之灭、色之味、色之患、色之离。由于不如实而知之故(不能了解真相之故),都爱乐于色,赞叹于色,于染着心而住。由于他们对于色而起爱乐之故,会去执取。由于执取的因缘,而会有。有了有的因缘之故,而会生,有了生的因缘之故,会老、死,会忧悲恼苦。这就是大苦聚之集。受、想、行、识,也是如此。婆罗门啊!这叫做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婆罗门又请问说:「甚么叫做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呢?」

佛陀告诉婆罗门说:「多闻的圣弟子们,对于色之集,色之灭,色之味,色之患,色之离,能如实而知。由于如实而知之故,对于色,就不会爱乐,不会赞叹,不会染着,不会留住。由于不爱乐、不留住之故,色爱则会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恼苦会灭。受、想、行、识,也是像这道理一样。婆罗门啊!这名叫做有因有缘灭世间,这名叫做有因有缘世间灭。婆罗门啊!这名叫做论因,这名叫做说因!」婆罗门仰白佛陀说:「瞿昙!您乃如是的论因,如是的说因(表示其会意之义。)因为世间还有多事待办,现在我要告辞了。」佛陀告诉婆罗门说:「宜知是时(正是时候。佛准其回家去思考之义)。

佛说此经后,诸婆罗门,听佛所说,欢喜而随喜,礼谢佛陀后,离开现场。

五十四、世间经:

本经叙述对于占相预言,并不可信赖等事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波罗捺国的仙人住处,鹿野苑之中(为五比丘初转*轮之处)。

这时昆迦多鲁迦聚落里,有一位婆罗门,到了佛所来。向佛恭敬而问讯后,退坐在一边。然后,仰白佛陀说:「瞿昙:我有年少的弟子,知道天文、族姓的一切事。他们为诸大众占相告凶(占卜预言)。大家被占卜后,如被说会有此事时,就真的会有此事之发生。如说没有其事时,就真的不会有其事。说会成就,就真正的会成就。说会弄坏,就真正会坏。瞿昙!依你的见解如何呢?」

佛陀告诉婆罗门说:「暂且搁置你那些年轻的弟子之能知天文、族姓等事。我现在想问你,你就随你的意见回答于我!婆罗门!你的意见如何呢?色,本来并没有种吗?」回答说:「如是,世尊!」佛陀说:「受想行识,本来并没有种吗?」回答说:「是的,世尊!」佛陀告诉婆罗门说:「你说:『我有年少的弟子,能知天文、族姓的一切,为诸大众,作此言说:经占卜后,说有此事时,必定会有此事的发生。说不会有事时,必定是没有甚么事。』其知见不是实在吗?(是实在的吗?)婆罗门回答佛陀说:「是的,世尊!」。

佛陀告诉婆罗门说:「你的意见如何呢?颇有(是否有)色阴,常住而经百年的吗?为异生异灭吗?受想行识,也是有常住百年吗?是异生异灭吗?」婆罗门回答说:「是的,世尊!」佛陀告诉婆罗门说:「你的意见如何呢?你的年轻的弟子,能知天文、族姓,为大众说:成者不坏,其知见非不异吗?(不会错吗?)回答说:「是的,世尊!」佛陀告诉婆罗门说:「你的意见如何呢?此法和彼法,此说和彼说,到底那一种为优胜呢?」婆罗门回答说:「世尊!此如法之说,乃如佛陀所说,为显现开发!譬喻有人,沉溺在水中,而能救护一样,彼能救其迷惑方所,而示以正确的道路,在愚间中惠赐明灯一样。世尊今天之善说胜法,也如这道理一样,为显现开发!」

佛说此经后,昆迦多鲁迦婆罗门,听佛所说,欢喜而随喜,就从他的座位站起,礼谢佛陀,而离开现场。

五十五、阴经:

本经叙述甚么是五阴,甚么是五受阴等事。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波罗捺国的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这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我现在要说明阴,以及受阴之义。甚么叫做阴呢?假若所有的诸色,不管是过去,或者是未来,或者是现在。不论是内,或者是外。或者是粗,或者是细,或者是好,或者是丑,或者是远,或者是近,这些一切的一切,总说为之色阴。随诸所有的受、想、行、识,也是同样的,这些一切的一切,也总说为受、想、行、识之阴,这名叫做阴。

甚么叫做受阴呢?假若色是有漏,就会取之。假若对于那些色,不管是过去、未来、现在,而生贪欲、瞋恚、愚痴,以及其余的种种事物上面而生烦恼的心法的话,就是所谓的受阴。受、想、行、识,也同样时,也叫做受阴。」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五十六、漏无漏法经:

本经叙述如对于五阴而生爱恚等,就是有漏,反之就为之无漏。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波罗捺国的仙人住处鹿野苑。

这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我现在当说有漏和无漏之法。假若色为有漏的话,就取之,那些色,乃能生贪爱、瞋恚。像如是的,受想行识,如有漏的话,就取之,那些识,乃能生贪爱、瞋恚。这叫做有漏之法。

甚么叫做无漏之法呢?诸所有之色,如果无漏的话,就非受。那些色,不管是过去、未来、现在,那些色,都不会贪爱、瞋恚。像如是的,受想行识,如果无漏,就是非受。那些识,不管是过去、未来、现在,都不生贪欲、瞋恚,这就名叫无漏法。」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漏为泄漏,由眼等六根门头泄漏烦恼,去执取一切,就是漏。没有烦恼可泄漏,不去受取,就为之无漏,是解脱的境界)

摄颂如下:

二信二阿难 坏法欝低迦 婆罗及世间 阴漏无漏法

(有二种信经,有二种阿难经。坏法经、欝低迦经。婆罗门经、世间经。五阴经、漏无漏法经)。

五十七、疾漏尽经:

本经叙述假如善于观察诸阴,就能疾得漏尽。本经在摄颂里,乃排在最后。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时,世尊,穿好法衣,手持钵器,进入舍卫城去乞食。世尊并不告诉大众,也不告诉侍者一声,而独一无二的,也就是单独一人,在于西方的国土,去作人间的游行(行乞,云游人间,到处方便教化)。

那个时候,在安陀林中,有一位比丘,曾经遥遥的看到世尊──并不告诉大众,并不对侍者讲一声,唯有单独一人在游行之事。他看到此情形后,就到了阿难尊者所住的地方来。他向阿难说:「尊者!你应该知道!刚才世尊并不告诉大众,也不告诉侍者,单独一人从园中出去游行乞食!」这时,阿难就对那位比丘说:「假如世尊不告诉大众,不告诉侍者,而单独一人出去游行乞食的话,就不应该随从他。为甚么呢?因为今天世尊乃要独自寂灭,也就是要静寂(安静),不打扰别人。有关于世尊要独自安静一事,乃为少事之故,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这时,世尊游行的脚迹,乃在于北方的半阇国的波陀聚落(十六大国之一)。在于有人所守护的林中,止住在于一跋陀萨罗树下。这时有好多位比丘,都到阿难的住处,都向阿难说:「我们现在欲知道世尊所住锡的地方。到底世尊在甚么地方呢?」阿难回答说:「我听说现在世尊,乃在于北方的半阇国之波陀聚落,为有人看守的林中,在于跋陀萨罗树下」。这时,比丘们告诉阿难说:「尊者!您知道我们已经好久没拜见过世尊了。如不惮劳的话,就一同往诣世尊的座下。世尊定会哀愍,会同情我们之故。」阿难知道时宜,就默然而答应他们的要求。这时阿难尊者。乃和众多的比丘,过了一个晚上后,于朝辰时,穿着袈裟,手持钵器,进入舍卫城去乞食。乞食之事办完后,就回到精舍。同时大众即举卧具,持衣钵,向于西方,于人间游化,然后到达北方的半阇国之波陀聚落之人所守护的林中。这时,阿难尊者和众多的诸比丘们,将衣钵放下,而洗足后,就到世尊所住锡的地方。到后,行礼如仪,退坐在一边。

这时,世尊,乃为了众多的比丘们说法,对他们示教利喜(所谓教示之,劝导之,赞助之,使之欢喜。也就是启示、教导,使他们得到法利而欢喜)。

那时,在座当中,有一位比丘,曾作此念:「到底要怎样,才能得到正知?怎样才能得到正见?而快得漏尽呢?」这时,世尊知道那位比丘的心念,就告诉诸比丘们说:「如果有比丘在此会座当中,曾作此念:『要怎样才能得正知?怎样才能得正见,怎样才能疾得漏尽?』我曾经说法而阐述过:应该要善于观察诸阴(诸法聚)。所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三十七道品)等法,我已说过这些法,应该要好好的观察诸法阴。然而现在仍然还有善男子不欲精勤,不乐诸法阴,不勤思念,不勤深信,而自憍慢懒惰,这样,即不能增进而得尽诸漏的了。反之而如果有一位善男子,他对于我所说之法,而能够观察诸法阴,能够勤于欲观察,勤于乐观察,勤于念念观察,勤于深信而观察的话,他就能够疾得尽诸漏!

那些愚痴而没有真正见闻的凡夫,对于色,都认见为是真正的我(以下为十二因缘的相互关系)。如果见为我的话,就名为行(业、妄动)。那个行是由甚么为因?甚么为集?甚么为生?甚么为转呢?乃由于无明触而生爱,缘于爱而起那业行的。而那个爱,到底是由于甚么为因?甚么而集?甚么而生?甚么而转呢?那个爱,就是由于受为因,是受之集,是受之生,受之转的。那个受,是由于何因呢?是由于甚么而集呢?为甚么而生呢?为甚么而转呢?那个受,就是由于触为因,是触之集,触之生,触之转!那个触是由于甚么因?甚么而集?甚么而生?甚么而转呢?所谓那个触,乃由于六入处为因,六入处之集,六入处之生,六入处之转的。那个六入处乃为无常有为之法,是缘于心而起之法。那个触之受,行之受,仍然也是无常有为之法,是缘于心而起之法。像如是的观察的人,则见色是我,假如不见色是我的话,就会见色为我所。如不见色为我所,而见色在于我。不见色在于我,而见我在于色。不见我在于色,而见受是我。不见受是我,而见受在于我所。不见受在于我所,而见受在于我。不见受在于我,而见我在于受,不见我在于受,而见想是我。不见想是我,而见想是我所。不见想是我所,而见想在于我。不见想在于我,而见我在于想。不见我在于想,而见行是我。不见行是我,而见行是我所。不见行是我所,而见行在于我。不见行在于我,而见我在于行。不见我在行,而见识是我。不见识是我,而见识是我所。不见识是我所,而见识在于我,不见识在于我,而见我在于识。不见我在于识,而又作断见,而坏有见。

如不作断见而坏有见,然而却不离我慢。不离我慢的话,就又见我。见我即是行。那个行(业、妄动)是由于甚么因?甚么集?甚么生?甚么转?均如前述,乃至我慢。像如是而知,如是而见,即能疾得漏尽!」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阐述如是之法后,都欢喜而奉行!

五十八、阴根经:

本经叙述五受阴乃以欲为根,而生欲集、欲生、欲触。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东园,鹿母讲堂(舍卫城外的精舍)。

这时,世尊在于晡时(申时,下午三点至五点),由禅定而觉(出定),在于诸比丘前,敷座而坐,而告诉诸比丘们说:「有五种受阴。那五种呢镇?所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是。」那时,有一位比丘,合掌向佛而发言说:「世尊!此五受阴,就是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吗?」佛陀告诉比丘说:「请回到你的座位发问,当会为你解说。」

这时,那位比丘,向佛行礼后,就回到其本处而坐,然后向佛请问说:「世尊!此五受阴乃以甚么为根?以甚么为集?以甚么为生?以甚么为触呢?」佛陀告诉比丘说:「此五受阴乃以欲为根,是欲之集,欲之生,欲之触。」这时,那位比丘,听佛所言,非常的欢喜而随喜,而仰白佛陀说:「世尊!为我们讲说五阴即受之义!善哉!所说!」

阴即受经:

依后面之摄颂看,则得以分为此经。概说为:五阴非受,然而也非异于受。

「我今请问世尊您。世尊!阴即是受呢?或者五阴乃异于受呢?」佛陀告诉比丘说:「不是五阴即是受,也不是五阴为异于受。能在那里(指五阴)有欲贪的话,就是五受阴。」比丘听后,仰白佛说:「善哉!世尊!」他乃闻法而欢喜,而随喜!

二阴共相关经:

依后面之摄颂,得以分为此经。是有关于在五阴里,是否有不同的欲贪与否?

「现在再请问世尊您!世尊!是否有二阴相关吗?」佛陀告诉比丘说:「如是!如是!犹如有一个人。作如是之思惟那样:『我在于未来。得如是之色,如是之受,如是之想,如是之行,如是之识。』这就名叫比丘阴阴相关。」比丘听后,仰白佛说:「很好啊!所阐之义。」也就欢喜而随喜(然后又发问:)

名字经:

依后面之摄颂,得以分为此经。是有关于阴的范围

「我还有请问的问题。世尊!甚么叫做阴呢?(其范围为何呢?)」佛陀告诉比丘说:「凡是一切所有之色,不管是过去,或者是未来,或者是现在,不论是内,或者是外,或者是粗、是细,是好、是丑,是远、是近,那些一切的一切,总说为阴,这就是名叫阴。受、想、行、识,也是同样。像如是,比丘啊!这就是名叫做阴啊!」比丘白佛说:「很好!世尊所说的!」他听后,欢喜而随喜。

因缘经:

依后面的摄颂,得以分为此经。说明:色以四大为因缘,受想行以触,识以名与色为因缘。

「我还要请问世尊您!世尊!以甚么为因,甚么为缘,名叫色阴呢?甚么因,甚么缘,名叫受想行识等阴呢?」佛陀告诉比丘说:「以四大(地水火风)为因,四大(地水火风)为缘,就名叫做色阴。为甚么呢?因为所有的色阴,一切的一切,均为是四大,均缘于四大所造之故。由于以触为因,以触为缘,而生受、想、行。因此之故,名受、想、行为之阴。为甚么呢?因为如所有的受、想、行,那些一切的一切,均以触为缘之故。以名(受想行之精神作用)与色为因,名(受、想、行之精神作用)与色为缘,因此之故,名叫识阴。为甚么呢?因为若所有之识,均为是那些一切名(受、想、行),与色之因、之缘之故(识以五阴中之色、受、想、行等四为因缘而生)。」比丘仰白佛说:「很好啊!世尊所说的!」

二味经:

依后面之摄颂,得以分为此经。是说明有关于色等五阴之味、患、离。

「我还有问题要请问佛陀您!甚么是色之味?甚么是色之患?甚么是色之离?甚么是受想行识之味?甚么是识之患?甚么是识之离呢?」佛陀告诉比丘说:「缘于色而生喜乐,这叫做色之味(味着于色)。所谓色为无常,为苦,会变化之法,就是名叫色之患。假若对于色,能调伏其欲贪,断灭其欲贪,超越其欲贪的话,就名叫做色之离。假如缘于受想行识,而生喜乐的话,就名叫识之味(味着于受想行识)。所谓受想行识为无常,为苦,为变易之法,就名叫做识之患。对于受想行识,能调伏其欲贪,断灭其欲贪,超越其欲贪的话,就名叫做识之离。」比丘仰白佛陀说:「很好啊!世尊所说之义!」他欢喜而随喜。

我慢经:

依后面之摄颂,得分为此经。说明我慢之发生,乃因对于五阴而生我见之故。

「我现在还有问题要请问。世尊!为甚么会生我慢呢?」佛陀告诉比丘说:「愚痴无闻的凡夫,在于色,见为我,为异我(他之我),为相在(此他两者相结合的我)。对于受想行识,见为我,为异我,为相在。由于此,而生我慢!」比丘听后,仰自佛陀说:「很好啊!所说之义!」说后,欢喜而随喜。

无我慢经:

依后面之摄颂。而得以分为此经。是有关于没有我慢的问题之说明。

「我还有问题要请问世尊您!世尊!要怎样才能得达没有我慢?」佛陀告诉比丘说:「多闻的圣弟子。对于色,不认见为我、异我(他之我)、相在(此他两者相结合之我)。对于受想行识,不认见为我、异我、相在。」比丘自佛说:「很好啊!世尊您所说的!」说后,欢喜而随喜。

疾漏尽经:

依后面之摄颂,得分为此经。五受阴离我见而解脱,钝根比丘即疑:无我,谁会受未来果报?

「我还有一个问题,要请问世尊您!世尊!要怎样知,怎样见,才能疾得漏尽呢?」佛陀告诉比丘说:「诸所有之色,不管是过去,或者是未来,或者是现在,或者是内,或者是外,或者是粗,或者是细,或者是好,或者是丑,或者是远,或者是近,那些一切的一切,均为非我,不异我(不是他之我),不相在(不是此他两者相结合的我)。受、想、行、识,也是如此。当一位比丘的,如能如是而知,如是而见的话,就能疾得漏尽!」

这时,会中又有一位比丘,是钝根而无知的比丘。他在无明之 里,而起恶邪见,而作此念:「如果是无我的话,则会作无我之业。那么,在于未来世当中。谁会去受其果报呢?」这时,世尊,知道那位比丘之内心所念的,就告诉诸比丘们说:「在于此大众当中,如果有愚痴之人,没有智明,而生起此念:『如果色为无我,受想行识,为无我的话,则作无我之业,那么,谁当会去受其果报呢?』像这些疑问,就先为他解释!

那位比丘!你的意见如何呢?到底色为常呢?为非常呢?」回答说:「是无常啊!世尊!」佛陀说:「如果是无常的话,这是苦的吗?回答说:「是苦的!世尊!」佛陀说:「如果为无常,为苦的话,就是会有变易之法。多闻的圣弟子,在此当中,宁可认见为是我?是异我(他之我)?是相在(此他两者相结合的我)吗?」回答说:「弗也,世尊!」佛陀说:「受想行识,也是如此。因此之故,比丘啊!凡是所有之色,不管是过去,或者是未来,或者是现在,或者是内,或者是外,或者是粗,或者是细,或者是好,或者是丑,或者是远,或者是近,那些一切的一切,都非我、非我所。如是而见的话,就为之正见。受想行识,也是如此。多闻的圣弟子,如是而观察的话,便会修厌离。厌离后,就会离欲,离欲后,就会解脱,会解脱知见。所谓:我生已尽,清净的梵行已立,所应作的都已作完,自知已经不再受后有。」

佛说此经后,有好多的比丘,已不起诸漏(无漏可漏),心已得解脱!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说的经教,都很欢喜,而誓愿奉行佛陀的教言!

摄颂如下:

阴根阴即受 二阴共相关 名字因二味 我慢疾漏尽

(阴根经、阴即受经,二阴共相关经,名字经、因缘经、二味经,我慢经、疾漏尽经。)

杂阿含经卷第二完


分类:佛经 书名:《杂阿含经》 作者:悟慈法师(解读)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