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摩讲要》,佛经

《阿毗达摩讲要》,佛经

《阿毗达摩讲要》第 10 讲 美心所


二、念

接着要讲的心所是念(sati) 。念的意思是忆念(saranti tà ya, sayaü và sarati sara? amattameva và esà ti sati)。不过,"念"作为心所,是心能够在当下清楚地觉知对象,而不只是纯粹回忆过去。念是心于当下对目标保持清楚的知道、觉知。

特相:心不漂浮。(apilà panalakkha? à )

作用:不忘失。(asammosarasà )

现起:守护,或者面向对境的状态。(à rakkhapaccupa??hà nà , visayà bhimukhabhà vapaccupa??hà nà và )

近因: 坚固的想,或者身等念处。 (thirasa¤ ¤ à pada??hà nà , kà yà disatipa??hà napada??hà nà và ) (Vm.465; Dhs.A.p.165)

念犹如一块石头沉入水中,而不会像浮萍一样在水面随波逐流、漂来漂去。平时说到修行要有正念,就是要把心沉入所缘。有许多业处都使用"念"来命名,说明"念"在修行当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例如"入出息念",即是把心念沉入呼吸。又如"佛随念",取佛陀的功德为心的对象,把心沉入于佛陀的功德。修习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捨随念、天随念、身至念等都一样。

念在修行当中是很重要的。对禅修者来说,有三法非常重要:

第一,如理作意。作意是生起善心或不善心的关键,只要如理作意,接着生起的速行必定是善心。

第二,正念。禅修者要有正念,要保持正念,意即心很好地守护禅修的目标,沉入所缘,不漂浮,不忘失。

第三,正知。正知就是智慧,清楚地觉知对象,对禅修的目标保持了了分明。

如理作意,保持正念、正知对禅修是必不可少的。

正念有四个目标 ,称为四念处 。念处,巴利语satipa??hà na, 义注解释有三种含义:

1. 念的行处、范围为念处(satigocaro satipa??hà nan'ti vuccati)。

2. 念的住立、确立、建立、安住、依止、支持之处为念处。(Satiyà pa??hànaü sat ipa??hànaü )。

3. 念的现起之处为念处。(Satiyeva pa??hà naüsatipa??hà naü )。(D.A.2.373; M.A.1.106)

哪些是念的行处、住立处、现起处呢?有四种,即四念处(cattà ro satipa??hà nà ):身念处(kà yasatipa??hà na)、受念处(vedanà satipa??hà na) 、心念处(cittasatipa??hà na) 和法念处(dhammasatipa??hà na)。因此,四念处即是念的四种行处,念的四种住立处,或者念的四种现起之处。也就是说,四念处即是正念的四种目标:身、受、心、法。

第一,身是身体、组合、聚合之意。《无碍解道》里提到有两种身:

1.名身(nà ma kà ya),包括受、想、思、触、作意等名及名身,又称心行(cittasa? khà rà )。

2.色身(r? pa kà ya),包括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色、入息、出息等,又称为身行(kà yasa? khà rà )。身念处的身是指色身。对于入出息念,则是指呼吸身(assà sapassà sakà ya)。

第二,受(vedanà ),即受心所。

第三,心(citta),即五蕴中的识蕴。

第四,法(dhamma),包括其他心所。这四种是培育正念的对象。

四念处是关于正念与观智的完整修法。四念处的唯一要义是:正念地观照诸法,它们的差别只在于正念所观照的四种对象而已。又因为四念处侧重在修观,是观智观照的四种所缘,所以又称为身随观(kà yà nupassanà )、受随观(vedanà nupassanà ) 、心 随观 (città nupassanà ) 和 法 随观(dhammà nupassanà )。对于身、受、心、法四种所缘,身在阿毗达摩里叫色法,受是受心所,心是心法,而法是指其他的心所。因此正念的四种对象还是离不开名色法。

为什么说四念处是观智的完整修法呢?且让我们一起来简要地探讨一下佛陀教导禅修的一篇重要经文--《大念处经》(Mahà satipa??hà na sutta)。

一、身念处

在《大念处经》里,佛陀一共教导了 21 种禅修业处。其中身念处有 14 种业处。它们依次是:

第一,入出息念(à nà pà nassati)。入出息是呼吸,念是正念。正念于呼吸,称为入出息念。

第二,威仪路(iriyà patha)。对行、立、坐、卧这四种身体姿势保持正念。

第三, 正知(sampajà na)。 无论在做任何事情:往前走、往回走、往前看、往旁看、伸手、放下、穿衣服、吃饭、喝水、咬东西、尝东西、吞下去、大便、小便、行走、站着、坐着、躺卧、醒来、说话、沉默等,都保持清楚的觉知,即对当下所做的事情保持了了分明。

义注解释有四种正知:

1. 有益正知(sà tthaka sampaja¤¤ a)。 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不要一想到就立刻去做,而先要考虑做这件事情有没有利益。这里的利益是指对善法的利益,而不是指可不可以赚钱、获得名利。对培育善法有益的事情就去做,这是一种正知。

2. 适宜正知(sappà ya sampaja¤¤ a)。 即使是有益的,还要知道适不适合,要看时间、地点。即使有利益的事情,假如时机不适合,也不应当做,这是适宜正知。

3.行处正知(gocara sampaja¤ ¤ a)。行处原指比库托钵集食的村庄,在此也可引申为禅修业处。在禅修时,无论行走或做任何事情,都要把禅修业处放在心中的第一位。例如修入出息念,在任何时候都正念自己的呼吸。修四界差别,则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观照身体的四界。培育慈爱,则做任何事情都对一切众生散播慈爱。修佛随念,则一切时都随念佛陀的功德。这叫行处正知。

4.无痴正知(asammoha sampaja¤ ¤ a)。无痴即不生起"我"想,"有情"想。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修维巴沙那,观照名法与色法,或观照名色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这是无痴正知。有这四种正知。

第四,厌恶作意(pa?ik? la manasikà ra)。厌恶作意即是观照三十一个身体部分的厌恶、不净。三十一身分是: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肉、筋、骨、骨髓、肾,心脏、肝、膜、脾、肺,肠、肠间膜、胃中物、粪便,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膏、唾、鼻涕、关节滑液、尿。⑨佛陀教导观照身体这些部分的厌恶、不净,称为厌恶作意。

第五,界作意(dhà tu manasikà ra)。界作意即四界差别。佛陀在这篇经文中教导: "比库如其住立,如其所处,以界观察此身:'于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辨识身体里的地、水、火、风四界,称为界作意。

第六,九墓地观(navasivathika)。九墓地观是分别观察一具尸体被抛弃在坟场,从死后两、三天尸体开始肿胀、青瘀,一直到腐烂成剩下一堆白骨,到最后连骨也风化成粉末的九个过程。

以上 5 种业处再加上 9 种墓地观,一共是 14 种。

这 14 种业处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以身体为所缘,都是色法,因此称为身念处。入出息属于色法;威仪路和正知也是以身体的动作为主;厌恶作意是身体的部分;界作意是身体里的四界;九墓地观是外在的尸体--观外在尸体为不净的同时,还要对比自身,思惟自己身体也同样会有这样的结果,会有这样的下场,这种下场是无法避免的。所以佛陀在这里教导的是身念处。

二、受念处

佛陀一共讲到九种受,包括乐受、苦受及不苦不乐受三类。每一类受又再分为两种: 有物染的(sà misa)和无物染的(nirà misa)。有物染之受是贪著物欲的、受到五欲污染的眼、耳、鼻等六种世俗感受;无物染之受是依出离而生起的六种感受。这六种受加上前三种受,共计 9 种。因为观照受也是一种业处,所以称为受念处。

三、心念处

心念处一种。经典中提到一共有 8 对 16 种心:

1.有贪心,离贪心;

2.有瞋心、离瞋心;

3.有痴心、离痴心;

4.昏昧心、散乱心;

5.广大心、不广大心;

6.有上心、无上心;

7.得定心、无定心;

8.解脱心、未解脱心。

心是五取蕴中的识蕴,观照心也是一种修观业处。

四、法念处

对于法念处,佛陀教导了 5 种业处:

第一, 观照五盖(pa¤ ca n?vara? à ni)。 五盖即: 1.欲贪盖,2.瞋恚盖,3.昏沉睡眠盖,4.掉举追悔盖,5.疑盖。因为它们能障碍禅修,障碍培育定力,障碍培育智慧。如何观照五盖呢?当内心存在欲贪时,了知有欲贪。内心不存在欲贪时,了知没有欲贪。他了知未生起的欲贪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的欲贪如何捨断,也了知已捨断的欲贪在未来如何不再生起。对于瞋恚、昏沉睡眠、掉举追悔和疑盖也是这样。

第二,观照五取蕴(pa¤ cupà dà nakkhandhà ):了知色、受、想、行、识五取蕴,及其生起与坏灭。

第三,观照十二处(dvà dasà yatanà ni):眼与颜色、耳与声音、鼻与气味、舌头与味道、身体与触所缘、意与法,共十二处。

第四,观照七觉支(satta sambojjha? gà )。七觉支即: 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捨觉支。

第五, 四圣谛(cattà ri ariyasaccà ni)。 四圣谛即: 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趣向苦灭之道圣谛。

因此,佛陀在这篇经里教导了 21 种禅修业处。这 21种禅修业处其实也是止观业处。有些人说:"我不修止观,不修戒定慧,我只修四念处。"这种言论既无知又武断!为什么呢?修入出息念可以证得禅那,这是止业处;接着佛陀也教导了依禅那到证悟阿拉汉果的方法, 这是观业处。威仪路和正知包括修止和修观的方法,行处正知是修止,无痴正知是修观。厌恶作意即三十二身分,属于修止,可以证得初禅。界作意即四界差别,既属于修止,也可作为修观之门。九墓地观前半部分是修止,即取外在尸体之相来修不净;之后拿自己的身体来对比,这是修观。义注里讲得很清楚:入出息念可以证得第四禅,厌恶作意能证得初禅。九墓地观作为修观业处,只能达到近行定,称为近行业处。受念处、心念处及法念处属于名业处,在观照它们为无常、苦、无我时,即是修维巴沙那。例如法念处的五盖部分,当欲贪生起的时侯,观照它如何生起,它们生起有多少种缘,它们又是如何灭去,应当用什么方法止息贪;当瞋恨心生起的时候,要觉知瞋恨如何生起,了知已经生起的瞋心如何去除, 如何让尚未生起的瞋心不再生起。佛陀在经典里是这样教导的。

四念处是依照禅修的所缘来分的。如果依禅修的次第来分,则是戒定慧。请不要把佛陀的教法人为地分割开来,武断地认为止观与四念处毫不相关。依禅修的次第是先修止,后修观。对于修观,所缘离不开名色法,离不开色、受、想、行、识,也离不开身、受、心、法。所以佛陀的教法是完整、系统的, 请不要把佛陀的教法弄得支离破碎。

⑨根据《清净之道》等义注,以及禅修的教学实践,通常在此三十一身分再加上"脑"而成三十二身分。


分类:佛经 书名:《阿毗达摩讲要》 作者:玛欣德比库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