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婆多论》第一卷
佛陀者。秦言觉。觉了一切法相故。复次一切众生长眠三界。佛道眼既开自觉觉彼。故名为觉。佛于一切法。能一切知能得一切说。
问曰。佛云何一切说。为应时适会随宜说耶。为部党相从而说法耶。
答曰。佛随物适时说一切法。后诸集法藏弟子以类撰之。佛或时为诸弟子制戒轻重有残无残。撰为律藏。或时说因果相生诸结诸使及以业相。集为阿毗昙藏。为诸天世人随时说法。集为增一。是劝化人所习。为利根众生说诸深义。名中阿含。是学问者所习。说种种随禅法。是杂阿含。是坐禅人所习。破诸外道。是长阿含。
问曰。佛若一切说者。有经云。佛坐一树下捉一枝叶。问弟子曰。此枝叶多树上叶多。白佛言。树上叶多。佛言。我所知法如树上叶。我所说法如手中叶。云何言佛一切说耶。
答曰。有别相一切总相一切。今言别相一切。有言。佛能一切说。但众生不能一切尽受。佛非不能说有言。应云一切知直云说也。不得言一切说。
问曰。若佛知而能说。声闻辟支佛亦知而能说。何不称佛耶。
答曰。不尔。佛知说俱尽。声闻辟支佛知说。于法有所不尽。复次佛解一切法尽能作名。二乘不能。复次佛得无边法能无边说。二乘不能。复次有共不共。声闻辟支佛所得共。佛所得不共。小乘所得三乘同知。中乘所得二乘共知。唯佛所得二乘不知独佛自知。复次函大盖亦大。法相无边。佛以无边智。知彼无边法。二乘智有边故。不称知法相。复次有根有义。根者。慧根。义者。慧所缘法。佛根义俱满。慧所缘法无所不尽。二乘根义二俱不满。复次佛得如实智名。于一切法相如实了故。二乘知法不尽深底。兼有所不周。是以不得称如实知。以是种种义故。二乘不得称佛陀。婆佉婆者。不可以音转。可以义解义。云世尊。以能知一切对治法故。复次世法言音不同。世人自不相解。佛悉知之。故云世尊。复次勒比丘。亦云凡二乘。凡夫自说得法。或乐静默或入禅定。或以余缘。或秘惜不说。佛所得法。以慈悲力故。乐为他故。复次云已破三毒故。得称世尊。
问曰。二乘亦破三毒。何不名世尊耶。
答曰。不尔。二乘有退。佛不退故。退有三种。果退不果退所用退。果退者。小乘三果退。下果不退。中乘二种。若百劫习行成辟支佛不退。若本是小乘三果作辟支佛。则果有退。佛果不退。不果退者。若向三乘人未得而退。若比丘修三业懈堕不进。凡所修习退而不勤。名不果退也。所用退者。凡有所得法不现前用。如佛十力小乘十智。用一余则不用。如诵十万言经。若不诵时。尽名所用退也。小乘不果退。中乘亦有不果退。佛无不果退。于一切行中无不勤故。二乘有所用退也。佛则不定。又云佛十力中用一不用九。故名退也。又云无不用退。如诵二十万言经。凡人力劣故。或一日二日诵讫。佛能即时诵讫。十力亦尔。用能即用无障碍故。无不用退。又云佛无不用退。如着泥洹僧时。不直尔着。如凡人法。皆为利众生故。凡所用法。有益则用无益则不用。非不能用故。无不用退也。虽各有所解。而云不可定也。佛意不可思议。
问曰。小乘何故三果退下果不退。
答曰。三果以曾得故退。下果未曾得故不退。如人饥得美食久则不忘。此义亦尔。又云。下果忍作无碍道智。作解脱道。三果智作无碍道智。作解脱道故退。又云。见谛道无退。思惟道有退。净不净想断结故。思惟道有逼迫。见谛道无逼迫。见缔结见理。思惟生故逼迫不退也。有云。见谛智力强。如大梁镇物。思惟智弱故退也。有云。见谛欲界忍智二心。能断九品。上界忍智二心。断七十二品。结尽无色界故不退也。以是义故独名世尊也。复次佛习气尽。二乘习气不尽。如牛齝比丘常作牛齝。以世世牛中来故。如一比丘。虽得漏尽而常以镜自照。以世世从淫女中来故。如一比丘常跳棚踯阁。以世世猕猴中来故。不得名世尊。凡言如是我闻者。佛在世时言我闻为是灭后。
答曰。佛自说法何由言闻。是灭后也。撰法藏者言我闻。佛二十年中说法。阿难不闻何得言我闻。
答曰。云诸天语阿难。有云。佛入世俗心令阿难知。有云。从诸比丘边闻。有云。阿难从佛请愿。愿佛莫与我故衣。莫令人请我食。我为求法恭敬佛故。侍佛所须不为衣食。诸比丘晨暮二时得见世尊。莫令我尔。令我欲见便见。有佛二十年中所说法。尽为我说。
问曰。二十年中所说多。何由可说。
答曰。善巧方便能于一句法中演无量法。能以无量法为一句。佛粗示其端绪。阿难尽得。以智速利强持力故。八万法藏者。又云。如树根须枝叶多。名为一树。佛为一众生始终说法。名为一藏。如是八万。有云。佛一坐说法。名为一藏。如是八万。有云。十六字为半偈。三十二字为一偈。如是八万。有长短偈。三十二字为一偈。如是八万。有云。如半月说戒。为一藏。如是八万。有云。佛自说六万六千偈。为一藏。如是八万。有云。佛说尘劳有八万。法药亦有八万。名八万法藏。
问曰。契经阿毗昙不以佛在初。独律诵以佛在初。
答曰。以胜故。秘故。佛独制故。如契经中。诸弟子说法。有时如释提桓因。自说布施为第一。何以故。我以施故。得为天王。所愿如意。佛言。如是。有时化作化佛。化佛说法。律则不尔。一切佛说。是故以佛在初。有如契经随处随决。律则不尔。若屋中有事不得即结。必当出外。若白衣边有事。必在众结。若聚落中有事。亦在众结。若于五众边有事。必当比丘比丘尼边结。是以佛在初。毗耶离者。或有国以王为名。或以地为称。或以城为号。此国以龙名目。迦兰陀聚落者。以鸟名之。有云。聚落主名。须提那者。父母求请神祇得故。名曰求得。富贵者。富有二种。一众生类。二非众生类。非众生类者。多有金银七宝仓库财帛田畴舍宅。众生类者。奴婢仆使象马牛羊村落封邑。故名富。贵者。或为村主。或有德美人所宗重。故言贵也。多财种种成就。自归三宝受三归法。
问曰。三归以何为性。有论者。言三归是教无教性。受三归时。胡跪合掌口说三归。是名身口教。若淳重心有身口无教。是谓教无教也。有云。三归是三业性身口意业。有云。三归是善五阴。以众生善五阴为三归。以三宝为所归。所归以救护为义。譬如有人有罪于王。投向异国以求救护异国王言。汝求无畏者。莫出我境界。莫违我教。必相救护。众生亦尔。系属于魔有生死过罪。归向三宝以求救护。若诚心三宝更无异向。不违佛教。于魔邪恶无如之何。如昔有一鸽为鹰所追。入舍利弗影战惧不安。移入佛影泰然不怖。大海可移此鸽不动。所以尔者。佛有大慈大悲。舍利弗无大慈大悲。佛习气尽。舍利弗习气未尽。佛三阿僧祇劫修菩萨行。舍利弗六十劫中修习苦行。以是因缘鸽入舍利弗影中。犹有怖畏。入佛影中而无怖畏。
问曰。若归向三宝能除罪过息怖畏者。提婆达多亦归依三宝。以信出家受具足戒。而犯三逆堕阿鼻狱。
答曰。凡救护者。救可救者。提婆达多罪恶深大。兼是定业。是故叵救。
问曰。若有大罪佛不能救。若无罪者不须佛救。云何三宝能有救护。
答曰。提婆达多虽归三宝。心不真实。三归不满。常求利养名闻。自号一切智人。与佛共竞。以是因缘。三宝虽有大力。不能救也。如阿阇世王。虽有逆罪应入阿鼻狱。以诚心向佛故。灭阿鼻罪入黑绳地狱。如人中七日重罪即尽。是谓三宝救护力也。
问曰。若调达罪不可救者。又经云。若人归依佛者。不堕三恶道。是义云何。
答曰。调达以归三宝故。虽入阿鼻狱。受苦轻微。亦时得暂息。有如人在山林旷野怖畏之处。若念佛功德怖畏即灭。是故归依三宝。救护不虚也。三宝于四谛中。何谛所摄。于二十二根中。何根所摄。于十八界中。何界所摄。十二入中。何入所摄。于五阴中。何阴所摄。三宝于四谛中。二谛所摄。根中三根所摄。未知根已知根无知根。十八界中三界所摄。意界意识界法界。十二入中意入法入所摄。五阴中无漏五阴所摄。佛宝于四谛中。道谛少入。法宝于四谛中。尽谛所摄。僧宝于四谛中。道谛少入。佛宝于二十二根中。无知根所摄。法宝是尽谛无为故。非根所摄。僧宝二十二根中。三无漏根所摄。佛宝于十八界中。意界意识界法界少入。十二入中意入法入少入。五阴中无漏五阴少入。法宝于十八界中。法界少入。十二入中法入少入。法宝非五阴所摄也。阴是有为。法宝是无为故。僧宝于十八界中。意识界法界少入。十二入中意入法入少入。五阴中无漏五阴少入。
问曰。归依佛者。为归依释迦文佛。为归依三世佛耶。
答曰。归依三世佛。以法身同故。若归依一佛。则是归依三世诸佛。以佛无异故。又云。若归依三世诸佛者。有诸天自说。我是迦葉佛弟子。我拘留孙佛弟子。如是七佛中。各称我是某佛弟子。以是因缘。正应归依一佛。不应三世佛也。又云不应尔也。何以故。如毗沙门经说。毗沙门王归依三宝。归依过去未来现在佛。以是义故。应归依三世诸佛。
问曰。若尔者如诸天各称某甲佛弟子。此义云何。
答曰。诸天所说何足以定实义。有诸天各称一佛为师。亦归依三世诸佛。直以一佛为证耳。
问曰。何所归依名为归佛。
答曰。归依语回转。一切智无学功德。
问曰。为归依色身归依法身耶。
答曰。归依法身。不归依色身。不以色身为佛故也。
问曰。若色身非佛者。何以出佛身血而得逆罪。
答曰。以色身是法身器故。法身所依故。若害色身则得逆罪。不以色身是佛故得逆罪也。归依法者。何所归依名归依法。
答曰。归依语回转。断欲无欲尽谛涅槃。是名归依法也。
问曰。为归依自身尽处他身尽处。
答曰。归依自身尽处。亦他身尽处。是归依法。
问曰。若归依僧者。何所归依。
答曰。归依语回转。良祐福田声闻学无学功德。是名归依僧。
问曰。为归依俗谛僧。为归依第一义谛僧。若归依第一义谛僧者。佛与提谓波利受三自归。不应言未来有僧。汝应归依第一义谛僧。常在世间故。
答曰。以俗谛僧是第一义谛僧所依。故言未来有僧汝应归依。有欲尊重俗谛僧故如是说。佛自说一切诸众中佛众为第一。譬如从乳出酪从酪出酥从酥出醍醐。醍醐于中最胜最妙。最为第一。佛弟子众亦复如是。若有众僧集会。是中必有四向四得无上福田。于一切九十六种中最尊最上。无能及者。是故言未来有僧汝应归依。不伤正义也。
问曰。佛亦是法。法亦是佛。僧亦是法。正是一法。有何差别。
答曰。虽是一法。以义而言有种种差别。以三宝而言无师大智及无学地一切功德。是谓佛宝。尽谛无为。是谓法宝。声闻学无学功德智慧。是谓僧宝。以法而言无师无学法。是谓佛宝。尽谛无为非学非无学法。是名法宝。声闻学无学法。是名僧宝。以根而言。佛是无知根。法宝非根法也。僧是三无漏根。以谛而言。佛是道谛少入。法宝是灭谛。僧是道谛少入。以沙门果而言佛是沙门。法宝是沙门果。僧是沙门。法宝是沙门果。以婆罗门而言。佛是婆罗门。法宝是婆罗门果。僧是婆罗门。法宝是婆罗门果。以梵行而言。佛是梵行。法宝是梵行果。僧是梵行。法宝是梵行果。以因果而言。佛是因。法宝是果。僧是因。法宝是果。以道果而言。佛是道。法宝是道果。僧是道。法宝是道果。佛以法为师。佛从法生。法是佛母。佛依法生。
问曰。佛若以法为师者。于三宝中何不以法为初。
答曰。法虽是佛师。而法非佛不弘。所谓道弘由人也。是以佛在初。
问曰。若受三归。或时先称法宝后称佛者。成三归不。
答曰。若无所晓知说不次第者。自不得罪。得成三归。若有所解故倒说者。得突吉罗。亦不成三归。
问曰。若称佛及法不称僧者。成三归不。若称法僧不称佛宝。成三归不。若称佛僧不称法宝。成三归不。
答曰。不成三归。
问曰。若不受三归。得五戒不。若不受三归。得八斋不。若不受三归。得十戒不。若不白四羯磨。得具戒不。
答曰。一切不得。若欲受五戒。先受三归。受三归竟。尔时已得五戒。所以说五戒名者。欲使前人识五戒名字故。白四羯磨竟。已得具戒。所以说四依四堕十三僧残者。但为知故说也。有言。受三归竟说不杀一戒。尔时得戒。所以说一戒得五戒者。为能持一戒五戒尽能持故。有以五戒势分相着故。兼本意誓受五戒故。有言。受五戒竟然后得戒。于诸说中。受三归已得五戒者。此是定义。如白四羯磨法。若受八戒若受十戒。如五戒说。若五戒十戒八戒。但受三归便得戒。若受具戒要白四羯磨。而得具戒。不以三归也。凡具戒者。功德深重。不以多缘多力无由致得。是故三师十僧白四羯磨而后得也。五戒八戒十戒。功德力少。是故若受三归。即便得戒。不须多缘多力。受具戒已。何以但说四波罗夷十三僧残。不说余篇耶。此二篇戒最是重者。一篇戒若犯永不起。二篇虽起难起。若波利婆沙摩那埵。二十众中而后出罪。若难持而能持者。余易持戒不须说也。是故但说二篇。不说余篇。
问曰。是波罗提木叉戒。是无漏戒。是禅戒不。
答曰。非无漏戒。亦非禅戒。此波罗提木叉戒。若佛在世则有此戒。佛不在世则无此戒。禅无漏戒。若佛在世若不在世。一切时有波罗提木叉戒。从教而得。禅无漏戒不从教得。波罗提木叉戒从他而得。禅无漏戒不从他得。波罗提木叉戒。不问眠与不眠善恶无记心。一切时有。禅无漏戒。必无漏心中禅心中有戒。余一切心中无也。波罗提木叉戒。但人中有。禅无漏戒人天俱有。波罗提木叉戒。但欲界中有。禅戒无漏戒。欲色界俱有。无色戒成就无漏戒。波罗提木叉戒但佛佛弟子有。禅戒外道俱有。
问曰。优婆塞五戒。几是实罪。几是遮罪。
答曰。四是实罪。饮酒一戒是遮罪。饮酒所以得与四罪同类结为五戒者。以饮酒是放逸之本也能犯四戒。如迦葉佛时。有优婆塞。以饮酒故。邪淫他妇盗他鸡杀。他人问言。何以故尔。答言。不作。以酒乱故。一时能破四戒。又以饮酒故。能犯四逆。唯不能破僧耳。虽非宿业有狂乱报。以饮酒故。迷惑倒乱犹若狂人。以饮酒故。废失正业坐禅诵经佐助众事。虽非实罪。以是因缘与实罪同例。
问曰。优婆塞戒。但于众生上得戒。非众生上亦得戒不。但于可杀可盗可淫可妄语众生上得戒耶。若于不可杀不可淫不可盗不可欺诳众生亦得戒耶。
答曰。于众生上得四戒。于非众生上得不饮酒戒。若众生可杀不可杀可盗不可盗可淫不可淫可妄语不可妄语一切得戒。下至阿鼻地狱。上至非想处及三千世界。乃至如来一切有命之类。尽得此四戒。以初受戒时一切不杀一切不盗一切不淫一切不妄语无所限齐。以是故。一切众生上无不得戒。凡受戒法。先与说法引导开解。令于一切众生上起慈愍心。既得增上心。便得增上戒。夫得戒法。于一切众生上。各得四戒。四戒差别有十二戒。于一切众生上。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凡起四恶。有三因缘。一以贪故起。二以嗔故起。三以痴故起。于一切众生上。有十二恶。以反恶故。得十二善戒色也。一切无边众生上亦复如是。后有百万千万阿罗汉。入于涅槃。先于此阿罗汉上所得戒。始终成就不。以罗汉泥洹故。此戒亦失也。得不饮酒戒时。此一身始终三千世界内。一切所有酒上。咽咽得戒色。以受戒时一切酒尽不饮故。设酒灭尽。戒常成就而不失也。先受戒时。于一切女人上三疮门中。得不淫戒。而后取妇。犯此戒不。答曰不犯。所以尔者。本于女上。得不邪淫戒。今是自妇。以非邪淫故。不犯此戒。以此语推一切同尔。以八戒十戒众生非众生类得戒亦如是。二百五十戒。一切众生上各得七戒。以义分别有二十一戒。如一众生上起身口七恶。凡起此恶有三因缘。一以贪故起。二以嗔故起。三以痴故起。以三因缘起此七恶。三七二十一恶。反恶心得戒。一众生上。得二十一戒色。一切众生上亦复如是。有五种子。如一种子中破一粒麦一粒粟。断一根果。摘一枝叶。随所破所断。各得一罪。随所得罪处。反罪得戒得尔所戒。本受戒时不杀一切草木。一切草木上尽得戒色。如不掘地戒。一微尘上得一戒色。三千世界下至金刚地际。一一微尘上得一戒色。亦复如是。二百五十戒中。若众生非众生类上得戒多少。以义而推可以类解。得戒时一时。一一戒上得无量戒。如一不杀戒。一众生上各得三戒。凡杀法以三因缘故杀。一以贪故。二以嗔故。三以痴故杀。以反杀得三戒色。若以贪故杀一人者。于一人上。三不杀戒中。但犯一不杀戒。二不杀戒不犯。一切众生上一切不犯。而犯此一戒。得波罗夷。以罪重故。譬如穿器不受道水。不能得沙门四果故。名非沙门。初犯一戒已毁破受道器。名波罗夷。后更杀人得突吉罗。实罪虽重无波罗夷名。以更无道器可破故。而此比丘。故名破戒比丘。不名非比丘也。以此义推。可一时得无量戒。不可一时尽犯也。而得一时舍戒也。凡破戒法。若破重戒更无胜进。后还舍戒后更受者。更不得戒也。如破八戒中重戒。更受八戒若受五戒若受十戒若受具戒。兼禅无漏戒一切不得。若破五戒中重戒。若更受八戒十戒具戒。并禅无漏戒一切不得。若破五戒中重戒已。欲舍五戒更受戒者。无有是处。若舍戒已。更受五戒若受八戒十戒具戒。并禅无漏戒一切不得也。若破十戒具戒中重戒者。若欲胜进若欲舍戒还受戒者。如五戒中说。
问曰。禅戒无漏戒波罗提木叉戒。于三戒中何戒为胜。
答曰。禅戒无漏戒为胜。有云。波罗提木叉戒胜。所以尔者。若佛出世得有此戒。禅戒无漏戒一切时有。于一切众生非众生类。得波罗提木叉戒。禅戒无漏戒。但于众生上得。于一切众生上慈心。得波罗提木叉戒。禅戒无漏戒。不以慈心得也。夫能维持佛法。有七众在世间。三乘道果相续不断。尽以波罗提木叉为根本。禅无漏戒不尔。是故于三界中最为殊胜。初受戒时。白四羯磨已成就戒色始一念戒色。名业亦名业道。第二念已后所生戒色。但是业。非业道。所以尔者。初一念戒色。思愿满足。以思通故。名思业道。以前戒色为因故。后戒色任运自生。是故但名业。非业道。初一念戒。有教有无教。后次第生戒。但有无教。无有教也。初一念戒亦名为戒。亦名善行。亦名律仪。后次续生戒。亦有此三义。
问曰。三世中何世得戒。
答曰。现在一念得戒。过去未来是法。非众生故不得戒。现在一念是众生故得戒。亦有此三义。
问曰。为善心中得戒。为不善心中。为无记心中。为无心中得戒耶。
答曰。一切尽得。先以善心礼僧足已。受衣钵求和上问清净乞受戒。胡跪合掌白四羯磨已。相续善心戒色成就。是谓善心中得戒。若先次第法中。常生善心起诸教业。白四羯磨时。或起贪欲嗔恚等诸不善念。于此心中成就戒色。是名不善心得戒也。以本善心善教力故。而得此戒。非不善心力也。先以善心起于教业。白四羯磨时。或睡或眠或于眠心。而得戒色是名无记心中而得戒也。先以善心起于教业。白四羯磨时入灭尽定。即于尔时成就戒色。是名无心中而得戒也。
问曰。若白衣不受五戒。直受十戒。得戒不。
答曰。一时得二种戒。得优婆塞戒。得沙弥戒。若不受五戒十戒。直受具戒。一时得三种戒。
问曰。若受具戒。一时得三种戒者。何须次第先受五戒次受十戒后受具戒耶。
答曰。虽一时得三种戒。深习佛法必须次第。先受五戒以自调伏。信乐渐增次受十戒。既受十戒善心转深。次受具戒。如是次第得佛法味。好乐坚固难可退败。如游大海渐渐深入。入佛法海亦复如是。若一时受具戒者。既失次第。又破威仪。复次或有众生。应受五戒而得道果。或有众生。因受十戒而得道果。以是种种因缘。是故如来说此次第。若先受五戒。次受十戒。受十戒时亦成就二戒。五戒十戒。已学戒已。次受具戒。受具戒时成就三种戒。五戒十戒具戒。七种受戒中。唯白四羯磨戒。次第三时得。余六种受戒。但一时得。无三时次第得也。若一时得三种戒。若欲舍时。若言我是沙弥非比丘。即失具戒。二种戒在。五戒十戒。若言我是优婆塞非沙弥。即失十戒。五戒在。若言。在家出家一切尽舍。我是三归优婆塞。三种一时尽失。不失三归。若次第得三种戒。舍法次第。如一时得戒中说。若先受优婆塞五戒。后出家受十戒。舍五戒不。
答曰。不舍。但失名失次第。不失戒也。失优婆塞名。得沙弥名。失白衣次第。得出家次第。若沙弥受具足戒时。失十戒五戒不。
答曰。不失。但失名失次第。不失戒也。失沙弥名。得比丘名。失沙弥次第。得比丘次第。始终常是一戒。而随时受名譬如树叶。春夏则青秋时则黄冬时则白。随时异故树叶则异而始终故是一叶。戒亦如是。常是一戒。随时有异。有如乳酪酥醍醐四时差别。虽随时有异。而故是一乳也。戒亦如是。虽三时有异戒无异也问曰。凡受优婆塞戒。设不能具受五戒。若受一戒乃至四戒。受得戒不。
答曰。不得。若不得者。有经说。有少分优婆塞多分优婆塞满分优婆塞。此义云何。
答曰。所以作是说者。欲明持戒功德多少。不言有如是受戒法也。
问曰。若受一日二日乃至十日五戒。得如是受不。
答曰。不得。佛本制戒各有限齐。若受五戒必尽形受。若受八戒必一日一夜。是故不得异也。夫白四羯磨戒有上中下。五戒是下品戒。十戒是中品戒。具戒是上品戒。又五戒中亦有三品。若微品心受戒。得微品戒。若中品心受。得中品戒。若上品心受戒。得上品戒。十戒具戒亦各有三品。如五戒说。若微品心受戒。得五戒已。后以中上品心受十戒者。先得五戒更无增无胜。于五戒外。乃至不非时食等残余五戒。得增上五戒。先得五戒仍本微品也。即先微品五戒。更无增无胜。仍本五戒。自五戒外一切诸戒。以受具戒时心增上故。得增上戒。以是义推。波罗提木叉戒无有重得。以次第而言。五戒是微品。十戒是中品。具戒是上品。以义而推。亦可以上品心得五戒。是上品戒。中品心得十戒。是中品戒。下品心得具戒。是下品戒。以是义故。随心有上中下。得戒不同。无有定限也。若先请和上。受十戒时和上不现前。亦得十戒。若受十戒时和上死者。若闻知死受戒不得。若不闻死受戒得戒。若白四羯磨受具足戒。和上不现在前。不得受戒。以僧数不满故。若僧数满。设无和上亦得受戒。
问曰。五戒优婆塞得贩卖不。
答曰。得听贩卖。但不得作五业。一不贩卖畜生以此为业。若自有畜生直卖者听。但不得卖与屠儿。二者不得贩卖弓箭刀杖以此为业。若自有者直听卖。三者不得沽酒为业。若自有者亦听直卖。四者不得压油为业。以油多杀虫故。天竺法尔。自罽宾已来麻中一切无虫。若无虫处压油无过也。五者不得作五大色染为业。以多杀虫故。洛沙等外国染法多杀诸虫。是故不听。谓秦地染青法。亦多杀虫。堕五大染数。
问曰。夫以斋法过中不食。乃有九法。何故八事得名。
答曰。斋法以过中不食为体。以八事助成斋体。共相支持。名八支斋法。是故言八斋。不云九也。若受八戒人。于七众中为在何众。虽不受终身戒。以有一日一夜戒故。应名优婆塞。有云。若名优婆塞。无终身戒。若非优婆塞。有一日一夜戒。但名中间人。
问曰。若七众外有波罗提木叉戒不。
答曰。有八斋是。以是义推。若受八戒不在七众也。受八斋法。应言一日一夜不杀生。令言语决绝。莫使与终身戒相乱也。
问曰。受八戒法。得二日三日乃至十日一时受不。
答曰。佛本制一日一夜。不得过限。若有力能受。一日过已次第更受。如是随力多少。不计日数也。夫受斋法必从他受。于何人边受。五众边已受八戒。若鞭打众生斋不清净。虽即日不鞭打众生。若待明日鞭打众生。亦不清净。以要而言。若身口作不威仪事。虽不破斋斋不清净。设身口清净。若心起贪觉欲觉嗔恚觉恼害觉。亦名斋不清净。虽身口意三业清净。若不修六念。亦名斋不清净。受八戒已精修六念。是名斋清净。有经说。若作阎浮提王。于阎浮提中一切人民。金银财宝于中自在。虽有如是功德。以八斋功德分作十六分。阎浮提王功德。于十六分中不及一分。所谓最后清净八斋也。若人欲受八斋。先恣情女色。或作音乐。或贪饮啖。种种戏笑。如是等放逸事。尽心作已而后受斋。不问中前中后。尽不得斋。若本无心受斋。而作种种放逸事。后遇善知识即受斋者。不问中前中后。一切得斋。若欲受斋。而以事难自碍。不得自在。事难解已而受斋者。不问中前中后。一切得斋。
问曰。若欲限受昼日斋法。不受夜斋得八斋不。若欲受夜斋。不受昼斋。得八斋不。
答曰。不得。所以尔者。佛本听一日一夜斋法。以有定限不可违也。
问曰。若不得者。如皮革中说。亿耳在旷野。是诸饿鬼种种受罪。或昼则受福。夜则受罪。或夜则受福。昼则受罪。所以尔者。以本人中昼受斋法夜作恶行。或夜受斋法昼作恶行。是以不同。此义云何。
答曰。凡是本生因缘不可依也。此中说者。非是修多罗。非是毗尼。不可以定义也。有云。此是迦旃延欲度亿耳故。作变化感悟其心。非是实事。若受斋已欲舍斋者。不必要从五众而舍斋也。若欲食时趣语一人。斋即舍。凡得波罗提木叉戒者。以五道而言。唯人道得戒。余四道不得。如天道以着乐深重。不能得戒。如昔一时大目揵连以弟子有病。上忉利天以问耆婆。正值诸天入欢喜园。尔时目连。在路侧立。一切诸天无顾看者。耆婆后至。顾见目连向举一手。乘车直过。目连自念。此本人间是我弟子。而今受天福。以着天乐都失本心。即以神力制车令住。耆婆下车礼目连足。目连。种种因缘责其不可。耆婆答目连曰。以我人中为大德弟子。是故举手问讯。颇见诸天有尔者不。生天上着乐染心不得自在。是使尔耳。目连问耆婆曰。弟子有病当云何治。耆婆答曰。唯以断食为本。有时目连。劝释提桓因。佛世难值。何不数数相近咨受正法。帝释欲解目连意故。遣使敕一天子。令来反覆三唤。犹故不来。此一天子唯有一妇有一伎乐。以染欲情深。虽复天王命重。不能自割。后不获已而来。帝释问曰。何故尔耶。即以实而对。帝释白目连曰。此天子唯有一天女一妓乐。以自娱乐。不能自割。况作天王。种种宫观无数天女。天须陀食自然百味。百千妓乐以自娱乐。视东忘西。虽知佛世难遇正法难闻。而以染乐缠缚不得自在。知可如何。凡受戒法。以勇猛心自誓决断。然后得戒。诸天着乐心多善心力弱。何由得戒。饿鬼以饥渴苦身心焦然。地狱无量苦恼种种楚毒。心意着痛无缘得戒。畜生中以业障故。无所晓知无受戒法。虽处处经中说龙受斋法。以善心故。而受八斋。一日一夜得善心功德。不得斋也。以业障故。以四天下而言。唯三天下。阎浮提瞿耶尼弗婆提。及三天下中间海洲上人一切得戒。如瞿耶尼。佛遣宾头卢。往彼大作佛事。有四部众。东方亦有比丘。在彼而作佛事。有四部众。唯郁单越无有佛法。亦不得戒。以福报障故。并愚痴故。不受圣法。有四种。一男二女三黄门四二根。四种人中。唯男女得戒。二种人不得戒。黄门二根。如是男女中。若杀父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僧轮污比丘尼贼住越济人断善根。如是等人尽不得戒。大而观之。爱佛法者盖不足言。若天若龙若鬼神若郁单越若不男二根种种罪人。尽得受三归也。
问曰。三世诸佛得戒等不。
答曰。不等。凡得戒者。于众生非众生类上得戒。而一佛出世。度无量阿僧祇众生。入无余涅槃。而后佛出世。于此众生尽不得戒。如是诸佛先后得戒各各不等。如迦葉佛。度无数阿僧祇众生。入无余涅槃。而迦葉佛于此众生尽皆得戒。释迦文佛于此众生尽不得戒。一切诸佛有三事等。一者行等。二者法身等。三度众生等。一切诸佛尽三阿僧祇劫修菩萨行。尽具五分法身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尽度无数阿僧祇众生入于泥洹。
问曰。经云。一佛出世度九十那由他众生入于泥洹。何以言无数阿僧祇众生耶。
答曰。此经说一佛出世度九十那由他众生者。但云从佛得度者有尔所众生。而众生或自从佛得度。或从佛弟子。或遗法中而得度者。言九十那由他众生。直佛边得度者。统而言之。无数阿僧祇众生入无余泥洹。三世诸佛三事尽等。而得戒不等。
问曰。恶律仪戒。众生类非众生类上得那。能以不能尽得戒不。
答曰。但于众生上得恶律仪戒。非众生类上不得恶律仪戒。有云但于能杀众生上得恶戒。不可杀众生上不得恶戒。有云。可杀不可杀众生上。尽得恶戒。如屠儿杀羊。常怀杀心作意。杀羊无所齐限。设在人天中。今者不杀而受生展转。有堕羊中理。是故于一切众生。尽得恶戒。十二恶律仪亦如是。十二恶律仪者。一者屠羊。二者魁脍。三者养猪。四者养鸡。五者捕鱼。六者猎师。七者网鸟。八者捕蟒。九者咒龙。十者狱吏。十一者作贼。十二者王家常差捕贼人。是为十二恶律仪。养蚕皆不离恶律仪也。恶律仪戒有三时舍。死时。欲爱尽时。受律仪戒时。如受三归时。始初一说即舍恶戒。第二第三说时即得善戒。
问曰。善戒人作恶戒人时。何时舍善戒得恶戒。
答曰。一说言我作屠儿。即舍善戒。第二第三说我作屠儿。即得恶戒。又云。随何时舍善戒即得恶戒。若善戒人未自誓作屠儿。但以贪利养。共屠儿作杀害事。尔时名犯善戒。未舍善戒未得恶戒。必自誓作屠儿。而得恶戒。若受恶戒自誓便得。不从他受。若欲受一日二日乃至十日一年二年恶律仪戒。随誓心久近随意即得。所以尔者。以是恶法顺生死流无胜进义。是故随心即得。不同善律仪也。
分类:佛经 书名:萨婆多论 作者: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