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063
dw063
dw063
dw063
dw063



“救国必先重二子”――毛泽东与杨昌济






  夏石斌

  1920年1月20日上午8时许,在沙滩北京大学校园的小礼堂里响起一阵哀乐。胸佩白花,臂带黑纱的蔡元培校长在那悲壮、肃穆的气氛中走上灵坛,庄严宣布追悼大会开始。继而一位身材修长一派学者风度的青年走上灵坛,毕恭毕敬地向挂在灵坛正中的照片三鞠躬后,庄重地宣读了由蔡元培、范源濂、杨度、章士钊、黎锦熙、毛泽东等29人联会发布的《治丧辞》。这位青年就是新民学会会员、北大图书馆管理员毛泽东。他作为死者的学生和同事,他以言辞悲切,声泪俱下的倾诉,追念这位令人无限敬慕和思念的死者――伟大教育家,新民学会的精神导师――杨昌济先生。

  杨昌济(1871―1920)又名怀中,字华生,湖南长沙县清泰乡板仓冲人。他在青年时期就立下了“改革以图存”的志向。维新运动时,他正就读于岳麓书院,就毅然参加了维新团体“南学会”、“不缠足会”和“延年会”,并因在《湘报》上发表《论湖南遵省设立商务局首先振兴农工之学》一文而振名海内。戊戍变法失败后,他被迫退隐板仓,以乡塾为业。后于1903年出国留学,先后就学于日本、美国、德国。1913年春,他学成回国,决心“采用东洋各国成法,创兴学校,以任指导社会之责”,因而坚辞湘督谭延
dw064
dw064
dw064
dw064
dw064



“(宗)教可无,信(仰)不可少”――毛泽东与蔡元培






  高平叔

  (一)

  研究蔡元培与毛泽东的关系,应先从蔡元培同杨昌济的关系说起。

  杨昌济,号怀中,湖南长沙板仓冲人。中秀才后,在乡间教书。1902年,蔡元培在上海主持中国教育会,杨即开始和蔡联系。次年,杨往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及高等师范学校。后往英国,入苏格兰勒伯丁大学,学成后,又去德国考察。

  杨昌济在苏格兰时,其族孙杨笃生、同乡章士钊均在该处。此时,蔡元培亦在德国攻读。杨笃生是蔡试制炸弹共图革命时的战友,章士钊是蔡主持的爱国学社的学生;同时,蔡元培与杨昌济是研究伦理学和哲学的同道,同在西欧,交流较便。这些因素,促使他们两人交往颇多,友情日进。

  辛亥革命后,杨昌济归国,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任教。他特别赏识毛泽东,常说:“看到了两个最好的学生,一个是毛泽东,一个是蔡和森。特别是毛泽东,他将来定能成为国家的栋梁。”毛泽东也说:“在我的青年时代,杨昌济对我有很深的影响。”

  杨昌济在湖南一师讲授伦理学、哲学等课程,极力推介蔡元培的译著,并把蔡所译的《伦理学原理》(德国泡尔生原著)定为教科书。毛泽东回忆说:“读了蔡元培翻译的一本伦理学的书。我受到这本书的启发,写了一篇题为《心之力》的文章。..杨昌济老师从他的唯心主义观点出发,高度赞赏我的那篇文章。他给了我一百分。”

  毛泽东精读了这本蔡译《伦理学原理》,对全书的每字每句,几乎都用墨笔加上圈、点、单杠、双杠、三角、叉等符号。在这本书所有的空白处,他写了150多条批注,有表示赞成的,如“旨哉言乎”、“此说与吾大合”等;有表示反对的,如“此节不甚当”、“不应以此立说”等;有表示怀疑的,如“如此有一疑问”等。他还根据先秦诸子、宋明理学及梁启超等人的学说,加以比较、综合,再提出自己的见解,如“吾国宋儒之说与康德同”等段。批注的墨迹,有两种以至三种的,有些是对以前所写批注重加批判或补充。为能充分发挥,有的批注长达800多字。原书不过12万字,而他在这本书上所写的批注竟约达12000字。

  仅举两条批注为例,可见一斑。

  在该书106页第四章第一段上,原文为“世界一切之事业及文明,固无不起于抵抗决胜也。..夫吾等所居之世界,所以异于仙境者,正以有各种抵抗,因而有与此抵抗相应之动作。”他写的批注是:“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

  在该书183页第二节第十段上,原文为“人既信善之有势力矣,信神矣,则足以鼓其勇敢而增其希望。吾敢言人之处斯世也,无此等信仰,而能立伟大之事业者,未之有也。一切宗教,以信仰为基本。”他写的批注是:“(宗)教可无,信(仰)不可少。”

  (二)

  1918年春,杨昌济应蔡元培之聘,到北京大学,任哲学、伦理学的教授,举家迁居首都。

  同年6月,毛泽东毕业于湖南一师。为了组织新民学会会员及湖南青年留法勤工俭学,他于8月间到达北京。他回忆说:北京“开销太大”,“非马上就找工作不可。”杨昌济“把我介绍给北大图书馆主任,他就是李大钊”,“给了我图书馆助理员的工作,工资不低,每月有八块钱。”

  毛任职北大,是在蔡元培自己主持校务期间。按惯例,大致是,杨昌济向李大钊介绍,由李以图书馆主任职位向校长提出,再由蔡元培写派任的条子,通知校会计课照发月薪。

  毛泽东在北大红楼第二阅览室登记与管理新到的报刊,并登记阅览者的姓名。工作虽然琐碎,待遇虽然菲簿,但他充分利用这一极好的学习环境,广泛阅读各种书籍报刊,研究各种学说。更为难得的是,他得以和李大钊朝夕相处。李因章士钊的推介,被蔡元培聘为北大图书馆主任,不久,加聘为教授,随后,又聘为校长室秘书。李搜集许多马克思主义书籍,自己努力钻研,广泛向人传播。李很器重毛,认为毛是湖南青年的杰出领袖,而毛也正是在这时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正如毛后来的回忆:“我在李大钊手下,在国立北京大学当图书馆助理员的时候,就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

  毛泽东利用任职北大图书馆的机会,经常旁听北大各种课程,并参加新闻学研究会、哲学研究会等学术团体。

  北大新闻学研究会于1918年10月14日成立。蔡元培在成立会演说词中,提出两个目的:一是“先介绍欧美新闻学”;二是“我国新闻界之经验,亦与外国有特点不同之点”,归纳之“以印证学理,或可使新闻学有特点之发展。”1919年2月19日,又举行改组大会,到会员毛泽东、徐恭典等26人,蔡元培亲临演说,并被选为会长。

  该研究会每星期由导师讲授新闻学课程,文科教授徐宝璜为主任导师,讲授新闻学原理。著名报人邵飘萍为兼任导师,讲授办报经验。毛泽东回忆说:“在新闻学会里,我遇到了别的学生,..特别是邵飘萍,对我帮助很大。他是新闻学会的讲师。”该研究会于1919年10月16日举行第一次研究期满式,毛泽东、罗章龙等32人获得听讲半年的证书,谭平山、杨亮功等23人获得听讲一年的证书。蔡元培在期满式致词,谓“本校之有新闻学研究,于中国亦实为第一次,故今兹结束,是可谓中国新闻学研究之第一次结束。”

  毛泽东参加的北大哲学研究会,是陈大齐、杨昌济、胡适等所发起。据罗章龙回忆,蔡元培实际是该研究会领导人。宗旨是“研究东西诸家哲学,瀹启新知”。毛泽东在会中曾阅读大量西方资产阶级的哲学著作,包括18世纪唯物主义者的著作。

  毛泽东还参加北太平民教育讲演团。在蔡元培支持下,邓中夏、许德珩等发起组织这个讲演团。1919年3月23日,该团在蔡元培的校长办公室举行成立大会,有团员39人。该团团员经常到闹市及郊区向工人、农民讲演,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及文化科学知识。

  毛泽东还因李大钊的介绍而加入少年中国学会。该会发起于1918年6月,成立于次年7月。会员除北大的李大钊、周炳琳、许德珩等人外,尚有王光祈、周太玄、曾琦、宗白华等人。蔡元培对该会的工作,特别是它所倡办的工读互助团,深表赞赏,认为“它的宗旨和组织法,都非常质实。”他建议改名为“工学互助团”。在该团《募款启事》上,他具名领衔发起。

  毛泽东还常去拜访一些名流学者。据萧三回忆,经杨昌济介绍,他曾随毛同去访问过蔡元培、胡适、陶孟和等人。毛还和在北京的新民学会会员一同邀请蔡元培、胡适等座谈,“形式为会友提出问题,请求答复,所谈多学术及人生观问题。”

  毛泽东第一次北上,为的是组织湖南青年去法国勤工俭学,因此,他在北京半年中,主要还是为这件事进行工作。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蔡元培、吴玉章、李煜瀛等人在法国时发动的。消息传到长沙,毛泽东即认为这是培养和提高湖南青年的大好途径。经他宣传鼓动,蔡和森、李维汉、张昆弟、曾以鲁、罗学瓒等数十人迅速参加。毛到北京后,经常代表湖南学生向以蔡元培为会长的华法教育会接洽有关留法的事。毛并且根据该教育会的要求,为湖南学生起草留法勤工俭学计划。这些学生所需准备的各项工作,如出国前须学会法文,筹划旅费,制备行装,申办出国护照等,他无不竭力相助。至于他自己,他告诉斯诺:“虽然我协助组织了这个运动”,“但是我并不想去欧洲。我觉得我对自己的国家还了解得不够,我把时间花在中国会更有益处。”

  1919年3月,毛泽东由北京到上海,送走了第一批赴法的湖南学生。4月,他回到长沙。

  (三)

  五四运动时期,毛泽东在湖南领导反帝反封建运动。随后,又领导驱逐统治湖南无恶不作的军阀张敬尧的运动。为了扩大驱张宣传,并利用北洋军阀各系内部矛盾,使其从军事上瓦解张敬尧,毛泽东率领一个驱张代表团,于1919年12月18日到达北京,开展控诉、请愿、组织平民通讯社,发布揭露张敬尧罪行的新闻稿等等活动。

  就在毛泽东再次到京的第30天,和他关系最深的杨昌济教师竟因久病不治,溘然长逝了。

  蔡元培与毛泽东等为杨昌济病故发布启事,征集赙金,资助遗孤。摘录启事原文于下:

  敬启者,湖南场怀中先生,以本年一月十七日午前五时病殁于北京德国医院。先生操行纯洁,笃志嗜学,同人等闻其逝世,相与悼惜。..先生既无意于富贵利达,薪资所储,仅具薄田数亩,平日生计,仍恃修俸。殁后遗族,尚无以自存..同人等拟对其遗族,谋集资以裨生活,积有成数,或为储蓄,或营生产,俾其遗孤子女,略有所依恃。伏冀诸君子知交,慨加赙助,此则同人等所感盼者也。诸维亮察不尽。

  蔡元培章士钊.....毛泽东同启范源濂杨度黎锦熙熊崇煦

  这份29人具名的启事,是对杨昌济所有亲友而发的。蔡元培还同马寅初、胡适、陶孟和4人联名另发一启事,向北大师生征集赙赠。收集到一定数额后,由杨昌济家属带回故乡。这年秋天,为了支援毛泽东在长沙举办文化书社等事业,杨开慧和她的母亲慨然献出这笔赙金,供毛作革命活动的经费。

  毛泽东曾为杨昌济守灵并襄办丧事。在毛和其他亲友安排下,杨开慧一家于当年二月初扶柩南下。为使灵柩沿途能顺利通行,蔡元培特写一份手札给北大文牍课,要求速办杨的运柩护照。毛泽东头一次到北京,已经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第二次逗留北京,据他自己说:“读了许多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这年5月初,毛泽东由北京到上海,除进行驱张工作外,并和当时上海筹建共产党组织的人们联系。经过湖南人民多方面的斗争,军阀张敬尧终于仓皇逃走。毛泽东也于7月初返回长沙。

  (四)

  1920年10月,湖南省教育会举办“学术讲演会”,邀请蔡元培、章炳麟、吴敬恒、张东芬、以及杜威、罗素等人讲演。除由该教育会人员担任记录外,长沙《大公报》特请毛泽东等另作记录,供该报自行迅速刊布。

  蔡元培除按该教育会预定讲演七次外,还应周南女校、岳云中学等处之邀,增讲五次。其中,由毛泽东记录的有两篇。这两篇演说词,是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献,抄录全文于后。

  第一篇是预定的讲演,湖南省教育会亦有记录稿,文句与此稍有不同;而且,该会笔记者漏记了一大段。不过,长沙《大公报》刊载毛的记录稿时,排印有些误脱,断句多用圈点,故抄录时,重加标点,并酌予校勘(错字后面,加订正之字于〔〕内,增补脱字,置于〈〉内。衍文加【】)。

  对于学生的希望

  我于贵省学生界情形不甚熟悉。我所知者为北京学生界情形,各地想也大同小异。今天到北京和诸君说话,便以我所知之情形,加以推想,贡献诸君。

  五四运动以来,全国学生界空气为之一变。

  许多新现象,新觉悟,都于五四以后发生,举其大者,共得四端。

  (1)自己尊重自己吾国办学二十年,犹是从前之科举思想,熬上几个年头,得到文凭一纸,实是从前学生的普通目的。自己的成绩好不好,毕业后中用不中用,一概不问。平时荒嬉既多,一临考试,或抄袭课本,或打听题目,或请划范围,目的只图敷衍,骗到一张证书而已,全不打算自己要做一个什么样人,自己和人类社会有何关系。五四以前之学生情形,恐怕有大多数是这样的。五四以后不同了。原来五四运动也是社会的各方面酝酿出来的。政治太腐败,社会太龌龊,学生天良未泯,便不答应这种腐败的政治,龌龊的社会,蓄之已久,迸发一朝,于是乎有五四运动。从前的社会很看不起学生,自有此运动,社会便重视学生了。学生亦顿然了解自己的责任,知道自己在人类社会占何种位置,因而觉得自身应该尊重,于现在及将来应如何打算,一变前此荒嬉暴弃的习惯,而发生一种向前进取、开拓自己运命的心。

  (2)化孤独为共同“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是中国人的座右铭,也就是从前学生界的座右铭。从前的学生,于自己以外,大半是一概不管,纯守一种独善其身的主义。五四运动而后,自己与社会发生了交涉、同学彼此间也常须互助,知道单是自己好,单是自己有学问、有思想不行。如想做事真要成功,目的真要达到,非将学问、思想推及于自己以外的人不可。于是同志之连络,平民之讲演,社会各方面之诱掖指导,均为最切要的事。化孤独的生活为共同的生活,实是五四以后学生界的一个新觉悟。(3)对自己学问能力的【能力的】切实了解从前学生,对于自己的学问,有用无用,自己的能力,哪处是长,哪处是短,简直不甚了解,不及自觉。五四以后,自己经过了种种困难,于组织上,协同上,应付上,以自己的学问和能力,向新旧社会做了一变〔番〕之试验,顿然觉悟到自己学问不够,能力有限,于是一改从前滞钝昏沉的习惯,变为随时留心、遇事注意的习惯,家庭啦,社会啦,国家啦,世界啦,都变为充实自己学问发展自己能力的材料。这种新觉悟,也是五四以后才有。(4)计画〔划〕的运动从前的学生,大半是没有主义的,也没有什么运动。五四后,又经过种种失败,乃知集合多数人做事,是很不容易的。如何才可以不至失败,如何才可以得到各方面的同情,如何组织,如何计画,均非事先筹度不行。又知群众运动在某种时候虽属必要,但决不可轻动。不害〔合〕时机,不要组织,没有计画〔划〕的运动,必然做不成功。这种觉悟,也是到五四以后才有的。凡非常举动,最要审度时宜。譬如用药,要当于病。五四运动初起,北京学生并未预计定要打曹、章、陆,其出此,只是临时的,偶然的。及一度惯〔使〕用,偶然成功。学生不察,又思再试,乃招前门遮路及天津流血之两个失败。后便越做越难。自己内部也发生了问题。反对党方面,亦得了好多防阻之术,或且有人从而利用,冀达暧昧目的。至此,学生界乃大觉悟,知道学生决不是万能,群众运动大不容易,世上的问题也不是这么容易解决。问题解决,还是要有计画〔划〕,有研究。吾见学生反对山东直接交涉,反对二十一条,反对军事协约等等,而于这些事项的内容,甚少明白了解者。吾以为学生宜养精蓄锐,要解决问题,先要研究问题。如北京大学现役《现代政治研究》一科,如山东问题,国民大会问题及其他临时发生之中外重要问题等,拿来研究辩论,求出正当解决途径,以之贡献社会。吾以为像这样的偶发事项,均不要轻易发起运动。要有沉静的预备、精密的打算,然后才有把握去达到我们要达到之目的。(湖南省教育会记录稿漏记了这一段――本文笔者注)

  以上是吾所希望于学生界之有第一种觉悟。以下,再说吾所希望于学生界之有第二种觉悟。于此又分五端:

  (1)自动的求学。在学校,不能单靠教科书和教习。课堂功课固然要紧,自动自习,随时注意,自己发见求学的门径和学问的兴趣,更为要紧。(2)自己料理自己的行为。学生对于社会,应知系处于指导的地位,故自己的行为,必应好生料理。有些学生不喜教职员管理,自己却一意放纵,做出种种坏行。我意不要人家管理,能够自治,是好的;不要管理,自便放纵,是不好的。管理规则、教室规则等可以不要,但要能够自守秩序,总要办到不要规则而其收效仍如有规则时、或且过之才好。平民主义不是不守秩序。罗素是主张自由最力的人,〈也说〉自由与秩序并不相妨。我意最好由学生自定规则,自己遵守。(3)平等及劳动的观念。和〔我〕友某君曾说:‘学生倡言要与教职员平等,但其使令工役,横眼厉色,又伊然以主人自居,以奴隶待人’。我友之言,系指从前的学生。我意学生要与工役及其他知识低于自己的人讲求平等,然后遇教职员之以不平等待己者,可以不答应他。近人盛倡勤工俭学,主张一边读书,一边做工。我意校中工作,可以学生自为。成天读书,于卫生上也有妨碍。凡吃饭不做事专门暴珍天物的人,是吾们所最反对的。脱尔斯太主张从〔泛〕劳动主义,他自制衣覆,自作农工,反对太严格的分工。吾愿学生于此加以注意。(4)注意美的享乐。近来学生多有为麻将、扑克或阅恶劣小说等不正当之消遣。此固原因于其人之不悦学,尤以社会及学校无正当之消遣为主要原因。甚有生趣索然,意兴无聊,因而自杀者。所以吾人急应提倡美育,使人生美化,使人的性灵寄记〔托〕于美,而将忧患忘却。于学校中可实现者,如音乐、图画、旅行、游戏、演剧等,均可去做,以之代替不好的消遣。但切不要拘泥,只随人意兴所到,适情便可。如音乐一项,笛子、胡琴都可。大家看看文学书,唱唱诗歌,也可以悦性怡情。惟单独没有兴会,总要有几个人以上共同享乐。学校中要常有此种娱乐的组织。有此种组织,感情可以调和,同学间不好的意见和争执,也要少些了。人是感情的动物,感情要好好涵养之,使活泼而有生趣。

  (5)社会服务。社会一般的知识程度不进,各种事业的设施,均感痛苦。五四以来,学生多组织市〔平〕民学校,教失学的人以普通知识及职业,是一件极好的事。吾见北京每一校有二、三百人者,有千人者,甚可乐观。国家办教育,人才与财力均难;平民学校不费特别的人才与财力,而可大收教育之效,故是一件很好的事。又有平民讲演,用讲演的形式与平民以知识,也是一件好事。又调查社会情形,甚为要紧。吾国没有统计,以致诸事无从根据计画〔划〕。要讲平民主义,要有真正的群众运动,宜从各种细小的调查做起。此次北方旱灾,受饥之民,至色千乡万,赈灾筹款,须求所以引起各方的同情,北京学生联合会乃思得一法,即调查各地灾状,用文字或照片描绘各种灾情,发表于世,乃能引起同情。吾出京时,正值学生分组出发,十人一组。即此一宗,可见调查之关系重要。以上各端,是吾一时想及,陈述出来,希望学生诸君留意。最后,吾于湖南学生诸君,尚有一、二特要商酌之点,述之于次。

  (1)学生参与教务会议问题。吾在京时,即听见人说,湖南学生希望甚高,要求亦甚大,有欲参与学校教务会议之事。吾于学生自治,甚表赞同。惟参与教务会议,以为未可。其故,因学校教职员对于学校进行,应有一种办法,此办法若参入学生意见,则甚为纷扰。北大学生曾要求加入评议会,后告以难于办到的理由,学生亦遂中止要求。(2)废止考试问题。湖南学生有反对试验之事。吾亦觉得试验有好多坏处。吾友汤尔和先生曾有文详论此事,主张废考。北大、高师学生运动废考甚力。吾对北大办法,则以要不要证书为准:不要证书者,废止试验;要证书者,仍须试验。吾意学生对于教职员,宜取宽谅的态度,不宜求全责备。只要教职(员)系诚心为学生好,学生总宜原谅一番。现在是青黄不接时代,很难得品学兼备的人才啊!吾在教育界当差二十多年了,吾从没有反对过学生。吾只希望学生能有各方面的了解和觉悟,事事为有意识的有计画〔划〕的进行,就好极了。

  毛泽东所记的另一篇,是蔡元培在周南女校讲述的。湖南省教育会《名人讲演集》中未记载此篇,蔡元培自己亦未曾过目。这是绝无仅有的一篇,尤其珍贵。长沙《大公报》排印误漏处,酌加校勘,圈点亦改为现行标点符号。

  美术的价值(在周南女校)

  记者按:蔡先生的话,有好些听不清楚。此篇所记,只其大略。开首两段,是周世钊先生记出给我的。

  美术的起原很早,没开化的人,就有美术的萌芽,不过美术成为理论,比较要迟。在我们中国,评论美术的书,有《乐记》、《考工记》、《文心雕龙》、书评、画评等等,但都是些零碎的批评,不能建成有系统的美学。

  西洋对于美术的评论,希腊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但也是零碎的。到多马时代,有建筑学、雄辩学、诗歌等,比希腊时代,已算是进了一步。后来文艺复兴,有一些美术家,著了一些书,比罗马时代又进步。十七世纪的时代,经过一些经验派心理学家以心理研究美学,已算有了一些头绪,但还不能成功一种美学。后来康德以有趣味为美,把美术应用到哲学上面,于是哲学的美学成立。

  大凡懂了美学的理论、并得了美术的陶融的人,可以养成一种高尚活泼的人生观。若细为区分美术的价值,可得五项:

  第一,复杂而又统一。譬如瓶花,这一花与那一花不同,这一叶与那一叶有别;一花一叶之中,这一个部位与那一个部位又各相殊,樊然并呈,算是很复杂了。一面总称为花,而且总绾于瓶,则又

  是统一的。人身的部位,如耳、目、口、鼻、手、足、腹、背等,纷然各别,但均统一于一有机体的‘人身’。

  大凡美术,复杂做其内容,统一成其形式。复杂的价值,所以使吾人的生活繁富;统一的价值,所以使吾人的生活不致凌乱,而有一最终归宿之区。凡个性与群性,分子与团体,单体与普泛,都是具有这两种类的价值的。

  第二,改造自然。从前希腊的类学家谓美术的价值是‘模仿自然’,后人始知其说非是。美术的价值不是模仿自然,乃是‘改造自然’。美术家于其美术品,有创作自由,如画师之描绘一山水,或描绘一城市,彼于自然物之有碍其画之美者,如孤露的树枝、过高的尖塔等,则可以去掉它,不令留于画内。美术因〔固〕不能全然离间〔开〕自然,然自然只是为人生所享乐。吾人所不认为美者,在美术上可以用吾人的理想去改造它。若是者,才有美术上的价值:完全服从自然,便没有美术上的价值了。

  第三,感情的具体表现。创作者的感情,借美术可以完全表现。伯牙抚琴,可以通志。季扎〔札〕观乐,可以知风。音乐之哀者使人哀,怒者使人怒,激扬者使人起激扬之心,沉郁者使人发沉郁之感。音乐如此,图画、雕刻、戏剧皆然。创作者的感情怎样见之于美术,竟能勾引赏玩者的感情也使之怎样。人为的美如此,自然的类亦然。壮阔者使人感壮阔,幽雅者使人感【感】幽雅。吾人的生活,感情的生活居多,情有不舒,则意自不快。耽于美术,无论是创作它或者是赏玩它,都是可以勾引出来真正的感情的。

  第四,提起研究科学的兴味。体〔美〕术与科学有密切的关系。留心美术的人,可以因其关连的地方去从事科学的研究。如花、草、枝、叶之美之于植物学,光线之美之于光学,矿物体结晶之美之于矿物学,人体之美之于生理学。

  第五,代替宗教。美术与宗教同立于感情的基础之上。人生是不免于忧患的,心有所寄,则忧患消除。与其寄于幽渺的宗教,不如寄于当前的美术。查科学之起,和宗教相为关连,自科学的界城扩充,遂利〔和〕宗教脱离关系。美术起初亦与宗教相连,后来乃渐脱离了关系。吾人沉睡于美的世界之中,直感当前,所觉唯美,生老病死,顿屏去于意识之中,此与宗教之信仰〈相比〉,更纯更洁,更为合理。

  美术的价值,大体如此。时促不能多谈。承诸君欢邀,无任感谢。

  (五)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毛泽东即利用长沙船山学社的地址及经费,创办一所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学校――湖南自修大学。他规定这所大学“采取古代书院与现代学校二者之长,取自动的方法,研究各种学术”。招生只凭学力,不限资格。学习方法,以单独自修、集体讨论为主。校内设有图书馆,收集当时所能收集到的进步书籍报刊,供学友阅读。蔡元培看到《湖南自修大学组织大纲》,“欢喜得了不得!”认为这所大学“注重研究,注重图书馆、实验室,全与我的理想相合。”他热情地撰写了一篇《湖南自修大学的介绍与说明》,发表于《新教育》杂志第5卷第1期,广为传播。在这篇长文里,详细说明了他自己对于发展中国教育的主张,反复强调:湖南“自修大学的组织”、“合吾国书院与西洋研究所之长而活用于,其诸可以为各省新设大学之模范者与。”

  (六)

  早在湖南第一师范就学期间,毛泽东即与杨昌济的爱女开慧相识。毛两

  次到北京,和随父同住首都的杨开慧又有进一步的接触与了解,产生了爱情。杨昌济病故,其家属扶柩返里后,杨开慧先后进长沙福湘女校及岳云男子中学,发动和组织同学参加反帝斗争。1920年冬,他们两人结成革命的伴侣。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杨随着毛辗转于长沙、上海、韶山、广州、武汉等地,积极从事学生运动、妇女运动和农民运动,协助毛整理文稿,从事党的组织工作、宣传工作、机要工作与交通工作。她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批团员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女党员之一。大革命失败后,她被派留在长沙东乡板仓冲,开展地下武装斗争。

  1930年十月二十四日,杨开慧被国民党长沙警备司令部逮捕,关入陆军监狱,蔡元培迅即进行营救。据萧永义记述:“开慧同志被捕后,党组织和革命群众立即开展了紧张的营救活动。她60岁的老母和她的哥哥杨开智、嫂嫂李崇德还先后到了南京、上海等地,他们在上海找到杨怀中先生的好友蔡元培先生,蔡先生立即联合了几位社会知名人士联名打电报给何健,要求保释杨开慧同志。反动透顶的何健得电后,竟采取阴险狠毒的手法,决定立即枪杀开慧同志,然后复电,推说电报来迟。”

  (七)

  1936年9月22日,毛泽东由延安写了一信给蔡元培,摘录原文于下:

  孑民先生左右:

  五四运动时期,北大课堂,旧京集会,湘城讲座,数聆先生之崇论宏议,不期忽忽二十年矣!今日者何日?民族国家存亡绝续之日。..所谓亡国灭种者,旷古旷世,无与伦比,先生将何以处此耶?共产党创议抗日统一战线,国人皆日可行,知先生亦必日可行,独于当权在势之衮衮诸公,或则日不可行,或则日要缓行,盗入门而不拒,..率通国而入于麻木不仁窒息待死之绝境,先生将何以处此耶?孙中山先生联饿、联共与工农政策,行之于一九二五至一九二七年之第一次大革命而有效,..孙先生革命政策之毁弃,内战因之而连绵不绝,外患乃溃围决堤滔滔不可收拾矣!八月二十五日共产党致国民党书,虽旧策之重提,实救亡之至计,先生将何以处此耶?..从同志从朋友称述先生同情抗日救国事业,闻之而欢跃者,更绝不止我一人、绝不止共产党,..然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持此大义,起而率先,以光复会、同盟会之民族伟人,北京大学、中央研究院之学术领袖,当民族危亡之顷,作狂澜逆挽之谋,不但坐言,而且起行,..痛责南京当局立即停止内战,放弃其对外退让对内苛求之错误政策,撤废其爱国有罪卖国有赏之亡国方针,发动全国海陆空军,实行真正之抗日作战,恢复孙中山先生革命的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精神,..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之抗日救国代表大会,召集人民选举之全国国会,建立统一对外之国防政府,建立真正之民主共和国,..若然,则先生者,必将照耀万世,留芳千代,..先生其将不令数千里外曾聆教益之人,稍稍减杀其欢跃之情而更增之以至于无已乎?

  ..寇深祸急,率尔进言。风雨同舟,愿闻明教,敬颂道安。不具。

  毛泽东

  事实上,蔡元培自1927年“四・一二”事变之月起,即积极营救革命志士,反对国民党屠杀青年。“九一八”以后,坚决主耘抗日,“直接间接对于国内团结共御外侮,用力甚多”。抗战爆发前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他曾欣欣然认为是“国家民族的大幸”。

  蔡元培对解放区的状况非常关心。1939年8月6日,他仔细阅读《西行漫记》和《续西行漫记》,并撰写札记:

  阅《西行漫记》,美国爱特伽・斯诺(EdgarSnow)著,吴景崧等十二人译。是书凡十二章:第一,探寻红色的中国;第二,到红色首都去的路上;第三,在保安;第四,一个共产党员的略历;第五,长征;第六,西北的红星;第七,到前线去的路上;第八,在红军中(上);第九,在红军中(下);第十,战争与和平;第十一,回到保安去;第十二,回到白色区域。其第三章中,有“共产党的基本政策”,“论对日战争”等节,述毛泽东的意见颇详。第十二章叙西安事变。阅《续西行漫记》,斯诺夫人宁谟・韦尔斯著(Nym・Wales),胡仲持等八人译。是书分五章:第一,到苏区去;第二,苏区之夏;第三,妇女与革命;第四,中国苏维埃的过程;第五,中日战争。又有附录。是书于红军人物叙述最详;诸要人均有自传分叙于各章,而最后附录记八十六人略历,分政治领袖、军事领袖、开除党籍者三类,已有自传者亦列其中,但较略耳。第二章之十一节,中国字变了,指拉丁化中文的利用。第四章之第四节,关于托派的二、三事。第五章之等到他醒来的时候,对于中国前途的希望,说得甚为恳切。

  中国共产党对蔡元培也非常推重。1940年2月5日,毛泽东等发起的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举行成立大会,毛亲临讲话,蔡元培等被推为名誉主席团。同月20日,也就是在蔡弥留前的14天,由毛泽东发起的延安各界宪政促进会宣告成立,毛在会上作了《新民主主义的宪政》的重要报告,蔡元培等又被推为名誉主席团。

  1940年3月5日,蔡元培在香港逝世,毛泽东由延安发出一电,向蔡的家属致唁:“孑民先生,学界泰斗,人世楷模,遽归道山,震悼局极!谨电驰唁,尚祈节哀。毛泽东叩。阳。”

  1962年春,蔡无忌在北京参加一次中央举行的招待会,陈毅领他去见毛泽东,毛热情地握着他的手说:“你的父亲真是好人。”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真是好人”,这就是毛泽东对蔡元培的评价。这一评价,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和广大知识界对蔡元培的无限尊重与无尽的怀念。
dw064
dw066
dw066
dw066
dw066
dw066



三次登门为求学――毛译东与夏默庵






  陈首涛

  1917年8月,正是稻谷吐金、山果溢彩的时候,毛泽东与同学萧子升,从长沙第一师范出发,经过宁乡,爬山越岭,风尘仆仆地来到安化山区,以游学方式进行社会调查。

  安化县――梅城,始建于宋代,是一座古老的山城。
dw065
dw065
dw065
dw065
dw065



一片赤诚爱国心――毛泽东与挚友李振翩教授






  李晨

  著名美籍华人医学教授李振翩1984年11月16日在华盛顿郊区的一幢环境幽雅的寓所与世长辞了,终年86岁。

  (一)

  李振翩教授是著名的细菌学家、病毒学家。他把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造福于人类的医学事业。他生长在湖南湘乡有教养的家庭。1925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长沙湘雅医学院,获博士学位。他善于思考、钻研、探索新的领域,论述红血球自家凝集,颇有独到见解。1929年至1931年他在美国纽约洛克菲勒研究所从事病毒疫苗研究工作。在“病毒之父”里弗斯指导之下刻苦实验,1930年他与里弗斯合作发表了《李――里弗斯病毒培养方法》的论文,发明了制造病毒疫苗的方法。

  1931年李振翩回国,1932年至1949年他先后在北京协和医学院、上海医学院、中国军医大学和中央大学医学院任病毒学教授。1949年他重返美国,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工作。1951年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病毒实验所任生物部主任。1955年又回到国家卫生研究院直至1968年退休。在美国期间,他同一些美国的著名医学教授主攻小儿麻痹症病毒疫苗的研究,获得一项又一项的成功。小儿麻痹病毒在老鼠的脊骨带中生长成功了;他同哈伯尔博士合作,把小儿麻痹患者血清移入老鼠脊骨带的方法成功了;1955年他同谢弗博士合作培养了没有病毒的小儿麻痹疫苗最后一种血缘,成为医学界公认的李――谢弗的培养成果(L.S.C),这一成果为亚伯特・沙宾博士制成疫苗,应用于预防小儿麻痹起了极重要的作用,至今在全世界广为应用,这也是李振翩教授医学成就的丰功纬绩。李振翩教授退休后,虽然离开了实验室的生活,他仍致力研究中国传统医学,向美国医学界介绍中国的针麻、针炙以及中草药等知识,写了8篇有临床价值的论文和二本关于防治癌症和中医草药的书籍。70年代他三次来华访问,为促进中美医学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

  李振翩是毛泽东同志的挚友。早在伟大的五四运动革命浪潮中,李振翩和毛泽东同志相识、相交。在旧中国,李振翩目睹了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他同富有正义感的热血青年张维、龙毓莹等先后办了《学生救国报》、《新湖南》杂志,宣传救国救民的道理。后来这个刊物改为有毛泽东同志参与主编的《湘江评论》,毛泽东同志在1918年至1919年由北京回到长沙考察和领导学生运动,号召湖南学生会、各界联合会、同乡会等组织发起“驱张(敬尧)运动”,并赴京请愿。李振翩作为湘雅医学院的学生代表,积极参加了这一斗争。他们来往频繁,交往甚密。李振翩是进京“驱张请愿团”的代表之一,代表民意,慷慨陈词,要求当局撤办张敬尧,经过反复的斗争,甚至险些被杀害,但终于取得了胜利。后来毛泽东同志去上海,李振翩继续在湘雅学习。当他们分手时,李振翩给毛泽东同志的信说:“你从事政治活动,我则专心医学,将来重逢。”

  他们分别几十年,但毛泽东同志一直没有忘记这位老朋友,1945年李振翩在贵州,毛泽东同志去重庆时托张维给他捎信,惜没有收到。1956年毛泽东同志又问过湖南来北京开会的医学家魏曦:李振翩在哪里?魏告称,在美国。70年代初,中美两国突破了20多年的隔绝状态,1972年10月中国医学代表团访问美国,毛泽东同志又托代表团成员林巧稚给李振翩捎话。当中国医学代表团出席华盛顿美国各界的欢迎酒会时,林巧稚同李振翩和他的夫人汤汉志见了面。林巧稚和汤汉志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老同学。林巧稚转达了毛主席的问候和对他们的访华邀请。

  仅隔半年多,1973年7月李振翩和夫人以及其他几位美国朋友来到了北京,实现了他多年来热切向往返回祖国,看看新中国变化和发展的心愿。8月3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自己的书房里,亲切地接待了这位50多年前的挚友和他的夫人,他们用湖南家乡话交谈了一个半小时,畅叙过去的友情。毛主席讲到“中国应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李振翩说,“自己研究医学的目的也有这样的雄心壮志。”毛泽东同志还把自己菜园里种的苦瓜和克菜等新鲜蔬菜送到李振翩下榻的北京饭店,请他和夫人品尝家乡风味。这种深情厚谊使他们非常感动。

  (三)

  在革命战争年代,李振翩曾掩护我党地下工作同志开展工作,为中国革命作了有益的贡献。我原名李振穆,是李振翩教授的堂弟。解放前在中共南方局领导下,我曾在云南、贵州、南京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在国民党法西斯特务统治下,贵州地下党的组织连续遭到重大破坏,不少党的干部先后被逮捕杀害。1941年“皖南事变”后,贵州地下党组织和南方局失去了联系。1942年春,党组织派我和赖卫民同志去贵州重建党的组织,要求我们必须通过自己社会关系,找到适当职业,取得合法身分,站稳脚跟,再开展工作。我当即给在贵州安顺的军医大学任细菌系主任兼血清疫苗研究所所长的堂兄李振翩写信,说明我在重庆失业,可否到安顺找个工作。他很快就回信说,欢迎我到安顺。我到安顺后,住在李振翩的家里,借助他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很快就把我安置在血清疫苗研究所任技佐,日常工作是制作生理食盐水。作为所长的堂弟,大家对我都很关照,国民党也没对我找什么麻烦。我在这一合法身份的掩护下,开始了重新建立贵州党组织的工作。此间,李振翩和他的夫人在生活上对我关怀备至,他们知道我在昆明西南联大读书时,参加过学生运动,也知道我时常出去活动,但从来不问也不干预我的活动。1943年,为了进一步开展工作的方便,我化名李振铭,考取了浙江大学(因抗日战争搬迁到贵州遵义),离开了李振翩的家。

  1946年夏,我转到南京梅园新村周恩来同志领导的中共代表团工作。这时军医大学也迁到南京,李振翩自己有一所别致的寓所。我以中共代表团工作人员的身份去看望过李振翩,那时,他才明白了我原是共产党,他不但毫不讳忌,而且表示高兴。他当时曾多次见过周恩来、董必武和李维汉等同志,交谈他同马歇尔将军的接触,试图为国共和谈出些力。不久,国民党反动派

  在美国帮助下发动了全面内战,事实彻底打破了他的“调停”幻想。1946年6月发生了“下关惨案”,接着国民党特务准备假冒“苏北难民”的名义袭击中共代表团。为保障代表团人员的安全,周恩来等同志决定代表团人员尽可能通过社会关系暂时疏散出去。于是我就搬到李振翩的家里隐蔽了10几天。他那时已是中将军阶,在他家里自然安全无恙。这是他和他的夫人第二次掩护我。1946年10月,国共谈判破裂,组织上安排我撤回延安。

  1973年李振翩回国访问。周总理会见他时,首先感谢他和他的夫人掩护我党地下工作同志一事,就是指的上述经过,这在我的一生中是永远难忘的。

  (四)

  李振翩教授为促进和发展中美两国关系和两国医学科学交流,以及两国人民友好往来作出了宝贵贡献。改善中美两国关系是他长期以来所关心的问题。1971年他给老朋友毛泽东同志写信,期待同其会面。在信中说,“我在美国生活多年,作为一个中国血统的人,介绍我亲身了解的美国,可能对您有参考,自然,我也要向美国国务院说明我的见解。”1973年他同毛泽东同志会见时,毛主席还提到他来信的事。在这次访问中,周恩来总理会见时谈到中国科学家们需要同外界加强联系,要跟上世界的科技发展,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于是李振翩问:“我个人能做些什么吗?”周总理说,“这可以同你的堂弟李晨进一步讨论。”我建议他可考虑筹组一个学会之类的组织,组织学者进行学术交流。返美后,他积极筹办,于1974年创建了美中医学科学中心,同我中华医学会密切合作,邀请我国医学界人士赴美讲学或参加讨论会。为中美两国民间往来和医学科技交流作了大量工作。

  1975年6月和1978年6月李振翩的两次来华访问,分别同周总理和邓小平副总理会见。后来邓小平同志还专门寄去亲笔签名的合影照片作为留念。1978年他已是80岁高龄的老人,“还想为中美友好做点事情”。这种崇高的赤诚的爱国心促使他为增进中美医学科技交流和推动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而奔波。在他历次访华过程中,都同国内医学界同仁,广泛深入探讨最新的医学科学发展,毫无保留地传授他多年积累的丰富知识和经验,把他著作的医书和其他大量的医学名著赠给中国医学界,同时也搜集中国医学方面的新成果,带给美国医学界,为医学的发展,人类的健康作出了贡献。

  李振翩教授甚为关心中美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他坚定地认为,中美两国关系的改善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和发展,他渴望世界稳定,天下太平,人类幸福。1975年6月他来华时,周总理身患重病,从医院去北海公园同他会见。当他提出如何促进中美关系正常化问题时,周总理讲到,第一,美国必须从台湾和台湾海峡撤出全部军队;第二,美国必须同台湾当局断绝外交关系;第三,必须废除美蒋“共同防御条约”。李表示完全赞同中国的这一严正立场。会见后他即约见当时美国驻中国的联络处主任乔治・布什先生,他们共进午餐,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李振翩全面详细地阐述了上述问题。1978年6月他回国之前两个月,会见美国万斯国务卿、施莱辛格等高级人士,同他们讨论“联络处升级为大使馆的办法和步骤”。来华后他曾预言,一二年内就可解决中美关系正常化问题。果然,这次访问后不到一年,他的预言实现了。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设在两国首都的联络处改为大使馆。这是中美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个伟大成果中也包含着李教授一份宝贵的心血。

  中美关系开始改善后,李振翩为不断发展中美关系和加强两国民间友好交往工作着。他是全美华人协会创始人之一,他被选为第一届美京华协分会会长。他团结华人各界,发挥才智,辛勤劳动。他对访问美国的中国代表团热情款待,多方协助。对中国领导人邓小平访美,他像迎接亲人那样兴奋和激动。1984年他已身罹重病,但他不顾病痛,竭立支撑,仍为发展中美友好日夜操劳,亲自给中美两国领导人写信,陈述经过深思熟虑的建议,并经常约见驻美大使章文晋同志交谈,直至他去世前二三个月还同章文晋大使讨论国际上的许多重要问题。
dw065
gdxs000
gdxs000
gdxs000
gdxs000
gdxs000



“《红楼梦》写的是很精细的社会历史”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古典小说中的瑰宝。《红楼梦》描写的是乾隆年间,清朝开始走下坡路,曹雪芹借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揭示了封建制度的腐朽。《红楼梦》写的是很精细的社会历史。《红楼梦》是一部讲阶级斗争的书,是写“四大家族”,写了贪官污吏,写了皇帝王爷,写了大小地主和平民奴隶,阶级斗争激烈,几十条生命。《红楼梦》是一部顶好的社会政治小说,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作者的语言是古典小说中最好的,人物也写活了。把《红楼梦》当作历史读,最少要看上五遍才能搞清楚,读了《红楼梦》就懂了什么是地主阶级,什么叫封建社会。

  《红楼梦》(初名《石头记》)是毛泽东最爱读的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之一。

  1964年8月18日,毛泽东在北戴河同几位哲学工作者谈话中,在谈到《红楼梦》时,他说:“《红楼梦》我至少读了五遍。”至多呢?他没有说。这说的是1964年8月18日以前,那么,从这往后,他还有没有再读《红楼梦》呢?如果有的话,又读了多少遍呢?读者对这些一定是很想知道的。这里笔者先介绍一下有关的情况。

  王行娟在她著的《贺子珍的路》(作家出版社1985年版)一书中有如下一段记述:在井冈山寒冷的冬夜,有时毛泽东写累了便放下笔,同贺子珍海阔天空地谈论起来。谈论中,他们之间也会发生一些争论。有一次,贺子珍谈起喜欢读《三国演义》、《水浒》,不喜欢《红楼梦》。她说:“《红楼梦》里尽是谈情说爱,软绵绵的,没有意思。”毛泽东一听,就反驳她说:“你这个评价不公正,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哩!《红楼梦》里写了两派,一派好,一派不好。贾母、王熙凤、贾政,这是一派,是不好的;贾宝玉、林黛玉、丫环,这是一派,是好的。《红楼梦》写了两派的斗争。我看你一定没有仔细读这本书,你要重读一遍。”

  他们就这样谈着谈着,不觉东方已经发白,迎来了又一个黎明。

  这段文字可以表明,毛泽东早在井冈山斗争之前,也就是早在1928年之前,就读过《红楼梦》,而且读得很为仔细,对书中的内容、人物、故事情节等都极为熟悉。

  井冈山斗争之后的岁月、长征路上、延安时期,毛泽东有没有重读过《红楼梦》,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是,进城之后的50年代、60年代,直到70年代,据当时给毛泽东管理图书报刊的逄先知(从1950年冬到1966年夏,给毛泽东兼管图书报刊近17年)和我们的记载,毛泽东先后多次要过《红楼梦》。

  50年代和60年代,逄先知的记载是这样的:1958年7月1日,主席要:《诗韵合璧》《唐诗别裁》《明诗别裁》《古诗源》《初唐四杰诗集》《楹联丛话》、《续楹联丛话》《西厢记》(戏本――王实甫本)

  《红楼梦》(送原本《红楼梦》)

  《金瓶梅》(送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本)

  (注:于上午8时交高智。高智是当时毛泽东的机要秘书。)

  1961年9月28日送主席:《文选》(胡刻大字本)共24册。

  《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台湾中央印制厂影印)共2册。

  1963年2月6日,主席要:《脂批红楼梦》《英语学习》杂志全套(7日送)

  1966年夏往后,直到70年代,关于毛泽东要看《红楼梦》,我们的记载如下:1966年11月20日,送主席:《渔洋山人分甘余话》1―2册《钢熨斋随笔》(六、七)2册《越漫堂詹詹录》1―2册《狂言》1―2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1―4册1967年4月2日,送主席:《红楼梦》(2函共20册)

  《清史稿》(9函共131册)

  1968年7月11日,送主席:《红楼梦》(120回本)1―24册《红楼梦》(80回本)上、下册《红楼梦》(120回本)1―4册《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上、下册1969年9月28日,送主席:《红楼梦》道光壬辰版1―24册《增评补图石头记》光绪24年版2函16册1970年6月27日,送主席:《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1―4册《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1962年版1―2册《增评补图石头记》光绪26年版1―16册《石头记》(120回本)4函32册《增评补图石头记》(120回本)4函32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商务印书馆影印)1―8册1971年6月9日,送主席:《增评补国石头记》(商务印书馆版)1―16册《增评补图石头记》(道光壬辰刻本)1―16册1971年6月10日,送主席:《增评补图石头记》(光绪戊戌石印本)1―16册1971年8月4日,送主席:《红楼梦》(道光壬辰刻本)1―24册1972年5月24日,送主席:《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版)1―4册1973年3月9日,送主席:《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版)

  《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版)

  《水浒》(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版)

  《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版)

  1973年4月4日,送主席:《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版)

  1973年5月26日,送主席:《红楼梦》等4种新版古典小说各1部以上多次送给毛泽东的各种不同版本的《红楼梦》,除少数的读后让我们退还有关单位外,大多数都一直放在他的身边。毛泽东逝世后,我们在整理翻阅他故居里的全部图书包括在丰泽园住地和后来的游泳池住地的图书,从中看到,有线装木刻本《红楼梦》,也有线装影印本、石刻本《红楼梦》,还有各种平装本《红楼梦》。笔者曾作过一次统计,中南海毛泽东故居藏书中,不同版本的线装本《红楼梦》一共有20种之多。这20种不同版本的《红楼梦》,毛泽东生前有没有一一读过,我们还不能肯定。但这些书,每次都是他自己提出要看,让我们去借或购买来的。

  这20种《红楼梦》是:《增评补图石头记》(木刻大字本)4函32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影印本)1函8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6回本)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1函8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1函8册《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中华书局1963年版1―12册《戚蓼生序本石头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2函20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1函8册《原本红搂梦》有正书局版《红楼梦》道光壬辰年版1―24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上、下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乾隆甲戌16回本)中华书局1962年版1―4册《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胡适评)1961年版1―2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俞平伯评)中华书局1962年版1―4册《全图增评石头记》上海求志斋光绪戊申年版1―16册《原本全图红楼梦》1―16册《绘图评注石头记》(王希廉评)道光壬辰版1―2册《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台湾中央印制厂影印)

  1―2册《增评补图石头记》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1―16册《增评补图石头记》道光壬辰年版1―16册《增评补图石头记》光绪戊戌年上海石印1―16册还有新中国建立之后,国内有关出版社出版的各种平装本《红楼梦》。

  以上的统计,还是很不完全的。这些不同线装版本的《红楼梦》,差不多都摆在中南海游泳池住地会客厅里。游泳池住地卧室里还摆放两种:一种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1―8册)本,一种是《增评补图石头记》(1―32册)本。这两种,他都有圈划。我看到,放在游泳池住地会客厅里和卧室里的多种不同版本的《红楼梦》,有的是用黑铅笔作了密密麻麻的圈划,有的还打开放着,有的折叠起一个角,有的还夹有纸条。这些都可以说明,晚年的毛泽东还在一遍又一遍地阅读《红楼梦》。

  1964年8月18日,毛泽东说:“《红楼梦》我至少读了五遍。”在这之后,又至少10次向我们要过不同版本的《红楼梦》,他晚年的书库里、会客厅里、卧室里一直放有20多种不同版本的线装大字本的《红楼梦》,书就放在他身边,随时都可以翻阅。在我国的古典小说中,毛泽东读的遍数最多的就要算是《红楼梦》了。如果要问,毛泽东生前读《红楼梦》究竟读了多少遍,这是他本人也很难说清楚的。反正书中的主要内容,从场面描写到人物对话,从情节到结构,从人物到主题,甚至一些诗句、警语,以及大观园内的许多生活细节的描写,例如,像柳嫂子同秦显家的争夺厨房那几段的描写,贾琏从尤二姐那里回去的时候,说“跨马认镫而去”的话,等等,他老人家都记得很熟,常常脱口而出,自如引用。毛泽东生前常同人谈起《红楼梦》的一些细节的描写。如1951年秋同老同学周世钊的一次谈话中就谈到,贾宝玉吃饭穿衣都要丫头服侍,不能料理自己。林黛玉多愁善感,哭哭啼啼,住在潇湘馆,吐血,闹肺病。1973年7月4日同王洪文、张春桥的一次谈话中说,贾母一死,大家都哭,其实各有各的心事,各有各的目的。如果一样,就没有个性了。哭是共性,但伤心之处不同。我劝人们去看看柳嫂子同秦显家的争夺厨房那几段描写。类似这样有关《红楼梦》具体细节描绘的谈话是很多的。这一小小的侧面,也能说明毛泽东对《红楼梦》读得是很熟的。毛泽东为什么如此爱读《红楼梦》?笔者认为,第一,因为他推崇《红楼梦》的艺术成就,他对《红楼梦》中人物的塑造和语言的运用很为欣赏。毛泽东认为,《红楼梦》“作者的语言是古典小说中最好的,人物也写活了”。他多次谈到凤姐这个人物写得好。他在他写的文章和与人谈话中多次引用《红楼梦》中的故事和语言来说明现实问题。例如,在1957年3月1日最高国务会议的结束语中,用王熙凤对刘姥姥的一句话“大有大的难处”来说明大国的事情也并不那么好办。特别是王熙凤说过的一句名言“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他很感兴趣,在提倡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时候,曾多次引用这句话。1958年,在成都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他还用丫头小红说的“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来说明聚散的辩证法和没有一件事情不是相互转化的。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古典小说中的瑰宝。作者曹雪芹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对清朝乾隆时代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由盛到衰的真实生动的细腻的描绘,成功地刻画了几十个封建统治者和数百个奴仆的人物形象。特别是通过对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对叛逆者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的描写,使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在同类作品中更为突出。毛泽东爱读《红楼梦》,这与《红楼梦》在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独到的艺术成就是不能分开的。第二,是因为《红楼梦》在揭示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丑恶的同时,体现了对光明和美好的向往与追求。毛泽东认为,曹雪芹及其作品《红楼梦》,同关汉卿、施耐庵、吴承恩一道体现了古代的“民主文学”的传统。【1958年8月在审阅和修改陆定一《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载《红旗》1958年第7期)一文时加写的话】所谓民主性就是“不满意封建制度”,不满意封建制度对人的摧残,对宗法家庭中被迫害、被侮辱和被毁灭的人们,特别是妇女,表示了莫大的同情。1961年12月20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大区第一书记会议上的谈话中,说《红楼梦》是尊重女性的,说贾宝玉是同情被压迫的丫环的。1962年8月11日,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核心小组上的谈话还说,有些小说如《官场现形记》,光写黑暗,鲁迅称之为谴责小说。只揭露黑暗,人们不喜欢看。《金瓶梅》没有传开,不只是因为它淫秽,主要是它只暴露黑暗,虽然写得不错,但人们不爱看,而《红楼梦》就不同,写有点希望么。例如对贾宝玉这个封建制度的逆子的描写,虽然他没有能够逃脱被压抑而最终走向虚无的悲剧性的命运,但作者曹雪芹的民主倾向和萌生的深情希望渗透在字里行间。这是《红楼梦》区别于其他古典爱情小说的一个显著特点,毛泽东之所以爱读《红楼梦》,这不能不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三,是要通过读《红楼梦》来形象地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活。《红楼梦》所描写的是清乾隆年间,金陵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衰败史。在四大家族中,曹雪芹的笔下着重描写的只是贾府一个家族。透过贾府一家,看到史、王、薛各家,从贾、史、王、薛四家看到代表整个封建统治阶级的百千个“大族名宦之家”。就如同清代二知道人在《红楼梦说梦》一书中所说的:“太史公纪三十世家,曹雪芹只纪一世家。。。然曹雪芹纪一世家,能包括百千世家。”(一粟编《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卷》第3卷,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02页)通过读《红楼梦》,就可以从贾府衰败过程中一系列真实、形象、生动的片断画面来加深对中国封建社会的认识和了解。早在1938年4月28日在延安“鲁艺”的演讲中,毛泽东就提出,这是一部好书,现在许多人鄙视这部书,以为它写的是一些哥哥妹妹的事情,其实它有极丰富的社会史料。毛泽东在1965年对他的表孙女王海容说过:“你要不读一点《红楼梦》,你怎么知道什么叫封建社会?”1981年薄一波也曾写过这样一段回忆:“毛泽东同志对《红楼梦》有浓厚的兴趣,讲过这是一部顶好的社会政治小说。他多次要大家读,说不是读故事,而是读历史,你要不读《红楼梦》,怎么知道什么叫封建社会呢?这部小说描写的是乾隆年间,清朝开始走下坡路,曹雪芹借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揭示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回忆片断――记毛泽东同志二三事》。《人民日报》1981年12月26日)直到1973年12月21日,在同部队领导同志的谈话中,他又从《红楼梦》创作的动因和构思的角度,谈到它的历史主题:曹雪芹把真事隐去,用贾雨(假语)材言写出来。真事就是政治斗争,不能讲,于是用吊膀子(爱情)掩盖它。《红楼梦》除了具有上述的这些特色外,毛泽东认为《红楼梦》还体现了作为封建根基的家长制的动摇。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社会主义部分)的谈话中,他这样说:“我国家长制度的不能巩固是早已开始了。《红楼梦》中就可看出家长制度是在不断分裂中。贾琏是贾赦的儿子,不听贾赦的话。王夫人把凤姐笼络过去,可是凤姐想各种办法来积攒自己的私房。荣国府的最高家长是贾母,可是贾赦、贾政各人又有各人的打算。”要认识和了解中国封建社会,当然重要的是要读历史,读理论书,这些书可以帮助我们从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等各个方面对封建社会作出分析,通过许多具体的历史事实来认识、了解封建社会。但是,仅读这些书还不够,还应当读《红楼梦》这类描写封建社会阶级关系、人际关系和统治者与奴隶等人们生活面貌的文艺作品,这样才能使我们更好、更细致地了解封建社会。事实证明,许多的文艺作品读后,能使人收到读理论书、读历史书收不到的效果。毛泽东爱读《红楼梦》,大概也是因为有这方面的原因吧。

  毛泽东曾对《红楼梦》给予极高的评价。他在《论十大关系》中是这样说的:我国“工农业不发达,科学技术水平低,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骄傲不起来”。毛泽东这里把《红楼梦》作为我国文学的代表作,作为我国文学的主要的成就,固然是以幽默的语气谈及的,但他确实也从内心里因此引以自豪。《红楼梦》是我国文学的成就,也是世界文学的成就。其作者曹雪芹如同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法国的巴尔扎克、德国的歌德、俄国的托尔斯泰等一样,是他们各自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人民的骄傲。对于这样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学名著《红楼梦》,毛泽东一直是读了又读,爱不释手。

  毛泽东是怎样读《红楼梦》的呢?在管理图书过程中,我们知道,反反复复地读,是毛泽东生前读《红楼梦》的一种方法。他不仅自己反复读,而且还多次劝身边的同志、劝其他各方的同志要反复读。毛泽东是怎样反复读《红楼梦》的呢?这里先向读者介绍两则小故事。

  1954年毛泽东在杭州休息时,起床之后,入睡之前,饭前或饭后,常到住地附近去爬山,他老人家游兴很高,一边爬一边与陪同在身边的同志谈笑风生。他对摄影师侯波说:“你现在看什么书啊?”侯波说:“《红楼梦》。”侯波当时很年轻,她的话音一落,毛泽东便接着问:“看得懂吗?”侯波到毛泽东身边工作已经好几年了,人熟了,说话也就比较随便了。因此,侯波随口答道:“看故事呗。”毛泽东对侯波的回答没有直接表示肯定或否定。毛泽东说:“你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侯波回答说:“我一遍还没有看完哪。”“一遍没看完也没关系。”毛泽东看了看身边其他的同志,又接着说:“那样的社会,那样的家庭,你们没看到过,只能看看故事。”把《红楼梦》当作故事看,这是看小说的初浅层次。对一般文化的读者也“只能看看故事”罢了。

  还有一次,时间是1973年12月12日,毛泽东在他主持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指着在座的南京军区司令员、著名将领许世友说:“你就知道打仗。你以后搞点文学吧。‘常恨随陆无武,绛灌无文’。

  你能看点《红楼梦》吗?要看五遍。《水浒》不反皇帝,专门反贪官,后来接受了招安。‘随陆无武,绛灌无文’。绛是说周勃。周勃厚重少文,你这个人也是少文。”①毛泽东在说这些话的时候,面对许世友,露着笑容。许世友以善战著称,习文不足,他对毛泽东给予的评价心悦诚服。

  毛泽东的目光离开了许世友,提高话音对大家说:“如果中国出了修正主义,大家要注意啊!”

  许世友大声说:“把它消灭!不怕,那有什么关系!”

  听到许世友的话,毛泽东很高兴,说:“不怕啊!你就当周勃嘛!你去读《红楼梦》吧。”(彭程、王芳:《中国七十年代政局备忘录》,《长河》1989年第1期)

  上述的两则小故事中,对读《红楼梦》,毛泽东都说“要看五遍”。在其他的各种场合,他还多次说过“《红楼梦》最少要看五遍”。他是这样要求别人的,实际上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在他身边工作的同志多次听他说过:“《红楼梦》我至少读了五遍。”一遍又一遍地反反复夏地读,这是毛泽东①《晋书・刘元海载记》中刘元海说:“常鄙随陆无武,绛灌无文。”随、陆、绛、灌,分别是西汉的随何、陆贾、周勃、灌婴。汉高祖刘邦去世后,她的妻子吕后逐渐掌权,大有以吕氏取代刘氏之势。吕后死,周勃与陈平采取措施除了诸吕,迎立刘邦之子代王刘恒为帝。周勃对巩固汉刘政权起了极重要的作用。读《红楼梦》的一种方法。直到晚年,他还常将身边放置的多种版本的《红楼梦》对照着参考读。其中有的版本,他不知反复读过多少遍。因为他读得多,所以对书中的人物、故事等都很熟悉,许多精彩的内容、富有哲理的语言,还有许多的诗句,他都记得烂熟,能脱口而出,引用自如。从50年代开始一直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陈秉忱生前曾多次向我们谈及他的这一特点。陈说,在“三反”的时候,毛泽东常用“贾政做官”的故事,来教育共产党员干部警惕受人包围。陈还对我们说过,毛泽东在访苏的时候,还用林黛玉说的一句名言“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来比喻国际形势。我们从毛泽东的著作、报告、谈话、讲话中看到,毛泽东很习惯引用中国古典小说中的人物、故事、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思,引用最多的大概就是《红楼梦》了。这也可以说是毛泽东读《红楼梦》的一个特点。

  毛泽东反复读《红楼梦》,不是仅看书中的故事、语言艺术,而更重要的是看阶级斗争,看政治斗争,看社会历史。把《红楼梦》当作历史读,这是毛泽东读《红楼梦》的一种主要方法。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说过:“《红楼梦》有极丰富的社会史料。”

  1961年12月20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各大区第一书记会议上说过:“《红楼梦》写的是很精细的社会历史。对《红楼梦》,不仅要当作小说看,而且要当作历史看。”1964年8月18日在北戴河与几个哲学工作者谈话中,毛泽东又说,《红楼梦》我是把它当历史读的。开始当故事读,后来当历史读。1967年10月12日同外宾的谈话中,毛泽东还说:不了解点帝王将相,不看古典小说,怎么知道封建主义是什么呢?当作历史材料来学,是有益的。把《红楼梦》当历史读,这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读小说了,它进到了读小说的更深层次。也是对读小说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人的读小说,只注重小说本身的人物、故事等情节的描写。如果把小说中的人物、故事等内容与一定的社会、历史联系起来,透过小说描写的字里行间看到一定的社会、历史,从历史的视角来读小说,这对读者的要求也就更高了。毛泽东在这里说的,把《红楼梦》当作历史读,是什么意思呢?笔者的理解至少有这样几个方面的意思。第一,是应当弄清楚《红楼梦》产生的时代背景,把作者和作品中的人物、思想与历史背景紧密的联系起来,把书中的内容当作形象的历史来读。通过阅读,透过故事,明白事理,把握历史现象及其规律。

  对《红楼梦》的写作背景,1962年1月,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在谈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从17世纪开始经过了好几百年的时候,说过这样一段话:“17世纪是什么时代呢?那是中国的明朝末年和清朝初年。再过一个世纪,到18世纪上半期,就是清朝乾隆时代,《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就生活在那个时代,就是产生贾宝玉这种不满意封建制度的小说人物的时代。乾隆时代,中国已经有了一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是还是封建社会。这就是出现大观园里的那一群小说人物的社会背景。”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毛泽东把曹雪芹和小说中的人物与时代、社会联系在一起。毛泽东认为,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历史背景,也是形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命运的历史背景,这两个方面的思想内涵是一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对封建社会来说是矛盾的。这一矛盾必然要影响到作者曹雪芹创作《红楼梦》这部大作时的思想倾向,使其形成作品主题的内在矛盾。因此,1964年8月,毛泽东在关于坂田文章的谈话中说:曹雪芹写《红楼梦》还是想“补天”,想补封建制度的“天”,但是《红楼梦》里写的却是封建家族的衰落。可以说是曹雪芹的世界观和他的创作发生矛盾。(刘汉民编写《毛泽东谈文说艺实录》,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49页)封建社会制度必然要由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来代替,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红楼梦》则是借一家一族的衰败展示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客观必然性。封建制度的“天”是无法补的,曹雪芹主观上想“补”也是不可能的。作者主观上的希望和封建社会家族必然衰败的客观结果的矛盾,《红楼梦》中的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等萌生的新的希望和他们无法摆脱封建社会制度、家族制度的束缚还是以悲剧性命运告终的矛盾,这两方面的矛盾在《红楼梦》中通过一件一件的具体的事实和一个一个的故事、一场一场的人物活动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从文学作品的意义上来说,《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的佼佼者。从时代背景思想内容上来说,“《红楼梦》讲到很细致的封建社会情况”,(龚育之、逄先知、石仲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226页)“这部小说描写的是乾隆年间,清朝开始走下坡路,曹雪芹借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揭示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它又是一部历史小说和一部顶好的社会政治小说。所以,毛泽东一直把《红楼梦》当作“很仔细很精细的历史”来读。

  毛泽东把《红楼梦》当作历史读,第二个意思,是通过读《红楼梦》来了解封建社会生活中的具体的阶级斗争的情况。《红楼梦》不是直接描写封建社会农民和地主阶级的斗争的专著,它主要描写的是封建社会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内部的冲突及其周围生活中的各种不同性质的矛盾。曹雪芹创作这部小说时,在取材和构思上,并非是着眼于阶级斗争。但小说中众多的人物其阶级等级和身份也就是“奴隶主”和“奴隶”这两个对立的阶级是泾渭分明的。“四大家族”衰败过程中充满着激烈的阶级斗争,小说中也是很为明显的。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7页)“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3页)用阶级斗争的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来读《红楼梦》,这是毛泽东读《红楼梦》的又一个显著特点。

  对《红楼梦》里写的阶级斗争,毛泽东多次谈及。早在井冈山时,他就说过:《红楼梦》写了两派的斗争。一派好,一派不好。贾母、王熙凤、贾政,这是一派,是不好的;贾宝玉、林黛玉、丫环,这是一派,是好的。(《贺子珍的路》,第115页)在延安时,毛泽东一次与身边的同志谈读《红楼梦》时,他说:“还是要看《红楼梦》啊!那里写贪官污吏,写了皇帝王爷,写了大小地主和平民奴隶。大地主是从小地主里冒出来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看了这本书就懂了什么是地主阶级,什么是封建社会。就会明白为什么要推翻它!”1954年3月10日,毛泽东又一次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红楼梦》这部书写得很好,它是讲阶级斗争的,要看五遍才能有发言权哩。”接着又说:“多少年来,很多人研究它,并没有真懂。”(张仙朋:《为了人民。。》,《当代》杂志1979年第2期)1964年8月18日,毛泽东在与几个哲学工作者谈话中还说:“什么人都不注意《红楼梦》的第四回,那是个总纲,还有《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好了歌》和注。第四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讲护官符,提到四大家族:‘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薛),珍珠如土金如铁。’《红楼梦》写四大家族,阶级斗争激烈,几十条人命。统治者二十几人(有人算了说是三十三人),其他都是奴隶,三百多个,鸳鸯、司棋、尤二姐、尤三姐等等。讲历史不拿阶级斗争观点讲,就讲不通。”(《毛泽东的读书生活》,第220页)有一次,毛泽东游泳后在岸上休息,问在身边的薛焰:“最近读过些什么书?你看过《红楼梦》吗?”薛焰回答说:“这是一本文艺书,我是搞公安的,没有看过。”毛泽东一听,便认真地对薛焰说:“搞公安就不要看?你知道里面有多少条人命案子呀!这是一部讲阶级斗争的书,应该看看,你最少要看上五遍才能搞清楚。”说到这里,毛泽东点燃一支烟,又接着说:“这里面有你们学习的,书内有四大家族,知道吗?。。”(薛焰:《光辉的形象,亲切的教导》,《广州文艺》1977年第5期)

  说到《红楼梦》第四回中的“护官符”和这部书中写阶级斗争的事,1973年12月21日,毛泽东在同一些部队领导同志的谈话中,说到《红楼梦》写的“真事”是政治斗争时,他又很有兴趣地把第四回的“护官符”背了一遍,引以为证。对《红楼梦》第四回中描写四大家族的四句话:“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薛),珍珠如土金如铁”,他记得很熟,和身边的同志谈《红楼梦》时,他常一字不差地背出来。笔者还看到,毛泽东在读影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时,这几句话的天头上,他用黑铅笔划了三个大圈。在这几句话后:“雨村。。细问这门子,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这一段文字旁边,他用铅笔都一一划了圈。毛泽东所以把第四回看作是《红楼梦》全书的纲,大概也是因为“护官符”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地位和统治秩序的形式和法宝,封建统治者就是利用这一法宝来剥削、欺压平民百姓,来剥夺和占有奴隶们用汗水和血创造的财富。这个“纲”最能体现作品的主题并能引导读者透过文字的表面看到问题的实质。抓住了这个“纲”就是抓住了“阶级斗争”,就是抓住了作品的主题,就等于掌握了理解整个作品的钥匙。所以,毛泽东读《红楼梦》很关注这个“纲”,他与人谈《红楼梦》时谈得最多的大概也是这个“纲”。毛泽东从阶级斗争的角度来谈《红楼梦》,来理解《红楼梦》,这不能不说是毛泽东读《红楼梦》的一个独到之处。

  毛泽东把《红楼梦》当作历史读,还有一个意思,是通过读《红楼梦》来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生活,也就是从经济的角度来读《红楼梦》。《红楼梦》中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细节的描写不是很多,1963年5月11日,毛泽东在杭州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曾谈到:“《红楼梦》主要是写四大家族统治的历史。”“四大家族统治的历史”中,当然也包括经济的统治。封建地主阶级对平民百姓和奴隶们的剥削、侵占等主要的表现也应当是在经济方面。然而,《红楼梦》中“写封建剥削只有一两处”。这是因为作者曹雪芹的形象构思和艺术描绘的着重点不在这个方面。尽管作品中关于经济问题的描写不是很多,但是,毛泽东在阅读过程中也都一一注意到了。对于这一点,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社会主义部分)的有关谈话中有所谈及。根据当时有关人员的记录,毛泽东的话是这样说的:我国很早以前就有土地买卖。《红楼梦》里有这样的话:“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篷窗上。”这段话说明了在封建社会里,社会关系的兴衰变化,家族的瓦解和崩溃。这种变化造成了土地所有权的不断转移,也助长了农民留恋土地的心理。

  读文学作品,对类似这样的话,人们一般是不太关注的。读《红楼梦》时,除专业研究人员外,一般人员对上述有关土地买卖的话也是不会关注的。然而,毛泽东却注意到了有关的话,还能够随口背出来。由此可见,毛泽东读《红楼梦》与读马列著作、读历史著作、鲁迅著作一样,是一丝不苟的。说到毛泽东从经济这个视角来读《红楼梦》,笔者再介绍一点至今还鲜为人知的情况。我们管理的毛泽东阅批过的图书中,有一本《红楼梦新证》(周汝昌著,棠棣出版社1953年版)。作者在本书卷首语中说:“这是一本关于小说《红楼梦》和它的作者曹雪芹的材料考证书。”本书第七章新索隐(三十三)对《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乌进孝红帖上贡物曰‘玉田胭脂米二石’。”第七十五回,“贾母问有稀饭吃些罢,尤氏早捧过一碗来,说是红稻米粥;贾母接来吃了半碗,便吩咐将这粥送给凤姐儿吃去。”作者对其中提到的“胭脂米”做了考证。作者一共摘引了四种古籍中的有关记载,这里笔者照原书抄录如下:刘廷玑《在园杂志》卷一云:浙、闽总督范公时崇随驾热河,每赐御用食馔,内有朱红色大米饭一坛,传旨云:此本无种,其先特产上苑,只一两根苗,穗迥异他禾,及登剖子,粒如丹砂,遂收其种,种于御园,今兹广获其米,一岁两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