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与武术中的精气神元江

    养生与武术中的精气神元江

        中的精、气、神
        养生,它的最高目标有三点,第一是要健
    康,第二就是要快乐,第三是要智慧。它把一个
    人的生命实际上就看成是三大要素,那就是
    精,气,神。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
    风,人有三宝,精气神。
        养生并不复杂,无外乎就是养精、养气、养
    神三点。
        "精",一个米,州个青,代表一种精米。广
    义的精它代表了生命所有的精微物质,比如说人身上的精液,血,还有吃进去粮食的营养成分,
    中医上有词叫水谷精微,水谷里面精微的部分,就是那些有形的东
    西都叫做精。狭义的精,我们可以从狭义这个层面来理解它,那狭义
    的精主要就是指肾精,中医上讲叫肾藏精,这
    个肾它可以收藏这个精,精微物质,这个肾精,那是生命的一种原动力,是生命的一个基础,也叫先天之本,
    肾精的作用在人的生命的活动当中,有两个作用,一是本源,另一个是主管生殖。
        一"气",有人说气是物质,有人说气是功能,
    有人说气是信息,有人说气是物质、功能、信息
    的三位一体,气可能就是一种能量,一个人有
    气就活,没气为断气,断气就死了,所以应该说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气的强弱就是生命力强
    弱的一种表现形式。
        中医把这个气做了非常精细的分类,可以
    分成六类,第一类气叫做元气,这个元气主要
    是从肾而出;还有宗气,宗气主要是结于胸中;
    还有营气,营气主要是在血脉当中,血与脉中,
    起到一种营养、乳养的一个作用;第四类气叫
    卫气,卫气主要是流行于脉外,起到一种护卫
    机体的作用;另外还有经络之气,还有脏腑之
      几0
        "神",神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
    就是一切神妙的东西都叫它神;狭义的神,中
    医认为,神是心藏神,是心所藏的,所以又叫心
    神,这是最重要的,所以现在养生不能进入一
    个误区,一提养生,就是要吃什么,实际上养生
    重在养心,就是养心神,神是生命的主宰。
        所以精气神这三个字,精是生命的基础,
    物质基础,气是生命的一种能量,也是精和神
    的一个中介,一个桥梁,而神是生命的主宰。所
    以养生学中的精气神,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来
    说就是在提升生命的境界,而不是光是吃什么
    吃什么,吃这个吃那个,最重要的是要修心。
        中的精、气、神
        的体育属性,是现在武术发展的主概
    念。追求健康,防身自卫,使人身心娱悦,增长
    智慧。同样是武术追求的最终目标。武术在民
    族文化的摇篮中,不断汲取多种传统文化思想
    和观念,使之理论内涵丰富、寓意深刻,注重内
    外兼修、形神合一、内养性情、外练筋骨养身思
    想和健身之道。在技术要求和套路演练上,也
    非常重视对精、气、神的追求。
        "精",精要充沛。是指套路演练中的武术
    意识、攻防思维活动的自觉心理状态。演练武
    术时,要求全神贯注,情绪饱满,能表现出勇
    敢、机敏、无所畏俱的气概。这种精表现在面部
    应是"含而不露"、"神态自然"。精神状态不仅
    要体现在攻防动作中,而且应贯彻在整个运动
    过程中,这样才能使套路演练得有气魄。
        '气",气要下沉。对呼吸的要求是"气宜
    沉",要气沉丹田。因为呼吸在运动中关系着运
    动的持久性,也关系着劲力的催动,即所谓以
    气催力。武术套路运动,结构复杂、起伏转折、
    快速有力,这些特点决定了套路运动强度大,
    对气的需要也大。如果不善于掌握和运动"气
    沉丹田"的腹式呼吸的方法,就难以持久,破坏
    运动平衡。除了沉气之外,还有提、托、聚三法,
    合谓'提、托、聚、沉"。

        "神",既神韵,内在的修、德行与功力的体
    现。武术汲取了中医、养生中的精气神理论完
    整的吸收到自己的理论体系之中。提炼出了内
    三合、外三合、四击、八法、十二型之说。

        中国古典哲学是武术的思想渊源,尚武崇
    德是武术文化的重要内涵,武术运动中精气神
    的体现,不仅靠每一个手法、眼神、身法、气力、
    步型等技术动作的准确到位,更要靠的是内在
    的武术修为与形神兼备。既讲究动作的形体规
    范,又要求精气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运动
    观。内,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气息的运动;外,指
    人体手眼身步的活动,以意识弓}导动作,套路
    演练在技术上特别要求把内在的精气神与外
    部的形体动作紧密结合,做到手到眼到,形断
    意连,使意识、呼吸、动作协调一致。
        养生与武术都是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并
    相互影响促进

    养生与武术的最高境界或者说
    最终目标都是健康,快乐与智慧。养生与武术
    跟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古圣先贤所追
    求的终极目标是一样的,也就是佛家最终表述
    的,实际上就是觉悟,智慧。
        人所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就是和谐,包括
    三个层面的和谐:第一,人和自然要和谐,人和
    自然的和谐,这就叫做天人合一;第二个层面
    人和人之间要和谐,人和社会要和谐,叫人我
    合一;第三个层面的和谐,那就是人本身的心
    身的合,也就是精气神要和谐,精神要和谐,精
    又可以说是形,所以这就是叫形神的合一,达
    到这三个合一,就达到了我们人生的最高境
    界。

        形神合一无论是对养生还是武术,都是最
    重要的,也是最能体现中国的养生与武术精华
    的,也叫做形与神俱。就是精神和形体,要统一
    起来,禅宗上讲,叫饥来即食,困来即眠。在武
    术演练时要思维专注,既讲究动作的形体规
    范,又要求精气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运动
    观,在技术上特别要求把内在的精气神与外部
    的形体动作紧密结合,做到手到眼到,形断意
    连,使意识、呼吸、动作协调一致,这就是形神
    合一,这一点特别重要。比如东西方健身方面,
    这也是中国养生和西方养生最大的不同。
        西方养生,比如练跑步机,在跑步机上跑
    步的时候,还可以听MP3,可以打手机谈几百
    万的大生意,可以跟别人聊天,今天你吃什
    么了,我吃什么了,可是中国人养生比如打
    ,不可能一出手,一站桩,一个搂膝拗
    步,就相互聊天,今天你吃什么了,去哪里玩
    了,股票涨了跌了,那绝对不可能的,习练者
    全神贯注在里面,这个效果是最好最好的,
    千万不可轻视。天人合一,内外兼修,形与神
    俱,就是养生和武术融合与相互促进发展的
    最好体现。
        养生和武术绝对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体现。
    他们都看待一个人就是一个整体,追求整体运
    动观,这个整体不仅是人的五脏六腑是一个整
    体,还有人跟天也是一个整体。小宇宙大宇
    宙,天人合一。人身小宇宙,宇宙大人身,都是
    合一的。在对对立统一这个宇宙根本规律的
    把握上,更注重对立面的统一和协同,强调从
    统一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强调事物的整体性
    和过程性,这是中国传统哲学天道观的重要
    特点。比如在武术中就表现为既注重每一个
    动作的规格和细节,又更注重单个动作与单
    个动作的衔接,全套动作演练的功力和气势,
    动作的衔接要顺畅,全套演练要气韵生动、气
    势连贯、一气呵成。而西方人也有他的好处,
    那就是他是用分析还原的方法,就看这个人
    是什么器官,什么组织,然后细致到细胞、分
    子、原子DNA等。
        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有推广和继承,中医养
    生和在推广方面,的确比较难,在现今的
    市场经济商业化体制下显得比较落后,不像
    西医和西方体育那样,因为它有非常规范化、
    商业化的操作。所以中医和武术的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也相反成为最麻烦的问题,想要把
    它梳理好就已经很难,而且推广困难最关键
    的一点就是当今中国年轻人传统文化的缺
    失,所以要想弘扬中医和武术,必须首先弘扬
    传统文化,就是让所有人都知道中国传统文
    化精髓,大家都清楚了,认可了,信服了,这样
    的有用的中医,这样优秀的武术,自然而然地
    就传播开了。

     

     

    理顺武术观念"悟区"之概念

      理顺武术观念"悟区"之概念

      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之瑰宝。之精神是一种传统文化载体。它是以"易经"、"医学"理论为基础,还参孕了"佛学",因此武术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精神,它体现了一种思想境界,表现了技能展现的精、气、神的掌握。以达到修身养性、防身自卫的一种目的。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内容丰富的传统文化。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拳种流派的繁杂,形式多样是武术的一大特点。如果仅从体育的视角去考察它界定它,肯定是不够的!所以,对武术研究的重心,应首先放在对武术技能的探索上,特别是古今一切技术的传承与修炼规律之上。

      对于武术领域的任何宗师、专家、教授、学者、教练、运动员、学员、修炼者,还是爱好者都不能把武术截然分为什么"竞技武术"、"传统武术"、"现代武术"等,任何什么武术形式都是武术之枝蔓,都是一个范畴,没有孤立的沛流。

      中华武术是一种文化,决然不可否认,对于文化的东西来讲,它有着它的蕴藏的内涵,不能人为地把它肢解!

      扭曲了的竞技武术,只图人前观饰,除了弓、马、扑、歇、虚、旋子加跟头,概不知武学为何事的"舞术"。

      更不能使人容忍的是以"巫"为"武"自欺欺人的依托附会的神秘,谈玄说怪装神弄鬼的"巫术"。

      还有以规则游戏化了的散打运动。

      再有冷兵器在热兵器强大杀伤力之下的顿转衰落,相关武术技艺多数消云,武术都以"活动手足,惯勤肢体"的体育价值勃然大兴,不但高举武学为体,而且公然成了武术的代名词,武术随之套路化,程式化和游戏化也渐成风气。

      门派繁多杂乱,抑郁着一种宗教虔诚的师承神话,技术枝蔓谈玄说妙争奇斗俏,师祖正宗争风斗陋,成了不可避免的观象。

      显然,因有"法"的引导,"术"的发展,漫无归"旨"甚至走上歧途,发生变异,通过"术"而"法"由"法"而"道"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古典武术文化,必定是一门"实学"操作性和适应性很强,它是一种"身体的文化",是一种"自然生命"的文化!"凭虚理晰、攘诀坐谈"的奇谈怪论,浮泛之学的空谈家非但于身心无益,反而惑人心志、乱人方寸,更加让人难以容忍。

      然而我习武五十多年了,我也老了,经历不少,所见亦复不少,白云过隙,世事无常,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谁也想不到"举国体制"下的体育平台大框架下,作为一个运动项目的武术,其地位实际上也相当的尴尬,从体制出发,核心不能不是"竞赛"!其次就是"进奥运"、"样板套路"、"段位制套路"、"二级证"等之类的名词,所以轻视武术理论研究,轻视历史的和文化的研究,放弃了武术技能发展的规律!

      脱离事物发展的规律,往往远离主旨,成为一种逆风吹影,枝蔓乱延,不着边际,会成为一种虚无,走向困窘,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对中华武术资源的一种践踏!我们当慎思之,定要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善于思索,审理武术发展之悟区以武术"返朴归真"为己任!引以为鉴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来。

      其实,竞技武术,传统武术,现代武术,或者什么武术,它都是以武术为载体,都不能脱离武术范畴。只是师承不同,取径各异,古往今来。它都是叫中华武术,以武术命名,只要是武术它就是一个整体。武术是以技击为内容,套路为表现形式,以、武德、礼仪、对练、格斗、搏击、演练等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形神并练,文武双修,武德并重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论任何什么武术运动形式,都不能人为的把它肢解理解为孤立的个体,说成任何什么单独的武术形式。套路演练提升一个表演层次进行规定的规则竞赛这就叫竞技武术!武术来自民间,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不可置疑,无可非议,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把它定为一种传统武术,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发展为融入国际文化,散打竞赛,搏击术等加上竞技武术,把它称为现代武术,统统都不能改变武术的发展规律。一切都是依附中国传统文化,依附武术文化和武学思想而操作。把它孤立的肢解是不对的,武术的自然发展规律辞学观点,任何什么形式都不能把弓、马、扑步,拳、掌等的运动名辞加以改变,叫成别的什么,所以说一概应为武术整体与武术的母子关系,不是单独的孤立的形式!所以说武术是一种"文化",确切一点讲叫"文化的武术"。为什么武术不能进入奥运会,作为我们武术人应深思,作为竞技武术没有围绕着竞技体育的完善进行,与之相配套,相适应的技术研究,探索概括性规律性的法则,同时也要有探索创新,立足现代竞技规则指引下的技术走向。而是延续传统武术的演练规律加以难度化而异。

      武术的境界和技能的体现,完全建立在对武术的体悟和修炼之上,只有认真的去研究,去体悟,去学习,去总结,去探索,去修炼,才能使你步入武术之殿堂。

       

       

      内力功夫

        内力功夫

         

         

        传统武术练劲奇门武功

        传统武术练劲奇门武功

         

         

        中国武术真实的高功夫是什么样?练成武功需要多少年?

          中国武术真实的高功夫是什么样?练成武功需要多少年?

              中国英文Chinese Gong fu再译为中文即为中国的,这样就准确了许多。有人给下定义为:功夫等于时间加汗水;也挺贴谱。我觉得把英国的拳击叫英国功夫也行,反正都要时间加汗水才能有功夫。这样我们就发现功夫这个概念是两个要素构成的即:时间与汗水,汗水是在一定时间内流淌的,要修炼成一门功夫除去其他相关因素要用多少时间?可否把这段时间量化?这是每一个已经习武或打算加入习武行列的人都要考虑的问题。
           问到这个话题会有许多人给你讲起无数的前辈们特别是他们的恩师们是如何苦练本门技艺,最后如何神勇无敌。进而告诉你世界的武功中国最厉害,中国的武功本门最厉害,代表人物就是师父,师爷,太师爷,始祖等等,云云。我从小习武就开始听这样的话了,听来听去也就习以为常了;这种现象技击专家赵道新有过一段经典的语录,他说;"一个二五眼的拳徒总爱把'当年我是师傅怎样'挂在嘴边。"一个人最好别当二五眼,因此我们还是看看现代科学是怎样说的吧。
           首先请大家阅读以下我选录的有关专家的文章:
           随着畅销书《异类》的流行,"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这个口号现在是尽人皆知。也许仍然有不少人相信那些不世出的天才必有天生的神秘能力,但科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所有顶级高手都是练出来的。不但如此,最近几年的科学进展,人们可能第一次拥有了一个关于怎样炼成天才的统一理论。
           好消息是除了某些体育项目对天生的身高和体型有特殊要求之外,神秘的天生素质并不存在,也就是说人人都有可能成为顶级高手。早在20多年以前,芝加哥大学的教育学家 Benjamin Bloom 就曾经深入考察过120名从音乐到数学多个领域内的精英人物,发现他们幼年时代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后人的研究更证明,在多个领域内,就连智商都跟一个人能不能达到专家水平没关系。
           有个匈牙利心理学家很早就相信只要方法得当,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被训练成任何一个领域内的高手。为了证明这一点,他选择了一个传统上女性不擅长的项目,也就是国际象棋。结果他和妻子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都训练成了国际象棋世界大师,这就是著名的波尔加三姐妹。这个实验甚至证明哪怕你不爱好这个领域,也能被训练成这个领域的大师,因为三姐妹中的一个并不怎么喜欢国际象棋。
           而坏消息是成为大师需要长时间的苦练。每天练三小时,完成一万小时需要十年时间,但这只是达到世界水平的最低要求。统计表明对音乐家而言,世界级水平要求的训练时间是十五到二十五年。但最关键的并不是练习的时间,而是练习的方法。
           天才是怎样炼成的?中国传统思维比较强调一个"苦"字,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甚至是头悬梁锥刺股。而近代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则开始强调一个"爱"字,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调寓教于乐,"哈佛女孩"的家长们纷纷写书,介绍自己的孩子如何一路玩进名校。
           很多励志故事和流行的成功学书籍最爱强调的似乎是"顿悟",认为一个人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他没想通,他没有认识到真正的自己!好像一旦一个人顿悟到了真正的自己,他就会非常简单地在本来应该属于自己的领域成为天才人物。一个销售员可能认为真正的自己其实是个小说家,一个医生可能认为真正的自己其实是个画家 - 唯一的问题是他们从来没有写过小说或者画过画 - 但他们认为他们距离"真正的自己"只有一步之遥,一旦尝试了就会爆发天才。
           所有这些关于成功学的个人经验和励志故事都不科学。假设一个成功人士做过一百件事,包括参加演讲比赛,衣着有个性,听英文歌曲,最喜欢的颜色是绿色等等,他会非常自得地把这一百件事都写进自传,没准还要加上女朋友的影响。然而其中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可能只有四件事,问题是他和读者都不知道是哪四件。
           科学家不信励志故事,他们只相信调查研究。在过去二三十年内,心理学家们系统地调研了各行各业内的从新手,一般专家到世界级大师们的训练方法,包括运动员,音乐家,国际象棋棋手,医生,数学家,有超强记忆力者等等,试图发现其中的共性。他们的研究甚至细致到精确记录一所音乐学院的所有学生每天干的每一件小事,用多少时间做每件事,父母和家庭环境,来比较到底是什么使得那些音乐天才脱颖而出。
           现在这项工作已经成熟了。2006年,一本900多页的书,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Expertise and Expert Performance,出版。这是"怎样炼成天才"研究的一本里程碑式的学术著作,此书直接引领了后来一系列畅销书的出现,包括格拉德威尔的《异类》,Geoff Colvin 的 Talent is Overrated,和 Daniel Coyle 的 The Talent Code 等等。科学家们不但证明了高手是练出来的,而且通过考察各个领域最好的训练方法的共性,总结了一套统一的练习方法,这就是所谓"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
           过去多年来,训练方法是不断进步的。比如说作曲,假设一名普通学生使用普通训练方法六年时间能达到的水平,另一个学生使用新的训练方法三年就能达到,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新训练方法的"有效指数"是200%。统计表明,莫扎特当时的训练,他的有效指数是130%。而二十世纪的天才也许没有莫扎特有名,但其训练水平都能达到300%到500%!十三世纪的哲学家培根曾经认为任何人都不可能在少于30年之内掌握数学,而现在的学生十几岁的时候已经学到多得多的数学,教学方法进步了。事实上,我们今天在所有领域都比过去做得更好,体育世界纪录被不断打破,艺术家们的技巧也是过去根本无法想象的。
           训练方法重要性的另一个体现是"天才"的扎堆出现,比如曾经有一个时期俄罗斯对女子网球,韩国对女子曲棍球,更不必说中国对乒乓球的的绝对优势。更进一步,哪怕你这个国家传统上并不擅长这个项目,只要有一名教练摸索掌握了科学训练法,那么他就可以带出一代绝世高手,比如中国花样滑冰教练姚滨。人们经常感慨中国十多亿人居然找不到11个足球天才 - 如果天才是天生的,那么十多亿人必然足以产生很多天才,但天才是练出来的,而中国缺乏有效的练习环境,人口再多也比不上欧洲小国。刻意练习
          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家 K. Anders Ericsson。这套练习方法的核心假设是,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这些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完成这种练习要求受训者思想高度集中,这就与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带娱乐色彩的练习完全不同。"刻意练习"的理论目前已经被广泛接受,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它的特点。
          1. 只在"学习区"练习
           科学家们考察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训练,发现在同样的练习时间内,普通的运动员更喜欢练自己早已掌握了的动作,而顶尖运动员则更多地练习各种高难度的跳。普通爱好者打高尔夫球纯粹是为了享受打球的过程,而职业运动员则集中练习在各种极端不舒服的位置打不好打的球。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运动量,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只有在学习区里面练习,一个人才可能进步。有效的练习任务必须精确的在受训者的"学习区"内进行,具有高度的针对性。在很多情况下这要求必须要有一个好的老师或者教练,从旁观者的角度更能发现我们最需要改进的地方。
           只在学习区练习,是一个非常强的要求。一般的学校课堂往往有几十人按照相同的进度学习知识,这种学习是没有针对性的。同样的内容,对某些同学来说是舒适区根本无需再练,而对某些学生则是恐慌区。科学教学必须因材施教,小班学习,甚至是一对一的传授。真正高手训练与其说是老师教学生,不如说是师傅带学徒。
           一旦已经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应该继续在上面花时间,应该立即转入下一个难度。长期使用这种方法训练必然事半功倍。2004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他们在学习上投入的总时间没有直接关系,关键是学习方法。
          2. 大量重复训练。
           从不会到会,秘诀是重复。美国加州有个"害羞诊所"(The Shyness Clinic),专门帮助那些比如说不敢和异性说话的人克服害羞心理。这个诊所的心理学家不相信什么心理暗示疗法,什么童年回忆之类,他们相信练习。他们认为使人害羞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观点。怎么治疗恐女症?做法是设计各种不同难度的场合,从在房间内集体对话到直接跑到大街上找陌生美女搭讪,安排接受治疗者在一个疗程之内跟130个女人聊过天。
           这种把不常见的高难度事件重复化的办法正是MBA课程的精髓。在商学院里一个学生每周可能要面对20个真实发生过的商业案例,学生们首先自己研究怎么决策,提出解决方案,最后老师给出实际的结果并作点评。学习商业决策的最好办法不是观察老板每个月做两次决策,而是自己每周做20次模拟的决策。军事学院的模拟战,飞行员在计算机上模拟各种罕见的空中险情,包括丘吉尔对着镜子练习演讲,都是重复训练。
           在体育和音乐训练中,比较强调"分块"练习。首先你要把整个动作或者整首曲子过一遍,看专家是怎么做的。然后把它分解为很多小块,一块一块地学习掌握。在这种训练中一定要慢,只有慢下来才能感知技能的内部结构,注意到自己的错误。在美国一所最好的小提琴学校里,甚至有禁止学生把一支曲子连贯地演奏的要求,规定如果别人听出来你拉的是什么曲子,那就说明你没有正确练习。职业的体育训练往往是针对技术动作,而不是比赛本身。一个高水平的美式足球运动员只有1%的时间用于队内比赛,其他都是各种相关的基础训练。
           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这种事先的重复训练,一个人面对不常见的事件往往会不知所措。统计表明工作多年的医生通过读X光片诊断罕见病症的水平反而不如刚毕业的医学院学生 - 因为很少遇到这种病例,而在医学院学到的东西早就忘了。最好的办法其实是定期地让医生们拿过去的旧X光片集中训练,而不是期待在工作中碰到。
           3. 持续获得有效的反馈。
           传道,授业,解惑,老师和教练最大的用处是什么?也许对一般人来说小学老师最大的作用是激发了他学习的兴趣,教会了他什么东西,曾经有过传道授业解惑。而真正的高手都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对他们而言,老师和教练的最重要作用是提供即时的反馈。
           一个动作做得好与不好,最好有教练随时指出,本人必须能够随时了解练习结果。看不到结果的练习等于没有练习:如果只是应付了事,你不但不会变好,而且会对好坏不再关心。在某种程度上,刻意练习是以错误为中心的练习。练习者必须建立起对错误的极度敏感,一旦发现自己错了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一直练习到改正为止。
           从训练的角度,一个真正好教练是什么样的?John Wooden 是美国最具传奇色彩的大学篮球教练,他曾经率领 UCLA 队在12年内10次获得 NCAA 冠军。为了获得 Wooden 的执教秘诀,两位心理学家曾经全程观察他的训练课,甚至记录下了他给球员的每一条指令。结果统计表明,在记录的2326条指令之中, 6.9%是表扬,6.6%是表示不满,而有75% 是纯粹的信息,也就是做什么动作和怎么做。他最常见的办法是三段论:演示一遍正确动作,表现一遍错误动作,再演示一遍正确动作。
           与外行想象的不同,最好的教练从不发表什么激情演说,甚至不讲课,说话从不超过20秒。他们只给学生非常具体的即时反馈。所有训练都事先进行无比详细的计划,甚至包括教运动员怎么系鞋带。他们仿佛有一种诡异的知道学员在想什么的能力,即使是第一次见面能指出学生在技术上最需要什么。他们是绝对的因材施教,源源不断地提供高度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
           获得反馈的最高境界是自己给自己当教练。高手工作的时候会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每天都有非常具体的小目标,对自己的错误极其敏感,并不断寻求改进。
          4. 精神高度集中。
           刻意练习没有"寓教于乐"这个概念。曾经有个著名小提琴家说过,如果你是练习手指,你可以练一整天;可是如果你是练习脑子,你每天能练两个小时就不错了。高手的练习每次最多1到1.5小时,每天最多4到5小时。没人受得了更多。一般女球迷可能认为贝克汉姆那样的球星很可爱,她们可能不知道的是很少有球员能完成贝克汉姆的训练强度,因为太苦了。
           科学家们曾经调查研究了一个音乐学院。他们把这里的所有小提琴学生分为好(将来主要是做音乐教师),更好,和最好(将来做演奏家)三个组。这三个组的学生在很多方面都相同,比如都是从8岁左右开始练习,甚至现在每周的总的音乐相关活动(上课,学习,练习)时间也相同,都是51个小时。
           研究人员发现,所有学生都了解一个道理:真正决定你水平的不是全班一起上的音乐课,而是单独练习:
          -最好的两个组学生平均每周有24小时的单独练习,而第三个组只有9小时。
          -他们都认为单独练习是最困难也是最不好玩的活动。
          -最好的两个组的学生利用上午的晚些时候和下午的早些时候单独练习,这时候他们还很清醒;而第三个组利用下午的晚些时候单独练习,这时候他们已经很困了。
          -最好的两个组不仅仅练得多,而且睡眠也多。他们午睡也多。
           那么是什么因素区分了前两个组呢?是学生的历史练习总时间。到18岁,最好的组中,学会平均总共练习了7410小时,而第二组是 5301小时,第三组 3420小时。第二组的人现在跟最好的组一样努力,可是已经晚了。可见要想成为世界级高手,一定要尽早投入训练,这就是为什么天才音乐家都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苦练了。
          人脑的学习原理
           现代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认为,几乎没有任何技能是人一出生就会的。哪怕是对简单物体的识别,把东西抓取过来这些简单的动作,也是婴儿后天学习的结果。一个人一出生的时候根本不可能预见到将来自己需要什么技能,基因不可能把一切技能都用遗传的方法事先编程,那样的话太浪费大脑的存储空间。最好的办法是不预设任何技能,只提供一个能够学习各种技能的能力,这就是人脑的巧妙之处。基因的做法是先预设一些对刺激的基本反应和感觉,比如看见好吃的东西我们会饿等等。这些基本的反应需要调动的神经较少。但对于更高级别的技能,比如演奏音乐,需要协调调动很多神经,就必须靠后天学习了。
           人的任何一个技能,都是大脑内一系列神经纤维传递的电脉冲信号的组合。解剖表明拥有不同技能的人,其大脑的神经结构非常不同,比如出租车司机大脑内识别方向的区域就特别发达。也就是说与计算机不同,人对于技能的掌握是在大脑硬件层次实现的。
           而最近有一派科学家认为,髓磷脂是技能训练的关键,它的作用是像胶皮把电线包起来一样,把这些神经纤维给包起来,通过防止电脉冲外泄而使得信号更强,更快,更准确。不管练习什么,我们都是在练习大脑中的髓磷脂,就好像把一堆杂乱无章的电线被排列整齐变成电缆。直到2000年新技术允许科学家直接观察活体大脑内的髓磷脂之后,髓磷脂的作用才被发现,而且一直到2006年才第一次被在学术期刊上说明。科学家认为髓磷脂是脑神经的高速公路,提高信号传递速度,并且可以把延迟时间减少30倍,总共提速3000倍,甚至可以控制速度,想慢就慢。
           人脑之中分布着大量"自由的"髓磷脂,它们观测脑神经纤维的信号发射和组合,哪些神经纤维用的越多,它们就过去把这一段线路给包起来,使得线路中的信号传递更快,形成高速公路。这就是为什么练习是如此重要。
           髓磷脂理论可以解释很多事情。比如为什么小孩常会犯错?他们的神经系统都在,也知道对错,只是需要时间去建立起来髓磷脂的高速网络。为什么习惯一旦养成不容易改变?因为所谓"习惯",其实是以神经纤维电缆组合的形式"长"在大脑之中的,髓磷脂一旦把神经包起来,它不会自动散开 - 改变习惯的唯一办法是形成新习惯。为什么年轻人学东西快?因为尽管人的一生之中髓磷脂都在生长,但年轻人生长得最快。最激进的理论则认为人跟猴子的最显著区别不在于脑神经元的多少,而在于人的髓磷脂比猴子多20%!解剖表明,爱因斯坦的大脑中的神经元数量是平均水平,但他拥有更多能够产生髓磷脂的细胞。
          谁愿意练习一万小时?
           看了钢琴家朗朗的传记之后,可能很多人会怀疑是否真的应该让孩子接受这样的苦练。实际上,顶级运动员都是穷人家的孩子。不练这一万小时,一定成不了高手,但问题是考虑到机遇因素练了这一万小时也未必成功。
           这就是兴趣的作用了。如果说有什么成功因素是目前科学家无法用后天训练解释的,那就是兴趣。有的孩子似乎天生就对某一领域感兴趣。感兴趣并不一定说明他能做好,就算不感兴趣只要愿意练,也能练成。兴趣最大的作用是让人愿意在这个领域内苦练。
           不论如何,刻意练习是个科学方法,值得我们把它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去。显然我们平时中做的绝大多数事情都不符合刻意练习的特点,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没能成为世界级高手。天才来自刻意练习。
            或许你读完这篇文章后会有感触和叹息,在未来的十年里,你或许会考虑科学家给你的启示,路漫漫兮吾将上下求所。在学习传统文化的的慢慢征途上把现代科学的方法引入我们的思维,可能会让你事半功倍。
                   
          时间的问题到此就算有了一个结论,接下来的问题是;是不是你花了一万小时就一定能够成功?这个问题里面又包含了选择什么拳种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在笔者习武的四十余年里,脑子里常常想着这个问题。大概是三十年前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民国初年擂台大赛的有关记述,了解到第一名叫王子庆--下面就把我收集到的关资料介绍给大家:
          《民国武林高手--王子庆》
           王子庆,邢台柏乡县人。
            幼从名师刘春海先生习艺,尽得其技,精擅拳,尤精摔角,任职中央国术馆,性情敦厚,有古豪侠之风范。
            一九二八年。南京国考。爱好武术的南京国民政府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武术打假运动,武术精英选拔赛。要求,任何名家大师统统都给咱上台露相,好好地打给我们看,看到底是骡子还是马,否则一律吊销教练证、级段和名家资格。而且要求不分年龄,老少皆同台比赛,真正体现我中华武术的实战风采!
            话说,当时比赛异常的激烈。伤筋断骨的时有发生。有人干脆把棺材也抬来了。武术的大师,包括高僧异道也纷纷出动,因为国民政府的号令非常严格,谁敢用任何理由拒绝参加武术比赛,就让你彻底地从武术界消失。你要是参加了,那还好,咱们还继续尊重你,尽管你比赛败了。
            经过数日的恶斗,许多所谓武术名家、武林大师纷纷落马,像赵鑫洲、陈子正、贾凤鸣、高凤岭、左振英、于振声、吴图南等名家仅仅通过预试。就是说仅仅获得比赛资格而已。当时预试者有333人,他们仅仅获得一个资格而已,后来就淘汰了。声名显赫的更是名誉扫地,四两根本无法拨动千斤。闻名全国的万籁声也仅仅获得中等!
            最后优胜者只剩下17人。这十七人在决赛后,获得第一名的就是河北邢台柏乡人王子庆,
            大会得奖名次全部评定好后,由前三名登台向观众致意。王了庆略云:"本人参加比赛完全是为了提倡国术,决非为图名利,特将大会奖励之五千元与二十六人平分。"朱国禄略云:"希望中华民族一致努力国术,民众有了强健的身体和力量才能打倒帝国主义,中国才有希望。"章亦云:"请全国同胞注意国术,锻炼身体一雪东亚病夫之耻。"全场观众无不为之鼓掌,庆祝优胜。
            这是无护具的地拼命大赛,前十名无疑是武功成就者。现将此英雄榜排列如下:
          名次 人物    籍贯      单位
          1   王子庆 河北保定 中央国术馆
          2   朱国禄 河北定兴 江苏警官学校
          3   章殿卿 河北保安 民间人士
          4   曹宴海河北沧县  民间人士
          5   胡凤山 河北南皮 江苏国术馆
          6   马承智 皖北和邱 江苏国术馆
          7   韩庆堂 山东即墨 中央国术馆
          8   宛长胜 山东历城 山东省ZF
          9   祝正林 山东即墨 青岛国术馆
          10  张孝才山东历城山东省ZF
             为了加深对此次赛会的认识,下面我再给大家推荐一篇有关赛会的文章:
          《武魂》1986年第4--5期
            《武魂》编前话:中国武术以击为宗,兼长演艺。1929年深秋杭州"国术游艺大会",可称为千古一会,它总揽神州精武,武艺兼长,是为后人仰慕的盛事。1929年初中央国术馆副馆长李景林信致各国术馆,发起全国武术各门派的实际较量,以辩中国武术之精华。各国术馆纷纷响应,并由实力雄厚的杭州国术馆承办。这次大会是我国现代最有影响的武杰实际交手的大会。我们根据绝本整理出这份珍贵史料以飨读者,读者借此可以对三十年代中国武坛的风云人物一览无余。
           
          (一)云集杭城
          11月9日下午杭州清华、清泰第二旅馆门口的彩楼上挂着"国术游艺大会招待所"的丝绸横幅。
                第二天来自全国12个省4个特别市(云南、四川、湖北、湖南、福建、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青岛市),经过认真选拨的各界(工、农、商、学、医、军、警、政党、僧侣)男妇代表,怀着跃跃欲试之心情共赴盛会。代表中年纪最大的为奉化代表阮增辉68岁、最小的为温州代表林标7岁。先后报到参加表演人数为270人(实为345人),参加比赛的为240人左右(实为125人)。代表们分住在这三家旅馆之内。蒙古桥附近的清泰第二旅馆主要住的是中央国术馆的四十名表演员和准备参加比赛的比赛员。中央国术馆参加比赛的代表大都是11月教授班的学员,他们除少数留馆外,大部分都己分派到各部、军、省国术馆当教官或教授。在收到李景林的信后,除因道路不通个别迟到的以外,基本上到齐,张殿青22日报到,国瑞先生(巩成祥,字国瑞)则于25日才到。他们代表中央国术馆或者所在单位参加比赛,因为他们都曾是中央馆的学员,所以仍住在一起。参加大会的比赛和表演人员一到杭州,即从早到晚在湖滨各公园用旅馆中的空地上或自己的房间内准备着自己的绝招,以期在大会上一争长短。
                 大会开幕之前,全国各地的参观者成群结队来到杭州。自11月10日大会报到之日开始,全国各省、特别市、国术馆、国术团体、社会各界及个人的贺电及馆赠亦络绎不绝。这些贺电及馆赠均由大会秘书处接收和致答谢电。大会的筹委会、会议部、执行部则设在西湖的"贝庄"。执行部主任,评判委员长李景林每天接待来自各地的评判委员及监察唱会表演和比赛事宜。参加比赛的代表皆有李景林放车到招待所接他们来谈话,并作简单的表演,随之再为他们讲解比赛的细则。参加比赛的代表必须要有保送单位或保送人(保送单位计有各省、市、县政府、国术馆、军、警、社会局、教育局、学校、消防队等于3个,保送人则有李景林、高风岭、杨松山、褚桂庭、奚诚甫等16人)。如果看了他们的表演之后,经过鉴定确实功夫太差,技艺不精者即劝其不要参加比赛,知难而退则亦可参加表演。
               大会设评判别委员会及检察委员会:
               评判委员长李景林;
               副委员长孙禄堂、褚民谊;
               委员包括刘崇峻、杨澄甫、杜心武、吴鉴泉、刘百川、蒋馨山、张兆东、王渊生、张绍贤、刘协生、王宇僧、蒋桂枝、高风岭、尚云祥、张秀林、邓云峰、马玉堂、许禹生、韩化臣、黄柏年、刘彩臣、杨季子、王茂齐、刘恩寿、吴恩候、金佳福等26人。
              监(检)察委员包括孙存周、高振东、左振英、佟忠义、刘高升、田兆麟、褚桂庭、杨星阶、肖品山、李书文、叶术密、陈微明、刘丕显、任鹤山、汤鹏超、姚馥春、万籁声、李丽久、张思庆、耿霞光、朱霞天、朱邵英、李子杨、傅剑秋、候秉瑞、韩其昌、赵道新、武汇新、程有功、窦来庚、谌祖安、杨明齐、朱国福、施一峰、刘善青、任虎臣、陈明证等37人,其中也有许多年轻的,除了22岁的赵道新外还有万籁声、朱国福、韩其昌等人。
                大会的评判委员会和监(检)察委员亦可参加比赛,不受限制。
               大会顾问为钮永建、张群、程振均。
               大会会长为当时浙江省府主席张静江。
               评判委员和监(检)察委员除了个别年轻的做些抄写之类的事以外,大都是聘请全国各地的著名拳家。他们之中唯王子平未到,其他都按时到会。大会设有总会处、交际处、秘书处、场务处,都有专人负责,共奏其成。
               大会会场设在杭州镇东楼(通江桥)旧抚署之空地上,面积约三十亩(抚署为辛亥革命新军起义攻打时,有叫毛存义、鲍斌、陈聚富的用火烧毁)。由场务处雇人平整场地,建造擂台。赶制长凳几千条、以备观人坐用。会场大门口设售券处,每坐卖一元。此外还有标面为四元可分十次观看的票券(并有中奖希望)。会场门口又扎有松柏牌楼二座,以红绿绸缠之,并书有"提倡国术,发扬民气"等字。会场正中为擂台(表演台),台极大,为正方形高四尺广六十尺袤五十六尺。台前横额有"全民皆国术化",旁有一联写有"一台聚国术英雄,虎跃龙骧,表演毕身工力,历来运动会中无此举",下联为"百世树富强基础,顽廉懦立,转移千载颓风,民众体育史上应有余思"。台上悬中山先生像一幅,并联云:"五州互竞,万国争雄,丁斯一发千钧,愿同胞见贤思齐,他日供邦家驱策","一夫善射,百人挟拾,当今万方多难,请诸君以身作则,此时且民众观摩"。上首为评判及监察委员席,上左为军乐队,上右为记者及摄影席,后台为休息处。首台两旁为参观处。场中四周贴满各种标语。
            (二)各展技艺
             原定于11月15日开始,因天雨乃在16日上午9时正式开典。16日大会之第一天,上午9时整,军乐声中,鞭炮齐鸣,"国术游艺大会"开始了。在会长和执行部主任讲话结束后,旋即开始了大会第一项,为期四天的国术表演。
               第一天上海中华体育会张介臣、郑德顺的对剑和肖仲清、郑德顺的单刀叉外,其他表演均为拳术。始则有浙江国术馆的教习田兆麟()、滕南旋(女青年,意形拳)等9人。上海市的佟忠义(花功拳)、马阿章(刘家式)、张金山(营门码)等13人,上海致柔拳术4人、上海武当社吴树芝5人(合演太极拳)的表演之后,继有上海中华体育会刘文友(玉环步)等9人,中华国术传习所2人、江苏国术馆胡风山(形意)、马承智(少林)、朱国禄(形意)等14人,江苏泰兴县僧拾得(打店拳)、闻学桢(罗汉拳)等10人后,就由中央国术馆表演员来作表演。
                第一组为初级教授法,率领者为王维翰,表演员为王子庆、袁伟、韩庆堂、曹宴海、杨松山等16人;
                第二组为形意,率领者为朱国桢,表演员为梅庸志、时汉章等13人;
                第三组为太极,仍由朱国桢率领,表演员为张长海、王云鹏、白振东、王树田等14人;
                第四组先由赵云霞(女,16岁)表演南拳,后有赵飞霞(女,16岁)表演武松脱铐,及至42岁的徐宝林表演猴拳时,最受观众欢迎。徐短小精悍、形态毕肖,观众皆为之出神,纷呼"好一个活圣(即是猴子)"。第四组中还有张振英、张本源的对查拳、对面拳、少林对打,四人对练等项目共13个。盖中央国术馆原设有表演科主管其事,故能表演整齐,合乎规矩。中央国术馆表演全着白色背心,前胸印有"强种强国"的红字,表演者武技博得观众赞美。
                此时又临时插入北平武士会的王裕友、王宝山、盛金贵、秦文才的对练"一步三拳"。教师王思庆表演了梅花拳、三尖刀、王跛一足,精练独到,观众亦称道不止。他们原是来参观的,看到精彩的表演后,不觉技痒,即要求大会也让他们献献薄艺,经二委员会讨论同意,就临时插入。接着由南通大学国术团三人、泰县国术社8人、49师9人、安徽二人作了最后表演。
               下午三时许大会第一日表演结束。
               17日大会放假一天,18日继续表演。
               初则为湖南侯骏杰(少林子午拳)等2人、四川谢从勋(太极步法)等2人、福建施一峰(地盘拳)等6人、汉口精武会地下铁路壁城(虎战山)1人、接着有山东张孝才(滑拳)、高作霖(五形拳)、纪雨人(孙膑二手)、高守武(太乙拳)、张品山(六角式)、谌祖安(少林拆)、以及纪雨人、高作霖对打32手等共28项。
           
          随后就是鄞县国术馆副馆长阮增辉等9人表演毕,即由海宁一人、吴兴20人进行表演。到新昌代表47岁的章选青缩山拳表演毕后,竟在水泥擂台上留下一个个的脚印,全场观者无不愕然,停一刻始掌声雷动,纷纷评议以为他功夫到此火候能获得比赛之化胜。缩山拳则何为缩山,即步形为缩山步,如今日所见陈式太极拳之步形然。
                再则是河北韩其昌、尚振山、朱国禄、郝家俊、王喜林、朱国桢、胡风山的形意,刘善清的三星炮、张绍清的无极拳、郭德坤的头趟拆、佟忠义的散手形、褚桂庭的形意、吴鉴泉之太极、田兆麟、孙禄堂的形意、李景林的太极剑、李妻之八卦掌、李女书琴之太极拳及李妻女之对剑等共49项。其中还有南侠李存义的学生刘希彭表演的形意拳。
                之后又有山西玉玺(棉拳)等8人、天台余先堂(大西川)等几人的拳术表演。第二天之表演除了先一天见到的拳法外,还有通臂、劈挂、翻子、南劈挂、南燕青、缩打、太乙、孙膑、虎蹲、白鹤、脱战、天江、鞭成、十字、巫家、六步斩手、梅花分桩及河北王宇僧的沦海龙吟、掇脚等拳法(掇脚即戳脚,当时为其用脚提起而迅、累地而沉所名掇脚)。
                 十九日除了浙江选手表演了鹤拳、担马、松江单拳、六步拳、七星拳、缩手等共五十一项其他均为器械表演、计有上海佟忠义的孙膑拐、梅花双戟、马华甫的燕子等十六项,中华体育与致柔软拳社十项外,还有山东刘英华的金刚圈等十三项。青岛国术馆的代表表演了缠丝枪、缠丝刀、器械对练共二十八项。中央国术馆除了临时增加的王子庆少林拳外,其他全是对练:有赵飞霞、刘振飞的大刀枪;韩庆堂、潘振生的对扎抢。其他则有对打三节棍、大刀对单抢,又有赵飞霞、张长海、朱国祥空手夺双枪等十七项。四十九师刘丞显表演了流星等六项。江苏馆朱国禄九节鞭、马承智单刀共十一项。泰县、泰兴、登州共十六项。最后由中央国术馆表演集体枪、刀剑、少林棍。
                 第三天之表演中以瑞安三十八岁的代表谢忠祥和宁波代表龚志良的七星拳尤为引人注意。谢之六步拳古老而完整,与永康之五星、七步、胡公共为一路。为该拳纪效新书亦载有,后经黄文叔先生鉴定认为是可靠的古拳法。六步拳的出现和鉴别是这次大会的重要收获之一。
                 二十日由中央国术馆、天津、四川、福建等单位表演了各色器械。其中以朱国福之龙行枪、銮秀美的剑、马金标的枪、宛长胜的双钩、褚桂亭的四门龙行剑、三合刀、吴鉴泉的太极剑,佟仲义的八仙剑,李星阶之形意剑,刘高升的梅花双刀,奚诚甫的少林双飞刀,腾南旋的纯阳剑尤为胜。
                 继第一天加演之后,20日复加演了刘鹤亭、李会亭、陈福有三人的拳术。三人均八十开外,白须飘飘,功力俱到。而七岁的李清涟与其姊十二岁的李清芬的拳术,李香美的双刀,史玉成之拳术并有独到之处,堪为赞赏。最后由中央馆车处处主任李成斌表演自行车车技和独轮车。李能将自行车骑的前后轮相间着地作跳跃。转有三圈后,复一人卧台上,李骑车从其身上一跃进而过。观众于刀光剑影中偷晦一揽此杂技无不欣慰。而在四天的表演中,除了朱国禄、胡凤山即代表江苏又代表河北,朱国桢即代表中央馆又代表河北,佟仲义即代表上海又代表河北、高作霖即代表山东又代表青岛外,余皆代表一个单位参加表演。
            (三)龙争虎斗
              二十一日即国术比试之第一天,会长、副会长、秘书长、民政厅长、杭州市长、工务局长、公安局长、公路局长等都到会。观众达六万人。原定于上午十一时开幕,因未参加表演及迟到者尚多,故仍先行表演。副会长邓炳垣亦表演了太极剑。至下午一时整即开始摇珠分组,用圆木珠先刊明比赛各员号码姓名,由监察委员们将珠投入铜球中去,铜球上布满了比珠略大的圆孔,先后摇出,以珠号之先后为比试次序。比试者原为125人,报到109人。共分四组,一、二、三组各32人,第四组13人。参加比试者均穿大会灰色布短装,腰扎一带,分为红白二色。比试双方对立台中划定之粉圈上,候评判委员长一声鸣笛,各上前互行一鞠躬礼,再鸣笛开始。另由监察委员二人执红白二旗,在台上管理指点,并于必要时制止犯规的动作。
               其比赛规则曾作几次更动,一次比一次简单,第一日主要是打点得分。其规则大要如下:
             (一)比试员同时按规定组自行抽签,即以各人抽得之数相同者为对手;
             (二)登台必须用大会备用衣服腰带;
             (三)三次为限;
             (四)每次三分钟;
             (五)三局二胜为胜;
             (六)如故意逃遁被对手追击三分钟不敢一较者为完全失败。
             (七)不准挖眼、不准扼喉和打太职穴、不准取阴,违者按刊事条例处之;
             (八)人数到十人时不以击中为胜,当以打倒或封住对方手脚令彼失去失去继续比赛比试能力为胜;
             (九)如视之危险或自知功力不到比与不比听之,如情甘入场,比试如遇重创本会不负其他责任;
             (十)外国人要比试,规则另定之(西湖博览会时,外人极多,但这次比赛龙争虎战,各种技艺均可用上,相博异常激烈,外人为之胆寒,无一人敢入场求试者)。
             (十一)细则经浙江省政府核准施行。及至第二日。因先一天比试双方拳脚往来难分胜负,故规则又作了以下改动。其主要为打倒为负,或自认输者为负。如打四分钟未见胜负准休息两分钟再打,如仍无胜负则以平手入下次比试。强不听评判委员长笛声指挥者取消资格。各比试员身上不得带危险物入场。比试员未分胜负时监察员不得上前分解以免误解。
               第四日后大会增加:
             (一)比试员不得互打头面;
             (二)比试员不得言笑;
             (三)一律十分钟,过时无胜负则取消资格(此条主要是限制拖时间不打而取平手者)。
               至二十六日决赛时,评、监两委员会共议,拳脚一律解放,踢击各部均可。试员均白带短装,缀有"国术"二字,抽签比试。
               第一日共比试打了两组。闻振飞、王浦(南拳)与河北候秉瑞、山东周化先二对打平,朱国禄、王林喜对打,王因与朱师兄弟自退外,尚有二对北拳对打,余者皆为南北拳对试。因南北技击差异太大,故习南法者全部败北。南北拳对打往往是一动手即分胜否。所以打得快而利索。唯第八对高守武与韩其昌之北拳对打还能引人入胜。高用猴拳,韩用形意,双方均对对方动作心领神会,格击互不相让,势均力敌,全场观众多次为之鼓掌。打致六十余合时,高以一退胜。第十六对为江苏泰县27岁的姜尚武对同县46岁的闻学桢。第二声笛鸣后,姜即甩手逗闻,闻一出手即将姜夹肩臂摔倒。细观前日表演,姜所习的均为花法套子,故有此败(姜挨打后忽然开悟,第三天复试时第一个弃权)。
                二十二日比试前褚民谊、金寿峰表演了太极拳、推手等节目。第三组比试,第一对为刘高升与曹宴海。这是观众期待以久的一对。比试开始,曹左手一杨欲试刘的掌力,刘一拍曹即半身麻木。曹后退两步,发现刘的步法呆笨。十秒种后,曹见到刘求胜心切,气往上冲,体力也浙不济。当曹退到李景林座前时,适有招待员为李泡茶,李即指着桌子对招待员一语双关地说:"把它抹干净。"此时,刘正好右掌打来,曹即45度上右步用了一个抹踢将刘打倒。刘不服,李景林说:"怎么不算输?"刘说:"是摔倒的。"李说:"就是摔牛推般将你摔倒也算输。"但曹己知刘空空如也,即说:"刘老师,我们再打好了。"台下观众拍手说:"曹晏海好汉!"军乐队奏乐。再打时刘上前一掌,只见曹一拧身,未见何势即将刘打倒。刘起身吐了两口血。曹此时说:"刘老师,这回算不算输?"刘认输。翌日晨《当代日报》第一版特写:曹宴海用钥匙打开刘之铁门,内无一贷。该天共打了八对,因末到者多,故刘百川表演了剑侠刀、风云刀。褚挂亭三合刀,孙存周八卦剑等18项。三时半后又打了三对。其中叶椿才(苏南嵩派)与谢庚年(浙东天台派)的对打较为典型。二人俱是南法,叶为江湖壮士,谢为军队教官,初打半小时未分胜负,观众不能久耐,全场哗然。两人为众所激,奋力相搏,又交手数十合,各中数十拳,血流满面,最后由两评委定为平手。乃至张汉章与马春泉对打时,因对方用力过猛同时跌倒,马自退张胜。四时半,第四组比赛己经全部结束。但是在第三组比赛结束后,有参观者郭XX要与李景林也进行一场比试,李慨然应允。郭为北方高手,海内闻名,与韩李鼎足。李素精剑拳,号"飞剑",又擅拳脚,并精太极拳太极剑诸法。郭高大魁伟,筋骨粗壮。李则清解有余,一老秀才也。上场前观众无不担心,不意交手未数合,郭奋拳向李,李不招不架,抢先直入一拳,将郭横击出丈许。全场为之一振,叹为观止。
                 二十三日,由前两天四组比赛中迟到及未参加者先比。马金标与黄学乃对阵马胜。打到赵璧成与郝家俊一对时,又成为大会之另一典型。赵郝二人始则各取守势,自立门户,互相盘旋,且言且笑。赵自退郝胜。而王建东与王旭东对打二人均取对方下路,尽平生本领打成平手。继之由金铭恒与李好学对打,金六十二岁白须飘拂,攘心意诸技,李亦六十岁矣,素好查拳。二人互鞠一躬,即不退让,各使解数,其打击迅猛不异年青人,终至相互悦服为止,乃携手同至摄影机前合影。一时观人喝采声不迭。打了九对之后,乃将前二日两对平手交叉再决,复打成平手。是日又有江西一僧,带二徒前来观摩,二徒技痒,屡欲出头,老僧知二徒不济,即自挺身上前要求一比,适胡凤山原与之比试而增此一对。上台后老僧乃先发制人,出手如连珠炮猛击而前。胡凤山则候老僧拳至两腿作偷梁换柱式,飞出一右手崩拳,击中老僧额上。该法做出后,黄文叔当即赞好,见此一击,可以领悟棍法中这"拍拉"一词。而老僧则因二力相撞信用于一点,顿时被击之处头骨塌陷,倒地流血不止,为停在一旁急救车救去。此事发生后,三时十分大会复将前二日失败的三十六人进行复试,结果有二十人弃权。十六人参加。其中以余先君自退负;僧拾得、王执中等四对平手外,余皆分胜否。比试结束后进行表演,计有褚桂亭龙形剑,田兆先太极剑、刘百川稍子加盘龙鞭。奚诚甫七星四路棍等二十项。鉴于当天比试情况,该晚两会研究决定:明日比试不好打头面;不得言笑;如故意拖时间而不攻取,超过十分钟则同时取消资格。
                 二十四日赛前,先由二十三日打成平手者抽签复试,共六对(叶椿才自退)。下午一时四十分,由得胜者四十六人决赛,打至四时结束,其中除了王普雨、丁保善、陈国栋、张汉章四人取消资格,王喜林因不敌王子庆而认输外,余皆分胜负,共二十三对,取二十一人胜。四时十分再进行负者复试,有十二人弃权,比了五对取五胜。至此优胜者己剩二十六人。在该日比试之中可以看出,由于大会采取胜利者固可进入下一次比试,而负者复试取胜后仍可进入下一次,于是出现了钻"细则"空子的"客套"(客套一词为观众所取)。在场观众均能看出苗头,如朱中国禄与赵道新对打,朱攻夫远非赵匹,而朱明知负给赵仍能进入下一次,故与赵打时敷衍几下,使得赵有机会参加下一次比试,且名次提前至十三名。
                二十五日(大会第九日),由二十六人作一度不计成绩分队比试(即以腰带为识,分红白二队),共打了十一对,三平,余分胜否。第八对为曹宴海对章殿卿。曹腿法极佳,只见里缠外踢,勾挂起落如手便。曹捧起章之快速短拳,似知其必用腿即做金鸡独立式,适章右腿蹬,曹左膝正顶彼右足足心处,章随之后倒丈余落地。黄文叔先生看到此法后赞曰:"是谓有备无患"。当天分队比试完毕,又作了表演。至下午三时半后又由两委员之名家作平生绝技之表演。如田兆麟、陈唯铭之推手,朱霞天之混元剑,陈明征虎头钩,吴鉴泉、孙禄堂之太极,李景林之太极剑等十三项。当日下午共表演了五十五项拳术或器械及器械对练。
              (四)群雄争霸
              二十六日进入最后决赛。赛前特在杭州羊头坝、宫巷口、大众桥、法院、陈列馆附近张贴海报:今日上午十二时准时决赛。十二时以后,因邱景炎、高守武弃权分为十二对,其中除袁伟自退外十一人胜。负者十二人再进行比试,而马金标、林定邦弃权。选出五胜,合二者三胜者复打出八胜,因朱国禄无对手并入负者中再对。裴显明因伤自退,故选出四胜。至三时十分由八胜与四胜进行第三次决试。,打出六胜。负者再比,先出三胜。四时三十分九胜加入张孝才(张因胜李国禄)其为十人再进行四决,抽出五胜。四决之负者加入祝正森(也因胜过朱国禄)再决,张孝才自退,高作霖(因被胡凤山所伤)自退,得两胜王子庆、韩庆堂。至四时五十分又以四决胜者与负中胜者作五决。韩庆堂自退王子庆胜,章殿卿自退曹宴海胜。该日比赛至三时十分之后,观众连日观看也懂得细观门道。场中除了"啧啧"之赞扬声外并无半点喧哗,而比试各员亦尽力相博。休息片刻,负者再决得马承智、章殿卿、最后共有六人:五子庆、朱国禄、曹宴海、胡凤山、章殿卿、马承智。自前日朱国禄退让后今日决赛亦然,曹让高作霖进入四决获第十一名,王子庆让章殿卿进入五决,宛长胜复自退让,使章进入前六名得最后决赛权。但是这种让也只限于中央国术馆教授班学员之间,其目的是(一)垄断优胜者名次;(二)同派系中之同仁提高名次列位,并非在其他比试员中都存在者。而王子庆让章殿卿亦有原因,章为李景林之旧部又与李之女相好。章亦是教授班的学生,由李荐入十一师当少校副官。二十五日晚国瑞先生(巩成祥)嘱王必要为李老师面子好看些,又为了促成章与李之女之事,故而让之。章殿卿系保定新安乡人,十二岁投王芗斋、杨振邦二人门下学艺,后当兵仍继续练武不辍。1928年参加国考入教授班不久即离去。而王、朱、曹之让"客套",也就成为负者及不敢一比者与大会持不同意见者攻讦之理由。当晚李景林因看到对打双方异常凶猛,马承智、高作霖、李庆从均为胡凤山所伤;又看到胡凤山技艺确实不错,恐朱、王等人不故,因此对胡说:"凤山,明天就算你的第一,不要打了,前六名排排名次算了。"胡说:"不打怎行,算我第一多难听,我打了第一得五千元,还要在西湖边为X老师盖座大洋房,让他养老哩。"胡虽说也是中央国术馆教授班的学生,但因各有承师,不同派系,也是判若冰炭,相互保守。这次他带妻妾同来观阵,以为稳打第一,故骄横特甚,结果第二天即输给了朱国禄、王子庆。
                二十七日大会比试之最后一天,马承智弃权、故胡凤山与朱国禄对打。二人体魄相当,技艺勇力均称对敌。胡凤山则取守势,伺机进攻,不料朱国禄连发快拳空打,待胡凤山注意其左侧时一个反劈,胡猝不及防,即为朱打中面部而晕倒。曹宴海与章殿卿打二次,交手未及二合,曹右手扶地,后一回对峙作滑地右手撑地样,居第四。王子庆与胡凤山对打时,胡接受与朱对打时的教训,连出崩拳,王侧身时面部两颧骨均中一下,但不重。与此同时,王用挑踢将其踢倒。因二力交叉忒猛,胡双膝双肘都跌伤,牙齿跌落两颗,所受之内伤亦重。胡下台后与其在苏州馆的老师抱头大哭一场,当即离去。章殿卿与朱国禄对打时,章一腿踢去反让朱接住,章几次想以落地腿法反击朱不成,为朱用十字腿向章转立一腿踹去倒地而负。王子庆与朱国禄对打,朱则忽专取下路作逼腿之虚法,不料王就其势直沉下去,用一硬开弓之势将朱打倒,并伤及其左臂左膝。朱失利而王胜。当章与王对打时,章自退王胜,王子庆打章是最后一局,遂得冠军,第二名朱国禄、第三名章殿卿、第四名曹宴海、第五名胡凤山、第六名马承智、第七名韩庆堂、第八名宛长胜,第九名祝正林、第十名张孝才。最优胜者都是中央国术馆的学生。之后,李景林又将前十名照片挂在中央国术馆大门内通壁上,以示荣耀。
                大会得将名次全部评定好后,由前三名登台向观众致意。
                王了庆略云:"本人参加比赛完全是为了提倡国术,决非为图名利,特将大会奖励之五千元与二十六人平分。"
                朱国禄略云:"希望中华民族一致努力国术,民众有了强健的身体和力量才能打倒帝国主义,中国才有希望。"
                 章亦云:"请全国同胞注意国术,锻炼身体一雪东亚病夫之耻。"
                 全场观众无不为之鼓掌,庆祝优胜。三人话毕,复有杜心武表演了鬼头手,张绍贤表演无极拳等十三项至四时半才结束。大会宣布闭幕式于明天下午一时在省政府大礼堂举行。接着在鼓乐声中前三名拍照,前六名(胡不在)拍照,评判委员会、监察委员会分别合影纪念。
                二十八日下午浙江省府礼堂,会长因浙江财政困难,四出筹饷,要到晚方能回杭,故由秘书长代莅大会,副会长及两委员会成员均出席,比试各员皆到场参加。台上悬中山像,旁有一联似马一浮手书,上联云: "刚柔正奇变化莫测",下联云:"动静虚实妙悟惟心"。像下排列各要赠奖之银盾、镜架之物,并大会奖品。讲话结束后即开始发奖,第一名奖五千元并张之江之赠送的银盾一具,上海武当社镜架一个,中华体育会之银盾"艺勇超群"一具,黄文叔(黄元秀)先生赠的手书一联"读书未必能经世,学武逢时可干城";第二名奖一千五百元并张之江赠对联一幅,中华体育会银盾"有勇知方"一具;第三名奖一千元,中华体育会银盾"积健为雄"一具;第四名得五百五十元并中华休育会 "武德可风"一具;第五名得四百五十元,中华体育会"自强不息"银盾一具;自第六名至十名分别奖四百、三百五十、三百、二百五十、二百元不等。第十一名至第二十名各赠龙泉剑一柄;第二十一名至第三十名赠金壳表一只。当晚又在杭州协顺兴、聚丰园设宴招待大会上层各员及优胜者。为时半月余的"国术游艺大会",在杯觥交错之中至此全部结束。
           
          =====================================================
           
          冷观杭州国术游艺大会给后世的影响
                一九二九年杭州国术大赛的几点启示有关传统武术的话题始终争论不休,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传统武术已远离擂台,缺少检验机制。其实,70年前,有一场比赛,堪称是传统武术实战的大检阅,这场比赛后,对当时的武术界具有巨大的震撼作用,使人们重新认识了传统武术,可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当时得到了明确的东西,经过一个轮回,今天又成为疑团,人们各持己见,不停的争论。今天看来,这场比赛,对认识传统武术,仍有借鉴意义,这就是二九年在杭州举行的国术游艺大会,被人称为千古一会。
              这次比赛由浙江省国术馆承办,遍邀各派高手,就想看看"到底谁的功夫好,谁的不好",比赛规模空前,政界要人胡汉民、孔祥熙、孙科、宋哲元等均为大会题词,在近代很有影响。
              比赛历时六天,比赛过程十分精彩(据说,因无录像资料不好判断但战况惨烈,与几次国考及全运会的比赛不可同日而语,被称为"拼命擂台")。
                 比赛结果令人惊奇--
              和尚道士纷纷落马,南拳不敌北腿,桃李满天下的名门宗师被乳臭未干的后生追得抱头鼠窜,来自深山老林名山大川的神秘高人难过首轮,比赛的优胜者皆为中央国术馆(类似于国家集训队)的学员...
              让我们认识一下当时的国术吧,看看当时对武术界的影响吧,再与现在的散打比较一下吧!
              一、武术名人名不副实。名满天下的高手名不副实的比比皆是,名气大的不一定能打,或者不敢上擂台,或者经擂台一检验,优劣立显,用另一名家赵道新的话来说,就是"要么被打破了头,要么被吓破了胆"。
              二、传统武术基本不能实战。传统武术成了"虚设的套子",不能临场实用,被当时形象地称为"空头拳术",而优胜者自报家门时虽都是五花八门的传统门派,但无一例外的暗地另搞一套独有的格斗训练,训练内容我们不得而知,但从个别人身上可推测一二,如亚军获得者朱国禄兼练拳击,其打法当时遭一太极拳名家非议,说"不合国术",其弟朱国祯要与名家请教,名家不敢迎战,在深秋的天气里竟满面是汗,看来朱的打法有拳击加腿之嫌;获得第十三名的赵道新搞了个心会掌体系,借鉴了西方的训练体系,赵曾对国术的弊端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散打王的裁判津门二张曾受教于赵,张鸿俊曾获全国散打比赛亚军。
              三、武术门派有优劣。都说武术门派无优劣,但这次比赛南派选手普遍不敌北方拳师,南拳选手第一轮全部败北,有的刚交手就被打败,有的简直无还手之力,后为照顾南派,抽签时将南北分开;另外,太极拳打法毫无建树,四两难拨千斤,选手不堪一击。
              四、比赛对空头武术痛刺一针。"要学打擂台的拳术"成为当时练武着的要求,但持艺者看到其真实效果,反而出现一个空前保守的局面,那些为数不多的技艺再也不随便传人。如此看来,今天广泛流传的我们六千万武术爱好者练习的传统武术是否多半是那"空头拳术"?
              五、传统与散打势如水火吗?这次比赛没有看到高深的内功,没有发人于丈外的场面,看看优胜者的打法吧,王子庆运用"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战术打法获得冠军,其不招不架甚至中招反击的打法颇像散打,且身高体壮,以力降人,非传统观念的以巧取胜,倒合乎现代比赛分体重级别的观念;朱国禄借鉴拳击打法,善于声东击西,虚实结合,想起了人们对散打的指责:拳击加腿;第四名曹宴海,公认的第一高手,不怕"起腿半边空",以里缠外踢,勾挂起落易如手便的腿法横扫各路豪杰,因照顾面子,让拳获得第四,与重视腿法的散打还是有着相近的一面。其实现在的散打在试验阶段主要在武汉体院和北京体院进行,其领头人分别是温敬铭和张文广,都是当初中央国术馆的学员,散打和传统的关系他们应该更清楚。
              六、武术高手不在民间。高手不食人间烟火吗?有一江西老僧上台比试,被打塌头骨,抬上救护车。最后比赛的最优胜者都是中央国术馆的学生,相当于现在的国家队,且多来自河北山东,民间未见高手。
             笔者不想在此装腔作势的下什么结论给别人特别是年轻人听,事实胜于雄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前人的实践已经告诉我们一个成功的习武者是什么样?!聪明的你一定会以史为鉴得出正确的结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