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大传》内容简介| 秦汉朝历史

《刘邦大传》内容简介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他的成功曾经让当时许多人跌破眼镜,他 登上九五之尊之意义,也令后人讨论不已。这位地方小混混,竟然在秦末大乱的天 下中,与诸英雄豪杰争强斗胜。他打败了有史以来最为强悍勇猛的对手项羽,逼得 项羽因无颜再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一个每战必败、攻无有克的软脚虾,凭什么 打败蛟龙称王?处于弱势的可怜虫又是如何抬头挺胸变成大丈夫?这些问题实在引 起我们的好奇:他是怎么变成"弱势大赢家"的?

民国初年的一代奇人李宗吾,曾拈出"厚黑学"一词,并郑重介绍"厚黑学" 代表人物"刘邦"。他认为刘邦的成功就在于他脸皮够厚心够黑,不只"厚黑"而 且彻底,不像项羽似厚不厚要黑不黑,终究导致失败。

"脸厚心黑"或许是许多成功人物的写照,但却总缺乏那么点温柔敦厚的感觉。

历来批评家们总认为刘邦所以能够获得胜利,主要是因为刘邦知人善任,宽宏 大量,宁愿斗智而不斗力。这正是刘邦能够从风起云涌、诡橘多变的时代里脱颖而 出的原因。知人善任,所以拥有优秀的将领和一流的幕僚人才,巩固了领导中心; 宽宏大量,所以能够散发领袖魁力,使属下心说诚服;宁愿斗智而不斗力,所以能 残存喘息,绝地逢生,培养实力。这就是刘邦能够变成"弱势大赢家"的理由。由 于居于弱势,他乐于与众人分享,终成强者。而成为当代无人能敌的强者之后,由 弱势转强势的刘邦却开始走下坡。过去,他尚在草莽时,可以率性坦诚以待人,登 上王位后毕竟"高处不胜寒",又畏惧后代子孙遭受功臣压迫,便开始有计划地铲 除功臣,所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的白马之盟,只是说明其"家天下" 的私欲而已。任何可以影响"家天下"的因素,都得不留情面地拔除。

当刘邦与日后进行杀戮功臣的"大业"时,刘邦这个"大赢家"开始失去了他 的筹码。

在刘邦去世之半年前,他曾衣锦还乡回到沛县,并唱了一首悲壮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风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风歌》的开头充满着雄心壮志,结尾却语调悲凉。人到晚年的刘邦,或许 正后悔着杀害功臣名将的事情,为着大汉帝国的前途茫茫而不得不悲伤感慨。创业 虽然维艰,守成却更是不易啊!

陈文德先生所著的《刘邦大传--弱势大赢家》正剖析着由弱而强、由强转弱 的经营转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刘邦迈向成功之路的关键,也可以检讨出刘邦走 下坡的原因。陈文德先生从秦王朝兴衰,一路检讨到吕后掌权的"后刘邦时代", 从老子治术的方法,切入现代企业之经营策略,使得《刘邦大传--弱势大赢家》 呈现另一个崭新开阔的视野。

刘邦登上帝位之后所做的"家天下"努力,也给予我们许多反思的空间。从企 业经营的观点而言,刘邦所暴露的正是家族企业的危机。在争夺帝王之前的刘邦是 开阔的、有创意的群体领导者,继登龙位宝座后,反而思路蔽塞、眼界窄化,一心 只想建立家族企业。然而,家族企业是否能保有永续经营的优势?依历史、经验与 实战综合观察,家族企业实是最危险的经营。因此读《刘邦大传--弱势大赢家》 时,对"家族企业"的经营之省思是不可忽略的一项重要部分。(执笔/余远炫)


分类:秦汉朝历史 书名:刘邦大传 作者:陈文德
《刘邦大传》导言| 秦汉朝历史

《刘邦大传》导言


华夏文明的组织

黄河,自古以来便被公认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其实,严格来讲,只能算是华 夏文明的发源地。

黄河的水,固然是人类生存和耕种不可或缺的,但"黄河之水天上来",也指 出黄河的特色是长年泛滥成灾。为了治理这个严重的水患,居住在大河旁边的各个 部族,不得不组成某种程度的"命运共同体",这便是华夏文明的开端。

从传说中的有巢、燧人、伏羲、神农(炎帝王朝)、黄帝王朝、夏王朝、商王 朝,至周王朝时乃达到华夏文明发展的最高峰。

由于治理水患需要汇集人力,华夏文明讲求组织,并由固定的领导者分层管理, 最高的领导者便被称为"共主"。依情势及力量的轮替,"共主"在一段期间后, 便由有力量者取得,从有巢氏到周王朝,便象征着共主领导权的轮替。当然,"共 主"之下,也依部族血统的亲疏及部族规模的大小,将很多"小领袖"安排在这个 领导的"政治体系"中。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个组织从松懈到逐渐紧密,在周王朝 的"宗法制度"和"封建制度"形成后,组织的完整和系统化已至相当令人惊讶的 程度,社会秩序和组织力量的发挥也到达了最高潮。

这个组织讲求阶层管理,即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个人或部族 应谨守自己的岗位及名分。部族依大小与和共主间的亲疏关系,也区分成"公、侯、 伯、子、男"五种等级,以紧密的组织来发挥集体的力量。这种井然有序的结构和 关系,便是日后孔子最为推崇的。其实,儒家的思想系统,便是在华夏文明体系中 发展出来的。

自成体系的楚文明

传统的史学观,总把注目的焦点集中在这个华夏文明体系上,把他们活动的地 区称为"中原",也只把他们视为中华民族的代表。

其实,华夏文明蓬勃发展之际,在目前中国版图的各个地区,更存在着数万个 大小部族,其中以楚文明最具特色。

过去,很多的史学家,总把楚文明视为华夏文明内一个附属的偏远次级文明, 并将其归属于周王朝的"诸侯"。即使连司马迁的《史记》,也落人这个窠臼中, 这多少是"大中华沙文主义"的心理在作祟。但目前考古学家所发现的新资料中, 逐渐证明楚文明不但不同于华夏文明,并且很早便拥有自成一体的文化,相当的精 致并特殊,甚至比华夏文明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同于华夏文明的"火"及"鸟"类图腾族,楚文明以"蛇"及"兽"类图腾 为主,分布地区几乎遍及黄河南岸到长江南北岸。或许由于山岳及沼泽太多,这个 文明的部族通常不大,独立性高,作战的机动能力很强。目前有不少史料显示,伏 羲氏及黄帝王朝可能也来自这个文明体系的较北方部族(详见拙作《乱世经营术》。 也就是说,这个图腾族很早便参与了中原华夏文明的"争权夺利"。

不过,自从黄帝王朝的末任共主帝尧,被原属东方乌图腾族的帝舜篡位后,帝 尧的残余势力被流放于南方,又回到楚文明中。历经夏、商、西周王朝连续将近一 千年,除了少数几股留居在中原的部族外,这个图腾族几乎退出了华夏文明的政局。

蛇兽图腾族的特色是以游猎为生,活动力强而不固定,因此部族间的组织松懈, 大多采取平等的联盟方式,不像华夏文明有井然有序的阶级组织。在中央组织上, 楚文明也采用集体领导方式,因此身居最高领导者的楚王,在重要的事务上都必须 咨询各大部族的长老或领袖。加上其族群分散于各地,交通不便,整合集结的力量 较弱,使楚国在整体作战力上并不显得特别强。不过,这个分权的联盟组织,在人 类文明的贡献上,绝不亚于黄河流域的华夏体系。

南北对峙的二大文明

西周王朝成立时,楚国自身已有了相当完整的政治体系。领导者也自称为王, 和周"天子"地位平等,而不像一般的中原诸侯是归属于周天子的分封和管辖。因 此,楚王朝很早便和周王朝处于南北对峙的状态。

日后的楚王,在名字上都有个"熊"字,应与兽图腾族有关,也有史家认为可 能与黄帝的"有熊氏"属同一部族。《帝王世纪》书中便记载着帝尧被帝舜流放到 长江流域的传说,或许这也是"有熊氏"退出中原政局后,"落叶归根"的行动。 相信在那个时候,黄帝王朝的重要长老也有不少人跟着南返,楚王室或许便是由这 些部族发展出来的。

游猎部族的规模通常不大,但活动力强,影响幅员也较大,其政治组织皆属松 散联盟。"共主"没有太大的权力,但名义上却可领导颇富作战力的庞大团体,因 此他们的声势远大于实力,楚国便是属于这样的组织。(在美国西部开拓时代的印 第安人,也可看到这种联盟部族的型态。)

春秋时代,楚国几乎已整合了黄河南岸到长江流域的整个区域,统辖人口之多, 也绝非中原各诸侯国所可比拟。而且楚国各部族皆好勇斗狠,善战又认真,没有一 个中原诸侯不对他们感到畏惧。幸好,楚国是分权组织,楚王真正能动员的兵力有 限,否则即使中原大诸侯联合对抗,可能也不是楚国的对手。

不过,中原各部族一向自大,不管楚国有多强,中原的"共主"也绝不会给予 平等待遇。因此当西周王朝建立时,楚"共主"曾基于礼貌向周武王表示庆贺,周 天子居然以其是化外民族,赐给他一个诸侯中最低爵位的"子"爵。幸好当时的楚 王也弄不清"子爵"是什么意思,所以没有产生争执。

《史记》上便有如此记载,楚武王熊通曾对东周王室的使臣表示:"我们的祖 先在周成王时,已经是周天子的好朋友了。"显示楚王朝在西周早年力量就已很大, 可以和周天子平起平坐,因此楚王一向不在乎周天子给他们的封号,后来干脆也自 称为王了。

诸侯国的称霸与抗楚

春秋是这两股文明南北大对抗的时代。这段期间,楚国继黄帝王朝之后,趁中 原乱局,再度积极地向中原扩充其势力,所以楚国属于攻击者,华夏文明的历任霸 主则属于守势的一方。

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成为中原第一个非周王室的"实质共主",其 攘夷的目标除北方少数异族外,最主要对象便是楚国。管仲以"八国联军"南征, 却雷声大雨点小的以和谈收局,主要便在于他没把握凭借实力击败楚国,因此巧妙 地避开了即将展开的正式对决,以维持住齐国在中原的霸权,也暂时阻挡住楚成王 的北上雄心。

宋襄公自认是齐桓公中原霸权的继任人,所以也尽毕生之力阻挠楚国势力的北 侵。泓水之战,他明知必败,仍奋力一击,成了护卫中原的悲剧英雄。虽然此后中 原霸权出现了短暂的断层,但宋襄公的拚命,却导致了楚成王和成得臣之间的政治 斗争,致使楚国整合无力,无法挥军北上,否则楚国称霸中原可能会提早数十年。

晋文公的崛起,使中原诸侯有力量再度抵挡住楚成王的攻势。晋文公重耳本人 曾在楚国接受政治庇护,因此相当了解楚国的优势与劣势。就任晋国领袖后,他便 利用楚王和成得臣间的矛盾,在城濮之战中,巧妙地击败了楚国,也把楚成王的争 霸雄心彻底浇熄了。

晋楚间的长期对抗,虽各有胜负,但却导致两国力量的趋于衰颓。春秋末年, 楚成王之孙庄王虽称霸中原,完成登上中国霸主之位的美梦,但楚国长年耗损国力, 终为东南方新兴的吴国所败。

吴越先后称霸,象征着长江流域的部落实力大增,南方各部族的实力也稳稳地 超越了北方。楚国最后虽再度灭亡越国,统合黄河以南到长江流域各地区,但楚国 的文明在历经动乱后也更形复杂了。

由于吴国早年曾接受晋国的经援及军援,因此吴文明中有大量火图腾族文化。 此外,春秋末年齐鲁地区有众多移民进人吴越境内,使马图腾文化也跟着入侵,再 加上越国原有的水族图腾,使得原本就颇复杂的楚文明,在并吞吴越后更形多样化 了。

战国亡雄的格局

笔者曾沿长江而下,考察最近出土的楚文明,除原有的兽蛇图腾外,鸟图腾的 痕迹也相当的清楚。

但多元化也增加了整合上的困难,因此进入战国时代后,楚国的领域虽然更大 了,但竞争上的表现反而不如春秋时期。

长期战争,使杀人的武器大为进步,铁兵器代替铜兵器,杀伤力大增;战争的 形态也由压倒对方气势的英雄式胜利,逐渐转成屠杀对方的毁灭性战争,大多数国 家便在激烈竞争中遭到灭亡。经历二百四十二年的春秋时代,原本三千个诸侯国, 最后只剩下了韩、赵、魏、齐、楚、燕、秦的战国七雄与零星的姬姓小国。

激烈的生存竞争,使诸侯领袖的关心重点,渐由天下争霸转为自己国家的安危。 加上小诸侯纷纷消灭后,大诸侯间的缓冲区没有了,竞争不再只是为了争面子,而 是攸关生死之大事。

七强并立,谁也制服不了谁,想要靠外交技巧以一国领导天下的可能性不大了。 代之而起的是各国在强大竞争下为求生存和发展,不得不趋向国家主义,而富国强 兵也成了当代最重要的政治目标。

原本最强大的楚国,在吴越称霸期间,为了整合长江流域政治势力的需要,也 暂时退出了中原霸权的争夺。因此使韩、赵、魏三国可以在较小的挑战下,承袭了 晋国的霸业,而在战国初期的表现上较为优异。

但条件愈好,危机也愈大。韩、赵、魏地处中原要冲地带,承受的竞争压力最 大,在历经多次战争以后,国力剧烈消耗,反而成为了最早的输家。

东方的齐国,一向以经济挂帅,作战力原本不强,因此面对强烈竞争,其表现 远不如以斗智为主的春秋时代。除了在齐威王、宣王时有昙花一现的强势外,齐国 在斗狠的角色上显得手足无措。战国中期后,在和北方新兴军事强权燕国的连年征 战下,更是两败俱伤,自顾不暇,无心参与中原的争霸。

以幅员来讲,楚国仍是雄视群伦,只是分权联盟造成其力量很难有效集结。其 间在楚悼王时代,兵法家吴起虽曾以生命为代价,促成楚国的中央集权改革运动, 但功效仍然有限。日后,急于施展富国强兵之术的李斯所以会抛弃祖国,西入秦境 寻求发展,也在于深感楚国集结国力困难,规模虽大,却不适于激烈竞争的挑战。

秦国的兴起

最经得起挑战的,却是原本最为弱势的秦国。秦国的祖先是商王朝时代鸟图腾 族的长老--蜚廉和恶来的后代,因此在周王朝建国之初,他们成了重级战犯,族 群被迫流浪各方,命运之悲惨有如犹太人亡国之情境。

残存的部落领导人远离了故居--东方的黄土平原,向西逃亡。其中蜚廉的一 支庶传后代子孙,逃到山西一带,靠养马维生。不久便由于他们的专业技术,得到 周王室的重用,出任养马官员;周穆王在位期间,更以军功被封于"赵",成为了 晋国的大夫,也就是日后战国七雄中赵国的祖先。

蜚廉长子恶来的嫡传后代则往西逃得更远,他们一直到雍地才定居下来,并和 当地的戎人杂居。一直到西周王朝末期,约二百年以后,才以军功受封于秦地,并 恢复了赢氏一族的称号。(有关秦国这段艰辛的建国史,在拙作《秦公司兴亡史》 有详细叙述)。

周平王东迁时,秦国的领导者由于近水楼台,护驾有功,获得赐封周王室原有 的镐京精华区,因而国势大振。传至秦穆公时,更击败当代霸主晋国,成为春秋五 霸之一。

战国初期,秦国的国势曾一度衰退,而且国境多次被魏国的兵法家吴起攻破, 丧失了不少土地。一直到年轻的秦孝公即位后,力求革新图强,任用魏国出身的法 学家商鞅,十二年间进行两度革新变法,改部落为郡县,力行中央集权,国力才随 之暴增。因此到了战国中期,秦国已成为当代首席强权,在国际上被称为虎狼之国。

诸子国家的平流竞进

面对大自然的挑战,华夏文明诸国一向讲求组织以发挥集体力量,而周公旦的 封建及宗法制度更使社会组织结构的紧密到达了最高峰。当时施政的着眼点是天下 秩序的整合,所以力求组织阶层分明--王、诸侯、卿、大夫、士、人民,秩序的 建立必靠彼此身分的认同,后来儒家学说便以此为蓝本而形成。

长江流域一带,自然条件良好,生存竞争压力不大,因而哲学家思考上倾向崇 尚自然,一切皆为上天所赐,平等成了主要精神。于是以老庄为主的道学,便成为 楚人"无政府"主义或"微政府"主义的基本人生观。

但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强,国力的整合却对楚国构成最大的挑战。面对平等分权 的各部族,楚国王室最迅速合理的整合方法,便是将他们共同统辖在楚王的指挥下。 "法家"便在这种气氛下发展而成,李斯及韩非都是楚国大儒苟子的学生,也就是 说法家是以道家为本、儒家为用,乃南北哲学的综合体。不过在无政府及微政府思 想盛行的楚国,法家的发展并不成功,反而是殖民文化的秦国,在没有重大包袱的 情况下全盘的接受了。

商鞅变法使秦国的政治整合完全成功,作战力大增,声势暴涨,正好合乎全面 竞争时代的需要,因而各诸侯国争相效尤,国家主义急速抬头。昔日重视社会阶级 伦理的封建制度和天下主义,虽有孔孟等大师级人物的宣扬,仍渐趋没落。数千年 的华夏文明至此破灭,结合南北文化的崭新文明即将诞生。

秦帝国的兴衰

秦王政26年(公元前221年) ,秦国击溃了包括楚国在内的其他六大强国,中 国再度恢复了统一的领导权,版图则包括一直不属华夏文明的楚地和吴越等地方。 经由国家主义和中央集权的洗礼,统一六国后的秦王政,其权势已非昔日天下共主 或周天子所可比拟。为了给自己一个合乎身分和时代需求的称号,秦王政于是自称 为"始皇帝",中国的文明体系至此也跨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不过,秦帝国的政治发展并未成功地迈向崭新的文明。过去的成功经验,限制 了她的创造力,反而成了失败的关键。

中央集权的郡县制,虽成功地促成秦国政治的整合,使其有能力统一六国。但 将这种制度,硬是用在统一后的庞大版图和复杂的文明体系中,却导致了严重的帝 国贫血症。军事统一虽算成功,但紧接而来的行政和文化统一则全然失败,统治效 率十分低落。因此秦始皇不得不借着长期巡幸来宣扬皇权,最后竟累死在巡视的半 途上。

统一六国的战争中,楚国由于是分权部落国家,因此并未遭到全面击溃。最后 主力的项燕军团虽然失败,主将也死于战场,但分布各地的部族仍拥有相当的独立 抗战能力。因此早自秦始皇在世时,便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隐言,楚地的 游击活动,也从来没有停止过。秦始皇三次巡行之所以都以楚地为重点,主要原因 便在于此。

斗智斗力的楚汉相争

始皇去世后,首先起义的陈胜、吴广使以楚军作号召,初期声势最大的反抗军 --项梁军团,更是以楚军主帅项燕的后代自居。二世皇帝期间,六国几乎全部恢 复,但楚军系统的反抗集团不但扮演主要角色,人员方面也占了一半以上。

项羽和刘邦也都属于楚人,项羽更是继承项梁军团的楚军嫡系。刘邦的集团大 多属楚国的平民阶级,原本是附属项梁军团的副帅,应算得上是楚军的庶系。

中华民族自称为汉族,主要是来自于刘邦所建立的大汉帝国,但刘邦的王朝之 所以称为"汉",却是个偶然的因素。

秦帝国崩溃后,项羽的楚军掌控大权,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并分封天下诸侯。 由于刘邦集团首先入关,依约定应为关中王,但项羽担心刘邦声势过大,危及本身 领导地位,乃将刘邦分封于"汉",这便是刘邦国号的由来。

"汉"是目前的汉中盆地,属四川省的一部分,跟华夏文明几乎扯不上任何关 系,当时是个偏远的低度开发区,对中原地区或原来泰国首府的关中盆地,交通都 非常不方便,算得上是个相当不错的"政治冷冻库"。

日后刘邦在韩信的协助下,复出关中,进入中原,和项羽展开为期四年的楚汉 相争。

为了对抗力量日正当中的项羽西楚军团,刘邦展开诸侯大联盟,最后更以四面 楚歌(表示楚军也投入刘邦的汉集团),来瓦解项羽军团的士气。所以楚汉相争, 可以视为刘邦的楚庶系联合中原诸侯,以对抗项羽的楚嫡系的一场战争。由于刘邦 出身民间,没有传统的包袱,他成功以后,一个融合华夏文明及楚文明的新世纪, 便很顺利地诞生了--这便是影响中华民族日后发展最为重要的大汉文明。

气质独特的刘邦

刘邦--这位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王朝的开创者,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地位却是 意外的低。

如果说刘邦由于出身低,所以在专制的封建社会里不被重视;但是即使在当今 的民主社会中,刘邦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仍然是"看不够重"。

中国的史书,绝大多数是官方纪录,只要描写到皇帝,难免都视之为天生"异 种"的真命天子,特别是开国君王或盛世名君,几乎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但被处了腐刑(割切生殖器)的司马迁,对汉王朝政权的大老板们,难免有股 无法消除的心结。加上这位撰史的血性汉子,本身又有天不怕地不畏的傲骨,让他 大胆地在其作品《史记》中,对他的顶头大老板汉武帝以及汉王朝创办人刘邦,作 了相当坦诚的批判;不但和日后史书上的传统"官方说法"有很大不同,也使我们 对这位皇帝的人性面,有较多的认识与了解。

这对研究历史的人来说,原本是相当珍贵的"原始资料",只是习惯于恭读帝 王史的中国知识分子,却反而被误导了。因此有不少人,对这两位中国史上少见的 杰出领袖,有着相当不公平的低估。

特别是有关刘邦这部分,由于司马迁对汉王朝的"国贼"项羽,不但给予正式 地位的承认并编入"帝王本纪"中,对其能力和风范作相当平实的评价;更在比较 中,显露刘邦领导风范的不足。

后世的史学家,立刻根据这份"铁证",严厉批评刘邦的能力和风格,有人以 狡猾、阴险的政客视之,有人以其成功只是在善于用人及运气好而已(其实这两点 在领袖的特质上是非常重要的)。

日本德川幕府的开创者德川家康,以前的历史地位和刘邦颇为雷同。基于对平 民英雄丰臣秀吉的特别关爱,日本的史学家和小说家,也普遍较同情短命而悲剧的 丰臣王朝, 对推翻这个孤儿寡妇的政权,进而建立260余年太平盛世的德川家康, 反描写成阴险、狡猾好欺诈的老狐狸。一直到山冈庄人的长篇历史小说《德川家康》 出版后,才以生动的笔调,详细的刻划出德川家康的政治个性和争霸心程,也才使 日本民众对德川家康转轻视为尊重,更掀起了长达数十年的研究"德川家康"热潮。

本书倒没有如此庞大的野心,为刘邦作彻底的翻案,只是因为笔者本人对刘邦 创业个性的一点好奇,希望能以一个崭新观点来对刘邦作一番研讨,更希望借此抛 砖引玉吸引更多的前辈先进和年轻学者专家,共同来关心这位大汉文明开创者的历 史命运。

刘邦的个性的确相当有趣,有时形同无赖、满口粗话、善变又狡猾,但大多时 候,他倒相当能压抑自己的脾气,待人宽容而有度量,作事不计较利害,如同颇有 修养的长者。诚如西进关中前夕,楚国长老对他的评话:"沛公,长者也。"或许 便是指他这种大而化之的性格。但有时候他不只对他人宽容,对自己也的确放纵了 些,进而显得稍欠"大家风范"。

不过,他一向讲情义,自认是侠义圈中的道上英雄。他一生中最崇拜的人物, 便是战国末年四公子之一的魏国贵族快客信陵君,并常以此而自许。从早年的待人 处世上,可以看出他刻意模仿信陵君的"影子",因此也很得乡里中下阶层的好汉 们敬重,俨然是黑道中较重侠义伦理的大哥级人物。

每到紧要关头,刘邦倒立刻变得彻底的理性。为了团体目标,他常能忍受相当 的痛苦及风险,甚至忍心牺牲部属,绝不迟疑。彭城战败时,为了加速脱离险境, 他连子女都能丢出车外。荥阳对峙中,项羽欲烹杀其父以要胁其投降时,刘邦竟潇 洒地要求分一杯羹,光是这种不怕人指责的勇气,已有资格成为历史上的大人物了。

在《史记》的〈高祖本纪〉中,刘邦从一出场,便是虚张声势、满口狂言,且 经常都是出自肺腑的"吹牛",连萧何都批评他:"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只是这些令人讨厌的假话由他讲来,却显得特别的自然,并不觉得特别的可恶, 这或许便是刘邦最有魁力的地方了。

当代名士吕公,在刘邦未成名时,便肯将掌中明珠送给他当妻子。谨慎又富谋 略的萧何,从年轻时便特别关照刘邦,最后更奉献了终身的忠诚。自负极高的韩国 贵族张良,便公开表示:"沛公殆天授也(意谓刘邦真是少见的天生奇才)。"常 胜将军韩信也是为他至死不悔。

从这些史籍记录中,我们绝对可以确信,刘邦虽有点轻浮,但绝不是只懂得骗 人及耍小伎俩的普通小狐狸而已。

猛狮与狡狐

早年,笔者曾在日本阅读到一代史学大师汤恩比的访日谈话记录,其中有段说 到刘邦的观点,当时着实让笔者大吃一惊。

这位二十世纪的史学大师竟然表示,人类史上最有远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 位政治人物,一位是开创罗马帝国的凯撒,另一位便是创建大汉文明的汉高祖刘邦。

这两位政治领袖的命运也颇多相似处。凯撒早年受制于庞培及克拉苏,刘邦也 被项羽打得团团跑;凯撒在帝国建立前夕便遇刺身死,刘邦也在即位不久,于征讨 英布的战争中身受重伤,没多久便病逝于任上。他两人都未能目睹帝国之建立、文 明的兴起,但由于他们的远见和领导,人类的历史展开了新的纪元。

凯撒在西洋史上的地位,不容置疑,但刘邦比起他来便逊色多了。由于司马迁 的公正记载,这位大汉帝国开创者的历史地位,一直未能得到自称汉民族的后代子 孙完全的认同。

汤恩比的一番话,兴起了笔者对刘邦的高度好奇,一直想好好找机会来探讨一 番;这位被自家人批评为老狐狸,却为外国学者公认世界最出色大政治家的创业者, 两种截然不同观点下的真面目,到底是什么?

不少人读到楚汉相争的历史,总觉得很纳闷,刘邦几乎常常吃败仗,却是"打 断手骨反更勇",屡败屡战,终能咸鱼大翻身。项羽每战必胜,孩下一场大败,却 连生命都输掉了。他们之间的差异,除了运气好坏外,到底还有些什么?

事实的真相和大家的印象,经常有相当距离。平心而论,项羽称得上是古今中 外难得一见的军事奇才,但不论战略或战术,刘邦的确都高他一筹,这也就是刘邦 跟项羽公然表示的"我斗智而不斗力"。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名政论家马基维利,在其经典名著《霸术》中写道:

"一位胜任的君王,必须拥有狮子般的凶猛,和狐狸般的狡诈狮子般的凶猛, 才不会被豺狼欺侮;狐狸般的狡诈,才不会掉入猎人的陷阱,但如果两者不可得兼, 则宁可拥有狐狸的特色较为有利些。"

刘邦和项羽的创业个性和争霸历程,正好是马基维利这段名言的最好诠释。


分类:秦汉朝历史 书名:刘邦大传 作者:陈文德
《刘邦大传》第02章 统一的弱点| 秦汉朝历史

《刘邦大传》第02章 统一的弱点


秦昭襄王晚年,发动了一连串毁灭性的恐怖战争,特别是长平之战,坑杀了42 万赵国军队最为残酷。前后50年间,中原三强韩、赵、魏之兵力损伤高达百万,壮 丁减少一半以上。

咸鱼翻身,异人入主秦政

秦孝公变法,使秦国国势暴涨。

秦昭襄王在位期间,更力行扩张政策,使这只僻居岐雍边区、原本见弃于中原 国际舞台的睡狮,突然咆哮了起来,数十年间,便成了国际间各诸侯闻之色变的虎 狼之国。

从寻找不到规划经营人才,因而濒临解散的中小企业,一跃而成天下有志之士 争相投效的理想国,秦国成功的速度令人讶异。最后一统天下的秦王政,便是秦昭 襄王的曾孙。

秦昭襄王在位56年,原立的太子,在第40年时先他而去世,因此改立次子安国 君为继承人。

安国君原本并非嫡长子,身份也不被特别重视,因此,他有一个名叫异人的儿 子,在秦国的宿敌--赵国--当人质。

安国君有子20余人,却无一个是嫡传的,庶长子子仆并不被宠爱,因此一时之 间无法决定继承人。而最受安国君宠幸、在后宫影响力也最大的华阳夫人也没有儿 子,所以安国君并未积极去建立储君。

长平之战后,秦赵关系趋向紧张,异人也遭到赵王室刻意歧视,流落街头,因 而结识了到赵国京城邯郸作生意的阳翟大商人吕不韦。

看货可居,不韦识珍宝

吕不韦认为这是空前奇货,乃决定在异人身上进行大投资。

首先他采用银弹攻势,让华阳夫人接受异人,并收之为养子,再买通赵王室派 来监视异人的特务,协助异人私自逃回秦国,以正式成为安国君的继承人。

由于华阳夫人是楚国人,异人乃改名为子楚。

当初吕不韦发现异人之身份时,为表示笼络,曾将自己最美丽的小妾转嫁给异 人。这位小妾在昭襄王48年客居邯郸时产下一子,取名为"政",也就是日后统一 六国的秦王政。

据《史记》记载,这名小妾在嫁给异人时,原本已怀有身孕且其出身也只是府 中之歌妓。而吕不韦所以作此安排,乃欲偷天换日,使自己的后代成为秦王室的继 承人,司马迁并以此推测秦始皇应为吕不韦的私生子。

这样的说法日后充斥在中国的正史和野史中,有些史学家更因而认为这是造成 日后秦始皇个性扭曲、暴虐无道的主要原因。

但若以较客观而务实的科学眼光视之,这件无头公案着实令人费解。这种事即 使是真的,也是只有当事人才可能知道的枕边秘密,写史的人又是如何确认证据的? 依笔者猜测,这个说法比较有可能是汉朝文人为丑化秦始皇,故意制造出来的谣言。

由于秦始皇的生母出身低微,又是位歌妓,性生活方面或许较不单纯,而且她 曾是吕不韦的小妾,加上日后和谬毐间的不伦事件,使汉代文人据此判断秦始皇有 可能也不是异人的亲生子。不过,怀孕的时间很容易算得出来,异人身旁也必有服 侍之人,吕不韦应不致如此大胆才对。

秦昭襄王在位56年去世,安国君继位,是为孝文王。这时候他已是位体弱多病 的53岁老人了。因此在办完昭襄王隆重又繁杂的葬礼后,第三天竟然也一病不起, 于是子楚(异人)接继王位,是为庄襄王。当年吕不韦奇货可居的大投资,终于开 花结果。

软性兼并,奠下统一基础

早年,庄襄王曾和吕不韦相约,若能为秦王,必和吕不韦共享政权,这也是吕 不韦以商人的投资眼光所设定的合伙契约。因此庄襄王即位后,便任命吕不韦为宰 相,封文信侯,拥有洛阳地区十万户的食邑。

秦昭襄王晚年,在范雎及白起的策划指挥下,发动了一连串毁灭性的恐怖战争, 特别是长平之战坑杀了42万赵国军队最为残酷。前后如年间,中原三强韩、赵、魏 兵力损伤高达百万,壮丁减少了一半以上。因此不论声势或实力,至少在中原地区, 秦国已取得绝对优势。

只是自从秦惠王任用张仪以来,秦国执政当局用了太多诈欺和恐怖手段,是以 当代文人和后代史学家,对秦国这段期间的国力扩展普遍评价不高,常以"虎狼之 国"称呼之。

庄襄王即位,吕不韦主持大政,基于长年行商经验,使他对各国的政情和地理 有较多了解,因此在推动国际扩张路线的决策上较有把握。但是吕不韦主张采行和 平攻势,反对恐怖的屠杀手段,较偏重土地的兼并而非歼灭性的声势战,这可能跟 他的商人性格有关。

庄襄王元年,吕不韦利用东周王室阴谋煽动秦王室内部政变之传言,趁机派军 队攻破周王室的最后据点巩都,东周王室正式灭亡。河南、洛阳、谷城、平阴、偃 师、巩都、缑氏等七邑,并入了秦王室之版图。

指挥这次作战的将军蒙骛,更乘胜攻占韩国军事重镇成皋和荥阳,取得了日后 可以直接攻打中原三诸侯的攻击发起据点,韩国至此已名存实亡。

隔年,蒙骛又在吕不韦授意下,大幅扩充秦国的版图,魏国的高都和赵国的榆 次、新城、狼孟等三十七个城池相继失陷。

庄襄王三年,吕不韦再派将军王龁并吞韩国的上党地区,并将狼孟等三十七城 合并,成立直属于秦王室管辖的太原郡。

庄襄王只在位三年便去世了,由太子政继任为秦王。由于当时政只有13岁,便 由吕不韦摄政,改称宰相为相国,秦王政更尊称吕不韦为仲父(依照齐桓公对管仲 之尊称)。

吕不韦的国际主义,不但尽力扩充秦国版图,更大量引进外国食客,组成了空 前庞大的外籍政团,使咸阳成为标准的国际化都市。

据说吕不韦家仆多达万余人,食客也有三千多,其中更不乏经国济世之能臣, 例如蔡泽、张唐、甘罗、李斯等名士。

为了使咸阳成为中国未来的文化重心,吕不韦更不惜以重金延揽学者,着手编 纂传世的经典名著《吕氏春秋》。

秦王政变,只换汤不换药

庄襄王去世到秦王政九年间,是吕不韦权势的鼎盛时期。

由于吕不韦和太后(秦王政母亲)关系密切,秦王年纪又小,很多事情根本不 必经过秦王,便由吕不韦直接发布命令,并由外籍政团操纵政权的运行,因此很多 秦国本土派重量级将领大为不满。只是吕不韦权力过大,又有太后为他撑腰,本土 派将领也只好敢怒而不敢言了。

但由于大将蒙骛征讨赵国时,吕不韦在后勤调动上失策,蒙骛兵败殉职,使得 本土派将领对于吕不韦以外行人干涉军事行政所造成的错误十分不满,他们于是将 未来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年轻的秦王政身上。

或许是因为童年的艰困生活经验所致,13岁的秦王政党显得特别老成持重,不 但外表雄伟高大、 勇敢敏捷, 对部属也非常亲切而有礼。因此各军团领袖对这位 "懂事"的幼君非常推崇,纷纷投入其麾下,成为一股庞大的本土派力量。

即位后第九年,秦王政已成为22岁的英挺青年,他个性积极、工作认真,对国 事也非常关心,因此很多事情不再只经由吕不韦和太后作主了。随着秦王政成人, 外籍政团派和本士将领派相互的斗争也愈演愈烈。不久,终于爆发了太后和假宦官 谬毐间的不伦事件。

有人密告谬毐是吕不韦安排在后宫笼络太后的假宦官,严重破坏了秦王室伦理。 因此本土派将领集结在秦王政旗下,发动了一场宫廷政变,谬毐和其与太后所生的 儿子全遭处死,太后则被软禁在棫阳宫内。吕不韦因此事也被免除相位并贬谪至蜀 地,但他在半途中却因担心遭到迫害而自杀身死。此时本土派重掌王室大权,庞大 的外籍政团则面临全盘崩溃的危机。

本土派领袖趁机向秦王政建议:

"目前秦国政府重要的官职均由外国人担任,这些外国政客之所以到秦国来, 主要在设法保护他们本国的利益,他们从未把秦国当作自己的国家,经常故意扰乱 我们的政情。因此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剥夺他们的权位,将他们逐出秦国。"

年轻气盛的秦王政很快地接受了这个建议而下达《逐客令》,将吕不韦及谬毐 手下三千多名食客全部限期驱逐离境。

谏逐客令,李斯展有华

吕不韦旗下食客李斯,为楚国上蔡人,曾拜楚国大儒苟子为师,研究帝王之学。 他看到楚国改革无力, 政令不彰, 颇为失望,更受到其师苟子所写访秦感言-- 《强国论》之影响,乃远离家乡,西入秦国,拜在吕不韦门下为食客,寻求更好的 发展机会。

到达秦国后不久,李斯曾透过吕不韦之引荐,向秦王政提出并吞六国的策略。 他的方法相当"功利",属于外籍政团一向所坚持刚柔并济的策略导向:

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以下财者(接受其贿赂), 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良将随其后

软硬兼施,非达目的绝不罢休,这便是以功利为主的李斯之本质个性,因此秦 王政对他的印象相当深刻,曾拜之为客卿。

《逐客令》公布后,李斯自然不甘心从此便被排挤,立刻再向秦王政紧急上书, 首先他认为:"臣闻吏议通客,窃以为过失"

接着他列举外籍政团对秦国国力发展上的功劳。从秦穆公时代的百里奚和蹇叔、 到秦孝公时代的商鞅、秦惠王时代的张仪和甘茂到昭襄王时代的范雎,都是对秦国 强大具有关键性贡献的外国客卿。而拥有庞大的外籍政团,也正是秦国能成为当代 第一强国的主因。

排挤外籍客卿,将让他们转而服务于其他诸侯,使天下才智之士,不敢西向秦 国,这不等于是将军队和粮食送给敌人一样吗?

这些外籍客卿,虽不是秦国人,但为了他们个人政治理念的实践,都愿意为秦 国尽忠。如今还宾客以资敌国,不正等于折损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敌人吗?使已 方人才空虚,又树怨于诸候,想要国家不遭受危机,将是很不容易的呢!

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谏逐客书》。

秦王政倒是位绝对理性思考的强势领袖,在看完李斯的上书后,不管原本支持 他的本土派军团将领的反对,立刻取消《逐客令》,保留住所有的外籍政团,并重 用李斯,不久更升之为廷尉,参与中央政策的讨论。

此外, 他对自己的政治立场也作了180度大修正,成为历史上最重用外籍政团 的秦国国君,更积极沿袭吕不韦的国际扩张主义,进行大规模土地兼并。

接受谏议,提升国际形象

秦王政发动政变时,将太后软禁于棫阳宫,为了表示决心,他下令敢以此事劝 谏者,"戮而杀之,并断其四肢"。结果太后身旁27位大臣因而全被处死,吓得没 有人敢再提此事。

不料齐国籍的宾客茅焦却大胆上书表示请谏太后事,秦王政特派人向他提出警 告:"你没看到已被处死的27位大臣吗?"

茅焦笑着表示:

"臣听说天上星辰有28宿,如今才死了27人,再加上我不正凑满数吗?为了秦 国的未来,臣是不会在乎自己生命的!"

秦王政听了,也倔强地表示:

"只要是人,哪有不怕死的?谁敢再为此事进谏,我就当场用鼎镬来蒸杀他!"

于是下令接见茅焦,秦王政在殿上按剑而坐,准备当场给茅焦难堪。

茅焦从容不迫地慢慢走到秦王政面前,跪拜后便起身表示:

"臣闻热爱生命者从不忌讳论及死亡,热爱国家的人更不应忌讳论及亡国的危 机。因为忌讳论及死亡的人,反而会疏忽健康,无法获得长生;忌讳谈论亡国危机 者,反而会使国家不得永存。所以死生存亡之事,一向是圣明的君王非常关心的, 难道陛下真的不想听听看吗?"

秦王:"这又怎么解释呢?"

茅焦:"陛下如今犯了狂悖之行而不自知,既车裂假父(谬毐)、扑杀两位不 懂事的幼弟、将亲生母亲软禁在雍宫,又残杀进谏之士,这不等于是夏桀王和殷纣 王的恶行吗?陛下若不自省,秦国的形象一夕之间会给破坏殆尽,天下有才学之士, 还有谁会心向秦国呢?臣真的为陛下感到担忧啊!臣现在要说的都讲完了,请快处 死我吧!"

说完,茅焦当延解下衣服,准备受刑。

秦王政听完,却立刻亲自下殿,双手扶起茅焦:

"先生请穿上衣服吧!寡人愿意接受你的进谏。"

并当廷封赐茅焦为上卿。

后来秦王政自己果然亲自驾车,并空出左边尊贵的座位,到棫阳宫迎接太后返 回内宫,仍以母亲之礼侍奉之。

秦王政的开明形象,立刻传播到全中国。

大梁(魏国)兵法家尉缭,也在秦王政取消《逐客令》后,到达咸阳。他向秦 王建议:

"以秦国目前的强势,其他诸侯早已有如秦国的郡县了。但最怕的是我们自己 一时大意,让其他诸侯国因利害相结合,反而会给我们严重的威胁。

"所以我建议大王要能舍得花大钱,贿赂诸侯豪臣,以扰乱其政策。依臣估计, 大概只要三十万黄金,便可以把诸侯全部消灭掉"

秦王政非常欣赏尉缭的学识,对他更是特别礼遇,甚至赐与自己的衣服和饮食 (依当时习俗,表示非常重视之意)。

但极端理性又冷静的尉缭,对秦王政的刻意热情,反而大不自在。他私下对朋 友表示:

"秦王的长相鼻高眼长,胸挺如鹰鸟,声大若豺狼。这种人通常残忍而无情, 未成功时,能强制忍耐,礼贤下士,一旦达成目的,可是会噬人的。我不过是位平 民,秦王却破格礼遇,这种恩惠我是承受不起的。我预测有天秦王若果真统一天下, 那恐怕所有人都会成为他的奴隶"

尉缭害怕秦王政反面无情,乃趁机逃亡,但秦王却没有生气,仍亲自把他找了 回来,并特别授以间谍情报及政治作战的重责。

《史记》有关尉缭的记载仅止于此,但我们仍可由秦国日后并吞六国的策略上 看出,尉缭的建议,秦王政几乎是照单全收了。或许尉缭后来仍为秦王的热情折服, 发挥他空前的组织天才, 用谍报和金钱组织一个严密的CIA特务体系,瓦解了六国 的防卫,也让秦国顺利地完成了天下统一。

孤愤说难,学者不敌策土

在这段期间,外籍政客虽大多能得到秦王政的重用和礼遇,但有一位最投合秦 王口味的学者型政客,却因急于想在这股统一热潮上有所奉献,而不幸陷入了个人 悲惨的命运。

韩国的青年贵族韩非,以擅长论述刑名法术之学而闻名,曾数度上书韩国国君, 建议实行全盘性的革新变法,以拯救韩国日益衰退的国力,但却一直不被采纳。于 是他退而述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56篇论 文,共十余万言,更使其国际间的知名度大增。

秦王政闻其名,很想和他见面,乃派人要求韩王以韩非为特使,前来晋见秦王。

对韩国已彻底失望的韩非,认为秦王政或许才是他值得托命致力的"老板", 因此也利用这次出使秦国的机会,主动向秦王政提出了一篇热情洋溢的建言:

如今泰国已拥有数千里的国土和上百万的战斗军团,号令严明,制度井然,如 此的国力,是天下诸侯所无法相比的。

因此,臣冒昧求见大王,想提供奏国平定天下的具体建议。大王如果能接受我 的策略,相信必能一举攻破天下群雄。我敢大胆建言,我的方法如果不能马上降赵、 灭韩,使魏楚称臣、齐燕求和,使大王无法完成雄霸天下的愿望、诸候不主动向秦 国朝贡,便表示我的策略误国、未尽言臣之责,大王可立刻将我斩杀,以戒为王谋 而不忠者。

或许韩非话说得太满,态度又过分讨好,使一向好疑、不喜欢臣子抢风头的秦 王政反而不太放心,对接见韩非一事显得犹疑不决。

这个弱点自然很快被秦王政身旁的李斯看破。

李斯和韩非早年同属楚国大儒苟子之门下,韩非不但思考力敏锐,博学多闻更 在李斯之上,惟一的缺点是本身有严重口吃,语言表达能力不佳。

对韩非的过人才学,李斯一向便颇为嫉妒,更害怕秦王重用韩非后,将影响到 自己的宦途,乃趁此机会对秦王政表示:

"韩非本属韩国之贵族,在国内身份地位崇高,心态及实际利害上都不可能背 离韩国,因此绝不如平民出身的外籍策士那样,能真正向秦国效忠。他的话虽讲得 好听,但最终目的仍在设法保住韩国,绝不会对我们并吞六国的工作真正有所帮助。

"如今他又在秦国待那么久,势必获得不少我方的内在情报,这样让他回去韩 国,对我们即将展开的兼并行动恐造成不利。不如先找个借口,以他到秦国搜集情 报的罪名扣留之,以免有意外的不利情况发生"

秦王政一向信任李斯,加上工作非常忙碌,无暇对此事件作较深入了解,乃依 从李斯建议,派执法官员逮捕韩非,借口调查其罪行而暂时扣留之。

李斯深恐夜长梦多,乃暗中使人拿毒药给狱中的韩非,嘱咐其自杀,以免受辱。 韩非虽很想为自己辩护,但终无法晋见秦王,悲愤之下,乃自杀死于狱中。

不久,秦王政又想起了这件事,觉得韩非可怜,乃派人到狱中赦免之,可惜韩 非已死去多时了。

如果当时韩非能得到重用,以他思想的细腻,或许不致造成统一后如此多的决 策错误,秦国的国运可以更昌盛些也说不定。

秦王称帝,完成军事统一

秦王政十七年,韩国首先纳地效玺,成为秦国的藩臣,秦王政下令将韩国改置 为颖川郡。

十九年,秦国首席大将王翦大破赵军,攻陷赵都邯郸,虏获赵王迁。虽仍有不 少残存赵王室贵族逃往北方的代,意图复国。但中原最强大的军事国--赵,确已 名存实亡。

二十、十二一年间,燕太子丹派荆轲谋刺秦王政失败,王翦奉命由赵国通过魏 地攻打燕国,燕王喜杀太子丹谢罪,但京城仍为秦军攻破,燕王逃往辽东。

然而此时最让秦王政感到头痛的,仍是南方的楚国。经由间谍战的运用,楚国 虽已陷于四分五裂中,但其庞大的作战力,使勇猛的秦军也没有绝对的把握能取得 胜利。

秦王政原本属意老将王翦负责征楚战役,但王翦坚持动用六十万大军,秦王不 同意,乃改由李信和蒙恬联合指挥。楚军总司令项燕集结楚部落联军,与秦军进行 大会战,居然大败李信和蒙恬联军,使秦国的气势为之大挫。

秦王政不得已,只有再请出退休的老将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攻打楚国。

楚国属分权式部落联盟,各部落兵力若让其集结,数量非常庞大,即使王翦的 六十万大军也非其对手。因此王翦不愿以硬碰硬,他下令进入楚境后,各军团立刻 构筑防御堡垒,坚壁清野,不肯进行会战,楚军虽数度挑战,但王翦以逸待劳,相 应不理。

这段期间,王翦和军士共起居、共饮食,以维持住秦军之向心力。久而久之, 联盟式的楚军,缺乏强有力的指挥及领导,便逐渐松懈了下来。加上人数庞大,粮 食补充困难,行政体系混乱,各自为政,各部落军团不得已只好向东退却。王翦趁 机追击,楚军士气溃散,被击得大败,总司令项燕战死,郢都也被攻破,庞大富足 的楚国因而灭亡。

22年,王翦之子王贲奉命伐魏,以水攻大破大梁城,魏国遂亡。

25年,王贲大举攻进辽东,虏获燕王喜,燕国也正式亡国。

26年,秦王政下令驻守辽东的王贲大军,自燕国南下攻打齐国,齐军不敢与之 对抗,齐王也只好举国投降了。

自周平王东迁以来,历经四百多年的天下乱局,自此又有另一个新秩序诞生。

这年,秦王政正值39岁的盛年。

统一六国以后的秦王政,改名号为皇帝,并以自己为第一任的始皇帝,期望以 后能二世、三世依序传承下去,史称之为秦始皇。

【陈文德说评】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这短短的21个字,却道尽天地间各股力量互动及成长的现象。

和德国唯心主义大师黑格尔的"正反合"辩证思考法雷同,老子的道也隐藏有 "相反相成,循环反复"的两大层次。宇宙万物是由相反对立的各种型态所构成, 这种相对立的型态,其实也是相辅相成的。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美丑、善恶其实 也是相对而相成的,是以"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

这种相互对立、相反相成道理,也是循环反复的。例如春、夏、秋、冬,阴、 阳、寒、暑都是互换互生、自然运行的季节常模;运用于人生上,便是强弱互见、 吉凶易势的大道,《易经》上的"剥极必复"、"否极泰来"所讲的便是这个道理。

既然一切是循环相生,则弱必生强,强必转弱,弱是强的成长基础,强也会反 成为转弱的起点。因此,老子强调"守弱",弱者道之动也。

柔弱者所以能胜刚强,在于弱者较容易"存活"下去,显现柔弱面,使其更易 于保存生机,这也便是所谓"柔弱生之徒,老氏戒刚强"的道理。

随着时间的发展,原先的弱者会转为强者,但变强以后,又可能趋于弱,如何 使自己永不转弱,也就是老子所谓的"守弱"之道。

守弱的要诀,老子主张谦下,虚怀若谷,永远努力找出自已的弱点,便可以维 持住"转强"之势。不让刚强之气显出来,反而可以长久维持住内部的强韧。《行 销战争》一书的作者赖兹,对市场上拥有强势的企业建议,要不断自找麻烦去发现 自己的弱点或缺点,这是强势企业经营上最重要的法宝。

天上最柔弱者为风,遇到薄纸阻碍,也会因而转向,再小的缝隙也会屈身而过。 但等到累积的力量成为飓风时,则拔树倒屋,无坚不摧。只是飓风一旦从海上登陆, 也便是它转弱到消失的时候了。

地上最柔弱者为水,任何再微小的阻挡,都可以改变其方向和形状。在圆形容 器中,水是圆形的,在方形容器中,水则又成为方形,似乎是最没有自我主张的东 西。但一朝积成洪水之势时,则再巨大的岩石也都难挡其势。

然而一般弱势之人,却很难懂得这层道理。通常很少人能忍住弱势,反而急着 想要强大,以致常冒险乱闯、乱投机,因而惹来提前败亡的命运。

有的人在弱势时,固然能坚忍不拔,但只要累积力量到达成功后,便又急于表 现自己的气势,而忽略了强必转弱的危机,以致难逃败亡的命运。

周王朝成立时,赢氏一族的命运便陷入了最悲惨的黑暗时代,但他们的子孙都 能坚毅不拔地努力,加上新建的大本营地处偏僻,反而不会卷入中原各国的争权夺 利及晋楚两国的南北大对抗中,因此更能够累积实力,终能成为真正的大赢家。

异人和吕不韦一党,在秦王室继承权的争夺战中,原本也是最弱势的。特别是 异人身处危机四伏的赵国京城,但"生于忧患"的内张力,使他们比别人更需要夺 权以求自保,才能在关键时刻反败为胜,成了大赢家。

即使秦始皇本人,早年的环境也是非常艰困的,但这些成长中的磨练,却也是 他成功的最大本钱。

吕不韦成功后,奢侈骄纵,因而惹来杀身之祸。相反地,秦王政在夺得大权后, 却仍压制自己原先的意念,采用李斯和尉缭的建议,使自己的运势更进而往上成长, 终能击败六国,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

只是愈大的成功,时常隐藏着更大的危机,也使秦始皇本人必须去面对一个更 大、更危险的挑战。


分类:秦汉朝历史 书名:刘邦大传 作者:陈文德
《刘邦大传》第01章 虎狼之国| 秦汉朝历史

《刘邦大传》第01章 虎狼之国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 自遗其咎。【老子】

水盛在任何器皿里,都不能太满,太满了便会溢出来,所以在满了以前,最好 便停止增加水量。

刀子能用便可以了,如果磨得太锐利,用起来虽较顺手,但容易折断,无法长 保。

一个人拥有太多的财富、太高的权势,会遭到别人的觊觎,自己也常因太骄傲 而陷入奢靡,反而无法长期保有财富。

由于富贵是一顶危机的警示,因此最需要韬光养晦、谦虚退让,如果反而以自 我炫耀而骄人,那就要自招祸患了。

自然的道理,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是以功成、身退,乃 天之"道"也。


分类:秦汉朝历史 书名:刘邦大传 作者:陈文德
《刘邦大传》第03章 动乱再起| 秦汉朝历史

《刘邦大传》第03章 动乱再起


中央与地方间的距离,造成统治命令贯彻上的困难,尤其遥远的齐、燕及荆楚, 几乎不可能贯彻法治主义,因此还是保持着半独立的封建制度。

中央集权,成功中暗藏危机

当秦国在雍岐一带重行建国时,在组织结构上仍承续祖先蜚廉、恶来的传统武 风,一直维持着部落式的战斗团体组织。为强化各部落的机动性和独立性,在统治 管理上便相当松懈,全赖领导者的个人魁力以作整合。因此,建国以来其战斗力虽 强,国力则一直未能作强有力发挥。只有像秦穆公般的英雄人物出现,秦国在国际 舞台上才有较高的表现,秦穆公去世后,便又停滞了下来。

秦孝公时代的商鞅变法,是秦国文明发展的另一个高峰。他运用其父亲秦献公 时代设计的地方基层组织--什伍制度,加上实行连坐法,使原本松散的部落组织, 成为关系密切并可以相互监督的基层团体。十年后的第二次变法,更以郡县制度使 传统的战斗部落集团正式解散,各部落的武装部队改由秦王室直接指挥,彻底达成 中央集权的军队国家化。

这不但是秦王室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经验,也完全不同于数千年来华夏文明的 传统式平行政治组织,就算周公旦所创制的宗法和封建制度,在结构的严密上也无 法和其相提并论。

换句话说,商鞅的改革,是纯理论逻辑推论下的设计,可以说是空前大胆的尝 试,全无前例可循。因此,秦孝公和商鞅在执行上是非常的小心谨慎。

(有关其过程及细节,在拙著《秦公司兴亡史》中有较完整描述,以供参考。)

幸好秦国是移民式部落组织,本身没有什么包袱,思考上较为单纯,加上武装 集团一向较服从指挥的传统习性,使秦孝公和商鞅连续两次"大地震"式的改革运 动,尚无太多的阻力。

作战式部落集团一向便较富积极性和行动力,变法以后,所有军士全归中央统 一管理,力量更为集中,所以自秦惠王、秦昭襄王起,一直到秦王政初年,秦国的 声势一直迅速膨胀。

配合这股力量,秦王室当局不停地发动更多更大规模的战争,不但使秦国的版 图跟着飞快成长,统治人员也迅速增加,加上各地方结构日益复杂化,于是中央集 权式的统治效率开始遭到严重的挑战。

秦昭襄王时代,便曾在韩、赵两国的新占领区上试行郡县制度,试图和秦国本 土建立同样的管理模式。但到了吕不韦和秦王政期间,由于占领区急速膨胀--特 别是较远的齐、燕、楚地,根本无暇作较有系统的规划,只得暂时维持军事占领方 式、未曾纳入秦王室中央集权的体制中。

统一六国的政治规划,虽然一直控制在外籍政团手中,但真正指挥作战的,仍 大都是本土派的部落领袖,因此在完成征讨后,负责镇守新占领区的,便是这些作 战军团的将领。为了有效达成任务,他们也大多能和被征服国家的残存政治势力保 持相当程度的合作态度,所以对各地区的情形反而能有较多实际的认识。

如果依照周王朝的封建和宗法制度,有资格成为新占领区统治者的,自然是这 群军事将领了。所以,虽然秦国本土已在外籍政团规划下,取消氏族式的部落组织, 改采官僚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但这些本土派的领袖们仍抱着希望,在统一后的新占 领区中,能够依循传统的华夏文明体制获得封地,成为新皇朝的贵族。

新旧党争,暴露新政权问题

秦王政称帝,新皇朝成立后,以丞相王绾为首的本土派领袖,便向秦始皇提出 建议:

"我们刚刚并吞了各国,一统天下,版图增大很多,尤其燕、齐、楚地相当遥 远,最好先设立诸侯王,以建立永久的统治根基,因此请立诸皇子为王,以有效统 领新增加的版图及各国族民。"

但是,对主政的外籍政团而言,秦国的现行体制才是他们的理想,秦国有能力 统一全中国,更是他们最为骄傲的成就。况且,传统的封建制度,一直是他们最为 摒弃、认为最不合理的现象,应该加以彻底的改革,如果又恢复封建体系,他们也 很可能再度成为"无权阶级"。因此,只有彻底维持现行的郡县制度及官僚系统, 才是他们的执政理念,也是他们投入热情及生命的目标,对他们而言,封建制度早 就该淘汰了。

秦始皇早年夺权成功,是靠本土派领袖的拥护,才有力量驱逐吕不韦等外籍政 团。即使他后来接受李斯进谏,再度重用客卿,但在皇廷中,仍是以本土派的领袖 占有绝对优势。因此面对新的政治态势,在本土派领袖们积极建议之下,虽然并不 合乎秦王室现行政制精神,但秦始皇仍不得不慎重考量这件事的利害。《史记》上 记载:

"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

但身为外籍政团领袖的廷尉李斯,立刻为自己的政治理想挺身辩护:

"周王朝在实施封建制度时,也分封了不少他们的子孙,在众诸侯中,同姓宗 族也占了绝大多数。但随着时间流逝,这些同姓诸侯的亲密关系疏远了,甚而为了 利害相互攻击,如同仇敌一般,周天子根本就无力阻止。

"如今好不容易赖陛下神威,天下再归一统,就更应该坚持我们秦国的新体制, 将全天下分为郡县,由皇室直接统治。诸子和功臣以赋税作为奖赏便可以了,切不 可再封给土地,使能够真正依法令统治,使天下无异议,这才是政权安宁之术啊! 封建诸侯势必会造成日后更多灾难的。"

对现况充满自信、又长于推论思考的秦始皇,在评估双方意见后表示:

"天下已经历过太久的兵荒马乱了,人民更是深为战争所害。昔日所以会长期 战乱不断,大多是诸候们为了扩张或保护他们自己的权势而造成的。

"现在好不容易仰赖我秦国宗庙之福,天下得以安定,如果又恢复封疆建侯, 那是会重新惹起战争祸端的,即使要再恢复安定也是非常困难,因此我赞成廷尉的 意见。"

废除封建,建立中央集权

在秦始皇的决策下,"多数服从少数",下令新纳入的版图也全采取郡县制度, 将天下划分为三十六个郡。郡设有行政长官的郡守、军事首长的郡尉及司掌监察权 的郡监。郡下设县,县设县令,并由县丞作辅佐。所有百姓和各国族民(包括失权 的诸侯贵族)均称为黔首(秦国尚黑,故以黑色头发作为百姓之称谓),地方官吏 均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并统理,形成相当完整的中央集权制度。

本土派的军事将领们,由于长期进驻在各诸侯国中,使他们实际地感受到各国 社会结构的差异性,尤其组织松散又复杂的齐、楚两国,更是他们所无法了解的。

实际进驻异乡,也使这些领袖们真正体会到,中央与地方间的距离将造成统治 命令贯彻上的困难。尤其是遥远的齐、燕及荆楚,在交通非常不方便的当时,想强 行贯彻法治主义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还是保持半独立的封建制度,较能有效地统 治并管理这庞大又复杂的地区。

这些本土派领袖的父执辈,又正好是商鞅变法下的牺牲,为了有效集结国力, 他们传统的地位和权力都被剥夺了,包括自己家族原拥有的军团,也被并入国家的 武装部队中。因此虽然在习惯上,他们常能服膺于秦王室强有力的领导,但他们对 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制度,可是一点儿也不热衷的。

其实,这些本土派领袖的亲身体验,有不少很值得新政府在下决策时用以作调 整思路的重要参考。只是这些长年驰骋沙场的老将,本身论理思辨的能力太差,又 不善于说明自己的看法,因此他们提出的论点,仍脱离不了传统的常识,这种政治 立场也和他们自我的直接利害关系太近,对于一向长于合理性思考的秦始皇,自然 是没有丝毫的说服力了。

以李斯为首的外籍政团,基于他们对传统封建制度的失望,以及对秦国新法制 的过份热情,使他们对眼前政治环境的急速变化也有了盲点。虽然他们个人的权势 几乎仰赖于秦始皇的信任,但在秦国中央集权的官僚体制下,他们是可以真正拥有 实权的经营层,因此保有现行体制才是他们真正的利益。李斯等人反对封建制度的 论点,其实也不见得完全是客观的。

童年期由邯郸回咸阳后,秦始皇便一直未曾出国,因此对齐、楚等国的距离遥 远和复杂性,是无法亲身去感受的。虽然他一向擅长于合理性的思考和推论,但实 务经验的缺乏也常会造成前提假设上的偏差,自然在推论上也很难有正确的判断了。

何况秦始皇自己也正沉醉在大成功的高度自信中,既然中央集权制度可以有效 地让秦国达成一统天下的目标,必然也能有效地统治这个国家。对秦始皇而言,这 种推论是再合理不过的了。

这次的廷议,表面上是各派对其理想制度所作的争辩,其实更隐藏着派别权势 的争夺。不论是本土派领袖或外籍派政团,都已不像早年的改革派大将--百里奚 和商鞅,能针对客观情势的需要,为国家的长治久安作认真的思考;更没有仔细去 观察,统一天下后,秦国客观政治环境上的改变,已有必要作制度上的大幅调整了。 如同英国史学大师汤恩比所讲的,这些具有创造力思考的少数,由于迷惑于成功的 华丽灿烂中,他们的创造力消失了,因此很快地由创造的少数成为了当权的少数, 秦帝国的衰败也由此开始了。

天下国家化,赢了面子输了里子

强大的作战力,加上卓越的政治革新,使秦国能够以单一国家的力量并吞天下, 完成了军事上和政治上的统一。在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廷议争辩后,秦始皇裁定 以国家主义原则,力行"天下国家化"的政策目标。接下来的工作,自然是度量衡、 货币、车轨、文字等经济体制和文化体制的统一了。

华夏文明原本就是多种族、多文化的。每个地区的语言、文字、食、衣、住、 行等生活习惯都有很大的不同,度量衡和货币也非常杂乱。特别是南方的楚国,由 于采分权体制,地方势力较大,即使在其本国内,语言、文字、货币、度量衡的制 度都有很大的差异。

在这方面作得比较有系统的是东方的齐国和秦国本身。齐国是商业国家,鉴于 通商的方便和需要,加上管仲早年所作的革新运动,使齐国这方面显得较有体制些。 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力求中央集权,因而在这方面也建立了较完整的标准。但即使 是这两个国家,在度量衡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

以容器的计算单位来讲,秦国采用合、升、斗、斛,十合一升、十升一斗、十 斗一斛。齐国用的则是升、豆、区、釜、钟等单位,五升一豆、五豆一区、五区一 釜、十釜一钟。

天下统一后,为了租税征收的方便、官僚薪俸计算的准确(当时有部分薪津是 以实物供应的),以及全国性商业活动推展的需要,统一度量衡的标准的确是件相 当重要的工作。

不过这方面的改革却不那么顺利,从秦始皇26年公布统一全国度量衡以来,一 直到二世皇帝期间,史料上不断出现当时政府法令的诏书在修正着有关这方面的新 规定,似乎新的标准在执行上困难颇多,所以一直未能确定下来。即使日后从秦国 本土出土的遗物资料来看,民间似乎同时存在着商鞅升和始皇升,可见新的制度似 乎一直未受到大家的彻底接受。军事及政治上的统一比较容易达成,但生活文化上 的统一,则不是短期内光靠法令的宣布就可以作得到的。(台湾早年也尝试以公斤 制代替台斤制,但仍没有成功。)

货币分歧上的困扰更大。齐、燕等东方国家一向使用刀形的"刀钱",中原地 区的国家则采用鍬形的"布钱",南方的楚国则流行卵型的"蚁鼻钱",秦国的货 币则是圆形的"圆钱"。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下令重新铸造半两钱的"圆币",作 为全国统一的通货,圆形币中间有个方孔,旁边则分别刻有"半"与"两"二字。

为了经济活动的顺畅,货币的统一绝对有其必要。不过,秦始皇统一货币的政 策,和度量衡相同,实际的效果似乎不大。标准通货的始皇半两钱,除了秦王室的 大本营--陕西省和四川省曾有出土外,其他的地方均未出现过,显示其真正流通 的范围相当狭小。

车轨的统一是为了运输上的方便,皇室的政令为求能在最短期间到达全国各地, 交通网的建立自然是当务之急了。始皇27年,也就是统一后的第二年,秦始皇宣布 动工修筑由咸阳通往全国各地的大驰道。为了加强驰道上的运输效率,以及保障来 往车辆的安全,车轨的统一大小的确也有其必要。

但问题是旧的车子怎么办?要同时将全国的车辆统一规划,势必要有相当长的 缓冲时期,秦国统一前后不过十五年左右,更换车轨的成效如何,实在令人怀疑。

在所有的文化统一政策中,被后世学者认为最重要的,莫过于文字的统一。战 国时代每一个国家的文字都有其特色,因此统一天下不久后,新任的丞相李斯便提 出了文字统一的计划。

后汉时代的许慎在其名著《说文解字》中,列有九千三百五十三个汉字,并对 这些汉字的发展,作了如下的记载:

"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丞相李斯上奏,废除不同型态的各国文字,并建议以 秦国的文字作基础,以设计帝国的新文字。李斯所作的《仓颉篇》、中书府令赵高 的《爱历篇》,以及太史令胡毋敬所作的《博学篇》,都是建议将史籍的大篆加以 较简略的改良,形成一种叫作'小篆'的新文字。"

也有些史籍记载,小篆是李斯发明的。只是李斯身为新帝国的宰相,要负责推 动多方面的统一政策,任重而事繁,是否还有时间自己设计新文字,实在令人怀疑, 因此,与其将他视为发明人,不如视之为新文字的推动者,似乎更为合理些。

其实,即使是政府所推动的小篆,真正使用的时间似乎也并不太长。同属秦始 皇时代的程邈,便已正式公开表示,他花了十年时间的努力,已将大篆和小篆改成 一种更简单的文字--隶书。

愈是简单而倾向抽象化的文字,流行起来一定更快。因此,隶书虽不是政府大 力推动的,但依现有史料来看,它在民间的流传似乎比小篆更广些。

除了程邈外,也有人认为隶书是一个名叫作王次仲的官员更改古书而发明的, 由这些记载来看,想必当时参与文字创造设计工作者必不在少数。

不过,后来在山东临淄县的古墓中,却赫然发现在齐国姜太公的六世孙--胡 公的棺木上(约西周末年)有类似隶书的文字,或许隶书在秦国统一六国以前,便 曾存在于东方的齐国。

将天下统一在单一政权体制后,秦王朝便决心贯彻其中央集权的理念,统一文 字、货币、度量衡及车轨,都是政策上的必然结果。不过这种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的制度和习惯,绝不是靠强制的法令便可以有效推动的。因此秦始皇和他的决策官 僚集团,虽然也使出了浑身解数,但所完成的绩效,似乎远不如他们在军事和政治 上统一的成就。

巡幸天下,拚死维持公权力

统一天下之后,秦始皇最引人注目的活动,便是巡幸天下了。

9岁时从邯郸被送回咸阳, 到了39岁统一天下的三十年间,秦始皇似乎并无远 游的习惯。但自从统一后的第三年起,步入中年、体力逐渐转弱的始皇帝,却反而 展开了一系列巡幸天下的活动。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始皇在他最后生涯的九年间,曾作过四次长 途巡幸,最后甚至病死于途中。

第一次为始皇28年,统一后之第三年:咸阳→峰山(山东省邹县)→泰山(山 东省泰安县)→黄(山东省黄县)→腄(山东省牟平县)→成山(山东省文登县) →之罘(山东省烟台市)→琅琊(山东省诸城县)→彭城(江苏省徐州市)→衡山 (湖南省湘潭市)→湘山祠(湖南省湘阴县)→南郡(湖北省南方)→武关(陕西 省商县)→咸阳。

第二次为秦始皇29年:咸阳→阳武(河南省阳武县)一之罘→琅琊→上党(山 西省长治市)→咸阳。

第三次为秦始皇32年:咸阳→碣石(河北昌黎县)→上郡(陕西省北部)→咸 阳。

第四次为秦始皇37年:咸阳→云梦(湖北省云梦县)→海诸(安徽省相城县) →钱塘(浙江省杭州市)→会稽(浙江省绍兴市)→吴(江苏省苏州市)→琅琊→ 劳山(山东省青岛市)→成山→之罘→平原津(山东省平原县)→沙丘(河北省平 乡县)病死途中。

虽然有不少史学家认为,秦始皇大规模的巡幸天下,是为了好游乐及显示自己 至高无上的权势,后者或许有其必要,但只为游玩似乎不用如此辛苦的跑得那么远, 况且巡幸的地方也几乎都是最不稳定的齐地和楚地。

秦始皇在年轻时,便非常认真于工作,统一天下后,要推动的政治、文化、经 济上的改革又那么多,想必他更是日夜不停地繁忙着。《史记》上便记载有: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换句话说,秦始皇每天必须批示的文书,重达一百二十斤(一石)。当时纸尚 未发明,公文都刻于竹简上,一百二十公斤的竹简大约有一个人的高度,而且自我 要求,不批示完则日夜不休息,可见秦始皇的确是拚着命在工作的,这样的君王哪 还有闲情去游山玩水?

不但长途巡幸,秦始皇也常微服出巡咸阳。

微服出巡,显示他并不急着显示自己的权势。29年他第二次巡幸时,险些在博 浪沙遇刺,31年在咸阳微行时,也险些遇害。可见这些行动有相当高的危险性,如 果不是工作上的绝对必要,绝不会有君王想去作的。何况,二千多年前的交通不发 达,道路情况也不好,光是长途跋涉,已经是相当辛苦的了。

与巡幸类似,便是有关刻石的工作。

始皇28年,峰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

始皇29年,之罘刻石,之罘东观刻石。

始皇32年,碣石刻石。

始皇37年,会稽刻石。

刻石象征秦皇室的影响力,也代表秦国统治力量到达这些地区,可见秦始皇的 巡幸和刻石都有其政治目的--宣扬秦皇室的公权力。

如前所述,秦始皇巡幸的路线,大多在齐、楚两地。由于这些地区一向和中原 文化的差异性较大,地方性组织复杂且较富独立性,对秦皇室的公权力也较不服从, 尤其是对有关经济和文化的统一政策,更是一点也不买账,当地的政府官员势必也 深感头痛。为了贯彻中央集权的决策,也为了协助公权力的执行,秦始皇不得不以 皇帝的声望,东奔西跑巡幸各地。以他在宫中庞大的工作量,加上长途跋涉的辛苦, 秦始皇终于病死在沙丘的东巡途中,严格来讲,他应该是累死的。

【陈文德说评】

老子《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 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俞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许多人喜欢把"大公无私"挂在口头上,却不知道只要有所喜好和厌恶,便不 可能真正的"无私"。仁政本是儒家施政上的最高理想,但心里老惦着仁政,行事 必有所偏好,有着自己的标准,便也不再是"大公无私"了。

老子以"无"为处世的最高境界,便在于将万物一视同仁,无所偏私,这是不 仁,也是大仁。

刍狗是用草扎成的狗,只是一种装饰陪衬物,无所谓的喜恶。是以天地不懂得 何为仁,将万物视成刍狗,完全一视同仁,没有喜爱或憎恨。圣人也是大公无私, 将所有百姓一视同仁,如同刍狗一般,也是没有喜好、没有憎恨的。

橐音陀,禽音悦,橐龠是打铁匠用来焗火用的风箱,风箱的特色在其中间是空 虚的。因为空虚,所以才能蕴藏空气,任其流动而产生风力,当其摇动愈大时,风 力便愈强。天地有如橐龠,廓然空虚,所以才能生化万物,养育万类,因其没有任 何偏见,包容并蓄,使万物万类滋生繁衍,愈来愈多,无穷无尽。

由此而得到的人间启示,也在于为政者宜清静无为,让一切自然发展,养成自 生自得的力量。多所作为,多所设施,反而容易导致失策,所以不如无为不言,谨 守住心中的空虚世界,宽宏容忍来得合乎正道。

以现代的效能主义来看,或许很难同意这样的政治理念,但老子是楚国人,楚 国是幅员广大的分权式部落国家,着重的是任凭各地方自然发展,以保持其本性, 人为的干预,可能带来更大的祸害。

三国时魏人刘邵的《人物志》中,也明白指出:"一国之政,以无味和五味 是以王化之政,宜于统大。"

以无味和五味,指的是水以无味,故甘、酸、苦、辛、咸等五味皆能与其和。 如果为君王的,能体会为政之平淡。清静、无为,便能使百官各施其用。是以统合 一国的君王若宽和,天下之理反而易得也。在中国这种复杂又幅员庞大的国家,君 王的清静无为,拱己身而南向为王,不正也是儒家理想中的尧舜圣君吗?

秦始皇在治理工作上,不能算不认真。面对华夏文明崩溃后的乱局,秦始皇急 着有所为,积极主动想引导新文明的建立。心中有强烈的理念和使命感,正好也是 秦始皇和李斯为主的外籍政团执政时的最大问题。

秦孝公的变法使秦国的发展实力大增,但秦惠王以后的过度膨胀也带来了新的 危机,昭襄王中期后不断采行恐怖的屠杀政策,已充分显示这股新的文明,也发展 到了力不从心的瓶颈了。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这个问题更形严重。战争结束后,本来也有机会让秦始皇 去思考新的策略,规划长治久安的制度,但秦始皇本人和宰相李斯心中的政治理念 太强,反使他们看不到问题所在,甚至曲解了问题的征候,使新成立的帝国,因行 动力的僵化而面临崩溃的危机。秦始皇的勉强力行强制式中央集权,其实只是使问 题更加的恶化而已。


分类:秦汉朝历史 书名:刘邦大传 作者:陈文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