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tails
- Category: 练习气功
此拳即是功,此功即是拳
有朋友和我说一些轶事,比如某大师做了膝盖手术,某密宗活佛装了心脏起搏器,怎么理解呢?我不是说过嘛,看书要脑袋上再长一只眼,做人做事也是如此,得跳出自己的框框,别自己把自己给糊弄了,就好辨别事物的真伪了。岳飞说"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天下太平矣",能跳得出小我窠臼的才是明白人。
一定找没人的清净地方练拳,而且要反反复复一遍又一遍地练。你先是换了劲,但是脑子里还有条条框框,这是规矩,规矩不可易,最开始很重要,时时处处用规矩检验,错了赶紧调整,慢慢就融会贯通,短的一年多,长的两三年,把规矩都消化了,渐渐进入自由王国,此时身体里的变化日盛一日,这就是盼头。
练形意拳也是如此。我说过桩是静止的拳,拳是活动的桩。一开始站三体式,规矩都在里头,静的时候规矩不会错,慢慢在劈拳和崩拳里头找。打拳一开始得象那么打,尽量慢一点,为什么?找规矩嘛。你想今后在激烈对抗中都不坏规矩,一开始就得慢。慢里头规矩不错,慢慢再快,快慢都不坏规矩则入门矣。
无论形意拳还是拳,拳就是功,功就是拳。有些门派会有些串来的内功,有辅助作用,但最原始的那个内功,其实就是拳。大约练出来的也不说,孙禄堂先生说了,如今多数人练不到人家那个境界,也没办法检验,所以也不信。最起码我明白的,这个拳打到一定程度身体里头就变化了,其实就是内功修养。
说这个是提醒有心人不要本末倒置,去找什么奇功大法的,你现在练这个就是那个法,如果没练出东西来,大约一是没下到,二是没练明白。现代人对下功夫定义与传统不同了,一般人觉得我练一个小时还不行吗?其实真不行,而且强度也不一定够。拳最少要连着打十遍,每天练两次,这还是最起码的。
身体里有了变化,自己得了好处就能做到了。练明白了就能把拳融入到生活里,这样举手投足、待人接物也都把拳练了,这才叫入港,也可以弥补时间的不足。练的人可以喝点酒,不过抽烟真不好。不过有些老辈人也抽烟,也不耽误他出功夫,可能健康长寿上会受点影响,老了大约肺上会出问题,早早戒了好。
练内家拳的外在表现就是精神,要是整天蔫了吧唧的这精气神岂不是白练了。年轻人不用练也精神,走路都是一挺一挺的,过了二十七八就走下坡路了,腰就开始往下塌了。我们练内家拳,二十几岁精神,七八十岁还精神,象孙存周先生,老了都被称作"帅老头"才行。
- Details
- Category: 练习气功
"耳听背后"的真实含义-韩军生
为了方便说明,我们以站混圆桩的状态进行说明。我们站桩的状态要求全身放松,排除杂念,使得腹式呼吸顺畅,经过长期站桩,达到内气前后贯通(小周天)、直至全身贯通(大周天)的目的。而内气前后贯通(小周天)的状态是吸气时内气从会阴过鸠尾经命门穴沿背部脊椎向上过颈椎(风府穴)达头顶(百会穴)(任脉线);呼气时内气从头顶(百会穴)下行前额(上丹田)过眉心鼻梁经人中过鹊桥咽喉到胸部(中丹田)下沉到小腹部(小丹田)(督脉线)完成一个呼吸循环。由于颈部肌肉较少,骨头较多,只由皮裹着,同时又支撑着一个大大的脑袋,导致颈部不容易放松,这样就对主动脉、主静脉、颈椎造成了压迫,影响内气的通过,而实际上,打通大小周天最难通过的也正是颈部到头部。由于这一原因,通过一些方法使练功者放松颈部以达到内气打通、事半功倍的目的,是非常有必要的。前人经过实践,找到了"耳听背后"这一宝贵的法门。具体原理如下:
1 耳听背后时,二耳廓向颈后中间对收,从而松开了风府穴和颈椎部位,使内气容易从背后上升通过。
2耳听背后时,由于二耳廓往后拉,从而使二面夹肌肉轻轻后拉,二嘴角上提,眉心向二边松开,中丹田微微向前突起,产生面部表情微笑放松的状态,这样气血很容易从头顶百会经前额(上丹田)下降与中丹田和下丹田连通。
3耳听背后时,由于二耳廓向后向上拉,使得下腭微收,松开了颈部二边的主动脉和主静脉,使脑部的供血和供氧充分,有利于练功者的精神集中和舒适。
所以,"耳听背后"实际上是为了解决内气打通颈部头部达到打通小周天的练门,是我们的先辈经过长期实践的宝贵财富,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练功方法的只进行言传身教,或者是描述太过深奥,使我们后人无法放便地进行不解或使用,在信息开放的现代社会,我们只有通过科学的放法去修练和领悟,并及时准确对大家公开,才能去伪存真,为拳的健康发展作出有益的贡献。
- Details
- Category: 练习气功
太极拳与书法艺术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与艺术,虽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内涵、法则,然而文武之道却是相辅相异的。以与书法艺术为例,两者同源而异流,其形象、神韵、刚柔之气,学练程序、艺术效果等,彼此互通、交流、融会诸方,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
一、同源异流 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高层次的文化遗产,其理论基础是《易经》阴阳八卦学说。
拳始自何时,尚无文字可考,但传说甚古。拳内涵极厚,博大精深,是我国传统辩证思维与、医术、导引术最完美的结合。涵盖着阴阳、动静、虚实、开合、刚柔、化发、意力等一对对矛盾的辩证统一。
中华文化无不起源于《周易》,其中中医学与汉字尤为明显。汉字如同国画、书法一样,充满了大写意,每一个字,每个笔画,都折射出中华的根--东方传统思维形态及内涵,因而成为世界上最发达、最完美、最富深邃哲理的意音文字。
现在汉字已是世界上最有前途的文字,如今汉字是全世界输入电脑速度最快的文字。专家们说二十一世纪,新一代电子计算机将来采用声控系统,它将摒弃由英文字母组成的键盘。这样象、数、形、声兼赅的汉字将成为声控计算机的第一语言。
古老的汉字是我中华民族的骄傲。众所周知,中国最早最完整系统的文字和书法艺术,是1899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出土的,三千三百多年前奴隶时期的甲骨文。然而就在1986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又在西安市西郊一个原始社会遗址,发掘出一批原始初民刻的甲骨文。这批甲骨文结构严谨、文字刚劲俊秀、清晰可辨,与殷代甲骨文相近。而且比殷墟甲骨文要早一千二百年,从这次考古发现上,把我国最早使用文字的历史提前到四千五百年到五千年以上。
至于汉字的发端则更为久远。"古人认为八卦为伏羲所画,即文字之始,乃上古记事、记物之符号。"(《周易与文字》)"卦者其名,画者非卦,乃伏羲初制文字。"(《诚斋易传》)如果从伏羲画卦表义算起。汉字已有七千年历史了。
古老的中国汉字源于八卦,源于易学。毫无疑问,汉字的艺术表现形式--书法,与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也是同步的,它不仅与太极拳同源并且有许多相同和相通之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内涵深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高形式之一,穷字体形态变化于笔端,融会作者的情性于纸上。几千年来中国书法已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艺术系统。概括书体主要可分为篆、隶、楷、行、草五大类。各类又可分为小类。
书法艺术讲究用笔、结构、布白、墨法等。运笔是书者基本,主要有中锋、侧锋、偏锋、裹锋、衄锋、圆笔、方笔等手法。笔法内涵是指刚柔、湿枯、黑白、提按、顿挫、转折、粗细、曲直、向背、疏密、揖让、动静等阴阳互补的矛盾统一形式。在笔画的粗细搭配上,有粗细变化较小的;也有粗细对比强烈的。由于笔画可长可短,可正可斜,可曲可直、可粗可细,它们之间又有种种不同的搭配形式,所以在书法艺术中,字的结构是千变万化的,好比太极拳推手和散手的变化无穷一样。上述太极拳与书法艺术,一文一武,同根同源,皆源于史前的八卦学说;具有同样深邃的理论知识,缜密的规范要求,同是易学难精、顶峰难攀同源异流的科学艺术。
二、皆繁而严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内家拳,乃柔中寓刚、棉里裹铁之术,在技术上、生理上、力学上都含有相当哲理,外形和内在的要求都非常严格。
杨澄甫的《太极拳十要》中,较为全面地提出:虚领顶劲、松腰、气沉丹田、立身中正,沉肩坠肘、含胸拔背等项,是讲练拳时要头容正直神贯于顶,方能精神提起;立身中正、气沉丹田、松腰,是说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转动灵活;胸微内含利于气沉丹田,拔背使气贴于背,利于力由脊发;沉肩坠肘是松肘坠肩、气集丹田,全身得力。
这些外形上的要求,还要时刻注意"外三合"即肩与胯合,肘与膝合及手与足合。
"十要"中的内在要求:要分虚实、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相连不断,动中求静。分虚实是阴阳变化之理,虚实能分,全身运转轻灵;用意不用力是不使用分毫之拙劲,方能轻灵变化;上下相随者,是周身完整一气,一动无有不动,动作中腰动、手动、足动、眼神亦同时开或合;相连不断是讲练拳时用意不用力,自始至终,绵绵不断,周而复始、循环无穷;动中求静,即以静御动,虽动犹静也。这些内在要求已含有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的"内三合"的基本要领在其中也。
书法艺术历史悠久,变化很多,同太极拳一样,涵有深邃的理论、渊博的文化知识、严格的规范动作。
书法艺术主要讲究笔法。笔法是指书法的点画和用笔的方法。笔法具体讲是书者在掌握了一定的用笔技巧以后,用各种书体即真、草、隶、篆诸体学习和创作中的笔法。在笔法中用笔主要有方、圆之别:有楞角者为"方笔",无楞角者为"圆笔"。
宋代姜夔在《续书谱》中讲:"方圆者,真草之体用,真贵方,草贵圆,方者参之以圆,圆者参之以方,斯为妙矣。"用笔还讲究涩笔,即笔与纸磨擦有声,要笔笔送到尽处。如同太极拳之前式之末(做到位)为后式之始,是讲用笔或出拳均要恰到好处。
笔法离不开"身法",古人主张书法全身力到,即力送笔端。程瑶田说:"书成于笔、笔运于指、指运于腕、腕运于肘、肘运于肩。皆运于右体也,而右体则运于左体;下体者,两足也,两足着地,拇踵下勾,如屐之有齿以刻于地者。"
晋王羲之说:"点、画、波、撇、屈曲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书法艺术所说的"力"与太极拳的"力"是一个意思,这个力决不是大力士或粗壮工的拙劲;而是久久练出的内劲,即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力由意生,意到力至,恰到好处。
书法艺术与太极拳共同之处,无论是外形还是内在要求,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要求高、规范严,功夫深浅皆表现在艺术水平上,不管是拳架或交手,还是书法作品,行家一眼,便知高低。
三、很吃功夫太极拳和书法艺术都是我国高层次的文化遗产,易学而难精则是它们的共性。如果按照一般要求,几个月就能学练一趟拳,或者学几个月书法,就能拿毛笔来写字。但是要达到入门的程度就不那么容易了;如果要练到上乘境界,不是什么人都能达到的。
先辈们为我们指明了学练太极拳的正确途径,归纳以下三点:
一是太极拳是哲理深,要求严的一门学问,聪明人功夫不到,也接受不了的。
二是学太极拳必须有名师教导,不然是摸不清门路的。
三是太极拳非常吃功夫,要靠恒心,多练,要循序渐进,还要靠多思、多悟、多体会,下苦功夫才能有成就。
以上三点,互为条件,缺一不可。但是,有这样一些人,没经正式老师,练不几天,自己还没找到拳味,就在社会上教拳。这样的拳师,经内行一看,便知道他还没有入门。
姚继祖老师说:"传统套路严格,现在社会上许多人,比划两下架子,就说会太极拳了,那是不行的。"还有这样一种人,接触老师时间很短,自己电没练多长时间拳,自称"登堂入室",岂非自欺欺人。
另外,有的年轻人,在一定比赛场合,拿到过奖牌,是不是就成了太极高手呢?我看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例如:过去某省有一名运动员,年未满二十岁,就在全国大赛中开始夺冠,十年左右曾取得全国和国际太极拳赛金牌一、二十枚。后来在转业时,经过一位太极拳界前辈一看,就为其指出好多不足之处。这说明由于多种因素全国大赛的金牌与上乘功夫,是不能划等号的。
学习书法,初学时不外临摹,临书得其笔意,摹书得其间架。临摹的意义,是从碑贴吸取前人的经验。学习用笔的方法,结构的规律,打好书法的基础,提高书写技能,坚持不懈地勤学苦练。这是学习书法的正确途径。
但由于书学之山、顶峰难攀,千百年来,无数书家穷尽毕生精力,能尽其玄妙者寥若晨星。王羲之之所以能成为书圣,因其天资聪慧,早年即有家教,又有名师,加上勤苦用功,终于大成。仅从其刻苦学习一例说明:关于用笔,古有"永字八法"之说,有传永字八法是王羲之所创。他曾攻书"永"字十五年,用功之深,可见一斑。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说:"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及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是讲人们学书法,开始没有达到平正,经过长期练习之后,用笔超过了平正,而后才将平正与险绝融会贯通,久而久之,穷尽字体形态变化于笔端,融合作者的情性于纸上,即是到了能够融会贯通的境界之时,书法达到老成境地,此时人也到了老年了。说明书法达到老成的境地,已耗尽了毕生之精力。
练太极拳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前人在练习书法中,总结出了三个步骤:
一是不断纠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二是不能求快;
三是坚持在实践上下功夫。
王羲之第七个儿子王献之,在书法上的成就也相当高。曾经自以为不在其父之下。有一次王羲之去京,行前曾在墙上题字,献之悄悄地把字迹擦掉另写。自以写得不差,王羲之回来见后,叹道:"我走的时候,真是醉得太厉害了。"此时,王献之才感到内心的惭愧。这个故事说明攀登书学顶峰是多么不容易啊!
四、形式相合太极拳是身心皆练、内外一体、刚柔相济、集技击与健身为一体的武术。每一着式皆含高深的技击作用。初学时,从学动作入手,在教者的指导下,以其示范为榜样,细心模仿,一式一式的学。好比小学生学写字,一笔一画地学,一个字一个字的学和写。
拳式由手眼身法步组成,好比书法结字由点、直、横、勾、撇、捺等组成一样。太极拳的手法在拳、掌、勾手型的基础上分棚、捋、挤、按、搂掌、分掌、云掌、穿掌、插掌、抱掌、挑掌、和搬拳、撇拳、冲拳等。
步法有上步、退步、侧行步、摆步、扣步、跟步、碾步等。脚法如分脚、蹬脚、摆莲脚等。
身法要求端正自然,不偏不倚,舒展松活,腰为主宰,完整贯串等。
眼法:根据拳式变化需要,目视前方或前手上方或者动作方向,换势时要做到精神贯注、意动势随,神态自然等。
学拳时务必贯串以下规则:如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松肩垂肘,含胸拔背,松腰敛臀、呼吸自然,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分清虚实,连绵不断,举动轻灵,运行和缓等。
书法一般以每个汉字为基本单位,汉字笔画繁简悬殊,结构纷杂多变,其基本规律,谓之间架结构。间架是指字形安排;结构就是文字中笔画的组织。两者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并称间架结构。间架好就能使字体端正稳健,结构好,笔画配置合理,就能使字有气势。给人以美的感受,好比一个拳式表现的美好是一样的。
太极拳套路是指整趟拳的全部动作,打完一趟拳好比写了一篇完整的书法作品。观供欣赏。杨式太极拳的特点:动作和顺,立身中正,由松入柔、刚柔相济、圆活饱满、沉稳浑厚、结构严谨、形象优美、气势宏大。动作时要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以腰为纲,带动全身,绵绵柔柔,松松沉沉,势如行云流水,抽丝挂线,绵绵不断,又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
整个套路朴实无华,既自然又高雅,人们把它喻为"流畅的山水画、优美的抒情诗、活的雕塑象、流动的音乐。如能连续练上几趟传统大架太极拳,不仅感觉不到疲劳,相反,会有轻松,舒适,心旷神怡,飘飘欲仙之感受。"
书法创作,离不开章法,要注意其艺术形象特征,讲究笔画优美,结构严谨,笔画匀称,章法布局,计白当黑。起一笔决定这个字的大小、位置的偏正,第一个宇决定了全篇的风格布局。存乎一心,运用自如。笔画强调有"力"。"力"是书法的内精神,线条要有血、有肉、有感情,有丰富的弹力。肥而不胖,瘦而不削,刚而非石、柔而非泥。要笔实而墨沉,忌笔飘而墨浮。要笔到墨到,墨到之处,皆有笔在。
打拳好比书法创作,举手动足好比写一笔一画,一个拳式的优劣,好比一个字的好坏。一趟拳演练好比完成一篇书法作品,在幽美的环境里练一两遍或几遍太极拳,如同创作一幅满意的条幅中堂或长卷。不仅文字美、章法美、整体美,而且轻松愉快、心旷神怡,得到无限美的受。
五、皆可健身 太极拳与书法的健身功能也是相通相近的。太极拳是静功,是内功,也是体育。
练习太极拳的步骤:先是练体,其次是练气,最后是练神。但这三步又不能截然分开。练肢体是基础,是练本体的柔顺,用意不用力,动作到位,无过不及,久之,动作缓慢,呼吸深长,自然进步。
太极拳是天然的,不求自得。在此基础上练神,则是更上一层楼。此时,体已柔顺,气已充盈,就要注意精神的涵养,静境的追求。至此,体力消耗更少,精力聚集更多,身体更健康,追求技术上的虚无变化,即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的境界。
太极拳的体育功能只不过是副产品而已。由于近代火器的发展,冷兵器的没落,太极拳的健身价值越来越突出,对增强人们体质,对多种慢性病的体疗效果越来越明显,已成为人们所喜爱的健康长寿之道。我国古代书法家作书皆运腕,全身力到。
书法创作过程,按从前人作书,先磨墨,此时心静,边磨,边构思,心平气和,然后挥毫于纸上,力送毫端,一气呵成。久之,书法、气功,功夫渐长。由于作书中每笔的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久而久之,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是不求自得的。
古今书法家,概多长寿者,列举八十岁以上的高寿老人,如欧阳询、虞世南、柳公权、文征明、董其昌、刘墉、齐白石、沈尹默、于右任和萧龙士等。太极拳与书法艺术同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具有众多相近,相同,相通之处,已作了初步介绍。至于如何运用太极拳功夫,结合运用到书法艺术中去,从而促进提高书法艺术的创作水平,这一课题,愿与同好作进一步探讨之。
- Details
- Category: 练习气功
不要使劲儿,要有"渗"的意思!
记述汪脉传人朱春煊的事迹和心得,作者不考。心得者,无意求之,有心得之!
师爷非常平易近人,对人非常忠诚。我从小跟师爷接触,那时住北京站,两家互有走动。等大了以后,我爸告诉我,你不要听别的,你好好听师爷的"断劲"。每次去的时候,我就哭着喊着让师爷多走"断劲",说走别的不听,师爷也没辙。
师爷给我讲了好多故事启发我,讲了很多他怎么挨打,讲的都是杨少侯如何打他。
举个例子吧,他那时候是小孩,有时候早上跑到杨家去练拳,什么目的呢,就是给杨少侯看,表示没偷懒。有一次,练到半截,杨少侯就叫"进来,练得什么?不对,伸手",这一伸手,杨少侯两个手指一点,他就撅着屁股从窗户出去了。还有一次,也是被叫进去了,杨少侯两个手指头一弹,也是撅着屁股出去了。
师爷还给我讲过一个故事,曾经来了一个练八卦掌的问师爷看他怎么样,给提提他意见,这人每天在城墙跑道上下二十次,功夫下大了,我师爷说" 你功夫太好了,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有一个练别的拳的,每天在院子里来回打拳,后来院子的主人不干了,说你赔我砖吧!"就是说练拳应该轻灵。
这些故事对我后来都有很多启发,我们研究汪脉应该追求什么?
师爷给我的第二个印象,他身怀绝技,功夫太妙了,我就没有见过这么干净的推手,一张手人就飞出去了。
讲几个故事,我有一个师叔,叫张永昌,人十分忠诚老实,非常下功夫,就是体会不到里头内涵的东西。有一回我师爷去他们家,他的两个儿子就说:"您这拳没用,哪能打人,您看我爸练多少年了,我们俩一滴溜就给扔床上去了。"师爷说:"不是没用,是你爸还没练到那儿,你不信你看我这手",就这么"啪"地一拍,人就从院子的这头到那头了。
我还有个师哥叫张铭心,那是有名的大力士,二百多斤,力大无穷,我师爷的这个手指头,就是中指一呼扇,出去好几丈。
这些故事中的当事人都还健在。
第三,我师爷是一个非常非常谦虚的人。
咱们在北京市练过好多年拳,有谁听见过汪永泉打谁?实际我师爷汪永泉真打过人。
六十年代,有一个人,身高一米八,出言对师爷的师哥不尊重,进门就找汪永泉比试拳。两人一接手,那人一下子就飞到墙犄角那儿了,身上穿的棉袄撞到墙上都开了花,起来说:"小子,你等着--",一会儿又叫了一个穿西装革履的,同样一手还是扔那儿了。
师爷功夫这么干净,但从来不炫耀自己,从来不轻易跟人动手。
这三点永远记在我心中,现在我师爷的音容笑貌就在我脑子里,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我师爷点拨我,我爸教我学拳,但是我觉得对不起前辈。
我师爷是特别喜欢我。我小时候,因为我师爷在协和医院,我爸也在协和医院,那时我爸是个管理干部,那时候管理人员和工人的关系跟现在大概不一样,我师爷也特别尊重我爸,爷俩儿都是互相尊重。那会儿,我爸虽然跟师爷学拳,我师爷没打算收他,因为之间好像有个距离。
那时候我还很小,师爷见到我就搂我脑袋说这孩子挺好的,其实我是最不好的,最淘气的孩子,最不听话的孩子,都说"赶明儿这怎么升小学呀?"师爷是喜欢我,但是我没有好好练拳,我瞒得了谁,也瞒不了我这些师哥。
我从小就不喜欢(练拳),我这个人是不服管,越管我我越逆反心理,越让我干什么我越不干什么。
实际上,我师爷教过我什么?我爸教过我什么?我可以告诉大家。
我师爷告诉我,"练的是它"(伸出中指比划)、"乾三连,坤六段"、"三丰,三丰",老是这么说。我到现在还没完全弄明白。
师爷还教我一个"蜣奂钒础保涛乙桓觥奥ァ薄br />
教我的"蜣奂钒础笔鞘裁矗壳谱啪驼饷瓷碜右换危颉薄ⅰ稗邸薄ⅰ凹贰薄ⅰ鞍础保ǖ笔保┪也欢谜飧觥蜣奂钒础保裁凑馐恰蜣奂钒础保肯衷诰吐昧耍褪且簧焓帧蜣奂钒础倍荚谄渲校谝猓辉诹Γ辉谛危几芯醯接械隳歉鲆馑肌br />
还教我一个"搂膝"--先打斜再打正,因为这"搂",你一斜就"搂"了。
我师爷就教过我这么多。
我跟我爸学了些什么?我跟我爸学了两路拳和"点劲"。
我爸叫我先好好练拳,我就不好好练拳,人家在练拳我在这里摸手,后来把我轰走了,不让我上他练功的场子去。
可是我跟我的那些师兄弟们都非常好,我的这些师兄弟对我的帮助非常大。
我可以举几个例子,我"打轮推四手"是师兄教我的,后来的几路拳是胡立群教我的,但是我打得也不好,也不敢教人,也不敢当人练。
我更感谢的人是李和生师哥。那时李和生师哥已经成名了,在日本教拳,打败日本人,满处讲学,功成名就。有一次到我家找我,要把那个传给我,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我永远不能忘。但是说教给你,你不去努力,也是得不到的。
我父亲后来腿不好,下楼困难,练拳的场子眼看要散。宋师哥、许师哥六七个人到家去了,说让老四下来,领着大家伙儿,我爸就同意了。这一下就给我推前头去了。因为我是不努力的,不想动脑筋的,可是这时给我叫出来,大家这么信任我,就把担子压我身上了,从那时起我就有责任,我不能让这个摊子散了,我要把这个摊子组织好,必须要以身作则,必须要努力,必须要做好。
从那时开始,就是九六年年底,我开始把心思用在拳上。于是不到年龄我就退休了,一个当然是父亲有病需要照顾,一个还是练拳。这时候好多人就回来了,工体到今天这么兴旺,跟我的师兄弟都有关系,我们在一块儿研究老师讲的东西,都在不断进步。
我没有什么高深的技艺,我就在最简单的问题上聊聊我的体会。
我回忆起来就是,我爸讲课,他的学生很多,分批讲课,每个礼拜都排满了。讲完了课以后,我们就按老师讲的出去摸,当时挺有收获的,第二天又没了。讲了第一个,我们又等着老师讲第二个。
也许这一生我们追求半天没得到(太极的真谛),就像我爸或者五师叔,没有追求到这个东西,但是他没有放弃,他也还让我们沿着他们的路继续走下去。我们接过这个棒子,我觉得我们都有这个责任,既然我们是汪脉的人,就应该得到汪脉的真谛,我想大家也会得到这个真谛。那就要我们共同在老师的带领下去研究它。
绝对不能说我能给人推了或者别人推不着我了,你们就心满意足了。那就太低级了。反过来就说,我觉得不要以胜败论谁练得好。谁符合汪脉的理论和要求谁就好,不符合还是不好,你把人打了也不好。
我们要从基础上下功夫。基础得不到,你怎么就能得到那个呢?你连劲都不懂你就能得到那个了?话又说回来,你不懂劲,你的拳就练不好,推手是检验拳架的,那么你拳架练不好一推手就知道了。我们学了几十年,你还跟人杠,你还跟人瞎推,就说明你的拳练得不好,练拳是有要求的。
我觉得刘金印师叔讲汪师爷里边的东西就比较透了,他说拆架子,拆手要分劲,要入化,这系列的东西,你必须融会贯通,你把这一个一个地学会了没用,你要融会贯通了才有用。
拆架子不过就是颉⑥邸⒓贰础⒉伞、肘、靠八个架子,八八六十四手。我可以走蚓⒌氖裁词裁矗铱梢宰咿劬⒌氖裁词裁吹鹊热绾巍2鹗志褪悄惆颜飧鼍⒂檬直硐殖隼矗缓竽阍侔颜庑┚⒏址挚缓笕诨峁嵬ā⑷牖憔陀型锏阶罡呔辰纭K哉庑┒鹘谈阋院笤趺慈诨峁嵬ň褪悄阕约旱氖露皇抢鲜Φ氖露鲜υ趺锤闳诨峁嵬ㄑ剑烤拖M阋桓鲆桓龊煤醚Ш昧耍桓鲆桓鋈チ罚缓蟀阉诨峁嵬恕/p>
太极拳内外相合,有内有外,我们练拳的时候有没有这个概念?说我在这个蚶锩妗坝心谟型狻保阍诙氖焙蛳氲搅恕坝心谟型狻绷嗣挥校勘匦胗懈拍睿忝挥姓飧拍睿闼滴易叩妹酪坏悖酪坏忝挥谩U庾耸莆倚∫坏阌惺裁从茫笠坏阌惺裁从茫空馊煌夂蹩购徒舸眨煌夂醮笾行。咧械停愕淖耸贫嗉父觯涫稻褪侨吒鍪阶樱薹鞘侵馗炊嘁坏恪N颐谴蛄税胩烊滴艺飧鱿窭鲜Γ窭鲜ο裨谀亩客庑蜗瘢锿废衤穑/p>
功夫上手,我师爷特别强调这个手的问题。功夫上手,有人说是劲上手,实际上是把你学的那些东西用手表现出来,通过意用手来表现出来。(所以),手的问题非常重要。
我(曾经)请汪师叔走过几路拳,还真好,真有我师爷的味儿,尽管没有下功夫练,但是他听过,练过,知道是什么味儿。这些老前辈都是我们的宝贝,我们必须要尊重他们,去体会去学他们那个味儿,去学他们精华的东西。我上回去了就跟汪师叔学了东西,汪师叔告诉我说,你不要使劲,你要有"渗"的意思,我有时候就要使劲,给我启发就很大。我觉得我们做小辈的要谦虚点,不要看不起老前辈,他们听说那点儿我们还没听说过呢!
比方说"以意导气,以气运身","意到之处气亦通","先而意动,始而劲动","用意不用力"我们好好去体会这些歌诀,我们每一举动的时候,是意先动的吗?准是这手先出来的,意跟不上,这些基本的东西需要我们好好去琢磨琢磨。
下面讲讲接手的问题,我们走的是"动中动"还是"动中静"?这也需要我们去好好体会。两人一接手,手往这儿一搁,你让他动,他动不了,你这里什么都没有或者你这里是瞎动,人家可不就瞎动吗?两个人就成了角力,就成了"争"。所谓"要点不要面",你要什么"点",哪来的"点"?
"听"、"问"、"化"、"拿"、"发"等等,你的"听劲"有吗?研究过没有?我怎么"听"?(是)我的问题,大家也是这个问题。过去我就是傻在那儿,往这里一摸,"我听着呢",实际上,人家一动,坏了,我没辙了,就说明我没有"听劲"。
"听"是一种"劲",一种"定",一种"静"。我们在这里"静"的是什么,"静"的是这地儿(手),我听着呢,问着呢。所以我就说,听是一种"劲",太极劲,它就是圆活的,变化无穷的,所以它就不是跑,不是顶。
接手第一步就是"听"。假如说我们一搭手就是"听",对方动不了了,或者这一动就给你发现,找出方向来了,你就对了;他能动,能进攻你,说明你"听"得不对了。
"听"、"问",你要是"听"了,你就可以"问"。实际我认为"听"是什么,就是一个"听",别给它复杂化,是一个简单东西。他一动,你什么都"听"得到,你能知道他的定向,他的劲端、劲源在哪儿,你要是知道,你找出方向来,他就出去了。
"问",它是一个"意",意产生出的一种劲,有意就有气,这是一个自然的东西,你不要找那个气,气在哪儿呢?摸不着。
手掌握着自己的中正安舒, 听、问、颉⑥邸⒓贰慈坑檬直硐殖隼础D憷舷敫思虺鋈ィ馐遣豢赡艿摹蚓褪颍虻幕∩希憧梢杂玫诙鼍ⅲ梢杂玫谌鼍ⅰD阋挥颍思乙且煌颇悖憔兔挥斜鸬亩鳎憔兔挥泻笤N彝舛颍焕矗揖涂梢赞鬯⒖梢约匪蚴蔷渤龅囊桓龆鳎馐俏业奶寤幔蠹遗械亟邮堋/p>
"正"、"侧",我师爷给我讲的"正"、"侧",说你没有"正"哪来的"侧"呀,你没有找来这个(正)点,你哪有的侧点?原来我们摸点,摸这、摸那都顶,可不摸哪儿都是正。这你有了正了才有那侧。实际咱们讲的都跟中国的哲学(有关),有了它才有它,不会孤立存在的,太极就是一个深奥的哲学,一个简单的道理。
手是干什么的呢,手是给劲指出方向的。我们什么时候能够指出去,顶着你愣想指出来,不可能。假如说,我这里问着人家,他一顶我,我找出一个方向来,在不丢这个点的情况下,你指出一个方向,往那个方向打,你就有了。没有(这个点),你指就没用,人家就给你扒拉走了。
我爸讲的,"不丢不顶",就是不丢"顶点",你要得着对方的顶点,顶点就是对方里面的"中"。过去我们不懂,老找这个顶点,越找越没有,其实就在那儿呢!这是自己的感觉,老师教你那东西,你自己去感觉,不要说老师不告诉你,老师都告诉你了。这个顶点,他摸着是,你摸着不是。
我们跟老师学,(要)学老师的思想,老师讲的是他的思想的体验,你要跟他碰出火花来了,你就得到了。
一天早晨,汪永泉到杨少侯家的时候,杨少侯还没起床。汪永泉想,趁老师还没出屋,先在院子里走走拳吧,一来温习这段时间的功课,二来表示自己也算勤奋,没偷懒。他两趟拳走下来,自觉浑身舒坦,微汗待出,心中正有些得意,猛听得屋里一声喝:"练的什么玩意儿?进来!汪永泉吓了一个激灵,赶紧三步并做两步进了屋。
进屋一看,杨少侯已 端坐在椅子上,问道:"你练什么呢?" 汪永泉直纳闷,"我,我练太极呀。""练太极?你走一个我看看" 汪在山出手刚一比划,杨少侯就说"不对!",再一比划,杨少侯还说"不对!",汪永泉不禁有些忿忿,问道"那什么叫对?" 杨少侯说"你来打我!",汪永泉摆好架势,一掌推过去,杨少侯轻轻一化说"你就这点吃奶的力气?没出息!",汪永泉顿时满脸通红,恼羞成怒,暗运气力一个打虎拳直奔杨少侯心窝。汪永泉后来回忆说,"大先生(杨少侯时称大先生)在我拳快到的时候,伸出两指点在我拳心,然后朝窗户的方向屈指一弹,整个人就被一股力道生生拔起,斜着上了炕,根本收不住脚,撞开窗格撅着屁股直接飞出了屋",扑倒在地。身后飘来一句话,"这叫对!"
汪永泉从杨少侯家回来,满身尘土,满脸委屈,其父汪崇禄见状就问怎么回事,汪永泉嘟囔着说出事情原委,汪崇禄乐了,说道"小子啊,给我记住了,今后学就学大先生那个核儿!"
杨少侯是个极有个性的人,当时号称京城太极第一大家。他很少手把手教拳,出手就走劲,让人直接体会,学员与他搭手往往鼻青脸肿,容易心生怨愤,半途而废。汪永泉也有鼻青脸肿的时候,但他牢记了爹的话,立志要学大先生功夫的核儿,因此经常自告奋勇给杨少侯做靶子表演推手,从不断被发中悉心体会太极内功之奥妙。
汪永泉是我师爷,曾有机缘向杨健侯、杨少侯、杨澄甫父子三人学习太极拳多年。他和我讲这些往事的时候,提的最多的话就是"要学那个核儿"。那时我年轻气盛,并没有完全领悟,走了很多弯路。这些年我不断总结、回顾前辈们的教诲,才体会到所谓的"核儿",其实就是 "一接点中求"。
太极拳谱里有段歌诀,描述了太极拳技击的身形手法:
手如刀锯身如猴,辗转跳跃不停留,
千着变化中心在,全在一接点中求。
我师爷说,杨少侯一辈子与人过手,从来都是左手背在身后,右手伸出两个手指一点,对方就飞出了圈外,多伸出一个手指就算输。而我师爷汪永泉与人接手,两手轻轻一抹,对方就飞出一两丈外;我父亲朱怀元大拇指在四指上一撮、两手一递,能把对方腾空贴到客厅墙上;这些我亲耳所听、亲眼所见的神奇功夫,都是"一接点中求"的最好的诠释。
"手如刀锯身如猴,辗转跳跃不停留",说的是身形。
年轻人往往容易忽略这个"如"字。手如刀锯,是比喻我方手如待敌之刃,听清敌方出劲意图,敌方蛮拙之力必迎刃而解;如果理解为拿手去砍人锯人,则是乱动妄动,必为敌所破。身如猴,辗转跳跃不停留,是比喻我方身形灵活,不僵滞、不扎桩,实腿能走,虚腿能抬,时刻听清敌方劲力,敌方必为我方牵制,如顽童遭戏;如果理解为像猴一样上窜下跳,则是自寻烦恼,累己伤己。
"千着变化中心在",说的是心法。
千着变化中心在,很多人理解成"重心在",以为是要保持重心,大家知道重心越低越稳定,所以一些人的拳架越打越低,几乎贴地而走,实在令人啼笑皆非。中心在,就是心不散乱,管它对方千招万变,我方的意图明确,由心而出。心不散乱,神就不会散乱;神不散乱,形就不会散乱;形自然和谐,劲力就通达所至。打个比方,就像用筷子夹菜一样,我们要夹什么菜,意图明确,我们根据经验在瞬间判断出菜的分量和软硬,手法配合意图,筷子夹菜的动作自然和谐,一气呵成。如果夹菜时聊天说话分心走神,筷子要么停在半空,要么在盘子里翻江倒海,不知所终。
"全在一接点中求",说的是手法。
接手是一瞬间的事情,两人过招,一接手,就应该能分出胜负。所谓接手就是接点,接对方的中心点。如果说中心点是对方劲源,那劲端就是对方肢体的末梢;接劲端是为了点劲源,点劲源是为了走劲端,二者互为依托。
点,又分实点和虚点。实点,顾名思义就是实手相接时,点问对方的劲力,再作判断和反应。虚点,又称空点或神点,是一方功夫达到相当境界的时候,还未与对方接手,就用意或神点住对方,一旦得机得势,直接出手指出劲的方向,或甩手不要,对方身体失中,必然跃出或扑跌。
当然,实点也好,虚点也好,指的是内劲的方向,并没有某种固定的姿势动作。杨少侯能用二指点人发人,用二指接拳,并不是因为他练过铁砂掌、二指禅什么的,而是用二指点问对方的劲力,听清之后迅速一断,这时对方已经失中飘忽,再指出自己内劲本来要去的方向,来者"如球碰壁还",所谓点断发。我们说的断弹、断冷,也是指的这种点断劲。只不过,这一切发生在极短的时间里,大家看到的现象就是来人被杨少侯用二指发出,以为有神,于是将太极功夫神秘化,复杂化;殊不知这是杨少侯经过多年潜心修炼而成,大家懂得了太极拳的一些道理,经过训练体悟,同样可以达到一定的高度。
一接点中求,很多练家子都听说过。但是,求什么,却各有各的理解。有人求的是密方,有人求的是奇巧,有人求的是胜负,有人求的是功名。我年轻时,有过几次无心而为的绝唱,扬手将人发出十多米远,众人一喝彩,自己脑子发热,就总想将人发得更远更漂亮,执著于形,结果越追反而离目标越远,弄得自己痛苦不堪,走了很多弯路。后来我才悟到,一接点中求,求的就是一个静字。那段歌诀中,"手如刀锯",求的是静;"身如猴,辗转跳跃不停留",求的是静;"千着变化中心在",求的是静;"全在一接点中求 ",求的还是静。至于发人的远近、高低、轻重,则完全要看当时的机缘条件,切不可一概而论。
两人过手,动中求静是万能。心不散乱,心手合一,彼此之劲不混合,才能静中生动。生动则灵,灵则巧,巧则近化。杨少侯身材瘦小,神色清秀,似无缚鸡之力,却能将太极修入化境,独承浩瀚威名,原来就在于内心的静。
太极高手朱春煊---祝大彤
朱春煊,杨式太极拳家汪永泉先生的徒孙,为其大弟子朱怀元之子。朱春煊幼年,家与汪先生住宅咫尺,时常过去看师爷。师爷汪永泉跟前有不少弟子,学生来学拳,院子大,有练拳的,有站桩的,他最爱的是听汪老爷子说拳。回到家又听父亲给学生讲课说拳,听劲发人...
春煊对传统太极拳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认识。春煊和我很投脾气,他没有门户之见,我专攻吴式太极拳也没有门户偏见,我们聊起拳来十分投机。春煊言必提师爷在拳上的主张,从拳理中体验深刻,可谓"活学活用"。春煊常说:"太极拳本来很简单,被现在的人搞复杂了。"
春煊身怀太极拳松空绝技,待人谦虚,和善,只要说拳毫无保留。按他说的拳理操作,极易把握,以此法可以将春煊打出去。他笑着说:"你作对了,我就出去!"他给别人说拳,手把手试验,做对了,他便被打出去,这是一种美德,也是难能可贵之处。社会上常看到将人打出去从不说道理他每天上午和晚上在工体练拳,凡认识的不认识的,来到拳场,有的说:"向朱老师学习"。他忙着笑笑说:"一块研究,多交流。"从不说"我教你","你不对"这种有伤对方自尊的话语。春煊为人平和,低调,从不说高深的理论,也不想独占太极松空绝技,敞开心扉,尽说修炼之法,怕你不懂,故反复介绍。
春煊说的拳理简单,用则灵。有一位朋友被对方掌推在胸上,推方用力推,防方晃动胸部以手力捋,力碰力僵持住。春煊见此情景忙过去笑着说:"太极可不是力气活,使这么大劲累不累?咱这太极拳是用意听说过吗,用意不用劲",他想了想说,"哦,这是李亦畲大师说的。"说罢,请两位轮流象刚才那样用力推他的胸部,俩位都推了一次,谁也没敢推,手掌还没推上春煊的胸两只脚已经晃悠人往上冒,张着两掌发不出力。朱老师给他们解释说:"对方推你胸,你别想胸,你周围那么大的地方想哪儿他都得出去。"话语不多,这里边蕴涵着劲与松,力与空的深刻哲理。太极拳绝对"不是力气活",春煊说太极拳是思想,一想便是。记得朱怀元大师不止一次对我说过关于推手的法则,他说:"对方扑来,周围都是你家的地方,你请他到哪边坐他便到哪儿去。这时你要是用力拉,用劲拽人家可不听你的。"太极推手就是这么简单。
与时俱金,简单,简捷,如果十年数十载练来练去练不好太极拳,内功不上身,你该改变思维方式,对太极拳重新认识。春煊认为传统太极拳的修炼,先解决修炼者对太极拳的认识上的烦琐,首要是"解决思想问题",什么思想问题呢?凭多年与春煊接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朱春煊,杨式太极拳家汪永泉先生的徒孙,为其大弟子朱怀元之子。朱春煊幼年,家与汪先生住宅咫尺,时常过去看师爷。师爷汪永泉跟前有不少弟子,学生来学拳,院子大,有练拳的,有站桩的,他最爱的是听汪老爷子说拳。回到家又听父亲给学生讲课说拳,听劲发人...
春煊对传统太极拳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认识。春煊和我很投脾气,他没有门户之见,我专攻吴式太极拳也没有门户偏见,我们聊起拳来十分投机。春煊言必提师爷在拳上的主张,从拳理中体验深刻,可谓"活学活用"。春煊常说:"太极拳本来很简单,被现在的人搞复杂了。"
春煊身怀太极拳松空绝技,待人谦虚,和善,只要说拳毫无保留。按他说的拳理操作,极易把握,以此法可以将春煊打出去。他笑着说:"你作对了,我就出去!"他给别人说拳,手把手试验,做对了,他便被打出去,这是一种美德,也是难能可贵之处。社会上常看到将人打出去从不说道理他每天上午和晚上在工体练拳,凡认识的不认识的,来到拳场,有的说:"向朱老师学习"。他忙着笑笑说:"一块研究,多交流。"从不说"我教你","你不对"这种有伤对方自尊的话语。春煊为人平和,低调,从不说高深的理论,也不想独占太极松空绝技,敞开心扉,尽说修炼之法,怕你不懂,故反复介绍。
春煊说的拳理简单,用则灵。有一位朋友被对方掌推在胸上,推方用力推,防方晃动胸部以手力捋,力碰力僵持住。春煊见此情景忙过去笑着说:"太极可不是力气活,使这么大劲累不累?咱这太极拳是用意听说过吗,用意不用劲",他想了想说,"哦,这是李亦畲大师说的。"说罢,请两位轮流象刚才那样用力推他的胸部,俩位都推了一次,谁也没敢推,手掌还没推上春煊的胸两只脚已经晃悠人往上冒,张着两掌发不出力。朱老师给他们解释说:"对方推你胸,你别想胸,你周围那么大的地方想哪儿他都得出去。"话语不多,这里边蕴涵着劲与松,力与空的深刻哲理。太极拳绝对"不是力气活",春煊说太极拳是思想,一想便是。记得朱怀元大师不止一次对我说过关于推手的法则,他说:"对方扑来,周围都是你家的地方,你请他到哪边坐他便到哪儿去。这时你要是用力拉,用劲拽人家可不听你的。"太极推手就是这么简单。
与时俱金,简单,简捷,如果十年数十载练来练去练不好太极拳,内功不上身,你该改变思维方式,对太极拳重新认识。春煊认为传统太极拳的修炼,先解决修炼者对太极拳的认识上的烦琐,首要是"解决思想问题",什么思想问题呢?凭多年与春煊接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1. 不要将太极拳看的过于玄奥,或者精深难求,学不会弄不懂。自然,简单,虚空,不要刻意去修炼。春煊推手很简单,自自然然,推不上他。
2. 怎样练拳就怎样推手,身形不要慌乱也不要主动,也不要妄动。推手不是力气活,不用强力拙力,要虚实分清,对方推来。不要想着被人推的部位,顺人之势,屈已从人,往身外空间想,可解困得安。春煊推手舍已从人,出手往他身上推,他轻松将你手化开。
3. 推手往来用意不用力。不要求胜,在推手来往中其奥妙表现出推手艺术的完美,松,软,圆,灵活运用上蕴涵着之道。一定警惕蛮力推手,伤人也伤己。春煊空手空身,任你怎么推,他也微笑着从容轻随。
4. 推手是拳架的深层次神、意、气内外相合的巧妙运用,空灵不僵,动作越小越好,不要动作过大,对方看不出动作为佳,周身轻灵通畅,最高境界是"无形无象,全体透空"。春煊以静待动,以逸待劳,不动声色以笑应对。
5. 推手中棚,捋、挤、按、采、列、肘、靠等八法,在运用中不可呆板,一变应万变,棚里有采、挤、按八法,捋里有棚、挤、按等八法,灵活把握该静发,不可动,该动发,要轻灵圆活。
6. 功夫越练越精,动作越小越好,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小要小到一点,春煊以点轻化,没有力点。身形手势不可乱动,接手四梢空,一接点中求。我和春煊经常说,推手在有意无意之间;求之不得,不求也不得,咂磨着滋味,有嚼头。
- Details
- Category: 练习气功
太极拳的重复与放松-傅浩
重复可培养人的神经系统的条件反射,训练大脑的下意识反应,使人体精微素质的运动有序化。所谓"拳打千遍精,拳打万遍通",熟能生巧。这不仅是指套路练习,更重要的是单势操练,即把套路拆开,一着一式地反复磨练,甚至一式中的每一部分动作,都须专练至熟。拳家常说的配合呼吸的练气、假设对敌的练意、乃至开合蓄发的练劲之法,都只有在单势操练中才能发挥得恰到好处。
套路的创制,大概一是为了便于记忆;二是为了避免拳势练习的单调乏味;三是为了培养连绵不断的动作、劲力和意识;四是模拟实战应敌的组合着法。然而,功夫却恰恰出在单调的重复过程中,这也是习武之苦的一种。如果光练套路,功夫必然长进不快,原因之一即在于动作重复的密度和数量不够(不过,如果能像陈发科那样每日走架三十遍,那又另当别论)。除动态的拳势之外,静态的站桩更是单调重复的极端形式,故而也是增长功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至于打手,更是需要多多重复练习基本的听化拿发等应用手法。这样功夫才能"上身",才能"着熟",而不只是停留在理论和想象的层次。
放松
学的西方人不知如何放松,有的争辩说:"我站着就不能放松,如果真的放松了,我岂不瘫倒在地上了?"洋人不明白,既要放松,又不瘫倒,关键在于平衡。譬如搭积木,一块块形状各异的积木叠摞,可达到一定的高度。积木是死物,绝不至于紧张,可以说是完全"放松"的,但搭在一起并不瘫倒。道理何在?这是因为其重力垂线不出其底面范围,而保持着整体的平衡。拳姿势的讲究,就如同搭积木。所谓提裆吊顶、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掖胯溜臀等要领,目的就在于保持身体重力垂线的正直,所谓"立如平准"、"上下一条线"。只要使重力垂线中正不偏,就可使身体各部分像积木似的保持平衡,使之只受重力的作用,从而放松,消除因紧张而滞留在体内的僵劲。在走架时,一举手一投足,所使用的劲力足以克服重力和空气阻力而已,这样才能做到极轻柔,如陆地游泳,在动态中保持平衡。
然而,人体的构造究竟不同于堆叠的积木。若说骨骼像积木,还勉强说得过去,但骨骼外面还附有筋腱肌肉,就好像皮筋把积木扎在了一起。所以,积木一推就倒,人体却能俯仰屈伸。这说明,人体天然具备弹性。这种弹性经过锻炼,就能有效地产生?劲。?劲乃诸劲之祖,在拳中至为重要。现在除陈式太极拳架子中仍保留爆发力(惊弹、崩炸劲等)的练法之外,其它各家都以练?劲为主。
所谓?劲,其实是一种弹力。譬如一根琴弦,绷直了,就能产生弹力,因振颤而发出乐音。绷得太紧,振幅小,弹力就小,这就相当于拳家所谓的"僵"。太松弛,以至于弯曲,就没有了弹力,这就相当于拳家所谓的"懈"。所以,太极拳的放松,并非无条件的放松,而是有方法的放松。就拿无极桩来说,头顶与脚底就如同两个琴弦柱,"顶头悬"等要领就是要使身体重力垂线像琴弦般伸展拉直,做到"紧而不僵,松而不懈"。至于"一身备五弓"之说,则是类似的比喻,只不过具体到了局部。总之,太极拳的放松,是在保持特定姿势情况下的放松;是在筋肉关节舒展而互相牵制的前提下尽量的放松,而不是烂醉如泥似的瘫软或昏沉酣睡般的懈怠。有人说,太极拳练的是筋,有一定道理。实际上,身体任何有弹性的组织(包括内脏)都应得到伸展锻炼,才能真正做到全体放松,内外合一,松而能整。只有这样,才能练出周身一家的好?劲。?劲虽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但无时不在身上,正好比"不见鬼子不拉弦"。而搭手即?,下意识反应快得不及思索,使敌遇之,"如槌投鼓,如球碰壁",这全靠平时练出的松整功夫。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太极拳之道,一松一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