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静坐
气功入门 >>

如何静坐

 静坐可以澄清思虑,增进健康,是修养身心的一种重要方法,气功入门。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免不了有种种疾病,一切疾病又可分为身和心两方面,除身上所发生的疾病以外,凡一切贪欲、愤怒、忧怖、骄慢等等不正常的思想现象,都叫做心病。我们平时往往只注意身病,对于心病,一般都不予重视。实际上,身病的发生,大部份是由于心虚气弱;而心虚气弱,主要是由于忧思惊怒,心神恼乱所造成。凡贪食、贪得,贪胜等等都足以招致疾病;且贪之不得,势必生,贪发展的结果,可以使心荡气促,胆惊肝火旺,六脉震动,五脏沸腾,因而气血耗损,风寒暑湿,也都乘虚而入。各种药石,只能救身病于一时,假使不从根本治疗,那末虽一时痊愈,而致病的根源未去,仍随时有遭其侵袭的危险。人们在忙于生活,人事之余,不知设法安定思想,降伏烦恼,甚至有贪得无厌,纵欲忘身的,这样处处与自己过不去,神志既然涣散,气血便失调和,因此往往遭受疾病羸弱的痛苦,这是非常可惜的。据研究,人在精神好的时候,可以分泌出一些有益的激素、酶和乙酰胆碱,这些物质有利于身心健康,能把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最佳状态。相反终日郁闷忧伤,贪嗔痴慢,就会使这种有益激素分泌紊乱,内脏器官功能失调,发生胃痉挛,引起血压升高,造成冠状动脉闭塞,还特别容易引起心脏病。所以我们要求身体的健康,自应去除疾病,要除病就须先补气,要补气就须先养性,要养性就须先调伏烦恼妄心,使心不动摇,自然精气内充,抵抗力强,疾病便无从发生了。
    静坐的实践,可以使我们散乱的心念,逐步归于凝定,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不但可以却病强身,而且可以去除主观的迷妄,获得究竟的安乐,所以静坐的确是最基本的修养法。


2、静坐与生理的关系
    人体的构造,是非常复杂精妙的,它能够成为一个完整的个体,主要是依靠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的作用,所以苏联生理学家N.兀.巴甫洛夫(1849——1936)特别强调大脑对于整个生理活动的重要性。同时根据生理学的观点来说,人体机构的最大作用,首先在于生活的维持,一方面摄取体外的养料和氧气供给于体内各器官,一方面使体内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料排泄于体外。这种物质交换的现象,就是所谓“新陈代谢”。新陈代谢的作用,是没有一息停止的,主要是依靠心脏、脉管、淋巴管等循环器官,来循环不停地运行血液到全身。心脏包括四个腔,即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是推动血液的器官,脉管有动脉和静脉;淋巴管遍布全身,与静脉并行,一面吸收营养物,输送到动脉管,一面摄取废物,送到静脉管、血液的循环,与呼吸有密切的关系,呼出碳酸气,吸进氧气,使静脉中紫血,变为红血输送到动脉,经体循环一周,约需时二十四秒,一昼夜共计三千六百周,我们呼吸的次数,一昼夜才二万多次,所吸入的氧气,共计三百八十多立方尺,这种可观的工作,我们平时自己并不知觉。假使我们能呼吸正常,血液运行没有阻滞,身体便能健康,一有阻滞,全身各器管便得病。
    血液阻滞而生百病,有下列几种原因:一、呼吸不正常,以致不能很好发挥吸收氧气和吐出碳酸气的作用。二、一般人全身的血量,一半积储在腹部,由于腹力不充实,每每发生郁血,因而使其他各部失去调和。三、内脏器官是由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所支配,不能直接受大脑控制,在生理学上叫做不随意肌。当我们睡眠时,虽全身静止,但它的作用,并不稍停,一般说来,不能以我们的心意来左右它,所以当它阻滞而病,每使我们来不及预防。四、心脏跳动时,对于动脉接近而有力,至于静脉管,则是从头部和四肢,回血入肺,受心脏跳动力量的影响,比较微弱,所以也容易阻滞。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见人身的血液,正象铁路的运输,宜于流通,运输停滞,物资必然积压;血液停滞,人身必生疾病。卫生家只能用清洁、运动、多得日光空气等办法来辅助血液的运动。唯有静坐一法,能使大脑皮层的活动,趋于镇静正常,而促使全身各机构的工作更为顺利协调,同时呼吸因练习而得调和,借呼吸的功用,使横膈膜上下动作,腹力也得紧凑,可以逐出腹部的郁血,返归心脏,再由心脏逼出鲜血,输送到全身。如果呼吸功深,增加内脏感觉,就可使不随意肌,也能充分发挥作用。同时心脏的跳动,也自然循序而有力。这样,血液循环便十分优良,而新陈代谢的作用,也就圆满,疾病便不易发生,即使偶然有病,也能预先知道,使它不久复原。治病在未发之前,较一般病后而忙于求医的,其得失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3、静坐与心理的关系
    人身有生理的和心理的两方面,我们从事修养,固然对身心两方面,都不可偏废,而心理每每更能影响生理,譬如:内心有所惭愧,顿觉面红耳赤;内心有所忧煎,不觉发白貌悴,这是心理的影响于形体;愉快时五官的见闻等感觉优美,而悲哀时,便完全相反,这是心理影响于五官;兴奋时食欲便能增进,而郁闷时便减少,这是心理影响于肠胃;忿怒、嫉妒等不正常的感情起时,能使血液及各部组织中,发生毒素,这是心理影响于血液,可见心理的力量足以支配肉体。从解剖生理的观点来说,中枢神经——脑和脊髓,也是联系、管理和调整神经活动的总机构。巴甫洛夫氏在创立高级神经活动方式是“条件反射”的学说中,在做实验时,曾使狗一听到铃声,便分泌唾涎,那是经过大脑皮层的活动,转移到延髓部份唾液分泌中心,再到分泌腺,这也是心理影响生理的一个说明。此外,我们发觉往往有些体育家,锻炼筋肉极其强固,但一旦发生不测的疾病便无法抵御,甚至有因此成为废人的,而一般禅师或哲学家,他们往往能借锻炼心意的修养作用,来驱除病魔,或虽体质孱弱,但由于心方强毅,却能获享高寿,更可见心理潜力的不可思议了。
    静坐不但在生理方面可以使血液运行优良.就是在心理方面也能使全身精神归于统一集中,而促使心理现象的健康发展。心理学家捷普洛夫也说过,抱着一种平静的态度,是与注意的分散作斗争的唯—方法。同时心理既安宁而正常,思想也清明而愉快,自然又能促使体气和平,却病延年。
    此外,一般心理学说所研究到的,都不外乎心的现象、心的作用和心的变化等等,而对心的本体、心的来源以及安心制心的具体方法,却终不能有确当的说明。假使通过静坐,使意识的活动,逐步停止以后,这时心理的静态,清楚地现前,必将有助于心理学说的创造性的发明!


4、精神力的集中
    上面我们已经谈到,静坐能使精神力统一集中,从而进一步促使体气和平,这里再来谈一谈关于精神力集中问题。
    我们用三棱镜或凸镜摄取日光于一焦点,便能起燃烧的功能。这是由于日光在集中之后,就发生高度的热力。无性的物理尚且这样,何况我们有情的精神力!我国近代佛学界的老前辈杨仁山居士,早年在旧书铺内发现《楞严经》的时候,由于这部经典的内容契机,他看得出神,竞不知天已入晚,后经铺内人的提醒,才发觉已是暮色苍苍上灯时候了,再看书时,刹那异境,便不能有所辨认,这正是精神力集中的一个具体例子。苏东坡有诗说:“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惟不见人,嗒然忘其身。”只有这样集中心力,全神贯注在一个对象上,作画便能神化,治学便能深造。所以古人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又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静坐是精神力集中的锻炼术,默坐澄心,将妄念逐步淘汰,妄念愈淘汰,正念愈得提炼,由精神集中所发生的体上阳和之气,更有补虚导滞乃至重新组织已坏物体的功能。所以凡静坐功深的,能提起这集中后的全副精神力,贯注于身上病痛的地方,便能运用这阳和之气,来消融阴霾郁结,使活力,热力,渐渐发挥其治疗的作用。从前憨山大师多年痈疾,一入定而痊愈,这更是人人具足的“电疗术”的高度运用。以上是对身病而言,至于心病,由于我们的无始业习,根深蒂固,正象铜墙铁壁,更非集中全都心力来化除和廓清不可。中国古书尧典说过:“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所谓人心正是习气之私,道心则是一念之觉,惟精惟一,正是做精神力的集中功夫。学禅的人,一心照顾参究,念兹在兹,举整个心力集中在一个疑情上,愈集中力量愈充,力量愈充,集中的程度,也愈加深,等到集中到顶点,忽然一念顿歇,便能湛然洞澈。从这里可见精神的集中力量,小之可以康强身体,大之可以明心见性,而下手的方法,只有从练习静坐开始。


5、静坐与修定
    我们在人生的历程中常不免发生种种苦恼,而许多苦恼,大都由思想纷扰,痴迷不觉而来。譬如迷于财物,往往有因盗窃而犯法的苦,迷于爱情,往往有因失恋而自杀的苦。事已过去,还是攀缘计较,自找麻烦;事尚未来,却先比量分别,不肯放松。这一切,主要是由于缺乏定力的缘故。可见自心放荡失主,实是世间第一等苦人。只有努力修定,才能由弱转强,由愚转智,明辨邪正,有力把持,在惊涛骇浪中,如如不动,不被苦恼所迫。我们研究学问,完成事业,处理问题,应付变患,也都非定力不办。
    此外,根据佛法的观点,宇宙间事事物物,无非都是因缘和合所生,虽然幻象宛然,客观存在,但却生灭变化,了无实性。我们的肉体,无论如何强固,也终有变坏的一天,不能例外,因此有智慧的人,必须一眼看透宇宙人生的所以然,进而研习佛法,破除对身心等的执著,来转生死为涅,转烦恼成菩提,所谓“生死事大”,是何等值得我们的警惕!?而修定实是解决我们生命史上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
    与定有密切关系的,有戒和慧的两方面,所谓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无上智慧,必由定发,无漏大定,必从戒生。因此清净持戒,来对治贪痴等烦恼和杀盗淫等恶业,实是修定的重要基础。戒的种类,可分为三大类:一、摄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总称为三聚净戒。其中摄律仪戒,也叫七众(指各种在家出家的学者)别解脱戒,因为如法受持,可以各别地解脱烦恼。在家学者,普通应受其中的五戒和八戒。又所谓持戒,有“止持”和“作持”二种意义,“止持”就是一切不应作的事,要止而不作,这是消极的防恶,“作持”就是一切应该作的事,要尽量去作,这是积极的生善。所以戒有防恶生善的功能。由于持戒,可以使我们身心清净自在,与无漏的正定相应。
    定的境界,大有深浅,有世间禅定、出世间禅定和出世间的上上禅定等。因此修持的方法,也就无量,而且本来在行、住、坐、卧的一切时中,都可修定,但由于我们散乱的力量很强,在静中修持必较动中容易得力,因此修定的人,除必须受持净戒和亲近良师益友外,在初下手时,一般都要以静坐为基础。在坐时一切放下,身心收敛,外境不扰,内心无喘,身、口、意都安住在清净的律仪中,自可徐徐入定,而且迷妄若去,心体现前,自能逐步证入寂照不二的境地,所以古德说:“若人静坐一须爽,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比毕竞碎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可见静坐又是转迷成觉、得定开慧的一门不可缺少的功夫。


本文为最近在美国东部华盛顿近郊兰溪行馆拍摄南师示范"如何静坐"录影带时,当场参加学生的问答录音誊录。特录如下,以供初学静坐者之参考。(2006年08月26日星期六 21:48 陈运生志)


【一般问题】


一、没有师父指导,可不可以自己修学静坐?会不会走火入魔?


答:可以啊,没有什么不可以。现代人最流行讲走火入魔,其实没有什么火,也没有什么魔。只是静坐的理论、静坐的方法搞不清楚,再加上下意识里有些神秘观念,以发精神、思想不纯净,自己造成幻境,这便叫走火入魔。像宋明理学家们大都讲究静坐,从来没有走火入魔过。因为他们静坐的要旨重在养心,讲究的是思想纯净,所以没有什么走火入魔这些鬼话。


二、是不是在佛堂才能静坐?静坐是否一定要烧香、穿法衣再入座?


答:不一定,随便哪里都可以坐,无处不可坐。信仰佛教的人才要在佛堂、禅堂静坐。不是信仰佛教的人,哪里都可以坐,什么衣服都可以,什么形式都可以,静坐是共法,是佛法和一切其他宗教外道们的共法。


三、有家庭儿女、为生活奔波忙碌的人可不可以静坐?


答:当然可以啊。静坐是最好的休息。


四、生理上天生有病或肢体残障可不可以学静坐?姿势不能完全达到标准有没有问题?


答:静坐主要的目的在心静,并不一定在乎姿势。心静了就是静坐,所以当然可以。


五、静坐可不可以使身体恢复健康?


答:可以。


六、过度疲劳、爱困的时候可不可以静坐?


答:疲倦想睡的时候静坐是休息。假使要做功夫的话,最好是精神好的时候,睡醒以后再静坐。


七、静坐是不是一家要吃素?在家人吃荤可不可以静坐?


答:都可以。


八、什么时候静坐最好?是否需要在固定的时间静坐?


答:什么时间都可以。道家喜欢子午卯酉,那是配合阴阳家(不是易经)的物理自然法则,注重时辰静坐,是做道家炼丹功夫用的,平常没有时间的限制。


九、感冒生病时可不可以静坐?


答:当然可以。感冒生病会好得快些。


十、很嘈杂的工作环境可不可以静坐?


答:可以"静",不一定要静坐,在嘈杂的环境里摆出静坐盘腿的姿势,人家看你是怪相。其实心静在哪里都可以。


十一、有便秘、痔疮或者驼背的人可不可以静坐?


答:可以。心静对一切病都有利。


十二、怀孕的人可不可以静坐?


答:可以。可是没有练过盘腿的孕妇最好不要盘腿静坐。怀孕以前有盘腿习惯的人,当然可以盘腿,这都没有关系。


十三、有精神病的人(包括先天及后天受环境影响)可不可以静坐?静坐后对他有没有帮助?


答:这个要看情形,也需要有人辅导。理论上静坐对精神病者绝对有好处。但是没有适当的人照顾辅导,有时候反而引起他更多的幻想,不太好。


十四、静坐的人可不可以常喝冰水?


答:看习惯而定。依照养生之道,最好是少喝为妙。


十五、静坐后可否立即洗澡?


答:这个没有问题。


十六、吃饱后可否立即静坐?


答:初学静坐的人,刚刚吃饱了不能静坐,因为肠胃正在忙着消化,不适合静坐。对静坐已经有心得的人来讲,吃饱了马上去静坐,一下子就消化了。初学的人最好吃饱以后休息半个钟头到四十分钟以后再上座。至于肚子饿的时候可不可以静坐?初学的人最好是不要太饱也不要太饿。


十七、房事过后可不可以静坐?


答:可以。不过对初学的人来讲不太适合,最好是房事过后、休息好,精神足了再来静坐。


十八、静坐以后是不是有助于房事?


答:现在我们学的是静坐,不是学房事。如果把静坐积蓄起来的能量用来行房,拼命的动,同静坐的原则相反,损失更大。


十九、不洗脸、不漱口可以静坐吗?


答:静坐同这些琐事关系不大,暂不讨论,免得浪费时间。


二十、小孩子可不可以静坐?


答:也可以啊!静坐是养心,静下来就对了,如果是好奇,想求神通,那当然不好,就不要他静坐。


廿一、应酬喝酒后可不可以静坐?


答:应酬喝酒醉了,你要他静坐,他也不干。要等他酒精消耗完了,消化好一点,安静一点的时候再静坐,静坐为的是养心。


廿二、初学静坐有那些正确的参考书?或读哪些佛家、道家的经典?


答:现在有关静坐的书很多,正确的有摩诃(大)止观,小止观。学佛的最好走这个路线,或者是"佛法要领",其次是老古公司出版的这几本。学道家的最好看"性命主旨"、"悟真篇",不过注解不要乱看,各家注的不同。其余的道书丹经很多,最好要审慎选择。


廿三、静坐以后可不可以参加喜庆宴会等俗务应酬?或看无关修道的杂志文章和电视电影?


答:这些都没有关系,静坐并不妨碍普通生活。静坐以后去打滚都可以,你要跳舞也管不着。


廿四、为什么要静坐?


答:这就要反问你自己了。
 
廿五、初学者如何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修禅定?


答:可在自己家中,找一个能够安心坐的最久的地方,那就是静坐最佳的地点,这是因为只要坐的舒服,就会喜欢坐,也就容易入定;再者,用拜垫隔绝地气,上面放著蒲团,让自己调整到久坐不疲的高度,调整好以后,就固定在那里坐禅。


   初学者可用倒数计时器来计算时间, 可附带准备 1 小杯温开水、小毛巾、卫生纸、纸、笔等,当静坐中口喝时,可拿水喝;流汗时用毛巾擦;如果想要上洗手间就去上,不要忍到结束,不然,对身心皆有不良的影响,只要如厕后再继续坐即可;禅坐中,若有意义的念头闪过,如果有必要可写下来,不要挂在心上;如有必要,电话也可放在旁边,电话铃响时,可慢慢拿起来对答。只要让自己心念保持在最少干扰的状态下做完喝水、擦汗、写东西、接电话等,然后继续静坐。如果有人按门铃,或者突然下雨要收衣服,或闻到烧焦的味道要关瓦斯时,可先慢慢出定,调整一下身心,然后慢慢起身去处理,切忌马上跳起来去办,如此很伤身心。


廿六、 静坐时间以多久为宜?


答:初学者从五分钟开始,慢慢增加到三十分钟,可以先坐一次五分钟,然后出定,身体轻轻左右摇摆,调整身心过一会儿再坐第二次五分钟后再出定,再第三次五分钟,当第三次五分钟时问到,还想再坐时,就可增加时间。


   进阶者慢慢由三十分钟,增加到五十分钟,最好每天能坐二次,可以先坐三十分钟后出定,调整一下身心,不要起身再入坐,不限制自己的时间。坐到不想坐就出定,如此地持续下去,就能慢慢增加自己静坐的时间。 专修者慢慢由五十分钟增加到二小时,也如同上面所说的一样,先坐五十分钟,然后出定,调整自己的身心,不要起身,再入坐,不限制自己的时间,坐到不想坐就出定,如此练习下去,就能慢慢增加禅定的时间。


   对于一个以生命力投入修行的人而言,最好能够坐到八小时,可先坐二小时后出定,调整自己的身心后,慢慢起身经行,或调整自己身上僵硬的肌肉,十分钟至十五分钟后,再入坐,不限时间,坐到不想坐时,调整身心后即可休息,如此就会慢慢增加坐禅的时间。
   切记,一切取自然、不勉强为原则。


【生理部分】


一、静坐时如何知道自己的姿势是否正确?


答:这要凭个人自己的感觉。从外在来讲,最好每个人对生理学、解剖学、医学都有点了解,甚至看看医学上标准的人体骨骼图片。内在方面,自己对不对要凭感觉。假定一个人对自己身体感觉都不灵敏,当然有问题。可是世界上对自己身体内部感觉很灵敏的并不多。这要经过静坐训练、相当有功夫的人,才会对自己内部身体感觉很清楚。这样可以养生、健康、长寿,所以主要的关键还是看自己。


二、静坐时身体会颤动、发冷、发热、发汗?


答:假使是因为静坐的影响而有这种现象,这是病态的发露,因为内部本来有病,因静坐而引发宿疾,就使你感觉清楚。如果病很轻微,因静坐发冷、发热、颤抖(动),身体就会自然好转。如果病比较严重,自己有医学知识的就晓得治疗,不然的话,要找医生研究。这是静坐的自然现象,不是静坐引起的毛病。这是好现象,自己就知道怎么样去保养治疗。


三、静坐后体重增加或减轻怎么办?


答:不要太注意体重的变化。体重是受情绪、心理、生理、气候和饮食的影响,随时在变化。静坐不要注意这个,否则就是太注重身体,偏向唯物思想了。静坐是养心。


四、静坐后精神奕奕,晚上睡不着怎么办?


答:静坐坐得好,本来可以断除睡眠。不要太重视这个问题。昼起夜眠和一天三餐一样,都是习惯问题所养成,不一定非要如此不可。学佛的人,视睡眠是魔障,是盖。如功夫到了不睡,一天当两天用,岂不更好。


五、静坐中,有时不由自主的气动,身体摇摆不已,会跳动,或打神拳,该让它继续或停止?


答:那要看情形。人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个是知觉(思想),一个是感觉。气动带来的现象属于感觉状态。身体里的气机发动,可以说是好现象,也可以说不是好现象。身体里哪里有障碍,气血流通时,它就自然反应发生这种现象。至于要让他发展或制止他,就要靠智慧来判断了。有的人头脑很清醒、很正常,为了他的身体,可以让他继续、鼓励他动,等于是最好的内在运动,使他身体恢复健康。如果是精神有问题,或是思想倾向神秘性的,最好立刻制止,不然演变下去变成乩童、跳神的人,再加上神秘思想,就变成病态,不应该如此。任何一件事的好坏都看人的运用。


六、为什么静坐后反而感觉腰酸、背痛、脚麻、觉得混身是病,而且很容易受风寒感冒?


答:那是本来就有那么多病。和前面的问题一样,因静坐而反应出内在的病,并不是静坐引出你的病。腰酸背痛就是腰部有问题,如果自己不懂的话,赶快去看医生。


七、静坐后会打呃、放屁,是否有问题?在佛堂静坐时可不可以放屁?


答:静坐的时候最容易打呃放屁,那是中宫的胃气要通了。普通人饮食过度,食道和胃肠都不大通的,多半有消化不良或者胃酸过多的问题。静坐坐得好,胃气通了,身体健康,上行是打呃,下行到肠子,肠子不健康的话,有很多废气在里头,自然要放屁。道家有许多观念,认为放屁是元气漏了,不管哪一种屁,拼命夹着肛门,不让屁漏出来,这是很危险的事。有些废气必须把它排泄掉,如果肠胃有问题,又忍屁不放,往往引起中毒的现象。可是对完全辟谷的人而言,不吃东西,肠胃清了,功夫到某一极点的时候,有一种屁是很难得的,不能放,放了会有漏精现象。究竟哪种屁是元气,哪种屁是精气,哪种屁是废气,要靠自己的智慧去体会,最好有废气就把它排掉。至于在佛堂里打呃放屁,这是生理自然的现象,没有什么不敬的问题。所谓不恭敬,是故意造成的便不恭敬。如果是生理自然的反应,佛难道不慈悲吗?一个病人到佛堂,说这个病人很臭,应该赶出去,或者让他忍屁而死,那还叫做大慈大悲的佛吗?


八、静坐后可不可以有性关系,是否必须戒绝房事?


答:这是个严重的问题。一般人学静坐有很多不同的目的,包括健康、长寿、修道、求神通、学佛、练功夫,不管是什么目的,基本上,静坐是要守戒的不能漏精、射精,这是基本原理。但是有许多人学静坐就是为了性行为。尤其是男性,希望藉着静坐把性工具练得坚强牢固,征服女性,以此为神通、快乐。如果是为了这种目的,则是自求早死,这是绝对不好的事。至于普通人静坐以后能不能有性行为,就看你自己静坐的目的是为什么?一般来讲,正常的性行为是可以的,不过要节制才是,不要随时随地去"做人",太纵欲是有害的。


九、静坐后,生理机能旺盛,性欲勃起,如何调服?是否有彻底解决的办法?


答:这是最难的问题了,也是静坐第一关。大家学静坐,不管是为了健康长寿,或是修道、学佛,碰到这一关几乎都过不了,就自然会去做性行为。《楞严经》上也讲到这一关很重要。所谓性欲勃起,就是淫根勃起,佛经上把男女性器叫做身根、也叫做外淫根。实际上真正的淫根不是这个工具,而是心念。最好的调服方式就是把心念空了,如果能空掉心念,这个不是问题。许多人心念空不了,在工具上面想办法练气功、练各种调服,是很难达到效果的。当然也有各种特殊的方法,以修道的立场来讲,最好的方法是减少饮食,肠胃空一点就很容易调服。念头一空就回转了。回转来就变成身体最好的营养。


十、女性月经期间,可不可以静坐?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答:对一般初学的人来讲,最好是休息几天。如果是学佛的人,走心地法门,念佛参禅,看空了身体的,那么,月经期间静坐,一点妨碍也没有,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至于道家和其他做功夫--所谓练气血的,就是要考虑一下,在这个时候故意锻炼气血,恐怕逆流反走,就形成气血不顺畅,反而变成病态,至于功夫好的人,就看她自己的经验了。只能说到这里,高深一层,以后再说。
 
十一、老年人(尤其更年期的人)静坐是否有需注意事项?


答: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多注意心地法门,信佛教的最好念佛,信其他宗教的,也要一他的宗教信仰为主,这样静坐,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十二、为什么静坐后,有事会闻到檀香味?


答:这有两种情况,大部分是自己体内的变化,譬如说,静坐坐得好,效果达到脾胃净化,就会产生檀香味或其他香味。如果肝脏有了好的效果,就会产生一种清香的味道,本来人体内部是香的,都是自己心念不好,生理不健康,所以搞得很臭。另外一种情况是外力的加持,如佛菩萨感应所带来的檀香味,这是宗教上的现象,不要搞不清楚。


十三、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人,可不可以静坐?


答:当然可以静坐。不过,要走心地法门,注意思想念头,只管心念,好好养心,那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如果想做各种功夫,就需要有专门内行的人指导。


十四、静坐坐得好,会一直拉肚子,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答:对静坐坐得好的人来讲,拉肚子是好事情,表示气脉走通了,在清理肠胃。我所知道的,有人甚至一天拉一、二十次,最后像水泻一样大拉,拉一次清爽一次,那是静坐的效果到了,没有什么问题。不过,不要病态的腹泻当作好现象,那是不多的,要求医药才好。


十五、静坐坐得好,会经常漏丹,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答:漏丹原来是道家的名称,后来佛家也通用这个"丹"字,就是普通所谓的"精"。漏丹就是遗精,真正的精不只包括两性的精虫卵子,还包括各种气的作用。遗精的途径很多,包括梦遗、醒着遗、性交中早泄、遗精、阳不举阳痿,都是性荷尔蒙(内分泌),乃至整个身体荷尔蒙(内分泌)衰弱的毛病。所以丹也同全身荷尔蒙,包括脑下垂荷尔蒙、甲状腺荷尔蒙、肾上腺荷尔蒙、性腺荷尔蒙等内分泌通通有关。丹漏了就是病态、不太好。最好静坐坐到不漏丹。不漏丹身体绝对健康,可是不论男女,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做到不漏丹。道家的理论和现在生理学不同,精是气华的,这个气不是空气,也不是呼吸之气,而是元气,也就是生命能所变化出来的产生的。想要炼精化气、使身体健康、长生不老,甚至成佛成仙,第一项条件就是戒淫,断除性行为。道家所谓"百曰筑基"起码一百天,将近四个月时间,完全不漏丹。心理上还要完全不动淫欲之念,这个才是初基打好。不过,初基打好并不算成功,还要"十月怀胎",等于一个女人,胎儿在肚子里要好好保养。百曰筑基加上十月怀胎,是一年两个月,生理上要没有遗精,或性行为的射精,心理上也要很平静,像婴儿一样没有淫欲。"十月怀胎"以外还要"三年哺乳",至少三年,要这样不漏丹,这个是四年两个月了。然后等婴儿长大,这中间当然也不能漏精,如果漏掉了,婴儿就长不大。四年两个月以后是"九年面壁",所以总共要十几年不漏丹,以后还要不要漏呢?问神仙去。总之,修成功了,起码也要十几年,所以不漏丹这个问题讲起来有那么严重。不漏丹是初步,一般人学打坐,据我所知,大部分的人不坐还好,越坐越漏,漏得厉害,甚至还故意去漏,那就免谈了。


十六、有时特别烦躁,无法静坐,怎么办?


答:那是心理问题,或是心脏、肝脏有毛病,总是身体内部有不健康的地方,就要注意。


十七、有时静坐会不想起来,也不想办事,怎么办?


答:那要看什么情形。有一种人是身体完全没有感觉,那是病态,要治疗。不过病态到这样的人比较少。普通静坐有一点点效果也会这样,这要能够自由作主才对,有意能够坐得住才好。而且在静坐中发生心理生理的舒畅喜乐才是对的。


十八、瑜伽术、气功与静坐入定有没有关系?


答:都有好处。


十九、有口水来时怎么办?


答:缓缓咽下去。


二十、后脑有声音不停怎么办?


答:不要注意它,越注意越厉害,那是气向脑部走,头部气脉快要打通以前的现象。不理它,气自然就走通了,真正走通以后,还有更美妙的境界。
 
【心理部分】


一、静坐时听到特别的声音(幻声)及看到一些光影幻象,怎么办?


答:这些都是心理作用所影响。也有一小部分是由生理内部变化所引起的。这要记住金刚经上的一句话:"若见诸非相",知道一切是幻境,不理它就好。这些幻声幻相并不是坏事,那是静坐进步当中的一种现象。如果当成有神通、有鬼神,就是迷幻成真,最好停止静坐。


二、静坐时看到鬼怎么办?


答:也同前面的问题一样,一切都是自己下意识的幻想,就唯识的道理来讲,都是独影境或带质境。换句话说,都是下意识的精神状态,不是真实的。只要把道理搞清楚了,一点都用不著害怕。


三、静坐时胡思乱想不已,怎么办?


答:那很难办。要走心地法门,那要多研究佛学N乙裁话旆ò镏悖荒芄唤心憧铡7鹨仓荒芩担quot;住一切皆空",怎么空?佛、神仙都没有办法帮你空。


四、静坐时容易昏沉睡著,怎么办?


答:昏沉睡著有两种问题。一种是心理问题,心情沮丧、精神不好,会容易昏沉。一个是生理问题、身体、头脑不健康也有这种情形。最好是睡够了再起来静坐。


五、静坐时觉得心灰意懒,人生无望,想自杀,怎么办?


答:这个、佛都没有办法救你,要自己看空。至于说为了灰心去静坐,已经不对了。既然灰心,就不会静坐,既然静坐,又要灰心,那不晓得为了什么?这都是心理问题,必须自求解脱。不过,要想一想,自杀以后,到另外一个世界,那边使你更灰心怎么办?


六、静坐中突然想笑,有时又想哭,不知为什么?


答:这是心理状况引起的,第六意识不能作主,就会跟着这个现象乱跑。少部分也是生理状况引起的。肺和心脏的气走动了,就会喜欢笑。肾脏同肝脏的气走动了,会有悲观流泪的现象。但大部分还是心理因素,这要检查自己的心理。


七、静坐如何观想光明点?观想丹田可不可以?丹田的位置究竟在哪里?


答:这个问题已经超过静坐的范围,完全是密宗与道家所注重的问题,属于佛法修持和修道的范围。修道学佛的人,不一定要观想光明点,可以观想的很多,譬如佛像。现在道家错误的解释,肚脐下一寸三分叫下丹田。其实下丹田的位置依每个人的体型、手指长短而有不同。正确的量法是以每个人中指中间一截的背面为标准长度,从肚脐往下量这个长度,就可以找到下丹田。中丹田在心,上丹田在眉心,间脑这里。上田、中田、下田,道家叫做三个丹田,所以观想的时候,把这个光明点定在哪一个丹田,要看什么程度、什么时候。而且真正的明点不是观想出来的,而是修道学佛的人功夫到达某一境界,光明出现,那才是真正自性的明点。观想的明点不算是真的,而且不要摆在下丹田,尤其是女性,千万不要这样,否则对身体不好。这是学佛修道的专门问题,要专门研究。


八、为什么要数息、数两下就忘了,观想佛、想不起来?作白骨观也作不起来?做这些功夫有什么用?


答:那是学佛的专门问题,至于为什么做不起来?因为心念不能止,不能专一。学佛能够训练到心念专一,也不昏沉、也不散乱,这是已经有了相当基础,谈何容易啊!至于说做这些功夫有什么用?这太专门了,各有专书,不能笼统的讲。


九、学习静坐的人在曰常生活、办公时,应如何联系定力?


答:那就要看你的定力了。定力同静坐可以说有关联,也可以说没有关联。有定力的人,就算不学静坐,也可以曰理万机,事情虽然多,头脑还是很冷静,心情也很平静。至于说,静坐做得好,练出定力,用来做事,那要相当的功夫了。怎么样去练习?方法太多了,要现场做,不是空谈理论的事。


十、为什么静坐后,亲情、友情、手足之情、男女之情反而更觉浓厚、更难割舍?该如何派遣?


答:这是智慧问题,不是静坐的问题。不过因静坐,头脑清楚了,自己发现情重,并不是静坐使你多情。这是心理同生理状态,由形而下到形而上,要先研究佛学再讲。


十一、静坐有了某种定力,可以把他人、世界和事件分隔开来,与我自己的内在漠不相关,得到一种逃开的宁静。可不可以用这种方法?用坏了会不会精神分裂?


答:大体上这是很好的事情,不会有精神分裂的问题。但是细微的思想很多的话,就等于双重精神状态了,那要注意。


十二、什么是健康的心理状态?


答:这个很难讲了,正常的人心理状态就是健康的。(一笑)怎么叫正常的,很难下定论。以佛眼看来,这个世界,便是病态的变相,人生,也多是变态的。


十三、如何克服恐惧感?


答:这要道理上看通了。有宗教信仰的人可以念经、念咒,实际上这还不是究竟,究竟是要道理看通,检查自己的心理,为什么恐惧?


十四、脾气大、嗔心重怎么办?


答:这也要道理搞清楚,检查自己的心理状态。这个不是静坐可以解决的。


十五、怕死怎么办?


答:最好死了以后再研究。(大笑)
 
【修行部分】


一、如何炼化精气神?


答:方法太多了。所有的佛经、道家的书籍和印度瑜伽术都在这个问题上转,这个问题太大了,大哉问。


二、何谓奇经八脉?


答:普通的经脉属于神经系统、血管系统,奇经不是属于血管系统,也不是普通的神经,是另辟一路的,有八个脉,就是八条气化之路。奇经八脉不完全属于肉体生理的部分,而是生理跟神精结合的部分。


三、在睡眠中怎么用功?


答:既然睡眠,就不会用功了。既然用功,就不会睡眠了。


四、入定与睡眠有何不同?


答:这两个名称就不同。入定有各种定境,各种现象。定这个字很简单,一个念头,等于一个珠子一样,把它定住在那里,永远是这颗珠子,那个叫入定。珠子不只一颗,还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所以定有各种各样的境界。千万注意,不要把静坐当作入定,那就错了。静坐是初步练习,将来功夫高了,可以因静坐或学佛修道,进入你要的境界,那个叫入定。睡眠是大昏沉,当然不是静坐的定境。


五、静坐如何入定?入定后应如何?


答:静坐是静坐,入定是入定。入定是佛家、道家专有名称,看你要修哪一禅定,百千法门,各有不同。"定"字本身的意义就是把一个东西定住,念头像一颗钉子钉住,像一颗珠子放在那里,珠子是活动的,把它定住,摆在一个中心点,专一不动。钉子、珠子都是作比喻,比喻有百千三昧,三昧是梵文翻译,是百千种方法,是你达到"定"的境界。定是心定,身体跟着定,奇脉也跟着定了,这个叫"定"。入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所以佛教的念佛参禅、其他宗教转移的做礼拜、祷告,没有杂念妄想,定到一个念头上,乃至道家做各种功夫,密宗的各种观想,都是入定的方法。但是定了就是悟道了吗?不是。定跟悟道大有差别,静坐得定是一般宗教、哲学共有的功夫,所以叫作"共法";证得菩提、大彻大悟、悟道成佛,那个大智慧的解脱"般若",是不共法,那是佛法的真正中心就是智慧的解脱。我们普通学静坐同入定还没有关系,坐个几天几夜都不动,只能说静坐做得好,是不是达到入定的境界是另一个问题;而且达到入定的境界,同是不是悟道、智慧解脱了没有,又是另一个问题,不能混为一谈。


六、三际托空以后该如何?


答:三际托空是佛学禅学的名称,太专门了,超出静坐的范畴。那是把心分作三段处理,前一个念头让它过去,后面的念头未来,中间的这个念头当下就空灵了,这个叫三际托空,并不是佛法的究竞,而是最初步的空念头的练习。实际上,中间这个念头的空灵还是意识境界的空灵,这里头还要起慧观,就是智慧的观察。所谓一切方法,皆如梦如幻,这是假观一切方法即假即有,这是幻观、也是假观。然后一切方法的本体即有即空,即幻即空,这是空观,还属于三际的前后两头;然后非空非有,即空即有,至性本来能生万法,亦能空万法这就进入中观,中观以后,中字还要舍掉,即是达到毕竟空,空还要毕竟舍掉,这些都属于佛学的范围。


七、什么是出阴神、出阳神?跟化身、意生身有何关系?


答:出阴神、出阳神是道家的观念;其实懂了唯识的道理,有时阴神、阳神还是属于独影意识的境界。拿道家来讲,普通能够出神,都属于独影意识的晶界,都是阴神,真正出阳神,那要到达即身成佛境界,第八阿赖耶识整个转了。这种独影意识跟化身、意生身当然有关系,修成功了,独影意识也变成化身,意识也可以化身去了。修不成功啊,一切都是幻想、魔境,这个也是学佛修道专门的问题。


八、坐中见佛、梦中见佛与实相见佛有何不同?


答:静坐中见佛、睡梦中见佛、实相见佛当然不同啊,这个问题本身已经是答案,不要问我了。


九、静坐是看到影相,有先知的能力,但时真时假怎么办?如何鉴别?


答:静坐有时有先知,小事蛮灵,大事反而不灵,都是第六意识、独影意识境界。至于说灵不灵、对不对,这个问题是专门的,慢慢去参究,暂时不告诉你。如果把这个当成神通,认为很灵,久了以后就进入神通二号神经境界,要特别小心。


十、开悟与静坐有何关系?是否要开悟非静坐不可?


答:开悟和静坐可以说有关系,也可以说没有多大关系。真正的开悟不一定要静坐,但是如果为了开悟而学静坐,这也是应该。


十一、什么是"三花聚顶、五气朝元"?


答:三花是"精、气、神",气脉到头顶上通开了就是"三花聚顶"。五气就是金、木、水、火、土,也就是心、肝、脾、胃、肾,这些内脏都绝对健康了叫作"五气朝元",这两句话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奇经八脉、气脉都通了。


十二、如何鉴定一个人有道无道?


答:这个很难讲,这个问题不答。有道的人一定慈悲喜舍、戒定慧俱足,很明显的。


十三、悟了道有什么用?悟了道以后如何?


答:悟了道以后好吃饭、好睡觉。(大笑)


十四、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宿命通、他心通如何修炼?程度差别如何?


答:其实人都通的嘛。吃了饭会拉屎、耳朵听得到、眼睛看得见;这都通啊。至于说那些神通,有专门的修法,修成功了,还不算真神通,要大彻大悟以后,自性本来俱备神通,那又属于佛法范围,以后专门再讲。


十五、有了神通可不可以表演?


答:有神通的人都不表演。表演的叫魔术。


十六、悟道的人是否一定具足神通?


答:那有两种情形。有些人悟道了,不要神通。有些人悟道了,有神通。至于一般人想学道、修神通的,已经是不通,表演神通更是魔道,那叫做耍魔术。


十七、报化身成就,是否非双修不可?


答:不一定,不应作如此说。这是佛法专门的问题,不在此讨论。


十八、禅宗三关在功夫境界上怎么讲?在菩萨果位上如何说?


答:这些在"禅海蠡测"(老古文化公司出版的)书中都有,这里不谈。

 

 

怎样练习六字养生法<\/head> <body id=" news_detail>
气功入门 >>

怎样练习六字养生法

  六字养生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养生方法,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中医名家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一书中。它以“嘘、呵、呼、洹⒋怠⑽rdquo;六个汉字发音时的呼吸吐纳,导引人体气息的出入,加上相应的肢体动作来影响人体的脏腑。所谓“五脏元真通畅,则气血安和,其外自能筋骨坚韧,颜面倩美矣。”只有人体五脏六腑的状况良好,内在的气血运行正常,那么身体机能自然正常,外在的面容肌肤才会美丽。六字养生法则是一种最简单有效的养生方法,呵字治心气,呼字治脾气,渥种畏纹曜种胃纹底种紊銎种稳埂br />        六字养生法中的“嘘、呵、呼、洹⒋怠⑽rdquo;字音,一般为“xū、hē、hū、sī、chuī、xī”平音。注意六字中“rdquo;的发音与现代汉语的发音略有不同,洳欢i,而读si。而且练习这六字的发音时音调要平。练功前要做好预备式,可以采用松静站立的姿势,也可以采用静坐的姿势,不拘泥于形式。要做到身心彻底的放松,精神专注,气息调整自然。身体所有关节、肌肉由上而下,彻底放松,以利于气血的运行,气功入门。
      (一)嘘字法
  静坐练法,在床上坐好,两腿伸直,怒目扬眉,然后头部左顾右盼,来回慢慢转动。转到左边即发“嘘”字音xu,然后再怒目扬眉,头向右转,转到右边时发“嘘”字音。头正时吸气,头转到左右时呼气发“嘘”字音。
  站立练法:头部动作与静坐相同,另加双手拍肩动作。怒目扬眉,头部左顾右盼,头向左转,右手拍到左肩,头自右转,左手拍打右肩。头正吸气,转头呼气时发“嘘”字音。发“嘘”字音可以疏通肝气,治疗肝病,如慢性肝炎、高血压病等均可练该法。
  自然练法:行住坐卧不拘,也可以不做其他身姿手势,工作学习之余单纯念这六字也有效。古人有“念时耳不得闻声”,“以鼻徐徐吸天地之清气”,“吸时耳亦不得闻声”的说法,但这些只是一家之言,我们在练习时当然也可以念出声,准确、自然、放松、随缘即可。  
  (二)呵字法
  面向东方静坐,在子时前和午时后各叩齿36次,用舌搅至唾液满时,漱口数遍,分3次咽下。咽唾液时必须猛咽有声,用意念送至丹田,然后吐气发“呵”字音,发音不要出声,自己能听到即可。发“呵”字音可以稳定心神,治疗心病,如失眠、冠心病、心律不齐等。如果合练“吹”字法以补肾水,心肾既济,阴阳平衡,可以祛病延年。
  (三)呼字法
  右手上举过头,左手插腰,向左转身,右手从左边自上而下弯腰去触左脚,然后起立。向上举手时为吸,手由上面下时吐气发“呼”字音。用相同动作两手左右交替上举•发“呼”字音可以醒脾。脾有病则消化不良,出现口臭、吐酸水等症状,脾属土,练“呼”字可帮助消化,增进身体健康,
  (四)渥址br />   两腿直立,两脚分开,略宽于肩。双手高举过头,使两肺尽量扩张,以多吸进氧气。然后左脚向前迈一步,脚尖点地,挺胸。双手后扬,同时吸气,接着右脚也向前迈一步,成立正姿势。然后双手随身体向下弯腰,同时呼气,发“ ”字音。发“ rdquo;字音可以清肺,治疗肺病,如外感发热咳嗽、痰涎上涌、慢性支气管炎等、都可练该法。
  (五)吹字法
  两脚尖和脚跟均并拢,双手交叉向上举,手心朝上,头上顶。然后弯腰,双手触地,再立刻松开,然后双腿下蹲,双手抱膝,呼气发“吹”字音。默念“吹”字,不发出声音,只自己听见即可。练“吹”字法时,要注意肾气上收,口唇似闭不闭,涌泉穴内收,足趾如抓物状。发”吹”字音可以固肾,肾属水,冬藏精,所以冬天可多练该法,以益寿延年。
  (六)嘻字法
  双手高举过头,握拳。抬头,两眼看拳,双手向上用力打30~50拳后,吐气时发“嘻”字音。一般要念“嘻”字6遍。
  发“嘻”字音可以理气调气,以治三焦烦热。三焦主命门相火,为六腑中最大之腑,是全身通气的道路、如三焦有病,出现寒热往来,口苦胸闷,恶心呕吐等症,都可练习该法

 

 

怎样练习吐纳功?
气功入门 >>

怎样练习吐纳功?

以下是我在网络和气功网友交流体会的部分观点,仅供参考。
 
吐纳即吐故纳新,排出废物气,释放出来去,就自然收腹,吸气即采气,自然就形成鼓腹,如此反复吐纳,丹田就被激活了,天长日久,丹田就成了气囊,就有功夫了,气功入门。


所谓吐纳
就是呼吸
吐故纳新
就是此意


我来教大家一些基本的
吐纳之法吧
当然 比不上名家的那些内功了
呵呵``所以 请内功大师们不要挖苦我哦
我是给初学者们写的
下面我们就开始了`


双脚与肩齐
气息自然
目视前方
双手放在丹田处
此时 吸气 一定要吸得不能再吸
然后 呼气 一定要把丹田的气全部吐出
所谓吸满吐尽 一定要记得 如此9遍
然后 双手 掌上背下
自丹田处 向上抬
抬的同时 吸气
抬至胸口 便翻掌下压
同时吐气
如此9遍
如果这时觉得丹田发涨
便可以跟着我向下练
如果没什么感觉
就别练了 不是你没静下来 就是身子的毛病
静下来了再练


再来教大家 如何气走全身
这时 就要用意念了
其实 气的走向 就是靠意念
开始了`
双手还是放在丹田处
吸气 吸的同时 想着气由丹田而起
慢慢向上走 气走至胸口
再想着气开始向两边走
分别走向双手
气走到手指处便回收
再马上让气沉于脚底
沉下去后 便可让这股气回于丹田
此时 便可呼气了
对了```以上的动作 都是在吸气的时候完成
不管你让气走向何处
一定要等气回于丹田的时候


值得注意的是`
一定要吸满吐尽``
一定要心境平和
一定要缓缓慢慢
千万记得 吐纳时不要用口
要用鼻子


当你感觉 你练的时候
让气走到哪的时候
能感觉有股气在动的时候
就证明 你丹田有气了


仅献给初学者
呵呵  请大家笑纳


“导引吐纳”功夫,古代多有传习,建国以后也曾形成潮流,但近年因种种原因,此等功夫渐为人少谈。
而于拳法修炼中运用,我体会则为呼吸吐纳之功夫:
“逆腹式”呼吸是一种锻炼胸腹的好方法;
在训练及实作中配合呼吸,因为所谓呼吸之“气”与意念之“气”在这过程中是重要的角色,
能否做到流畅自然,是否做到“意到气到”,呼吸很关键。
练完之后气感没找到
不过排气(放屁)到是顺畅了,
而且还可以治好多年的便秘,


内功并非是呼气,而武术中的气并非呼吸之气,而是用意志运五脏之气,接雨水为溪,自溪至河,至江,归海,此气为三焦之气,如先天之本之气弱不适练内功,不然自伤脏腑.先天之本强者固之,能练内功,吸天地之精气,上焦至???下焦至???运气意志之法不能教大家,最高境界就是三焦聚一点,天地精气与先天之本合二为一,便练成内功.练内功的基础很深,不是武功高会打拳,而是要博学,必读周易,内经,道德经,熟本草,知万物,运气之法在天地万物大自然中去找,细心观察,会有收获,有收获者有天赋是修练内功之才,找不结果的不练成罢,练了也不会有所成就,内功,不是人人可以练的
 
吐在以呼吸正常下
按怅循原理
⒅至O限K能保持a久心所欲的
根nD定律]人生理O限
但一般r是耗p大於充
而平衡甚至河逆使大於p
便是吐的研究方向了
何不各家心法中的耗
这样练很可能走火入魔因为..运气走向都错了.先走督脉再走任脉..这是基本..所谓先阳后阴.就是当三阳初现时火(火为武火,即阳火)避金行(金乃丹也)背部的督脉聚阳.然后文(即阴火)火练丹.回到丹田(人脐下3寸方圆)结丹.
不懂气功...随便强行运气..会走火入魔的
双脚与肩齐
气息自然
目视前方
双手放在丹田处
此时 吸气 一定要吸得不能再吸
然后 呼气 一定要把丹田的气全部吐出
所谓吸满吐尽 一定要记得 如此9遍
然后 双手 掌上背下
自丹田处 向上抬
抬的同时 吸气
抬至胸口 便翻掌下压
同时吐气
如此9遍
如果这时觉得丹田发涨
便可以跟着我向下练
如果没什么感觉
就别练了 不是你没静下来 就是身子的毛病
静下来了再练
应该是鼻吸口吐,为一息。初练每次可九息为好。
秘传太极内功法诀--《闪太极》
老君曰:“玄门,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言口鼻天地之门,以吐纳阴阳生死之气。每旦面向午,展两手于膝上,徐徐按捺两节,口吐浊气,鼻引清气,所谓吐谷纳新是也。......若气通,便觉腹中 转动。若得十通,及觉身体润泽而色光泽,耳目聪明,令食有味,内功气力加倍,诸疾去矣。如久勤而炼之,所服气,可一年气通,两年气行,三年功成,元气遂凝结玄珠于丹田,纵有犯触,无能为患。日服百千咽,亦不俱多,即返老还童,转从此也。于是气化为血,血化为精,精化为髓。一年易气,两年易血,三年易脉,四年易肉,五年易筋,六年易髓,七年易骨,八年易发,九年易行,十年之内,三万六千神备在身中,所谓身中无处不太极是也。当化为仙真,号曰:“神人”。勤修至道,炼气为形,形化为神,神形一体,白日上升,大道灵验。好仙君子,详而学焉。勤修不怠,即性开通,五脏相固。内气不出,外气不入,寒暑不侵,兵刃莫害,升腾变化,寿同三光,无穷尽也。
 
1、服气诀 2、进取诀 3、陶气诀 4、调气诀 5、咽气诀
6、行气诀7、炼气诀 8、炼气法 9、委气诀 10、委气法
11、闭气诀12、闭气法 13、闭气歌 14、布气诀 15、布气歌
16、调液诀17、调液歌 18、饮食诀 19、饮食所宜歌20、饮食杂忌歌
21、调护诀22、休粮诀 23、休粮歌 24、慎气法
 
吐纳修真法 吐纳修真法吐纳修真
 发表在原《气功》杂志   作者保宗
吐纳功法是通过静坐,用体内动作阖辟来控制呼吸的一种功夫,能达到金丹大道同样的功效系神仙家所传在古代为道门所常用。
    吐纳者,即是鼻吸口呼的呼吸法,其法为气从鼻缓缓而入,再从口微微吐出。由鼻中吸入之气,为生气;由口中呼出之气,为死气。但令鼻吸多口吐少,徐而行之,常存意念在其中,久而不怠,定可延年。吸气呼气,不宜自闻其声,一出一入,要愈缓愈妙;吸气时,脐部向内收缩;呼气时,脐部向外松驰。这就是吸则阖,呼则辟的体内动作,如此练久了,自然“处息归根”,小腹自动吐纳,似替代口鼻之呼吸,逐渐形成外呼吸虽断,而丹田之中有一开一合之内息。仙家讲:“凡息”已断,‘真息“始现,“真息”既泯,“胎息”方显,功至“胎息”就能“返本回原”,如婴儿在“母胎”一般。
    吐纳姿势:先直身平坐,两手置于膝盖,吐故纳新,去浊留清;然后将手置于丹田,始行吐纳功夫。《吐纳心要篇吐纳论》:“人生须臾不可离者,呼吸也。吸则阖,阖则纳新,呼则辟,辟则吐故。新者不纳则病虚,故者不吐则病实;虚实见,内邪侵贼,五行紊乱,阴阳相失,岂可为道乎?失道者,首在调合阴阳,顺理五行,而知呼吸阖辟之方,行强身立命之道,其庶几乎可以为道矣。”吐纳功夫可救老残,64岁以后,甚至80~90之高龄,如能勤而行之,修炼培补,久则阳生,身体必然强壮,自然返老还童,惟是时最忌女色,否则筑基难成,无望证得长生之果。
易曰:“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吐气时可默念六字气诀,每一个字练六次,并辅养气,任督二脉当不久自通,进而八脉管炎亦可全通。八脉通后,可以专做“马阴藏相”之功夫,则精固而不泄一滴矣。做吐纳之功,必须于破晓之时,向东方行之,第一要缓进,第二要有恒,第三要戒酒色嗔怒。
以上是师传古秘养生导引功三步(1、男女练气功2、练形十二式3、吐纳修真法)之一简略介绍,为养生精髓,从不轻传。

 

 

丹田调息与手印的把握
气功入门 >>

丹田调息与手印的把握

 我们在掌握了静功调身方法之后,就要进行调息步骤,气功入门。但在调息之前,必须要了解和把握丹田与手印的相关知识与方法。古人称精气神为三宝,视丹田为贮藏精气神的所在,因此很重视丹田的意义和作用,把它看作是“性命之根本”。认为丹田是滋养全身的重要部位,故有“无火能使百体皆温,无水能使脏腑皆润,关系全身性命,此中一线不绝,则生命不亡”的说法。
  一、丹田的概念。
  丹田原是道教内丹派修炼精气神的术语,后被各派气功广为引用。《东医宝鉴》引《仙经》之文,不仅指出丹田的所在,而且还阐述了丹田的功能:“脑为髓海,上丹田;心为绛火,中丹田;脐下三寸为下丹田。下丹田,藏精之府也;中丹田,藏气之府也;上丹田,藏神之府也”。
  二、对人体丹田相关知识的把握。
  1.丹田划分及位置。
  传统上讲,人体的丹田有三处,处于人体的黄金分割线上,并有三丹田之说。即:
  ----上丹田,从下巴算起,头部的长度乘以0.618的位置,两眉心之间的是上丹田,称“神腑”;
  ----中丹田,从下阴算起,躯干的长度乘以0.618的位置,两个乳头中间胸部的是中丹田,称“气腑”;
  ----下丹田,从脚部算起,身高的长度乘以0.618的位置,肚脐以下两个手指头宽的地方向里是下丹田,称“精腑”。
  2.下丹田的重要功能。
  人身虽有三丹田之分,但实际练功时,除特殊情况之外,一般所说意守丹田,都是指意守下丹田。
  (1)历代气功家对下丹田的评价。
  历代气功家认为下丹田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多主张意守下丹田。是“性命之祖”、“生气之源”、“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之根”、“阴阳之会”、“呼吸之门”、“水火交会之乡”,是真气升降开合的枢纽,是汇集烹炼、储存真气的重要部位。
  (2)道家气功学对下丹田的评价。
  道家气功学认为,下丹田为锻炼、汇聚、储存真气的主要部位。丹田元气充实旺盛,就可以调动人体潜力,使真气能在全身循环运行。意守丹田,就可以调节阴阳,沟通心肾,使真气充实畅通八脉,恢复先天之生理机能,促进身体的健康长寿。人体的强弱,生死存亡,全赖丹田元气之盛衰。
  (3)中医学对下丹田的评价。
  中医学认为,下丹田它位于人体中心,是任脉、督脉、冲脉三脉经气运行的起点,十二经脉也都是直接或间接通过丹田而输入本经,再转入本脏。人的元气发源于肾,藏于丹田,借三焦之道,周流全身,以推动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下丹田是真气升降、开合的基地,也是男子藏精,女子养胎的地方。
  (4)现代科学对下丹田的验证。
  现代科学经过考证,认为人体下丹田,是练功时诱导得气的主要部位,其作用是锻炼体液系统,激发体内的能量物质,以调节、充实体液循环,提高整体代谢机能,从而发挥激能性效应。这对人体充实下元,防止早衰,健身延年起重要作用。
  所以养生家都非常重视保养丹田元气。
  三、对手印的把握。
  1.“丹田接印”的方式。
  双手要接一个手印,这个手印叫“丹田接印”。“丹田接印”就是接印的位置在我们的丹田部位,即两手在小腹丹田前方接印,但不能和小腹挨着。它的方式是:两手重叠,掌心向上,两手大拇指相交,手不要靠近身体的任何一个机体处,手要悬空,手臂要圆。男左手在上,女右手在上,两大拇指相接,双手之间要即接触又不要接的很紧,似接非接,两个手掌重叠的时候要保留一丝缝隙。
  2. 两手呈太极图案。
  丹田接印,是道教的一个重要的手印。一个完美的太极图案呈现出来,把太极的阴阳两极注通,所以也称太极印。后来佛道融合,佛家也有了这个手印。
  3.体会“丹田接印”的感觉。
  两掌间有气流的撑胀感,像磁铁的阴阳两极一样,它们中间有粘连感、联通感、有气流的涌动感,有气在左手和右手的大拇指间---两掌的上下间---串联的感觉,像两极的磁片一样发热、发胀,会越来越烫,越来越热。
  4.注意事项:
  1.要慢慢的体会双掌间气流的撑胀,一般,十几分钟之后这气就会变,有时你会感到一浪一浪的气---先是贯通你的双手,你会感觉的它一张一缩----像会呼吸一样。有时你会感到气---从你的双手向你的两臂涌动,然后它会自动循着经再往前面走。
  2.不要刻意的去催动它、引导它,更不要提升它;不要去干预它,更不要去阻扰它,唯一要做到的就是放松。要作为一个观察者,它会自动的化气,它会不断地把你体内的精气生发出来。
  综上所述,我们已逐渐地明了:习练静功时,不仅要做到“头正身直,舌顶上腭,面含微笑,呼吸自然,微微提肛,身体中正,全身放松”,再加上“丹田接印”,我们就可以进行静功调息步骤了。

 

 

不能说的长寿之道:每天坚持梳头泡脚练气功
    气功综合 >> 气功资讯 >>

    不能说的长寿之道:每天坚持梳头泡脚练气功

    陆游,是南宋时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一生经历颠簸坎坷,在重重逆境中能活到85岁高龄,甚至在其晚年时,还能耳聪目明。究其原因,主要是他做到乐观豁达,善于养生。陆游很重视和坚持练气功。

    陆游的不少诗句都写下练功的方法,甚至是他练功场景的真实写照,坚持不懈地锻炼,才使他夜能观物,白发脱后现黑发。陆游在坚持练功的同时,还很注意保健养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陆游善于控制情商,尽量保持心情平和。他认为粗言躁语、吵吵闹闹虽然能及时有快感,但稍稍忍让一下,就更能讲明道理。

    他深谙“气大伤身”的道理,坚持心平气和之态,经常以身作则。陆游面对逆境和难题,做到乐观豁达。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如意时有八九,无论是荣辱、穷富,甚至受到诽谤、诋毁都不放在心里,常常以笑来面对。陆游在起居饮食上也有一套。

    他认为,身体健壮也不能大意,坚持练气功之外,还要饮食合理。吃饭要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饭后不要长期坐着,要按摩腹部或散步来帮助消化。在时间运用上,他认为读书不要经常熬夜,中午要休息一下。此外,他每天坚持梳头,用热水洗脚,使睡眠质量更好。

     
    编辑:谢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