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圣弟子传》导论(3)
资料来源
我们对大弟子描写的主要来源是援引自上座部佛教的经典集合--巴利藏经,以中世纪的印度亚利安语,即现在所知的巴利语保存。这个集合包含三藏:"经藏"(Sutta Pitaka)、"律藏"(Vinaya Pitaka)、"论藏"(Abhidhamma Pitaka)。 最后这一藏,包含心理一哲学分析的技术领域,几乎与我们的目的完全无关;而律藏则主要是取其戒条的背景故事,而非它自身的主题事物--僧团秩序的管理仪规。
来源之一
--经藏经藏因此成了我们传记研究的基石。这一藏包含四大部:《长部》(Digha Nikaya)、《中部》(Majjhima Nikaya)、《相应部》(Samytta Nikaya)、《增支部》(Anguttara Nikaya)。其中的《相应部》分为五十六章,在共同主题下有许多短经;而《增支部》则是依照数目型态,从一到十一集的短经集合。我们在《增支部》的一篇中,发现,佛陀在其中提出了八十位大弟子。
除了四大部之外,经藏还有第五部:《小部》(Khuddaka Nikaya),是该藏卷数最庞大的部分。在这部经典杂集中,我们发现四本与大弟子特别有关的作品,有两本是一组的:《长老偈》(Theragatha),包含与两百六十四位比库有关的一千两百七十九偈,与《长老尼偈》(Therigatha),包含与七十三位比库尼有关的四百九十四偈。
在这两个作品中,古代的佛教僧团长老说出导致他们过出家生活的事件、觉悟的成就,以及他们见法的偈(gatha)。虽然其中有许多偈只是训勉的话(在经中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事物),并不太像自传,然而这些训勉的偈,却让我们得以一窥说话者的人格。
在《小部》里,第三本与本书有关的作品是《本生经》(Jataka),藏经中的《本生经》只有偈,单独阅读很难理解,完整的《本生经集》(在《本生经注》中被找到)包含藏经偈中所蕴含的五百四十七个"出生的故事"。它们叙述了菩萨--未来的苟答马(Gotama)佛陀,在过去生中积聚成佛资粮的冒险经历与英勇事迹。
受到华丽的印度神话所滋养,这些故事以传说与寓言作为佛法的工具,传达佛教伦理的课程。透过这些故事的"前言"与"后记",它们与大弟子的研究产生关联。"前言"先道出佛陀僧团成员的插曲,带出接下来他要说的故事,通常这些插曲反映了遥远过去的事迹,它们大都与和(应删除)重要弟子的前世有关。在"后记"中,佛陀则比较过去生与此世所处环境的性格一致性(例如,"马哈摩嘎喇那(Mahamoggallana)那时是大象,沙利子(Sariputta)是猴子,而我自己则是聪明的鹧鸪鸟"),这将有助于我们发现弟子们的轮回背景。
与本书有关的第四本《小部》作品是《譬喻经》(Apadana),全部都是偈,并且较晚出现,所以选用得很少。它是一本选集,是在佛陀座下得到阿拉汉果的比库与比库尼叙述他们过去世所做的功德,偶尔还会提到他们最后的解脱成就。这本经分为两个主要部分:(Thera-apadana,共五十五章,各有十个故事),与短很多的(Theri-apadana,共四章,各有十个故事)。
来源之二
--巴利注释书我们所援引的第二个原始素材是巴利注释书,其重要性仅次于藏经。在藏经的众多注释书中,有四本对我们特别珍贵,除了前面提过自成一类的《本生经注》外,还有《增支部》的《是第一品注》,它出现在《增支部》的完整注释《满足希求》(Manorathapurani)中。它被归于最伟大的巴利注释者佛音论师(Acariya Buddhaghosa)⑩所作。它的作品是奠基于古锡兰注释(已不存在),这些注释,都被保存在锡兰古都阿耨罗陀补罗(Anuradhapura)的大寺(Mahavihara) 中。
这一章的注释有对每位在各领域最杰出弟子的传记描写。每个故事都有个类似的模式,一开始会提到这位弟子在过去世中发愿成为上首弟子,接着穿插在过去几世中他们做了一些杰出的事,然后提到在最后一世中与佛陀相遇。通常这些故事在他们被指定为大弟子时结束,但偶尔也会继续提到他们在出家生涯中的事件。
另外两本注释书分别是《长老偈注》与《长老尼偈注》,它们都被命名为《胜义灯》(Paramatthadipani),并且被归为印度东南沿海巴多罗底陀寺(Badaratittha)的法护论师(Acariya Dhammapala)所作,他比佛音也许晚了一个世纪,它们明显是奠基于旧文献上,并反映出大寺的注释原则。这两本注释书有部分与《增支部》的资料重复(有时会出现有趣的变异),吸纳了《譬喻经》的引文,同时也解释了这些弟子说出被认为是他们所作特殊偈的缘由。
还有第四本注释书,后来被证明为是有用资料的泉源,虽然通常是富于想像的,即《法句经注》,它通常被归为佛音所作,虽然这说法有时会受到现代学者质疑。这本注释书有个基本前提,即《法句经》中看得到的每个偈(或偈的每一行),都是佛陀为回应某个特殊事件所说。这注释的目的是,叙述引发佛陀说那首偈的过程,但它通常带领我们超越即时的背景事件,到达造就那首偈的整个复杂环境网路。有时这个注释说到一系列的背景故事,甚至延伸到前世,因此揭露了发生在佛陀与其弟子之间的业力背景。
方法附记
在此要强调一点,除了注释中的背景故事之外,我们对大弟子传记的配置,并未考虑它们的相关性与一致性。事实上,在整个巴利藏经中,我们甚至找不到佛陀的相关传记;关于这点,在巴利传统中最早的尝试,似乎是《本生经注》的序--《本生因缘》(Jataka-nidana)。
我们对弟子传记最为完整的资料来源的注释,似乎偏重他们过去的轮回史,而非他们在佛陀座下的经历,而其他注释解释最多的是个别事件,而非完整的生平。因此,本书的略传是从遗留下来的经典中慢慢搭建而成,我们尝试以自己的思维与诠释为接合材料,把它塑造成井然有序的整体。
此外,让我们更难作的是,巴利藏经的编辑者在叙事时,并未根据连贯的原则,不像我们所预期现代传记或新闻报导的方式,由于当初的参与者基本上是在一个口述而非文字记录的传统下,他们喜以切分音符的方式处理事件,所以考虑的不是流畅优雅的文字,而是教学与记忆的训练需求。我们只能寄望在古代经典的记录中,叙事者突发与不连贯的灵感火花,不要造成太多突兀的裂痕。
在处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试着在限于单本书的实际前提下,让它尽可能丰富。不过,在选择所要纳入的事件中,我们确实是遵循着特定的标准。巴利藏经的编辑者在编辑这些经典时,其标准基本上也和我们相同:即选择一些事件与轶事,最能清楚传达该弟子的个性,以作为佛教团体学习的典范,或能揭露他或她修行与悟法的特色。
我们也希望将该弟子一些过去世的资料纳入,虽然这几乎可以确定是传说,但它却透露了早期佛教社会的认知,他们认为那对该弟子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但由于这些材料通常都是出自如《譬喻经》与《本生经》等较晚的经典,因此我们不想放进太多,以免具有历史基础的四部尼柯耶(Nikaya) 中的资料反而变成陪衬。我们也引用了《长老偈》与《长老尼偈》的偈,有时在某部传记中,这些偈会被放在它们自己的一节中一起讨论,有时则是打散作为一般的侧写。
本书最有效的使用方式,是依照它们最初的写法,即为了激励与薰陶心灵的目的而阅读;不应存着阅读小说的心态来读。在此建议读者,一天最好不要阅读超过一章,应该和你正在学习的某个特殊弟子"交朋友",思维他或她的生命与教导,并试着发现那些故事对现代人有何启发。最快也要等到隔天,才可以进行下一章。你的心可能会迷恋这些事,因此最好克制一下好奇心,并不断提醒自己为何阅读这本合集的原因。
正确的理由应该是:我们不是为了往昔有趣的轶事而浪漫情怀,而是为了以这些早期佛教成就者鲜活的描写,来提升自己心灵的洞见。
原注
u在佛陀的"十智力"中。参见MN12,《大狮子吼经》。
v关于佛教上座部传统宇宙更进一步的讨论,请参考菩提比库所编的《阿毗达摩概要精解》(A Comprehensive Manual of Abhidhamma),第五章,第二至十七节(BPS,1993)。(译按:中译本由正觉学会于89年出版)
w同上,第十八至三十三节。
x在经典中,"圣弟子"的表述似乎有两种定义。广义是指"圣者的弟子",即佛陀的弟子,包括任何用功的在家弟子;狭义的则是更专门性的定义,是指已证果的四双八辈的圣者。在此我使用的是第二种定义。
y参考SN 13:1。
z关于苟答马(Gotama)之前的二十四位元佛陀的详细资料,可以在《佛种姓经》(Buddhavamsa)中找到。关于菩萨(佛陀)与燃灯佛相遇的故事是在Bv.2A37-108;前三佛则在Bv27,1被提到。
{进一步的详细讨论,请参考菩提比库所着,《包含一切见网经》(The Discourse on the All Embracing Net of Views,part4,BPS,1978),即《梵网经》,第四部分。
|独觉(pacceka)佛是在没有老师的帮助下而达到觉悟者,类似无上的佛陀,但他并未像无上的佛陀一样建立教团。据说只有在无上佛陀的教法不为世人所知的时期,辟支佛才会出现。请参考李尔?克罗潘伯格(Ria Kloppenborg)的《独觉(pacceka)佛:佛教沙门》(The paccekabuddha:A Buddhist Ascetic,BPS,Wheel No.305/307,1983)。
}这些差异出自《经集注》(Suttanipata Commentary),页48-52(PTS编)。一劫(Kappa)是宇宙生成与毁灭所需的时间。关于比喻,请参考SN15:5,6。 对于无数(asankheyya)的时间,我找不到确切的说明。
~海克博士原来所写的略传,有些已被向智长老大幅扩增。详细请参考本书【附录】。
参考Vism.7.89-100。
有关进一步的详细资料,请见鲁赛尔.韦伯(Russell Webb)所着,《巴利藏经分析》(An Analysis of the Pali Canon,BPS,1991)。
【译注】
①转法轮:"法轮"是对佛法的喻称,"转法轮"则是指佛陀宣说佛法。以轮比喻佛法,是表示:(一)佛法能摧破众生罪恶,如同转轮圣王的轮宝,能摧辗山崖。(二)佛法不停滞,犹如车轮辗转不停。(三)佛法圆满无缺,故以轮之圆满作为比喻。
②异熟(Vipaka):旧译为"果报",是善、恶业所得果报的总称,因为因果必异时而熟,故称"异熟"。
③异生(Puthujjana):即指凡夫。因凡夫轮回六道而受种种别异的果报;又因凡夫由种种变异而生邪见、造诸恶业,所以称为"异生"。
④得法眼(dhammacakkhu-patilabha)与法现观(dhammabhisamaya):"现观"意指"充分理解","法"是指四谛或缘起法,"法现观"即指理论性地理解四谛或缘起法,而证悟得初果(入流)。获得此现观的证悟即称为"得法眼", "法眼"是指"有关法(缘起道理)的智慧之眼",即佛教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⑤即《增支部》卷三~七的、、、、或第一二六经《佛说阿拉汉具德经》。
⑥《增支部》说她为"智慧第一"。
⑦弟子菩萨:又称"声闻菩萨",共有三种:(一)未来上首弟子:每位佛陀都有两位上首弟子,就如释迦牟尼佛有沙利子与马哈摩嘎喇那两位上首弟子;(二)未来大弟子:就如释迦牟尼佛时的八十位大弟子;(三)未来普通弟子:除了上述两种弟子以外的阿拉汉(arahant)。详见《宿住论》(《大本经》的注释。DN14)。
⑧参见【英文版编者前言】注②,页25。
⑨在原书(佛陀的伟大女弟子)一章中,共分十二节一一介绍女弟子的故事,其中一节包含两位女弟子,所以应为十三位女弟子。
⑩佛音论师(Acariya Buddhaghosa):五世纪中印度马嘎塔(Magadha)国人,是上座部佛教最伟大杰出的论师。西元432年渡海至锡兰的大寺,将全部锡兰文的三藏圣典翻译成巴利语,并领导完成注释工作,奠定上座部佛教兴盛的基础。又撰有《清净道论》,是汇集南传上座部教理最详尽的论书。
大寺(Mahavihara):西元前三世纪中叶,阿首咖(Asoka,阿育王)之子马兴德(Mahinda)长老往锡兰(斯里兰卡)传教,于古都阿耨罗陀补罗建立提沙拉玛精舍,是为大寺的前身,从此锡兰(斯里兰卡)佛教迅速发展,以大寺为统一教团的中心。至西元前一世纪,锡兰佛教分裂为大寺派与无畏山寺派,前者坚持保守传统上座部佛教,后者容纳大乘佛教。西元五世纪,佛音论师于大寺注释三藏,奠立大寺派基础,至十二世纪左右,无畏山寺派消失,大寺派的上座部佛教才完全确立其在锡兰的正统地位至今。
四部尼柯耶(Nikaya,巴利经藏):即《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
分类:佛经 书名:《佛陀的圣弟子传》 作者:向智长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