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摩讲要》,佛经

《阿毗达摩讲要》,佛经

《阿毗达摩讲要》第 24 讲 业与果报的关系


二、果报如此,速行可变

从因果法则来看, 果报和业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有什么样的果报,必然有与其相应的过去业。然而,受报和造业之间却不一定有必然的联系,体验什么样的果报,不一定就会造作与其相应的业。例如得到一份贵重的礼物,多数人的反应是兴奋、欣喜, 并因为喜欢而容易产生贪爱。 但是,我们可不可以说看见好的东西就必然会产生贪爱呢?那倒不一定!

所以说,现在体验什么样的果报,和过去所造的相应的业有关;但是,现在体验什么样的果报,现在却不一定要造作与其相应的业。 这一层关系可以概括为 "果报如此,速行可变",这是把握业果法则的关键。

下面对业果关系做一个小结。

一、现有的生命和每天的境遇只是果报而已。

我们现有的生命(特指业生身和果报心)属于果报,以果报为主。同时,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每天所接触到的也都是属于果报。 根据阿毗达摩, 眼净色、耳净色、鼻净色、舌净色和身净色都是业生色, 业生色是由过去业所带来的果报。同时, 依于此五净色分别产生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都属于果报心。此双五识每时每刻所识知的所缘,包括眼识看到的颜色、耳识听到的声音、鼻识嗅到的气味、 舌识尝到味道、 身识碰触到的触所缘,又无一不是果报。用通俗的话来说,我们每天所接触到的不同的人、事、物,每天所遭遇到的不同的境遇,都只是果报而已。

二、所谓的生命,只是一系列因果的不断相续。

如果说我们的生命、现在的生活纯粹只是果报, 那是否就不能作任何的改变呢?不是!因为人有主观能动性, 在遇到境遇、 体验果报后会作出反应,再造新业。根据心的运作规律,虽然执行看、听、嗅、尝、触的双五识都是果报心,但是在这些果报心之后,心路中生起的速行心能够造业, 造业又为未来种下新的业因。由于心的习惯, 如果不如理作意,遇到可爱所缘容易生贪心,遇到不可爱所缘容易生瞋心。 如果如理作意,生起的则是善心。 无论善心或不善心, 其中的思心所都能造业。 一旦业被造下之后,会形成一种称为 "业力" 的潜在能量。 这种业力又作为新的业因,能在未来成熟而带来果报。

因果法则即是五种定律中的"业的定律" (见《中集》第 15 讲) 。业力依循着这种定律,在具足因缘的时候成熟。生命的过程就是不断地体验过去业成熟所带来的果报, 同时又不断地再造新业的过程。 只要还没有破除因果的锁链、 不想跳出生死轮转的话,生命就如车轮往前翻滚一样,周而复始,这就是轮回(saü sà ra)。

三、任何众生都无法逃脱业的果报。当果报成熟时,我们只有承受的份。然而,在体验果报的同时,我们却可以左右速行,决定造何种业。

只要拥有生命,任何众生都无法逃脱业的果报,当果报成熟时,只能承受和体验,没有办法避免。

有产生必然会有毁灭,有生命必然会有死亡,这是世间的必然规律。 无论贫富贵贱、寿夭智愚,无论躲到哪里,都是无法逃脱和幸免一死的。佛教徒不应相信有所谓的永生、长生不老,现代人也应该不会像古代的秦始皇那样,派出大量方士去寻访神仙,求取长生不老的仙药,结果仙药还没有找到,他已经死了。

业果法则和众生有生必有死的规律一样,造作了恶业之后, 无论贫富贵贱、寿夭智愚,无论躲到哪里去, 在成熟的时候都必须要承受, 是没办法逃脱和幸免的。所以佛陀在 《法句》中说过:

"非虚空.海中,非入山.缝隙;
世界不存在,能逃恶业处。
非虚空.海中,非入山.缝隙;
世界不存在,能脱死神处。"(Dhp.127-128)

意思是:无论是在天上、海中、森林、岩石,世界上根本找不到任何一个地方可以逃脱恶业的果报以及死亡。

既然果报的成熟无法避免,我们就要学会承受。然而,承受本身并不是消极认命。 在果报无法改变的情况下, 我们可以改变的是当下的速行,决定自己要造作哪一种业。一个人生活困苦, 他可不可以过得很快乐?还是可以的。一个人生活优越、地位尊贵、声名显赫,他是不是就一定很快乐呢?并不见得。 人穷是因为过去的不善业造成的, 但是穷人是不是一定就要造恶呢?并不见得,他仍然可以行善!同样地,人富有是因为过去的善业带来的, 但是富人是不是一定都会行善呢?也不见得。贫富是过去善恶的果报,但现在行善或造恶,却与人的贫富没有必然的联系。

所以,善恶之业能带来相应的善恶果报,然而, 并非体验善果者就必定会造善业,体验恶果者就必定要造恶业。

"果报如此,速行可变"是指在面对人生不同的境遇状况时,我们不能改变已经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的事情, 但是,我们可以改变的是自己的心。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可能很多人在落难时碰到的并不是雪中送炭,倒霉时碰到的更多是落井下石。当这些事情来临时,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依照业果法则,这是因为不善果报已经成熟了, 我们不得不去体验。 在体验这些不善果报的同时心容易排斥, 容易生起不善心。 谁会喜欢自己倒霉呢?谁喜欢被别人落井下石呢?都不喜欢!但是,是否在体验不善果报时一定要生起瞋心呢?难道一定要以牙还牙、以毒攻毒吗?不是的! 我们可以"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人生在世,难免会有起起落落,得意的时候不要太嚣张, 失意的时候也不用怨天尤人。 无论得意失意,都应当如理作意。要知道现在的困境只是自己的果报,只是由自己所造的恶业带来的。 既然现在的恶报是由过去的恶业导致的,为什么过去敢于造恶,现在却不敢承担呢?

能够这样思惟,就是拥有业果智或者自业正见的思惟。请记住我们在前面讨论"业的定律"时讲过的:

? Sabbe sattà , kammassakà , kammadà yà dà ,

kammayon?, kammabandh? , kammapa?isara?à ,

yaü kammaü karissanti kalyà? aü và pà pakaü và ,

tassa dà yà dà bhavissanti.?

"一切有情是业的所有者,业的继承者,
以业为起源,以业为亲属,以业为皈依处。
无论所造的是善或恶之业
都将是它的承受者。"

运用业果智进行思惟,在承受不善果报的时候,能够更清晰地看清人生无论再风光、再辉煌,必定是无常的,最终会衰败的。人生太顺利不容易产生悚惧感(saü vega),不容易看清人生的本质,不利于激发精进。 人在失意时反而容易思考人生、 留意宗教、 寻求信仰。 失意时唉声叹气或怨天尤人是于事无补的, 唯有接受现实, 如理作意,多行善事,多做善业,才有可能改善现在,扭转未来,改变命运。

承受果报和再造新业没有必然的联系, 做好做坏、行善作恶, 我们自己有自主权,自己可以做选择。行善作恶,改变命运,不是依赖神、佛、菩萨、真主、上帝,命运只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四、果报心主要生起于五门,意门心则以造业为主。

五门心路中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分别执行着看、听、嗅、尝、触的作用,它们都是果报心,即体验过去业所带来的果报的心识。眼识等双五识只产生于眼门、耳门、鼻门、舌门、身门这五门心路中。领受心、推度心和彼所缘都是果报心,主要还是生起于五门心路。能够产生于意门心路的果报心只是彼所缘,而且只是偶尔才生起。以下几种情况彼所缘才会生起:一、 只生起于欲界地有情的欲界心路中;二、只有对象是极大所缘或清晰所缘时才会生起; 三、只有取究竟法为所缘时才会生起。当心路在取任何人、事、物、时、空等概念法时,不会有彼所缘生起。 如此,能够生起于意门心路的果报心几乎少之又少。换言之, 意门心路主要是负责造业的,而不是体验果报的。 假如把只会出现于意门速行心路的贪婪、痴迷、执著、傲慢、忧愁、焦虑、 瞋恨、愤怒等不善心,说成是果报使然,那只是推卸责任的借口。

所以,我们所说的体验果报主要是由五门心路中的果报心来执行的,但对所体验的果报进行加工、反馈的是意门心路,对果报作出反应,再造作善或不善业的主要还是意门心路。 然而,不管是五门心路,还是意门心路,其果报心的数目都远少于速行心,也即是说,在日常生活当中,体验果报的心远远少于造业的心。明白这一层关系,我们就应当了解,虽然我们时刻都在体验着果报,但更多的时候和更多的机会是在造业。 只要是速行心,我们就可以通过如理作意来改变它们造业的性质。

五、通过主观努力,可以促使支持业成熟。

我们不可能改变令生业,因为令生业是在我们前一世临终时成熟并带来今生结生的。令生业可以影响到我们整一辈子, 而且是无法改变的。我们可以改变的是支持业,甚至可以通过造作新的善业,使之成为下一生的令生业, 如此来提升生命和改变未来。虽然支持业也是过去造作的,但是如果没有获得适当的助缘,它们也可能成为无效。

譬如一个人生病了,假如他因为"生病是果报,是果报就要承受"而放弃医疗,其结果会怎样?病情可能会加重,甚至可能因延误就医而丧命。又譬如农夫只是把优良的种子撒在田里后就懒得打理了,即使再好的品种也不会长得很好。一个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人,即使有很好的支持业,也不可能使自己的中年、老年风光到哪里去。 所以,想让支持业成熟并发挥其效用,把握时机和适当努力是很重要的助缘。

有句话叫"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那是对懒人说的,我们不应该全信,更不应该完全依赖命运。所谓的命运,其实是指今生的果报。虽然说过去的命运已经无法改变,但是未来的命运还是掌握在我们的手中,我们可以通过主观努力、积极进取来把握现在、改变未来!

佛陀在《长部·教诲新嘎喇经》(Si? gà lovà da sutta)里教导: "勤勉积集财富时,应如蜜蜂采花蜜。"在家人应该像蜜蜂采集花蜜那样辛勤工作, 这样才能积累财富。 所以, 我们应该通过主观努力来创造机会, 促使支持业成熟并发挥更好的效用。

六、明白业果法则,应学会坦然地承受果报、接受现实,也应学会掌握现在、改变未来!

明白了业果法则,就应该运用它来看待生命中的不如意现象,坦然地接受现实。佛教不是教我们逃避现实, 而是要学会接受现实,在接受现实的前提下把握当下。 我们的未来并不掌握在神佛菩萨的手中,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唯有现在多造善业、积累功德,未来才能不断变好。

看待生命不应该鼠目寸光。有些人认为生命只有这一世,从出生到死亡这一段时间,有今生无来世。这是"鼠目寸光"的生命观。 《庄子·逍遥游》中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意思是上古时有一种叫"朝菌"的昆虫,它们早上出生,晚上就死掉了--朝生暮死。 而蟪蛄蝉则在春天出生,秋天死亡。 对于朝菌而言, 生命还不到一天;对于蟪蛄而言,生命还不到一年。 现在有许多人的生命观也和朝菌或蟪蛄差不了多少。 生命其实是一个漫长的无限时间的过程,生命的相续就像大江东去一样,难分首尾,难以断绝。佛陀在经典中时常用 "此无始的轮回最初的起点是无法了知的" (Anamataggoyaü saü sà ro pubbà ko?i na pa¤ ¤ àyati)来形容找不到最初起点的生命流转过程。只有通过修行,才可能终止生死轮回,破坏翻滚的轮回车辐,让它不再转动。

以上是业与果报的运作和规律。


分类:佛经 书名:《阿毗达摩讲要》 作者:玛欣德比库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