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 邓小平传 | 共和国人物

《邓小平传》序 言


50年代中期,一位年轻的英国绅士来到中国,担任英国驻华代办处的政治参赞。他到 中国后,最早干的几项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把1956年邓小平在党的八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 党章的报告》传递回英国,那时的伊文思先生,对邓小平知之不多,也不懂得共产主义和中 国共产党。然而,他却为邓小平的报告所深深吸引,并对邓小平本人产生了兴趣。

在以后的三十多年中,一直从事外交工作的伊文思先生,不论在北京,还是在伦敦,不 论在日内瓦,还是在巴黎,始终关注着中国,关注着邓小平。1984年至1988年,他担任了 英国驻华大使,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并参与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会谈,为促进中英友好 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经过多年的努力,1993年伊文思先生完成了《邓小平传》(英文原名为《邓小平与 当代中国的诞生》)一书,将他三十多年来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尤其 是对邓小平本人的了解展示给了广大读者。

在这部书中,伊文思先生按时间顺序分十五章 ,叙述了1904至1993年邓小平的主要 历史活动,展示了一位"农民的儿子"到"国家领导人"到光荣退休的革命历程。

由于本书作者是国外人士,其立场和观点与国内学术界有不尽一致的地万,某些提法亦 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仅供参考。另外,由于本书涉及众多的历史事件与人物,时间跨度 大,内容上难免有不够准确之处,请读者在阅读时加以鉴别。为忠实于原著,除第十四、十 五章 个别地方作了些删节之外,翻译、编辑时只对明显错误的史实做了必要的订正。

参加本书翻译工作的有: 姜淑萍(第一--三章 )、于冰(第四--五章 )、刘金田(第六章 )、 施肇域(第七章 )。张爱茹(第八--九章 )、王宁(第十章)、 阎建琪(第十一章 )、武市红(第十二--十三章 及结论)、 高屹(第十四--十五章 )。 武市红负责全书译文的校订和最后统稿。


分类:共和国人物 书名:邓小平传 作者:理查德·伊文斯
01章 农民的儿子 | 邓小平传 | 共和国人物

《邓小平传》01章 农民的儿子

1904-1920年

邓小平本名邓希贤,参加革命后才取名邓小平。他1904年8月22日出生在中国西南最 大的省--四川省的农村,农历是七月十二日。邓小平本人年轻时一直使用这个出生日期。 根据20年代的记载,他在法国勤工俭学时所登记的出生日期也是7月12日。

邓小平的父亲叫邓文明,是一个小地主。母亲淡氏,是邓文明的第二个妻子。他们居住 在距广安县城几里远的牌坊村。广安县位于四川省的东部,这里遍布着小山和小溪。邓文明 拥有大约10公顷土地,在好的年份,足能收获10吨粮食,广安是一个相当大的地方,拥有 几干户居民,但是这里不是四川最繁华的地区。四川的动脉长江,从西南穿越全省流向东 北,途中汇合了不少支流。广安坐落在长江的支流嘉陵江边,但距河谷还有很长的距离。广 安距省会成都二百多英里,要绕过几座绵亘的山脉,距最近的城市重庆也有一百英里。

在邓小平出世二百年以前,邓文明的祖先从华南移居四川。他们本是客家人。客家人是 汉族的一部分,原居住在中原,后来迁移至南方,在这之前的几个世纪里,他们的情况还是 神秘的。客家人所讲的方言和所保持的风俗习惯,与中国南方当地的其他汉族人和非汉族人 都不同,然而,邓家或许在迁至四川前就已经放弃了客家人的生活方式,到了18世纪初更 加可以肯定。因为此时邓家出了一位名人,他在朝廷里做了大官。这个人叫邓时敏,在乾隆 时当过翰林、大理寺正卿。1774年邓时敏告老还乡。他死后不久,人们为了纪念他,在村 口建起了一座牌坊,上面雕刻着皇帝的御笔,这个村子从此就改叫牌坊村了。"文化大革 命"中,这作为邓小平的罪状,村子被改名为反修生产队,牌坊也被捣毁。尽管后来村子又 恢复了原来的名字,但牌坊却没有重建。

邓文明是个精力充沛、乐观向上,喜欢社交的人。在邓小平离开家以后的生活中,邓文 明一度曾成为广安县及其周围地区有影响的人物,指挥过几百人的民军。牌坊村那些还记得 他的老人对外国游客介绍说,邓文明乐于同人交往,在调解地方争端时处事公道。在家里, 他严格而又谦和。他对孩子们的训戒是严厉的,但当孩子们犯错误时,他仍愿意倾听他们的 陈述。他生前没有照片,人们记得,他中年时谢顶,蓄着大胡子。邓小平倒一直没有谢顶, 但他似乎继承了他父亲的性格--自信、有抱负、处事果断。

邓小平的母亲并不引人注目。当邓文明确定第一个妻子张氏不能生育时娶了淡氏。淡氏 的娘家家境可能很不错。她嫁到邓家时的嫁妆是一张雕刻精巧并上了红漆的大红木床。这样 的嫁妆,贫穷的父母是提供不起的(邓小平就出生在这张床上。80年代在邓文明的旧居里 仍能看到它)。淡氏为邓文明生了四个孩子,邓小平排行第二,也是三个儿子中最大的一 个。后来,大概在1920年邓小平离开家之前,淡氏变得体弱多病,20年代后期她便去世 了,据说死于结核病。设人写过成讲过她同她的孩子们的关系,所以很难推断她对孩子们有 什么样的影响,或者说孩子们对她怎么样地依恋。

邓文明以后又结过两次婚。他的第三个妻子萧氏为她生了第四个儿子。第四个妻子夏伯 根是船工的女儿,只比邓小平大一岁*,为邓文明生了两个女儿。夏以前 比邓小平大两岁。---译注)结过婚,她是带着一个女儿嫁到邓文明家来的。因此,邓小 平总共有一个姐姐、两个弟弟、一个同父异母弟弟、两个同父异母妹妹、还有一个异父异母 妹妹①。因为他十六岁就离开了家,而且再也没有回去过,所以他直到四十多岁,才见到了 这几位异父或异母的兄弟姐妹。但他却永远也见不到他那位同父异母小妹妹了。1949年, 就在邓小平作为共产党部队的政委攻克四川前夕,她去世了。

在中国,起名字没有约定的标准。父母从所有的语言词汇中选择一两个字,表达他们对 孩子的愿望或期望(在邓小平出生的那个时候,往往表达的只是父亲的愿望或期望)或者是 为孩子的出生讨个吉利。邓文明为他的长子取名为希贤,这两个字的意思是"渴望"和"善 良",寓示有才智。邓文明还给他取了一个表示他在家族中的辈份的名字,即先圣。他的姐 姐已被取名先烈,邓文明接下去给后来出生的他的所有孩子都取了以"先"字开头的名字。 邓文明的第三个和第四个妻子所生的孩子们一生都使用这祥指定的名字。而邓小平和他的两 个同父母的弟弟则不是,他们后来都改了名。

邓小平出生和长大的那座房子80年代时依然存在,只是被当地干部进行过相当大的修 缮,他们想把它变成一个博物馆。不论过去还是现在,这所房子虽然宽敞,但极普通。这栋 大宅共有二十二个房间,房屋与房屋之间用很高的木梁隔开。后来拆了右厢房,房间就没有 那么多了。庭院是铺设过的,但屋顶在邓的童年时代是用茅草覆盖的。窗户是纸糊的长条格 子窗。有些房间是硬泥地。没有自来水。可以肯定,邓吃得很好,而且冬天有温暖的被窝可 睡。但他的房间里并没有悬挂什么字画,也没摆设贵重的家具。

邓文明属于中国传统的统治阶层--读书人中的最低层。他的地位不是继承来的,也不 是靠财富获得的,而是靠他所受的教育。跟他的祖先邓时敏一样,他读过几年私塾,学过文 言文和中国古代的文史哲。但与他的先辈不同的是,他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邓文明可能在 重庆的一所现代法政学校学习过一二年。邓文明所交往的都是些地方官员和当地有地位的头 面人物。所以,他享有一些特权,诸如可以免除一些义务和劳务,一旦犯法,也不必受肉体 上的刑罚等。

邓文明因此在当地颇有名望。他也是位很传统的人物。哥老会是中国最古老的秘密结社 之一,它在四川最强盛。邓文明就参加了哥老会的协兴乡分会,后来还当上了它的首领。他 笃信佛教,经常去庙里拜怫。1938年的一天,*他在拜佛后回家的路上,被士匪或仇敌暗 杀*应为1936年。---译注了。他同邓小平的母亲结婚时,第一个妻子还活着,**而 **此处有误,邓文明同邓小平的母亲结婚时第一个妻子已经去世。--译注且仍然生活在 池的家里,这是一种非常传统的做法。

在教育方面,邓文明却很跟得上时代。邓小平开始在一个老式私塾接受教育②。两年以 后,池七岁时,转到一所新式小学就读。四五年以后,升入广安中学,成为一名寄宿生,每 星期回家一次。所以他从早期起就学习了现代科学--数学、自然科学和地理,并且学的是 白话文,而不是过去一直使用的文言文。

关于邓小平的学校生活没有什么文字记载,与毛泽东、周恩来不同,他从未向外国人谈 起过这些。不过多少也有一些趣闻轶事。80年代,牌坊村的老人们,包括他的舅父淡以 兴,对外国来访者说,邓儿时是个活泼、聪明的孩子,喜欢和同学们玩游戏,而且学东西非 常快。其中有人说,他读书只朗读三遍便能够记住并背诵出来(七十年后,邓小平的桥牌搭 档和亲密的政治伙伴万里向一位外国人透露,邓小平对牌的记忆力非常好,这就使他比技术 水平相当的选手略胜一筹)③。这些老人们还说,邓小时候也是个有主见的孩子,即使有些 事情是违反传统道德的,做了会受到惩罚,他还是无所畏惧,照样去做。

按照新的教育制度,在十八九岁之前,邓应该呆在中学,然后,如果他学得很好,并且 他与他的父亲都有这样的愿望,他就可以到一所设在成都或重庆的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然而 在1918年的某个时候或1919年初,他才只有十四岁时,邓文明从重庆给他儿子写信说,他 从当地报纸上看到一则广告,内容是,重庆即将开设一所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培训年轻 男子(或许也有年轻女子)准备到法国"勤工俭学"。他问邓小平是否想进这所学校。邓文 明还给他的弟弟邓绍圣发了一封类似的信,邓绍圣只比邓小平年长三岁。他们两人都没有马 上答复,但也没有拖延太长时间。1919年夏未或初秋,他们离开牌坊村,进了重庆的这所 学校。

从表面看,邓文明的举动难以解释。邓小平还只是个孩子,对广安这个小天地之外的生 活毫无经验,他的叔父的经验也不会更多。他们都未受过培训或教育,对应付遥远的外国的 不稳定的生活缺乏准备。除此之外,邓文明一定已经意识到,送他的长子到法国去读书,其 结果意味着他们的家庭将失去这个儿子。如果邓小平衣袋里揣着工科毕业证书回到中国的 话,他一定不会想成为一个农民,而且他不可能想在只有很少工业的四川工作。

可以推测,邓文明是受了一个热衷推动留学运动的人甚至可能是个外国人的影响,或者 他已经发现他儿子很任性,便想把他送走。然而这些可能性没有任何根据。而且当时的实际 情况也与这几种推测不符。重庆这所学校的创始人吴玉章是成都的一位教师。邓文明应该没 有见过他。20年代时由于热心支持四川学子出国留学而知名的杨森也是广安人,他和邓文 明是同时代的人,但在邓小平成长的过程中他并不在广安。当时有一个法国传教士在广安, 但邓文明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不可能和法国教土有所来往。至于邓小平他们父子间的关系, 据牌坊村的老人们讲,两人犹如同辈朋友那般亲近。因此邓文明送儿子去法国这一举动似可 以简单地解释为,一个做父亲的远大抱负、爱国心以及他对整个世界形势的了解。

毫无疑问,邓文明非常关注国家政治,他所参加的哥老会当时正参与四川的保路运动。 他让他的儿子和弟弟到法国去的行为就是关心政治的一种体现。对他来说,了解四川和整个 国家所发生的事情并不难。到了20世纪初,大多数城镇都有了电报局,大量地方报纸和杂 志的发行是当时的一个特色。村中父老相传,他到茶馆里喝茶的时间很多,而茶馆正是交流 地方和国家新闻的中心。

即使邓文明在家不多谈政治,邓小平在1915年或19l6年进入广安中学的时候,*自己 一定也能了解到一邓小平是1918年进入广安中学读书的。--译注些。当时,中学都普遍 订阅报纸,领导组织激进的爱国主义的示威游行也是当时一些学生的时尚。根据邓的官方传 记记载,1919年,邓小平参加了学生抵制日货活动。因为当时在凡尔赛会议上,西方列强 将德国在山东享受的优惠权益转让给了日本,尽管当时中国也是协约国成员。从而引起了中 国人民的强烈抗议。

在邓小平的童年时代,主要的政治事件是1911-1912年的辛亥革命。这次革命推翻了 陈旧的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和自1644年以来一直占据皇位的清王朝。清王朝最初严禁外国军 事、贸易和文化侵入中国,这是导致这一传统帝国失败的最根本的原因。在几代皇帝统治 下,曾相继尝试过三种政策:闭关自守;"自强":吸取外国的技术、军事和工业,但不接 受外国思想;对趋于衰落的君主制度进行改良。但所有这些政策都失败了。因而最终导致了 一场革命运动的到来。

这场运动的领导者叫孙逸仙,他1865年出生于广东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他在夏威夷 接受教育,又到香港学医。19世纪80年代中期,他成为一名革命家,致力于中国政治和社 会秩序的彻底的改革。从1905年开始,他成为所有立宪共和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和马克 思主义者(只有很小部分)公认的领导人。这些人都有同孙逸仙一样的目的,并准备通过武 力去实现它。他们一起工作,但关系并不总是那么融洽。同盟会这个秘密组织的主要基地在 日本,其国外成员多于国内成员。

从1905年到1911年,同盟会试图在中国内地建立基地,有时在港口城市,有时在开放 的农村,但都没能成功。该组织的人力、物力和武器的来源都很匮乏。其计划一般说来也是 粗劣的,它总是寄希望于同盟者的合作,如秘密会社的支持,而这些会社更注重自我保护, 不会大胆地采取行动。但是,同盟会从未放弃过它的理想。1911年秋,同盟会制定了计 划,策动长江中游武昌的驻军起来暴动。

如果这些计划制订得比较周密,或许就不会有后来的革命了。在计划实施时,突然发生 的偶然事件,使它受到干扰。一群革命党人很令人意外地在位于长江北岸的(武汉的另一部 分)汉口的俄租界内引瀑了一颗巨大的自制炸弹。这次爆炸使得中国城市警察迅速进入这个 爆炸区。通常情况下他们是不能进入租界的。在那里,警察逮捕并处决了三个革命党人,还 发现了混在本地军队中的同盟会成员名单。在这危急关头,一群革命党军官加紧煽动武昌驻 军的暴动,让他们同保皇党军队进行战斗。结果保皇党军队失败,被迫撤回。当政府还在考 虑下一步的对策时,中国其他几个地区驻军的暴动又突然爆发了。

第一次暴动发生时,正在美国的孙逸仙返回了祖国。1912年1月1日,他在南京被来 自十六个省的议会代表推选为共和国临时大总统。当年仅六岁的皇帝的母亲宣布他的儿子五 个星期之后退位的时候,本应由孙中山任总统,然而他缺乏军队的支持。皇后在最后的诏书 中邀请袁世凯,一个为王朝训练现代化军队并因此连结了大多数省份的指挥官的职业军人, 组建了共和政府,于是僵局便产生了。孙性格软弱,所以他很容易妥协。或许他真的对袁充 满希望,以为袁会接受民主共和的方式,因此决定支持袁并催促国务院选举袁当总统。孙没 有在袁随后组建的政府中任职,只是被保留了党的领导人职务。1912年8月,同盟会与四 个较小的组织共同组建了国民党,孙当选为主要领导人。

以后八年,全国的政治与管理混乱不堪。人们很快便看清楚了,袁世凯不是民主主义 者。当国民党在新的国民议会两院选举中取得胜利时,袁拒绝对政府进行改组,然后谋杀了 国民党内最有名望的年轻领导人宋教仁。他继续破坏共和制,煽动复辟帝制,要人们拥立他 当皇帝。但最终都遭到了可耻的失败。失败的原因并不主要是因为多数残存的君主主义者把 他看作非皇帝的嫡系,而是因为复辟的行为引起了许多省的战乱,由此导致了中国20世纪 最为有害的格局出现:地方势力或军阀割据,中央政府崩溃。

邓小平进入重庆预备学校所参加的活动的正式名称叫"勤工俭学",其先驱是李石曾。 李是一位爱国人士,信仰无政府主义,推崇法国文明。他已作了多年的努力,建立中法之间 较密切的联系,并且设法要使中国工人与学生同时在法国享受工作与教育的好处。他本人家 境富裕,曾在法国的中学和巴黎的巴斯德学院学习。

李最早的筹划始于1908年。他在巴黎郊外创办了一家豆腐加工厂,并开始给工人们 (都是来自中国他家乡的同乡)传授中文、法文、基础科学和良好的社会行为。按照多数无 政府主义者的做法,他主张对学生们严格管理,禁止喝酒、吸烟和赌博,只是鼓励他们努力 学习。这个尝试最终没有维持多久。豆腐加工厂因为不赚钱而破产厂,李只好把参加这项实 验计划的学生送回祖国。

但李并不灰心,他接着又策划了一项新的更具雄心的计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临近的几 年里,他安排约一百三十名中国男女学生在巴黎、蒙达吉斯个和枫丹白露的中学里学习。战 争期间,他创建了一个学会。这个学会就是给在法国工厂里的中国工人以基础教育,并使他 们了解无政府主义的重要性。该协会在巴黎开办了一所学校,部分中国工人在辛苦工作之 余,还抽空前往学习。

1916年,仍在法国的李石曾又推出了一个计划:招收一大批受过教育的年轻的中国人 到法国,边工作边学习。他热切地希望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中国知识分子克服轻视体力劳动 的坏思想,同时让他们教导当时在法国的三万名中国工人,并使他们学会对中国的现代化有 用的技能。他创办了"华法教育会",希望"发展中法两国联系,尤其是在法国的科学与精 神教育帮助下,改进中国的道德、学术与经济生活"。④他劝说中国的朋友们和具有善意的 人们在中国开设华法教育会分会,并设立学校,招考学生,为到法国生活和工作准备经验。

由于当时中国的政治状况非常糟,也因为第一代现代中学毕业生找工作困难,所以一大 批中国青年被李的计划所吸引。1919年3月至1920年12月期间,有近一干六百名学生, 其中约三十名是女生,从海上乘船前往法国。像邓小平这祥还不到二十岁的学生不多,三十 多岁甚至四十多岁的更少,大多数是二十岁出头的年轻学生。他们大部来自四川省和毛泽东 所在的湖南省。有些是大学毕业生,但绝大多数没有超过中等教育程度。他们来自社会的中 层,大多是比较贫穷的地主、商人或知识分子的子女。即使轮船公司提供一百银元的优惠 票,大部分家庭还是难以承担(有时候,商会会借钱给他们买船票,如果他们手头不方便, 商会会延长贷款的期限)。

从一些回忆录和相关的记载来看,大多数勤工俭学的学生动身赴法时是乐观的,确信虽 然必须辛苦工作,但最终会获得先进的专业知识和工业技能。有人还希望了解法国如何成为 并保持民主共和制的成功秘诀。周恩来(他和邓小平后来成为最知名的勤工俭学学生)1920 年6月,在赴法的五个月之前,写了一首诗,诗中称法国是"自由的故乡",并期待有一天 能够在中国"扯开自由旗"。⑤在法国这边,也对这些中国学生抱有很高的期望。有一段时 间,法国的政治家和教育家们曾为英美文化的传播,特别是新教徒传教士通过创办中学和大 学对中国施加影响,而感到优虑。所以他们欢迎中国的这个勤工俭学运动,认为这是让中国 人了解及敬仰法国文化的最佳方式。他们中有些人同年轻的中国人一样浪漫,断言这项运动 会带来两种文化的交融。一位热心者写道,中国人是"遥远东方的法国人"。因为他们是哲 学家、诗人和艺术家⑥。

在重庆学校,必修的基础课程是法语、中文和基本工业技能。邓小平在班级里表现如 何,不得而知,不过他的一个同学六十多年后写道,他当时学习"非常勤奋"。⑦从法国外 交部的档案文件里,我们还可以了解到更多的情况。文件记载,他到法国时希望到冶金厂工 作。文件里也指出,他成功地被学校录取,并通过了由设在成都的法国领事馆主持的法语考 试。从重庆学校毕业后,邓可能回到广安作了短暂停留,为旅法准备行装等,并向他的家人 道别。离别是痛苦的。倘若他和他的父母事先知道他们注定永远不会再相见,那么这次离别 会更加令他们伤心。

1920年9月,邓和他的叔叔以及其他近一百名同学,乘轮船从重庆启程,踏上了旅法 的第一段旅程,同时也就开始步入了他的革命生涯。

注释:

①《邓小平传略》第2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②作者本人。

③《邓小平传略》第3页。

④贝利《中国的勤工俭学运动在法国》,第449页。

⑤同七书,第452页。

⑥同上书,第453页。

⑦弗朗兹:《邓小平》第28页。


分类:共和国人物 书名:邓小平传 作者:理查德·伊文斯
03章 军阀和布尔什维克 | 邓小平传 | 共和国人物

《邓小平传》03章 军阀和布尔什维克

1926-1927年

邓小平在法国的五年期间,中国的政治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军阀割 据的领地数量继续增加,几乎扩展到除西藏、新疆等边远地区以外的整个国家,大小军阀的 数量急剧发展至数以百计。各个军阀的外貌与个性差异很大,但却有两个共同的特点,即他 们均统率着一支完全效忠自己的军队并有着自己的地盘。较大的军阀分成三个同盟或派系, 他们通过阴谋手段,有时通过武力以获得更多的地盘或支配北洋政府。北洋政府实际上并未 管辖任何土地,但它却拥有着即使是最大的军阀也不具有的资格:按照1912年共和国临时 宪法规定的政治合法性、外国政府的承认以及由这两项属性所产生的功能:有权向国内和国 外借债。因此对军阀来说,如果能支配总统和总理就是最大的政治资本。

与此同时,一场新的革命运动正在悄然兴起,其背景是出于对1911-1912年革命失败 和由此产生的后果的愤怒:袁世凯称帝、军阀割据、国家分裂。另一个原因就是民众对外国 列强继续在中国享受各种特权的愤慨。当时世界列强继续瓜分中国,使中国连番受到羞辱, 甚至演变成在凡尔赛会议上将过去德国在山东半岛的所有权利全部转让给日本,第三个原因 是新一代知识分子认为,为了使中国实现现代化和获得掌握国家命运的权利,中国必须经历 一次文化革命和社会革命,此外没有更多的选择。新的革命运动的思想体系和目标比过去的 更大激进、它的正式的思想体系仍由孙中山1905年首次提出的三民主义构成,即民族、民 权、民生,但又对其作了较明确的反帝和集体主义的解释。革命运动的一致目标是消灭军 阀,建立强大的共和政府,取消外国人在中国领土上享有的各种特权。

新的革命运动在其成分和组织形式上与过去也有所不同。以前的革命运动包括一些自称 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人和一些无政府主义者。新运动则包括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1921 年在上海一所女子学校废弃的房(此处有误,中共"一大"召开会址当时为上海法租界望志 路树德里3号,李汉俊的住宅。-译注)屋内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成立的,参加会议的有六个 来自各地的马克思主义小组的代表。中共在1922年和1923年,人数非常少,只有几百人, 但已开始称自己为"具有战斗性和纪律性的无产阶级政党"①,并且设有在临时中央领导下 正规的列宁主义者的组织机构和支部。更为重要的是,这个组织及其领导的运动作为一个整 体已经成为莫斯科共产国际的一个分支,因此它要向其提交报告,并接受来自该组织的指 示。参与这一运动的另一个更大的政党国民党,也向莫斯科方面倾斜,并向苏联请教有关政 治和组织问题。在1923年秋天,具有丰富国外工作经验的布尔什维克党员米海尔·鲍罗廷 抵达广州,按照列宁主义路线为国民党修改了纲领并对该党进行了改组。因此,从1924年 起,这场运动便由国民党和共产党两个政党组成,每个党都有其下属或联合组织。共产党员 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对共产党员来说,这既有利也有弊。利是可允许共产党去影响国民 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并改造该党;弊是她也使国民党知道了谁是共产党以及他们在做什 么。这种作法是当时国共两党都能接受的。

孙中山和过去一样,作为一个新的革命运动无可争议的领导者,如果没有认识到必须拥 有自己的军队的话,那这场运动就不可能产生政治变革。旧的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在于它过 分依赖反复无常的军人,除了动用军事力量打击军阀以外,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打败军阀。 在鲍罗廷的鼓励下,孙中山转而请求苏联给予帮助。1924年10月,瓦西里·布留赫尔将军 抵达广州,担任孙中山的军事顾问。他在中国化名加伦,跟随他同来的还有其他一些苏联军 官。同月,首批苏联武器装备用快艇从黑海的敖得萨港运达广州。

在加伦一行到达前的五个月,一所军事院校已在广州南部珠江上的黄埔开办。似乎是命 中注走的,孙中山任命了蒋介石为该校的校长。蒋介石是一个坚决支持孙反对袁世凯并受过 日本军校训练的军官。为了加强军事纪律和礼仪细节,蒋以极大的热情开始工作,到该年年 底共培训了两期军官,每期五百人。在这个阶段,中国革命运动内部分裂成几派:马克思主 义革命者致力于反对地主和资本家的阶级斗争;左派主张社会改革,但不赞成革命;中间派 是爱国者;右派是社会保守者。对这几派,当时蒋没有表现出政治倾向。他与加伦一起友好 工作,并在1925年准备送他的儿子蒋经国去莫斯科学习。

1925年是风云变幻的一年。是年3月,孙中山赴北京参加军阀召集的一个所谓的"国 家重建会议"。当时北京控制在军阀手中。在那里孙死于肝癌,享年五十九岁。从2月到5 月,蒋介石赢得了战胜以广州附近为基地的军阀的一系列胜利。到这一时期末,即在上一章  提及的上海五卅事件,加速了国家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队伍的壮大。进入1925年时,共产 党只有一干多人,到该年底已拥有大约一万名党员,她的青年团也有大约一方多名团员。而 在6月,国民党领导人在广州建立了一个临时政府并宣布成立国民革命军。8月,极力主张 同共产党和苏联合作的廖仲恺先生在广州被暗杀。这给革命运动制造了严重紧张的局势,也 对未来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把蒋介石卷入了政治。蒋介石任命一个委员会来 调查这起谋杀案。这个委员会没有发现是什么组织或个人对廖下了毒手,但却发现国民竞右 派正在密谋,企图除掉所有赞成听从苏联意见的和支持继续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资深的国民 党元老,这导致了广州的政治天平强烈地倾向于左派。在1926年1月召开的国民党代表大 会上,左派国民党员和共产党员支配了会议程序,控制了新的中央执委会。已知的或受到怀 疑的右翼阴谋家被驱逐出广州,或进入北方的军阀地盘,或用带有诗意的说法是到莫斯科 "受教育"去了,蒋对此事未表示公开反对,在整个1925-1926年冬天,他仍与鲍罗廷和 加伦密切合作。

邓小平在莫斯科度过了十一个月。开始他就读于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这所大学是 1921年创办的,目的是培养来自苏联境内外的亚洲工人,让他们了解革命理论和方法。它 存在了几乎二十年,为乌兹别克、哈萨克、蒙古和朝鲜培养了一支稳定的力量。这支力量操 纵着苏联和蒙古的党和政府的机构,推动了各地革命的发展。在20年代,数百名中国共产 党员包括曾在党内升至很高职位的刘少奇和任弼时,都曾在该校学习过。在苏维埃政权的完 全控制下,它只对共产党员开放,所以很少引起国际注意,也未引起苏维埃政治的紧张。

几周之后,邓小平转到中山大学。这所大学是苏联共产党为中国革命培养人才于1925 年秋季创办的②,后来却成为中国内部争论的一个焦点,以及斯大林和托洛斯基之间不断的 权力斗争的一个场所。五年后,斯大林认为这所大学带来的麻烦多于它存在的价值,于是决 定把它关闭。

按理说,这所大学由中国国民党和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共同管理,一名国民党高级人 员还担任过该校的董事。它的经费来源至今仍是个谜,一种传说是苏联党仿效法国政府 1920年的做法,支取了庚子赔款基金;另一种传说是,国民党劝说一些中国富商,定期汇 款到该校。不管钱来自何方,反正这所大学经费充足,所有的学生都发津贴,而且吃、住、 穿均是免费的。

这所大学拥有一大批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校长卡尔·罗德是位波兰人,1917年曾担 当过列宁与德国帝国政府间的调解人。他是一个通晓多国语言的语言学家,并且有大学者的 美誉,他生活不修边幅,嘴里总爱叼着烟袋锅。他喜欢演讲,常常一次就能讲两小时以上。 尽管他从未到过中国,但他讲的主题却是中国革命运动。他的许多听众一定都对他的推理才 能感到惊讶。

不过,罗德深受学生爱戴。二十五岁的副校长米夫,是一个非常喜欢炫耀自己的人,并 不受学生欢迎。作为共产国际远东支部的一名成员,他认为苏联境外的共产党的首要职责是 保卫苏维埃国家,共产国际的根本职能就是保证这一目标的实施。在这所大学里,米夫的主 要任务就是寻找能接受这些观点的年轻的中国人。按照他的选材要求,他要找那些聪明伶 俐、热衷马克思主义理论,但没有任何实际政治经验的学生,他在其他学生身上花费的时间 很少,所以学生们自然对他表示反感。1927年,中国统一战线瓦解和斯大林废黜托洛斯基 的运动开始后,米夫对多位共产党员学生进行了无情迫害,因为这些学生认为托洛斯基有关 中国的政治见解比斯大林的要正确。

米夫成功地组织了一个秘密小组,在中国称为"回国留学生"、"二十八个布尔什维 克",或不客气地称为"斯大林的中国小组"。自1931年至1935年,他们的领导人控制了 中国共产党,实施了现在称之为错误的"第三次左倾路线"的政治和军事战略。1945年, 毛泽东在有关党的历史决议中正式否定了这次路线。这个决议是一个尖锐批评的杰作,它坚 决要求错误路线的支持者进行自我批评。然而,这个决议并未说这个路线是由莫斯科造成 的。或者说正是因为这一路线是来自莫斯科的,因而其追随者才不得不服从这一路线。具有 讽刺意味的是,尽管在这段时期真正的反面人物是斯大林,但在1956年赫鲁晓夫谴责斯大 林时,毛却成为处处维护斯大林的最重要的共产党人。因此,他对维护斯大林在中国的名誉 的程度远远高于米夫的弟子们。

这个秘密小组的最重要的成员是陈绍禹(他革命时的笔名为王明)、秦邦宪(博古)、 张闻天(洛甫)和王稼祥。他们都多才多艺。王明能写善辩。关于博古,埃德加·斯诺的第 一个妻子海伦·福斯特·斯诺在1937年是这样(埃德加·斯诺是美国旅行家和作家,1936 年夏天他在共产党根据地陕北采访了四个月。之后他写了一本名为《红星照耀下的中国》 (《西行漫记》)的著作,这是一部既可作为奇遇记又可作为生动报告的经典之作。他首次 向世界报道了中国的共产主义不是一种传闻或民族主义的宣传。毛泽东、周恩来和包括邓小 平在内的许多领导人,都向斯诺谈过他们的早期生活。--原注)描写的,"他是一种典型 的中国知识分子,如果以一幅漫画则可将他勾画为单薄、体弱、劳累过度、半病态,并戴着 深度眼镜,他厚厚的乱蓬蓬的头发,给人一种似乎头重脚轻的感觉"③。但他非常勇敢(在 30年代初,他冒着遭逮捕和处死刑的危险,在上海干得比几乎所有的共产党领导人的时间 都要长)。他很快就承认,作为一个知识分子,需要有人教他懂得,工人是如何生活的,他 们都需要什么,洛甫比王明和博古大五到六岁,对世界的了解相当多。他的父亲是商人兼学 者,而他自己只是一名学者。他在加里福尼亚度过了两年,上过一些大学的课程,并在旧金 山的中国华侨杂志社工作过,他英语讲得很好。没有笔名的王稼祥则是另一个勇敢的男子 汉,在长征前和长征期间,他以极大的毅力忍受着胃病的折磨,1933年当邓小平政治上失 宠时,他曾以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帮助过他。

据研究邓小平的人介绍,邓并不认识这些从莫斯科回国的学生。这或许不太属实。他一 定知道副校长已网罗了一群亲信,至少也听说过他们的名字或见到过他们。王明和博古在另 一班,可能是因为他们会讲俄语。以邓坚定的爱国精神和很有主见来看,无论如何他不可能 同那些不管外国人说什么都唯命是从的人有太多的来往。

邓刚到中山大学时,该校的人数大约有二三百人之多,到1926年底又增加了一倍,约 一半的学生是共产主义者,或是党员,或是团员,或具有两种身份。这些人当中,只有十几 个人来自西欧,其余几乎都是来自中国华北和华东的大学毕业生和在校生。其他学生为国民 党员,有极少数几个同国民党领导人有关系。邓有两个这样的同学,一个是蒋介石的儿子蒋 经国(1925年仅十七岁),另一个是冯玉祥将军的女儿冯弗能。1927年中国的统一战线瓦 解后,学生的构成就改变了。国民党学生销声匿迹了,一些人要求返回中国;一些人则被强 制返回;少数人被逮捕,经审判被判刑做苦力。蒋经国被强迫留下,他被送到西伯利亚金矿 工作了一段时间并一直留在苏联,直到1937年国共结成新的统一战线后才允许离开苏联。 这些国民党学生离开后改由共产党员顶替。这些党员学生中有一些年纪较大(邓小平在重庆 所念的预备学校的奠基人吴玉章,就是其中之一);有些是党的干部;有些是工厂的工人。 为了这些工人,大学的教学都不得不简化。

但邓当时的课业负担是很重的,共有七门课,分别是外语、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学、 经济地理、列宁主义和军事科学。在所有的外语中,俄语是必修课,英语、法语和德语被列 为选修课。历史课的内容是社会形态发展史和革命以及革命运动史。哲学课是马克思和恩格 斯的辩证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主修马克思的《资本论》。列宁主义这门课是由一系列演 讲稿为基础构成的,这些演讲是斯大林在列宁死后不久于1924年4月在斯维尔德洛夫大学 发表的(这些演讲被编成《列宁主义的基础》一书出版)。军事科学包括了实践的成分:射 击和基本战术的训练。现在不清楚邓对这些课程有什么反应,但作为一个把书本知识和马列 主义作为智慧来源的人,邓的态度是相当明确的,这可从他在1992年春的谈话中看出:

"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 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 ABC》。最近,有的外国人议论,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打不倒,并不是因为大本子多, 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 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 理的唯一标准。"④

当邓正在读书的时候,中国的北伐战争开始了,并取得了节节胜利,但在政治上,左派 却被迫交出了一些控制权。

从1926年3月开始,蒋介石同苏联军事顾问、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决裂,并压制这三 方面。这一危机起因于一艘由共产党军官指挥的炮舰停泊在黄埔靠近蒋的司令部的地方,舰 艇升火待发,意向不明*。蒋怀疑这是一

*"中山舰事件"是蒋介石的阴谋,而不是中国共产党的责任。--译注次阴谋,便在 广东发布了戒严令,派遣效忠他的军队解除了工人纠察队的武装并查扣了这艘炮舰,还扣留 了3O多名苏联军人。

蒋在掌握实权后接着要求三个他特别不喜欢的苏联顾问离开广东,要求共产党的政工人 员从第一军撤走。要求从今以后国民党内的共产党员的活动公开化。或许是为了表现他政治 上的公正,他同时要求几个国民党右派政治家也离开广东。中山舰事件发生时已离开广东而 正在北方的加伦和鲍罗廷,只是坚持莫斯科的教条,害怕会破坏统一战线。

蒋也得到了加伦和鲍罗廷的同意,一旦军事准备就绪,军队将立即挥师北上,这是国民 革命的另一个胜利。1927年初,斯大林和托洛斯基都希望把军队留在南方,因为苏联已断 定,苏联需要同日本建立友好关系以维护自身的利益,这就需要国民党不能采取行动威慑日 本。在广东的共产党,从领导到普通士兵,都坚决要求尽早采取军事行动,但在上海的党中 央却站在苏联一边,认为采取行动可能时机尚未成熟。因此上海方面后来受到党内的批评, 因为它完全附和苏联的立场。

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6月,在湖北发生了激战,经过四十天的围攻,武昌被攻克, 江西的省会南昌经三次夺城战斗被占领。一些部队包括几支最强的部队遭受了严重的伤亡。 随着军队向前推进,群众运动紧跟着发展起来,运动的主要对象是不得人心的地主,也就是 毛泽东所说的"土豪劣绅',以及外国人⑤。1927年1月,长江边的城市汉口、九江的英 国租界被收回。在湖南发生了反基督教的活动,导致一些传教机构撤离,大多数教会学校关 闭。

到1926年底,北伐军夺取了军阀控制的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它所取得的成功令世 界震惊,完全改变了中国的力量对比,看起来就好像是革命的第二次风暴,孙中山的革命获 得了全面的成功。身为总司令和得到国际上认可的国家象征的蒋介石本人,其政治地位要比 他离开广东之前坚实得多。他明确表示反对城市或农村的社会革命,也不希望过多伤害外国 人及外国入的利益。共产党对此种发展看得很清楚,1927年1月中央委员会的报告作了这 样的分析:

国民党右派变得日益强大在国民党中当前有一股非常强的反苏俄、反共产党、反工 农运动的倾向。

这种右的倾向首先是由于蒋介石和其他人所持的信条:这个国家只能存在一个党,所有 的阶级应合作,阶级斗争应禁止,共产党没有存在的必要

第二个原因是在他们的思想中认为国家革命很快就会获得成功,不久就会发生阶级革 命,当前最大的敌人不是帝国主义和军国主义而是共产党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在国民党内 掀起了一股强烈的反共潮流⑥。

促成邓小平回国的是军阀冯玉祥。

比起大多数其他军阀来,冯更受到民众的爱戴,他作为一名基督将军而被载入史册。他 既是一个基督徒,又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中国传统主义者。他认为以身作则,关心普通人民的 幸福是一个领导者的责任。作为一名军人,他衣看十分简朴,不像绝大多数军阀那样耀武扬 威、锦衣玉食。他平易近人与下属官兵们打成一片。他对部下提倡以德服人,而不是滥用刑 罚。他鼓励他的部队在行军时唱歌并把基督圣歌作为进行曲在部队中教唱。这部分是因为他 性格的古怪,但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个正直的入,渴望把他的国家建设好。所以除了他的军队 之外,一般老百姓也很爱戴他。

1924年,趁北方其他的主要军阀吴佩孚和张作霖正在混战之际,以中国西北为基地的 冯玉祥占领了北京。随后他向苏联寻求帮助,以支撑他反对吴佩孚和张作霖的地位。当时鲍 罗廷从广东来到北方,把冯玉祥作为苏联和南方国民党潜在的联盟,接受了冯玉祥的请求。 根据鲍罗廷的建议,俄国决定向冯提供武器装备、经费和军事指挥员,同时也为他派出了他 不愿接受的政治顾问,并为他的军官提供了去苏联军事学院学习的机会。与此同时中国共产 党决定从上海和北京选送一批年轻人包括一些已在苏联受过军事培训的人到他的部队工作。

尽管得到援助,但在1926年初,冯的军队仍败在了"东北王"张作霖的手下。冯以一 个战败的中国将军通常采用的姿态,宣布辞去司令的职务。他制定了出访莫斯科的计划。俄 国人可能不希望他这时前去访问,但他决意要去。因为他算准了俄国人不可能拒绝接待一个 曾接受过他们的援助且在政治和军事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人。此时北伐战争正要开始。他从容 不迫地上路,先前往外蒙(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在那里他和鲍罗廷会晤了几 次。如果鲍罗廷不能在冯到达莫斯科之前弄清冯的真实意图,那么他在莫斯科的有利地位将 受到损害。经过一个月的中途停留之后,冯在5月初到达莫斯科。

冯在莫斯科停留了整整三个月。他几乎每日都会见苏联领导人〔虽然不包括斯大林), 访问了中山大学,向学生作了演讲(很可能包括邓小平在内),讲话中充满了革命豪情,受 到学生们的热情欢迎。他机敏地打着他的牌。他知道俄国人急于要他返回中回,他利用俄国 人的焦急心情,向苏联争取到了相当有利的援助条件,包括提供给他大笔经费和大量的军事 设备,并为他的军官进行培训。他感到满意后,遂起草了一份公开正式支持国民革命的声 明。并且很快实现了诺言。9月17日,当他再次越过蒙古找到他的部队时,他又重新正式 担任司令。在黄河北部沙漠城镇五原,他领导他的军官拟定了支持国民革命的"民众誓 言"。

陪同冯返回的还有几名苏联军事顾问和几名共产党员。根据邓小平的官方传记记载,冯 曾请求共产国际"派一批中国同志到他的部队工作"⑦。很有可能是共产国际说服他接受了 他们,并说明在他的军队中应该有共产党人,以象征他接受革命统一战线。不管这件事是如 何决定的,他还是允许共产国际向他的部队派遣了一批新的共产党活跃分子。

中国小组的领导人是刘伯坚,他曾经担任过旅法共青团的书记,在莫斯科也受过苏联军 事和政治的训练。1927年春,他出任冯的部队政治处副处长。当时冯的司令部设在西安, 并在该城成立了一所新的政治军事学院。

邓小平随后回国。按照他的传记所述,或许他是被共产国际选派去的,或许是刘伯坚请 他去的,或许是他志愿去那儿的(尽管在他的传记中未记述他在莫斯科曾见过冯)。他的旅 途开始于1926年底,先乘火车,经西伯利亚铁路的乌兰库德,再换汽车到乌兰巴托和黄河 上游的银川及兰州,最后到了西安。他开始坐火车,后坐卡车,然后骑骆驼和马,走了很长 的路途。最不舒适的路程一定是戈壁沙漠,他乘坐的是一辆弹药卡车。1月的戈壁沙漠气温 可降到摄氏零下30度,在乌兰巴托与黄河之间有五百多英里。邓于1927年2月抵达西安。

注释:

①斯宾塞:《现代中国研究》第323页。

②《邓小平传略》第5页。

③海伦·斯诺:《中国的共产主义者》第229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82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5页。

⑥《剑桥史》第12卷,第607页。

⑦《邓小平传略》第5页。


分类:共和国人物 书名:邓小平传 作者:理查德·伊文斯
02章 油印博士 | 邓小平传 | 共和国人物

《邓小平传》02章 油印博士

1920-1926年

1920年9月11日,邓小平、邓绍圣以及其他近二百名勤工俭学学生,其中约有半数来 自四川,从上海乘坐"鸯特莱蓬"号邮船驶赴法国。他们都是四等舱旅客,没有自己的客 舱,也不能到餐厅去用餐。他们不得不睡在甲板上或者通风条件很差的货舱里,而且只能自 己找地方准备三餐和用餐。从几位勤工俭学学生的回忆录中可以看出,这次航行令大家吃尽 了苦头,有许多人晕船,有少数人则非常想家,以致于在远未到达马赛以前,便开始询问返 家的可能性。

邓和他的伙伴们于10月19日抵达马赛,随即前往巴黎。华法教育会的官员把这些来自 重庆预备学校的学生,每二十个人左右划分为一个小组,并把各个组分送到许多省的中学就 读。邓和他的叔叔所在的组被送到诺曼底的巴耶中学。

在巴耶中学的一个特殊的班里,这些年轻的中国人又重新开始中断了的法语学习。按照 原定计划,他们必须继续学习法语,等到掌握了充分的法语知识,再学习正常的中学课程。 在这个阶段,他们中一些人可能转到别的学校,另外一些人则到工厂做工,为的是获得基本 的工业技能,同时也为了挣到足够的钱,以充作日后进一步接受教育的费用。这后一种学生 都是比较贫穷的勤工俭学学生,他们到达法国后可以把钱存在华法教育会,而家里也没有钱 接济他们。

但这还算不了什么事。1921年1月,教育会发出通告,说该会的费用已经用完了,只 有那些能自己支付费用的学主才能继续留在学校就读。造成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会管理 不善。教育会容许来法国的勤工俭学的学生众多,而它却未能开辟新的财源来满足日益增加 的开销。这个危机其实是可以避免的。倘若李石曾(这时候他已回到中国)和这个活动的其 他负责人能够积极地去募捐,事情就不至于弄得很狼狈,然而他们没有这祥做。在整个 1920年里,他们对这项活动逐渐失去了兴趣。这或许部分是因为这件事管理起来太麻烦 了,但主要还是因为他们自认为,加强中法文化联系,给中国带来有用的知识的更好的办法 是按法国模式在两国设立高等教育机构。这个设想特殊的吸引力在于有个新的前景,这是勤 工俭学活动所不能提供的,就是从法国政府得到资金,这笔资金是从1901年的庚子赔款调 拨的。

这些远离家乡的勤工俭学学生尚不了解这场风波是怎样刮起来的。所以当北京大学校长 蔡元培以华法教育会会长的身份在巴黎宣布,该会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再也无法照顾 他们,他们必须自谋生路的时候,这些留法的学生感到了极大的震动。

对邓小平来说,这样做的结果是他所在的那个巴耶班被撤销了。此时他还能收到家里寄 来的钱,因此按理说,他可以请求教育会为他另找一所学校。但他或许是自己的选择,或许 是被劝说,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同意到克鲁梭的施奈德工厂工作。克鲁梭位于巴黎和里昂之 间。在施奈德工厂,已经有几十名勤工俭学学生和约一千名普通的中国工人在工作了。

邓小平在巴耶中学所度过的这段时间,是他在法国整整五年里唯一的一段比较舒适、安 宁的时期。在其余的时间里,他都是住在工厂宿舍或者收费低廉的旅馆里,做的工作往往是 临时的,而且都是没有技术的。他第一次干的活是最差的。据他的官方传记的说法,他在施 奈德工作时是做"杂工"①。而这个公司的记录表明,他实际上是在该厂的轧钢车间当一名 轧钢工。在那里,他和其他学徒工及不需熟练技能的工人一起劳作。他们的工作是通过传送 带,把沉重而炽热的钢板运到车间的另一处。他的雇佣登记卡片上注明,他的日工资是 6.6法郎比学徒工应该所得的还低,而他一个星期要工作五十个小时,甚至更长。在这种 状况下,再加上他当时只有十六岁,所以仅仅干了三个星期,便使他感到无法再承受了,他 决定宁可在巴黎冒失业的危险也不再继续干下去了。

后来,邓小平到一家生产橡胶轮胎和橡胶雨鞋的工厂工作。他做的活计是把鞋子的各个 部分粘合起来,他还做过机车的司炉工,到餐馆里做过厨房帮手。在离开法国之前,他是在 位于巴黎郊区比扬古尔的雷诺汽车厂做工。在法国,邓小平从事过许多临时性工作。有两个 星期,他和他的同学在巴黎城中找到一种扎花的工作。他们用薄纱和绸子作花,做成的花要 贴上"战争遗馈和孤儿所作"的标签。他到法国后在学习工业技能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很小 (他的官方传记说他在雷诺工厂是个钳工。而这家公司的档案证明,他是个没有技术的工 人)。仅仅在橡胶工厂期间,他挣够了继续上学所需要的钱。不过这也只够支付中学三个月 的费用(1922-1923年冬季,他在塞纳--夏蒂戎中学呆了三个月)。

邓小平就是在这种贫困、不安定的环境下投身政治活动的。他的官方传记对这个过程作 了这样的记述: 法国的经济十分萧条,就业格外困难。中国人即使是到那些较好的大工 广去的,工资也只有普通法国工人的一半。邓小平家中己无力寄钱给池,他只能艰难度日。 冷酷的现实,使邓小平原来出国留学时的理想化为泡影。但是,一种新的革命思想强烈地吸 引了这个年轻人。当时的法国,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工人运动蓬勃发展,马 克思主义和其他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广为流行,一批先进的中国留学生先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而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较年长的赵世炎;周恩来等人影响下,邓小平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 进行各种政治宣传活动②。

这个传记写得非常笼统。尤其是,他没有说明邓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时间。关于这个 问题,唯口的证折是提到了赵世炎和周恩来。1921年4月,邓在施奈德工厂做工时赵也在 那儿工作,并且邓在巴黎的时间也与赵一致,都是1921年10月至1922年2月。周和邓 1921年5月至1922年3月也同在巴黎。另外还有一个证据是,邓在1922年的某个时候成 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的成员,而这个组织是规定要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吸收党员的条件 的。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邓小平在留法初期就作出了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定。

这个官方的传记尽管笼统,但它明确地指出,赵和周是邓的两位引导者,这是很重要 的,在所有文章的描述中,赵都是一个非凡、出众的年轻人--聪明,精力旺盛,非常引人 注目。周恩来更杰出,他除了拥有赵世炎的优点外,此时已对意识形态和政治有一套自己的 看法,因而他可以理智地解释各种原则和政策,这也是他一生独具杰出本色的根本原因。邓 虽然个性比较拘谨,缺乏耐心,但也养成了和周大致相同的个性。在革命生涯中,除了与周 共处的这段经验之外,大概没有其它的原因可以解释池为什么会养成这祥的性格。六十年 后,邓对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说,他把周视为兄长。这是中国人使用的一种特殊的 赞美词,表示言者愿以弟子自居以及对对方深厚的感情和崇高的敬意。

1923年6月,邓被选入旅欧共产主义青年团执行委员会,这使他有政治工作可做。从 此他不再是一个勤工俭学的学生,而是转为信仰马克思主义,并成为一名职业革命家,做工 也是为了支持革命工作。

在开始革命生涯后不久,邓就得到了一个雅号:油印博士。这从许多勤工俭学学生的回 忆录中都能看到,但究竟是谁替他起的这个雅号,目前已无从考证了。他之所以得到这个称 呼主要是因为他非常认真地在蜡板上刻写旅欧支部的半月刊《赤光》上的每一篇文章,并且 负责油印工作。他所刻写的这些文章,有很多被保存了下来,上面的字迹一看就知道是邓小 平的。同他的个性特点一样,他的字体也保持着清晰、有力的特点。

共青团支部的办公室就设在戈德弗鲁瓦街17号一家廉价旅馆的周恩来的卧室内。它位 于巴黎市南部的意大利广场附近。邓只能在这个面积仅有五平方米的空间里工作。房间里还 摆放着周的床和别的家具,只能同时容纳三个人。所以团执委会(有四五个人)和其他盛大 聚会只好在附近的饭馆举行。在这些饭馆里,周和其他人通常只点一盘蔬菜和几片面包,有 时只买面包和热水。邓在巴黎时,有一阵子只吃牛奶和羊角面包。在这个过程中,他习惯了 羊角面包的味道,所以当地1974年赴纽约出席联合国人会途经巴黎时,特意购买了一整箱 这种面包。

《赤光》于1924年2月创刊。有一段时间邓是该刊两名编辑中的一名。年底,他开始 为《赤光》撰写文章,现存的有三篇。这三篇文章都是抨击中国青年党的。1924年整整一 年里,青年党都在和共青团争夺勤工俭学学生和普通工人,争取他们站在自己一边。显然, 青年党深受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的影响,该党党纲宣称,只有建立独裁制度才能拯救中国。邓 的文章对此予以全然驳斥,并对国家主义者进行了猛烈而又严厉的鞭答。青年党的成员都是 国家主义者,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文章并没有从理论上加以论证,读者无法从中看出,文章 的作者有朝一日会同他人有力地辩论理论问题。

邓于1924年下半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中共旅欧支部是旅欧团组织的母体,领 导团的所有工作,虽然中共旅欧支部在法国、德国、比利时等国都设有分支部,但其组织规 模还是比较小的,只有几十名成员。不过,她管理得很出色。她的安全防卫工作做得腹好。 法国警察一直没有发现过她的任何机密文件。1925年警方进行了全力搜查,但依然一无所 获。她同上海党中央莫斯科第三国际总部之间的通讯联系虽然很慢,但相当可靠。并且她有 足够的经济来源支撑其制作和散发大量宣传品。到1993年,邓加入中国共产党已经六十九 年了,这几乎可以断定,他是目前全世界党龄最长的共产党员。

1925年初,邓小平从巴黎去了里昂。党派池到那里去担任当地的中共旅欧支部负责 人。他被指定为"里昂地区中共旅欧支部特派员","领导里昂地区的党团工作和华工运 动"。④在二十岁这个年纪,他便被赋予独立的政治领导权。他在领导劳工运动的工作中可 能曾回过克鲁梭。因为那里仍有几百名中国工人,与巴黎相比,那里距里昂更近一些。另 外,他还可能到圣艾提尼附近的圣夏门巡视过,那里也有不少中国工人。他自己则在里昂的 一家工厂做工。

邓在里昂呆的时间很短。7月底,他回到巴黎。比扬古尔警察局花名册上登记的时间是 7月30日。关于回巴黎的原因,尽管在任何法国或中国的文献中都没有明确的解释,但可 以肯定地说.这是由于几个星期以前,约一百五十名左翼激进分子离开了法国,其中人约五 十人是被法国当局驱逐出境的。党和团需要他的领导。

这么多人集体离开法国,主要是左翼勤工俭学学生对五卅事件的激烈反应造成的:上海 英国租界的警察同学生及大批示威者发生冲突,至少有十二名示威者被打死。示威的起因是 群众支持日资纺织厂里的中国罢工者,抗议日本警卫的暴行,要求释放被捕的六名学生。

在巴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员(当时国共两党已经实现合作)迅速 组成了一个行动委员会,他们不顾警察的禁令,于6月14日召集了一次大规模的示威活 动,吸引了数以千计的法国人和中国人参加。委员会从如此普遍的支持中受到鼓舞,决定下 一步向中国公使馆发动攻击。这个行动于6月21日进行,这天是星期天。一群年轻的中国 人冲进公使馆,在公使的房间里找到了公使。迫令其在一份文件上签字。文件的内容是,支 持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并向法国政府提出抗议。法国警方事先不知道学生们的行 动,事后才匆匆赶到,马上驱散了他们,但当初并未捕人。这引起了法国一些新闻舆论的不 满,他们对警察的作法进行了抨击。警察因此被迫采取行动,突击搜查了示威者的住处。逮 捕了近六十名示威者,拘留了其中四人进行申讯,又根据命令立即将其余的人驱逐出境。他 们还决定,以后要严密注视所有留在法国的那些激进学生的行动,同时设法打入其组织。

这意味着邓一回到巴黎,即处在警方的监视之下。从1925年下半年法国警方监视他的 报告来看,邓小平重返巴黎有两项主要任务:重建在夏季遭到很大破坏的党的总支部的领导 体系,设法维系党团继续进行活动。他还出席了在贝勒维拉市工业区举行的几个会议,有时 还在会上演讲。同时他自己还在比扬古尔市的雷诺厂做工,这看起来有双重目的,一是为了 挣钱,二是为了同这里的几百名中国工人保持联系。在该工厂工作的许多工人是共产党员或 共产党的支持者。

警方的记录还指出,邓和另外三人,其中一名共产党人,两名社会民主党人士,被怀疑 密谋暗杀中国青年党领导人。其中一份密报说,这四个人企图暗杀被怀疑与法国当局保持密 切联系的几个中国人,因为大批共产党激进分子被驱逐出境就是他们促成的⑤。这些反共组 织是否真的帮助了警察,譬如在袭击公使馆后向警察提供激进分子的姓名和地址,尚不能断 定,但这样怀疑是有道理的。说邓和他的同伴策划暗杀这些领导人实在令人难以置信。因为 不管当时还是后来,政治暗杀部不是他们这个党所赞成的做法。被指责策划暗杀的这几个人 (包括邓)绝对懂得,他们当时正处在严密的监视之下。因此这个指责好像是中共旅欧支部 的政敌捏造出来的,目的在于破坏他们的名誉。

l926年1月3日,邓在成立于夏季的行动委员会召集的会议上发言。他主张亲近苏联 政府⑥,以打击帝国(根据原文译出--译注)主义,并要求与会者同意向中国驻法公使发 出新的最后通蝶,警察在研究了告密者送来的会议报告后决定:搜查住在比扬古尔三家旅馆 中的中国激进分子的居室,1月8日清晨,他们闯入了卡斯德亚街3号旅馆邓与另外两人合 住的房间,但里面已空无一人。他们没有发现任何违法的或者具有犯罪行为的文件,只有一 些印刷设备、中文报纸及大量的宣传材料。

当警察进入邓的房间时,邓实际上已经踏上了去莫斯科的旅途。他早已打算离开法国, 前往苏联。圣诞节前,他在雷诺厂预先通知了他的雇主,说他决定返回中国。现在看来他似 乎是为了逃脱逮捕才匆匆离开的,因为他离开的日子正是搜捕的前一天。警察的搜捕行动落 空了,只好没收了房间里的所有物品,发出了一个驱逐令。驱逐令上还特别注明"待交当事 人"⑦,但他们当时并不知道,这份驱逐令恐怕永远也送不到当事人邓小平手里了。

邓小平刚到法国时是一位爱国青年,对国家的状况感到忧虑,渴望获得工业技能,寻求 实行工业化的途径,从而实现所有爱国者所向往的国家的富裕、强盛。但按照他的官方传记 中所言,他的这些理想都化作了泡影⑧。当他离开法兰西时他已经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背 和职业革命家。作为一名革命家,他已经在几种工作中积累了经验--开始是刻蜡纸的工 人,然后担任过杂志的编辑、中国学生和工人中的宣传员,党的支部(虽然很小)的首脑。 他还学会了怎样适应在警察的监视下和在政敌中间工作。十五个月后,当池回国投身于中国 革命政治活动的洪流中时,面对的是更多的阴谋和危险。

邓小平在法国的岁月究竟对他日后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呢?法国岁月留给他的经验使 他不赞成某些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如林彪的大中国主义。在他整个的政治生涯中,特别是在他 担任中国国家领导人的年代,他对外国人以及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抱有极大的兴趣。他同时 还显示出他很重视两种观念:世界不能忽视中国,中国也不能自绝于国际社会;如果中国不 向世界学习,就没有希望很快发展起来。

除此之外,国外的生活对邓小平的影响并不大。他离开法国去莫斯科时,他一定能够毫 不费力地读法文,至少是能很好他讲法语。但还没有证据可以看出,他对法国的文学、艺术 很感兴趣,甚至也没有证据表明这个讲求实际的人,对法国的工程学和建筑学感兴趣。无论 在法国政府部门、工厂和学校的档案里,还是其他勤工俭学学生的回忆录里,都找不到关于 邓有法国朋友的记载。一些勤工俭学学生,或者通过在夜校浏览共产党人的《人道报》,或 者通过住在私人家里,或者通过在学校同老师谈论政治等等方式,逐渐认识了一些法国人。 邓好像不是这祥。

无论置身何处,邓的性格在十六岁和二十一岁之间应该已经形成了。但难以令人置信的 是,他如此年轻就变得那么坚强、自信。除非他曾在那对于一个倒霉透顶的中国青年缺少同 情,甚至不给予支持的陌生世界里,靠他自己的智慧度过了艰难的学校生活,否则他就不会 在如此年轻时就具备了这样坚定与自信的个性。从两张照片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性格变化:第 一张是他和邓绍圣在一家照相馆拍的,可能是他们在巴耶中学的时候。照片上的这个男孩身 着压皱了的西装,姿态拘谨,面无表情(见照片1)⑨;第二张,即贴在雷诺广档案卡上的 那张、展现的是一位面带坚毅的神情,目光炯炯,嘴角微微上翘的年轻人⑩。他依然身着西 装,但风度翩翩。二三十年以后,人们仍然可以辨认出,他就是邓小平。

注释:

①《邓小平传略》第3页。

②同上书,第3-4页。

③《华盛顿邮报》1980年8月31日。

④《邓小平传略》第4页。

⑤巴曼·杜勒斯:《在法国的日子》第31页。

⑥诺拉·亚:《邓小平:法国岁月》第702页。

⑦同上书,第704页。

⑧《邓小平传略》第4页。

⑨《邓小平画册》第57页。

⑩弗朗兹:《邓小平》第56页。


分类:共和国人物 书名:邓小平传 作者:理查德·伊文斯
04章 身处险境 | 邓小平传 | 共和国人物

《邓小平传》04章 身处险境

1927-1931年

邓小平回到了内战纷纭的祖国。这以后四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他一直是 在有生命危险之中度过的,其中相对安全的一段时间是他刚回国之后,在西安冯玉祥的国民 军中作政治工作的四个月。

在西安,邓小平身兼三职,两个职务是公开的,一个是秘密的。他担任了中山军事政治 学院的政治处处长。该学院是由刘伯坚(后来成为邓的领导)创建的一所培训学校。刘伯坚 *是该校政治教员及共产党地下组织的书(应为邓小平。--译注)记。邓小平的公开工作有 两项:一是向军官们讲解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当然着重宣传的是孙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的三大政策。另外一项工作是发现和交结进步学员,发展他们加入共产党,他的秘密任务是 主持共产党一个地下组织的日常工作。这个组织不断发展壮大,至少有几十名军校学生入了 党,邓的工作之一想必是把他们分派到冯玉祥的各基层部队中去,经他输送出去的军官中, 一些人1928年在西安附近的农村领导了起义,其余一些人则成了红军小股部队的领导人。 这些红军部队建立的根据地后来接纳了1935年和1936年长征结束后的红军主力部队。

邓小平在西安的时候,国民革命运动随着孙中山的去世,内部矛盾日益加剧,终于分裂 成两派。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军队中大多数军官都来自地主家庭,因此坚定地反对农村的社 会革命。第二个原因是蒋介石和相当一大批国民党政治家反对抵制外国势力的活动,认为这 些活动会妨碍国际社会及早承认新生的国民政府。如果还有其他原因的话,那就是他们像斯 大林和托洛斯基在l926年初那样,想极力避免冒犯各国列强,尤其害怕冒犯日本。

分裂是蒋介石蓄意挑起的。1927年3月,蒋开始采取分裂行动,整个春天和夏天,他 在其所控制的省份(他的军队已经占领了除湖北、湖南和江西部分地区以外的所有长江以南 的省份)展开了一连串残酷无情的清洗运动,所有正式或非正式的共产党组织和左翼国民党 组织都受到袭击。3月,在赣南的重镇赣州,一名军事指挥官拘捕了共产党的工会领袖并将 他处死,从而揭开了蒋介石分裂活动的序幕。4月份,他开始在上海公开地、有组织地进行 分裂活动。国民党军队和地方上的黑帮匪徒,有的伪装成工人,肆意破坏市总工会在港口和 产业工人心目中的威信。在巷战和大搜捕中,数以百计的人被打死。有传闻说,铁路工人波 活活地推进燃烧着的火车锅炉中。这也许并不真实。但毫无疑问的是有很多被捕的工会组织 者和普通工人被公开处死,而且一旦群众聚集在一起示威抗议,军队就向手无寸铁的人群开 枪。很多共产党员牺牲了,其中就有工会的头头王寿华(他是在一个青帮头目家哈完饭出来 时被捕的)、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导师赵世炎。当时上海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周恩来幸免于 难。他虽然被捕了,但他运气好,在被送到军部时被一名热心的军官释放了。

大屠杀在南京、广州以及长江三角洲其它一些小工业城镇蔓延开来,而在国民党左翼或 工农武装控制的地风,也随即举行了抗议活动,在武汉,十几个反共工头被掉。在政治上, 国民党左派把蒋介石开除出党。蒋介石更在南京另立政府。4月底,左右两派最终正式分 裂。

国民党的分裂使共产党人面临抉择:是与国民党分道扬镳;还是继续与左翼国民党合作 以争取和控制他们。共产党的一些领导人,包括毛泽东在内,认为,湖南(毛的家乡)的数 百万农民已准备就绪,可以举行革命暴动,因而主张采取激烈的行动。但另一些人,如总书 记陈独秀,则倾向于妥协,尽管他们对长远的国共关系也持悲观的看法。而当时的斯大林正 在批判托洛斯基,由于托洛斯基的思想与毛泽东的不无一致,斯大林便指示左派统(托洛斯 基的观点与毛洋东的思想并不一致。--译注)一战线维持现状。鲍罗廷当时认为国民党人 即使冒与共产国际闹僵的危险也会抵制农村的社会革命。在5月下旬召开的一次共产国际常 委会上,斯大林虽然引用了鲍罗廷的观点,但仍然坚持共产党应该与国民党"周旋"而不应 该与之分裂。会议最后决定共产党继续与左翼国民党直接合作①。这些指示随后下达给了鲍 罗廷和陈独秀。

从那以后,共产党的处境越来越糟了。6月,新到任的共产国际代表罗易给当时最有影 响的左翼国民党领袖汪精卫看了斯大林本人发来的电报,电报指示陈独秀和他的同事发动武 装的农民夺取土地,并采取行动阻止反革命军官的"过激行为"。这一举动激怒了支持共产 党的关键人物。同月,冯玉祥在北方的一次会议上对汪精卫美言了几句,然后宣布要与蒋介 石合作,并告诉一群记者说,他要"根除"共产主义和军国主义。几位本来忠于国民党左翼 的拥有实权的将军也开始公开要求把共产党员清除出国民党。

7月,共产国际指示中共从武汉政府中撤出,但仍作为国民党员留在国民党内,"从基 层"设法影响它的领导层和政策。但已为时太晚。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已经开始考虑正式 结束国共合作,政治委员会则正式作出关于"分共"的决定,命令两党的党员互从对方组织 中退出。几天之后,武汉颁布了戒严令,国民党军队开始搜捕共产党员。

陈独秀在整个夏天一直处于困惑之中。一方面来自共产国际的指令根本不切实际,另一 方面他本人也很不情愿实行社会革命(毛泽东后来说他是因为害怕)。这时,他辞去了共产 党总书记的职务,但仍在武汉逗留了一段时间。其他一些共产党的高层领导人或出走江西, 因为那里的军事领导人同情共产党,或躲进汉口的外国租界。

为了躲避冯玉祥将要发动的清共运动,邓小平于6月份离开西安来到武汉,他先到长江 南岸的武昌,向周恩来领导的共产党军事委员会报到。但很快他又受命到北岸的汉口陈独秀 主持的党中央担任中央委员会的秘书,这是他第一次在党中央工作。

出于工作之便,邓得以有机会看到了中国国民党和苏联合作的寿终正寝。鲍罗廷带着失 职的沮丧于7月7日离开了汉口。他和他的俄国同事们乘坐的火车装满了行李,另外火车上 还载有卡车和载重旅行车,这是准备穿越戈壁沙漠时用的。就斯大林的个性来讲,鲍罗廷在 中国的失败本应受到谴责和惩罚。然而他当时并未受到排挤,只是被凋任到次要的职位上, 并平安地度过了30年代。最后给他带来灾难的不是中国的使命,而是反犹太运动。1949年 他和许多犹太血统的党员一起被捕。1951年死在一所监狱里,享年近七十岁。

大约就是在这一时期,邓改用邓小平这一名字,这一定是出于安全的考虑。一旦被捕, 他可以在审讯时使用化名,不至于被查出真实身分。有很多著名的共产党人都曾在不同阶段 使用不同的化名。对王明、博古等回国留学生来说,采用化名则是因为布尔什维克有使用假 名的习惯,而其他许多人,像周恩来,他们使用化名都是出于地下工作者的安全考虑。而邓 小平在选择化名时与众不同,这个名字并不十分隐蔽,保留了原姓,而且在以后不再必要 时,仍一直继续使用。

8月7日,中央委员会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选举了新的临时政治局,并通过四个 文件,但未选出新的总书记。共产国际代表贝索·罗米那兹在其中的一份文件中谴责了前任 党的领导的"机会主义";其它三份文件号召全党推翻在南京和武汉的国民政府,组织武装 起义,建立地方和省的苏维埃政府。但出于策略上的考虑,起义仍将打着国民党左派的旗 帜。邓小平以党中央秘书的身份参加了会议,从而亲身经历了共产党从惨败转向全新战略的 过程。

共产党人是在完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开始实行新的战略的。整个夏天,斯大林和共产国 际都在强迫共产尝维持与国民党左派合作,现在他们又要求共产党加快取得革命胜利,而这 恰恰是共产党所不可能达到的。在城市,共产党的工会领导人不是牺牲就是转入地下。在农 村,农民的武装斗争在许多积极分子遭屠杀后转入低潮。在军队里,共产党人及其同情者倒 是拥有一些军团,并且在其他武装力量的政治部门有很强的势力,但他们都是以国民党军官 的身份执行任务的。另外,陈独秀下台后,一些毫无军事经验的人掌握了领导权。政治局的 代理书记翟秋白是作家,而其他十名委员中无一名军人(作为中央候补委员的毛泽东,倒是 穿过军装,那是1912年在一个湖南军阀的军队当兵,但从没有当过军官)。

在八七会议召开之前,已经举行过一次起义。这次起义是江西首府南昌附近驻扎的两个 兵团发动的。起义者占领了南昌,并建立起第一支由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拥有一万五干人的军 队。但胜利并没有维持多久。这支新建的队伍在向广州以东海岸的长征途中,士兵不断逃 跑,还有一名师长率部叛变,致使兵力锐减,最终被国民党军队打散,弄到无法整编的地 步。起义部队的大部分领导人逃往香港或上海。领导整个起义的周恩来,抵达香港时身患重 病,在九龙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医院。后来的红军总司令末德,留下来继续带领他的部队,最 后率领着仅存的六百人于1928年4月与毛泽东在井冈山根据地汇合。

随后的秋收起义也失败了,在湖北,拼凑起来的农民军队很快就被原以为是盟友的国民 自卫队解除了武装。毛泽东是湖南农民起义的组织者,他率领着由起义士兵、矿工、农民和 士匪组成的四个"团"。他接到的命令是攻占长沙,经过了一番苦战,他手下的两个团之间 还发生了内讧。毛泽东认为自己手下的这支军队根本无法完成任务。于是,毛泽东在远离长 沙的一个小镇集合起剩余的兵力,劝说其中的大部分人跟他上了井冈山。井冈山位于湖南、 江西两省交界处,地理位置偏僻,地势险峻,自古以来土匪出没。当时有两伙土匪占领着井 冈山,毛泽东说服了他们的首领与他结成同盟并驻扎下来,在这个中国南方最易守难攻的峭 壁密林深处,度过了一个极其艰苦但相对安全的冬天。

当年的第三次起义12月份在广州爆发,也以惨败告终。起义者计划利用共产党领导的 当地军队和武装工人占领城市,建立苏维埃市政府(公社),开辟一个长久的红色区域。但 经过几天激战,结果共产党组织被彻底摧毁。几位全国著名的领导人牺牲,数以千计的工人 遭屠戮,其中许多人手无寸铁。斯大林认为,广州起义还有另一笔损失:国民党军队在街上 打死了几名俄国人并袭击了苏朕领事馆。斯大林竭力将派往中国的共产国际顾问和苏联外交 官区别开来,但广州惨案表明国民党的军官并没有对他们加以区别。自此,苏联与中国国民 党之间的合作,在这个孙中山和鲍罗廷曾为之牵线搭桥的城市,划上了一个蘸满鲜血的句 号。

那年秋天,瞿秋白决定将共产党中央迁回上海。仍然担任党中央秘书的邓小平于9月底 或10月初到了上海。和他一起去的是李维汉。李与邓早在法国时就已相识,当时李刚被提 开到政治局工作。现在,邓小平转了一圈之后,又回到了阔别七年的上海。

邓小平到上海不久就被任命为中央秘书长,负责处里中央机关的文书、机要、交通、财 务等工作②。在平常时期,这类工作原本就很繁琐,在当时的工作环境下就更繁重了。共产 党在当时是非法组织,其党员随时都有被捕的危险。国民党的军队和警察逮捕到嫌疑犯后, 会使用一切手段逼供,一个人若是叛变了,会牵连到许多人。在共产党人要积极重建党的影 响的产业界,很多劳工组织都属于青帮或其他反共黑社会组织,到处都有密探。公共租界的 巡捕、法国租界的警察和国民党的警察一样仇视共产主义和共产党人。他们经常主动搜捕共 产党人,然后再把抓到的嫌疑犯引渡给国民党警察。

共产党的中央机关及其下属部门在上海分布很广。中央委员会的大多数部门集中在上海 市中心;江苏省委机关设在闸北和虹口的工业区内;青年团的部分单位则设在法租界。周恩 来当时负责中央机关的安全工作,他规定,政治局开会时,政治局委员不必全到,要有一至 二人留外,以防警察局一旦突袭时不致于全体被捕。政治局会议常常在公共场所比如医院内 的安全地点召开。据周恩来的传记记载,邓小平经常前往市中心威海卫路的一家医院开会。 1929年8月,大约就是在邓小平离开上每去西南的同一时间,两名政治局委员被出卖后遭 到逮捕和杀害。总的来讲,在邓小平做地下工作的两年之中,中共中央在上海的安全工作一 直做得很出色。

在1928年或1929年年初的某一时间,邓小平结婚了。他的妻子张锡瑗是一名共产党 员,曾经在江西、福建交界的山区某个小根据地任过职。邓小平是什么时候、怎么为她相识 的不得而知,很有可能是在她奉命到上海送信时两人相遇的。

不管邓小平和张锡瑗是在什么情形之下结婚的,他们的婚姻只持续了很短的一段时间便 悲剧性地结束了。张锡援死于难产。关于她去世的时间有不同的说法,但有一点是一致的, 即当时邓小平不在上海。有关他在1928年和1929年间活动的记录很少。但作为中央的一名 重要官员,他不可能经常离开上海。因此,合理的结论是,张锡援去世时,邓小平已离开了 上海、凋任新的工作了。邓小平对自己的私生活一直保持沉默,他从不对外人谈他的感情, 在他的官方传记里甚至没有提及到这次婚姻。

对共产党人来说,1928年主要的政治事件是召开了第六届党代表大会。由于在中国境 内没有一个安全的地方允许几十名中共代表集中在一起,该次会议选在莫斯科郊外的一所旧 式庄园举行。中国共产党的大多数政治局委员参加了这次会议。但李维汉留在上海没有参 加,邓小平也和他一起留在上海。大会上布哈林作为共产国际常务委员会的主席出尽风头。 布哈林曾与斯大林一起批判托洛斯基的对华政策,但不久就因其"右倾",和"富农路线" 受到攻击。他性情怪异,有时身穿猎装出现在主席台上,甚至手腕上还站着一只猎鹰。在他 的主持下,大会通过的决议与2月份共产国际会议的决议口径一致。

经过整个6月份的争论,大会总结认为,中国革命尚处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 (不属于社会主义革命),全国的形势处于两次"革命高潮"之间。大会谴责了"机会主 义"(即所谓陈独秀执行的路线。陈未到会),但同时也谴责了"盲动主义"(即由瞿秋白 下令发动的那种盲目的军事行动)。大会通过了十大纲领,其中的三大任务是推翻"国民党 军阀政府",没收地主阶级的一切土地,"联合世界无产阶级和苏联"。十六年以后,当毛 泽东自己(此处有误。毛泽东是在1939年和1940年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做出完整的总结的。 --译注)总结出一口整套关于中国革命性质的理论时,肯定了这一纲领的正确性,但应该 强调革命的持久性和"农村根据地的重要性"。

1929年中,邓小平的工作出现了新的转变。政治局免去了他中央委员会秘书长的职 务,派他到广西执行一项特殊的任务:一,与广西省政府主席和绥靖公署主任联络。他们虽 然都是蒋介石任命的,但正在策划反蒋的军事行动,并表示了与共产党合作的愿望;二,接 管广西省所有党的工作;三,准备武装起义。这都是极其艰巨而危险的任务。尽管绥靖公署 主任是秘密党员,省政府主(原文有误。绥靖公署主任不是秘密党员。广西省政府主席俞作 柏的弟弟俞作豫是秘密共产党员。--译注)席同情共产党,但他们在当地的势力很弱。而 且,如果他们采取反蒋行动,失败的可能性更大。广西只与法属印度支那和广州保持着联 系,而广州当时控制在坚定的反共分子手中。广西远离共产党军队所活动的任何地区。难怪 当时在上海秘密活动的共产国际远东支局坚决反对接受他们两位的倡议。

邓小平先从海路到达海防,然后于9月初经陆路抵达广西首府南宁。随后又有几名党员 相继来到广西,包括曾在苏联接受过军事训练的张云逸。邓小平见到省主席后,立即说服他 任命张云逸为广西省警备大队的大队长和教导总队的队长。邓小平和张云逸开始等候省主席 出征反蒋。后来省主席的确和绥靖公署主任一道出发了。他们刚一启程,两位共产党员便命 令南宁警备部队的一个营向西北进驻山区,另一个营镇守南宁通往河内的必经之地。他们还 派可靠的人占领了省军械库,军械库里有五干支步枪,一些山炮、迫击炮和机关枪,几台无 线电装置和大量的弹药。这些战利品是当时率领二三千人在江西南部活动的毛泽东做梦都想 不到的。

省主席和公署主任的冒险很快就结束了。他们的军对在广西、广东交界处被击溃,他们 两人双双逃亡。邓小平和张云逸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即将军械库的全部军火转移到早已在南 宁港准备好的轮船上,命令他们的部队撤出南宁。邓小平率领一支部队乘轮船沿邕江及其北 边两条支流逆流而上,在平马(现在的田东)等待张云逸率领的第二支部队。两支部队汇合 后,接着进军广西省西部一个偏远的集镇百色。在那里邓小平和张云逸开始策划起义,它标 志着中国共产党又把苏维埃运动扩展到了中国一个新的地区。

为了纪念广州起义两周年,他们在12月11日这天,以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的名义在百 色镇中心升起了镰刀斧头交叉的腹帜。在下游的平马,工人、农民和士兵的代表集会选举出 工农苏难埃政府。两个镇均未遇到武装抵抗。邓小平担任了部队的政委和前委书记。然后他 又前往龙州地区,组织了第二次起义。(早在前一年的秋天邓小平就派南宁警备大队的一个 营占领了这一地区)。

1930年2月初,在临近印度支那边界的龙州,成立苏维埃政府以及中国工农红军第八 军。

就在这一关键时刻,邓小平神秘地回到了上海。据他的官方传记记载,他此行的目的是 向党中央汇报工作。他可能是通过无线电(经香港中转)收到了上海的指示。但更有可能的 是他自行决定回去的,党中央不太可能(邓小平赴上海汇报工作,是同李明瑞、许卓商议后 决定的,--译注)在两个新建的根据地尚待巩固的时刻把他召回。另一方面,他至少面临 着一个政治上的难题:如何安排绥靖公署主任李明瑞。李明瑞在广西东部受挫后逃回了龙州 并一直在那儿协助邓小平组织起义。李明瑞当然想在新建的军队中谋得某项职位,邓小平也 许是想与中央商量这件事。更富人情味的原因也许是他在为妻子担心。

邓在上海呆了两个月,4月份才离开。在上海,党中央决定任命李明瑞为红七军和红八 军两支部队的总指挥,邓小平为政委。这一方面解决了李明瑞的安排问题,另一方面也表示 中央对邓小平这一段时间的工作是满意的。当时总书记向忠发已不负责党中央的工作,而由 组织部长李立三执掌。

邓回到了广西。这里的情况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急转直下。李宗仁和白崇禧,这两个在 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之前统治广西的军阀,已经回到南宁并迅速调兵进攻红八军。红八军 只有大约不到二千人的兵力,战败后被赶出根据地。红七军出师南宁试图缓解红八军的压 力,但也受挫被迫撤退到百色城外偏僻的山区里。

当年的春天和夏天,在几乎没有红军存在的地区,邓小平冒着个人的生命危险开展了 "土地改革运动"。协助他实施这项计划的是韦拔群和李明瑞。韦拔群是一名当地的共产党 员,几年前就开始带领一伙农民在山区活动。邓小平"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进行土 地革命"③。这似乎是很大胆的行动,完全按照当时中央的精神,没收地主的土地。它比毛 泽东当时在江西实行的土地政策还要过激,后来邓自己也采纳了毛的政策。也许他意识到, 全面的土地改革往往造成土地收成减产,使农民的处境更艰难,而农民正是红军主要的政治 支柱和经济支柱。

1930年6月红七军离开山区,在百色周围重新开始活动。邓小平此时重返红七军并积 极抓部队训练。他还着手政治和行政工作,帮助创建了几个县级苏维埃政府。夏末,百色根 据地已经控制了约二十个县镇,共一百万人口。

如果党中央允许邓小平、李明瑞和张云逸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百色根据地是很有可能 继续存在下去的,只是边界不断发生一些变化。但和所有其他在前线战斗的共产党须导人一 样,他们也沦为所谓"立三路线"的牺牲者。李立三推行的是共产党"一省或几省"首先夺 取政权的大胆计划。

李立三路线最完整的表述是1930年6月11日通过的政治局决议。决议认为中国是"帝 国主义世界的锁链中最薄弱的一环",中国革命的高潮已经到来,世界革命会紧随中国革命 而爆发。而且蒋介石正忙于与冯玉祥和另一位北方军阀阎锡山作战,共产党在三大根据地和 许多小根据地内已拥有了五万名武装力量。同时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据此李立三 天真地认为共产党已拥有足够的实力攻占武汉、广州和其他大城市。攻占大城市成了他主要 的军事目标。

在李立三的宏伟计划中,红七军的任务是占领广西东北部大城市柳州和桂林,进而在广 东建立根据地(以阻止该省的反动势力向北进攻共产党军队),最终占领广州。8月,中央 代表邓岗带着李立三的命令来到广西。邓小平的官方传记说,邓小平"认为要打下这些城市 是没有把握的,提出了不同意见"。但又说"多数人主张服从中央代表的指示,他只得随军 行动"。④这是一个值得深入考察的时期。从邓小平以后的性格来看,他是不会遵从自认为 是错误的指示的。而在广西,除了上海代表,他比任何人都有发言权。但最终他还是接受了 大多数人的观点。

1930年9月底,在收编了红八军幸存人员后,红七军离开了根据地。但韦拔群很快就 掉头西行,使由三支队伍组成的部队失去一支力量(韦的部队后来被打败,韦被出卖后遭杀 害)。另外两支队伍在邓小平和张云逸的带领下连续向东征战。后来表明,这次征战是五年 后长征的一次预演。

开始的时候,邓小平和张云逸尽力按李立三的指示行动。他们率领军队向柳州进军,但 当听说白崇禧正率增援部队前往柳州时,决定撤出战斗,后来因为部队作战连连受挫,伤亡 很大⑤,才不得不放弃攻打大城市的计划。这一行动造成了他们与李立三的代表邓岗的分 裂,邓岗便离开了他们。

现在不太清楚,邓小平和张云逸是何时认定他们唯一可行的进军路线就是到江西的中央 根据地去寻找毛泽东。据军队中一名老兵记述,那一年秋末冬初,他们的队伍在湖南西部的 山区里转战了好几个星期,一直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⑥。不过,最终还是确定了明确的目 标。最初有一万人的队伍这时只剩下不到四千人,经过重新整编后,红七军决定到井冈山 去。当时的条件很艰苦。大多数士兵都穿着单衣草鞋,难以抵御寒冷的袭击,粮食也极度匮 乏。1931年2月,红七军幸存下来的两三千人在广东北部山区乐昌渡河时,又遭到敌人袭 击。有一大部分人乘船先行到达了对岸,另一小部分人再次渡河时受到炮火攻击,无法过 河。红七军因此被分成了两部分,几个月后,部队才重新团聚。邓小平在先行渡河的部队 中,他和李明瑞率领这部分队伍进入江西,来到离毛泽东最初创建的井冈山根据地不远的地 方。

邓小平在这时离开了池的部队。他的官方传记称他是被派至上海向中共中央汇报工作 ⑦。然而在后来的文化大革命中,红卫兵却在其创办的刊物上指控他当时叛离了红军队伍。 杂志上有篇文章写道,当邓巡察回来的时候,听到营地上的枪声大作,便决定逃往"香港花 花世界"⑧。而当时的情形可能是,他必须作出选择,离开那队或是冒着死亡和被捕的危险 去参加战斗,邓小平选择了前者,但是他的选择并不是不体面的,因为他不是阵地指挥官, 而且的确是受前委命令前往上海。现在还有一种说法,即当他后来在1931年回到江西后, 一个审查委员会调查了此事,结果证明邓小平是清白的。

邓小平的部队只有少数人幸存下来,在井冈山附近征战了几个月后,于1931年被收编 进中央红军。

注释:

①《剑桥史》第12卷,第656页。

②《邓小平传略》第7页。

③问上书,第8页。

④同上书,第8页。

⑤同上书,第8页。

⑥参见袁任远《红色风暴》。

⑦《邓小平传略》第9页,

⑧弗朗兹:《邓小平》第88页。


分类:共和国人物 书名:邓小平传 作者:理查德·伊文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