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大乘入楞伽经》译文注释 | 佛经

《楞伽经》译文注释--解说


一部《楞伽经》所反复论述、阐释的,是「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後代研究《楞伽经》的高僧大德、佛子学人,也都认为,《楞伽径》之大要者,无出此「五法」、「三自性」、「八识」、 「二无我」。那么,「五法」、「三自性」 、「八识」、 「二无我」其具体蕴涵究竟是什么?之间的相互关系又是怎样?这是读《楞伽经》者首先应该把握的。

所谓「三自性」,《解深密经》已有所论及,即是「妄计遍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具体地说,所谓「遍计所执自性」,亦即愚痴凡夫虚妄计度一切外境、外法为实有;所谓「依他起性」,即依他众缘而生起之一切诸法。此中之「他」,指「阿赖耶识」 ,为一切种子因,其余诸识为助缘,亦即认为一切诸法都足依「阿赖耶识」之因缘及其它诸识之助缘而生起者,此是「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者,亦称「法性」、「真如」,是世间一切有为法之真实体性。如果换一个角度说,即「遍计性」是妄有,「依他起性」是假有,「圆成实性」是实有。唯识学依此成立「外境非有」、「内识非无」之基本教义。

「八识」者,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此是瑜珈行派及法相宗五位法中的心法,是能变现万法之识体,故亦称「三能变」。其中,第八之「阿赖耶识」为根本识,是产生前七识乃圣一切诸法之「种子」,故亦称「种子识」;第七之「末耶识」亦称为「意」,其义即不停顿地思量、执著第八「阿赖耶识」为自我,并同「阿赖耶识」一起成为前六识产生的依据,因其具有依转「阿赖耶识」产生前六识之作用,故末那识的一个最重要功能,就是「转依」;前六识主要作用是依据「阿赖耶识」,通过第七之末那识,展转变现世间万法。

「八识」於瑜伽行派的各种经典中都经常谈到,此《楞伽径》「八识」说的特点,在於把第八识的「阿赖耶识」与如来藏系的「如来藏」糅合、统一起来,明确指出「如来藏名藏识」,为无始恶习所薰,遍造一切诸法;此外,《楞伽经》还提出此「如来藏藏识」本性清净,为客尘所染而为不净,亦即「如来藏藏识」具有染、净二重属性,由染的一面,生起虚妄分别的现象界,由净的一面,确立如来法身。与《大乘起信论》「一心二门」的思想相近。这种思想曾经对中国佛教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为後来的佛教学者留下了许多话题。

至於人、法「二无我」,这本是空宗的基本思想,但《楞伽经》把它与法相唯识学的「八识」说联系起来,一方面於「八识」说「三相」,即「真相」、「业相」、「转相」,认为七转识及第八识的业相、转相可由修行之力,特别是通过人、法二空之观法而消灭,消灭了这「业相」、「转相」之当体,便是识海波浪的止息,此即是如来藏、真如、涅槃、法身。

那么,此「三自性」、「八识」 、「二无我」与「五法」之间究竟又是一种什么关系呢?经中大慧菩萨问佛曰:「世尊,为三自性入五法中?为各有自相?」佛回答说:「三自性、八识及二无我,悉入五法中。」「一切佛法悉皆摄入此五法中。」(《大乘入楞伽经》卷五)也就是说,把握「五法」,乃是读此《楞伽径》之关键所在。

所谓「五法」者,即「名」、「相」、「分别」、「正智」、「如如」。此中之所谓「相」者,亦即世间森罗之万象;「名」者,即诠释、称呼各种现象之名号;「分别」者,思量识别事理之谓,亦称「妄想」,指分别所变境像之能变心;「正智」者,亦即「圣智」,指能如实了知事抅相状之智慧;「如如」者,即是由「正智」而证得之真如。

如果用较通俗、明白的话,此「五法」加以概括,亦即世间一切万有都是无有自性的幻相,都是假名安立,是愚痴凡夫妄想分别的产物,如果众生能远离此妄想分别之恶见,以正确之智慧去观察这种种名相,认识到一切诸法都是离常断、非有无的,以正确之智慧去认识和体证这种种现象背後之真实性相(「如如」),那么就可以达到佛教的最高境界,即经中屡屡言及的「自证圣智所行境界」。

就「五法」说,其思想旨趣和理论落点在於以正确的智慧(「正智」)去契入「真如」(即「如如」),达到「自证圣智所行境界」。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导致了大量地谈论法栢唯识理之《楞伽经》,後来对「教外别传」禅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据《楞伽师资记》及《五灯会元》等典籍记载,作为禅宗初祖的菩提达磨曾把《愣伽经》作为傅法立宗重要依据之一。唐净觉所撰的《楞伽师资记》中,有这样一段话:达磨对慧可说:「有《楞伽径》四卷(刘宋之四卷本),仁者依行,自然度脱。」(卷一。引自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四册)在《五灯会元》中,也有一段与此相类似的记载:达磨对慧可说:「吾有《楞伽经》四卷,亦用付汝,即是如来心地要门,令诸众生开示悟入。」(卷一。中华书局一九八四年版,上册,第四十五页)与此相类之记载还有不少,如曰:「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然得度。」等。这些记述字眼有异,思想无殊,都说达磨把《楞伽经》传付给弟子,要他们依此经修行。

那么,达磨何以会把本来影响并不大之《楞伽经》作为传法立宗之依据呢?这可以从《楞伽经》本身得到说明。《楞伽经》说:所谓五法自性等法门,其思想旨趣乃是离所行相,称真实义,入佛心境。正因为这样,四卷本之《楞伽径》统称四品之名为「一切佛语心」,盖此经实是诸佛所说之心法也。达磨禅法,注重「以心传心」 、「不立文字」,其以《楞伽经》为依据,实是顺理成章之事,其所立禅宗後来曾有「佛心宗」、「楞伽宗」之称。可见,《楞伽经》所立之诸佛心法,实是达磨所以把《楞伽经》作为传法立宗依据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就修行方法言,《楞伽经》之反对执著语言文字,主张随於义莫依於语,把圣智契合「如如」作为修行的最根本方法,把内自证境界作为佛教的第一义,这些都为後来之禅宗所接受和弘扬,所谓「以心传心」、「不立文字」、「道由心悟」、 「於自心顿现真如本性」等等,实际上都是《楞伽经》「圣智自证」方法的光扬和张本。有此二端,《楞伽经》之成为达磨传法立宗的依据,乃是情理中事。

赵宋之後,《楞伽经》之影响日渐扩大,降至明代,皇帝亲下圣谕:「以为《心经》、《金刚》、《楞伽》三经,实治心之法门。」(见大正三十九·页三百四十三)其时,儒典与佛乘并用,以《心经》、《金刚》 、《楞伽》三经发明?「心学」 ,视之为「迷途之日月,苦海之舟航」(详见大正三十·页四百二十五)。可见,《楞伽经》自唐宋之後,其影响已越出佛教界,成为与?「心学」相互发明,以「化成天下」的重要佛教典籍。

到了近、现代,中国佛教承宋明佛学之潮流,继续呈现出一种交融汇合之趋势。在这种形势下,《楞伽经》之会通、融摄性,对於现代佛教各流派的「融合」,也不无借鉴意义。


分类:佛经 书名:《楞伽经》(大乘入楞伽经) 作者:[唐]实叉难陀(译)
《楞伽经》《大乘入楞伽经》译文注释 | 佛经

《楞伽经》译文注释--附录


楞伽经·序一

摩罗山顶,最是巍峨庄严,楞伽城中,著实难往难入,此乃过去诸佛弘扬佛法之地,往昔诸圣修习圣行之所。该城城主,号罗婆那,乘花宫殿以拜谒世尊,奏妙音乐以祈求佛法,借摩罗山楞伽城无神通者不得入以表法,用如来藏自性清净第一义心以明宗。所宣说之《楞伽经》者,此乃诸佛心量之玄枢,众经妙理之精义,广借譬喻,以宣讲微妙之义理,所谓不生不灭、非有非无、破去来二边之见,除常断双重之执,以第一义谛真实之理,得最上之法门,体证诸法皆空,洞明境界如幻,辩析假名之分别,昭示生死即涅槃。借大慧之问法,世尊广宣佛法真谛。一百八句之问答,其义应实相而离世间,三十九门,均在破邪见而宣正法,揭示名与相俱是假号,弃分别妄想之迷惑,依真实智以契会真如,悟解缘起以归於微妙之理,境界之风平静之後,藏识之海方才澄明,三自性皆空,二无我俱泯,入於如来之藏,游三解脱之门。

此《楞伽经》来自印度,至刘末元嘉年间,求那跋陀罗初译,然未得弘传;北魏宣武帝延昌年间,菩提流支再译,但於义理多舛讹,我虔诚希望此经能够得到流传、弘扬,於久视元年,避暑箕峰,令於颖水三阳宫内,重出此经,用前二个译本及梵本进行对勘比照,重新译成七卷之《大乘入楞伽经》。三藏沙门于阗国僧人实叉难陀、大福先寺僧人复礼等诸此丘,均是一代高僧、大德,承续龙树理论之精义,发掘马鸣思想之奥蕴,精通戒慧,深谙心性,故能了达幽微,发挥奥旨,於长安四年编译完毕此《大乘入楞伽经》。请我为此经作序,我自觉於佛法见识疏浅,既不善言辩,又不明了大乘义理,但僧俗二界之盛情难却,故勉强为之,文词拙劣,於大乘之义理也多乖离,凡此均使我愈感惭愧。唯以此经义理之深奥微妙,最是稀有,所希望者是此经之译出,能破凡夫之愚暗,使传灯之句不绝,弘扬久远,使心性之义无尽。此经之题目及各品次序,列之於後。

楞伽经·序二  

盖闻摩罗山顶,既最崇而最严,楞伽城中,实难往而难入。先佛弘宣之地,曩圣修行之所,爰有城主,号罗婆那,乘宫殿以谒尊颜,奏乐音而祈妙法,因曼峰以表兴,指藏海以明宗,所言《入楞伽经》者,斯乃诸佛心量之玄枢,群经理窟之幽旨,洞明深义,不生不灭,非有非无,绝去来之二途,离断常之双执,以第一义谛,得最上妙珍,体诸法之皆虚,知前境之如幻,混假名之分别,等生死与涅槃。大慧之问初陈,法王之旨斯发,一百八义应实相而离世间,三十九问破邪见而显正法。晓名相之并假,袪妄想之迷衿,依正智以会真如,悟缘起而归妙理,境风既息,识浪方澄,三自性皆空,二无我俱泯,入如来之藏,游解脱之门,原此经文,来自西国,至若元嘉建号,跋陀之译未弘,延昌纪年,流支之义乡舛。朕思肘付嘱,情切绍隆,以久视元年,岁次庚子,林钟纪律,炎帝司辰。於是避暑箕峰,观风颖水,三阳宫内,重出斯经,讨三本之要诠,成七卷之了教。

三藏沙门于阗国僧实叉难陀大德,大福先寺僧复礼等,并各追安远,德契腾兰,袭龙树之芳猷,探马鸣之秘府,戒香与觉花齐馥,意珠共性月同圆,故能了达冲微,发挥奥赜,以长安四年正月十五日缮写云毕,自性匪薄,言谢珪璋。顾四辩而多惭,瞻一乘而罔测,难违缁俗之请,强申翰墨之文,词拙理乖,弥增愧恧,伏以,此经微妙最为稀有,所翼破重昏之暗,传灯之句下穷,演流注之功,涌泉之义无尽,题目品次,列於後云。


分类:佛经 书名:《楞伽经》(大乘入楞伽经) 作者:[唐]实叉难陀(译)
《楞严经》经名释意,佛经

《楞严经》经名释意


经名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这就是《楞严经》经名的全文,在一切佛经中,这是最长的经名。现在我们逐字略解经名。

'大'--佛经中所谓的'大',比一般所说的'大'含义更广阔,大到无所不包。庄子说:'至大无外'。现在数学上认为'无穷大'就是最大的概念。但还不如佛经所谓的'大'字的含义广。因为'无穷大'和'至大无外'都是概括空间而言。而佛经所说的'大',并包毕时间。一般佛经当中常用'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这两句话。上句是说时间,'三际'就是'现在''过去'和'未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总括过去现在和未来,穷尽无始无终的时间'。下句是指空间而言,'十方'就是东西南北四方,加上东南方西南方西北方东北方,再加上方和下方,总成'十方'。这句话的含义就是'遍一切空间'。因此佛经所说的'大'是总包空间和时间二者而言。略异于中国所说的'大'字的含义,因为中国没有和它同义的字,因此有些经中只照印度文的音译为'摩诃',以示与中文的'大'字含义不同。这里所说的大,是说明本经内容之广,竖而时间--过去未来和现在,横而空间,天地万物尽宇宙无所不包。

'佛顶'--'佛'字是印度文'佛陀'的省称。'佛陀'的含义是'觉'。但这个'觉'的含义又不同于中文的'觉'。这个'觉'是与众生相对的。'众生'就是泛指一切有生命的生物。'众生'因为处在'迷'中,因此永远沉沦于生死的苦海中而不能自拔。其实'众生'与'佛'本无区别,只是众生处在'迷'中所以沉沦生死。佛处在'觉'中,因此能超出生死之外。佛不但处在'觉'中,超出生死之外,同时还能觉醒其他的的众生,使他们也超出生死的苦海。

因此'佛'字含有两重意义,一是'觉己'(使自己超出生死的苦海)。一重是'觉他'(使众生超出生死的苦海)。关于这个道理,后文还要详细谈,此处暂不多说。其次谈到'佛顶',相传释迦牟尼佛的头顶,任何人也望不到上面去。这象征著他掌握了宇宙间最高的真理,证到了宇宙间最高的成果。没有任何人的智慧成果在他之上。所以称为'无上',这里用'佛顶'来比喻本经。就是说此经中所讲的道理,不但内容之广,包罗万有,而且所讲的道理,也是最高;犹如佛顶一般,没有任何理论在它之上。

'如来'--是'佛'的另一种称号。其含义是任何一个人,只要证到佛的境地,就和过去所有的佛一样,不分高低,犹如过去的佛重来一般。

'密因'--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有它一定的过程。佛家往往用'因果'二字来概括它。'因'就是起因,'果'就是结果。

宇宙间没有无缘因的结果,也没有无结果的缘因。种大的因就结大的果;种小的因就结小的果。好的因就给好的果,坏的因就结坏的果。俗话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今天要想结成佛的果,就必须先种成佛的因。而这个因高深微妙。不是一般普通人心粗气浮所能理解。一般人因为不能理解这种高深的道理,以为这是一种秘密,所以理解不到。因此佛经上常说:'愚者不解,故名为密;智者了达,即不名密。'因为这是一种最高深而又最精微的真理,所以能结无上的佛果。

'修证'--'修'就是一种行为。我们既然明白了这个高深微妙成佛的道理,就必须按照道个道理结合行为去实践它,这个实践的过程就名为'修'。不但要'修',而且还要从'修'当中去'证'到最后的结果。这就名为'修证'。

'了义'--任何一家思想体系,都有它所包含的独特的意义。这个意义假若是彻底正确的,就名为'了义';不如此,就名'不了义'。但是每一家思想,都认为他掌握了真理。究竟谁是真理,就必须有一定的尺度来衡量它。衡量的尺度有两种:一是从'理'上来辩驳,二是从'事'上来证明。经过这两方面来衡量,证明此经所讲的是能彻底解决宇宙人生根本问题的最精义理,所以名为'了义'。'了义'就是能够彻底了达宇宙人生的义理。

'诸菩萨'--'菩萨'是印度文'菩提萨埵'的省称。'菩提'的含义是'觉','萨埵'是有情,合而言之,就是'觉有情'。一切众生,都是有情,故名'萨埵'。然而迷惑于生死中,不能自拔。若要超出生死之苦,必须以'觉'来破'迷',超出生死,即名'菩萨'。然而'菩萨'所谓的'觉',与上文'佛陀'所谓的'觉',是有差异的。'佛陀'所谓的'觉',是'觉己''觉他',觉行已彻底圆满,是觉的最高境界。'菩萨'所谓的'觉'是自觉已成,而觉他的功德还未圆满,尚待努力,才能达到'佛'的地步。是成佛过程中的境界。'菩萨'随著自己证的深浅,又分为各种不同位次,后文当详论。'诸菩萨'就是泛指各种位次高低不同的众菩萨。

'万行'--一切众生,由一个普通的凡夫,发心要想修行,出离生死。经过'菩萨'的阶段,直到最后证到佛的境地为止。这当中有千差万别不同的道路,供人选择,最后都能得到成'佛'的结果。这些千差万别不同的道路--也就是不同的行为,都是走向出离生死的行为,统名之谓'菩萨行'。'菩萨行'不是一种而是多种,故名为'万行'。

'首楞严'--据《涅槃经》上释迦佛自己解释'首楞严'三字的含义说:'首楞严者,名一切事毕竟,严者名坚,一切毕竟而得坚固名首楞严'。穷尽了宇宙万物即'一切事毕竟'。'坚固'就是永恒不变不坏。只有万物的本体才永恒不变不坏。换言之'首楞严'三字的含义就是'穷尽宇宙人生的本体'。穷尽天地万物宇宙人生的本源,而证到了永恒坚固不坏的结果,就是佛法的最终目的也就是佛法的最高境界。

'经'--'经'字含有三重意义:一是'永恒不变',二是'方法',三是'道路'。总说就是:'这是一条走向永恒不变的道路的方法。'

译经人〈一〉唐中天竺〈注一〉沙门〈注二〉般剌密谛译

注:①古代译印度为天竺。

② 沙门就是出家修行的人,又叫'比丘',中国一般称为僧人;后文当详解。

相传隋朝时,天台山智者大师知道印度有《楞严经》没有传到中国来,就每天向著西方礼拜,祷求这部经早日传到中国,一共拜了十八年。后来到了唐中宗初年,印度僧人名般剌密谛,秘密把道部经梯山航海偷运来中国。据传说印度因为很珍视道部经,禁止把这部经传出国外。般剌密谛偷运此经来到广州时,正当唐中宗神龙元年。恰遇著武则天时的宰相房融被降职到广州,房融是佛教徙,知道般剌密谛带来了道部经,于是要求他在广州制止寺把这部经译成了中文。

译经人〈二〉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解 乌苌国'北印度,弥伽释迦是乌苌国僧人。他精通印度和中国的文字。般剌密谛译经时,只是依照印度文的音,用中文记录下来,弥伽释迦再根据此音的含义译为中文。

译经人〈三〉罗浮山南楼寺沙门怀迪证译

解 怀迪是广东罗浮山南楼寺的僧人。他精习各种佛经,并精通五印度的文字。当般刺密谛和弥伽释迦译此经时,他怕他们二人的中文不够熟练,因此在旁边校正他们的译文。

译经人〈四〉菩萨戒弟子前正仪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

解 凡是佛教徒都必须受戒,受戒就是接受一定的规章法则来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这些法规总称为'戒律'。受戒后就必须永远遵守这些法规,不能违犯。戒律中按身份的不同和思想水平的高低又分为'居士戒''沙弥戒''比丘尼''比钓尼戒''菩萨戒'等。'菩萨戒'是较高水准的戒律。'菩萨戒弟子'就是受过'菩萨戒'的佛教徒。正仪大夫是唐朝内阁的一个高级官名。唐朝内阁分'中书省'和'门下省'两部分。平章就是秉公处理国家的政务。一般称宰相为'平章'。房融是清河县人,和他的儿子房琯都是唐朝有名的宰相。此经译时,房融在旁作词藻的润色,因此文辞非常雅淳,为中国文字最美的一部佛经。


分类:佛经 书名:楞严经 作者:佛经
《楞伽经》(大乘入楞伽经)(入楞伽经) | 佛教 | 佛经

《楞伽经》(大乘入楞伽经)

[唐]实叉难陀(译)

现奉献给读者的这部《楞伽经》,是唐译本,译者署名是实叉难陀。实际上,西域僧人弥陀山、大福先寺僧人复礼等对此经之翻译用力颇勤,据有关资料记载,实叉难陀刚译出此经之初稿後,未来得及再作审校对勘,就奉敕回西域了,後由「尤善《楞伽》」之西域僧人弥陀山「奉敕共翻经沙门复礼、法藏等,再更勘译」(同上)。由於此译本几经校勘,加之采用以梵本对照前两个译本的方法,因此,义理方面较前二本更准确、完备,文字之表述也更加通畅、流利,受到佛教界的一致肯定和推崇.

此《大乘入楞伽经》,正如经名所显示的,是一部大乘经典;「楞伽」二字,系梵音,意译为「难入」。所谓「难入」者,原指摩罗耶山陡削险绝,为常人所难到;楞伽城本无门户,非神通者不可入。今以处表法,譬喻此经乃是微妙第一了义之教,非大乘利根之人,不可得入。

 
《楞伽经》经文
《楞伽经》序 《楞伽经》序唐武则天制
《楞伽经》卷第一 罗婆那王劝请品第一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一
《楞伽经》卷第二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二
《楞伽经》卷第三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三
《楞伽经》卷第四 无常品第三之一
《楞伽经》卷第五 无常品第三之二 现证品第四
如来常无常品第五 刹那品第六
《楞伽经》卷第六 变化品第七 断食肉品第八
陀罗尼品第九 偈颂品第十之一
《楞伽经》卷第七 偈颂品第十之二
白话《楞伽经》
总序 编序 题解
罗婆那王劝请品第一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一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二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三 无常品第三之一 无常品第三之余
现证品第四 如来无常品第五 刹那品第六
变化品第七 断食肉品第八 陀罗尼品第九
偈颂品第十之一 源流 解说
附录 楞伽经·序
《楞伽经》其他相关解读
南怀瑾:《楞伽大义今释》

《楞严经》卷一,佛经

《楞严经》卷一


【01】 译文 解读
如是我闻。

【译文】如此经上所说的,都是我亲耳听见的。

【解读】佛每讲经,必须具备六个因素。这六个因素佛经中称为'六成就'。就是说必须具备这六个条件,才能构成讲经这件事实。第一是'信成就'。假如没有具备信心,就不可能请佛宣讲。第二是'闻成就'。既然宣讲,必须有人听闻。假如无人听闻,必不可能开讲。第三是'时成就'。既然讲经,就不可能脱离时间,必须有一定的时间。第四是'主成就'。既然讲经,必有主讲者。第五是'处成就'。处就是地点,没有地点就不可能开讲。第六是'众成就'。既然宣讲,听者就不是一人,必然有群众参加,这就总名为'六成就'。每一部佛经开始时,先说'如是',这就是'信成就'。因为要'信'才说'如是',假若'不信',就说'不如是'了。同时'如'字的含义是不动。'如是'就是先点明此经所说坚固不动。换言之,这是不可动摇永恒不变的真理。'我闻'就是'闻成就'。 据说释迦佛在世时,弟子们问他:'将来我们集结经典,开始应当怎样纪录'?佛说:'一切经典,都用如是我闻开始。'因此任何佛经,都用'如是我闻'四字开始。又'如是我闻'四字,是阿难尊者的口吻。因为阿难尊者是释迦佛弟子中记忆力最强的一个人。凡是他听讲过的经,都全能记忆不忘,因此号为'多闻第一'。 所以后来佛'入灭'(入灭是佛教的术语,就是脱离了世间,而住入不生不灭的境界中,又叫'涅槃'。)后,大弟子迦叶尊者领导众弟子结集所有经典,都由阿难尊者作证,以示郑重。'如是我闻'就是阿难尊者作证的话。其意是'此经所说,是我亲耳听到的,我可以证明它的真实。'

【02】 译文 解读
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

【译文】在某一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室罗筏城〈注一〉祗桓精舍〈注二〉。

注:①即舍卫城。

②地点舍卫城,当初有一个须达多长者,家资富有,最好布施孤贫,众人称他为给孤独长者。他要借舍卫城祗陀太子的花园请释迦牟尼佛讲经,祗陀太子说:'你要用黄金把这花园的土地布满,我才借花园给你。'长者马上用五百头大象从家中把黄金搬来,布在祗陀太子的花园地上。最后把黄金布完了,还有一小块土地没有布满,长者又准备到家中去运黄金。祗陀太子说:'我愿把花园送给你请佛讲经,不要你的黄金,你仍把黄金搬回去吧!'长者就用布地的黄金,花园内修建楼阁,供佛请经。号为祗桓精舍。花园称为祗陀园,又名祗树给孤独园。

【解读】'一时,'就是'六成就'中的第三'时成就'。佛是主讲者,就是第四'主成就'。'室罗筏城祗桓精舍',就是第五'处成就'。

【03】 译文 解读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译文】和大比丘〈注〉众一千二百五十人在一起。

注:就是出家修行的佛教徒。包含三重意义:一是'乞士'。因为比丘'下乞食于人,上乞法于佛。'二是'破恶'。能以正确的知见,端正的行为,破除一切邪恶的思想,邪恶的行为。三是'怖魔'。俗语说的,'一正压百邪。'自己以端正的思想,端正的行为,足以恐怖一切'邪魔'。'大比丘'就是比丘当中修行已达到一定的水平,不同于一般初学比丘。又比丘当中男性为'比丘僧',女性为'比丘尼'。

【解读】释迦佛初成道时,最先度(就是救度的意思。救度众生脱离生死苦恼,故名为度)憍陈如等五人出家,次度耶舍门徒五十人,次度优楼频螺门徒五百人,次度伽耶门徒三百人,又度那提门徒二百人,再度舍利弗门徒一百人,后度目连门徒一百人,共计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这里说一千二百五十人是就整数而言。

【04】 译文 解读
皆是无漏大阿罗汉。

【译文】这些人都是证到'无漏'〈注一〉的大阿罗汉〈注二〉。

注:①就是修行人已经彻底断除了生死烦恼的根源。譬如一件器皿,完美无有漏眼。佛经上称这种境地为'登圣位',就是超凡入圣,已经超出了凡夫的境地,达到圣人的地步。'圣位'按照各人修证水平的高低,又可分为几十个阶次。后文当分别详论。凡登了圣位的人,也就是凡证到无漏的人,尽管各有高低,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能超出生死的苦恼。不是说他们能够长生不死,而是他们已彻底明白生死的本源。他们能掌握生死,能了达生死,能支配生死,所以他们才能不受生死的苦恼,而超出了凡夫的境地。

②阿罗汉是印度文的译音,是一种'圣位'的称号。'阿罗汉'也含三重意义,和'比丘'所含的三重意义恰好因果相对。'比丘'是较低的水平,'阿罗汉'是较高深的境界。'比丘'是'因','阿罗汉'是'果'。阿罗汉的第一重意义是'应供'。就是说他的功德,应当受人间天上的供养而无愧。这就和'乞士'因果相对。第二重意义是'杀贼'。杀烦恼贼。众生为烦恼所缠,犹如被贼人迫害。阿罗汉能断一切烦恼,故名'杀贼'。这就和'破恶'因果相对。第三重意义是'无生'。因为'阿罗汉不受业力(就是牵引你入各种生死的力量)的牵引,所以能够永绝生死。这就和'怖魔'因果相对。'大阿罗汉'就是高水准的'阿罗汉'。'阿罗汉'是'小乘'的最高成果。佛法分'大乘'和'小乘'。'乘'是车乘。'小乘'因为能度自己出离生死,而度人的力量不够,所以譬喻为小车。'大乘'不但度自己出生死,而且还要度无量众生出离生死。就像一个大的车子,可以装载很多人渡过生死的苦海。'菩萨'就是'大乘'。菩萨能度无量众生,菩萨的功德圆满,最后的结果就是'佛'。因此,凡菩萨都是未来的'佛'。

【解读】无

【05】 译文 解读
佛子住持,善超诸有。

【译文】像佛的儿子一样,能够住持佛的事业,善能超出一切烦恼之外。

【解读】以下都是赞叹这些大阿罗汉的功德的话。佛子就是佛的儿子,含义就是'菩萨'。因为菩萨继承了佛的事业,救度众生,最后都要成佛犹如佛的儿子一般。这里是说这些大阿罗汉的内证境界,实际上已是菩萨。不过外表上显现著罗汉(阿罗汉的省称)的状貌。虽然他们已超脱了生死,但是为了救度众生,仍然住在世间,总持佛法,利益众生,故名'住持'。'有'就是一切烦恼的总称。凡'有'都有它的力量。每一种'有'就可产生一种烦恼。世间一切都是'有',因此世间一切有都能产生烦恼。此处说这些罗汉虽然住在世间,然而却不受世间一切烦恼的缠缚。能超出烦恼之外。犹如莲华生于污泥中,却不为污泥所染,开出洁净的花朵,所以名为'善超诸有'。

【06】 译文 解读
能于国土,成就威仪。

【译文】能于任何一个国土中,树立一个完美人格的榜样。

【解读】因为他们修行的工夫,不受世问利欲的牵引。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显示出正直无邪的人格。

【07】 译文 解读
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

【译文】作佛的助手,从佛作宏扬佛法,利益众生的事业。堪能担任佛遗留嘱托他们的成佛度众生的责任。整肃'毗尼'〈注一〉,为三界〈注二〉众生开展一个正确可以遵循的轨范。

注:①是一切戒律的总名。戒律是管束我们的'身心'不犯错误的法则。

②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是指偏一切空间而言

【解读】佛菩萨为了救度众生出离生死,长住世间,宏扬佛法,永无休止,犹如轮转,名为'转法轮':佛遗命弟子们将来必然成佛,把救度众生的责任嘱托于他们。弘就是开展。范是轨范。

【08】 译文 解读
应身无量,度脱众生。

【译文】化无量的身体来救度众生脱离生死。

【解读】'应身'就是'化生'。他既没有生死,也没有一个固定的身体。他为了救度众生而在世间出现有身体。这个身体是为了利益众生而现的。是为了满足众生的需要而显现的。众生有各种不同的苦恼,各种不同的需要。因此菩萨也现各种不同的形象来满足众生。众生的身体是随业力而有,名为业报身。菩萨的身体随度众生的愿力而现,名为'应身'或'化身'。众生无量,菩萨的'化身'也就无量。

【09】 译文 解读
拔济未来,越诸尘累。

【译文】拔济未来的无量众生,超出一切'尘累'〈注一〉。

注:'尘'是佛家的一个特用名词,与'根'相对。'尘'是一切外物的那称。'根'是身体感官的总称。佛家分外界物质与自己感官相对者为六种。一是'色','色'是与'眼根'相对的事物。凡眼目所能见的都不外乎'色'。二是'声',声是与'耳根'相对的事物。 凡是耳能感觉到的不外乎'声'。三是'香',香是与'鼻根'相对的事物。凡鼻能感觉到的都属于'香'。四是'味',味是与'舌根'相对的事物。凡舌能感觉到的都属于'味'。五是'触',触是与'身根'相对的事物。凡身体能感到统属于'触'。六是'法',法是与'意根'相对的事物。凡意识所能达到的统属于'法'。一切众生都依靠自己身体感官'六根'与外界事物'六尘'相结合。六根与六尘无时或离,缠绕不可分。因此为'六根'与'六尘'所累,永无休息之时,所以佛家称之谓'尘累'。

【解读】众生就是这样陷''尘累'之中,不能自拔,轮转生死。菩萨不但救度现在的众生,同时拔济未来一切无量众生,超出'尘累'。上文'应身无量',是为了救度无量空间的众生。这句'拔济未来'是拔济尽未来际无量时间的众生。

【10】 译文 解读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

【译文】他们的名字是大智慧的舍利弗〈注〉。

注:'舍利弗'是音译。意译是'身子'。因为舍利弗的母亲身形端正,舍利弗是她的儿子,故名'身子'。他是释迦佛弟子中智慧最高的一个人。号为'智慧第一'。所以称他为大智舍利弗。

【解读】上文是赞叹这一千二百五十位大阿罗汉的功德。现在介绍这些人的名字。

【11】 译文 解读
摩诃目犍连,

【译文】大目犍连。

【解读】目犍连是释迦佛弟子中神通最大的人。能够飞行十方,号为'神通第一'。因为他神通最大,所以一般弟子中尊称他为'大目犍连'。'摩诃'就是'大'的意思。俗称目连尊者。

【12】 译文 解读
摩诃拘絺罗,

【译文】大拘絺罗。

【解读】拘絺罗是舍利弗的舅舅,最善于口辩。他的姐姐常辩论不过他。后来姐姐怀孕后,他就辩不过姐姐。他说:'姐姐怀的孩子,必具特殊智慧,将来必然超过我。'于是发愤到南印度去游学,努力研读十八种经。因为用功读书,指甲长得很长了,都没有空时间剪,当时一般人称他为'长爪梵志'。梵志就是修道的哲人。后来学成回家后,去见佛索取外甥。佛问他;'你所学的以什么为中心思想?'他说:'我以不受一切法为中心思想。'佛又问他:'你还受不受你自己这套思想理论?'他回想,我既然以不受一切法为中心思想,假若我接受了我自己这套理论,岂不是自相矛盾?假若我自己都不接受我自己这套理论,我这套理论又如何站得住脚?无论受与不受我都理屈。于是向佛认错,从佛出家,在佛的弟子中,号为'辩才第一'。

【13】 译文 解读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

【译文】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人名〉。

【解读】富楼那是他父亲的名字,含义是'满愿'。弥多罗尼的含义是'慈',是他母亲的名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又译为满慈子。在佛的弟子中,最能剖析义理,号为'说法第一'。

【14】 译文 解读
须菩提,

【译文】须菩提〈人名〉。

【解读】须菩提生时,家中一切都空了,随后又都现了出来。因此须菩提又名空生,又名善现,在佛的弟子中了解空性最为彻底,号为'解空第一'。

【15】 译文 解读
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

【译文】优波尼沙陀〈人名〉,等人均为上首弟子。

【解读】优波尼沙陀又名'尘性',因为他是观六尘的本性是空,因而证道的。后文有详细的叙述,此处暂略。

此上数人在众比丘中,是较有代表性的人。因此写出他们的名字,为众人之首,以概其余。

【16】 译文 解读
复有无量辟支无学,

【译文】另外又有无量多的'辟支佛'〈注一〉和'无学'〈注二〉位的'圣者'。

注:①'辟支'或称'辟支佛',是一种圣位的名字。'辟支'含有两重意义:一是'独觉',出生于无佛之世,因观察万物的生灭变化,而悟到生死的本源,因而自觉超出生死。二是'缘觉'承佛的教诲,观察'十二因缘'的变化,因而证入不生不灭的境地。

②'无学'也是一种圣位的名字。就是已穷尽万物的变化,自证入永恒的真实。对外无所学。'辟支''无学''阿罗汉'都属于'小乘'。

【解读】无

【17】 译文 解读
并其初心,

【译文】和一些初发心学佛的人。

【解读】无

【18】 译文 解读
同来佛所。属诸比丘,休夏自恣。

【译文】大家一齐来到佛这里,参加到比丘中,一齐参与休夏后的考核。

【解读】按佛教制度:比丘每年夏天要'安居'九十天,单独修行。

从七月十四或十五或十六解制,考核众比丘这九十天中的道德和行为,有无进益或过失。自己知道自己过失的人,就当众陈述自己的过失,白己不知道过失的人,就任随别人出来检举。'恣'就是任人检举的意思。'比丘'是常随在佛身边的人,其他'辟支''无学'和'初心'因为没有常在佛旁,故来参与比丘休夏后的考核。

以上结束了'六成就'中的第六'众成就'。

【19】 译文 解读
十方菩萨,咨决心疑。

【译文】十方的众菩萨,也来参与聚会,向佛请问关于佛法中不明白的地方。

【解读】菩萨为了利益众生,散居十方,不常在佛旁,对于大乘佛法的精义,有不够明了的地方还需要来问佛。

【20】 译文 解读
钦奉慈严,

【译文】都以恭敬的心,遵从领受佛的教诲和关心。

【解读】'钦'就是'敬','奉'就是'遵从'。佛关心弟子,犹如母亲关心儿子一样的慈爱,佛教诲弟子,犹如父亲教诲儿子一样的严厉。故称'慈严'。

【21】 译文 解读
将求密义。

【译文】希望佛教给他们更高深的义理。

【解读】无

【22】 译文 解读
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

【译文】于时佛敷设座具,安详自然的坐下来,为以上众人宣讲很深奥的道理。

【解读】无

【23】 译文 解读
法筵清众,得未曾有。

【译文】聚会的'法筵'〈注一〉和在坐的'清众'〈注二〉都是难遭难遇的胜会。

注:①就是集会讲法的筵席,世间筵席,修养我们的'身命';'法筵'营养我们的'慧命'。

②以上集会的人,大都是超凡的圣者,和准备登上圣位的人,故名为'清众'。

【解读】无

【24】 译文 解读
迦陵仙音,遍十方界。

【译文】佛讲法的声音,像'迦陵仙音'〈注一〉一样的美妙,遍闻十方。

注:是一种鸟名,又名'频伽',这鸟的声音,极为和美,故以仙音来形容它。

【解读】无

【25】 译文 解读
恒沙菩萨,来聚道场。

【译文】像'恒河'〈注一〉沙那样多的菩萨,参加到这个'道场'〈注二〉里来。

注:①是印度最大的一条河流,发源于中国,经喜马拉雅山流入印度,印度人常用'恒河沙'来比喻极多的数量。

②宣讲真理的场所。

【解读】无

【26】 译文 解读
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译文】以文殊师利〈注一〉为这些菩萨中的'上首'〈注二〉菩萨。

注:①文殊师利菩萨,简称文殊菩萨。无量劫以前,(劫是佛家的计时单位,一小劫大约为三十六亿万年,二十小劫为一中劫,四中劫为一大劫)。早已成佛,名为龙种上如来。因为怜悯一般众生,轮转生死。所以化身无量来救度众生。即现在的菩萨。同时文殊菩萨目前又在北方另一世界中为佛。名欢喜摩尼宝积如来。现在的文殊菩萨,将来也要成佛,名为普现如来。(证到佛的地步,没有固定的身体,可以同时现无量身,现无量菩萨身,现无量佛身。这些都属于'不思议境界',此处暂不讨论它,后文还要详谈)。'过去生中,文殊菩萨曾为(包括释迦佛在内)七佛之师。

②'上'是形容他的位次,'首'是形容他的重要性。是最上最首要的菩萨。

【解读】无

【27】 译文 解读
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

【译文】这时波斯匿王〈注〉为他父亲的死忌日准备了斋饭,请佛到他官中去吃斋,并且亲自来迎请佛。

注:波斯匿王是印度的一个小国的国王。

【解读】因为波斯匿王希望佛以神力加被他父亲,使其能'冥中得到幸福,故准备斋饭供佛,以表虔诚之意。

【28】 译文 解读
广设珍羞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

【译文】准备了丰富的珍品,味美到极点的饮食。同时还亲自迎请众大菩萨,一起赴斋。城中另有长者和居士〈注〉们,同时也准备了斋饭,等候佛和弟子们来受供吃斋。

注:没有出家的佛教徒,男的又称'优婆塞',女的又称'优婆夷'。

【解读】无

【29】 译文 解读
佛敕文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

【译文】佛命文殊菩萨分派各菩萨罗汉,依次到各家去领受斋供。

【解读】无

【30】 译文 解读
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僧次。

【译文】众比丘中,唯有阿难〈注〉,先接受了别的邀请,远出没有回来,所以没有参与在这次应斋的众行列中 。

注:阿难是释迦佛的亲弟弟。

【解读】无

【31】 译文 解读
既无上座,及阿阇黎,途中独归。

【译文】既没有'上座'〈注一〉也没有'阿阇黎'〈注二〉和他同道,路上一个人独自回来。

注:①德高望重的比丘。

②这是译意,意译为'正行师'或'轨范师'纠正弟子行为的比丘。 佛教制度,凡比丘外出,必需有'上座'和'阿阇黎'陪伴同行,随时监督,以免有错误的行为。

【解读】无

【32】 译文 解读
其日无供。即时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

【译文】因为阿难没有参加到大众应斋的行列中,到了吃饭的时候,他就自已拿出应斋的器皿,(钵盂)于他所经过的城中,按户依次乞食。

【解读】无

【33】 译文 解读
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

【译文】心中希望能得到'最后檀越'〈注一〉,作自己的'斋主'〈注二〉。

注:①就是施主。比丘依次乞食,不分贵贱,施与斋饭的就是最后斋主。

②就是施主。

【解读】众生因为悭吝不肯施舍,就感受贫贱的果报;慷慨好施,就感受幸福的果报。佛教制度,比丘必须向众人乞食,众人因为布施比丘,就可得到幸福。比丘好似一块幸福的田地,布施比丘号为'种福田'。比丘号为'福田僧'。比丘受了斋供,必须以'说法'来回报施主。'说法'就是'宣讲出离生死的真理。'指导施主脱离生死苦海的途径。又印度习俗,种族阶级,贵贱分判极严。佛教反对这种不平等的制度,认为应该平等对待一切,所以比丘乞食,不分贵贱,依次乞食。

【34】 译文 解读
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

【译文】不分洁净污秽,尊贵的'刹地利'种姓〈注一〉和卑贱的'旃陀罗'〈注二〉。

注:①印度民族分为四个等级,最高'婆罗门',为祭司,常管宗教,尊贵无比。无论国王大臣对他无不尊敬。其次是'刹地利',为贵族。国王大臣将军都是。第三'吠舍',为一般商人农人。第四是'首陀罗'贱民。作屠宰户,淫女等。

②是'首陀罗'当中最下贱的人。众人都不屑与他接触。他所拿过的东西,贵族就不能再接触,认为接触了就不祥。

【解读】无

【35】 译文 解读
方行等慈,不择微贱。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

【译文】不择方所,平等慈悲,对待众生,发心接受了众生的布施,就圆满众生斋僧的功德。

【解读】无

【36】 译文 解读
阿难已知如来世尊,诃须菩提,及大迦叶,为阿罗汉,心不均平。

【译文】阿难知道如来'世尊'〈注一〉曾责备须菩提和大迦叶已证到了'阿罗汉',不能以平等心对待众生〈注二〉。

注:①无论世间和出世间,对佛无不尊仰。故称如来为世尊。

②在过去须菩提乞食,舍去贫家,专乞富家。因为怕富家堕落了善根,让他们继续种福田。大迦叶就专乞贫家,不乞富家。因为怜悯贫家,让他们多种福田,好转贫为富。如来为此,曾责备他们二人,身已为罗汉应当以平等心对待一切,不应当心不均平,分别乞食。

【解读】无

【37】 译文 解读
钦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

【译文】因为钦仰如来的教诲,开放阐扬无限的智慧,解度众生的疑谤。

【解读】'无遮'就是无限。须菩提乞富不乞贫,易使人生疑,大迦叶乞贫不乞富,易使人毁谤。

【38】 译文 解读
经彼城隍,徐步郭门。

【译文】经过'城隍'〈注一〉,慢步'郭门'〈注二〉。

注:① 就是城门外的壕堑。有水为池,无水为隍。

②护城门。

【解读】因为从城外来,所以先经过护城门。因为要入城了,先端正态度,怕失了比丘的威仪。所以安详慢步。

【39】 译文 解读
严整威仪,肃恭斋法。

【译文】严肃而恭敬的依著「斋法'来乞食。'严'就是态度端严。'整'就是动作不乱。佛教戒经上说:比丘乞食时,心中不牵挂别事。'但自观身行,若正若不正。'《楞严经》上说:'乞食出游行,前视一寻地,摄念而行乞,犹如蜂采花。'这就是乞食的态度。但这种态度应当平时修养有素,自然合乎规矩。不是临时有意做作。阿难著意矜持,已失斋法之意,故下文堕入摩登伽术中。

【解读】无

【40】 译文 解读
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

【译文】这时阿难因为乞食,经过一家卖淫的人家门前,被大幻术迷惑了。摩登伽女用娑毗迦罗〈注〉先梵天咒,迷惑了阿难,使他心意恍惚,进了摩登伽的室内,并上了摩登伽的床。

注:印度教派极多,佛家统称为'外道'。娑毗迦罗是外道中的一种,又称为'冥性外道'。他们的祖师头发黄如金色,因此又叫'黄发外道',又叫'金头外道'。极善幻术,能用神语符咒,移日月堕地。其实不过使人有这样的幻觉而已,并不是日月真能堕地。所以称为'大幻术'。犹如现在的催眠术。

【解读】摩登伽是一个淫女的名字。她本是一个贱民。她除了作淫女外,兼习娑毗迦罗外道。阿难因为形貌很美,经过她门前,她对阿难生了爱心,故以幻术迷惑阿难。

【41】 译文 解读
淫躬抚摩。将毁戒体。

【译文】她以动了淫心的身体,抚摩阿难。阿难的'戒体'〈注〉马上就要被她毁了。

注:就是受过戒的身体。

【解读】'淫'和'杀'是佛家最根本的大戒。阿难是比丘,他的身体是受过戒律的。如果犯了戒,就是毁了他的戒体了。

【42】 译文 解读
如来知彼淫术所加,斋毕旋归。

【译文】如来'佛眼'〈注〉能遍知一切。已知阿难将遭遇摩登伽的危险,因此吃罢斋马上就回来。

注:即佛陀之眼,能够清楚的见到一切法,晓了无碍。

【解读】无

【43】 译文 解读
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

【译文】波斯匿王和他的大臣,以及这些斋僧的长者,居士,都随佛同来,愿听佛说法。

【解读】佛每受斋后,都要说法。唯独今天一异常规,斋罢马上就回来,众人看见今天行为,不同平时,心中以为佛可能要说最特殊胜妙的法了,因此都随佛来听讲。

【44】 译文 解读
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

【译文】此时世尊头顶发放出百种宝色,朗照一切强有力的光明,光中现出千叶的宝莲华。莲华当中有一尊结踟趺〈注〉坐的化身佛,口里宣说神异的咒语。

注:左足放在右腿上,右足再放在左腿上,两足心向上,盘腿而坐名为'跏趺坐'。

【解读】佛的一切表现,都有所象征,不是无意义随便作的。光从顶上放出,是象征所说神咒,至高无上。光具百种宝色,是象征此神咒功德无量,能利益一切众生。光强而有力,象征此咒摧伏邪恶,一切无畏。明亮朗照,是象征能破一切黑暗。光中出生千叶宝莲,'花'是代表因,'千叶'代表多种,象征此神咒能产生一切善因。花中有佛化身,是代表果。象征此果非'空'。此佛为光中化生,象征此果非'有'。因为'空有'平等,自然一切无碍。跏趺坐安稳不动。象征此咒力坚固不动。此咒由顶上化佛说出,象征此咒为心咒,非同口语所说。

【45】 译文 解读
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

【译文】命文殊师利菩萨,以此咒前去救护阿难。

【解读】佛法传扬,不离三宝。三宝指'佛''法''僧'。'佛'是创始者,'法'是所说内容,'僧'是传法者。三宝缺一,佛法不传。今天说神咒。也是这样。佛说为'佛'宝。神咒为法宝。命文殊前去为僧宝。表示将来此咒传扬,须三宝具足。同时阿难为邪术迷惑,非大智慧不能破迷,文殊表智慧。因此非文殊前去不可。

【46】 译文 解读
恶咒消灭。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

【译文】于是恶咒销灭,文殊把阿难和摩登伽一同带到佛这里来。

【解读】如来神咒,发自真际;摩登伽邪法,本是幻术。'真'一显现,幻自然不能存在,因此恶咒销灭。'提奖'是对二人而言;阿难从迷初觉,力弱需要'提'携。摩登伽邪术销灭,羞愧难容,需要奖劝,才肯同来。

【47】 译文 解读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

【译文】阿难一见著佛,一面顶礼,一面悲伤的哭泣,恨自己从'无始'〈注〉以来,尽管以多闻著称,理论听得很多,但缺乏实际修行的功夫。所以道力不够,一遇著摩登伽的邪术就被述惑。

注:①指时间,就是说从极久远以来。

【解读】无

【48】 译文 解读
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

【译文】重新殷勤请问'十方如来'〈注一〉能够成就菩提〈注二〉,

注:①佛不只一尊,十方世界都有佛存在,故称十方如来。

②菩提就是'觉'。彻底成就了菩提就是成佛。

【解读】阿难因为惭愧自己的道力不够,故重发大志,不但想在修行的功夫发努力,而且不甘心于小乘的罗汉果。发大乘心,想求佛的无上成就,因此殷勤启问。

【49】 译文 解读
妙奢摩他,

【译文】妙奢摩他〈注〉,

注:'奢摩他'是印度梵语。意思是'止'。'止'就是停止不动。 佛家用功,首先在思想上下功夫。众生一天到晚,妄想纷纭,散乱不'止'。一切烦恼,由此而生。要止息烦恼,必先止息妄想。止息妄想,并不是把思想压制不动,而是使妄想自然不生。因为起心去压制妄想,压制心本身就是一个妄想。如此怎能达到止息妄想的目的呢?因此止息妄想是一个高深微妙的工夫,故名'妙奢摩他'。

【解读】无

【50】 译文 解读
三摩禅那,

【译文】三摩禅那〈注〉,

注:'三摩'是梵文译音,或译为'三摩地'或译为'三摩提',或译为'三摩波提'其意义是'等至'。'等'是平等,'至'是极点。'等至'就是平等达于极点。众生一天到晚处于妄想中,'妄想'中出生种种生灭变化的现象,因为妄想中,思想变动不已,于是无法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真实面貌,客观事物本来平等。一切不同的概念都产生于比较,假如我们停息一切妄念,那么,宇宙万物各安本位,一切自然平等。妄念一动,一切相对概念随之而生。一切相对概念都是妄想的产物,真理不是相对的概念,妄想也不是究竟的真实。若要证得永恒的真理,首先必须脱离相对的概念--如动,静,空,有,生,灭等--要脱离一切相对的概念,必须要妄想停息。妄想停息名为'止'。'止'的相对概念就是'动'。 若有意去停息妄想,恰好仍然落在相对概念中。因此尽管妄想自然停息,而却不是有意去停息它。没有丝毫'停息'的思想存在。这才是正确的'止'。这才是佛家的正定。由这个定中观照宇宙万物自然平等。平等之极,名为'等至'。 其次再说'禅那','禅那'的意思是'静虑'。这当中包含两重意义,一重是'静','静'就是上文所谈的'止'。二重是'虑','虑'就是'观'。因为静到了极点,并不同于木石。木石无知无觉,有什么可贵?在这个静到了极点时,不但有知有觉,而且朗照万物,无所不现。这个朗照万物,无所不现就是'观'。在这个'观'当中,虽然朗照万物,然而这当中不杂一丝妄想。湛然不动,犹如一面明镜,虽然万象森罗,全部显现在镜中,而明镜明如秋水,湛然不动。这就是'观'。其实'止'和'观'并不是两件事,湛然不动就是'止',明如秋水即是'观'。惟其'湛然不动'所以才'明如秋水',惟其有真'止'才能有真'观',惟其真'观'中,才能见真'止'。这就叫'止观双运','止观不二'。到了这个境地后,才能进一步察知什么是天地万物生灭变化的原理?什么是宇宙人生不生不灭的本源?然而这个境界,精深微妙,非亲历实证不能明注。言语所不能说出,佛家谓之'言语道断'。思维不能达到(心),动作不能显示(行),无方所无地点可指(处)。所以佛家谓之'心、行、处、灭'。这个工夫,不是一天能够达到的。必须依次循序渐进,后文当详论。

【解读】无

【51】 译文 解读
最初方便。

【译文】开始用功的方法。

【解读】惟其妙奢摩他三摩禅那不是一下就能作到的,因此阿难问开始当怎样下手?'方便'就是'道路''途径'的意思。 下文当依次谈到修'三摩',何者为'最初方便'?何者为'初方便'?何者为'正修'?何者为'最终究竟'?修'禅那'何者为'最初方便'?何者为'初方便'?何者为'正修',何者为'究竟圆满'?

【52】 译文 解读
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译文】此时复有恒河沙这样多的菩萨,以及十方的大阿罗汉辟支佛等,都愿意听佛讲这个问题。大家都静坐一旁,注意听佛的讲示。

【解读】因为阿难所问,为十方如来成佛之法,所以无不乐闻。

【53】 译文 解读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

【译文】佛告诉阿难:'你和我是同胞弟兄,同生长在一个家庭。'

【解读】佛先以弟兄的感情安慰阿难的悲泣。

【54】 译文 解读
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

【译文】当初你发心从我出家,你在我的佛法中,看见什么好的地方?使你能够断然舍去世间深重恩和爱?

【解读】世间恩最深莫过于父母,爱最重莫过于妻子,但出家都要舍弃。

【55】 译文 解读
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

【译文】阿难答佛:'我看见如来的三十二种相好,殊胜端妙,不是任何人所能及,身体明亮而莹洁,犹如琉璃一般。'

【解读】无

【56】 译文 解读
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译文】'我常常考虑,如来的三十二相〈注〉,决不是世间男女情欲之爱所能生得出来的,何以故?男女之欲,粗浊不堪,男精女血,腥臊交遘,杂乱而成,决不能生出这样殊胜明洁,能发出像紫金一样光彩的身体。'

注:三十二相:如来有三十二种与众不同的相貌。

【解读】无

【57】 译文 解读
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

【译文】佛说:'很好!阿难!你们应当知道一事众生,从无始久远以来,就在生死当中,轮转不休,都是因为不知道常住不变的真心,清净光明的本体,只知道用一切妄想。'

【解读】佛家所说的'心'有两重意义:一是'真心',二是'妄心'。

'真心'就是一事众生的本性。也就是宇宙人生的本体。此心常住不变,虽假名为'心',实际上含义并不同于一般人所谓的心。此心永恒不变,不动不坏,永远清明净洁,能出生万物。但妄想一起,此心即被遮蔽,不为人所觉察。一般人因为不知道常住真心,以妄想为真心,误认妄想为真实,因此轮转生死(妄想即是妄心)。

【58】 译文 解读
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译文】妄想生灭不息,并非真实。于是产生轮转不息的生死。

【解读】妄想永远生灭变化,无有休息之时。众生既误以妄想为真实,于是随妄想的生灭,轮转于生死之中。妄想永远不息,生死也永远不会断绝。

【59】 译文 解读
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

【译文】你今天既然要想研求无上菩提〈注一〉,发明你的'真心''本性'〈注二〉,你应当'直心'答复我的问题。

注:①就是最高的佛果,

②本有之真性,清净明洁,'真发明性',换言之,就是说把你被遮蔽的本性发掘出来。

【解读】'直心'就是心当中不掺杂其他的心思,诸如'虚伪''做作''应酬'等,'直心'就是纯一真实心。

【60】 译文 解读
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

【译文】十方如来,都是以同一的道路,出离生死,这条道路就是'直心'。

【解读】因为直心,不杂其他杂念,所以心专一。专一之心,自然纯真。同时,力量自然猛利。

【61】 译文 解读
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译文】不但现在应直心酬答我所问,从初发心一直到最后成佛,自始至终,乃至中间都一直'直心'到底,永远不能有丝毫委曲相。

【解读】这一点极为重要,因为今天既然要求无上菩提,必须先端正态度,既然想得成佛的大'果','因'上就必须纯一真实。假若在'因'上有丝毫不'真'。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将来必然没有结果。《维摩诘经》上说:'直心是道场',又说:'直心是菩萨净土'。'三世诸佛,皆以直心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今天如来既然要宣讲证到无上菩提的道路,首先就要提醒阿难,一定要作好准备,先端正态度,才能接受如来的教诲。这个正确的态度就是'直心'。不但现在要'直心',乃至中间,直到最后成佛都要'直心'到底。不能有丝毫委曲相。又怕阿难忽视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又特别指出十方如来都是同以'直心'出离生死,没有第二条路。

【62】 译文 解读
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

【译文】阿难:我现在问你,你当初发心学佛,是因为如来的三十二相,你用什么看见的?感到羡慕和喜爱的又是谁?

【解读】无

【63】 译文 解读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

【译文】阿难答佛说:'世尊!这个爱乐的心情,是用我的心和我的眼睛产生出来的,由眼睛看见如来殊胜的相貌,再由心里产生出爱乐感情,因此我发下志愿,愿意舍弃世间的生死,出家学佛。

【解读】无

【64】 译文 解读
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

【译文】佛告诉阿难:'如你所说,真正这个爱乐的心情起于心和眼睛。假若你不知道心和眼睛在什么所在,那你永远不能降伏外界一切'尘劳'〈注〉。

注:'尘劳'就是外界六尘。从我们有生命以来,就和我们的感官'六根'结合在一起,使之产生种种喜怒哀乐的情绪,一直到我们生命结束。我们始终疲劳于这个'六尘'境界中。它支配著我们的一事思想行动,无时或休。因此要出离生死,首先要降伏'尘劳'。

【解读】无

【65】 译文 解读
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

【译文】比如国王,被贼人侵犯,要发兵去讨贼,一定先要知道贼人在什么地方。

【解读】无

【66】 译文 解读
使汝流转,心目为咎。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译文】从无始久远以来,使你流转生死,其主要原因,就是心与目作怪。我现在问你,你可知你的心与目在什么地方?

【解读】心能知一切事物,目能见一切事物。假若心目不动,那么,外界尘劳虽众,一点作用也不能起。所以我们虽然困在尘劳中,流转生死,其主要原因,还该归罪于'心目'。

【67】 译文 解读
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

【译文】阿难答佛:'世尊!一事世间十种不同类的动物(佛经分世间动物为十类),他们能够理解外界事物的心,都在他们的体内,他们的眼睛都长在面上,那怕是佛的青莲华眼〈注〉,也是长在佛的面上的。'

注:佛眼细长,犹如印度的青莲华瓣,所以佛眼名为'青莲华眼'。又佛经中'花'字,都作'华'字。

【解读】无

【68】 译文 解读
我今观此浮根四尘,只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

【译文】我现在看这'浮根四尘'〈注〉,只在我的面部,而能知能觉的心,实是在我的身体内。

注:就是眼耳鼻舌四根。

【解读】无

【69】 译文 解读
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只陀林今何所在?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只陀林实在堂外。

【译文】佛问阿难:'你现在坐在如来的讲堂内,看祗陀林现在什么地方?'阿难答道:'世尊!这座大的重楼清净讲堂,在给孤独园内,祗陀林就在这座讲堂的外边。'

【解读】无

【70】 译文 解读
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

【译文】佛又问:'你现在堂中,先看见什么?'阿难答道:'世尊!我在堂中先看见如来,然后看见大众,再望出去,才看见外面的林园。'

【解读】无

【71】 译文 解读
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

【译文】佛又问:'阿难,你看见外面的林园,是什么缘故看见的?'

阿难答道:'世尊!因为这座大讲堂的门户和窗子都是开著的,因此我在堂中,能够远远看见堂外的园林。'

【解读】无

【72】 译文 解读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

【译文】这时佛在大众中,为了慈爱和怜悯阿难,因此伸出了金色〈注〉的手臂摩阿难的头顶,同时告诉阿难和在座大众。

注:佛的全身都带金色。

【解读】无

【73】 译文 解读
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

【译文】有一个修禅定的方法,名叫大佛顶首楞严王。

【解读】'三摩提'含义为'等至',前文己讲过,这里再谈一谈。

《智论》上说:'一事禅定摄心,皆名三摩提'。'三摩提'还有'总持'的意义,就是总持一事禅定。'大佛顶首楞严'解见前。'王'字的意思,就是超出一切三昧之上,为一切'三昧'之王。'三昧'就是'正定'。

【74】 译文 解读
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

【译文】此法具足一切不同的作用,十方世界所有的佛,都是走这样一条同样的道路。最后得成无上佛果。

【解读】阿难因为限于水平,只能问十方如来得成菩提的最初方便。于是佛告诉他,十方如来同一成佛的道路就是'大佛顶首楞严王'三昧。

【75】 译文 解读
汝今谛听!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译文】'你现在仔细听著!'阿难马上顶礼〈注〉,伏著听佛的慈悲宣示。

注:是一种佛教的礼节。就是把头和手足都伏在地下。

【解读】无

【76】 译文 解读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

【译文】佛告诉阿难:'如你刚才所说,身在讲堂,因为门窗开放,所以能远见外面的林园。但另有众生,在这个讲堂内,看不见如来,只能见到堂外。'阿难答道:'世尊,在讲堂中,看不见如来,却能看见外面的林泉,没有这个道理。'

【解读】无

【77】 译文 解读
阿难,汝亦如是。汝之心灵一切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

【译文】佛说:'阿难,你就是这样的,你的心灵一切事物都明白。假若你眼前能明白一切事物的心,确实在身内。那么,你现在应该先知道身体内部的一切。是不是可能有众生,先看见自己的身内,然后再看见外边的事物?'

【解读】无

【78】 译文 解读
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内知,云何知外?

【译文】纵然不能看见自己体内的心肝脾胃等,那么指甲的生,头发的长,筋脉的摇动,那应该知道吧!为什么又不知道呢?既然对体内的事物一无所知,何以又知道体外的事物?

【解读】无

【79】 译文 解读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译文】因此你应当知道你刚才说能知能觉的心,住在身体内,这话是不正确的。

【解读】无

【80】 译文 解读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

【译文】阿难又重新顶礼对佛说:'我听见如来刚才告诉我这样的法音〈注〉,我已明白我的心实在是在我身体的外面'。

注:说法的声音。

【解读】无

【81】 译文 解读
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

【译文】为什么呢?譬如灯光,点在室内,那么,这灯的光必然先照著室内。从房门照出去,再照到院中。一切众生见不著自己的体内,偏能见到体外的事物,也正如灯光点在室外,所以照不见室内。

【解读】无

【82】 译文 解读
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译文】我想这个道理一定是正确的,应该没有什么疑惑了吧!这完全和佛的正确看法一样,大概没有什么错吧?

【解读】无

【83】 译文 解读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抟食,归只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

【译文】佛告阿难说:'现在这些比丘,刚才随我到室罗筏城依次乞食,现在又回到祗陀林,我已被留吃过斋饭了。你看这些比丘,一人吃饭,众人肚子饱不饱呢?'阿难答道:'不啊,世尊!何以故呢?这些比丘虽然是阿罗汉,他们每一个人的身体和性命都不同,怎度能够一人吃饭,众人的肚子都饱呢?'

【解读】佛家分众生的食为四种,'抟食'是其中一种,又名'段食'。后当详解。

【84】 译文 解读
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

【译文】佛告诉阿难:'假若你能觉能知的心,确在身体外面,那么,身体和心各在一处,互不相干。心里所知道的事,身体不能知觉;在身体上的感觉,心里也不能知道。'

【解读】无

【85】 译文 解读
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阿难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译文】我现在把我的'兜罗绵手'〈注〉给你看,当你眼睛看时,心里能辨别吗?'阿难答道:'是这样的,世尊。'佛告阿难:'假若眼睛看见,心里就能辨别,可见身体和心是相干的,那么心怎么可能在体外?是故,你应当知道,你说应当觉知的心,住在身体外面,这话是不正确的。'

注:是印度一种极柔软的绵。佛的手极为柔软,所以称为'兜罗绵手'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

【解读】无

【86】 译文 解读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

【译文】阿难对佛说:'世尊!如佛刚才说的,心不能见体内,因此不在身内。心和身体又彼此相关连,并不相离,可见心并不身体外边。我现在重新考虑,知道心在有一个地方。'

【解读】无

【87】 译文 解读
佛言:处今何在?

【译文】佛说:'那你说在什么地方?'

【解读】无

【88】 译文 解读
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伫。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

【译文】阿难说:'这个能知能觉的心,既然不能知道体内,却能看见外面的事物,我考虑这个心一定潜伏在'根'〈注〉里。恰如一个人拿玻璃碗盖在眼睛上,虽然有东西盖在眼上,然而并不阻碍视觉。眼睛随便看什么,心里就能辨别。'

注:就是感官。

【解读】无

【89】 译文 解读
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

【译文】然而我能觉能知的心,不能看见体内,是因为它潜伏在感官里。就是因为它潜伏在感官里,所以它看外面的事物很清楚。

【解读】无

【90】 译文 解读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

【译文】佛告诉阿难:'如你所说,心潜伏在感官内。如玻璃碗把它盖著一般。那么此人当他用玻璃盖著眼睛时,当他看见外面的山河大地时,还看见玻璃没有呢?'

【解读】无

【91】 译文 解读
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

【译文】'是的,世尊!此人当他拿玻璃盖著眼睛时,其实他是见著玻璃的。'

【解读】无

【92】 译文 解读
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

【译文】佛告诉阿难:'既然你的心潜伏在眼根内,就像被玻璃盖著一般。那么,当你看见外面的山河大地时,为什么不看见自己的眼睛呢?假若你能看得见自己的眼睛,那么你的眼睛已成外境,不是感官了。就不可能如你刚才所说:随便看什么事物,随即就能分辨出来。'

【解读】无

【93】 译文 解读
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伫,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译文】假若你看不见自己的眼睛,那么你怎么能够说能觉能知的心,潜伏在感官里,如像被玻璃碗盖著一般?因此你应当知道,你说能觉能知的心,潜伏在感官内,如像被玻璃碗盖著一般。这话是不正确的。

【解读】无

【94】 译文 解读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众生身,腑藏在中,窍穴居外。有藏则暗。有窍则明。今我对佛,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暗,名为见内。是义云何?

【译文】阿难对佛说:'世尊我现在又有这样的想法,我想众生的身体,五藏六腑在体内,七窍在外边。五藏在体内是黑暗的,七窍对外是明亮的。现在我在佛的面前,睁开眼睛看见明亮的外景,就是见外。闭著眼睛,看见黑暗,就是见内。不知道这样的看法是否正确?'

【解读】无

【95】 译文 解读
佛告阿难: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为与眼对,为不对眼?

【译文】佛告诉阿难:'当你闭眼看见黑暗的时候,这个黑暗的境象,是和你的眼睛相对或不相对?'

【解读】无

【96】 译文 解读
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云何成内?

【译文】假若这个黑暗的景象,是和眼睛相对,那么这个暗景,是在眼睛的前面,怎么能说是见内呢?

【解读】无

【97】 译文 解读
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无日月灯,此室暗中,皆汝焦腑。

【译文】假若要说这就是见内,那度你处在暗室中,没有日月光和灯光时,这室中的黑暗,都是你的三焦五藏。'

【解读】无

【98】 译文 解读
若不对者,云何成见?

【译文】假若这个黑暗景象,不和眼睛相对,那么又怎么能为眼见呢?

【解读】无

【99】 译文 解读
若离外见,内对所成。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眼见明,何不见面。若不见面,内对不成。

【译文】假若要说闭眼时,眼睛因为离了外见,就转过来向内。闭著眼时,见著的黑暗,就是见著体内。那么睁开眼看见外景时,为什么不能转过来看自己的面孔呢?假若不能转过来看自己的面孔,可见眼睛是不能转过来向内看的。

【解读】无

【100】 译文 解读
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成在内。若在虚空,自非汝体。

【译文】假若眼睛真能转过来看见自己的面孔,那么你能觉能知的心和你的眼睛都在空中,哪里在你的体内呢?若你的心和眼都在空中,自然和你的身体不相干。

【解读】无

【101】 译文 解读
即应如来今见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已知,身合非觉。

【译文】既然你的眼和身体已不相干,那么现在如来见著你的面时,也是你的身体,你的眼睛已知道这回事了,眼睛的知觉,应该和身体毫不相干。

【解读】无

【102】 译文 解读
必汝执言身眼两觉,应有二知,即汝一身,应成两佛。

【译文】假若你一定要说身体有身体的能知能觉,眼睛有眼睛的能知能觉,那么你就有两个能知能觉的心。都在你一人的身体内。将来你成佛,也成两个佛。

【解读】无

【103】 译文 解读
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译文】因此你应当知道,你说闭眼见暗,就是见体内,这话是不正确的。

【解读】无

【104】 译文 解读
阿难言;我尝闻佛开示四众。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

【译文】阿难说:'我常听佛教诲"四众"〈注一〉弟子,因为心生于是种种"法"〈注二〉生,因为法生所以种种心生。'(此二句后文当详论,此处暂略。)

注:①佛家称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为四众。

【解读】宇宙人生,一切事物,佛家统称为'法'。

【105】 译文 解读
我今思惟,即思惟体,实我心性。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亦非内外中间三处。

【译文】我现在考虑,这个能够考虑一切事物的本体,就是我的心性。随便我想到哪里,这个心就和他相合。这个心也不在'内',也不在'外',也不在'中间'三处。

【解读】无

【106】 译文 解读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随有者,是心无体,则无所合。

【译文】佛告诉阿难:'你刚才说,由于法生,以致种种心也随之而生,你想著什么事物,心随就和他合在一起。你的心一定要有体,才能和外物相合。假如你的心无体,就不能和任何事物相合。'

【解读】无

【107】 译文 解读
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然。

【译文】假若没有体也能和外物相合,那么岂不是'十九界'〈注一〉因'七尘'〈注二〉合。然而这个道理是不能存在的。

注:①佛家以身体感官'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和外界事物'六尘'一色,声,香,味,触,法--相结合时,每一'根'都有一'识'来结合一'尘'。由此因六'根'而产生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合'六根''六尘'和'六识'那称为'十八界'。'界'就是范畴。宇宙万物都概括在十八个范畴内。此处说'十九界',是释迦佛为了驳阿难假如心没有体,也能和万物相合,岂不在十八界之外,又增加了一个无体的'心'。那不是成了'十九界'了吗?

②佛家分外界事物为'六尘'现在既然多出一个无体的心,那么'十八界'成了'十九界','六尘'也变成'七尘'了。

【解读】无

【108】 译文 解读
若有体者,如汝以手自挃其体。汝所知心,为复内出,为从外入。若复内出,还见身中。若从外来,先合见面。

【译文】假若你能知能觉的心,是有体的,那么你用手自己触自己的身体时,你觉得你的知觉是从体内出来的?还是从外而来入你的体的?假若这个知觉是从内出来的,应当先见自己的体内,假若这个知觉是从外来的,应当先见你的脸。

【解读】无

【109】 译文 解读
阿难言: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为见非义。

【译文】阿难说:'看见是眼睛的事,知觉是心知,不是眼见,不能以见来说它。'

【解读】无

【110】 译文 解读
佛言: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不。则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见物。若见物者,云何名死?

【译文】佛说:'假若眼睛能见,那么你在室内时,门能不能看见东西?假若眼睛能见,那么一般死了的人眼睛都还在,都应当能看见东西。假若死人能看见东西,为什么又说他是死?'

【解读】无

【111】 译文 解读
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若必有体,为复一体,为有多体。今在汝身,为复遍体,为不遍体?

【译文】阿难:'又你能觉能知的心,假若确有体存在,那么你这个心,到底是一个还是多体?今天知觉在你的身上,这个知觉到底是遍体还是不遍体?'

【解读】无

【112】 译文 解读
若一体者,则汝以手挃一支时,四支应觉。若咸觉者,挃应无在。若挃有所,则汝一体,自不能成。若多体者,则成多人,何体为汝?

【译文】假若是一体,那么你用手触你自己的一支,应该四支都同有感觉。假若你四支都有同样的感觉,那你就不应当知道你触的是那一支了。假若你能知道触的是那一支,可见知觉是一体,这话不能成立。假若是多体,那你一身就有多个能知能觉的心。已成若干个人。哪一个人才是你呢?

【解读】无

【113】 译文 解读
若遍体者,同前所挃。

【译文】假若是遍体,又和刚才讲的一样了。遍身都有知觉,何以知道触的是那一支?

【解读】无

【114】 译文 解读
若不遍者,当汝触头,亦触其足,头有所觉,足应无知。今汝不然。是故应知,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

【译文】假若不是遍体,那么当其触你的头时,同时又触你的足。头有知觉,足应当不知道。但是今天你并不是这样,因此你应当知道,你刚才说的,随便想到那个事物,心就与之相合,这话是不正确的。

【解读】无

【115】 译文 解读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谈实相时,世尊亦言,心不在内,亦不在外。

【译文】阿难对佛说:'我也曾听佛和文殊等众法王子〈注一〉谈实相〈注二〉时,世尊也说过,心不在内,也不在外。

注:①位次较高的菩萨。水平已接近于佛。佛为无上'法王'。他们即将成佛,犹如法王的太子,即将继承王位,故称为'法王子'。

②'实相'是对'假相'而言,凡是有生灭变化的相,就祗能是暂时的'假相'。永恒不变的相才是'实相'。凡有相就有生灭变化,凡有相就不可能永恒不变。因此《般若经》上说:'是实相者,即是非相'。'实相'即是本体。本体因为时间空间的不同而显现各种不同的假相。其实一切假相,都是由本体所显现,明白这个道理后,在一切假相中,就可以见到'实相'。譬如镜中所显现的一切景象虽然都是假相,然而要有这面镜子才有这些假相。要想在假相以外去找镜子那是不可能的。所以《维摩诘经》说:'观身实相,观佛亦然。'又说:'遍观无量世界,并无二相'。

【解读】上面所谈的'实相'。都是浅言之。更深一步谈'实相'。应该是不与任何事物相对。既不是'有相',也不能说它是'无相'。 因为'无相'是'有相'的相对概念,实际上仍然落在'相'当中。彻底脱离了一切'相',才是佛家所谓'真空绝相,名为实相'。到了这个地步,没有'相'与'不相'这回事,正如佛经上所说:'无相不相,名为实相'。后文还要详谈。

【116】 译文 解读
如我思惟,内无所见,外不相知。内无知故,在内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义。今相知故,复内无见,当在中间。

【译文】我现在再考虑,要说在体内,体内无所见。要说在体外,体外又和我不相干。现在既然内不能知体内,当然不在体内。身心既相知,并不相离。当然不可能在体外。既不可能在体外,体内又无所见,可能是在中间?'

【解读】无

【117】 译文 解读
佛言:汝言中间,中必不迷,非无所在。今汝推中,中何为在。为复在处。为当在身?

【译文】佛说:'你说中间,中间必然有一个明确的所在。并不是无所在。现在你所谓的中,中在那里?在你的身体以外吗?在你的身上'?

【解读】无

【118】 译文 解读
若在身者,在边非中,在中同内。

【译文】假若在身上,在表皮上不能说它是中,在表皮下,那就是体内了,也不是中。

【解读】无

【119】 译文 解读
若在处者,为有所表,为无所表。无表同无。表则无定。何以故。如人以表,表为中时,东看则西,南观成北。表体既混,心应杂乱。

【译文】假若在体外,那么在哪里?这个中到底是有所表示或无所表示?假如无所表示就等于无。要是有所表示,那么表示的地点就不定。为什么呢?譬如我们定某处为中时,从东方看去就是西,从南方看去就是北。既然所表的地点首先混乱了,心岂不杂乱了吗?

【解读】无

【120】 译文 解读
阿难言:我所说中,非此二种。如世尊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其中,则为心在。

【译文】阿难说:我所说的中,不是这个意思。比如世尊说的,眼根之所以能够攀缘色,因为当中产生了眼识。眼根能够辨别颜色。色尘是没有知觉的,眼识生于其中,心就在这里。

【解读】无

【121】 译文 解读
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之中,此之心体,为复兼二,为不兼二?

【译文】佛说:'你的心假若是处于'根'与'尘'之间,那么你的心体,是兼连'根'与'尘'两端呢?还是不兼连'根''尘'两端?' 解 '六尘'即是体外一切,'六根'即是体内。现在阿难说在中间,因此佛问他兼不兼连根尘。

【解读】无

【122】 译文 解读
若兼二者,物体杂乱。物非体知,成敌两立,云何为中?

【译文】假若兼连两端,那么外物千差万别、都和你的心相关连,岂不混杂?体内六根各各作用不同,心体岂不混乱?同时外物是无知无觉,六根是有知有觉。无知和有知是互相矛盾的。你的心体,绝不可能兼连无知无觉和有知有觉。这两个敌对矛盾之间。以什么为中呢?

【解读】无

【123】 译文 解读
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无体性,中何为相?

【译文】心既然不能兼有根尘二端,那么心既不是无知的六尘,也不是有知的六根。那么它的体性又是什么呢?体性都不能定,又以什么为中间呢?

【解读】无

【124】 译文 解读
是故应知,当在中间,无有是处。

【译文】因此你应当知道,你说心在中间,这话是不正确的。

【解读】无

【125】 译文 解读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昔见佛,与大目连、须菩提、富楼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转法轮。常言觉知分别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

【译文】阿难对佛说:'世尊!我从前看见佛和大目连,须菩提,富楼那,舍利弗四位大弟子一道讲法,常说:能觉能知能分别一切的心性,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到处都不在。'

【解读】无

【126】 译文 解读
一切无著,名之为心。则我无著,名为心不?

【译文】一切都不著〈注〉,就名叫心,那我这个无著,就叫心吗?

注:无著就是无依无靠无粘著。

【解读】无

【127】 译文 解读
佛告阿难!汝言觉知分别心性,俱无在者,世间虚空水陆飞行,诸所物象,名为一切。汝不著者,为在为无?

【译文】佛告诉阿难:'你说能觉能知能分别的心性,一切都无所在。那么,什么是一切?世间虚空水陆飞行,种种物象,名为一切。你所谓的不著者,到底是有所在,还是无?'

【解读】无

【128】 译文 解读
无则同于龟毛兔角,云何不著。有不著者,不可名无。无相则无,非无即相,相有则在,云何无著。

【译文】要说是无,无就等于乌龟的毛,兔子的角,又那里还有什么无著呢?既然还有一个不著者,就不能说他是无。只要有存在,就有现象。没有现象就是无,不是无就有现象。有现象就有所在,有所在就有所著,怎么能说它是无著呢?

【解读】无

【129】 译文 解读
是故应知,一切无著,名觉知心,无有是处。

【译文】因此你应当知道,你说的一切无著,就是能知能觉的心,这话是不通的。

【解读】无

【130】 译文 解读
尔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是如来最小之弟,蒙佛慈爱,虽今出家,犹恃憍怜。所以多闻未得无漏。不能折伏娑毗罗咒。为彼所转,溺于淫舍。当由不知真际所诣。

【译文】此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上起来,偏袒著右边的肩头,右膝跪在地下〈注一〉。双手合掌恭敬的对佛说:我是,如来最小的弟弟,得到佛的慈爱。今天虽然出了家,但还依仗著佛的怜爱,虽然听得很多,但是没有证到无漏。不能够折伏娑毗罗邪咒,反而被它迷惑了,陷在淫舍中。主要由于我不知道真际〈注二〉的所在。

注:①这是佛教的礼节。

②即是真心实际。阿难不知道真心的所在,误以为妄想为真心,妄想虚幻不实,于是误认虚幻为实际。

【解读】佛向阿难征诘心的所在,阿难七番答复都是错误的,犹如'盲者窥日',始终不得要领,以上辩论称为'七处征心'。

【131】 译文 解读
惟愿世尊,大慈哀愍,开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诸阐提。隳弥戾车。

【译文】惟愿世尊,以大慈悲心怜悯我们,说明和指示我们修奢摩他的正当途径。并令所有的'阐提'们〈注一〉,摧毁他们的弥戾车〈注二〉。

注:①含义是断善根的人。又叫不信因果,无惭愧心的人。

②意为'恶见'。就是见解邪恶不正。又含有'边地'的意思。边地就是见解不正,落到一边去了。俗称谓'杀偏锋'。

【解读】无

【132】 译文 解读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及诸大众,倾渴翘伫,钦闻示诲。

【译文】把话讲完后,五体一齐伏在地下,和在座的大众一起,以无比丘饥渴心情,仰著头等待著恭敬的听释迦佛的教诲。

【解读】无

【133】 译文 解读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如是十方微尘国土,一时开现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诸大菩萨,皆住本国,合掌承听。

【译文】这时世尊,从他的面门上放种种光,道光明亮而闪耀,如像百千个太阳一样的光亮。一'佛土'〈注〉内,大地六种震动。十方像微尘那样多的国土,同时显现出来。佛的威力和神通,使微尘那样多的世界,合成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中,所有一切众大菩萨,都住在各人的本国内,双手合掌,敬听佛的教诲。

注:一千个世界名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名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名为一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名一'佛土'。共为一百亿世界。

【解读】佛因为七次诘问阿难,阿难都不明白心的所在。现在就用直观的教育方式,把心的体性和作用直接显现给他看。现在详述如下: '面门'代表六根,因为六根各具一门。而其能知能觉的本源,只有一个,即是我们清净光明的本心性。众生因为不明白这个本性,于是本性的光明就被遮蔽而不显。今天既然要放弃妄想,显示真心。故从面门放种种光。此光一现,照彻天地,无任何光能与他相比。所以说如百千日。此光一现,一切妄想所显境界无不动摇。六根所现六识,立时摧毁。所以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因一个世界震动,展转相连,如连锁反应,使十方微尘世界,一时开显出来。此时妄想消灭,惟一真际。一切无所阻碍,佛以'三昧'的力量,离一切对待,没有大和小,妄和真,一和多,空间和时间,一切平等,通达无碍。所以十方微尘世界,合成一界。这十方世界中,只要是证入了'实相''真际'的大菩萨,这时也和佛光光相印,无所隔阂。而这个'实相''真际'即是你能知能觉的本源。和佛的本性,丝毫不异,息息相通。所以大众菩萨,各住本国,合掌承听。

【134】 译文 解读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

【译文】佛告诉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久远以来,因为不识本来明净的心体,妄认妄想所成的假像。于是一切行事,种种颠倒,业力〈注一〉和种子〈注二〉相互燃烧,加恶叉聚果〈注三〉一般。一般修行人,不能成就最高的佛果,乃至于成罗汉、辟支佛或外道〈注四〉天人〈注五〉魔王及魔王的眷属等。

注:①'业'就是一种行为。善的行为就是善业,恶的行为就是恶业。每一种行为,必然有一定的后果。因此行为是'因',后果是'果'。有因就必然有果。所以有一种'业'就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导致产生必然的结果。佛家称这种力量为'业力'。

②众生因为误认妄想为真,于是一切认识颠倒错乱。以假为真,以无为有。以迷为觉。在妄想中,结成种种错误的种子。

③是印度的一种果子,一连三个如贯珠。

④佛法以外其他宗派的修行人。

⑤天上的人。如今天基督教所称天国里的人。后文当详叙。

【解读】众生沉酣于妄想中,迷而不觉。因此对一切事物的认识,都是不正确的。佛家称之为'惑道'。一切遭遇,都随业力而转,佛家称之为'业道'。'惑道'如柴,'业道'如火,相互燃烧。于是众生忘失了本来清净的心性,轮转于生死的苦海中,永无休息。是为'苦道'。众生因惑造业,因业受苦。连环相因,如'恶叉聚'果一般,一连三个如贯珠。一般修行人,虽然想逃出生死的苦海,但因为各人认识上的错误,修行方法的错误。于是各人走向不同的道路,而结各种不同的果,始终不能得到无上菩提。

【135】 译文 解读
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

【译文】都是因为不知道两种根本,因此错乱修行。犹如煮沙,要想使它成为好饮食,那怕煮上灰尘那样多劫的时间,也不可能煮成为好饮食。

【解读】两种根本,一是'真'本,就是刚才面门放光所显示的'常住真心'。一是'妄本',就是众生从无始以来,生死相续,所误认为真的'妄想'。因为众生误以妄想为真心,以幻境为实际。虽然修行,但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最后始终不能成无上菩提。于是别成罗汉辟支佛等。再下一等的,更成为外道甚至于魔王等。

【136】 译文 解读
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

【译文】为那两种呢,阿难?一种是无始以来的生死根本。就是你今天和一般众生,以为这攀缘一切外境的妄心,就是你自己的自性。

【解读】这个妄心,就是六根所产生的六种识心。这个识心,专门攀缘六尘境界。众生就是误认这个心为自己的本性。前文阿难说的'即思惟体,实我心性。'此处特别指出,这是无始以来的生死根本,不是你本来的心性。

【137】 译文 解读
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

【译文】第二种是无始以来菩提涅槃〈注〉,本来清净的本性。

注:涅槃的含义很多,此处暂简言之。不生就是涅。不灭就是磐。不生不灭名为涅槃。

【解读】菩提有三种:一为'实智菩提',二为'方便菩提',三为'真性菩提'。此处所讲为'真性菩提'菩提是觉,真性本来是觉。不需要人为的再去觉它。只要你回复本来,即是菩提。涅槃也分三种:一是'性净涅槃',二是'方便涅槃',三是'圆净涅槃'。此处所讲为'性净涅槃'。自性本来清净,不是什么力量把它澄清。本来离生死--不生不灭--这就是一切净法之体。其余二种菩提和二种涅槃都由此演绎生出来。所以这就是成就无上菩提的根本。

【138】 译文 解读
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

【译文】就是你今天,一切识的精华本来光明,能产生攀缘一切的能力,而唯独对这个本来光明识的精华,攀缘力量不能达到它。

【解读】众生六根所产生的六识,来源于第八'阿赖耶识'中。'阿赖耶识'在众识中,最为精微,最为光明,朗照十方。就是本文所说的识精元明。'阿赖耶识'含藏万有,无所不包,无所不具。一切功德一切作用,由它产生。犹如大海,故称'藏识海'。这个识海因受业力的风所鼓动,产生波浪。《楞伽经》上说:'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因此前六识都是这个识海内所生的波浪。这些波浪能够攀缘一切万物。唯独不能攀缘识海,犹如眼能见一切事物,唯独不能自见。这就是本文所说的'能生诸缘,缘所遗者'必须要止息六根的作用,一念不生,默然自证,方才能知道它是怎样一回事。

【139】 译文 解读
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译文】由于这些众生,抛丢了自己本来的光明而不知道。虽然终日不息的应用本明所起的作用,而不自觉这些作用从哪里来,最后枉自受业力的牵引,而沦人各种不同的生死中。

【解读】众生应用六根攀缘外境,无时或休。终日眼不离色,但不知能见者为谁。耳不离声,但不知能听者为谁。所以说:'虽终日行,而不自觉。'因为这样为外境所述惑,造种种业。上文已说过,业就是因。最后随因受果,轮转于种种生死当中。

【140】 译文 解读
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今复问汝。

【译文】阿难,你今天要想知道求'奢摩他'的道路,愿意出离生死,我再问你。

【解读】无

【141】 译文 解读
即时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语阿难言。汝今见不。阿难言见。

【译文】于是如来举起金色的臂,屈著「五轮指'〈注〉,问阿难:你见著了吗?阿难答道:见著的。

注:释迦佛的五指头都是轮纹。

【解读】从前禅宗的天龙禅师每有人来问佛法,他就翘著一根大指示人。众人称他为'一指禅'。有一个某甲来问佛法,门口坐著一个小沙弥问他道:你来找我们师父干什么?他答:来问佛法。小沙弥道:你问我也是一样的。那人就问道:什么是佛法?小沙弥翘起一个大指道:这就是佛法。那人不解,进去见著天龙禅师问道:什么是佛法。禅师果然也翘著大指道:这就是佛法。那人大为赞叹道:禅师门下连小沙弥都是会佛法。禅师问得原故后,拿一把戒刀藏在身后,把小沙弥叫来问道:什么是佛法?小沙弥把大指翘道:这就是佛法,禅师举刀一挥,把小沙弥大指砍下来。小沙弥疼得回头就跑,禅师厉声道:站著!小沙弥回身站住,禅师急问道:什么是佛法?小沙弥把手一举道:这就是。突然看见大指没有了,心中恍然大悟。就此明白了本性是怎么一回事。天龙禅师的一指和释迦佛屈五轮指给阿难看,到底是一回事还是两回事?

【142】 译文 解读
佛言,汝何所见。阿难言。我见如来举臂屈指,为光明拳,耀我心目。

【译文】佛说:'你见个什么?'阿难说:'我见如来举臂屈指,成一个光亮的拳,恍耀著我的心和眼睛。'

【解读】众生循六识而攀缘六尘境界,这就是无始以来的生死根本。返六识而回复到'藏识海'就是菩提涅槃元清净体。也就是得成无上菩提的修行正路。今天佛举臂屈指给阿难看,就是考验阿难是循六识而攀缘六尘还是返六识而得本性。结果阿难所答恰似小沙弥翘著大指对人说:'这就是佛法'。

【143】 译文 解读
佛言:汝将谁见。阿难言:我与大众,同将眼见。

【译文】佛说:'你以谁来见?'阿难说:'我和大众,都是以眼来见。'

【解读】佛这次三问阿难,第一次问:'见到了吗?'第二次问:'见个什么?'第三问:'谁见?'三问阿难都是用攀缘心所针对的外境作答。恰好落在前文所说的无始以来的生死根本中。假若阿难能抛掉所见的物件,回过头来,在能见的本源上体认一下。那么在每一问上,都能找到人门处。尤其第三问'谁见?'更是明白指出要注意这个'谁'字。然而阿难依旧错过,仍然落在众生惯行的老路上,循尘逐境,背离本明。

【144】 译文 解读
佛告阿难!汝今答我,如来屈指为光明拳,耀汝心目。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耀。

【译文】佛告诉阿难:'汝现在答复我,如来屈指为光明拳,晃耀你的心和眼睛,你的眼睛是看得见的。那么什么是心?接受我拳头的晃耀?'

【解读】无

【145】 译文 解读
阿难言:如来现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

【译文】阿难说:'如来现在问我心的所在,而我就用这个心仔细推求寻找。这个能够推求寻找的,就是我的心。'

【解读】《红楼梦》上贾母骂贾宝玉是'丈二的灯台,照得见别人,照不著自己。'恰似阿难上文七番都找遍了,仍然找不到心。此处又答错了。

【146】 译文 解读
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阿难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

【译文】佛厉声一喝道:'咄!阿难!这不是你的心!'阿难大惊离座退立,双手合掌问佛道:'这不是我的心,那是什么呢?'

【解读】后世禅宗以棒喝接引人,正同释迦佛这一喝的意思。

【147】 译文 解读
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

【译文】佛告诉阿难:这是前尘〈注一〉虚妄相想〈注二〉,迷惑了你的真正的本性。就由于你从无始以来,直到今天错认贼人是你的儿子,以致失掉你元常不变的真性,因此受生死的轮转。

注:①指六尘中前五尘。

②六尘中最后的一尘。法尘。

【解读】前五尘的影子,在意识中显现出来,即是法尘。正是今天所说的'存在决定意识。''存在'就是前五尘。意识就是妄想,妄想并不是真有,只是一个虚妄相想。众生从无始以来,误认这个虚妄相想为自己的真心本性。而这个妄想恰好是轮转生死的根本。

【148】 译文 解读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佛宠弟,心爱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独供养如来。乃至遍历恒沙国土,承事诸佛,及善知识,发大勇猛,行诸一切难行法事,皆用此心。纵令谤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

【译文】阿难对佛说:'世尊,我是佛最爱的弟弟。因为我爱佛,佛令我出家。在我的心里,岂止是供养如来。甚至于尽历恒河沙这样多的世界,侍候供养所有这些世界上的众佛,以及善知识〈注一〉。发大勇猛上进的心,为了修行,行一切困苦难行的法事〈注二〉,都用的是这个心。或是毁谤了佛法,永远退失善根〈注三〉,也是用的这个心。'

注:①有良好的智慧和道德,能够指导我进步的人,严格说来,应当是圣者。

②修某种行的行为。

③就是断了善的根子,永远不可能再发出善苗来。

【解读】阿难所说的这个心,正是能造一切善,能作一切恶的妄心。

【149】 译文 解读
若此发明不是心者,我乃无心同诸土木,离此觉知,更无所有。云何如来说此非心。我实惊怖。兼此大众,无不疑惑。惟垂大悲,开示未悟。

【译文】假若现在发明出来,说这个不是心,那我岂不成了没有心的人和土木一般。我现在离了这个能觉能知,就一样都没有了。为什么如来说这个不是心。我听了这话,实在使我惊恐。我看所有在座的大众,个个都会疑惑。求你老人家慈悲,说明这个道理,启示这些迷惑不悟的人。

【解读】佛家所说的'心',并不是今天哲学上说的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所指的心。今天哲学上唯心主义的心,正是此处所斥为无始生死根本的妄心。也就是第六识,攀缘一切诸法的'意识'。假若以此为心,恰是上文所说的认贼作子。禅宗永嘉禅师说的:'损法财,灭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识。'这点切不要理解错了。很多人不懂得这个道理,就误以为佛法是主张唯心主义的。

【150】 译文 解读
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

【译文】这时世尊启示阿难和在座大众,希望他们的心能够证人'无生法忍'〈注〉。

注:这是佛家的一个专用名词。《华严经》上说:'无生忍者,不见有少法生。'《仁王经》上说:'一切法空,得无生忍。'因为证入到'实相'时,一切因妄心所显现的境界,全部消灭。所以说'不见有少法生。'佛经称一切事物都叫'法'。前文已说过。所以说'一切法空'忍就是信的意思。'无生忍'就是深信一切法本来不生。因为已实证到无生的境界,所以才能深信。

【解读】众生以'识心'对待一切。'识心'就是分别心,就是'妄想'。也就是'意识'《华严经》上说:'妄想不歇,歇即菩提。'把分别识心停息下来,自然见到一切法本来不生,而证入'无生法忍'。

【151】 译文 解读
于师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

【译文】从师子座上〈注〉,用手摩阿难的头顶,同时告诉他:如来常常说'一切事物的产生,都由心所显现。'

注:师子座就是佛所坐的宝座。像狮子的形像。因为狮于是百兽之王,其威力能降伏百兽。故以为座,象征佛为一切法中之王,能降伏一切外道。'外道'是佛对一切佛法以外的学派的总称。

【解读】无

【152】 译文 解读
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译文】一切事物的起因和结果,大而世界,小而微尘,都因为心而显现出它们的体相。

【解读】此处所说'唯心所现''因心成体'的心,就是能够出生万物的妙明真心。而不是攀援六尘境界的妄心〈意识心〉,也就是前文所说的'阿赖耶识'〈藏识海〉。切须注意!不要认错了。

【153】 译文 解读
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

【译文】阿难!假若世界上所有一切事物,其中那怕是一草一叶,一丝一缕一结,我们去追查它们的根源,都各自有它们的体性。纵然是虚空,也有它的名字和形貌。何况清净妙净光明的真心〈注一〉,性一切心〈注二〉,偏偏无体。

注:①因为此心不为六尘所染,故为妙净。永不黑暗,故为光明。

②因为它具有一切万物的本性,故称性一切心。

【解读】无

【154】 译文 解读
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

【译文】假若你一定要坚执不舍,认为你能分别,能觉能观,能了解知道一切的性,就是你的心。那么,你这个心应当离开了一切色、香、味、触,一切六尘事业之外,单独有一个完整的体性。

【解读】这个心正是意识妄心,这个心必须攀援外境,才能显出它的作用来。天台山灌顶大师说:粗心初念名'觉'。细心后念名'观'。又佛家所说的'事业',含有两重意义。一切行为初作时名为'事'。一切行为已作后名为'业'。

【155】 译文 解读
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译文】如你现在听我说法,这是因为你的耳里听见我说法的声音,而由心里分辨了知这声音里的含义。纵然消灭一切见、闻、觉〈注一〉、知〈注二〉,内守于幽深闲静的境界当中,仍然是外界法尘〈注三〉由分别心中所显现出来的影像。

注:①泛指感官而言。

②指心意识。

③外界一切事物,在心里所重新显现的影像。

【解读】此处所讲的见闻觉知的'知',即是心意识。心意识有两种:一是'明了识'。'明了识'即是我们平时的思维活动。这个思维活动与前五识〈眼耳鼻舌身〉同时俱起,不可分离。故又称为'五俱意'。二是'独头识','独头识'又分为三种:第一是'散位独头'。就是在没有用心去思维时,在不自觉中,心中自然显现的影像。第二是'梦中独头',就是梦中所显现的影像。第三是'定中独头'。修行人在定中眼不见色,耳不听声,前五识完全不动。也没有'散位独头'和'梦中独头'显现。然而心意识〈妄想〉并没有真正消灭。因为在定中的境象存在。幽深闲静即是定中的境象。这个境象虽然微细,但仍是法尘。虽然绵密,仍然不离分别心。而且只是一种影像而已。因为它离了法尘,找不到单独的体性存在。这就称为'定中独头'。

【156】 译文 解读
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

【译文】我并不是强迫你说:这不是心,只不过提醒你不要认错了,你应当对于心仔细去揣摩体验。假若你的心离开了六尘境界,仍然有能分别的体性存在。那就是你的真心。假如这个能分别的体性,离开了六尘境界,就不存在,那就不过是六尘境界的分别影像显现。

【解读】无

【157】 译文 解读
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

【译文】六尘境象,不是永远固定不变的。而是永远处于生灭变化当中。假若六尘境象变灭时,那么你的心岂不是等于乌龟身上的毛,兔子头上的角,完全是没有的事。那么你所修证的'法身'〈注〉也就同样消灭。那时谁来修证'无生法忍'?

注:就是常住不变的真心。修行人即以此心证到不生不灭的法身。

【解读】依附六尘境界而存在的妄心,最易被人错认为真心。六尘是靠众'缘'〈条件〉和合而产生的。它永远不住的处于生灭变化当中。假如心依靠它存在,到了它消灭时,心岂不是也就消灭了吗?常住真心就是不生不灭的法身。决不可能离了六尘境界就没有体性存在。

【158】 译文 解读
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

【译文】这时阿难和在座大众都默然不能作声,不知道真心究竟在哪里?

【解读】无

【159】 译文 解读
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译文】佛告诉阿难:世间一切众多修学的人,现前虽然修成了'九次第定'〈注一〉,然而没有证到'无漏'〈注二〉的地步,仅仅成为阿罗汉。都是因为错执这个轮转于生死中的妄想,误认为真实不变的心性。所以你现在虽然法听得狠多,但不能证到'圣者'的地步。

注:①这是一种'禅定'的名称。这种定是九种'禅定'次第修习而来的。其次第是:'初禅定''二禅定''三禅定''四禅定''空无边定''识无边定''无所有定''非想非非想定''灭尽定'。前八种定不能超脱生死,称为'世间定',又叫'凡位定'最后一种定可以解脱生死,故称为'出世间定',又叫'圣位定'。后文有详细的叙述。

②就是达到圣人的地步。譬如一件器皿,已经完整无缺,无有漏眼了。

【解读】九次第定中最后为'灭尽定',又叫'灭受想定'。凡证入此定,即证四果阿罗汉。已登圣位,证得无漏。为什么此处又说不得漏尽呢?我们要知道,佛法中所谓漏尽,有两种:一种是究竟彻底漏尽。一种是暂时权许漏尽。按照佛的标准来看,等觉菩萨与佛祗差一个位次,仍不能说是究竟漏尽。四果罗汉并不是真正证到'识空'而解脱生死。他不过是深修灭尽定,依靠灭尽定的力量而不入生死。那怕是经历百千劫,只要他定力一坏,仍然有堕落生死的危险。因此罗汉所证到的漏尽,只是暂时漏尽,而不是究竟漏尽。此经是为了破斥小乘,阐扬大乘的最高境界,所以说他们不得漏尽。以便在后文中开示'首楞严王三昧'。

【160】 译文 解读
阿难闻已。重覆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将谓如来惠我三昧。

【译文】阿难听了这话以后,重新悲哭流著泪水,伏拜在地下,然后跪著合掌对佛说:自从我随佛发心出家以来,倚仗著佛的威力和神力。常常自己以为我可以不必劳神修行,如来会把'三昧'〈注〉给我的。

注:就是正定。

【解读】无

【161】 译文 解读
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

【译文】没有想到各人的身体和心都不能互相代替。因为自己不明白,遗失了我自己的妙明真心。

【解读】失我本心这句,含有两重意义:一是各人的身心别人不能代替,因此我望佛给我的三昧是不可能的了。使我丧失了原来的希望心。二是不明白我本来有的妙明真心。恰似失掉了我的本心。

【162】 译文 解读
虽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穷子,舍父逃逝。

【译文】虽然我身体已出家修道,但我的心没有入道。恰似一个穷孩子,舍弃自己的父亲,远逃到他方。

【解读】妙明真心有无边功德,无穷妙用,但自己不明白,偏要向外寻找。恰似一个穷孩子,自已明明有幸福的家庭,却抛弃了跑到远方去流浪。

【163】 译文 解读
今日乃知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

【译文】今天才知道,虽然法听得很多,要是不去实地修行,那就和完全没有听过法一样。恰如一个人说饮食,始终不能把肚子说饱。

【解读】无

【164】 译文 解读
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惟愿如来,哀愍穷露,发妙明心,开我道眼。

【译文】世尊!我们现在被'二种障〈注〉'缠著,不能解脱,都因为不知道我本来寂静常住的心性。希望如来,哀愍我的失路无依,启发我的妙明真心,能使我有正确的辨道眼光。

注:一是'烦恼障',二是'所知障'。现分别解释于后:'烦恼障'又名'事障'。能使生死相续不断。'所知障'又名'理障'。能阻碍我们的正确的知见。《圆觉经》上说:先除事障,未断理障。但能悟入二乘〈即小乘〉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断灭,则入如来大圆觉海。

又'烦恼障'就是'我执'。即是执著主观的'我'。'所知障'就是'法执'。即是执著客观的'物'。

又,'烦恼障'起于私见,不能舍弃。'所知障'起于错误的偏见,障碍正确的知见。

又'烦恼障'起于'见惑'和'思惑'。见惑起于自己对外界事物的分别心。思惑起于内在自起的思维活动。'所知障'起于'尘沙惑'和'无明惑'。尘沙惑起于不了达一切外境都是来源于一个本体的显现,无明惑起于不了达一切修证的境界,仍然是一种'妄识'。

【解读】无

【165】 译文 解读
即时如来,从胸卍字,涌出宝光。其光晃昱,有百千色。十方微尘,普佛世界,一时周遍。遍灌十方所有宝刹诸如来顶。旋至阿难,及诸大众。

【译文】这时如来从胸前'卍'字中,涌现出宝光,这光极为光明显耀,有千百种颜色。十方所有微尘那样多的有佛的世界,都被这光所照遍。同时这光遍灌十方所有世界中众如来的头顶。还回转来灌阿难及在座大众的顶。

【解读】佛经当中叙述所显的一切现象,都是为了表示所讲的法。 前文佛从面门放光,表示六根所具的本性,此处佛从胸前的'卍'字放光,佛的胸前有'卍'字纹,名为万德吉祥相。表示佛万德具足。其光明亮晃耀,有千百种颜色,表示随缘变化,应用无穷。这光遍照十方微尘世界,正示前文所说一切因果世界微尘,都因此心成体。'宝刹'为印度文译音,一名'刹摩'。一名'制多罗'。含义是一佛所教化的国土。现此光遍灌十方诸刹如来的顶,表示此妙明真心与十方诸如来同体。应后文'观音圆通章'中,上与十方如来同一慈力,此光旋至阿难及诸大众,表示此心妙用,不但上与诸佛同体,而且下与一切众生同性。应后文'观音圆通章'中,下与六道众生,同一悲仰。因此这一放光,正是表妙明真心的全体大用。

【166】 译文 解读
告阿难言:吾今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众生,获妙微密,性净明心,得清净眼。

【译文】告诉阿难说:我今天为你建立大的'法幢'〈注一〉同时令十方世界的一切众生〈注二〉,能从这里得到精深微妙而隐密难知的清净妙明心性,得到清净的道眼。

②法幢含有立正摧邪的意义,此处表显'真心'的大用,摧'妄识'的邪见。

②一切含有生命者佛家都称为众生。

【解读】妙明心性无智愚皆同体,故称为妙。无动摇生灭之相,故称微密。无污染,无黑暗,故净明。此心性能明见一切,具大智慧。故名为清净眼。

【167】 译文 解读
阿难,汝先答我,见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将谁见?

【译文】阿难!你先答复我,见光明拳。这拳的光明,因什么缘因而有?为什么会成拳?汝用什么看见的?

【解读】正当见拳之时,真妄二心,是同时显现作用的,只怪你当下认不得。若如镜照影,不假分析,即是真心。若推穷寻逐,因何而有光?因何而成拳?用谁来见?即是妄心。

【168】 译文 解读
阿难言:由佛全体阎浮檀金,赩如宝山,清净所生,故有光明。我实眼观,五轮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

【译文】阿难言:由佛的全身来看,就像阎浮檀树〈注〉一样,金光如檀树,赤焰如十宝山,佛身清净非爱欲致,故有光明,我实在是用眼睛看见世尊屈五轮指,示我等及大众,故有拳相。

注:须弥山南有阎浮檀树果汁入水,沙石成金,此金最胜,一粒置常金中,尽皆失色,放于暗室,光耀如白昼。

【解读】佛身多劫熏修,正由于清净所生,故得全身同金而有光明。阿难用眼睛看见五轮指端屈握示人,不知见乃是心,能见并不是眼。

【169】 译文 解读
佛告阿难!如来今日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阿难,譬如我拳,若无我手,不成我拳。若无汝眼,不成汝见。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义均不?

【译文】佛告诉阿难,如来今天以实话告诉你,一般有智慧的人,也须要以譬喻才能使他开悟。阿难!譬如说我的拳头,假若没有我的手,就不可能成为我的拳。假如没有你的眼睛,就不成你的见,你试试看,以你的眼睛,来比我的拳,其道理是不是一样的?

【解读】无

【170】 译文 解读
阿难言:唯然世尊。既无我眼,不成我见。以我眼根,例如来拳,事义相类。

【译文】阿难说:是这样的,世尊。既没有我的眼睛,就不成我的见。与如来拳头这件事,其道理完全相类似。

【解读】无

【171】 译文 解读
佛告阿难!汝言相类,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无手人,拳毕竟灭。彼无眼者,非见全无。所以者何。汝试于途,询问盲人,汝何所见。彼诸盲人,必来答汝,我今眼前,唯见黑暗,更无他瞩。以是义观,前尘自暗,见何亏损。

【译文】佛告诉阿难,你说这个道理相类似,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的。为什么呢?比如一个没有手的人。拳头就彻底没有。但那些没有眼睛的人,就不是完全没有'见'。为什么呢?你试到路上去问那些盲人,你看见什么?那些盲人必然答复你,我现在眼前,只看见一片黑暗,并没有看见别的东西。以这个道理说来,眼前的'尘'(色)境自己是黑暗,'见'有什么亏损呢?

【解读】无

【172】 译文 解读
阿难言:诸盲眼前,唯睹黑暗,云何成见。佛告阿难!诸盲无眼,唯观黑暗,与有眼人,处于暗室,二黑有别,为无有别。如是世尊。此暗中人,与彼群盲,二黑校量,曾无有异。

【译文】阿难说:那些盲人,眼前只看见一片黑暗,那叫什么见呢?

【解读】无

【173】 译文 解读
阿难!若无眼人,全见前黑,忽得眼光,还于前尘见种种色,名眼见者。彼暗中人,全见前黑,忽获灯光,亦于前尘见种种色,应名灯见。若灯见者,灯能有见,自不名灯。又则灯观,何关汝事。是故当知,灯能显色。如是见者,是眼非灯。眼能显色,如是见性,是心非眼。

【译文】阿难!若是一个没有眼睛的人,看见前面全是一片黑暗。忽然得到眼光,又复看见眼前的尘境,见到种种事物,这就叫眼见。那么那些处于黑暗中的人,看见前面全是黑暗。忽然得到了灯光,也看见了眼前的尘境,见到了种种的事物,就应该叫做灯见。假若是叫做灯见,灯能够有见,就不应叫它做灯了。既然是灯在看见事物,与你有什么关系呢?因此你应当知道,灯能显现色,能见的实际上是眼睛不是灯。以此类推,眼能显现色,能见的本性实际上是心不是眼。

【解读】无

【174】 译文 解读
阿难虽复得闻是言,与诸大众,口已默然,心未开悟。犹冀如来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伫佛悲诲。

【译文】阿难虽然听见了佛所说的这些话,和其他大众一样,口里已没有什么话可以反驳了,但心里还不明白究竟是怎样一回事,还希望如来,慈爱的声音,再进一步明白指示。于是大家都恭敬合掌,专心一志的听佛慈悲的教诲。

【解读】佛说能见的本性,是心不是眼。阿难也觉得此话确有道理,但是还不明白这个能见的'心'在哪里?究竟是怎样一回事?这就是'心未开悟'的地方。

【175】 译文 解读
尔时世尊。舒兜罗绵网相光手,开五轮指,诲敕阿难,及诸大众。我初成道,于鹿园中,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众言。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汝等当时,因何开悟,今成圣果。

【译文】这时世尊伸出他的兜罗绵网相光手〈注一〉,开五轮指,教诲指示阿难和在座的大众说:我初成道时,在鹿园中为阿若多等五个比丘〈注二〉以及你们四众〈注见前〉说:一切众生,不成菩提正道和阿罗汉道,都是因为客尘烦恼把他们引向错误的道路。你们当时因为什么缘因而悟道,成就今天的圣果?

注:①释迦牟尼佛的两手手指间有缦网相连,如鹅掌而且有光明,这是佛的三十二种特殊相貌之一。

②释迦牟尼佛初离家出去求道时,他的父亲净饭王派他的亲属五人,秘密跟随在他的后面,看他出去作些什么事。这五人当中有三人是佛的本家兄弟,有二人是佛的母家表兄弟。他们随佛多年,亲见佛在修行中受的种种苦。阿若多就是这五人中之一,是佛的表兄。后来他们不愿随佛过艰苦的生活,都离开了释迦牟尼佛各自到鹿园中去修其他的道去了。鹿园是上古国王养鹿的地方,后人称此地为鹿园。释迦牟尼成佛后,就先到鹿园中教这五人,这五人后来都证到了'阿罗汉'果。

【解读】客尘烦恼即是'见''思'二惑。'见惑'分别一切事物,往来不息如'客'。'思惑'随意起相,微细如'尘'。若是不断'见''思'二惑,终不能证入'圣位'。

【176】 译文 解读
时憍陈那,起立白佛。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

【译文】当时憍陈那〈注〉起立对佛说:我是年龄最老的人,在大众中,被称为最先得解真理的人。我是因悟'客尘'二字得证圣果的。

注:憍陈那又译为憍陈如,就是五比丘中阿若多的姓。

【解读】无

【177】 译文 解读
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

【译文】世尊!譬如出门的旅客,投宿到旅舍中。或是饮食,或是住宿,食宿完后,收拾行李依旧踏上旅途,不在这里久住。若是这里的主人,自然不去。我就是这样考虑,不停住的就是客人,长住不去的就是主人。因此我悟到了凡是不住的,都名为客。

【解读】这段应当仔细认清。在我们的思想中,从幼到老,从早到晚,千变万化,无时或休的妄想,都是客人。而主人却是永远不动的坐在那里观看那些川流不息的客人。试冷静的观察一下,在我们的心中,谁是主人谁是客?就可以明白什么是妙明真心了。

【178】 译文 解读
又如新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

【译文】又如雨后初晴,太阳升天,阳光从壁缝中射人室中,在光中照见许多微尘摇动不息。然而虚空始终寂然不动。我就是这样考虑,澄寂不动的名为虚空,摇动不息的名为微尘。因此悟到了凡是摇动不息的都是微尘。

【解读】既然往来不息的是客,摇动不止的是尘。就应当知道'客尘'即是烦恼的根源。而长住不去的'主'即是我们的'真心'。澄寂不动的'空'即是我们的'自性'。'客尘'尽管自扰,其实不碍'主空'。若明得此理,不取'客尘'即断'见''思'二惑。即可证得本不生灭的'心性'。

【179】 译文 解读
佛言如是。即时如来,于大众中,屈五轮指,屈已复开,开已又屈。谓阿难言:汝今何见。阿难言:我见如来百宝轮掌,众中开合。

【译文】佛说:正是如此。即时如来在大众中,把他的五轮指屈起又张开,张开后又屈起来。对阿难说:你现在看见什么?阿难说:我见如来的百宝轮手掌〈注〉在大众中开合。

注:佛的手掌中有千辐轮纹。这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

【解读】无

【180】 译文 解读
佛告阿难:汝见我手,众中开合。为是我手,有开有合。为复汝见,有开有合。阿难言:世尊宝手,众中开合。我见如来手自开合。非我见性有开有合。

【译文】佛告诉阿难:你看见我的手在众中开合。到底是我的手有开有合,还是你的见有开有合?阿难说:世尊的宝手在众中开合。我看见如来的手自己开合,不是我的见性有开有合。

【解读】无

【181】 译文 解读
佛言:谁动谁静。阿难言:佛手不住。而我见性,尚无有静,谁为无住?

【译文】佛说:谁是动的,谁是静的?阿难说:佛的手没有停住。而我的见性,本来就没有静,(见性永远不可能有动,自然和动相对的静也就没有了。)谁又来不住呢?(不住即是动。)

【解读】无

【182】 译文 解读
佛言:如是。

【译文】佛说:正是这样!

【解读】此处就可以看出谁是'客尘',谁是'主空'。

【183】 译文 解读
如来于是从轮掌中,飞一宝光,在阿难右。即时阿难,回首右盼。

【译文】如来于是从轮掌中,飞出一道宝光,在阿难的右边,阿难回头来看右边。又放一道光在阿难的左边,阿难又回头来看左边。

【解读】无

【184】 译文 解读
又放一光,在阿难左,阿难又则回首左盼。佛告阿难!汝头今日何因摇动。阿难言:我见如来出妙宝光,来我左右,故左右观,头自摇动。阿难,汝盼佛光,左右动头,为汝头动,为复见动。世尊,我头自动,而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

【译文】佛告诉阿难:你的头今天为什么摇动?阿难说:我看见如来发出奇妙的宝光来我的左右两边。我要看左右两边。因此头两面转动。阿难!你因为看佛光,左右动头,是你的头动,还是你的见动?世尊!我自己的头动。至于我的见性,根本说不上止,又那里说得上动呢?

【解读】无

【185】 译文 解读
佛言:如是。

【译文】佛说:正是这样的。

【解读】无

【186】 译文 解读
于是如来,普告大众,若复众生,以摇动者名之为尘。以不住者,名之为客。汝观阿难头自动摇,见无所动。又汝观我手自开合见无舒卷。

【译文】于是如来,普遍告诉大家:假若众生以摇动者名之为尘,以不停住的名之为客。那么!你们试看阿难,头尽管在动摇,然而见始终没有动。你们试看我的手自己在一开一合而见却没有开舒,也没有卷缩。

【解读】无

【187】 译文 解读
云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从始洎终,念念生灭,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

【译文】既然如此,为什么你今天总是以动的为你的身?以动的为真实的境?从始到终,念念只认得生灭不息的境相,而抛弃了自己的真性不认得。行事颠倒错乱,失掉真正的心性,认外物为自己。轮回于其中,永远流转生死。

【解读】因为不明白'客尘'和'主空'的区别,于是误认流转不息的客尘为自己的身体。'客尘'永远流转不息于生灭变化之中。于是自己也就永远流转于生死之中,而遗失了自己永无生灭动静的真性。在生灭变化之中,在内就成为生灭不已的'身',在外就成为生灭下息的'境'。永远被纠缠于'身'与'境'两种动相之中。于是轮回生死,永不止息。


分类:佛经 书名:楞严经 作者: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