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摩讲要》,佛经

《阿毗达摩讲要》,佛经

《阿毗达摩讲要》第 17 讲、安止速行心路


一、广大速行心路

我们已经学习了欲界意门心路。意 门心路包括:微小速行心路和安止速行心路。微小速行心路又分为:随起意门心路和独立意门心路。安止速行心路也可分为两类:广大速行心路和出世间速行心路。现在开始来学习。

第一、安止速行

无论是世间的广大速行,还是出世间速行,都称为"安止速行"。安止,巴利语appanà,原意为受到高度提升的"寻心所",它能够把相应名法(心)深深地投入到目标,而使心安止、安住在所缘中。例如把心投入禅相中,心完全地安住于禅相当中,称为"安止"。

虽然初禅以上的禅那并没有寻心所,但由于入禅之心已很专注目标,所以"安止"一词包括一切色界、无色界禅那,以及出世间定。

虽然广大速行和出世间速行都是意门心路,但是所缘并没有清晰与不清晰之分。因为只有所缘清晰,才能进入禅那与证悟涅槃。修定时,所缘不清晰、禅相不稳定是无法入定的。因此,想要入定,对象一定要清晰。当我们培育定力的时候,唯有禅相明亮、晃耀、稳固的时候,心才可以投入禅相,通过专注稳固的禅相才可能证得禅那。同样地,在出世间心中,称为慧根的无痴心所是特强的,其作用即是清晰地觉知涅槃。

禅修者在修习止业处时,通过专注特定的所缘,其心变得专一、投入、稳定、宁静、不动,远离随烦恼,他将可以证得禅那。证得禅那的心路即称为广大速行心路。

广大速行心路可分为两种:1.初次证得,即禅修者一生当中第一次体验禅那;2.再次证得,即初次证得禅那之后,通过数数修习而心再次进入禅那。这两种心路稍有不同。

第二、禅修善巧

培育定力、证得禅那,必须明白各种善巧:业处善巧、所缘善巧、方法善巧和心态善巧。

一、业处善巧:禅修者必须明白不同的禅修业处有不同的禅相,包括遍作相、取相和似相。入出息念的业处是鼻头一带的禅相,地遍的业处是地的概念,白遍的业处是白色的遍相,光明遍的业处是遍一切处的光明相等等。这些是业处善巧。

二、所缘善巧:明白所修业处专注的所缘,不要找错对象。正如找一个人,不要摸错了家门。所有色界禅那的对象必定是概念法,不是究竟法,所以不要去看心、注意觉受或寻找感觉,只应专注概念法。比如修入出息念,不应该专注呼吸里的热、冷、粗、轻、柔等四界的特相,也不应该体会专注呼吸时产生的轻安、快乐感受,只应专注呼吸本身就可以。

只是通过专注呼吸本身,久而久之,当定力提升的时候,禅修者将能够体验到光。刚开始出现的光是不稳定的,有时出现、有时不见;有时明亮、有时暗淡;有时在鼻头,有时在脸前;有时在左边、有时在右边;有时在上面、有时在下面;有时会变形。这时还不应去注意光,而只是专注呼吸。随着定力的提升,心念愈来愈集中,将会发现呼吸变成了光,光变成了呼吸,呼吸、光和心结合在一起,这时才称为"禅相"(nimitta)。此时,禅修者应该专注出现在鼻头的禅相。专注禅相时,心愈投入专注,禅相就愈来愈亮,直到禅相变得很亮,犹如太阳或月轮等一般,称为"似相"(pa?ibhàga nimitta)。此时,禅修者就让心持续地专注似相、投入似相。

随着专注力的进一步提升,将有可能产生禅那速行。也就是说,禅修者在专注似相的过程中,也许不知不觉已经达到禅那。刚开始时,禅那是很微弱的,经过不断的练习、数数修习、多作,禅那将会愈来愈强、愈来愈稳。

还必须注意的是,有些人喜欢用眼睛看禅相,以为通过"看光"可以证得禅那,这是错误的!须知专注禅相属于纯意门心路,而不是眼门心路。

三、方法善巧:知道什么时候应该专注呼吸,什么时候应该专注禅相,用什么方法专注,用什么技巧专注。

四、心态善巧:平衡五根和七觉支,懂得什么时候该让心平静,什么时候该让心精进,什么时候该让心稳定。

只要掌握这些善巧,当巴拉密成熟时,可以生起禅那速行,证得禅那。

第三、初次证得禅那的心路

证得禅那之前,心持续专注禅相还是欲界心路,属于微小速行心路,速行心最多生起七次,而且没有彼所缘生起。因为禅相是概念法,注意概念不会有彼所缘生起。

还没有证得禅那之前,专注似相的心属于八大善心中的"悦俱智相应无行心",即心还属于欲界心的时候,生起的速行心就是这种心。

当最后一个欲界微小速行心路灭去之后,心流落入有分。随后生起一个意门转向心,把心转向于似相;意门转向心灭去后,生起一个遍作心。"遍作"(parikamma)是准备,即准备让心流证入禅那。遍作心灭去后,生起一个近行心(upacàra),即已走近禅那。近行灭去后,生起一个随顺心(anuloma),既随顺之前的欲界心,又随顺之后的禅那心。随顺心灭去后,生起一个种姓心(gotrabh?),改变欲界种姓而步入色界。改变种姓后,心就不会只在欲界中打转,开始有能力上进到色界。种姓心灭去后,生起一个禅那心。如果是初禅,这个心是初禅禅心。

请记住:在一期生命中第一次体验禅那的心是速行心,而且只会生起一次。禅修者证得哪一种禅那,生起的就是哪一种禅那速行心。当这个禅那心灭去之后,心 流就落入有分。因为在安止速行心路中,彼所缘不会生起。

彼所缘只发生在欲地,色界和无色界梵天人都不会生起彼所缘。一切色界、无色界及出世间心路也不会生起彼所缘。彼所缘只生起于欲界心路,而且所缘必须是究竟法--究竟名法或究竟色法。即使在欲界心路中,若以概念法为目标,彼所缘也不会生起。同时,只有所缘是极大所缘或者清晰所缘时,彼所缘才有可能生起。

所以,禅那心在第一次生起时只有一个心识刹那,因为它没有能力重复。虽 然只有这么一个禅那速行心,已 经证明他今后有能力入禅了。

当然,在实际禅修中,也许第一次证得禅那并没有特别的感觉,因为心生灭太快了,只有在以后查名法时,可以追查到初次证得禅那是在什么时候。

有了初次禅那体验之后,想要再入禅就不困难了。但是,再次进入禅那的心路是不同的。

第四、再次证得禅那的心路

禅修者第一次体验禅那时,禅那心只生起一次即灭去,心流落入有分。有分心生灭许多次后,生起一个意门转向心,使心转向于似相。随后依次生起遍作→近行→随顺→种姓。种姓心灭去之后,禅那心就可能生起许许多多次。

随着禅修者经常练习把心投入似相,通过不断努力、精进,禅那速行将有机会持续地生起,而且愈来愈频繁、愈来愈持久。

只要禅修者付出足够的精进,将能使禅那速行心连续生起的时间拉长,例如一分钟、两分钟、五分钟、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甚至一天、两天,整日整夜都在定中,而不会落入有分。

因此,佛陀在经典中经常说:想证得禅那,就要数数修习、多作。数数修习(àsevati bhàveti)是重复地、不断地培养、培育;多作(bahul?karoti)是经常练习。

入定的心是强有力的,禅修者体验禅那就如心完全融入光中,感觉不到身体,也感觉不到外界,只体验到一片光明。这是证得禅那的心路。

禅那速行心与欲界速行心的不同之处在于:欲界速行心最多只生起七次,而禅那速行心可以生起无数次。


分类:佛经 书名:《阿毗达摩讲要》 作者:玛欣德比库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