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经》壬部不分卷(卷一百三十七至一百五十三) | 太平经 | 道家

《太平经》壬部不分卷(卷一百三十七至一百五十三)


凡人不能相拘,故自制命为不善,天将诛之。故小人得诛于中人,中人得诛于上人,上人得诛于大人。夫小失法,自致危亡。夫神灵大小之诛,亦若此。而不能拘制 ,天当诛之必矣。

天畏道,道畏自然。夫天畏道者,天以至行也,道废不行,则天道乱毁。天道乱毁,则危亡无复法度。故自然使天地之道守,行道不懈,阴阳相传,相付相生也。道乃主生,道绝万物不生,万物不生则无世类,无可相传。万物不相生相传,则败矣,何有天地乎?天地阴阳,乃当相传相生,今绝灭,则灭亡,故天畏道绝而危亡。

道畏自然者,天道不因自然,则不可成也。故万物皆因自然乃成,非自然悉难成。如使成,皆为诈伪,成亦不可久。夫天地,虽相去远阔,其制命无脱者。

请问:"太平气俱至,欲常以善意去奸恶,当何先哉?""夫天地之性,半阳半阴。阳为善,主赏赐。阴为恶,恶者为刑罚,主奸伪。赏者多,罚者少。奸猾者多,赏者少,奸门开。所以然者,罚者多刑,主杀伤,犯法者皆成奸罪人,故奸门开,奸猾多也。阳者主赏赐,施与多,则德王用事。阳与德者,主养主生,此自然之法也。故昼为阳为日为君为德,夜为阴为月为臣为奸。

天地之性,半善半恶。故君子上善以闭奸。兴善者得善,兴恶者得恶。此由若以斗拱斗,非斗者自然走;以尺拱尺,非尺者自然落;犹方与圆不相得,规与矩不相值,纵与横不相合。故阳兴必动以类行,故火盛乃雷鸣,朱雀在其中,是以夏雷也,冬则藏。

凡事各因其本,乃天道可得而明。不缘其类,圣贤何从得深知之?故从天地开辟以来,人之善恶真伪,但观其所行,以类求之,占其成功,善恶得失,贤不肖可睹矣。何须坐争之乎?"

请问:"从古到今,贤者明者、智者辩者、力者勇者,此六人,皆有万倍之才,岂有善恶哉?""此六人,悉有万倍人之才能,其才能安和天地,令使凡邪恶害之属不生,帝王长无忧而寿,身能自除其疾病,各竟其天年,恩流凡人,此贤明智辩力勇,大善有益矣。而不能共和天地,使帝王无忧而寿,而身有疾病,被灾不能祓去,或夭年而死,与凡人无别,此六人无益也。但效其成功,无复问也。成功者是也,不成功者非也。效事若此,深得皇天心意,帝王为之延年命,万物悉治也。"

请问:"凡物一时有不生者,又有不养者,长之不成,其大过悉从何来?" "当生而不生者,天也;当养所不养者,地也。天地为万物之庐,贤人为万物工匠。帝王者象天,常欲生;后妃者象地,常欲养;大臣者象人,常欲思成。此三人并力,凡物从生到终,无有伤也。欲象平之道为法者,必当如此矣。"

请问:"天道助弱耶?助强耶?助寡耶?助众耶?"神人言:"天道助弱。" "何哉?""夫弱者,道之用也;寡者,道之要也。故北极一星,而众星属,以寡而御众也。道要一而道属焉。是故国王极寡,而天下助而治,助寡之效也。父母极强,反助婴儿,是强助弱之效也。上善之人寡而弱,不善之人强而众,众则寡矣,强则弱矣。故君子求弱不求强,求寡不求众,故天道佑之。故不与人争也,而人自为争;不与人争强也,而人助为强,故不争而善胜也。"

分别天道、精身与德不诀。请问:"夫道审当乐欲行,何为明效?"神人言: "吾受此文于天上诸神,诸神言,吾闻与阴阳风雨寒暑相应也,以是为大效。天乐其道行,而人未明信之,以乞雨止雨而明效之。行太平之道,乞请皆应;不行太平之道,乞请不应;明天道至在大平也。

故万物不生者,失在太阳;生而不养者,失在太阴;养而不成者,失在中和。故生者,父也;养者,母也;成者,子也。生者,道也;养者,德也;成者,仁也。一物不生,一道闭不通;一物不养,一德不修治;一德不成,一仁不行。欲自知有道德与仁否,观物可自知矣。五者,帝王君父师,欲深自知道德仁优劣,但观此。故理之第一善者,莫若乐生,其次善者乐养,其次善者乐施。故生者象天,养者象地,施者象仁。此三者,天地人之大纲也,过此而下者,但备穷乃后用之耳。如此天气自为平安,邪气自消灭,善人自至,恶人自去,莫不响应也。

明之者师也,谓先知之称师,当主证而明之。自古至今,凡文出皆天地也,故天地先出之,明之者师也,故夫文出皆有师。行之者县官也,古者帝王承天意,受师教,力行以除去灾害,以称天心,得延年益命,此之谓也。

造之者天,明之者师,行之者帝王,此三事者相须而成。天不出文,师无由得知;师不明文,帝王无从得知治。故天将兴帝王,必有奇文出;明师使教帝王县官,令得延年益寿,是佑帝王之明证也。"

"凡人民万物不生,生而不养,养而不长,长而反不成,不竟其天年,其过安在?""凡民万物不生者,天也;不养者,地也;长而不成者,人也。""过在人乎?""万物不得时生者,君也;生而不养者,臣也;长而不成者,民也。天与君父主生,此太阳之长也,生之祖也。天不欲生,物不得生;父不欲施,物亦不得生;君不欲生,物亦不得生,故天与君父主生。夫君父常念生,不乐杀者,凡物尽生。一念杀者一物死,十念杀者十物死,百念杀者百物死,自此至万念,皆若此矣。"

"地母臣承阳之施,主长养万物,常念长养之不?""念一不长养,则一物被伤,十念则十物伤,百念则百物伤,自此至万,乃若此矣。是故上古帝王之任臣,常求慈仁,好长养万物与为治。中古半慈仁物半伤;下古不详择臣而任之,故万物悉伤矣。

其德皇,王之言煌煌也。帝者,为天地之间作智,使不陷于凶恶,故称帝也。王者,人民万物归王之不伤,故称王。王者,往也。君者各安其部界,人归附之而无害,故称君。君者,号也。吏者,治也,而助上治物,使凡民万物大小,不失其治,乃得称吏。师者,悉解天下辞悉,乃得称大师者,所谓能解天下天下文也。故得称皇、帝、王、君、师也。

故皇道为首,帝道为腹,王道为股,吏为手足,师道者绳墨,为法为则,上下相须而立。故善治者常念皇道,中念帝道,下念君吏吏道。常诵大师之法,则守其绳墨,然后天心可安,地意可得,四时自顺,五行不战,三光常明,鬼神精气不害。五官五土各得其所,盗贼不发,帝王垂拱,俱称万岁。天道为法如此,不如吾文,诚难哉!谨思其意,行此二事,亦有戒哉!"

天地之性,精气鬼神行治人、学人、教人。神者居人心阴,精者居人肾阴,鬼者居人肝阴。于人念正善,因教人为善;常居人藏阴,趋人为恶,教人为恶,亦趋人为恶。古者贤人圣人腹中,常阴念为善,故得善应。凡人腹中常阴念恶,故得恶应,不能自禁。咎在常阴念善恶。鬼神因而趋善恶,安鬼于此可验矣。

太平气,风雨时节,万物生多长,又好下粪地,地为之日壮且富多,可能长生,凶年雨泽不时,地上生万物疏少,短而不长,不能自粪,则地之为日贫薄少,无可能成生万物。天地之行,尚须阴阳相得和合,然后太平,而致四时五行之吏也。

帝王月建前后也,职当为帝王气逐邪恶之吏也。夫建气王气,是乃天四时五行之帝气也。相气除气为前一,是正其前,毛头直指之吏也,所向者伏奸,不得复行为害。除前满平定气,皆善良吏也。前五执者,居前预为帝王气执除大邪。建前五将,悉受天正气,皆天之神吏,当为天使,无大小万二千物之属,皆当被服其德而奉行其化。

当王气为死,当月建为破,此尊严第一之气,故不可当也。当者死,名为杀气大耗。月建后为闭,闭塞邪奸,恐后休伏之气来干帝王建气也,故天闭其后。后而开,却休邪气教去也。其后为成奸,便当收之也。后五为危,危者其处,近天执大杀,一转破即击,故为危也。此后五将,天将欲休之,与地同气,主闭藏奸邪,鬼物同处,不可使也。

问曰:"北方为皇之始,东方为帝之始,南方为王之始,西方为霸之始。今天有六甲十二子,皇道当于何起?"

"然天有三统,各有太无。初一者天皇,二者帝,三者王,四者霸。天皇起于上甲子,地皇起于乙丑,人皇起于丙寅,霸道起于丁卯,是天历气数也。地历者,皇道起于子,帝道起于丑,王道起于寅,霸道起于卯。此四者,初受天地微气造生,不得有刑,有刑者伤皇道。道法不得有伤,故子刑卯,丑刑戌,寅刑巳,皆出刑气,不与同处。"

问曰:"天封人以等,地封人以等,人封人以等,岂可闻耶?"曰:"天封人以道,地封人以养德,人封人以禄食。""何也?""天者,以道自殊且久,故封之道,使寿,可得食风气而饱。地者主养,善地,地令人富,故封人以德富。君者封人以禄食,赐之以衣服。此三事,皆善也。好道不解,故得封于天。好德爱地,知相地授而居之,去凶得吉,得封于地。好学而有益于上政者,君父乃不能远也,须以理事,故得封于人也。是古者圣贤力学,不敢失此三事。故有得道而去者,有避世而之复地者,或有得君之禄食者也。"

问曰:"夫乐五音者,得其音何如,不得其音何如,并可闻耶?""夫音,非空也,以致真事,以虚致实,以无形身召有形身之法也。夫乐,乃以音响召事,比若人开口出声,有好有恶,善者致吉,恶者致凶。此书俱出于人口,乃致善恶之应。

乐声,正天地阴阳五行之语言也。听其音,知天地情,四时五行之气和以不,知尽矣。故上士得其意,以平理度也;中士为之,以助君理,以致寿;贤者为之,以致无忧。音者,乃一以乘万,万乘无极,天下毕备矣。"

问:"《太平经》何以百七十卷为意?"曰:"夫一者,乃数之始起,故天地未分之时,积气都为一。分为二,成夫妇。

天下施于地,怀妊于玄冥,字为甲子;布根东北,丑为寅始;见于东,日出卯;毕生东南,辰以巳,垂枝于南,养于午,向老西南,未以申也;成于西方,日入酉;毕藏于西北,戌与亥。故数起于一,而止十,二干之本,五行之根也。

故一以成十,百而备也。故天生物,春响百日欲毕终。故天斗建辰,破于戌。建者,立也,万物毕生于辰。破者,败也,万物毕死于戌。故数者,从天下地八方,十而备。阴阳建破,以七往来,还复其故。随天斗所指以明事,故斗有七星,以明阴阳之终始。

故作《太平经》一百七十卷,象天地为数,应阴阳为法,顺四时五行以为行,不敢失铢分也。失之则为脱天事,无所据,不应天地之心意,不随天数而为经,无益于理世之用也,不象天地之法,不能去害也。欲知其效,收世之闲文,积之三十里,乃至天,行之,不能消灾害矣。"

大天之下,八十一域,万一千国中,各自有文书,悉欲除恶致善,消灾害。今尽收录聚之,方圆百里,上可将至天,终不能消去灾害。此文虽少,帝王能行,必俟明效矣。上古第一神人、第二真人、第三仙人、第四道人,皆象天得真道意,眩目内视,以心内理,阴明反洞于太阳,内独得道要,犹火令明照内,不照外也,使长存而不乱。今学度世者,象古而来内视,此之谓也。

久久传相生,复衰微,反日厌其所为,传失道意,不能内照,日益不理。故天出圣人,象天文理,故天文自睹也。故天文正,天亦正;地文正,地亦正;人文正,人亦正;天地人俱正,万物悉正。人者,万物之长也。人失职被伤,不以寿死,万物亦随之,天地亦尔,邪气大作,病人不绝天年。

惟古今之行,各有次第,不相逾越。上皇神人之尊者,自名委气之公,一名大神,常在天君左侧,主为理明堂文之书,使可分别,曲领大职。当为君通神仙,录未生之人,各有姓名,置年岁月及日时,当上升之期,使神往师化其身乃上之。各有姓名,置年岁月及日时,当上升之期,使神往师化其身乃上之,随其智能高下,各各使不忘部署分别,各令可知,使自状其能,却乃任之。

奏上,出言曰,大神为上主领群神,各有所部,宜服明之,勿使有疑。令寿命长借,宜当谛之。圣明有心,宜以白日所有生,复而以簿书筹算相明,可在计曹,主领钱数珍宝之物。

诸当上计之者,悉先时告白,并计曹者,正谓奏司农,当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集上大神明堂,勿失期,如天君教,皆不得失平旦三刻之间也。明堂大神上承五刻集奏,如天君旧令从事。

大神受君之敕,部下司农,司农受敕,使下所部州郡国,言所部领所主,当上簿,入司农委输者,各以所出送书到。如懈惰不时送者,司农辄上明堂大神,上白天君出教,下司农,令郡国催促,不失后书。置时日漏刻相授,各有分别,勿有所乱。皆令同文,各有所副文。天上自无水旱之灾,不得有增减之文。转轮当至,勿稽留因缘,恐独受取,觉知者有主,天上知闻,罪辄不赦。各慎其职,各明其事。天君皆预知不言,音宜详,所问不用此言。水旱无常,灾害并生,人民疾病,死生无数,不用天君教令致也。

天君教出告大神,卿相中二千石文书,群僚在职之神,务尽其忠,务尽其行,上称天君之心。天君与诸师化之,当得升度者,就而正,各使成神,光景随其尊卑。所化之神,皆随有职位次第官属。天君敕大神常化成之,人各自度量,志意日高,贪慕上升。其化生,光耀日中,所见洞彻,正神相随,浮游八表。观天所施为,知其动摇,各从其宜。

朝天谒见,自有常日。当以月初建,大神小神,自相差次,铨次尊卑,朝大臣,不过平旦。朝会群神,各明部署,案行无期,务明其文书,督责有职之人,先坐其事,当如天君教令。有所白,辄开明堂,乃得所言,各有所明,各有所带,不得无有功效。

天君敕大神, 群僚集会,各正其仪,勿使有过差。以法令各察所部, 天上觉知,其过不除。各慎所职,无为诸神所得短。

天君敕大神曰,郡国之中,有圣智志意,常念贪生之术,愿与生神同行,与天合思,欲布恩于人,恩惟生成,助天理生,助地养形,慕仁、善化,上其姓名于大神。使曹有文辞,数上功,有信可任。曹白其意,天君当自有数,众神所举各令保。是郡国选择,务取尤善。

天君敕明堂,诸当为天君理众职,务平其心,各行天上所部,使有分理,皆尽忠诚,通达所知,务成其功,务理其所。各誉笃达,宜进所思,音声所通,其意虽有心言,天君预闻其语,当何隐蔽而不尽忠诚。

问曰:"今欲更明圣贤仁之法而悉绝邪文,何更能明之哉?""天病此邪伪文,使除之,取明天之道。夫古今圣人之文,所以理天地。夫圣人之文明,则天道大理矣。夫皇天所怒而不悦,故有战斗,水旱灾害不绝,王者愁苦,皆曰圣人文稍稍乱而不明,故天道云乱而难理也。圣人文乱,天道亦乱;圣人文废而不用,天道亦废而不用。"

问曰:"古者无文,天道不乱。""时天券久未出,上皇神人理,上祖考本。与皇天分体久久,去天道远,丧乱不复知天意,故天出券,使圣人书,师传之。圣人不竟久留也,故记而置之,以遗后生。故太平气至,天道当理矣。"

问曰:"今欲使理气,事而长生,岂可得闻不?""然,详念吾之言,皇天自有常法,为人君上者,当象天而行,乃以道德仁为行三统。君上乐欲无事者,朝常念道,昼常念德,暮常念仁,既无一事矣。""愿闻朝何故念道,昼何故念德,暮何故念仁?""然,天道可顺,不可逆也。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今愿闻其要意。""然,天有四时三部,朝主生,昼主养,暮主施。故东南生,西南养,西北施。故人象天为行,以东南种而生之,西南养而长之,仲秋已往,夏内居嫁娶而施传类。此皇天自然教令也,故人民嘿自随之,理能常象此者,即得天意矣;不能象此,名为逆天教令,故多伤也。伤少则春物伤,伤丁壮则夏物伤,伤老即秋物伤,伤怀妊即冬物伤,此自然之法也。古者圣王,常思念天道而行,不敢失铢分矣。"

问曰:"欲得与地长厚,可得闻乎?""然,常顺天所为者,长与天厚;轻逆之者,长与天为怨。故古圣王之理者,一曰常生,二曰常养,三曰常施。为行如是,谨以承仰天道。不理之名,四曰刑之而不理,五曰杀,是其极也。以此分别,第一之君纯生,第二之君纯养,第三之君纯施,第四之君纯刑,第五之君纯杀。生者延年国昌,养者增算,施者无过,刑者有病,杀者暴穷。古者圣王,睹天禁明,不敢妄为也。

古者圣王,得六甲王相微气之日,不怒不言恶事。至此之日,故言善事,饮食作乐,以止灾去凶邪也。故王气常欲见尊敬,故上古度世之人,圣王之理顺此,故得卧理而思,讫无一事,春东首,夏南首,秋西首,冬北首,四季首其角。君臣人民俱知其法,天下邪气悉消。天上格法,常以王日下取库兵,理之地下。以休废之日乃致之,故盗贼不兴,兵革息矣。"

问曰:"天独怒而不应和人,宁可知否?""然,天理乃以气为语言,见于四时。春角气不知,肝脉不动,角蔟不和,清音不应,此即天不悦不语言也。古者圣王见此,即思惟得失之理,以反之。

然王气所居,乃得仁助其理也。此二气共生成,于此也乃反。休废凶气至,来助其理,此乃三气。小人之气反见于是,无统天位,故象小人。天见,照见其类,令贤圣策之而思之,当索幽隐道人、德人、仁人,以反复其气,立相应矣。故王者御天道,以民臣为股肱;为御不良,则乱其道矣。古者圣人将御天道,索道德仁贤明共御之,乃居安也。故道人属天,德人属地,仁人属中和。故三统不和,三贤理之,故太平气至,万物皆理矣。"

问曰:"万民何以尽为仁哉?""然,天道乃生德,德乃生仁。今君乃以道人为师,取法于道。君乃法道,其臣德矣。民乃取法于臣,臣德则民仁矣。令下象上法,上法天也,转而相生,民安得不尽仁哉?

古者圣王以大道人为师者,乃欲化下流也。上君为政如天,中君为政如地,下君为政如人。如天者,不失天意,父事大道也。如地者,不失地意,母事地道也。如人者,不失人意,思乐得中和之道。圣人见万物尽生,知其理重道也;见物尽养,知其真德也;见万物尽成,知其真仁也。夫理真道者,但有生心;理真德者,但有养心;理仁者,但有施心,非此三统道德仁,非谓太平之君矣。

天上之士,乃生天上,受委气无形而生。知天上之士,何所不知,何所不明,何所不见?自然元气,同职共行。天上之士,常在无极之殿,与天同理文书,上下不失其事,乃知可生之物,复下地形,使得成就,万物皆被荣。天上之士,天之所尊敬,诸神所仰,如帝王太子,敢有不敬者乎?天君者,则委气,故名天君,尊无上,所敕所教,何有不从令者乎?"

问曰:"夫太平之君道盛,其德乃次天也。得书独行,化流天下,乃可无不平也。""夫大神不过天与地,大明不过日与月,尚皆两半共成一。夫天地各出半力,并心同欲和合,乃能发生万物。昼夜各半力,乃成一日。春夏秋冬各出半力,而成一岁。月始生于西,长而东,行至十五日,名为阳,过十五日消,名为阴,各出半力,乃成一月也。男女各出半力,同志和合,乃成一家。天地之道,乃一阴一阳,各出半力,合为一,乃后共成一。故君与臣合心并力,各出半力,区区思同,乃成太平之理。"

问曰:"时人文虽多,乃自言物毕备者,灾害盗贼常有余也。而常得愁苦,于此凶日以为忧,吏民共救之,不能救也,绝者复起。""今吾可以长补其不足,而使无复灾也。从古天券文出已来,凡贤圣文书,宁亦有同者?皆异也。故天命师,使出除凶,德覆民臣,光被四表,远迩响应,恩及草木。是其用心意开也,其书皆异也。"

问曰:"古今要道,皆言守一,可长存而不老。""人知守一,名为无极之道。人有一身,与精神常合并也。形者乃主死,精神者乃主生,常合即吉,去则凶。无精神则死,有精神则生,常合即为一,可以长存也。常患精神离散,不聚于身中,反令使随人念而游行也。故圣人教其守一,言当守一身也。念而不休,精神自来,莫不相应,百病自除,此即长生久视之符也。

阳者守一,阴者守二,故名杀也。故昼为阳,人魂常并居;冥为阴,魂神争行为梦,想失其形,分为两,至于死亡,精神悉失,而形独在。守一者真,真合为一也。人生精神,悉皆具足,而守之不散,乃至度世,为良民父母,见太平之君,神灵所爱矣。"

《三洞珠囊》卷四《绝粒品》引《太平经》第一百四十五云,问曰:"上中下得道度世者,何食之乎?"答曰:"上第一者食风气,第二者食药味,第三者少食,裁通其肠胃。"

又云:"天之远而无方,不食风气,安能疾行,周流天之道哉?又当与神吏通功,共为朋,故食风气也。其次当与地精并力,和五土,高下山川,缘山入水,与地更相通,共食功,不可食谷,故饮水而行也。次节食为道,未成固象,凡人裁小别耳,故少食以通肠,亦其成道之人。"


分类:道家  书名:太平经  作者:于吉
《太平经》癸部不分卷(卷一百五十四至一百七十) | 太平经 | 道家

《太平经》癸部不分卷(卷一百五十四至一百七十)


一曰神道书,二曰核事文,三曰去浮华记,都曰大顺之道。太者,大也;大者,天也;天能覆育万物,其功最大。平者,地也,地平,然能养育万物。经者,常也,天以日月五星为经,地以岳渎山川为经,天地失常道,即万物悉受灾。帝王上法皇天,下法后地,中法经纬星辰岳渎,育养万物,故曰大顺之道。

神人真人圣人贤人自占可行是与非法

古者神人自占是非,得与不得,其事立可观也,不但暗昧,昭然清白。神道至众,染习身神,正心意,得无藏匿,善者出,恶者伏,即自知吉凶之法,如照镜之式也。

于此之时,贤明自安,时不再来,物不重应,乃得独盛,洽远方,故事见,其应见,慎无拒逆,撰以为宝器,可谓得天地之心意矣,其事时矣,事皆职矣,神道来矣,贤者谋矣,吉人到矣,邪者不来矣,清明见矣,四方悦矣,幽人隐士出矣,得天心矣,得治术矣,邪不发矣,自然达矣,真人来辅矣,天下善应矣,各以其事来矣,去愦乱矣。

此应出腹中,发于胸心,乃若雷电之应证也。夫瑞应反从胸中来,随念往来,须臾之间,周流天下。心中所欲,感动皇天,阴阳为移言语,至诚感天,正此也。

《道典论》卷四《妙瑞篇》引《太平经》云:"人君为善于内,风雨及时于外,故瑞应反从人胸中来。故有可欲为,皆见瑞应,何有不来者乎?夫至诚,乃感皇天,阴阳为之移动,谁往为动者乎?""身形不能往动也,动也者冥,乃心中至诚感天也。"

念者能致正,亦能致邪,皆从志意生矣。使能动天地,和阴阳,合万物,入能度身,出能成名,贤不肖皆由斯生。故贤者善御,万不失一也。

"人腹中有过,反面赤,何也?""心者,五藏之主,主即王也,王主执正,有过乃白于天也。"

"惊即面青,何也?""肝者主人,人者忧也,反㤥肝胆为发怒,故上出青也。"诸神皆有可主,以万物相应。故令人常自谨良,而顺天地,而灾不得复起也。

外学多,内学少,外事日兴,内事日衰,故人多病,故多浮华。浮者,表也,华者,末也。夫天道远,入邪中,不能自还。所谓神道书者,精一不离,实守本根,与阴阳合,与神明同。核事文者,考核异同,疑误不失。浮华记者,离本已远,乃居野,其文错乱,不可常用,时可记也。

守本者,治若神矣;守中者,少乱而烦矣;守末者昏矣。故贤者守本戒中,不敢从末也。夫能守之不止,方方善来者,无拒逆,撰为宝器,万世不复易也。人力自为善者可厄乎?邪辟夷狄却乎?兵革绝乎?杖策绞无声乎?四方安乎?道路通乎?人君明乎?神策,大人守之动四方,中士为之令臣良,小人为之不相伤。其辞约,其法明,占神文乎可不行?不能持乎?慎无伤以拘奸乎?

以自防却不祥法

顺用四时五行,外内思正,身散邪,却不祥,悬象而思守,行顺四时气,和合阴阳,罗网政治鬼神,令使不得妄行害人。

立冬之后到立春,盛行用太阴气,微行少阳之气也。常观其意,何者病为人使。其神吏黑衣服,思之闲处四十五日,上至九十日,令人耳目聪明。

立春盛德在仁,气治少阳,王气转在东方,兴木行。其气弱而仁,其神吏青衣,思之幽闲处四十五日,至九十日,令人病消以留年。行不止,令人日行仁爱。春分已前,盛行少阳之气,微行太阳之气,以助少阳。观其意无疑,深思其意,百邪服矣。

立夏日盛德火,王气转在南方,太阳之气以中和治。其神吏用之,得其意,口中生甘。神吏赤衣,守之,百鬼去千里。夏至之日,盛德太阳之气,中和之气也。其神吏思之,可愈百病。季夏六月,盛德合治,王气转在西南,回入中宫。其神吏黄衣,思之令人口中甘。每至季,思之十八日。

立秋日盛德在金,王气转在西方,断成万物。其神吏白衣,思之四十五日,至九十日,可除病,得其意,令骨强老寿。秋分日少阴之气,微行太阴之气也,逆疾顺之。

立冬之日,盛德在水,王气转在北方。其神吏黑衣,令人志达耳聪。守之四十五日,至九十日,百病除。此五行四时之气,内可治身,外可治邪,故天用之清,地用之宁,天用之生,地用之藏,人用之兴,能顺时气,忠臣孝子之谓也。此名大顺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之道,故道为仁贤出,不为愚者生矣。

盛身却灾法

年十岁,二十年神。年二十,四十年神。年三十,六十年神。年四十,八十年神。年五十,百年神。年六十,百二十年神。年七十,百年神。年八十至百二十,神尽矣。少年神加,年衰即神灭,谓五藏精神也,中内之候也。

千二百二十善神为其使,进退司候,万神为其民,皆随人盛衰。此天地常理,若以神同城而善御之,静身存神,即病不加也,年寿长久,神明佑之。

故天地立身以靖,守以神,兴以道,故人能清静,抱精神,思虑不失,即凶邪不得入矣。其真神在内,使人常喜,欣欣然不欲贪财宝,辩讼争,竞功名,久久自能见神。神长二尺五寸,随五行五藏服饰。

君仁者道兴,君柔者德生。中心少有邪意,远方为之乱,神气周流,疾于雷电,急还神明,以自照内,故病自愈而人自治。故人生百二十上寿,八十中寿,六十下寿,过此皆夭折。此盖神游于外,病攻其内也。

思本正行,令人相亲爱。古之求寿,不失其道者,天地有常行,不可离本也;故求安而长存者,慎无忘此道本元也。故画图以示后来,陈人物生受命之时,久远以来到今,不失阴阳传类,更相生而久长,万万余世,不可阙也。一衰一盛,高下平也;盛而为君,衰即为民;盛即得道,衰即受刑。

夫孝者,莫大存形,乃先人统也。扬名后世,此之谓善人谨民。天地爱之,五行功之,四时利之,百王任之,万民好之,鬼神佑之,五藏神留之。遇一得生,今且失之,离我神器,复为灰土,变化无常,复为万物矣。

分别形容邪自消清身行法

道之生人,本皆精气也,皆有神也,假相名为人。愚人不知还全其神气,故失道也。能还反其神气,即终天年,或增倍者,皆高才。

或求度厄,其为之法,当作斋室,坚其门户,无人妄得入;日往自试,不精不安复出,勿强为之。如此复往,渐精熟即安,安不复欲出,口不欲语,视食饮,不欲闻人声。关炼积善,瞑目还观形容,容象若居镜中,若窥清水之影也,已为小成。

无鞭策而严,无兵杖而威,万事自治,岂不神哉!谓入神之路也,守三不如守二,守二不如守一。深思此言,得道深奥矣。

通神度世厄法

天之生人,万事毕备,故十月而生,与物终始。故可度灾厄,致太平。上士学道,辅佐帝王,当好生积功乃久长。中士学道,欲度其家。下士学道,才脱其躯。道为贤明出,不为愚者。能用之者吉,不能用之,宁无伤无贼哉?

贤不肖自知法

上士高贤,事无大小,悉尽畏之;中士半畏之,下士全无可畏。上士所以畏之者,反取诸身,不取他人。心开意通无包容,知元气自然之根,尊天重地。日月列星,五行四时,六甲阴阳,万物C167行动摇之属,皆不空生。鬼神精魅六合之间,表里风云雷电,不空行也,此皆有神有君长,比若人有示,故畏之,不敢妄行。

中士半畏之者,上不知元气自然之有术,才知今见风雨云气与生物也;尚时言天无神,不畏列星日月也,才知大火、北斗。

下士则不知土地山川之广大可㤥,才知耕田,种其所有,治其家眷术也;不知四时五行可以何履也,但知随而种树之,收其利耳;不知六甲阴阳为神,通言其无有也。夫人愚学而成贤,贤学不止成圣,圣学不止成道,道学不止成仙,仙学不止成真,真学不止成神,皆积学不止所致也。

利尊上延命法

一曰延命。夷狄自伏法万种,其类不同,俱得老寿,天地爱之,其身无咎,所以然者,名为大顺之道,道成毕,身与天地同域。古者为之,万神自得,欲知其效,瑞应自至,凶祸自伏,帝王以治,不用筋力,能知行此,夷狄自伏,行之不已成真人。故圣人之教,非须D84A揣击而成,因其自然性立教。帝王所以能安天下者,各因天下之心而安之,故得天下之心矣。

是道修古文。人本生时,乃名神也,乃与天地分权、分体、分形、分神、分精、分气、分事、分业、分居,故为三处。一气为天,一气为地,一气为人,余气散备万物。是故尊天、重地、贵人也。故三皇五帝皆立师,疑者跪问之。故国常治,虽灾厄亦可愈也。

王者无忧法

大顺之路,使王者无忧无事致太平。夫天地不大动摇,风雨不横行,百神安其居,天下无灾矣。万物各居其处,则乐无忧矣。何以致之?仁使帝王常乐,道使无愁苦也。若帝王愁苦,即天下不安。夫帝王,天下心也;群臣,股肱也;百姓,手足也。心愁则股肱妄为,手足行运不休止,百姓流荡,是其自然相使也。天亦如是也,天失道,云气乱;地失道,不能藏矣。

王者与天相通。夫子乐其父,臣乐其君,地乐于天,天乐于道,然可致太平气。天气且一治,太上皇平且一下,天地和合。帝王且行吾道,何咎之有?道者,天之心,天之首。心首已行,其肢体宁得不来从之哉?

还神邪自消法

分别三气所长,还神守身。太阳天气,故称神。形者太阴,主,包养万物,故精神藏于腹中,故地神称。精者,万物中和之精,故进退无常。天地阴阳之精,共生万物,此三统之历也。

神者主生,精者主养,形者主成。此三者,乃成一神器,三者法君臣民,故不可相无也。故心神动摇,使形不安。存之不置,利其可安即留矣,不用其可安即去矣,始学,用其可安之教之,久久自都安不去矣。

阴气阳气更相摩砺,乃能相生。人气亦轮身上下,神精乘之出入。神精有气,如鱼有水,气绝神精散,水绝鱼亡。故养生之道,安身养气,不欲数怒喜也。古者明师,教帝王皆安身,使无忧,即帝王自专矣。天喜,太平气出,无不生成;天恨,形罚之气出,莫不杀伤,万物莫不被其毒,故同忧也。

天不守神,三光不明;地不守神,山川崩沦;人不守神,身死亡;万物不守神,即损伤。故当还之乃曰强,不还自守曰消亡也。

和合阴阳法

自天有地,自日有月,自阴有阳,自春有秋,自夏有冬,自昼有夜,自左有右,自表有里,自白有黑,自明有冥,自刚有柔,自男有女,自前有后,自上有下,自君有臣,自甲有乙,自子有丑,自五有六,自木有草,自牝有牡,自雄有雌,自山有阜。此道之根柄也,阴阳之枢机,神灵之至意也。

令人寿治平法

三气共一,为神根也。一为精,一为神,一为气。此三者,共一位也,本天地人之气,神者受之于天,精者受之于地,气者受之于中和。相与共为一道。故神者乘气而行,精者居其中也,三者相助为治,故人欲寿者,乃当爱气、尊神、重精也。

欲正大事者,当以无事正之。夫无事,乃生无事,此天地常法,自然之术也,若影响。上士用之以平国,中士用之以延年,下士用之以治家。此可谓不为而成,不理而治。大道坦坦,去身不远,内爱吾身,其治自反也。

七事解迷法

以德治身何如,及以治万民,致大和之气何如,善而不达,何能安哉?以仁、义治身何如,及治万民何如,善而不达,何能安哉?以礼治身何如,及以治万民何如,善而不达,何能安哉?以文治身何如,及治万民,善而约束,使不得为非何如,善而不达,何能安哉?以治身何如,及治万民何如,善而不达,何能安哉?以灭武兵革治身何如,及以治万民何如,善而不达,何能安哉?然此七事,亦不可无,亦不可纯行。

古者神人治身,皆有本也,治民乃有大术也。使万物生,各得其所,能使六极八方远近欢喜,万物不失其所,乃当自然,能安八方四远,行恩不失DA3E毛。今未能养其本末,安能得治哉?今此上德、仁、义、礼、文、法、武七事,各异治,俱善有不达,而各有可长,亦不可废,亦不可纯行。治身安国致太平,乃当深得其诀,御此者道也。合以守一,分而无极,上帝行之,乃深乎不可测,名为洞照之式。

救四海知优劣法

天生人凡有三等:第一天生,第二地生,第三人种类。受命天者为人君,受命地者为人臣,受命人者为民。君者,应天而行;臣者,应地而行,顺承其上;为民者属臣,转相事。凡是三气共一治,然后能成功。故上之安者,其臣良也;臣职理者,其民顺常;民臣俱善,其君明,其治长。

太平者以道行,三气悉善,合乎章也,怀道德,不相伤也。故大人治道,以平天下,救四海,恩及夷狄,祸不得起,其善证日生,凶不得来。中士学道为国臣,助其治也,度其家,辟祸灾。其次治道,损其父母,反远游,德独小薄,才脱躯也,安能辅明王助国家哉?能平四海者,天助之,为人臣者助为治,与地谋;才自脱者,道狭小无可得治。此三人皆度世,老寿有大小不同邪?

是神去留效道法

神人言:明行效道,视命在谁乎?令人昭然觉悟,知命所从来。法审谁者,持其正也。人法阴阳生,阳者常正,阴者常邪;阳者常在,阴者常无;阳者常息,阴者常消;阳者常生,阴者常杀。

人日三变,象三气。其政殊异,相与分争乖错,不相从也。而习使其常,守人形容者,吉。唯有真道者,能专精自殊异也。不学者,则不知神去留之效,立见之物,不可隐也。故君子制尸不制鬼。

人不卧之时,行坐言语,分明白黑,正行住立,文辞以为法度,此人神在也。及其瞑目而卧,光景内藏,所念得之,但不言,神在内也。及其定卧,精神去游,身不能动,口不能言,耳不能闻,与众邪合,独气在,即明证也。故精神不可不常守之,守之即长寿,失之即命穷。人之得道者,志念耳;失道者,亦志念耳。

救迷辅帝王法

大道变化无常,乃万里相望;上下无穷,周流六方;守之即吉,不守即伤,阴阳开辟以为常。其付有道,使善人行之,其寿命与天地为期。夫德有优劣,事有本末,凡事悉道之也。将兴者得善,将衰者得恶,比若土地,得良土即善,得薄土为恶。

善上合天,贱者都泽。坐者为主人,行者为流客。此尽道也,善人行成福,恶人行成灾。善人得以为福德。尊者得之驾乘,卑者得以步足。圣贤得以度世,小人得之,不相克贼,此皆道也。教不重见,时不再来。急教帝王,令行太平之道。道行,身得度世,功济六方含生之类矣。


分类:道家  书名:太平经  作者:于吉
《太平经》《太平经》简介 | 太平经 | 道家

《太平经》简介


《太平经》,又名《太平青领书》。传说东汉于吉所传。早期太平道奉为主要经典。从道教的出现来看,《太平经》是道教第一部经。

1、《太平经》的来历

据范晔 《后汉书·襄楷传》说,顺帝(126-144)时琅琊天花乱坠宫崇献上《太平青领书》170卷,为期师于吉在典阳泉水上所得神书,其书以阴阳五行为宗,而多巫觋杂语,当时有司奏告此书妖妄不经,于是收藏起来,后来张角得有此书。又说,桓帝延熹九年(166),襄楷又上书提到此书,认为该书奉天地,顺五行,其中有兴国广嗣之术,汉顺帝没有实行,所以国家不得兴量。唐章怀太子李贤注说:"神书即今道家《太平经》也。其经以甲乙丙丁己庚辛壬癸为部,每部一十七卷也。

2、于吉的传说

传说于吉为北海人,患有癞病,十多年中使用百药无效。于是他每天清晨和夜间虔诚焚香,祷告上天,请求神灵救护。太上老君被他的精诚所感动,命令仙人帛和化作卖冻结翁出现在市场上。于吉见到帛和便求他为自己治病,帛和约他第二天鸡鸣时相会。于吉按约定地点到大桥北边木兰树下相见,没想到帛和已经先到。帛和怒斥于吉一通,命令他第二天半夜再来。于吉接受了教训,不敢怠慢,太阳落山便到木兰树下去等。过了不久帛和也来了,见到他非常高兴。授给他一部经书,并且对他说道:"你得到这部书,不单能治好病,而且可以长生,变化自如,周行天下,望好自为之。"于吉叩拜接受经书之后,疾病顿然消除。接着太上老君又亲自降临,传授给他读经书的旨要。于吉就将经书扩充为170卷,即《太平经》。由于他领悟了书中要旨,内以治身,外以消灾治病,从此无不应验。在民间三百年后,道成仙去。还有一种传说,三国之时,于吉往来江东吴地之间,立精舍,烧香读道书,用符水为人治病,当地人很多都崇信他。孙策嫉妒他的威望,命令手下人将下于吉绑在烈日之下,并要他求雨,马上大雨如浇。孙策更为气愤,就把他杀了。杀了之后,于吉尸体忽然不见。孙策杀了于吉之后,心中总觉有些后怕。每当独坐之时,就感到于吉在他身边,从此精神有些失常。后来自己照镜子 ,看到于吉在镜子时而再仔细看又没有了,这样反复出现多次,孙策吓得扔掉了镜子,大叫起来,导致旧疮迸裂,不一会就断了气。

3、作者考证

关于《太平青领书》的作者,根据陈撄宁考证 ,认为此书脱胎于西书《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天官历包元太平经》为汉成帝时甘忠可造作,是根据秦汉之际燕齐一带海上为秘密相传,日久年深,传经者各自运用手笔,逐渐使其内容增加,篇幅扩大,遂成为后来170卷的巨著。此书为张角利用,成为太平道的主要经典。又据陈撄宁考证,五斗米道所信奉的《太平洞极经》与《太平经》有递承关系,现存《太平经》中曾有20余处引用《太平洞极经》里面的话。

北宋贾善翔《犹龙传》卷四将宫崇所上神书径直称为《太平经》,并引宫崇所上表文,指明于吉亲受于太上。《太平经复文序》列《太平经》传授渊源说:皇天金阙后圣太平帝君作《太平复文》,先传上相青童君,又传上宰西城王君,王君传弟子帛和,帛和传弟子于吉,领其扩为170卷宗,编成360章。《混元圣纪》卷一引《后汉书》佚文,也说老君授于吉《太平经》。这些记载均认为于吉为《太平经》或《太平青领书》的作者,后人们从《太平经》卷帙浩繁、内容丰实推断,此书定非一人一时所作,而是经过众手长期编制、增扩而成。各种记载表明,于吉可能是《太平经》170卷的最后定型者。

4、《太平经》卷数

《太平经》的卷数,传说不一。此书最早见于著录,是东晋葛洪《抱朴子·遐览篇》所载道教书目,其中有《太平经》50卷,又有《甲乙经》170卷。《太平经》是其本名,《甲乙经》则因此书分为甲乙丙丁等10部而得名。至于50卷和170卷的卷数所以不同,料想当时就有两种传本。现在《道藏》中的残本《太平经》共为67卷宗,其中还包括《太平经钞》10卷。《太平经》的实际卷数,较多的说法为170卷。近人王明先生根据《太平经钞》及其他27种引书加以校补,编为《太平经合校》,基本上恢复了170卷的轮廓。此书于1960年2月中华书局出版,成为通行本。

5、《太平经》的流传

《太平经》的流传,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在张角领导黄巾起义的太平道兴起之前,这部书一向秘密流传。在历史上可考的传经人有甘忠可、夏贺良、帛和、于吉、宫崇等人,其中最重要的当然还是于吉,前面已谈到他是受经和演经的重要人物。自从黄巾起义失败之后,此书应当在民间还有流传,因为《抱朴子·览篇》中曾有著录,后一阶段,即《太平经》的再度出现,是在南北朝时期,《道学传达室》郑十五说:梁初,昆仑山渚平沙中有三士漆笥,内有黄素写干君(即于吉)所出《太平经》三部。(桓) 因就村人求分一部,还都供养先呈陶(弘景)君。陶君云:"此真于君古本。"又《太平经复文序》中也说:"南朝丧乱,《太平》不复行。暨梁,陶先生弟子桓法 于溪谷间得《太平》本文。"从此《太平经》再传于世,而且在道教中保存下来。

此后道士还在讲习此书,比如南北朝陈宣帝时的名道周智响。《太平经复文序中说:"周智响善于《太平经》义,常自讲习,时号太平法师。"

这部书一直流传到宋元时代,还是完整不缺的,《宋史·艺文志>和元马端临《文南通考》中都曾有著录,而且还都是完整的170卷。《太平经》开始残缺,大概是在"至元毁藏之后,明代已然不全,虽然白云霁》道藏目录详注》著录仍为170卷,但是《正1到第10卷已非太平经》原文,而为《太平经钞》。清代贺龙骧刊印《钦定道藏全书总目》时,《太平经》仍存119卷宗,他在《国朝坊道书目录》之中还著录了《道藏》以外的坊刻本,太平经》百余卷宗,可异今已不见。

6、《太平经》内容大要

《太平经》诬蔑要采用的是问答体,即真人(弟子)问,神人(天师)答。《太平经》的基本内容,《后汉书·襄楷传》中说是:"专以奉天地、顺五行为本,亦不、有兴国文嗣灾害术。"范晔说是:"以阴阳五行为宗,而多杂语。"《神仙传》说是:"专论阴阳、否泰、灾眚之事,有天道,有地道,有人道,云治国者用之,可以长生,此其旨也。"以上分析,大致正确。

《太平经》的经义,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构筑了早期道教的神学思想及体系,提出了神仙不死、身中神、求长生等观念,最高神名太平金阙帝晨后圣帝君号太平真正太一妙气皇天上清金阙后圣九玄帝君,亦称大太平君(实即老子),又有一师四辅,即太师彭君,上相方诸宫青童君,上保太丹宫南极元君,上傅白山宫太素真君和上宰西城宫总真王君。其余公卿有司仙真圣品大夫官等361人;从属3万6千人,部领36万,人民则十百千万亿倍等等。二是为帝王治太平提出的一套统治术,占全书的主要部分,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以"无为而无不为"的黄老学说为治国方针。认为天人一体,人的一切能够影响天道,人治不得,天必降以灾祸,小则损伤疾病,大则灭国亡家,均与治道有关。并且提倡儒家的伦理道德,表示对明君清官的拥护和向往。还以神的权威,劝诫和警告昏君和贪官污吏,谴责他们的贪婪,不劳而获和残暴。要求平等,反对过度剥削,提出一种以建立人人劳动、周济贫穷的平等社会为目标的太平思想。在一些篇章晨,还提出保护山林和土地等利于农业生产的主张。三是关于教徒的修养方法,其中主要的就是守一之道,认为守一既久,可使形化为神。并提出了辟谷、食气、服药、养性、返神、房中、针灸、占卜、堪舆、禁忌等诸般方术。书中还有丰富的中医中药知识,可补《黄帝内经》之不足。同时,还重视符咒,宣说服符诵咒能够驱邪求福、治病长生,要求信徒进行斋戒、首过、祈禳、叩拜及育经等活动。四是书中包括有浓重的劝善思想,提出了"承负"的善恶观,认为先人犯有过失,积累日多,由后辈子孙负其过,前人为"承",后人为"负"。如果为善,则前人积福,后人受荫。这是对"一家三代"的祸福根源而言,与佛教的"三世因果"并不相同。而且推而广之,认为天地人三统共生,如果人类作恶太多,则天地必降灾异,殃及后人。正是因为有这种天道所决定的承负,因此劝人为后巨子孙着想而行善积德,并方信修正道,可以断除承负而度成仙。总的来说,《太平经》包容了古代道家、方仙道、黄老道思想,是这些学术思想向宗教信仰转化的产物,也是道教教团最初酝酿和形成过程中的一部宣言书。

7、《太平经》与老子思想

《太平经》既托名为老君所传授,实际该书的思想受老子影响很深。如在《太平经钞·乙部》中说:"夫道何等也?万物之元首,不得名者。"又是说:"道无所不化。"《太平经钞·乙部》又有几处说:"君宜守道,臣宜守德,道之与德,若衣之表里"、"夫君贵道德,下刑罚。小人反,下道德,上刑罚"、"夫王者静思道德,行道安身,求长生自养。"这些都是道家的传统观念,为《太平经》直接继承下来。因此有些学者认为,该书上承老子遗教。除了"道德"而外,《太平经》更着重于老子说的"自然",并且提出"元气"的概念。如《太平经钞·乙部》中说:"元气自然,共为天地之性也。"又说:"故元气乐即生大昌,自然乐则物强。"它认为"元气"和"自然"是天地的根本,所以又说:"元气行道以生万物"、"故元气守道,乃行其气,乃生天地。"此处所谓"元气"、"自然"实际上都是老子"道"的另一种表述。

《太平经》中有许多言论,直接从老子《道德经》中推演而来。如《道得经》第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太平经钞·戊部》则说:"元气恍惚自然,其凝成一,名为天也。分而生阴成地,名为二也。因为上天下地,阴阳相合施生人,名为三也。"又如《道德经》第四十章说:"反者道之动"。《太平经》第五十八篇则说:"以其华就实,反其伪就真,末穷者宣反本,行极者当还归,天之道也。"再如《道德经》第七十七章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太平经》第一百零三篇则说:"财物乃天地中和所有,以共养人也,此家但遇得其聚处,本非独给一人,其有不足者,悉当从其取也。愚人无知,以为终古独当有之,不肯周穷救急,使万家乏绝。"由于《太平经》是对东汉时代一般老百姓布教,因此避免《道德经》中那些高深的哲理,专门揭露当时社会的病态,而变得通俗化,容易为大众接受。

同时,《太平经》又将"道"与"神"两者联系起来,如在"《太平经钞·乙部》中说:"与道合同,录身正神。"又说:"阳者为道,阴者为刑。阳者为善,阳神助之。阴者为恶,阴神助之。"这种联系也是道家哲学思想转为道教宗教信仰的必然趋势。

8、《太平经》保留在《道藏》中的残卷

前面说过,《道藏》中的《太平经》共为67卷,但其中还包括了《太平经钞》10卷所以实在的《太平经》残本只有57卷。《太平经钞》为晚唐时期的道士闾丘方远节录《太平经》而成。据宋邓牧《洞霄图志》卷五说:"先是《太平青领书》自汉于真人传授,卷帙浩繁,复文隐秘,先生(指闾丘方远)钞为二十卷,文约旨博,学者便之。"但宋贾善翔《犹龙传达室》卷四则方《太平经钞》为10卷,《道藏收入本亦为10卷,疑后来卷数有缺。全书仍分为以天干编次的十部,只是把原来每部17卷压缩为1卷。因《太平经》甲部已佚,便以《灵素紫文》来补,与原书的体例和内容都不合。

此外,在《道藏》中还有《太平经圣君秘旨》,它和《太平经钞》一样,也是《太平经》的节本,内容着重于《太平经》中修养法资料的搜集。据王明《太平经合校,前言》中说,疑还是闾丘方远所选辑。其书主要是有关守一之法,精、气、神之间的关系及《真道九道》《真道九道》把道分为九类,也是讲存思、内视、祭祀之类。前三类为上,易得度世;中三类"可使真神吏";后三类为下,"令人惚惚恍恍。"

此外,《道藏》之内,如《去笈七签》、《要修科仪戒律钞》、《道典论》,并且其他有关道书之中也有一些《太平经》的佚文。


分类:道家  书名:太平经  作者:于吉
《太平经》附录·太平经佚文 | 太平经 | 道家

《太平经》附录·太平经佚文


天失阴阳则乱其道,地失阴阳则乱其财,人失阴阳则绝其后,君臣失阴阳则其道不理,五行四时失阴阳则为灾。今天垂象为人法,故当承顺之也。

又问曰:"今何故其生子少也?"天师曰:"善哉!子之言也。但施不得其意耳。如令施其人欲生也,开其玉户,施种于中,比若春种于地也,十十相应和而生。其施不以其时,比若十月种物于地也,十十尽死,固无生者。真人欲重知其审,今无子之女,虽日百施其中,犹无所生也。不得其所生之处,比若此矣。是故古者圣贤,不妄施于不生之地也,名为亡种竭气而无所生成。今太平气至,或有不生子者,反断绝天地之统,使国少人。理国之道,多人则国富,少人则国贫。今天上皇之气已到,天皇气生物,乃当万倍其初天地。"

老子往西,越八十余年,生殷周之际也。

德者,正相得也。

常德不丧。

德者,正相德也。成者,成济也。不丧者,不失也。

爰清爰静,是知理道。

道者,乃天地所常行,万物所受命而生也。

能得太上之心者,皆无形自然。天仙大人有真道,乃能得太上之心,余者何因得与相见乎?

悟师一人,教十弟子,十以教百,百以教千,千以教万。

神者,道也。入则为神明,出则为文章,皆道之小成也。

今平气行矣,平亦是安。

欲复古太平之法,先安中气也。

三五气和,日月常光明,乃为太平。

积清成精,故胆为六府之精也。

积清成青也。

何谓为多言?然一言而致大凶,是为上多言人也。一言而致辱,是为中多言人也。一言而见穷,是为下多言人也。夫古今圣贤也,出文辞满天地之间,尚苦其少,有不及者,故灾害不绝。后生贤圣复重言之,天下以为法,不敢厌其言也。故言而除害者,常苦其少,是以善言无多,恶言无少。故古之圣人将言也,皆思之,圣心出而成经,置为人法。愚者出言,为身灾害,还以自伤。

言则道不成,多言则为害;闭口不言,万岁无患。

后学得道,各有品阶,至于指极,圣真仙人。

古者三皇之时,人皆气清,深知天地之至情,故悉学真道,乃复得天地之公。求道之法,静为基先,心神已明,与道为一,开蒙洞白,类如昼日;不学其道,若处暗室而迷方也,故圣贤遑骇。

恶人入道,损败善人,亦如拙匠损败人材木,拙女毁人布帛,终无成善功。然恶人与善人反,如人健时吃好美食,大美乃得肥壮;若病人食饭苦,亦不肯食,久久因病而死。令恶人闻善言劝喻,亦如临死人吃美食耳,反而为恶。若善人见善人乃喜,贤人见贤人乃喜,智人见智人乃喜,恶人见恶人乃喜,奸人见奸人乃喜,各得其类乃喜。若子不能尽力事父母,弟子不能尽力事师尊,臣不能尽力事君长,此三行而不善,罪名不可除也。

神以道全,形以术延。

道包无表里,其能生精神。

道无不导,道无不生。

地理者,三色也,谓水土石。

上天度世者,以万岁为一日,其次千岁为一日,其次百岁为一日,其次乃至十日为一日也。

《太平经·内品修真秘诀》云:上清大真人未升天以前,皆一一取本命之日,修行四等法诀,后步履斗星,蹑地纪,升登天门,便入金阙玉台而后圣君也。

《太平经》载:真君受元始符命神光宝书,统领天丁,收天关地轴。二魔王忽一见如鳌苍龟,其形五变。一现万丈巨蛇,其形三变。真君腾空,步乾踏斗,化千丈大身,挥魁B82D之剑,冲折二魔。各敛形状,龟如拳五寸,蛇如鞭三尺,和合并体,被真君蹑踏之。谨显二魔变相:苍龟,一变色若金光,甲缝苍青;二变色如碧玉,甲缝含金;三变色若苍黄,甲纹光青;四变色如碧绿,甲缝含银;五变龙首鳌身,出紫金光,甲间碧玉。巨蛇,初变状若金色,鳞如赤丹;次变体现青碧色,鳞络金线B82E;末变首如螭龙,身色苍黄,鳞间金玉。

夫神者,因道而行,不因德也,故用道者与神明,用德者与神谋。道之与德更明,思神与人者内相恃,皆令可睹。

大神比如国家忠臣,治辅公位,名为大神。大神有小私,天君闻之复退矣,故不敢懈怠。小神者,安敢自在?

四时之精神,犹风也水也,随人意而为邪正。人正则正,人邪则邪,故须得其人,乃可立事也。不得其人,道难用也。夫水本随器方圆,方圆无常。风气亦随人治,为善恶无常,此即其明戒也。天地之神与风气,影响随人,为明戒耳。

今天地开辟以来,凶气不绝,绝后复起,其故何也?其所从来者,乃远复远。本由先王治,小小失其纲纪,灾害不绝,更相承负,稍积为多,因生大奸,为害甚深。动为变怪,前后相续,而生不祥,以害万国。其所从来,独又远矣。君王不知,遂相承负,不能禁止,令人冤呼嗟动天,使正道失其路,王治为其伤,常少善应。人意不纯,转难教化,邪气为其动,帝王虽愁,心欲止之,若渴而不能如之何。君王虽有万人之仁德,犹不能止此王流灾也,故反以为行善无益,天道无知也。禁民为恶,愁其难化,反相克贼,急其诛罚,一人有过,乃及邻里,重被冤结积多,恶气日以增倍。以为道德与经无益,废之而不行,各试其才,趣利射禄,斗命中者为右,是为乱天仪,无法之治,安能与皇天心合乎?天甚病之久矣,阴阳为其失节,其明证也。治得天心,然后邪可去,治易平,故今教以上皇兴平第一之道,得而急行,恶可消灭,天之佑善者明矣。先王灾虽流积,一旦除灭易耳。今帝王乃居百里之内,用道德仁义,乃万里百姓皆蒙其恩,父为其慈,子为其孝,家足人给,不为邪恶。

王者深得天意,至道住佑之,但有百吉,无有一凶事也。

古者上真睹天神食气,象之为行,乃学食气。真神来助其为治,乃游居真人腹中也。古者真仙之身,名为真人室宅耳。

夫人本生混沌之气,气生精,精生神,神生明。本于阴阳之气,气转为精,精转为神,神转为明。欲寿者,当守气而合神、精,不去其形。念此三合以为一,久即彬彬自见身中,形渐轻,精益明,光益精,心中大安,欣然若喜,太平气应矣。修其内,反应于外,内以致寿,外以致理,非用筋力,自然而致太平矣。

守一明之法,未精之时,瞑目冥冥,目中无有光。

守一复久,自生光明,昭然见四方,随明而远行,尽见身形容。群神将集,故能形化为神。

守一明法,明有正青,青而清明者,少阳之明也。

守一明法,明正赤,若火光,光者度世。

守一明法,明正黄而青者,中和之光,其道良药。

守一明法,正白如清水,此少阴之明也。

守一明法,明有正黑,清若窥水者,太阴之光。

守一明法,四方皆暗,腹中洞照,此太和之明也,大顺之道。

守一明法,有外暗内暗,无所属,无所睹,此人邪乱,急以方药助之,寻上七首,内自求之。

守一之法,老而更少,发白更黑,齿落更生。守之一月,增寿一年;两月,增寿二年,以次而增之。

守一之法,始思居闲处,宜重墙厚壁,不闻喧哗之音。

守一之法,光通六外,身乃无害,可终其世,子得长久。

守一勿失,事且自毕,急除众忧,一复何求?

守一不穷,士子欲无忧,不可相欺,垂拱。

守一是为久游,身常自谨,患祸去之。

守一之法,神药自来。

守一之法,凡害不害,人各有一不相须。虎狼不视,蛟龙不升,有毒之物皆逃形。子欲长无忧,与一相求;百神千鬼,不得相尤。守而常专,灾害不迁。

守一之法,不言其根,谨闭其门;不敢泄漏,谨守其神;外暗内明,一乃可成。

守一之法,将与神游,万神自来,昭昭可俦。

夫欲守一,喜怒为疾,不喜不怒,一乃可睹。

守一之法,内有五守,外有六候,十一之神,同一门户。

守一之法,当念本无形,凑液相合,一乃从生,去老反稚,可得长生。子若守一,无使多知,守一不退,无一不知,所求皆得,端坐致之。子欲大乐,与一相知,去荣辞显,一乃相宜。子欲养老,守一为早,平床坐卧,与一相保,不食而饱,不德衰老。

守一之法,皆从渐起,守之积久,其一,百日至。

守一之法,无致巧意,一乃自效。

夫欲守一,乃与神通;安卧无为,反求腹中;卧在山西,反知山东。

守一之法,乃万神本根,根深神静,死之无门。

守一之法,老小异度,各因其性,一乃相遇。

守一之法,安贫乐贱,常内自求,一乃相见,知非贵贱。

守一之法,少食为根,真神好洁,粪秽气昏。

守一之法,密思其要,周而复始,无端无徼,面目有光明,精神洞晓。

守一之法,百日为小静,二百日为中静,三百日为大静。内使常乐,三尸已落。

守一之法,有三百六十六数,数有一精,精有一神,守一功成,此神可睹。

守一之法,有内五政,游心于外,内则失政。守一不善,内逆外谨,与一为怨。

守一之法,常有六司命神,共议人过失。

守一之法,乃诸神主,人善之根,除祸之法,致福之门。守一者,乃神器之主,从一神积至万神,同一器,则得道矣。

守一之法,内若大逆不正,五宫乖错,六府失守,群神恐㤥,俱出白于明堂,必先见于面目颜色。天地共知之。群神将逝,形当死矣。

守一之法,为善,效验可睹,今日为善清静,神明渐光,始如萤火,久似电光。

守一之法,外则行仁施惠为功,不望其报。忠孝亦同。

守一之法,有百福亦有百祸。所守不专,外事多端,百神争竞,胜负相连。

守一之法,内常专神,爱之如赤子,百祸如何敢干?

守一之法,与天地神明同,出阴入阳,无事不通也。

守一之法,先知天意,生化万物,不言而理,功成不宰,道生久视。

守一之法,可以知万端,万端者,不能知一。夫守一者,可以度世,可以消灾,可以事君,可以不死,可以理家,可以事神明,可以不穷困,可以理病,可以长生,可以久视。元气之首,万物枢机。天不守一失其清,地不守一失其宁,日不守一失其明,月不守一失其精,星不守一失其行,山不守一不免崩,水不守一尘土生,神不守一不生成,人不守一不活生。一之为本,万事皆行。子知一,万事毕矣。

太阴之精为龟,匿于渊源之中也。

◎太平经复文序

皇天金阙后圣太平帝君,太极宫之高帝也,地皇之裔。生而灵异,早悟大道,勋业著于丹台,位号编于太极。上清锡命,总统群真,封掌兆民。山川河海,八极九垓,莫不尽关于帝君而受事焉。君有太师、上相、上宰、上傅、公卿、侯伯,皆上真寮属,垂谟作典,预令下教。故作《太平复文》,先传上相青童君,传上宰西城王君,王君传弟子帛和,帛和传弟子干吉。

干君初得恶疾,殆将不救,诣帛和求医。帛君告曰,吾传汝《太平本文》,可因易为一百七十卷,编成三百六十章,普传于天下,授有德之君,致太平,不但疾愈,兼而度世。干吉授教,究极精义,敷演成教。

当东汉末,中国丧乱,赍经南游吴越,居越东一百三十里,山名太平,溪曰干溪,遗迹见存。士庶翕然归心。时孙策初定江南,方正霸业。策左右咸奉干吉,策以为摇动人心,因诬以罪而絷之。策告曰,天久旱,得雨当免。条忽之间,阴云四合,风雨暴至。策愈恶之,令斩首,悬诸市门。一旦暴风至,而失尸所在。君因更名字,遂入蜀去。策览镜,见君首在镜中,因发面疮而卒。时咸以戮辱神仙,致斯早殒。故孙权立,益信奉道术,师葛仙公,介先生亦游其庭。

南朝丧乱,《太平》不复行。暨梁,陶先生弟子桓法,,东阳乌伤县人,于溪谷间得《太平本文》,因取归而疾作。先生曰,《太平》教未当行,汝强取之,故疾也。令却送本处,未几疾愈。至陈宣帝时,海隅山渔人得素书,有光烛天。宣帝敕道士周智响往祝请,因得此文,丹书焕然。周智响善于《太平经》义,常自讲习,时号太平法师。宣帝略知经旨,而不能行。陈氏五主,宣帝最贤。

爰自南朝湮没,中国复兴,法教虽存,罕有行者。绵历年代,斯文不泯,缮写宝持,将俟贤哲。壬辰之运,迎圣君下降,睹太平至理,仙侯莅事,天民受赐,复纯古斯文之功彰也。凡四部,九十五章,二千一百二十八字,皆《太平本文》。其三百六十二章,是干君从本文中演出,并行于世,以复相辅成教而传受焉,故不谬也。


分类:道家  书名:太平经  作者:于吉
《太平经》于吉著 | 道家|道家思想

太平经

 
作者:于吉
甲部不分卷(卷01至17) 乙部不分卷(卷18至34) 丙部之01(卷35)
丙部之02(卷36) 丙部之03(卷37) 丙部之04(卷38)
丙部之05(卷39) 丙部之06(卷40) 丙部之07(卷41)
丙部之08(卷42) 丙部之09(卷43) 丙部之10(卷44)
丙部之11(卷45) 丙部之12(卷46) 丙部之13(卷47)
丙部之14(卷48) 丙部之15(卷49) 丙部之16(卷50)
丙部之17(卷51) 丁部之01(卷52) 丁部之02(卷53)
丁部之03(卷54) 丁部之04(卷55) 丁部05至13(卷56至64)
丁部之14(卷65) 丁部之15(卷66) 丁部之16(卷67)
丁部之17(卷68) 戊部之01(卷69) 戊部之02(卷70)
戊部之03(卷71) 戊部之04(卷72) 戊部(卷73至85)
己部之01(卷86) 己部之02(卷87) 己部之03(卷88)
己部之04(卷89) 己部之05(卷90) 己部之06(卷91)
己部之07(卷92) 己部之08(卷93) 己部09至10(卷94至95)
己部之11(卷96) 己部之12(卷97) 己部之13(卷98)
己部之14(卷99) 己部之15(卷100) 己部之16(卷101)
己部之17(卷102) 庚部之01(卷103) 庚部之02(卷104)
庚部之03(卷105) 庚部之04(卷106) 庚部之05(卷107)
庚部之06(卷108) 庚部之07(卷109) 庚部之08(卷110)
庚部之09(卷111) 庚部之10(卷112) 庚部之11(卷113)
庚部之12(卷114) 庚部13至14(卷115至116) 庚部之15(卷117)
庚部之16(卷118) 庚部之17(卷119) 辛部不分卷(卷120至136)
壬部不分卷(卷137至153) 癸部不分卷(卷154至170)  
附录 《太平经》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