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摩讲要》第 10 讲 美心所
五、中捨性
接着讲下一个心所--中捨性(tatramajjhattatà )。它直译为"处于中间的状态"。中捨性和捨心的捨是同义词,而不是捨受(upekkhà vedanà )的捨。中捨性是指心对诸法保持 中立、 平 衡 、 平 等 、 不 偏 的 状 态 (Tesu dhammesu majjhattatà tatramajjhattatà )。
特 相 : 使 心 与 心 所 保 持 平 衡 。 (cittacetasikà naü samavà hitalakkha? à )
作用 :防止 不足 或过度 ,或者断绝偏向一边 。(? nà dhikatà nivà ra? arasà , pakkhapà tupacchedanarasà và )
现起 : 中 立的状态 。 (majjhattabhà vapaccupa??hà nà )(Vm.474; Dhs.A.p.177)
中捨性保持身心处于平衡状态,不会走向极端。
经典中提到有几种捨:
第一,禅那捨。禅修者证得第三禅和第四禅,特别是第四禅时,他的心处于中捨的状态, 其时忧受已经没有了,喜受也没有了,他的心非常平等,因此第四禅之捨既包括捨受,也包括这种中捨性。
第二,行捨。在十六观智中的第十一观智,称为行捨智(Sa? khà rupekkhà ¤ à ? a),即对一切行法保持中捨的智慧。行捨智之捨属于慧心所。
第三,精进捨。既不过度精进,也不会精进不足。这种捨属于精进心所。
第四,梵住捨。四梵住也叫四无量心,即:慈、悲、喜、捨。这里的捨是对众生的得失苦乐保持中捨的状态。如果你很在意一个人,当他快乐的时候,你的心会跟着快乐;当他受苦的时候,你的心会跟着受苦。对一切众生修捨无量心,知道一切众生的苦乐都是他们的果报:一个人在享福,他有钱、高贵、美丽、长寿、健康,这是他的乐报、福报;一个人贫穷、下贱、丑陋、短命、多病、倒霉,给人看不起,遭人伤害,这是他的苦报。有了业果智,心不会偏向任何一边,不会对他人的福报感到兴奋,也不会对他人的不好境遇感到过度得失忧伤。心处于平等、不偏,不会过度,也不会不足,称为捨。亦即做任何事情,心都保持中等的状态,不会极端。有些人做事要么很冲动、很偏激,要么很消沉、很消极。中捨是做事不偏不倚,做人不亢不卑, 既不高傲,也不自卑。对人、对事都保持中捨、平等的状态。对待他人不会过度亲昵,也不会过度疏远,不会执著,也不会厌恶。
对于禅修也应如此。《清净之道》举了一个例子:好比一个人驾着马车,当马车平稳地走在大路上时,他既没必要勒缰绳,也没必要打鞭子让马跑快一点。用现代的比喻,当司机开车奔驰在高速公路时,若时速是 100 千米,他既没必要踩油门加速,也没必要减速,让车子平稳地跑就可以。禅修也是这样,只要心平稳地专注禅修所缘,其时既没必要逼自己精进,也没必要放松,让它持续下去,这就是捨, 就是中捨性。 中捨性作为证悟的一个重要因素,称为捨觉支。(Vm.66, 474)
从《清净之道》的譬喻和开车的譬喻可以了解:不仅是禅修,平时对人、对事都要这样,应使心经常保持平衡状态, 既不要过度,也不要不足, 如此对待周围的人事物。同时也要拥有业果智,思惟一切众生的苦乐都是由于业的果报,如此,心既不会过度紧张,也不会麻木不仁、不闻不问。心既不应过于黏著世间,也不应抗拒对象,只是处于中捨的状态。能够做到这样,身心一定很超然。
分类:佛经 书名:《阿毗达摩讲要》 作者:玛欣德比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