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说法是江青“吹牛”,根本不可能。洛川会议是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主要研究抗日战争的形势、任务和国共两党关系等问题。参加会议的中央领导怎么可能会全体都出来迎接江青呢?
1937年8月底,江青到延安后,因为要审查她的党籍问题,所以让她在延安第三招待所(又称“西北旅社”)暂住两个月。江青到延安的第二天,王观澜和爱人徐明清不可能带着江青去见毛泽东。因此,江青与毛泽东相识的第二种说法,是不可能的。
关于江青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与毛泽东相识的说法也不可能。因为毛泽东于1937年8月30日由洛川回到延安。这年的9月和10月,毛泽东没有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作演讲。在这期间,江青正被审查党籍问题。审查工作没结束,不可能让她到鲁迅艺术学院听毛泽东演讲。11月,江青入党的介绍人黄敬到延安,证明江青是由他介绍入党的,才结束其审查,让江青到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江青于1937年11月到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38年4月调到鲁迅艺术学院当戏剧教师。1937年11月29日,康生从莫斯科到延安后,接替李维汉任校长。江青和康生都是山东诸城人。江青之母曾在康生家做帮佣,两家相距不远。因此,他们是老相识。康生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后,江青正在党校学习,他们既有“同乡之谊”,又是“他乡遇故知”,在这样的情况下,江青通过康生的帮助,加上自己主动争取,她与毛泽东相识,显然是毫无疑义的。
1992年9月,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和他同时代的人》一书记载:1918年8月,毛泽东离开长沙赴北京……
1993年6月,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生平纪事》一书记述:1918年8月19日,为组织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毛泽东与新民学会的张昆弟、罗学瓒、李维汉、罗章龙、萧子升等24位青年一起到达北京。
1993年1月,北京书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佳话三百篇》一书记载:在1918年9月,毛泽东和萧子升……来到了北京。
1992年6月,《中共党史研究》杂志发表的《毛泽东与陈独秀》一文记载:1918年11月,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北京……
从上述记载来看,对毛泽东第一次到北京的时间,有3种不同的说法,探究毛泽东第一次去北京的原因及其在1918年下半年的行踪,便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蔡畅在《回忆新民学会会员的活动》中说,1918年6月,毛泽东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毕业后,寄居在长沙岳麓山下的湖南大学筹备处。一天,毛泽东接到一份从北京寄给他的留法勤工俭学的宣传资料,看过之后,认为赴法勤工俭学是青年学生学习新知识、探索新思想的好机会,也是实现新民学会宗旨的好措施。于是,便即刻和同住在一起的蔡和森、张昆弟等人商量,决定在长沙推动这一运动。经过协商,决定“由蔡和森和萧子升专负进行之责”,毛泽东等负责宣传发动工作。几天之内,便有湖南第一师范、长沙长郡中学等校的许多学生报名参加。到法国勤工俭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首先要解决3个问题:第一,每人要准备几百块钱的旅费;第二,要向政府交涉,办好到法国去的护照;第三,要学习法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毛泽东便派人先去北京。6月25日毛泽东派去的人到北京后,积极筹备有关事宜,但有许多具体问题难以解决,于是,便给毛泽东写信,要他赶快去北京。