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摩讲要》,佛经

《阿毗达摩讲要》,佛经

《阿毗达摩讲要》第 06 讲 遍一切心心所


九、作意

现在来讲另外一个心所--作意。"作意"是巴利语manasikà ra 的 直译 ,意 思是 心意 中 的 所 作 (kiriyà kà ro. manamhi kà ro manasikà ro)。英文翻译为 intention。

《清净之道》把作意分为三种,即:1.支持所缘作意(à ramma? apa?ipà dako)--支持所缘于意中,即把心导向于对象; 2.支持心路作意(v?thipa?ipà dako)--即五门转向心;3.支持速行作意(javanapa?ipà dako)--即意门转向心。这里是指第一种。

特相:导向所缘。(so sà ra? alakkha? o)

作用:把相应名法和所缘连接起来。(sampayuttà naü à ramma? e saü yojanaraso)

现起:面对所缘的状态。(à ramma? à bhimukhabhà vapaccupa??hà no)

近因:所缘。(à ramma? apada??hà no) (Vm.473; Dhs.A. p.177)

作意是能令心转向目标的心所,通过作意,目标才得以呈现在心中。作意类似汽车的方向盘或者司机,类似船的方向舵或者舵手。

作意直接影响心的质量。作意分为两种--如理作意(yoniso manasikà ra)和不如理作意(ayoniso manasikà ra)。正确的作意可以产生善心,错误的作意可以产生不善心。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呢?以意门心路为例:我们平时的生活、日常作息,就是心与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心在接触所缘时会作出反应,表现在道德方面为善业或不善业。那善业或不善业是如何生起的呢?心接触到所缘的时候,首先生起一个意门转向心,让心流从有分拉向所缘,于是带动整个心路的生起。意门转向心里有个心所叫作意。如果是如理作意,紧接着生起的七个速行心就是善心。因为意门转向能把心流拉向对象。如果拉向正确的地方,接着一系列心都是正确的。作意犹如开着一辆车的司机,这辆车比喻名法,车的主人比喻心。司机将方向盘摆向正确的方向,汽车接着走的路都是对的;如果司机把方向盘打错了,汽车接着走的路都是错的。同样地,如果作意心所是如理的,接着的速行就是善的;如果作意心所是不如理的,接着的速行都是不善的。

如理作意与不如理作意是怎样运作的呢?举一个例子,如果你遇到一个不喜欢的人,并且不得不要和他在一起,不是冤家不碰头。当你和他在一起的时候,他即使没有对你做任何事情,你的心也会排斥他。因为你一见到他,就很自然地联想到他过去曾经和你过不去,曾经骗你、中伤你。你这样想的时候,就是不如理作意;接着心会对他产生排斥、抗拒,讨厌他。由于不如理作意,认为这个人是不好的,于是很多不善心接连地产生。假如遇到同样的这个人,但是转念想一想:其实他很可怜,整天想着向上爬,自私自利,尽是在造不善业,由于不善业,他必定将在生死轮回中受无数的苦。如果这样思惟,将能生起怜悯、同情心,这时抗拒、讨厌的情绪就会消失。或者思惟业果法则:我为什么会和他在一起呢?这不是缘分吗?缘有顺缘,也有逆缘;有好缘,也有坏缘;有善缘,也有恶缘,这些都是缘。既然遇到逆缘,那就承受吧!为什么会遇到逆缘呢?没有任何的事情、现象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没有原因的,这些因很可能是我们过去生造下的。既然是过去生造作的,现在遇到因缘成熟就要承担,要敢做敢当!现在所承受的果报还不是由我们自己造下的?既然是自己造的,为什么不敢承受呢?能够这样思惟,就能接受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是业果思惟,也是一种善心。这样思惟因果,接受因果,速行则是善心。如果排拒、讨厌他,想和他作对,内心充满不好的心念,生起瞋恚心,速行则是不善心。所以,如理作意与不如理作意是可以改变的。由于不如理作意,接着生起的是恶的;由于如理作意,接着生起的是善的。

在此想讲一个《列子》里的故事,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的心理。古时候有一个人,一天,他的斧头不小心丢了,他想: "这两天有谁来过我的家?对,邻居那个小孩曾经来玩过。自从斧头不见之后,这个小孩就没有再来我家玩,会不会是他偷的呢?"于是他去观察那个小孩,发现那小孩走路鬼鬼祟祟,说话也鬼鬼祟祟,斧头肯定是他偷的。假如不是他偷的,那他走路、讲话怎么鬼鬼祟祟呢?他以前一直来我家玩,怎么现在就不敢再来呢?于是他肯定斧头是那个小孩偷的。几天后,他到山谷里挖地时,发现了那把丢失的斧子。于是他又回去观察那个小孩,结果怎么看都不像是小偷的样子。这就是人的心理在作怪。

如果不如理作意,很多东西都看不顺眼,很多事情都想不开;只要如理作意,很多事情都好解决。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心理?早上刚起来就遇到一件不如意的事情,比如睡过头了上班迟到,或者回公司迟到正好被经理看到,结果那一整天都不开心,看什么都不顺眼,做什么事情都不开心。为什么会这样?其实遇到的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由于不如理作意,心对这件小事产生排斥,于是影响到看其他东西、做其他事情都带着瞋恨心。如果遇到一件好事,比如遇到一位很久不见的老朋友,或者他突然打电话给你,或者中了彩票,或者老板加薪水,于是感觉做什么事都很顺心、很高兴。为什么会有这些心理呢?这就是如理作意与不如理作意。想事情往好处想,接着的很多事情都是好的;想事情往坏处想,接着的很多事情都是不好的。

在究竟意义上,不如理作意是作意对象是永恒的、快乐的、自我的或者圆满的,即"常乐我净",接着生起的是不善心;或者认为有我、我的,接着生起的是不善心。作意对象为无常、苦、无我,或者生起业果智,这是如理作意,接着生起的速行都是善心。

因此,佛陀在《如是语·第一有学经》说到:

"诸比库,对于尚未达到而希望住于无上解缚安稳处的有学比库,我不见有其他一种内在的因素能如一种因素如此多的帮助。诸比库,此即是如理作意。诸比库,如理作意的比库能捨断不善,培育善。"(It.16)

这一段经文教导的对象是"有学比库"。比库是佛陀教导的对象;尚未完成禅修目标、还在修行的人,称为有学(sekkha)。 对于尚未达到最终目标而希望安住于无上解缚安稳处(意思是完全断除烦恼、证悟涅槃)的有学,也就是说还没有证悟涅槃而想要证悟涅槃,还有烦恼而想要断除烦恼的修行人,在种种内在因素当中,佛陀说没有任何其他的因素能够像如理作意一样那么有帮助。对于外在因素,佛陀说是善友(kalyà ? amitta),善友是修行人最好的外在因素。内在因素就是心理因素,最好的、对修行最有帮助的心理因素就是如理作意。所以佛陀说:"如理作意的比库能捨断不善,培育善。"如理作意就像方向舵,可以把整个心路带向好的地方;若作意是错误的,后面整个心路都是错误的,都是恶的。

因此,在培育善法的时候,在平时生活的时候,要清楚如理作意与不如理作意,要培育如理作意。也就是说:任何事情要往好的地方想,要依照佛陀的教法去思惟、注意。遇到善的果报、好的事情时,不要得意忘形,要知道这只是善业的果报;经受诱惑的时候,要加强自己内心的免疫能力、抵抗能力。我们所处的世间是不可能圆满的,由于过去的不善业随时都会成熟,因此经常都会遇到逆境、恶缘,做事情很难一帆风顺,做人也很难每天都开心。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如理作意而做到每天都开心。遇到的事情可能是不好的,甚至倒霉,但是要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很多事情都往好的方面想,多培养业果智。有修行的话,多专注自己的业处;有观智的话,经常观照名色法的无常、苦、无我。如此,即使遭遇不好的恶缘,也能如理作意,内心仍然在造善业。

还有一点,业与果报经常是交织在一起的。现在遇到的果报和过去的业有关系,但是现在是造善业还是不善业,却由我们自己决定。我们不能改变果报,要来的就必须承受,好的要承受,不好的也要承受,无论顺缘、逆缘,都要学会接受。但是没有修行的人的心理习惯是:好的生贪,不好的生瞋。好的就执著,不好的就排斥、抗拒,这是心的自然反应。如此,贪是不善,瞋也是不善。也就是说,一天到晚都很难生起善心。由于善果报成熟,会遇到好的所缘, 心里产生贪,在造新的不善业; 由于不善果报成熟,会遇到不好的所缘,心里生起瞋,又在造新的不善业,于是始终都在贪、瞋、痴里打滚。现在遭遇不好的果报,又再造新的不善业,这些新的不善业在以后因缘成熟时,还会继续带来不好的果报。因此,生活、生死、业果,乃至整个世间都是个因果网,这个因果网就好像打了死结一样,越打越紧,越结越牢。

我们听闻了佛法,明了佛陀的教导,就应当尝试改变。不是说要去改变果报,对于果报,我们需要的是接受,学会了接受就会有改变。善果报成熟时,比如现在有了钱,用这些财富去做供养、 印行佛法书籍,做功德善事, 如此,在享受善果报的同时,又用它来造善因。无论遭遇好的、不好的果报,都接受它们,清楚这是过去所造的善、不善业的成熟,这是业果思惟,思惟业果也是如理作意。

纵然遇到不好的缘、不喜欢的人、不如意的事,也可以造新的善业。例如遭人恶意伤害,我们应对他生起同情心:他在伤害我,我虽然可怜,但他更可怜,因为我只是在承受恶报,而他却在造恶业。如此,在承受不善果报的同时却能培养同情心、悲悯心,悲悯心是一种善心。遭遇不好的所缘时还可以思惟:这是对我的一种磨练。佛陀在行菩萨道的时候,曾遭受过无数的磨练,我这些算得了什么!既然我要学佛,要解脱,要证悟菩提,就要向菩萨学习。要学习忍耐,菩萨应圆满的巴拉密之一就是忍耐,这是在积累菩提资粮,何乐而不为!要向菩萨学习,就要依法而行。 作意磨练思惟, 则无论面对如何难以忍受的恶缘,也能够承受下来,这也是如理作意。

然而不如理作意,习惯性地让心追随自己的习性,则不管体验到的果报是善或不善,生起的都是不善心。只要如理作意,无论体验到善或不善的果报,都在造善业。如理作意与不如理作意的区别就在这里。

因此,佛陀说: "如理作意的比库能够捨断不善,培育善。 " 学习阿毗达摩有一句话很重要: "果报如此,速行可变。"这句话是说:我们每天所遭受的果报如何,很难去改变,但是速行却可以改变。怎么改变呢?关键在于如理作意。 无论果报是善的也好,不善的也好, 都要学习接受。但是在接受果报的同时,心对所缘黏著或排斥,生起的就是不善。跳出这个习惯性的框框,通过如理作意,认清所缘的本质,认清身心的本质,认清世间的本质,认清业果之间的关系,接着的速行心都是善的。如此,我们每一天都可以积累善业,每一天都可以修善。


分类:佛经 书名:《阿毗达摩讲要》 作者:玛欣德比库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